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状况调研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发展状况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发展状况调研

篇1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和青年员工队伍的现状

1、我行员工队伍年轻化,团组织队伍机构健全、优势明显

调查中显示我行员工队伍年轻化,岁以下青年占我行员工总人数的%多,是市分行所属的支行中员工队伍最为年轻化的一个支行。而且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显示了员工队伍的年轻化。

我部团总支机构健全、组织机构明显。我部团总支成员由三名成员组成,其中名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名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文化素质较高,而且有丰富的学校团工作的经验,在所属部门都是业务骨干,有一定组织协调性。

2、青年员工整体素质较高并且思想进步、积极进取

我部名岁以下青年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为%,具有大专学历的占比为%,中专学历的占比为%,这显示了我行青年人才队伍的高素质优势。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人对自己现在的学历不是很满意,想要进一步接受培训和进修高一级学历,喜欢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些都显示了我行青年员工的积极进取、思想上要求进步。

二、青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的思想取向不够积极,价值观念出现偏移。

主要表现:(1)、我行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比较薄弱,一部分青年的思想取向不够积极。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中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消极,态度冷漠,信念不够坚定。有的人对待行发展的态度竟然是无所谓,有的高学历的员工对于跳槽有很大的倾向和准备。(2)、一些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偏移,许多人都认为,服务态度的冷漠、服务质量的优劣都于薪酬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3)、一部分人对于成功机会的公正性非常不满,认为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员工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这些,纠其原因,这些的出现与我们的机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也是我们思想工作上欠缺的表现。

2、团青工作的条件不利,尤其基层团组织工作具有一定障碍。

团青工作的条件不利主要表现在经费方面、思想认识态度上和团干部的任用机制等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团干部认为团青工作的开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对团青工作足够地重视,特别是一些基层行的领导认识不够,没有把团的工作摆在一个应有的地位,领导的忽视带来员工的冷漠。其次,经费问题一直是一个阻挠团青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大,费用的缩减,团青工作经费紧张越来越成为困绕团青工作者的突出问题。经费的紧张带来团青工作开展的艰难,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团青工作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再次,团干部的任用制度上的缺陷和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制约了团员工作的开展。大多数的团干部都是身兼数职,分身无术。团干部一般都是本部门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从事着本部门重要的业务岗位,工作强度大,任务重,从事团工作的精力变得微乎其微。另外,团干部大多数没有很高的行政级别,加上青年的认知感不强,这就使得工作的开展没有说服力,难度加大。

3、青年工作机制和方法有待提高。

我行青年工作的机制和方法整体比较落后,基本上还采取老的思想和老的套路,往往不能充分调动团员和青年的积极性。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观念的陈旧,态度上的不重视和团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制度的更新,团青工作的观念应该与时具进,革新老观念,转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式下团青工作发展的要求,同时团干部应该积极的提高个人素质,多听、多学、多借鉴,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把团青工作推向一个高的发展方向。

三、对于团青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思想工作建设,彻底改变观念束缚。

团员青年是我行的生力军和未来,他们的好与坏,关系着行未来命运的兴衰,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反应机敏。所以加强团青队伍建设,首要就是要从思想建设入手,构筑青年员工健康的精神支柱,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坚定他们的信念。包括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国情和行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种类型人才。

新时期青年队伍建设赋予给我们的要求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形式下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打造复合型人才,创建学习性银行成了我行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利必要武器。在过去我们成功地开展了“新世纪青年读书计划”、“青年论坛”等活动,都收效很大,从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员工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更有利的方法和方式,譬如组织大型学习、开展竞技比赛、鼓励青年员工参加社会认证的考试取得高学历等等;认真做好“双推”工作,推优荐才,推优入党;加强全日制本科生的重点培养和选拔,为青年工作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为行的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团组织应尽的力量。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团干部是青年工作的核心,是团青工作开展的有利保证。建议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推动青年工作的更好开展。(1)、不定时地开展团干部培训,使团干部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和团务知识。(2)、改革团干部任用机制,确保团干部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团青工作。(3)、呼吁有关部门、领导对团青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团青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篇2

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立足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第八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1月初至2月中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第八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演出和比赛,在全市农村掀起了一股青年文化热潮。1月19日,我们在胶州市举行了第八届“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原团市委书记张惠同志出席仪式并观看了青年演出的节目。我们还在现场向农民朋友赠送了1500余本文学、科技类图书。本届文化节中,胶州市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县”,即墨市柳腔剧团解本明被评为“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

二是开展农村青年发展状况调研。为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青年思想、经济、就业状况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团组织引领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与市社科院联合,共同开展了农村青年发展状况调研。研究设计了调研课题可行性分析,三易其稿制作了调研问卷。5月份,在五市三区选择20个调研点发放了1000份问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认真统计和归纳,掌握了详细的第一手数据。目前调研报告正在撰写中,预计7月中旬可以成稿。

三是开展农村青年荣辱观教育。以“知荣明耻树新风”为主题,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市农村团员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教育活动。4月27日,在崂山区小河东举行了启动仪式,团员青年代表宣读了倡议书,进行了实践“八荣八耻”宣誓。教育活动中,各区市组织农村团员青年开展了“上一次团课、过一个团日、听一堂讲座、做一次奉献、搞一次宣讲”等五个一系列活动,带领青年走村入户,发放“八荣八耻”系列漫画和《青少年素质教育读本》,清理村庄街道卫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

