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篇1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牛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篇2

2020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为指引,以工业升级、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升级、城乡一体化建设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升级“五大升级”为抓手,积极抢抓“高铁、高速”时代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对接南昌、决战新区、开明开放、美丽高安”发展主战略,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崛起新路。今年1—3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8.23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财政总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1.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10.97%;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9.57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78亿元,同比增长9.1%。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坚持以扩总量、提质量为指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加快县域突破的主战略,聚焦重点产业、核心企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升级主导产业。建筑陶瓷产业是高安的传统主导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6亿元、税收3.5亿元。但是,环保压力大、品牌效应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制约和束缚着建陶产业做大做强。为此,我市提出了“环保优先、品牌引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2014年,完成173条生产线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设施建设,淘汰32家陶瓷企业50台链排炉,基地污水处理厂竣工运营。成功引进国内200强——中节能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集中供应清洁燃气项目,彻底解决制约建陶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进日本爱和陶、绿岛科技等公司,推进陶瓷废料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了“高品高质、高安陶瓷”的品牌宣传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区品牌知名度。建陶基地申报“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三合一”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成立了江西省建筑卫生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线专家咨询部”等科技创新平台。高安建陶产业成功列入全省

2、坚持以市场化、信息化为支撑,加速现代服务业倍增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打造汽运物流大市。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吸附、集聚全国各地的物流要素资源,以大物流推动大市场建设,以大市场促进大物流,最终形成大产业、带来大发展,推动高安汽车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提升,逐步将高安打造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仓储物流、货运汽车集散中心和全国物流行业的标杆。引进了世界500强全资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总规划面积1万亩、一期占地3782亩的高安货运物流汽车产业园,宜春交警大队高安车管分所已投入使用;去年新增7家公司顺利通过国家4A级物流资质评审,全市4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2家;新振兴、保捷实业等6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已获国家工信部备案。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汽运物流企业739家,全市营运货车保有量达到18446辆,吨位26.68万吨;累计新购车辆620辆,登记吨位9636吨;汽运产业完成税收83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27万元。二是加快文化园区建设。按照“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的发展理念,加快了大城“五城”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截至目前,园区一期还建村217幢安置房建筑基础施工已全部完成,有16幢已主体封顶,路网工程正全力拉开;食博园项目实现与中铁十六局“强强联手”,中铁十六局将投资80亿元加快推进食博园项目建设,目前食博园千家百年老店项目一期2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项目核心区南瓜藤水库周围的路网建设已全面拉开,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近8500平米的食博园招商中心已于3月29日正式动工建设;大城百年学苑项目详细性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台;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已于去年8月29日正式开学;总投资30亿元的卓达生态产业新城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一期投资7亿元)400亩前期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三是繁荣商贸宾招服务。在改造提升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职教养老、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态。目前,八景义乌财富广场、全球建筑陶瓷采购交易中心和华鼎中央城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一批大型商贸服务业项目有序推进,同时正在与沃尔玛、天虹商城、红星美凯龙等项目积极洽谈。全市建有4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5家,在建五星级酒店2家。四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在继续不断完善华林山、贾家古村等主要景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华林山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启动国家4A级景区申报,贾家古村、八百洞天景区成功申报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上游水库全省首家水利文化展示馆正式开放。与此同时,积极融入南昌旅游都市圈,贾家古村、白莲山庄、瑞雪宾馆等五家旅游企业加盟南昌旅游都市圈旅游休闲年票。

3、坚持以重规划、铸精品为引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按照“理念大气、规划大气、建设大气、管理大气”和“统一规划、分片开发、基础优先、配套建设”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按照“建设新城区、优化老城区、保护古城区”的思路,遵循“搞规划、拉框架、做民生”的理念,大力加快瑞阳新区建设,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会展、商务休闲、高尚居住等公共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宜商宜居山水新城。目前,瑞阳新区各个工程项目在有序推进,新区八条主干道和六条区间路已基本建成;瑞阳湖广场及瑞阳湖、连锦河防洪景观工程全面启动;“两宫、两馆”正在主体施工,八中八小基础教学楼主体已完工;西环路桥已正式通车,东环路桥基本完工;瑞泰广场综合写字楼、铜鼓岭公园、瑞泰广场地下停车场、新区便民服务中心和派出所等项目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明确了高安古城范围内的现代建筑只拆不建,保山护水留空间,为今后古城恢复打好基础。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突出抓好专项整治,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疏导、联合整治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货运车辆在城区乱行乱停现象。按照集中清理与分片监管的方法,户外广告整治、建筑垃圾整治等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加大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力度,抓好“美化、亮化、黑化”工作,六小北侧生态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工程与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增加污水进水量9000吨/日。三是推进镇村联动。按照“富民为先、规划引领、制度创新、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了石脑、八景、华林等3个宜春市示范镇和龙潭、杨圩、村前等3个高安市示范镇的镇村联动建设。认真做好“地上、田上、墙上、头上”四篇文章,先后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十个一”、“五个提升”工程及其他项目43个。八景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 全国园林镇”,石脑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华林镇成为人气旺盛的旅游乡镇。在示范镇的带动下,全市各地根据自身特色,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位,全市初步呈现“集镇秀美、功能完善、以镇带村、三化互动、城乡一体”的格局。四是整治人居环境。成立了高规格的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打响了以饮用水源地养猪场拆除、农村垃圾整治、水库退出承包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市共拆除猪场1556个,拆除面积60.9万平方米。同时,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水域环境整治工作。按照“1+2+3”模式开展农村垃圾整治,“1”即一炉(分片建设焚烧炉);“2”即两员(聘请保洁员和垃圾转运员);“3”即三化(人员聘用社会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督促检查常态化),华林、八景、石脑等3个乡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全镇覆盖、全面运行,村前、建山等乡镇实现初步运行。全市共有17座小(一)型、72座小(二)型水库解除承包合同,初步实现“人放天养”。

