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辅导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心理辅导建议

篇1

[摘要]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而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自主化、自我认知片面化、人际交往多样化、功利性和攀比心理比较强、校园爱情普及化、就业心理矛盾化等问题,因此,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心理健康辅导艺术院校有效途径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更是表现出与一般大学生所不同的心理面貌、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趋势及规律,有利于更深入地构建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这一年龄阶段,个体生理发展已经接近完成,而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在心理上具有迅速走向成熟的积极面,另一方面又有由于未真正成熟而产生的消极面,这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心理发展特征不仅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而且带有自身专业影响下的特性,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独特与个性,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与其他综合性院校大学生相比,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更强,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追求独特与个性。同时由于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的个性化和独立化。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思想上容易表现为集体意识淡漠,时间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感、散漫感和随意性,使得一部分学生的集体观念变得较为淡薄。

2.抗挫折能力差,缺乏独立性。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数为家庭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较高,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成长和学习。他们大都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甚至表现为我行我素,独立能力较差。依赖性大,压力承受能力不强,压力反应的敏感程度高,容易产生偏激情绪。

3. 功利心较强。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强烈,立志成才、积极进取、渴望成功的意识已经牢牢地融入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之中。艺术类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比其他专业更易出名,因此,渴望成功的意识更加刻骨铭心。成才与进取带来的不仅仅是名声,更有实际利益,所以,如何实现成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既然一个“超女”、一个“歌星”可以通过选秀活动在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名利双收,那么如何找到成功途径,就在部分学生心中转化为如何去寻找捷径。他们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卑心的驱使下,功利心更强,更想出人头地,但社会环境却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努力与机遇之间,他们更看重机遇;在必然与偶然之间,更希冀偶然。艰苦创业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少人甚至不屑一顾。

4. 虚荣心较强。艺术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内心存在的自卑感以及对功利名望的追求,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喜欢互相攀比,有一定的虚荣心;同时,受到传媒行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比之其他文理专业的学生学风较为浮躁,他们往往只注重表面的风光和热闹,而忽视理论的积淀和背后的艰辛。他们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向人表现自我,彰显个性,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这种表现欲望表现得更加强烈。

二、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有的父母过分宠爱孩子,这种学生往往依赖性强、自制能力较差;有的父母忙于生意或工作,对子女很少管束,这种学生基本以自我为中心,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部分学生家庭父母离异或单亲,子女从小性格内向,内心封闭。

2.学校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生活期望值较高,但升人大学后现实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出现迷茫情绪;有的高校只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而且艺术类学生思想波动较大,容易造成厌世等不良后果;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校园也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的现象,致使其思想消极、萎靡。

3.个人因素。艺术教育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教学形式以小班授课或一对一为主。学生课后的自学方式一般也是个人单独进行练琴、练声、练画或练功等。比较缺乏在集体中学习和交往的体验,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艺术院系的学生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又要求更多的个人独立空问。对学校管理部门的规章、家长或教师的管理和引导产生严重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这些因素影响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使他们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体验。

三、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艺术类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以教育与发展为主、以咨询与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旨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体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因此,必须明确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框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二是对少数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有效的心理诊治,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三是重点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全面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帮助。

2.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心理辅导。主要开展个别和团体辅导,以及相关的专题讲座。针对学生面临的不健康行为、不合理认识、不正常的情绪进行鉴别、分析、干预,这要求心理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辅导技巧。遇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通过团体辅导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例如:新生入学时可开展心理适应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发展个性、人际交流等。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建立心理互助社团,开展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标志。只有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潜能得到发挥,各种教育措施才能产生效果。

4.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整体素质。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提高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素质水平。艺术类学生心理特点要求从事艺术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具有特殊性,他们除了拥有一般高校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能力外,还需要拥有一些艺术素质,才能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同时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特殊性还需要定期培训和与外界交流提高。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5.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需要建立全员参与的横向预警机制和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学生五级纵向预防体系;建立学生心理普查制度,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危机监控系统,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特别是对有自杀行为、自杀意念的学生做好专家评估与日常监控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制定完善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的转介系统;建立心理危机善后系统,加强对心理危机学生康复及康复后的关注跟踪。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更值得大家关心和深思,我们要建立全方位、多类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务体系,并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和生活,让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断乳期,在大学阶段逐渐形成健康、成熟的心理,毕业以后才能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心态面对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继玉.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2] 冯绍君,高等艺术院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管理研究,2010(7)。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其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另外,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仍然深深扎根于许多师者的心目中,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教师的压力也就自认而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积极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并提高其有效性,是迫在眉睫的的教育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各类教育活动,帮助解决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使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变化,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发展自我。在面对现代小学生不同程度外显或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教育该怎样面对呢?

1.加强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全面的对现代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心理咨询(电话、面谈或咨询室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中,前二者占了主要方面。在基层学校,往往有一些学生,如厌学、迷恋网络、考试焦虑、情绪抑郁或不善交往,孤独另类,很难进行有效地教育。对于这些学生,个别心理咨询的群体效率不显著,一般的心理辅导课很难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些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立小组,相互鼓励,寻找自信,共同解决问题,一起成长。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主要选择团体辅导这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1做到三个渗透。即课堂教学渗透,辅导理念渗透,辅导理念渗透。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渡过的,课堂学习是小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师生及同学问的互动、互感,是一种多向的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及评判中碰击出智慧的火花,触发更深的发现,倍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辅导者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2活动为载体。体验教育贯穿始终,倡导角色转换。活动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心理训练活动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心理训练活动作为一种专门的心理辅导模式,还可以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的内容、形式很多,包括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拓展性的心理游园活动、心理夏令营、智力开发活动等。

1.3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家庭环境、家长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自身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在团体辅导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敏感性训练、认知―行为改变等方法提高实效

2.个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要坚持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采用“心灵对语’,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要着重探讨采用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力求先入为主,不再被动。辅导教师与当时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非常重要,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功的关键因素。

2.2心灵对话,注意质询技术的综合运用。辅导教师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学生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心声。在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谈;这时已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要平等相处,热情。

2.3暗示。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它无病生起病,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学生接受积极的暗示,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

