医疗营销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营销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营销管理

篇1

一、缺乏现代医疗市场意识

市场意识也称市场营销观念,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这种新的医院经营思想认为,医院在新的形势下,要善于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根据患者需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现代医院市场意识是一种现代的经营观念,它同以往的经营观念比较,是一种革命性的演变。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医院特别重视市场调查、预测,特别注意如何适应和开拓患者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组织医院的整体经营活动。然而,我国现有的医院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组织上均缺乏现代医院市场意识。尤其是医院经营者,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战略思维、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能力,确切地说就是缺乏一种市场意识。不少医院的经营者往往只重眼前,忽视长远,只重战术,忽视战略,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医院的发展市场、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很少思考和研究,因而在医院发展决策上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感彩,这正是不少医院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这种现状是有历史原因的,几十年来医院一直是承担一项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医疗机构,是人们心目中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不能与赚钱扯上关系。医院靠“计划”来安排医疗消费和进行医院补偿,不仅未能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反而形成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这两种情况同时并存。医院补偿机制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医疗费用的非理性攀升现象。医院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因此就不讲效率,不计成本,靠政府、等政策、要拨款来维持医院的运行。医院就成为“坐堂医”,让上门“求医”的患者排队坐等就医,不管不顾就医患者的需求发生了何种变化,致使有的医院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医院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观念之陈旧,管理之低下,服务质量之差,己远远不能适应竞争的、变化的医疗市场需求。

二、医院目标市场不准确

医院市场细分是指根据医疗市场中不同病人的需求特点、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等不同特征,按一定的标准,把市场分割为具有类似的不同的病人群。其中,每一个病人群就是一个子市场,或称为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类似需求倾向的病人构成,实际上是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市场分类方法。它不是对医疗服务产品进行分类,而是对需求各异的病人进行分类。任何医院和任何医疗服务产品,都满足不了所有病人群的全部需求。目前的问题是,有些医院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根本不考虑市场细分的问题,更谈不上科学地细分市场,只是盲目地认为自己的医院可以满足患者的所有需求,对上门患者来者不拒;有些中小型医院资金有限,技术落后,在整体市场或较大的细分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却不懂得扬长避短,在较小的力所能及的细分市场中推出相应的医疗服务项目或专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执意来瓜分整体市场这块大蛋糕;有的医院细分市场缺乏稳定性,做了市场细分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加以调整,将眼光投向其他市场。受医院自身条件的限制,医院只有在对病人群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本医院特长的服务对象,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市场细分并不意味着把一个医疗大市场加以分解,实际上它是一个聚集的过程,就是把对某种医疗服务最易做出反应的病人集合成群。聚集的过程可以依据各种变量连续进行细分,直到鉴别出规模足以实现医院利润的千个病人群。医院市场细分作为一种策略,蕴含着这样的思路:医院不是满足于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是追求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不仅对三级医院开发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二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医院市场定位不准确

篇2

[关键词]医疗器械;营销渠道;渠道管理;管理创新

在医疗器械领域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让我国医疗器械制造行业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外大量医疗设备生产商大量涌入

理的营销手段也将是让我国医疗器械营销状况走向良性循环的过程。

1 我国医疗器械营销现状

1.1 企业数量逐年增多,竞争形势日益恶化

目前我国国内注册的医疗器械工业企业达到了近6000家,其中专营厂为3000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为600家。从地域上来说,这些医疗器械厂家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的医疗器械生产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国内市场的六成以上,显示了这些地区对于医疗器械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视,这也直接为就业输出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产品数量生产集中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医疗器械制造行业也遭遇了“冷冬”,近1/3的企业倒闭、重组、整合,行业发展也陷入到一个瓶颈期,这对营销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 生产产品单一,缺乏核心竞争产品

我国国内数量众多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每年生产的医疗器械达到了几千万件,但是数量巨大的背后,却是产品的单一、重复制造、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充斥着市场。国外的医疗制造企业每年推出的新品都达到上百种,甚至是几百种之多,而我国医疗器械每年却只有几十种新产品上市,而且这些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与国外产品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例如,我国国内生产的近视眼手术刀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国内各大医院内却鲜有订货需求,屡屡遭受冷遇,国外相关产品虽然在技术上略有差距,但是却受到青睐,这种现象的产生也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器械正常营销活动的开展,企业利润获取额度增长也比较缓慢,为了将产品营销出去,很多制造企业不得不将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以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进行。

