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的含义

篇1

    哲学和科学具有矛盾两重性关系,全部问题都在于对这种关系做出辩证理解与界说。从一般或笼统的意义上说,即从哲学和科学的一般特征与联系上说,哲学当然也是科学的一个部类,也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然而,这种认识还属于一般认识,它只表明二者所具有的某种普遍的共同特征,而没有深入体现二者的不同本质及其区别。如果从哲学和科学的特定含义或不同的特殊本质来看,哲学和科学的确定区别就显示出来,哲学就不再是科学的一个部类。也就是说,哲学并不是实证性的科学系统即“实证科学”系统的一个部门,而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实证科学的具有思辨性与超验性特征的特殊的逻辑思维体系。在一般或笼统的意义上说,哲学也是科学,但在特定或严格的意义上说,哲学就不是科学。由于哲学和科学分别具有自身的特殊本质,二者之间也就具有确定的本质区别。由此,在严格的意义上,我们也只能说,哲学不是科学,哲学就是哲学,而科学也不是哲学,科学就是科学。当然,这样的界说又有“同义反复”之嫌。因此,我们又需考虑如何在界说二者关系时能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既反映二者的一般联系又体现二者本质区别的界说。在这种“矛盾”的意义上,我们就只能“辩证”地说:“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不是一门科学。”在这里,“辩证思维”真正体现出一种“矛盾的两重性”,即体现出一种对矛盾双方的复杂关系及其具体含义进行全面性认识的特征。这种辩证综合的全面性认识在于: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就是指“知识体系”而不是指“实证科学”。这一界说,主要是就“哲学”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一般关系而言。在这种一般性认识中,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还被包含在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之中,由此哲学也就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哲学又不是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就不再是指一般“知识体系”而是指“实证科学”。因此,这一界说主要是着眼于“哲学”与作为“实证科学”的“科学”的本质区别。在这一界说或认识中,哲学作为“思辨的”学科或学说已不再等同于“实证性”科学而被包含在“科学”之中,由此,哲学也就不再是“科学”的一部分。事实上,说“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无非是说,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的思辨的学科也被一般包含在“知识体系”中,因而哲学即是“科学”,但同时,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的思辨的学科又与作为“实证科学”的“科学”具有本质区别,因而哲学又不是“科学”,而是超越于“科学”体系之上。显然,当我们说哲学“既是科学”时,这里的“科学”是指“知识体系”(可将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界定为“大科学”),而当我们说哲学“又不是科学”时,这里的“科学”则是指“实证科学”(也可将作为“实证科学”的科学界定为“小科学”)。由此,“哲学”就是一种“大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而并不是“小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换言之,也只有在“科学”的广义即非严格意义上,哲学才可被视为一门科学,而在“科学”的狭义即严格意义上,哲学就不是科学或不应被视为一门科学。因此,“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的命题就包含着理性思维的辩证矛盾,并体现出“辩证逻辑”的本质特征。在这一命题中,第一个“科学”概念和第二个“科学”概念具有不同含义,前者是指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即“知识体系”),而后者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即“实证科学”)。如果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命题或界说就有偷换概念之嫌,或者有违反“不矛盾律”、“同一律”之嫌。然而,若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来考察,上述命题就完全合理,并且也不违反逻辑思维的规律或理性推论的规则。显然,由于“科学”本身具有两重含义或意义,因而说科学是“知识体系”与说科学是“实证科学”就都没有错,也因此,在上述命题中同时引入“科学”的两重含义或意义而加以综合的辩证界说也就没有错,相反,这种界说或界定恰好能揭示概念的矛盾本性,从而体现出辩证思维的本质特征。在这里,如果固守“形式逻辑”的“非思辨”的形式化思维规则(如“同一律”、“不矛盾律”及“排中律”等),那就只能是在“哲学”自身的本质上界定哲学,从而只能得出“哲学就是哲学”的命题,这显然属于“同义反复”。此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科学”的狭义上界定二者关系而得出“哲学不是科学”的命题,二是在“科学”的广义上界定二者关系而得出“哲学就是科学”的命题。然而,“哲学不是科学”或“哲学就是科学”的命题显然都有简单化的“片面界定”的缺陷,同时,两个命题也形成外在对立。由此,上述三种界定都没有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哲学和科学的辩证关系。因此,也只有提出“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的命题并加以辩证的解说,才能真实地、全面地揭示与把握二者关系。还应看到,在辩证逻辑的概念、判断与推理中,包含辩证矛盾不仅无法避免,而且还完全必要,矛盾的两重性思维也正是“思辨的”哲学思维亦即“辩证逻辑”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一种规则。上述“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科学”(以及“哲学是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的命题,也同样具有思维的确定性,不过这种确定性已扬弃了单纯的形式规定性而表现为具有真实内容的辩证的矛盾性。在这里,“辩证思维”或“思辨”已把一般和特殊、属和种、相同和相异、相对和绝对、广义和狭义等等事物的区别或矛盾揭示出来,从而也就在一般联系中深入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区别。事实上,也只有辩证逻辑的这种矛盾性思维才能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哲学和科学的真实关系,进而深入认识二者关系的历史演变。辩证思维所揭示的哲学和科学的“辩证关系”的“逻辑”也必然与二者关系“实际演进”的“历史”具有统一性。由此,在二者关系上体现的“逻辑”与“历史”的矛盾也就可望在辩证思维中达到统一。

