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公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布局日趋合理,技术状况逐年改善,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82万公里 ,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75 万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2%。中央投资极大地带动了地方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五年间全社会共计完成投资95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86.8万公里,其中新增农村公路52.7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75%; 三级以上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18.9%; 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8%和97.2%,初步形成了基本通达乡镇、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此外,还有未纳入统计的村与村之间简易公路约154万公里, 这部分公路技术和路面状况相对较差,等外公路约占55%,未铺装路面里程约占68% 。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差,通畅问题远未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日益加大。具体表现在:
1.1农村公路路网密度偏低,整体规模仍显不足。
就我国目前农村公路发展而言,除东部的一些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海南等省市农村公路密度尚可外,其它省(区、市)的农村公路整体规模仍显不足,农村公路网密度偏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农民越来越高的出行要求。
1.2通达深度不够,建设任务依旧艰巨。
十一五末,全国仍然有128个乡(镇)、45662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其中包括不具备通公路条件的乡镇、建制村),不通公路乡(镇)、建制村的比重分别为0.3%和6.2%。目前不通公路的乡(镇)大多在中西部地区的偏远山区,工程艰巨、造价高,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更大的扶持力度。东部地区在完成“通达工程”和“通常工程”任务的同时,还面临着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进一步提高的压力。
1.3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路况较差,通畅问题还未解决。
1.3.1 等级结构。目前,我国农村公路主要以四级以下公路为主,等外公路占相当大的比重。到十一五末,我国县乡农村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约16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7%; 三级公路38 万公里,占19%; 四级公路77万公里,占44.4%; 等外路里程约22.4万多公里,占19.8%,四级和等外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量近77%。
1.3.2路面状况。农村公路的路面状况也不容乐观,全国未铺装路面公路里程基本上集中在农村公路上,十一五末达到86.6 万公里,约占全国未铺装路面公路总量的89%,占农村公路里程的61%; 简易铺装路面26.6万公里,占农村公路里程19%; 两者合计113.2万公里,占农村公路里程80%。
1.3.3乡、村通油状况。到十一五末,全国仍有大量乡(镇)、建制村未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全国乡(镇)、建制村通油(水泥)路比重仅为81%、55%,还有7562 个乡(镇)、21.3万建制村未实现路面硬化,晴通雨阻现象在农村公路中时有发生。
2、制定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尽管我国农村公路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但总体上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当前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2.1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
目前,城乡差距的扩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出行条件差致使城乡间人员、物资交流不通畅,农民行路难、生活质量不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关乎党在农民心中的威望,关乎农村稳定的大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又是启动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较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通过投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当地建筑材料修筑农村公路,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农村市场的消费潜能,为建立城乡有机关联的市场体系、构筑大流通方式、扩大全国市场规模创造条件,进而拉动内需,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2.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现代化目标的客观需要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在于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而农村公路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础。从交通体系看,构成我国公路交通的基础是农村公路,占公路总里程75%的农村公路仍然是交通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道路质量差,晴天扬尘,雨天泥泞,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干线和农村公路互为依托,农村公路对干线公路网起着重要的支撑和集散作用,需协调均衡发展,以发挥公路网的整体效益。
3、农村公路发展战略规划
根据《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1 世纪前20 年农村公路建设总体目标是: 全面完成“通达”、“通畅”工程,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总体目标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1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 二是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分阶段分地区具体发展目标和任务如下:
3.1 “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东部地区: 继续安排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油路到村”。中部地区: 继续实施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油路到乡”基本实现“油路到村”。西部地区: 重点建设通乡公路,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为确保以上目标得以实现,“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实施了千亿元建设工程,即中央投资1000 亿元,改建沥青(水泥)路50余万公里; 实施通达工程,投资400亿元,确保了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公路目标。农村公路建设规模约81 万公里,其中: 东部地区约20 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 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原则,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基础,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组织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全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增强整体服务能力。到“十二五”末,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万公里。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渡改桥、安保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推进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管养规范化、常态化。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班车,90%的建制村通班车。
3.2 2011-2020年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
到2020 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90万公里,新增农村公路170万公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务水平,形成以县道为局域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政策措施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作为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切实抓紧、抓好。
4.1明确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和义务,分工协调,共同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省( 区、市) 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 区、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市人民政府的积极性,加快建设步伐。
4.2确保国家和省(区、市)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较为稳定的投资来源,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等多渠道的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
4.2.1国家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在200亿元以上。
4.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
4.2.3 继续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资金,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力度;继续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4.2.4 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渠道:统筹考虑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推行“以路养路”政策,将建设干线公路缴纳的重点公路工程营业税及收费公路营业税等用于农村公路发展;利用冠名权、绿化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路;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等。
4.3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演练。推进国家、省、市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建设,加快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平台体系,加强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运行监控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级危险品事故应急物资及装备储备库和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建立国家、省、市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构建覆盖全国干线公路和重点水域的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
5、 结语
总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确保建设有序、协调地开展,需要有更长远的考虑,有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因此,制定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牙祖荣.公路建设养护经济化的必要性探讨[J].广东科技,2009 年14 期.
