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疗服务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疗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疗服务

篇1

20世纪80年代初,阮德章从南通医学院毕业以后,在当时的县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十多年。40多岁时,他到如皋尘洁医院外科工作。2001年前后,全国各地医院改制期间,他离开了公立医院,在当地多家民营医院行医,还当过院长。

2012年,阮德章到了退休年龄,他想着开办一家普通外科诊所,却一直没有获得批准。

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更早一些公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中,更明确提出,“个体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

听到这个消息,阮德章十分高兴,他希望这一次有机会圆自己的“诊所梦”。

按照上述《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同时,文件提出明确考核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完善分级诊疗需要借助市场力量,与其处处限制医生行为,不如让他们去自由执业开诊所,同时逐渐赋予诊所医保定点资格,这才能实现“首诊在基层”的目标。

分级诊疗思路在中国已提出多年,政府意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然而,因为长期的医疗资源错配,使现实中诊所供给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弱化,分级枢纽失灵。同时,大医院规模迅速扩张,对基层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人们无论“大病”“小病”仍直奔大医院,看病难的矛盾愈发突出。

如今,新的目标已提出,要想打破分级诊疗怪圈,需破除区域卫生规划、医生执业限制、医保定点资格授予等种种政策障碍。 难获批的诊所

2012年,阮德章动了开一家普通外科诊所的念头,但他前往当时的如皋市卫生局咨询时,被告知因没有规划而无法开办。他没有死心,按照当地规定提交材料,开始“”。

阮德章的申请迟迟没有得到回音,在他的一再催促下,卫生局正式回复,根据《如皋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该市“不再重复增设普通个体诊所,对现有的个体诊所加强管理和完善;鼓励发展填补市内空白的特色专科诊所”。

上述规划还提到,“城市500米直径范围内不得重复设置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基于这些原则,如皋市卫生局曾公开回应,本地医疗资源趋于饱和。

无奈之下,阮德章只好提出办理特色诊所申请,如皋市卫生局受理后,要求他补充材料,包括“有关机构鉴定或认定的,能够治疗骨关节炎、脉管炎、淋巴管漏、面肌痉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疑难病技能的证明材料”。在阮德章看来,市卫生局对“特色专科诊所”界定模糊,因此他无法找到合适的机构来出具相关鉴定,诊所的审批也就此搁置。

较真的阮德章开始与卫生局对簿公堂,卫生局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理他的诊所办理申请,控告政府部门在“特色诊所”审批申请中不作为。最终,法院虽然认定卫生局确实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相关事务,但又判决卫生局的审批决议合理。

“我早年的同学在江苏、上海一带的三甲医院,不少都作到了院长和科室主任。没想到,我为了办个诊所就折腾好几年。”阮德章说。

除了区域卫生规划,阮德章发现办一个诊所,还要突破重重关卡。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开办诊所需要“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但江苏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并“通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开业考试”。

如皋卫生部门认为,阮德章曾担任外科医生的尘洁医院只是一级医院,虽然他的内科、外科的从业经历都超过五年,仍不符合规定。

阮德章则认为,国家只设立了《执业医师证书》和执业五年的要求,江苏省开业考试的规定并没有充分的根据。而且,开业考试一年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会延误一年时间, 管制惹的祸

阮德章的遭遇并非个案,随着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了解越来越多,不少希望开诊所的医生都联系他,咨询意见,寻求帮助。

中国目前的医疗机构管制主要体现在人员的资质和机构牌照两方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一些医生选择个人开业,形成中国最早的个人诊所。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逐步建立执业医师制度,获得《医师执业证》成为行医的基本条件。同期,《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牌照管制开始趋严。很多地方几乎都通过设立额外条件,严控诊所牌照发放,并将其写入区域医疗设置规划。

此外,对申请者执业年限、职称等级等方面限制也不少。一些地方规定,医生想开诊所,需要在三甲医院工作十年以上。

广东珠海的医生许伟明,为了给自己的诊所一个合法资格,跟政府磨了近十年才如愿。

在这样的管制政策之下,中国的私人诊所发展被抑制。2001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私人诊所数量为13.7万家,之后下降,到2005年,才恢复到13.3万家。卫生部门甚至不再对私人诊所数量进行单独统计,而是将私人诊所与厂矿、学校的医务室、卫生所等医疗机构合并计算。

