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产业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产业发展报告

篇1

勇于创新 营造产业环境

2007年,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历史性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决策部署,大庆高新区抢抓机遇,创新举措,辟建载体,集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全力培育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其主要工作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突出重点领域发展服务外包

石油石化领域:大庆是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石油石化产业基础雄厚,要素价格低廉、配套设施完善、政策环境良好。因此,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之初,大庆高新区就注重结合石油石化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以石油石化行业应用软件为代表的石油石化外包服务,集聚了一大批特色骨干企业。

信息技术领域:大庆是国家首批5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交换机总容量56.5万门,冗余60%。作为国家骨干传输东北网的节点之一,网络出口带宽达40G,高速路由交换设备容量达320G。依托本地电力、网络要素充足的优势,大庆高新区重点发展了软件研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呼叫中心、系统运维等信息服务外包业务,信息外包企业达到100余家。

文化创意领域:大庆50年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积淀和打造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石油文化为特质,融合国际和国内前卫科技、文化、人文元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辟建和升级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充分借助服务外包业的增长引擎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大庆高新区重点发展了动漫及创意设计、工业与工程设计、数字媒体和出版、艺术创作与交易等文化创意外包业务,目前拥有文化创意外包企业40余家。

金融服务领域:随着金融品种和工具的不断创新,金融机构在拓展多元化业务的同时,正在尝试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大庆高新区瞄准这一趋势,积极发展金融数据处理、银行卡业务、现金业务、档案管理和微缩处理等金融后台外包业务。

资讯咨询服务领域:随着大庆石油石化产业体系向纵深发展,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催生了石油石化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石油石化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专业化的资讯服务,为交易双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及交易信息。为此,大庆高新区依托新华社等知名媒体,发挥品牌优势,积极谋划发展石油资讯、报价服务、信息交易等资讯服务外包业务。

研发设计领域:当前,大庆正处于加快城市转型、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对高技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小企业对研发设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挥高技术服务外包知识和人才密集、附加值高的优势,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庆高新区依托周边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兴产业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及规划、咨询机构,大力发展技术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高水平的研发设计企业。

创新业态模式发展服务外包

结合服务外包产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业态模式。

一是以引导嵌入式配套服务实现价值链分割。大庆高新区引导和鼓励广维勘测、普华科创等骨干企业,引进汇丰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美国暴雪、盛大网络等互联网企业和石油石化大企业价值链,提供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开发、工业控制、安全监控、地理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供应链服务,有效实现价值链分割,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以强化资源共享推动企业共赢发展。针对园区企业的不同特点,大庆高新区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战略联盟建设,强化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同业集聚、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中锡慧科技等一批专业从事数据处理的外包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接单情况,积极开展业务合作,通过共享数据处理人员,联手承接大订单,有效地降低了各自成本,实现了共赢发展。

三是以比较优势为依托赢取竞争优势。面对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大庆高新区鼓励企业立足大庆的石油石化市场资源和人力资源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行业、市场,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四是以引建权威资讯服务系统促进新兴业态集聚。新华08项目是新华社受国务院委托自主研发的金融信息处理平台,是国家从维护金融和能源安全角度实施的战略性项目。

营造优良环境发展服务外包

实践证明,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产业才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大庆高新区近年来着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多渠道多举措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大庆高新区结合高新区实际,专门出台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在鼓励技术创新、税收减免返还、房屋租用等方面给予园区企业发展全方位支持,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建立了有利于园区建设、企业发展、产业壮大、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

二是提供扶持资金。高新区管委会财政安排8000万元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适当增加,与国家、省、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配套,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同时,视企业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等情况,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提供无息贷款等方式进行扶持。

三是建设载体平台。一方面,根据产业培育发展需要,投资7.5亿元,建设了服务外包产业园一期和二期工程共计31万平方米产业用房,不断改善发展硬环境。今年,大庆高新区又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地产企业,计划再建设30万平方米服务外包产业用房。另一方面,着眼企业业务开展需要,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了网络通信、数据服务、人才培训、动漫技术、会议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

四是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服务外包产业要快速发展,核心是人才。大庆高新区在大力改善城区居住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现代新城的同时,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开展高级管理人才培训行动,建设人才培训平台和高级人才公寓,打造企业培训和实训基地,培养和集聚了一批中高级管理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累计为园区企业培训各类人才8000余人。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

几年来,在园区企业的发展和带动下,服务外包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服务外包企业由最初的23家发展到近300多家,营业收入从最初的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5亿元。在第二届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年会上,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在全国92家同类园区中脱颖而出,荣获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奖。在服务外包、石油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带动下,大庆高新区的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是大庆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板块,已经成为大庆市经济实力最强、产业密集度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先行区。

二是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从最初的软件开发逐渐延伸,全面覆盖了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嵌入式系统、文化传媒等各个领域。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业务流程外包、信息服务业等特色集群初步形成。产业价值链层次不断提升。

三是初步显现了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目前看,在大庆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并在不断向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它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服务外包产业内部本身,开始逐渐深入到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领域,并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外包业的业务增加、市场扩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格局初步显现。

四是促进了现代服务经济初现端倪。几年来,大庆高新区大力培育骨干企业,鼓励科技创新,培育引进人才,加快特色集群发展,通过积极运用财税、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公共政策,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逐步向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服务经济转移,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步入了良性轨道,经济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大庆高新区积极探索研究,引导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向节能环保服务、文化旅游、健康服务、信息与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扩展延伸,努力促进生产业与生活业协调发展。

五是聚集了一批中高端创智创新人才。企业园区在集群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人才的群落效应。园区辟建以来,从业人员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人,其中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4000人,用友软件、惠普软件、北大青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供应商和IT咨询培训机构也接踵而至。

外包业成为拉动大庆地方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抓众包发展机遇 促产业转型

当前,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业,已进入通过价值发现和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微观时代。作为微观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外包与众包均可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但在资源配置上,众包更有利于集中网民智慧,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因此,可以说众包是微观时代下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新趋势。有鉴于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庆高新区将抢抓发展机遇,以投资114亿元的联想科技城项目为主导,在主体区建设创智岛,大力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业,推动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全力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服务外包品牌。紧跟现代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巩固拓展已有的外包业务范围和领域,积极探索众包时代背景下的新型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端服务经济。以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的石油资讯、报价交易服务核心业务板块启动为契机,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石油石化服务外包市场,打造世界石油石化服务外包基地;发挥本地电力充足、气候凉爽及石油行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超级计算、数据存储及集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积极发展数据存储处理及灾难备份业务,为东北亚地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打造中国数据服务中心;重点建设以传感技术、GPS定位、智能家庭集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物联网工程,以移动互联研发、交互式技术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移动互联工程,集聚一批为移动互联时代提供内容服务的外包企业,辐射大庆周边及东北地区,打造后台支持中心;充分发挥本地普通话标准及成本低廉等优势,扶持百呼百应呼叫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电话营销、电子商务、售后服务、声讯咨询等呼叫服务,打造呼叫服务中心。

二是加快建立产业良性互动体系。通过价值链嵌入,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良性互动。以20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200万吨高精铝及铝合金加工材等一批制造业龙头大项目落户高新区建设为契机,向产业链上游、价值链高端发展,引进设立面向全球的研发、设计、创意、检测基地,为全行业提供高端服务。同时,引导扶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参与龙头大项目的配套业务,实现生产业和生活业的良性互动。

三是打造新型科技社区。为适应众包时代的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组织形式、新业态模式,建设满足新一代人群工作生活需求,集聚新一代服务外包产业的新社区。在科技产业布局上,引进关联企业,建设配套设施,推动产业集聚。结合联想科技城项目建设,引进大区机构、商进驻;建设3C数码广场,打造通信、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交互式体验中心;辟建创业孵化中心,引进从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高成长性企业。在人性化社区建设上,重品位提效率,拓展服务外包业生产车间。建设物联网型商业中心,引建国际国内知名的连锁超市类企业,建设融合物联网技术的一站式休闲娱乐设施;满足高端人才工作生活一体化的理念,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建设数字家庭住宅;兼顾工作室、创作室、公寓等功能,建设青年创富中心,使之成为服务外包高端人群的宜居空间和生产车间。

