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基础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整合;综合艺术能力
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主流,人们在重视综合艺术教育的同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孩子身体成长、智力形成、习惯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这一阶段的孩子全面实施综合性的艺术教育,进行艺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心智与技能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综合艺术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基于课程综合化时代的呼唤,近几年来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大胆调整了课程结构
从幼儿园至中小学阶段的艺术课程都“由点及面”地进行课程整合,开展综合的艺术教学,教学上采取以音乐、美术等学科为主体的综合课程模式,积累该种模式的综合艺术教学的丰富经验、有效的教学方法、资源利用方式和评价方式,以此促进艺术课程原有教学方式的变革,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整合后艺术课程的实践模式和具体操作策略,进一步以此为突破口转变原有艺术课程教学的常规,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艺术类教师教学与科研素质,并最终带动学校综合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1.就基础教育阶段中幼儿园艺术课程整合的建构而言,笔者通过定期对杭州市区内部分幼儿园的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实践进行调查、收集、分析、归纳幼儿园艺术课程整合的建构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培养实践经验能力为主而非以理论分析能力和公共表演能力为主。制订的依据在于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不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艺术知识,而是为了让人们获得艺术美,包括感受美、认识美、参与美、创造美、传播美、享受美、评价美。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给受教育者快乐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导理念是为人服务。(2)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包括六大方面:感受、认知、体验、想象、表达、创作。(3)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囊括聆听体验、联觉培养、体态律动、声势练习、内心歌唱、音乐读写、即兴创作等。(4)教学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别以音乐、美术为主体的综合课程,譬如幼儿音乐感能训练课又或是幼儿联觉培养训练课;另一种是设置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课程。(5)教学评估应以学生感受与表达艺术情感的能力和人文艺术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标准,应在于以经验性的艺术理解能力的评估标准,而不是在于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和公共表演技能的评估标准。
2.就中小学阶段艺术课程的整合而言,综合艺术教学的开展首先应根据小学阶段低年级、高年级、初中三个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制订完整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的设计。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设计着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觉能力,并且通过他们喜欢的游戏、童话、诗歌等载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在培养良好的听、唱习惯的同时,提升艺术表演能力,开阔艺术视野。相比于它们的特点,小学高年级段的教学设计无论在对音乐知识和艺术技能的要求上都更进一步,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以及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感悟能力,如,剪纸艺术、音乐、舞蹈、文学以及学生对音乐或歌词的自主创作,都继承了“由点及面”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地将学生导入艺术的殿堂。初中年级段强调艺术要素的把握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共鸣,着重提升编创及抽象能力的运用。因此,可以说基础教育阶段综合艺术课程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是艺术课程教育所追寻的,不仅追求学生的艺术能力和素养的综合提升,还包括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全心理的养成。
二、探索出适合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音乐综合其他学科,在保持各门学科本身特征的同时,有利于教学“由点及面”地展开。(2)改变枯燥的音乐和艺术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为主题性的教学,把学科知识和技能渗透到各类真实主题之中,保证了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的逻辑体系,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不但有计划地学习到了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能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更广泛的视角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包括艺术、人文和科学的素养。(3)教学还应该考虑到学校艺术教师的音乐和美术的学科背景,使综合和学科特色得到巧妙结合,使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艺术课程整合的实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譬如:(1)对话式教学法。它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课堂对话,可以真正发现新的事物、想法,寻求师生教学中的共同意义。在颇多优秀的综合艺术活动的课例中,几乎每一个活动主题都渗透着对问题的交流、讨论,彼此的沟通和倾听。对话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体验,使教学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2)想象与生成式教学法。它指教师给学生机会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提出问题,教师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即兴地展开教学,这是艺术课程整合后的一大特色。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了主动性,才能够真正使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立足于学生的所思所想。(3)合作与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一直是我们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通过小组的合作、支持、沟通和交流,把他们从单一的个人活动中解放出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通过与同伴、成人、周围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交融,获得良好的发展。(4)体验与表现式教学。体验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感受、经历”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
正是在艺术课程整合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考查艺术教育本身只有在完整的、实践性的艺术活动中才能够让学生感知、欣赏、表现和反思艺术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模仿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简单的获得、保护和再现,而是成为一个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获取并建构新的知识,从而提升综合艺术能力与素养,具体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譬如表现在:(1)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综合艺术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得到根本的转变,学生会变得乐于学习艺术课程,并乐于接受各种美好的艺术形式,积极主动参与到艺术教育活动中。整合后的艺术课程成了一个开发、对话、互动的过程,而学生自然沉醉其中,艺术学习能力在量变中得到积累。(2)艺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在于不把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摆在独一无二的地位,而是把艺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综合到更广阔的艺术能力培养的层面上,我们力求学生不仅学会综合利用音乐、美术、戏剧和舞蹈等艺术知识和技能,还能真实地亲近艺术、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艺术的魅力,懂得通过自己的体验表达和创造个性化的用艺术的手段来表现生活和环境,并且真正走入对艺术的审美过程,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成为对自身情感表达、人生思考、理想追求的有效方式,获得人格和个性的陶冶和提升。
长久以来,艺术教育的很多功能都被忽略,通过实践探索,赋予艺术教育以更丰富的内涵,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应是一个关照学生个性价值和感性价值,关心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并最终达成认识和情感互补、艺术与人性发展的统一体。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整合方案的开发和运用是我们对艺术教育综合性发展的一种尝试,在这里我们传递了一种信息,即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就的,而是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艺术课程教学整合实践的探索,开发基础教育阶段综合艺术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实践参与能力,以致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最终达成艺术和人性的共同发展,这是我们探究艺术课程整合化的原始初衷。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曹理,缪裴言.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曹理.音乐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陈燮君,黄玉峰.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5]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6]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篇2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教育学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遭遇的困境主要有目标困境、地位困境、认同困境、教学困境和评价困境[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公共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定位其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影响着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动机和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在很多本科院校中,对于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不当,如有的学校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为师的意识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个课程目标很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培养的是学生为什么“师”的意识?创新型教师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界定,不免被教师和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主要就是学习教育学理论。不仅不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不符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价值理念。
