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篇1

一、新旧方案的对比分析

1.从方案名称上看,新评估方案与旧评估方案有两处不同。一是新方案的名称,去掉“水平”二字,称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二是新方案不再称为“高职高专院校”,改称为“高等职业院校”。名称上的修改,明确了评估的目的,突出过程评估,加强评估的针对性。

2.从评估目的来看,旧方案的评估目的出现了重心偏移的不良现象――向鉴定偏移、向优秀偏移、向外延偏移。新方案的评估以分析诊断、促进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目的,更加重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引导高职院校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3.从评估方案指导思想来看,新方案更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由“二十字”方针、“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以及16号文件的精神构成的评估指导思想,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引导高职院校切实落实16号文件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使得新的评估方案更加能够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具体要求。

4.从评估结论来看,新评估方案体现了评价与指导的共同作用。新评估方案中规定,评估等级分“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级,评估结论的重点是对关键要素的分析和对改进工作的建议,不再采用旧方案的“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多级结论。这样就避免了以往评估中个别院校重评估结论等级,轻评估过程的不良思想。

5.从评估指标体系来看,新旧方案的指标变动较大。首先是指标中称谓的修改。旧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呈塔式结构,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主要观测点构成。在新评估方案中,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不再命名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而是改称为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说明、建议重点观察内容、数据库相应编号。“主要评估指标”反映的是具体评估目的,“关键评估要素”是主要评估指标的分解与细化,“说明”指的是评估过程中的考察思路,“建议重点考察内容”是该项关键评估要素的主要反映内容。“数据库相应编号”则是建议重点考察内容在“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中的数据的反映。

其次是指标结构的修改。旧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是由三级指标构成的塔式结构,次级指标是上一级指标的分解。新评估方案改为由“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说明”“建议重点考察内容”以及“数据库相应编号”等内容模块构成的指标体系形式。旧指标体系是由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构成,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由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构成,每个评估要素附有说明、建议考察内容和数据库证明,取消了主要观测点。

再次是指标内涵的修改。在主要评估指标中,去掉了旧方案的“办学指导思想”,增加了“领导作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独立为主要评估指标;增设“特色专业建设”,突出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关键评估要素也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如 “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双证书获取”“就业”“社会服务”等突出的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色要素,都纳入了关键评估要素之中。

最后是参考权重的修改。旧评估方案中,针对每项主要观测点都附有相对应的参考权重,用于学校在自评和专家评审时计算分值。在新评估方案中,取消了评分制,随即也取消了参考权重,而是结合数据库提供的相应信息作出综合判断,给出“通过”或“暂缓通过”的结论。

6.增设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库。新的评估方案增加了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平台,自下而上形成基本数据,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是评估中查阅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采集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建立自我监控、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机制。

7.实施的程序与方法做了修改。新的评估方案,要求评估专家组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专任教师参与;专家进校前要认真审阅基本信息数据,并对各指标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和考察重点建议;反馈意见重点为对关键要素的分析和改进意见;减少专家人数,缩短评估时间,简化了评估项目,侧重于研究探讨、特色专业剖析、教师说课以及深度访谈等。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特点

经过上述新旧方案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新评估方案在旧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改,它的设计思路是以16号文件的各项要求为出发点,以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设计的,“硬件变软,软件变硬”,主要依靠“数据平台加重点考察”,许多观测点都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使之操作性更强,由“水平评估”向“达标评估”过渡,淡化等次,强化标准。

1.全面性与整体性。新评估方案是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为评估对象,以整体评估为主,方案包含评估指标体系与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库两部分。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库涵盖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且实行一年一报制度,两者相结合,既能全面诊断人才培养工作,又能掌握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度和改进情况,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2.突出“职业性”。新评估方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首先是名称改为“高等职业院校”,说明新的评估方案更加注重高职教育特色,方案适用于高职教育,不再如旧方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其次是评估指导思想除了二十字方针外,增加了以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和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导思想,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职能和内涵发展的各项要求,突出“职业性”的特色;此外,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师资“双师”结构和素质的培养,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倡导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改革,均集中反映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3.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新评估方案重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首先是评估方案名称中“水平”二字的删除,说明评估不再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鉴定,而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精湛情况进行全面地诊断与把握;评估指导思想全面反映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评估方案增加的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库以及一年一报的制度,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常态控制的有效途径,掌握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具体要求。

4.评估从普查走向重点。新评估方案要求各专家进校前认真审阅学校提供的数据、信息,并对各“主要评估指标”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和考察重点的建议。专家进校评估的工作目标明确,不再出现老方案实施时专家对进校评估的工作目标不清晰情况。专家组反馈时,一改过去花大量时间讨论等级、赋分的情况,重点反馈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重在“诊断”和“开方”。

5.专家从裁判变为医生。旧方案的“水平”评估,要求专家对各项观测点进行评价、赋分、定等级,专家的职能主要是“裁判”,通过现场考察来发现问题,查找扣分依据,以便尽可能客观、公正地给出等级和分值。如此一来,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都过分地关注等级和分值,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更是偏离了16号文件精神。新方案淡化了结论,更注重实效,专家组的任务重在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扮演“医生”角色,尽可能客观、准确地指出问题,开出“处方”。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2]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2004]16号.