随着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企业和学校下属的医疗机构也大量被合并或者取消。在21世纪的开头十年里,这两类机构减少了7.1万家,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

以江苏如皋为例,1990年,当地个体诊所开业为131家,企事业单位卫生所84家。到2012年,个人诊所和企事业单位诊所下降56家,截至2014年,稍反弹至60家。

由于供给不足,诊所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的作用被严重遏制。2015年4月,全国19.1万家诊所提供的服务量,不到当月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8%。

与很多地方一样,如皋市也确立了医院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以达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要求。但是,当地规划一方面提出500米之内不得重复设置同类别的医疗机构,限制基层医疗发展;一方面又提出“可增加床位2000张”,做大做强公立医院。

《财经》记者接触的一些希望开诊所医生都遇到了共同的情况:对于开办诊所的申请,卫生部门答复几乎全部都是“暂时没有规划”。

严格的管制无法完全压制医疗市场对于个人诊所的需求。郑静晨(化名)原在一家二级公立医院任职,2000年前后,他走出体制,辗转多家民营医院任职。再后来,他试图申办自己的个人诊所,最终未获批准,只能在自己家里开了一家“黑诊所”,等待着有一天能取得“合法”身份。

为了规避风险,他通过关系,把自己的诊所挂靠在社区服务中心下面。十年来,郑静晨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诊所,为慕名而来的患者治病。他心存侥幸,“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一些,不让患者出安全事故,应该没事”。 基层医疗分化

限制诊所的同时,中国的各级政府寄望亲自举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分级诊疗。中国目前已具备了一套“分级诊疗体系”,比如,在城市有“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三级体系,农村有“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体系。

截至2015年4月,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达到72.8万家(不含诊所)。然而,现有的分级诊疗体系呈现分化趋势,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做大做强,而另一些则面临不断萎缩的窘境,分级诊疗枢纽由此失灵。

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人口聚集带来医疗需求增长,一些乡镇卫生所和社区服务中心并不满足于提供全科服务,规模不断扩张。2012年前后,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结果逐渐出炉时,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的部分乡镇医院晋升三级医院。

按照中国的医院分级标准,乡镇卫生院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一般只能评为一级,其职责是提供预防等公卫服务,并针对社区进行多发病、常见病管理,并对疑难重症患者转诊。

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也在分化。湖南浏阳市一家乡镇卫生院院长高洁指出,有的乡镇卫生院收入达到千万元级,逐渐向县级医院看齐;而一些偏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只有上百万元收入。

由此,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弱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2010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58.4亿人次,其中医院20.4亿人次,占比为34.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1亿人次,占比为61.8%。而到了2014年,前11个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就达67.7亿人次,医院占比上升至38.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降至57.9%。

中国大医院同时提供普通门急诊服务和住院医疗服务,凭借着医疗资源优势,在医疗市场上切走的份额越来越大,患者本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接受普通门急诊服务,却纷纷涌入大医院。

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设置,简单手术本是其业务范围,但在现实中,许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手术可做。

基层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数量在2010年前后达到4111万人次的高峰,此后慢慢下滑。到2014年,前11个月基层医疗机构的入院人数只有3528.1万人,这意味着一些简单的手术已经被放弃,患者涌入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医疗成本和患者支出走高不可避免。 分级诊疗梗阻

欧美发达国家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制度设计和国际经验,早被国内官员和学者熟知。

英国的分级诊疗主要依赖于自由执业的全科医生诊所。政府向全科医生购买服务,全科医生组织承担大部分资金的使用和分配。因此,全科医生不仅是医疗体系的守门人,还决定卫生资金的流向和患者的就医选择。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曾经指出,英国90%的门诊由全科医生承担;而且,由于大部分患者根本不需要转诊,因此英国只有约20%的患者会流向医院。

香港的情况也基本类似。2007年,香港医管局下设的公立医院和公立诊所,支撑着91%的住院患者、29%的门诊患者的医疗服务;私立医疗服务体系支撑着9%的住院患者、72%的门诊服务。香港地区的初级诊疗服务主要是由充分竞争的私立诊所提供的。

因此,朱恒鹏一直主张,中国应该解放医生,鼓励医生开办诊所,建立竞争性社区诊疗守门人制度,完善社区首诊。

不过现实则是,以自由执业为基础的个人诊所长期被抑制,无法接起分级诊疗重任。政府还不得不寄望于过去建立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探索建立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把更多患者留在基层。