    哲学只能是一门“思辨的科学”而不可能是一门实证科学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把哲学看做一门科学的意义仅是指哲学本身也构成一门学科亦即“思辨的科学”,因而也可被包括在科学的“知识体系”中。然而,哲学作为“思辨的科学”(亦即“思辨哲学”)仍与“实证科学”具有本质区别。从“科学”本身的角度来看,“科学”也呈现出两种形态:一种是在科学的严格意义上存在的“实证科学”,另一种是在科学与哲学关系上呈现的“思辨科学”。在这里,也应注意把“科学”的这两种形态区别开来,即把“科学”的严格意义(“实证科学”意义,这是科学的一种内在本质)与“科学”的非严格意义(“思辨科学”意义,这是科学与哲学的一种外在关联)区别开来。事实上,“思辨科学”概念中的“科学”也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只是指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亦即“哲学”本身)。因此,界定“哲学”是一门“思辨的科学”的最终意义也仍在于把握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科学的区别。因此,对哲学本性及其与科学区别的辩证认识就可深化为下述命题:“哲学只能是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而不可能是一门实证的科学。”这一命题主要包含下述含义:首先,“思辨”是哲学的本质特征或特殊本质,亦即是哲学(作为一个“种”概念)的特定本质。在这里,“科学”概念也是在一般广义上使用,即指一种“知识体系”,在此意义上,“科学”(作为一个“属”概念)就可包含“哲学”。因此,说哲学是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不过是说,“哲学”作为一门思辨的学科是可以被包括在广义的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系统中的。即使这样把哲学界定为一门“思辨的科学”,也并没有把“哲学”和严格意义的“科学”混同起来,“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仍具有与一般狭义的“科学”亦即“实证科学”的本质区别。事实上,要把哲学与科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开来,除了说“哲学是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之外,并没有别的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也都把哲学视为一门特殊的从事概念推演的纯粹思辨性的科学或学科,而他们界定哲学的本意或要旨也正在于要把哲学同一切经验科学或实证科学区别开来。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最初的科学分类思想,其中哲学(他称为神学或第一哲学)就已具有研究“存在”的超验、思辨的特性,哲学作为“本体之学”或“形而上学”就已和数学、物理学等专门的科学区别开来。[2](P57、P222)康德则更明确地认定哲学应是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或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辨科学”[3](P168)。其后,黑格尔进一步把哲学界定为“思辨哲学”或“思辨的科学”而与具有认识的相对性与局限性的“实证科学”或“经验科学”[4](P9、P58)区别开来。依据这些哲学家对哲学本质的理解与界说,我们也完全可以把哲学界定为一门特殊的“思辨的科学”或“思辨哲学”。其次,“实证”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并由此与哲学区别开来。诚然,科学活动也要运用一定的理性思维或逻辑推论,也要对经验材料进行一定的理论概括或总结,然而,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却并非思辨或纯粹的逻辑推论,而是必须依靠经验观察与实验,而科学的理性思维或推论也要以现实事物为对象,要以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观察为基础。因此,科学也就总是具有一定的“对象性”、“经验性”,或者说,科学最终还是以经验观察为基础或依据,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经验性与实证性的基本特征。诚如黑格尔所说:“一切科学方法总是基于直接的事实,给予的材料,或权宜的假设。在这两种情形之下,都不能满足必然性的形式。所以,凡是志在弥补这种缺陷以达到真正必然性的知识的反思,就是思辨的思维,亦即真正的哲学思维。”[4](P48)由于哲学和科学在研究方法或认识方式上的特征恰好相反,因而二者在推进人类认识上也就具有“互异互补”的性质。再次,认识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要旨还在于把二者区别开来,而此种区别的本质又在于哲学具有“超科学性”。诚然,哲学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哲学的“科学性”也仅是哲学的一种属性,哲学还具有一定的“人学性”乃至“神学性”(历史上的哲学总具有与宗教的密切联系),然而,哲学的根本特性却并非“科学性”或“人学性”,或者说,哲学既非“科学”亦非“人学”,哲学就是哲学,哲学的根本特性是“思辨性”,哲学乃是一门特殊的从事理性思维与逻辑论证的思辨的学科。哲学的思辨性或其理性批判与反思的形上本质,构成了哲学的“超科学性”,并最终将自身与科学区别开来。

篇2

关键词:数学科研;创新;研究

数学科研中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思想活动,包括开辟新领域的人类认识及思想活动创造的科学成果.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是人类实践认知世界的过程,是以创新为主要目的的. 数学科研中的创新思维是指在新的数学理念、模式与结构形成过程中,首先推出新的数学理念和方法,探求数学科研中认识未知领域的思想活动. 关于在具有独特思维的数学命题方面的阐述与证明时,体现新增数学知识的思想活动,而不是模仿复制现有的数学成果,也是创新思维,诸如突破传统的数学方法、不正确的数学理论、发展新的数学研究对象等. 例如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的著作《几何原本》十三卷,成功地演绎了数学体系,是最初的典范.这部用公理法建立的数学专著内容详尽、结构清晰、推理严谨、判断精准,这部著作的创新思维影响着世界数学,任何一部数学著作都无法超越它.

创新思维的特点是具有创造性、突破性,在数学科研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选择新颖的思路

数学史上著名的非欧几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非欧几何中的“第五公设”延续至今,很多数学家都想证明这个定理,结果一系列的等价命题被引申出来. 到了19世纪中期,又有一些数学家通过其他思路,研究了第五公设的反命题,创建了新的理论,有了新的创新.

2. 创新思考技巧

代数中求四次以上方程的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数学家们只考虑怎样用公式表示其结果,都无可行性进展. 而后法国年轻数学家伽罗华运用了置换群的概念和办法,将这个长期困扰数学家的难题解决了,并开辟了全新数学领域――群论. 方程可以研究其解是否存在,同时可以不用计算就能直接辨别是否可解.

3. 开拓思维见解

集合论因长期牵涉关于无穷集合的众多问题而令数学家们争论不休. 19世纪后期,德国的数学家康托尔指出,假如一个集合和它的真子集能够构成相互对应,就是无穷集合.他发现了可数集后,证明了超越数的非结构性存在,使直线、平面、空间的点都存在相互对应等等.

创新思维的多种形式

数学科研中创新思维是若干思维逻辑模式的整体运用,其中包括直观的洞察力和假设的探测,想象的发挥和模式的设想,灵感的迸发和结论的感悟等形式. 数学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较多的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

1. 直觉与假设

普通的自然科学研究需要分析、总结、设想、观察实验中所获取的抽象材料,使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促使新的科学假说产生,再检验它的实践性真理.但在数学科研中,创新的逻辑思维形式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假设. 在数学科研中,科学家直觉敏锐地提出问题,采用全新方式突破目标,从而解决问题时得到最优方案. 科学假说能够引导科学家掌握事态的发展方向,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表现在:

(1)根据普通的数学原理,推理出假设条件下的某种特殊推论;

(2)通过许多特别的数学命题,归纳出通性的数学结论;

(3)比较不同数学对象的相同点,提出新的数学假设,推理新的结论.