4、坚持以抓改革、求创新为突破,激发市域经济活力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字当头,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一是深化各项改革。稳妥推进了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及时衔接上级取消和规范的行政审批事项,全市审批项目、收费项目分别由原244项、93项减少为198项、62项,优化了项目审批流程50个,减少了审批环节80个,压缩了审批时限520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创建了涉及行政审批服务的中介超市,吸引了规划编制、评估、勘测、等中介服务机构114家报名进驻,创造了公平竞争的中介市场环境。完善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提升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基本结束,确保实现“准登记、确实地、赋真权、颁铁证”。二是扩大对外开放。1—3月,高安签约内资项目9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含8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签约资金34.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85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云谷产业总部基地、总投资15亿元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全市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加快推进口岸作业区建设,完成7万平方米作业区地面硬化,协助市内8家企业成功取得了外贸进出口自营权。三是强化创新驱动。我市列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奥其斯科技等3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陶瓷国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专家组国家级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可、三合一认可的验收,填补了我市国家认可实验室的空白。

5、坚持以惠民生、促和谐为目标,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篇3

抓运行保增长,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影响依然存在,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认真组织落实好全年经济运行调控方案,准确捕捉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一步强化对四大主导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市场环境、发展走势、原料供应、产销动态、经济效益的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规避和降低运行风险。强化生产要素(煤、电、油等)的调度,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科学组织调度,确保生产要素供应的通畅有序,保证企业的正常文秘杂烩网经营。确保全年各项工业调控目标的顺利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

抓项目保增长,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目前,全球性经济放缓,引发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领导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加大产业对接和产业重大项目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能使××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的引进助推产业结构战略升级。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招商,重视四大支柱产业配套项目的引进,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同时,继续抓好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协调力度,建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体系,完善推进机制,排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将责任落实到人,进度细化到月,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氛围,引导本地民营企业为外商企业配套服务,大力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本地草根经济的快速发展。

抓企业保增长,督促企业练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苦练内功、挖掘内部潜力,通过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学优、比强,争勇攀高,积极抢占竞争、发展的制高点,形成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二是全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50亿元技术改造贷款贴息专项资金为契机,积极争取重点企业技改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改造,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网络营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重组,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迅速提升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江联造船公司被瑞联集团收购后迅速做大做强,产值年年翻番,就是兼并重组的成功先例。因此,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走联合、重组之路,抓住参与市场竞争的机遇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今年重点要做好三钻公司项目的包装,通过靠大联强、重组嫁接,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收购或兼并,实现企业的重组新生。

抓平台保增长,为工业快速发展蓄势聚力。园区和码头工业城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要加快这两大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向两个平台聚集,使园区和码头工业城成为××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和火车头。一是要完善园区、工业城的服务功能,提高两个平台对项目的承载能力。二是要注重功能区划,不断完善园区和码头工业成的规划,尤其要抓好建设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聚集。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将优惠政策向两大平台倾斜,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及具有产业带动优势,配套协作功能强的大项目、大企业进入园区和工业城落户。

抓服务保增长,帮助工业企业破解难题。一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在大力营造诚信环境,加强建设信用体系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切实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工业经济的力度,同时鼓励发展各类担保公司、风险公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以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和贯彻落实九江市委、市政府《关于集中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为契机。强化市场秩序的整治和规范,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清理整顿各类涉企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规范企业涉企检查报备制度,落实帮扶企业十六项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以企业需求为第一目标,以客商满意为最高标准,筹建企业之声平台,畅通诉求通道,落实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帮扶企业举措。三是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库,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为工业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篇4

开发区管委会: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根据开发区统一部署,对一年工作进行科学安排,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抓紧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完成开发区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发区建设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今年开发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00万元,原创:第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4973万元,占年计划的9.9%。其中公建项目完成167万元,占年计划的1%;房地产项目完成4806万元,占年计划的15.8%;工业产值完成1550万元。

二、第一季度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第一季度完成项目审批5项,其中立项审批3项,初设审批2项。立项项目总投资5948万元.

