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人专题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个人专题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个人专题总结

篇1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西安 710004)

[摘要]立足本园的教师专业发展既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搭建专业平台等路径,构建立体化的园本研修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关键词 ]园本研修;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凭空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就幼儿园而言,园本研修就是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场所就是其工作和生活的幼儿园,是从所在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教学情况出发的专业发展,离开了所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失去了针对性;另一方面,幼儿园需要一批具有专业发展背景的教师,同时又需要不断开展本园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园本研修中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满足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幼儿园培养教师的需要,有助于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持续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教师职业之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这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同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本质上“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不过“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则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历程来拓展自身的专业内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利用园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园本研修是园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是基于幼儿园、为了幼儿园、发展幼儿园的研修,其基本特征是以园为本,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幼儿园的问题,这决定了园本教研必须着眼于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典型幼儿的特殊性问题;必须着眼于幼儿园五大领域、保育教育、班级活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典型的特殊性问题;必须总结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其观念的更新、工作知识的习得以及教学技能的操练与提高等。

(一)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

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建立在教师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是园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教师承担“园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包括:

写课后教案。当前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的特点,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被教师预料到,因此“预设”和“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写课后教案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情况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通过扬长避短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水平。

写反思日记。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这种高密度的反思实践活动对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反思力大有裨益。

写教育叙事。教师实现实践反思最简单的方法是不断地说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学事件的理解、表达教师对事件教育意义的体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构建个人的实践知识。实践者在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冲突。对这些事件或冲突进行观察、分析和化解的过程即是反思实践的真实过程。教育叙事经过实践者基于真实事件的加工,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冲突性、主题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为教师日常反思实践的主要表达方式。

观摩公开课。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吸取他人经验教训、少走弯路的反思可以极好地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

反观录像课。把自己的一节课或数节课的教学进程拍摄下来,然后居于旁观者的角度自我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好手段。如在课堂上自己讲授时间有多长?讲话的音调怎么样?语言是否简洁?在教室里是怎样行走的?孩子听课时的反应如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取关于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大量信息,从而为自我反思提供生动具体的实践证据支持。

(二)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同伴互助是园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建立在教师合作的基础之上,力求通过教师的合作互动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性质上来说,同伴互助有组织型和自发型。组织型由幼儿园领导发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讨活动;自发型是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幼儿园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不拘时间、地点、形式,具有经常性的特点。同伴互助的方法有对话、协作和帮助。对话着眼于交换信息,共享经验,主要开展方式是就某一主题或教学案例进行深度会谈、专题讨论或辩论。其中,深度会谈能让教师把深藏于内心的、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由此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专题讨论是大家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教师可与校长对话,也可与其他教师对话,还可以与专家对话,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会谈和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学案例,比如教育笔记、反思记录、录像课、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

协作指幼儿园领导引导教师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的研究,并在实际问题的商讨和解决过程中实现共同提高。帮助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相关实践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既贡献自己的智慧,也能从新任或新手教师那里获得新的启发。除此以外,还可以召开信息会,让大家把自己的信息和其他人交流;举办读书汇报会,通过交流看过的书、观点和心得体会,促进大家的思想碰撞,鼓励大家把自我生成性经验外化给同伴,或把同伴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经验。

(三)搭建专业平台

园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它虽然是基于幼儿园,对幼儿园问题进行的研究,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仍然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为此幼儿园应搭建专业平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专业引领,具体包括以下方式:

辅导讲座。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就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讲座,或举办学术性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等,如解读纲要、指南、教师专业标准等国家指导性文件,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专题谈话。幼儿园可以组织专家和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专题谈话。这需要幼儿园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事先确定谈话专题,拟定谈话提纲。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善于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并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点。

专题式研讨。幼儿园可以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先进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集体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个性问题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教师应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等实践问题。

篇2

忙碌的年已悄然离去,本年度在熟悉幼儿园各项工作基础上。迎来新年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回望一年来走过的路。以使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新的一年里确立更为明确的目标。

认真领会区托幼办工作思路和学校办学精神,逐步落实规范管理积极促进师幼发展,努力提供优质保教,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幼儿园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现将本年度个人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快乐从教爱岗敬业。

一直热爱着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作为幼儿园负责人。深爱着每一位老师和孩子们并且确立了这样的办园宗旨:尽最大努力对幼儿实施优质的保育和教育,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让孩子健康快乐,让家长放心安心。为让办园宗旨落到实处,潜心学习幼儿园管理理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幼儿园工作进展,积极征得各级领导对幼儿园工作的指导,虚心寻求帮扶单位的协助,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主动性,有效运用家长资源,使幼儿园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有了一定改观。本年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幼儿园铺设了儿童乐园草坪,安装了塑钢大门,更换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门把手,增设了校园广播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幼儿园卫生保健许可证》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区卫生保健站领导的高度赞赏。利用暑假值班时间,组织全体教师确立各班主题,分别创设了寓教育性和艺术行为一体的水果宝宝”海底世界”森林音乐会”和“快乐图图”班级环境,开设了家园直通车”明星宝宝”家园共育”等与家长互动交流的平台。形成了规范的一日活动常规。看到幼儿园的发展,虽然一路辛苦,却也充实快乐。

