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6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基层单位 地质灾害 防治责任人 责任主体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202-1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异常,持续强降雨等因素导致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

问题一:对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把工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有些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的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没有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充分保障以及自己的言行,让群众体会不到政府对地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

问题二:严重依赖国土所人员实施日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的理念虽已为人熟知,但地方人民政府中依然认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系统的事等错误的观点。在日常的工作中,“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缺乏普遍的参与意识,自己不深入现场靠前指挥,过多地依靠乡镇国土所人员,目标不清楚,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治理措施不彻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上级部门督促的被动管理,没有真正树立起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问题三:单纯地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认为是政府的责任,而忽视了地质灾害防治人人有责和群众在其中的参与作用。

大多数地方人民政府行没有让群众充分体会到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不与群众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造成群众对地质灾害知识不了解,防治措施不清楚,更不具有防灾避险的常识和能力,政府常常唱着单边的独角戏。

针对上述问题,个人建议目前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需要带头做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1)宣传到位

在每年“4.22”地球日期间集中宣传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日常利用电视讲话、专题报道、报纸广告、标语横幅、LED显示屏、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辖区群众宣传防治、避灾、减灾知识和国家有关地灾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要长期坚持。

(2)排查到位

在汛期前,组织专业人员和层级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彻底排查。如果有地震、长时间干旱和大面积洪灾等灾害发生后,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结构和破坏了地质环境平衡状态,应及时聘请有资质的勘查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对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心中有数。

(3)巡查到位

在汛期期间,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情况等方法,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是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现状,掌握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查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各项防治措施。

(4)监测到位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以定期监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隐患点的主要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捕捉灾害体的特征信息,有效监测其动态变化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以了解和掌握其演变过程,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5)预警到位

密切注意极端天气变化,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遇有险情,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对受威胁的群众提前主动避让,成功预报是取得成功减灾的前提,充分发挥预报预警系统的作用,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

(6)责任到位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层单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任务层级分解,层层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做到“镇包村,村包组,组包点”,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7)预案到位

基层单位要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及时向社会公布,组织应急机构、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演练,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8)应急到位

基层单位应急能力的大小体现了当地社会对灾害的重视程度,应急处置能力是对灾害反应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是灾害应急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灾害发生时,基层单位是减灾、救灾的核心,是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因此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灾的成功与否。

(9)保障到位

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重大,重在落实,一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分保障。只有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工程治理,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持续稳定推进。

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 地质灾害类型 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44-1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1.4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陷的一种现象。此种灾害是东北地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常会造成道路翻浆、冻胀、融陷及路面冻裂,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2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崩塌、滑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公路要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滑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消除小型危岩体或减缓陡峭高坡;锚固,加固危岩体,提高其稳定程度,防止崩落、滑坡;排水、疏通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对危岩陡坡的冲刷和潜蚀;拦截、修筑挡石墙、落石平台、拦石栅栏等,阻止崩滑物对公路设施的破坏。

(2)泥石流。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3)地面塌陷。预防和治理地面塌陷的工作有多方面内容,首先,为避免或减少地面塌陷灾害,必须十分重视公路场地的地质环境,查明建设区地面塌陷的危险程度和形成条件,对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尽可能布设在塌陷危险性小的安全地带;对于无法避让路段,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钻孔灌浆、旋喷加固等必要的防塌措施。除上述预防途径外,在地面塌陷危险区进行抽水、排水、蓄水、爆破等活动时,要采用适当方法,防止诱发地面塌陷活动。为了减轻矿区采空塌陷灾害,限制采空区范围,或者增多、加大保安柱,减小塌陷规模。对于已经发生的塌陷灾害,要在查明地面塌陷发育状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其方法除了消除促使地面塌陷发展的各种动力活动外,还可采用填堵法、跨越法、强夯法、灌注法、深基础加固法、控制抽水(或排水)强度法、疏导水流法、地下水气调压法等充填加固地面塌陷坑和地下孔洞,堵截水流,强化土层及洞穴沉积物强度,削弱地面塌陷活动能力,保证工程设施安全。

(4)冻土冻融。①工程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确定的地基土冻胀级别,采取相应的防冻胀融沉措施。②在拟建工程施工时,一是回填粗颗粒抗冻材料,并在地面做好防水工作,防治冻胀产生的冻切力破坏基础;二是采取清基换填砂砾或粗砂等透水性好的填筑材料等措施处理基础。

3防治地质灾害的策略

地质灾害不仅对公路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其成灾的缓变性还将对公路造成持续的影响,需要公路工程施工中防治相结合,进行规划治理。对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建议如下:(1)注重地质勘察,做好工程规划。公路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根据施工区域的具体地质情况敲定工程规划,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环保工作与工程施工同时进行。公路环保工作包括设立各种防护林带等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绿化防护工程,确保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同时完成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防治地质灾害。(3)建立公路地质灾害的预测和保障体系。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健立健全防治公路地质灾害的相关体系,提高公路系统预测、防护和控制地质灾害的能力。(4)提高公路工程施工人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工作能力。通过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来提高相关人员对地质灾害的重视,提高其防范地质灾害工作的能力。建立责任制度并完善奖惩制度来保障公路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执行力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对地质灾害的具体防治工作中深入研究灾害产生的机理和有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公路工程施工期间造成的灾害隐患,对突发灾害情况先做好应急措施,并随后做好防治灾害的长久性工作。

参考文献

[1]佘小年.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预测。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篇3