四是举办共青团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会议于5月24日在胶南市举行。五市三区团委书记、青农部长及相关镇村代表40余人参加了座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胶南市共青团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参加了农村青年中心青年开放书架揭牌仪式,认真听取了青岛市两位专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并进行了互动式交流发言。对于引导各区市团组织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方式和方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六月份,我们重点筹备了青岛市“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推进会,为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进一步动员和部署。

二、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

联合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市志愿者协会,以“我为奥运种棵树,建设美好绿家园”为主题,发动全市各级团组织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植树造林和绿色文明宣传。

一是开展绿色奥运志愿者林建设。3月18日,举行了绿色奥运志愿者林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王文华,市委常委、原团市委书记张惠等领导出席仪式并参加植树活动。我们还联合太平人寿开通了“绿色奥运直通车”,免费接送市民参加植树。志愿者林建设在往年工作基础上已经形成品牌,得到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支持,今年在没有公布招募电话的情况下,仍然有1500多人踊跃报名。至今,绿色奥运志愿者林建设活动已经进行3年,共建成林地600余亩。

二是进行绿色生态公益宣传。结合全民义务植树25周年,我们联合两家广告公司专门设计制作了绿色公益宣传片,通过香港中路“奥帆屏”、“屏”两处大型LED广告屏以及部分公交车车载电视循环播放,激发广大市民植绿护绿、美化家园的热情,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全市各级团组织共发动青少年3万余人次,建设“青少年绿化基地”、“共青团林”、“青少年林”等各类林地138处,预计建成总面积将达到1500余亩。

三、推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上半年,我们以推广使用“农村青年中心综合服务和发展能力测评体系”为抓手,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农村青年中心活力和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农村青年中心能力提升月活动。4月份,开展了“农村青年中心能力提升月”活动。通过根据工作实际设计的测评体系对全市所有农村青年中心进行考核,根据测评结果,查找缺项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对策。指导各区市统筹城乡资源,开展了为农村青年中心捐赠科技文化书籍、微机、电视、

影碟机等,为农村青年中心配备了科技、文化等“专业理事”,并特别针对弱势青年群体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各区市团组织分别抓住一至两个有特色的牵动项目,抓点带面,有效实现了“提升服务能力,发展青年中心”的预期目标。二是加强青年中心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品牌铸造”计划,不断扩大和强化青年中心的社会影响力。逐步形成了即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青年中心“农业技术专家热线”、城阳区北部人力资源青年中心“培训就业一卡通”、开发区黄岛青年中心“人海有书香”等多个特色品牌。以点点光辉塑造了农村青年中心这个闪亮的大品牌。团中央20__年第2期《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简报》,专门编发推介了我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情况。

三是推荐了一批青年中心命名和表彰项目。推荐胶南铁山青年中心成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黄岛区成为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先进区。同时,推荐胶南市铁山青年中心青年转移就业培训、胶州市胜利村青年中心山鸡养殖与山鸡蛋销售申报了全国农村青年中心新中基金发展项目,推荐胶南铁山青年中心、即墨农业高新区青年中心申报中国移动爱心书屋,推荐胶州市胜利村青年中心为中国移动支援计划示范点。

2月份,在云南召开的全国青年中心工作队伍建设会议上,黄岛区作了典型发言。

四、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一是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1月20日至2月20日,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一方面广泛联系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安徽宿州等外地团组织,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劳动力交流网络。安徽宿州团市委还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到我市佳元水产集团进行了实地洽谈。团省委还专门推荐西部地区团组织与我们进行劳动力输出合作。另一方面,引导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9个,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67次,培训农村青年1600余名,为青年送岗位7600余个,帮助3850名农村青年顺利转移就业。团中央《青农工作》简报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二是开发推出农村青年创业项目。我们从解决制约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项目、资金等瓶颈问题入手,经过多次的协商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开发了海尔乡村星级服务项目和农村信用社贷款扶助项目。结合海尔售后服务进入农村市场的需求,我们开发了海尔星级服务项目,通过培训服务联络员、建设镇级服务站和村级联络站,使加盟项目的农村青年不离乡土,不误农活,就可以从提供信息、维修服务和销售产品中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中国共青团》杂志、《山东共青团》杂志、团省委《山东青农工作》对该项目作了专题介绍。结合农村青年创业资金需求和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需求,我们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争取到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贷款数额、贷款期限上的诸多优惠,为广大农村有志青年创业提供不等额度的贷款,有效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三是注重对农村青年典型的培养。推荐李泽兵、张作庆等8人获得了20__年度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服务农村青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推荐牛兆学为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推荐王芝锐、刘祥成为省杰出青年农民联谊会会员,方合存成为副会长。重视培养农村对青岛市杰出青年农民和农业标准化生产青年示范户、示范基地下发了表彰决定。青年经纪人队伍,正在探讨与工商局合作,成立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经纪人分会。

四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2月26日,在平度市江北农业技术市场举行了“真情伴青春”送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朋友赠送了200多本农业科技书籍,发放宣传材料3000多份,提供咨询100多人次,达成了20多个种植、养殖合作意向。4月27日,还邀请专家到崂山王哥庄浦里社区,为种茶的农村青年讲授了春季茶树管理科技知识。