二、开拓创新规范管理。

逐步做到规范管理。此基础上,本学年建立健全了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大胆开拓,取得一些工作上的进展。坚持每周一次的全体例会制度,进行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布置和强调注意问题三部分内容,落实幼儿园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不断鼓励教师的进步,提醒教师的不足,达到边工作边学习边改进的目的完善了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自己每次坚持参与其中,研究解决日常教育及教学中存在问题。形成每两周上交一次的备课制度,每次详细查看并及时进行书面反馈,规范备课内容,期末进行评比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坚持每学期一次的教学评优活动,相互交流学习的同时进行六科教学的系统学科培训。本年度共召开了四次家长会,传达幼儿园工作思路,汇报幼儿园主要工作。利用“六.一”和“冬季运动会”向家长进行了两次大型的开放互动活动,期末向家长进行学期汇报两次。召开了两届家长委员会的专题会议,积极征求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建立“园长信箱”开通”家园直通车”学期末请家长参与评价教师和幼儿园管理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建立规范、位的卫生消毒制度,坚持每天保持桌面地面卫生,每周进行班级环境小扫除,每月班级环境大扫除,有效预防手足口和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卫生防疫工作扎实到位。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幼儿文化底蕴的积淀,进行了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幼儿接触经典图画书、进行游戏识字,开展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并进行拍球、跳绳的练习和达标活动,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增强了身体素质。开展“故事大王”评选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充分利用小学有效资源,结合幼儿园实际特点和幼儿接受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月份开始带领两个大班的幼儿参加小学升旗仪式,解小学升旗仪式的神圣与庄严。通过参观小学校舍、综合活动室让幼儿了解小学教室与幼儿园的不同,激发幼儿生入小学的愿望。通过和小学生一起上课《小蝌蚪找妈妈》感受小学以学习思维为主的课堂氛围。通过介绍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和入学后家长配合的专题经验介绍,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通过改变作息时间、模拟小学课堂、整理小书包、学记作业等一些列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篇3

一、传统园本培训的不足

企业办园性质的兰州石化幼教中心下属的8所幼儿园发展历史各不相同,九十年代之前,这些幼儿园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管理模式,近些年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才迅速向专业化发展,因此,各园在文化积淀、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科研等方面各有优劣,园本培训开展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共性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缺乏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

虽然,同在一个企业内,各园都根据自身的需求轰轰烈烈地开展园本培训,姊妹园所之间也会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但是这样的活动总是缺乏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因此,一方面造成了培训的重复和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推广性不强,效果不佳的结果。

2.容易受各种培训条件的限制

园本培训的决定因素在领导,领导的重视程度、园所的师资状况、资源和设备、教育水平、科研力量、资金的储备、时间的保障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本培训的开展,尤其组织者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幼教中心8所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效果,因而也造成了优者常优、劣者常劣的发展状态。

3.容易导致幼儿园自我封闭

园本培训是依托于教师所在的幼儿园开展的培训,解决的是园所自己的实际问题,满足的是园所自己的发展需要,容易疏于关注国际、国内同行业的发展新动向,忽略姊妹园所的发展新趋向,造成幼儿园的自我封闭、自我满足,从而影响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集团化园本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认识到了传统园本培训的不足,也就为我们如何开展集团化园本培训理清了思路,奠定了的基础。一方面,我们要有效利用集团化统一协调、规范运作的管理优势;另一方面,要改革传统园本培训的不足,突破园本培训模式。经过三年的尝试,我们探索出了以下集团化园本培训的策略和方法:

(一)确立集团化园本培训的目标系统

集团化园本培训首先要确定的是园本培训的目标体系。我们将集团化园本培训的目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二是为了教师的发展,三是为了幼儿园的发展。园本培训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只有实现了幼儿的发展,教师才能从中脱颖而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要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但是幼儿得以和谐、全面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攀升的基本保证,更是幼儿园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使每个教师都得到专业化的发展,就耍使幼儿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因此,园本培训应以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宗旨,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着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与教育科研的兴趣与能力。

(二)组建专门科室,统一管理,规范运作

为了充分发挥集团化幼儿教育管理机构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作用,幼教中心组建了教研科,专门负责员工培训与教育科研。首先,教研科认真分析了8所幼儿园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师资力量、资源优势等诸方面的因素,重新整合资源,使园本培训活动的所需条件得以实现,从而使培训活动的持续发展和系统发展成为可能。其次,确立了“重点培训、分层带教”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发掘学科带头人、发展名师、培养骨干、带动全体”的园本培养计划,为园本培训的开展铺平道路。再次,展开了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摩教学、参加园所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的调研,并建立了教师培训需求库,将理论的培训需求与实践操作活动分开,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和需要专家解决的问题分开,并进一步细化,从课程、教育行为、教育评价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类,清楚地掌握了中心各园的培训需求和意向。最后,建立集团化园本培训管理网络体系,同时开展由中心牵头组织的共性问题培训、由园所组织的特色需求培训以及教师个人个性化需求培训等全面展开的全方位、多通道的园本培训,幼教中心统一协调组织,优势互补,解决短板,有效消除了园所各自为政开展培训的弊端。

(三)发掘内部优势,争取外部力量,形成培训合力

相对于个体幼儿园开展园本培训而言,集团化园本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组织内各幼儿园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集合多所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宝贵经验,集中各自的优势人力资源,共享培训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一方面,幼教中心积极发掘内部优势,使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一,发掘中心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等作用,建立园本培训人力资源库,以备培训需要;其二,发掘各园特色办园优势及物的资源优势,发挥各园优于集体教学、善于学科教学、见长环境创设、出色于课题研究等的优势。另一方面,幼教中心积极争取当地专家资源优势,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及甘肃省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借助省内专家的资源优势,也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的具体指导与帮助。

(四)灵活机动,开拓园本培训的途径

中心开展突破园本培训形式的大讨论,培训人员根据培训内容巧妙设计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形式,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鼓励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互动,使园本培训真正具有了实效性。

1.菜单式园本培训

莱单式培训就是把教师们的培训需求如饭店的菜单一样列举出来,教师们就像点菜一样,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自由选择想要参加的培训项目。如前所述的教师培训需求库正是“菜单”的依据,根据对培训需求内容的整理归类,中心各科室分类承担对教师的指导培训,同时根据各园的资源优势,安排园所或某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组织培训。比如,教务科可以承担教育教学现场指导、幼儿一日生活的指导、家长工作培训等内容,教研科可以指导课题研究与推广、教育成果撰写等内容,后勤管理科可以对幼儿保健、幼儿膳食给予科学的指导等,中心每学期设定不同类别的培训,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接受培训:各幼儿园也有很多不同特长的教师,中心积极发掘利用,让她们组织自己特长方面的培训。这种形式把培训的自交给了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各取所需,同时,由于教师既可以是受训者,也可以是培训者,不仅提升了自己,又能体验自己教学经验的价值,极大调动了教师参加园本培训的积极性。