一、20*年全县地质灾害基本趋势预测

(一)20*年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截止20*年底,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3起,其中山体滑坡2起,地面塌陷1起,发生地点均为非地质灾害隐患点,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20*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主要诱发因素及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结合我县汛期气象趋势预测,今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全年降水是属正常略偏多,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有局部洪涝发生的可能。预测20*年我县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3—9月,因此确定今年3—9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在*、*、*等三个乡镇。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位于*南部,跨*山区的大部分乡镇,包括*镇、*乡、*乡的大部以及*乡、*乡、*的局部。综合灾害点的稳定程度及危害程度,确定*乡*村*土质滑坡、*乡*村*底山体滑坡、*镇*村岩山滑坡、*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等为县重点地质灾害点,需重点做好防范工作。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

(一)*乡*村*滑坡隐患

1、基本情况

*滑坡位于*乡*村*自然村北东斜坡。地理坐标东经119°16′39″,北纬28°50′41″,属中低山地貌单元,出露岩性为安山玢岩潜火山岩,斜坡高度35°左右,斜坡表层上为耕植土,下为残坡积层含碎石粘性土,厚约2米,结构较松散。潜在滑坡体规模约24000m3。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该土质滑坡,属不稳定潜在滑坡,有可能残坡积层沿基岩面下滑,将威胁相距200米、高程350米以下的*村,威胁人数30人,资产20万元。

3、防治建议

鉴于滑坡前缘离居民点尚有一定距离,滑坡还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后缘上部开挖截水沟,向两侧沟谷排水。

(2)将水田改作旱地或经济林地。

(3)设观测桩加强监测。

(4)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

(二)*乡*村*底滑坡隐患

1、基本情况

*底潜在滑坡位于*乡*村六组(*底自然村)北东侧后山坡,地理坐标东经119°15′37″,北纬28°48′20″,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大爽组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斜坡表部残坡积层为含碎石粘性土,厚约5m,结构较松散,透水性较强。滑体总方量370000m3,属中型滑坡。滑动方向推测为南西260°,滑动面为残坡积层与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接触界面。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若遭遇连续降雨和大暴雨或人为因素,极有可能下滑成灾,将威胁村民35人,资产20万元。

3、防治建议

(1)填平夯实裂缝,后缘和滑坡体内开挖截排水沟。

(2)裂缝两侧设标桩加强观测。

(3)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监测人:叶生发联系电话:0570-7*7606

(三)*镇*村岩山滑坡

1、基本情况

*村岩山潜在滑坡位于*镇*村岩山自然村东侧山坡上,地理坐标东经119°13′25″,北纬28°52′43″,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与构造侵蚀中低山接触附近的丘陵一侧,出露地层为*岩群角闪片麻岩,斜坡表部为残坡积层含碎石粘性土,厚约0.5m,结构较松散,易于透水,具孔隙潜水。滑体总方量59500m3,属小型滑坡。滑动方向推测为北西275°,滑动面为残坡积层与角闪片麻岩接触界面。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若遭遇连续降雨和特大暴雨或人为因素,极有可能下滑成灾,将威胁10户39人生命安全和约40万财产经济损失。

3、防治建议

(1)填平夯实裂缝,后缘和滑坡体内开挖截排水沟。

(2)裂缝两侧设标桩加强观测。

(3)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

(四)*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

1、基本情况

塌陷区位于*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中心地理座标x=3229250,y=4*16250。塌陷区地貌主要为山间冲洪积平原,现状为耕地和民房等,附近山体为剥蚀残山、孤丘地貌。主要表现为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塌陷坑、地裂缝和民井干枯、民房墙体变形等。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县*镇*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始于杭新景高速公路*支线建成后的2006年7月,根据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的空间位置和民井干枯范围,估约地面塌陷及影响区面积18000m2,有20多户100余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地质灾害险情威胁,危害程度属重大级。目前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呈加剧趋势,对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和杭新景高速公路*支线的安全运营构成直接威胁。

3、防治建议

(1)严格控制周边地下水的深井抽水量,或停止深井抽水。

(2)对发现的塌陷坑进行注灌浆,对已出现明显地面裂缝和墙体变形的民房进行加固或异地安置。

(3)在地面塌陷及其影响区范围内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明确撤离路线与避险地点,并做好地质灾害险情的监测,遇强降雨或连续降雨加密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应及时安排人员撤离。

*

三、有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

(一)国土部门

县国土资源局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进一步完善防灾网络,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建立汛期险情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及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对确定的3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前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作出趋势分析评价,指导和协助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镇(乡)做好防灾工作部署,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公布地质灾害速报电话,对于存在重大险情的灾害隐患点,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行危险性评估与治理方案设计。

在汛期要定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加强对防治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利部门

对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在建或拟建水利工程项目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有防灾措施。在汛期来临前,水利部门应组织人员对县内中小型水库库区及衢江、灵山江两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交通部门

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修建康庄道路时,要考虑结合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因修建公路(康庄道路)引起的地质灾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对新建公路未治理好潜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不能投入正常使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必须进行灾情巡查。

(四)规划、建设部门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农村集镇建房必须按规划统一建设,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

(五)农业、林业部门

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对不宜耕种的山地,要坚决退耕还林,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水田,要改为旱地,滑坡体上不能种植高大树木。一旦灾情发生,要积极配合当地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灾民的生产和生活救灾工作。

(六)气象部门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期内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预测到灾害性天气,要及时通报。一旦发生灾害时及时提供救灾现场气象服务。

(七)旅游部门

做好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地质灾害巡查、防治工作,确保游客和景区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

1、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镇(乡)、街道要明确职责,重点镇(乡)、街道应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监测负责人和监测人员。建立汛期、台风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对《*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所列县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乡镇级灾害(隐患)点,在汛期前要进行一次全面巡回检查。发现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汇报。