为把好项目质量关,我们参加评审会,参与项目进度跟踪监督。

2、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安全生产工作。3月上旬,召开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今年安全生产计划,落实责任分工。

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月10日,组织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我区的市场、酒店、工地、工厂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清除了安全隐患。如,

三是处理安全事件。第一季度,我们处理了冠宏星房产三建工程公司安全事件,根据具体情况,转送相关部门处理。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年初我市重点工作项目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授于我局2003年全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先进单位。今年,我区拟定上报四个重点项目:开发区路网建设、东侨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农贸中心市场、中国红商场项目。

今年,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一是争取开发区补项目资金。如,上报农场生态治理工程、苗木基地、管区道路建设、新村建设等项目要求补助。二是上报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

精心拟定“5-19”项目,并上报推介名单。

4、开展创建“三型”政府、营造优良环境活动。创建活动已经开展了两阶段,在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查摆本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第二阶段,我们自查自纠,完善相关制度。

我们精心拟定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在组织干部职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还发出征求意见表,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根据存在的现象,大家分析了原因,进行认真整改,自查自纠。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⑴、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奖惩考核制度。我们重新调整了2004年岗位职责。进行逐月业绩登记。⑵、设立岗位监督台。为方便开发户的监督,我们除实行政务公开外,全面实行亮牌服务。完善了挂牌、座牌,还设立了监督台。⑶、加强内部管理。我们加强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小车等管理。尤其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将不符合财务规定的发票,进行必要整改和处理。⑷、完善制度。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我们完善了五项相关制度。包括: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印章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卫生管理制度。

5、完成年终考核考评工作。原创:今年元月,我们完成了年终考核考评工作;开发区综合统计年报、开发区固定资产年终统计汇总、开发区路网项目和劳动统计年报、开发区年终统计报表编总工作以及完成本局年度财务结算工作。

6、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与省、市统计局相关单位到泰格公司调研;配合省经贸委来市调研,上报关于“天安电子城”进展情况调查;对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上报企业技术需求情况。

7、预防“非典工作”。我局将此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认真搞好内资企业外来人员登记,做到不漏报,疫区人员及时上报。

篇5

一、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打造经济强县、旅游大县、文化名县、生态宜居县为目标,坚持走“立足特色、打造强县”的路子,全力扶持壮大石材、石膏、金银花、罐头、手套五大产业,县域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完成gdp148.6亿元,是的2.2倍,年递增19.3%;三次产业比由的18:51:31调整到13.5:48.5:3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分别是的3倍和3.1倍;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是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分别是的2倍和1.97倍。

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做法

(一)突出统筹城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走出了一条独具平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一是抓好特色基地建设。以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林果、瓜菜、中药材、畜牧四大特色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果品、畜牧、中药材加工为重点,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6家,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95个。三是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水电路气医学”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59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9.2%,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农村60%以上的户通上了有线电视,全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四是努力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充分发挥农广校、电大职业中专、劳动技校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阵地作用,抓好“阳光”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二)突出项目拉动,着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不断加快骨干企业培植,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了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抓好大项目。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张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举措来抓,使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开工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建设进度快的良好态势。二是抓好大产业。积极改变过去产业雷同、“小而全”的发展格局,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大胆进行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形成了市场容量广、科技含量高、比较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石材、石膏、罐头3个销售收入过20亿元产业,水泥、机械、建安、金银花4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产业,造纸、黄金、发电、食品、针织服装5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产业。三是抓好大载体。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规划建设了“一区两城一带”,形成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的工业平台。经济开发区已成为税源的重要增长地;国际石材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加工贸易区之一;地方罐头城是集加工、展销、质检、仓储、物流、供热、污水处理等于一体的“中国(地方)国际罐头城”;石膏工业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膏板生产基地。

(三)突出旅游带动,大力繁荣现代服务业。以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为目标,充分发挥蒙山主峰这一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蒙山寿星、自然博物馆、九间棚、地质公园等旅游亮点,形成了融养生长寿游、科普文化游、生态农业游、工业游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大的亮点,被评为“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蒙山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山东最具竞争力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增长27%。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商贸流通业,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全县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达到9家,便民连锁店发展到600多家,连锁供应的农资已占全县市场份额的90%以上,成为首批在全省推广的典型。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民人均生活用房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7元,比增加1431元,年递增11%。

(四)突出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建设现代化城市,坚持“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年一变化、两年大变样”。县城实施“南扩西延东进”战略,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将城市定位为临沂西部次中心城市、区域性工贸中心城市,到县城人 口达到30万,建成“西山东水中间城”的城市框架。

三、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县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省、市实现经济大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较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二是财政压力较大,保运转和搞建设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三是对外开放的水平较低,招商引资的层次不高。四是社会建设任务繁重,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社会稳定、计划生育、节能减排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牢牢抓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条主线,以打造鲁南地区经济强县、全国知名的旅游大县、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县、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县“四县”为目标,突出工业发展、农民增收、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民生保障五个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政策推动,城乡互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平邑而努力奋斗!