四是拓宽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聘请知名策划、咨询机构,着眼服务外包产业最新发展趋势,把握好远景与现实的关系,谋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借鉴社会资金建设工业地产的盈利模式,进行多元化的项目融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平台载体建设,发挥聚集效应,引导服务外包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与专业风投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挥基金的聚集放大作用,以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扶持有发展前景的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成长壮大。与通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推进大庆双百G网络带宽出口开通工作,为开展云计算等后台支持业务提供配套完善的通信设施。

/ 链接 /

园区简介

大庆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4月,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995年以后,陆续辟建宏伟、兴化和林源三个园区,形成了“一区三园”总体发展格局。区域总面积244.1平方公里,辖区居住人口15万人。目前,高新区已经成为黑龙江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的骨干和引领大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2009年大庆高新区获准建设东北首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28亿元。

目前,在大庆高新区,石油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各类企业近3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00多家,建成大庆华科、中蓝石化等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2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利,原材料供应充足,市场空间广阔,高端装备制造园、服务外包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

篇2

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程自2003年发轫以来,电影消费逐渐增长,据《传媒蓝皮书: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截止2009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连续七年维持了20%以上的增幅。在票房增长的贡献中,主要还是源自单片票房的提高,这便集中体现了中国公众观影习惯的逐渐形成以及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电影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与电影消费市场的不断升温相同步,中国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产业之一,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电影文化消费的增长以及需求的变化,将进一步成为产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带动电影产业升级,并最终形成引领电影消费的新热点和新趋势。

一、以“贺岁档”电影市场竞争分析电影文化消费需求趋势

市场竞争往往是衡量消费需求最为直接的途径。近几年来,“贺岁档”电影高密度的市场特征,使其成为集中反映当年电影市场竞争态势,并进行电影产品差异化研究的标本档期。以2009年“贺岁档”国内电影市场情况来看,“三个月的总票房约为36亿元,单美国的两部大片《阿凡达》(13.5亿元)与《2012》(4亿元)就夺得17.5亿元的票房:而国产片30多部的总和只得16.5亿元,还敌不过两部美国大片。”《阿凡达》与《2012》两部电影对“梦幻”本质的把握,及以高品质画面所提供的视觉盛宴是它们在向来崇尚喜剧、传奇的“贺岁档”中脱颖而出的根本。而中国贺岁影片,如《三枪拍案惊奇》《花木兰》《十月围城》等则是扎堆于古装剧,老套式地以明星戏剧演员和广告宣传攻略吸引单轮票房。

就文化消费的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社会实践,这一实践的符号价值更为突出,实践过程的完成也构成了社会区分的要素之一。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在“贺岁档”电影市场中的强势表现,即表明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构成了区别于当前电影艺术流行元素的新时尚、新潮流。

1.基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时尚”元素将成为需求焦点

电影“时尚”的创造必须基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文化欲望和需求,它与特定的生活意识密切相关。在2009年的“贺岁档”,国产影片是在复制和模仿流行,而《阿凡达》则基于本土文化创造了“时尚”与“流行”,即影片表达实现了幻想与现实的对接。首先,影片所表达的主题是同《与狼共舞》相一

转贴于

致的,即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文化冲突,这一文化创作模式符合受众的普世文化价值观,因此赢得了普遍认同;其次,在表达精灵文化这一传统主题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诸如游戏、异界幻想等流行生活元素,满足了受众探求未知星球的猎奇心理。

《阿凡达》获得的绝对优势的票房收入,也直接印证了电影文化消费需求的新趋势,即基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时尚”元素成为需求焦点。这就要求,中国电影要回归文化原型,构建基于传统文化创新的民族电影品牌。

2.分众电影文化需求愈加强化

电影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小众化”的艺术。这首先是由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电影业作为一项高投入、大制作、高风险的行业,必然要求利润高回报,因此必须要有集中消费,培育有能力的消费群体,这必然形成一种“分众化”的效应。其次,这一趋势受到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影片类型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影产品和服务抢夺、分割受众资源成为必然;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绝对的公共场所消亡,以及私人空间需求得以前所未有的强调,文化内容和服务空间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

二、基于消费需求构建民族电影产业品牌的路径选择

电影文化消费需求中最为根本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基础,决定了中国电影产业必须抓住“十二五”时期的黄金机遇期,基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构建民族电影产业品牌,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注重民族文化的本体创新

作为国家战略产业之一的中国电影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首先树立起民族电影品牌。“不论是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国际市场来看,民族产业的进步往往与它和民族文化的结合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将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融入电影作品,使其具有充分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电影产业才能获得文化上的助推力而逐渐形成民族文化品牌,从而塑造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影产业“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挖掘,主要应该集中在对其独特性以及丰富性的阐释和利用上”:同时还要不断吸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注重民族文化的本体创新,将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融入民族电影之中。

2.塑造电影产业的特色化地域集聚优势

纵观全球影视产业的发展格局,影视产业区位聚集的品牌效应明显,如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韩国的釜山、中国的横店等,聚集经济适用于高投入的电影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各地已经掀起建设影视基地的热潮,到目前影视产业基地已达100多家,但亏损、荒废的占多数。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尽快形成电影产业的特色化地域集聚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影视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便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更是值得各基地建设借鉴的,其借助省内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影视产业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将云南题材的电影形成规模,形成亮点,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影视基地建设必须定位于本土化的地域特色,挖掘基地文化内涵,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塑造电影产业的特色化地域集聚优势,形成最终的核心竞争力。

篇3

一、国内外影视产业基地研究现状

1、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状况。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开始涉足对影视型主题公园以及专业影视产业基地的研究, (butler,1990;iwashita,2003 ;nichola tooke, michid baker,1996;reilyetal,1998;busby&klug,2001 ;beeton,2005;c onnell,2005;孟华,1998;蔡道华,1998;周品,1999 ;李蕾蕾,张晗 ,2005 ;周慧颖,黄远水,2005;薛奕,2006)。从文献资料看,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并未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工作缺少持续性,而且始终处于零星状态;从内容上看,虽然数量颇多,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长期停留在“影视剧播出后对影视基地的影响”、“影视旅游带动经济现象”、“影视表演”及“影视产业基地选址定位”等方面。影响研究依然是这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且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就现状论对策,就现象推结论的层面上,管理层面上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

2、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研究状况。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内影视基地建设一方面因急需拉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而导致建设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却因短期冲动、结构雷同等导致普遍的亏损和低迷,引发了国内本文由收集整理众多的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类有关影视基地建设的研究和调研报告等层出不穷。这类研究报告主要从影视产业经济角度,多从电影电视产业链条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对接、共生和完善角度,阐释影视基地良性运行的机制。(项仲平、邵清风,2008)还有学者从政府决策、扩大影视衍生产品与主题旅游的深度结合角度等进行影视基地对策研究。(秦良杰,2008)近来也有学者从管理学角度对影视基地进行案例型研究,从运营模式考察国内影视基地的一般结构。(许学峰,2009)也有从较为纯粹的实证性研究入手,从各类史料和数据中探讨影视基地发展的对策研究。(张京成,2009;张勇,2010)

二、国内现有各类影视产业基地的尴尬处境的警示

研究国内影视基地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对于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具有重大的警示和启示意义。对已有的同类影视产业基地运营现状的尴尬处境分析,对于海南目前正在投入建设和未来规划的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国内自1987年开始影视产业基地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和投入使用的近40多个,其中近80%处于亏损状态,仅仅5%处于微利的边缘,其中80%的投资主体为国有资产,这导致了地方财政不堪其负,已然成为地方发展沉重的包袱。这些影视基地80%以上占地在800亩以上,95%以上投资过亿,规模雷同、功能相似,经营模式也大体相同,赢利模式单一,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近40多个影视基地年电影产量仅200多部,其中能够上映并取得良好票房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影片仅占极小部分。