1.3 营销渠道不畅通,模式滞后带来经营效果不理想

目前来看,我国医疗器械需求量巨大,虽然国内市场中被国外企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但是市场空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存量。由于终端客户需求量增加,对于国内一些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而且在物流端的配送需要合理配置。虽然生产企业的销售不可能全部占据整个销售渠道,但是如果确立合适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的成功案例举不胜举。谁要是占领了市场的主要渠道,谁的市场占有率就会提升,他的销售量就会提高,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对于外部营销渠道开发还有所欠缺,物流体系建立还有待健全,内外部沟通上的不健全已经让企业营销屡屡遭受挫折,营销模式上不主动已经不再适应行业的发展。

2 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的创新建议

2.1 走出误区,走品牌营销之路

很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对品牌营销的观念还比较淡薄,这在行业内还属于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企业仅仅以营销策略的选择作为刚开始入主这个行业的选择,而到了一定时期后,就会逐渐对品牌营销的淡化。虽然随着市场的开拓,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销量逐渐提高,但是对于品牌的维护却并不是特别在意。其实,销量上的提升是品牌营销的自然结果,而不是最初的目标所致,如果本末倒置的话,对于品牌发展并不是太好的消息。如果企业要走出营销误区的话,一定要做好策划,尤其是要制定好广告策略,因为品牌不仅能快速提高产品知名度,而且对于产品美誉度的提高、品牌含金量的提高都有帮助,如果企业将产品品牌进行注册,将品牌运作进一步与市场调研、研发、制造、服务等渠道进行畅通化,长此以往,这样的营销过程一定有利于企业突破千军万马的竞争“独木桥”,走出一条自己营销的光明大道。

篇3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氯雷他定片 桂辛汤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临床可分为常年性与季节性两种,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嗅觉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般多在春、秋两季,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据调查中国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达11%,笔者近年来运用氯雷他定片联用桂辛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均为门诊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15~60岁,病程0.5~10年;对照组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12~65岁;病程1~12年。两组病程、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

排出标准:①鼻中隔歪曲或鼻甲肥大患者;②药物性鼻炎患者;③患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晚,连服4周。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桂辛汤。处方:桂枝10g,辛夷10g,炙甘草6g,大枣7枚,白芍12g,苍耳子10g,蝉衣6g,干地龙10g,生黄芪20g。水煎服,日1剂。春季加柴胡;秋季加诃子肉、石榴皮之类;治疗4周。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症状体征已消失,3个月以上无复发;②显效: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变应性鼻炎一证,又称过敏性鼻炎,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过敏性体质及变应原刺激密切相关。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寒外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以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而发为鼻鼽[2]。故治疗上应通过扶正固本,以驱风寒而通鼻窍。桂辛汤,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扶正固本之功。方中用桂枝发散表邪,温通阳气,舒畅血液运行,所以既可和卫阳,又可调营阴;白芍,养营调血,收敛阴液,并可制约桂枝的发散之性,与桂枝配合,一散一收,一开一合,发汗而不伤阴,敛阴而不留邪;甘草则一方面安中益气,调和诸药,另一方面又可助桂枝温阳,助芍药和阴;大枣能益脾胃,和营血,配合芍药也有酸甘敛阴之效;全方立足于调和人体营卫之气,营卫得和,自能祛除在外表之风寒病邪。苍耳子辛苦温润,上行脑巅,散风除湿,宣肺通窍;辛夷辛温香散,轻清上行,散风解表,宣通鼻窍。二药伍用,并走于上,散风宣肺而通鼻窍的力量增强。黄芪补益脾肺。中医治疗讲究“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患病的特点,在治疗上更深入一步处理,春季加柴胡以升阳宣泄;秋季加诃子肉、石榴皮之类加以收敛[3],这是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之谈。这也是上承《灵枢・师传》“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的精神。现代药理研究:桂枝、白芍、甘草、大枣有以下功效:①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②解毒、镇痛、镇静;③增强血液循环及扩张血管;④抗过敏作用;⑤双向调节作用。苍耳子、辛夷有抗过敏、抗菌作用。蝉衣、干地龙这两药有很好的脱敏作用。黄芪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4]。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7.

2 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2.