篇2

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15年达到74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2万人,创历史新高。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765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和每年留学回国的30万左右的学生,预计将有100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大军。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当前,虽然高校大力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但是很多情况不尽如人意,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尚未真正融合职业指导思想,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是专业教师调研商讨制定,有的甚至是闭门造车,没有紧密结合就业实际的反馈进行修正,造成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所以如何促使大学生顺利步入职场以及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是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

职业指导面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一在于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二在于指导和帮助用人单位合理用人,并为其提供咨询[1]。所以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一)职业准备的引领功能,可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专科生在学校中要度过四年或三年的大学生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学校的时间更长。漫长的大学生活只有最后一年才正式进入求职环节。大学生由于缺乏全面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其就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不能顺利就业或者不能更高质量地就业。因此,职业指导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与个人的成才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职业准备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友介绍和大众媒体报道,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相关行业和岗位有所了解,对将来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初步认知。大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期间的各种平台,充分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以迎接未来的激烈挑战。基本能力诸如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等是推动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或班级的学生干部,在服务广大同学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基本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比较青睐的重要原因。在专业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更加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更加积极地参与实习实训实践,对专业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会。当前,社会上很多工作对计算机和英语等工具的应用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在毕业前应该对此有所准备。

(二)择业定向功能,可增强学生目标职业的预测分析

大学毕业生的出口一般有两个:一是选择就业创业,二是继续攻读深造。无论怎样,最后都要实现就业。大学生所学专业适合从事的职业岗位非常多,而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基本上是固定的。行业中涵盖众多的岗位,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质,可以更好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是自己喜欢且能实现就业的工作。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霍兰德兴趣类型、九型人格等,都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并可在其职业选择过程中发挥良好的定向作用。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努力方向,从而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通过自我剖析,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在职业选择时,能够实现自身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匹配,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锻炼,做到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就业。

(三)提供求职信息的功能,可提升学生高效就业的匹配程度

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求职阶段更好地掌握和收集就业信息,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用人单位对所招聘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职业指导给大学生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信息,而且带给求职者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增加应聘和面试成功的几率。大学生在求职时,不仅要对自身的才能、优点、弱点、家庭期望、国家需要、个人所受教育和职业选择作出判断,同时还要更好地了解应聘的企业,对企业的概况、文化、发展前景和招聘工作人员的培养目标等有全面的认知。在求职环节,大学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求职方案,并且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每次应聘结束后,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找出应聘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形成一个PDCA的内循环,持续进行完善和改进。

(四)职业生涯的促进发展功能,可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内驱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预。“预”是什么?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就是为达成职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人生的灯塔,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前进的航道,唯有如此,个人的职业发展才能驶向远方。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从觉知与承诺开始,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觉知了,其内在的动力才能被激活,才会有进一步改变与发展的承诺[2]。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发现内心深处的最看重的原则和品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人才能进行下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由此可见,在不同发展阶段促进个人发展的需求内动力是不同的,而个人所有的需求层次能够为后续的发展指明方向。生涯大师舒伯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大学生应该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则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个人才会乐此不疲,更加有利于职业胜任力的提升。

(五)就业规范功能,可形成独具特色的就业指导品牌

职业指导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指导规律,能够促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系统、规范。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已经开展多年,起到了岗位信息提供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的作用。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高校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就业的工作方式或流程。面对不同届次毕业生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群体特点,毕业时所面临的不同的供求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然会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贯彻职业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突出特色,大胆创新,以求设计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就业指导方法。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并通过长期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就业指导品牌。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有待提高

高校各专业都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就业领域等做了基本说明。在招生、培养环节中,人才培养方案起到了引领性作用。但是方案存在制定时间过早,更新周期较长等问题。例如,有的专业从设立专业到办学至今,一直没有大的更新,再如方案中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等等。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忽视或弱化职业指导的现象。而缺乏职业指导和就业反馈容易导致高校所设专业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甚至脱节,容易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职业需求不相匹配。当前,部分高校尤其是公办本科院校招生压力相对较小,致使高校改革缺乏动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处于自觉阶段,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自查自纠为主,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和就业反馈机制。职业指导有着科学系统的规律,把握其内在规律,并融会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及时反馈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可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从而促使高校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及时完善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职业指导师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在工作中不但具备多门学科的知识储备还需具有综合把控好各因素关系的能力。学生在职业探索中遇到阻碍而受挫,职业指导师就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并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这就需要职业指导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一般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辅导员组成,辅导员在高校职业指导师中占比很大。专职辅导员在高校中配备不足,并且日常工作繁重,很难抽出多余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有效的职业指导。所以,一方面,高校需要做好有利于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力度,通过对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实践,培养一批热爱职业指导的教师,同时提高其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职业指导的软硬件配备,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根本保障,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指导的需求。

(三)指导形式有待创新,内容需要充实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关课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是引入职业指导较晚,部分高校重视不够,既不是必修课,也不是选修课,而仅作为辅修课来对待,没有相应的学分,这样该课程就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或兴趣进行辅修;二是大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缺乏了解,对课程内容知之甚少,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很难吸引所有在校学生的参与;三是国内职业指导起步较晚,校园文化中没有相应的映射,缺乏培育关注和支持职业指导的氛围;四是职业指导课程设计内容空泛,形式老套,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创新;五是职业指导的部分课程需要互动和生涯探索的沙盘模拟,并且要求人数不宜过多,部分高校很难满足此类教学条件。

三、构建融合职业指导思想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3],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高校可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养出国家和社会的可用之才。所谓培养什么人,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领的人。至于如何培养人,就是高校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应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素养。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多样化日益突出,部分大学生还存在职业发展困惑现象。高校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论对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生活,还是对社会稳定和教育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往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虽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毕业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说明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存在不足。高校需要在关键时间节点将职业指导内容嵌入相应的能力素质提升模块,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育人模式。对高校而言,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此项任务,这是高校为其学生应尽的职责。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会起到引领未来中华民族素质的作用,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然而,目前存在的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实现就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很难成为人才。社会、家庭、学生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应具备生存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探索融合职业指导思想的学生培养新模式非常紧迫,也很必要。应该建立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即,职业指导为高校全员参与的基础性工作,学生家庭积极参与,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从而培养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专业知识技能合格的大学生,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篇3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的问题。一般来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同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目标分析阶段,旨在确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目标是培养计划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安排的最终依据。培养目标的相关利益者包括外部相关利益者和内部相关利益者。外部相关利益者包括家长、用人单位、教育管理机构等;内部相关利益者包括学生、教师、教辅行政等。不同利益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期望各不相同,所以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不同利益者的主要期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力求做到求大同而存小异。课程体系的确定旨在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不同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具有针对性,所以课程设置必须针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利用项目管理的WBS技术将培养目标细分为具体的理论技能要求和实践技能要求,然后将这些细分的具体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将相近的技能要求纳入同一门课程,最终形成针对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在确定课程体系后,还需要将课程按照先后次序安排到各个学期,并确定每门课程所占的学时数。借助项目管理技术的活动分析方法和时间分析方法,可以用网络图法首先确定课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多少和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每门课程所需学时数,最后按照学期的课时数限制将课程分配到各个学期而得出具体的培养计划。