2、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指定地质灾害预警负责人、预警信号、救灾方案。在汛期、台风期要增加检查次数,要指定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计划以及撤离路线。同时密切注意灾害隐患的变化。

3、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迹象要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已有险情或隐患的地段,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4、对险情较重级无法治理的灾害(隐患)点,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疏散、搬迁避让,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县国土资源、气象、水利、交通、建设、规划、农业、林业、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部门的职责,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将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落实到责任人。

(二)坚持灾情巡查、提醒、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防灾巡查制度,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防范期内对本辖区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交通沿线进行实地检查,对各点的灾情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进一步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意见。防范期内组织巡查,要建立巡查台账。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段,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的山区农村,要按照灾害防治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灾害提醒制度,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点必须在汛期前全部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三)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开展预警预报。在整个防范期内,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国土部门要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保持全天不间断通讯联系;要督促检点隐患点的动态监测责任落实情况。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在汛期特别是强降雨期间,要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并通过防灾网络,有专人负责准时收看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当地气象预报,迅速将气象情况通报到各个灾害点,做好防灾准备。

(四)做好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一旦出现灾害险情,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视情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组织应急小分队立即展开应急调查、排险,按防灾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并做好灾民的转移安置,救灾物资发放供应等善后工作。具体按照《*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龙政发〔20*〕29号)执行。

(五)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报告制度》精神,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落实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灾情,视等级按要求速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县国土资源局,及时赶赴现场,并按防灾预案做出相应的应急调查处理。对较大级地质灾害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省、市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救灾工作进展直至结束。对发现的重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即赴现场调查,并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篇4

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发生,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首先进行了调查与区划工作。去年,共组织评审了15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目前,全区累计完成54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调查乡镇540个,其中包含行政村8220个,完成调查面积达489804公顷,查明各类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346处。

其次,编制了《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了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分布区(段)及重点防范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于2010年5月18日实施;完成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编工作。

第三,针对汛期地质灾害的特点,去年8月中旬,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专门主持召开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的紧急工作会议。会后派出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督查组和应急灾害工作组。工作组到各个县(市、区)进行了一线调查,并及时提交了调查报告和治理建议。在初步排查的基础上,深入54个县(市、区)进行地质灾害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80处。

防患于未然,监测和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自治区在已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54个县(市、区)中,建立了较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点2159个。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预警系统,并编制了通讯录或群测群防网络图,采取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监测责任人包点的方法,逐级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和监测责任人,实现了群测群防、齐抓共管。另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气象部门签订的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还积极推进了盟市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加强了预警预报技术系统和业务工作平台建设。

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不懈努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去年共3级地质灾害预警8次,避免和减少了部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 赵 珊

呼和浩特: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将通过手机发送

5月1日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启动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预报预警对象为降雨诱发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以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为主。

据了解,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到市、旗县区乡镇、村各级主管和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基层气象信息员。为全市及各旗(县、区)领导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以气象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地质灾害进行动态预防提供依据和决策信息,推动各级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汛期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渠道畅通,该局制定了地质灾害值班制度,要求主汛期实行24小时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其他时间段,遇持续强降雨、强降雪等极端天气及冰雪融化期间,实行24小时地质灾害应急值班。为快速掌握各地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及抢险救灾情况,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制定了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明确了速报范围、速报时限、速报内容,规定了速报方式与格式,提出了速报要求。文/ 丁利冬

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控制在40户以内

篇5

1 调查区概况

修水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变化分明,但由于受山区地形的影响,地区之间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6.6℃。历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617.2mm,年最大降雨量2358.8mm,年平均降雨日157天,年均暴雨日数5.2天,最大过程降雨量548mm;月最大降雨量629.2mm,日最大降雨量232.5mm。由于受地形和东南季风影响,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差异较大。时间上,降雨量主要集中于4~7月,占全年雨量的55.4%;空间上,降雨量西多东少,山区多平原少。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1%。

地貌类型主要有中低山、丘陵、垄岗、盆地及堆积河谷,其中中低山面积为3186.62km2,占总面积的70.74%;丘陵和垄岗地区花岗岩出露较多,常见风化残积层,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盆地主要有碳酸盐岩类地层,岩溶发育;堆积河谷主要有亚粘土和砂砾组成。

2 地质灾害调查

本次调查按照《实施细则》(修改稿)[1]及《1:5万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规范DD2008-02》[2]的要求,对区内的地质灾害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共完成1∶5万SPOT5影像数据(2011年版)遥感解译面积分别为4504.68km2,1∶1万遥感解译面积65km2;野外调查点数共计4903个,调查点平均密度为1.1个/km2。其中滑坡456处,崩塌723处,不稳定斜坡2947处,泥石流13处,地面塌陷7处,搬迁避让9处,地质环境点676处,其他调查点72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区域内主要地质灾害及隐患有: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并具有数量多、分布集中、规模差异大、引发因素清楚的特征。本次调查的地质灾害和隐患中大型的有4处,2处为崩塌,2处为不稳定斜坡;中型有61处,其中滑坡4处,崩塌14处,不稳定斜坡43处;其余均为小型。

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1)地域分布:修水县地质灾害与隐患点为4146处,分布于县境内所有的乡镇及风景区,平均密度0.92处/km2;灾害(隐患)点数最多的是水源乡,有392处,占总数的9.5%,其次为黄龙乡,有335处,占总数的8.1%;灾(隐患)点密度最大的也是水源乡和黄龙乡,分布高达到8.71处/km2和5.36处/km2。

(2)与地形地貌关系:地质灾害(隐患)点大多数位于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标高200~400m之间,共有2548处,占总数的61%;其次是构造剥蚀丘陵区,有707处,占总点数的17%;分布在其他区地貌单元的地质灾害及隐患较少。

