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篇1

石县民营经济调查组

为切实掌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对策,最近,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分析统计资料和到企业调查等形式,对全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详细、深入和理性分析,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一、我>文秘站: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秘书网网址: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1996年县级国有企业“两个置换”的改革启动,到20__年乡镇、集体企业清盘扫尾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比重迅速攀升,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1、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一是民营户数不断增加。截至到20__年底,全县注册民营经济户数9432家,比20__年增加20.8%,比1996年增加1.14倍。其中私营企业280家,比20__

表一:我县民经济户数占全县企业户数比重

年增加25家;股份企业256家,同比20__年增加营46家;个体工商户8874家,同比20__年增加351家(见表一);总注册资本13.8亿元,民营从业人员2.61万人,同比20__年分别增加9.3%和10.2%。二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通过近些年发展,民营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到20__年底,我县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分别为1.9亿元、8.7亿元和9.2亿元,其比重分别占15%、55.6%和57.6%,与1996年相比,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比重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县民营经济成分最高是餐饮零售业,占89.8%,最低是农业,也占到了20%。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已占据了重要地位(表二)。

2、自身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一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资料,到20__年底,全县登记为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平均每户150万元,远远高于1996年的34万元。目前,在

全县38家规模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31家,比重达81.5%。在规模民营企业中,总资产过亿元的有2家,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有3家,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达到了10家(详细名录见表三)。二是企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20__年,民营企业完成技改投资8560万元,同比20__年增加了25%,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也有一定增强。今年科峰公司完成了“网络传输图像监控器”样品设计,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环能

表三: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煤矸石发电技术”已应用生产;宝川公司研制成功F3000型中巴车连杆和F7100轿车连杆;宝亿公司研发出了6种国际国内知名轿车用连杆等等。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也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有九峰实业等3家民营企业已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三是经济外向度有了质的提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民营经济做到了率先进入,目前全县有4家民营企业产品开始直接或间接进入国际市场。其中世运针织厂针织产品全部外销,九峰实业取得供港活猪注册证,年均向港供应活猪近5000头,宝川、宝亿公司生产出新型轿车连杆,并开始向大众、雪佛来等国际品牌轿车生产商供货。

3、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一是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泛。除邮政、电力、电信、石油、烟草、自来水等国家专营和垄断行业外,我县民营经济几乎延伸到全县经济社会中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目前正大量进入公共事业部门,特别是在公共交通、电力、教育、以及管道燃气等居民生活领域,民营资本开始形成新的投资热潮,有力支持了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对县域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越来越大。20__年我县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达22.6%,比县域经济增速快10.8个百分点。今年尽管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达15.7%,比整个县域经济发 展速度高3.3个百分点。经测算,在今年预计12.4%县域经济增速中,至少有6个百分点是来自民营经济的贡献(见表四)。三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民营工业经济没有历史包袱,具有体制、机制等优势,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十分良好。据统计,20__年,在县域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以17.6%的资产,产生了59.7%的工业总产值、71.4%的工业利润、38.7%的工业税金,同时还支付了73.3%的工人报酬(表五)。四是初步形成了一批县域工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我县经济初步形成了电力、采掘、建材、食品加工、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等六大行业,在我县20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和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这六大行业的民营企业占153家和27家,其比重分别达到了75.3%和71.1%(见表六)。

4、有力推动了我县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我县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作用。一是吸引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广泛参与到产加销的“产业链”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文明素质,这一点特别是在农业民营经济体中表现尤为明显。如在双佳农牧公司,目前全省范围内有1600户为其养鸡,每天出笼活鸡达到25车以上,每年养鸡农户总收益就达3000万元。二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目前,全县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20__年,全县203家民营工业企业解决就业13000人,同比去年就业增长了15%。另外据统计资料,在农民现金收入中,3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的劳动报酬。三是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进程,为中心镇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增强了所在地小城镇的聚散、轴射功能,促使小城镇建设以内涵扩张形式发展,为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台洲、金华各县市,以及本省浏阳、宁乡等地相比,我县民营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模小。平均每户注册资本少,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不多。据相关资料,温州市股份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220万元,而我县只有150万元;温州市个体工商户户均资本2万元,而我县只有1.7万元;温州民营经济所产生的增加值占到了GDP的95以上,占县域工业比重达到了90以上,而我县分别只有45和68,其差距分别高达50和32个百分点。再如,温州乐清市年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0多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达6家,其中仅德力西集团一家年销售收入就达97亿元,而我县年产值上亿元的民企只有2家,至今未出现一家民营企业集团。

二是数量少。从省外看,浙江温州市8个县市平均民企户数达1.5万家以上,个体工商户平均达4.3万家。与常德面积、人口相近的浙江宁波市,20__年9个区县(市)平均民营经济户数达到了3万户,其中民企达到了6000户。就连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金华市,7个县市平均民企户数达3000家左右,个体工商户数也达到2万家。从省内看,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浏阳市民企户数有20__多家,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而目前我县民企总数不到600家,个体工商户只有6000家。由此可见,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与外地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

三是分布散。我县民营工业基本上都是随资源分布散落在全县各乡镇,企业关联度不高,进入工业园企业少,至今尚未形成区域相对集中、上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群,专业村、专业镇更是一片空白。而浙江各个县市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度、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都很高,企业发展壮大很快,板块作用日益增强。如台洲市,48个民营工业制成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全国各种家电、汽车塑料配件90可以在该地加工完成。温州市民营经济更是典型的集群经济,如所辖乐清柳市镇就是全国最大低压电器产销基地;永嘉县桥头镇纽扣城号称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等等,真正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的响、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群。

四是水平低。主要表现民营企业科技含量低,以矿产、水力和农副产品粗加工为主,工艺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大路货居多,附加值不高,更谈不上拥有自主科研研发机构。如水泥生产方面,目前我县共有15条生产线,就数量而言已经不少,但大都工艺落后,产能很低,年生产总量只有110万吨,不及国内1条先进生产线年产能的1/3。我县化工业也基本上是这样。

二、制约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要障碍

1、思想解放不够,民间投资氛围不浓。思想解放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层面。目前,社会对发展民营经济持肯定和支持态度成为主流,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一是小农经济意识无处不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全县民营老板身上反映明显。在新铺乡调查时我们了解到,当地产煤区居民家庭10万元以上存款的比比皆是,但真正想做和正在做大产业的并不多。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企业附近一些农民、甚至是有的干部都看不得别人赚大钱,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在企业日常业务中强行阻工、强买强卖得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企民营业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带有“原罪”性质,不少群众对民营企业老板持敌对态度,客观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另一个是政府层面。客观地讲,目前全县上下还切实存在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民营经济,对民营经济发展巨大潜力估计不足。一是目标不明确。近些年来,由于石门电厂、皂市水库等重点工程相继在石门建设,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县社会发展面貌,因而对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畸轻畸重、时松时紧的倾向。二是思想不开放。认为石门地处内陆,没有区位优势,不能像沿海地区一样出台非常规发展措施,往往是国家出台政策规范时,我们“砍头”,他们“剁脚”,永远学不到别人先进经验。与我们邻近的澧县,条件相当,他们并没有受惯性思维限制,敢于给政策,敢于向跨国公司、向高科技企业招商,并在今年6月份引进了年产值6亿美元的韩国微型摄像头生产线。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真正解放思想。三是措施不落实。我县发展民营经济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缺少具体行动,特别是在启动民间投资上,倡导有余,支持不足。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筹备了多时,到现在还没有成立,至今没有出台民营投资产业目录,在储备项目开发上也明显滞后等。

2、资金融通机制不活,成长严重缺血。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服务大企业、大客户(即“追逐优质客户资源”),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贷款,使民营企业在客观上游离主流融资体系之外。据中国人行石门支行资料,今年全县贷款增加额有90%投向了石门电厂二期和皂市水库等优质客户,民营企业除少数获得少量贷款外,大多数企业没有获得

表七: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支持比例(单位:户万元)

商业银行贷款。如金湘源果业今年 计划向建行贷款500万元,最终想尽千方百计只贷了200万元,因而错失了秋季大量收购柑桔的良好时机。玉叶公司今年搞余热发电,不但没有贷到一分钱,工行反而因银根紧缩提前收回了15%的贷款。目前,真正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是信用联社,但由于实力有限,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到制约。加之目前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条件尚不具备,利用股市、债市以及商业票据融资十分困难。目前,我县民间投资主要靠自筹,多数是依靠个人储蓄或者是高出国家法定利率几倍从社会上拆借,或是直接向职工集资借款,年利息大多在1分以上,这种融资方式具有财务成本高、运行风险大等弊端,严重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据人行统计,今年全县民营企业申请的银行贷款额,仅有20%左右审批落实到位。前些年尽管银行惜贷,但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在改制中积集了大量民间自有资本(包括政府注入补偿金),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维持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今后几年若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可以预见,我县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大大降低。

3、生存发展环境不优,利润层层盘剥。有些部门没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缺乏“公仆意识”“纳税人意识”和“委托人意识”,导致审批两头(即政务中心和审批机关)跑、乱罚款、乱收费、乱执法、多头执法的现象普遍存在,政策落实出现了严重“肠梗阻”。一个企业反映,今年来,他收到要求赞助的部门达5个之多。还有一个企业老板反映,一个案子拖了好几年某局就是不结案,办案人员还公然说:你一下子赚那么多钱,怎么搞也要给兄弟分几个。更令人愤怒的是,有的部门不但不服务,还专门给企业“下套子”。在新铺乡调查时,企业办的人就说,某局执法人员去年12月份就到该乡某厂去检查过,明知商标快到期,执法人员就是不告诉他,今年4月一过期,一纸罚款通知书就送达该厂,经求情最终还是罚了15000元。还有一个企业在主管部门默许下由他人代签股东变更文件,后又拒不认帐,被罚款4万元,最后在该企业后协商以1000元了结。此外,近年来,省市县三级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从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在落实过程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将优惠政策束之高阁。许多老板提出,制定的优惠政策和对企业的承诺一定要落实,不落实不如不制定、不承诺。

4、企业总体素质不高,发展战略不清。总体上看,我县民营经济良莠不齐,大多数企业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形象欠佳。一是民营老板素质较低。目前我县企业老板大多在40多岁以上,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识结构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统计,在现有20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不足50人,仅占25%。同时,在实地调查时我们感觉到,真正对自己企业发展有战略眼光、清晰的思维和独到见解的人不多,因而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国内大市场,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能力。二是管理方式滞后。由于民营经济发展自身特性,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采取个人独资制、合伙制等形式,无疑是合理的。但是企业发展一定阶段、一定规模以后,这种管理体制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如在我县203家年产值50万元的民营工业企业中,真正按照公司法规定形式进行管理的只有36家,仅占17.7%。三是企业高级人才缺乏。这次调查,几乎所有民营老板都谈到了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科峰电子公司计划明年生产自己研发的专利产品——影像信息存贮传输系统,但由于公司高级管理人才、销售人才、技术人才都严重短缺,该公司老板对这个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缺乏信心。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县实施“三化一拓展”战略的关键五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大好机遇的五年。未来五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坚持“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方针,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大力发展科技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生态环保型三类民营企业,迅速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全民营经济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发展目标是:全县民营经济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__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5.3亿元,力争占全县GDP总额(按年增长12%计算)的比重达60%,所创工业增加值占全县85以上,所提供税收占全县55%以上,所解决就业人数占全县城镇就业人口70%以上;培育年产值超5亿元民营企业2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年产值5000万元企业15家,产生1家以上民营企业集团,实现民营经济总体规模有大幅扩张,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发展实力有显著增强,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其发展重点是:

1、围绕扩张民营经济总量,强化招商引资。我县民营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实现加速发展的动力不够,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须快速扩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因此,要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上。通过资源招商、节会招商、环境招商,切实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老板、大项目,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迅速壮大县域民营经济规模,加速我县民营经济发展。

2、围绕激活民间存量资金,催生地方金融。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开始全面收缩县以下贷款业务,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导致县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严重“缺血”。为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当前之计,一是支持以县信用联社为主的地方银行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以金融担保、金融租赁为主的各类地方金融服务公司;三是大力引进省内外诸如光大、民生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以此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