[2] 杨帆.农村道路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2 期.
[3] 过秀成,胡斌,陈凤军.农村公路网规划布局设计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2,(2)
篇2
关键词:农村公路;规划;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农村公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还都是以陆运为主,而影响农村公路规划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然条件、资源开发规划、村镇布局规划、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等主要因素,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村的规划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我国公路规划管理体制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用地和建设的总体规划,是需要上报规划红线图、用地审批等文件的;②我国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的主体是乡村,而大部分乡村的基建程序和手续都是不完整的,如缺少规划红线图、征地文件等手续,因此出现问题时路产路权的问题就是无法界定的,这就导致了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维护;③农村公路的分级管理措施也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我国的《公路法》中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乡村部门是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的,而公路建设的资金也大都是由村镇筹集到的,公路交通部门的补助是很少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的管理的力度。
1.2 技术标准方面的问题。
在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导致农村公路无法达到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自然条件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都是需要跨越很多开挖山体或是大山沟的,由于施工的过程受到施工成本和施工技术因素的限制,农村公路的施工过程无法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②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乡村部门所筹集的建设公路的资金往往都是不足的,有的公路还会产生很大的建设资金的缺口,这就造成了施工无法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降低施工的技术标准;③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部门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实施了统一的标准,农村公路的路面一般都是采用3.5M到4.5M的,这样的统一的标准是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忽视了不同公路类型的不同的交通量,必然会导致有些公路是无法达到技术标准的;④主观因素的限制。有一部分的农村公路工程的领导为了节省工程的建设资金或是在筹集到的建设资金还不足够的时候就一定开始建设公路了,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也不按照基建的顺序进行施工,如施工的过程中无工程监理部门、无立项阶段、无质量监测和招投标过程、无资质设计施工过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公路工程的建设无法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
1.3 建设资金筹措方面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资金筹措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农村公路建设的上级部门对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补助的资金是非常少的;②由于各级部门的财政状况比较紧张,造成了对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的财政补助也是很少的,特别是基层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额度就更少了;③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往往是由地方部门自己筹集的,主要的筹集的方式有向收益单位筹集、向农民个人筹集和村集体积累投入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相比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差距的,有很多的乡镇都是靠上级的财政支持才能维持政府的正常的运作的,所以有的村集体的经济几乎是为零的。在农路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方面,由于公路施工建设阶段的资金无法全部筹集到位导致了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等标准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而超限运输车辆的增多对于较低等级的公路的使用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些因素都相对的增加了公路的养护成本,加大了农村公路的养护的难度,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的单位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农村公路规划在线路协调方面也存在问题,一个公路的建设首先应考虑连线、成片、成网并解决通达深度,从而达到所谓的“交通”的效果,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是经常要跨越县、镇和乡村的,各个地方对于公路建设的收益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是很难协调的;另外在公路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线路协调的工作还必须服从国家、省市以及乡镇的干线和路网的规划的要求。
2 我国农村公路规划的主要原则
我国农村公路规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进行公路规划时应实事求是、注重效益并且讲究科学,农村公路是应与周边的路网和境内的干线公路有效衔接的;②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是应严格的服从国家、省市、县镇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的;③农村公路的规划还应遵守相关交通部门的分层负责、条块结合、统筹规划的建设方针;④农村公路规划的责任部门应对公路进行统筹的规划,可以适度的超前,但是必须量力而行;⑤进行农村公路规划时应注重公路网的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和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补充完善和提高优化,结合农村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遵照优先考虑在册管养线路等级提高的原则。⑥农村公路的路网布局还应注重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节约土地、水土流失、文物保护等问题,路线布设时要尽量注意节约耕地,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3 我国农村公路规划设计的改善对策
3.1 加大公路建设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公路法》的宣传力度,各级的领导和基层管理干部应充分了解完善建设手续和基建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真正的使公路建设的质量标准符合要求,根据不同公路交通量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公路标准。
3.2 各级政府应适当的增加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投入规模,同时每年还应依据价格上涨的指数按比例的增加资金的投入,通过提高公路的养护力度有效的巩固公路建设的成果,这样投入到农村公路中的资金才能更大限度的发展经济效益,将一些近年来建设完成的等级提高的农村公路列入到管理和养护中,真正的保证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果,在有效发挥了建设资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更加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服务的功能。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农村公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公路规划的主要原则以及我国农村公路规划的改善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新时期下,加强我国农村的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想做好我国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要有科学的规划方法作为指导,确保公路的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协调而有效的开展,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的过程,这样才能制定好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才能继续促进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战略分析[J].建筑机械,2006.
[2]罗嵩龄.公路网连通性研究[M].中国公路学报,2000.
[3]韩媛媛.农村公路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2010.
