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6 17: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

篇1

[关键词] 绩效考评 考评内容 考评方法

美国学者Bates和Holton(1995)指出,“绩效是一个多维构建,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因此,对绩效这一概念的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对绩效这一概念的各种解释中,有绩效是结果和绩效是行为两种主要观点,此外还有以素质为基础来解释绩效的观点。由于对绩效这一概念的各种解释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绩效的本质,因此人们往往把以上几种观点综合起来去理解绩效的含义。

由于绩效具有丰富的含义,因此绩效的决定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绩效考评的内容要根据决定和体现绩效的因素来确定,而绩效考评方法则可以按照考评内容来进行分类。由于目前对绩效这一概念的理解,通常假定绩效是由员工的特征、知识与技能、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来决定和体现的,因此绩效考评的内容结构也就包括对员工的特征、知识与技能、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考评,由此也就形成了基于特征的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基于行为的考评和基于结果的考评这四种基本的考评方法类型。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多种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法,有关资料表明有百种之多,对如此众多的考评方法如何进行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对绩效考评方法进行分类时,最基本的是按照是否进行系统的考评把考评方法分成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和非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两大类。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就是从企业战略目标到部门绩效目标及员工个人绩效目标逐级进行系统考评的方法,比如近些年出现的目标管理法、标杆超越法、关键绩效指标和平衡计分卡等都是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非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就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员工个体层次的绩效进行考评的方法,传统的考评方法多属于非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而在对传统的绩效考评方法进行分类时,按照考评内容把考评方法分为基于特征的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基于行为的考评和基于结果的考评这四种基本的考评方法类型,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分类方式。

一、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方法

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方法,就是假定相应的特征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个人特征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个人特征,然后,通过这些个人特征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方法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重视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普遍的并适用于所有员工,以及根据特征展现的频率和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

二、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方法

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方法,就是假定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根据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重视员工的能力,针对每一个知识与技能领域进行具体的考评,以及根据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来确定考评结果。

三、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方法

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方法,就是假定相应的行为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工作行为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工作行为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针对于具体工作环境而言工作行为是特定的,考评以所表现出的行为为基础,以及根据所表现出行为的频率和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

四、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方法

篇2

目前国内大型商业银行都采取统一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主要依据行政区划建立,由总行、省分行(一级分行)、地市分行(二级分行)、网点(含县支行)四级机构组成,本文主要从二级分行对下级机构考核层面来探讨银行基层机构绩效考评系统的设计,为银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做有益的尝试。

一、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

所谓绩效,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组织和个人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如果只把绩效理解为结果,容易忽略对产生结果的过程的控制,并可能导致短期行为,只能是“短期绩效”;如果把绩效理解为一种行为,缺乏对结果的强调,可能会使企业当期经营目标难以完成。另外,并不是所有工作行为都能与经营目标直接相关,但它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一样非常重要,所以也必须纳入绩效考评的范畴。

绩效考评就是对企业内部组织和个人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而可能导致绩效即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产生的动因就是我们在设计绩效考评方式时必须重点加以关注的。

根据考评内容不同,绩效考评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以基本特征为导向的绩效考评。这种考评方式的思路是组织或员工的基本特征和岗位差异可能导致绩效的差别。比如具备更高学历或更多工作经验的员工一般会创造更多的绩效;在核心岗位上的员工或直接为银行创造价值的组织在绩效产生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等等。

2.以业务技能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业务技能更好的被考评者往往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差错,从而创造更多的绩效。

3.以工作行为为导向的绩效考评。工作行为本身就可以理解为绩效。比如服务质量好的被考评者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满意度,为银行创造更多的价值;业务量大的被考评者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风险控制岗位上的被考评者的尽责履职减少了银行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失等等。

4.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这是绩效考评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绩效考评中最为复杂的一项内容,因为不同的被考评者由于所处的环境、所赋予的职责、所拥有的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工作结果本身不具备直观的可比性。

二、二级分行绩效考评系统设计

根据二级分行的组织架构和各自的特征,以二级分行为考评主体,考评对象可以分为网点(综合型支行和单点型支行)、经营部门、管理部门、团队(客户营销型团队和产品营销型团队)、管理层、委派会计主管六大模块。

不同的考评对象根据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在银行的工资结构中体现差异。考评对象和工资结构的相互交织就构成了一个矩阵式的二级分行绩效考评系统。

1.基础工资的绩效考评设计。基础工资涵盖了所有绩效考评对象,是员工获得的基本报酬,具有共性的特征。基础工资采用以基本特征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方式,根据员工从业的基本要素比如员工受教育程度、从业时间来确定。

2.岗位工资的绩效考评设计。岗位工资用来考评那些业绩和贡献容易被评价,职责容易被区分的岗位。岗位工资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以业务技能为导向的绩效考评和以工作行为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方式,例如,网点的岗位工资可以根据网点员工的业务技能等级、服务质量评价、结算业务量、业务差错率等指标来设计;管理层的岗位工资可以根据管理者职务和所负责机构的工作效率、风险控制能力等指标设计;委派会计岗位工资可以根据被派出网点的风险控制情况来评价委派会计业务技能和履职表现。

3.业绩工资绩效考评设计。业绩工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以工作行为为导向和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方式,其中管理部门业绩主要采用以工作行为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方式,经营部门、网点、团队、管理层则主要采用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方式。

选择何种考评工具进行有效的业绩考评是整个绩效考评系统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考评对象处于银行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所承担的职责、工作方式和面临的具体工作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又相互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从各考评对象不同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我们往往很难评价业绩差距到底有多少,选取统一的考评尺度是业绩考评是否有效的关键。常见的业绩考评方法有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计分卡、360度考评法等等,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并结和自身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利用。

篇3

1绩效考评的背景

1.1国外借鉴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政府和社会公众都期望寻求高效率的新的预算管理体制,许多国家进行了绩效导向的预算改革。从发达国家的改革实践看,绩效预算在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有代表性的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1.1.1英国绩效预算的主要做法主要有六个环节:一是设立绩效目标。首先要明确部门的战略目标,然后根据战略目标确定绩效目标和指标。在英国,战略目标、绩效目标和具体的绩效指标在政府与各部门签订的公共服务协议中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分配预算资金。各政府部门在获得(未来3年)预算资金的同时签订各自的公共服务协议,确定政府使用这些资金要实现的绩效结果。并附呈各个部门的支出限额以及绩效合同,以白皮书的形式并提交议会。议会专门委员会可以针对部门提交的公共服务协议召集相关部门首长或公务员就某些问题进行质询,以加强监控。三是监督绩效完成情况。政府部门每年两次向议会提交绩效报告,一是春季提交的部门年度报告,二是秋季提交的秋季绩效报告。两份报告均对外公布,公众和其他组织可以从财政部或各政府部门的网站上获取相关绩效信息。四是进行绩效预算审计。隶属于议会的国家审计署进行绩效预算审计,审计结果提交议会和政府部门。五是绩效信息应用。各部门的绩效信息是下一轮预算资金分配的依据。绩效信息是公众广泛了解、监督政府的渠道。总体而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的绩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被称为是世界上应用公共部门绩效考评最完善、最持久、技术上最成熟的改革。