篇4

【关键词】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肛窦炎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66-02

肛窦炎是齿线部肛隐窝发生的炎症性病变,是常见的感染病症之一,主要症状是肛周红肿,里急后重;处有隐痛和不适感,排便时不适感加重;肛肥大并且有可能脱出外等[2]。由于症状表现的不够明显,常常被医生和病人忽视,当患者病情加重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我院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肛窦炎患者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肛窦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已确诊的肛窦炎患者,其中女性患者50例,男性患者48例,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为43.6岁;病程在两周之内的有55例,两周至两个月的有30例,病程超过两个月的有13例,其中病程最长为3年多。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观察组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进行治疗,肛肠内腔治疗仪为湖北某公司生产的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屈膝向左侧卧,在治疗仪的治疗头上套安全套,涂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将治疗头沿纵轴插入,深度在6厘米左右,为防止其滑出可用牵引绳将其固定;将治疗仪的温度设置在六档,旋磁振动按摩设置在五档,定时15分钟后,将电源开启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对治疗仪的温度和幅度进行调节;每天给患者治疗一次,并在睡前将一只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注入内,三天为一个疗程[3]。对照组使用抗生素结合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适当忌口和生活调理。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肛肠病学》[4]和《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5]中有关肛窦炎诊断标准拟定本次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具体情况如下:痊愈的标准为疼痛和瘙痒、大便带粘液、会不适等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的标准为疼痛和瘙痒、大便带粘液、会不适等症状有所减轻或者其中一个以上症状消失。无效的标准为所有症状都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经卡方检验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肛窦炎的主要病因是过量食用辛辣食品和烟酒等,导致体内湿热下注至,导致红肿,且肛窦处于特殊位置,血流缓慢,易造成气血瘀滞,对于此病症,中医一般用清热除湿的药物为主,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即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瘀生肌的良药。该药物中的麝香抗菌、消炎效果极佳,是氢化可的松效果的六倍;冰片是消炎止痛、治疗热毒疮疖的良药;珍珠和琥珀乃散瘀解毒、生肌止血的佳品;牛黄能清热镇惊;硼砂可抑制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细菌。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于治疗及肛周因湿热瘀滞而形成的痔疮、肛窦炎等疗效显著[6]。

但肛窦炎给药位置的特殊性,因而需结合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进行治疗。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能起到按摩和磁疗的效果,肛窦炎患者在大便时疼痛加重的原因与括约肌受到刺激引起括约肌痉挛有关,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的径向振动对肛管进行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患者的疼痛。磁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局部组织细胞的温度,使血管扩张,增加病变部位药物的浓度,更好的发挥药效。按摩和磁疗的共同作用,使得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血液的含氧量、药浓度、抗体、营养成分等显著增加,加大了局部地区毒素的排除速度,增强的病灶的代谢和营养,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快速消退,达到了很好的消炎、止痛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合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对于肛窦炎的治疗效果比抗生素结合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快速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文,邵明,张洁,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肛窦炎240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12):145-146

[2] 盛光,徐敏,刘民生,等.TRM-III型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肛窦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01):148-151.

[3] 孙晓霞.九华膏联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肛窦炎40例临床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03):132-134.

[4] 潘良富.许广涛.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10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2(16):46-48.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一年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58

ICU是医院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部门,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较为严重,治疗任务重,护理难度大,医疗费用高,一旦工作存在疏漏,极易导致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1-2]。提升ICU的护理质量并确保护理安全,对于确保患者的抢救成功以及转归、生命安全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护理管理潜在的护理隐患进行量化分析,明确存在的高危风险因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尽可能少做无用功,一次性地实现最好的护理效果。我院积极开展关于该模式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有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116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为12~78岁,平均(53.3±6.5)岁。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病情、治疗方案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式进行ICU护理安全

作者单位:528400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张晓玉: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管理,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了解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研究组患者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操作流程进行ICU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组建HFMEA项目团队组织成立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专科护士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HFMEA项目团队,围绕HFMEA的具体内容以及操作要求开展项目培训,引导所有团队成员明确项目操作流程并正确应用该理论对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风向项目分析。

1.2.2绘制ICU护理流程图组织召开项目团队全体成员会议,针对ICU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明确ICU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的具体执行步骤,对执行步骤进行讨论修订后,绘制成流程图,张贴在ICU病房,方便护理人员参照执行。

1.2.3进行差错分析项目组全体成员紧密结合医院ICU的实际情况,采取头脑风暴法对既往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差错事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找到在ICU护理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具体原因,对可能造成的失效影响进行预测。根据这一结果,列出失效模式以及原因,防止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发生类似现象。