然而,这一愿望落地的一个主要障碍来自于医保支付系统的缺陷。

为了控制费用,医保付费本来应该是适当偏向于成本更低、收费更低的医疗服务机构,引导患者留在基层。然而,中国医保体系中缺乏针对诊所的制度设计,单纯的诊金模式使诊所承受市场压力:定价太高,患者难以承受;定价太低,意味着要跟公立医疗机构一样依赖检查和药品赚取收入,同样令患者却步。

医保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也形成障碍。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曾尝试接管两家位置偏远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并派遣医生到邻近的两家乡镇卫生院帮扶,此举确实留住一部分患者。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费用更低,占用医保资金更少。但时间一长,中医院院长孔庆民就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其中一家卫生院每年的医保额度只有500万元,这使得卫生院不得不控制患者数量。

篇2

一、进一步宣传好健康扶贫政策

充分运用网络、微信、LED显示屏、宣传画、宣传版、宣传折页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健康扶贫政策,做到健康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二、稳步推进医疗保障政策落实

继续协调县医保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按照医疗保障高效、适度的要求,全面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五道保障线,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确保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的适度要求。

三、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

(一)提升县级医院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一是改善县级医院就医环境。科学设置使用县人民医院医养康复中心大楼、县妇保院“三合一”大楼,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尽快投入使用。二是推进县级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县政府已批复核定县直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医护人员404人,计划2021年招聘医护人员145人。三是强化医联体建设。积极争取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帮扶托管二级医院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县人民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县中医院与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妇保院与市妇保院合作联盟和新余市中医院对口支援县中医院等医联体积极作用,重点加强骨科、急危重症科、心血管内科、妇科、儿科等专科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二)加强乡镇卫生院就医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整治就医服务环境。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及评估指南》要求,按照省、市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各乡镇卫生院院内环境、室内环境、厕所环境、科室设置、院办食堂、安全隐患、工作形象大整治活动,全面改善乡镇卫生院就医服务环境。二是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执业行为,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电话时刻保持畅通,不得出现缺岗、漏岗情况,医务人员挂牌上岗,热情服务;严格遵守各类技术规范和诊疗常规,规范提供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诊治服务,对急重病人做好应急处置和转诊服务。

(三)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一是开展整治活动加强规范化管理。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的通知》的要求,重点对村卫生室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情况;村卫生室及其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与急重病人的转诊情况;门诊日志、处方、皮试登记等医疗文书的书写、保存情况;基本药物采购、使用及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采购、使用及废弃物处理情况;消毒物品的规范使用及消毒登记情况;输液适应症掌握执行情况及输液反应抢救设施的配备使用情况等开展整治活动,坚决杜绝出现药械过期、霉变现象。全面加强全县73所产权公有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二是妥善解决部分村卫生室无合格医生问题。继续采取加强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从卫生院选派医生或调配外村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开展巡诊或派驻等方式,解决马埠夏塘、金坪新民、巴邱晏家、仁和刁田等4个村卫生室无合格医生问题。同时,持续实施对乡村医生开展实用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四、持续推进贫人口分类救治

(一)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一是继续实施10种大病免费救治,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继续实施“光明微笑”(1.白内障、2.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3.儿童白血病、4.儿童先心病)、5.尿毒症免费血透、6.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妇女“两癌”(7.宫颈癌、8.乳腺癌)免费手术、9.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10.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项目。二是继续实施21种大病专项救治。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Ι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地中海贫血、肝癌、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慢阻肺等21种重大疾病,实行专项救治政策,按病种付费总额控制。

(二)做好贫困人口长期卧病在床照护补助工作。继续做好农村贫困人口长期卧病在床患者照护补助工作,由各乡镇卫生院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的支持配合下,对农村贫困家庭长期卧病在床患者进行调查摸底,县财政局、卫健委按照评判标准确定卧病在床人员名单,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家庭实行照护补助。

(三)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合理确定签约服务工作目标。按照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提升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贫困人口签约做到应签尽签,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身体健康不愿意签约的、各种原因不在户籍地的可以不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规范化,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做实做细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对已核准的慢病患者,签约医生或医生团队负责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患者,每年至少开展6次(其中4次面对面)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管理系统。每年至少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一次体检。三是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家庭医生团队与贫困人口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及转诊、康复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加强对家庭医生团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的技能培训,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