五、接待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来青视察

3月10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来青视察,重点考察了农村共青团工作。考察了莱西市水集一村、保护母亲河—大沽河绿化工程、即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详细了解了村团总支参与为民服务情况,听取了保护母亲河—大沽河绿化工程林地建设情况,以及青年中心服务农村青年的情况。

在迎接领导视察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前期工作。与团省委及时沟通,对领导视察日程和有关后勤事项进行了细致周到地安排;撰写了包括农村团的工作情况、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等大量的汇报材料;先后4次到视察点督促指导,推动了基层团组织规范建设和农村青年中心发展。村为民服务工作和农村青年中心运行质量测评体系、农村青年创业海尔星级服务项目引起了团中央、团省委领导的关注,得到了充分肯定和认可。

六、加强部门建设

上半年,我们大力加强了部门建设。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召开了2次部门民主生活会。二是深刻挖掘整理部室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了部门徽标、部门工作理念等,制作了新的文化刊,充分展示部门精神面貌。撰写了大量读书笔记和团情日记。三是加强了部门数字化工作手段的打造,设计开发了“数字青农”档案管理系统,改版充实了部门e文化网站。四是严格考勤制度,及时填写上报周、月考勤表、工作质量记录表。对20__年部门

档案进行了整理装订。七、上半年的收获和不足

篇3

近期,屏山镇专题调研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研组先后与屏山镇各类社会组织负责人代表座谈交流,并到部分社会组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屏山镇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发挥作用、面临的困难矛盾以及相关建议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屏山镇登记和备案的社会组织总数达23个。其中有6个在民政部门进行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其中文体活动类2个、社会事务类21个。

从发展趋势来看,屏山镇社会组织总数稳步上升,社会事务类社会组织增长尤为明显。从覆盖范围来看,屏山镇社会组织涵盖面广基本涵盖了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门类丰富、层次多样的社会组织体系。

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一)弥补公共服务不足,确保民生持续稳定 一些社会组织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协助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确保了民生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提供各村服务支持,满足群众多样需求

社区社会组织一直致力于满足群众需求,提供各项服务和帮助。文体类社区社会组织,如屏山泗州戏剧团、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广大社区闲散人员、退休老人积极参与,减少赌博、打麻将等不良现象,提升了社区群众的生活情趣和品质。

三、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屏山镇社会组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体制机制上看,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滞后

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难监管。目前社会组织实施“双重管理”体制,即:民政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和执法监察,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对业务范围内社会组织进行日常指导和监督。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特点新、样式杂、活动频繁”的社会组织产生,没有明确的相对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形成管理“盲区”。

(二)从性质结构来看,社会组织政社不分情况明显

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较多。有的组织是上级条线要求成立而成立的;有的组织是脱身于政府部门,但不与其脱钩。二是基层组织发展应付性居多。有的是政府职能部门延伸下设立的机构,如各村团委等等;有的是为达到年度指标考核临时“动员”起来的组织;有的组织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领导重视多一点,活动就开展的好一点,缺乏社会组织活动的自主性。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社会组织已逐渐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一环,通过增强社会组织能力,规范社会组织管理等方式,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一)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能力。

主要包括:一是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涉及“青年、妇女、残疾人、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各类社会组织,在现有群团组织业务覆盖不到的领域,通过改造、提升、新建等形式,构建一些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授权这些“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管理、提供服务。

篇4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大东昌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大东昌学院20**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奋斗目标,立足**,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二、活动方式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就近就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我系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展活动。

2、重点组队。结合实际情况组队,在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优势,深入基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三、实施步骤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和动员阶段。

2、具体实施阶段。

20**年2月上旬至2月下旬,各社会实践个人、团(队)要按照我系的要求,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提高社会效应。

3、总结表彰阶段。

20**年3月初,我系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下学期开学后3月10日前将调查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系团总支,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四、相关要求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抓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下,切实把今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证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系各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篇5

一、大营镇发展状况

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人们想赚更多的钱,因而不注重教育,有了“教育无用论”,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而青少年也因为社会旧俗及家长影响产生了厌学、弃学现象。

枣强县大营镇辖88个自然村,6.5万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是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是省“农业专业化十大专业市场”之一。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亿元,销售收入35亿元,行业自营进出口4,100多万美元,间接出口1亿多美元,上交税金8,000多万元,占到全县税收的一半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衡水市第一工业强镇。

皮毛业是大营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有了跨越式发展。到目前为至,大营镇现拥有皮毛企业和摊点1.1万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27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73家,固定门店2,160个,流动及固定摊位7,000多个,全镇皮毛业的加工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农民家庭收入的90%来自皮毛业。

如今的大营镇呈现出“街巷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是皮张”的繁荣景象。皮毛业的发展与壮大,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皮草行业的技术操作主要要求员工的熟练程度,与学历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无疑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观念,只要能操作工具就可以挣钱,而当地一般工人的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拥有这样“强有力”的后盾,当地青年不愁找工作,所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学习积极性下降,造成学习成绩的相应下降,成绩不好的结果就是早辍学早就业,这样导致了辍学数量的上升,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如今大营镇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滞后的现象。