1.2.4制定改进措施通过对ICU护理工作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以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4-5]:(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针对从事ICU护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流程、护理技巧、配药操作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器械使用以及应急处置等。综合应用讲座、讨论、实践操作以及角色定位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教育,重点要求护理人员亲自参与,亲身实践,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防止发生护理操作错误、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要加强ICU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处理。(2)加强药品备用管理。准确对药物进行标识,尤其是性状接近的药物等,防止发生混淆,同时方便取用。根据药品的适用对象进行准确区分,防止错用。同时,对特殊药物使用特殊标记进行标识,严格防止种类、剂量以及用法方面产生差错。使用时注意做好双人核对。(3)加强药品发放及使用的管理。患者的口服或鼻饲药物应放入透明药袋中存放,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药品信息准确标注在透明袋上。护理人员经双人核对药袋上的患者相关资料,确保准确无误后才使用,严防用药错误。(4)对于科室使用的各种仪器,制定计划,反复进行培训考核,并设置仪器班,定期对各种仪器保养及检修。(5)运用ABC患者评估流程进行床边交接班[6],防止因交接班不清、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到位等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管道脱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加强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培训及质控,确保医护记录一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杜绝医疗纠纷及隐患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1.3观察指标[7]将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不良事件主要为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用药不当、护理方法不当、器械使用不当、交接班不清、发生不良事件、护理文书不合格等。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表方式进行收集,昏迷患者由家属或陪护人员接受调查,具体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4个维度,将前三者的总比例计算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c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li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人部分护理专家已经开始尝试将HFMEA方式逐渐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临床实践,HFMFA的主要管理理念为事前进行预防、事后进行补救。按照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补救的理论而言,HFMFA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该方式融合了危害分析及重要控制点和根本原因分析的优点,可以让项目管理流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充分暴露出来,然后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对关键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以及改进。其具体内容包括操作流程设计、预防设备故障或技术故障、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高危程序的安全性、准确判断医疗服务以及护理工作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等。这些工作,有助于ICU的安全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充分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因此,该方法可以明显提升正面结果,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在具体临床操作中,ICU护理管理者要积极更新观念,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学者应用HFMFA的成功经验,努力把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预防,积极建立和完善一个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确保ICU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熊勇,姜玉娥,付四毛,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52-55.

[2]伍永慧,施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42-44.

[3]蒋红,黄莺,王桂娥,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394-396.

[4]韩艳萍,毛敏芬,张儿,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嘱执行过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53-2155.

[5]何茹,占正寅,戴雯.FMEA模式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49-50.

[6]卢小清.ABC患者评估流程在ICU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84-385.

[7]邓洁英,钟弋云,李艳芳,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滑脱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8B):34-35.

篇6

【摘要】:本文通过对消毒供应室的背景、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效果及集中式管理运行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简述了消毒供应室复用医疗物品集中管理的意义及进展。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 复用医疗物品; 集中管理 ; 综述

医院感染事件的不断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医疗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医院内复用医疗物品的处理对于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被高度重视,因此,2009年卫生部下发了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卫生行业标准WS310-2009(下称新标准),并明确规定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集中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1]。但在基层医院,特别在一级以下医院,大部分未做到集中管理,所以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不容忽视[2]。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重复使用医疗用物在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已逐渐被国内医院所采用,特别在发达地区的综合医院,2010年4月广东省对东莞市42间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有34间实行了全部器械集中处理业务,占81%。现就消毒供应室复用医疗物品集中管理模式与进展研究试述如下。

1 消毒供应室背景

1.1 实行集中管理前 消毒供应室是介于后勤与临床之间的一个部门,作为临床科室的附属科室,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及专业概念[3],其功能是消毒及灭菌物品发放,无质量标准可言,也无职能部门监督指导。

1.2 分散式管理 即可复用医疗器械使用后在科室自行清洗去污、包装后送到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无统一的标准,无监督检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手术器械,手术护士忙于应付日常的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清洗处理,缺乏专业技术、专业清洗设备和条件,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4],非专业人员干专业性工作很难达到工作方法和标准的统一,难于进行工作质量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2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模式现状

