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的形式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干预的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干预的形式

篇1

关键词:儿科; 护理; 多形式心理护理;

Nursing effect study of multi-form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ed in pediatric nursing

Guo Gui-hua

Nursing Department, Guangra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form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72 children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36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took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multi-form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compliance,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 self-improvement and knowledge mast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gative emo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nursing,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lianc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 and self-improvemen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nursing,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mental toughness, optimism and self-improvement score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knowledge mastery degre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22%(35/3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7.78%(28/36),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x2=6.222, P=0.013,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form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can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make them acquire a higher degree of knowledge.

Keyword:

pediatrics; nursing; multiple forms of psychological care;

在医疗机构中儿科属于特殊科室,因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儿科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均较高,单纯的护理服务,可使儿科护理质量存在的局限性提升,针对小儿的护理需求不能满足。多形式心理护理措施主要融合多种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心理问题得到缓解,提升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进而提升其康复效果[1]。有关研究得出,在儿科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心理因素十分重要。因儿童表达不良情绪的方式不同于成人,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儿主要采取排斥、抗拒、哭闹等方式宣泄内心压力。多形式心理护理主要将多种心理干预方法进行集合,在各科室护理中使用[2]。多形式心理护理主要包含激励式心理护理、引导式心理护理、放松式心理护理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抽取72例小儿参与研究,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各36例。实验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7例,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45±2.45岁;参照组:男患儿18例,女患儿18例,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52±2.42岁;将研究中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并对其进行计算,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干预,明确小儿的心理状态,采取鼓励、安抚、精神支持等方式予以缓解。实验组采取多形式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1)入院干预。将治疗相关操作流程、配合方法等内容告知患儿和家属,帮助小儿完成相关检查,并对其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对工作进行良好评估。入院时重视心理状态,针对小儿对治疗存在的疑问予以解答,将注意事项予以告知。在患儿入院后24 h内严格监测病情发展,一经发生临床指标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医生,并针对小儿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2)引导式心理措施。有利于小儿在引导环境下实现自我情绪管理、治疗态度、计划等,主要使用ROY适应模式中环境、人、护理、健康等基本理念作为基础,有利于小儿更好地适应角色定位、自我概念、生理、相互依赖性等,为小儿进行示范,将自我情绪控制措施告知小儿,针对家长而言,更加注意自我情绪控制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在引导中对小儿予以轻拍、抚触、亲近,使其负性情绪得到良好改善。(3)放松式心理措施。护理人员需一对一地对小儿和家属进行示范,将按摩方式展示给患儿和家属。(1)对患儿的面部、头部、肩部、颈部进行按摩;(2)对患儿的胸部、双臂、手部等进行按摩;(3)对患儿的脚掌、后背以及小腿部等进行按摩。在小儿治疗期间可播放电视节目或者动画片,将患儿注意力予以转移。引导小儿家长在小儿存在负面情绪或者不良心理时,指导小儿进行深呼吸,训练时间为20~30 min。(4)激励式心理措施。在治疗前由家属、护理人员对小儿实施激励式鼓励,帮助小儿建立不怕疼痛、敢于挑战的精神,将成功案例进行讲述,有利于小儿积极进行检查,对小儿予以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建立奖励体系,依照小儿的自身喜好,使用红花或者不同方式予以鼓励,在病房中进行小红花评比,提升小儿治疗的热情和信心。(5)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力度。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小儿的影响十分明显,针对患儿的父母,告知患儿家属需多与患儿交谈,对患儿的情绪表达予以耐心倾听,使亲属关系加强,有利于小儿更好地适应家庭、社会,依照温馨家庭提高患儿的康复欲望和治疗信心。(6)认知措施。对小儿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患儿相关问题予以如实解答,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儿交流,为其予以心理、社会支持,进而调整患儿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的状态,使小儿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意识提升。(7)改变病房环境。合理调整病房环境,保证温湿度处于正常范围,使病房中物品进行有序摆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依从性评分、心理坚韧性、乐观、自强以及知识掌握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的形式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负性情绪评分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2.2 两组依从性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评分对比

2.3 两组心理坚韧性、乐观、自强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心理坚韧性、乐观、自强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心理坚韧性、乐观、自强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知识掌握度对比

实验组的知识掌握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心理坚韧性、乐观、自强评分对比

表4 两组知识掌握度对比[n(%)]

3 讨论

儿科患者年龄均较小,情况十分特殊,治疗时极易发生心理反应,在治疗中需重视小儿的疼痛情况、年龄、发育等,对患者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予以关注,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3]。因小儿对治疗、疾病、护理操作的耐受度较差,极易发生过激、负性心理情绪。儿童在治疗中存在不安、恐惧、焦虑情绪,会对临床治疗工作造成影响,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发生[4]。多形式心理护理可针对心理障碍或者情绪异常的小儿予以针对性心理指导,使护理质量提升。小儿疾病会影响家长的心理情绪,家属情绪的好坏对小儿身体康复有直接影响[5]。国际上大多数研究人员指出心理措施可使小儿的身心状态予以减轻,多形式心理疏导可为小儿提供可靠的心理疏导措施,将多种心理干预方法相结合,改善小儿情感、精神状态,提升其生存质量[6]。证实多形式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其配合依从性。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多样化心理护理,对患者予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可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7]。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多形式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治愈率,使其获得较高知识掌握度。

参考文献

[1] 王婷.多形式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护理方法研究[J].母婴世界,2019,19(24):152.