2.工作室式园本培训

工作室只是一个代名词,其

中包括了专家咨询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导师带徒等多种培训形式,由这些优势资源整合而成的园本培训人力资源库,发挥了不同人物的作用,解决了不同层面的问题,这才是工作室的关键。我们邀请幼教专家提升理论层次,让带头人解读学科教学的秘诀,让名师展示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让新员工接受入职前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一个随时讨教的导师,让中心全体人员每天都能看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了避免大规模集体培训收效差、各园分散培训重复浪费而设定的分层次推进的培训形式,中心邀请幼教专家首先对各幼儿园教学骨干进行培训,骨干再在本园展开二次培训,领悟力强的教师再带动所有教师接受学习,实现全体教师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

3.以点带面的辐射式园本培训

要想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眼界就一定要开阔,幼教中心经常选派有思想、善反思、会总结提炼并能准确、清楚传达培训精神的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或到姊妹园所进行参观,学习归来的教师要在中心范围内开展辐射式培训,做到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培训教师要根据所提炼再现的内容选择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其内容可以是专题汇报,可以是经验体会,可以是情景再现,也可以是参与式互动,但一定要产生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听的时候“心动”、“激动”,回来之后“不动”的积习,使外出培训学习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

4.参与式互动的园本培训

参与式培训是每个参训人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近两年,幼教中心积极尝试利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极大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改善了被动去听、不善思考分析、不会创造性使用的局面。参与式培训中,我们经常采用这样的形式:引题一小组头脑风暴一小组代表陈述小组观点一集体交流一专家或培训者点评一教师质疑一达成共识。也就是说,专家或组织者先把主动权交给教师,让教师发表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给出一个个案例让教师点评,或教师按要求分组设计活动等等,接着,教师发表意见、互评,最后由专家点评。在这个对话反思的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争相阐述自己的见解、经验和困惑,教师在彼此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中寻求自己与别人观念的异同,在倾听别人阐述观点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随着培训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学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5.园际交流式园本培训

集团式幼儿教育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园所积极开展园际问的交流,向姊妹园互讨经验,相互帮扶、相互补短。这个过程,各幼儿园及幼儿园的教师都认为是自我展示的绝好机会,视为展示自己、挑战自己和激励自己的平台,在与姊妹园教师切磋经验的同时促进一线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比如,天鹅湖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质量优异、化工街幼儿园的专题活动室独具特色、厂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别具一格…于是,在幼教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各园在特定的时间统一观摩教学、参观环境、讨教经验,既学习了姊妹园的优秀经验,又避免了无组织参观的重复浪费。

(五)依托课题,深化园本培训的内容

我们还将课题研究作为园本培训的一个手段加以利用。幼教中心成立以来,我们组织了一次集团化管理的课题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兰州‘石化城’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四所园先行开始了此课题的探索。由于是第一次做大规模的集团化课题研究,因此,我们邀请了高校幼教专家对课题进行全程介入,也更加注意寻求专家的有效指导方式。专家以指导者的身份介入课题研究,悉心观察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在引领中专家发现核心问题后,以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或者参与集体讨论、现场指导等方式,即时地解决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伴随着课题的逐步推进,培训内容也得以深化,这些问题伴随着课题的进展,被逐一引向深入。

比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有些活动区角始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教学主题的需要无法永久保留这些区角;有些相互关联的活动难以很好地延续,造成活动之间的断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专家建议我们刨建专题活动室,但什么是专题活动室?该怎样创建?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着手去做,初具雏形的专题活动室看上去既呆板又混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是给成人看的,而不是为幼儿游戏操作的。于是中心借此召开了究竟如何创设专题活动窒的研讨会,结合实际构建过程,我们认识到主要问题是我们在创设过程中只顾做“专题”,而没有关注“活动”,心中缺少了孩子自然难以为孩子服务。此时,我们请专家组织了一次专题培训,就如何创设有孩子、能互动的环境与区角进行了阐述,并展示了各地优秀环境、区角创设的图片。之后,专家深入各园进行了教育环境、区角的观摩,对环境、区域问题进行了当面点评和集体反馈,使教师们理清了思路,并很快投入专题活动室的创建改进之中。经过改进的专题活动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丰富了很多,这时,专家又提出材料投放缺乏层次的新问题,认为教师们还需要更细致地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关键经验。于是,中心范围内又掀起了重新解读关键经验的热潮,大家边学习边对照孩子的实际能力进行专题室的调整。几次三番后,化工街幼儿园的“有趣的管子”、东苑小区幼儿园的“蜡艺坊”以及西固北站幼儿园的“运输总动员”均赢得了孩子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教师创设的很多有价值的区角难以长久保留和每个班重复做所带来的材料极大浪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六)持续跟进,确保园本培训的质量

篇4

我园以实施四种交流会的形式进行教研活动。

1 园级课题交流会:在制定我园的教研计划前,我们都会与教师进行研讨,从讨论中发现并捕捉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结合园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或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拟定相应的研究课题,既着眼于集体又兼顾个人,既可行实用,又将教研过程和我园的实际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 研究性教学(或游戏)活动交流会:就是围绕某一教学(或游戏)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的研究活动,通过对具体教育行为的分析,探索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教育行为使更多的人受到启发。

3 专题研讨交流会:依据本园工作的实际需要,就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一个共性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拓宽教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二是在园内营造开展研究和讨论问题的学术氛围。

4 论文(经验)交流会: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召开论文《或经验》交流会,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交流实际上是对教研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检验,是我园重要的学术活动。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

1 强化教科研意识:把教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

2 创设教研氛围:我园积极开展专业引领式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创设浓郁的教研氛围。如聘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市区研室的专家来园指导,为教师讲座、评课;幼儿园内开展自培工作,由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开展这些教研活动,在整个幼儿园营造出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研兴趣,促进了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篇5

一、明确“爸爸老师”参教的目标

1.通过家长會形式动员。首先让“爸爸老师”了解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从而加强“爸爸老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明确自身的社會责任:其次让“爸爸老师”了解自身职业的丰富性及男性良好个性品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再次向“爸爸老师”介绍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实施步骤等,让“爸爸老师”对活动的开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思想准备。

2.以班为单位建立家长信息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进行列表收集:幼儿姓名、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爱好特长、愿为幼儿园提供的服务等,以便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开展活动,选择合适的家长参与。