(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师的知识分类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虽然教师的理论性知识仍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认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7]。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三大理念之一就是实践取向,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时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注重将教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强化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但现在大多数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传统教育学理论进行编排,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用思辨式理论来解释理论造成学生对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教条认识,缺乏如何运用相应的教育学理论阐释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现象和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基础课程的公共教育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使用的多媒体手段教学仅仅是板书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学生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单一的讲授法虽然具有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的优点,但教师的“满堂灌”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终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机械呆板
教学评价是对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现代教育提倡使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顺应现代教育潮流发展,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培养创新型教师过程中应注意课程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一般占总分的20%-40%;另一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一般占总分的60%-80%,评价内容往往以笔试为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而对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不够重视。此外,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往往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学生没有参与,这就会造成教师教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会有失偏颇。
二、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的各种教学问题,对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以培养创新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寻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一)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目标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角度,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应改变以往定位不当和模糊不清的弊端,还应明确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目标定位,即在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既善于与人合作,又具有独立个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只有让师范生体会到公共教育学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意义、教育意义、自身发展意义和教师职业意义,才能真正摆脱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
(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关于创新型教师实践取向的教育理念,公共教育学的课程体系应在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性知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调整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师范生来调整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注意与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融合。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并可以增加教育见习和教育体验活动,并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经验来反思教育,让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和教育体验中切实体会基础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单向传递,“课堂不再只是传播知识、形成技能的场所,而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意义建构、分享与创造的喜悦之旅”。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活动实现公共教育学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对教育学理论的程序化和技术化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转向以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和将教师教育经验和学生学习体验相互融合、基于创新共同体发展的学习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和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呈现,学生在对话与体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和对教育意义的整理理解。
(四)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评价手段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运用,不仅关注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因此,要建立综合、多元的公共教育学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创新素质的掌握程度。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在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所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前期初步了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来调整和组织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再次,在期末考试时,应以开放性和实践性知识考查为主,帮助学生综合检验自身理论掌握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学生课程总成绩结构,变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三者的比重为30%、30%和40%,从而将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五)提升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这要求在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指导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重视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培育,加强对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教学经验交流,为任课教师教学素质提升提供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按照基础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组织多种形式教学,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教学反思和素质提升。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机械类基础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83-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excessive contents,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nd student initiative learning initiative is
poo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echanical basic cour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s,
means, and arous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Key words mechanical basic cours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
multimedia courseware
1 C械类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类基础课程主要由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构成,是一类介绍常用机构基础知识和通用机械零件一般设计方法的机械技术核心基础课,涉及诸如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加工工艺学、公差与配合等必修课的综合利用,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工程实践性强,教学难度相对较大[1]。
在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工科教学中的通病:1)教材内容以陈旧的纯理论知识为主,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影响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降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参与性,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具体要着力提高三大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才,把改革和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还讲过: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点在于“多方设法”,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讲授知识固然重要,但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更重要。毋庸置疑,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情境设计和教学,对于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这里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强调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独立发现新知识,去获取或更新知识,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2]。诚然,对于机械类基础课程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机械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尤为必要。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以问题为引线,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培养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机械类基础课程中涉及众多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和通用零件(螺栓、键、轴、滚动轴承以及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计算等内容。这些内容相对独立,缺乏有机的关联性,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知识繁杂、思路不清、枯燥无味、厌学等感觉。所以,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或现代机械中的典型工程实例,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如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时,教师可通过“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以及其三维动画的演示,提出“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为何会出现踏不动或倒车的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或分组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便可把平面四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以及消除死点位置不良影响的措施等内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以达到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和逐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问题导向”式的教学设计方法可分为:
1)教师进行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提出合适的教学问题;