95%的影视基地来自短期投资冲动,缺乏长期规划,为推动地方旅游经济跟风兴建,缺乏产业核心需求及长期发展途径研究;其次对所建设基地缺乏功能类型研究,将影视基地单纯的理解为外景拍摄地,大量临时电影拍摄设施频繁投入、淘汰迅速;再次影视基地盲目竞争,配套服务能力底下,旅游收入回报少,基地维护成本高昂,陷入亏损;最后由于大量重复性建设,导致人工造景众多雷同,拉动地方旅游仅仅产生短期效应,影视基地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深度开发。

如何引导海南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影视基地普遍尴尬和低迷的形势下走出适合自身发展,凸显自身特点的道路,是当前海南建设影视旅游产业基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

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影视基地的要素分析

海南建设国际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而这一建设日程伴随“三亚南中国海影视文化生态园”的开工已经启动。正如理论界以及业界所普遍讨论的那样,各个要素都指向海南建设影视旅游产业基地利好的方向。一是国内独有的自然环境,与美国好莱坞具有同类价值;二是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聚集的各类旅游、文化和产业资源;三是海南长期旅游产业已经树立的品牌和想象,同时具有与影视产业具有高度的契合和共生性;四是海南岛作为中国面向南太平洋和东南亚的门户,在未来海洋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为可能的全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区域支持。

篇4

关键词:宁波,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宁波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长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去发展文化产业。2000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委市政府要求,把建设大文化和大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因此,研究宁波市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一、宁波市发展文化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GDP已达到6000多美元,宁波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论文大全。文化产业增加值2005年达到90.81亿元,增速为23.0%,2006年实现增加值113.9亿元,增速为25.4%。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3亿元,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已有近2万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总资产达到600多亿元。正在成为甬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波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几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全国200个大中城市中,宁波综合竞争力连续几年跻身前十,而宁波的文化竞争力一直是最弱的,文化发展整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文化“短腿”现象。如果存在“短腿”,即使一时跑得快,也不可能跑得稳,更不可能跑得远。目前,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了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论文大全。在宁波,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文化服务业发展滞后,而作为文化产业补充部分的“相关层”却发展迅速,如宁波已成为“中国文具之都”。所以在本质上看,宁波市仍是一个工业品(包括文化用品)生产和制造为主的城市,它缺少一个文化服务(包括文化创意)上的支撑和联动, 因此从城市影响力上看,宁波是薄弱的、狭隘的。只有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得到巩固,有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进一步增强宁波市文化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带动其他相关层和外围层的发展。

宁波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表现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落后。覆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和电影特效、游乐园等几乎所有的娱乐业的新兴文化产业在宁波的整个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少。向数字媒体转移,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宁波文化产业的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大大降低了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宁波文化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国际文化资本逐步进入宁波文化市场,而宁波市现有文化产业集团与国内外知名的传媒企业相比,整体实力及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宁波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营单位众多,但规模小、资源极度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经营粗放,效益低,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宁波的文化企业目前尚缺乏一大批善于市场经营管理的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更缺乏文化创意型与科技型人才。

(三)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宁波市的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消费滞后于其他消费。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至1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进入较快增长期,到3000美元时,进入高速增长期,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占到23%左右。论文大全。目前宁波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但宁波市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支出占总消费支出还不到7%,可见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宁波文化消费的实际情况看,文化消费水平低,且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宁波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首先,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通过事业和产业单位的区分,实施微观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制,打造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发展的基础。政府行政部门要与文化产业经营活动分离,应减少对文化市场主体的行政性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其次,宁波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应积极完善。一,加一强财政支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二,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三,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四,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文化经营企业。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调整宁波文化产业结构,积极鼓励兴办高新技术文化产业。

首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明确发展文化核心层对推动产业的根本作用。通过制订政策来调整宁波市的文化产业结构。一、要巩固宁波市文化产业的支柱——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同时积极扶持和促进网络文化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使之成为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重点发展古家具、越窑青瓷、竹根雕等特色文化产业,探索建立艺术品拍卖市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我市应抓住产业格局调整的机遇,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以市场为主导,大力培育广播电视服务商,吸收各方面资金参与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品牌和规模效应的影视产业群体。加快建设和发展象山影视基地及其他影视拍摄基地。宁波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网络游戏、虚拟实境、教育游戏、动漫等新兴行业,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技术含量,积极发展宽频电视、分众电视、手机电视、多媒体移动电视和车载电视等网络新媒体,创造网络文化新业态。

(三)加强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美国占据全球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世界各国网罗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拥有丰富的人才。宁波的文化产业人才应引进与培养同步进行。应抓紧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善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高等院校应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等专本科专业,实施“宁波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建立一支从事宁波文化建设的精英队伍。此外,市政府还应设立专项基金,选拔优秀人才到美国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深造。

(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

首先,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宁波应建立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在宁波大学和宁波市社科院等学术单位建立文化产业研究所。开设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开办宁波文化产业网,既用于宣传,又为我市的文化企业提供信息的平台。应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利用各种媒体和报刊等出版物,宣传、普及文化产业知识,提供文化产业各种信息、动态。

其次,应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提高大众的文化消费水平,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这需要正确引导市民进行文化消费,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品位,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能力,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引导、业余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市民的文化培养和教育,使文化逐步渗透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开展文化普及教育,培养广大市民对文化的兴趣爱好;加强高雅艺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引导群众的消费向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倾斜。

参考文献:

【1】柴英、邹大鸣,从数字看宁波文化产业,中国文化报,2007-03-03

【2】孙叶飞,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宁波文化产业建设,三江论坛,2008.7

【3】张晓明,“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趋势,发展,2006.4

【4】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课题组,宁波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宁波通讯,2007.2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

篇5

[关键词] 影视产业;数字技术;全网融合;产业统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统计与评价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B2012WT105);河北联合大学基金项目“资源转型期的唐山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201201)。

当互联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而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诉求层次不断宽泛,曾经举家围坐以听广播、看电视为娱乐重心的时代悄声离开,中国影视业的变革大幕已然拉开。201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对电影产业给出具体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将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列为七大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对象,中国影视产业从政策扶持和市场环境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2004年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简称“框架”)中,电影、电视、文艺表演被列入核心层,影视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数字技术对影视产业的“全方位”推动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在我国逐步成为热点概念,具体包括数字出版、数字学习、数字游戏、数字影音和网络服务的内容,其中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等重点行业快速发展。针对数字电影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我国政府从投融资环境、税收优惠和技术进步上给予多方政策扶持。2008年8月,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开始运营,从电影拍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技术环节实现影视数字化。一方面通过胶片电影的数字化和新数字电影的录制,为我国数字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片源,仅2012年5月可供订购的商业平台就有1317部影片提供选择;其次利用更加便捷的卫星、网络和移动存储等传输途径实现数字化发行;并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加快大中城市高、中端数字影院和乡镇流动数字放映的推广应用,目前已成立农村院线285条。数字电影因其投资规模灵活、拍摄制作周期较短、院线支持和投资回收快等多方优势而备受青睐,2012年7月10日和17日,由天津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的《爱开始的地方》和浙江天鹏传媒有限公司投资的《秘密花园》的两部数字电影开机,拍摄期一个月,预计年内上映。此外,新型数字电影放映厅的模块化运营打破了传统的影院单一模式,更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娱乐消费需求,为电影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我国数字电视主要由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电视三部分组成,产业环境较为复杂,媒介通道间竞争激烈。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已进行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并向独立资本运作和规模化态势发展。尽管有线数字电视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旧是基本收视费,而随着付费电视内容的不断丰富,付费频道和增值服务也逐步扩展。地面数字主要有高清电视、PCTV和车载产品等,其中车载接收特别是公共交通车载传媒发展迅速,而高清节目由于内容单一和竞争匮乏而发展缓慢。直播卫星电视发展最为迅猛,强大的传输功能不仅突破地域限制、更能覆盖广大偏远农村,已经成为影视作品传播的首选通路。

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网络用户的大幅飙升,也为手机动漫带来巨大的拓展空间。近年来动漫网络以40%的速度发展,据中央动漫平台显示数据,2012年我国手机动漫业务全网商用上半年实现信息费收入达到102亿元,开始成为业内新的收入增长点。