2. 联想与想象

对于自然科学研究,人们将自然界发展过程与科研领域的跨越过程进行类比、说明,引导人们理解研究对象的规律以及更深层次的本质属性. 数学科研是由一种前提得出的结论,通过改变其前提而得出新的结论. 想象是数学科研中数学模式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它能使人们思维创新,提出可行性意见. 17世纪初法国哲学家笛卡儿(ReneDesear)创立了解析几何. 1637年发表的《几何学》,意味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它为代数和几何的沟通创造了条件,将数与形两大数学基本要素统一起来,既可用代数解析几何,也能用几何研究代数. 法国的创新科学家蒙日(Gaspard Monge1746―1818)在18世纪中叶几何学遭遇瓶颈时,给几何学增添了新的活力,真正的几何学不但得以恢复,还创建了“画法几何学”,同时奠定了射影几何学的基础. 这是通过创新思路创建的几何学,直观性强,既与空间的认识相维系,又有分析学提供的方法相协助,在微分几何方面也有巨大的贡献.

2. 灵感与感悟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实验条件下,偶尔缘于一些意外的变化,或别的因素的突然出现致使新的结果产生. 数学科研的创新思维是以知识积累为前提进行的长期潜心研究,它使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通过整合分析、总结演绎,从而作出正确的决断. 数学科研中常因观察敏锐突发奇想而产生某种灵感,随即抓住了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所需的结论. 这种思维方法明显不是由冥思苦想而产生的,它是在拥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灵活的逻辑思维后才得以迸发,是对问题反复思考、不断探索后产生的感悟. 19世纪法国一位才识渊博的科学家和物理学家通过福克斯函数的发展经历而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过论述.正如彭加勒(Poincaro1854―1912)所说,在数学领域的无限集合中选择有益的集合,丢弃无益的集合,进而形成新的集合,才能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构想. 人的大脑拥有一种关于数学和谐性的直觉,这种直觉能够对集合关系进行鉴别,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 另一位法国数学家阿达玛(Hadamard1865一1963)沿用了彭加勒的观点,针对数学发明的心理要素进行了论述,讨论了数学直觉致使顿悟的N种最佳选择. 数学科研的创新性思维所产生的联想、模仿只为获得合理构想的过程称为分散思维过程,而被验证合理的构想所产生的思维分析及证明推理过程称为内敛思维过程. 通常建立新的数学含义、原理和方法,都来自于分散思维能力,数学家的创新能力和它有着直接影响(该能力随着数学家知识的累积量及想象力的增多而增大).

数学科研中创新思维的作用

创新思维活动主要表现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获取信息、活跃思维、进行多方面的想象;

(2)培育阶段:循环显现主干的思路,最终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3)感悟阶段:明确思维方式,理清推理次序,出现思维转折;

(4)检验阶段:用逻辑证明发现所有的必然关联,并检验其假设的存在性.

针对数学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在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演绎后,可以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1)引导作用:由于数学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形式是认知过程中的转变和飞跃,它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全面思考问题、不断探索的能力;它需要加以应用或反对现有的数学思维模式,引导人们在数学科研中发展和拓宽全新的科学领域. 比如一些现有的数学含义、原理被数学家们整合成一个周密的科学体系时,会应用一种高端的思维方法――公理化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的启发,在建立近代力学、物理学、天文学的过程中,该思维方式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纽带作用:在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之间出现的认识短路时,这种思维方式能起连接作用. 要想驾轻就熟地运用此方法,必须具备全面、丰富的科学知识;必须在某种思想激励下善于引出各种想象. 例如数学家建立了坐标概念(即坐标法),通过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将运动和辩证法延伸到数学领域中,促使数学变革的产生,即迎来了变量数学的新时代.

掌握创新思维规律的意义

篇3

一、隐喻思维的相关概述

1.隐喻思维的内涵

要想知道什么是隐喻思维,就必须弄清楚隐喻的含义。所谓隐喻,就是通过一种语言形式表现思维的一种方式,它贯穿于人们认知活动的始终,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会在语言表达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隐喻思维。人们之所以使用隐喻,是想把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以便于交流和沟通。而隐喻思维是一种将隐喻当作认知的思维模式,我们常说的“Time is money”(时间即金钱),“It rains cats an dogs”(倾盆大雨),“Someone has a heart of gold”(某人有颗金子般的心),“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入乡随俗),等等,都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如果没有隐喻思维,人类的语言就会失去其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隐喻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既然隐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此广泛,那么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它渗透在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不仅对深层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有帮助作用,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道的英语习语、熟语等,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隐喻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风土民情,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鲜愉悦的学习感受。

二、隐喻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隐喻思维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很多大学生表示,自己虽然已经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在真正的语言交际中还是不知所措,他们将其原因归结到词汇量的问题上。事实上,英语日常交际用语的词汇量只有2000个左右,而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学生词汇量通常在6000个左右,那么为什么学生还会觉得自己的词汇掌握得不够呢?原因就是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多义的词都是在隐喻思维的关联性中产生的。因此,通过隐喻思维的训练,能够有效使学生推测出常见词的其他含义。

2.隐喻思维在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汉习语的表达上,有的词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相同,而有的则相反,这往往是由中西方文化、历史、的异同所导致的。例如,龙在中国习语中具有伟大、崇高之意,是华夏民族的吉祥物,古代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可见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而英语中的“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它最早来源于《Holy Bible》中“God”和恶魔“Satan”的对峙,其中“Satan”就是所谓的“the great dragon”。同时,在基督教中,“dragon”也是罪恶的源泉,因此最初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用“four tigers”代替了“four dragons”。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隐喻思维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了解语言的魅力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其认识到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孤立地记忆单词与词组,而是通过文化来掌握词汇的实际用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林传甲 文学史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古代文体史 思考