二、大营镇经济与教育难以协调发展问题

经调查发现,衡水市大营镇经济高速发展,政府部门在教育方面投入不少,但当地辍学就业现象较为普遍,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存在诸多的不适和问题,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大营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突破必须要有较高水平教育发展的助力。下面对当地经济与教育未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旧俗严重影响当地学生求学选择。大营镇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当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高,一些学生辍学后很快找到了工资颇高的工作,对于在校继续求学的学生很难摆正自己的认识,容易产生上学无用,挣钱更重要的思想,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产生很大的阻碍,进一步导致在校学生厌学、辍学现象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二)当地教学质量不高。通过对政府的走访,我们了解到,目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少,学校住宿条件良好,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锅炉或空调供暖。硬件设施配备较为齐全,但是在教师方面略有欠缺,教师队伍整体年龄趋于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日益凸显;原始学历层次较低,现有学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能力不高;教师专职化程度较低,“所教非所学”,专业不对口,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同时教师整体专业学科结构不均衡、不合理,特别是音、体、美、劳技等教师相对匮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三)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当地教育水平。据了解,当地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只有不到20%的人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并且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是初中文化程度,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家长因文化水平低,未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继续求学还是打工挣钱,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有些不鼓励孩子继续读书,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辍学率。 转贴于

三、大营镇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途径

鉴于发现的问题,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方面提出一些改善途径,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其他地区改善目前经济与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局面时提供一些参考。

(一)改善社会旧俗,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政府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加大对教育的宣传,使学习知识的风气在当地普及开来。多给村民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更好的教育孩子,慢慢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使教育工作从村民自身先重视起来。

2、培养舆论压力,树立读书光荣的文化氛围。社会文化团体应该发挥其宣传作用,通过宣传表扬有知识、有文化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行为表现,鼓励适龄孩子读书,以及尽可能地去接受高等教育。

当地企业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带动员工提升素质。在工厂、车间张贴文化方面的宣传画,创立企业的文化理念,在企业设立借书处,放一些历史、政治、文化、时事等方面的书籍,供大家传阅。企业对应聘员工有学历要求,不能一味的只看技术,也要兼顾学历。对于职工的就职安排以及工资安排,根据学历的高低做出适当的梯度加以区别及鼓励。

(二)学校从多方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提高教师质量,完善教育体系。(1)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主要措施: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分配、引进新教师;加强教师学历进修;组建兼职教研员队伍;(2)实施信息共享,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发展;(3)贯彻保障机制,促进经费投入均衡发展;(4)落实招生政策,促进学校生源均衡发展。

2、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心理、生理方面都在不断走向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化,其个性也逐渐形成,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教育问题,不被世俗文化所影响,做新世纪“四有青年”。

大部分厌学、退学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是认为“上大学不如回家卖皮毛”,导致价值观畸形化。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通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新知识。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时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篇6

一、关于青工工作

1、青年就业创业行动

要以构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服务体系为突破,提高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贡献率。创业的核心精神是创新,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之一是自主创业。因此,共青团组织扶持青年创业就是要在更广泛、更基层的社会基础上传播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实践,而成功的青年创业者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真正体现了创新的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扶持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组织贯彻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有效方式,也是贯彻“”规划中提出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要求。

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应体现三个特征,即针对各类青年就业创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差异化服务;抓住确定服务对象、提高创业能力、选准创业领域、制定创业计划、筹措创业资金、进行跟踪扶持等环节,为青年创业提供全过程服务;注重服务体系的可操作性,纳入体系的各方资源应能很好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服务体系应能自主运转,青年在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可得到相应的服务。

2、青工技能振兴行动

要以推行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建设为突破,探索构建新时期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是未来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青工技能振兴行动要按照“”规划中提出的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根据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符合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青年技能人才的体系化建设。

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应体现两个特征:首先是围绕职业发展教育培训这条主线,实现培训、竞赛、创新与职业资格鉴定有效衔接,打破职业资格鉴定的工龄年限、户籍限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青工提高职业等级和职业素养的成长通道,推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其次是形成技能人才的综合评价模式,改变传统的用单一指标和简单方式来评价技能人才的方式,充分体现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工作业绩、职业素养,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评价青年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3、青工岗位建功行动

要以创新为核心,以全面提升传统青工主体工作的内涵为突破,深入实施青工岗位建功行动。要以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共青团号(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立功竞赛活动等传统青工主体工作作为青工自主创新的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提高广大青工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创新为核心的岗位建功行动也应体现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创新是所有传统青工工作提升内涵的核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使传统的工作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次是改造“号、队”等各类创建活动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要以信息化为依托,构建共青团号(青年文明号)、青年立功竞赛等活动的网上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第三是要全面提升传统青工传统工作项目的品牌效应,对传统的项目和品牌要进行研究和梳理,通过创新的实践,不断总结和提炼,形成新时期青工主体工作的崭新内涵。

二、关于信息化工作

1、加强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构建基于网络、覆盖广泛、使用便捷、互动性强、与传统组织动员方式互为补充的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是共青团体现作为的一项全新尝试,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是对共青团未来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工作载体和工作理念等的一次变革,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也将会有新的变化。因此,在机制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理论研究将是很重要的基础。