篇3

关键词:小学生;合理宣泄;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18-04

【调查对象】:本地区小学四年级某班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相对于承受中考、高考巨大压力的中学生而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良好。然而,他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不敢和同学、老师交往,不愿上学,时常恐惧害怕等症状;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各方面都不如人,有自卑感;有的学生意志脆弱,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觉得不悦、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感。虽然不是普遍存在,但教育者有必要关注这群学生,加强心理纾解与引导,对全体学生也能防患于未然。

笔者就本地区小学四年级某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由此引发了一些深层思考。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拟定了20个题目,主要反映小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意识、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意志承受五个方面的情况。调查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现抽取相关的调查数据列表并作简要的分析:

1.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状况。

分析:学生面对学多都是积极主动的,但其中最困扰他们的是考试。很多学生都存在考试焦虑症,具体表现为:有38%的学生期末考试时心情紧张,54%的学生有点紧张,尤其是考砸后,46%的学生心里很难受,甚至想哭。学生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从而会萌发逃避的心态,产生厌学心理。

2.小学生认知意识的心理状况。

分析: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往往受他人的影响,对自我认识还不够客观全面。具体表现为:有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优点,42%的学生在玩游戏时总是输,认为是自己不如人。另外,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很容易产生妒忌、怨恨、苦闷等情绪,只有42%的学生在回答“如果一位和你关系非常不好的同学被老师在全班当众表扬,你会怎样?”选择了“热情鼓掌”,说明其他学生多少都会有些不良情绪。

3.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状况。

分析:学生由于单亲家庭或性格的原因,不能正常地与同学交往,有时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能力很差。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被调查学生中有12%的孩子不与父母同住,平时和家长缺乏交流,没有安全感。4%的学生与同学在一起不合群,感到孤独。

4.小学生情绪控制的心理状况。

分析:情感脆弱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60%的被调查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没有错,但老师却误会并批评了你,你会怎样?”选择了“憋在心里暗自生气”,他们做出的是压抑性的、消极性的反应。有56%的学生认为现在最不开心的事情是“学习用功了,成绩仍没有明显进步”。可见,学习成绩是导致学生不快乐的最主要因素。

5.小学生意志承受的心理状况。

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此,挫折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36%的学生在竞选干部时认为自己不行,有12%的学生做事不成功时就不再努力。而且在受到委屈时,不会自我疏导,只有10%的学生选择把不开心的事情忘掉。

三、思考和建议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表明,小学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他们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后,往往不会调节和控制,也没有掌握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和方法,无法排解心中的压力,发泄心中的苦闷。此时,教师和家长肩负重要责任,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孩子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以下三大思考和建议:

1.思考建议一:以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宣泄心理压力为关注点。小学生在面临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时,会产生委屈、嫉妒、牢骚和怨恨等情绪,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合理宣泄,做他们心灵的掌舵者。

(1)上好心理辅导课,进行针对性疏导。针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小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心理问题,教师可开展《学会倾听》、《面对挫折》、《心灵的画师》、《勇于担当》、《扬起自信的风帆》等心理辅导课,帮助学生克服骄傲自满、看不起同学的不良心态,培养谦虚谨慎等优良品质,还能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排除心理烦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感情绪,以保证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正常发展。

篇4

学生厌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的顽疾。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其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有关。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形成积极的互动模式、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系统和谐,消除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帮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军(化名),男,12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就读于南通市崇川区某小学,该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小军在安徽老家已念完小学二年级,因为学习基础差,到南通后重新从一年级读起,因此他成为全班年龄最大的学生。小军智力正常,但不喜欢学习,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均反映其有很强的厌学倾向,学习不用心,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还经常干扰别人,态度散漫,作业常常是乱写或干脆不写。学习成绩不理想。最喜欢体育,爱打乒乓球。经常“攻击”(推搡、拍打、拉头发等)同学,在班级里几乎没有朋友。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在南通打工,平时忙于工作,无暇辅导孩子学习,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也很少,父亲偶尔还会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

二、诊断分析

审视其微生态系统环境,我们可以初步分析小军厌学和攻击发生的原因。

1. 家庭原因。在家里小军也像所有孩子一样,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父母却因为工作或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不能给予他足够的关注。父母虽然比较重视小军的学习,但是教育方法不当,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也很少。这些都充分说明小军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忽视型的,对孩子缺少关注与爱,对孩子的要求缺乏回应,让孩子感到受忽视与冷落,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学研究认为,这类父母的子女不仅社会交往及学业表现上有缺陷,也常会变成具有敌意及反叛的青少年,易出现行为偏差。

2. 教师原因。从交谈中,我们发现小军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赏识。可现实是老师眼中只有他糟糕的成绩,认为他是不求上进、没有追求的孩子。有些教师还经常讽刺挖苦小军,放任其自由发展。这些都说明教师未能考虑到小军从外地转学的实际情况,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对小军的评价也欠公正,没能给予小军合理的期望。师生关系不良,严重打击了小军学习的积极性。

3. 同伴原因。学生们受到老师对小军评价的影响,也习惯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他,所以都不愿和小军深入交流,不愿做他的朋友。这使得小军产生了偏离同辈群体的恐惧,于是就采用搞破坏、攻击别人的方式来表示反抗。

4. 自身原因。我们让班主任为小军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量表由8部分组成,共80个项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E、F、G、H表示。其中A为学习障碍,B为情绪障碍,C为性格缺陷,D为社会适应障碍,E为品德缺陷,F为不良习惯,G为行为障碍,H为特种障碍。若一个量表的合计分数达到10分或10分以上,一般可以认为存在该方面的心理问题。测试结果显示,小军在学习、社会适应、品德和行为四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

三、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基于以上分析和诊断,我们认为想要从根本上帮助小军,矫正其厌学心理,就必须从改善其微生态系统环境着手,对小军的父母、老师、同伴以及小军本人进行辅导。为此,我们为小军制订了如下辅导方案,并在其父母、老师的协助下组织实施。

1. 辅导目标

(1)微生态系统方面:促进良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形成,改善小军的微生态系统环境,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案主个人方面:矫正其错误认知,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动能;提高其注意力集中水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补习功课,促进其学习进步;使不良攻击得以消退,引导其与同学和谐相处。

2. 辅导方案及具体流程

第一阶段:了解情况,建立关系。

与小军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其在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与小军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小军的评价;向其父母了解小军在家的具体表现;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与小军进行沟通,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一起游戏,了解他的喜好和特长。综合多方面信息以发现问题所在。