2.设计模式应用实证分析

项目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水平,强化教师的教学效果等,在实施中需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要认真谨慎。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它是整个培养计划的灵魂,如果目标确定不合理,那么培养计划注定是失败的。在确定培养目标前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准确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学生自身的求学愿望,同时要注意借鉴学习同类学校的成功经验和最新理念。二是在目标分解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需要来进行课程设置,避免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干的课程,课程内容务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三是在课程进度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进行课程安排,要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体系。下面结合大连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介绍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模式应用过程。由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开设多年,已有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但是,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在汲取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并不固守已有的模式,而是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优化工作。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阶段,二是设计论证阶段,三是完善确定阶段。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模式融入了三个阶段之中,使得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内容合理、特色鲜明。调研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前培养方案的不足和优点、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发展趋势等,确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保留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经验,汲取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华,为最终打造科学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基础。设计论证阶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以往相关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经验,并充分考虑各方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后,以教研室为单位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设计。然后,由学校统一组织,邀请同行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同本校专业教师一起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研讨会,充分收集听取各方意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首先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同时结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要求,针对两者的具体要求,设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我们又运用了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技术,利用网络图分析了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完善确定阶段:根据设计论证阶段的意见,由教研室结合具体情况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至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确定,最后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后确定。

3.结语

篇4

关键词:GIS;培养方案;优化

GIS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是对既有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提升。

1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背景

自1999年全国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系统(GIS)本科专业以来,至今已有超过160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GIS专业设置基于三种背景:地理背景、测绘背景和计算机背景,不同背景GIS专业都汲取其各自学科的营养精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对山东交通学院2004、2005级GIS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去向:(1)按测绘专业就业,约占30%。(2)考研继续深造,约占25%。(3)从事GIS软硬件销售及技术支持,约占20%。(4)从事GIS开发工作,约占15%。(5)其他行业,约占10%。

就业去向表明,虽然毕业生大都从事与GIS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存在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偏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2培养方案优化指导思想

2.1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层次。解决此问题还应该依靠GIS的就业渠道,例如GIS软件开发、GIS应用系统设计与建立、GIS应用与维护等。

2.2平衡GIS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化过程中注重平衡GIS与地理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和计算机技术专业之间的关系。

2.3体现交通院校特色。具有交通院校特色的GIS专业人才培养需和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城市建设等行业相结合,应考虑设置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等课程。

2.4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领域。GIS技术发展较快且势头猛劲,教学课程应该融入超前的理念,紧跟技术最前沿,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法

3.1课程设置优化。GIS学科的多学科性与交叉性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应该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学生的服务行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优化后基础课中删除了“环境科学原理和国土规划”;“网页设计”更改成“计算机网络”,为开设WEBGIS打下基础;增加了“地理建模原理”,强调地理模型在GIS中的重要性;“地图数据库”更改成“空间数据库”,强调数据库在GIS中的重要性;嵌入式GIS是一个新的行业增长点,故“把嵌入式GIS”由选修课调整为基础课;“数字城市”也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故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调整为“数字城市”;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3D GIS和UML,强调了新技术与GIS的结合与应用。

3.2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优化后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重视GIS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建设,强调在人才培养上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优化后减少了实践环节的数量,由10个调整为7个,但总的时间还是16周;增加了2周嵌入式GIS实习,以配合新增加的专业基础课嵌入式GIS;增加了2周组件式GIS实习,以配合专业基础课组件式GIS;删除了测量实习,只保留数字测图实习;删除了1周综合地理学实习,只保留课堂讲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VC++)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GPS实习和Web-GIS课程设计合并成了6周的GIS工程综合实习,突出其系统性、完整性。

4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成果

4.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更新优化了知识体系和结构,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大增。

4.2学生专业认同感增强。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学生对GIS专业的定位更准确,理解更深刻,学生专业忠诚度大大提高,专业信心大增。

4.3学生素质、能力明显改观。2011届毕业生中只有10%按测绘专业到施工单位就业,20%的学生考研,70%的学生到GIS相关行业就业,其中30%的学生从事GIS开发工作;2012届毕业生中20%的学生考研,其余80%的学生全部到GIS行业就业,就业层次大幅提高。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摸索前进。在明确GIS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适应性,突出应用性,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GIS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杏元,黄平.GIS内涵的发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 31(01):58-59.

篇5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课程体系

目前市场营销人员主要来源于两条渠道:一是来自大中专院校的营销专业毕业生,二是来自各个企业所在行业的专业人员。调查表明,企业对上述两类人员并不满意。

从目前全国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看,全国642所本科高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191所,其课程设置绝大多数以营销理论课为主,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能营销,但是由于他们对所营销的商品并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大大影响其市场营销的能力。所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解决“通”“专”结合的问题。

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的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这既符合这些学校的资源现状,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如何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性特征的同时,更加要求本科毕业生具有职业技能的特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人才培养层次高移的趋势。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突出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性或技术性”特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其技能要求就更加强烈。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服务的着眼点要放到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它既不同于以往的高职高专,又要有别于研究型或学术性大学。因此,其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要体现以下几点:

1.贯彻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一规定应贯穿于市场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

2.跟踪世界营销教育发展潮流。营销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同程度地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3.突出“应用型”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才”教育,是一种“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层次,是“工程师”的摇篮。其培养的人才具有专才性和即时性,即实际技能要强,工作上手要快,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

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课程体系是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构成、各门(类)课程间的比例以及课程如何进行组织”。它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我认为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

如图所示,在“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2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整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群所构成。