3、围绕发挥民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湘西北山区物产资源大县和民营经济小县,必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主动承接大武汉和长株潭区域经济辐射,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因此在民营产业发展重点上,要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围绕资源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做文章,切实改变当前资源粗加工的现状,大力培育电力、矿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 旅游、教育等民营特色支柱产业。

4、围绕转变民营增长方式,突出工业先行。工业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壮大第三产业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要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民营工业化进程。当前要注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民营工业的外部条件;二是抓好区域工业合理布局,降低民营工业企业运营成本;三是做好全县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5、围绕提高民企竞争能力,狠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显示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工业龙头企业还是农业龙头企业,都会大力促进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二是通过挂牌保护,为龙头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向外发展,支持做大做强。

四、加快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1、凝结共识,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舆论保证。面对当前全国范围内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民营经济是未来县域经济的主体,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因此,全县上下要形成“民营兴县”“民营强县”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在其作用意义、路径选择、方式方法上凝成共识,达成一致。一是将民营经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政府作为。要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精神,淡化公私区别,摆脱姓资姓社困扰,只要依法纳税,照章经营,促进就业,就应果断予以支持、予以鼓励、予以保护,促使他们加快发展。二是贯彻“先予后取、重点扶持”的发展原则。总体上看,我县民营企业相对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相比,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早期阶段,数量少、规模小,体质差,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弱,“哪个部门都可以将其掐死(一民营老板语)”。因此,对待中小民营企业要像抓林业“封山禁伐”一样,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严禁各职能部门随意上门执法。同时,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上,要根据全县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潜力,实施重点扶持,做到“五年磨一剑”,坚持不撒胡椒面,促进其率先发展。三是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民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反对“唯书唯上”,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同时坚持“先破后立”,实施“先上车,后买票”、“先发展,后规范”,大胆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障碍,敢于在法律规定的灰色地带进行适度的探索,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扫平道路。

篇2

近年来,成都全面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成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并已成为成都经济的重要支撑。

发展迅猛 成效明显

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至2007年底,成都私营企业有12.17万个,个体工商户50.36万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2713家,民营经济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691.9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GDP的50.9%,首次突破5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362亿元,同比增长30.9%。

民间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成都民间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不仅本地的民间投资急剧增长,而且还吸引大量市外民间资金在成都投资。2007年,民间投资达1461.5亿元,占成都总投资的61%,同比增长39.2%。

民营经济在三次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经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4.1亿元,占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的31.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7.9亿元,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56.4%,第三产业增加值769.9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8.6%。在第二产业的工业方面,成都民营经济有较好的表现,2003年至2007年,民营工业增加值不断上升,每年都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

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了我市大批城乡劳动力和外来人员就业,为成都市比较充分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企业整体质量有很大提高。至2007年底,民营企业累计获中国名牌个数占全市中国名牌总数的80%,民营企业累计荣获驰名商标个数占全市驰名商标总数的86%,224家民营企业的230个产品荣获四川省名牌,占全市省名牌总数的85%。

多措并举 推动发展

2003年以来,成都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下大力气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不仅认真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加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营造了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成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一是公平市场准入。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近10个政策性文件及30多个配套文件,废止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规章和文件33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二是放开投资领域。出台《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开放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卫生和新型服务业等投资领域。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全面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乡建设,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新居建设等。政府、企业、农民多赢的建设方式在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运用并不断创新。三是建立政企对话机制。2003年以来,建立了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民营经济专题会议,坚持每年开展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测评活动,准确把握和认真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季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例会制度,广泛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破解融资难题。一是设立财政扶持专项资金。四年来,市级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2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2006年,市级财政安排财政贴息专项资金7100万元,区县财政配套3060万元,对民营企业64个技改和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了贴息,撬动银行贷款资金28亿元。同时,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外贸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一方面,扩大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鼓励区(市)县政府组建多种所有制结构的担保公司,引导民间担保机构规范发展,广泛吸引和利用市外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目前,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资本金已达到5.7亿元,并获得了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担保机构称号。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已达1.1亿元,并与国际金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香港中信资本(CITIC CAPITAL)等机构开展合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征信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库,2004年信用信息库正式投入运行。担保体系的建立,为许多渴望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实现了愿望。比如,成都市一家从事生猪生产的邛崃市金利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还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福利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中,面临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融资难,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知情后,会同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充分调查,达成对其提供信贷支持的共识,市商业银行先后3次向企业贷款共44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7亿元,2007年突破2亿元。三是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银政企定期沟通,互动解决企业融资中的难题。积极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建民营企业融资平台,推进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分别与开发银行签署打捆担保贷款协议书24亿元,为全市民营企业落实贷款4亿元,受贷企业177户。加强与市商业银行和市农村信用联社融资合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成都市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贷款218.3亿元,成都市信用合作社为民营企业贷款277.5亿元。

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效能。2003年,成都市着力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切实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至2004年底,市政府先后7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行政审批事项的66%。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建立同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同址办公的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市级44个部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极大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件、办事。同时,着力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实现“一窗式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时限。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肃查处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基本消除了“三乱”行为和“吃、拿、卡、要”现象。如严肃查处了个别单位和个人擅自对民营企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接受企业宴请并分别收受企业现金的案件,有关责任人均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三是加强政策信息服务。通过政府网站、报刊、电视、商(协)会以及中小企业政务短信服务平台等渠道,及时向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各类政策信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快捷的政策信息服务体系。四是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组织服务民营经济的作用,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权益诉求。

优化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表彰先进。市委、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区(市)县”、“成都市民营企业五十强”、“成都市优秀个体工商户”,大力宣传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及个体工商户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以及在缴纳税收、提供就业岗位、活跃城乡市场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二是加强引导。近年来,成都主要媒体先后开展了“为城乡充分就业作出更大贡献”、“民营企业大手笔、助推文化产业大市场”、“千家企业送万岗活动”、“积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大型专题栏目,大力倡导艰苦创业、致富不忘国家、真情回报社会的新风尚。三是营造氛围。把民营经济宣传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大力宣传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富民经济,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倡导“重商”、“富商”、“安商”的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最佳环境。

成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催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也吸引了许多市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成都投资发展,而且过去外出发展的民营企业也纷纷回迁,成都民营经济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仍有差距 尚施新措

成都民营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健康发展,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既是成都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更是民营经济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成都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快投资环境建设。按照“全域成都”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区域分工,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启动轻轨、城际铁路、双流国际机场扩建项目,打造立体综合快速物流通道,降低民营企业创业投资成本。进一步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软环境。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小错,对民营企业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特别要妥善解决好民营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在土地、搬迁、税费等方面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及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并购,实现优势互补和产权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落实市场准入“同等待遇”,凡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民营资本均可进入;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引导民营经济进入高新技术、清洁能源、重大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科技研发、技改贴息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等资金额度,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篇3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西部经济增长的几种主要模式:招商引资模式、民营经济模式、传统产业结构模式、低成本劳动力模式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思路,以期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促进西部经济良性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部经济增长模式资源耗费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

西部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以及经济持续增长会给西部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我们在选择西部经济增长模式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工业国家早已完成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即从以能源,尤其是以资本的增加带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集约式的,效率更高。而我国西部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模式,以消耗资源、增加投资为特点,往往造成人与人的关系紧张,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本文将对现阶段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揭示,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提供参考。

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

近年来,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力从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并在税收和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为了鼓励个人或中介组织招商引资,很多地方政府还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此外,还通过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手续,实行服务承诺制,建立“绿色通道”等完善招商引资的软环境。显然通过对外招商引资,能扩大地方投资规模,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目的。

但由于受地理、信息、通讯、交通、人才等问题的制约,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一直举步维艰。例如2004年青海省引进内资(省外招商)尽管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达到73亿元,但这个数字不到天津当年实际利用内资额238.75亿元的1/3;实际吸收外资仅2.25亿美元,为广东当年实际吸收外资100.1亿美元的2.24%。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而各地政府往往抓住地方资源大做文章,招商引资。能源富集、电价低廉、土地征用成本低等成为西部招商引资的重要法宝,而这正好使得饱受高污染、低效率之苦的我国东部地区和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再也不能容纳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找到了“生存之地”。于是,近年来西部成了高耗能工业发展的集中地。据了解,青海的氧化铝企业90%都是近10年来因东部地区电力紧张而移植西部的;重点扶持的20家工业园区中,有5家被冠以“高载能园区”的名称,其以高耗能产品为主的园区约占一半。西部其它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所出现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招商引资模式确实在短时间内使西部一些地方的经济总量有所增长,但高能耗企业的大量引入,使得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来并不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变得突出起来。比如青海省工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80%,而高能耗企业的用电又占工业用电的90%以上;内蒙古电力缺口达到70%。许多西部地区形成了以高耗能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发展高耗能产业成了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虽然招来了“东资”,但引进的大多是一些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带来还有“东污西移”,破坏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加剧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能因为招商而牺牲资源与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降低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浪费,保护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

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政府收入明显好于其他地区。西部经济增长缓慢,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密切相关。这种发展滞后,一方面表现为民营经济所形成的经济增加值相比发达地区显得过低。例如:在西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重庆市2005年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51%,而东部民营经济较发达的温州占85%,宁波占84%。再如2005年上海民营经济占GDP的近40%,但其民营经济总量却达到7624亿元,远远高于重庆市的民营经济总量1590亿元。另一方面,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式滞后,主要体现为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依赖于地方资源,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西部民营经济中的加工业大多为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精加工能力差,产品档次比较低、科技含量少,大多尚未采用国际卫生、技术和行业标准,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西部民营经济主要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传统结构阶段。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很多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出现了许多发展势头强劲的科技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西部民营经济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需要,大多仅仅停留在对国内外技术简单消化吸收与改良阶段。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已得到各方面的共识,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对其也十分重视,并制定了若干发展措施。但东西部民营经济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西部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远远不如东部。东部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尤其一些自身优势,但西部地区同样有自身的优势,如何抓住自身的优势资源,改变目前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难以对地方经济形成质的飞跃这样一种局面,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所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传统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传统的产业结构,而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协调问题比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更显突出。首先,从农业来看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传统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由于工业的落后,工业反哺农业难以实现;同时长期阻碍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和“三农”问题在西部更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农村市场的开拓,进一步限制了其它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从工业来看,虽然我国西部工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装备制造业水平不高,而制造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东西部制造业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在90年代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加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相反,西部省市90年代的制造业占全国份额普遍下降,1990—2001年,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所占比重由50.9%增加到65%,而西部地区的比重则由15.2%下降到10.2%。(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计算)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就提高,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就低。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西部工业推进缓慢、增长乏力,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使西部大开发缺乏长远的产业支撑。工业化推进缓慢,不仅难以吸纳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且会严重制约西部经济的增长。再次,从服务业来看,虽然西部地区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农村服务业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差别较小,发展程度较接近;但在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方面却有较大差距。并且本身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它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率。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西部经济总体效益的提高。西部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机构,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上,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全面发展服务业,形成自身的特色支柱产业,促进西部经济的有效增长,是选择西部经济增长模式时应思考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低成本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模式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管是对外招商引资,还是发展本地民营经济,最终往往形成的是高能耗、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竞争主要还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种低成本的竞争力是有限的,也是不长久的。

篇4

近入20__年以来,我会组织专业人员,历经几个月时间,对区内13个乡镇31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访问与座谈。现将我区民营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分别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营企业的现状

我区民营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市工商联指导与协调下,在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大开发、大开放和大项目带动的战略部署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到20__年底,民营企业总数4283家,从业人员97000人,总资产134亿元,全年完成工业产植177.6亿元,销售收入155.1亿元,利润13.1亿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5%、18%、18%和19%。到20__年5月,民营企业发展到5548家,比07年底增加1265家,增长29.5%,总资产199.139亿元,比07年底增加65亿元,增长48.5%。到6月底,新安排就业人员10754人,比20__年底增长11%。