1.1.2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分为项目绩效评估、部门绩效评估和跨部门绩效评估三个层次。项目绩效评估主要通过项目等级评估模型对各预算单位的具体项目进行比较评估,从而为项目管理和预算编制提供依据;部门绩效评估由各部门在每个财政年度结束时对本部门的年度绩效状况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编成绩效和责任报告予以公布。跨部门绩效评估是对各部门执行政府改革行动进展情况进行比较评估。其中,对项目的绩效评估是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政府部门(预算单位)的每个预算项目执行结果(绩效)的测评,来衡量该预算单位的绩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项目目标与设计、战略性规划、项目管理、项目效果。

1.1.3国外在地质调查绩效评价方面的探索国外学者在地质调查绩效评价方面,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探讨了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分别估算的方法,对区域地质填图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化评估和分析,认为地质填图的净收益是非常可观的。从部门效益的角度,英国地质调查局委托RogerTym研究组和其合作伙伴进行旨在评价英国地质调查局对英国经济的作用,唤起政府、科学界和普通公众对地质调查活动的实际用途与价值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促进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与商业发展,使它在保持提供科学、公开信息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更多实际应用和增值业务的专题研究。该项研究于2003年11月提交了“英国地质调查局的经济效益”研究报告。研究表明,英国地质调查局在2001年为英国所做的贡献相当于其年度总营业额(既包括政府拨款,也包括市场运作收入)的850~1525倍。国外地质调查绩效评价对我们的启示:1)开展绩效考评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国际上政府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2)由于财政支出的效果很多难以用定量评价,所以绩效考评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不可衡量的为可以衡量。3)由于绩效考评的层次和目的多样化,绩效考评主体也存在多元化趋势。4)绩效考评中可以借鉴的思路:一是制定绩效目标(标准);二是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把绩效目标(标准)分解成具体指标;三是进行评估,把绩效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5)美、英等国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但由于国情、预算水平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不适用于我国的绩效考评。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1.2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绩效考评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部分别于2004年、2009年和2011年下发了关于绩效考评的文件,对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绩效目标的制定、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并推行试点,国土资源部也是绩效考评的试点部门之一。目前我国绩效考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绩效考评;二是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考评。从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果看,主要反映出以下问题和趋势:①开展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是大势所趋,日趋紧迫;②财政部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比较成熟,但各部门具有各自特点,需要在此框架内,创新完善,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2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方法和指标体系探索

2.1考评目的、类型和程序

2.1.1考评目标(目的)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考评是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主要目的:一是检查考评对象取得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引导项目承担单位按照绩效考评的要求自我评价和改进,不断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果;三是给社会公众和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财政支出用于地质调查的效果。

2.1.2考评类型本次绩效考评研究分事前评价、事中和事后评价三类。事前评价针对项目论证和项目设计阶段,承担单位按照项目预期绩效填写绩效目标申报表。专家根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评价项目的预期绩效,作为优选项目和设计审查的部分内容;事中评价针对项目年度阶段成果开展绩效评价;事后评价是适用项目完成后的最终成果,或在最终成果完成后一段时间(1~3年)开展绩效评价。

2.1.3考评程序事前评价: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绩效申报表,项目论证或设计评审专家组评价项目绩效;事中评价:由项目组(或项目法人单位组织专家)自评,在成果审查或续做项目评估阶段由专家组考评;事后评价: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考评。本次研究重点针对事前评价和事中评价。

2.2考评思路、指标和标准探讨2.2.1考评思路以前国内学者对地质调查绩效评价也曾做过探讨。主要有两种代表性做法:一种强调设置量化指标,建立模型等试图用定量的方法评价地质调查产生的效益。这种方法难度大,需要大量数据,适合专门对部分地质调查项目评价,不适合现实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另一种是专家主观评价为主,缺少客观评价指标,结果是使考评流于形式。在综合分析以前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本次研究的思路是:既要简便易行,尽可能不增加考评者和被考评者的工作量,又要能够解决问题,客观评判出项目的绩效,关键是能够抓住主要环节,发现问题,切实促进项目提高绩效。一是尽可能简化方法和指标,使之更加易操作;二是突出用户需求和用户评价;三是参考吸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的专家评价结论,不再重复评价,提高管理效率和系统性;四是增加客观评价指标的数量;五是实现项目组自我评价和专家组评价的结合,事前评价和事中(事后)评价相结合,为开展项目管理绩效考评提供工具。由于考评的目的具有多样性,考评主体和考评对象也有所不同。本次评价主体是地质调查项目主管部门,评价对象是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因此,本次考评成果主要应用于地质调查项目管理。

2.2.2评价方法地质调查绩效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一个系统。经比较选择,拟采用多因素系统评价法为基础,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的特点,本着简便,易操作原则,建立评价模型考评地质调查绩效。多因素系统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评价对象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系统组成。处于高层次的系统要素更为宏观、更为重要,处于低层次的系统要素则更为具体,更为微观。对评价的分析应由系统的高层次向低层次逐步展开。评价体系框架。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由两部分构成:①绩效目标评价体系(表1),该指标体系用于事前评价;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表2),该指标体系用于事中、事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一是突出用户评价,在绩效目标指标体系中要明确用户,在事中、事后评价中要有用户满意程度指标;二是指标设置尽可能利用项目管理全过程的检查、抽查结论,以减少评价的工作量、减少项目组工作量。

2.2.3地质调查项目绩效事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果把地质调查绩效目标看作一个系统G,则有G={M,Y,J}。公式中:M为项目任务目标系统;Y为项目预算系统;J为预期绩效系统。其中,每个一级子系统要素本身又是一个小系统,如:J={J1,J2},J1为项目产出;J2为项目效益。按照上述思路,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项目组构建了地质调查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表1),并多次征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该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的内容需要项目组填写,评估组审核。三级指标是评判性指标,根据专家评估形成分值。权重和分值的确定。理论上给评价系统分配权重的原则是:权重的分配只发生在同一层次各要素之间。各级要素系统权重之和均为1。在要素系统中,任一子因素在总系统中的权重,等于在自身系统中的权重与所属系统在总系统中权重的连乘积,该子因素处于第几层次,就有几次乘数发生。请专家给各层次所有的因素打分,然后加权加总。评价结果可以按照总分高低排序。专家打分也有一套复杂的程序。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比较烦琐,很难大规模应用。项目组基于多因素权重和打分的思路,最大限度将程序简化,便于操作。具体方法是:①首先在一级指标间分配权重(分值),各指标之和为100;②在二级指标间分配权重,即将一级指标的权重分解到其子系统各要素;③给三级指标分配权重。这样,就把一级指标的权重按系统中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分配到三级指标,各子系统权重之和等于对应的上一级指标的权重。绩效评价。具体评价中,专家组要给三级指标打分。如果将三级指标的权重(分值)视为最高分,专家组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优、良、中、可、差5个档,从最高分扣分,如:优扣0~10%分,良扣10%~20%,中扣20%~30%,差扣50%~100%。这样专家就可以很便捷给出各三级指标的分值,每个项目的分值之和可以作为项目绩效优劣排序的依据。地质调查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最高分值见表1。该指标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绩效评价要检验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作为将来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标准;②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系统评价,判断项目预期绩效优劣,作为项目绩效优劣排序重要依据,为立项决策提供参考;③约束和引导项目组进行自我管理,进而改善项目绩效。