第二阶段:改善案主的微生态系统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青少年在由学校、家庭及同伴所构成的微系统中与各成员产生交互作用,他们交互作用的模式与结果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只有从生态系统入手,改造生态环境,或改变其与系统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才能使他得到有效改变,否则即使他本人在接受辅导或矫正的阶段有显著改变,但如果他的生态系统环境依然如故,那么他也会很快就回复到原先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

于是,我们与小军的家长、老师共同商讨辅导方案,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

与其父母达成协议,要求每天必须有一人照顾小军的衣食起居,平时抽时间多陪伴、关心小军;停止粗预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多一些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定期与小军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小军的在校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从小军的老师入手,建议老师多利用强化、榜样示范、期盼暗示等心理学原理,给予小军更多的关注;对他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帮助小军重新树立在班级同学面前的形象。具体建议:给予小军合理的期望,对他多一些关心,态度友好和蔼;对于小军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表扬;多与小军谈心,了解其内心所想;学习上给小军提供更多的帮助,课堂上多提问,等待小军回答问题的时间加长,并能启发诱导;指导小军进行正确的学习归因,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定期进行家访,与小军父母交换意见和建议。

从小军的同学入手,通过“我来帮帮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友善地对待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鼓励班里的同学主动与小军进行交流,游戏的时候同意小军参加,帮助他共同参加班级活动,并对其攻击行为进行监督,采取日报告制。

第三阶段:进行认知矫正的同时,通过系统的注意力训练、与案主订立契约、代币强化的方法,对案主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正。

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同时进行,对于厌学学生的心理辅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体认知会影响其行为,而个体的行为又会对其认知产生反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认知矫正。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归因训练及成就动机训练。

理性情绪疗法:从小军爱攻击同学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情景故事,让其了解攻击行为对同学的危害,进而与其共同探讨该如何与同学相处。

归因训练:与小军的班主任进行沟通,指导其学会迁移不良的归因形态,对于积极的归因给予及时表扬,以巩固良好的归因形态。同时,在平时的心理辅导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小军进行归因训练。

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小军实现角色转换。以前小军在老师、同学的眼里是“嫌弃儿”,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自尊与自信,使他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在我们的建议下,班主任让小军担任一名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辅导老师,以帮助小军改变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在课堂上,教师也为小军创设了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在班级中给小军树立成功的榜样,因为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时,会增强自我信念,从而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班主任帮助其制定个人目标与计划,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小军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目的在于: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2)注意力、意志力训练。教师和家长都反映小军上课和做作业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遇难而退,或转向老师、同学寻求答案。对此我们对小军进行了专门训练。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游戏难度,对其意志力进行训练。同时,考虑到小军很喜欢打乒乓球,于是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成才史也成为了我们对小军辅导的最佳素材,小军很愿意听。

(3)订立行为契约,运用代币法来控制其不良行为。针对小军有自控力差、扰乱课堂秩序、对同学有攻击行为、作业质量低等不良行为,我们采用了代币制,由辅导者、小军的同学以及小军妈妈根据小军的表现填写,并由辅导者进行统计积分,由家长提供奖励,促进其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四阶段:学习辅导,通过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其自信心。

在继续第三阶段训练的同时,我们把对小军的辅导重点放在了学习上。小军的各科成绩都不是很好。语文阅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常跳字漏字,不能仔细读题。我们在对其进行辅导时,让他将题目认真读出来然后再做题。阅读文章时和他一起读,一旦出现错误则重复,直至完全正确为止。做数学作业时也不是直接帮其指出错误,而是让他自己检查,纠正其做作业时的不良习惯。每天监督小军完成作业,帮助他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知识,鼓励其课堂积极发言,课后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教会他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学会做笔记,尤其是数学,学会整理错题集,把自己不懂、或者做错的题目整理成集,并且归类,等到考试之前拿出来复习。小军在获得学习成就满足感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分析

在为期近一学期的心理辅导结束时,我们再次让小军的班主任为其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班主任用),结果发现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数都在10分以下,除了学习方面的测试分数是8分,稍高一点,其他方面如社会适应、行为、品德等方面的分数都降到了5分以下。测试结果显示,小军已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了。

1. 微生态系统环境得以改善

(1)亲子关系更融洽。家长更加注重小军的全面发展,能够按照契约及时提供奖励。父亲的管教方式也有所改善,更多以讲道理为主,小军妈妈重新找了一份每天只上半天班的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陪伴小军,小军愿意亲近家长了。

(2)师生关系更和谐。班主任经常利用晨会的时间对小军的进步进行表扬,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军还被编进了班级的“进步组”。小军说学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他没有以前凶了,还经常给他“开小灶”,他很开心。老师较少打电话跟家长“告状”,还去小军家家访过几次,而家长也经常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小军的在校情况。

(3)同伴关系略有改善。在辅导期间,小军几乎没有出现攻击行为,部分同学开始愿意亲近小军,已有不少同学愿意在课间和他玩,但还有部分同学因小军以前的不良表现而心存顾忌,不愿意与他接触。

2. 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小军学习成绩有了进步,厌学情绪也明显缓解。各科成绩与以前相比有了进步,特别是小军最不喜欢的数学,虽然测试成绩有波动,但是整体上分数是呈上升趋势的,均分在85分以上。(在该班属良好水平)

3. 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在辅导期间,小军几乎没有出现攻击行为,只是偶尔还会搞恶作剧,小军说他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没有搞破坏的意思。数学学习方面,虽偶尔还会因为粗心而出现错题,但跟以前相比他学会了检查,并且能够自己进行改正。语文学习方面,他也养成了做题前先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充分认识到了审清题目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做课后阅读时,也改正了不读文章直接做题的坏习惯。课堂表现也有改进。根据班上同学的反映,他现在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很多,只是偶尔会开小差。注意力较以前集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了,有时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总的来说,小军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迈进。

五、辅导反思

1. 对小军的厌学程度应进行专业测量与分析。

本文判断小军厌学个案的依据仅仅来源于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评价,以及案主的外在行为表现,未能运用专业的厌学量表进行测量。在心理辅导效果的分析评估上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外并没有较权威的专业厌学程度测试量表,而笔者本人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在探索中。小学生厌学量表的编制对于厌学心理辅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对小军的心理辅导周期应适当延长。