二、网络新媒介与影视传媒的“全业务”布局

从2005年至今,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周期,从土豆、优酷、迅雷、酷6等几方争雄发展到2011年的17家主流在线竞争局面,播放覆盖人数达到34亿,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媒体模式。网络新媒介的可观效益不仅吸引了广元资金的产业投入,激烈的行业竞争也推高了影视作品的版权收益,从而在投入、营销和展出等关键环节促进了我国影视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为抢占市场份额和不断负重的运营成本将网站间从恶性竞争推动到战略整合,2012年3月土豆和优酷两大视网的合并未能实现独霸天下的梦想,反而推动视网行业的全盘整协和业务革新。

网络视频作为播放主流介质之一,网络版权日益成为影视作品收益的重要组成,也是视频网站运营的主要成本和网络监管的难题。2010年开始,相关部门加大网络盗版的管理和处罚,网络版权的争夺已经成为视网存在和发展的重点。以国内惟一一家上市的视网乐视为例,旗下建立的国内最大互联网版权影视库拥有5万多集电视剧、4千多部电影的网络版权和超过70万的付费用户,强大的资源支持是乐视网巩固行业地位和业务发展的关键。2011年10月,乐视与土豆合作,土豆借助乐视的视频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剧作观看要求,提升了平台价值;而乐视加强了广告渠道,降低了版权购销成本,增强了品牌影响度。 2012年7月,乐视和网易宣布联姻,乐视负责提供CDN分发、视频信息、内容及播放的技术支持,而网易作为“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在合作平台上优先选用和推荐乐视网提供的独家视频内容,负责页面和广告经营并向乐视分期支付1亿元利润。通过网站合作的优势互补,既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又充分发挥了影视作品版权的经济价值,通过平台共享提高了网站的商业价值和收入规模。

网络新媒的快速发展在与传统媒介强烈竞争的同时也产生了融合的趋势,以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多方资源共享 “一云多屏”模式的“全业务”布局开始成为产业投资战略。2012年7月,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旗下百视通投资风行,搭建视频服务提供与互联网视频运营的“台网融合”平台模式,提升了节目制作、电视台版权、互联网版权、新媒体版权等多方位的产业协同效应,完成从内容、播出、营销、推介的立体式运营体系,实现了影视产业内容上“一云多屏”的资源共享,既摊薄了成本又扩大和巩固了市场占有规模。此外,百视通又提出上海“百万清”高清互联网机顶盒业务,与印尼电信协议“联合运营”IPTV、互联网电视产品,并拟与新浪合作推出“社交电视”服务,贯通产业上下游以打造立足未来市场的“多屏全业务”战略发展模式。

三、新型影视数据服务面的“全社会”开放

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真实有效地社会信息回馈,以便决策部门进行合理的产业指导和投资者的战略调整。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中,对电影业的投入统计主要有电影制片单位数和电影产量两个指标,对电影产出的统计主要有电影发行单位数、电影院线数以及电影放映场次、观影人数和票房收入组成。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和影视产业准入门槛的调整,大量社会盈余资金开始向影视产业注入,各种规模影视投资、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产业投融资实现社会化,跨行业、跨区域,甚至国际的合作极为普遍,而仍旧以制作和发行单位作为统计指标已不能很好反映产业投资现状。在电影放映统筹安排的时代,电影放映场次和票房收入成为缺乏经济价值;进入到电影院线资本化运营阶段,观影人数、票房收入和放映场次才实现了联动效应。目前,我国已在全国30条院线的800多家影院推广建立电影票房数据系统,向各级电影主管和相关部门每日报送数据以方便院线公司经营管理和对电影市场的管理。2012年7月,国家电影专资委电影资金办开始向全社会提供电影票房及相关数据服务,通过免费和有偿的方式向电影管理、业内发行和制作、业外研究等多方层次提供数据服务,更好地为助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当前电视产业统计指标主要有电视台数、电视节目套数和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时间以及电视剧制作部、集数等量化指标。其中,电视台数和节目套数属于稳定性指标,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适用于电视产业中长期政策层面调整范畴;在电视产业统计中体现最为灵敏的是电视节目收视率和与之相关的广告和付费收益。目前,我国共有360家电视台和2 058套节目,除央视作为国家信息播放窗口的特殊地位外,各级省、市及卫星电视台间在影视剧资源和娱乐节目制作上的竞争尤为激烈。湖南卫视引入并首播两部精装剧作《天涯明月刀》和《轩辕剑》,并以金芒果剧场和周播剧的新形式播出,为湖南卫视带来许久未见的同时段收视第一的成绩。而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以才艺选拔的竞赛形式既达到了娱乐目的,又通过素材挖掘向社会传递正面能量,并借以良好播出平台积极扩展产业外延,使项目效益实现最大化。

从影视作品的播放视角,除了院线播放的票房收入和电视收视率外,随着播放渠道的多元化,影视相关数据指标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在家庭生活的快速普及和视频网站、手机电视技术的逐步成熟,特别受“三网融合”和“全业务”整协的影响,很多影视作品几乎达到台、视同步播放,越来越多的视群离开实体观影和电视的单向播放方式,转而选择更加自由、内容丰富、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因此,影视作品的网络播放点击率和流量统计已经成为影视作品效益评估的重要数据依据。这些指标数据由网络终端消费者在线操作而实时更新,没有直接参与影视作品的效益分配而后台更改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作品的社会反响。同时,网络点击和评价也成为影视业投资者选择的风向标、网络版权购买的参考标准以及延伸产业如影视作品奖项获得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的推动,影视产业从投资、制作、运营和销售的整体环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产业融合和业务的立体化拓展成为影视产业当前及未来阶段的发展战略。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配套适应现状的服务体系,影视产业在文化产业统计中应增加对行业制作投资规模、行业相关资产投资规模、行业外延产业投资规模的投入统计,加强作品版权、广告营销等商业管理和网络、移动多平台的产出统计,打造全面系统的影视数据平台为各方各层次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王莉.新时期电影转型与传播理念的变迁[J].电影文学,2010(18).

[3] 景虹梅.论新时期电影的多元态势与整合拓展[J].齐鲁艺苑,2005(04).

[4] 周荣挺,胡云.从美国编剧罢工看数字时代信息版权的演变[J].电影文学,2010(04).

篇6

关键词:陕西文化产业 ;产业升级 ;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陕西文化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

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为增强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提高陕西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必须关注当前陕西文化产业升级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全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的态势下,陕西文化产业升级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1.文化产业集聚度不高

陕西省内区域文化产业以关中、陕北、陕南三区为划分。在各个区域内部,又坚持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且初具规模。例如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发展为产值较高的文化产业园区。但是陕西省内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影视基地为例,已有和在建的西安、宝鸡、渭南等影视基地,具有规模小、结构单一、资源分散、品牌力度弱小的特点,没有形成实力雄厚影视产业基地,产业集聚程度低。西安浐灞生态区是陕西省重点文化园区,发端于中国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未来的发展特色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以生态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主题,构建文化产业新布局。打造全新的浐灞文化园区,也反映了园区规划的困难,生态产业、金融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发展,不能突出体现浐灞生态园区的文化特色,也难以体现浐灞园区文化产业的集聚度和规模效应。国内很多地区在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陕西的动漫产业也分散于各个文化产业园区内,没有形成特色鲜明、集中度高的动漫产业链。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意产业园,集中了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的开发,虽然规模大,但是没有形成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动漫创意类产品品牌。虽然当前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太少,不能起到充分挖掘陕西文化丰富资源的作用。

2.文化产业产值相对较低

陕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产业的产值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于个别城市。2011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74.86亿元,占到全省GDP的3%以上。2012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00.4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陕西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从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看出。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009年为151.02亿元,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到250.7亿元。2012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34.68亿元,占到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以上,已经成为西安市支柱性产业。仅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自2009年以来,年均超过百亿元。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比较而言,北京、江苏、浙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更高。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2189.2亿。2009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达到1065亿元。2011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约占全省GDP的4%左右。2012年,仅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就高达1060.7亿。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宋城”品牌,以主题公园和文化演艺为模式,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4476万元。比较而言,陕西的文化产业规模距离沿海省份还有一定距离。陕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空间比较大,是产业升级时需要大力提高的部分。