2、电子邮局系统

要依托城市青年网,建成一个能够基本覆盖全市专(兼)职团干部的电子邮局系统。电子邮局目前已经有8000左右的专(兼)职团干部用户,今年目标一方面是扩大用户范围,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平衡各单位的用户范围,避免出现部分单位能到团支部一级,而部分单位却只停留在局一级团委层面。今后,团市委将把这个系统作为与各级团干部及时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及时工作信息,同时经常性地提供报告讲座等各类服务信息。

3、手机短信群发系统

该系统目前已覆盖300个左右的基层团委书记、400多名社工和100名左右的机关干部,今年的目标是首先将该系统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市的专职团干部,然后进一步将覆盖范围向兼职团干部队伍延伸,力争使该系统覆盖范围与电子邮局的覆盖范围基本同步,从而形成有效的手机短信与电子邮件的互动。同时,将进一步拓展手机短信群发系统的用途,使服务能进一步通过短信系统向基层延伸。

4、视频会议系统

今年,要将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向条件具备的团市委直属一级团组织推广使用,目标是先争取在工作交流和条线工作会议上使用,然后逐步推广。同时,团市委将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与其他机构合作开设网络电台和电视台的可行性。

5、E建站系统

为了解决基层团组织网站(网页)建设的困难,团市委推出了功能多样、实用性强、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的基层团组织网站(页)菜单式自我建站方案。目前链接在共青团网站上的基层单位已经有169家,今年,E建站方案将优先向全市基层团组织开放,为基层上网工程切实提供服务,进一步推动基层团组织的信息化工作。

6、团友录系统

考虑到团干部分布广泛、联系密切、流动性较大等特点,借鉴校友录的成功经验,团市委依托城市青年网推出了团友录系统。今后,各级团干部可根据需求,在其中自主建立相应的群组,交流信息,讨论工作,密切联系。

此外,还要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加强对各类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的研究,提高网络舆情采集的及时性、分析的准确性、引导的有效性。

三、关于信息调研工作

1、以信息工作奖的设立和信息上传网络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送的有关工作

从过去的工作情况来看,信息报送主要是一个从下到上的过程,缺少一个从上到下的反馈环节,这不利于调动基层团组织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因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团市委去年制定了《共青团信息工作奖评选办法(试行)》,并决定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

信息报送工作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信息要分类报送。不同的信息载体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共青团网站的信息和简报信息要分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分类、加工,提高信息的质量。二是信息要准确及时。信息的全部价值首先基于其真实性和时效性,信息只有准确及时,才对决策有用。因此在信息收集、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细致的态度。在信息报送渠道方面,我们已经依托网络建立了便捷快速的信息上传系统,希望基层团组织能充分用好这个平台。三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工作靠制度,更靠队伍。由于团干部流动比较快,信息员队伍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初登记的120余名信息员,现在有近四分之一已不再从事信息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抓好信息员的登记和培训就非常重要。各基层团组织在调整信息员后要及时办理登记,要注重对信息员的培养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团市委今年将继续开办信息员培训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

2、以“聚焦凝聚力”为主题,着力推动年度青年工作课题研究

在这次全会上,我们明确了共青团“四三二一”的发展思路,其中,“努力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共青团”既是核心目标,更是现实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在理论上提高认识,在实践上积极推进。全市各级团组织都要紧扣这一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是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方法论来开展研究的能力。要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上,做到既有对实践的总结,又有理论上的分析;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持,又有鲜明的结论统领;既有调查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又有思考得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充分体现出调查研究对现实工作发展的指导意义。

对于基层优秀的调研成果,我们将继续通过授予“共青团调研奖”进行表彰。在上午的全会上,表彰了2005年度“共青团调研奖”,它与以往相比有几个变化,一是分设了一二三等奖;二是获奖文章中,既有以集体名义申报的,也有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既有区县、局、高校这个层面的团组织申报的,也有更基层的团组织申报的。这些调整都是为了更广泛地调动各级团组织开展调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在全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以构建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为抓手,积极规划、建设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

作为市“”专项规划之一,《青少年“”发展规划》将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统计监测和定性评估对青少年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

首先,构建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是实施监测评估工作的基本保证。指标体系着重是解决“监测内容”的问题。有了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依托,监测评估工作才有据可循,监测数据才能全面反映青少年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所处环境和发展趋势。今年,团市委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联合开展专项研究,力争在年内建立这一指标体系。