2)教师进行学生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生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
3)教师进行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了解和准备;
4)教师把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并按一定的顺序对子问题进行排列;
5)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各种学习资源,顺序独立地解决各个学习子问题,最终完成对教学问题的解决;
6)学生展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进行学习评价和总结;
7)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
基于构造真实情境式教学方法 机械类基础课程中的大多内容是对现实机械的抽象或概括,或是对现实机械的直接描述,具有内容枯燥、繁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其内容的广泛性与学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诚然,机械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因此,在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合采取诸如模型演示、光盘观摩、动画展示和操作性实验等构造“真实情境”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
如在讲授“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时,可以首先利用教学模具和三维动画演示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情况,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的异同之处,再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知识,进行曲柄存在条件的分析、推导和讨论,使得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日常生活中或现代机械中的一些具体机械实例讲授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发挥。例如: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飞机起落架、工业机器人、汽车前窗雨刷、雨愕氖辗呕构、人体假肢以及卫星太阳能帆板等入手,讲授连杆机构;从电影放映机的卷片抓放机构引入槽轮机构,即间歇运动机构的分析;结合自行车、汽车的变速系统以及机械式手表等,介绍链传动、齿轮传动等相关内容。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实例,对学生来说司空见惯、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在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各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详细分析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教学情境模式的合理设计,提供如图形、动画、视频、实物或实验等表现形式,使抽象的机械工作原理变得直观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具体可采取的方法如下[4-6]。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与呆板的黑板相比,更能创造出一个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深化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可大大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如在分析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点轨迹与公法线重合的问题时,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可通过播放渐开线齿轮啮合运动的模拟动画(在动画中将公法线和啮合点轨迹标示出来,使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齿轮啮合的全过程,理解啮合点轨迹与公法线重合的事实),使得啮合点轨迹与公法线重合的结论得以验证。同样,在讲解渐开线齿廓的加工过程和根切现象时,教与学的难度也很大,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创建齿轮的范成加工动画,通过改变齿轮的各种参数来观察齿轮范成加工方法和根切变化的情况,既直观生动,又容易理解。
2)借助实物模型。在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机械机构或零件。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学习时,可通过展示机械实物模型作为切入点(如通过展示齿轮的实物模型,进行齿轮参数和基本尺寸内容的学习;通过展示平带、V带、链条和滚动轴承等,分别进行带传动、链传动以及滚动轴承等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到抽象的“桥梁”,既可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知难度,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获得新知识。
3)采用现场教学。将现场教学应用于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亲验性、互动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等特点。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具备的优势,学生能通过认识实物结构和实际操作,获得对机械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理解,既能深刻地掌握知识与理论,也能锻炼动手能力。如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减速器设计就可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拆、装减速器的过程中,了解减速器结构中的传动设计(如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等)、支撑件设计(如轴、轴承等)、箱体设计以及密封、等,既加深学生对理论认识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3 总结
机械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对教师和学生来讲,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全面增强机械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既需要教师大量的课前备课工作,也需要教师课上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进行抽象复杂问题的讲解,同时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只要教师用心钻研、不断探索,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就一定能取得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07(1):90-91.
[2]纪滢.教学设计研究: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双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2-14.
[3]Liu Shanzeng.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C]//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UK Scientific Publishing,2013:124-127.
[4]滕兵.机械原理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1):48-49.
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基础;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26-03
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融合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基础课、专业课的开展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现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几种形式:第一,开设《创业教育》等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作为选修课。第二,开设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如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创业计划大赛等,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扩展,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第三,开辟高校创业园区或者成立企业孵化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在校创业支持。这些形式都是学生利用选修课或者是课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这些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现有的课程体系脱节。
课程创新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创新实践活动具有很多优势: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没有固定的选题和内容,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基本由学生自己掌握;创新实践活动多以团队为主要形式,能有效促进合作交流能力。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实践,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融入到现有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去,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
一、增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的融合,使得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巩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思维不受禁锢、勇于质疑、敢于探索是创业的基本。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一)项目开发训练案例――以人力资源专业“开发应用程序”为例
实践活动名称:项目开发训练。
面向专业:人力资源专业。
实践活动学时:4+20。
实践活动环境:自主创新实验室 硬件:微机 软件: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极域。
项目开发任务分析
1.任务。设计并实现一个人事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对企业员工人事信息管理等操作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1)按时按量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2)模块代码能正常运行。(3)提供合理的测试数据。(4)撰写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2.参与者分析。(1)参与者是已经基本掌握了VFP的操作技能: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表单的设计、菜单的设计等。(2)具有搜索资料的能力。(3)大部分的参与者还没有把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具体实例的经历,没有掌握应用程序开发的一般流程。
实践活动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综合运用VFP中的各项功能,创建数据库、表等;正确编写代码,熟练运用SQL语句;了解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
2.思维与方法方面。学会程序开发的一般步骤,分析需求,小组分工合作,在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交流。
3.习惯和态度方面。提升小组合作意识。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需求分析中的功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项目设计任务,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4.创新创业方面。鼓励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开发模拟创业场景,使学生体验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创业成功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项目开发任务,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批判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掘有创业潜能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培养。
项目开发训练设计
1.准备阶段(1学时)。教师讲解项目开发要求及评分标准,记录分组情况,介绍网络教学平台上微视频、ppt课件等的下载方式;学生则根据教师提出的分组原则,展示自身优势,自行分组;通过分组,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2.实施阶段(开发实验室,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建议20学时)。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需要的资料,关注学生的项目进度;学生则查询资料,确定需求,小组讨论,分配任务,根据分工不同,分头完成子任务,遇到疑难时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微视频进行学习;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微课的学习,培养独立性,通过项目开发,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答辩阶段(3个学时)。教师点评小组提交的作品;学生则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介绍小组的分工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交流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及体会,最总提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通过项目总结展示作品,使参与者体验到创业带来的成就感。