[2] 何聪香,王淑琴,孙秋.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48+51.

[3] 刘建娅.多形式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护理体会[J].特别健康,2019,35(17):131.

[4] 蒋玉娜,纪会娟,郄娜,等.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25-227.

[5] 胡玉洋.多形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韧性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4):222-224.

篇2

扎根山区的“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享年58岁。令人唏嘘的是,他在去世的前两天,还在石家庄北方大厦主持了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3个项目的验收会。目前,我省正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要学在心坎上,落到行动中,而根本宗旨在于做。有的人光说却不做,有的人做了也不说。李保国属于那种只做不说的“愚人”,并以“愚”的精神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绿岭核桃、福岗苹果”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帮助农民增收35亿,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李保国自觉地把自己沉到最基层的工作中,没有教授的架子,没有满口生涩高深的学术理论,一双布鞋,一把伞,乐呵呵地生活在百姓中间。他把晦涩的理论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手把手地教群众们修剪枝杈,还大胆尝试“枝条留弱保强”的新科技,带领群众打破传统思维,走出新的致富之路。细数一件一件他服务群众、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小事,不由得令人动容,他把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镌刻在了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

多年来, 作为“邢台市荣誉市民”的李保国走遍了绿岭基地的沟沟坎坎,他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木都熟悉,他的小本子,记着每一家的情况。在他的苦心指导下,绿岭公司把小核桃做成了大产业,带动了全县发展薄皮核桃种植20多万亩,涉及138个村1万多农户,真正把科技转化为了生产力。他的名字与绿岭同在!“李教授走了,但他拼搏实干的精神永存。我们会以他为典范,坚定不移地抓好核桃产业发展,让太行山区更绿,让农民的致富路更宽”。绿岭的负责人深情地说。内丘县岗底村村民听到李老师去世的消息,好多村民都哭了,为失去一位好老师而惋惜,都说是他带领着大家建立了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了“富岗”这个中国驰名商标,更让大家的日子富裕起来。

30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他的家人无数次含泪目送他,默默地支持他,他到哪里就把家安在哪里;30年实干兴业,造福于民,他工作过的那片热土、那方百姓,都热切地铭记着他。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心怀群众,踏实干事,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群众自有口碑。李保国的一生是短暂的,可他的事迹点亮了我们的内心,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深长的,我们将会沿着他的足迹一步一步走下去……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07-03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开放式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课堂应对还是课后延伸都没有固定程序与内容,完全依赖于教师创造性的设计与处理。因此,在这门充满挑战的课程中,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现学生的个性,达到心理活动课的真正目的,这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的必要性

心理活动课虽然也有明确的课堂目标和主题,但其完全开放性的特点,向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第一,教学准备是开放的,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与教参,具备不同心理意义的各类社会事件、学校事件等将成为教师课前准备的最好素材和养料。

第二,心理活动课的主题是灵活开放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才是心理活动课主题设计的最直接参考。

第三,教学设计是开放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主题进行相应的解析和构建,因此同一个内容不同教师会设计出截然不同的结构与活动。

第四,课堂应对是开放的,教师无法预设课堂将会上演怎样的互动,灵活的教学应对能力是心理课堂上的必需品,也是提升教学实效、升华课堂的必需品。

第五,课后作业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和正确的答案,在教师延伸课堂心理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自主、创造性地完成作业。

因此,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才能创造性地将这门课程上好,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敏感性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是指在心理活动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教育资源和把握教育契机的敏锐性。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准备的敏感性。灵敏地觉察学生的心理需求,灵敏地觉知生活事件的心理意义,同时灵敏地挖掘学生心理需求与生活事件的衔接。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弥散性和广泛性,有效地切中心理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速和高效,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热门社会生活事件,而不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如果能快速有效地把握社会生活事件对学生的心理意义,同时挖掘此事件与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在衔接,设计生动且贴切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是极大的锻炼。比如挖掘艳照门事件与学生偶像心理的衔接,挖掘南方大雪灾与团队合作技能培养的衔接,挖掘近期中学生自杀现象增多与珍爱生命的衔接等。

第二,课堂处理的敏感性。心理活动课课堂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由于主要采用体验性的活动和游戏,学生的心理感受多种多样,他们的每一个表现,每一次发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和把握这些教育契机,使整个课堂得到升华,也会使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

导入是课堂的开端,此时师生精神状态都比较好,学生对新课带有好奇心。具有敏感性的教师会在备课时预设学生对新内容可能出现的反应,导入时根据教学预设对课堂作出快速的调整。