篇7

一、强化岗位交流,推进人才流动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意思就是时常流动的水,不容易发臭,而门轴经常转动,也不容易遭受虫害。强化干部职位的沟通,是对干部履职能力的一项考验,同时也可对其适应能力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一方面可促进彼此之间的经验互补,拓展信息资源共同分项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干部久坐一地,而致使腐败滋生现象的发生,纠正企业干部一边倒的倾向,确保企业管理的活力、生机。交流需回避不利条件,发扬优势,协调发展、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科学筹划,应当从较为显性岗位、敏感岗位、个体不同为出发点,划分职责、编制调研职位、设定管理权限、拓展业务、补充体系漏洞,防止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的现象发生,从真正意义上,寻找不适应背后的更深层次因素,消除根源上的管理不力因素。此外,要完善健全企业干部管理考核计划,不断整合优化企业人才资源,并在合理的时机培训组织的综合素质,在企业岗位变化以及发展过程中,促进企业干部应对职位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企业来讲,应当增大创新干部管理模式,打破“各行其是”的现象,把每个月亦或者是每周的联合办公方案、集体办公方案推动起来,进而增大企业干部岗位的沟通交流力度,扩大企业干部交流途径,进而实现理想化的共享资源。又或者是实施轮岗制度,增大企业干部的知识区域,为企业各个岗位提供可发展机遇,在最大程度上,将企业干部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企业干部掌握明确与岗位相关的业务流程,为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不断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优化。积极主动为行政职位、技术性职位以及管理岗位提供可扩展途径,让企业干部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入到工作当中,促进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拓展双向途径,掌握人才的流向

古语有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追求及其志向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需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及其能力。在建设人才方面,只有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在管理企业干部方面,企业需正确掌握干部的志向,为干部能上能下的途?浇?行扩展,进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干部从真正意义上放下,才是独立自主的一个好干部,一个好干部除了有抱负之外,还需要走入低层,如同水一样,只有与地面接触,才能将自己的流动方向扩展得更远。

企业按照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具体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就安全的激励机制,奖励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奖励低层干部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低层干部工作态度敷衍、不够认真负责的,予以一定的惩罚,做到奖惩有度,方可约束低层干部的不良行为,纠正其作风,增强其负责的意识,这样便可激发企业干部对待工作的激情与热情。除此之外,针对企业所存在的一些“上去下不来、下来上不去”的企业传统干部管理方式,需予以打破,让企业干部清楚明确基层工作不是一项惩罚,除去负向流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使企业正确把握住负向流动、正向流动,将其区分开来。企业干部需明白,虽然升职是对干部的认可,也是一种鼓励,但是干部下基层工作也是因为企业着眼于当下形式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必须要流动人才。企业干部勇于下基层工作,积极的服务于普通工作人员,才能取得普通员工的信赖与支持,企业才会将发展重担交于干部。正确把握企业人才流向的趋势,正确培养企业干部的思想意识,才能保证干部真真正正的做事。

三、帮助干部成长,重视人才流动的速度

企业经总结、调查、观察,与具体实际状况相结合,明确企业干部流动的速度。通常而言,培养企业干部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于青年人来讲,企业需为青年人提供一个可以充分体现自我的机会,或者是一个平台,考察其实际工作表现,并对其予以正确的引导,进而帮助其快速的发展起来。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的稳定发展,必须年轻化干部,但这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按照干部的年龄程度,以及具体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岗位,防止岗位过高的现象发生,年轻干部的岗位层次较低或者是较高,都会导致人才浪费。

在新形式之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建设复合型的储备人才资源,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鼓励优秀的干部深入到基层及其他岗位进行锻炼,帮助其拓展知识领域,实现一专多职。企业增大重视力度以及增强干部发展流速,帮助干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此外,企业决策人需走访低层,重视年轻干部的成长,鼓励管理人员、技术型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进而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企业需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准则,通过监督,确保年轻干部有一个宽广的成长道路。

四、聚集创业合力,形成流势

凡事需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必然会成为一个做大事的人。企业管理的内涵,就是使用的别人的长处,为我办事,企业决策者需拥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以及上善若水的包容心。积聚企业理想,引导企业干部成长,进而方可形成流势,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以及创新中,乘风破浪前行。

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问题综述

十几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环境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讨也蓬勃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就不完全统计,此方面的相关论文,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期刊上发表的就有万余篇。经过梳理,可以把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

研究者在肯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简单概括有三大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契机和挑战。一方面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认识;另一方面它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他们选择的多样化趋势更为明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2.在经济全球化下,西方依旧推行其“西化”“分化”的图谋,加紧文化意识领域的渗透,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有效的武装在校大学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3.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虽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如何应对,是新时期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对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研究

就学生而言,关于他们政治取向、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状况、道德诚信水平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通过这些调研成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渴望祖国繁荣昌盛;同时,他们也具有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体意识强化、道德意识复杂化等思想特点;而政治和道德观念模糊,缺乏道德责任感和心理失衡问题也较为普遍存在。

就教师而言,许多学者对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必备素质以及对教师的保障、评价、激励机制做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指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思想上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变化,滋长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同时,面对新情况,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就此,研究者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向“专家型”发展的思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倾注。需要指出的是中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对他们特点、存在问题和相关解决对策的研究理论成果所占比重较多。

三、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研究

1.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纵向来看:教学内容的改革反映了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重视和深化;横向来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国家意志性、马克思教育的常识性与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的统一,突出了课程对学生立场、观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在的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内容涉及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为根本任务,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根本途径,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个领域,力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对教学形式、手段及途径的研究:主张“开拓创新”是此项研究的显著特点。提倡打破传统教学的“填鸭”模式,在肯定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多种渠道。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以及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学生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等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些学者指出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教学途径上需要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研究,衔接主要指的是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工作、心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过渡。具体来讲,首先指出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是多年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功能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后探讨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学改革,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质,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承续性及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出发,建构了一套完备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和评价的良好过渡体系。提出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的阶段,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详细计划以及具体任务。强调指出在教材内容上中学教材“多、难、深”,不利于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高校和中学教材中有关知识的重复应该全盘考虑,适当增删。具体措施为: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基础,增强德育工作的效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实践环节,使理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

3.对教学反馈检测手段的研究。研究主要倾向于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笔试测试方法,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主张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察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05-07.