篇3

作为湖北省以及襄阳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宜城市人民医院在无心插柳问,走出了一条颇具本地特色的医改路线。

早在2002~2003年问,宜城经过改制、兼并,县域范围内的16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转成民营卫生院,加上地处平原地区,域内范围有限,这意味着作为当地公立医疗机构代表的宜城市人民医院,不得不直面市场竞争。

2001年3月,夏志宏履新宜城市人民医院院长。当时正是医院低谷时期,最艰难时仅有50名住院患者。如何生存,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而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收费标准几乎等同于择医标准,医院若想赢得患者,提供低廉优质的服务是唯一的致胜法宝。

“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打价格战。”夏志宏感慨。自2005年起,受到省内各大医院启发,宜城市人民医院开始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单病种限价,医院次均费用在襄阳市倒数第二,省内倒数第七。此外,医院还推出各项服务吸引患者,甚至包括免费120急救车接送服务等。

“2007年起,我们赶上了医改末班车。”夏志宏回忆,加入新农合使医院收入逐步攀升。

他开始重新思考医院的定位和发展理念:“县级医院是省、地、县和县、乡、村两个三级网络中的中枢,应成为县域医疗技术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指导中心。”

“医院不能只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学科建设抓起。”他清醒认识到,要选择有着良好社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学科,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变化,发展示范性学科,继而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如今,医院多个学科均在襄阳市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还拥有心血管内科、眼科、普外、妇产科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微创等各项新技术也在不断引进发展中。

除了在学科建设上发力,医院也在逐步改进服务模式。“我们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要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就在不久前,夏志宏还在院内组织演讲“假如我是患者”,提倡医务人员换位思考,并将感悟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动员会,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部署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力争在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考核验收,促进我市中医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创建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信心和决心

1、充分认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开展创建工作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有五千年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望闻问切四诊疗法,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开展创建工作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医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独具的特色和优势。第三,发展中医事业符合“回归自然”的健康潮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不仅希望有病治病,还希望能够使用一种安全、效佳、无副作用的药品。中药采用纯天然的植物为原料,是一种绿色药品。

2、理性分析我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医在我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医具有“便、廉、验”的特点,广大群众历来有信赖中医药治病的习惯,尤其在农村,广大群众都希望能够花最少线治好病。其次,我市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比较完善。市区以中医院为龙头,人民医院和贝林医院的中医科为补充,在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当中,基本都有两名以上的中医药人员,在224家农村卫生室当中,有205名乡村医生能中会西。特别是市中医院,2012年通过二级乙等中医院的验收,全院有中医药卫技人员38人,业务总收入达1900多万元。第三,中医特色比较明显。市中医院的中医内分泌专科、中医神经内科,长台中心卫生院的“中西医结合胆肾结石专科”等,特别是大陈乡大塘村的廖其贵,利用中草药治疗肝病和蛇伤,每年治疗蛇伤病人500例以上,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第四,较早被确认为创建单位。我市在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取得了申报的入场券。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当中是最早的一个。按创建要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创建单位后,要经过3—5年努力,才能通过考核验收。当前,我市按照创建的标准,大多数指标已达标。

3、清醒认识我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存在的不足。首先,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全社会对中医事业在认识上存在着差距,关心和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没有把中医和西医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次,队伍素质还不够高。由于一些刚毕业的中医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纷纷改行从事西医,而一些医疗单位也不愿接受中医毕业生,出现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现象。第三,中医收入的占比逐年下降。由于中医技术劳务价格与中草药制剂价格过低等因素,造成许多医院的中医收入在医院总收入当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总的来说,我市的创建条件已基本具备,但仍存在着差距。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对照市政府下发的《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要求,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二、突出重点,务实推进,扎实抓好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各项工作的落实

1、加强中医机构网络建设,为创建工作打造强势平台。健全完善运行顺畅的服务网络体系,是创建的基础。市中医院作为服务网络的“龙头”,在创建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有关部门对中医院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扶持。乡镇卫生院作为服务网络的“枢纽”,必须设置中医科室,开设中药房和中医专科专病,不断提高中医治疗率。所有村卫生室至少要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2、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各医疗单位要按照《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要求,通过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装备,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要打造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重点专科专病。

3、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创建的关键。各医疗机构要以群众健康需求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采取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业务精良、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工作,培养一批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中医药人才。