实践活动评价设计
项目答辩时,需要提交小组作品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评价时除了关注项目成果及提交的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外,加入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发展的评价。评分包含项目成果、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答辩表现、创新性等四个方面,评分标准如下:
1.项目成果(40分)。评分标准:操作人性化,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测试数据丰富。
2.开发总结报告(20分)。评分标准:需求分析和功能描述翔实,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合理,界面设计美观,测试结果无误。
3.答辩表现(20分)。评分标准:重点突出、阐述清楚,表现自然、准确回答问题。
4.创新性(20分)。评分标准:设计思路、方法、功能等方面有突出的创新。
(二)项目开发训练实践总结和反思
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项目开发训练,只提出了选题和评分标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
微课将课堂教学延展到了课外,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实践活动时间地点也由学生自行安排,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综合开发的经验,学生的积极性高,但是认知水平有限,需要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最终完成项目。学生素质不一,也存在着有少数学生浑水摸鱼,应付了事,这需要教师完善评分细则,杜绝这类情况发生。
在项目开发训练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
教育部早在2012年2月就下发了“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建立本科生参与的各种科研项目,搭建本科生的科研平台,鼓励本科生参与到各种科研项目中去。
民办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可以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三、“以赛促建”的推动模式
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可以放低要求。学生缺乏竞争,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竞赛来推动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以赛促建”案例――以“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为例
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同时,汉口学院公共计算机课部主办、教务处协办“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参赛准备的过程,“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大赛的活动策划如下:
“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活动策划
为促进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同时贯彻实施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我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竞争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我校的教学成果,特举办汉口学院首届“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
1.大赛内容。此次大赛分为WORD应用、EXCEL应用、POWERPOINT应用三个组,要求参赛者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具有较高水平的完整作品。
2.参赛对象及形式。参赛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参赛形式:个人参赛,每位选手可以同时报名多项。
3.活动口号:你做我看。
4.大赛安排。
前期宣传阶段
时间:9月23日―9月30日
方式:(1)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宣传。(2)在校内张贴海报进行宣传。
初赛
时间:10月1号―12月1号
方式:在网上提交参赛作品,网上互评
决赛
时间:12月14日
方式:(1)由入围选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初赛作品进行修改指导,在决赛时进行展示比拼。(2)邀请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对展示作品进行点评。
5.作品形式及要求。(1)作品题材不限,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2)要求作品为原创,不得抄袭、套改。(3)要求形式活泼,色彩丰富,素材最好为原创性。(4)提交作品以学号命名,于12月1日前上传。
6.评分规则。(1)充分展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注重创意和感染力。
7.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共设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八名。
(二)“以赛促建”实践总结和反思
本次大赛是在大一的上学期举办,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吻合,任课教师和大一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任课教师之间增加了交流,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生中形成了比作品、比创新的竞争氛围,通过大赛,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通过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评阅中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网上互评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确保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实践证明,“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的方式,此次“你做我看”创新设计大赛全体大一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都参与了,参与面广,对所有参赛者的创新创业能力都有促进作用,促进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增强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规范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
四、搭建实践平台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
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6-51.
[2]王晓勇,方跃峰,等.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39-42.
[3]杨建磊.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
[4]邹显春,张小莉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213-219.
[5]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26-33.
[6]郑莉.培养计算思维,笃行创新实践――清华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8):106-108.
[7]常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
[8]欧小松,刘洪宇等.创新教育学[M].长沙:长沙中南工大学出版社,2001:9.
篇5
关键词:化学教育 卫生类职业学校 作用
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不仅仅是指数量及规模方面的发展,还包含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岗位的需求能够就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就把化学课作为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之一,要求相关的职业学校要开设化学课,并规定课时数为72,同时出版了相应的教材、指导与练习、化学实验光盘等资料,供老师在教学中选用。
1、职业学校化学教育现状。
根据部颁大纲的要求,职业学校中化学课的开设较为普遍,教学效果和质量也较好。后来有一部分学校,由于对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以专业课课时不够或化学课与本校专业不密切为由,减少了化学课的课时数,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化学课。面对这一情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了以“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改革的研究”为课题的调查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化学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访问、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大多数意见认为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化学又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员应该具有一些基本化学知识,所以一些职业学校还是应该开设化学课。
另外,近10年来,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文化基础课的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教育部在2008年5月启动了“全国职业学校公共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并于2009年1月,颁布了新的《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新大纲对职业学校的化学课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 、化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新大纲明确指出“化学课程是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这就是说在职业学校中,化学课作为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必选课,是其他类专业的选修课。
化学课程的任务有2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对职业学校化学教学的建议。
(1)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依据设计教学。创造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2)重视实验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并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技能,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宜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降低教学难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4)研究教学、认真反思。老师要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学,善于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4、化学研究会搭建交流平台。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水平,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于2003年成立了“化学研究会”。自2004年开始,每年暑假期间举办一次年会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聘请国家或省市职业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专家、学者来年会作报告或讲座,其内容有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教学的有关政策、规定解读,国家或省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介绍。如2009年年会,请到2008年启动的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组组长,做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大纲解读。
2)组织课件与电子教案的交流、评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利用年会组织课件、电子教案的设计、制作经验的交流,也是研究会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交流与评审不仅发现了一些具有很高水平的成果,而且使中职化学教学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制作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使得化学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5总结