[2]田永清.浅谈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教育艺术,2003(12):10-11.

[3]刘莉.经济全球化、文化霸权与大学生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4(5):16-17.

篇9

关键词:社区养老;发展状况;思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3802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94亿,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8.9%。这个比重远远超过了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这表明我国已经迈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老龄化的速度还比较快,未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因而,养老就逐渐成为关乎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养老模式也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1 研究社区养老的意义

在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房养老、遗赠养老等模式。在这些养老模式当中,社区养老模式集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它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社会养老机构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它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而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社区养老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 社区养老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对社区养老做过相关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对社区养老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梁新颖把社区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成立养老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史柏年认为,老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与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者隔离。因此,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

3 我国社区养老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社区养老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开展,社区养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来说,社区养老模式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之前相比,大大的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社区养老依托的载体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从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的发展状况可以大体看出社区养老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大量地兴办各种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都有很大发展。以下图1是2001-2010年全国社区服务中心(站)基本发展情况折线统计图,图2是2001-2010年全国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走势图:

图1 2001-2010年全国社区服务中心(站)基本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 2001-2010年全国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以上两个图可以看出,21世纪的头十年里,我国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总体上呈上升发展的趋势,虽然其间有一些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总体上还是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而且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里,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率不断扩大,社区养老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2 我国社区养老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社区养老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区养老的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如下:

(1)对社区养老模式的认知度还不够高。

主要分为居民对社区养老的认知度低及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对社区养老的认知度不高。以呼和浩特桥华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社区中许多居民对社区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尤其以退休老年人为甚,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有社区养老这一养老模式,这就导致了很多居民偏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而非社区养老的状况,而且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与此对应的是社区养老服务部门对社区养老模式的认识度也不高,笔者对呼和浩特市桥华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的部分管理者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他们对社区养老的相关知识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尽管他们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但他们没有高度重视社区养老的管理工作和机构建设,很多事情只是遵照政府相关部门的指示和政策来实施,而且加上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使得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动力和明确目标,进而导致社区为老服务机构发展缓慢,不利于社区养老的有效发展。同时,笔者也通过网上及相关书籍查阅了部分发达地区的居民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对社区养老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也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2)政府对社区养老模式的支持力度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目前还缺乏比较明确的有关扶持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补贴力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对社区养老资金的需求,有关社区养老的制度设计缺乏规范性和长久性。

(3)社区养老机构的投资主体单一化。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机构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各地兴办的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为老服务站等社区养老机构主要是当地政府出资兴办,很少有社会其他力量介入到社区养老机构的资金筹集当中来。这就导致了社区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单一,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4)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缺乏且专业知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社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都是社区养老机构出资雇用的人员,一方面是这些服务人员大多数是为了挣钱而来提供服务的,因而愿意来提供服务的人员的数量受工资水平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也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这些情况就进一步阻碍了社区养老的健康发展。

4 我国发展社区养老应采取的对策

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努力和支持。针对社区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列举出几位相关研究者的建议及自己的看法:

4.1 提高社区养老的认知度

发展社区养老首先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只有使居民以及社区管理者对社区养老有足够的认知度,才能推动我国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社区服务是福利型的,主要是向需要困难孤寡老人提供帮助。以至于社区内的许多人根本不知有社区养老服务这个项目,也不知道它的具体内容。因此,作为新型的社区养老,应主张由社区内的居民积极将自己可共享的资源与他人共享,这不仅能扩大社区养老的覆盖范围,更是一种先进意识的体现。

4.2 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社区养老对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十分有效,因此政府在社区养老问题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政府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政府要制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制定鼓励社区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对社会福利机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倡导建立养老慈善基金。二是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大力资助社区为老服务的设施建设。

4.3 促进社区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当中来,拓宽社区养老资金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将社区养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运作模式,广泛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形成社区养老机构筹资渠道多元化的理想局面。

4.4 扩大社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来源及提高其专业水平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社区养老机构和当地的学校合作,为学校里与社区养老有关的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服务的平台,如学校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和规定鼓励、引导和支持护理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定期为制定的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一定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扩充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来源,还能提高服务的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学以致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可谓一举多得。同时,在发展我国社区卫生事业时,将老年人疾病养护纳入其中,培训专业人员,辅以社区医生指导,从根本上解决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和生活照料。

5 结语

社区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和载体,切实考虑了老年人养老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多层次保障、多样化服务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出发点。鉴于我国目前社区养老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进和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推动社区养老向产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使其发展成为有效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新型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 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2]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3]胡永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机制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6).