一.古代语境下《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构建

2000年以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一再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构建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也成为学者们一度思考的问题,由于学术界对“文体”含义的理解不同,从而研究范畴与研究方式也不同。“文体”在二十世纪以来最为广泛的含义就是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体裁”;至于文章的外在样貌,以“风格”一词划分而出。一代又一代教科书式的传承使这种观念几乎具有笼罩性的影响力。在这种观念下的中国古代文体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体裁研究,各种文体史基本上都写成了体裁史,时至今日仍然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操作模式。

然而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它不是一部体裁分类史,也不是历朝体裁递变史,而应该是一部体现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还原中国古代语境、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著作。这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对“文体”含义的还原。2000年以后,一些前沿学者提出将“文体”恢复到中国古代语境下的“文章整体”的含义。在中国早期,华夏民族由于特定的地域与特定的文化,形成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是,无论是最初的如图画一般的从整体上见而示意的文字,还是中医对病人的望闻问切、从整体上审视患者的病理,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每一个特色文化基本上都是在整体性思维方式下而展开的,中国古代文体观亦如此,整体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①刘勰《文心雕龙·附会》篇云:“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古人将文体视为像人体一样的有血有肉的活的整体,非是僵死之物。“文章整体”观念是对古代“文体”含义的正确理解,那么在此观念下撰写成的文学史才是比较理想的。

二.对林传甲《中国文学史》的文体学阐释

就具体层面而言,这应该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呢?古人的文体学著作似乎离现代科学理念太遥远,而今人的文体学著作往往过多地掺入了现代性阐释。但是,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一些近代学人由于去古未远,甚至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仍然生活在中国古代社会,所以他们中的部分学人的思维方式仍然是承继中国古代的;同时,西方科学当时已经不断涌入中国,前沿学人对西方的思辩科学还是有所认同的。在这批处于古今交替阶段的学人著作中,颇能找到一些引人思考的著述。

20世纪初,国人受到西方撰写文学史浪潮的冲击,日本人已经撰写了《支那文学史》,而中国人自己还没有撰写出本国文学史。在这种背景下,京师大学堂教员林传甲撰写出最早期的由国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该文学史的“文学”概念包含了古代的经、史、子、集,没有使用西方纯文学的概念,由于当时的社会前沿思想的主潮是抛弃封建文化糟粕、学习西方新科学,所以林传甲的文学史一出炉就遭批判,有学者描述云:“这本文学史言必宗圣,观点陈腐,甚至公开宣称‘必以周孔之语为归’。”直至现在,学术界也多从该著作为早期文学史的开创意义而肯定,对其内容上肯定的不多,也未曾受过重视。

但是,当我们以古代文体学的视角来审视该著的时候,发现该著大有可观。由于林传甲思维承古,其著作中所大量使用的“文体”的含义恰为古代语境下的“文章整体”的含义,其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文章家的视角考察历代文体的布局、转承与演变。姑且从目录上考察该书的构思与内容:

第七篇 周秦诸子文体

一.管子创法学通论之文体

二.孙子创兵家测量火攻诸文体

三.吴子文体见儒家尚武之精神

四.九章算术文体之整洁

五.墨子发明格致新理之文体

六.老子创哲学家卫生家之文体

七.庄子文体真伪工拙之异同

八.文子之文体冗杂

……

第十二篇 汉魏文体

一.贾山至言为上皇帝之创体

二.贾谊陈政事疏之文体为后世宗

三.晁错言备边诸书文体近似管子孙武子

四.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文体略同

五.董仲舒明经术文体为策对正宗

六.淮南子文体似吕览

……

十.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

……

十七.诸葛武侯出师表之文体

十八.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

第十三篇 南北朝至隋文体

一.西晋统一蜀吴之文体

二.东晋播迁江左之文体

三.五胡仿中国之文体之关系

四.晋征士陶潜文体之澹远

五.苏惠创回文之体

六.南朝宋室颜谢鲍三家之文体

七.南齐永明体之纤丽祖冲之精实

……

十二.萧梁文士之盛文体之缛

十三.徐陵玉台新咏创诗选之体

十四.北魏文体近于质朴

十五.北齐文体颜之推出入释家

……

从文体学的角度而言,本文对该著做出如下评论:

首先,该著虽然没有明确写明其所使用的“文体”的定义,但是我们从其目录及行文中一望即可知为“文章整体”之含义,使用的是中国古代的文体含义。

其次,该著所使用中国古代的“文学”的含义,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被包含在内,符合中国古代文章范畴的内涵。

第三,该著不是注重于某种具体文类之文体,而往往是以某种著作、某个人、某个团体的总体的文体特征,而且常常能够以简洁的词汇概括之,其言具体著作文体如“九章算术文体之整洁”、“文子之文体冗杂”;其言具体个人文体如“晋征士陶潜文体之澹远”、“南齐永明体之纤丽祖冲之精实”;其言团体文体如“萧梁文士之盛文体之缛”、“汉末党锢诸贤之文体”;甚至,该著试图能够掌握具体历史时期断面的总的文体特征,如“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西晋统一蜀吴之文体”、“北魏文体近于质朴”等等。这使林著与古代的文章选家有所不同,古代文章选家是将文章选出让学习者自行研磨体会,而林著的概括虽然简短,却体现了现代科学归纳的倾向。

第四,该著能够指出前代与后代的文体的承继性,如“晁错言备边诸书文体近似管子孙武子”、“淮南子文体似吕览”,能够以文章家的视角审视古代文人对前人的学习。

第五,该著不是以文类相同之文进行比较,而往往能够不计文类、从总体上来比较文体,如“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文体略同”,按照类别意识较强的当代研究,前者属于赋,后者属于应用类别,而林著却指出二者“文体略同”,可见古人意识中,欣赏文章,类别不同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比较文章的内在风神。