2.2.3地质调查项目绩效事中和事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分值)的确定。按照地质调查项目绩效事前评价的方法和思路,可以构建地质调查事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值),具体见表2。指标体系设计主要从三个环节考评地质调查项目的绩效:①项目立项决策是否科学;②过程管理是否规范,项目产出是否高效;③项目成果应用是否产生预期效果,用户是否满意等。这三个环节分别检查项目立项正确性(项目怎么来),项目完成效率(项目怎么干)和项目应用效果。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绩效评价。按照地质调查项目绩效事前评价的方法和思路,专家组要给三级指标打分。一是对于没有具体数量的指标,仍可按照优、良、中、可、差5个档,从最高分扣分;二是对于有数量的指标,如预算执行率,可确定具体的档次扣分;三是对于已有过专家评定级别的指标,如项目成果报告(图件)评审等级,可按实际档次扣分。这样,就充分利用了项目全过程不同环节的评价结论,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另外,成果获奖等级是一个附加指标,一般情况下阶段成果(事中评价)的获奖不太多,成果获奖也不是必须要求的。所以,如果有成果获奖,将获得附加分,最高为10分,可按照国家级奖、省部级奖等不同档次级别相应给分。因此,绩效评价总满分为110分。财务制度执行规范性指标是个一票否决指标,如果存在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绩效评价将一票否决。该指标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督促项目组、项目法人单位自我检查项目绩效,发现问题或者薄弱环节,自觉改进,从而提高项目绩效;二是专家组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项目排序,作为项目续做或安排下一轮项目的依据,约束和引导项目组提高项目绩效。

3结论与建议

3.1绩效考评是新时期地质调查管理的重要抓手无论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是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地质调查项目的绩效考评势在必行。不同管理目标,不同考评主体的绩效考评,如绩效预算、绩效审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绩效考评将逐步推开。因此,绩效考评是新时期地质调查项目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篇4

关键词:业绩考评;关键细节

中图书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57-02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因此,掌握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绩效管理总流程的五个阶段即准备、实施、考评、总结及应用开发,各个阶段必不可少,而考评阶段更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它不仅关系到整体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涉及员工的当前和长远利益,需要所有参与考评的人高度重视。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文章就绩效考评的几个关键细节进行探讨。

1 实现绩效考评的透明化管理

谈到绩效考评,很多人认为那是人力资源部和各级经理负责的事情,大部分企业在实践中也是如此操作的。在绩效管理的考评阶段,各级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平时的表现,对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评定,然后给予其相应的奖惩。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员工可能会对绩效考评结果有异议,或者由于人力资源部职责所限和专业差距,不能完全了解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这就产生了绩效“闷包”的现象,即员工只知道考评结果,对于考评细则和过程并不清楚。

某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认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意义在于给每位员工相应的奖励,但员工对考评结果很有意见,认为考评结果与自己的实际业绩差距较大。该企业规模比较大,员工也较多,绩效考评主要集中在年终进行,有的直线经理比较负责,能够比较客观的评定下属的绩效等级和绩效水平,而有一部分经理为图省事,直接把评估表格交给下属填写,这样的考评结果自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但不管是哪种评估方式,都只是将结果提交人力资源部,然后等其给予相应的绩效奖惩。于是,绩效考评变成了一种填表游戏,员工绩效处于“闷包”中,他们不知道上级对自己的评价,也不知道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如何,更不知如何去改进自己的绩效。

此案例中最大的问题是绩效考评过程不透明。在这种方式下,绩效考评结果很难让员工接受,并且考核内容较为单一,员工在考核之后不能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个人能力也未得到提升。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某种机制,让员工参与到绩效考评的过程中来,并确保绩效评估过程公正、透明。

2 关注绩效考评中的员工自我评价

让员工参与绩效考评小组,这样可以提高绩效考评工作的透明度。但是,与企业的其他员工相比,进入考评小组的员工代表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能让被考评人员也参与绩效考评工作,则可以提高员工对考评结果的认知度。

在绩效考评中,管理者要设计员工自我考评的环节,在具体评定阶段,要参考员工的自我评定结果,合理设置员工自我考评所占权重,否则,可能造成员工自我认知与企业评定结果的差异,如果两者差别太大,不仅会造成员工投诉,还会影响员工日后工作的积极性。

3 明确绩效考评中的导向

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即绩效考评的导向,并在其指引下进行具体的考评操作。

在绩效考评过程中,通过调整绩效考评小组的功能,并让员工参与绩效考评的具体过程,可以建立绩效考评的透明化机制。接下来的工作是确定绩效考评的标准,即绩效考评的导向。传统的绩效考评往往以员工业绩为导向,在这种导向下,很可能出现“大部分员工绩效表现优秀,而企业整体业绩却呈现不佳”的现象。

当企业的绩效考评标准仅关注员工个人的业务状态,缺少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考虑,不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很好的对接时,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与企业业绩要求是不一致的。为了确保考评指标与绩效指标一致,管理者可以从内部贡献和外部成果两个方面来考核员工的绩效行为。这样既可以避免考评内容与企业成果脱节,又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表现。通常,内部贡献是指员工之间的协作,以及员工个人对团队的贡献等,外部成果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而言的。

4 实施持续性的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表现。对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考评后,管理者除了要对员工进行“论功行赏”外,还需要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表现。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再设计合理的改进目标,并制订具体的员工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改进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找出绩效低下的原因,并选取合适的改进角度和改进方法,以提高员工的能力。管理者进行绩效改进时,可以从分析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结合员工意愿、改进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进行,如表1所示。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应明确制订计划的规则,确定员工绩效改进的幅度,找准绩效改进工作的定位和明确绩效改进的责任,绩效改进计划的规则,如表2所示。

在确定绩效改进计划的规则之后,便进行绩效改进计划实施环节。一要制订行动方案,即制订达到绩效改进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通常,管理者可以采取让员工参加相应的培训、优秀员工的帮扶、观察其他员工的工作表现等方法。二要对改进对象的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及时解答员工面临的问题、适时评估员工的工作情况等。三要对绩效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员工是否实现了绩效改进目标。管理者可以从结果、过程、员工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进行评估。