课堂中期一般是小组活动和游戏聚集的时候,活动后学生要讨论发言。这时的课堂或精彩纷呈,或危机四伏,或变数连连,或波澜不惊。具有敏感性的教师会在备课时对活动程序了然于胸,对意外情况作好预设;会在课堂上专注投入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取问题并及时矫正;会在学生发言时用心倾听,及时点评,及时反馈;会巧妙地化危机为契机,化问题为突破。

接近尾声的课堂里学生容易分心,教师也容易松懈,但具有敏感性的教师能头脑清醒地回顾整个课堂,系统地串连课堂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高屋建瓴地把握学生的整体反应,或圆满地结束课堂,或将课堂推向另一个,或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下一次课上。

第三,课后延伸的敏感性。课堂虽然结束,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应随课堂的结束而终结。教师应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堂的作用继续延伸。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参与性强,趣味性浓,能达到教育无场所、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让学生收集更多具有心理意义的事件,或让学生采访具有心理启发的人物,或编排具有心理寓意的心理剧,等等。究竟采用怎样的形式同样依赖于教师对课堂与作业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对于教师发展而言,课后延伸的敏感性还包括及时记录、及时反思,对教学准备、课堂应对和课后作业等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自己处理得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定期对这些反思进行文本分析,转化为研究性成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敏感性无论对学生心智的成长、心理活动课程的完善,还是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如何才能具备这样的敏感性?

1.教师个人层面

(1)平时多关注时事新闻,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事件,多思考事件背后的心理意义,养成及时发掘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的敏感性,并及时将这些事件化为心理活动课的优质素材,帮助学生趋利避害,健康成长。

一些敏感的社会生活事件(比如艳照门事件)犹如双刃剑,既带来了真理大讨论的契机,也给公众带来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对于即将步入或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青少年来说,直面这些双面效应的事件正是考验和培养他们分辨力和判断力的好机会。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只看到这些敏感事件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视它们为雷区,讳莫如深,遮遮掩掩,这样不仅失去了宝贵的教育机会,更扰乱了学生的视线。此时,心理健康教师要敏锐地觉察事件背后的心理意义,积极了解学生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程度和解读,引领学生一起直面事件,剖析事件,澄清事件。在开放与宽松的讨论里,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良好的期望,这本身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而激烈的辩论与观点的碰撞更能更新学生已有的认知,不断充实原本偏颇、单一、贫乏的判断力。这些正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还有一些国家大事,比如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心理健康教师应敏感地分析这些事件蕴含的心理内涵,根据学生的特点,切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多角度地设计课程,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视野去解读这些事件,真正达到寓教于成长与生活的教育目的。

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生活在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中,如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敏感性,或不关注这些社会事件,或置这些社会事件于课堂之外,对于心理课的素材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这更是一种现实关怀的缺失。

(2)采用微格教学法、课堂记录法和课后反思法,在自我观察与反思中培养课堂敏感性。

微格教学的方法是在一个有电教设备的实验室里,以一组学生(10人为宜)为教学对象,由实习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技能(如组织教学技能、导入新课技能、难点突破技能、重点突出的技能等)进行试教,试教的整个过程用录像设备记录下来,然后指导教师、试讲者、学生扮演者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对照制定的训练目标,分析其教学技能的优缺点。根据这种方法,教学的各种技能全部掌握后上一堂完整的课,再进行分析评价,直到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对于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教学,微格教学尤其有效。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说,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应当获得教学内容、方法、自身教学行为三方面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学习就是通过训练使行为得以改正或变化的过程。由于心理课具有全开放性的特点,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自身的教学行为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研究主题去钻研提高,而微格教学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记录了课堂的方方面面,教师分析研究后,自己可以逼真地看到全面的课堂,可以巩固长处,克服缺点,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强化来改进教学行为,较快地提高教学技能。

采用微格教学法比较耗时耗力,也可以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录像进行分析和反思,效果同样明显。

除此之外,平时还可以采用课堂记录法和课后反思法来培养自己的敏感性。当课堂上发生一些让自己有所思有所悟的教学事件时,教师应该在课下及时记录并及时分析自己的处理方式,长期进行这样的记录和反思,能对课堂事件和应对方式形成分类系统的管理,积累丰富的教育智慧,达到课堂应对游刃有余。

2.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的教研活动层面

(1)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给每位参与者交换思想、扬长避短提供了机会, 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众多中小学校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大多数没有教研组,极大地阻碍了教师们的资源共享和专业成长。针对这样的状况,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应把各校的心理教师组织起来,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帮助教师们在互相碰撞、研讨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敏感性。

同课异构能够激发教师更全面地解读心理活动课的主题。有些教师在上心理健康公开课时往往选择自己擅长的主题,避开难度较大的主题,这种逃避问题的做法不利于教师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教师必须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入钻研和分析,即使难度再大也要尽全力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教师对这个主题的解读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久而久之,无论是发现主题、解构主题还是设计主题,心理健康教师都会具备更高的敏感性,形成更敏捷的思维方式和更快捷的思维速度。