五、下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膨胀工业经济实力。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的要求,利用好省、市的扶持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罐头、石膏、石材、手套加工、金银花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的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着力支持50家产业重点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提升壮大。同时,积极培育机械制造、化工、针织等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推动其尽快做大做强。二要打造大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鲁南经济带工业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在鲁南经济带工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三要培植新产业。坚持把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节能环保作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环节,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为主导,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升级步伐,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着力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新能源的文章,引导企业搞好节能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不折不扣地完成降低万元gdp能耗等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四是提升发展平台。按照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进一步提升“一区两城一带”规划建设水平。五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扶持和引导现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出口企业项目和品种,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使更多的平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抓龙头,努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地方国际罐头城为依托,抓好果品罐头规模龙头企业建设和国内外市场开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形成科研、培育、加工、出口一体化,推动全县果品罐头产业快速发展。二要建基地,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小麦、玉米、花生、瓜菜、林果、黄烟和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立健全以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疫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格局。三要强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土地开发整理、小流域治理等农业重点工程。抓住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机遇,加快“水电路气医学”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要活流通,积极开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构建流通顺畅、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篇6

按照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有限公司的要求,现将育林林场在“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管护经营、林场环境建设、民生保障等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同时对“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情况规划,确立发展目标。

一、基本情况。

育林林场距清河林业局局址22公里。施业区面积23087公顷,活立木蓄积267万立方,森林覆被率85%。所辖育林、三号、东华、东升4个居民区,总户数711户,总人口1563人,辖区内建有标准化苗圃、物候气象站、派出所、医疗卫生所。建有农业种植、五味子种植、蓝莓种植、食用菌种植、特色养殖业五大绿色产业基地和以悬羊岭景区为主导的春夏秋冬四季旅游项目。

二、林场在“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几年来,育林林场在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有限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在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整顿、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源培育,巩固发展成果。

认真完成了十三五既定的更新造林,幼林抚育,森林抚育,虫害防治等任务。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培育,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营造林工作,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8%,提升和保障了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夯实了发展基础,巩固了发展成果。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通过科学绿化,合理规划,实现了山绿、水清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了森林防火、防病、防害、防盗等工作,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并对林场所有烧木材的食用菌灭菌锅炉进行了烧煤改造,全林业局共改造锅炉118台,育林林场就改造了67台,占林业局总数量的57%,通过改造锅炉使森林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在调整产业上,进一步扩大了食用菌产量,使食用菌产业向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建设了年产300万袋的食用菌菌包厂,实行了工厂化管理和生产。在东华林业站建立的12栋塑料大棚进行挂袋食用菌生产。二是木材停伐后,我们用玉米芯做原料替代粉碎掺入锯末中进行生产,经过实践产量和质量与全锯末完全一样,试验获得成功。三是改造了枝丫材削锯沫机械,增加了食用菌的原料。四是在栽种木耳产业发展中,引进了黑七、东北细耳1号、牡丹江大朵等6个品种,种植木耳10万袋,进行对比,选出3个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进行全面推广。同时菌包厂引进了液体接菌先进技术和铺设管道用锅炉供暖大棚养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菌种的合格率、工作效率和产量。

我们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林场产业发展重中之重,强化措施,落实食用菌基地建设,宣传引导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食用菌、五味子、特色种植、养殖等,已成为林场产业致富的依托。

(三)、农业耕地承包情况。每年按时完成耕地发包工作,每年收缴土地费141万元,全额上缴局财政。

(四)、发展北药产业。现在种植五味子5019亩,种植林下仿野生灵芝3公顷,种植刺五加、刺嫩芽种值3公顷,蒲公英2公顷。

(五)、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几年来我们认真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建立健全责任制,划分责任区,召开联防会议,巡逻检查。在清明节的高发危险时段,死看死守,坚持值班值宿,组织快速扑火队24小时待命,确保了多年没有发生火警火灾。

(六)、加强了气象站工作。申请林业局增加了气象站工作人员,提升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积极争取林业局和通河县气象局的支持,进行了设备改造,增添仪器,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被评为省标准化行业站。

(七)加强了苗圃经营管理。对苗圃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引进专业人才,坚持科学化、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管理的原则,栽植培育了红松、樟子松、山丁、樘槭、福禄考等多种符合市场、适销对路的绿化苗木花卉,为发展绿化苗木,拓宽经济渠道,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培育红松苗木447.5万株,培育紫李、樘槭、暴马丁香等各种绿化树69.7万株,万寿菊、串红等绿化各种花卉14.5万株。取消苗圃食堂和通勤车,与林场统一管理,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八)旅游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以水城建设为契机,结合美丽林场建设,打造育林特色旅游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育林林场发展的特色四季旅游产业项目有:

1、在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乐园森林冰雪旅游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现拥有一条850米的初级、中级雪道,400米的滑雪圈雪道,650米的拖牵索道及200平方米服务大厅。日接待能力达1000多人次,冰上游乐项目有卡丁车、雪地摩托、冰上自行车、冰爬犁、抽尜、cs野战、滑雪圈。景观有:三羊开泰、巨龙腾飞等很多雪雕,森林雪屋、雪蘑菇、雪堡、悬索桥等。

2、兴建了“森林人家”民宿,为来避暑休闲娱乐康养的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并统一提供以山野菜为特色的餐饮服务,提供特色烧烤,卡拉OK、二人转演出、篝火焰火晚会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地方文化娱乐活动。组织职工群众销售蜂蜜、木耳、蘑菇、松茸等山产品,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3、兴建了旅游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生态园日光大棚2栋,总面积1200平米。种植由省农科院引进的荷兰水果蔬菜14个品种,同时还种植了秋葵、哈密瓜、苦瓜、特色西瓜等13个品种的地产有机瓜果蔬菜,丰富了游客体验度及旅游项目。