2.1 目前,大部分消毒供应室仍以分散式管理为主,特别是基层医院、未评定等级的医院及社会医疗机构,物品器械处理令人担忧,供应室清洗、消毒设施不到位、管理滞后。姜慧[5]研究显示,我国80%-90%医院供应室对污染医疗器械处理实施分散式管理模式,即供应室单一负责临床、门急诊及专科诊疗单位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区域的质量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多年来,消毒供应室建设管理的重点是在灭菌物品的环节管理,重要针对灭菌工作,忽视了全程质量的管理及消毒物品的处理及质量管理,如呼吸管路器、雾化吸入管、呼吸管道、螺纹管等消毒物品都是由使用科室自行处理,这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一个安全隐患,任素桃[6]研究表明,在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居院内感染的首位,其中呼吸机管道、吸氧装置、湿化瓶等污染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消毒条件有限,易造成再次污染的单位不能自行处理复用医疗物品。曾淑蓉等[7]建议:对于不具备清洗消毒能力的小型医院,不允许自行消毒、灭菌,而应就近选择具有认证资格的三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2.2 转变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新标准》明确消毒供应室采取集中管理方式,即供应室管理模式被法律条文规定为必须从分散式、集中分散向集中管理模式过渡[8],逐步消灭临床科室自行清洗包装器械实施集体化灭菌过程[9]。集中管理模式是将医院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至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10],这样不但提高了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了手术环境质量,更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避免手术包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保养[11],同时能发挥最大专业优势,又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充分发挥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12]。

2.3 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效果 涂春兰等[13]进行了消毒供应社会化的成本效益分析,证明消毒供应社会化确保消毒灭菌质量、降低消毒成本、满足医院对消毒灭菌物品的需求。专家通过研究报道通过对全院所有消毒灭菌器械进行集中处理,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4]。彭婉仪等[15]认为实施消毒灭菌器械质量效益一体化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员工以临床科室为中心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器械周转率明显增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明显提高。于翠香等[16]提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及实施效果使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显著提高。

3 集中式管理运行的管理

3.1 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 《新标准》明确指出消毒供应中心应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1],护理部、与院感管理部门设备及后勤管理部门应对供应中心履行此职责,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员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17],同时强调了供应室的内部、外部管理,完善科内质量管理组织及岗位职责,成立护士长——组长——组员的质量管理组织,把质量管理建立在工作岗位上,使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对质量承担的责任,组长及时纠正工作过程出现的偏差,把质量管理贯穿在工作流程间,让人人参与质量管理。

3.2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供应室环节质量监控 《新标准》明确清洗消毒及灭菌全过程质量监控标准,改变长期以来重终末检测,轻过程质量控制的偏差[18];胡必杰[19]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到建筑、设备、设施、人员防护、物品器械回收到灭菌、存放与发放、灭菌失败召回等都制定了医院感染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黄浩等[20]通过对消毒记录单的改进达到持续控制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

3.3 建筑布局 消毒供应室工作区严格三区划分,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并设有专用的洁、污通道,强调了区域内物品洁污分明;三区之间应有实际屏障,以清洁、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保障了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

3.4 制订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根据工作要求、任务及发展需要,为了使工作条理化、制度化,建立必要的制度和细化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质量标准,使消毒供应中心从工作操作常规逐步地细分走向各专科、各类器械甚至单一器械处置质量要求,做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5 人员培训管理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科知识讲座,传达新的知识理念,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要求、新设备,同时要按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分层培训考核,实施继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专科水平。

4, 展望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尖端医疗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医疗界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情况程度日益增高,医院内重复使用医疗用物的处理对于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被高度重视,如何做好复用器械的规范管理,确保灭菌物品质量及无菌操作的安全性,供应室的集中管理尤其重要。第三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学术会议中确定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模式是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1]。此外,创建区域性消毒供应室以满足相对偏远、分散地区医疗卫生保障当务之急。有条件的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以确保消毒物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2009,

[2] 陆爱琼,宋秋兰。基层医院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广西医学,2003,5(5:):137-138.

[3] 宫玉玲,王华生,梁树森。中心供应室的形成及其技术进步和发展[J].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技术培训班.2008.12

[4] 陈颖,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合作探讨。当代医学,2009;15(31)

[5] 姜惠,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R].全国第三界医院消毒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2007.

[6] 任素桃,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2,2(2):49-51.

[7] 曾淑蓉,马蓉。消毒供应室的科学化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8,9(8):66-67.

[8] 叶玉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80.

[9] 吴可萍,高传红,陈树珍。整体化灭菌在复用性医疗器械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37

[10] 王继梅,叶颂,张荣华。医院消毒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优势分析[J],护理学报,208,15(5):81-83

[11] 何冲梅,刘玲,吴兰兰。手术室器械集中处理方法与体会[J].护理学报,2009,16(1A):65-66.