同课异构能够引导教师更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进行同课异构,能够让教师们非常明显地看到学生们对同一主题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表现得非常明显。敏感地觉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最主要基本功,而同课异构能够很好地培养教师的这项基本功。

同课异构能够促进教师更快捷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缺点,提高教学技能。同样的主题,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师生互动,同课异构能够促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快捷地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并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自己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有效提高教学技能。

(2)改变传统的优缺点评课方式,采用主题式评课的方式,切中教师的需求,培养和提高敏感性。

相对于知识性的课程,心理活动课的结构比较松散,课堂上也容易出现纷繁复杂的状况, 因此不少教师在听评课时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而主题式听评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评课,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弱点、教学攻关点和教学提高点等有一个实质性的研讨,对于教师敏感性的培养也具有实质性帮助。

对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则以优秀课堂为载体,以心理活动课教学有效性涉及的各个环节(比如导入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反馈的有效性和课堂总结的有效性等)为评课主题,设计专门的主题评课表,引导听评课的教师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思考去评课,与优秀教师进行分享、研讨与提炼。这样的主题评课将极大地提升优秀教师对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帮助他们将已具备的敏感性进行总结归类,同时起到广泛的辐射作用。(稿件编号:090803001)

参考文献:

[1]章学云.教育契机的分类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6).

[2]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3]肖若茂.“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

[4]马志龙等.讨论主题1:评课到底有没有标准[J].现代教学,2007(Z1).

[5]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2:观课、评课前要作好哪些准备[J].现代教学,2007(Z1).

[6] 龚建龙,孙赤婴.讨论主题3:如何来确定评课的形式[J].现代教学,2007(Z1).

[7] 高建中等.讨论主题4:评课要关注哪些要素[J].现代教学,2007(Z1).

[8] 高建中等.讨论主题5.评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J].现代教学,2007(Z1).

[9] 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6:观课、评课时有哪些注意点[J].现代教学,2007(Z1).

[10] 吕波,陆新全.讨论主题7:如何做好观课、评课的记录[J].现代教学,2007(Z1).

篇4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与胆红素形成过多、代谢异常等关系密切[1]。本文选取我院黄疸新生儿病例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分娩新生儿216例,将216例新生儿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综合组108例与常规组108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具有较好均衡性(P>0.05),可将其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其中:常规组男65例,女43例;孕龄在32~41 w,平均孕龄为(37.85±0.63)w。患儿溶血病,感染,早产儿例数分别为5例,8例和12例。新生儿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55例;阴道分娩53例。综合组男67例,女41例;孕龄在32~42 w,平均孕龄为(37.64±0.19)w。新生儿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56例;阴道分娩52例。患儿溶血病,感染,早产儿例数分别为6例,7例和12例。

1.2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勤换尿布;保持脐部干燥与清洁;定时洗澡等;定时对病房内物品及空气进行消毒,并限制探视人员数量,以预防感染发生。并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遵医嘱给予其实施各项护理操作。

综合组新生儿给予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①鸟巢音乐护理:根据新生儿体重和胎龄,将暖箱温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用柔软舒适的毛巾根据婴儿身长做鸟巢状外包,让婴儿头部和四肢可以触及,并在护圈上铺一个毛巾,毛巾下放38℃左右的热水垫,将鸟巢预热到32℃~34℃后放入新生儿,播放轻柔摇篮曲。②肠道的护理:用温盐水灌肠或扩肛促进肠道胎粪排出,由于患儿排便次数可能由此增多,对局部皮肤会产生刺激,因此应该注意对臀部皮肤进行护理,保持清爽,预防红臀等的出现。③抚触护理:抚触需要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护士实施,要求手法准确,精神愉悦,力度适中和面带笑容。操作时限用润肤油戳热双手,然后抚触婴儿背部、臀部和四肢,最后抚触头部,胸部和腹部,为了促进婴儿肠道蠕动,需要对腹部进行循环按摩,一般选择吃奶后1 h进行抚触,2次/d,15 min/次。在抚触过程应加强对婴儿不良反应的观察,如烦躁、饥饿、哭闹等。④吸允:对婴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允训练,在喂奶前进行无孔奶嘴吸允,10 min/次,1个疗程10 d。⑤中药游泳。用250 ml茵陈汤和生姜汁一起倒入到游泳池,水深以婴儿足底不接触池底为原则,水温38℃~40℃,室温26℃~28℃,在婴儿脐部上贴防水脐贴,确保游泳时头部浮在水面上,游泳完将护脐贴取消对脐部进行消毒[2]。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不良反应、黄疸指数和总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5 d后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好转:治疗5 d后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但未降到正常范围。继续治疗至第7 d,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7 d后黄疸仍未消退,血清胆红素仍维持较高水 平[3]。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2结果