4、兴建了悬羊岭梅花鹿鹿苑与禽类养殖场,游客可以和梅花鹿亲密接触,与梅花鹿合影留念,充分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5、兴建了七彩山鸡、孔雀、黑头羊等集旅游观光与食用于一体的特色养殖场。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禽,同时对笨鸡、三黄鸡、乌鸡、东北可以按游客的要求提供餐饮服务。

6、全力配合林业局在我场悬羊岭景区举办了首届杜鹃花节,整个杜鹃花节共接待游客6400余人,销售山特产品6千余元,使我们的职工在杜鹃花节学到了经验、增长了见识,锻炼了队伍,也提升了我们在旅游方面的经营和服务意识。

(九)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构建生态产业新格局。

1、与龙森山特公司协作,通过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林场为龙森山特栽种蒲公英1公顷,取得成功,全年收割蒲公英叶鲜品6000多斤,蒲公英根鲜品8000多斤,通过新产品的种植,增加了我们的技能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为龙森山特提供质量可靠的原料,降低成本,并且整个种植过程全部留有影像资料,让龙森山特产的蒲公英产品来源有可追溯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2、按照林业局实施“一场一品”战略,丰富林场特色养殖产业,带动职工致富,以销定产,滚动发展,林场引进黑头羊养殖项目,发展“森林羊”特色产业,搞活“羊经济”,打响“羊品牌”,目前养殖规模由原来的45只发展到近百只。

(十)保护生态资源管护方面,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落实好管护责任制制度,坚决杜绝乱砍、乱伐、乱挖,破坏森林、破坏湿地的行为发生,机关干部不论冬夏经常到各管护区进行巡护,在巡护过程中有效的制止了各类森林违法行为30余起,制止违法行为人30余人,有效的保护了林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对育林社区和三号社区环境建设进行了整体改造;栽种乔木730株,树种有云杉、山丁子、山里红。栽植灌木11万株,树种有四季丁香、桃红、金叶榆、偃伏莱木。所有街道进行了卫生清理并栽种了绿篱,在栽种过程中做到了一街一品。街道挖排水沟,铺垫了沙石,对整体街道进行升级改造。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林业局各林场绿化、环境建设综合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

   (十二)、创新社会网格化管理,积极创建星级社区。服务职工群众建立了三个社区(东华、育林、三号),配备了兼职社区干部,提升了服务群众质量,被评为森工总局四星级社区。在林业局的支持下,建立图书室,添置千余册图书,供职工群众阅览,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三)在民生保障方面,一是开展了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工作,在路电处居民区组建了山上林场唯一集秧歌、广场舞、卡拉OK演唱为一体的职工群众活动队,服装、扇子、设备音响、录制秧歌曲目由林场负责提供,丰富了职工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在林业局党委组织的首届“舞动清河”职工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了第3名的好成绩。

二是在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育林居民区改造房屋109户,为居民区街道安转了路灯,自筹资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义务对其他砂石街道进行了铺垫砂石,解决了职工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三是深入走访困难群体,累计对患重症、孤寡老人等128个贫困家庭发放了慰问金,累计为217户低收入家庭办理低保。

四是做好平安林场、法制林场建设,突出重点着力做好禁种铲毒和无林场建设工作。实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全林场区划了7个网格,安排了网格长、网格员14人,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便民联系服务卡,以更加有力的保障,推动林场经济转型更好更快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场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济效益还不太显著。二是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食用菌原料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瓶颈,能否利用病腐木进行生产食用菌原料百姓期望很大。三是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经济发展,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保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还不够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发展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育林林场“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设想

“十四五”时期是清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育林林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场将坚持以集团公司、林业局有限公司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强化资源保护和培育,推进林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经营管理,努力为公司创收增效!

一是坚持一条主轴不放松:在任何时期坚持森林资源培育与管护基础不动摇,坚持森林资源培育与管护主轴贯穿林场改革发展始终。

二是突出发展森林旅游与森林康养产业。

在十三五旅游发展基础上,林场将持续对四季森林由、冰雪游进行规划打造,规范经营模式、借鉴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在前期发展规模基础上,增加四季旅游项目,大力拓展冬季冰雪旅游,延长游客娱乐游玩时间。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由白天游向全天游转变、由季节游向四季游转变、由浅层游向深层游转的变。结合育林水城规划近期将建设1小时漂流项目,线路总长度3公里。

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提供直接就业30人,带动间接就业100万人。林家乐达到100家,创建成为森工集团旅游强场。

下一步将创新旅游康养商业模式,充分利用林场丰富的旅游资源 ,以良好的森林生态为主体,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悬羊岭公园 、育林水城的建设,进一步突出龙头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有计划地在原有房场基础上改建适度规模的森林民宿,以合理的价格对外招租及售卖,吸引候鸟老人及游客到清河定居,形成强烈的市场吸引力,最大力度的将闲置房屋进行盘活,创造商业价值。

三是争建森工集团最大的森林羊养殖基地。

肉羊养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较大并且消费受众面广。按照林业局有限公司实施“一场一品”战略,发展“森林羊”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积极与龙森山特有限公司合作,深度开发羊肉制品,进一步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结合,创建打造“育林牌”羊肉制品品牌。打造原生态森林有机商品羊深度加工,逐步进入有机食品市场。并将以特色森林养殖为卖点,逐步推出羊肉礼盒、羊肉卷、羊肉干等产品。积极与火锅店、餐馆进行对接,推出育林羊肉特色菜品,进一步增加市场知名度。