从总体情况看,我区民营企业仍是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的社会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排就业。我区有80多万人口,随着农田种植的改革,机械化程度、科学种田方法日益提高,农村剩余劳力日益增加,加上撤村建居的进展加快,大中专毕业生的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等诸多因素,民营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就是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我区民营企业承担了这份责任,共安排各类就业人员11万余人(不包括自谋自招人数),极大的减少了社会就业压力。比如南蔡村金轮自行集团,一家企业就安排就业人员4000多人,南蔡村整个乡镇,几乎家家都有车厂工人,人均月工资1300元以上。还有些地毯行业、绢花行业、养殖业与纺织业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别安排着大批劳动力和闲散劳动力就业。有益于减轻减少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从而得到企业与社会的双重效益。如雍阳减水剂厂,注重科技创新,生产与销售前景俱佳,建厂以来所生产的减水剂,始终保持尽产尽销,始终保持零库存。近入20__年以后,根据国际油价猛涨的经济状况,他们与国家煤碳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了用煤代油的高新科技项目,创造生产出煤水不分离、不沉淀的水煤浆外加剂,约定全国独家生产,不发展第二家。现已生产并发往广东汕州53吨成品。这项科技项目,必将打开节省石油的新途径。

还有石各庄万利造纸总公司,制定了科技领先,节能减排的经营理念。在节约用电上,采取因机制宜、分类生产等方式安排生产,由原来每吨纸浆用电167度,降到现在的91度,每月光节约电费就达15万元。为了减排,他们投资1500万元建成节水工程,日处理水的能力达到6000吨,通过科技创新,厌氧每天处理cod六吨,每两公斤cod可产生一立方米沼气,一天可出3000立方沼气,每立方沼气,相当于一公斤原煤,现在已利用起1800立方米,占总产量的60%,每天可节煤1.8吨,全年能节煤657吨。国家规定每产一吨纸,耗水指标为43立方,现在该厂每吨纸仅耗水2.8立方,一吨纸就节约40立方水,并始终保持零排放,从而获得市科研三等奖。其它一些民营企业也重视节能减排。

(三)注重企业文化。调研中发现凡生产发展快、经营效果好、社会效益高的民营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讲究商业模式与品牌战略。有的制定了全员参与,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关爱环境,持续发展,争创一流的管理方针;有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奠定因材录用的用人理念;有的大型民企,提出并逐步落实“六网互动”、“新置换”、“新超市”的三大理论,引导企业飞速发展,由本地到外地,由国内到国外,业务渠道幅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00多万个稳定消费群体;有的采用内外结合的办法,对外抓创品牌,对内抓商业模式。我区已有一家全国驰名商标,16家__市著名商标。

(四)面向农村,服务三农。按照领导部门提出的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的要求,一些民营企业,直接为三农服务。长城罐头厂,培育了白灵菇罐头的原料生产基地,负责培训农民工,每投资十万元,可建成一处基地,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华明养牛厂总经理赵书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奶牛小区,研究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牧业与大农业互相结合,促进大农业的发展,现在全区奶牛已发展到6万多头。最近该厂又与农民商谈租用土地的办法,上半年由农民种麦,麦收后解决全年口粮,下半年由厂方租用,按晚玉米收成价,每亩付款200-

300元,然后由厂方种植青玉米饲料,每亩可产带浆玉米的玉米秸饲料6000-8000斤,农民既得到现成收入,又可搞其它生产,养牛厂用优质饲料喂牛,既解决饲料问题,每年每头牛可增产两吨牛奶,确是互利双赢之举。今年已搞成百亩试种,明年大面积推广。现在全区还有农业合作组织61个,扶植几千家农户,解决蔬菜瓜果等生产与销售问题,直接服务三农。

(五)回报社会。从全国到地方各级工商联组织,反复向民营企业贯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经营理念,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支灾支教等方面做出奉献。多年来__区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共捐款捐物总值近14亿元,在社会上起了很大作用。仅以今年四川汶川地区大地震为例,全区民营企业从地震后至5月21日九天时间共捐款捐物总值2416万元,从中涌现出很多典型事例。天狮集团一家捐款捐物1700余万元,成为全区第一个捐款大户,不仅如此,他们还把5月18日定为第三个爱心日,并号召四川分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当地的支灾献血活动。王庆坨镇万方钢构公司董事长赵殿坤表示,要尽一份力量,让灾区人民多一点温暖,少一点痛苦。得知地震后全厂立即停产转产,利用两昼夜时间,赶制价值120万元的钢结构彩板生活用房材料,并组成22人抗震小分队,于5月16日亲自送往灾区绵阳,并昼夜组装,工人们每天每夜仅休息3个多小时,至5月23日完成任务返乡,期间为绵阳安县搭建起400平米活动房,又在北川县擂鼓镇搭建起900平米的临时诊所,解决了部分灾民居住与就医治疗问题,此举深受各方称赞。

总之我区民营企业,在发展城乡经济、安排劳动力就业、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与回报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是我区民营经济的主流。

二、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民营企业家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不注重学习,终日事务缠身,事无巨细,必自躬亲,没有发展战略,缺乏科技创新,对外打不出品牌,对内缺乏商业模式,体现不出企业文化,发挥不了团队精神,直接影响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二)融资困难,调查中80%的企业都受资金制约。有的企业有土地、产品有销路,就因为贷款难,两年不能投产只等企业现有楼房拆迁时得到补偿以后,才能投资生产。有的企业有年产一万吨罐头的生产能力,只能生产两三千吨,70%至80%的生产能力闲置,其主要问题解决不了农民搭大棚的贷款问题。有的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始终保持零库存也因贷款难,连年不能发展。还有困难企业,以高息向社会借款,增大负债压力。融资难的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分散式经营、家庭式管理。有的乡镇有几百家自行车行业,其生产量和销售量,略高于南蔡村金轮集团的一家生产量,远低于西青区富士达的一家生产量。占用的设备多,管理、财务、营销的人员也多。调查中有1/3的民营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起步时尚可,不利于发展和做大做强。

(四)政策落实有难度,中央的36条、__市的80条、20条等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缺乏配套细节,执行难,落实难。有的与有关部门规章相抵触。比如中央36条明确指出,对待民营企业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实际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有些地方待遇就是不公平。集体土地的厂房、办公楼不能抵押贷款,国有土地的厂房、办公楼就可以抵押贷款。银行业有他自身的规章制度,而且只愿意扶植大型企业,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扶植中小型企业,去雪中送炭。

(五)民营企业税赋重、费用多,还有一些部门搞摊派、拉赞助。此外与友邻地区河北省所属的市县的税法不一致。河北省一些民营企业多是定税制。我区一些涉外民营企业,从河北等地进原材料,没有进项税票,出口不能抵扣,只好到外地去买进项税票,增加企业负担。

(六)用人问题,是民营企业较普遍的头疼问题。一是缺乏技术人才。二是用较长时间培养的技术人员,一旦能熟练操作,就跳槽撂挑子,另谋高就。三是当地的一般劳动者,也经常出现怠工、误工、歇工等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所以有些企业不愿用当地工人。

另外,新的劳动法,确实有益于增加劳动者待遇,要上五险一金,要增加加班费,节假日工资,这确实是好事,无可非议。但有些中小企业,一时承受不了,有的借高利贷给工人发工资。

(七)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大,创品牌、创名牌的意识不强,忽视无形资产的创造。全区几千家民营企业,只有天狮一家为中国驰名商标,还有16家为市级著名商标。有些大宗产品都让名牌厂家从中牟取巨利。比如牛奶,我区奶牛已发展到6万多头,年产奶20多万吨。售给蒙牛、伊利等名牌厂家,每市斤牛奶一元二、三角钱。蒙牛厂家生产出来的“特伦苏”牌牛奶,一箱12袋,每袋250克,一箱奶仅6市斤,售价54元,每市斤合9元钱,相当于鲜奶价的7.5倍,其它产品也有类似情况。

(八)缺乏统一对口培训组织,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出现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难,民营企业招工难的相对问题。

(九)第三产业尤其是创意产品发展较慢,如服装设计、色彩搭配、广告创意设备、数字音乐制造。尤其是我区的古老运河,更具有很多、很丰富的创意文化,但很少引起民营企业的重视。据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局,加强电视动画片管理,20__年一年文化创意突破一千亿大关。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同样反映在我区民营企业中。

(十)民营企业间仍存有无序竞争。我区大型地毯行业和家电、医药等零售业表现突出。崔黄口一带有300多家地毯行业,大中型企业占50%,另外100多家小型地毯行业,不按标准规格生产,产品委托外地外贸公司代销,标价低于规范厂家的价格,直接影响销售。虽然设有行业协会,但因职权不清晰,也难以排解。其它医药、家电等行业,以带有欺骗性的廉价促销等手段,也影响同行业的正常经营。

(十一)一些涉外的民营企业,受美国次级贷影响,美元大幅度贬值,由8.3元人民币换一美元,降到7元以下,降幅18.5%,出口的地毯、自行车、板材等直接受到美元贬值的损失。有的企业面临极大困境,担心倒闭。

除上述问题外,一些传统性行业自生自灭,个别企业信誉欠佳,行业协会少,发挥作用差,相关部门服务差等问题也影响企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外地的经验,提出来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请各极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的作用,无论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在回报社会方面,特别是在安排城区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四次修宪,对个体和私营经济的一个主题,就是不断加强他们的地位和作用。30年来由最初的“拾遗补缺”到“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由微不足道,发展到超过全国gdp的65%。我区也是同样。因此建议,各级应仍然把个体和私营经济当做发展__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给予大力关注、大力支持。

(二)建立组织、搞好服务平台。

成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联合办公室。按照中央及__市近几年制定下发的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36条、80条、20条等相关政策,结合__实际,制定一套发展__民营经济的具体规章制度。东莞市5年期间先后出台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48条,可以借鉴。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并能及时监督、检查、促进落实,使相关部门有关遵循,使民营经济有所依据,这样就有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各乡镇也应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形成完善的民营经济协调服务网络,具体的协助民营企业落实政策、调解纠纷、沟通信息、解决难题。

(三)加强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制定一套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外请与内选相结合、学习资料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内地交流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的多种办法并进行培训。在本区可请天狮、雍阳碱水剂厂、万利纸制品厂、华明养牛厂、宇奥汽车配件厂、金轮自行车厂等企业家,介绍成功的做法和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对策。同时学习外地经验,推行东莞市111工程及培训方法。学习全球商界女强人、全国政协委员中电国际董事长李上琳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提出的“审视自我、找准定位;明晰战略,加快发展;人才兴企,团队兴业;持续创新,推动变革;静水深流,构建文化;”的40字管理方略等企业文化。借以提高企业家素质,进而逐步摆脱事务缠身、分散经营、家庭式管理、无序竞争等弊端。通过培训,引导企业家们诚信经营,生产合格及至优质产品,靠能力取利;守法经营,照章纳税靠规矩取利;重合同、守信誉,靠信誉取利;维护消费者利益靠品德取利;以人为本,爱护员工,靠团队力量取利。总之,应重视财富的质量。培训经费请由财政拨付。

(四)扩大融资渠道,全方位解决筹资难问题。一是请政府支持,每年由财政抽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东莞市每年安排1000万资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制定奖励政策,奖励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管理与经营创新企业。二是部门联合推动大中型企业上市。当然这要做很多工作,需落实严格的上市标准,企业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且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还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核。企业家还应有远大的发展目标,尽力争取上市。三是借鉴我市蓟县的经验,组建政银合作组织,为中小企业和农民兴业提供资金。四是筹建社区银行,以中小企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降低贷款门槛,简便贷款程序。可由信用社或邮局储蓄银行改办社区银行,他们具有各方面优势。但是要严格防止重蹈过去基金会的覆辙,坚守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对金融工作者提出的十字守则。即:严格、谨慎、规范、诚信、创新。五是建立担保公司,这符合党的十七大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善融资条件,完成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三农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的要求。为提高信誉,做好管理工作,请政府责成财政部门与企业结合共同出资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六是放宽政策,很多民营企业是占用集体土地兴建的厂房、购置的设备,请有关部门简化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手续,或者制定集体土地建设的厂房也可抵押贷款的办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五)筹建统一的大型的技术人才的培训机构,增加设备资金。采取专业培训、对口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特种服务人才。培训中,既要注重专业技术的培训,更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受培训的人员,既能掌握专门技术,又有爱岗敬业精神,无论被哪家企业聘用,都应尽职尽责,不能这山看那山高,见异思迁,不断跳槽,影响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六)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20__年1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降低5个百分点,同时调整了纳税所得额,过去超过10万元就按33%交所得税,新规定提高到30万元,30万元以内按20%计征,超过30万元的按25%计征。这就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是一些微利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对中小企业按15%计征。同时建议上级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商品税税率,这不仅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平抑市场物价也有益处。

