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题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专题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认真领会学习巡察反馈意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坚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严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查找突出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县委第三巡察领导小组检查反馈指出的间题和提出的整改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聚焦16个方面问题,主动认领,认真查摆。
(三)广泛征求意见。
采取座谈访谈、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原汁原味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把脉、共同会诊”列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清单。
(四)开展谈心谈话。
谈心谈话做到一对一,面对面,不以电话谈代替见面谈,不以书面谈代替口头谈,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提醒对方不足,做到班子问题、本人问题、对方问题、拟在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六个谈透”。
篇2
当代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一、恪守天职
*院长说:“教师的天职最根本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要注重人人发展、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院长用通俗的语言讲述通俗的道理,“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不容易,长得好看的,家庭境况优越的孩子我们给与爱和关注容易,而对于长得不好看的,家庭背景复杂的孩子来说,我们也一视同仁的给予关爱,不容易”。*院长的一席话,让我们在场所有人都深有感受,我们或许给那些各方面条件不太好的孩子更多的是无视、同情和怜爱,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比任何人都要有博爱之心,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孩子要的不是怜爱,而是尊重、平等,孩子要的不是一时的照顾,而是永久的关注。
二、引领未来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化、国际化、知识经济加快发展的世界,*院长举例说明了知识、创新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苹果手机风靡全国,可当我们事后将苹果手机打开一看,里面的构造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发明,就是苹果有他独特的眼光,创新的意识和超越的想象力,事情很简单,就看你是否想得到,是否快人一步。”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别人做的事,我们也会,可为什么别人能成为专家,而我们默默无闻,其实就是创新和敢想敢做的精神。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让这些孩子能够挑大梁,引领未来,重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
三、终身学习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课程;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27-02
一、引言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究其原因,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机制[1]。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好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从事《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从现有各类有关社会保障教学论文的文献来看,主要是从《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构成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来论述的,还没有从高校各个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特性来论述的文献。基于对前期文献的回顾,以及本人多年的《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经验和理解,本文从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特性出发,来分析各类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异同,以期对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学》课程体系及其各类本科专业开设状况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2]。随着社会保障在社会运行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愈见显现,《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逐渐成为现代人知识结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学是研究社会保障本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以国家(社会)为主体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特殊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3]。就从现有的《社会保障学》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是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的教材、各个大学知名教授的编著教材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教材,其中:一是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主编的《社会保障学》,该书是“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研究成果,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另一种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孙光德、董克用主编的《社会保障概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琪教授编著的《社会保障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李珍教授编写的《社会保障理论》,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0年,赵曼编著了《社会保障学》教材,该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教材在编写方面,基本上都遵循了社会保障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呈现出不同的地方。从这些教材的编写体系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学》教材基本包括基础篇和制度篇两块内容,见表1。
目前我国的大学几乎都开设《社会保障学》,不仅把它作为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经济、公共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或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还把该课程纳入专业的选修课程,有些高校甚至而且把《社会保障学》纳入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教育部最新颁布专业目录,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可以概况为以下几大类专业,见表2。
三、高校各类本科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异同分析
我国高校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最早出现于国内几所比较知名的大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内高校纷纷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与此同时,也带来《社会保障学》课程开设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社会保障学》教材与专业知识体系的差异性该如何解决。从表1中,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出版的《社会保障学》教材体系内容表现出一致性,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从表2中,我们又知道很多不同的专业都需要社会保障学方面的知识,以完善各自专业的知识体系。专业的不同,导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都存在较大的差别。《社会保障学》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尤其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但是不同的公共管理类二级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安排应该有所区别。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外,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专业都把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通识性课程安排的,后续没有相衔接的课程。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则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等后续课程,其中的《社会保障学》的有些内容与《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各个老师的授课内容的重复性给学生带来很多的疑惑。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理念和制度的介绍,加以案例的剖析。而其他公共管理二级专业则应比较全面的介绍社会保障制度和实践,也应突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实践。
《社会保障学》课程也是社会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对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突出理论性,阐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意义。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比较突出实践专业,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该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详细介绍社会救助部分的内容,也要详细介绍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障学》课程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学、金融学和保险学专业都开设《社会保障学》课程。在这几个专业中,相对而言,财政学、税务学、保险学专业更加需要《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支撑。因为,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而商业保险也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这几个专业应该分别更加详细的介绍社会保障与财政、税务和保险的关系。经济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应该更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的影响,金融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则应该突出社会保障制度与金融体系的密切联系。
相对而言,工商管理类专业和法学类专业的《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应该侧重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说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重要性及其实践,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法学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知识应该侧重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法制性。
四、总结
总之,《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的过程,高校不同的本科专业《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应该有所侧重,在专业的动态发展中而有所变革,不能千遍一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学知识教学带来了新挑战,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娜仁图雅.《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改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1):29~31.