篇6

1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社会背景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扎下根来,从而引起对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社会需求。中国的体育教师培养工作从20世纪初由官办的师范学堂附设体操学堂或体操科开始,至今已历时百余年[1]。解放以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直是指导我国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师也一直是学校教师队伍中理所当然的重要成员,成为主司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职能的社会职业。体育教师由于其工作性质和社会职能所决定,只有通过专门培养训练才能担当起这一神圣的职责,这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

解放后的几十年里,我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大力兴办体育教育专业。在50年代初期最先创办的六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里,体育教育专业是最早设立和举足轻重的专业。根据李鸿江汇集的材料,到2004年,创办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已达208所[2],其势头方兴未艾。据此可以推断,截至目前为止兴办本专业的学校或多达300多所。60年多来,体育教育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数十万合格的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为我国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经历了5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均会推出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3]。这些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实施,对于保证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规格化、科学化和整体优化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部最近一次出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是在2003年[4]。它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颁布的,也是在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本专业人才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颁布的。该课程方案是现阶段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基础。据黄汉升等人研究,该课程方案是“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意识,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特点。发展个性,全面育人,推进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整合主干课程,突出课程弹性;开足选修课,增强适应性;规范任选课,课程小型化;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等基本特征[5]。

武汉体育学院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成立的六所体育学院之一,一直是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据统计,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二万多名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人才。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已经具有了优厚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成为湖北省第三批高校品牌专业。该专业的体操课程、篮球课程是近年来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拥有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田径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

然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同全国其他体育院校一样,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许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仓促上马”和“盲目扩军”,造成本专业培养规模急剧膨胀,使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扩招”后直接导致的教学资源过度开发和超负载使用,使得教师队伍和原有学科的优势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对体育师资人才新的要求,使得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层矛盾开始显现并日益尖锐起来。作为传统的老专业,既有文化积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厚的传统积聚优势,也有接受新事物迟钝、改革创新迟缓的传统思维定势。因此,本专业的发展必须跟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找准培养方案新的突破点和创新面,着力培养学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本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优化完善,从而在新的形势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鉴于此,当务之急就是对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精心设计和有效落实。

2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

专业培养方案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严密科学内涵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从纵向观察,由上至下可以包含四个基本层次。其中,第一层为专业人才定位,即专业人才的职业定向、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定位等,它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二层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学时安排等,它是人才培养的决策思维。第三层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建设(教材、技术与理论)、教学过程(教、学、传播媒介)和养成教育等,这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第四层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如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质量调查、就业率等(图1)。由此看来,培养方案居于人才培养系统的第二层,上达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下接整个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承上启下引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处于核心位置。一方面,各种人才培养措施,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培养目标的定位,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同时也要受到专业和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培养目标又直接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构建、教学体系的实施和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当然,要制定好科学实用的培养方案,还要考虑是否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只有切实解决好以上诸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图2)。

可见,科学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顶层设计,又与人才培养实施和反馈相通连,因此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就说明,本专业以培养各级各类体育师资为基本目标,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职业活动需要的体育操作技能。然而,仅有专业技能还不够,当代学校教育要求体育师资首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体健美的塑造师”,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者,因而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广泛渗透教师职业活动的多元性知识。同时,“复合型”是本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利器。由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哪怕学生在体育师资岗位上不能充分就业,依赖其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完全有可能在广幅的“体育”岗位上就业。因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当注意克服“只注重专业技能,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偏向,坚持“文理兼修、多专多能”的专业特色,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不断丰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以知识、技能为专业载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最终目标,坚持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位一体,把学会做人做事和适应就业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修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握体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一般而言,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必须涉及如下一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问题,即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以及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关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破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1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

通识课程又称公共课程,或称思政课+综合素质课,是涉及到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素质和人格培养知识。在我国,通识课程主要涉及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及语言类、计算机类相关领域的知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本专业通识课程(公共课)有专门的规定,并规定总学时为720学时。该类课程具有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特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训练课程。专修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课程,其课程体系的门类和学术水平,是专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经专业培养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有力武器。

从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运行情况来看,学生对通识课程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倚轻倚重现象。在总体上对通识课程不太重视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偏重于外语学习,部分学生偏重于计算机学习。这就说明,如何真正发挥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促进通识课程的实用化,以及课程内容学时的弹性化和个性化,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专修课程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就业形势不够明朗,造成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对专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如何通过对此类课程的优化设计,促进其专业课程适度简约化和功能最大化,是方案修订者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

3.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教育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将本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规定为1126学时,6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为880学时,50学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大约为5.6∶4.4。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趋向是稳定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这种趋向在本方案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研究认为,必修课程大都为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无可取代。鉴于当前必修课程过泛过滥的情况,有必要对本类课程加以整合,科学地精选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反映专业特色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为专业课程,可以被置换但不能或缺;自由选修课程为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而自由选择的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与培养目标的相关度不大,但与素质与人格培养和社会需求有关。因此,应当在保证必修课程前提下适当扩大选修。同时,必修课程需要强调整合,选修课程需要强调多样化。

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在修订思路上可以有一个重要转折,就是由学生选择方案,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不是由方案约束学生。也就是说,可以在牢牢把握必修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把选修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可以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总量,督促学生学精学深,而将其他课程列入选修课程菜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有这类课程的选择权利。这样,学生自己主动选择了某门课程,就会认真对待和认真学习,少数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态度和“逃课”现象就会大为减轻。

那么,哪些课程可以列为必修课程呢?通过分析,以下十一门课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最为重要,应当列为必修课程,即技术课中的田径、体操、健美操、武术、大球一项、小球一项;理论课中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学校体育理论、教育学课程。这些课程应当是本专业教育立身之本,舍此则树动枝摇。就目前而言,这些课程的份量可适当加重,促进其“领域化”。有的课程,如理论课中的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概论、体育健身学等,技术课中其他球类、游泳等,其地位也很重要,但带有性质,甚至可以被取代。这些课程有则如虎添翼,缺则影响不大。有的新兴项目课程,如攀岩、定向、毽球、跆拳道等,其地位带有拓展性质。这些课程有则枝繁叶茂,缺则亦无不可。有的课程则要拓宽,如融通课程、顶点课程、实践课程等,从而架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3.3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