3.建立活动时间表。以自愿为原则,每月开展一次,三年中大约开展30次活动。家长三年中挤出一次半天的时间来幼儿园和孩子们活动,这对于家长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4.建立孩子成长档案。幼儿园为每次活动留下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还定期评奖、公开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赠送装帧精美的照片,布置展示“爸爸老师”风采专栏。把“爸爸老师”参教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保留在孩子的成长档案里,成为孩子成长的骄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发挥“爸爸老师”的主体作用

1.为“爸爸老师”参与教育教学提供平台。“爸爸老师”参教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应与“爸爸老师”一起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职业优势选择课题、研究教学思路,进行可行性探究、收集资料等,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参教的“爸爸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

2.为“爸爸老师”创设与幼儿的互动环境。幼儿教师可通过对话、提供学习书本等多种途径帮助“爸爸老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关于组织教学活动的专业知识及流程等:关注“爸爸老师”选择的内容、方法,并帮助他们备课,注意引导其选择能弥补幼儿园老师不足的、与自身职业及特长相关的内容。幼儿教师可与“爸爸老师”共同营造幼儿和“爸爸老师”相互尊重、理解、和谐合作的互动环境,使“爸爸老师”成为幼儿的玩伴,与幼儿一起享受活动的过程。

三、实行“爸爸老师”参教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评价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每位“爸爸老师”的参教热情。“爸爸老师”参教应以激励为主,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给每个积极参与的爸爸提供适宜的展示平台,增强其参教的自我效能感。

篇6

【关键词】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成长

随着江苏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将学前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通过不断新建、扩建幼儿园,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学前教育,因此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剧增。但多年来由于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输入不足,幼儿园教师业知识严重缺乏,各类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进入幼教行业的现象较多,这样的情况在新办园中尤为突出。而新办园的发展,就像孩子的成长一样,需要目标、需要指导、需要引领,因此新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决定新办园的发展进程,决定着幼儿园的办学品位以及未来的办学方向。

丹徒区驸马山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所新办园,作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办园后规模急剧扩大(二年就发展到658名在园幼儿,19个班),教师队伍年轻化( 43名专任教师中25岁以下的有31名,占比达77%,80%的教师都是新入职,有8名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余为非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以及每个保教环节的行为规范没有具体概念。面对这样的现状,这样的教师队伍,我园立足现实,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以“发展取向型学习观”为主导思想,“三步法”引导教师走上专业成长之路。

一、“一日三巡”,确保教师现场规范――做合格型教师

如何保证孩子在园安全,如何使一日常规活动能有序开展,如何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有序,如何使幼儿教师的保教水平快速提高?这些常规问题仅用开会、学习、讨论、制度约束等常规手段不能在短时间解决。我园创新管理模式,以“一日三巡”为手段,注重教育现场管理和培训,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将之转化为实际有效的教育行动。如:在根据《镇江市一日保教常规要求》全园教师讨论制定《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和要求》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园保教常规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掌握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中、大班幼儿晨间锻炼时,活动材料不少于四种;材料分放在班级活动场地四周;每个孩子在完成必选锻炼项目后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等。其次,制订了《幼儿园师德规范》,对教师的言行、举止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这样教师对幼儿园的常规要求能基本认同,对幼儿园的工作流程能清晰把握,管理人员运用“一日三巡”教育现场管理模式时,指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教师的保教水平也逐步提升,从起步阶段――教师知道应该怎么做,确保幼儿在园获得良好的保教;逐步发展到――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能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各个环节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再到引导教师反思还可以怎么做帮助教师掌握理解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合理教育行为。通过近一年的坚持与努力,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运动、游戏等基本常规,并形成了特有的工作作风。

在“一日三巡”教育现场管理框架的支撑下,尊重教师对专业发展理想的追求,鼓励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发展对幼儿园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产生了由衷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使外在的行政管理包含了多元化的相互研讨内涵。

实践证明,自上而下,统一要求,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建立起工作常规,特别是对于能力和专业水平不足的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标准,便于操作,教师工作上手快,工作效果好。

二、学科研讨,帮助教师学会反思――做研究型教师

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工作上轨道后,为了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建立学科组,借助学科组持续、细化、深入的研究,使教师在活动中学会反思、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1.教师自主选择,积极参与

为保证学科组的研究方法科学规范,研究效果有实效,我园设置的科学、艺术、语言、健康、游戏五个学科组中,通过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一批有责任心、能力强的教师自主担任起了学科组长职责,其他教师则根据自己的意向和特长选择报名参加某个学科组,幼儿园管理人员也分别加入不同的学科组,协助学科组长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全程参与学科组中的理论学习、研讨实践的过程中,自身专业也不断成长。

2. 活动量身定制,提高有效性

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的学科研讨,怎样避免走过场形式化的活动?怎样让每个老师都动起来?高起点定位非常重要。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各学科组的公开研讨活动均由学科组长或分管园长担当,这样既可以打破教师的畏难情绪,又为老师画定一个起跑线:有能力的老师能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创新,充分展示自身专业特长;经验不足的老师通过依样画瓢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掌握课型的基本结构,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3. 研讨内容多样,向高层次发展

为了避免无目标地摆花架子,没系统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学科组的活动内容从“研读理论”到“优质课拷贝”再到“独立研究课”,一步步走进现实教学活动中,将研究内容转化为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出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从知其然,逐步达到知其所以然。学科组基于对五大领域的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准确把握,将教学展示活动作为这种专业活动的外显形式。首先,学科组将《纲要》《指南》等理论学习与教学活动组织有机结合,用理论支撑实践,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们对各学科特点有深刻的认识,逐步发展到能灵活运用。其次,W科组通过模仿优质课,一课多研,组内教研和园内公开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磨透基本课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如:体育课《我和垫子一起玩》,经过全组教师6次磨课研讨后,在丹徒区教师评优课上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绘本《獾的美餐》在语言组成员共同打磨了7次后,在《早期教育》绘本研究室的专题研讨活动中做公开教学展示,得到了省内绘本教育专家的点评,音乐游戏课参加了区高效课堂的展示,科学实验课和音乐课参加镇江送教活动;艺术组通过研讨解决了打击乐教学过程中乐器管理的难题。 2013年,幼儿园的每个老师都在园内进行了教学活动展示,教研公开课活动达83次,年级组及学科组教研学习研讨合计达40余次,老师们在尝试、研究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学习特点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三、《指南》实验,引领教师学会研究――做专家型教师