总之, 要重视化学教育在卫生类职业学校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开阔教师们的眼界,给中职化学教师提供交流与研讨的机会,加强省市间、学校间、个人间的联系,使信息的获得更加快速和丰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手段得到不断地更新与发展。我们相信,职业学校的化学教育与教学水平也将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础课程 实验 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完善高等教育层次、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教育方法。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在快速的调整,作为高职电子类专业基础的《电子产品认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等课程在教学内容、实验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验中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能力,并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实训,为实现“应用型”“技能型”的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课程实验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专业基础课大多数安排在第一学年授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作为之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基础课中的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可以从入学初期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对本专业的学习欲望;同时,与其他课程的实验类似,基础课实验也具有很强的验证性、实践性,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及应用,进一步加强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专业基础课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研究的对象,还可以通过实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进行验证,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理论教学的开展,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常规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应用场合,为在此之后的专业课实验、实训、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勤奋负责的工作作风;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作灵感,在发现-思考-总结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电子类基础课实验现状及改革趋势分析
(一)实验教材内容新颖、针对性强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
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数院校在教学计划中都适时修改实验教学大纲,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比例,目前部分院校基础课程中,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之比已达到1∶1。
高职院校中,即使同样是电子类或偏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细节方面,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具体化,“项目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教学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对教材的要求也不一样。目前理论课的教材种类较多,选择的余地大,而实验教材则主要以实验器材为基础,总体而言简单、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内容存在知识老化、新技术含量不够的缺陷。实验教材不但受到教学重点变化、社会需求、就业方向调整、学生的入学基础、实验设备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只有这样的教材才能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和风格,才能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的效果。因此,根据培养目标编写适时的、针对性强的、内容新颖丰富的、易于理解的实验教材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例如:可以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DIY微型电器(DIY收音机等),让学生边实践边进行学习,在电器的组装过程中可以进行元件辨识、手工焊接技巧等知识的教学,而在调试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对电路分析、晶体管特性等知识进行穿插,在整个组装、调试过程中,让学生一步步了解与电子相关的信息和技能。此外,在对电子器件、产品的介绍中,还应当加强对当今新器件、新产品的说明。
(二)实验设备量足质优是实验教学质量的保障
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对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建校的时间普遍不长,底子较薄,经费的投入不足,有的实验教学设备不但超期“服役”,而且在使用时大幅度的“过劳”。老的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等是造成高职实验教学仪器不足和不精的原因,这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方法受到限制、实验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造成知识更新速度慢、实验手段无法跟上社会生产的发展速度。有的因为仪器设备的缺乏而影响了专业基础课的开启。因此,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使实验设备先进化、易操作化,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例如:现代电工技术实验装置、通用电子实验与电子技能实训设备,模电、数电、通信原理成套设备等,较为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既可以满足基础实验的要求,也能满足部分专业课程实验的需要。虽然这样做也增加了办学成本,但这些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实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来降低。
(三)实验项目设计的科学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教育方向、培养目标虽然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有着极大的区别,但是职业教育绝不是培养廉价的劳动力。当前,国内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跨国公司、独资、合资企业,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进入我国,而培养掌握最新技术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科学设置、灵活调整实验,满足“必须”“够用”是基础课实验的原则。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必拘于系统性和完整性,科学的设计实验项目和内容,让重点基础理论的验证、基本实验方法的掌握、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仪器设备的操作等贯穿实验当中。
加大综合实验训练的力度,将单一性、验证性实验发展为研究、探索型、技能型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综合实验中既有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专题设计,又有完善实现设计方案的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综合试验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提升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分析及动手能力、扩展知识面。但是,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接触和使用的仪器设备更多。综合试验的内容及安排可进行如下的尝试:模仿毕业设计的模式,让学生按照题目自行设计一个电路,完成组装、调试并撰写小篇论文,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进行仿真,温习手工组装电路的技巧,还可以让学生熟悉论文的撰写方法和过程。
在内容的安排上:
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定题设计与制作。包括完成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进行材料、元器件的分析、选择,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及性能测试,完成总结分析报告。
将有故障的仪器设备进行拆修、研究,并写出专题分析报告。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自定题目,指导教师审定后实施。
在时间的安排上:
增加综合实验的时间,采用实验的部分内容在课内完成、部分内容在课外完成的方式,视课题的难易程度及工作量的多少,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一小组的形式完成。
设立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制度,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到实验室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任课教师定时到实验室进行指导,小群化、个体化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更便于师生的交流。
(四)教师的悉心指导、严格要求,改进实验考核制度、提升学习主动性
电子基础课程中的实验大多数与电戚戚相关,实验中既要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又要防止实验中的人身事故,除了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外,还要规范实验操作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独立完成实验项目。一方面,由于电子类基础课程的实验,多数涉及电学知识的检验,学生在实验中会经常的接触和使用到电力和发热设备,不够注意会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实验效果,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可能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过于注重“防止仪器设备受损”“防止事故发生”,又会直接导致重要实验变成教师的演示,同样也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助长抄袭实验报告的不良风气。因此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在实验中严格纪律、规范操作,悉心指导及时沟通、解疑答惑,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验中既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又也提倡互相交流扩大思维。
“到课考勤+实验报告+考试”是实验成绩评定的老规矩,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学生应付实验、抄袭实验缺席实验时有发生,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实行单项实验抽查、综合试验答辩、笔试口试相结合等灵活的实验考核方法,有助于克服以上的弊病。实验中不仅注重实验的结果,更注重实验的过程,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实验总结的完整性作为实验成绩评判的重点,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理论、实验教师合二为一,减少教学脱节,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具备宽厚的行业及职业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本专业应用技术动态,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实践修养,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目前能完全达到以上要求的并不多,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理论课实验课教师合二为一的好处在于理论和实验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教学时间的安排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同时也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教材内容新颖、针对性强;实验设备量足质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实验项目设计的科学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悉心指导及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保障,理论、实验教师合二为一,可减少教学脱节,更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实验教学在改革中前进,勇于改革才能实现培养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人才的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勇于改革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16.
[2]赵爱萍.大学生工程实践技能培养之-实验, 2008(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教职[1998]1号,1998-02-16.