3.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包括新兴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特色文化艺术业等,一方面离不开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金融市场政策的支持。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近年来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旨在扶植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例如对动漫类软件实行出口增值税免征政策和营业税减征政策。深圳市对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了一系列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使文化创意产业享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优惠。厦门市出台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运用财政奖励、财政补助、商业贷款贴息等方法,支持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也出现持续走高的态势。山东省2012年对省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达到101.75亿元,占到山东省公共财政支出近2%的比例。2012年,山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省财政投资达0.5亿元。投资基金旨在鼓励当地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体现了财政支持和金融市场政策的双重支持。比较而言,陕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不高,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一方面反映了金融市场政策支持的后续力度不足,必须加大投融资渠道来源,为陕西文化产业的升级提供投融资保障。另一方面反映了对于文化新兴产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也不充分,应当借鉴其他省份的现有经验,在财税政策方面提升政策扶植力度。

二、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优势与条件

1.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资源空间大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天然地为文化产业不断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沃土。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包括现有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包括尚未充分挖掘的文化资源。以陕西文化旅游产业而言,其升级的空间就非常大。陕西省以宝鸡为中心城市发展周文化旅游区,以咸阳市为中心城市发展秦汉文化旅游区,以西安为中心城市发展汉唐文化旅游区。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极为珍贵丰富,历史遗迹、历史遗址、人文传统,都体现着历史文化资源的博大,是陕西现代文化产业升级的资源宝库。以陕西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产业升级也有相当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撑,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文化人才的储备资源丰富。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随着市场的需要,文化创新、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也会经过教育的专门培养。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还是现代人文资源,都是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资源基础。十报告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为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资源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发挥空间。

2.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集聚空间大

陕西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空间广阔。陕西省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逐步推动发展的模块包括动漫产业基地、红色文化演艺基地、艺术品交易基地、影视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园区和基地,在现有基础上都具有较大的重组和发展空间。西安市的特色文化景区之一是城墙景区,体现了国内独一无二的历史人文特色。城墙景区已有一批旅游内容,包括南门入城仪式、唐都不夜城灯会、中秋晚会等文化节目。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内容,但是城墙文化旅游的内涵丰富,可以不断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在未来还可以和其他文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使城墙文化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现有的文化旅游园区,可以不断拓宽其旅游、休闲的模式,不断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实现园区的集聚升级。一些正在规划当中的产业园区,如秦文化国家遗址公园、五陵塬文化旅游区等,其未来产业集聚升级的空间也非常大。结合陕西省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程度和集约化深度,以政策带动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集聚升级。

三、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政策选择

1.以产业布局政策为突破,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布局政策是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对文化企业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布局进行考量,力求使文化产业能够高效率运作。文化产业布局优化的路径之一,就是不断提高产业内部的集聚程度,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产业集聚度越高,越能体现陕西的文化软实力。同一类型的文化企业,组成相同的产业群,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在地域内联系紧密的多样文化企业,互相竞争、又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集聚区。

陕西境内文化遗产丰富,关中、陕北和陕南具有不同的文化遗产特色,不同的城市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西安以汉唐文化遗产为特色,咸阳以秦汉文化遗产为鲜明特色。西安市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布局和规模,形成了曲江文化产业园、高新文化产业园、浐灞生态园、临潼产业园、秦岭北麓、城墙景区等不同的文化产业布局带。西安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旨在发挥文化产业集聚的带动力,以大雁塔北广场、遗址公园、会展中心等为基础,扩展了旅游、影视、会展、商业等多层次产业门类。咸阳市旨在不断发挥秦汉文化资源遗产的特色,以五陵塬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园区的文化旅游、田园餐饮等相关产业。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打造秦汉文化特色品牌,促进五陵塬文化产业园区不断升级,带动咸阳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只有不断整合陕西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等资源,开发潜在的文化产业资源,布局好不同的文化产业地带,布局好文化产业带的内部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发展不同的特色文化产业,不同的园区突出文化旅游、影视、出版、动漫等不同的产业重点,才能促进陕西文化产业良好升级发展。

2.以财税政策为引擎,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全球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发展本国新兴实体产业和文化产业,以弥补金融业过于膨胀带来的隐性风险。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和集约化水平。从政策层面而言,国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税促进政策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一些州政府调整了对当地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特别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的州政府出台了不同的财税激励政策,包括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减税方案、对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和教育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等。

借鉴国外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政策,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从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层面支持陕西文化产业升级发展,尤为重要。相比较而言,国内其他省市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也值得陕西省政府的借鉴。综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来看,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陕西公共财政可以投资于急需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通讯等部分。陕西省市各级财政补贴可以部分用于文化类新兴产业的初期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方面,需要贯彻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税收扶持政策。例如,对刚成立的新兴文化企业,自其投产年度起免征三年到五年的企业所得税。在财政补贴政策层面,陕西省可以采用灵活的补贴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升级。对一些品牌效益高的文化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项目经费补贴措施等。对产业园区和基地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可以实行适当的财政补贴。

3.以投融资政策为推力,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首先是针对产业升级发展的信贷政策。陕西省政府应当出台相关信贷政策,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发展给予信贷支持。信贷支持内容包括贷款优惠和信贷额度支持等内容。陕西省的信贷政策要配合国家货币政策的走向,在国家2013年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方向下,省内对新兴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进行适度的银行信贷优惠政策,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信贷政策应当具备针对性。信贷倾斜要优先给予经营模式稳定的文化企业。金融信贷政策要支持企业之间的并购融资,理顺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融资,推进文化产业的整合升级。对于会展、演艺、动漫游戏的制作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以支持对此类企业发放融资租赁贷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园区和基地,适合不同类型的投融资方式。需要大规模融资的文化企业和园区,适合商业银行对文化企业提供银团贷款的融资模式。银团贷款模式可以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协作,降低单个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是可以探索的模式之一。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企业和园区,产业集中度偏低,适合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提供联保联贷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提高金融机构投资的安全性。

信贷政策支持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应当尤其重视文化类民营企业的发展。省内民营文化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的问题。制约省内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这个问题和其他类型的中小企业一样,融资难制约着企业的扩大生产。只有重视对省内民营中小型文化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棘手问题。只有培养一批有品牌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民营文化企业,才能推动陕西文化产业不断升级。

其次是针对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的资本市场政策。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高效便捷的投融资市场,涵盖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多种市场。新兴文化产业如果能得到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会弥补货币市场融资短缺的不足。陕西省应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直接融资规模。陕西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激励性文件,引导省内文化类企业进入国内主板市场,引导省内文化类企业运用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多种再融资方式实施并购重组。陕西省政府要激励省内金融机构进行适度金融创新,发展文化类金融衍生品,主要包含文化期货、文化期权和文化金融互换三种类型。资本市场健全与否,影响到区域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资本融资渠道的健全与否,也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与高潜在收益并存。陕西省应当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陕西省应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风险投资政策,为风险投资的运作和退出提供保证。支持、引导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肉融资机制,才能更好的保障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发展。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胡林辉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习参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魏鹏举.公共财政扶持文化产业的合理性及政策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5).

[4]文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2).