对于新劳动法,它的价值取向值得肯定,但是请相关部门,采取匹配方法不要把所有压力都推给企业。尤其在长期的社会保障方面,请政府给予财力支持,企业着重于短期的社会保障。

另外请有关部门查禁对中小企业的集资、摊派、赞助等增负行为,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七)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创品牌、创名牌活动。增加创造无形资产意识,增强自立创新意识。企业的成功与品牌战略的制定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它能号召市场、号召员工、号召消费者,能拉动企业的发展。在自主创新上,专家解释有三条,第一是原始创新、第二是继承创新、第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创意产品,拓展古老的运河文化。同时,要使企业家明白,关键技术靠从外国引进是买不来的,即使引进,也是受人牵制。总理曾举一例:“现在dvd生产厂家都在中国,但生产出一台dvd然后出口,大概我们企业可赚一两美元,而我们付出的知识产权费用,就是19到

20美元,也就是说外国人赚的钱,是我们赚的钱的十倍。所以从国家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科技发展方针来看,我们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在创品牌、创名牌和自主创新上,有关部门要给予引导、扶植、也请政府给予财力支持,东莞每年拿1100万元资金用于自主创新与创名牌的奖励,我区也应加大扶植与奖励力度。另外一些佛教居士的企业家们,仍企盼在城区兴建大型庙宇,恢复城区的原始文化。只请有关部门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请一位知名和尚即可,其它属于民事问题,自然有人投资。

(八)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为主攻方向,建立民营企业园区。__市委把支持建立民营企业园列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用以解决企业规模小的产业分散问题。在大产业园区固定以后,幅射小功能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幅射农村,落实一企带一村,多企带一村的部署。形成上下衔接、发展有序的链条。一方面解决就业压力,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专家学者指出:民营经济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解决城乡的就业压力,这的确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篇5

根据××主席的指示和省政协的统一安排,2月下旬至3月中上旬,我们选择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且具有行业和产业特色的××乡、××两个县(市),采取预先下发调研提纲、听取县(市)政府情况介绍、分别召开有关部门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市场准入”问题作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贯彻落实七号文件的基本作法

截止××年底,××县共有民营企业××家(包括个体工商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县GDP的××%,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安排就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全年发放工资××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市共有个体私营企业××户,全年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GDP的××%,上缴税金××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以上,安排就业××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全市农民非农业收入人均××元,其中来自个体私营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元,占非农收入的××%。

从两地的情况看,民营经济不仅在当地的产值、税收、就业等方面举足轻重,而且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营集体企业改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县已由昔日的煤、粮、牲猪大县,一跃成为拥有服饰、建材、制鞋、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食品、饮料(调味品)、软件园等六大产业群的大县,去年全省获“国家免检”品牌××个,××县就占了××个。××市的民营企业参与了××%以上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技术创新,使陶瓷、烟花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还新增了防水建材和制服制作两个产业,其中制服制作已占到全国市场的较大份额。

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地的党委政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号文件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各自修改补充了当地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两地政府均与所属部门签订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状;三是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县成立了“政务公开全程中心”,对投资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三年内“零收费”,对投资过亿元的利税大户,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对获得“中国名牌”及“国家驰名商标”的民营企业给予100万元重奖,还准备在公路、公交、电网建设上招商引资,扩大民间资本的准入范围;去年,××市办理××件投资立项,其中有××件属民营企业,准入范围扩大到了民办医院和民办教育。在推行“一站式服务”上,××市还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审批事项的,除抓紧补办外,还须按超过时间给予申办对象每天50元的误工和交通补贴,对影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该市近两年已查处影响发展环境案件31起,处分33人)。

二、两地在“市场准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对收益稳定、利润较高的行业尚未对民营资本开放,难以激活民间投资。如两地的电网改造压力很大,当地电力部门宁愿向国家立项要钱,也不肯让民间资金入股经营。公交、供水也不愿民营企业介入,××县工交公司担心“民企进入会饿死国营”,关起门来搞“两个置换”;该县的自来水公司担心引进民间资金改制后,60多名国企职工难以安置,迟迟不敢迈入改制的门槛。电信等行业更是封闭得象铁桶一样严实。

二是行业垄断使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比如,企业要装变压器,就有三个行不通:1、不能直接从厂家进货,必须经当地电力公司发了许可证(加价)才能采购;2、只能购买电力公司指定厂家的货,否则产品不合格;3、必须由当地电力公司安装,否则验收不合格。××一家民营电瓷厂要安装一台变压器,××一家电力安装公司报价8万,而××电力公司安装非要17万不可,由于验收归当地电力部门,只好出17万的高价安装;××一家民营公司—××公司的主要原料是电解铝,近几年由于国家中铝公司把全国几个大铝厂全部收购,控制了国内的资源,同时行文规定进口权只限下属的两个公司拥有,近几年铝价飞涨,垄断利润达300%,致使急需此类材料的民营企业因成本太高而难以生存。

三是专利产品进入市场门槛多、收费高,直接影响了民营科技成果进入产业化市场。××市一家小型民营企业用三年时间、花几十万元研制出一种水性仿瓷涂料,已获国家专利局专利批文,省建设厅也下了推广批文,而环保部门进行绿色认证时要收8-10万元,小企业出不起,致使这项专利至今还无法进入批量生产;又如××一位农民企业家研制出一种带香味的烟花安全剂,获得了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但我们的安全法规只有氯酸钾不安全的检测标准而没有符合安全标准的新规定,也致使该项专利产品无法取得批量生产许可证。

四是在融资准入上,仍然存在不一视同仁的问题。××县××厂是一个拥有600多职工的改制企业,生产的电池碳棒主销广东和山东,产销量去年排全国同行第一,固定资产评估为2000万元,年产值3500万元,每月通过开户行的转帐资金有300多万元,去年为扩建一个车间在开户行贷款400万,已还贷近300万,还欠100多万。同年9月厂里向开户行申请再贷200万投入生产周转,未获同意,今年初只申请贷款80万,至今未获得明确表态。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标准测算,该厂可贷800万左右,足见该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后,在融资准入上并未得到“国民待遇”。

五是对特种行业的土地使用规定尚缺特别条文,造成悬而未决的土地证问题。省委××号文件规定“民营企业申请使用国有、集体土地,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对待。”但国家规定土地使用投资密度,并强调要从严控制。对花炮企业来说,这就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为了安全生产,车间必须是平房,且厂房间距必须在25米以上,投资密度明显不可能达标,因此,××市的传统支柱产业400多家花炮企业生产经营了多年,绝大多数至今没有拿到土地征用批文,企业主心里很不踏实,当地国土部门也觉得老这么悬着不是个事。

六是产品出口遇阻,部门利益驱动引起民营资金外流。××年,一家俄罗斯客商在××一家没有获得出口权的民营企业订购了两个火车皮花炮,每车皮的销售价比内销高1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在本省找有出口权的花炮厂未获商检部门同意,最后该厂只好找到××省的一家花炮厂出口。另外,××市419家陶瓷厂,货运量很大,但××交通部门所收规费比××高得多,该市上千辆货车只得改上××的牌照,其中有几百辆还是××本地人的。

七是民营企业的著名商标遭遇假冒,职能部门保护乏力。坐落在××的香港“××”长沙分公司反映,“××”是全国著名商标,该产品一出名就有人冠用“××”、“××”商标来蒙混欺骗消费者,有的干脆回收“××”的旧瓶子装上色素盐水扰乱市场。据××反映,“××”、“××”服装都是××省著名商标,但××已注册了××床垫、××啤酒,造成了对“××”这个本是服装专用品牌的误导。此外在××同一县城,竟注册了××皮鞋专卖店、××皮鞋专卖店,严重干扰了原创品牌企业的正常经营。这说明现有登记注册条款本身有漏洞,同时职能部门对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很不够。

八是“一个窗口服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并联同步审批的问题。××和××都实行了政务中心的“一个窗口审批”,审批项目和程序实质上都没有重大改变,只是起到了少登几次门、少找几个人的作用,审批还是串联着一关一关地过。湘发××号文件第5条“简化登记前置审批手续”提出的实行“工商受理,报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至今未落实。比如按《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土地法》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在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后,方可进行工商登记,而这些许可证都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考察验收,甚至对每个职工进行体检,合格后才能发放,而这些在“一条龙服务”的大厅里都不可能完成。另外,有的审批项目多头主管,虽然国务院两次取消了一些审批项目,但没有取消所有部门不该把持的审批,如旧机动车的审批问题,虽然取消了国家一级的审批,但没有取消省一级的审批,有的审批项目虽然取消了,但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作配套修改,反而使登记审批手续变得无所适从,更加麻烦。

九是事业单位对民营资本的开放是个薄弱环节。从两地的情况看,教育、卫生、社会中介等事业单位绝大多数还没有让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也没有完全放开民营资本的准入,特别是中介组织,如审计、会计、律师、资产评估、人才交流等中介组织仍然是政府职能部门翻牌的二级机构,实际上没有与政府职能部门完全脱钩,没有取得实质上的独立法人地位,没走上市场化运作的轨道。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1、思想解放不到位,观念更新不同步。省委、省政府的7××号文件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政策措施,但有些部门和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解放程度还没有达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观念上还存在“国营赚钱为国家,集体赚钱为大家,个体私营赚钱为自己”的思想,对收益稳定、利润高的行业坚持“肥水不流私人田”,没有充分认识引进民营机制,激活民间投资的重要性;在行为上还存在“国家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个人化”的现象,习惯抱着本部门的条文,谋求本部门的利益,没有树立“局部服从全局”的观念。此外,各职能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对中央和省委文件的学习认识很不同步,在办理市场准入有关手续时,有的开绿灯,有的亮红灯,既造成市场准入上的混乱,更影响政府的形象。

2、政策法规形成机制不科学,文件相互撞车现象严重。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依据是“红头文件”,而“红头文件”绝大多数出自职能部门,它们都充分体现了本部门的责、权、利,而不同部门的责、权、利又各不相同。中央和省委的政策出台后,并没有对部门文件即时作相应的清理修改,文件相互撞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比如就在××号文件颁布的××年,省消防部门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经省政府批准下发了《××省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管理范围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生产经营场所,覆盖了80%以上的企业,前置审批不减反增,指令采购现象也依然存在。类似的部门文件如果不作即时调整,××号文件规定的“简化前置审批”就会变成一句空口号。

3、部门利益驱动,加大了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成本。××号文件颁布后,虽有××个部门和单位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或措施,但取消或降低收费标准的实质性措施很少,有的部门将收费功能转移到下属的二级机构或中介组织。因此,××号文件所要求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准入成本的各项措施很难落到实处。

4、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学法用法观念较差。此次调查中发现,参加座谈会的民营企业主有许多人没有见到过××号文件,有位金矿的老板说,电力部门收电费有三种不同标准,他至今也没有弄清为什么?有几次被罚款,他也弄不清依据那条规定,他自己说只要知道组织生产、销售和价格行情就行了,这样的业主怎么知道运用政策法规来维护自己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呢?