篇3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必将对某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产生影响深远的推动作用。
作为某市公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三年建设,全市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从农村公路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确实还需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进行新农村、新郊区村镇公路规划与建设研讨,非常有必要。
某某地区区根据某市市市政局、公路处的总体部署,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展了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在某市市市政局、某市市公路处的关心和领导下,某某地区对公路建设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连续出台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危桥改造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三年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三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10.9公里,桥梁改建20座,累计投资额达到4.3亿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在管理方面,我们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公路工作政绩考核,建立养护工作队伍,养护管理逐步规范,乡镇公路路政队伍也得到了建立,使某某地区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出行条件大有改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
下面,结合某某地区农村公路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就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浅谈一些思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规划理念
1、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明确。
农村公路、乡镇公路、乡村公路、村镇公路、乡村道路,这些工作概念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均有频繁出现,使用混杂。概念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工作范畴的界定。例如,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区新建道路都在农村地区,原本都是村级道路或者没有路,建成以后的技术等级可能并不低,这些道路很难说是解决农村出行问题的,从使用功能和所处环境上,是否还是农村公路。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建设的农村公路可能比区管甚至某些市管公路情况还要好,也不像是农村公路。我们感觉到,这么多的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义,需要一个规范而具体的划分。多少等级、什么指标可称之为农村公路,其他概念和农村公路是什么样的从属关系,应该予以明确。对于一些技术等级高,路况和环境好的道路,应该制定一个全市基本规范的接管标准,建成后接管到区管和市管公路范畴中去。
2、从通达到提升的理念转换。
经过三年建设,某市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已经解决了农民出行的基本需要。三年建设中,主要是增加和改建了等级公路,大多数新改建农村公路都是3.5米宽度的,7米以上的比例还不高,农村公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设新农村的村镇公路,不仅要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村地区到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不够快捷畅通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更多技术等级高,环境面貌好的村镇公路。
3、通达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从农民生产生活出发,进一步深化。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在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扩展到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层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并不等于所有的农村居民交通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在从基本通达到提升等级的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搞纯理念的规划,农民是否实际得益,是根本的出发点,只要还有自然村没有通等级公路,规划就不能割舍掉这一块,还是要考虑进去,并且在政策上要继续支持,要力争达到自然村可以通达公交的规划目标。
4、农村公路规划要融入到整体路网结构的布局体系中。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将村镇主要公路纳入市区级公路网,以“1966”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畅通”。要规划界定出从村公路到区级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车程目标。对于农村地区,如何改善外环线周边的农村交通,加强环内环外的交通联系,使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更加紧凑,尤其重要。
5、农村公路环境建设应该提上规划议程。
以往的农村公路建设,重在解决基本出行困难,对公路建设的综合环境因素没有更多地考虑。某某地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制定了鼓励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的政策,对附属设施的设立也给予数额不低的补贴,很受当地村镇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对改善农村公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感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也要建设生态公路,要使建设好的农村公路设施完备,环境优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路名牌等附属设施的设置率也要达到相对较高的比例。
二、投融资思路
1、三级出资,重点建设的投资思路。
现在的建设投资结构以是村镇为投资主体,区县适当补贴,市少量补贴。目前,某某地区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并且提高了补贴的力度,对于财力薄弱的村镇,区级财政补贴接近了投资的40%。由于新农村建设期间的村镇公路提高等级等更多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仅仅靠村镇本身,力量肯能仍显薄弱。我们在工作中看到,有的地方主要是靠村里出资建路,家底薄的乡镇也没有能力解决全部各村的道路建设问题,而村里的财力实在是有限的很。我们虽然制定了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也不低,但是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好环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困难还是很大,需要市区两级拿出更大的决心,帮助农村地区实现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的目标。
2、“工业反哺”应该成为投资核心。
以往的农村公路补贴,是从养路费中划拨的。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应该从“工业收入”中拿出足够的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以后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是这个“反哺”比例多少合适的问题,就目前政策而言,还没有进入“工业反哺”的阶段。某某地区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我们的补贴占到了养路费的8%,但是除了养路费之外,区财政其他方面就一分也不出了。因此从总量上看,高质量的搞好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投资缺口,市里面是否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把“工业反哺”的思想真正的落实下去。我想市里面有了政策,有了动作,各区的动作也就跟上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3、修路不忘建桥,消灭和控制危桥的任务不可放松。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宽路窄桥的现象,而且部分地区消灭危桥的任务也还存在。与此同时,随着桥梁使用寿命的临近,每年还有新的危桥产生。希望在实施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农民出行的安全因素,把危桥改建和公路建设结合起来。
三、建设和管理模式
1、村镇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机构急需完善。
目前的管理模式一般是市、区县、镇三级管理。
先说基层,具体实施建设和管理的单位是村镇,而村镇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机构上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一定存在管理难度。
再看区县,我们前几年也按照市政局、公路处的要求设立了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至今还没有落实人员的编制。而且从养护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的职能设施也不完善。现在的情况是,目标提出来了,规划也要制定了,新一轮的大建设要开展了,但是机构还很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门进行协调,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问题。