[2]张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篇4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也涉及到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岗位实际需求。所以其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受到高度重视。
但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事实上也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例如:
(1) 很多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带有个别厂商产品推广和用户培养的属性,引发一些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部分用人单位等的议论和批评;
(2)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紧紧地追赶大学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客观存在;
(3) 一些其他专业老师抱怨该门课程的开设,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必要设置专门课程,尤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
(4) 承担这门课程的老师也有苦衷,从DOS、Windows到Vista,大家疲于奔命,不断围绕新产品进行操作解说,失去了大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乐趣。
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进行改革,这已经是所有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老师形成的一个共识,其必要性勿容置疑。但是如何改革?改革依据在哪里?
回顾以往的改革,其动因往往是技术的发展(严格意义上讲是产品的升级),例如操作平台从DOS改为Windows,再改为Windows2000、Windows XP等。实际上,教学内容改革的本质需求应来源于社会需求和实质性的技术发展!此外,这门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而开设的,各个专业有其实际需求,这些需求的差异性应该体现在教材中,但这也是常常被忽视的。
为了使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或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真切地吻合社会各类岗位的需求,真切的吻合各个专业支撑后续教学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浙江省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社会需求调研,以此为非计算机
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依据。
2调查方案
2.1样本分类
样本分类的原则是以大学学院(系)为主要类别,兼顾社会企事业的岗位类别。此次调查将样本分为八个类别:
① 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对应经贸学院,兼顾财政经济类企事业)
② 城建、房产、建材、装潢(对应建工学院,兼顾建筑房地产行业岗位)
③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公检法(对应政管学院和法学院,兼顾政府公务员岗位)
④ 通信、邮政、计算机、网络(对应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兼顾IT企业岗位)
⑤ 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制药、环境(对应化材学院、生环学院和药学院,兼顾化工类企业岗位)
⑥ 电子电器、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对应机电学院,兼顾制造业岗位)
⑦ 新闻、出版、科研、教育(对应人文学院、教科学院、外语学院和理学院,兼顾文教卫岗位)
⑧ 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对应艺术学院,兼顾各类艺术设计行业岗位)
2.2调研的地理范围和样本规模
以我省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市为主,适当涉及县。
依据学生就业地理分布,确定各个地市的样本比例。初步计划杭州占70%,其他地区占30%。要求实际有效样本规模≥1000,发放样本规模≥2000,样本在行业的比例大体依据各个学院招生人数。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210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596份,回收率76%。主要调研途径是上门调研。各个类别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3调查表设计
2.3.1调查表设计
调查内容分为六大类:
(1) 基础类:主要涉及学生大一上半学年要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桌面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汉字输入能力、图形绘制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使用能力、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能力等。
(2) 程序设计类:主要涉及学生大一下半学年要学习的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Fortra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
(3) 网络类:考虑计算机网络已经越来越受用人单位关注,以及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支持作用,此次单独列入网络选项,包括网络组建、因特网应用、简单网页或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
(4) 数据库应用类:这也是目前高校比较热衷设置的课程,此次列入的项目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Access、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Oracle、数据库MySQL和数据库Foxpro。
(5) 等级考试类:主要想了解用人单位对等级考试的认可度,列入的项目包括等级考试一级、等级考试二级、等级考试三级、专业产品认证。
(6) 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主要想了解用人单位对应用开发能力的需求情况,包括软件系统分析设计、计算机系统业务需求规划、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开发。
2.3.2调查表填写
对每个项目要求说明其需要程度。在所列出的36个项目中,给重要性最高的20个项目。
3调查结果
3.1从全部样本看几项主要结果
(1) 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内容或课程(以重要性排列,见表2)。
(2) 认为有时间也可以学习的内容或课程(以重要性排列,见表3)
(3) 认为可学可不学的内容或课程(以重要性排列,见表4)
由此得出用人单位认为不需要学习的十个方面的内容:Fortran程序设计、数据库Foxpro、数据库 MySQL、数据库Oracle、专业产品认证、VB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等级考试三级、计算机系统业务需求规划。
3.2从八个分类样本看几项主要结果
(1) 财政经济类企事业(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5和表6)
(2) 建筑房地产行业(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7和表8)
(3) 政府公务员岗位(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9和表10)
(4)IT企业(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11和表12)
表15必要项目
序号 “十分需要”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操作系统,如Windows 58
2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56
3 字处理软件,如Word 55
4 汉字输入能力 44
5 因特网应用 28
6 图形绘制能力 26
7 幻灯片播放软件,如PowerPoint 26
8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能力 26
9 计算机系统配置能力 22
10 计算机多媒体使用能力 21
表16可有可无的项目
序号 “可有可无”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Fortran程序设计 88
2 数据库Foxpro 86
3 专业产品认证 83
4 等级考试三级 83
5 VB程序设计 82
6 等级考试一级 82
7 数据库 MySQL 60
8 计算机系统业务需求规划 77
9 Java程序设计 77
10 软件系统分析设计 75
(7) 文教卫(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17和表18)
表17必要项目
序号 “十分需要”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字处理软件,如Word 59
2 汉字输入能力 54
3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54
4 操作系统,如Windows 50
5 幻灯片播放软件,如PowerPoint 41
6 图形绘制能力 38
7 计算机多媒体使用能力 37
8 因特网应用 26
10 网络安全 16
表18可有可无的项目
序号 “可有可无”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数据库Foxpro 84
2 数据库MySQL 80
3 软件系统分析设计 80
4 业务系统开发 79
5 专业产品认证 77
6 Fortran程序设计 77
7 数据库Oracle 76
8 计算机系统业务需求规划 76
9 Java程序设计 73
10 C程序设计 73
(8) 艺术(认为十分需要或可有可无的项目分别见表19和表20)
表19必要项目
序号 “十分需要”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字处理软件,如Word 61
2 汉字输入能力 53
3 操作系统,如Windows 51
4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49
5 幻灯片播放软件,如PowerPoint 47
6 图形绘制能力 44
8 计算机多媒体使用能力 35
9 数据库基本概念 30
10 简单网页或网站设计 27
表20可有可无的项目
序号 “可有可无”的项目百分比最高的10项 %
1 数据库Foxpro 71