4、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降低群众医药负担。中医药适宜技术因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一些非药物、非手术疗法,费用相对低廉,对于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卫生部门要在坚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活动,切实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

5、努力拓展服务空间,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卫生部门要创新工作方法,找准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各医疗单位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的精神,引导医生利用中医药进行治病,鼓励农民群众选用中医药,最大限度地控制医药费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确保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考核验收。

1、加强领导,各司其责。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要求,对任务进一步细化,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创建方案,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卫生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创建业务工作的指导;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医药事业经费的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增长比例的要求,加大对中医事业发展的投入,合理安排中医专项经费;人劳部门要制定中医人才政策,并根据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按有关规定将中医药诊疗技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用药安全;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把中医工作列入本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当中,并能结合当地气候、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鼓励发展中药材产业。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在宣传过程中要围绕我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理念、知识和作用等,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中医药进行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意识。

篇5

一、全市卫生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市政府以建设健康为目标,着力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卫生队伍服务四项能力,全市卫生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市先后荣获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全省卫生系统十大服务品牌、市卫生工作先进县市区等荣誉称号。

(一)立足基础性,夯实卫生工作发展根基。一是加强设施建设。面积2万平米的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和2.6万平米的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先后投入使用,1.5万平米的市中医院后勤服务综合楼即将竣工,市人民医院内科医学中心综合大楼、孚日分院正在加紧推进。10处卫生院和430处村卫生所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朝阳街道卫生院病房楼、姜庄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医疗设备得到全面升级,市人民医院投资5000多万元引进了全省首台飞利浦128层纳米螺旋CT、西门子1.5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市中医院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并成功开展了B超引导下动态胆肾排石新技术。二是加强人才培养。目前,我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596人,其中高级职称130人,中级职称694人。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积极推动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同时,注重加强技术协作,选派重点岗位的技术人员到外地或上级医院进修,并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技术骨干的选拔与培养。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全市卫生系统积极开展了行业自律及优质服务教育活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客户服务部,把服务延伸到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服务指导上,被群众称为“医患心桥”;市人民医院实行医导制和门诊病历一本通、检查检验结果一单通制度,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市疾病防控中心还开展了免费为全市食品检验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和为企业上门服务等活动。

(二)注重保障性,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是新农合让参合农民得到实惠。市政府把推行新农合作为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全面推进,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目前,镇村一体化管理卫生所报销比例提高到40%,镇街卫生院门诊补偿比例提高到40%,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5%。2011年,全市共有628947人参加新农合,截至7月底,共为38.63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8323.52万元,报销万元以上的354人。新农合还将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纳入大病统筹,并逐步扩大病种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群众受益明显。自今年开始,在全市10处镇街卫生院、城区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523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调查表明,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54.46%,门诊人均药品费用下降45.12%,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下降43.8%。三是社区卫生建设让群众就医更方便。全市已建成1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0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实行人员、业务、工资、药品、财务“五统一”管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另外,着眼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等问题,还重点落实了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实施远程医疗等20项医疗惠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了安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着眼全局性,推进卫生工作持续发展。一是稳妥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0年,我市以被列为市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为契机,积极探索解决医院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推进医院集团化管理,有序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加快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医疗资源由城区向乡村延伸,切实提高了公立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二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2009年开始,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4000多万元,面向全市居民免费实施了10项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又为全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624522份,为9288名6岁以下儿童、2273名孕产妇实施了系统化管理,对6.2万名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加强了防治管理。通过认真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7月底,共补种乙肝疫苗20678人次,为12361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46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提供了补助。三是全力抓好疾病预防控制。按照“突出疫情监测,控制疫情暴发,加强重症救治,努力减少死亡”的防控工作目标和策略,着力加强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通过强化工作防控,保证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平稳,顺利完成了慢病危险因素调查以及死因、肿瘤、腹泻监测等国家、省级监测项目任务。另外,还通过组织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餐具消毒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公共卫生和医疗市场秩序。