下一步将采取参股等方式,加强与林场职工合作,建立养殖合作社,强化组织保障、提升规模化水平,扩大养殖数量。并筹划森林羊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肉羊营销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养殖规模达到1万只以上,实现商品羊销售年产值200万元以上,争取成为森工集团最大的森林有机肉羊养殖、销售基地。

四是加强与龙森山特合作,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

依托当前林场特色种植、养殖品种,积极与龙森产特产品有限公司做好各项产品开发的前期可研,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及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深度合作开发“原生态森林有机食品”和“森林生态农产品”,实现种植、养殖有机化,并与龙森产品有限公司做好有机产品的精深加工合作,使我局的有机食品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将持续抓好山副产品的采集工作,有效的利用资源优势,尝试山野菜的移植实验,为龙森山特精深加工提供更充足的原料来源。

十四五期间争取实现禽蛋的有机认证,创建生态有机蛋品牌。并对林场的禽类、鹿类等进行深度开发,计划与龙森山特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育林牌”鹿血酒、鹿肉礼盒、特色蛋类礼盒等种养殖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

五是积极发展北药种植产业,释放林场转型发展新动能。

篇7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干部管理在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上求实效。按照“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车辆管理、物品采购、来客接待以及财务审批、议事决策、上班签到、下乡签名、挂牌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关内务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确保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下乡走访群众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列入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工资挂钩。深入实施“1121”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每次下乡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户;每位干部职工所联系的农户每月走访不得少于2次,每户农户的家庭主要成员每月走访不得少于1次。到目前为止,共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筹集帮扶资金15万元,帮扶群众13人,为民办实事11件,解决问题21个。

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在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同时,继续在全乡开展乡村干部“大下访”,党政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乡服务群众和“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承诺”“四个一”活动。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产业优势上鼓实劲。

一是抓农业产业提升。立足特有的气候和产业优势,乡党委、政府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一方面,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引导和鼓励桔农因地制宜地发展四季小水果、油茶和楠竹,努力提高四季小水果的比重,逐步形成树种、品种合理搭配,上市时间又相互交错的农业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以提升柑桔品质为重点,以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科技含量,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黄板粘杀、地膜保水反光和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在全乡得到普及。今年来,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市驻乡科技特派员、本土专家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免费培训班1期,培训人次达800人;新建精品柑桔园基地500亩;完成柑桔品种改良150余亩;发放柑桔大小实蝇防治补贴资金9万余元;新发展小水果600余亩;完成枫联、焦坪、山口等村油茶低改1220亩;完成大垅、玭珠等村楠竹新造及低改440亩。

二是抓休闲旅游业提质。以东江湖创国家5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我乡水陆两便、青山秀水、花果飘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以休闲旅游大提质为抓手,不断丰富旅游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一是做特“吃”的文章,就是要增强饮食的诱惑力。在整合本土特色菜肴的同时,还要针对游客的饮食习惯,挖掘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形成不同菜系的菜谱,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使游客在不仅能够吃尽本土的美味佳肴,还能享受到浓浓的家乡风味。二是做活“水”的文章,就是要走好水路。发挥东江湖无与伦比的水资源优势,借鉴桂林、千岛湖等旅游胜地的成功做法,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大力开发安全性能较高的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完善水上摩托、湖中垂钓、游湖观景等设施设备,让游客在留得住、玩得开心。三是要做精“山”的文章,就是要唱好山歌。一方面要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采摘、品果、观园、漫步于一体的农家休闲游。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农家休闲游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项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转变经营理念,开阔经营视野,大力开发开心农场,努力把网络游戏变成现实,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多一份牵挂,多一份惦记,老百姓就多一份收入。四是做靓“住”的文章。一是结合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全面提质;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体味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星级宾馆无微不至的热情与服务;三是对所有农家游进行全面的提质改造,我们将会同旅游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全乡的农家游进行重新的认定,不断提高农家游的准入门槛,对达标的农家游进行备案登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提高农家游的整体水平。

(三)抓城乡环境同治在建设幸福上谋实事。突出村镇绿化,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美丽幸福,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强化宣传促共识。为把全乡人民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上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机关、学校、村组、农户深入开展大讨论、大教化、大规劝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城乡环境同治的共识,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目前,全乡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大宣讲、大讨论160余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文明卫生公约等各类宣传资料4200余份,书写张贴各种横幅标语180多条,乡、村两级组织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规劝和清扫行动20余次,纠正不文明行为300多人次。

二是完善机制筑成果。通过去年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乡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连续两个季度考核名列全市前三名,乡村面貌着实改善,群众甚为赞许。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城乡同治工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乡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各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乡与村与部门、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原则,采取以奖的方式,大力支持村级环境整治。乡本级财政今年预算安排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同治工作;要求各村每年投入城乡环境同治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形成市奖励、乡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完善考核评比机制。继续实行月安排,季考核、季通报、季奖惩兑现制度。将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各村职业化干部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将季度考核结果与市、乡两级奖扶资金挂钩,做到奖优罚劣。考核范围向纵向延伸,由过去的乡考核村向村考核组、组考核户延伸,考核结果层层上报,层层公示,级级兑现。同时,乡党委、政府将村镇绿化作为今年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的重点,实行专项考核,制定了专项考核奖惩办法。