2 数据库Oracle 70
3 Fortran程序设计 68
4 等级考试一级 67
5 专业产品认证 66
6 数据库Access 66
7 数据库MySQL 65
8 软件系统分析设计 65
9 数据库SQL Server 65
10 C++程序设计 60
4从调研数据可以给出的客观结论
(1) 计算机基础仍然是教学重点。
从全部样本数据可以看出,60%左右的用人单位仍然认为基础类项目是最重要需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又以文字处理、电子表格、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输入等为更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汉字输入部分的内容,在以往教学中是比较忽略的。
(2) 计算机网络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新教学热点。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被视为所有项目中第二重要的项目,100%行业都将该部分内容列为第二重要,基础类占60%左右重要性,而网络类已经占到15%的重要性。如果基础类不考虑,在整体样本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占33.4%(1482网络被选样本/4435总样本)。
(3) 数据库、等级考试和程序设计三个类别普遍被认为不太重要。
数据库技术、等级考试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的票数累计得到的百分比才18%左右,有些类别仅仅只达到11%左右。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4) 应用系统开发受到一定重视。
应用系统开发类项目是居于第三被用人单位重视的,其中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是用户较为关注的知识。
(5) 一些课程或教学内容已经被用户淘汰。
如表21所示:
表21重要性低的课程列表
项目 十分需要
的票数 % 项目 十分需要
的票数 %
数据库Foxpro 51 3 C++程序设计 132 8
Fortran程序设计 57 4 Java程序设计 124 8
VB程序设计 83 5 数据库Access 147 9
数据库Oracle 75 5 C程序设计 152 10
数据库 MySQL 80 5 数据库SQL Server 153 10
其中数据库Foxpro、Fortran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数据库Oracle、数据库MySQL都只有5%以下的重要性,这些都值得思考。
(6) 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业产品认证并不被用人单位重视。
注:以上结论并未经过浙江省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认定,只仅仅是从调研数据表现出的情况。
5建议
以下建议并不代表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仅仅是浙江工业大学部分参与调查的老师的意见。
(1) 作为进入大学的第一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其教学内容主要应该突出桌面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并且尽快增大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适当照应应用系统开发知识,以尽快适应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
篇5
根据**县组织部[2009]26号《关于开好2009年度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和工业联合社党支部《关于召开二九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报告》的安排,**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于二九年六月十二日下午召开二九年度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议概况
参加会议的有:联合社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二、领导重视,会前准备充分
联合社党支部对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十分重视。为了开好这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会同机关有关部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一个整体方案,并报县组织部,县纪委和县经济贸易党委和第三指导组。会前准备抓了4件事。
1、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有关文件学习工作,学习采取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做好思想发动,统一认识,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2、请党员领导干部按文件要求,认真总结一年来工作、思想、写出书面汇报材料。
3、组织一场座谈会。于5月25日召开机关工作人员座谈会,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并及时将群众意见反馈党员领导干部。
4、确定民主生活会的时间、地点、参加对象和议题,并做好上报工作。
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确保质量
会议由机关支部书记主持。首先由黄忠辉主任进行一年来工作、思想、廉政自律等情况汇报。他们的汇报即讲了工作情况,也讲了个人的思想、廉政方面的情况,既讲了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也讲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进行自我剖析,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真诚地欢迎同志们对自己提出批评和帮助。
篇6
众所周知,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桥梁式与扩散式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我决策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科研专题实习也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否合格的有效方式,目的是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他们成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有别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可以对学生技能进行综合性、系统性锻炼。因此,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亦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笔者在十余年的科研活动中,陆续指导了近20名高职学生进行科研专题实习,深刻体会到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扩展,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应用与提升,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文字与表达能力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更加坚定地认为,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是药学高职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高职药学教育实施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可行性
当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仍存在着高职生不同于本科生,无需进行科研活动训练的观点。表面上看,科研与高职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工作不符,实际上是忽略了科研过程对高职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对高职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高职生的科研应侧重于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应注重应用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而不是理论基础研究。
一方面,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可能仅停留在拥有几本证书的层面上,而是要求教师能深度融入企业的产品生产、研发等实践活动中,能服务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事实上,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已经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实践技能,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聘请了大批行业、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其中亦不乏可作为科研专题指导教师的人选。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形成一支具备科研专题实习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无论哪种类型或层次的教育都不能批量地复制或制造人才,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科研专题实习模式正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现实中存在一批迫切想继续深造的高职生,也存在部分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与好奇心的高职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科研专题实习模式将比顶岗实习更具有吸引力,也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3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实施
开展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基于对高职生的实践、应用、创新等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针对高职生基础相对薄弱、就业岗位偏重实践应用、独立思维能力不足等特点,在专题内容、指导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开展有异于本科院校的专题实习。