不想当专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两年后幼儿园从快速发展期进入了定成长期,教师也成为“熟练工”,教师的专业发展进入瓶颈期。正当我们为提升幼儿园办学品位而苦恼时,我园有幸成为镇江市首批《指南》实验园,承担了“抓实教师培训,贯彻实施《指南》精神”的子课题研究,在每月半日保教活动现场开放研究、特聘专家跟踪点评等活动打磨下,“学习与培训、实践与研究、管理与指导”的《指南》实施路径逐步理清,教师自身理念和行为逐步转变,班级日常保教组织模式持续优化,幼儿学习行为有效改变。

1.学习与培训,眼界再提升

我们首先从“学习与培训”入手,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对《指南》中提出的各个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及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有比较全面透彻的把握和理解,多层次提升理论素养。首先是外出培训:幼儿园建立优秀教师优先培训的机制,分层次安排教师参与不同的培训项目,如:先安排行政人员参与省级“指南培训者”培训、省级园长岗位培训等,还安排骨干教师参与市级《指南》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再推进专任教师参与教研培训,如:全国男幼儿教师精品活动观摩以及音乐、语言、绘本课堂教学培训等。其次是园本培训: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以“探究式”和“讨论式”培训为主,开展专题行动研究,各教研组每两周必须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以示范模仿、情境体验、现场诊断等形式,帮助教师成长。还有通过个人自学:要求根据幼儿园的统一安排,学习《指南》和《纲要》等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并撰写教学总结。

2.实践与研究,研究再提升

借助学科组、年级组平台,通过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分年级组招募实验班级,对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组织等内容进行分解式研讨,并将实验班级作为教师的培训基地,给青年教师提供示范,在此基础上增强亲身体验,通过微格研讨、网络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将研究和实际相结合,真正解决工作实际问题。通过研讨主题的聚焦,使教师准确迅速地把握正确的教育理念,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使教师专业发展落到实处。

3.管理与指导,保障再提升

为了发挥管理效益,幼儿园对人、财、物进行全面有效的科学调控,使《指南》实验园研究工作得到保证,我园成立指南实验工作小组,人员由园长、副园长及教研组成员组成,有针对地对小、中、大班各年龄段的幼儿活动进行研究,形成了有组织分层次的研究团队;按专任教师数量按比例划拨专项资金,为教师参加高层次外出培训和专家引进提供经费保障;另外,每学期财政划拨的生均公用经费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如在江苏省幼儿园装备一类标准的基础上添置了桌、柜、多种游戏操作材料,为教师开展保教活动奠定合理的物质基础。

4.评价与推广,质量再提升

篇7

摘 要

两年前园本小专题对于我园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游刃有余,教师的专业发展得益于它,学校教科研的发展也离不开它。为此,本文试从园本小专题计划的制定、具体实施、成果推广三大方面来阐述我园是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从而让园本小专题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教科研的繁荣产生重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园本小专题 研究 教师发展

园本小专题是指立足于我园的现状,分析我园的特点,以教师为本,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融教学、教研、科研于一体,运用多种资源在某一领域内或是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困惑为切入点而进行的研究,它相对于课题研究范围小,且简便、易操作并且成效显著而深得教师的信赖,深入人心。

我园的园本小专题研究在业务园长的带领下开展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在这两年中,我园教师及时发现日常教学中的矛盾及困惑,通过讨论和筛选,确立园本小专题的研究的内容,然后分工合作,有序开展园本小专题研究,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逐步递进,层层深入,使小专题研究成果拓展运用到我们的实际保教工作中。同时,也逐步解开了园本小专题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以及最终的效果是什么的困惑。

我园的园本小专题研究主要围绕着家园沟通、音乐特色教学等方面开展。这些园本小专题的研究丰富了教师的内涵,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实践研究能力,从而为繁荣我园的教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制定每学期的研修计划,事先确定研修主题和内容。”“教研活动的策划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以园内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为主渠道,采用多样化研修模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我园的园本小专题研究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应运而生的。两年来,我们的教师在园本小专题研究这一方田园中收获累累,品尝到了丰收的甘甜。园本小专题已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学校教科研中巩固下来,教科室也因此制定了相应的细则,从制度上保证这一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常规化。同时也为园本小专题申请了园内经费,为小专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我们还应着眼于园本小专题研究的再开发与运用,努力使园本小专题研究效益最大化。

一、计划+实践——保证园本小专题的有序开展

回忆起园本小专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园教师对此还十分茫然,“小专题怎么研究”“园本小专题研究我还相当的陌生”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纷至沓来。是的,究竟该如何进行研究,园领导也在为此想方设法调动一切力量,想尽办法,进行研究尝试。经过摸索后,我们尝试并实践着园本小专题从计划的制定——具体实施——成果推广三个阶段来进行研究。既然是研究,那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工作。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学期初,由业务园长牵头,制定了详尽而周密的计划。

(一)计划的制定为日后研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研讨》的园本小专题,这样制订计划:第一阶段教师进行QQ群里的评论,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面对家长要求孩子‘以暴制暴’的教育现象,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孩子在幼儿园出现尿裤子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在不失教师尊严的同时得到家长的真心谅解”等;第二阶段发放“家长工作研讨调查表”,以帮助教师解决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家长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又如进行音乐特色的小专题研究,制订了小、中、大班的打击乐、舞蹈的相互磨课时间,分配每位教师的不同任务(有的教师进行说课、上课,有的教师进行评课、找准切入点进行研究);设置听课教师的研究内容表格;然后再汇总意见——如何创新出一种让幼儿有充分学习空间的打击乐教学和集体舞蹈教学中的小策略研究。