[4]黎素云. 电子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成才之路,2010(17).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学教并重;教学设计;office
1.引言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规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系统、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社会责任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Office软件应用、Internet应用等方面内容[1] [2]。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学生往往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部分操作。面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学习,一部分学生往往感到老师在讲述自己已经熟悉或熟练的内容,精力开始转换到其他方面,这样的情绪,往往会影响甚至带动邻近的学生,如此造成课堂的昏昏欲睡状态[4]。如此教学效果下来,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根据课程的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地制宜的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5]。
2.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从教学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实施方法看,可以分为“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学并重”三大主要的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主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特点:
(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播,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重要作用。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是广大高校普遍采用的经典的方式。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如果还是采用这种方式,那么一般的结果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低头看手机,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听课。部分基础差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演示,也是觉得毫无收获,自己遇到问题还是不会。
(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它让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题、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它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题,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同样不适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层次不同,教师很难统一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采用此种方式的学生往往差距较大,造成众口难调的现象。
(3)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在兼取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者的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有四个优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可以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分支;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同时也可采用其他“传递——接受”策略,甚至是自主学习策略作为补充,以达到教学最优化;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如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促进知识的迁移等;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
3.教学设计模式的实施
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层次和区域性特点,将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学课程一般是两个学时进行上课,那么根据本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该课程一般被安排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利用这个上课条件,教师可以将课时分为四部分,进行课程的如下安排:
第一阶段:安排20-30分钟时间,回顾一下上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引入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现场询问学生学习的情况,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小组3~5人组成,然后布置本课程需要完成的操作内容,内容一般是以两个作业的形式进行布置,第一个作业要涵盖学习内容的大部分知识点,第二个作业是对第一个作业的拔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教师的引导加上书本上内容的描述,学生往往能了解到自己对本次课程学习内容的熟悉程度。
第二阶段:安排40-5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所规定的第一个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第二个作业。期间,由小组讨论询问作业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式。此阶段教师可以观察学生集中的问题,从而为第三阶段做准备。
第三阶段:安排10分钟的时间,对第一个作业进行详细讲解,从而达到所有知识点都能讲解到的目的。此阶段,一个操作可以分多种方式,比如Microsoft Word的插入图片的按钮选择方式。这个阶段,学生们都能很认真的听讲,并从教师那里得到规范的演示,对一些命令的名称也能很快的记下。带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方式。
第四阶段: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答疑和总结。学生对所存在的疑问进行询问,教师针对疑问进行讨论,还可以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后来的上课中有更大的争取劲头。
通过对课程的设定,已经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个的操作作业,而不是练习毫无目的的操作,学生能体会到自己做出作业的成就感。而且,基础差的学生会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补充学习。
下面给出Power Point教学中作者所采用的作业布置:
Power Point共分两次课,第一次课的主要内容是Power Point的组成,幻灯片的添加,修改,幻灯片设计的应用。对本次课的作业安排是:
作业一:完成作业“我的家乡”,对自己家乡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10~15页幻灯片,存储为“姓名.ppt”。
作业二:在此基础上,添加音乐,幻灯片切换等。
第二次课的内容主要是Power Point中幻灯片母版的设计,幻灯片切换方式,幻灯片放映方式,超链接的使用,排练计时等操作。对本次课的作业安排是:
作业一:完成制作“我的大学”,要求:背景音乐为校歌,介绍学校的校训,介绍主要场所,添加相应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动作路径设计。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跳转,最后实现学校网址的打开。
作业二:对我的大学进行排练计时,附加旁白,打印与打包。
现在对第一次课教学情况进行介绍。由于上次课内容为Excel的操作,回顾Excel的数据填充功能,函数使用功能,图标添加功能,数据表打印功能,接着介绍Power Point,它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它的主界面,它的文件组成。接着演示事先已有的演示文稿,是作业一的一个参考答案。这是教学内容设计中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自己设计演示文稿我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不同,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对家乡的介绍的出发点也多种多样,有以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为背景介绍的,有介绍自己所在的村庄的风土人情的,有介绍家乡美食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加上网络上知识的搜索,有学生觉得所限篇幅有些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触发。
第三阶段,教师从最开始启动,讲解所涉及到的主要操作,并添加上作业二中大部分学生感兴趣而没有时间操作的操作,督促学生课下练习完成。
第四阶段,学生提问,老师答疑时间,学生交流评选时间。进行学生作品的展示。
通过如此四阶段的教学系统模式设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以自己为主的主人翁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4.总结
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系统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以往教学课堂沉闷,练习课堂无所事事的教学效果。但是,“学教并重”的模式,需要恰当的作业布置,对作业的要求是要从身边的应用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学教并重”的教学方式,很能适应具有自我判断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大学学生的教学,并在操作技能强的计算机课程中发挥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邢远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育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2(第29卷):144-146.
[2]巴班斯基.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198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第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177-179.
[4]陈莹.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5]马春雷.情景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6]赵鹏飞.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20):430-432.