3.1师生筛选
师生筛选即对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筛选。对于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且有在研项目的教师担任;对于学生,则采用自愿报名的原则,以欲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为主,或选择对科研感兴趣、想在该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另外,为了保证高职生科研专题实习的质量,应根据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来控制指导学生的数量,如可根据指导教师在研课题数及课题级别高低确定具体的学生数量,原则上一项课题安排一名学生,对研发资金规模较大的课题,允许安排多名学生。
3.2开题
为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预见可能碰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文本材料并在课题组内以PPT的形式汇报。在报告会上,带教教师应针对汇报细节,包括实验设计思路、方法、仪器与试剂的准备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问题等逐一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完善实验设计,使其对即将开始的科研活动更有信心。
3.3指导方式
高职学生第一次进行设计性的实践活动,由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且缺乏实践经验与技巧,在好奇与兴奋的同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问题和困难,挫折感也随之而来。对此,首先应加强指导的频度,切不可放羊式带教。笔者的课题组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由每位学生汇报前一天的实验情况,包括检查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当天的研究工作内容等笔者坚持每天现场指导1-2次,晚上及周末则通过电话或QQ的方式与学生联系与沟通,适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这样既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效率,又使学生在与带教教师高频率的接触中不断学习科研思维与技巧,从而提高了科研专题实习的带教质量。其次,要注重开展阶段性的小结汇报,不可埋头苦干式带教。笔者将课题组学生分为若干研究小组,要求每间隔两个月左右,各研究小组的学生均应对前一阶段的科研工作进行小结汇报。通过PPT形式进行口头汇报、互相提问、教师点评,同时展示文档形式的研究内容小结,师生共同从文字、标点符号、图表、文本排版等方面找出不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及时回顾研究内容和理清研究思路、把握科研进度,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互相了解不同课题的研究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述、概括总结能力。最后,应尽可能增加科研训练的途径,如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使其进一步融入生产企业氛围;利用到外单位进行委托测试或合作研究的机会,将学生派往其他科研机构,使其进一步了解先进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
3.4成果汇报
为评价学生进入科研专题实习阶段以来的学习成效,在实习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完整的科研论文,并由各教研室进行考核与评价。考核优秀的学生参加系部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就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课题意义、研究结果、论文写作、幻灯片制作、表述能力、回答问题的思维等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考核评分标准给出学生相应的评分和评语。
4结语
篇7
播音主持专业的根本属性为新闻性,播音创作离不开新闻性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是和广播电视密切相关。影视配音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播音主持根本属性来展开,以广播电视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设置与广播电视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活跃在广播电视机构一线,日常工作内容主要以新闻播报,出境采访,节目主持及配音工作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和配音相关的主要是新闻配音、广告配音、专题节目配音及一些商业配音。在目前教学体系中对影视剧人物、广告配音及专题配音课课时安排较多,对新闻配音课时安排较少,与实际需求脱节,较少涉及音视频软件操作技能的提升及与音视频制作单位衔接交流的安排,对学生就业及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结合播音主持专业特点优势及目前影视配音人才需求实际,可建立以新闻配音、广告配音为主,专题片配音、影视剧配音为辅,结合课程汇报展示、一线配音人员指导及音视频软件学习,培养贴近播音主持工作实际又强化专业技能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2教学体系优化策略具体分析
2.1以新闻配音、广告配音为主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新闻节目不仅包括常见的时政新闻,还包括财经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及新闻评论等。在新闻节目中,除去出镜播音员负责导语播报外,新闻主体及结尾部分大都通过视频画面与配音结合来呈现,配音工作一般由播音员轮班或由专职配音员来完成,一般播音主持毕业生刚入职新闻栏目组也主要承担新闻节目的配音工作。虽然新闻配音内容在电视播音主持或新闻播音课程中有所提及,但侧重点更多是提升学生新闻播报水平,从配音角度讲授内容较少,加之学生新闻配音练习量不够,很难达到新闻配音的播出要求。在这门课程中,课程内容设置应该以新闻节目配音为主,以适应广播电视媒体需求及学生就业发展。广告是目前广播电视媒体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声音作为电视广告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都是由所在媒体广告部或专业广告制作机构录制,一般都由播音员主持人配音播出。对于播音主持从业者来说,广告配音是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增加广告配音课时量,加强对学生广告配音练习尤为重要。
2.2专题片配音、影视剧配音为辅
专题节目因为表现形式多样,且节目主题鲜明,是目前广播电视媒体最常见的节目形式之一。专题节目特别是纪录片对配音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需要丰富的配音实践及熟练的语言表达技巧,大多数专题节目配音对于刚入职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难度较大。在影视配音课程中,应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适量对专题片配音进行理论阐述、示例讲解及例稿练习,让学生能够明晰专题片配音特点及掌握配音技巧、规律,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专题片配音奠定良好基础。影视剧人物配音因为影片选择面广,剧中角色众多,影视情节丰富细腻,对于增强学生语言表现能力、把握人物性格及锻炼声音的适应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但遗憾的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接触到影视配音的机会极少,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影视剧配音章节的学习可通过对不同类型影视剧进行练习,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为中心来进行教学。
2.3课程汇报展演、一线配音人员指导及音视频软件学习
除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进行配音练习及回课指导外,可在课程结束时举办专业汇报展演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对汇报展演中的作品进行反复练习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并通过作品选拔来激励学生加强专业练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活动组织能力。如果课程汇报展演条件不成熟,也可以通过将学生作品制作成光盘或上传到视频网站的方式来进行。专业教学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练习提高,还应该走出课堂,到配音制作专业机构进行观摩考察,并邀请一线配音人员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同时邀请他们到校进行专业讲座或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走近一线,知晓自己自身水平与市场需求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有效地促使学生明确方向,主动学习。影视配音离不开音频、视频软件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可抽出课时对学生进行音频、视频软件制作指导。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配音学习阶段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意识,即配音学习最核心的是语言表达技巧能力的训练,不能完全依靠后期制作技术来提升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只有在配音水平较好的前提下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篇8
1、认真组织学习: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集中学习5项重点内容,准确把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本程序、方法和要求,为深入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2、找准突出问题:召开查找问题会议,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现场点评,进行集体会诊,深挖“”突出问题和根源。