2.1不良反应 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综合组低于常规组P

2.2护理效果 综合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新生儿P

2.3临床症状 护理后综合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行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显著(P

3讨论

新生儿护理是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黄疸新生儿,护理目的主要是减轻黄疸程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4]。

在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了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抚触,提高交感神经紧张度,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分泌,以提高消化吸收功能,让患儿感受爱和亲切,有效预防哭闹不安。鸟巢式护理能够为患儿建立跟子宫类似的环境,带给其安全感[5];肠道护理能够加快胎粪排出,降低黄疸水平。中药游泳护理遵循中医清热利湿治疗机制,选用茵陈汤,可促进胎粪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肠肝循环。吸允护理则有利于促进患儿吃奶能力的提高和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营养吸收[6]。经干预,综合组在临床效果、护理不良反应、黄疸水平和胆红素水平方面都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中,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新生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等.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14(22):3420-3422.

[2]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8-410.

篇5

关键词 SCL-90 心理状态 慢性乙型肝炎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8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是高发区,国内报告[1],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病情反复发作。目前无根治性特效药,并可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本文通过对复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回顾分析,探究针对性心理干预方式。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乙型肝炎患者126例,其中53例复发病例即两次以上住院,73例首发即首次发病第1次住院。以复发病例为观察组,首发病例为空白组进行比较分析。入院诊断符合2005年修订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2],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统计学分析示,P>0.05。

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SCL-90对患者测量。量表Derogatis编制,为90条目,分10条症状因子(包括:敌对、恐怖、偏执、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及其他)。量表每条目均采用0~4分的计分法,总分90个条目计分之和。得分越低,提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得分越高,则相反[3]。②资料收集:研究者向患者讲解问卷的填写方法,如有疑问,研究者及时给予解答;由患者填写,无法填写者由研究者逐个提问完成;填写完毕,立即回收并检查(如有漏填,及时补全)。调查中,复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问卷回收率100%,首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问卷回收率98%。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描述,两组进行F检验,以P

结 果

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症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慢性传染性疾病。李心天等研究[4],任何疾病都可引发患者心理反应,而反应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因疾病性质、个体、社会支持程度方面不同而异。伴随病程延续与病情反复,患者心理压力在逐步升高,且需长期治疗,承受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情迁延不愈、反复住院,让患者承受难以缓解压力;从而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抑郁、焦虑、绝望心理;其次因疾病的传染性,在住院期间病房严格的探望陪伴制度,易致患者孤独、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及探望者自我防护,可使这些负性情绪增强;进而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亦越来越大。

焦虑明显患者:焦虑是缺乏明显客观因素内心不安或无据恐惧,预期将面临不良处境一种紧张情绪。而过度的焦虑则通过中介机制减弱免疫功能,影响神经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比较(X±S)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需长时间治疗,部分患者对此缺乏心理准备,对第2次入院感到紧张与不安。因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有关心理问题,了解致病原因,关心其痛苦,使其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同时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科学知识,使了解虽有传染性,但经过规范治疗是完全可达到临床治愈;同时要指导患者做好个人消毒、隔离,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周晓荣等报道[6],对严重焦虑者,可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疗法(如指导患者以舒适坐位或卧位,自上而下,逐次对各部分肌肉先收缩后放松,配合呼吸,达到缓解焦虑)。

抑郁明显患者:部分患者随着病情反复往往感到忧虑,引发沉默寡言,精神抑郁[7],特别是病程长,多次住院或治疗效果不佳,普遍患有抑郁症。为此护士要了患者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情绪上的自我控制,争取患者家属及单位的配合,使其感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护士要创造积极向上的病房氛围,通过成功的病例来激励患者。

人际关系敏感患者: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变化,做其知心朋友,从细节入手,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孤独感、猜疑、自卑。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住院后感受、生活状况等亦多予人文关注。张银玲等指出[8],可应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单位介绍慢性乙肝发病原因、传播途径、转归以及治疗新进展和成功的例子,配合家属和单位安排好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以重塑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总之,复发慢性乙肝患者比首发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考虑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的方失地进行健康指导,对较突出的负性情绪应及时疏导,使患者身心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同时普及乙肝知识,指导患者遵医嘱积极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这样方能有效缓解复发慢性乙肝患者心理负荷,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张饶,束梅英,张韬.乙肝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市场前景[J].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30-34.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感染杂志,2006,9(7):8-18.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670-753.

5 冯冬芬.心理干预用于肺结核咯血引起的焦虑[J].齐齐哈尔滨医学院学报,2007,28(3):326-340.

6 周晓荣.心理干预中放松训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3.18(5):396-399.