[12] 袁小玲,吴慧垫,章霞,等。集中式管理对污染再生医疗器械规范化处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8,7(7):55-57.

[13] 涂春兰,刘彬,消毒供应社会化的成本效益分析[J].护理学报,2006,13(7):80-82.

[14] 叶建新,医院消毒物品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西学报,2007,10(29):10.

[15] 彭婉仪,古艳芳,杨丽。消毒灭菌器械质量效益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6,23(8):72-73.

[16] 于翠香,梁云霞,吴可萍,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及实施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7):660-661.

[17]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9.

[18] 冯秀兰,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进展[J],2010,18(8A):1-3.

[19] 胡必杰,郭艳红,高晓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57.

篇7

【关键词】 肝炎/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婴儿

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感染在国内极广泛,据文献报道,全国育龄妇女血清CMV-IgG阳性率高达96%,是婴儿肝炎综合征常见病因之一[1]。治疗不规范可导致肝硬化,甚至可使婴儿致残,是影响国内儿童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不可忽视的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采取了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该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不失为治疗CMV感染的有效方法,但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该法也有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值得人们探讨解决。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运用于临床,为解决该病的治疗措施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了探讨中医中药对该病的疗效,笔者对2008-01/2011-08在本院住院确诊为CMV肝炎的110例婴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0例病例来源于2008-01/2011-08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住院治疗患儿。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2周内32例,~3个月60例,大于3个月18例。无黄疸型58例,黄疸型52例。两型患儿部分出现肝肿大,其中65例为轻度肿大,14例为重度肿大,质地较硬。脾脏肿大51例,6例并发少许腹水;伴有消化道症状95例,表现为纳差、呕吐、腹泻,粪便颜色呈现淡黄色。血清生化指标:110例患儿抗CMV-IgM(+)、抗CMV-IgG(+)。肝功能大部病例均有胆红素增高,血清总胆红素17.1~85 μmol/L 50例,~205 μmol/L 27例,>205 μmol/L 15例,最高445 μmol/L;胆红素分类中,均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胆红素双相升高,有35例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0.59;104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最高652 U/L,98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最高达1 240 U/L;67例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腹部B超:部分病例B超显示肝肿大,肝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其中14例显示胆道异常伴胆汁淤积。

将110例患儿按病历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中无黄疸型25例作为观察1组,黄疸型27例作为观察2组;对照组中无黄疸型33例作为对照1组,黄疸型25例作为对照2组。观察1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3.1岁;平均病程12.5 d。对照1组中男18例,女15例;平均3.0岁;平均病程13.2 d。观察2组中男13例,女14例;平均3.2岁;平均病程13.5 d。对照2组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3.1岁,平均病程13.1 d。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CMV感染诊疗方案确诊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分类中,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双相升高,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0.20;(2)血浆HCMV DNA载量>103/mL;(3)血清HCMV-IgM阳性。

1.4 排除标准

患有胆道系统畸形、代谢性肝病、药物中毒性肝炎和甲、乙、丙型肝炎等其他病毒感染性肝炎。

1.5 质量控制

HCMV-IgM抗体检测统一用美国HOPE Laboratories试剂盒,采用微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icrowell ELISA)检测;HCMV DNA载量的监测,采用荧光PCR定量分析[3],肝功选用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的试剂,统一用BeckmanLX-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诱导和巩固两期治疗,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诱导期用量按5~7.5 mg/(kg?d),每12 h 1次,连用2周;巩固期10 mg/(kg?d),每周3次,连用3个月。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观察1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 mL/kg加5%葡萄糖适量静脉滴注,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在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2 mL/kg加5%葡萄糖适量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期治疗2周;观察组巩固期结合各型临床特点,分别辅用由茵栀黄颗粒组方减裁成的茵陈栀子利肝汤辨证施治。方药:茵陈、干姜、桂枝、大黄、黄柏、泽兰、丹皮、茯苓、白术、生麦芽、甘草。寒重加泽泻、半夏等。血瘀加虎杖、丹参、黄芪等;腹胀加大腹皮;肝脾硬肿加柴胡等。将上述药物浓煎成100 mL分次口服;不能口服者改为灌肠,每次30 mL,每日2次。

1.7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黄疸程度、肝脏大小、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生化指标、病毒DNA载量、药物副反应等变化。