三是以乡带村促统筹。乡党委政府以集镇整治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羊场植绿活动,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一是注重领导。为切实巩固集镇整治工作成果,乡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乡长任组长的集镇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集镇环境整治的组织实施,着力打造靓丽羊场,并安排了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保障投入。为实现集镇区的洁、净、美,以植绿羊场为重点,积极开展“植绿羊场、点亮羊场、洁净羊场、文明羊场”四大工程。目前,乡财政已投资15万余元用于羊场街道的绿化、亮化、净化工作,在集镇区街道两旁和单位院落种植桂花树、樟树、卷叶白兰、木芙蓉等500余株,新增公共绿化地2500余平方米;购置大小生活垃圾桶、果皮箱200余个;集镇区主街道、背街小巷安装路灯30余盏。为确保集镇整治工作长效性和常态化,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集镇区卫生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卫生日保洁制、文明卫生户评比制。目前,集镇区垃圾乱倒、果皮乱扔、商品乱摆、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现象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干口称赞,成为城乡环境同治的样榜点。通过植绿羊场行动的开展,全乡迅速掀起了村镇绿化。目前,全乡完成通道绿化50.6公里,完成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完成荒山及迹地更新造林830亩,共种植枇杷、柑橘、木芙蓉、桂花树等绿化苗木1万余株。

(四)抓统筹协调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出实招。

一是坚持计生工作不松动。以开展春季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宣传,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职业化村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使乡村两级干部抓计生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当成自己的责任。突出计生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2013年春季计生服务月开展以来,全乡共落实“四大”手术17例,其中落实上环7例、结扎9例、流引产1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18万元,为任务数的45%。

二是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火险期实行野外用火报告批准制,有效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预案,重点抓好非煤矿山、水上、陆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大小安全事故为零。

三是坚持综治工作不松手。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超前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建立和完善群众接待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有诉必答、有求必应,有效化解了积案,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全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巡查、监管、整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是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今年,乡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行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和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政府老办公楼改造工程、卫生院扩改工程项目、黄桥株树垅大桥绕道工程、东清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等已全面完工;水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乡集中供水工程、矿山废渣治理工程、清长公路硬化工程、玭珠引水工程等已正在加紧施工;清西汉冲头码头工程、枫联下坑码头工程、大垅新、老上组道路改造工程、加田耕地整理项目、代头村石漠化治理项目等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村两级财政脆弱,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二是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柑桔虽有规模、有品质、有名气,但没有过硬的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销售始终是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一条短脚。虽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但难以规范运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是全乡缺乏处理垃圾的填埋场或中转站,垃圾处理成为一大难题。

四是休闲旅游大提质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力推进“一户一产业”、“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

三是进一步抓实项目建设和争资立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民生100工程。

篇8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战胜因金融危机带来的晦气影响,自贡市经委巧用政策驱动、主干带动、处事促动、立异敦促,力促平易近营经济企稳回升,健康成长。

一、加年夜政策撑持力度,促进平易近营企业平稳较快成长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晦气影响,指导企业调整成长计谋,辅佐解决平易近营企业资金、要素等问题,提振抉择信念,激励企业加速成长。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成长平易近营经济的总体要求,周全落实自经平易近营[2009]2号文件,继续坚持率领定点联系区县工业和亿元企业等轨制,全力撑持企业成长;二是连系工业经济运行剖析勾当,开展平易近营企业专题调研处事工作,切实辅佐企业解决出产经营中碰着的坚苦和问题,为平易近营企业成长营造更为宽松的情形;三是协调争夺了省上对我市工业气、运、资金等出产要素的撑持,最年夜限度地为重点平易近营企业、重年夜项目的出产培植供给出产要素保障。

二、增强平易近营企业培育,增强成长后劲

一是抓好细小企业培育工作,分化分化落实年内新增微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方针使命,全市1至11月份新增平易近营企业452户;二是组织开展成长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全市共组织20户企业申报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三是做好四川省中小企业培育示范区(县)的举荐工作,在区(县)申报基本长进行考评举荐并上报,年夜安区被省上列为了中小企业培育示范区(县);四是积极争夺撑持企业成长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年夜对“小巨人”企业、成长型企业、农产物加工龙头企业的撑持力度,组织企业申报“小巨人”扶持项目、农业财富化贷款贴息项目和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项目16个。