篇6

【关键词】 慢性;乙肝;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护患双方共同努力,达到人际协调的过程,也是一种双方思想乃至情感融洽的过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长、预后差、易复发、具有传染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状态。因此,在护理乙型肝炎患者时,应注重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1〕,并适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将人文关怀点滴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2〕,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掌握慢性乙型肝炎保健知识,提高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减轻心理负担,促进疾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科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0例。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18例,男75例,女43例,年龄43~70岁;对照组112例,男71例,女41例,年龄41~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1.2 方法

1.2.1 改善就医环境 家庭式、宾馆式服务及管理,环境布置美化,病房有电视、电话、卫生间、衣柜等。幽雅的环境,亲切的关怀,和蔼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都是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必备条件〔3〕。方便舒适的人文环境,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利于医患沟通,使其减轻压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安心休养,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2.2 提高护士素质 人文关怀是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与付出,是充满爱的人际间的互动行为。人文关怀的融入,要求护士不但要学习基础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及预防保健知识,把学习推向多元化。

1.2.3 熟练技术操作 加强培训,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保证了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1.2.4 进行心理疏导 平等待人,把一切尊重患者的言行自觉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患关系,并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制定心理护理路径,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复。

1.2.5 加强健康教育 由健康教育小组成员,针对观察组患者在疾病预防保健、安全用药、饮食调节、遵医行为和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指导,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多媒体讲课每周2次,定期个体化指导,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疾病好转情况,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

1.3 结果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召开座谈会、发调查表、设意见本等,广泛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自我保健、遵医行为、解除焦虑和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显著。见表1。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情况比较

2 讨 论

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医疗系统护理服务的核心,为护理服务品质及人性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慢性乙肝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与体液中的乙肝病毒DNA(HBV DNA)含量呈正比,因含HBV的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而感染,具体为母婴、血液、体液传播。因患者有传染性,病史较长,对病情预后不了解,心理负担较重,所以对乙肝患者来说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尤其重要。

护理人员热情的微笑,周到的服务,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上的指导,为患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4〕。加强护患间的交流,可密切护患关系。通过征求患者对住院期间的医疗质量、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生活饮食、收费等情况的意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友,使他们轻松的与医护人员畅谈,提出合理化建议。

心理疏导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强化了自我保健知识,了解患者思想动态,适时进行疏导,关心和安慰患者〔5〕。不但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减轻了孤独感和心理压力,用爱心解除焦虑与病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加强心理疏导,注重护患沟通,提倡人文关怀,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将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在密切了护患关系的同时,也为优化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卫华.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2(8):78.

2 肖 霞.浅谈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体会〔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4):489.

3 张秋兰.人文关怀在ICU 护理中应用的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112.

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措施;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最多见的发育畸形之一,可分为紫绀和非紫绀两种类型,患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同时伴有紫绀等体征,严重者可晕厥、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当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如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更有效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年龄(4.1±2.0)岁;体重5kg~28kg,平均体重(16.5±1.9)kg;西医起病临床种类:房室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11例、法洛氏四联症8例、大血管错位或狭窄4例。所有患儿人口学基本资料、临床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①符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者;②年龄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①健康教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情严重且一般年龄较小,房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风险较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心理压力一般较大,思想负担也较重。因此术前的健康教育可降低患儿及家属的思想负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即将接受的手术。②降低氧耗: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身机体氧气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甚至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术前应尽可能让患儿保持安静的状态,避免哭闹,降低心脏的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2]。除此之外,喂食时应尽量做到少量多餐,降低钠盐的摄入量;输液速度要适中,不宜过快或过多。③呼吸道准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体重低,病情重,抵抗力差,术后大多会伴随呼吸功能下降,因此术前应严格消毒、隔离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发生,使患儿机体处于最佳的手术状态。同时指导患儿有效咳嗽及腹式呼吸。

1.3.2术后护理 ①循环系统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应立即给患儿连接有创心电监护仪,进行持续的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观察并记录患儿末梢循环。保持颈内静脉置管通畅,常规遵医嘱使用多巴胺、硝普钠及多巴酚丁胺等扩张血管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担;密切观测引流管每小时出入量,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必须保持患儿尿管通畅,记录尿量及尿液颜色 ,必要时使用利尿剂。②呼吸系统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儿送入监护病房,连接呼吸机来辅助患儿呼吸,供氧浓度控制在10%,辅助呼吸频率一般控制在25~30 次/min。术后对患儿进行间断性的血气分析,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度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的变化,此外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避免患儿呼吸道阻塞。待患 儿血液动力学稳定,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可逐渐停止使用呼吸机,同时 指导患儿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3]。③预防低心排的护理:低心排综合征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术后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当出现末梢湿冷、心率 加快、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等情况时,首先应考虑低心排综合症。因此,术后预防性护理的关键是提高回心血量,采取上半身抬高45°,下半身抬高30°的。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患儿病情恢复情况:评价标准为手术成功,护理效果良好,痊愈出院;②患儿并发症情况:包括心率失常、肺不张、低心排、低氧血症。

2结果

2.1患儿病情恢复情况 经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26例患儿痊愈后出院,痊愈率占89.29%。

2.2患儿并发症情况 28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并发心率失常、肺不张、低心排、低氧血症的比例分别为3.57%、3.57%、7.14%、3.57%,见表1。