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即术科与学科)的划分,是体育教育专业特有的课程划分方法,也体现出体育类专业的课程特点。在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中,有必要强调学习领域的实践性质。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操作性、技艺性、表现性和直观性,没有这些特性,也就丧失了体育和体育专业存在的价值。因此,应当把技术课程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在学时比例上给予充分保证。

同时,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己任,带有明显的师范性质,教师的理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运动员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一般运动员要全面得多。因此,将术科与学科二者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培养方案修订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教育部分布的五套课程方案中,似乎有一种偏向,即过分强调理论课程而对技术课程重视不够。比如,从1980年“课程方案”中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例基本持平,到了2003年,理论课程的比例竞达到60.8%,技术课程却只有39.2%,二十多年来理论课程大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而技术课程却减少了一成多。这种情况,对于入学前未从事体育专项训练而进入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保证技术课程的学时,是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在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克服长期存在的“竞技中心主义”和“学科中心主义”倾向,加强能力培养、教法研究和学习指导,真正把专项教学发展成专业化教育的科学轨道上来。

3.4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

技术课程中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和见仁见智的问题。所谓专长课程,即本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培养和自身条件,在个别项目中运动能力突出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实践课程,或理论学科中的优势课程。专长课程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专长,有更多的学时保障。由于几十年来专业人才培养的积累,体育院校与一般师范院校相比较,在专长课程方面具有优势,这已为业内所公认。所谓普修课程,则是大学生适应教师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多项运动技能和理论课程。由于体育教师担任着多种体育课程教学和全面育人的任务,有必要掌握适应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广泛的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确处理好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

武汉体育学院本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种创新思维是将专长课程由原来的“一专”合理设定为“二专”,即使学生担当二个运动专项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一专项是学生本人所具备的运动优势项目,反映出体育技术训练中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专项往往是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或是原先在中小学阶段所重点形成的体育运动优势项目。而设置第二专项的目的,则是灵活地反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代趋向,紧贴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便于学生因势转轨和另辟蹊径。从目前的社会反馈意见来看,社会对“二专”设置构想和实践持充分肯定的意见。同时,在实践中还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对普修课程的重视程度,防止专长课程学习面过窄而缺乏社会适应力的偏向。

3.5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

本文所称的传统课程,是指那些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较为稳定并逐渐形成传统的体育技术课程。时尚课程,即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而逐渐开展或拓新的体育项目课程。由于体育运动的生活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时尚运动项目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过去称之为贵族性的时尚运动项目,正在逐步地回归到普通人群的生活中,并逐步演变成体育课程。任何一种专业培养方案,都会存在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的合理配置问题,人们需要保持传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必须与时俱进和紧扣时代脉搏,既不离“源头”,又要有“活水”。

在传统体育课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田径课程和体操课程。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最基础的运动项目,它包含参加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跑、跳、投掷等基本运动技能。然而,田径运动又较为枯燥,缺少像一般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传统体操课程基本上由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组成,这些运动项目由于其难度偏大而与普通中小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对田径和体操课程,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使其适合普通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近年来在田径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在传统徒手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健美操,为传统课程的现代性改造开辟了新路。

时尚课程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而开发的课程,如网球、高尔夫课程等。与时俱进地发展时尚运动课程,有助于提高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促进体育运动生活化。许多时尚运动项目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而得到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喜爱,成为确定运动专项时的首选运动项目。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社会,时尚运动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所限制,许多项目难以成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更是难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对时尚项目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注意克服“跟风”和“赶时髦”的倾向。

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对有一定医疗工作经历的成人进行的高层次医学教育,肩负着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更加和谐医患关系,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神圣使命。构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方面适时加以改革和完善,才能彰显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促进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1.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成人医学教育改革步子显得滞后,很多方面仍在照搬普通医学教育模式,尚未形成适合当前医疗卫生发展形势、满足成教学生成长提高需要的新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绝大部分成人医学高校仍然局限于借鉴普通医学教育的模式,过于追求体系化,求全求多,专业基础课门数和公共课程学时过多,忽略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现实。

教学内容上,沿袭课本体系,注重理论讲解,未能顾及学生重视对临床问题的解决和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实际需求。尤其突出的是公共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重复原来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教学方法上,仍以理论讲授为主。由于课程设置上的欠缺,将学生集中在教室进行教学。特别是现在学制只有两年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当紧张。减少实验课和见习课成为必然选择,更无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上,忽视成教学生理解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而记忆力相对下降的实际情况,仍然沿袭传统的书面、闭卷的考试方式,不能完全达到考核的目的。

2.构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现实背景

2.1 现行的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存在观念、内容、结构滞后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本上沿用全日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缺乏成人教育的特色。(2)结构框架陈旧,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不能体现具有成人特点的素质教育、能力构建及个性化教育为目标的培养方案要素。(3)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口径较窄;课程设置普教色彩较浓,成教色彩较淡;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陈旧的课程多,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专升本与专科课程重复比例过高,要求、区别不明确。

2.2 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具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人高等教育依托全日制专业办学,共享教学资源,必须借鉴全日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成果,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使其既要符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以应用性来构建知识、能力结构,以突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2.3 学制和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

教育部取消了高等院校办成教脱产的学习形式,只保留了业余的学习形式。学制也由原来的两年或三年改成了两年半。

2.4 成教生源成份发生了新变化

过去成教学生主要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各行业在职在岗多年的人员,近几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年龄偏大的在职生源少了,年龄在20多岁的生源多了,多是中专毕业生或专科升本科的学生。他们对社会了解甚少,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未就业的成教学生希望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后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生源变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注意加强对成教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培养成教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培养目标以及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加强内容和体系的统筹和协调。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根据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来源、层次、学习形式的独特性,制定相关教学计划。遵循成人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统一要求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