三、几点建议

为了保证省委、省政府(湘发××号)文件条条落实到实处,我们建议:

1、加大对××号文件宣传教育力度。各新闻媒体和党政部门的政策学习活动要加大对省委、省政府××号文件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的宣传学习力度,并深入进行“小条条服从并服务于大条条”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等工商社团要组织民营企业家进行××号文件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

2、请省委、省政府组织强有力的督查队伍,并邀请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与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相关的有关部门、单位派员参加,深入各地检查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篇6

关键词:连云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SA8000

一、引言

随着当前连云港市加快跨越步伐,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迅速掀起,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市民营企业由点到面、从上到下呈现出数量扩张加快和质量渐进提升的双重景象。民营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民营经济已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1.4%,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超过8%。目前,连云港正处在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关键时刻,全市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这里面商机众多,广大民营企业家在紧紧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密切关注港城发展动态、梳理自身发展思路、找准未来发展定位、积极寻求投资机会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练好企业内功、塑好企业形象、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然而,仍有少数民营企业存在着履行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人人共建,社会和谐人人共享,民营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好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与履行好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不仅越来越受到民营企业的重视,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连云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扶贫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2007年8至9月间,全国工商联各级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查统计。按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的统一部署,连云港市工商联在493家骨干会员企业中开展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统计调查。调查统计内容分为7个栏目共50多项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参与光彩事业投资项目情况、企业参与就业再就业情况、企业开展培训情况、企业员工社会保障情况、企业参与公益事业捐赠情况和企业与村结对帮扶情况。先后进行了近两个月时间,对数万个统计数据进行了采集、汇总、归类,在较高层面上进行数质量分析。总体来看,连云港市民营企业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呈现出了多方面的积极态势和良好影响,涌显出了一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光彩之星、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热爱员工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纳税大户、吸纳就业先进、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和双爱双评先进民营企业,他们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一)民营企业已成为“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坚定实践者

连云港市广大民营企业大力弘扬“三创”精神,紧跟省委、市委发展港城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参与了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一系列重大社会建设工程,为港城的崛起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上交税收占全市的总量均超过5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5%。此次调查的493家民营企业注册总资本47.3亿元;资产总额198.7亿元;2006年上缴税金17.3亿元;现有员工67628人。

(二)民营企业正努力成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奉献者

发展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投身扶危济困、共同富裕的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已得到连云港市恒瑞医药、太平洋石英等民营企业的广泛践行,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建设者和“光彩之星”,党的十六大以来,已有近百名民营企业家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光彩之星”荣誉称号。据调查统计,自1994年以来,493家企业实施投资类光彩项目188个,累计到位资金611142.92万元,安置就业39408人,培训57509人,带动脱贫161020人,带动村数901个。实施捐赠类光彩项目981个,捐赠金额6538.218万元,捐赠物资1008.109万元,受惠人数达631142人。从中我们可以看,众多的民营企业家已经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一线指挥员。

(三)民营企业正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民营企业的重要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已成为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广泛共识。其中,康缘康缘药业增资1000万元与兴云鹅业重组合作成立江苏花果山鹅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上市公司与龙头企业的联姻,实现强强联合,直接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走出了一条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成功之路,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灌云县种业商会率先在全省推行与农民签定种子合同,每年签定种子合同达35万份,农民用上了放心种,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年年递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的经验已被省工商联推荐到全国进行宣传介绍。据调查统计,493家企业中有80家企业与92个村实施了结对帮扶,共形成98个帮扶对子。从帮扶途径看,有的是实施产业带动,如赣榆的泥鳅养殖业、康缘的中药原材料种植业;有的是就业带动,先后有数万名农民朋友受到培训并有了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有效地促使新农村建设产业带动农民收入9337.7万元,就业带动农民工资总额10284万元。

(四)民营企业正努力成为和谐劳动关系的自觉构建者

吸纳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逐渐受到包括连云港市鹰游纺机、君臣实业等广大民营企业的认可和重视,并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鹰游纺机、恒瑞、康缘、天明、君臣等民营企业分别被评为国家、省市就业、“双关爱”、和谐劳动关系等先进单位。据调查统计,2001至2006年期间,493家企业安置就业96882人,其中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了49688个工作岗位,同时还为2176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期间,民营企业还为1215名残疾人士搭建了就业平台。

总之,连云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民营企业在纳税、就业、培训、新农村建设、扶贫济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的不断升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493家民营企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是民营企业在对企业员工社会保障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2006年,493家民营企业的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分别是79.4%、60%、51.4%、63.4%和63.5%,距国家的全覆盖、全方位和应保尽保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调查中也发现,已参保人员多为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或有特殊关系的员工,主动为农民工投保的还较少。二是薪酬制度还不尽合理,薪酬问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抽样调查显示,连云港市民营企业支付员工工资、奖金、分红平均为133.7万元,员工人均收入0.77万元,比全省抽样调查人均收入1.02万元低了0.25万元。此外,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中还存在强制劳动现象,安全与健康问题存在隐患。近年来苏南转移的一些中小化工企业中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施投入还不够,存在区域环境污染的可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整治力度,企业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职工的社会职险、伤残补偿、妇女权益、民利保障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解决。民营企业的工人生活工作等环境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连云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

493家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正以越来越积极的姿态履行着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说明,社会责任的观念正在迅速普及,深化到全社会各种企业公民的经营理念和实际行动中。但调查也显示,当前连云港市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履行现状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尽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总体上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别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特别是侵犯员工、消费者利益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在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化和构建相应管理体系方面仍然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显得经验不足,在正规化、组织化方面严重滞后,这使得民营企业不能有效地将承担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绩效有机联系起来。其结果不仅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效果打了折扣,也影响了企业履行责任的动力。还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尚不完善。主要是相应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社会监督还不规范;群众观念中的财富观还有待更新,企业也需要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其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还有待完善。具体来说,我们应思考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首要的任务是企业发展。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是民营企业最主要的活动。显然,它承担社会责任最主要的表现就应该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社会创造财富。离开了物质基础,社会都将不存在,何谈责任二字。所以,只有依靠发展,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才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发展经济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责任的基础。

二是社会公民在社会责任方面责无旁贷。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推动实施过程中,绝不应该只有企业单方面的行动。事实上,脱离了社会的参与,企业就失去了承担责任的对象,“责任”二字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社会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也是责无旁贷。作为社会公众,通过媒体等舆论监督机构,既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理性看待企业行为,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限制性措施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严格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例如,倡导民营企业以SA8000标准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为,SA8000作为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起来可规范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工权益。另一方面,政府还应以各种鼓励性措施来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企业参加慈善捐赠活动,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捐赠免税或纳税优惠的法律,限制了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税制改革,以鼓励企业善举。

四、连云港民营企业推行SA8000认证的必要性分析

SA8000标准是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的管理标准体系,它是企业继ISO9000和ISO14000之后的最新管理体系标准,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它把人本管理、商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标化,使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有了可操作衡量的具体量化标准。

(一)SA8000是保护企业劳工权益的需要

SA8000标准的核心是保护劳工权益,标志着经济领域“以人为本”时代的来临。ISO9000标准针对产品质量、ISO14000标准针对环境质量,关注的都是“物”,而SA8000标准关注的则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SA8000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要求企业必须保证最起码的劳工标准。实施SA8000标准,对于民营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切入平台,这就是:企业的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共同的追求目标。

(三)应用SA8000可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环境

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进步与自由贸易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以人力资源数量取胜的优势,以及牺牲劳工利益保持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做法。SA8000强调人本管理,使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有了可操作衡量的具体量化标准,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引才留才的环境。从长期发展看,实施SA8000标准有利于建设一支职业道德强、技术水平高的员工队伍,充分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从而在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

(四)SA8000标准是适应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民营企业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是,在面对国际“买主”说了算的时代,对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实施SA8000标准是适应外贸环境变化的现实需要。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意味着要承担较大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道德风险随时都可能转化为商业风险。

(四)SA8000认证具有潜在效益

SA8000提供全面而灵活的社会责任认证,通过供方统一的第三方审核计划,减少对买家提出的供应商审核。特别是兼容其他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国际信誉,取得消费者的信赖,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长期利益。实施SA8000还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企业产品品质,培养员工和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连云港市民营企业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

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SA8000认证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以SA8000:2001国际标准为依据,以国家劳动法规和国际劳工标准为规范,利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框架,结合企业需要和行业特点。

(一)树立利益相关者满意的社会责任理念

实施SA8000标准,必须保证企业决策层在价值观念上由企业利润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满意最大化的转变,尤其是要关注员工利益,体现劳工权益保护与回馈社会。其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所提出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不冲突。ISO9000强调顾客满意,并以此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解决企业生存问题。SA8000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对顾客的负责,通过提高利益相关者满意尤其员工满意来推进企业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二)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一是企业实施SA8000管理体系前的现状诊断。参照SA8000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评审规范要求,由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小组成员与外部咨询专家共同参加拟订企业现状诊断检核表,包括面谈提纲和现场检查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清单。其目的是从中收集问题、发现疏漏,确定SA8000导入的工作重点。体系建立前的现状诊断内容主要是明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社会责任因素,识别出重大社会责任因素,评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SA8000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差异程度。

二是拟定社会责任政策与目标。在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现状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资源、战略发展规划、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适用的法律法规等,拟定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政策及其所要实现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以有效衡量,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可以实现的。社会责任政策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实施SA8000体系的承诺,而社会责任目标则是对体系实施过程中重大社会责任因素的量化与细化。

三是明确社会责任组织结构与职责。通过工作分析,明确社会责任组织结构与职责,确定稳定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组织内外部沟通渠道与核实渠道的畅通。在此过程中,需将以下三方面内容予以文件化:①社会责任赖以实现的组织结构图;②各组织职能的社会责任职责、行为规范与社会责任目标;③组织沟通的方式、程序与渠道。

四是编写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一套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编写体系文件是公司实施SA8000:2001标准、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达到预定的社会责任目标、实现持续改进必不可少的依据和见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是SA8000体系标准的信息承载体,体系的文件结构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五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完成并经批准生效后,进入运行阶段,按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技术规程等文件的要求,整体协调地执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执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实现社会责任目标、保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它将企业制定的社会责任政策、目标、方案及体系文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六是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的监控。SA8000:2001标准要求企业对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它们满足标准的要求。企业应根据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控制程序,在评估和挑选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时,同时评估它们的社会责任表现及其管理水平,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选用。企业还应进一步要求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作出书面承诺,承诺遵守SA8000:2001标准、接受公司监督、对不符合项及时采取补救行动。

(三)内部审核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审核,检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符合SA8000:2001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体系的内部审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SA8000体系的策划是否符合其标准内容。二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内部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目标达成状况及企业社会责任表现;SA8000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相关法律法规与SA8000的符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意见;对内对外信息沟通;供应商、分包商的控制;意外事故与教训;SA8000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四)管理评审

企业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管理评审是SA8000:2001标准的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根据标准要求定期审查企业政策、措施和执行结果。在通过SA8000:2001标准认证后,定期的管理评审可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是在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充分、适用和持续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它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承诺与体系的持续改善。管理评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体系运行的结束,它只是体系下一个运行过程的开始。

六、结束语

在连云港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强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战略高度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设计,引导企业创建对环境和消费者负责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对于连云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企业社会责任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它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了人的发展。当然,对我国不少企业来说,SA8000标准的选择可能有些无奈,但是应该认识到,在经过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之后,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竞争时代正在来临,人道的工作条件和和谐的劳资关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岳燕,陈圻.审视8000:评析该标准存在的六大问题[J].商业研究,2006,(23):101-103

[2]王冉冉.论SA8000标准的双刃剑效应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4,(10):19-20

[3]金碚,李钢.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J].经济管理,2006,(3):13-16

[4]文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2006,(9):26

[5]文炳洲.社会责任、核心价值与企业国际竞争力[J].经济问题2006,(8):44-45

[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理解及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7]连云港统计年鉴(电子版).连云港市统计局,2007

[8]单忠东.2006-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徐晔宇等.2006连云港市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课题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