3讨论

有研究认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儿矫正手术是否成功,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及时、不到位,容易造成手术失败甚至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本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中术前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降低氧耗、呼吸道准备。健康教育可使患儿及家属了解手术过程、术前注意事项,在消除其焦虑心理的同时能够增强患儿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术前准备工作;降低氧耗除了包括保持患儿安静外,还包括科学输液、降低血钠,从而降低患儿术前的心脏的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呼吸道准备包括消毒和预防感染,通过增强患儿呼吸功能,避免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降低。术后护理包括:循环系统的护理、呼吸系统的护理、预防低心排的护理[4]。循环系统的护理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心脏负担,同时密切监测尿量变化,因为尿量是反映心功能和组织灌 注的重要指标;呼吸系统的护理可使患儿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增加肺活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预防低心排的护理有利于静脉血回流,避免低心排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既可有效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又可避免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等,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彬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94-95.

[2]娄庆梅.亲情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75-77.

篇8

【关键词】非布索坦 戴芬 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mbined use of non-Busuo Tan Tai-fen treatment of 120 cases of gouty arthritis clinical efficacy, and analyzed.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1 cases, 59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wearing fun together allopurino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combined non Busuo Tan Tai-fen therapy, were treated for 14 days.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more significant, 61 patients, 32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26 cases were effective,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wear of non-Busuo Tan Fen Gouty Arthritis Clin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non-Busuo Tan, Dai Fen, gouty arthritis, clinical observation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医学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水平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近年来,我们采用非布索坦联合戴芬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男4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5±9.8)岁,病程2~l5年、平均(3.7±4.2)年。对照组59例,男47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3±10.2)岁,病程1年8个月~16年、平均(3.9±4.5)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①有痛风家族史、糖源积累l型、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后尿酸生成增多。慢性肾病等尿酸排除减少。②受寒、劳累、感染、创伤、手术、饮酒、进高嘌呤食物等诱发。③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受累关节以拇指、第1跖趾关节多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关节腔积液,关节畸形。④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尿酸增高(男性420umol/L以上,女性360umol/L以上)。⑤有尿酸盐结石,肾绞痛血尿,间歇性蛋白尿,尿比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⑥痛风石形成,耳轮、对耳轮、跖趾、指间掌指部多见,痛风石经皮肤溃破排出尿酸盐结晶。⑦x线片可见受累关节在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可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⑧排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

1. 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戴芬75 mg,每日1次,别嘌呤醇0.1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如上应用戴芬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非布索坦8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天。

1.4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关节红肿疼痛消失,功效恢复自如,血尿酸恢复或接近正常。有效:关节红肿疼痛好转。功能活动明显改善,血尿酸有所下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血尿酸检查无明显下降。

1.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测定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

2结果

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分别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行疗效评判,结果如下:

因为是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时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释放的尿酸钠晶体被关节液的白血球吞噬。白血球又破坏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因子进入滑液。酶、炎性因子使关节中的白血球增多,于是有更多的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血球相继破裂释放出酶和炎性成分,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急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破坏。痛风结石是围绕尿酸盐结晶产生的大小不同的晶体肉芽肿。

非布索坦是一种全新高效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XOR来抑制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从而抑制尿酸形成,因此能有效地降低痛风病人体内的尿酸水平,改善痛风患者的症状,而且它在治疗浓度时并不会抑制嘌呤、嘧啶合成和代谢过程中的其它酶。对那些肝功能或者肾功能有低-中度损害的患者来说,服用非布索坦仍然很安全,并不需要调整剂量[3]。

戴芬又名双氯芬酸钠缓释肠溶胶囊,双氯酚酸钠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并能够影响其释放,因此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双氯酚酸钠有两种代谢产物也具有生物活性,但活性远低于双氯酚酸钠,其中一种为4-羟双氯酚酸钠,其抗炎活性为双氯酚酸钠的3%,相当于阿司匹林的6倍。故临床常应用于急性关节炎症和痛风发作,慢性关节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关节和脊柱的其他炎性风湿性疾病、与关节和脊柱的退行性疾病有关的疼痛、软组织风湿病、创伤或手术后的肿痛或炎症。

本研究显示,采用非布索坦联合戴芬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0例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61例患者中32例显效,26例有效,总有效率高达95%。因采用非布索坦联合戴芬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篇9

关键词:心理干预;自我管理督导;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尿毒症症状,提高生存率[1-2]。笔者所在医院选取9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③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5.3±6.1)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18例,年龄23~69岁、平均(44.9±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 采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①心理干预:⑴心理评估: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详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特征;⑵针对性心理干预:依据量表调查结果及患者的个体心理特征给予适宜的干预方法,如认知干预、情绪治疗等;⑶建立家庭、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朋友积极沟通,使其参与到患者治疗中,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举办有关血液透析的健康讲座等;②自我管理督导:⑴成立自我管理督导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医师及患者家属,所有成员需充分认识自我管理;⑵设置自我管理督导目标:详细记录患者的日常液体摄入、饮食、活动等,将各个主要目标分成几个短期目标逐步实现;⑶个体化督导措施:督促患者记录每日血压、尿量及液体出入量,制订合理食谱,掌握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的计算方法,制订运动干预计划,积极融入社会、工作活动,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1.2.2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健康宣教、心理状况评估、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长期透析治疗,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透析疗效和患者的透析依从性[3]。通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取集体干预与个体化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可明显盖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同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帮助患者养成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在饮食、水盐摄入、运动、社会活动、遵医用药、规律透析等方面进行转变,督促其执行情况,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控制情况[5]。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用于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升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辉,潘慧娟,段鸿侠,等.心理干预和自我管理督导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06-108.