1.8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血HCMV-IgM抗体定性及血或尿样本中HCMV的载荷值,并参考有关文献[3]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1)治愈:HCMV-IgM抗体检测转阴,血或尿样本中HCMV的含量检测值<1×103 copies/mL;黄疸及肝脾肿大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好转: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肝脏较前回缩,肝功能部分恢复,转氨酶下降;病毒抗体滴度、标本病毒DNA载荷值有所下降;(3)无效:病毒抗体滴度持续阳性,病毒载荷值居高不下,肝功能无变化或有所加重。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非参数U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治疗后HCMV DNA拷贝数经对数转化,检测样本中HCMV的含量为<103 copies/mL时,按103 copies/mL计算。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愈34例(65.4%),有效11例(21.2%),无效2例(3.8%),放弃治疗2例,死于肝硬化脏器出血等3例,总有效率86.5%(45/52)。对照组治愈26例(44.8%),有效14例(24.1%),无效8例(13.8%),因合并症放弃5例,死于肝硬化等合并症5例,总有效率70.0%(40/58)。

2.2 无黄疸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两周后比较ALT和AST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1。表1 58例无黄疸患儿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表1结果显示,观察1组和对照1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CMV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黄疸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见表2。表2 52例黄疸型患儿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表2结果显示,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2组和对照2组ALT和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TBA、TBIL和D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2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的含量取对数后经方差分析,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副反应

观察组骨髓抑制5例,肝脏损害6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10例。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和36.2%;观察组HCMV-IgM抗体转阴时间及回顾性抗体HCMV-IgG出现时间分别为(40±6.8)d和(24±3.3)d,而对照组分别为(54±7.3)d、(32±4.3)d。

2.5 随访结果

出院后随访4个月,HCMV DNA载量异常者共27例,其中对照组共20例(黄疸者15例,无黄疸者5例),观察组7例(黄疸者5例,无黄疸者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HCMV DNA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观察组比对照组不易复发。

3 讨论

CMV感染是由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CMV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学特征,多为潜伏感染。在免疫缺损性宿主和先天性感染的婴儿中,可由潜伏病毒再激活,引起严重的CMV疾病,临床表现为CMV肺炎、CMV肝炎、视网膜炎、胰腺炎或结肠炎、心肌炎等。先天感染可使胎儿出现严重早产、先天性畸形、宫内外发育迟缓、脑瘫、新生儿黄疸、幼儿智力低下以及出生后视听能力和智能发育落后等远期后遗症。因此,对CMV感染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治疗CMV肝炎,国际通用方案是用更昔洛韦分诱导和巩固两期抗病毒治疗[3]。有研究表明更昔洛韦能抑制病毒复制,终止活动期病毒对肝脏损伤。但对病毒已经引起的胆汁排泄异常,降酶、保肝作用弱、远期对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作用,也无免疫调节作用[4,5]。而该病的发病病理基础是早期病毒复制损害作用,后期为激发免疫损伤和胆汁淤滞累积毒理作用。所以在病程中一味采取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后期病毒抑制期,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带来各种副反应,延误病情的诊治。

荧光探针定量基因检测技术,是在常规PCR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HCMV DNA定量检测法,该法以HCMV DNA载量>1×103copies/mL作为预测HCMV感染活动性的指标[6],本资料在治疗后监测HCMV 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更昔洛韦能显着减低HCMV活动期感染。治疗后组间比较,单纯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HCMV DNA载量测定不如中西医联合组。说明更昔洛韦联合中药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强。随着治疗的进展,出院4个月后随访,两组病毒载量仍有相当数量病例维护较高水平(>1×103copies/mL),这也证实更昔洛韦只能抑制活动性感染病毒,却不能彻底消灭病毒。所以,对HCMV型肝炎应根据不同病理时期,采用辨证施治,不能局限于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相继报道一些中成药如复方甘草酸苷[7]、茵栀黄等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可以弥补更昔洛韦的不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中医认为,CMV肝炎病机归咎于“胎黄、黄疸”范属,发病机制在于“寒湿瘀滞、湿热内蕴、肝胆失于疏利,胆汁外泄,横溢肌肤”而致病,治疗主张根据临床表现、类型不同辨证论治。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无黄疸型CMV肝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机制在于:(1)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肝炎向肝硬化发展[8];(2)甘草酸在体内的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具有保护细胞膜、抑制免疫、调节细胞毒性作用及类固醇样作用,对肝细胞增殖也有促进作用[9];(3)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而发挥抗炎活性;(4)药物成分中的甘氨酸和半胱氨酸,能减轻药物的伪醛固酮症样副反应;(5)甘氨酸具有抗肝细胞凋亡活性,半胱氨酸有预防肝纤维化、免疫调节和类固醇样作用,对肝组织损伤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急性期无黄疸病例不仅能协同更昔洛韦起抗病毒作用,而且还起到保肝、退黄、降酶、防止肝硬化等作用,经治疗2周后对比临床效果确切。对于黄疸型肝炎应用最广的,并在实践中得以证实的,有茵栀黄制剂等中成药。急性黄疸期加用茵栀黄注射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茵陈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也有抗炎、抑菌、解毒作用;栀子有利胆、抗菌、退黄作用[10]。大黄能使Oddi''s括约肌松弛,促进胆囊收缩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肝组织再生、修复作用,黄芪起到补气、扩管,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力作用。这些药物合理组合,互相协同,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两型巩固期服用以茵栀黄颗粒为主方,减裁而成的茵陈利胆退黄汤,根据临床表现增用不同药理的药物巩固疗效。寒重加泽泻、半夏等,血瘀加虎杖、丹参,黄芪等,腹胀加大腹皮,肝脾硬肿加柴胡等,配方合理,科学实用,既增强了西药的治疗作用,又减少副反应。长期使用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的副反应发生率低。