一、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学习掌握专业课程、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成长成才、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尝试将其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为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实习,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照,发现所欠缺的知识点和理论基础,自觉拓展、丰富新的理论知识。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将从课堂教学中得到的理性认识和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得到的感性认识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2.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在切实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在知识结构上得到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获取了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经验;二是在实际运用中“消化”已学的知识,加强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植根于心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精神和人生态度,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处在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及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所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独立面对各种问题,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去完成的活动。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学会处理个人与团队成员、与访谈对象、与指导老师等各方面的关系,通过沟通合作逐渐建立起与他人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乐于同不同个性的团队成员、访谈者和老师交往交流,听取各种不同的见解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和自律意识,促进自己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作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越来越贴近社会的变革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社会实践思想认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师生认为社会实践无非是组织带领学生到社会、企业和农村走一走、看一看。由于对社会实践的动机、目的认识不清,虽然有学校号召组织大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得力的措施,导致部分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只是随意找个单位敷衍了事。

2.主体参与意识不够。有些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不强,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很多社会实践是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由院系勉强组织的,这显然与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初衷相违背。此外,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也过多地注重校内课堂学习,认为社会实践只是浪费时间和经费,这也阻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活动的实效性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宣传,有效的宣传确实对社会实践的开展大有帮助。但是近年来,有些高校一味把社会实践“搞大”,追求轰轰烈烈的出发场面,追求轰动效应,对社会实践的规模、主题、形式宣传多,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效果宣传少,给人产生有名无实,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此外,部分师生的科研水平有限。以及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直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引不起地方和单位的兴趣与积极性,更是给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一种实践和科研无用的误读,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产生了消极作用。

4.缺少既懂理论知识也懂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导致专业老师对社会实践指导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所学专业和所学课程相结合,专业教师和课程老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将会极大地提高社会实践的成效。但在目前社会实践中,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老师除了参与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外,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参与不多,即使参与了也仅仅是起带队作用,而大学生的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是需要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共同指导的,若没有老师对实践各环节的指导,学生的实践难于有成效,也很难出成果,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很有限。

5.社会实践经费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新建独立学院,在建设和完善校园及办学硬件环境的巨大资金压力下,往往难以满足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首先,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内的消费水平;其次,自费组织社会实践、开展科研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负担;再次,在高校招生“并轨”后,特困生比例增加的情况下,动员包括特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相当困难。

三、如何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1.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改变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但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思想上高度重视是提高社会实践效果的前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引导、经费落实等多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2.推进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不能机械地将其理解为参观、实习以及暑期“三下乡”等狭隘范围。应该在当前暑期三下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模式基础上拓展实践的范围,不断深化社会实践内涵,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所学专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集中实践教学与分散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集中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学单位统一联系实践单位,以学生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分散实践教学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个人或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二是利用寒暑假,教学单位联合宣传部 、团委、学工处在学生放假前将实习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根据调查题目自行完成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有关指导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检查,帮助他们解决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

3.建立较为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是开展好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为此,必须做到:(1)建立典型基地。如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基地、与专业大致对口的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等。(2)加强基地管理。在建立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过程中,命名挂牌、共建合作、示范建设、双向收益等重要环节都应注意抓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认清国情,从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4.社会实践教学实行课题管理。我院经验证明,新时期的实践性教学摒弃原有的组织形式,采取申请课题的方式进行,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程序如下:(1)预设实践课题。由学校有关教师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当前的形势、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专业学习中所关心的问题,列出部分研究课题,拟定课题研究的提纲、所需经费,规定每个课题应完成的时间。(2)选定实践课题。有两种做法:一是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班级里的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自由选择要研究的课题,列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说明如何完成所选课题。二是研究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写好计划书,经领导组认可,指定课题指导教师后,学生就可着手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更可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3)完成实践课题。当学生研究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要负责落实各课题小组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检查、监督和督促、指导,强调集体合作集体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力争使每组学生的实践报告都能是一份合格的答卷。

5.认真总结经验,推动社会实践健康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重实践、多锻炼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投身社会必备的理论,更要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认真实践。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广泛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宣传社会实践的作用,宣传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作用,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使社会实践在当代大学生中蔚然成风。同时,各校认真总结和推广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瑞琼,郭虎史.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功能.素质教育论坛,2008,(06).

[2]郭学鹏.大学生有效社会实践探索.北方经贸,2008,(05).

[3]熊辉.社会实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人才开发,2008,(02).

篇8

关键词:微型企业;小额贷款;台州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4

一、引言

尽管世界各国、地区对微型企业的定义不尽相同(见表1),不过就雇员人数而言,相对保持一致,通常设定为10人以下。2002年,平均而言,OECD国家制造业73.9%的企业和13.9%的就业来自于微型企业,而在服务业方面,微型企业的作用更为重要,微型企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而酒店、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就业人数占到60%以上①。因此,微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微型企业也是其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占到OECD国家研发行业企业数的85%以上,目前很多著名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都起步于微型企业,比如微软、苹果等。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包括发达国家的相对贫困人口而言,微型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贫困人口的自我雇佣来解决就业问题,并形成自我维持的可持续的“造血”机制,实现社会公平。拉丁美洲非农劳动力的50%、非洲非农劳动力的33%、印尼制造业劳动力的50%、泰国贸易服务产业就业人口的70%受雇于微型企业(张陆、张丽鹏,2006)。即使经济发达的美国,出于反贫困动机的微型企业支持项目从1970年代的几十个增加到2001年的700个以上(Ssewamala and Sherraden,2004)。

近20年来,鉴于微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突出作用,微型企业的发展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就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微型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首先,我国区域差距大,微型企业在发达地区促进产业升级和在欠发达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都值得重视;其次,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今后30年是城镇化迅速推进的时期,需要依赖微型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庞大农业剩余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第三,我国贫困人口仍有2000多万,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标准来看,我国贫困人口达到2亿人(刘纯彬,2006),大量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通过“授人以渔”的微型企业扶持项目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从实践来看,在微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资本不足是微型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主要约束,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人口创业而言,基本上没有初始资本积累,所以,融资难是微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Schiffer and Weder,2001),而且金融约束对越小的企业影响越不利(Beck et al.,2002)。Morduch(1999)研究表明,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微型企业成功发展的首要条件,比如无担保的团队借款技术创新等。尽管有资料表明我国新增贷款的52.5%贷给中小企业,但是小企业只获得了8.5%的贷款(厉以宁,2009),而微型企业的份额则更低。因此,如何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关键。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目前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政府补贴为主导的廉价信贷政策,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的实践很难证明这一思路的有效性,成为“好心办坏事”的典型案例。实际上,这一信贷补贴方式破坏了市场化利率的分级机制,恶化了市场效率;同时廉价信贷往往被权力阶层获取,偏离扶持目标,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分配;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导致银行缺乏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激励,上述因素还将导致还款率的恶化(Aghion and Morduch,2005)。因此,从1990年代以来,另一种思路,即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的实践开始受到重视。与第一种思路的本质不同在于,后者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探寻微型企业信贷供需双方共赢的模式,政府补贴主要补偿微型企业信贷运行初期的规模经济劣势。这一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取得突出的绩效,比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小额信贷、美国富国银行的信用评分、哈萨克斯坦的小企业计划、泛美开发银行在巴拉圭的微小型企业全球信贷计划、亚美尼亚农业合作银行、塞尔维亚的金融租赁计划、墨西哥国家金融公司的小企业保理业务等(Malhotra et al.,2006)。

在我国,浙江省台州银行在2005年末与国家开发银行正式签约,开展“商业可持续发展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合作,命名为“小本贷款”。该项目的宗旨是“为大多数在过去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微型和小型企业创造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国开行为台州银行提供3亿元人民币的转贷款,转贷期限为5年,利率以现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10%;利用转贷款向微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由台州银行承担;引进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IPC)微小贷款技术,并由其负责员工培训。自2006年1月19日第一笔“小本贷款”发放,到2009年6月份的三年间,该行陆续在15家支行开办了“小本贷款”专营部门。截至2009年6月末,该行小本贷款余额共15630笔,金额100440万元,户均额度为6.43万元,其中失土、离土农民贷款份额已占到了94%(何韬,2010);截止到2008年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14.82%,不良率仅为0.23%(吴杰,2009);2007年“小本贷款”的税后利润为2000万元,信贷员人均创利约28.57万元。“小本贷款”实践的成功进一步表明了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的可行性,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微型企业信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在分析微型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基础上,以台州银行的“小本贷款”为例,从信贷技术、组织机构、激励机制、产业组织政策等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模式。

二、微型企业信贷难的原因分析

微型企业信贷难与信息不对称、契约执行难以及高交易成本等引致的市场失败密切相关(Aghion and Morduch,2005),也与银行组织体系和市场定位有关。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首要原因。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微型企业没有也不需要建立正式的财务制度和会计科目,更不存在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因此,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同时,微型企业通常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企业经营状况与企业主的品德、才能密切相关,在个人信用体系并不完善、信用历史信息可得性弱的前提下,银行难以获取企业经营和企业主的信息,或者信息获取成本偏高②。一方面,企业主信息的缺失,银行难以观测到潜在借款人的风险类型,无法区别安全型和风险型借贷者,只能实施统一的利率,且高于安全型借款人的无风险利率,这意味安全型借贷者不得不对风险型借贷者进行补贴。利率的提升有可能最终挤出安全型借贷者,造成安全型借贷者借贷难的问题。而银行只能面对风险型借贷者,这将导致银行风险增大,一旦这种风险足够大,那么银行要么要求借贷者提供必要的抵押,但微型企业缺乏必要的抵押品;要么不得不以降低利率来吸引不同类型的借款人,从而导致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存在超额的借款需求,实施信贷配给(Stiglitz and Weiss,1981)。另一方面,银行难以观测到微型企业借款之后的行为(努力程度)以及项目最终的收益,这会导致借款之后道德风险。对于银行而言,由于观测不到借款人的努力程度,在借款人有限责任的前提下,借款人的激励条件和银行参与的约束条件在一定情形下存在冲突,为了激励借款人的努力程度,银行不得不将其利率水平设定一个限额,一旦这一限额无法补偿银行的成本,银行要么决定放弃贷款,要么要求借款人提供必要的抵押物来放松有限责任的约束。微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小,微型企业主缺乏可抵押的财产,因而也难以从审慎的银行处获取贷款。

其次,另一种道德风险则发生在项目完成之后,银行难以获取借款人项目回报率的真实信息,借款人利用其信息优势可能采取策略性赖账行为,即原则上可以还款、但还款收益低于赖账收益而选择赖账,这在司法和立法体系相对薄弱、可执行产权缺位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发生,这就是契约执行难问题。由于赖账风险和贷款规模呈正比(Ray,1998),因此微型企业很难获得长期、高额度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只有可能获取运营资本的短期贷款。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赖账,需要构建对借贷人还贷的激励条件,抵押成了必要条件,而在土地、不动产等产权体系不完整和动产抵押体系尚未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另一方面银行缺乏可执行的权利主张,从而直接导致微型企业难以获取贷款。

第三,与大中型企业比较而言,微型企业贷款具“短、小、频、快”的特征,而且企业管理薄弱,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倒闭率高,因此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较高③。处理和管理贷款的交易成本相对固定的,故平均成本将随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期限的提高、贷款频率的下降而降低。同时,微型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主之间亦千差万别,难以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技术选择统一的信贷技术,使得这类贷款业务呈现“劳动密集型”特征,发掘、筛选客户、贷款发放、催收管理成本高。而且,微型企业经营的高风险也意味着银行较高的违约计提成本。因此,除了信息成本之外,银行对于微型企业的贷款还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传统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占到贷款组合的5%以下,而小额信贷机构很难将成本降到10%以下(Malhotra et al..,2006)。较高的交易成本意味着需要较高的利率才能补偿。而实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出于扶持微型企业、打击非正式信贷或者促进投资等目的而进行利率管制,设定利率上限,难以弥补小额信贷的成本,这直接导致供给不足。