5 结 语

实际上,如果在思想理论上,提高考评者和被考评者的认同度;在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上,提高考评者的认知理解度;在绩效考评的评定要素指标和标准上,提高其精准度;在绩效考评的全过程中,提高企业全员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关注度,注重考评的几个关键细节,绩效管理一定会达到预定的目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尽管基层国税部门采取的各种考评办法在税收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问题上认识还不充分,经验积累也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综合绩效考评工作的深入推进,当前基层国税部门绩效考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评内容过于笼统,内容针对性不强而不易把握。当前国税干部考核的内容按照公务员法规定设置主要有德、能、勤、绩、廉5项,但是考评的内容规定过于笼统,大都较为抽象,缺乏定量指标的设计。从表面上看,每一项考核内容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大的包容性,是对国税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要求。但这种概括性和包容性的另一面就是过于笼统、空泛,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准则。大而化之的考评要求多,粗线条地考评标准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标准少,使得考评者在操作时难以把握“尺度”,无所适从,只能是泛泛考评。

2、考评措施和方法粗放而不易操作,考评有失公正公平。目前县国税绩效考评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考核方式单一。考核主要采取述职、测评、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致使考核者对干部情况的了解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考核结果缺乏准确性。二是考评定性有余,定量不足。没有很好地将定性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考评往往是凭经验、凭印象、凭感情,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分析。三是考评计分标准不科学。目前国税部门工作考评采用“扣分制”,工作中出现错误就扣分,不干不出错不扣分,这样,每个国税工作人员所干的工作不论多少,简单或复杂,只要不出差错就不被扣分,工作能力与工作效果得不到全面评价,考评显然有失公正公平。

3、考评评价流于形式,未达到约束与激励效果。目前,基层国税基本上没有建立正常的评价机制,随意考评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国税部门为了避免在考评过程中出现“冲突”,本着“和”为主的思想,考评中出现了个个都是高分的情况。考评由管理手段蜕变成安抚工具,使得考评评价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考评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原因分析

当前基层国税部门绩效考评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岗位职责不明晰,绩效目标不明确。近年来,各级国税部门尽管在明确岗位职责上下了很大功夫,国家税务总局也制定了统一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范本》,明确了国税部门执法岗位的工作职责,划清了岗位间工作联系与界限。但在实际工作中,定岗明责工作却不容乐观,表现在:一是岗位设置不科学。基层税务部门未能根据基层工作需要来设置岗位。二是定岗明责不合理。虽然设定了岗位,也规定了相应职责,但实际工作中都是“遵照”领导意见安排工作,一些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屡屡“冲锋陷阵”,相反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上进心不强的同志则“心安理得”,在这种情况下岗位职责与个人工作已没有太大关系。由于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职责不明确,导致绩效目标也就无法明确。 2、尚未健全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衡量不准确。税收管理模式改革后,国税部门除组织收入外,大部分工作主要是服务工作,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难以进行准确量化。除部分纳税业务有明确的办理时限规定外,税收法律、法规极少对税收工作标准进行量化规定,其考评标准不好掌握。同时,基层国税既有税收业务工作,又有行政管理工作,两者性质不一,考评的标准必然不同。而且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务都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这些的绩效衡量就像是用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绩效考评肯定不能准确评定。

3、绩效考评配套管理措施未跟进,绩效考评欠力度。绩效考评是评价国税干部工作是否出色的重要工作,其结果需要得到运用。考评结果与奖金分配、福利待遇、晋升调配、培训机会等挂钩才能起到激励作用。离开考评结果的运用,考评制度即成为形式。目前基层国税部门尚未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绩效考评没有与政治待遇上的荣辱、职务上的升降、经济上的奖惩直接挂钩,导致绩效考评无力。

三、完善基层国税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的思路

国税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国税部门特点和现有管理基础,大胆借鉴企业及其他组织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灵活运用现代绩效考评理论,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规范和健全的岗责体系,确保绩效目标的科学合理性。 随着税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国税部门的绩效考评水平,必须建立科学的岗责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只有有了科学的岗责体系和合理的工作流程,才能针对岗位和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科学构建国税部门岗责体系,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思想,按照新征管模式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法律法规赋予税务机关的职责与权力为依据,以量化细致的工作规程为基点进行规范和健全。

2、制定量化、细化的个人考评指标体系,确保绩效标准的可操作性。

绩效考评指标是进行绩效考评的基本要素,是绩效考评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也是建立综合绩效考评体系的中心环节。基层国税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人员担任的职务与应履行的责任(岗位职责)各有不同,职能各异。因此,在个人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置上,应坚持“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的基本思路,以各部门岗位职责为基础,依据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适应性的设计原则,细分、量化考评指标,多方面构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3、探索科学的考评方法,确保绩效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篇6

县级农电服务分公司绩效考评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范围的所有供电所的绩效考核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每月末召开考核小组会议,综合评定各个供电所的月度绩效考评得分;

(2)对下面供电所提出的质疑进行调查回复;

(3)对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4)向各供电所公开每月的绩效考核情况。供电所所委会主要负责本所的绩效考核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为:

(1)每月初召开绩效考评会议,综合评定供电所副所长、安全员与三个班组上月绩效考评得分;

(2)监督各班长对本班组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3)对各班组员工提出的疑问进行调查并回复;

(4)核实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5)将班组和个人的上月考核情况及时公布并更新。

二.执规考评

执规考评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对必须执行的规定或禁止发生的行为和结果实施的考评。该考评适合于所有员工,执规考评考核周期为一个月。执规考核包括行为扣分指标与行为否决指标,这其中,行为否决指标考核包括供电所、班组行为否决指标和个人行为否决指标,如果发生否决行为,供电所、班组或个人的月度绩效考核成绩直接为零。

三.综合能力考评

综合能力考评在月度考评中采用,涵盖业绩、态度、能力定性标准,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协作性、积极性四个方面进行5个等级定性评价,其中4级为满分,低于4级的每级扣1分,被评为5级的可加1分,为避免综合考评“被和谐”或“强制分布”的出现,笔者认为应规定当选择“5”和“1”时考评者必须用关键事件阐明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个岗位或部门的这一项特别突出。

四.业绩考评

所谓业绩考评就是针对供电企业中供电所所有员工承担的相应工作,运用科学的定量与定性考核方法,对他们行为的实际效果以及他们对企业所做贡献或价值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由于供电企业的生产人员的岗位特点与职能不同,对他们的业绩考核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工作计划考核法、量表计分考核法与工分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工作计划考核法即根据月初或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再对其在相应的考核周期内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这种方法的主要适用对象为供电所的管理层,如供电所所长、副所长以及安全员;量表计分考核法是根据确定的生产规程与质量标准对任务完成的质量、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的相对常规化、模式化的工作岗位,比如供电所的服务班的工作人员;工时定额法就是预先建立了一套工作任务的定额标准与完成分值,每月的月底或下月初对班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统计,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任务不固定、任务分配相对灵活,可以分解与量化的工作岗位,在供电所适用于配电班人员及营业班人员。

1.供电所(所长)业绩考评

供电所(所长)业绩考评包括年度目标绩效责任书考评和月度计划完成考评。年度目标绩效责任书根据本年度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及重点工作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分类业务指标、年度重点工作、执规指标。供电所(所长)月度工作计划考评基准得分为100分,实行月计划与总结的方法。每月由供电所所长认真填写《供电所月度工作计划考核表》,对工作进行月计划与总结。上级考核负责人根据本月计划完成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进行打分。