[7]周海森,孟玉芹.计算机基础课程新教学方法的实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33-2):
篇8
计算机教育研究不同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等具体研究,也不同于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是几者的结合,但是没有项目和经费支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计算机教育研究的经费多数来自于各级各类教改项目。教改项目经费少、周期短、缺乏长远性。教改项目实际上在学校也不被当作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近期和中期目标研究和实施教学改革,但是没有系统研究作为支撑,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往往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项目的目标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些迫在眉睫的具体问题或者发现并研究国外在某些方面的领先技术。因此,教改研究不能代替教育教学研究,教改项目也不能支持系统的教育教学研究。
2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程应该与传统的基础学科一样,开展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因为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的课程都是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研究计算思维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以支撑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设计;结合计算机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的特点,研究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等,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以支撑具体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需要有计算机专业和教育专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需要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认真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各门课程的目标及内在联系,确定可以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集合及学习路径;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制订面向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培养方案。
3计算机教育的研究选题
计算机教育研究应该如何选题?有些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有时会看到这种现象:选一个热门话题当作筐,什么都往里装;或者认为只要运用先进技术,就是教学模式改革。其实,研究应该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需求、学科发展趋势、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选择课题。选题时,应该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利用现有成果,这样才能突破和创新。分析国内外现状、论证选题的必要性和创新性,是科研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研究中却常常被忽略。对于任何研究,恰当的选题都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选题如果肤浅,研究不可能深入;选题如果只是个口号,研究过程就是使劲喊口号;选题如果只说做什么,研究报告就是工作总结。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科学研究,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计算机教育水平。高端目标对教育学有所贡献,因此目前最迫切要做的是从需求出发的研究,这也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选题会更有意义,研究也比较容易落到实处。由于有需求,研究也就有具体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就比较容易进行实验、分析效果、获取数据,研究成果也比较容易实施和推广。
对需求的分析包括分析学科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其他专业和行业需求、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需求等。由于计算机学科与一些学科都有交叉融合,科研和工程中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计算机教育研究的需求分析还要包括因科学技术发展而使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学生行为习惯变化,发现与经典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模式之间的冲突。
多年来,我们不断经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各级教育机构立项的研究课题也叫教改课题,似乎目标就是“改”,不改就显得落伍。诚然,科学、教育理论、新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迅速变革之中,改革成为永恒的课题,但是为什么要改革、每一项改革都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是为了必须改革才做研究,才牵强附会地寻找理论依据和数据来论证改革,而是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潜心研究,找出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改革是必然的过程。这两种教学改革研究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区分,同样都可以做出成果,但是实效有差别,尤其是长远效果差距甚远,因此切不可本末倒置。
4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探索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课题。教育科学是人文科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内容是自然科学,并且人才培养也需要系统科学思想,因此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的优势,形成适合计算机教育研究的方法很重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包括教育学。例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发现教学方案、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而发现以往没有发现的规律和现象。进行教学研究需要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论证和评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具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遵循既定方法进行严谨的分析、论证、实验,同时根据研究进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研究方法。如果发现原定方法的不足(如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干扰信息),就要根据需要重新评估、选择和调整研究方法。
5落实和推广研究成果
任何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教育研究成果更应该开放共享,只有落实到教育应用中才能实现其基本价值。成果形式为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教学模式的,需要以实际课程为例给出详细的展示,以利于应用和推广,不仅是罗列课程、大纲、资源等,还包括详细论证、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分析、可以推广使用的配套教学资源;成果形式为教材的,除了教材本身,还需要课程教学方案、教学理念、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和示范课程(如“智学苑”网站的课程);成果形式为教学软件的,需要在技术上推广到不同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实施上有推广的方案;成果形式为论文、分析评估报告的,要对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或对教育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有引领作用。
6结语
篇9
分析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及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提出模块化教学、演示化教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在践行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0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所授课程中学生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1]。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工电子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如何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行业基础,是高职院校和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同时总结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做出思考与探索。
1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困难
1.1课程内容多,讲完和讲透难以兼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又包含数电和模电部分。在职业院校机械类等工科非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各专业的侧重性以及必要性,往往将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合并为一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般为72课时。但因电工电子知识在各行各业的渗透较深,72课时内要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讲完的同时又能够讲得透彻,较难达到。
1.2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缺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录取形式仍以应试教育选拔为主,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包括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等[2]。在教学中发现,课程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听课非常认真投入,但随着内容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开始听不懂,学习兴趣渐渐丧失,最后索性放弃。
1.3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掌握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师资配备、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往往分开教学,甚至会出现实训超前理论课程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训未能相得益彰,教学效果不明显。
2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探索
2.1模块化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繁多,面对课时有限、学生自学能力稍欠缺的情况,采取模块化教学,在将此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再分别进行细分至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各模块的内容分配不同的学时,这样可以将本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知识讲解透彻,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制定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时,考虑到机械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训对象或者工作对象就是机床,而机床是由电动机拖动的,因此,电工技术部分关于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这个章节就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模块予以讲解。
2.2演示化教学
面对学生听课兴趣欠缺的现状,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更加不能吸引学生。观察发现,电工电子技术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在课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用实物,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达到了灌输理论的效果。例如,讲授二极管的特性时,可借用数字万用表欧姆档,现场测量,分别根据阻值大小的区别来说明二极管的偏置情况,由此进一步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3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学设计中实训课所占比例比普通高校要大很多。通常重要课程都有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课时丰富利于巩固,但存在的理论与实训脱节的问题也较明显。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将理论课程安排在实训课程之前,且尽量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当然,如能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即在教授某部分理论后有相应的实训模块,用实践验证理论,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
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是任课教师需要共同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现如今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式下,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银红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屈文斌.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4,06:17-19.
[2]吴运水.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问题初探[J].电子世界,2016,03:29-31.
[3]韦胜东.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270-271.