篇7

关键词:铜陵市;新型文化业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33-02

1 铜陵市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铜陵市文广新局与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对新型文化业态的基本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集中在动漫与影视制作两个类型上。近年来铜陵市动漫与影视制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铜陵市七彩石影视动画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16日,公司成立后与安徽省广电集团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精心打造了铜陵第一部原创动画作品48集系列片《大嘴兔说故事》,并于2011年2月28日在安徽动漫频道播出。在扶持政策推动下2010~2012年我市先后有铜陵市七彩石影视动画公司、安徽四喜童娃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徽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安徽金徽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办理了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并把广播影视产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2011年1月安徽永利祥禾影视传媒公司成立以来,截至目前,我市的几家广播影视制作公司先后投资拍摄完成《拳来拳往》、《老男人变奏曲》、《第一次牵手》、《欲望旅程》、《大饼的莎士比亚》、《超萌宝贝》等6部影片。今年还有两部电视剧《如果你还相信》(暂定名)、《今生有约》正在筹拍。

②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电视转换。安徽省是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省份,铜陵市是省试点城市之一。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已被写入2006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一五”规划,是打造“数字铜陵”的重要项目。截止今年,数字电视已经基本完成了全覆盖。

③软件服务业从无到有。在市委市政府的见证与扶持下,铜陵百舟网络科技公司生产的网游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收入超千万美元,被评为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公司负责人崔保生表示公司将围绕软件出口、网络游戏运营、软件服务外包三大块发展。希望把铜陵市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抱团发展。

④影院票房持续增长。人民影院加盟上海联合院线,华谊兄弟影院落户铜陵之后,影院观影成为铜陵市普通群众文化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带来票房的持续增长。

2 铜陵市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文化企业数量少,缺乏品牌效应与集聚效应。安徽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安徽北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铜陵天园地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铜陵市七彩石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铜陵正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铜陵中视信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新视野科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百舟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开展新型文化业态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数量上还是屈指可数,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链条式的配合生产,相反还存在同质竞争。企业本身也没有形成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还不具有知名度与竞争力。

②新型文化业态类型单一、缺乏创造力。从上所述,铜陵市新型文化业态类型主要集中在影视动漫,在其他方面涉猎不多,甚至没有涉猎。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文化传播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技术、文化服务技术与文化资源开发技术相互配合,形成共生性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发展单一类型的文化业态,这必然导致生产、传输与消费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发展环境的营造,从而导致裹足不前,缺乏创新力。

③政府服务滞后,信息传递不畅。政府服务滞后主要体现在关于新型文化业态的统计工作上,关于一个行业的统计工作发挥着了信息、咨询与监督三重作用。相关单位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以定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可以帮助党政机关和企事业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铜陵市关于新型文化业态的统计工作相对粗略,存在不区分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型文化产业的现象,导致统计结果笼统,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清楚的反应。最终结果是文化企业与政府在信息上缺乏支撑,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与政府的管理。

④资金缺乏,投融资体系缺乏创新。众所周知,资金是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资金可以使技术与文化资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使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如人力、物力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资金的获取对比文化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铜陵市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采取项目补贴与项目担保、定向资助、贷款贴息与税收减免等政策,但还不能满足新型文化业态对资金的需求。因为我市的文化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均已做项目为主,经营回报受单个项目成败的影响较大,投资风险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等方式的进行,加之其他投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自身盈利模式不确定,加剧了资金矛盾。企业家本身也缺乏投融资意识,有的还惧怕金融资本进入会对自己形成制约,导致了文化企业不熟悉金融市场,也不敢多渠道融资,靠自有资金发展,有钱就做,无钱就等政策。

3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对策

①强化特色,打造自有特色文化资源与新兴科技手段的融合。整合现有的多媒体业务,加强三网合一,提高科技应用率,把铜陵的铜文化元素,拓展到网络广播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公交电视、电梯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去。强化铜文化内容的数字化,紧扣铜文化和铜产业主题,全面借鉴国内外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的有益经验,建立包括数字动漫、数字游戏等产业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链。重点发展动漫产业,大力扶持铜文化主题的动漫作品,强化创意设计理念,加强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形成一条铜文化内涵丰富的集动漫游戏、漫画作品创作、动漫影视和游戏人才的培训、知识产权的交易及动漫核心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数字动漫产业链。

②做好政府服务工作,打造新型文化业态的信息平台。所谓信息平台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0-1”二进制系统所表达的数字化存在方式,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运行的信息系统,如互联网。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信息平台,承载着政府对新型文化业态的统计信息、产业信息、科技信息与成果、交易信息、企业基本信息、政策信息与审批信息等等,既方便政府的决策与咨询也方便文化企业的问询与选择。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使政府与企业进行交互式沟通,大大节省人力与物力,同时也具有开放性,不断加入政府与企业需要的信息有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进一步发展。

③借鉴“张江模式”,打造投融资平台。近年来,各地纷纷创新自己的投融资方式,“张江模式”异军突起,它是中行上海市分行和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推出的品牌,以支持张江高新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且支持对象从科技型企业已经扩容到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的文化创意企业已经达213家,授信总额逾14亿元。“张江模式”的特点是“不唯抵押担保,不唯财务报表”,注重看“三品”、查“三表”,即人品、产品、抵押品和水表、电表、煤气表,考察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下游客户资质及订单、销售合同签订情况,并关注企业主及其管理层的行为模式,对其管理团队、产品市场容量、行业成长性、企业及企业主信用体系评价等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对与企业经营模式重要相关的“非财务信息”搜集,对有成长性的优质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④内培外引,打造人才高地。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的因素,尤其是将文化资源与高新科技相融合更离不开人的智力支持。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队伍至关重要。首先要优化环境,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环境,完善激励制度。根据不同人才的需求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方法,有些高层次人才可能希望解决家属工作问题,有些高层次人才可能希望解决住房问题,应该区别对待,尽量用感情留人,充分发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长线培养,即努力克服重选拔使用、轻教育培养的人才开发倾向,增强主动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意识;再次内部开发,文化产业需要企业内部制定人才战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与创意创新人才,且与高校合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机构,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最后加大异地培训力度,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与高校进行合作,为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与培训人才。

⑤以新型文化企业龙头,打造新型文化产业生态圈。新型文化产业生态圈应该包括:政府的文化管理和协调机构、文化企业、文化研究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这四大主体作用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发挥着管理和协调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运行的职能,企业是文化产业生态圈的生产和利润中心,研究机构时文化产业生态圈内文化产品的创意和开发中心,中介机构则起着服务和辅助的作用。”目前铜陵市正在建设或建成的新型文化项目主要有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澳中体育文化休闲中心、大通历史文化旅游区与安徽数字出版传媒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以这几个重大项目作为龙头,进行资源整合,政府从中协调,加大扶持力度,并且规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区或产业园,实现政府“办”文化的作用。入住企业需要在区或园的统筹下,进行分工协作,形成富有活力的企业群。中小企业在区或园内的龙头企业带领下发挥协同作用,在创意、生产、营销、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形成链式关系。在园或区内建设产学研中心,“产”指的是成立产学研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品牌形象、行销方案等;“学”指中心可以培养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并且与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他们过来直接培养;“研”是指中心可以为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与咨询,对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对于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它能够加速文化信息传播,促进产品流通,通过经纪人的运筹帷幄,不仅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机会,增大交易的可能,也为交易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渠道。其次可以繁荣文化市场,文化中介机构通过自身发展带动文化市场的多样化,形成文化策划市场、文化人才市场、文化公关市场等等。最后是降低成本,提高文化企业的效能。在园区内,文化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自身的定位,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际成本与信息成本降低,节约了社会劳动,提高了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新兴文化产业的总体趋势

(一)新兴文化产业走在时代前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变革的火车头。进入21世纪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数字化、全息化、交互性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并呈现出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深刻的趋势。

1.新兴文化产业将引领时代潮流,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以动画、漫画、游戏、网络传媒最为突出。2001年动画、游戏、漫画的市场规模达到3674亿美元,超出电影、音乐、广播电视的2794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一季度,我国网民已达3.16亿,中国境内网站数287、8万个,2008年手机上网网民数达1.176亿人,增长133%,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增长54.5%。 随着3G的推出,通过网络下载音乐、电影、上网看电视明显增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有84.1%的人认为网络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2.现代科技手段将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

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对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构成冲击是毫无疑问的,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部分传统的文化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行业仍将继续保持活力。一方面,传统文化行业必须充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升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必须与现代科技结合才能走出困境。

(二)、新兴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文化内容与知识产权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给创意产业下的定义就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巧和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交易,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功效的产业。

1.文化内容是否新颖决定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

没有内容,新兴文化产业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如同一台无效运转的机器。“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内容为王”。

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络游戏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能够不断提供原创性产品。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如美国在线、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维亚康姆等,大举收购各类内容资源,试图以网站、掌上电脑、有线电视、报纸等各种方式,对这些内容资源进行组合,使自己成为“最大的内容集成供应商”。

2.文化创意将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

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无论是动漫网游产业还是网络传媒产业,还要依靠“创意”、“创造力”,没有创意,动漫、网络游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创意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创造,它可是独立性的,也可是附着性的,体现为附着在产品中所形成的特制。