最后,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和市场定位不利于微型企业信贷需求问题的解决。一是银行组织体系与企业组织体系的不匹配。我国的银行组织体系虽然较为完整,但市场占有结构以寡头为主导,有大有中而缺小,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小型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份额偏低。2008年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存款分别占金融机构存款的1.38%、8.68%、6.90%和0.16%,总计为17.12%,贷款分别占金融机构贷款的1.27%、8.58%、6.47%和0.14%,总计为16.45%。④二是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趋同。大型银行实施“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大项目战略”,机构、人员、信贷资金向上述方向集中,基层业务网点撤并,小城镇资金外流、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贷款审批程序繁杂,信贷门槛高。由于当前利率管制严格、存贷利率差额有限,银行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且规模大的企业作为主导客户,中型银行出于强化盈利能力也纷纷效仿大型银行,依赖于硬信息和标准化的技术追求大规模、低成本的盈利模式。这种市场定位恰恰与微型企业的信贷需求特征南辕北辙。三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少,但缺少引导和促成这些机构将其市场客户定位在为微型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驱动机制,或者缺少良好的经营机制服务微型企业。2009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143家,城市信用社11家,农村商业银行43家,农村合作银行196家,农村信用社多达3056家 。⑥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城商银由有浓厚政府背景的大股东所掌握,其经营行为受到地方政府行政的高度约束,演化为政府投资的融资平台,市场定位也趋同于中型商业银行。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虽历经多次改制,经营能力仍偏弱,难以满足微小企业信贷需求。

因此,微型企业信贷难的问题,需要从信贷技术上做出创新解决微型企业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在缺乏足够物质担保的前提下构建良好的激励体系来激励企业主努力、避免策略性违约,同时伴随着相应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的适应性调整,也需要银行组织体系和政府金融行业扭曲性政策的调整与微型企业信贷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

三、“小本贷款”的实践:对微型企业信贷难的破解

台州银行尝试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将“小本贷款”的目标群体设定为长期被正规金融机构体系排除在外的、以个体工商户和家庭作坊为主的微小企业,并进一步细分为针对小企业、额度为10万~30万元的小贷款和针对微型企业的、额度为2000元~10万元的微贷款,以10万元以下的微贷款为主。从目前的运行来看,通过户均贷款额度限制(见表2,主要集中在1~10万之间)不断扩展覆盖面,且与目标群体一致;财务状况稳健,可持续性强。“小本贷款”在解决微型企业信贷难问题的同时,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通过借贷技术、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的创新以及市场化利率机制安排和良性市场竞争来缓和或者解决上文所述因素对微型企业信贷的制约。

(一)小额信贷技术创新与信息不对称

借贷技术是贷款营销、贷前信息审查、贷款决策、贷后监控的结合体,信贷技术的创新是解决微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途径。台州银行的“小本贷款”将IPC标准化的微小贷款技术和该行长期为中、小、微型企业服务中积累的关系型贷款技术相结合,探索出适合该区域的高效、简捷、规范的微型企业信贷技术。

首先,贷款决策之前的过程都是借贷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在前期的贷款营销阶段,小额信贷员除了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将“小本贷款”广而告之之外,根据“小本贷款”的市场细分情况将信贷人员按地域(村或社区)、行业、供应链以及协会等中介组织进行合理配置,信贷员专业化于给其配置的业务领域,从而可以与相应社区、行业、供应链中的企业、企业所有者、居民进行长期、多维度接触,便于获取借款人的软信息,这种信息往往是定性的,比如借款人的性格、爱好等,难以定量化并难以在不同职员之间、不同层级间进行确认和传播。所以,他们在相关微型企业贷款申请之前对所辖地区、行业或者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经营状况、企业主个人信息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降低了信息搜集的成本。其次,贷款申请受理和信息审查是针对性地获取借款人的信息,是风险识别的关键步骤。一方面遵循IPC标准化的信息调查手段,在本行内部和外部征信系统的调查之外,强调“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的原则,要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借款人的经营场所实地核查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借款原因、借款用途、资产负债情况、损益情况、现金流量、还款来源等信息,并要求信贷人员根据对借款人的实地调查,自编借款人财务状况简表和调查报告,用较为准确的数据来判断借款人财务水平和损益情况,说明其每月还贷能力。另一方面,台州银行结合其长期从事“软信息”搜集和加工以及关系型借贷的经验,也重视非财务信息的调查,通过正面调查、侧面调查(向调查对向内部关系人、担保人、村(居)委员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政府机构了解),获取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家庭关系、社会声誉、行业规范和履约状况、经营能力以及所在行业的前景、风险等方面的软信息,并将“硬信息”(财务信息)和“软信息”进行交叉检查,相互验证。软信息的获取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客户经理制”。在台州银行,客户经理占到整个银行雇员的1/3以上,平均每个客户经理管理200个有效客户,充分发挥本地化客户经理的社会资本作用,构建具有一定覆盖面的社会关系网络,依靠客户的“脚勤”(即乐于提供延伸服务、勤于保持日常联系、善于当好客户顾问)来实行贴身管理、贴身监督(应千凡等,2009;史晋川等,2010)。此外,台州银行在“小本贷款”中也嵌入其长期使用的“存贷挂钩积数贷款”制度(何韬,2010),即根据借款人存款积数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一项贷款业务品种,遵循“多存多贷,存贷挂钩”的原则。通过贷款额度和速度提升以及利率优惠的措施,可以激励借款人以及潜在借款人将资金集中于该行,从而可以较为全面了解贷款人的现金流等重要信息,有助于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

其次,“小本贷款”考虑到借款人普遍缺乏可抵押的财产,尽可能通过贷前“硬信息”和“软信息”搜集来甄别借款人的情况,控制风险,而且,由于信贷额度较低,个人策略性违约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其收益更高,所以,在担保、抵押方面,“小本贷款”更注重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主要采取一个保证人保证的方式,且不要求必须提供抵押。在微贷款上,不需要对担保人的财务状况做深入的分析,只需提供姓名、住址、收入情况等最基本的信息。在此,保证人的主要作用一是起到信息甄别的作用,可以表明借款人相关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认可;二是起到贷款人贷后用款、还款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担保人与借款人 “亲近” 的关系优势和信息获取上的优势。因此,上述抵押担保条件的放宽解除了微型企业借贷所面临的主要束缚。

最后,在贷后监督方面,主要依赖于分期还款的期限监控。“小本贷款”的还款方式实行统一的按月还款,每月必须定期付息,不过本金额可作相应的调整,具体可由信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种分期还款是目前小额信贷最常见的还款方式。第一,这一方式形成了贷款风险的预警系统,信贷员要在借款人第一次还款之前进行实地客户回访,在以后每次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还款督促联系。这一过程可以给信贷员提供借款人贷款使用方向、资金流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早地预期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迅速反应,制定更为严格的非正常贷款监控程序。第二,在分期付款的高频接触过程中,更容易建立信贷员和借款人之间的个性化关系,可以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也可以更及时得获取必要的信息。第三,这一还款方式有助于银行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客户,因为在这一方式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通常有多个途径,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贷款项目的回报,因为很难要求项目在短期的一个月之内产生相应的收益,因此可以排除一些高风险的借款人(Aghion and Morduch,2005)。第四,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借款人的储蓄努力,提高借款人的储蓄能力,降低了微型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缓解了一次性大额还款给微型企业造成的巨大财务压力,提高其还款能力。Silwal(2003)根据尼泊尔9个村镇银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分期付款的频率和支付困境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一次性还款的拖欠率(19.8%)是按周分期还款拖欠率(11%)近两倍;相似的,孟加拉国农业开发委员会(BRAC)将其还款频率从一周一次提升到每月两次,拖欠率迅速上升(Aghion and Morduch,2005),所以,分期还款的制度安排是贷后监督较为有效的方式。当然,具体的频率选择和交易成本、借款额度、收入流等相关。

(二)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

“小本贷款”在破解微型企业借贷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中依赖借贷技术的创新。“小本贷款”强调财务信息和软信息的相互印证,而“小本贷款”中财务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仍然依靠于信贷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的估算,不同于具备严格会计制度的大中型企业,几乎没有可信的会计报告的微型企业的财务信息,从性质上更接近软信息的性质。软信息主要特征在于其难以被第三方观测、确认以及在不同管理层级之间传导。这种软信息的获取需要信贷员与申请贷款的微型企业、企业主、工人、企业所在社区、相关行业长期多维度的接触,其他人短期内难以获取,因此,“小本贷款”的运行必须要对信贷员适度放权,形成对信贷员信息搜寻努力的正向激励。由于软信息难以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从而形成了管理层和信贷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者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存在过度放贷的动机、可能与借款人合谋等,产生了新的问题。显然,向信贷员放权会进一步恶化这种问题。因此,从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面临这样一个矛盾。显然,在传统大型国有银行内部很难形成这种适应于微小企业信贷需求特征的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大型国有银行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小本贷款”的技术创新也需要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体系的适应性调整才能实现。

一方面,基于软信息层级传递的困难,“小本贷款”需要向下授权并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来削弱问题,因此,传统大银行多层次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往往依赖于地方性小银行通过扁平化管理来实现。小银行本身管理层级少,银行总部设在本地,管理者与本地微型企业及其经营者地理接近,对其发展现状、环境和潜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降低了软信息在层级间难以传递所引发的信息不对称程度(Berger and Udell,2002)。台州银行作为长期从事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业务的地方性小银行,在“客户经理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组织结构。在贷款决策上引入贷审会决策机制,根据审批人权限,分为支行小额信贷部门贷审会和总行贷审会两级,每笔贷款至少有2名以上贷审会成员参与决策。贷审会的决策基于信贷员的陈述,对其提供的信息进行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检查和交叉检查以及风险评估。这一机制安排,一是充分尊重了信贷员的意见,为信贷员的信息搜寻努力提供了激励;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信贷员的道德风险,降低信贷风险;三是两级决策机构方便了“小本贷款”的信息传递,也有助于快速决策,适应微型企业贷款“急”的特点。

另一方面,完善信贷员的激励约束体系来激发信贷员的努力程度、控制信贷风险。首先,建立了一套完整、公开、透明且可直接量化到个人的信贷人员薪酬激励办法,与业绩、规模挂钩的绩效薪酬是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按月考核,上不封顶,从而对信贷员形成了有效地激励。其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贷内控制度,制定了“贷款三查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终身风险问责制度”和“信贷事后监督制度”四项核心制度,形成相应的问责体系,并由法律责任、经济与行政责任、尽职责任三个层次构成。信贷风险控制指标作为绩效指标中“质”的部分,具有一票否决效力。在该地区,同业之间地理距离极为接近,同业信息流动性强,信贷员在银行业的声誉至关重要,因此增加了其道德风险行为的机会成本。第三,鉴于“小本贷款”的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台州银行更新了其信贷管理理念,即控制一定的逾期率或损失率。该理念认为:“不发放逾期贷款的信贷员不是一个好的信贷员,不但不利于信贷员的成长,而且会因信贷员的过于保守行为而丧失了许多放贷盈利的机会”。因此,该行相应调整了对信贷人员的约束机制,其免责制度规定在授信尽职的情况下,对所放贷款逾期率在2%以内的客户经理不予处罚(吴杰,2009)。

合理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安排和完善信贷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小本贷款”在破解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信贷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和人力资源支持,有效地保持了业务规模扩张和信贷安全的平衡,为商业化微型企业贷款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三)市场化利率设定机制

相对于传统的大额信贷,“小本贷款”需要更为密集的劳动投入,同时,缺乏相应的抵押而可能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其单位成本偏高,导致银行规模经济优势难以体现,根据国家的管制利率很难弥补其成本。因此,该业务的商业可持续性必然依赖于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利用高利率来覆盖转贷资金成本、贷款损失风险成本以及包含市场营销、贷前信息审查、贷款发放、贷后监管的管理成本。只有能盈利,小额信贷才有可持续供应的动力。从实践来看,“小本贷款”利率设定主要参考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月平均利率、民间借贷月平均利率和微小企业平均利润率。2008年台州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3.04%,农村信用社1年期的贷款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0.63%,而台州银行“小本贷款”的年平均利率达到13.29%,甚至高出当地人民银行监测的民间借贷利率(应千凡等,2009)。分期限来看,从表3可见,台州银行的贷款利率均高于当地农村信用社和该行的一般贷款,1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基本上低于当地民间借贷,而1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则高于当地民间借贷。