实际上,公路处也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开展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现在是由设施科在兼任这块工作,职能确实不是很顺。只有从机构上予以健全,从编制上予以保证,真正设立三级管理部门,才能促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2、“重建轻养”的状况急需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根本改善。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要制度化。
以往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的村镇或许从来就没有还要养护的概念,重建轻养的情况相当普遍。目前,大量的农村公路因为乡镇资金、人力、物力的匮乏,有的区还有重型车辆密集等因素,缺乏有效养护,出现路况快速下降甚至严重损坏等问题。必须要要在乡镇建立养护管理专业队,制定年度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责任,才能使农村公路养护有制度、有步骤、有保障。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规范。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各镇制定了养护管理的制度,明确了各镇养护经费的保障,明确了养护人员的数量,也在着手研究养护补贴的办法。但是这些规定和要求都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在农村公路的掘路修复工作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年制定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掘路修复办法》,由于没有势力的具体政策依据,显得底气不足,工作开展也有一定的阻力。
我们觉得,很需要市政局、公路处为我们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养护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各区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市区两级也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投入。
农村公路也应该是养路费的使用范围,但是目前只有文件要求各区将不少于一定百分比的养路费支出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而养护则尚未顾及到。针对农村地区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的局面,这个投入结构需要改善。从实际情况看,“十一五”计划的前三年,建设任务还不少,但是后两年,基本上就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养护方面来了,我们希望市级财政也能制定一个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补贴办法,支持各区县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篇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指导下,对农村公路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主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农村公路 公路养护 养护监督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基础设施,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战略中的主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当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监督与管理工作,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交通事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脚步,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问题,同时也使得农村与外界多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走出山门,发展经济,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资源逐渐转换成了财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群众生活水平较低,无论是在基本生活方面,还是在医药、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因此,应当不断的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不断的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等级,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监督管理
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监督管理工作,只有在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事业顺利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统筹公路建设规划。只有保证农村公路路网的规划较为合理,才能够促进农村公路的科学建设,因此,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当进行科学的、全面的组织和规划,不能随意的更改,应当确保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需求,同时适应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笔者认为规划的重点应当是农村出口路、经济路和连接路的建设。在全面实施村村通柏油路的基础上,将公路的建设重点放在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系统的公路网。同时还要根据农村的经济流、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来对农村公路网的规划进行全面的协调。
2.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新农村战略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新时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是拓展农村市场和加强城乡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实现农村资源优势逐渐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过程。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当坚持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各项资源开发项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农村公路网的质量,以此来不断促进农村公路等级建设。
3.转变领导思想,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及时获得资金的保障,而国家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活动,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关键在于调动各级领导的积极性,并且促进各项配套资金的落实,而且应当及时的落到实处,才能够不断的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快速的发展。如果配套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则公路建设也无从谈起。同时,面对当前我国不断改革的税费制度,农村公路管理者应当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农村公路建设事业逐渐转变为一种政府行为,同时也将农村公路建设事业作为考核政府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断的加大建设资金的协调力度,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耗时较长、投资规模较大的工程,其涉及到的部门和公路建设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有效协调,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对公路建设工作的有序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和履行本乡镇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地方主动、部门齐动、多方联动发展农村公路的好局面。
5.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标准的制定。当前,在很多农村公路建设中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公路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汽车运输业的发展速度,而随着各种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公路建设的滞后性就逐渐的凸显出来,这也是近年来造成我国公路使用寿命缩短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不断的提高对农村公路等级以及强度的标准,在乡镇公路和县级公路中的路面,一般在5-6米左右为宜,保持交通顺畅。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标准的制定要求,对于路基的建设要增加水泥稳定碎石,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既是新农村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应当不断的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养护监督与管理工作,积极的推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进程,以此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留群.浅谈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决策探索.2006(04).