因此,中药加更昔洛韦治疗不仅抗病毒作用强大,而且还显示出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促进胆汁排泄、防止肝硬化等综合功效。中远期疗效比较进一步显示,中药组TBA、TBIL、DBIL等生化指标及HCMV DNA载量,治疗前后及组间比对疗效确切,对患儿胆汁淤积的改善有明显作用,肝硬化等合并症的发生率低[11],副反应小,抗体转阴时间短更不易复发。临床治疗婴儿HCMV肝炎对不同的类型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疗程,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Gandhi MK, Khanna R.Human cytomegalovirus: clinical aspects, immune regulation, and emerging treatments[J].Lancet Infect Dis,2004,4(12):725-738.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2):121.

[3] 董永绥.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J].临床儿科杂志,2006,26(2):74.

[4] 刘瑞海,刘华林,王斌,等.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分型治疗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235-240.

[5] 孙文英,孙新,,等.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1(11):24.

[6] 陈奋华,何政贤,潘思年,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在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2):87-90.

[7] 宋方闻,李学俊,江元森.复方甘草甜素(SNMC)对肝病理改变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1):24.

[8] 日本Kgoto地方医院第三内科学系.甘草酸苷对肝细胞糖皮质激素信号通道的影响[J].Digestive Disoase and sciermes,2002,47(8):1775-1781.

[9] 王妍卿.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4):255-257.

篇8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乙型肝炎肝硬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历为我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均为代偿性肝硬化,诊断按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36-58岁,平均年领49.5岁,病程2-8年,平均4.5年,对照组,男35例,女7例,年龄37-57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8年,平均5.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日一次静点。对照组只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日一次静点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治疗中30天、治疗后60天查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IV-C)及观察临床症状(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痛)。

一、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记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腹胀、肝区痛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肝生化比较( ±S)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S)见表3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篇9

[关键词] 骶骨移位病变;手法矫正;场效应治疗仪;梨状肌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c)-0103-03

Effect observation on sacral shift manual correction combined with field effect therapeutic apparatus in the treatment of piriformis syndrome

MA Liguo

篇10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重症医学科;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95-01

由于重症病房内患者的病情较严重,且身体各项指标均不稳定,往往在治疗时容易发生死亡及病情加重等危险因素[1-2]。因此为提升患者安全性,降低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风险时间,本次主要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患者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85例,女性患者占45例,年龄为55~86岁,平均年龄为(68.63±14.9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79例,女性占51例,年龄为52~81岁,平均年龄为(68.41±8.72)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条件下签署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成立护理风险小组:选取护士长担任风险护理小组组长,与护理人员共同探讨相关护理措施,并给予院内多发的导管脱落以及褥疮感染等风险事项制定具有针对性意义的护理措施;②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对参与护理的人员定期开展培训项目,学习与重症护理相关的护理知识及相关技术,以及重症患者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熟练掌握急救措施以及操作方式,并定期进行考核;③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设立专门护理人员对重症监护室危重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风险小组成员需按时查房,并在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可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样本数据用t检验,两组数据的技术分析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9.23%显著较优于对照组79.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重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重症患者经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3%明显较低与对照组23.07%,(x2=19.6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