4.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

总体思路是: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展开讨论和学习。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进度层次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促进学员的个性发展,达到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效率、“学以致用,以应用为主”的目的。

4.1 课程设置上,加大整合调整力度

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开设门数, 减少公共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增加临床课程学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尽量避免开设重复课程,有些不得不开的重复课程,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要有新的举措。

4.2 教学方法上,开展以讲座形式为主,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

根据课程特点;针对成教学生已具备相应医学基础的特点,对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可以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专题,以讲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而对于医学专业课教学主要采取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病案,开展教学诊治,在实践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提供案例,或选取具有争议性的典型案例,在讨论中传授讲解相关的理论。

4.3 教学途径上,加强与医院的合作

认真研究和探索学校教学与医院进修的结合之路,努力促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培养,这既是成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成人医学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广泛吸收临床医生参与教学,把成人医学教育的课堂扩展到医院的科室(包括门诊)、移动到患者的病床前,针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患者或病种加以分析讲解,这样的培养模式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单纯的课堂教学都不自觉地将重点放在完整理论体系的讲解上,难免有陷入学究之嫌,而医院则注重理论的运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从理论到实践后又回到理论的成教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亲密接触广泛的门诊、住院患者,尤其是自己执业范围之外的患者,学习专家诊治的经验,感受专家的理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消化和应用。

4.4 教学内容上,大力改革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补充新的知识和理论

成人医学教育的目标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使整个行业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服务水准上台阶。由此,有必要把理论教育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融进继续医学教育的成分,让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完成理论进修与业务提升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点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意志锤炼;在人文社科方面,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人格、气质和修养;同时注意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英语学习的认识,并结合当前受教育者的特点(外语基础较差),通过提高对专业水平的要求,平衡外语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水准,引导学生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上。在专业知识上,力求精讲重要章节、串讲医学基础、传授临床技能,及时补充、重点传授新知识、新理论,把握医学发展趋势,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5 在考核形式上改革

采取适合成人特点的闭卷加开卷、闭卷、开卷加技能操作、论文、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将考核的重点定位于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上,尽量避免为考试而考试,同时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核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张立奇.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7,49:98.

[2]安翔,崔安平,惠西荣.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悉[J]. 继续教育研究,2008,2(5).

[3]张学军. 再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趋势[J]. 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2007(1):5-8.

[4]余爱萍.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兼谈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之路[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2004):5.

[5]李敏. 简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 2004,9:6.

[6]蔡天玉,胡立勇.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 药学教育,2005,3:24.

[7]徐致琴. 探索新时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新思路[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26(4).

[8]黄健. 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高校成人教育机构自主创新刍议[J].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12.

[9]汪泓,吴丽萍. 当今成人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6,1:1-5.

[10]刘文香.论成人教育的功能与实效[J].职教论坛, 2007,1:26-28.

作者简介:

肖国华(1969-),女,湖南祁阳人,硕士,讲师。

通讯作者:

王宗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篇8

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一、认真学习重开局

认真学习《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深入领会教育部教高XX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执行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的评建工作方案,前往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学习评建工作经验,请了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肖智清教授来讲学。通过反复学习文件材料,认真研讨指标体系内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该做什么、该重点做什么、该先做什么等一系列值得我们认真去深思的问题。

因为评估牵涉到每一个人,涉及到每一桩事,它需要人人的参与、需要方方面面的精心准备,需要上上下下的统一行动,所以成功开好评估动员大会事关全院师生员工思想的统一、人心的凝聚、资源的整合。评建办联合院办、组织人事处等多家单位精心策划和筹备了评估动员大会,请彭院长做了题为《扎实工作、以评促建、提高质量、努力开创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的报告,董书记做了指示:事事都是评估内容,人人都是评估对象,要尽快进入状态,增强危机感,提高责任心,举全院之力奋战评估年。

动员大会后,全院各部门签订责任状,师生员工以此为起点全面拉开了自查、自评、自建工作的序幕。评建办也时时跟进——在组织建设方面:组建院内各工作小组,各系设立评估专干,评建办内部各人明确工作职责。在材料建设方面:起草了评建任务分配表、编制了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文件汇编材料。在宣传报道方面:开通了评建办工作网站,编写了评建简报,配合学院院报编辑部进行专题报道。

二、谋篇布局重细节

评建办公室根据学院评建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评建办整体工作框架,认真推敲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细枝末节,努力做到主线清晰,支线尽量丰满。

为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评建办认真归纳学院基本办学条件与评估要求的差距,九易其稿,整理成报告,供领导与市委、市政府联系。

为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评建办收集整理其他学院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学院实际情况,组织多部门认真讨论,多次修订,形成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内容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讨论。

和多个部门联系,深入研讨,督促各职能部门形成十一五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重要规划。

篇9

关键词:学院羽毛球队;课程方案;改革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1概括

益阳是羽毛球运动之乡,湖南城市学院坐落在益阳,学院男、女羽毛球队自2003年以来18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比赛的骄人战绩。学院羽毛球队是由体育学院羽毛球技术最优秀和比赛实战能力最强的学生组成的队伍。但作为羽毛球队教练若只单纯地抓训练工作是不够的,如何更好地培养这些具有羽毛球技能特长的学生,如何在保持羽毛球队竞技实力的前提下,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大学生,是我们更重要的责任。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不仅行业种类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每个行业也都开始细分化,这对我们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由此,尽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及其教学方法体系,使高校具有专项特长的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此我们配合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根据社会和市场对羽毛球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变化,对学院羽毛球队学生的专项课程方案做整体的改革设计,并通过实验来检验改革设计的合理性,培养出优质高水平的体育毕业生,切实推动和促进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实验设计

2.1实验对象

以2005~2010年入学的参加学院羽毛球队的学生为实验对象,按照改革设计的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及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与训练;以各年级羽毛球队学生与同年级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对照组。

2.2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组各年级羽毛球队的学生严格按照课程改革设计方案实施教学与训练,与对照组学生同时进行相同内容的考试及相同标准的试卷批改;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相同的教学时数、场馆设施条件及基础保障;对实验组学生不施加正常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因素和影响。