篇10

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舞蹈学院(以下简称“舞院”)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于2010年设立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课题。课题组根据国家和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艺术教育特殊规律,以舞院为例认真开展调研,对艺术院校人才发展状况进行了摸底与研究。经过两年的调研,初步形成了对艺术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步伐坚实,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各艺术院校坚持贯彻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将人才工作列为院校发展大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人才工作组织机制健全,工作思路清晰。各艺术院校在整体工作思路下,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将人才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规划作为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将打造高层次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成长运行机制和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作为工作目标。各校都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在谋划与新一轮学科发展相匹配的改革举措时,对于人才规划有了前瞻性的思考和决策,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优先考虑。

2.人才总量逐年增加,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各艺术院校根据办学需要,坚持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积极建立相关保障和激励措施。近年来,艺术院校在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创新团队等各类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评选中人才辈出,教学科研成果不断丰富,人才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逐步提高,在理论研究、指导教学、为学科发展提供依据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才在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3.人才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整体提升。近年来,艺术院校凝聚了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各学科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他们基础扎实、勤奋好学、开拓创新、富有朝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级各类人才的职称、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4.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改进。艺术院校党委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干部培训、监督和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实践等方式,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政策鼓励,帮助管理人员提升学位、学历。另外,招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充实到管理人员队伍,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打造了一支勤于管理育人、乐于服务育人的队伍。

5.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人才意识大为增强。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工作方针下,艺术院校根据上级精神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同时,各校越来越重视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在学历进修、科研立项、学术研究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人才强校”的思想已经确立。

正视问题,人才工作仍需改进

未来的5年~10年,是高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为艺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社会的复杂变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艺术院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年来,艺术院校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仍需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后备干部储备等方面的方案、措施仍需完善。从人才工作调研的数据分析来看,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对中青年骨干教师重使用、轻培养,有培养措施但尚不够系统;二是各艺术门类内部、各专业内部的论资排辈现象较为严重,传、帮、带尚需延伸。

2.人才机制还不够健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机制还应更加完善。人才队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工作调研中,教师们认为,国家在艺术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中最需要做的工作依次是: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制度和工资分配方式;他们还认为艺术院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足。

3.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还不能够完全适应需要,可持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国际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在关于教师能力和素养提高方面的调研中,艺术院校教师将人才欠缺的主要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排序,依次为:实际运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教师们希望在成长中国家或单位提供的帮助依次是:提供出国学习机会、上级部门对艺术院校的职称评定应给予相应政策、举办系列高端学术讲座等。从数据中分析,多数教师将可持续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并且已经将这种学习意识列为成才的重要因素,他们期待建立可持续培养机制、宽松的人才政策和创建良好的艺术交流机制。

4.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不稳定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利益驱动和人才自身素质已成为造成艺术院校人才队伍不够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人才工作调研中,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住房条件、经济收入和职务晋升机会。此外,教师对于第二职业的看法也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教师表示有兼职收入。排在受访教师最关心问题前三位的依次是:工作内容、工资收入和发展机会。因此,要稳定教师队伍,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脚踏实地,人才工作任重道远

未来5年~10年,艺术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应力求使人才总量储备更加满足客观需要;人才结构更加适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逐步完善。

1.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和分类培养

第一,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艺术院校应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善于组织文化创新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具有崇高道德风尚和人格魅力,能够团结带领一群骨干人才共同奋斗的高层次人才。学校要积极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在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基地建设、重要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实践中,不断提高其学术地位、战略眼光、学术洞察力、领导和组织管理水平。在科研平台建设上,要围绕高层次人才做好建设规划。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锁定目标,列出名单,积极跟踪,重点瞄准那些有潜力成为高层次人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列出专项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出境学习、深造。

第二,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人选,是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保障。要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提高学院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造就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国际或国内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学科团队。

第三,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在教学科研的创新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骨干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等方式,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在职提升学历学位层次、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以舞院为例,学校正在积极筹建“北京舞蹈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进行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咨询服务,促进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需要。

第四,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坚持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锻炼干部。其次,贯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有关规定,推动处级单位领导班子任期内阶段性责任目标的全面落实。再次,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干部培养、任用、管理、监督的配套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二是提高管理岗位干部素质。首先,要积极拓宽渠道、建立机制,为管理干部的发展搭建平台。其次,坚持举办岗前培训班、在职培训班和学习实践班,全面提高党政管理干部素质。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建立能够充分体现管理人才价值与贡献的分配机制,使管理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得到提高。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

第一,按照中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精神,要坚持事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紧密结合,将干部选拔与人才培养统筹考虑,进一步完善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把更多优秀的人才选拔到领导管理岗位上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做好定编、设岗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的意见》精神,要抓住艺术门类升级的有利契机,开展新一轮学科建设,据此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坚持“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分类管理、精简高效”的原则,通过进一步规范编制管理、强化岗位设置、完善聘任机制,逐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探索建立符合艺术院校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第三,按照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思路,在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上,依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用人制度。

第四,严把人才遴选质量,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和科学精神、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根据学科和岗位的不同特点,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同行专家、专业组织和学生多元参与的教师评价体系。

3.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围绕人才规划的任务和目标,抓好选留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四个环节。通过选留引进,保证人才总量供需平衡;通过培养,提高人才队伍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使用,锻炼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通过评价,发现并启用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根据学校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要把人、财、物统筹使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创新人才组织模式,积极改革教学科研组织形式,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学术梯队。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继续加大力度抓紧抓好高层次引进工作。一是做到引人和引智并举;二是在引进规划上做到课题化研究;三是在个体引进计划的设计上做到项目化管理;四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做到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