二、存在的问题亟需引起关注

近年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还比较薄弱。从目前情况看,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大多数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简陋,基本医疗器械不足,配备彩超、CT等设备的医院很少。部分村卫生所房屋简陋破旧,缺少应有的基础诊疗设备。二是技术人员匮乏。卫生技术力量水平不高,医疗队伍青黄不接,人才缺乏的问题明显。三是乡医问题突出。目前,乡村医生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且老龄化严重,50岁以上的乡医占到50%以上。乡村医生承担着村居疾病控制、医疗、保健、协助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项任务,但其收入低、无养老保险等保障,致使乡村医生职业吸引力小,这不仅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而且导致乡医队伍面临断层的危险。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镇级卫生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后,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单位收入下降60%左右,由于经费拨付不及时,致使收支不能实现平衡,影响了卫生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据了解,今年镇级卫生经费只拨付到4月份,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2008到2010年度的上级卫生专款尚未完全拨付。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配套措施尚需完善。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医院各方利益格局将重新调整,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情绪产生波动。同时,各镇街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加重,受人员编制限制,一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如有的诊所只有3个乡医,却承担着3000多人的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事务,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率大打折扣。三是新农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新农合要求以户为单位参保,存在在企业打工已加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民重复参保现象。另外,需要转院到市之外就医的,条件限制严格,群众意见较大。

(三)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农村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差距较大。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缺乏必备的医疗设备,另一方面随着市级医院医疗设施水平的提升,先进的医疗设备与较低的医疗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由于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与现实工作相比较为薄弱,致使公共卫生服务进展不够平衡,公共场所卫生和职业卫生在某些领域距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力度不够,非法行医现象禁而不绝。

三、今后工作建议

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卫生工作,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把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确保农村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医学毕业生加入到乡医队伍,确保农村卫生后继有人。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难度和强度,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必要的补偿。要认真总结新农合工作经验,加强规范服务,简化报销程序,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更多的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抓好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努力编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安全网”。

(二)深化医卫改革,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要把上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与我市卫生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医改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财力上给予支持,在机制上给予指导,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要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的工作目标和服务要求,合理确定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定额,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各项公共卫生项目的落实。要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把增加政府投入与转变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结合起来,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以利于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政府的有效监管。要建立科学的综合考核办法,结合医疗安全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认真制定考核指标,落实奖惩制度,推动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篇6

海纳医信成立于2008年,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清华科技园,是由数位毕业于清华、北大,留美学习、工作多年的医学影像领域的专家,归国创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及相关服务。公司核心创始人及CEO崔彤哲,具有在国外知名公司多年开发国际一流医学影像系统的辉煌经历。就是这样一位专家型的领导者,带领着海纳医信走上了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核心,建立品牌型企业的发展之路。

凭技术实力赢得第一桶金

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崔彤哲、孙毅、胡晖曾于2002年归国共同创立海纳维盛公司,研发了当时国际领先的网络化三维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产品于2003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成功上线运行,并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包括GE、西门子等国际大企业都来评估过海纳维盛的产品,并作为并购的对象。海纳维盛最终于2004年2月被一家专业做三维影像工作站系统的美国上市企业Vital Images以1800万美金并购。这次并购帮助几名创业者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也有些许的遗憾。“我们遗憾没能把海纳维盛做成一个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品牌,打破欧美企业在高端医学影像系统的垄断地位。当时受制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卖掉海纳维盛也许是我们当时最好的选择……”崔彤哲怅惘的谈到。而对于Vital Images来讲, 并购海纳维盛后,产品线得到极大的增强,销售业绩经历了连续12个季度的高增长,市值也从1.8亿美金持续上升到5.8亿美金,创造了自身发展的一个。

海纳维盛被并购后,崔彤哲出任VitalImages全球研发总监,负责整合海纳维盛和Vital Images公司的产品线,并于2004年~2008年间帮助Vital Images在美国了三代新产品。2008年崔彤哲离开公司前的最后一代产品Vitrea Enterprise Suite被美国放射学权威网站AuntMinnie评为2009年度最佳放射新软件。

创业者的成功来源于扎实的技术、先进的理念,以及对医疗影像行业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三人于2008年二次创业成立海纳医信时,仍然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根基。崔彤哲说:“海纳医信拥有专业的精英团队,既有海外归国的专家级、科学家级人才,也有在国内多年培养积累起来的国际级研发团队。我们在深入调研中国医疗信息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研发了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医疗影像信息平台HINA MIIS。这一系统为综合性的一体化平台,涵盖全院级PACS、RIS、远程诊断会诊,以及高端的三维医学影像分析处理等主流医学影像功能,以满足从基层到大三甲医院以及区域医疗的全面影像应用需求。”