2.3课程方案的改革设计

对学院羽毛球队专项课程方案的改革设计,是按照基础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代表队训练的课程三部构成及分布做具体的编排和分配,再按照四年、八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和训练时数。基础实践教学课程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另在高级阶段设置专选精选课程和专题讲座课程,基本是与体教和社体专选的课程学习是一致的,由此羽毛球课程在系统化的基础上具有了细分化和多目标化的特点,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概述、基本技术及其教学训练、基础战术及其教学训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基层羽毛球队的组队和训练过程控制及比赛指导、基层羽毛球竞赛的组织和筹划等七个部分。

学院羽毛球队训练是围绕竞技能力培养精心设计运动训练的课程计划,最后通过教学实验证明改革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紧密结合,使课程在重视基础教学训练的同时具有了内容灵活性和社会适用性。课程设计在注意保证课程结构布局的合理及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同时,特别注意新增设课程的目标性与实效性,使课程设计既重视基础和系统性,也增加了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开发的弹性。新增设和细分化的课程都具有独立意义,对提高学生羽毛球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见表1)。

表1羽毛球专项课程整体构成的改革设计及四年学习过程教学时数安排

2.4 课程方案的实施

2.4.1教学大纲的修订:各类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提出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指标;要利用羽毛球教学训练过程的特点提出培养学生的性格、心理品质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素养指标;提出培养相应组织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指标的同时,要突出强调培养学生比赛实战和观察分析能力。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反映最前沿和最先进的羽毛球知识构成与技术发展动态,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技能体系;要与现实羽毛球市场的需求相适应,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到内容与学生基础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知识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制定,用30%的分数对学生平时的能力表现做公开的评定及折算分数,理论知识笔试也增加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综合及运用发挥能力的题目。

2.4.2实践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从方法学角度出发,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趋向,即在指导思想上要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定位上要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在结构形式上由讲授为主转向指导学生自主和研究性学习为主,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羽毛球队训练是在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核心和主题,训练过程把突出抓实战能力贯穿始终,所以训练方法在保证其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同时,重视对抗和实战演练,使学生更多地在接近比赛实战的过程中体验比赛和成功。

2.4.3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设计:按照设定的理论课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教学针对学生已有的基础采用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归纳成若干个问题,并设计讨论命题,给学生表达和阐述观点及解答问题的机会,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表2各年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综合考试情况对比

表3学院羽毛球队实验期间参加各级传统比赛总分名次情况统计

表2是对6个年级的学院羽毛球队学生按照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教学和训练最后所取得的各类考试和测评成绩及与对照组考试成绩的对比情况。结果表明:各轮实验教学实验组的理论综合成绩都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水平,而综合能力测评成绩要略微优于对照组。一般而言,学院羽毛球队的入学理论成绩差于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而在专项理论考试中能够达到同等水平,说明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收到较好的效果。表3结果表明:对学院羽毛球队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不仅保证了训练,而且实验阶段还取得了参加比赛最好成绩。实验结果证明研究设计的羽毛球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有效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可以推广应用。

3.2 讨论分析

3.2.1羽毛球专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目前我院羽毛球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普修、体教专选、社体专选、学院代表队训练等课程。学院羽毛球队的教学与训练是处在学院羽毛球课程体系较高的层次上,经过近十几年的改革实践形成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体系,深刻认识到学院羽毛球队学生不仅要取得各类比赛的成绩及为学校争光,而且也要成为国家未来的体育专业人才。学院整体的体育专业的课程方案为人才塑造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但是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是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需要做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学院羽毛球队学生是以羽毛球专项学生为主,体育专业的羽毛球专项课程是以培养羽毛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的专门人才为主导的课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中专业主项课程的教学是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核心,既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也对学生将来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程及教学的设计及其内容构成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范围、运动技能的水平及课程教学的质量,对羽毛球专项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针对生源及我院师资和各方面教学设施的情况,设计优化的学院羽毛球队专项课程方案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努力做好的工作,这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整个学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2 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改革设计的方向性

羽毛球人才的培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为了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变化相适应,专项课程的改革也需要走目标多元化和教学内容多样化之路。根据对各项调查材料的综合分析和反复论证,确定我院羽毛球队专项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以培养具有突出的羽毛球竞技能力和比赛经验的人才和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以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为努力方向,以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连接及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为基本要求,在充分利用教学、训练、科研资源并发挥其三位一体综合优势的基础上,把发扬传统和建立特色作为树立课程品牌的基本策略。这一指导思想包含着我们教育观念和对羽毛球竞技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是我院羽毛球队羽毛球专项课程与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当然,这一指导思想的确定是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及羽毛球知识技能传授一般规律为前提的。

3.2.3 羽毛球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结构的合理性

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的改革设计,需要把各类。学院羽毛球队队员一般隶属于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要参加专项班的教学课,课程从整体上可划分为基础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代表队训练三部分,各部分课程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内容进度,其中基础实践教学是以传授基本技能为主导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和技能;理论教学是以传授系统的羽毛球基础知识为主导,目的是掌握全面、扎实的羽毛球基础知识并能够适应教学和训练工作的需要;羽毛球队训练是以提高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和比赛能力为主导的训练课程,主要是培养胜任专项基础训练的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和竞技人才,为学院参加各类传统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证。羽毛球课程与各科、各类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统一的关系,只是由于社会需求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并规定不同教学的时数、侧重点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由于现实社会对羽毛球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重视对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所以,只重视某一专长的培养而忽视全面发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建立既全面发展又有侧重的人才培养观念。课程改革设计布局如下:以基础实践教学作为羽毛球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改革的核心;以理论教学传授系统、前沿的羽毛球理论作为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保障;以运动训练不断提高羽毛球专选学生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和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探索羽毛球训练和竞赛规律,及以培养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和竞技人才作为课程发展的龙头和重点。