3、深入谈心交心。按要求进行“四必谈”、“三轮沟通”和“四个重点谈”,特别要明确指出对方的不足,真正把问题谈开、谈实,把思想谈通、谈透。
4、撰写好对照检查材料。按照“三个案例、四个讲清、五个回应、六个明示”等要求,撰写好领导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5、送审对照检查材料。严格按程序送审领导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未经审核同意,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6、向上级汇报会议准备情况。认真进行会前综合评估,按上级要求报送有关材料,汇报会议准备情况。经上级批准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7、出席领导听取汇报。 月 日上午,出席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县委领导听取农业局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分别与县委督导组组长及有关领导谈心谈话,进一步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一)会议时间:__年*月*日,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农业局二楼会议室
(三)参会人员:
1、出席人员:
略
(四)会议议程
会议由农业局负责人__同志主持。
1、__同志介绍参加会议领导和人员,明确会议主题和要求,介绍会前准备工作情况,时间约10分钟。
2、__同志代表局领导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发言,并宣读《农业局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时间约25分钟;
3、__同志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时间约25分钟;
4、__同志依次进行对照检查发言,每人发言时间约25分钟,每人发言后,其他班子成员逐个进行批评发言;
5、__同志对专题民主生活会作简要小结;
6、县委督导组组长__同志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点评;
7、县委常委、副县长__同志作重要讲话;
8、__同志作表态发言。
(五)有关要求:
1、会场不设会标,会议桌形设置为长方形,县委督导组组长,农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在里圈就座,其他与会人员按名签就座。会议桌上摆放名签、会议材料;摆放湿巾、茶杯、少量纸、签字笔、红蓝铅笔等。
2、会议材料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情况等。
3、专题民主生活会期间,县局领导班子成员一律不得请假。
4、要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音像、档案等资料留存工作。
1、通报、评议民主生活会情况。民主生活会后一星期,农业局李世峰同志主持召开通报会,将会前准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等情况进行通报。通报范围是:参加和列席生活会的同志,局属股室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服务对象代表等。县委督导组审阅民主生活会通报材料。会后以局党组名义印发通报材料。通报会上,由县委督导组采取发放评议表的方式,划分“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等次,组织参会人员对县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测评。
2、形成专题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后15日内,县局党组认真总结民主生活会情况,形成专题报告,经县局党组书记审定、县委督导组审核后,以局党组名义向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县委活动办呈报。
3、抓好整改落实。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县局班子和班子成员认真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实行书记负责制,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为确保召开高质量的县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立农业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筹备协调小组,负责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协调工作。成员如下:
篇9
关键词:专题讨论兴趣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要位置,并以兴趣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境微生物学是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本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给水排水等4个专业的所有学生。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教学效果对整个学院的课程体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微生物学知识零散,枯燥乏味,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出现教师拼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越听越疲劳、越听越厌倦的被动局面,进而严重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的主动性,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多数高校对各门学科的课时安排普遍较紧,本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就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并在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在通过组织专题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专题讨论的组织及实施
在本课程开课初期,由教师提出专题讨论的题目,其题目涉及的范围要尽可能广,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等。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成3~5人为一组的兴趣小组,每组在大题目范围内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拟定具体的题目,并利用几周时间分头准备。在本课程结束前安排专题讨论,首先每组派代表对本组准备题目做汇报,汇报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围绕汇报的内容再安排几分钟讨论时间,最后由教师做全面总结。
二、教师的正确引导
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组织成功专题讨论的关键。为此,我们在专题讨论实施过程中,注意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学生准备阶段,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准备情况,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做好指导工作。(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当教学内容涉及到某个小组专题讨论的相关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容易理解和牢记相关的知识点。(3)安排学生到教师研究室参观。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和了解教师的科研活动,并介绍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手段改革。为了在相对较少的学时内处理好经典内容传授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及现代科技的发展现状介绍等方面的矛盾,将教学大纲内容分为重点、难点内容和简单易懂内容,教师主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细讲精讲,而简单易懂的内容则主要靠学生自学,以腾出更多时间共同探讨微生物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太湖蓝藻爆发的问题、海上石油泄漏的问题等,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5)做好历年学生专题讨论的整理和总结,并将好的报告作品向学生重点介绍,并进行点评等。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专题讨论。
三、主要成果及体会
和过去相比,自从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进专题讨论以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所涵盖的内容广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②开阔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小组在广泛地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专题讨论题目,使学生积极性高涨。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每个小组确定题目后,通过认真思考、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总结概括至撰写专题讨论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能培养动手、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专题的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报告、答疑的整个过程需要每个小组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专题讨论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虽然,我们在上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认真组织专题讨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相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喻子牛.微生物教学研究与改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29.