在近一学期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小军出现了许多可喜的进步。但在后来的回访中,我们发现小军的不良行为又有轻微的反弹,比如上课有时还会不定神,课后有时还有攻击同学的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三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有时还会出现认知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另一方面小军的老师和家长对小军的关心和帮助未能持之以恒。当然,如果我们的回访及时也会好一些。于是,在与小军的老师和家长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下,我们建立了周回访制度,以帮助小军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点评

邓亚琴老师的研究报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利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小军的厌学心理、攻击行为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与以往的个案辅导相比,此辅导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在干预个案本身的同时,干预了个案赖以生存的微生态系统,这对心理辅导效果的取得和巩固具有重要意义。该辅导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微生态系统变量没有量化,它的变化和发展依据的是辅导者及案主等人的感受;微生态系统干预的操作技术没有标准化和程序化,其他辅导者很难进行重复实施,这些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点评者:沈永江,副教授,南通市心理学会理事,心理咨询师培训专家,南通大学心理系主任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会心教学研究”――和谐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滚]C/2009/01/08)的阶段研究成果。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程;中小学学生;学校管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中小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呢?这时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成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为学生人际关系,学业及事业的发展而开设的专门课堂。目前除了农村学校外,城市学校大部分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并且配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并且课程的开设也日益多样化,这样就形成了以学校为基本单元的心理辅导站点。

从目前中小学生存在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来看,学生在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及越轨行为时有发生,虽然我们知道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如果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极为不利。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开设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辅导课堂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群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所以,中小学校的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德育的开展等等。

1.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调适学生的心理困惑及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向上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去学习、生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现在的学生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学业上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与父母沟通的压力、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如同一场及时雨一样滋养着学生的心田。

如,学生在面对同学间的交往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甲同学与乙同学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由于意见不同,甲同学没有支持乙同学竞选该次活动的策划人,最终两个好朋友互相不予理睬了,似乎变成了“仇人”。这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不适应不懂得交往中的技巧造成的。我们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交往”的心理辅导课堂去引导,让我们的学生去调适自己的交往心理,去化解危机。

2.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是基础,是学生能否更好学习、生活的根本。而心理的健康又能有效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调查显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如,学生性心理的发育成熟,有利于性器官的发育。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可以引发各种问题。还有心理的成熟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有一个学生由于长期对甜食特别钟爱,时间一长竟然产生了依赖心理,进而过度饮食,导致严重的肥胖。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干预下,才慢慢地摆脱这种心理,身体才有所好转。可见,我们通过心理辅导课堂可以让学生增强心理控制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智力的发展一般跟身体及年龄的发展是相关的,当然也有例外。心理学严重表明,心理趋于健康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结构更加完善。心理学对一些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研究表明,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在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后,比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辅导的学生,智力水平有所提高,有一定的缓释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也可以完善学生的智力发育。同时心理健康对于促进学生的智力与个性又有促进作用,这对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学生尤其必要。智力发育完善了,个性发展成熟了,才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堂能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当然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完善个性了。

4.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在人必备素养,现在的文盲不是没有学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现在及未来都是信息变化极大的时代,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就会淘汰。而对在校学生,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竞争意识。有些学生害怕竞争,不会竞争,最终自己打败了自己。这些都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如,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无论学习,还是其他一直都是第一,无人能及。一直没有竞争对手的他,也越来越自恃清高。有一天,从外校转来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同样学习优秀,这样甲同学再也无法保持自身的优势,心理承受不起打击,从其一蹶不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甲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竞争心理。其实学习成绩的高度,好比比赛,有输就有赢。如果教师经常开展这样的心理辅导课堂,学生一定能认识到这些问题。

5.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品行,即使学业再好,学习再优秀,都没有用,都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当今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很多,学生需要面对的诱惑也多,他们不得不增强抵御这些不良诱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可以对学生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学校教师的引导正确地去分析这些问题,去自觉地抵制这些不良的诱惑。

三、心理辅导课堂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学校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好了,就有利于学生的管理,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得批评,教师对其错误批评几句就受不了,有的出言顶撞,还有跟教师动手的,甚至动辄轻生。教师是苦不堪言,虽说造成这种难管理的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我们教师如何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堂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校的管理问题渗入教学中,我相信这是值得去探讨的重要课题。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堂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困惑,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更能增强学生抵制不良生活诱惑的能力,为将来的生活、工作做准备。心理辅导课堂意义重大,开展好了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管理,成为德育的基地。可以说,我们各个学校的心理教师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1]秦陈茜.对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几点建议.群文天地,2012(17).

[2]朱丽曦.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感悟: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0(09).

[3]董靖平.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教学参考,2013(18).

篇6

关键词:中学心理辅导模式 实践性探索

学校心理辅导与教学工作并列被喻为现代学校的两个轮子,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心理辅导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学校实践未必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这里有一个如何科学地、规范地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于实践的问题。因此,对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辅导的实践性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当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记录下学生的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从而能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实现因材施教。建立心理档案主要是记载每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要求材料来源广泛,客观真实。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本情况。

主要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个人简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

身体状况。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

家庭状况。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等。

2.个人总结。启发学生定期剖析自我,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说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般为一学期总结一次。鼓励学生平时写心理日记,内心想什么就写什么,记录心理变化历程。

3.调查评论。通过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表、做心理测试软件和让学生对某些问题发表看法,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目前有很多心理方面的调查表反映的内容比较全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填写,如《卡特尔16PF量表》测量你心理是否健康,还有诸如《学习欲望自我调查》、《记忆能力的自我测验》、《意志品质自测简易量表》等等。在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每一种资料,尤其是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然后再建立心理档案。

4.日常行为。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习生活中会真实地表现出来。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抓住学生的情绪变化,捕获学生的敏感信息。如上课分神、生活孤僻、优柔寡断、自暴自弃、心地狭隘、单相思等心理状态。我们也可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需要很多人参与,主要有教师、家长、同学及其相关的一些人,通过开展家长会、任课教师会、同学讨论会来收集心理档案材料。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使教师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努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开设学校心理辅导课程

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首先要把握好心理辅导的目标,应遵循方向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和谐性原则,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为主,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单靠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各个年级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之中,

教学内容要强调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注意:

1.要以学生心理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线。如:高一新生怎样提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能力,进行以“提高适应能力”为主题的辅导;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进行“掌握学习策略”等专题辅导;对学生的情绪问题进行“体验快乐”的辅导;在考试前后“考前心理调节”、“提高耐挫能力”等方面的辅导。

2.要以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重点。如:在青春期心理辅导中,以“异往与友谊”等为题来展开;在提高自我意识的辅导中,开展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为主题的辅导。还有如何处理好与父母、同学、老师的关系等。

3.要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安排。如在圣诞节前一周,进行以“赠送圣诞卡的心理”为主题的辅导;针对学生的“追星”现象,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追星族的讨论”;对乱花钱和攀比现象进行“怎样使用零花钱”的辅导,针对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开展“高中生上网心理研究”的研究性学习,等等。

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式与学科教学不同,不能单一化,可以通过热点分析、启发讨论、故事引导、模拟情境等手段来显示或引出辅导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或训练,来寻找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的方法与技能。这种“引导鼓励―积极活动”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投入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自我的表现中、情感的宣泄和爽朗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产生新的需要,最终达到辅导目的。

三、建立心理辅导营

心理辅导营,其实是一种团体辅导与训练的方式,针对学生共同的成长课题,把有同类问题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借助于团体环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互动或相互作用,增进个体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接纳,发展人际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接纳、信任、关心、支持、了解、尊重的辅导气氛,对于培养个体健康的心理状况,形成良好的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有重大的作用。

辅导方法主要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利用课外活动,依据一定的辅导目的创设情景性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对活动情景的感知与体验,解决心理的疑惑和障碍,并且影响他们的行为。目的主要有促进自我指导的学习,为个别咨询铺路,提供了解、接纳的氛围,促进成员之间思想的交流。

心理辅导营的活动完全由营员需要不同而安排,其目标可以是:认识自我,学会排解困难的方法,增强面对困境与压力的能力与勇气,增强自我督导,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简而言之就是:学会调适,寻求发展。活动方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这样能使学生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达到助人与自助的双重目的。

四、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朝健康的心理方向发展。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

辅导主要应该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即使是必需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即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协助学生把问题想通,并协助学生试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最后解决问题的人应该是学生自己。所以个别心理辅导不像去医院看病,病人是完全依赖医生的诊断及处方,通常在第一次见面完毕就可以拿药,并且很快地知道医生的处方对自己的病是否有效。而心理辅导通常需要多次访谈,收集相关信息,作必要的心理测评,才能解问题。

学校从事个别心理辅导的老师应当接受必要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要遵循平等性、保密性、自愿性等原则原则,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要学会转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引导家长协同配合和参与

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在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不论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所无法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观念,态度与行为无时不在默默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大部分家长还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因此,应把家庭心理辅导作为整个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学校在重视心理辅导的同时,要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学校可以通过讲座、个别交谈、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观念教育与技能辅导,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当然,学校心理辅导是一个动态的工作,必须随着学生心理情况的不断变化,灵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才能达到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达到较高的健康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周连清.学校辅导的模式.载吴武典(主编).学校辅导工作.台湾:张老师出版社,1987.

[4]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修订版).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篇7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2-0013-03

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标志、特征和平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兴起,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步呼吁阶段。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学者和机构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少数中小学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初露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

第二个阶段,推进、发展阶段。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科学管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发展起来,并涌现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第三个阶段,全面推广阶段。2002年,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配置专职人员”。心理健康咨询室作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全国各地正在加快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步伐,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工作。

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咨询室功能与职责的研究

(一)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人们对于心理咨询室功能的认识引领着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关于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王家祥和冷泽兵(2008)认为,心理咨询室一是学生生活指导设计的企划室;二是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的研究室;三是提供及保管情报的资料室;四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五是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卢骏(2002)提出心理室不仅只对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帮助,还应对所有的学生开放。另外,宋宁(2006)认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应该承担着心理教育专业管理与心理咨询专业服务的功能。

心理咨询室建设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四类问题,严重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第一,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原因,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学没有建设心理咨询室。第二,部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存在着“形同虚设”的问题,心理咨询室的相关硬件设施配备完备,但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导致无法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第三,心理咨询室的低效问题,部分心理咨询室只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只对提出心理咨询的要求的学生进行心理帮助,而心理咨询室的大部分时间和资源都浪费了。第四,由于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中学和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与中学相比小学更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方面小学比中学更为重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在从小学生变为中学生的角色转化中,可能会面临身心的不协调发展、认知冲突、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压力过大等多方面心理问题,而中学不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将导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咨询室的职责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只有充分履行其职责,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才能有效开展。丁彦华(2001)提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具有以下七大职责: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训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课题研究。

二、心理咨询室硬件投入的研究

(一)心理咨询室位置的选择

大多数学者认为,应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出发,心理咨询室应体现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张富洪(2005)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具置最好选择图书资料室附近,避免与音乐室、体育场所以及校长室、教研室较近;二是要在咨询室门口张贴《来访者注意事项》,将保密承诺和咨询细则告知来访者,让来访者了解和放心;三是来访者的座位应避免朝向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以增强私密性。

(二)心理咨询室设备的配备

一般而言,心理咨询室需要配备桌椅、沙发、图书、电脑、打印机、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柜、心理测试工具、影碟机、咨询信箱、电话、录音机、沙盘游戏等。李道庆(2010)提出为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一般教师以及学生配备不同的心理书籍,并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另外,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资料。

(三)心理咨询室区域的划分

关于心理咨询室的区域划分问题上,郭成(2006)提出了“组合模式论”,将心理咨询室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功能区域,具体划分为教师办公室、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放松室、心理训练室,并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配置不同类型心理咨询室的组合模式,普通学校可配置个体咨询室和教师办公室,中心校和实验校可配置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和团体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可配置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咨询室和其他功能室。

三、心理咨询室软件投入的研究

(一)心理咨询室名称的选择

目前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的称谓颇多,除了心理咨询室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称谓。耿柳娜(2006)认为,第一类是专业色彩较浓,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站”等。这类称谓带有一种“挂号看病”的味道。由于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有限,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和范畴理解不清晰,因而存在对心理咨询的抵触心理。另一类称谓轻松灵活,如“心情驿站”“阳光心理屋”“心理空间”“心理聊天室”等,这类称谓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色,又显得亲切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二)心理咨询室环境的布置