结论

研究所确定的学院羽毛球队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目标及课程设计战略布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基本构思的建立使改革有了思想基础及明确的方向和原则。

羽毛球专项课程方案及其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符合先进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性,也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是一个合理可行的改革设计。

经过羽毛球课程方案及教学改革方案的实验,所有实验组的理论考试和能力测评均达到合格水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羽毛球队在课程改革设计实施中取得了我院参加羽毛球比赛的优异成绩,同时也达到了高校培养全面素质羽毛球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论文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我国当前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三峡大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2004年开始启动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项目研究2012年获得三峡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将一些改革理念和具体做法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与各校同行进一步交流。

一、改革的相关背景及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人才市场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基础理论性学科专业的人才需求的形势更是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给这些学科的传统办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

1.社会对数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现行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毕业生去向为“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事实上,《规范》中将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体分成专职数学研究人员、交叉学科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应用型数学人才、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等五种类型。即使今天看来,《规范》中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在总体上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也应充分注意到当今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层次上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专职数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数学教师类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高层次、少而精的方向发展。这类人才的来源主要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中的博士及博士后。即使是地方性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数学教师的基本学历要求也是硕士及以上层次。

(2)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因近几年补充到位及中学生生源的减少,需求的数量逐步趋于动态平衡状态。

(3)交叉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以数学、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大,并且会逐年增加,需求层次主要是硕士、博士生,同时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本科生。

综上所述,数学本科专业原有的就业渠道正在逐步丧失,该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2.数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三峡大学是以“水利水电”为特色、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其数学学科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数学学科同时也面临着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势。一方面,专业师资队伍日益壮大,科研能力与水平逐步增强,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建设却越来越举步维艰,招生和就业两头困难。数学学科的建设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似乎有“有学科,没专业”的趋势。因此,对数学这一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培养模式

既然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因此改革之前必须分析三个主要问题:第一,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本科)人才;第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第三,如何才能培养好这种人才。

1.社会需要的本科数学人才

(1)可供进一步培养深造为数学高级研究人员及大学数学教师的后备人才。这一部分要求数学基础扎实且有较强培养潜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但需求数量小。

(2)可供进一步培养深造为需要较多数学基础的相关应用型学科专门人员的后备人才。这一部分不仅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而且需要有较好掌握其他应用学科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优秀本科毕业生,有较大需求数量。主要途径是报考相关应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就业。

(3)接受过师范专业培养的中小学基础数学教师。这一部分不仅需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且要求接受一定的师范专业技能训练。

2.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即“加强基础,注重能力;拓宽口径,重视应用;突出特色,分流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改革思路:

在加强基础、注重能力方面,体现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重点,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在拓宽口径、重视应用方面,提供了与土木与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机械与材料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关专业中相结合的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突出特色、分流培养方面,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优秀学生保送攻读研究生。

3.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方案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峡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体现了加强数学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育应用特色、实施本硕贯通的思路。以实现三分之一的毕业生保送攻读本校数学学科或其他工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报考其他大学应用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通过双学位拓宽就业渠道而直接就业。

三、制度保障体系与管理体系改革

实验班改革方案力度大,涉及面广,管理复杂,需要全校多部门的配合。因此,必须预先制订完整的政策保障和学生管理新体系。

1.两次招生的新体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是一个新生事物,一时还不能得到广大考生的了解,因此,除了加强招生宣传之外,制订了以高考一次招生为主、校内二次招生为辅的两次招生模式。

(1)三分之二的生源由高考一次招生完成。因该实验班人才培养层次较高,其中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要通过保送和考试继续攻读相关应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为确保生源质量,我们对报考考生的高考成绩设定了较高门槛。

(2)三分之一的生源在当年新生入校一个月内由考生自主提出申请,经过考核通过转入该实验班就读。

2.运行体系的新模式

实验班人才培养运行模式为“统一主修模式、同步选择辅修、择优本硕连读、分流复合培养”。

(1)统一主修模式:统一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主修专业培养,同时加强通识性基础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统一设置、统一要求。

(2)同步选择辅修: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辅修授权双学位专业或选择辅修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3)择优本硕连读:第五学期结束,根据学生主修专业前五学期学习情况择优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4)分流复合培养:第六学期开始,在推荐免试的基础上进行分模块分流培养。在继续执行主修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分流执行相应模块的后期培养方案。

3.学生管理的新体制

实验班学生全程由招生所在学院管理,但同时也分期引入如下管理新体制:

(1)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统一由所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安排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实施常规的学生班级管理模式。

(2)导师制按每7~10名学生安排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选模块,为中期分流做好准备。

(3)导学制根据学生未来专业分流预期,聘请相关工科学科和数学学科在读优秀研究生为学生的导学学长,辅助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4)中期分流后,对被择优入选本硕连读的学生提前安排研究生专业的指导老师,使之能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四、改革的主要创新之处

1.观念创新

突破学科门类与专业限制,理工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加强数学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育应用特色,实施本硕贯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针。一方面,为工科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输送具有深厚数学基础的人才;另一方面,拓宽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深造的口径。

2.模式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基础、分段实施、分流培养、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统一加强通识性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关基础课统一设置、统一要求;平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及其基本技能训练分段实施;在统一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模块分流培养。

3.制度创新

新招生办法:高考招生一次招生和校内二次招生相结合,确保招进实验班的同学爱学、能学、学得好;新保研政策:实验班30%优秀学生保送硕士研究生;新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选派该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做实验班学生的班主任或导师。重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选择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相关课程(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或考研以及就业等工作。

五、改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就近三年该实验班毕业生情况看,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为校内应用性学科硕士点输送了大批具有较强数学基础的生源。这部分学生既具有较强数学基础又具有良好的工科专业基础,专业上手快,发展潜力大,深受工科学科导师的欢迎。

(2)筛选出部分真正喜欢数学并有良好基础的可供深造培养的数学专门人才。实验班每年都有10名以上的学生自愿选择保送本校或报考其他重点大学的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3)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自2007年以来,数学系每年派多名队员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这一成绩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三年来,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