2.副所长、安全员业绩考评

供电所副所长和安全员业绩考评为月度计划完成考评,实行月度计划和总结制度。每月初由副所长和安全员根据自己岗位职责和上级工作要求,填写本人本月《重点工作计划表》,每月结束后,由供电所绩效考核小组(所委会)根据本月重点工作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考评,并进行打分。

3.服务班业绩考评

对服务班而言,由他们的工作相对常规化、模式化,可以采用量表考核法的方式,其主要工作环节是确定班组的关键绩效事件,根据现有的生产规程、管理规范等对班级与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细化描述,再编写出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参照。

4.考评成绩

依据考评内容,供电所绩效管理将工作及目标分为执规考评和履职考评两部分,其中履职考评又包括重点工作考评(业绩考评)和综合能力考评两类。为监控和促成绩效目标实现,对目标实施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以年度绩效责任书为结果控制载体,以月度绩效卡为过程控制载体。年度绩效责任书和月度绩效卡基准分均为100分,依据考评细则扣分。

(1).供电所(所长)考评成绩

县级农电服务分公司绩效管理组对供电所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反馈给供电所。并依据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供电所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上。供电所(所长)考评成绩计算如下:供电所的年度绩效考评得分为绩效责任书考评得分和月度考评得分加权值之和。考虑到供电所以指标完成情况的结果控制为主,辅助以月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过程控制,因此供电所年度责任书考评得分在供电所年度绩效考评中应占较大比例,一般以7:3的比例进行计算。供电所年度绩效考评得分=供电所年度责任书考评得分×70%+供电所月度绩效得分平均值×30%。供电所年度绩效责任书得分=100±分类业务指标考评±年度重点工作考评-执规考评扣分。供电所的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

(2).副所长和安全员考评成绩

供电所所委会每月对副所长、安全员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进行反馈,并依据供电所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副所长、安全员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副所长、安全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工作计划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

(3).班组(班长)考评成绩

供电所所委会每月对各班组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进行反馈,并依据供电所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各班组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服务班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业绩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配电班(营业班)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班组实得工分/同类班组实得工分均值×100±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4).班员考评成绩班长对班员的考评每月在所委会完成对班组的考核后进行,考评结果报供电所所委会审定备案。服务班班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业绩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配电班和营业班班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个人实得工分/同类员工实得工分均值×100±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

5.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评结果能否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企业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考核结果,是绩效管理能不能深入持续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关键。企业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将其应用于员工的薪酬分配、岗位调整以及培训与改进等各个方面。

(1).绩效考评结果信度和效度的确定

良好的绩效考评结果能很好地反映绩效考评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这就是所谓的绩效考评的信度与效度。在运用绩效考评结果时,要做到科学、合理,首先要进行对考评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分类操作。信度是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收集到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员工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工作任务信息是否准确,还包括信息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信息考虑的是不同的考评者对同一个人的考评的一致性。效度是绩效管理结果反映的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程度。绩效管理的信效度是保证绩效考评结果是否能科学应用的必要条件。

(2).绩效奖酬的分配

供电所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业绩考核兑现奖挂钩,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与月度奖金挂钩。年度、月度考核兑现标准基数按照宁夏电力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由于供电所各岗位重要程度和责任大小不一,为了充分体现奖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和合理,体现了“按岗分配”的理念,可根据岗位重要程度确定供电所各岗位奖金分配系数,。同时由于供电所地理位置、工作生活环境、人均工作量等不同,导致各供电所之间工作艰苦程度和工作任务量等不同,为了消除这些因素对奖酬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可根据不同供电所的自然条件、人均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供电所的单位系数。同时要考虑到供电所单位系数应遵循的原则即增减平衡的原则,也就是说农电服务公司范围内农电员工奖金总额不变。供电所考核兑现计奖公式如下:考核分系数=考核分/100

(一)供电所兑现

1、奖金基数:A0=X÷Y其中:X-奖金总额,即各分公司对所辖供电所计划奖金总额;Y=∑(供电所奖金系数和×供电所考核分系数×供电所单位系数);

2、供电所兑现金额:A=A0×A1×A2×A3其中:A0-奖金标准基数;A1-供电所考核分系数;A2-供电所全员奖金系数之和;A3-供电所单位系数。

3、所长兑现金额:B=A0×A1×A3×B1其中:A0-奖金标准基数;A1-供电所考核分系数;A3-供电所单位系数;B1-所长奖金系数。

(二)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兑现

1、奖金基数:B0=(A-B)÷F1其中:A-供电所兑现金额;B-所长兑现金额;F1=副所长奖金系数×副所长考核分系数+安全员奖金系数×安全员考核分系数+∑(班组考核分系数×班组员工奖金系数和)。

2、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兑现金额:C=B0×B1×B2其中:B1-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奖金系数;B2-副所长(安全员、班长)考核分系数,班组考核分系数等于班长考核分系数。副所长、安全员、班组的年度绩效考评得分等于月度考评得分平均值。

(三)班员兑现

1、奖金基数:C0=(B0×C×B2)÷F2C-∑班员奖金系数;F2-∑(班员奖金系数×班员考核分系数)。

2、班组成员兑现金额:E=C0×C1×C2其中:C1-班员奖金系数;C2-班员考核分系数。班组成员年度绩效考评得分等于月度考评得分平均值。

6.绩效辅导与沟通

绩效辅导与沟通是直属上级与下级在考核过程中,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连续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上级在必要时对下级完成任务工作过程中进行适时辅导。绩效辅导与沟通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分公司领导要与供电所所长、副所长以及安全员进行沟通;班组长要及时与班组员工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情况,重点要关注那些工作业绩不太好的员工,通过沟通,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帮助,及时纠正偏差。在绩效周期结束后,管理层应该采取正式面谈的形式与下属进行沟通,以帮助员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绩效目标。

7.绩效考评申诉

当被考核的供电所、班组、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可逐级向上级农电绩效管理组提出申诉,申诉流程为:

(1)提交申诉表。在绩效考评结果后2个工作日内,由对考评结果有异议的组织或员工填写绩效申诉表,提交上一级农电绩效管理小组。

(2)申诉内容调查核实。绩效管理组在收到申诉表后的3个工作日内开展调查、核实,形成申诉调查报告。相关人员须配合调查,凡参与调查的人员须据实提供情况,并对调查事项保密。

篇7

【关键词】 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personnel’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ith the most valid mode.Methods With the highly effective information network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our hospital applied the way of assessment,target management,compulsory assignment to appraise the nurse staff’s performance unfairly and openly since April 2002.Results What we have done carried out education training,guaranteed the implement of target,improved staffs’ performance and communication,helped to develop nursing personnel’s future career,build up th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d so on.Conclusion It’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l to bring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nursing personnel’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nursing;performance assess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