(3)与岩类关系:滑坡、崩塌及斜坡隐患分布在岩浆岩类区共有1958处,占点其总点数47%;变质岩类区有906处,占比22%;碎屑岩区为736处,占比18%,碳酸盐岩区和松散岩区分别有325处、221处,占比8%和5%。主要与近年来工业园区发展、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4)与气象关系:地质灾害点多发生在多雨年份、多雨季节和暴雨时段,4-7月份是县境内发生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且地质灾害的发生数量与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呈正相关;

(5)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县境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公路建设、水利水电开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矿山开采、茶林开发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建房切坡,其次为公路切坡。统计表明,99%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可能引起失稳的因素中,开挖坡脚占50%以上。

总之,修水县地质灾害形成和发展的控制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植被等地质环境背景为内在因素,以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改造为外在因素,以降雨为诱发因素,所有这些因素是共同作用,互为影响的。从内在因素来说,以下地区(地段)易产生崩塌、滑坡:山高坡陡地段,岩石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发育的斜坡地段,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地段,顺向坡地段。

4 地质灾害评价

对地质灾害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分析地质灾害发育条件、灾害及隐患点各要素的统计情况,划分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危险性程度分区。

根据修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地质灾害点的发育密度,采用影响因子叠加法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划分出四个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分布面积分别是1981.1、1535.76、869.08、117.74km2,所占比例分别为43.98%、34.11%、19.29、2.61%;并按不同的地貌条件与岩类分24个亚区。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及中低山区乡村人口集中和交通干道两侧一带,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丘陵区乡镇人口较集中地带,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少的中低山区,而不易发区则基本上分布于河谷或水库及人烟稀少的县境边界一带。

根据修水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灾害点的危险程度及威胁范围,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修水县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三个级别。同样以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其中高危险区总面积2058.6km2,占全区面积的45.70%,主要分布在城区附近和人口较集中的乡镇以及境内交通干道两侧一带;中危险区总面积729.43km2,占全区面积16.19%,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全丰镇、大桥镇等地;低危险区总面积1716.6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11%,主要分布在河谷、水库及人烟稀少的山脉一带。

5 防治规划建议

建议当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并建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和探讨地址灾害风险管理方法;根据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变化,及时地落实或调整防治措施。

篇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Yao′an area, but none has caused great casualties but earthquake, and it did no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earthquake, landslide and collapse are the main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Yao 'an area.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causes of the two kin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both closely related to local human activ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area, so as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the area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n local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地震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landslide;collapse;earthquake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178-03

0 引言

地质灾害主要受到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地震活动、天气条件、人类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且地质灾害的演化因素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人类影响和自然影响[1]。笔者就云南楚雄姚安梅家山、尖山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险性进行归纳,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该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年温差小、四季分明、干湿季分明、垂直气候差异显著、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由于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暴雨笼罩面积小,暴雨强度大,历史短,多为单点暴雨,暴雨时分空分布不均。主要为红壤土、棕壤土、黄棕壤土等。植被较为茂密,树种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等,灌木有小铁子、杜鹃、山茶、火把果、云南含笑、刺黄连、沙针、水麻柳等,植被覆盖率较高。

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调查工作主要是地质灾害点的调查分析,根据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可能产生危害的区域为工作区域。在调查中有针对性地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进行,同时进行地方地质灾害史及现状有无地质灾害威胁、危害的访问。工作重点主要为地质灾害点的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该地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

①滑坡。通过调查发现,梅家山地区发育滑坡体2个(H1、H2),尖山地区发现滑坡体1个(H3)。滑坡所处地段地形较陡,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地表坡、残积层和全、强风化岩体发育,植被覆盖较低,与人工切坡修路有关,规模相对较小。

H1滑坡:滑坡宽约15m,长约55m,滑坡体厚3m~5m,体积约3300m3,规模属小型;原始地形坡度约36°;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30°~40°,植被较少。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夹砂土,碎石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及石英砂岩等,密实,厚2m~15m,中前部略厚;滑坡两侧基岩出露,基岩产状45°∠54°,基岩裂隙发育,发育三组节理,J1产状为245°∠67°,J2产状为145°∠84°,J3产状为340°∠76°。

H2滑坡:滑坡宽约30m,长约52m,滑坡体厚5m~12m,体积约12480m3,规模属小型。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30°~50°,滑向190°。山坡上植被较多。滑坡体中间较为平直,滑坡体两侧可见陡坎;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及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由2个次级滑坡组成,前后缘有塌滑现象。

H3滑坡:滑坡宽约60m,长约120m,滑坡体厚5m~10m,体积约72000m3,规模属小型;原始地形坡度约30°;滑坡体以上基岩地形坡度约45°。山坡上植被较少。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块石夹粉砂质粘土,碎石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为主,滑坡体结构松散,中前部略厚。

②崩塌。在梅家山地区未发现崩塌,在尖山地区发现1处崩塌(B1)。

B1崩塌:崩塌体宽约20m,长约15m,坡高约8m;地形坡度35°。基岩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岩层产状68°∠54°。裂隙呈闭合状,未见充填物。该边坡坡体基岩崩落,堆积于坡脚,形成倒三角锥形堆积体。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一逆向坡,但由于岩体受节理切割,形成楔形破坏,该边坡不稳定。

③地震。云南楚雄姚安地区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径向构造带与地震[2]的分布与发生关系密切,如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断裂带,均与小江断裂带及普渡河断裂带关系密切。据资料:小江地震带自886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32次,震源深度10~30km。普渡河断裂带自1696年至今,共发生破坏性地震6次。据资料自1515年至今,共发生有感和破坏性地震18次,地震多发生在南北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系的“多”字型构造复合部位,该地震危险区主要受普渡河及元谋地震带的影响。