第六,该著对有特色文体的挖掘眼光非今人可比,如“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此种特色文体恐怕在当前的学术界中都未能形成研究。今人重于类别,而古人重于特色;再如“孙吴文体质实非晋宋以后可及”,学术界对魏蜀吴的研究,多集中于曹氏集团,而林著指出孙吴文体之优长,这恐怕在至今的学术界的研究中都是不足的。

第七,该著能够以时代精神来把握时代文体特征,陶尔夫先生早就指出:“此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性、鲜活的文学史新概念,如‘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这些概念虽然是今天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东西,但是20世纪初林传甲就能有这样的眼光是殊难可贵的。

第八,林著能够将古人文体与经国致用的热情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正是古人穷经皓首的练习文体的原因,而这正是今人所缺少的,如其论“光武君臣长于交涉之文体是以中兴”,将光武朝行政文书写得好作为其能够兴盛的原因之一,无论今人是多么地不认同,这都是古代文人骨子里根本性的致用情怀;可贵的是,林传甲点明文体乃古人命脉的利害关系,但他主张在学习文体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自强,即文体之术只可治理国人,不自强则整国受制于人:“羌羯种人,旧无文字,不得不因中国之文而用之,而中国文士,或为之效奔走焉。彼夷人既通中国之情,而中国人又为之用,固不难制中国之命与掌握中矣。呜呼!中国能自强,夷人虽通中国之文,不过为藩属耳。不自强则草泽不识字者揭竿起,其锋镝之祸,无殊于戎狄也。”在这一点上,林传甲就与传统文人有了明显的区别,显然是受到近代自强思潮的影响,既肯定了文体致用的态度,又指出要自强,从他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一种热情,对文体的热情,对民族的热情。

三.由林传甲文学史所引发的对撰写《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

无论林传甲的文学史还有多少缺点,曾经经受多少批判,他的著作都无疑反映了兼具古人思维方式与近现代学术气息的双重特点。虽然中国古代文体是由文类文体与个体文体构成的球体,林著没有辨析文类方面的篇章,而是直接论述中国古代士子所最关心的文体;文章本体类别的辨析,虽然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之,但不见得士子们就会重视;相反,常用的几种类别大家耳熟能详够用就行了,普通士子谁会用精力去搞不能获得功名的文体辨析?大家穷经皓首的是力图形成惊人的个体文体。所以,林著文学史的结构是完全符合古代士子抑或是文章家的心理的。辨体本身并不重要,不管是类的、个人的、团体的、时代的或是其他什么形式的文体,只要有特色,就会成为士子或文章家们汲汲以求的对象。实际上,林传甲的文学史的核心还是讨论与展示中国古代文体,按今天的话说,是文体学。但是,林传甲当初可没有写文体学的意识,而是当成文学史去写的,这说明,古人眼中的文学史其实就是文体史。

林传甲的文学史引发本人对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②。一部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体史》,它首先要回归中国古代文体的语境,使用“文章整体”的含义(不是体裁),体现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不是对古人文章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抛弃与反思之后的原生态式研究的高度提升。

其次,一部理想的文体史,它应该是一部客观之文类、文体与主观之文体观相结合的著述。古代以文体视人体,所以文体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落在人的身上。当然,对文类的研究也很重要,其相当于人体物质层面的躯壳。中国古代文类多数有其实用功能背景,研究文类的社会功能是了解该文类的重要途径,这也是近年来古代文体学的重要走向之一。在汉末魏晋中国古代文体观正式生成后,人们观念里普遍最重视的是对优秀文体的追求,对历代各式优秀文体进行废寝忘食的领悟成为士子们学习生活的重心。历代文人究竟在前人的文体里学习到了什么技巧?如何参透文体中的神韵?古人视文体如人体,高矮胖瘦不是最重要的,人的风貌与才情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各种典籍与文章进行古人式的学习,是难以深入到各种文体的内部的。林传甲对各种文体的见解看似简单、粗略,其实想达到林传甲的程度是相当困难的(清光绪二十八年乡试第一)。

第三,一部理想的文体史,它应该是一部与现代科学理念相接轨的学术著作,但也应该是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古代文体虽然已经失去了与仕途相挂钩的实用目的,但它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有人曾感叹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国史、国画、国医、国剧等国粹在古代社会结束后也得到了弘扬,唯独国文没有得到弘扬。文体是国文的核心,一部理想的文体史将是对国文最恰如其分的发扬。所以,我辈期待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能够唤起人们对国文热情的中国古代文体史,这或许不是短期内能够出现的经典,却是我辈作为新世纪学子翘首以待的呼唤。

注释:

①此种观点以北京大学钱志熙先生与首都师范大学姚爱斌先生为代表。具体参见钱志熙的《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92-99页)与姚爱斌的《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北京: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42—48页)。

②在古近之交,像传甲那样使用“文章整体“含义的学者不止他一人,还有黄人《中国文学史》、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等,都是颇有价值的。我个人认为应该花大力气臻辩搜集一下古近之交的哪些学者、哪些著作使用“文章整体”含义,此必有利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50.

[2]黄霖.中国文学史学史上的里程碑[J].上海:复旦学报.1990(6):83.

[3]林传甲.《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23,186.

[4]陶尔夫.文学史的世纪及其四个时期[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6(6):157.

[5]毛庆耆.文章学设科说[J].合肥:学术界.2002(2):119.