良好的工作绩效是医院的重要目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有效控制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1]。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绩效考评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为适应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我院从2002年4月起,在护理人员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以绩效改进为中心组织实施,积极发挥绩效分配的杠杆作用,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绩效考评规则,为培训、薪酬、晋升、岗位人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护理人员在德、勤、绩、能等绩效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起到激励员工、增进沟通、增强护理队伍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组织效率等目的。现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效果介绍如下。

1 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

在护理管理中建立绩效考评体系,首先要护理人员理解绩效考评体系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建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帮助护士们了解医院的组织期望要求,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明确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人员考评的一个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以绩效改进为中心,根据绩效考评标准公平、公开、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工作人员,目的是将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去,激励员工,以评促改,不断促进个人绩效提高,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2 绩效考评标准的制定

科学确立绩效考评标准是提高绩效改进的依据,是绩效考评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2.1 制定绩效考评的原则 遵循绩效考评内容切实反映实际各级护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和保持开放性沟通、客观性、常规性、可操作性、发展性的原则,制定护理部、护士长至护士的绩效考评标准。强调考评指导思想与医院文化一致,真实反映各岗位工作职责内容,注重关键点的指标,考评项目尽量简明、精炼。为保证考评程序化、标准化、效率化,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电子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1,2]。

2.2 绩效考评的内容

2.2.1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的组成内容 绩效考评评分信息系统分为科室考评、考评查询和考勤记录。科室考评评分为考核表类别维护、考核评分表维护、考核评分表分发、考核评分表自评、考核人评分录入、考核评分表审核。考评查询分为个人查询、人事查询和考核监控。考勤记录分为科室考勤记录和人事考勤记录。

2.2.2 绩效考评内容 (1)个人评分表项目包括:科室、姓名、级别、考核时间、评定分数(自评和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说明、个人意见、审核人签名。(2)管理人员基本考核内容包括:组织领导能力、计划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工作绩效、协调沟通、责任感、创新发展、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内容。(3)护士基本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知识和技能、主动性和责任感、组织纪律、工作绩效、合作性与创新性、特殊贡献加分项目、红灯警示扣分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科室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和组织目标确定本部门的绩效考评标准和项目权重数。

3 绩效考评的实施

3.1 考评前培训 制定绩效考评过程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双向沟通共同确立绩效考评标准,保证了考评标准的客观性和可行性,使考评更具说服力。由各级管理人员负责考评前培训,使其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掌握考评方法、内容、时间、程序,做到事前明确组织期望要求,保证绩效考评的有效性,达到持续绩效改进的目的。

3.2 区分考核表类别 依照逐级考核法,按照管理层次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护士,护士分为A级、B1级、B2级及新毕业四个级别。

3.3 确定考评周期 常规绩效考评周期为1个月,要求在下个工作月10日前完成上个月所有人员考评工作,提交医院人事科审核。

3.4 考评方式 采取自评与上级评价双结合的方式。先由主管根据被考核人级别每月分发个人评分表,被考核人先对照标准自查自评,然后按管理层次逐级审核报告,上级审定,每月有考核说明。

3.5 考评分值与比例分配 按照强制分配法,将考评底分统一定为100分,10分为加分奖励项目,总分为110分,设倒扣分项目,考评工作完成后电脑自动统计分值。考核比例:<90分占10%,90~94.9分占20%,95~100分占40%,>100分占30%。考评结果与岗位工资、奖金绩效分配挂钩。

4 讨论

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实施效果探讨。

4.1 教育和培训作用 实施绩效考评规则后,在护理管理上,管理者每月依据归因理论,根据绩效考评指标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护理人员发生问题的因素,找出缺陷的内外原因[2],做好“缺陷”管理,对个人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考核反馈中肯定成绩,强调工作表现积极的方面,给予成就激励,这对建立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此外,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和教育培训,帮助护理人员认识自己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共同制定改进的方案,使护士获得建设性的反馈意见,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适时采取面谈方式教育培训,起到持续绩效改进、促进护理人员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作用。这种绩效考评方法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员工的不足之处,减少考评结果中人为的误差,避免因晕轮效应、趋中效应和近因效应等所带来的误差。

4.2 保证护理组织目标的实施 考评结果显示,护理总体组织目标确立后,部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各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管理和责任要求,主要表现为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违反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发生问题,在护理总目标中制定相关对策纳入考评规则,要求护士全程参与,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使科室工作目标达到与护理部工作目标整体联动,使护士在整个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中有明确的职责。将组织目标的实施纳入考评规则中作为考评要素,让护理人员充分参与组织目标的执行管理过程,变上级被动式管理为全员的主动式管理,从而保证了护理组织目标的落实,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工作中尽量使个人行为符合工作目标,促进了护士行为的自我控制,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4.3 工作绩效的提高 通过绩效考评分析,有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清、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根据绩效情况反馈,按照各岗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重新修订各级别岗位说明书,要求人人签署岗位承诺书,以完成岗位职责作为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考评内容。岗位职责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关键点,将岗位职责落实到绩效考评中后,使护理人员关注自己的工作效果,关心工作质量,把“病人是否满意、工作是否规范”作为想问题、做工作的出发点,主动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断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3]。

4.4 加强沟通协调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变单向控制式管理为双向的互动式管理,促成了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4]。

4.5 激励作用 奖优罚劣是护理人员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中,使用了在基础分加分和减分及红灯警示一票否决的办法,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确定护士对组织的贡献,以此作为组织奖罚决定的依据,这种以正强化激励,争创优良业绩为主,辅以适当的负强化以约束不良行为保证工作技师的激励机制,使护理人员产生了强大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在一个支持、合作、平等的条件下,促进了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6 科学信息化管理作用 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放考评表,全程网上考核、管理、信息畅通,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起到护理绩效考评科学信息化管理高效有序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程序分析各种护理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护理现状和动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人员调整、培训、转岗、留聘等多种措施,以保证用较少的人力资源获得较大劳动成果,使各护理岗位的人员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达到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目的[5]。

通过建立系统、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目标管理法、强制分配法等管理方法,配合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经过3年多的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实践,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绩效,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保证了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孙玲芬,张洁.绩效考评在护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18(10):1768.

2 高静,成翼娟.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护理管理,2003,17(11):1282.