[2]陈德平.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浅议.价值工程.2010(12).
篇5
一、县上成立“*藏族自治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一协调安排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事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杜绝各种干扰,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为农村公路建设保驾护航。
二、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各级各类政府投资,不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建设模式。
三、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草原)征收及征收费用,由项目实施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县国土、畜牧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建设用地单位办妥有关申报、审批手续。
四、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林地占用、树木砍伐及费用,由项目实施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县林业部门应当组织建设用地单位办理审批手续。
五、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房屋拆迁、青苗补偿等事宜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
六、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供电、电信、电视架空光缆、水利管道等设施的必要拆迁和移动,自建设单位提出要求30日内,由所在地乡镇政府与电力、电信、广电、水利等部门协调,由上述单位各自自费拆迁、移动。
七、建设项目工程占地以外的荒山、荒沟、荒滩,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所在地乡镇政府按规定申办有关手续后实行无偿划拔。
八、建设工程所需料场、取土等临时用地,由所在地乡镇政府无偿提供,并办理相关手续。国土、林业、草原等部门免征河道采砂费、植被保护费等费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九、项目建设中,凡国家规定的税费应依法征收,其中属于地方留成部分由税务部门比照西部大开发公路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予以减免。
十、项目建设中,凡国家和省政府明令取消的税费项目,严格予以落实,一律不得收取。省政府规定或市、县经省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除应上缴中央部分外,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均予以免除。
篇6
一、农村公路建设及危桥改造
1、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逐年压缩,原“十一五”规划第二轮建设项目不能按照规划年限实施完成,省、市下达铜山县“十一五”第二轮(2008~2010)规划总里程702公里,2008年省市下达计划里程仅为118公里,2009年建设规模尚未下达,按照此进度推进,至2010年尚不能完成原规划总里程的一半,而省、市要求建设通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集中居住点道路尚无统一规划,计划上报盲目性较大。镇、村群众对规划不能按期实施意见较大。建议向省争取追加2009、2010年建设计划,尽可能按照规划实施。如计划争取困难,也可建议省修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以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2、危桥改造补助标准低,省市对农村公路危桥补助标准为中桥1000元/平方米,小桥800元/平方米,而目前铜山县危桥改造成本约为中桥2300元/平方米,小桥2600元/平方米,省补助不足工程造价一半。今年我县将累计完成危桥改造17座,完成总投资1333万元,省补资金仅546万元,缺口787万元。省、市将危桥改造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下步工作重点,但县政府承担巨大的配套资金压力将严重影响危桥改造进度和工作积极性。建议向省争取提高对苏北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补助标准。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铜山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铜山县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京福、京沪、宁宿徐,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国道4条,省道4条,更有1400余公里的县、乡级农村公路,在全县形成了高密度的公路网,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提供了保障。
三、目前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
1、管养资金落实不到位
我县共有县道360.738公里,乡道1001公里,村道474.195公里,省公路局于今年八月份对全县乡道网进行了确认,但资金拨付仍未调整到位,实际拨付我县的资金里程为县道305公里,乡道663公里,村道474公里,资金共计785.6874万元,与实际管养里程不符。不能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
铜山县政府对管养工作高度重视,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拿出200万元,从“五小”养路费中安排300万元,用于弥补我县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缺口,但仍不能满足管养资金需求。为此,县政府要求各镇每年筹集配套资金20万元,但实际上镇财政由县财政统一管理,采取报账制,镇级财政根本无力筹集配套资金。建议向省争取尽快按照县、乡道规划里程拨付管养资金。
2、超载、过境车辆多,老路损毁严重,修补难度大
由于我县的地理区位特殊,过境交通量大,货运车辆多,而且超载超吨现象普遍,对道路的损坏非常严重,加上农村公路本身设计菏载偏低,在建设中,我们已提高了结构标准,但仍出现道路早期损坏现象,我县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限载、治超等,但效果不大。
我县已尽最大努力对列养道路进行坏板修复,但由于资金有限,仍有部分损毁道路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了安全行车和管养工作考核。建议省市拨付管养资金时适当考虑县道大中修工程,以便集中解决老路修补问题。
3、路政人员少,路产路权难以有效维护
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工作,我县在公路站路政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4个中队,12名人员,具体负责我县县道的路政管理工作。由于人员数量有限,对1001公里的乡道无法顾及,只能依靠各镇政府,对所辖范围内的乡、村道路进行路产路权维护,但由于没有执法权,管理效果不佳。
篇7
关键词 农村公路;现状;问题;对策;甘肃华亭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50-02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对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1]。“十一五”期间华亭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政策导向的机遇,实事求是,为人民谋福利,争项目,跑资金,先后实施以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外连毗邻省、市、县,内通县、乡、村的“七纵六横、十个出口”区域路网体系,使华亭县的交通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掀起”。
1 华亭县概况
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辖2个镇8个乡,全县总人口18.67万人,62 026户,其中非农业人口9.13万人,20 675户。总面积1 186.55 km2。华亭县区位优势明显,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陇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 。东至西安市346 km,南到咸阳国际机场290 km,至宝鸡市162 km,西至兰州市395 km,北距平凉市54 km。国家重点铁路宝中线、省级干道304线横穿境内,发挥着承东起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2 华亭县农村道路建设现状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实施“十一五”公路交通发展规划以来,以高等级公路建设为标志的国、省道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在实现通县公路黑色化的同时,以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建设为标志的农村公路建设有突破性进展,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74.29 km,其中省道89.93 km,县道92.83 km,乡道169.09 km,村道322.44 km。比2005年新增公路里程156.32 km。全县公路密度由2005年的43.49 km/100 km2提高到2009年的57.0 km/100 km2;每万人拥有公路38.98 km。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外连毗邻省、市、县,内通县、乡、村的“七纵六横、十个出口”区域路网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通乡油路已完成6条130.73 km,通村水泥硬化道路45条208.61 km,通社水泥硬化道路17条54 km,新农村水泥硬化道路18条43 km。