中国市场的两大机遇

基于多年国际化的技术开发和实践,崔彤哲对全球的PACS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面对当今中国PACS市场的现状,他同样有着自己的看法:“目前,PACS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表现,在美国也曾经经历过。现在的市场很‘热’,但也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了杂乱无序的状况。在医改的大潮下,各省市、地区,以及医疗机构都在纷纷上马大小不一的PACS项目,价格也从几万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不等。用户应用这些软件后,感受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第二次选择。这就是一个行业的洗牌过程,技术领先的企业会在大浪淘沙中走到最后。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在行业的整合、洗牌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这种市场现状下,崔彤哲看到了公司优势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融合点,并将此作为重要的市场机遇。崔彤哲说:“机遇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在看准这样一个市场机遇后,我们就开始了PACS系统的研发,很快就有了第一个客户。”

北京安贞医院作为国内顶级的心血管专科医院之一,对PACS系统的选择一直是非常的谨慎,曾经进行过两次PACS招标,但是最后都因没有找到一个令医院满意的系统而决定暂缓。2009年7月,由于医院320排CT的上线,产生的数据量激增,院方不得不考虑上线一套高性能PACS系统,以缓解大数据量存储的压力。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决定选用海纳医信的HINA MIIS作为其PACS存储系统,北京安贞医院也成为海纳医信PACS存储系统的第一个客户。

回顾这一案例时崔彤哲说:“安贞医院放射科张兆琪主任在我们创立海纳维盛时就有过合作,对于我们在美国研发业界领先产品的过程非常了解,所以海纳医信才有机会被邀请参与产品的评估。可以讲我们当时是给安贞医院解了燃眉之急。”

2010年6月,海纳医信的全院级PACS、RIS系统正式上线首钢医院。2010年,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医学专科中心大楼在首钢医院正式启动,又要有大批的高端影像设备要进入医院。也正是由于该中心的启动,使首钢医院需要选择一个更高效、稳定的PACS系统,这样才能支撑新大楼的正式使用。海纳医信经过多次演示,最终获得首钢医院的认可。“当时为了获得医院的认可,我们甚至许诺,上线所需要的所有硬件设备我们可以垫款购买,如果上线达不到医院的要求,我们硬件都送给首钢医院!”正是崔彤哲拥有的这种壮士断腕的气概和信心,打动了首钢医院,最终选择了海纳医信。

前期的几个案例坚定了海纳医信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的信心和方向。“也许未来几年中国会出现PACS更新换代的,在这之后,市场也逐步会趋于理性,中国PACS市场将会有全新的格局出现。” 崔彤哲深有感触的谈到。

谈到中国市场的第二大机遇,崔彤哲介绍说:“这个机遇的发现,是源于微软和卫生部合作的一个关于农村医疗信息化合作备忘录的国家级试点项目。该项目是市县乡村信息化及远程诊断会诊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我有幸作为信息化专家顾问的身份受邀参与该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发现,远程诊断及会诊将成为区域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海纳医信成立初始,就毫不犹豫的开始了远程诊断会诊平台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产品推出后,获得了微软试点项目组技术专家的一致认可,顺利承担了这个国家级试点项目中组建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平台部分的技术支撑工作。”

通过这一项目的参与,结合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的国情,崔彤哲预测:未来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影像诊断服务将由县级医院提供。也就是说,乡镇卫生院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逐步完善了医院硬件建设,但是在面临医疗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上又没有快速解决的良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远程诊断的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这些面临的问题。

2009年底,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影像远程服务网正式上线。该服务网定位于整合全军专家资源,支援千家县级医院,为基层医院的疑难病症提供远程诊断和会诊服务。崔彤哲回忆到:“当时他们主动打电话说要来我们公司看看产品,结果当天看完后,第二天又带来几个专家,又对系统进行了观摩,而且当场就决定选用我们的系统。”该远程服务网自2009年底上线至今,已成功连接120家市县级医院,为众多的基层患者进行远程诊断会诊服务,并提供相关治疗方案。切实地缓解了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得全军的专家资源有效服务于地方。

与此同时,海纳医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的案例也同样充分体现了他们用技术解决医疗卫生行业难题的能力。2011年7月15日~16日在卫生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青海省卫生厅在青海省西宁市、海南州及贵德县隆重启动了北大人民医院支援青海“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项目。海纳医信承担了北大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与会诊平台的建设任务。在项目的启动仪式上,依托海纳医信的系统,北大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为贵德县的一例脑神经疑难病例进行了现场会诊支援,为患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及治疗意见。青海省人民医院、海南州人民医院以及贵德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及医生通过互联网,在各自的医院参与了这次会诊。