篇5

据考证,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其含义一般是指“学问”或“知识”。可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科学”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科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它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科学又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关于科学的分类,在不同的学者中间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不少学者,把科学分成研究自然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社会运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和研究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的思维科学;并且除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这三大领域之外,还包括研究这三大领域最一般规律的哲学,以及研究这三大领域共同具有的“数量”关系的数学。这就是说,在这里把现代科学概括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和数学,总共五大领域,或者说五大门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庞大复杂,传统的学习方式低效无趣,关键信息和大量的背景知识混杂,不易辨识,难以构建知识间的关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促进学生科学、高效学习的工具,在高中地理区域案例研究中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地理思维的激活、发散和深化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记忆大师Tony Buzan在对脑神经生理科学实践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其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同时启动人类的左右脑,将思维用图画有组织地呈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由一个中心位置的主题,再引申出二级分支图形,且包括线条和编号,用各种颜色的彩笔勾勒出来,如此类推,可以再引申出三级、四级分支图形。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环环相连,创设雏形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了“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之初,教师需要确定这两种发展水平,然后才能搭建阶梯,让学生在可能的高度上步步前进,最后达成预设的教学目的。

在处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一重点模块时,教师可以精妙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西北地区成为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然后将自然原因用纸条的形式(见图一)呈现出来,请两位学生直接走上讲台,在白板上的左侧区域互相协助,在合适的位置贴上纸条,并在其中标注箭头以显示因果联系(见图二)。这种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以整体性的观念去认识区域地理,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图一 图二

二、妙笔点睛,深化思维

起初,学生的思考可能是线性的,简单直接。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继续深度思考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补充各个环境条件之间的箭头,丰富这些自然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学生思考不足的地方,由教师点拨提示(见图三)。

图三

三、由图又探,再看整体

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整体性是指组成某个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相互联系性和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其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具有要素含义,而且具有不同等级的地域含义,如果将这两种含义的整体性归并为“空间域”的话,对整体性的认识还应该有“时间序”,也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演变过程,即时间坐标上的先后性和因果性的角度来阐述联系。

因此,教师可从时间的角度渗透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以及与近现代荒漠化愈演愈烈的相关因素的时间变化。例如,图四是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示意图,图五是我国沙化土地不同年代面积对比图,图六是新疆地区人口变化柱形图。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创设的思维导图以及不同要素时间角度的认识,学生深化认识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而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人口增多则是现代荒漠化加剧的主要诱因。

图四

图五 图六

四、人地相关,丰富导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人为原因,并请学生在白板右侧区域画出人为原因的思维导图,提示学生这些不当的人类活动都是通过影响自然因子来影响整个生态环境,请学生再将人类活动和可能有直接关联的自然因子相连,最后,教师又补充了部分箭头以起到人类活动对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特征的强化作用(如图七)。

图七

思维导图的设计紧扣新课标,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把握重点内容,而每一次活动设计都是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动手环节添加箭头创设思维导图,到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绘制思维导图,不同的思维导图呈现方式,不同阶梯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帮扶到独立行进,每一步都是层层拔高,恰到好处,水到渠成。从前两次在“自然原因的思维导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体会整体性,到最后一次在整个“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因果环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体会人地和谐发展。每一次的箭头添加,每一次的思维深化,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重新深度理解了“最近发展区”与实际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形成和应用可以说属于生态模式。生态模式能够体现一种交互作用,构成生态的思维是活体,是变化生长的。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案例研究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地理思维的生成、涌现和繁茂,同时也让教师不再是农业时代的“园丁”,或是工业时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先生”,先生只是领先一步,却也需要和学生共生共长,渐进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7

一、数学语言的含义

数学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符号语言,另一种是直观的图形、图象语言。数学符号和图形、图象是数学中的“文字”,通过它们表达概念、判断、计算和推理、证明等思维能力。

二、数学语言的功能

按照数学符号和图形在数学中的应用,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我以为,数学语言的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数的字母或几何图形的符号,具有符号意义的功能。

如在代数学中,用“a、b、c、d……”等来表示字母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而在几何中,角的符合用“∠”来表示,用“”表示的是三角形的符号,用“∥”表示平行的符合,而“”表示的是垂直的符合,等等,这些都是象形符号。所有这些符号在数学中都具有确定的符号意义。

2.数学符号具有形成数与数、数与式、式与式之间关系的功能。

如符号“=”表示数或式相等的情况,如“a+b=c+d”等。“<”“>”表示的是数与式或者数与数、式与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

3.数学符合具有按照某种规定进行运算的功能。

如符号“+”、“-”、“×”、“÷”分别表示数或式的加、减、乘、除,“an”表示乘方。符号“sinα”、“cosα”、“tanα”、“cotα”分别表示三角函数中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s2”表示的则是方差。

4.数学语言具有约定辅助功能。

如符号“”可表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在数学中起着辅助功能的作用。数学符号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内涵深刻、丰富简明的数学语言。

三、数学语言的特点

1.一般性。

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的本质区别之一是变元的使用。

2.简洁性。

数学语言具有明显的简洁性,它尽可能用最少的语言符号去表达最复杂的形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某个数学规律,它比自然语言要简洁得多。

3.精确性。

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而数学需要准确而清楚的语言。每一个符号、式子只能有一个意思,一个数学符号确定表示某一个意思以后,一般不再表示其他的意义。

四、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语言,数学内容就隐含在这种形式化的符号语言中,教师不仅自己要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教学,还应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基础上,学会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回答各种数学问题。

1.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数学概念。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指出:“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可见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数学判断的依据以及进行数学推理的基础。

概念教学主要是通过直观显示、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达,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一个“字”、“词”,以便学生对数学概念正确理解和使用。

2.数学教学中要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正确含义,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

从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一下提高了很多,每一个教过初中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精练、准确的数学语言能使学生很快适应中学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角色的转变。

3.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含义和实质。

如在绝对值概念的教学中,引入符号|a|后要加强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其含义和实质:(1)应使学生从正面理解|a|的意义。它表示的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如a=3,a=-5,a=0,求绝对值|a|,其表示的含义是很明确的。(2)从具体数到引出|a|的值的范围为非负数,即|a|≥0。(3)引导学生从反面理解|a|的含义,如|a|=4,则a为多少?结合数轴上的图形,得出a可以为二个值,即a=4或a=-4,以此加深对值|a|的理解。

符号是代表概念的物质外壳,如果学生不了解符号的含义,不理解数学语言表达式的含义,只是一知半解的使用它,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将是空洞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给数学语言赋予具体内容,并通过符合表达式的形式结构,了解其本质内容。

4.数学教学中注意把好语言关、阅读关。

初中阶段平面几何学习入门难,是一直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问题,其症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不能适应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不理解几何语言的含义,看不懂图形、不能讲清道理,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几何教学中将自然语言提炼为精炼、准确的几何语言,将复杂的几何题,以及图形用简洁的几何语言表示,是学好几何的关键。