3 华亭县农村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公路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足,通达质量不高,网络化程度低
目前,华亭全县10个乡镇农村公路总计584.36 km,无法满足华亭县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许多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尚未联通。公路网络化程度低,各乡镇间的公路多为两路连通,路网呈树枝状分布,节点间连接低于最佳水平,不适应“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发展要求。
3.2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华亭县农村公路以3、4级公路为主,但由于技术原因大多数公路并未达到4级公路水平,尤其是那些偏远乡镇的农村公路缺桥少涵,防护工程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睛通雨阻现象相当普遍,全县尚有40%的农村公路不能保障晴雨通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仍是许多地区农村公路状况的真实写照。这直接影响各类物资的畅通运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3.3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建设需求
华亭县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及东、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有限,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配套农村公路建设,大部分山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筹资能力弱,而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近几年华亭县的交通建设主要依靠国家专项资金和省、市上级对口单位的补助。资金的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3.4 农村公路规划不合理
华亭县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修路,致富心切,所以通乡、通村公路大都由村委会开会,村民自行规划决定。因此,规划线路主要满足农村分散居住条件下的交通需求,大多在原有老路的基础上改建,根本没有考虑农村公路网的存在,也达不到农村公路通行设计要求[2-3]。
3.5 公路的专业化养护有待加强
重建轻管问题比较突出,乡交通管理站由于无资金的支持,职能和作用发挥很不明显,村级道路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体制不健全。公路养护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养护费用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现有的县级公路养护部门资金、设备、技术缺乏,加之养护里程延长,养护工作跟不上公路建设发展的需求,公路建养矛盾日益突出[4]。
4 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对策
4.1 增加农村公路总量和通达深度
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以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为重点,增加农村公路总量和通达深度,提高路面质量。构建县域内通县乡、外连周边的路网体系。到2015年,全县基本实现“七纵六横、两高、两铁、两环”快捷的路网体系,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 681.32 km。
4.2 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
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县道一般以3级为主,乡道以4级为主,村道以甘肃省“四级公路标准”及以上标准为主,实行将砂砾路面改造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适当增设桥涵、防护等配套设施,确保建设质量,增强公路的抗灾能力,对于影响交通安全的路段,可进行改线以满足行车安全的需求。对交通量较大或者具有政治、经济意义的重要路线,可适当提高建设标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
4.3 因地制宜,规范乡村公路建设规划
鉴于“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的实际经验,“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本着“线性基本不变、充分利用老路、局部加宽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完善排水安全设施”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4.4 多渠道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充足到位
借鉴“十一五”以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和公路建设的基本经验,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应继续坚持中央资金为主,市、县多方筹资为辅的方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在资金筹措方式上,一是积极争取省交通厅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增大对华亭县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份额;二是继续争取省发改委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资金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三是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给予公路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投入力度,改善资金环境,节约部分资金;四是在有限的县级财政支出中增加部分农村公路建设的配套资金,以弥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不足;五是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一事一议”,由村级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改善自身出行条件;六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充分利用农村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5-6]。
4.5 健全机制,加强乡村公路养护
要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总体原则,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日常化、规范化。做到建设一条公路,养护一条公路,管理一条公路,确保公路完好畅通,以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 结语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做好全县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加快华亭路网改造和建设进程,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各级人民政府、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建设将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基础工程、第一民心工程、第一富民工程。
6 参考文献
[1] 胡源,刘婧,张学会.陕西省宝鸡市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521-12522.
[2] 黄勇,陶勇.怀化市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8,34(1):144-147.
[3] 陈克猛.江西省武宁县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老区建设,2010(7):36-38.
[4] 郭荣耀.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35(26):296-297.
篇8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建设被重视,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增长,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有了一定成就,大幅度改善了路面状况,便利了人们的生活。2014年至2018年xxx镇结合上级总投资约xxx万元,建设改造通达道路总长约xxx公里,路面宽度xxx米,初步实现镇区外循环架构,对外道路畅通、内循环初见成效,为发展农村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建设农村公路中,受农村的自然环境、设计标准、建设资金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村公路在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1、少高标准规划设计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和农村公路规划不同步,公路的专项规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建设和前期规划的统一性不足,农村公路的初期技术等级、通达要求和设计规划建设标准不高,注重短期效益,导致公路建设质量较差,没有几年公路就破损,出现重复性施工(xxx公路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不高,不到5年时间路况条件下降),对农村道路的系统化布局造成影响,出现早期道路质量差、后期道路质量高的现象,导致地区差异加大,发展不平衡。
2、少资金
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是地方上的配套资金和国家投资,而地方政府因财政问题往往无法切实做好建设和养护农村公路的工作。道路建设分前中后三段,上级资金主要集中在中段,前段和后段都需要镇级财政大比例甚至全额配套。比如建设的xx公路中期建设费用xxx万,其中需要镇级配套xxx万,建设前期路基加土、障碍清理、杆线迁移、绿化移栽等准备工作投资近xxx万,建设后期交通安全设施、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的投入资金接近xxx万,给原本不丰的财政带来了压力。