3 廖玉联,黎月英,梁锦屏,等.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24.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绩效考评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正在实施着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在绩效考评的引导下创新其管理理念与模式,良好的预算管理能够促进财政的使用效益与资源的综合效能相互结合,从而有助于为构建完善的公共预算体制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性

(一)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概述

预算绩效考评体系是指有关部门建立绩效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评价方法并设定部门预算的评价标准、指标,然后对其进行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的评价。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除了组织与实施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要落实上级部门给出的预算支出整改意见,预算绩效考评的重点应放在具有明显社会与经济影响的项目支出上,其在制定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时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

(二)实施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的必要性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能够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经费盲目浪费的现象,而且能促进各项事业的有效完成,对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不同的是,绩效预算考评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这也顺应了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时代潮流。另外该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是当务之急了。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推行预算管理绩效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

近几年,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引入了绩效考评理念,但是仍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受传统经济体制与观念的制约,尤其是缺乏对绩效考评的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重视项目开发而忽略经费的利用情况等问题。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部门的管理与责任意识不够,没有与财务部门共同协作进行预算绩效考评。

(二)缺乏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的目的是在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对各个部门的公共财产进行综合性的考察。但目前在该体系的实际操作中在选择考评对象、确定绩效目标与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此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单位预算资金的支出凭证缺乏准确性。这个问题不仅导致了每个部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欠缺积极主动性,而且会造成该体系的实施只是流于形式,使绩效考评丧失了其具有的权威性。

(三)对绩效考评的结构缺乏全面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包括财务考评和业务考评,对于财务考评,包括资金的落实、项目实际支出等。对于业务考评,包括业务活动树立项目目标合理性、项目的完成情况与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体现出业务考评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是预算绩效考评的重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资金绩效考评缺乏全面的研究,对定性的考评比较多,定量的考评比较少,这样便降低了预算绩效考评的信息可信度与价值。

三、强化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程度,强化责任主体

对于强化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首先应加强对其的思想重视程度,使之真正地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加强单位的预算管理以及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另外要强化责任主体,对于科学编制单位预算,提升其内部控制水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并不同于一般经营的企业,它不能直接被看到经济效益,因此很难通过成本、产出或效率对其进行评估。针对目前的问题所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工作方法,首先,将与部门职能、重点任务等联系紧密的项目作为主要考评对象,其次选择以定量指标考核为主,再加以定性指标进行辅助,从而增强绩效考评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利用价值,另外需要制定出具有共性的考评指标来应对部门与项目的不同特点,有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纵横可比性。

(三)加强对预算管理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需要加强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实际运用,将其作为年度预算的主要参考依据,坚决取消实施效果差的项目,或减少预算资金的分配。并且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另外需要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评结果的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有利于培养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其透明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对于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层面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绩效(Performance)又称为工作绩效,主要是指组织中的特定工作主体一段时间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在不同层面的有效输出。其包括特定工作主体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集中反映了其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以及相应的工作行为、方式和成果。绩效考核就是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绩效评价在西方被认为是企业创新价值的有效管理手段之一,而在我国尚未引起企业管理的足够重视。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绩效管理(Performancemanage mant)是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其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整体组织的绩效。即企业绩效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主要对象,以绩效目标的评价为依据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一种整合组织、团队和个体目标,开发它们的潜能,持续改进员工、部门和组织绩效,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中心环节之一。

为此我们可以综合界定绩效管理的一般内涵,即:绩效管理是一种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使用,正确管理和调控组织和个人的工作活动,持续改进其绩效水平,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以达成确定的组织目标,并实现组织、员工和顾客期望的过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伴随管理活动全过程,侧重信息沟通与绩效提高,强调事先沟通、事中管理、事后考评三位一体的系统管理。绩效管理离不开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作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只出现在特定时期,侧重于判断和评价。通过绩效考评,可以为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提供资料,帮助组织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和有效性。总而言之,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将绩效考评纳入绩效管理制度当中,才能对绩效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绩效管理的系统认识

我国中小企业通常认为绩效管理工作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但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战略目标的分解与传递、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评估、员工的激励等多个环节。大多数中小企业领导层把绩效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绩效评估,从而导致企业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几张评估表格的年初设计、年终的填报和认定工作,而进一步的绩效分析、绩效反馈与沟通、改进与提高等环节工作并没有真正开展。

(二)缺乏完备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绩效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提高绩效管理效率。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在内部建立起这一系统,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并不仅仅局限于员工绩效原始信息,还应包括绩效考评的内容、标准、指标等各方面的内容。

(三)绩效文化建设滞后

中小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的标志是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并成为员工行为的准则,而对员工行动的评价则正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但多数中小企业对绩效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企业文化建设人偏离绩效的管理目标,体现不出绩效管理的导向,绩效文化氛围不够,不能让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员工内心,无法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细化的企业绩效改进计划

许多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目的认识不清,只是简单地对绩效评估后的结果进行奖与罚,而没有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很好地运用,没有对绩效改进作出具体而明确的量化和细化,从而导致绩效管理效率不高,无法体现绩效评估的意义和价值。

三、优化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员工绩效考评的内容

员工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和结果进行考核、考察、测定的考核活动,即根据员工承担的任务目标和职位标准,比较和考评其在确定期限内的工作绩效和组织贡献情况的工作过程。由于同一组织中的员工们具有不同的内外因素和工作复杂性,导致他们在工作绩效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之时行科学考评,从而决定对不同的人采取适宜的管理举措,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1、工作业绩考评。工作业绩是指员工职务行为的直接结果,工作业绩考评就是对员工职务行为的直接结果进行考评的过程,主要包括完成工作目标的质量和数量、效率、成本、工作绩效的改进程度及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等。这一考评的过程不仅要说明各级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考评促使员工有计划地改进工作,以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

2、工作能力考评。工作能力是指参照职能要求,员工在一定的时间内担当职务的能力。工作能力一般由工作的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常识、技能、技术或技巧、工作经验、体力等部分组成。

3、工作态度考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在工作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如纪律态度、成本意识、协作性、责任感等。员工工作态度是其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过程中的干涉变量之一,如工作态度有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

4、工作潜力考评。工作潜力是指员工具有的潜在工作能力,即员工具有但并没有在工作中发挥出来的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常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必须以工作分析和任务目标分解下达体系为基础进行指标设计,根据考评目的,对被考评对象的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完成这些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了解被考评者在该岗位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工作方式等,初步确定绩效考评的各项要素。

1、设计绩效考评指标库。即应基于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基础原则、依据和基础,建立一个适合 小企业运营特点和战略需要的绩效考评指标库。

2、选择针对不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评指标。选择考评指标必须针对被考评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而定。

3、确定不同绩效考评指标的比重。这种权重的规定并不需要明确到每个绩效考评指标上,一般是分为三个考评维度指标:业绩考评指标、能力和态度考评指标。

(三)大力培训绩效考评的职能部门人员

绩效考评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考评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取决于考评者的考评能力,考评者的任何失误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评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环节的有效性,常见的考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考评的目的和重要性培训。考评者的考评目的不清或不够重视考评的态度,是导致考评工作出现误差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考评者充分理解考评的目的、重视考评工作。

2、考评方法和程序培训。使考评者充分掌握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理解掌握具体的考评程序,熟悉绩效考评的各个环节、步骤的使用的技术及注意事项,使考评者对之产生认同感。

3、考评内容、指标、标准培训。统一各个考评者对于考评指标、考评标准的理解,实现绩效管理程度公平。

4、绩效反馈和绩效指导培训。帮助考评者掌握绩效反馈面谈和绩效指导运用的各种技巧。

(四)制定详细的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持续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绩效考评结果最突出的运用在于为绩效改进服务。因此,绩效改进的过程就是绩效管理的过程。绩效改进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员工基本情况、直接上级和基本情况以及该计划的制订时间和实施时间。