由于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规划图可见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15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强度Ⅶ度(图1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根据《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估图》(1:100万)资料,区域地壳稳定性为次稳定区。

2 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

姚安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地震。根据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进行将姚安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如下:①人为因素影响的包括有:滑坡、崩塌;②自然因素为:地震。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及生活的影响,例如工程建设开挖不合理、过渡采沙、采矿规划不合理、过渡伐木使得地面植被的大量破坏等,导致姚安地区相成易发生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的地形条件,由于受雨季降雨、地震活动的外力诱导条件造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

3 地质灾害的防治

我国是一个是地质环境相对比较脆弱脆弱、地质灾害相对频发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导致我国地质灾害不断发生,且随之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大,甚至有时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受灾区正常的生活与经济的发展的现状,如何有效减缓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即地质灾害的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理是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与研究的重点。具体措施如下:

3.1 建立地质灾害区图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建立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图,划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且明确不同地质灾害的易发等级,明确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同时利用GIS等方法,将地质灾害调查结果与该地区地质条件相结合,建立地质灾害预测数据库,形成地质灾害空间预测分布,同时将信息共享,建立连点到线到面的地质灾害预测体系,且利用该体系进行长期跟踪,及时更新地质灾害突发数据。

3.2 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工程。对过渡砍伐的地区进行植被造林工程,避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②工程治理。对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具备地质灾害发生危险点进行治理,例如对危险斜坡、边坡进行工程治理,对公路两侧的斜坡进行加固等,减少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雨季前对排洪线路进行检查治理,清理排洪沟中的堆积物,加固修补排洪沟,保证其在雨季的正常运行;雨季来临前清理河道,避免过渡采砂导致雨季冲毁河道;利用回填、修整边坡等手段治理规划不合理采矿地区,并重新规划采矿计划,使其合理、安全、可持续的进行。

2001年7月云南东川地区山体滑坡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5户房屋被埋,塌方3万多m2。灾情主要是集中在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屋地区。2012年6月云南南华县地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7户19间房屋倒塌,18户农户紧急搬迁。2013年1月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造成16户村民房屋被埋,据统计在家46人,造成42人遇难。2015年8月云南富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12人遇难。可以看出滑坡的防治工作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十分重要。

利用地质灾害区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对隐患区内进行重点排查,2015年,南华县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82处,受威胁人数达到6000多人的现状,利用组织搬迁842人,砌筑挡墙32000m2,开挖、清理排洪沟42000m,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等措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起,直接减少了经济损失30多万元,达到了“0”损失“0”伤亡的目的。(资料来源:云南南华县国土资源局)

③地震。地震是由一系列的剧烈的地质活动造成的,地震的发生时我们无法控制的,针对姚安地区地壳为次稳定性地壳,即相对地震发生频率偏高,如何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地震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提高工程建设的抗震系数;2)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民住户。从而达到地震发生时减少或降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目的,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2009年姚安地震共造成附近10个县,80.6万人受灾,当地大量民房倒损,教育、水利、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灾后恢复资金为6.25亿元。

d、宣传教育,人类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量的乱砍乱伐,造成岩体,风化严重遇外力作用易造成滑塌等问题。大量采砂、采石施工安排不合理形成危险边坡等问题严重。加强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展望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目前地质灾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为方针,分为技术和非技术两个方面,未来希望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技术方面的手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测系统,将气象变化、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等因素形成大数据库,达到准确预测及时治理,零损失的理想状态。

目前,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中跟踪排查主要以安排人员定点检查随时排查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数字系统正在建设中,安装地质灾害预报信息显示屏,在滑坡、崩坍隐患点设置自动报警仪,设置雨水、湿度自动检测点,设置地质灾害预警参数,形成24小时全网监护,达到有发生早预警先处理零损伤的目的。同时加强地质灾害有关法律法规手段实施,严格处理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灾害的工程与个人。

几年来,随着在法律法规制度及预防工作的不断深入,提前预防,及时治理恢复等工作有序进行,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与经济损失在逐年下降,雨季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阻断与损毁程度也在逐步降低,新建工程中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的相关工程的实施有效避免了灾害发生。尽量减少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即时监控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的变化,最大程度维护生命与财产安全是目前甚至未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智毅,杨裕云.工程地质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17-134.

篇7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1.概述

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且煤炭矿山重于非煤矿山,金属矿山重于非金属矿山;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矿山规模、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及所处地域息息相关。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才能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 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 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 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 坑内岩爆

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2.1.4 采矿诱发地震

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2.1.5 场库失稳

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2 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2.2.1 矿坑突水涌水

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2.2坑内溃沙涌泥

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2.2.3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2.3.1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

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3.2 地热

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 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矿山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如何对矿山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护呢,本文提出以下防治建议。

3.1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

每年都要与各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针对各个矿点不同的地质灾害隐患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治理措施,并以责任状制约,定期检查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和防治工程进展情况。严格制止废水、废渣任意堆放、倾倒,加强尾矿库坝的加固和防泄工程。要求矿井采后及时回填,恢复原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动员矿业权人担负起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通过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树立起大开放、大发展的中心意识,树立长远的发展思路,要逐步采取先进的采选冶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最大程度减轻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走科学化管理和治理之路,使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得到有效开发。

