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本思路与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6 17:3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基本思路与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基本思路与措施

篇1

一、研究背景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基本要求。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和马边、峨边、北川三个自治县,有人口578.6万人,约占四川省人口总数的7%,地域面积约30.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3%,这里居住着彝、藏、羌、苗、回、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比例为55.15%。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多分布在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的边远地区。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仍然很贫穷落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扶贫与致富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工作难点和重点。

乡村经济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四川省正在大力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开始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旅游业发展振兴计划等也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而在国家或全省的“全局”中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生态保护的这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区域功能。使得实际上已承担起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功能的四川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陷于两难的境地,这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不可回避又难以解决的一大战略难题。基于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探索新的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根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考虑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村镇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持续繁荣,从而奠定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具体目标还应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社会稳定等战略目标。

1.生态保护目标:以建设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以“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为原则,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文化多样性为灵魂,以环境友好为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支撑系统,打造出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促进农业、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扶贫与致富目标:以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为重点,通过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民族贫困地区同时发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文化保护与传承目标: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社区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和复兴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社会稳定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定居点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可持续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推进民族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扩大对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互信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基本思路

1.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当地现有的资源条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的特色战略,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搞好农林牧副渔、矿、水、土地、生物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特色产品,创造品牌,提升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要资源开发项目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机遇,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资源,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人才,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

2.统筹城乡,科学制定各级新农村建设规划

搞好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定位、分步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牧民,围绕当地特色农牧业和支柱产业,以实用的农牧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养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为农牧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的紧密程度、专业化生产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增值空间大,能够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农牧产品深加工;鼓励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力推动规模扩张、整乡突破、大户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倡导农牧民发展各类跨区域的各种层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产品行业协会,尤其是特色农牧产品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建设。#p#分页标题#e#

3.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地处大山边壤,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持久投入,开展农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势农业、经济林果业、畜牧产业和水利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化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培训农牧民,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城镇带动农村,工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城镇乡村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二)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新型村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新型村镇建设,是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重点是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牧民定居点建设既要给牧民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定居行动中,要按照“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将解决群众长远生计和经济发展问题作为考虑重点,科学规划。对于从事畜牧业的地区,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牧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大集中和小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又尽可能方便群众生产需要,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要建设好果蔬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牛羊养殖户,稳步推进经营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线路和重要交通要道上,农房设计的户型和建筑色彩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展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独特的风貌,力争把村落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沿线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各种类型的特色旅游经营,建成民族精品旅游村。

(三)强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1.整体规划,集中发展

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应将四川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民族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人口的集聚、旅游线路、景区开发模式等因素,实现民族乡村旅游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布局转变。统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益,实现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向旅游城镇集中;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向旅游村落和民族定居点集中,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带、乡村旅游聚集区的点、线、面统筹发展;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影响力向品牌集中。

2.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系统工程中,应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村镇社区为载体的组织机制,建立以科技为支撑,投资为驱动,硬件建设为重点,观念创新与经营管理为突破口,政策支持为保证的运行机制。

3.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可根据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重点发展以下五种模式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类型:一是以农业资源生态链为依托的乡村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二是以农业活动为依托的乡村活动参与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产品为依托的绿色产品加工型发展模式;四是以民俗民族风情为依托的民俗民族文化体验型发展模式;五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观赏型发展模式。

4.大力发展牧民定居点乡村旅游

紧密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牧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发展依托城镇客源,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藏(羌、彝)家乐;发展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民族餐厅、民居客栈;建设以特色牧业、科技牧业、村寨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生态牧业景观;发展以民俗村寨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的牧区民俗旅游。引导兴办藏(羌、彝)家乐,开展牧牛羊体验、骑马(牦牛)、做民族餐、织帐篷、打酥油、剪羊毛、滑草、羌绣、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四川民族特色且优势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搞好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价值,而且还蕴含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发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应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四川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开发工作。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除了旅游业,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形式还很多,需要大胆摸索。鉴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易变性,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决反对和制止过度或破坏性的开发。必须明确,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进行,也是保持一个民族的血脉及其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