(二)计划的制定在研究的时间上给予了保证

学期初制定的计划表,它很好地督促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按计划执行,如第几周进行园本小专题研究的第一阶段,第几周进行园本小专题研究的第二阶段,何时进行汇总、研讨、交流。具体研究辅佐计划,足以见证计划在整个园本小专题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论证+研讨——提升园本小专题的研究质量

园本小专题研究真正地来源于教学实际,同时又要在教学活动中去研究去实践,反过来,又要为教学实践所服务,因而它有实践性。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通过分阶段研究实施,以体现该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研究,实现质的飞跃。

(一)研究的起始——准备阶段

1.全体教师聚集一堂,共同学习优秀的园本小专题研究案例。

园本小专题研究需要有一批学习能力较强的老师,并且有学习的方法和时间。学习能让教师更直接地借他山之石,垒自我宝塔。嘉兴市第二幼儿园在这方面起步较早,而且该校本研修内容也是省级立项课题之一。我园教师在业务园长的带领下,学习了市二幼的《多米诺骨牌》和《如何激发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两则研究案例。优秀的园本小专题犹如一股清泉浸入教师的心田。在互相的学习之后,大家对园本小专题的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小专题正是以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明了了如何研究园本小专题,如何进行园本小专题研究,进行怎样的研究,为研究指明了方向,真正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2.立足我园现状及特色,筛选具有可操作性、简便易行的内容方案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内容的选择是研究的根基。由于园本小专题研究刚起步,较难的问题让老师会有摸不着边际的感觉,因此,我们就尝试在教学活动中选取较简单、方便的内容的同时也结合园本特色的音乐活动(打击乐、舞蹈)中的一个着眼点为研究的出发点。如《家长工作的研讨》是结合课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为延续该课题的深入研究,以研讨家长工作问题,并对其展开调查的园本小专题研究;有结合特色教学活动的园本小专题研究——《异质合作,把教师领进打击乐教学之门》《怎样创新出一种能让幼儿有充分学习空间的打击乐教学》《舞蹈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小策略》;还有结合课题的小专题《利用舞谱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以优化教案来实现一课多研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

3.制订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表格。

园本小专题研究不同于纯理论性的研究,它是基于幼儿园教师实际工作的教学研究,对如何更好分析、解决问题都要以方案为准,在研究中,时时将方案装入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研究,因而方案的制订对研究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为了让教师便于文字的记载,使研究更具条理性,以表格设计的形式记录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根据不同的小专题研究需要设计不同的表格。

随着小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为研究设计的表格内容也日趋完善。

4.确定研究人员。

园本小专题研究可以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寻求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以个人研究的如《家长工作的研讨》,而合作研究的则是多人进行同一专题的研究。例如以教研组为例,单、双周的教师分别合作的打击乐、舞蹈的研究;以课题组成员互相合作的课题小专题研究。合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的配合与支持,以共同找寻问题,寻求策略,来共同达到探讨研究、共享成果之目的。

(二)研究的推进——实施阶段

当上述工作准备充分后,研究随即开始。一般地,研究为期两周至一个月。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铺垫,而后一阶段则是前一阶段研究的升华。(例如:打击乐专题研究)第一阶段为尝试摸索阶段,历时一个月,主要研究教师根据打击乐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践;第二阶段为调查情况,历时一天,主要以发放调查表来了解教师在打击乐教学上存在的困惑,进行总结与归纳,并选择教师进行谈话;第三阶段为理论支持与示范引领阶段,为期一周,学习《打击乐教学活动》一书,推选一名教师上示范课,其他教师写观后感;第四阶段为组内研讨、回归常态,为期两周,主要是以教师相互听课的方式来开展打击乐教学的研讨。

1.创造机会、挤压时间,为园本小专题研究在研究时间上得到充分保证。在实施中,由于多人合作经常需要碰头、探讨的机会,但是由于教师平日工作繁忙,同一专题研究的教师并不在一个班级,而且上、下午的带班时间也不同,碰头的时间就较少了。因此我们利用教师空班等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来安排研究时间。如利用每周四中午的业务学习会议时间、教研组会议、离园十分、乃至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保证研究的开展,同时结合现代通讯设备:电话、网络等来加强成员间的联系。教师多次的集中、碰头使他们能更了解自己在研究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研究中来,同时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使之更具有目标性。经常聚合在一起研究、交流、探讨,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磨小专题,共同探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调整方案、补充方案,为园本小专题研究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设想的研究方案中,由于教师在制定计划时考虑的不够成熟,在研究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导致了研究的不顺利或是开展受阻,需要及时地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改。实施中碰到的困难可以大家共同来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研究更具实效性,使研究做得更加扎实。每一次的调整是对研究者的重新思索与领悟。

3.丰富内容、层次递进,使园本小专题研究层层深入,充分挖掘各个小专题的内涵,为教育教学服务。

如园本小专题——《教师自制体育用具材料的研讨》,首先让每班教师设计10个体育游戏材料,由该班教师进行统一的对班上孩子试玩,研究一个班的孩子对同一种玩具的玩法;再针对小、中、大班的孩子进行游玩,同时辅以辅助材料,尝试不同的玩法,以发现同种自制玩具在不同年龄段孩子中的多种玩法;而后,每班确定一位教师进行自制玩具的演示与交流;最后选取“百变牛奶罐”“多彩棉花圈”“弹跳球”“百变尾巴”等自制玩具在全园进行推广。

4.研究小结、提炼成果,为园本小专题研究进行概括与探讨。

园本小专题研究作为一种微型的研究方法,最终也需要有成果的发表,争取最大范围内的知晓。因此,我们鼓励教师要善于用精练的话语、简明扼要地描述与诠释研究的经历与结果,并且及时地进行互动交流、经验研讨、分享成果。

三、总结+推广——分享园本小专题的研究成果

(一)专题推广

在对园本小专题研究过后,我们还通过选取优秀的小专题,进行向全园教师推广与应用。教师结合自身与其成员共同研究的过程分别从制订方案、过程、成果等方面来介绍完整的一则小专题。例如对于音乐特色小专题的研究,我们选取了打击乐、舞蹈教学的一课多研来共同研讨、交流,汇聚教师在研磨教学活动时所积累的一些成功的方法,使我园的音乐特色教学更具有特点;又如进行《晨间谈话的有效组织》这一专题推广,教师介绍了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组织形式还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展示,等等。