应用题学生也普遍觉得较难,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没能读懂题目的意思,阅读理解能力偏差,也就是在应用题阅读过程中没能有效地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五、数学教学语言的点滴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则这一堂课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教学工作中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2.教学语言要有规范性和逻辑性,符合语言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要求,具有逻辑性。

3.教学语言要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教学中尽量用学生熟悉的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清楚明白。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消除 学习障碍

1.感性认识不足是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障碍。物理概念来源于客观实践,又高于客观实践。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加工以建立物理概念的基本材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武器,感性认识不足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思维障碍。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教师认为做实验费时费事,不如讲实验,把物理概念硬塞给学生,导致学生感性认识不足,不理解物理概念含义而形成学习障碍。物理概念是建立在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实验基础上的,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教师必须创设适合教学要求的、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具体、真实的物理情境的同时,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探索事物共同的物理特征、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形成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等,从而影响学生对规律的掌握和应用,造成学习障碍。

2.先人为主的概念和经验是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又一障碍。学生在学物理之时,脑子里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对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认识,已存在着许多物理表象。他们常被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的非本质因素所迷惑,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往往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得出错误结论。如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要物体保持运动状态就必须有力不断作用在物体上;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作用;冬天在室外摸铁块比摸木块凉是因为铁块温度比木块温度低;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甲把乙推倒是因为甲推乙的力比乙推甲的力大等等。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障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做好实验,要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再现察,用实验来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因素,摒弃由于前概念和经验形成的错误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3.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清导致学习障碍。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物理概念不够重视,因为考试中不常考物理概念。有的甚至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即物理概念所反映的物理对象、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清。有的对物理概念的“外延”,即物理概念的适用条件不注意、不清楚。如对“密度”.概念,有的学生看成是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不理解密度是物质的固有本质属性。

4.不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和范围。物理规律一般都可用文字表达,大多数还可用数学公式表示。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学生由于不理解含义而采取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因为不懂物理规律的真正含义,背得再熟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深入研究,并在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深入分析,要特别注意关键的字、词,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学生只有理解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是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机械能才守恒。

5.实验技能的形成障碍。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物理现象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在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特别是物理实验技能差。实验中学生信心不足、粗心大意、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心、不全面。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教育他们要像科学家那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篇9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在实际的设计中也常会有类似的应用,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是什么规律在支配这些现象呢?原来在平面设计中我们正在广泛运用的许多手法背后,都隐藏着符号学原理的影子,在图形设计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教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诉。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

1平面图形设计与符号学的本质联系

1.1关于符号与符号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符号正是利用一定的媒体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①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准确地表述了符号的概念,鸿雁在泥沼与雪地上留下的爪印,使人们得知曾有鸿雁经过这里的事实,并且可由此推断出鸿雁的大小多寡等信息。爪印,是记号X,而鸿雁是并不在的Y。符号学,正是研究符号规律的科学。

1.2符号从何而来?

由于人类特有的社会劳动和语言,使人的意识活动达到了高度发展的水平,人的思维是一个由认识表象开始,再将表象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普遍化加以固定,从而是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影响是由直接的外在关系中分离出来,独立于思维中保持并运作的。这些印象以狭义语言为基础,又表现为可视图形,肢体动作,音乐等广义语言。

1.3平面图形设计与符号学原理

A.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字体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无疑,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就像本文开始时提到的例子,设计者将危险动物老虎或蜜蜂符号化为黄黑相间的条纹,并依赖于它将危险与警惕的信息传达到车手的意识中。

B.平面图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平面图形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这决定了它一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平面图形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为依据与手段的。由此可以见,对符号运用的合理与准确,对于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找到一个符号X,可以准确的传达Y的信息,成为了一个平面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

2更多的发掘符号的特性,更准确的运用符号的语言

平面图形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平面图形设计作品,这时就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就成了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由此可以说,符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在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运用符号这个工具,应该理解三个方面的概念:

2.1使符号不断的深化

符号的三个类型和层次

从符号与它指涉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或领域)的关联上,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

图像符号(ICON)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与对象的相似而构成的。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人们对它具有直觉的感知,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

指示符号(INDEX)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如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SYMBOL)象征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

上述三者,既是符号的三种类型----并存而不可相互取代,又是符号逐次深化的三个层次,一个由图像符号至指示符号再至象征符号,其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鸽子的形象,出现在产品的包装上时,无疑它只是包装内商品的符号,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是“此包装内的商品是与鸽子有关”,此时,它是作为图像符号出现;由于鸽子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动物,具有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动物特征,因此,它出现在路牌或是处所的标示中时,它是作为指示符号出现的,传达的信息为“此处属保护动物领域”;当这个形象再次出现,却是与枫叶的造型一起,组成了新的标志,它不再具有上述二者的含义,而是指涉慈善行业,表示一种和平,援助,并与枫叶一起,表示地域,一般人们一看到枫叶就很容易想到加拿大的形象,枫叶以成为加拿大的象征。在这里的鸽子形象,正是以它的象征符号的身份展示在人们面前了。设计师有意制造枫叶的缺角,表示失业者,并把枫叶的缺角刻意演变成一个鸽子形,表示慈善机构,正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精妙至极地表现了“加拿大——慈善事务——恢复”的信息意念。此时,它含义的表达的准确有效无可挑剔,而这正是它由单纯的图像符号经由其内在因果关系变为指示符号,再由长时间多个人对其的感受联想赋予它更广泛的含义,飞跃为象征符号的过程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为了使思想感情的信息更有效准确的传达,需要一个符号不断深化的过程。但是,一味地,漫无目标的深化符号的指涉是不负责任的,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

2.2把握符号的变量思维,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范畴

作为狭义的个人思维,具有与生命等长的长时间性和对不同生活空间的探索性;作为更广义的人类社会的思维活动,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永恒性与对所有涉及空间的适用性。作为思维的主体,符号在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中也是可变的。

不同的时间空间,使某一具体符号有着不同的指涉物;

不同的时间空间,不同的符号指涉同一事物;