道路建设七分靠养,由于工作资金不足,道路养护不足,目前镇村道路破损只依靠镇级财政支持,许多道路维修不及时,养护工人工资虽然由上级财政拨款,但是工资低留不住人,只能聘用村中年龄较大的劳动力,他们缺乏扎实的道路养护知识,养护效果不佳。
3、少统筹
大部分农村公路都是在原有的土路或堤坝上修建的,在选择项目建设的方案上,有的技术指标满足不了规定要求,道路线性和走向不佳,普遍存在陡坡、急弯、路肩窄等问题。一些公路上的危桥、窄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改造升级,存在桥头变线或窄桥宽路的问题,对道路建设和通行有着直接影响。
二、应对问题的方案建议
1、多高标准设计规划
农村公路前期规划,要站在全域角度,重视有效衔接综合运输、城镇化、区域生产力等规划,考虑推动农副产品、特色经济和旅游业、乡镇企业和商品集散地的建设和发展,为交流信息、流通货物、城乡交往提供顺畅的通道,构建高效公路运输网络。
农村公路设计要对其所在地地形条件、地质因素、环境气候等做充分考虑,高标准设计规划道路,实现中长期道路不落伍的目标,就目前我们道路建设是4层灰土加一层水稳一层混凝土、宽度5.5米,是否满足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需要论证。
2、多资金渠道
我国建设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用于改造路面,路基资金则是地方自筹。当前时期农村道路桥梁上级资金项目种类多,有农村通达工程提档升级、财政农桥、一事一议、国土土地项目等等,从顶层设计将这些资金整合,合力做好一件事,同步完成道路、桥梁、路基、绿化乃至后续的管养护工作,减少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配套压力。
在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工程成本,改建或扩建现有的道路。在公路建设中可以采用沥青热再生的技术,能够使建设材料得到有效节约,降低施工成本。
3、多监管人才
在建设农村公路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施工。在建设农村公路中要建立时间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道路监管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实时监管,对建设农村公路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在重要路段的建设中,要一天不间断地监管。
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引进具备专业水平及责任心的监理,同时加大对乡镇农路办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让他们对工程、工序、法律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尽快将施工问题找出来,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确保顺利建设公路。
4、多管养队伍
篇9
郭永盛
【摘要】:
近年来,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仅为相关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也出现了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质量意识不强。二是设计文件简单、粗糙,导致现场施工和监理缺乏指导依据。三是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执行不严格,施工质量不合格。四是监理队伍的实力较弱,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能满足项目监理需要。五是政府质量监督行为较为宏观,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六是试验检测手段落后,实测项目较少,检测数据不科学。但随着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难度也被加大。因此,地方政府机关及其交通运输部门,在关注项目施工进程的情况下,对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也要加大重视力度。
一、交通运输部门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
农村公路主要为村庄与村庄之间的油路和村庄与城镇之间的公路,由于农村公路的功能性,均是在县城以下的范围内施工。
第一,农村公路建设,天高皇帝远,承建方很多时候的态度就是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因而设计过程简单,设计文件资料粗糙,对很多重要的设计指标和工程施工参数都没进行准确的标出。这就直接导致现场施工过程的不严谨性,施工方不得不多次跟设计单位再沟通,很多对候施工方不得不根据自己以往的施工经验在进行施工,从设计上质量工作就得不到保证。
第二,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还没采用项目业主负责制,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造成了如今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混乱、不规范、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
最后,配套资金少,拖欠工程款问题,开工项目部分中途停止,几乎不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等都可能导致我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当然,随着质量安全追责越来越严厉,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在不断降低,但在部分边远地区,依然不能完全避免。
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与其他建筑工程一样,在施工过程具有风险因素众多、事故发生率较高、危险系数较大等特点;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团队人员结构复杂,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差异都较大,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施工者,包括部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够强,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和应对策略上,也不够重视。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对诸如“农村公路”等小工程,其真正的安全监督力度还不够。
三、农村公路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严格资质审查等准入机制,是保障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
即使是农村公路,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同样不能忽略和忽视,严格的监督和对工程质量的把关也同等重要。申请承建公路工程的相关企业公司需遵照工程监督管理流程程序,向质量监督管理单位监督申请,未按规定申请的项目交通运输部门当不予批准开工,工程竣工后,不对项目进行移交和进行质量等级鉴定。对按照规定流程申请监督的承建单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委派现场监督人员进行核查,包括对项目法人、工程设计方、工程监理方、工程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情况。具体为,设计方设计方案是否科学,施工图纸参数指标是否明确,项自启动前,设计方是否进行了对工程监理方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方人员、机械设备、建材准备、施工方法技术、施工环境、相关测量手段是否都达到工程标准;施工方企业或公司以及施工技术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建立严格的施工队伍选择和施工技术标准准入机制
为了相关监督和管理机构更好的开展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一方面,对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队伍进行选择时,尽量选择长时间从事过农村公路建设的施工者队伍。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施工单拉或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加强施工团队良好的品质意识。另一方面,要严把技术标准关。相关管理单位对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是非常明确的。首先,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前,一定要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查,得到施工许可;另外,对工程建材的采购、施工混和料的搅拌以及压实等重要施工阶段实施系列化的管理;最后,要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农村公路的工程标准进行公布并接受监督,比如沥青路面层厚度、路基宽度、路面宽度、边沟宽度,甚至是竣工后公路周边的绿化率要求等,均可实施张榜公布并接受村民监督。任何一项不达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可做验收不通过处理。
四、农村公路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与策略分析
农村公路安全监督管理遵循“五同时”原则:施工与安全监督管理同时安排、同时执行、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价。