[2]高玉千,邱立友,梁振普,戚元成,宋安东.创新型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171.173.
[3]孙震,张灏,李剑芳.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J].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93-96.
篇10
混合学习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学校教育线上线下缺乏有效融合。有研究者尝试把社交媒介(微信、QQ等)引入教学中,但是社交媒介的娱乐属性会对有效教学产生干扰。本研究把针对团队协作、支持泛在接入的Tower平台应用于教学中,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了基于该平台的专题协作式泛在混合学习模式(简称为“TCUBL模式”)。该模式强调协作知识建构,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混合学习,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结合“信息素养结构”专题,通过问卷反馈、访谈录音词云分析等发现学生对该模式普遍比较满意。
【关键词】 Tower平台;混合式学习模式;专题协作学习;TCUBL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9―0032―06
一、引言
关于混合式学习,柯蒂斯 ・ 邦克(Curtis J. Bonk) 教授[1]在其著作《混合学习手册》中认为,由于“混合学习”的概念是在因特网出现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因此,“混合学习”是指面对面教学和基于因特网学习的混合。本文所指的混合学习是基于邦克教授的混合学习理念,强调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正如何克抗教授[2]指出的那样,它发挥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优势,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思想。
美国教育部[3]对1996年到2008年间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的元分析以及陈纯槿等[4]对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研究均表明,整体而言,混合学习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充分发挥混合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优势,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混合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 想[5],课堂教学与课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相对分离,没有充分发挥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优势,无法实现混合的及时性与同步性,这会极大影响混合学习的实质效果。安德斯・诺伯格(Anders Norberg) 等[6]也认为及时性和同步性是混合式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解决学校教育中混合学习的及时性与同步性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针对目前现状,有研究者尝试把社交媒介引入教学,如袁磊等[7]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王倩等[8]构建了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这些都是对混合学习发展的积极尝试。然而,基于此类社交媒介建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虽然达到了移动学习的目的,但由于社交媒介的娱乐化本质属性,会对有效教学产生极大的干扰,弱化其学习支持服务功能。
另外,2014年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高教版)》指出,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的整合将是近期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趋势。谢幼如等[9]也认为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开展协作知识建构,将对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在具体教学实践基础上,试图构建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平台的学习支持功能,充分发挥泛在混合学习优势,充分发挥协作知识建构的优势,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Tower平台及其支持下的
混合式学习环境
1. Tower平台的选择
李克东等[10]提出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要遵从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以实现最小的可能成本和最高的学习效果。Tower平台是一款定位于简单、好用的团队协作工具,它能够很好契合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表1所示为Tower平台与微信等平台支持学习服务功能简要比较情况。
移动交互性是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关键之一,通过表1可以清楚地发现,与Moodle平台相比,Tower平台的泛在接入特点更为明显,移动交互性更强;能否做到及时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混合学习的效果,Tower平台动态及时提醒,能够更及时地互动。与微信、QQ等社交媒介相比,Tower平台娱乐化倾向不明显,更适合引入教学活动中;在文件资料的保存、管理上,Tower平台更为有效,有利于后期教学反思。此外,Tower平台可以在线编辑文档,可以生成简单的学结等,这些良好的功能特性为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创造了条件。
2. Tower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环境
何克抗等[11]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组合,包括教学媒体、教学材料、辅助认知工具、学习空间以及师生关系等。图1所示为Tower平台的分组情况,基于该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环境的包容性更强,是线上学习环境与线下学习环境的融合。
从宏观上来讲,Tower平台支持下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外加支持泛在接入的智能手机和Tower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并开展以专题协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师生在教学中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微观上来讲,Tower平台支持下的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投影、智能手机、数码摄像机等教学媒体的选择,纸质材料、电子文献、视音频等资源的获取,Inspiration、Mindmanager等辅助认知工具的使用以及现实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交融。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小组内部之间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协作,营造团队协作学习的氛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在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等相关理论(谢幼如等[12]提出的五阶段协作建构模型理论)指导下,在M省Q校研究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混合学习模式。
三、Tower平台支持下的
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
1. TCUBL模式内涵
图2为Tower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此模式的构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发生的情况。由于该模式学习过程强调专题协作,在混合学习时空上具有泛在学习的特点,因此把此种混合学习模式称为专题协作式泛在混合学习模式(thematic collaborative and ubiquitous blended learning model,简称为“TCUBL模式”)。