3.2强化矿山环境监督

矿山开采同时也破坏自然环境。为防止 “边建设边破坏,建设敢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地质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措施,全面加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制度和 “三同时”制度,不定期对地质环境进行执法检查,对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额度将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保证金将专项用于因开采矿产资源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治理和被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切实治理整顿矿山安全生产秩序,完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存在灾害隐患的矿山,该关闭的坚决关闭。露天矿坑采面高、边坡失稳、废石、废渣多且堆放随意性强,汛期易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时组织人员对露天矿坑集中区域进行排查,对边坡失稳的及时治理,对废土、废渣堆垒护坡或摊平,避免暴雨中形成泥石流。

3.3防治瓦斯的措施

加强通风。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即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其百分之 0.5,回风风流不超过百分之一,矿井总回风流中不超过百分之0.75。

加强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坑道突水防治措施很多,其原理都是尽可能地保持固有地质体及其水文地质的平衡状态,强化抗突能力,削弱突水条件。常用的基本上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针对性设施和手段,包括排水疏干、工程与水源之间保留防水矿柱、修建水闸墙、门、灌注水泥浆、堵塞可能的渗透途径和通道等。

对于采空区主要是紧运用先进的技术高密度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到采空区的大概位置,用激光扫描设备对采空区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达到科学探测采空区的目的。

4.结语

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及治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行为。对因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得力而出现重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矿山的生态功能,达到生态恢复与维护人类与环境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篇8

关键词:吕梁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加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地质环境已经极度衰弱。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近年来,各地地质灾害频发,如山西省吕梁市因其地质灾害“全、重、多”等特点,已经成为有名的重灾区。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并重视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各地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也日益增加。

一、吕梁市地质灾害现状

(一)吕梁市地质环境

吕梁市位于山西中部西侧,因其位于吕梁山中段而得名;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差距悬殊;地质构造复杂,地理条件特殊,既有山地、丘陵,也有盆地、河谷,地势中间高两翼低,高低落差大;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位于黄河流域,黄河干、支流流经该区域,平均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水资源分配不均衡,丰水期多为汛期。

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大省,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也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的挖掘开采给本就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崩塌、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

(二)吕梁市地质灾害现状

吕梁市91.8%的国土面积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其地质灾害类型齐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且受灾程度较为严重,隐患点多面广,是全省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吕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灾害易发程度对辖区进行划分,其中高易发区10个,中易发区6个,低易发区4个。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97个,其大型7个、大型28个,中型332个、小型1730个。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另外有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引发塌陷、地裂缝等527处。有统计以来,全市已发生地质灾害966起,因灾死亡321人,主要涉及崩塌、滑坡,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分布面积大于600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预测经济损失11亿,预测受威胁人数超过22万人。

(三)吕梁市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1、崩塌。吕梁境内崩塌灾害(隐患)点共有849处,是其主要的灾害类型。主要分布范围:兴县、岚县、方山县、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孝义市。通过对比吕梁市行政区域图发现,崩塌隐患点在吕梁境内分布较为广大,除东南、西南及南部地区外,大部分区域都存在崩塌隐患。2015年5月12日临县石白头乡石白头村移民新村发生一起黄土崩塌,12间平房受损,2人受伤;5月19日临县兔坂移民新村发生一起黄土崩塌,33间房屋受损,2人受伤,7人死亡。

2、滑坡和泥石流。吕梁境内山地、沟谷较多,山高坡陡,植被稀疏,土壤松软,降水多为暴雨,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粘聚力降低。山地区域的滑体自重加大,加之多方面的因素致使滑坡灾害发生。沟谷内,强降雨对残坡上的土壤和堆积物进行冲刷,造成泥石流灾害,甚至有的沟谷出现泥石流灾害重复发生的现象。每年的汛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高发时期。

3、地裂缝和地面塌陷。309处地裂缝隐患点和128处地面塌陷隐患点多是由于人们过度挖掘开采煤炭造成的。2011年,临县庞庞塔村发生大规模塌陷,地面出现巨大裂缝,整个村庄被迫整体搬迁。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对策

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为了在地质灾害防治和治理工程施工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人员和损伤和财产损失,需要形成一套安全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一)从宏观方面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

1、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虽然我国对不同行业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方政府对于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存在着把关不严的现象。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监管机构,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国土资源部门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通常只是查看相关施工档案资料,并未对工程质量进行实地检验。因此,国家应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细化安全管理办法,强调安全施工规范。对各项工程制定有针对性、与施工步骤相符的各项制度,并形成安全手册,使之成为治理工程安全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3、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批。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构成了整个工程的主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因其特殊性,对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资质审批,提高准入门槛,有助于保证工程的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

4、制定治理工程施工人员准入和培训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且有原地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其治理工程对专业和技术的要求较高,严格制定治理工程施工人员准入制度,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对于符合条件进入的施工人员,需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专项技术的培训;对于一些流动性较大的临时工和农民工,需进行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及行业技术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除此之外,需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和可能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进行现场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辨识教育,加以防范,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从微观上保障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安全

1、建立安全施工指标体系。制定治理工程施工安全计划,明确安全工作目标和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施工安全的主体责任,保证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的预算和使用符合相关法律制度。

2、加强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意识。监理单位根据行业准则、相关制度和监理流程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合同、分包施工单位审核、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

3、建立安全自查长效机制,消除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自查并使之成为常态化工作,有利于查找并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安全自查时,要深入施工现场,重点检查各危险源、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劳动条件、安全防护等环节。

4、加强对分包施工单位的管理。在选择分包施工单位时,不仅要严格审核其施工资质,还需确保其达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要求;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5、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提高施工单位及现场人员对于突发事故后的应对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故产生的影响,在工程施工前,需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投入的不断加大,治理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问题日益凸显。探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相关对策,有助于确保治理工程顺利完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各项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明建.浅析地质灾害现状与治理工程施工安全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宋拴萍.吕梁市离石区地质灾害概况及防治建议[J].山西建筑,2014,(35):78-79.