具体策略为: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对施工单位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施工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工程安全风险预测评估及其控制措施策略制定进行核查;项目启动施工后,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的所属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都要委托相关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其安全监督管理主要内容有:审核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的落实情况;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情况;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具备上岗资格情况;从业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和各项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和履行职责情况;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现场驻地、施工作业点(面)、危险品存放地、预制厂、半成品加工厂、非标施工设备组装厂等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等等。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必须通过分析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开展,综合保障我国农村公路工程的品质标准和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村;交通运输;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推进,不仅仅带给县域繁荣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便捷的公路将都市现代文明传播给了乡村,缩短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但纵观全局发现,部分农村道路偏狭窄、道路桥梁技术等级偏低、危桥数量较多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和瓶颈”。农村公路在布局、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讲,县域农村公路建设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机制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及镇村公交服务水平有待继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公路规划需更加科学合理。目前,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尚未完全与各镇的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良好衔接,尤其是没有与镇(乡)经济开发区、农业发展园区、农业生态建设区、旅游农庄等良好衔接,造成了一些乡村公路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一些集镇过镜公路、穿街公路在节假日期间经常发生堵塞、通而不畅的现象,村庄路段更是存在矛盾。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微调,但整体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整体效率的发挥。
(2)权责界定不清,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农村公路没有专职养护人员进行管理,公路病害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如通乡公路的管理,在养护体制改革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专职人员进行养护,道路的病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公路基本上能够保持顺、畅、洁;养护体制改革以后,乡镇、村道路归乡村自行建养。由于个别地方依赖思想严重,责任心不强,致使地方道路疏于管理。无专职人员养护,造成了坑槽、车辙,使往日十分平整的公路成了颠簸难行的伤心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
(3)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仍需继续提升。县域公路在实际施工中,多数路段受地形或两边建筑物的限制,路基宽度无法达到标准。受路基宽度的限制,错车点布置困难较大,从而造成会车不便,结果形成“通而不畅、畅而不安”的问题。
(4)农村公路桥梁维护需要更加重视。作为农村公路组成部分的桥梁由于其自身老化,交通量相对较少但重载车辆绕行通过农村公路等原因造成农村公路桥梁损坏,导致农村公路交通中断,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农副产品出行、货物运输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急需加大。农村公路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本就捉襟见肘的市(县)财政下,国家农村税费改革和交通税费改革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使得资金筹措的难度加大,政府投入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
交通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门要当好先行军、为农村建设服务,让公路真正成为广大农村的惠民路、致富路、小康路,也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重视合理规划
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从总体来说,要适应区域内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公路规划应重视特色公路规划,服务乡村特色发展,合理布局全市农村公路网络,侧重建设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注重与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建设,努力探索投入少、见效快的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路子。在规划公路网络的同时,考虑镇村公交车发展前景,将镇村公交公路拓宽改造提升工程列入规划之中。
2.坚持标准,扎实推进农路提档升级改善工程
为了使农村公路发展更加适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更加适应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需求,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对现有的农村公路,必须有序地实施提档升级改善。建立健全有组织领导体系、有实施指导意见、有目标任务分解、有技术改造方案、有考核追责办法的工作机制,使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善工程能顺利展开。做到“五实行”和把好“五关”,即实行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制,实行工程管理合同制,实行工程项目档案制,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以及把好工程单位资质准入关,把好工程建设标准关,把好材料进场关,把好施工质量监督关,把好工程建设经济审计关。
3.多方融资,加大资金投入
(1)要增加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交通投资机制。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具体来说,应把农村公路、客运站点建设及公路维护管理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新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经常性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公共设施,逐年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2)要利用好市场和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说到底,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投入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尤其如此。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扩大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来源。
4.理顺建管机制,落实管养责任
必须理顺农路农桥和管养机制,要把建、管、养有效的结合,明确落实职责和权限,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养机制。积极推行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逐步使农村公路养护实行养护管理和养护作业分离,并形成制度。切实改善管养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添置必要的机械设备,实施机械化养护,减轻劳动强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探索农村公路现代化养护的新路子。
5.改善农桥状况,落实安全通行措施
(1)明确标识,限制超载车辆通行。政府应责成管理单位加强对四、五类桥梁的检查,设立明显危桥、限载、限宽标志,必要时应封闭交通,限制行人、车辆通行,对损坏特别严重的四、五类桥梁要及时进行维修加固,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对超载车辆要加大打击力度,消除超载和私人改装车辆对桥梁的危害。
(2)提高新建桥梁设计安全储备系数。对新建桥梁要按照新的设计规范,对未来桥梁周边交通的运营情况进行合理预测,适当提高安全储备系数。
6.树立品牌,竭力打造镇村平安公交
一是在体制改革上求突破。围绕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研究并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镇村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公营为主的镇村公交管理体制,同时要取长补短,学习先进地区镇村公交的管理模式和票价制方式,在优惠农民的基础上,根据里程长短适当调整现行票价格局。二是在管理服务上求提升。继续加强镇村公交车运营管理,着力规范经营行为,全面推行智能化管理,建立GPS定位及监控平台,实现车辆轨迹回放、实时营运监控调度、电子站牌等功能,加强镇村公交运营、从业驾驶员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