王家祥、冷泽兵(2008)认为咨询室的布置要体现以下四点。第一,温馨。咨询室面积一般不宜过大,屋内的布置要以浅色调为主,还可在醒目的位置写一些温馨话语。第二,宣传。可以在墙上挂有“心理咨询人员工作守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宣传材料,加深来访者的了解。第三,隐密。在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时,要避免外界探视、聆听。第四,宁静。咨询室的整体氛围要宁静,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

(三)心理咨询室人员的配备

张日昇和黄大庆(2005)提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二是在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方面受过系统的训练;三是在心理测量方面受过系统的训练;四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关于心理咨询教师资格,徐光兴(2000)提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经验是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必备条件,具体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大学毕业后有两年以上学校心理辅导专职工作经验;二是在两年工作期间受过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三是必须有至少两篇正规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

关于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配备的现状研究,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存在着科任教师、教务教师等担任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员担任,中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带来终身的不利影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心理咨询老师不但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可能会起反作用。

四、心理咨询室相关制度建设的研究

(一)心理档案制度的建设

张日昇和黄大庆(2005)建议,档案资料应该在咨询中心由专人进行管理,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得擅自带走、抄录和复印等,以免泄露。若要整理出版、或研究报告,或在大众传媒上使用某些数据、案例等,须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

(二)心理咨询室日常工作制度的建设

学校心理咨询室可根据学生数量、经费状况和学校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周的开放天数、次数以及每天开放的时间段,并形成一个固定的、长期不变的时间制度。在具体的实践中,一般中小学应该配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两名,并制定咨询室时间制度。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常设机构,心理咨询室的一个常规工作就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完成预约和解惑答疑。因此,在咨询室开放时,值班人员必不可少。

(三)心理咨询室评估制度的建设

学校应该建立起心理咨询室的性质、职能、功能、辅导原则、工作时间、相关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评估的指标,并对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评估,一般为每周一次,由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带领咨询室全体成员进行,提高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效能。

五、心理咨询室使用情况的现状研究

随着中小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具体问题。杨忠健(2007)对北京市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大部分小学心理教师都是兼职,不具备心理咨询资格,咨询不专业、不规范;在心理咨询室的效率问题方面,存在着对咨询室功能定位不准、有偏差等问题,在建设中功能划分过于求全,造成使用不充分的设施出现浪费等情况。张玉堂等人(2011)对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作了调研分析,以兰州市七所重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在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使用方面为例,28.6%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面积只占10平方米以内,57.1%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面积只有10~30平方米,还有14.3%的学校没有建立心理咨询室;从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来看,有57.1%的学校根本不向学生开放,或者某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咨询室的硬件建设方面,28.6%的学校没有配备电脑,57.1%的学校没有可使用的心理测评工具。

六、已有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化、细化,我国学者逐渐重视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的探索,也获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较多集中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名称选择、位置选择、环境布置、设备配备、人员配备等问题上,往往忽略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特殊性研究,需要弄清楚和反思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与社会心理咨询室的异同问题,中小学心理咨询面向的是发展中的学生,咨询的内容大多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认知冲突等问题上,而社会心理咨询面向的是社会中的成人,咨询的内容是工作压力、情感困境等问题,心理咨询的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

第二,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与大学心理咨询室的异同问题,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在于利用心理理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而大学心理咨询室则是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优势进行心理理论研究。另外,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心理状况缺乏自我认知,难以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帮助,而大学生的身心成熟,能较快较好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主动向心理咨询教师发出求助信号,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提供正确处理和帮助。

第三,中小学心理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异同问题,中小学心理教育要与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等相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特色在于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总之,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而现实中的问题又十分复杂,因此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或者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向真理靠近。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基础教育重点规划课题“区域性教师行动研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08-10-001。

参考文献:

[1]张玉堂,郑雪燕、秦积翠.七所重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和使用情况分析[J].校园心理,2011,9(4).

[2]杨忠健.北京市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情况调研[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1).

[3]张日昇,黄大庆.在中学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几点思考[J].河北教育,2005,(14).

[4]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小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会碰到许多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如情绪处理、心理冲突、是非辨别、沟通择友、信仰目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问题。他们非常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沟通中得到帮助,特别是到了小学六年级和步入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学生。

关键词:

小学;青春期;人生观;心理辅导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广泛,学习内容的增大使不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扰和危机,出现了学习障碍的现象。这些困扰的解除,可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去解决。辅导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性的遗漏补缺,更加需要运用心理手法去提高他们自我观念、自信心、情感、兴趣、动力、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更能帮助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花园中盛开的花骨朵。老师作为辛勤的园丁。不仅起到教育意义这一作用,更需要为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标的最简单的表述可依据江耀强1999年提出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八自”目标: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和自信。作为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设计点,笔者为之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1)学会认知:正确制定出未来中学习的计划性、学习中的楷模典范、拥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枝巧、正确的对待民族与外来文化的认知度。(2)学会做人: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自觉遵守人身行为规范、学会正确的社交技巧。并拥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劳动意识。拥有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并且能够正确的了解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权益以及自身多需要履行的义务。(3)学会生存:安全知识、自我保护(包括不沾)、劳动技能、升学指导。怎样面对校园恶势力以及外界恶势力的困扰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我保护。

2实例详解、案例简介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小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学习或者心理上的问题。以下笔者根据某校某某学生的真实案例结合理论来进行详细分析与指导建议。吴某,小学六年级女生吴某。最近心烦气躁,总是感觉内心空虚害怕一个人独处。这个学期的月考没发挥好,成绩由年级前5名退到了五十多名,知道成绩时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班主任批评吴某,吴某觉得在班里面子;妈妈看到成绩斥责吴某,吴某觉得痛心。于是,她每天加班加点,中午也不休息。距离下一次月考时间越来越近,她就越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心里总想着考试的事,担心自己又会发挥不好,很焦虑。晚上睡觉前一想起要考试了,头脑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妈妈斥责的情景,觉得呼吸急促,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干脆睡不着。白天上课、做作业时也常走神,非常担心自己下一次考试又考不过,如此恶性循环。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只有真实的了解孩子的困惑和压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出真正存在的误区、只有正确的面对这些误区才能够找到解决孩子心理困扰的最佳措施。根据以上真实的案例我把改学生所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解剖成了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澄清问题、挖掘原因。教师应该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阐释、问题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当事人如何处理问题、当下发生了什么是当事人觉得困扰而在意的。(2)协商目标,辅导教师协助当事人描绘对于问题解决的美好愿景和目标。从对当事人所偏好的未来细节进行探讨,聚焦当事人的多个问题,协商出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他制定下一个小目标。(3)挖掘资源,寻找例外阶段。寻求例外是整个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辅导教师必须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各种优势资源。讲学生的优点放大,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力量。强调学生已经切实做过的事情。列举出学生获得的成功与荣誉,给学生规划出下一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且有计划的去进行和实施。(4)教师和学生相互反馈。提供反馈前,一般休息五分钟,给咨访双方都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反馈时首先一般教师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整体的肯定和赞许,特别是针对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然后当事人也对此次谈话对自己的内心辅导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一次总结反馈。两者相互达成共识。