该模式前半部分为混合学习发生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后半部分为专题解决情况。在前部分,图中虚线把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线上区域和线下区域,课前阶段小组以线上学习活动为主,课中小组以线下学习活动为主,课后小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都较多。在这个完整教学过程中, Tower平台通过PC、App的泛在接入,为师生营造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线上线下交互学习频繁。在后半部分,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则整个专题学习结束;若未能解决问题,则要进行下一个课时的继续学习。关于反馈评价,余胜泉等[13]认为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价是促进学习有效发生的三大外部因素之一。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较为及时,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
2. 基于Tower平台的TCUBL模式解析
(1)课前阶段
在课前阶段,Tower平台发挥着师生沟通学习的核心纽带作用,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线下学习中课前阶段师生缺乏互动的局面,如图3所示。教师根据预先确定的专题,结合教学目标等准备教学资源,并把相关学习资料和学习要求,如学习指南、文章、视频或者网址链接等,上传到教师空间项目库。Tower平台上的信息更新后,学生会通过Tower手机App或者绑定的邮箱立即收到动态提醒,老师的通知可以发给全班学生、某个小组或者指定的群体,这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习动态。学生在预习中,既可以查看Tower上的资源,也可以收集其他学习资料。预习结束后,学生需上传预习小结到个人项目库,或者直接利用在线文档编辑功能保存资料。教师可以把学生上传的预习小结材料,或者学生的浏览记录、回复评论等,作为备课教研的一个重要依据。
(2)课中阶段
Tower平台为课堂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平台随时可以被学生使用,如图4所示。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以视频形式记录教学全过程,课后可以把教学视频上传到Tower空间,学生可以回顾教学内容,同时师生可以进行观摩反思。教学中以学生的讨论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备课情况,公布讨论的具体问题,提出协作讨论的具体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组内讨论:为保证小组讨论有序高效地展开,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以便进行资料整理、成果汇报等工作。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随时使用智能终端登录Tower平台,利用平台上的一些资源,保证讨论的顺利展开。各小组需要对小组讨论进行全程录音,以便更完整清晰地记录组员发言、组员争论等,将其作为课后反思或延续讨论的重要线索。讨论过程中,可在线编辑讨论问题,对于讨论过程中的共识、争议与阶段性讨论成果等,也可实时上传到Tower平台,便于过程性资料的保存和成果的展示。原则上教师不参与小组讨论,但是在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无法继续讨论时,教师会提供适当的指导,以保证讨论活动正常开展。经过小组内的讨论后,会形成阶段性成果或者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组间的讨论。
成果展示与组间互评:在Tower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组间互动更为灵活。在小组进行汇报的过程中,若学生遇到疑问,通常会将其记录下来,在汇报结束后进行提问。基于Tower平台,组间讨论和汇报的过程可同时进行。汇报过程中任何时候产生的疑问,师生都可以在平台上实时发起讨论。通过在线的讨论,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又不会干扰小组的汇报。实时讨论的记录形成过程性资料,有利于后续的讨论。组间讨论需要参考的资料更为丰富,除了组内资料外,还需包括其他小组的资料,如小组讨论成果、讨论过程性材料等,以便讨论进行得更为深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要引导小组间进行交流互动,如其他小组对汇报组进行提问,以便解决组内讨论时遗留的问题等。同时,要密切观察不同小组解决问题的差异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课堂小结:在Tower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Tower平台上的表现以及在课堂中的表现,既要有对结果的小结,也要有对过程的小结。此外,在专题学习的不同阶段,课堂小结的内容侧重点不尽相同。在专题学习初级阶段,可以是学生遇到的问题、讨论协作的技巧、讨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辨析以及为下次讨论所做的相关准备等;在讨论深入之后,小结可以是干扰我们继续讨论的新问题,或者由此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等;在专题学习最后,老师可以做较为全面的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参与专题协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师生的课堂总结内容可由专门学生记录并上传到Tower平台,为学生课后阶段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3)课后阶段
Tower平台为师生的课后学习和反思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与工具。针对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学生在课后阶段可以先自主学习,然后展开线上或者线下的协作学习(如图5所示)。
在线上讨论学习时,一般会有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甚至会有教师的参与,这样非常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多角度解决问题。线下讨论时,组间讨论就会很少,教师参与指导也会比较困难。基于讨论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小组作业项目库。此外,对于讨论过程中的录音材料,需将其转录为文字材料,并将其提交到转录项目库中。通过转录的过程,可以发现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次讨论时改进。教师根据课堂中录制的教学视频,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分析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式、提纲式、随笔式的教学日记或反思档案将这些优点与不足记录在教师空间项目库。总之,师生不论是在线的讨论,还是线下的讨论,都要把最终成果上传到Tower平台,以便成果分享和过程性资料的保存,便于师生的总结反思。
3. 基于Tower平台的TCUBL模式案例分析
Tower平台引入教学后,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比如关于“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信息素养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等专题学习,都采用了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整个课程共36学时,学生对象为18名硕士研究生,采取异质分组的形式,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分别为组长、录音员、整理员、小组发言人、协调员、组织员6个角色,其中各个角色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下面以课堂教学中“信息素养结构”专题学习过程为例,来分析、展示TCUBL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该专题的学习共持续2周时间,共6课时。
课前阶段,教师上传与信息素养相关的文献和预习要求,文献上传后,学生立即收到动态通知,提醒学生及时进行课前预习。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上传预习小结,如第三小组学生上传的有图片和Word文档,有的是直接在Tower平台上在线编辑的,里面包括学习心得和遇到的一些问题等。
课中阶段,教师组织讨论“信息素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3个小组分别进行组内讨论。讨论过程中,录音员负责用手机进行录音,整理员负责讨论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在辨析信息素养结构时,第二小组停滞在信息技能和信息能力的问题上,而偏离了主题的讨论。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加以引导。组内讨论结束后,第一小组首先进行汇报,认为信息素养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同时,其他学生在Tower平台上发起了关于汇报的讨论,讨论内容如:“为什么没有包括信息知识呢?”“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是不是有交叉啊?”汇报结束后,三个小组围绕信息素养结构理论支撑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发现学生的讨论思路较为局限,提供适当的帮助,使讨论更为深入。在组间讨论结束后,教师在总结时指出部分学生没有很好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讨论不够深入。第一小组和第三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对线上线下资源的利用上,第一小组比第三小组更为充分。