篇9

关键词:东湖落雁路 地灾 评估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098-04

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对落雁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对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对已有或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建设用地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和建议。

本次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并结合委托书要求,确定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基本查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尤其是不良的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等特征,以及对该建设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并进行现状评估;

(3)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该建设工程是否引发加剧地质灾害,以及其对建设工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并进行预测评估;

(4)根据地质灾害的现状、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项目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5)针对地质灾害特点,提出防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 评估工作概述

(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落雁路道路建设项目工程分两段,第一段南起东湖雁中咀,沿老落雁路,穿团子山、李家大湾、先锋村东接武汉站配套工程改移道路止点;第二段西起武汉站配套工程改移道路止点,经龚家岭村东止王青路。道路全长4440 m,占地约101870.6 m2(152.8亩),项目征地范围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湖光村、先锋村、龚家岭村,平面位置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路道路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图表编号01)。评估区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 交通位置图)。

(2)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隶属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前人在该区进行了一定的地质调查、勘察工作,主要有湖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65年编写的1∶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武汉幅)》、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85年编制的1∶50000《武汉市地质图》、湖北省区调所1985年编制的1∶50000《武汉市基岩地质图》、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E《湖北省主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上述工作的成果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较详尽的基础资料。

(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评估项目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进行,于2009年11月8日接受任务。整个评估工作分为搜集分析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室内说明书编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组收集了《武汉市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查报告》(1∶5万)、《武汉市地质图》(1∶5万)、《武汉市地质图系》(1∶10万)、《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2004―2015年),对工程布局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野外调查工作重点;第二阶段,项目组以委托单位提供的1∶2000武汉市落雁路道路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为底图,对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环境条件调查,调查范围向周边各延伸25.00 m,采用专项环境地质测绘、实测剖面等手段,对评估区进行了比例1∶2000的地质测绘。调查了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野外调查工作、收集的相应地质资料达到了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为编写本评估说明提供了可靠依据。

(4)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①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范围依据业主提供的规划用地范围进行,为全面查清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本次评估工作在实际规划用地范围的基础上向两侧适当扩大,扩大距离约25.00 m,评估面积为309250.0 m2;由于评估区无明显地质灾害现象,故场区地质灾害调查范围为评估范围。

②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湖光村、先锋村、龚家岭村。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E《湖北省主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依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年―2015年)》的《湖北省地质灾害分布和易发程度分区图》,评估区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易发指数4.05。评估区地貌为湖积~二、三级地阶貌单元,线路南、南西部地处东湖湖区;中、东部沿线主要分布为居民区、渔场等。场区地貌较平坦、开阔,线路南西低,北东高,最高点39.60 m,最低点20.80 m,高差18.80 m,沿线湖区水深一般1.2~3.50 m,地形坡度小于10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评估范围内地质灾害不发育;基岩主要为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粉砂质泥岩。场区未发现断裂,地质、构造简单,岩土类型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一般;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场区属低震级地区。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于简单区。拟建工程项目为改建城市支路,属一般建设项目。

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确定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2 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貌为湖积~二、三阶地地貌单元,线路南、南西部地处东湖湖区;中、东部沿线主要分布为居民区、渔场等。场区地貌较平坦、开阔,线路南西低,北东高,最高点39.60 mm,最低点20.80 mm,高差18.80 mm,沿线湖区水深一般1.2~3.50 m,地形坡度小于10°,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2)气象水文

武汉市地处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水量充沛、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

武汉市年平均气温为15.8~17 ℃,一般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5 ℃,极端最低气温-18.1 ℃(1977年1月30日),7、8月为最热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9 ℃,最高气温常在35 ℃以上,极端最高气温为41.3 ℃(1934年8月10日)。

武汉市年降水量在1100~1450 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3~5月占33%。暴雨多集中在5~8月,最大日降水量332.6 mm(1959年6月8~9日),最大年降水量2107.1 mm(1889年),最小年降水量575.9 mm(1902年)。最大风速为29.6 m/s,风向西北,最大风力为10级,大风以4月最多,9、10月最少。

2000年武汉市春旱严重,市区春旱为120年以来罕见,2月、3月全市降水量仅90.3 mm,为1880年以来最少年份,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地表干旱,地下水位下降。

2004年武汉市年降水量1572.2 mm,降水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80%,最大月降水量435.7 mm(7月),最小月降水量1.3 mm(10月)。

评估区属湖积~二、三阶地地貌单元,区内大量水域分布―东湖,土层渗透性弱,大气降水直接排向东湖,少量雨水入渗地下,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较丰富,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3)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评估区地质环境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第四系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l)冲淤积成因的淤泥质粘土,上更新统(Q2al+pl)粘性土,零星分布人工填土(Qml),基岩主要为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泥质粉砂岩。

①人工填土(Qml)

填土(Qm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等,为人工堆积而成,力学性质不均匀,厚度0.50~1.00 m,该层在评估区局部分布。

②淤泥质粘土(Q4l)灰~灰褐,软~流塑,饱和,含有机质,具嗅味,夹薄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区分布于湖区,厚度0.50~1.00 m。

③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Q2al+pl)

粘土(Q2al+pl):黄褐色,棕红色,硬塑状,土层粘性较强,上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下部棕红色土层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局部呈团块分布,局部夹粒径10~20 mm的次棱角状角砾。该层在评估区普遍分布,层厚15.00~25.00 m。

④基岩

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泥质粉砂岩赭红色,粉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岩层倾角较陡,约45°。该层在评估区呈带分布。