4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不同的小学生、不同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共同性。我们可以先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再把不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我把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上理论指导的共同性相结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1)化解青春期女孩的心里误区。小学6年级是步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女孩子在生理上会逐渐发育,所以会感觉内心焦躁不安,害怕孤独,害怕寂寞,不愿意一个人独处。这都是所有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在生活上的关心更需要老师去进行学习上和生活中正确的引导。(2)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优化辅导。吴某这一次的考试失误。不仅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也受到了母亲的斥责。使吴某承受了双重打击。考试失误内心已经非常自责,加上老师的批评让自己觉得在班里没面子,这个时候非常希望得到父母家人的鼓励和肯定,结果母亲看到成绩也严厉的斥责吴某。此时在吴某的心里就犹如雪上加霜、更是痛苦不已。老师和家长的双重不理解是导致学生压力大的根本原因。此时老师应针对学生的成绩下滑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3)自身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吴某每天加班加点学习,中午也不休息。不合理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往往适得其反。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失眠干脆睡不着。甚至白天在学校里上课、做作业时也常常走神。结果学习也没学好,休息也没休息好。更是得不偿失。需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正确的去面对考试,考试只是检验你是否用心学习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因为考试成绩去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4)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排解精神压力。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导致其过度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知道成绩时吴某大哭了起来。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白天上课时也常走神。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年纪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无法自己给自己寻找排解压力的出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开导。例如,带孩子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是孩子心中最好的礼物。

5结语

面对青春期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做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家长更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方面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适当的缓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和压力。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误区。更应该做到具体问题集体分析。把理论知识和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相结合,从而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正确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J].学周刊,2016(7):215.

[2]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55.

[3]孙益光.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79):188.

篇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1__年9月6日、7日两天,我们学院迎来了__级新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学院更加充满生机。学院师生都在为迎新奔波忙碌。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很柔和温暖。

迎新结束后,又开始紧张激烈地进行社团 会员招新活动了。我们心理健康康协会选择在9月8日到9月16日这段时间到新生宿舍去招新,对着届招新我们会干都期待已久,信心百倍,我们始终坚信:心理健康协会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融入我们他们会更健康,更加自信。在此之前,我们做好了招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心协会徽、宣传单、宿舍新生安排表,分配好各会干的任务。

在新生宿舍里,我们信心十足,热情地介绍我们协会的概况,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心协。我们主要介绍我协会从创办至今的概况及举办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进行手抄报比赛,到安老院慰问老人,去特校看望特殊儿童,观看精彩的心理影片,每年举办的5.2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新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此也很感兴趣,频频发问,我们都乐意地去解答每一个问题。

招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新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的过程。去新生宿舍招新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我协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纳、并融入我协会。

__年9月17日、18日这两天,全院所有社团都统一在篮球场那边摆台招新,给新生最后选择想要加入社团的机会,虽然那两天阳光猛烈,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但我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任由汗珠滚落却依然保持微笑。

9月18日下午,协会招新工作进入尾声,我协会圆满完成了此次的招新工作,经过统计,我协会共招的120个新会员。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协会注入了新的血脉,使我协会更加壮大,更加充满力量,我相信:我协会的明天会更好!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2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做好学校心理咨询常规工作为主,贯彻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建立学生相关档案。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春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3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4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这一年区”心理指导中心”在适应、发展中认认真真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促使__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汇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采用多种途径培训学校心理辅导站站长。

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通过学习、观摩、听课、评课,使”站长”们能比较专业地点评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到自己能开出高水平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同时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组织”站长”自愿参加省、市的研讨活动,6月份在富阳召开的”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我区有八一中学、天长小学、穆兴小学的”站长”一同参加。九月份在杭州召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国研讨会”,我区有杭十中、勇进中学、开元中学、服装职高、天长小学、平安里小学、饮马井巷小学、穆兴小学、秋涛路小学的站长一同参加;参加会议展板宣传的有:勇进中学、铁路五小、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秋涛路小学、天长小学。我区詹萍老师在会上进行了”区域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思”的交流。

(2)积极举办”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讲习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和第二期__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等,让更多的领导、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基本技术,以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__年共举办培训班六个,受益人次达398人。

(3)组织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证”(试用)的教师参加杭州市”心理辅导高级培训班”的学习,我区有30所学校58位教师参加。组织95位教师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试用)证”的面试工作。

(4)4月份认真做好了20__年区心理教研大组成员的改选工作。新的大组成员是:庞碧玲(八一中学)、陈如平(铁路五小)、鲁瑛(江城路小学)、章青(平安里小学)、董炎夏(杭师附小)、黄勤(天长小学)、任启鸿(秋涛路小学)、胡家余(江城中学)、茅理真(建兰中学)、荣晓莉(勇进中学)、卓先春(清河中学)。今年,区”心理指导中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增加了许多,各项工作能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大组成员出了不少力。

(5)认真完成省、市”心理指导中心”下达的任务,协助各区、县完成”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认证”的面试工作。

2.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普及与提高研究

200X年初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的基础上,为了让各校能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质量与效果,本学期进行了发展性研究。每片组推出两次片组公开课供大家学习研究;召开”__区心理辅导活动课发展研讨会”;通过举办”团体心理辅导”讲习班,培训更多的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师;深入基层学校参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讨等等。

组织选送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区德育年会、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__年学术年会、市第14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上交流。