三、加速企业处事系统培植,改善企业成长情形

一是多渠道搞好融资处事。针对企业成长资金不足的凸起问题,加年夜了企业融资处事力度,成立了项目举荐轨制和银政企对接轨制,与邮储银行市分行召开了银、担、企、政四方联动融资对接会,协调整决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1-10月,全市金融机构向中小型企业发放贷款的余额达到37.73亿元;财政新增1000万元贴息资金,80%以上是用于平易近营企业贷款贴息,有用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坚苦;积极辅佐平易近营企业上市融资,确定并拟定了分阶段培育上市企业打算,华西能源公司已上报证监会待核准挂牌上市;我市现共有担保机构13家,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2家、商业性担保公司6家、会员制担保公司5家,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二是多路子搞好中小企业处事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税收政策、项目打点、融资处事等培训,组织部门企业经营打点者赴浙江挂职培训,提高企业规范化打点水平;辅佐企业开展对社交流合作和项目申报,组织企业加入第五届apec中小企业手艺交流博览会,组织高新区等申报中小企业手艺性、出产性处事平台培植项目;启动了全市企业信息化和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培植,加速了工业园区信息化培植;坚持重点联系区县和企业轨制,增强调研处事工作,实时协调整决企业的坚苦和问题,推进企业的加速成长。三是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年夜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国家、省市确定的重点专项整治勾当,狠抓企业成长情形的整治,为企业成长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情形。

篇9

一、基本情况

全村145户,人口499人,土地面积1530亩,现耕地面积980亩,98年底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近年来黄河断流的影响,海水入侵,土地次生盐碱,耕地逐年减少,人均中、高产田0.9亩左右。自公社撤离后,该村的水利建设几近停滞,自99年借助宣传部部长联系该村契机,依托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联合包村的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01年自我局工作组进村以来,先后无偿投资62.2万元,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将村内原饮水坑塘从0.7万方扩容到2.8万方。维修扩建了村里的自来水。二是从十八户干渠上为该村挖了一条长4.1公里的干渠。三是新建了一座0.5立方米每秒的扬水站。并对全村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开挖排碱沟4.5公里,整平土地1200亩。水利建设配套已具雏形。新建了柏油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

二、经济状况: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去年该村种植小麦380亩,每亩投入在50元左右,产出300元,一年收成基本可解决全年温饱,全村今年植棉近200亩,平均亩产180公斤,去年棉花价格较去年低,每公斤皮棉在2.3元左右,亩净效益在290元,村劳动力农闲以外出务工和手工业经营者占到全村人口的1/3,目前全村有石材、油料、零售等商业经营9户,电气焊和机械维修8户,家庭养鸡7户,养羊92户,农产品加工3户,水产养殖4户,20__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为1364元,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人均240元,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现小尾寒羊存栏量达340只左右,户均两只,每只母体年效益大约在700元左右。我所联系的曹维忠一家今年种植小麦2.6亩,棉花1.3亩,大豆2.5亩,农业收入在1000元左右,曹维忠是村里的电工,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其人均收入在2200元,在经济上是村里的中等户。

存在的问题:

一、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近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

第三,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

发展对策:

该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

该村现有人口499人,现有耕地1600亩,1999年至20__年在我们的住村帮扶下,对该村1200亩土地进行了整平,并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1000亩已经整平的耕地耕地还未进行开发而弃耕闲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__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冬枣、薄荷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薄荷每亩投资110元,第一年收入在500元左右,自第二年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今年要搞好村里180亩薄荷的种养管护和销售,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成为该村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每亩按110棵,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23.1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16.5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2.5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 发展。使冬枣成为该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三、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四、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努力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

该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该村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篇10

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起步于年5月,系数家电子企业通过内外资合作的方式投资进入,年6月被省发改委命名为“光伏产业基地”。目前,开发区现有光伏企业19家(不含因金融危机流产的多晶硅项目佳品硅业),其中10家投产,7家正在建设,2家已立项筹备,总投资22亿元,完成投资近12亿元。初步形成了单晶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等比较完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开发区现拥有单晶炉153台,切片机33台,与拉晶配套的石英坩埚生产线2条,与切片配套的硅棒破方机2台,年生产能力达单晶硅棒1000吨、硅片5000万片,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8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将新增单晶炉80台、多晶硅浇铸炉30台、破方机4台、切片机56台、电池生产线8条、光伏组件生产线8条。届时,经济开发区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将进一步增粗,产能将进一步放大。

二、下一步发展措施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和扶持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围绕建设“著名的光伏产业基地”这一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规划引导。我们将紧密联系的产业基础,按照编制的“省光伏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内培外引,大力推进光伏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尽快做大做响光伏产业基地品牌,努力实现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在用地指标方面,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并优先支持光伏企业发展;在融资方面,继续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力争光伏企业每年新增贷款额度达到1亿元,最大限度地满足光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继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继续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光伏企业招聘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

第三,抓平台建设。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契机,大力拓展开发区规模,做到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再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不断提升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开发区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增强开发区设施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开发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广大企业特别是光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抓招商引资。在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每年招商引资额在20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把光伏产业链条做粗做长。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龙头企业培育。近期的重点是,全力扶持百盛半导体科技年产2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项目建设,使其尽快投产见效,让百盛半导体成为光伏产业基地的领头羊。

三、要求和建议

1、光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能全面开花,处处冒烟,搞孤立运作,而应整合资源,扶持促进光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此,需要省政府制定本省的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并以集群政策替代传统产业政策。

2、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其风险也高,为此,建议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要支持设立光伏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使其成为光伏产业企加快发展的催化剂。

3、制定和完善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如给予光伏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设立光伏产业专项用地指标,在节能减排中给予光伏企业用电支持等,减免光伏产业各项规费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