迪斯尼集团以“小老鼠和鸭子”为创意,成功出品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后,又将这些形象做成玩具、服装、迪斯尼乐园主题公园。迪斯尼许可产品一年在全球零售1120亿美元,其中290亿来自于娱乐人物形象。

霍金斯在《创意经济》说:“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全球化的今天的来临,文化创意不再是单纯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它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使文化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在从新创意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表现形态。

二、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一)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优势

1.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元素方面有一定优势。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享誉世界的科技工艺,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这些都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

北京奥运会采用的祥云火炬,就是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元素的成功典范。其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祥云高贵典雅,内涵厚重,有着鲜明的华夏文明特征。

2.各级政府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09年7月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快文化创意、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上海,2005年11月,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和上海市统计局共同了全国最早的上海创意产业重点指南,到2006年12月,由市政府授牌创意产业聚集区达到了75家,园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21万平方米,增加值达到了289亿元。

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的政策给予新兴文化产业强有力的支持,为其发展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3、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以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亮点。

北京2006年确定了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798艺术区、中关村软件园等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6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同比增长15.9%,占GDP比重10.3%;从业人员达89.5万人,同比增长6.6%。

《2008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实际销售达183.8亿元,同比增长76.6%,远远超过传统娱乐内容产业。

除产业本身发展迅速外,我国还有潜在的市场和消费人群。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宽带网民数达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还有3亿多未成年人,巨大的人口优势和潜在需求力说明我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不足

1.历史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我们虽然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资源利用率和成功率低,资源屡屡被外国利用。以三国历史为例,除了传统的影视、出版业利用,我们忽视了其在电子游戏方面的利用,日本的光荣公司成功利用三国历史,开发出了数十款三国系列作品,光荣公司2008年财政决算显示,2008年4月至12月的总销售额为201亿8100万日元,与去年同期比较起来上涨了1亿6300万日元,成为了历年最高的记录,其“三国”系列功不可没。

2.内容死板,形式僵化,不符合当代消费者心理

以动漫为例,三辰集团的动画剧集《蓝猫》,有五个系列,近千集,周边产品的开发也很到位,但是画面粗糙,内容死板,把科学知识强行塞入其中,影响了观赏性和趣味性。上海意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乐趣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52集动画片《游击神兵》,人物动作僵硬,情节幼稚,经不起推敲。而且片面丑化敌人,把残酷的战争儿戏化。当代消费者对动漫的需求是情节感人、画面精致、动作流畅,国产动漫远远达不到标准。

3.产业集群化水平低

2008年出版的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创意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国际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200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9%。从数字上看,中国已列入新兴文化产业大国行列,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例如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如某些企业的规模还不到四十人,尚属作坊式的企业生产形态,缺乏创造力,研发能力弱,多为代工、,从而导致综合经济效益的低下。

没有产业链意识、产业经营意识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做出一个产品,忽略了周边衍生品的开发生产,产生不了足够的社会效益。

新兴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各地纷纷加大投资、建设,一拥而上,带来的问题是整体建设不到位,过于分散,多而不精。

4.市场环境问题突出,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

文化产业的创意不是实际物体,获取轻松,保护难度很大。目前我国对版权力度保护不够,导致出版、软件、动漫等方面盗版的猖獗。由于盗版影响,新兴文化产业成本回收率小,收益获取困难。

2008年IDC(国际数据公司)为商业软件联盟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盗版软件达到了90%,盗版率上涨92%。网络游戏产品深受其害,“私服”“外挂”的横行,造成游戏规则不平衡,导致玩家流失,使运营商受到损失。

5.从业人数众多,顶尖人才稀少

优秀的创意,是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及网络传媒产业的根本,优秀的创意来自于优秀的人才。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产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位,硬件是次要条件。反观日本动漫界,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很多,如宫崎峻、押井守、大友克洋,其作品具有世界级艺术水准。中国动漫虽然从业人员达二十余万,但在国际动漫界却没有知名的中国画家,也决定了中国没有优秀的动漫作品。

三、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一)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政策依据,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2009年7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其中就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方面对动漫企业及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做出了一系列优惠规定。《通知》的出台为广大动漫从业者带来了希望,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政府大力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宣言。

更多优惠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新兴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激活文化产业生产的创新能力。积极发挥我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建全我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将非常有利于形成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而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企业,更应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生机,努力开拓市场,为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依据。

(二)、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发展“产业链经营”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有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全力支持,无论是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还是旅游、网络、体育、会展服务等行业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支持。可见,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的产业链经营方式,将有助于新兴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例:形成“动漫创作――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应用在玩具、食品、文具、服装等多领域的产业链模式。

“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已很见成效。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在全球已拥有超过4000家品牌授权企业,产品从最普通的圆珠笔到价格2万美元的手表等。据统计,电影《变形金刚2》在中国的总票房达到5亿元,其中衍生品销售就占到1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应将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网络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考虑,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链经营方式,从而构建网络传媒平台,达到文化创意先行,动漫产品衍生。三者合一,互为所用,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三)、新兴文化产业的精品生产

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

精品生产是新兴文化产业的灵魂和支柱。任何一种文化精品的产生都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一次更有效的尝试,它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的一次再提升、再创造。国产动漫精品必须是符合广大观众健康、向上的欣赏口味的,是传递民族文化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四)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

自2006年以来,石家庄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石家庄国际动漫节”,这显然为我省的动漫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势头,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新兴文化产业的基础保障。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创新管理模式。即对以往的环境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将被动变为主动,引时利导。2.积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市民了解、理解、支持、参与新兴文化产业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3.加强队伍建设。新兴文化产业的环境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在石家庄第四届国际动漫博览会上就形成了普通市民参与的热潮,这使得普通市民对新兴文化产业达到了认识、理解、鉴赏的新水平。

(五)、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

产业发展,人才为本。就新兴文化产业而言,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我省辐员辽阔,人才济济。但优秀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省文艺创作的大问题。这与我们地处京畿之地有关,也说明我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石家庄东方美术学院设有动画系,在校生达到2500人,整体引进日本动漫教学模式,由外教统一执教,还购置了世界先进的大型动漫捕捉系统等,这些非常有利于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发展。

篇9

下面,我着重就如何做好全省广播影视的事业产业发展和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事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是第一要务,事业发展是广播影视的基础。当前,广播影视发展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都为广播影视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全省广电系统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一)巩固和加强媒体阵地建设工程

广播影视的中心工作是搞好宣传,而阵地建设是搞好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全省广电系统要坚持以宣传为中心,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努力为全省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是要继续抓好传统媒体建设。重点是要积极创新频道频率功能定位,促进频道频率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推进节目改版、创新,丰富节目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批精品节目栏目;积极探索广播电视服务社会的新形式,不断拓展媒体功能,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参与、引导、桥梁作用。

二是要积极拓展宣传新阵地。要依托我们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加强网络广播电视建设,并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拓展业务领域、丰富网上内容等手段,积极占领网络宣传新阵地,培养发展网络新受众。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兴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各单位要切实把新媒体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并结合自身优势,加快新媒体发展进度。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并将最终走向融合。传统媒体要抓住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发展新媒体、抢占新阵地,延伸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新媒体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内容、品牌、人才、资金优势,壮大自身实力。

(二)抓好广播电视扩大覆盖工程

一是要突出抓好农村无线覆盖。要充分发挥现有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转播台站的作用,通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加强运行维护等措施,大力提高中央台和省台各套节目在农村的无线覆盖效果。

二是要扎实抓好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2008年,国家发改委给我省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是2997个村。这些地方多数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圆满完成目标任务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各级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政府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为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创造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使“村村通”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和常规工作,真正做到长期通,防止返盲现象发生。

三是要不断扩大*卫视在全国的覆盖。卫视覆盖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效果和广告的营销水平。而且从当前全国形式来看,扩大卫视覆盖已经成为了省级卫视进入全国性频道阵营淘汰赛前的资格赛,掉队者将无缘下一轮次的竞争。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的投入,力争使*卫视覆盖人口突破3.5亿。