3 地质构造与地震

评估区位于秦岭褶皱系一级大地构造单元(Ⅰ)桐柏―大别中间隆起(Ⅰ2)桐柏山复背斜(Ⅰ21)之新洲凹陷(Ⅰ21-3)的西南部,区域上属扬子准地台二级大地构造单元(Ⅱ)下扬子台拗(Ⅱ3),于武汉台褶带(Ⅱ31)之武汉台褶束(Ⅱ31-1)(见图3)。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早三叠系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紧密线状褶皱,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压性、扭性断裂。

评估区地理位置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辖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市1:5万地质图》及说明书,评估区周边大的褶皱和断裂自南向北依次发育有:黄龙山倒转背斜(21)、豹子懈倒转向斜(20)、富家湾扇形背斜(19)、法徐村正断层(F43)

距评估区最近的黄龙山倒转背斜(21)位于评估区西北部约1 km,法徐村正断层(F43)距离评估区>3 km。另外,据1:50000《武汉市基岩地质图》,在评估区北部约1.5 km发育有二条不明性质断裂;在评估区西部推测发育有数条断层,此类推测断层均隐伏于第四系覆盖层下部,性质不明。

综上所述几类断层或距评估区距离较远,或隐伏地下深处,且均为古断层,未发现活动迹象,对评估区基本无影响,评估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区域稳定性较好。

武汉市地震活动频繁,但多属弱震、远震,并具有震级小、烈度偏高的特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武汉市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g。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评估区内岩土工程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岩类、碎屑岩二类。

(1)松散岩类(Q)

篇10

关键词:滑坡 监测系统 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047-01

1 引言

该滑坡处于某库区,是一个潜在的滑坡变形体,稳定性差。水库蓄水后将进一步改变其地质环境,使其稳态更具不确定性,加之近年区内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使滑坡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为科学指导防治工程施工并检验防治工程治理效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变形规律,不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建立防治工程施工期间和竣工后的防治效果监测、长期动态监测系统显得十分必要和意义重大。

2 监测工作目的任务

针对该滑坡的具体特点,合理布设适当的监测工程,指导滑坡区治理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治理效果,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开展滑坡变形监测的总体目的为:通过对滑坡、边坡变形、防治工程及环境条件全方位多手段立体系统监测,随时动态掌握滑坡变形的发展及稳态,为确保施工期间施工安全,指导和优化施工顺序;对比蓄水前后各监测数据,评价不同蓄水期滑坡及岸坡的动态变化,进一步预测滑坡及塌岸变形的趋势,指导防治工程维护,提前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为尽可能降低蓄水对滑坡区的影响,检验防治工程治理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经长期动态监测,积累大量真实数据,为以后同类工程的修建和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实物、技术支持。

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针对该滑坡具体特征、影响因素、防治工程建立多手段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信息反馈,及时对滑坡区现状做出评价,并进行一定时期的预测预报;防治工程竣工经历一段时间考验后,通过该段时期的监测,对防治工程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建立滑坡区长期监测系统,对库区滑坡变形及塌岸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工程积累经验,丰富理论。

3 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主要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及监测资料,建立精密仪器与简易监测相结合,地面监测与地下、空间监测相接合,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近期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与长期动态监测、研究相结合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全方位多手段动态立体监测系统。

(2)监测系统应具数据采集稳定可靠、及时迅速准确,综合分析评价、科学快捷,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和预报滑坡位移、库岸坍滑,确保施工安全,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3)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降水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表位移变形(含坡面沉降)监测,深部滑面及软弱层位移变形监测,防治工程位移监测,监测范围以能控制整个该滑坡变形特点为准,并适当考虑邻区灾害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监测重点布设于对整个坡体变形有重大影响的沿江大道、滑坡后缘的卷烟厂、中环路居民和主要防治工程布置区段,并结合水库蓄水分期。

(4)监测系统根据滑坡及坡体所处不同状态分三个阶段实施,即施工期监测、防治工程效果监测、长期动态监测。

4 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测区为存在于复杂地质环境下的一复合型地质灾害,其空间形态复杂,物质成分极为不均,且还将受到库区回水、人类工程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滑坡的监测工作必须手段多样、布设合理方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4.1 大地形变监测

大地形变监测主用于坡面位移监测,用三角交会法、视准线法进行滑坡区各监测点的水平、垂直位移的监测。

4.2 GPS网点监测

为进一步校核大地形变监测结果,提高监测精度,于滑坡区布设GPS监测网点,在通视条件差的地段设置GPS变形监测点3个,基准点1个。

4.3 钻孔测斜仪监测

因大地形变监测网、GPS监测仅对地面变形进行监测,为全面了解滑坡深部位移变化,于滑坡区180m和240m高程布设钻孔倾斜仪监测孔4个,采用CX垂直钻孔测斜仪进行监测,与大地形变监测、GPS监测构成立体监测网络,全面开展变形监测。

4.4 滑坡沉降监测

该滑坡地处库区,滑坡将会受到库区回水的影响,为掌握滑体在回水后不同深度的沉降量,特采用CFC分层沉降仪对该滑坡体进行沉降监测,共布设三处6个监测点,埋设于抗滑桩前。

4.5 地面形变宏观巡视监测

地面形变巡视监测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内容主为地面开裂下沉、鼓胀、滑移坍塌、泥石流等地面形变的位置、方向、规律、变形量及发生时间,泉水异常变化,建筑物及防治工程破坏情况等。

上述变形监测观测次数以能掌握测点的变形过程,保证资料的连续性为准,施工期间和遇久雨、暴雨等特殊情况,各项监测应适当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