篇8

2017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策划一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7年全省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皖教秘基〔2017〕32号)精神,现就我市开展2017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二、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5月10日-5月20日)

各小学、公民办幼儿园要成立组织,制定宣传实施方案,翻印宣传材料。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20日-6月15日)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要紧紧围绕游戏点亮快乐童年这个主题,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游戏对幼儿童年生活的重要价值,引导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自主游戏、快乐游戏,扭转当前存在的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干预幼儿游戏、成人导演幼儿游戏、以电子游戏产品替代玩具等剥夺游戏权利、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1.各小学、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把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重要内容,紧扣主题,抓住重点,认真制定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搭建宣传平台,充分运用网络、街头咨询、横幅、致幼儿家长一封信等媒体和方式,向幼儿园、家长和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保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式,营造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为幼儿园去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扎扎实实的做好宣传工作。

2.抓好宣传,推进衔接。一是抓好《安徽省学前教育条例》的宣传与落实。以法律为准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推进保育和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二是抓好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学习与贯彻。组织小学和幼儿园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20xx〕8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促进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xx〕24号),采取切实措施,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和游戏点亮快乐童年等规定要求落到实处。三是抓好幼儿园和小学的携手行动,同步宣传。

各幼儿园要认真学习贯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宣传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性。

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小学和幼儿园要双向衔接,相互配合,携手行动,同步宣传,有效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在宣传月期间,市教体局将开展四项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全市第三届娃娃乐故事会活动;二是组织开展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宣传活动;三是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周活动;四是组织开展一次送教下乡活动。

(三)总结阶段(6月15日-6月20日)

各小学、幼儿园要及时总结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并实施方案、宣传材料、图片、总结材料请于6月20日前上报小教科。

三、活动要求

1. 要精心组织,常抓不懈。各小学、幼儿园要把开展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科学育儿理念的有利契机,与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紧密结合,纳入学前教育常规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实际,紧扣主题,精心设计,认真制定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

2. 要严格把关,正确引导。各幼儿园要对宣传月系列活动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宣传内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国家教育方针,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宣传活动,确保宣传活动的公益性和科学性。

2017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策划二

一、活动主题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二、活动时间

201X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宣传重点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印发陕西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陕教基三〔201X〕5号)以及《宝鸡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宝市教发〔20x〕317号)等文件精神,从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个层面进行宣传:

1.幼儿园层面:主要包括幼儿园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幼儿园如何萌发儿童积极入学愿望、增强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学习习惯、缩小幼儿园小学环境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2.小学层面:主要包括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的进度和要求,小学如何加强幼小互动、改进课程梯度、缩小环境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3.家长层面:主要包括家长如何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儿童发展档案等方面的内容。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和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纳入年度工作重要内容,作为传播正确教育理念、宣传科学保教知识、争取家长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契机,紧扣主题,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时间进度和宣传成效等方面科学制定活动方案,全面安排部署,保障工作经费,精心组织实施。

2.幼小同步行动,实现双向衔接。各县区教育局要组织辖区幼儿园和小学广泛参与,同步宣传,双向衔接,相互配合。幼儿园要从自身做起,科学实施保育教育,同时指导家长从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引导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科学安排课时进度,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缓解家长担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幼儿园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有意识介绍小学学习情况等方式,帮助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形成对小学的直观印象,引导和激发幼儿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兴趣。

3.坚持专家引领,提升宣传质量。市、县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基层集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宣传教育和教研指导工作,引导两个学段同步行动,双向衔接。同时要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宣传内容精心策划、严格把关,确保宣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宣传和推销产品。

4.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各县区和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各种大众媒体的作用,抓住新媒体传播广、速度快、多样化的特点,组织实施宣传月系列活动,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结合实际,创新方式,认真开展好三个一活动:

开展一次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为教师、家长开展专题讲座,转变教育理念,提升科学育儿能力。

制作一期主题宣传栏。各幼儿园必须以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主题,在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栏,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宣传挂图、《陕西省幼儿园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及《宝鸡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资料进行张贴。

组织一次家园互动。各幼儿园要通过家长研讨会、主题活动、家长会、亲子游戏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释疑解惑。

篇9

1.新手型教师———模仿新手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直接指向于模仿,在模仿中学习,在渗透中学习。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具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具有创新的动力,但是新手型教师往往会流于表面,对于深刻的教育规律把握和教育章法把握不够,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的牵引与指导。教育本身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的。新手型教师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习得教育的基本步骤,模仿已经成熟的经验,逐步掌握幼儿教师中需要学习的,诸如师幼互动、家园联系、经验提炼、活动设计等方面内容。同时,每个新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个人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幼儿园可先进行职前培训,内容包括园所发展历史、规章制度、实例剖析、工作解析等,帮助其了解工作特点,萌发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情。因此,对于新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新手型教师提供一对一帮扶平台,需要提供优秀的教师保教活动,为新手型教师入职打好基础。

2.能手型教师———反思与创新能手型

教师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不仅能够胜任常规的保教活动,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园本教研需要逐步指向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发挥教师的内驱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学的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素养的有效方法。在自我评价中“回顾得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是重要的反思方法之一。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在矫正的过程中引导出创新的动力,这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是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的。对于能手型教师而言,园本教研需要为其教师提供较为有效的反思平台,让其在反思中寻找自身不足,引导出正确的创新能力。

3.骨干型教师———科研骨干教师

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运用自身的优势去指导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因此骨干教师在幼儿园的地位是直接而且突出的,必须发挥骨干教师的中流砥柱作用。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指导作用,而且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定的有效培训,但是,骨干教师必须逐步地走向科研平台,将自身丰富经验转化为可以研究的一般幼教规律,才能突破教育瓶颈,推动自身深入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园本教研平台需要积极为骨干教师创造科研平台,积极鼓励骨干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补充,思想上倡导“走出去,引进来”,为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创造机会;行动上倡导“先进理念本土化”,为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学计划,参与课题研究,为骨干教师的跨越发展,创造坚实基础。