(三)推进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工程

数字化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省情况来看,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数字设备不仅可以获得比模拟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设备不能达到的新功能。数字化改造不单单是把模拟的设备换成数字的设备,而是要构建一个数字制作播出的一个网络,通过数字化改造,要再造节目制作工艺新流程,再造运行和管理新方式,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网络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构建高质高效、开放集成、资源共享、版权保护的数字节目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和集成分发交换平台。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以省、市电台、电视台为重点的设备数字化改造进度,力争在2010年前省台实现节目制作、播出、存储数字化,各地市也在五年内全部实现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

(四)启动新广电中心建设工程

新广电中心是促进全省广电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项目。既是一个*广播影视事业和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广播影视文化传媒基地。通过新广电中心的建设发展,一方面可以充分满足*广播影视发展的各项功能需要;另一方面,还可孵化带动全省广播影视信息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和项目群。省委、省政府对新广电中心建设十分重视,省领导都做了重要批示。一是省广电局要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提出项目推进的具体时限要求,今年力争启动建设。三是要按照项目运作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四是要精心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建设,确保建成精品工程。

二、加强产业开发,壮大经济实力

要以广播影视内容制作、广告经营、网络经营、新媒体新业务开发为重点,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状大实力”的要求,合理规划全省广播影视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推进全省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

一是要继续做强广告产业。广告依然是全省广电系统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创收的主要来源,而且广告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因此,不能放松对广告的经营。要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客户需求,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广告促销策略;要通过节目内容的丰富、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有效途径,继续保持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的持续平稳增长。

二是要抓好内容产业开发。内容产业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产业,必须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并促进广电产业的全面发展。各级广电部门要逐步把文艺、娱乐、体育类节目的制作分离出来,以市场化运作,降低节目成本,提升节目效益;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影视剧等节目制作的企业化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尤其是要以组建*影视集团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以出精品、出力作为目标,面向市场,企业化运作,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省影视制作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独具特色的内容制作集团。要以内容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品牌栏目、品牌节目的品牌效应,积极推进与电影电视内容相关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延伸广播电视产业链条。

三是要推进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整合。加快整合全省广电网络,既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全省广播影视综合实力的内在需要。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确提出了网络整合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互惠互利、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省广电局要尽快制定出一个科学规范、兼顾各方的成熟方案。各市、县党委、政府和广电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对待整合,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工作。

四是要大力发展新媒体、新业务。新媒体、新业务的发展,对于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升级、拓展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空间、改变赢利模式单一的局面,将发挥积极作用。要顺应形势发展,大力发展数字付费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业务,确立和巩固主流媒体在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广播电视的内容优势、网络优势和用户优势最大化,从而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加强依法行政,保障健康发展

管理是广电部门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舆论导向的正确,同时也关系到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承担、不履行或者承担不好、履行不好管理职责和义务,广播电视导向就会出问题,广播电视发展就会出问题。

一是要推进宣传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要切实推进宣传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严格按照宣传管理的规定、程序、权限组织宣传报道工作,对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等必须及时请示报告,未经批准不准擅自报道或炒作。要进一步加大对不完整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超时超量播放或滥插广告以及乱播滥放等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要继续净化声频荧屏,重点加强对法制类、娱乐类节目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二是要坚持依法行政。要按照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依法履行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等各项政府职能上来。要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管理转变。要按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到位。

三是要严格依法管理。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各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的管理。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管理,强化广播电视节目播放和影视剧动画片播映以及引进播映的宏观调控,继续净化声屏荧屏,严格规范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认真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加大对非法设置广播电视播出前端、非法开办和合作经办频率、频道、违规播映广播影视节目和广告、网络非法传播视听节目、非法销售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等的打击力度。加强广播电视新兴媒体的管理。

篇10

2011年上半年,国内开设有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或机构已超过2400所,加上众多依托动画企业或动画企业自身开办的培训机构,目前中国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相比应该规模相当。也就是说,按照目前中国动漫教育的规模,其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能够充分满足动漫产业发展的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

动漫专业教育与动漫产业脱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期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动画专业已连续三年位居高校本科就业红牌榜第一名。现在动漫培训机构和有关高校动漫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班出身的学生陆续毕业,但这些毕业生并不适用而动漫企业的“缺人才,不缺人”,一方面,动漫产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大量科班毕业的动画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工作,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动漫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实战”能力,并熟练掌握最新、最高端的动画制作技术,但这种要求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达到。学校无法像企业一样,拥有最新的资讯和软硬件的投入。动漫专业教育与动漫产业脱节,动漫专业教师与产业实践脱节,相关课程设置与产业要求脱节。

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不仅仅是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特点,也不只是资金投入有限的问题,跟高校教学用人体制甚至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对于艺术类教师,尤其是对于像动漫这样紧缺的应用型艺术教学人员连浙江大学之类的国家985重点高校都不做通常的博士学位要求,更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大多数匆忙建立的高校动漫专业点上,至少没有足够的合格的专业师资。

目前我国动漫教育或动漫人才培养不能达到动漫企业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因为许多高校的动漫专业教师没有达到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或者说,动漫产业缺可用的人才,首先是因为动漫教育缺合格的师资。

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运转

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制作环节的人才,要得到长久发展更需要“产业链”的运转,动漫产业链是由多个环节有机构成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前司长金德龙认为,我国动漫产业急需三种人才,即:创意研发人才、加工制作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对于一个成功的动漫企业来说,前期的创意研发和后期的经营开发要比中期的加工制作更为重要。而这“三种人才”就分布在动漫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

上海文广集团(SMG)营运中心总监刘咏也反复强调动漫营销的重要性,“有人认为,500多集动画片的积累加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就了‘喜羊羊’的成功,事实上,这些都是表面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营销。”通观我国目前的动漫教育,各个设置了动漫专业的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几乎都是清一色地只培养动画制作人才。这便涉及导致目前我国动漫教育陷入另一种情况: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专业设置集中在制作环节,动画策划、创意、编剧、制片管理、营销推广、版权、衍生产品开发等专业缺失,以致动漫人才既过剩又不足。

在各大产业基地或园区,动漫企业除了培训机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制作公司,很少“产业链”其他环节上的经济实体。这样的产业格局不仅使“产业链”处于一种断裂状态,而且也会产生一种误导――动漫产业需要的只是动画制作人才。全国众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清一色的动画制作专业便是在这样的“统一认识”下建立起来的。“产业链”断裂的动漫产业格局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其赢利渠道,还引导着动漫教育进行单一环节的动漫人才培养。

市场呼吁专业动漫人才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些高校动漫院系的负责人,提到为什么只开设了动画制作专业而没有开设动画编剧、动画导演、动画制片管理、动漫营销等专业时他们都说,编剧、导演、制片管理等专业已有影视院系开设,而营销等应该是经济类院系的专业。这里无疑存在着一个观念误区:认为动漫属于影视艺术,其经营销售又只是一种普通的商业、经济行为,因此,影视类的编剧、导演、制片管理专业也可以培养动漫的相关专业人才,同样,动漫营销人才也可以由一般的经济类专业培养。

动漫是一个跨专业、跨行业的交叉性新型产业,但尽管它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行业门类,却又有其相对完整而独立的体系,并不分属于原有的相关专业、行业或产业。我国动漫教育目前存在的这种认识误区不仅会导致“产业链”上除动漫制作以外各环节人才的长期缺乏,而且还会因为相关环节人才的“替代性”任用,如用影视编剧代替动漫编剧、用影视导演代替动漫导演、用影视制片人代替动漫制片人等,而对作品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的整体升级带来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当下已经开始有所表现。

为什么迄今我们许多动画作品不受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专业的动画策划、编剧、导演,不少动画公司都只有制作是专业的,其他环节的人员都是业余或外行的,影视策划、编导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就已经算是很“专业”的了。同样,由于缺乏专业的动漫营销,我们有些质量不错的动漫作品如《抗日小骑兵》《秦时明月》等本来可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回报的,结果却没能如愿。

动漫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动漫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门新的学科,对它的内在机制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因此,尽管紧跟产业飞速发展步伐的动漫教育已经全面展开,但实际上,迄今还没有从全国层面进行整体规划。由于对动漫学科“全产业链”的内容体系缺乏明确的认识,很多人以为动漫就只是制作的问题,而制作当然就只跟美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