这一机制的合理性除了需要覆盖小额信贷的高成本之外,还在于从实践来看,微型企业可以承受相对较高的利率。小企业尤其是商业经营者每单位资本回报率通常高于大企业,很多微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在100%以上(史晋川等,2010),在印度、肯尼亚和菲律宾的小企业投资年均回报率在117%~847%之间(Malhotra et al.,2006)。同时,由于贷款额度低、贷款期限短,且采取分期还款的方式,借款人对利率并不敏感。而且,尽管“小本贷款”的名义利率高于农村信用社,但是,后者由于偏低的利率而将小额信贷作为一项政策性业务,缺乏足够的内生动力去发展这一业务(吴杰,2009),贷款程序繁琐,耗时较长(应千凡等,2009),甚至可能存在寻租问题,从而增加了微型企业的借贷成本,实际利率甚至高于“小本贷款”⑥ 。此外,对于“小本贷款”利率甚至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情况,一方面与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城市商业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地方性小银行长期专业化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有关,随着其信贷规模的扩大,对民间借贷市场形成明显的竞争效应,导致民间借贷利率和官方利率的逐步趋同,见图1。另一方面,表3所列的民间借贷利率是当地针对低风险的客户或者与放贷人有着血缘、亲缘关系的借款人,或者两者之间在产业链上存在供需关系,因此,这种民间借贷往往伴随着关联性的交易,或者需要情感方面的投入,所以,与之相关的无形的信贷成本不低。而且,民间借贷具有明显的市场分割性(Ray,1998),针对不同的借贷主体,利率差别很大,并不是所有的微型企业都可以从民间借贷市场以较低的利率融资。

“小本贷款”的利率设定具有充分的弹性以应对不同的微型企业借贷风险。首先,结合微型企业借款“频”的特点,通过利率优惠建立动态激励机制,如表3所示,微型企业在第二、三次的借贷利息明显低于第一次。微型企业借款需求频率高,该机制的建立可以激励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远见的微型企业主非常重视这一关系以及声誉的树立,因为这种声誉能够为其带来未来的收入流或者成本的节约。所以这一利率优惠的动态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违约的机会成本,放松了对企业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从而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而且,针对同一个人的贷款,银行的信息搜寻成本也会降低,所以利率的下调对银行收益率的影响不大。其次,如上文所述,引入“存贷挂钩积数贷款”机制,尽管贷款积数不是获取“小本贷款”的必要条件,但是贷款利率随存款积数而调整,积数越高,利率越低。这一方面可以起到现金流和信贷监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结构,解决地方性小银行吸收储蓄能力偏弱的问题。第三,利率随贷款申请者提供的保证人的情况和抵押、质押物的不同而不同,保证方式利率就高,抵(质)押方式利率就低,两者浮动幅度在1.2%~1.8%之间。这一利率调整也体现了风险因素的影响,适当的利率优惠可以吸引安全性相对高的微型企业的贷款需求。

(四)适宜的银行行业组织结构

银行行业的组织结构,如规模结构、产权结构、市场竞争等直接影响着微型企业的信贷可得性(Berger and Udell,2006)。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个人征信系统、微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信贷信息获取和共享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完全基于财务信息、个人信用评分等硬信息的微型企业交易型贷款难以开展,仍将以关系型借贷为主,因此地方性的小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就国有和民营的产权结构而言,国有银行一般规模偏大,因而可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当然,国有银行容易受政府影响,出于政治原因支持中小企业,但是因为不是出于市场原则,没有激励进行甄别和监管以及最后的收款努力,从而出现无效率的现象,并将对私人银行的贷款产生挤出效应,所以,通常而言,国有比重越高,越不利于微型企业的信贷提升(Berger and Udell,2006)。台州拥有三家独立法人的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这在全国的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从产权结构来看,三家城商行均以民营资本为主导,其州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绝对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国有资本占5%),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我国第一家100%由民营资本组成的城市商业银行。显然这样一种银行规模结构和产权结构有助于拓展微型企业的信贷渠道。

三家民营城市商业银行同处一城,“短兵相交、近身肉搏”,因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市场竞争的强度对微型企业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上并不一致。一方认为较高的市场控制权力意味着较少竞争,银行缺乏动力去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另一方认为对于关系型借贷,较高的市场权力意味着企业缺乏其他可选择的银行,从而该银行可以发展关系型的借贷,进行这方面的投入,避免长期合约不完善的问题,而过度的竞争使得借款人有着更多的选择,导致声誉机制、动态激励机制难以奏效(Berger and Udell,2006)。从实践来看,三家银行之间的竞争有效地拓展了微型企业的信贷渠道。首先,三家城商行以及本地大中型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他们眼睛不断向下以拓展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台州银行选择开发“小本贷款”不是做慈善,而是为其自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其有相应的动力和激励从事这一业务。其次,该地区各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可以促进有利可图的信贷技术、制度创新迅速外溢,被其他银行所效仿,台州银行在“小本贷款”上的成功迅速被泰隆、民泰两家银行所效仿,也推出相应的小额贷款业务,这种溢出效应提高了银行对微型企业信贷的供给水平,也降低了微型企业信贷的成本,抑制了微型企业信贷利率的上扬。第三,该地区银行在竞争中有合作,构建信息共享的征信系统,从而在竞争过程中避免声誉机制、动态激励机制的失效,降低银行的信息甄别成本。因此,在台州目前的银行规模结构和产权结构下,这种良性的市场竞争在 “小本贷款”的发育、推广和深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性评述

微型企业在解决就业、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执行难、高交易成本以及银行组织体系和市场定位问题,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由于政府廉价信贷政策普遍难以取得成功,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在1990年代以来被寄予厚望。本文以运行较为成功的浙江台州城市商业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发的“小本贷款”为例,遵循信贷技术创新进而引发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适应性调整以及政府规制(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业产业组织政策)作用的分析思路,分析其实践如何破解微型企业信贷难,探讨上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信贷的可行性以及运行条件、方式。本文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台州银行“小本贷款”的实践表明,商业可持续的微型企业贷款具有可行性,银行和微型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双赢关系,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垃圾客户”的微型企业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这一实践被同处一城的浙江泰隆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民营银行所效仿,这更近一步表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可获利性。

其次,微型企业贷款单位成本偏高,偏高的交易成本导致运行初期在未达到必要的规模经济时难以实现盈亏相抵。而且微型企业信贷的资产、负债结构难以匹配。因此在发展初期,政府可以进行适当的补贴,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为台州银行提供了相对廉价的转贷款和引入IPC的信贷技术。但是,这种补贴要有明确的停止预期,避免业务银行对补贴形成长期依赖,导致形成“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第三,借贷技术的创新是破解微型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台州银行引进IPC的小额信贷技术,强调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加工财务信息,并尽可能定量化,从而提高小额信贷的标准化程度和可复制性;另一方面,也结合我国法制化建设相对滞后、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完善的现实,也注重客户各类软信息的搜集,以关系型借贷为主导建立以“客户经理制”为核心的经营方式,引入“存贷挂钩积数贷款”制度,从而实现软信息、硬信息、现金流之间的交叉印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对微型企业担保和抵押的要求。在贷后监督方面执行严格的按月分期还款制度,形成贷款风险的预警体系,降低了借款人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合理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安排和完善信贷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商业化微型企业贷款的可持续性的必要制度保障“小本贷款”的决策机制偏向于扁平化和向下授权,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励信贷员在软信息搜寻上的努力,也更容易甄别信贷员提供的软信息描述,通常,地方性民营小银行更容易形成这一内部组织结构。向下授权可能会恶化信贷员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的信贷员激励约束机制,保持业务规模扩张和信贷安全的平衡,同时也要更新信贷安全管理理念,允许一定比例的逾期率,避免信贷员过于保守而无法实现服务微型企业的市场定位。

第五,政府放松微型企业信贷的利率至关重要。微型企业信贷的单位成本以及风险偏高,认为压低利率导致贷款收益无法弥补其成本,直接制约了微型企业信贷的供给。鉴于微型企业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市场化利率设定机制是商业化微型企业信贷的前提条件。同时,需要引入弹性利率制度安排,利率随借款人的风险、次数而调整,有助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和形成对微型企业的动态激励。

第六,从银行产业组织政策来看,为了促进微型企业的信贷供给,应该重视地方性小银行的发展,因为这些银行更容易形成适应于微型企业信贷需求特征的信贷技术创新和内部组织结构,在这一方面比传统大型银行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其市场定位不同于传统大型银行。而且,可以考虑在小银行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驱动小银行微型企业信贷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促进信贷技术、组织创新的扩散,提高微型企业信贷的资金供给水平,减少微型企业信贷的交易成本,避免垄断性利率的形成,降低微型企业的利息成本;同时促进各类银行之间合作,共建、共享个人征信系统等借贷信息设施。

最后,从“小本贷款”的实践来看,在商业可持续的要求下,其往往被相对富裕、或具有一定企业家素质、或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微型企业主获取,真正缺乏必要技能、非常贫困的人口依然难以获取相应的贷款,因为他们的风险实在太大。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微型企业主的,“小本贷款”对这一部分人的帮助是通过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微型企业建立和发展壮大、进而扩大就业需求来实现的。而这一部分人因为突发性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贷款需求不应该由商业化小额信贷来解决,这依赖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因此,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微型企业的小额信贷能够解决所有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困难。

注释:

①数据根据OECD(2005)计算而得。

②根据World Bank(2004a,b),信用历史信息的可得性可使贷款处理时间、成本和违约率减少25%,在没有信用登记、有公立信用登记、有私立信用登记的国家中,私人信贷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40%和67%。

③Schiffer and Weder(2001)证明了企业规模和风险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④数据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9》计算而得。

⑤数据来自中国银监会网站。

⑥比如为了及时获取5万元贷款,请业务人员吃一顿饭花费1000元,这意味着5万元的6月期年化贷款利率上升4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 Aghion, B.,and Morduch. 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2] Beck,T.,et al. SMEs, Growth,and Poverty: Cross-Country Evidence [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2

[3] Berger,A. N. and Udell,G. F..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J]. The Econimic Journal. 2002,112: 3253.

[4] Berger,A. N. and Udell, G. F..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6,30: 29452966.

[5] Malhotra,M., et al.. Expanding Access to Finance: Good Practices and Policies for Micro,Small,Medium Enterprise[R]. World Bank, Washiongton,D.C. 2006

[6] Morduch, J.. The Microfinance Promise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 37(4): 15691614.

[7] Ray, D.,1998,Development Economics[M],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Schiffer, M. and Weder, B.. Firm Size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Worldwide Survey Results [R],Disscussion Paper43,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Washiongton, D.C.2001.

[9]Ssewamala, F.M. and Sherraden,M.. Integrating Saving into Microenterprise Programs for the Poor: Do Institutions Matter? [J],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 2004,78(3): 404-428.

[10] Stiglitz,J. and 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3):393-410.

[11] World Bank. Scaling Up Poverty Reduction Case Studies in Microfinance [R]. Working Paper. 2004a

[12]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ent Report 2005: A Better Investment Climate for Every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b.

[13] 何韬. 浅谈农行个人贷款产品与商业银行“小本贷款”产品的比较. 中国农村金融网. 省略/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85048. 2010年7月.

[14] 厉以宁. 区分微型企业,有利解决融资难[J]. 商界(评论), 2009,(10).

[15] 刘纯彬. 我国贫困人口标准再探讨[J]. 人口研究, 2006,(6).

[16] 史晋川,何嗣江,严谷军等. 金融与发展:区域经济视角的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7] 吴杰. 目标与激励:两种小额信用贷款模式比较[J]. 上海金融, 2009, (1).

[18] 应千凡等. 台州市商业银行的“小本贷款”.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中国小额信贷案例选编[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9.

[19] 张陆,张丽鹏. 大力扶持“微型企业”: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J].经济经纬, 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