3.用科研的意识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月份,”中心”对基层中小学作了认真调研,为迎接市”心理指导中心”的督查准备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4月份,市教育局领导对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听取了蒋莉局长的汇报后,市领导又到杭十中、天地实验学校现场了解具体工作开展的情况,对__区这块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__年,区级立项课题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已明显多于20__年。如:”中心” 詹萍的《构建小学心理辅导站运行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铁路五小陈如平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与教师语言与行为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时代小学薛敏的《以”班级”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研究》,杨绫子小学姚郑芳《弱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惠兴中学胡正琴的《中学生因家庭原因引起的行为问题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研究》等17个区级立项课题。

组织__区参加第三届全国”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审,选送的39篇论文中有32篇论文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另有4篇论文待定,入围一等奖。 继续做好20__年__区20__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并将优秀论文选送到省、市参加评比。

4.以评比促发展

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为有需求的基层学校、街道、社区开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十余个,受益人数约2200人次,”满意”和”非常满意”率达100%。

参与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协助区教育局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的评比活动。九月份市计生协开展了生活技

能培训优秀教案推荐评比中,我区”青春健康”教案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详见杭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文件(杭计生协[20__]16号)。

做好__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的评比工作。6月份评出区第二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34人。

继续做好学校心理辅导”合格站”、”优秀站”的申报考评工作,12 月底完成考核验收工作。

组织推荐研究成果参加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优秀教案、优秀个案的”三优”评比。

5.组织、参加各类活动,努力提高学院知名度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省”性与生殖健康”教案与论文评比,参加《钱江晚报》”百例青少年成长案例”的专家点评,论文《浙江省城市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在”全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上交流并在《都市快报》上报道,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制作《教子寻方》栏目,受到好评。协同德育研究部承办省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年会等等均以__区社区学院名义出现,为提高学院知名度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有待提高的地方

1.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__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已有三年的形势下,还有极个别学校的主要领导在认识上还是到不了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个别学校三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起色。

2.推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不够

今年初,”__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更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旨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范畴。一年来,”中心”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抓手,各方面的落实与配合也没有到位,所以仍感到局面没有打开,需进一步努力。

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5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我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将我校一学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

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1、学校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教育培训。

2、设置心理教师岗位。

我校由刘进峰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人员上得到保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集体教育:我们积极想办法保证每班每月两节心理教育课,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编本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了解症结,商讨解决的办法。

(2)个别教育:设有“听你说信箱”,每周定期去开箱,之后把里面的内容归类整理,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单独找谈话,对谈话内容还进行了记录,跟踪。直至问题的解决。

(3)通过心理测试,开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表等进行测验。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4)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

篇10

【关键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德育教育;教育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大队辅导员,它的工作繁琐且复杂,是与小学生少先队亲密接触的引导者,是对小学生身上发展的德体美,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也是与家长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合作伙伴,还是教师的劳动模范。如何做好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工作,我提供以下措施,以作参考。

一、吸收前辈经验

1.对学校老师教学的了解 大队辅导员既是学生密友,也是在校老师。辅导员要与相应的老师进行教学交流,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制定实践方案。对老师教学流程的了解,能够使自身的工作得到完善,结合老师教学制定活动时间与内容,才能加强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方面,践行教学上的内容,达到真正的教与学。

2.吸收老师们的经验 从古到今,教学经验是汇集先驱者教育理念的一种学问,是经过时间与实践证明的。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能为我们在教育上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步骤。经验的来源,主要是中国提出的因材施教方案,是现在获得学者们一致同意、受大家喜爱且适合的方案,辅导员可以从这个方面,对小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二、与家长进行沟通

1.进行家庭调查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及时了解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待事物都非常敏感,不会刻意去隐瞒他们的情绪,当受到伤害时,就会大起大落,很难控制住他们的情感,这样对教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关注他们的家庭,就是从点滴做起,是极其必要的。

2.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长喜欢把孩子丢给学校,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事,从而忽视在家里的教育。为把家长们的思想调整过来,辅导员有必要与家长们进行沟通,纠正家长这一观点,带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导自己小孩子的责任中来。与家长的沟通不仅是让家长在家里教育小孩,也是辅导员对学生近一步的了解。

三、因人而异

1.因材施教 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性情、家庭情况和爱好,对学生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首先,辅导员要对每一个学生有具体的了解,并制定妥善的教学方案,然后实践在老师们课堂上,同样在家长方面,辅导员也要进行劝服,希望家长们能积极配合,最后在各项活动上,实行自我选择机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2.教育学生坏与好 有些学生处于迷糊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喜欢虚拟世界的东西,比如打游戏等。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有好也有坏,但是它对学生的伤害远大于有利的部分,特别是对越小的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依情况而定 即使是对喜欢的东西,我们也要分清楚善与恶、坏与好和利与弊,小学生不能辨别事物本质,思考问题不全面,如果一味地随着他们的性子,对以后的发展没有好处,坏的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因此,我们需要依情况而制定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活动。

4.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任何时段都会有的问题,这种问题只需要在乎它的程度,看是否严重。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从他们口中我们会得到他们内心到底是怎样想的,及时修正他们看待事物的想法,是任何一位辅导员所必备的。面对学生消极的思想,应多加进行积极向上的安慰与劝导,积极采取办法,改善他们的消极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需要严格要求辅导员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组织活动

1.采取教学与活动结合的方式 把学生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多做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做到体与智的同时发展。其实,现在我国教学普遍反映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缺乏教育,表现在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和身体亚健康等情况。所以,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知识的学习,还要保证他们能多接触生活,做一定量的运动。

2.针对性的活动 对于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活动,依据学校条件,采取全面发展。不同学校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爱好就有不同,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活动,依照他们的兴趣来实行,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

五、与上级或同级进行交流

与像校长和副校长或更高级别的领导,进行教学研究。当对学生采取某些行为,就要多与同级别或级别高的领导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你的意见,才能完善对学生教育,听取这些建议也是在吸取经验。还有与外校的辅导员需要进行多项探讨,互相发现对方的优缺点,也会对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也能发现对学生教育的更好方案。

结语:做好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工作,不是一日之事,需要从小事到大事的了解,从想象到具体的实行,从下级到上级的配合,由此可见,做好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辅导员应具备的条件也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同凡响的影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安凤.《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J].学周刊?上旬刊.2015,(9).

[2]章雁.《谈提高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实效的四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