在设计中,对于符号的挑选发掘运用,应该把握住这些变量,才能使信息传达准确而不出现歧义。

A.不同的时间空间,使某一具体符号有着不同的指涉物

河南安阳殷商遗址出土的大量龟甲兽骨上,刻有大量象形文字,称为甲骨文,这是我国可考的最早文字。这些文字当时是用来记录占卜结果的,也就是记录事件的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数千年后的今天,除了在考古工作者的眼中它还保留有记录事件符号的特性外,在绝大多数的人心目中,这些难于辨认的文字,已成为几千年前那个时代的象征。在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中,甲骨文的形象反复出现,它所传达的信息已不再是古人询问命运的结果,而转变为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追思,在这里这些文字已经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荣耀的提示符。

“卐”字符,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火或是太阳的象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出现。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卐”是一个佛教符号,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认为它是出现在释迦牟尼胸前的瑞相,用作为“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定制读音为“wan,万音”在佛经中也写作“卍”。但是,同样的一个字符,在近代的欧洲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1920年,当时的德国纳粹党魁希特勒将“卐”用作了纳粹党的党徽,他认为这象征着“争取雅利安人的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卐”遂成为了法西斯统治,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②同一符号,在不同的空间中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指涉物,“卐”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中国或是亚洲的设计作品中出现的吉祥含义的“卐”,是绝难被西方国家的民众所接受的,他们无法理解这个符号不同于他们习惯的指涉。

在时间空间相对一致的情况下,社会因素也是符号指涉发生变化主要因素。本是极普通的一种节育工具,但短短几十年内,不论在世界的角落,它在作为符号的指涉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它的用途,在早期的设计作品中,它的出现仅仅是影射其行为本身,但是,当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艾滋病的发现及迅速广泛蔓延,使这一形象在设计作品中的出现更为频繁,其指涉对象也由原来的含义转变为“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这样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人们对它新的含义的认可程度可见一斑。网络也有着类似的经历。由于网络以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而符号“@”是网络的表示符号,它原本的象征电脑,网络的含义渐渐被人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它已成为交流的标志。。这也同样反复出现在相关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

B.不同的时间空间,不同的符号指涉同一事物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变化,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赋予事物以新的含义,事物也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代表它的符号来适应它新的含义。生活在这样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在变化,建立在大脑中的映像-符号,自然会出现差别。时尚,也许是社会中变化最快的事物,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会有所不同。代表时尚的符号,也在随之不断地更新变化。

2002年,流氓兔的造型风靡京城,它以其精彩的情节与令人瞠目的视觉效果征服了广大的观众。很多朋友在见面时都会互相问道“看过流氓兔吗”,无疑,观看这样的一部动画,是时尚的体现,已成为代表“时尚”的众多符号之一。如今市场上很多商家,受到了这部动画的启发,创造了一群在形象上类似电影中主人公造型的形象。目的就是希望借此传达给观众,购买和使用这样的产品,是一种同观看动画流氓兔一样的时尚行为,是你永远紧握时尚脉搏的生活方式之一。而目标消费群正是这样的追求生活时尚的群体。可以想见,在更早些的时候,当这部动画还未为人所知的情况下,设计者是不会想到使用这些形象的,这些形象不可能被人们所认可的。因为当时代表时尚的符号中并没有这样的一部动画或其中的形象。红十字会是一个有战地救护发展起来的,志愿的、国际性的救护、救济团体。到现在为止,以由140个左右的国家成立了红十字会。在大多数的国家,使用白底红十字为标志,并称之为红十字会;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一些阿拉伯国家使用白底红色的新月形作为它的标志,并将组织的名称定为“红新月会”;在伊朗,红十字会叫做“红狮和太阳会”,表示是白底的红狮与太阳。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名称与标志,其效果都是一样的?圆煌皇歉鞲龉业奈幕⒆诮獭⒒蚴怯牒焓只岬睦吩ㄔ从兴钜彀樟恕?nbsp;

综上所述,作为思维过程或是符号表达式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所挑选、组合、加以运用的的符号元素应是具有明确指涉功能的符号。应与其所处的空间,时间,社会现实的要求或表现相一致,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应有的效用。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把握住他所应用的符号可能存在的变量,保证这些符号的当前值正是设计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所需值,而不是它们既有的、曾有的、或可能有的其他含义。

“没有什么问题像与符号有关问题那样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此复杂如此基本的了,符号与人类知识和生活的整个领域有关,它是人类世界的一个普遍工具,就像物理自然界中的运动一样。”③作为人类表达意识,传达信息的手段与方式之一的平面设计,也同样是依赖于符号学这一工具的。艾柯甚至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平面图形设计的目的是人与人的交流,符号,无疑是必然的工具。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学习运用符号学的工具,会使设计更具有效的功能。设计,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体,本身就是符号,设计又是由符号元素构成的,设计者成功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涉自己思想的符号,成为自身与受众共同认可的符号,这是沟通真正形成,信息准确完整的传达,设计这一思维过程才是完满的。

符号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其博大精深的原理与方法论在各个应用学科领域中的研究与实践是相当普遍与深入的,在平面图形设计中也是如此。

篇10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类型;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名词术语、范畴系统,一些传统批评的概念和术语,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至今仍然为汉语文学批评所沿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除了借鉴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概念工具,还需要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批评术语。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但是,文学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既带有科学活动的特点,又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它方面要求批评术语有基本确定的含义,用来分析批评对象的内涵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批评对象某些层面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如诗意、诗味),批评对这些因素的理解只能是一种弹性把握,“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同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若一切以理概之,非板则腐”(叶燮《原诗·内篇》卷五)。文学批评的对象性特点,决定了批评术语的使用不必同理论研究一样精确严密,批评家从调整自己的审美感受的需求中,才产生出动用某种理论术语的欲求。这样,一个内涵精确的概念一旦进人具体的批评实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经过模糊化弹性处理的理论概念,才能在批评中获得实际的充实的意义。哲学家理论思维中过于泛化和抽象的结论尽管内涵和外涎都很精确,却是很难和具体作品的存在形式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