篇10
关键词:AIDA教学法;中学;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堂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3
AIDA Teaching Method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asis Teaching
Teaching
Zhang Nengsheng
(Xinhui No.2 Middle School,Jiangmen529100,China)
Abstract:The AIDA teaching method is an American scholar Richard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optimization,extracted from a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deriv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xperts Haiying,Muro de Goldmann(Heinz M Goldmann)summarize the marketing pattern,its core idea is to selectively,skillfully the use of scientific teaching skills in class form a vivid and lively,enthusiastic,active situ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results.In the study of AIDA teaching method in theory and contents of teaching case in high school on the basis of 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ase class carried out on AIDA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and in the classroom to practice.This paper will be a section wher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ic course content _ _ mail merge as an example,about the AIDA teaching method in classroom o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Keywords:AIDA teaching method;Middle school;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Classroom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性能价格比的提高以及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普及应用,作为中小学学生接受计算机普及教育的主渠道__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数成倍增加;计算机教学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所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和档次越来越高,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已初具规模,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大部分学校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对计算机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第二是教学器材、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第三是师资水平有限。第四是对计算机课程研究水平不足。
以上种种因素均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但随着中小学教育的逐步完善,教育器材、教材更新、领导关注及师资水平等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对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始终在处在摸索阶段,毕竟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程与其他高考“主”课有很大区别,大部分高考主科都是抽象理论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理解力、记忆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而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则是操作性很强的科目,其上课方式必然无法复制传统高考科目的上课方式,而对于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知识一直是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堂的研究内容,很多老师在对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以下是我个人在多年的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任教过程中的其中一种教学法法的探讨。
一、AIDA教学法理论探索
AIDA模式也称“爱达”公式,是国际推销专家海英兹•姆•戈得曼(Heinz M Goldmann)总结的西方推销学中一个重要推销模式,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或转变到产品上,使顾客对推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样顾客欲望也就随之产生,尔后再促使采取购买行为,达成交易。而这种推销模式也日渐应用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中来。AIDA教学法是指:Attention――激发注意力,课前进行“温故提问”,或者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引入教学内容;Interest――引发兴趣,授课内容有意义、有兴趣,注意内容更新,上课语言有艺术性,使用简短句,抑扬顿挫;Desire――渴望、渴求,提出问题,让学生渴望去解决,并给学生以正面的肯定,让学生有自信完成任务。老师要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鼓励学生;Action――动起来,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AIDA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中“行动导向法”的实施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为以下几点内容:
(一)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而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后,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已经基本确立。目的性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必然增强。
(二)使学生知道了从哪里去学。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改革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学习领域的总合基本涵盖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行动导向),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三)使学生掌握了怎样去学。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所需的职业能力。
对在中学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AIDA教学法主要原因如下:
1.传统教学方法在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中最终结果是学生课堂上昏昏欲睡,下课后什么也学不到,而且,由于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为非“主”科目,学生对它的关注度完全凭兴趣,兴趣没有的话,很难对之关注。而传统的教师一直讲解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对该科目产生厌倦.
2.AIDA教学方法引入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核心,适合实践性强的科目进行教学。而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生只有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科目教学非常接近。
基于以上两点,我选择在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堂中采用AIDA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下是我在信息应用技术基础课堂中引入AIDA教学法的其中一节课_邮件合并。
二、AIDA教学法应用实践
以word中的邮件合并为例讲述AIDA的教学法,分四步实践:
(一)激发学生注意力。教师准备工作:温习上次课程内容,包括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字符格式化和段落格式化、格式刷、首字下沉和中文版式等,以问题方式提出本次课堂的上课内容,展示如图1所示的补考信息基本内容,及图2所示的补考通知单底版,让学生考虑实现图3所示的补考通知单。
图1 补考信息列表
图2.补考通知单底版
图3.补考通知效果图
(二)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然后评价方法的可行程序及效率。其中大部分学生均提出用直接复制粘贴的方式实现如图3所示的补考通知单,作为老师评价作用方法,并引出邮件合并的知识点,吸引学生高度关注。
(三)提示学习可以用邮件合并的方式进行快速完成,列出邮件合并的过程步骤如图所示。演示操作过程。评价邮件合并的效果。
图4 邮件合并步骤
教师依照步骤逐步实现以图1数据源、图2为底版的数据合并过程,实现如图3所示的效果。
(四)学生参与练习,积极行动,快速反应。准备图5所示的数据源,图6所示的底版,让学生实现如图7所示的结果。学生在经历了比较、观看了演示操作后,很快就依照邮件合并步骤实施邮件合并的过程,学习效果甚佳。
图5 学生成绩单数据源
图6.成绩单底版
图7:成绩单效果图
三、结束语
AIDA教学方法在中学信息应用技术基础的实践效果较为理想,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以往上课讲话、睡觉、无心向学的情况,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是以往传统授课方法远远无法达到的效果。
AIDA教学法在信息应用技术中的应用影响深远,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使学生学习过程更有机、连续、整体、明确。AIDA教学法关注学习的连贯性,每次上课均会温习上几次课程的知识点,并有效地引出当次课堂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有较好的连贯性。
(二)使学习课堂更生动有趣。AIDA教学法其核心就是以生动有趣的示例或讲解技巧以达到让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感兴趣进而掌握其操作要领,因此可以有效地打破以往实践性强的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沉闷无聊的上课气氛。
(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AIDA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包括参与帅选优选方法、参与操作实践、参与评价过程内容等,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地表达个人的想法、实施个人的做法,因此,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使学生“动手能力”得以有效地锻炼。AIDA教学法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个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大部分时间中,学生都是在做中进行学习,因此“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相东.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信息技术,2002(15):17-22
[2]海之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导向法随笔[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6):85-87
[3]王百鸿.浅谈AIDA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1998(6):12-18
[4]王文."AIDA"模式与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25):77-79
[5]刘向永.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3
- 上一篇:线上教学的缺点
- 下一篇: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