2、根据上个绩效考评周期的绩效考评结果及其反馈结果,确定该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意见。

4、明确经过绩效改进之后要达到的绩效目标。

5、管理者和员工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马新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侯坤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版

篇10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绩效考评管理

公共图书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前沿阵地和服务窗口,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服务网络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对推进文化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动力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服务能力水平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绩效考评。

一、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要实行绩效考评制度

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设置定性和定量指标,对企事业单位中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工作业绩、工作效果及其对单位的贡献和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

(一)有利于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如果没有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所有的馆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馆员庸、懒、散、浮、拖的现象将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工作的有效推进。高效、系统、健全的绩效考评制度将有效地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公共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不仅是文化传播的窗口,更肩负着集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为一体的职能职责,因此,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对外形象。基于此,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的意义可见一斑,它不单单是为每位馆员提供了获得相应报酬、奖惩和晋升的客观依据,更重要的是让馆员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使公共图书馆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

(三)有利于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工作

公共图书馆实行绩效考评管理制度,不仅能将员工的工资与其工作业绩、工作岗位挂钩,更能激励员工加强思考,该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创新性地把工作做好、做扎实,以使自己在绩效考评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二、公共图书馆绩效考评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一)目的不明确,定位有偏差

绩效考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图书馆员工工作业绩的考评,激励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从而促进图书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目标定位将直接影响绩效考评的实施。目前,许多图书馆的绩效考评都局限于年度的评先选优,忽视了对员工平时工作的考核,导致馆员对绩效考评的目的模糊不清,简单地认为绩效考评只是形式主义,不管考不考核,最终的结果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没有意识到,绩效考评只是提升工作水平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对绩效考评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会使馆员消极对待绩效考评管理工作,不认真、不严谨,自然也不会通过考评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样的绩效考评也毫无意义可言。

(二)考评标准不完善,考评指标不科学

在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考评管理中,通常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如对员工按“德、能、勤、绩、廉”几方面进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分级评价。这种考评标准抽象、模糊、脱离实际,没有将考评标准进行有针对性地细化,没有根据部门、岗位、学历、层次等方面的因素对不同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考评标准,使考评者区分不出不同的馆员的工作业绩和工作完成情况,这样的绩效考评结果不公正、不客观、不明确,考评过程变得形式化;另外,含糊不清、定义不明确的考评指标会导致不同的考评者对考评标准的差异化理解,造成考评标准全靠主观意识,从而影响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绩效考评流于形式

目前,仍有很多图书馆不重视效考评工作的宣贯、培训,没有及时地将绩效考评工作的目的、作用、方法等向员工宣传、解释,致使许多馆员对绩效考评工作的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认为绩效考评只是走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最终结果仍然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如果管理者也不重视绩效考评工作,没有及时地将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员工就不知道自己的考评结果及工作业绩情况,这样的绩效考评结果就是流于形式,不仅不能有效地改进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反而可能导致图书馆工作效率降低,馆员缺乏工作活力及动力。

(四)考评结果等级单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图书馆绩效考评结果往往简单地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同时规定了员工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占比,却没有明确规定“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等级的占比,导致绝大多数员工集中在“称职”这一等级上,而“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的员工几乎没有。实际上,在“称职”这一等级上的员工,业绩表现却是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业绩表现不错的员工,碍于“优秀”指标有限,只能下降到“称职”这一等级上;由于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部分工作表现欠佳的员工,也能被评定为“称职”,这一现象是由简单的考评结果等级所导致的。也就是说,不论工作业绩怎样,绝大部分馆员都享受着同等待遇,这样的绩效考评,难以达到既定的激励目的,反而会影响原本工作业绩不错的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五)绩效考评执行者心理认知存在偏差

绩效考评的执行者实际上就是绩效考评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其业务水平与心理认知直接影响考评结果及绩效考评工作的有效性。员工绩效考评工作影响着员工的工资绩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图书馆绩效考评执行者往往怕得罪人,怕丢了“选票”,以致不愿意实事求是地考评,通常都会作正面的评价,以致所做出的考评结果含糊其辞,不客观公正。

三、如何有效改进公共图书馆员工绩效考评管理

(一)确定符合公共图书馆发展实际的绩效目标

确定符合公共图书馆发展实际的绩效目标,有利于馆员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并能够通过绩效考评了解馆员的业绩信息。制定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图书馆整体发展目标与各部门、馆员个人的工作目标联系是否紧密,是否能够有效调动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实行“年度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至月,严格执行“月计划与总结”制度,馆员在每月月初填写本月的工作计划,每周填写工作完成进度,月底进行工作总结与绩效考评时,通过对比当月工作计划与当月工作总结,能够一目了然地对比每个馆员的工作业绩及工作完成情况。如此一来,将绩效考评作为工作计划目标管理的手段,贯穿于平时日常工作之中,从而使馆员意识到,绩效考评只是手段,通过这种手段来使各项工作上水平,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才是目的。

(二)制定可量化的考评标准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标准,是公共图书馆绩效考评管理工作的关键。其中,“因人而异”的考核方法是核心,即考评要求、项目及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馆员的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对馆员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周期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并时时跟踪馆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考核标准要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要明确工作量、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等,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兑现馆员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以此斫∪激励机制,发挥绩效考评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培训宣贯,营造全员参与绩效考评的氛围

公共图书馆员工绩效考评管理系统是一套复杂、完整、科学的体系,如果不及时对全体馆员进行宣贯培训,将导致体系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落地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绩效考评工作正式开展前,要以座谈会、集中会议、征求意见、答疑、印发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开展宣贯培训,使全体馆员都了解什么是绩效考评体系,它是通过什么内容、方式进行考核,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切身利益关系等,从而引起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视,营造全员参与绩效考评的良好氛围,保证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在公共图书馆传统的绩效考评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内部评价,而忽视了外部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不够客观、真实。在评价工作阶段,应积极思考,创新评价方式,拓展参与评价的主体,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进行。内部评价主要包括图书馆领导、部门领导和馆员之间的自评和互评;外部评价即服务对象、外聘专家等的评价。其中,由于外部评价比内部评价更加客观,更加有说服力,在评价结果中的占比应当更重。这样一来,将读者的满意度评价与员工绩效薪酬直接挂钩,用机制倒逼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

(五)建立考评结果反馈沟通机制

建立考评结果反馈沟通机制,就是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以改进大多数馆员“一问三不知”的现状,即不知道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不知道绩效考评的标准和依据、不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既要让馆员参与绩效考评,同时又要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并提出努力方向及下一步工作目标,这样的“双向沟通”机制,有助于馆员自我认识、自我总结、自我提升,从而促进图书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实行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引领员工成长,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为全面实现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所有文化事业单位都非常有必要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利用好绩效考评管理制度这个有效的工具,有效激活人力资本,实现各项工作水平提升,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丽.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馆员绩效考评实践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6(4):47-53。

[2]郑建英.公共图书馆加强绩效考评管理的思考.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51-53。

[3]范佳佳. 全评价理论在学科馆员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图书馆杂志,2012(9)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