[2]张敬丽,赵素梅,王晶,等.自我管理行为与难控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22-824.

[3]邢伟,吴艳青,宋延锋,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5):901-904.

[4]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篇10

通讯作者:王玉娟

【摘要】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服药、康复活动、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对照组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再次住院次数。结果 观察组再次住院31人次,对照组再次住院46人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电话回访; 护理干预; 依从性; 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此类患者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若不注意自我保护,病情很容易复发或加重,再次入院,甚至死亡。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出院的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电话回访,减少再次入院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每个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因此,本文通过对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较好地控制了心衰,降低了患者的再次入院率,维护和促进了患者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欢迎和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1]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女31例,男41例,年龄45~78岁;对照组60例,女27例,男33例,年龄46~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不接受出院后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出院电话回访程序进行院外护理干预。

1.2.1 建立患者档案,科室内设立电话回访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病情、身心状况、治疗情况、电话回访内容及相应的指导措施。

1.2.2 回访人员选择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人文知识、经验丰富、专科知识扎实、交流技巧娴熟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两名护士负责回访。

1.2.3 回访方法 回访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天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巩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并介绍本科护士长、回访护士的联系电话。出院后1周开始进行回访,并根据患者的遵医情况适当增减次数,记录回访内容,下次回访前评估上次的效果。

1.2.4 干预重点为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调整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烟酒的危害,并指导其戒烟限酒、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服用扩血管药、洋地黄类药、利尿药以及其他药物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督促患者正规用药,并定期复查,了解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尿量、体重控制情况,帮助患者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出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同时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要求护士回访前应了解患者前次回访的情况,根据患者需要给予具体、合理、有效的咨询指导,并将患者用药情况反馈给主治医师,并将医生的意见及时提供给患者,指导其调整药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再次入院情况及再次入院的原因。

1.4 评价方法 对心力衰竭患者在6个月时间内饮食方式、药物使用指导、运动疗法、情绪控制、按时就医等方面的依从性做一比较。

1.4.1 饮食指导 主要是限制液体、限盐,个别患者需调整热量摄入以控制体重或改善营养不良,戒烟酒。

1.4.2 药物使用指导 主要是扩血管药、利尿药、洋地黄类药等药物的使用方法、常见副作用及药物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1.4.3 活动指导 主要是指导患者掌握限制活动的原则,Ⅰ度心力衰竭不必限制日常活动;对日常活动就出现症状的Ⅱ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剧烈的工作和弯腰活动,避免全天工作,缩短其工作时间;Ⅲ度心力衰竭患者应安静休息,必要时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生活节奏变化时,如贺宴、婚礼、迁居时等有所控制,尽量减轻心身负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1.4.4 避免感染的指导 主要是告知患者,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诱因,应告知患者寒冷时或传染病流行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不到或尽量少到公共场合,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出现感染征兆时应早期治疗。

1.4.5 按时就医指导 体重是否增加、是否有呼吸困难及水肿等,告诉患者就诊指标。

1.4.6 心理指导 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应以热情、耐心、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每次回访时要努力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转化不良态度,也可以邀请疗效好的患者与其谈心,使患者面对现实,树立与疾病作斗争、更科学的生活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观察组6个月内72人中有31人再次入院,再次入院率为43.1%;对照组6个月内60人中有46人再次入院,再次入院率为76.7%,两组比较,观察组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再次入院原因比较(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而其常见原因依次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中心力衰竭患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占第一位。我国2000年调查表明,总体心衰患病率为0.9%[2],与心衰相关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心衰症状的多样性以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艰难性,使患者感到精力减弱,产生忧虑,自信心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132例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式干预,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改变并提高其遵医行为,使之较好控制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延缓心力衰竭的再发。尤其是感染等诱发因素得到很好控制的同时,患者还能够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患者得到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科学引导,提高应对疾病的技能,明显改善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了再次入院率、发病率、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总之,进行出院后电话回访,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是医院注重社会效益,切切实实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举措。出院后电话回访使护理教育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家庭,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加了医患双方的互动性,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的矛盾,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真正得到了护理实惠,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还可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疾病全面康复发展和健康行为的有效建立,受到了心力衰竭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和赞赏,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陈国伟(美),郑宗愕.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