4.专家型教师———引领专家型教师

在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在幼儿园整个教育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老师。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师德和职业素养,而且具有一定的业务知名度,能够在一定范围产生积极影响的公众人物。专家型教师在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属于精神核心,对于幼儿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专家型教师,幼儿园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教科研交流平台,促进专家型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优质的外出学习机会,推动专家型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反思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发展策略

园本教研,除了要关注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外,还要为教师的共同学习创造机会,让教师能在共性活动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1.观摩与技能

培训观摩与技能培训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教师通过观摩和技能学习,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可以较为直接的加快自身学习速度。首先,从园本教研实际来说,观摩可以包括优质教学课堂,也包括了入园参观等学习模式。观摩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手型教师而言,可以给予其较为直接的感性经验,对于幼儿保教活动可以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对于能手型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创新点;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在研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反思能力;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可以提供较为鲜活的案例便于研讨。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其对于幼儿教师弹跳画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职业要求。因此,在美术、音乐、舞蹈、片段教学(说课)、备课、教学等方面都可以在专家引领、骨干制定培训计划、能手教师实践、新手教师学习的模式中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2.专题研讨模式专题研讨

其根据是园本活动中出现的某一个较为突出的保教活动问题,通过集中交流、探讨、梳理,总结出规律的有效模式。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点的有效性来促进面的普及型过程。第一,专题反思。专题反思是具有专门针对性的反思行为。大家互通成功之道,同时将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说出,共同分析解决。在专题反思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反思活动中,习得大量有益经验和鲜活案例,为应对相似情景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例如,年轻教师可以在针对如何做好班级离园时间段的幼儿组织问题中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第二,主题读书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必须从内心对于知识的获取抱有兴趣,而主题读书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主题研讨提供理论高度,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教师提供针对性、专门性的知识。例如,关于如何做好观察记录,推荐《观察儿童》、《计划、记录与幼儿发展》、《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等相关书籍,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第三,专家入园指导。专家入园,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走向正轨,同时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专家入园,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获得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育专业理念,这从整体上推动了新教师的专业觉醒、能手教师的反思深度、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乃至专家教师的思维碰撞。

3.优化教师管理

篇10

多年来,我们坚持立足本园、以人为本、以教为真、以研为实,针对现阶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快乐的教研氛围,通过自我反思、同伴合作、团队引领,让教师自主参与、合作分享、乐在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智慧,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积极打造“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事和有诚挚爱心、有专业技能、有合作精神”的“三会三有”品牌教师团队。

一、调查关注,了解教师需求

我们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首先对教师的心理发展和专业成长需求,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要,挖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疏理和归类。

从问卷汇总分析情况看,在幼儿教师心理发展需求这一方面,“愉快”“和谐”“轻松”基本上是每位教师都想要的工作状态,教师认为最能影响自身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领导的态度、同事的合作、自身的专业心理、培训的条件和机会以及工作环境等等。教师最需要获得帮助的教研内容分别为科研方法、游戏指导、理论充电、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等,而在“教师比较受欢迎的园本教研形式”调查中,教师提出了“轻松愉快的互动沙龙”“专家的现场指导”“有案例的讲座”“观摩活动与交流”等教研活动方式。通过调查问卷,我们深入了解了本园教师们的想法和需求,也为园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的确定提供了客观、现实的问题依据。

二、探求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我们采用个体、班级、年级、课题组以及全园教研组并立的“五研”方式,分别以新教师、工作一年、五年以内、十年左右、十五年以上的不同层次教师为发展点,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合理定位。以个人发展目标书引领教师分层培训,以师徒结对形式发挥优秀教师的帮带作用。激励和督促教师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要求、新方向,使园本教研成为教师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平台!

在开展园本教研的研究中,我们充分采用团队学习的形式,让每个教师都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获得了有益于自身的经验,搭建成长的平台。

三、挖掘切实有效的教研内容

我们根据幼儿园自身条件和教师发展需要,确定研究计划、组织和实施园本教研的内容,教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突出各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彰显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体现以园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们总结和归纳教师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家长工作、班级管理和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推广多元化的教研内容。如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分享与思考、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与指导、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有效性、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活动,从而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探索互动参与的教研形式

根据幼儿园需要和本园教师的实际需求,我们以专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杆,通过多种途径、不同形式、多元模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转变视角,以寓乐于研、以乐促研的教研氛围为主要目标,创建关注教师需要的园本教研新模式。

1.换位体验

让教师扮演教师以外的角色,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经验。如在家长工作案例研讨中,我们请教师扮演家长,从家长角度来审视案例,体会家长的心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2.团队竞赛

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基本功竞赛,如说课评课、绘画、弹唱、舞蹈比赛等。为教师提供相互观摩、学习、切磋的机会,使教师们在竞争中成长、在锻炼中提升,切实促进了全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一课多研

年级组老师以自愿或推选的方式,组成一课多研小组,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根据教研中存在的问题,重新修改活动设计和观察记录。通过以连环跟进的方式,进行实践反思、伙伴合作和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

4.同题异构

多位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相同内容的教学活动,试图寻找同一题材通过不同教师的执教,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集思广益,在反复的实践与反思比较研究中,归纳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5.情境示范

把典型教师当成看得见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行为示范;使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讨论,集大家智慧,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的实践策略。

6.主题沙龙

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引导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表不同看法,你一言我一句,分析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交流实践做法,享成功、解困惑,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凝聚起来,形成具体对策。

还有课题引领、案例分析等等。通过头脑风暴、辩论游戏、经验分享、专题讨论、信息交换、案例反思、现场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了园内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五、整合园本教研的多种资源

1.设立执行教研组长,教师当主持

我们初步尝试了园本教研轮流主持制度,设立“执行教研组长”。业务园长确立教研主题内容,每月由一位教师策划和组织教研活动,使教师成为园本教研真正的主人。

2.巧用网络互动平台,交流更便捷

幼儿园还利用QQ群等聊天工具创建即时交流平台,创建论坛、相册、共享文件等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巧用这些平台将为教研开辟另一个互动的空间。

3.加强园际交流互助,携手共成长

此外,我们还打破区际、园际界限,与民办、私立、乡镇幼儿园进行姐妹园互动教研,以“整合资源”为途径,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