课后,各小组把录音资料转录,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小结,并上传到Tower平台。第二小组对于课堂上关于信息技能与信息能力的问题,在Tower平台上发起了新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也参与了讨论。进入第二周学习后,学生继续完善信息素养的结构,并最终形成了全班学生认可的信息素养结构,完成了既定的关于“信息素养结构”的教学目标。以上就是TCUBL模式简要实施过程(见表2)。
四、Tower平台支持下TCUBL
模式学习效果分析
从36学时结束后的问卷反馈、访谈录音分析来看,学生对Tower平台支持下的TCUBL模式较为满意,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 问卷反馈学生满意度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这种模式的学习反响良好,学生认可度较高。如图6所示,在师生互动维度上,认为非常好的占7%,比较好的占73%,总体认可度达80%;在讨论协作上,认为非常好的占37%,比较好的占60%,总体认可度达97%;在满意度上,非常好的占19%,比较好的占75%,总体满意度达94%。
2. 学生访谈录音分析
学习结束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录音并转录分析,发现学生对此种学习模式普遍持积极态度,图7所示为转录结果的词云分析。通过词云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基于Tower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促进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改善师生关系、加强课后反思、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组织课内课外延伸讨论以及保存资料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大部分学生认为,小组协作学习打破了以宿舍为单位的班级群体,通过组内与组间、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多层次讨论,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习情感支持更加有效。在讨论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学会换位思考以及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包容不同的观点。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课中的表达,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更为深刻,能力得到锻炼。学生普遍表示,学习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更加主动学习,学会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通过线上线下师生良好的互动,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构建了TCUBL混合学习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专题性学习,强调协作知识建构,并具有泛在学习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过诸如部分学生线上参与讨论热情减退,小组学习任务主要由少部分成员完成等问题,但就整体情况而言,该模式应用于教学中,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它有利于学生构建专题系统学习的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此外,它有利于延伸课堂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增强师生互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题任务明确。对于专题性学习来说,明确的主题任务有利于学生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进行相应的学习准备活动。第二,整体进度安排合理。合理的进度安排有利于避免某些专题系统学习不到位或者延误过多时间。对于课前准备要足够重视。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协作讨论学习的基石。第三,积极发挥教师在协作讨论中的监控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需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减少学生协作讨论的盲目性、无效性。第四,需要移动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支持。泛在混合学习要取得效果,移动设备和网络环境是比较基础而关键的要素。第五,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将线上与线下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自我与他人评价等形式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
此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对象较少,只有18位学生,没能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对学习效果有效性的论证有待加强。Tower平台本身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属于新鲜事物,学生在运用该平台进行线上讨论学习、整合利用资源等方面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会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希望在后续研究中不断优化研究设计,并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詹泽慧,李晓华. 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2]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37-48,79.
[3]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9).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 A Meta 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DB/OL]. www2.ed.gov/rschstat/eval/tech/evidence-based-practices/finalreport.pdf.
[4] 陈纯槿,王红. 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02):69-78.
[5] 李晓锋,王忠华.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2,(02):67-70.
[6] Anders Norberg,Charles D. Dziuban,Patsy D. Moskal. A time-based blended learning model[J]. On the Horizon,2011:193.
[7]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 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2,(07):128-132.
[8] 王倩,王健,李晓庆. 微博应用于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8):85-87.
[9]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基于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 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10,(01):36-38,47.
[10] 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07):1-6.
[11]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
[12]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04):38-42,46.
[13] 余胜泉,陈敏.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 开放教育研究,2014,(01):100-110.
收稿日期: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