崔彤哲对这一案例十分自豪,与北大人民医院的合作,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项目最终要确定合作厂商前夕促成的。而促成的原因就是崔彤哲到北大人民医院的一次系统演示。崔彤哲说:“北大人民医院一直是医疗信息化建设排在前列的大型三甲医院,我们当时是慕名到医院进行产品介绍的,事先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选择一个远程影像诊断会诊平台。 结果我们当天一介绍完,院方很认可,接下来又连续邀请我们去医院给不同科室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进一步介绍,并且很快就决定选用海纳医信的远程诊断会诊系统!”依托这一平台,北大人民医院不仅成功连接了多家“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中的基层医院,将医学影像诊断会诊服务带给更多的边远地区,同时在北大人民医院内部建立了医学影像共享交互及平台,以支持院内各科室的临床医生对患者影像进行更便捷的交互会诊。

崔彤哲谈到:“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责任为中国的医改做更多的事情。技术优势是我们在发展中一直引以为豪的,如何更好地将我们几个核心创始人多年来在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掌握的技术运用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当中去,为更多的中国老百姓服务,是公司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合作高端保持先进性

2011年4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海纳医信签订合作研发备忘录,决定采用海纳医信HINA MIIS作为其科研PACS系统(Research PACS),同时双方建立研究合作关系。Schwartz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决定与海纳医信合作,不仅是因为其产品的领先性,更重要的是因为海纳医信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海纳医信HINA MIIS已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科研PACS系统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依托海纳医信的的PACS系统,一方面对哥伦比亚大学及数家合作医院的科研影像数据进行高效管理,让来自不同研究机构的专家可以随时随地对科研数据进行调阅和分析,并可以高效开展多方的病例讨论和研究。同时,双方依托该系统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医疗影像信息在临床药理验证领域的应用及进行相应的高级三维图像和计算机辅助诊断分析算法研究。

崔彤哲介绍说:“海纳医信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发PACS进入美国知名医学院的先河。这一成功案例表明,海纳医信业自主研发的PACS系统在同类产品中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国产PACS系统与国际一流厂商的竞争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合作也为海纳医信在全世界树立自己的品牌提供了保障。”

红杉资本注资海纳医信

2011年12月18日,海纳医信宣布,经过几个月的交流沟通,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3000万人民币注资已经正式完成。对于此次投资,崔彤哲首先介绍了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的看法,他说:“周逵对此曾经表示,投资海纳医信,是因为红杉关注到了中国医改的需求,关注信息技术在中国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红杉资本希望找到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能在推进中国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司进行注资和长期支持。我们海纳医信恰好是个技术领先、专注产品、具备国际视野和国内客户服务经验的公司,在成立的三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红杉很看好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红杉也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能快速的成长为中国医疗影像行业的领头羊企业。”

红杉资本是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于1972年创立于美国硅谷。做为早期投资者,曾成功投资了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谷歌、雅虎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崔彤哲对于红杉资本的投资非常重视,在谈到它的重大意义时,他说:“红杉资本是世界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们在高新科技以及软件企业方面投资的历史非常辉煌,能够被他们投资也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海纳医信在发展中的成功。从企业的发展角度将,要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在资金方面有更大的保障,红杉的投资让我们在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与借红杉投资的一些企业建立上下游的关系,将整体实力展现在客户的面前,带给他们更加整合的优势和体验。同时红杉资本的进入,也带给海纳医信一个品牌上的快速提升,我认为这一点尤其重要和关键。”

1999年,崔彤哲在美国留学期间,决定辍学加入当时在硅谷刚刚成立而日后逐渐成为业界顶级PACS公司的Stentor。他作为核心开发人员,从无到有,全程参与开发了Stentor三代PACS产品iSite。凭借在美国市场的出色表现,iSite产品于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KLAS排名PACS类产品第一名,并于2005年被飞利浦以2.8亿美金并购。

篇7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奋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__年卫生工作主要情况,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团结和动员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扎实工作,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懈努力。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居丽琴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求实创新,既好又快,圆满完成20__年目标任务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市卫生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实现卫生基本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凝心聚力,克难求进,卫生各项工作呈现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农民健康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农村人口参保率为99.3%,人均筹资标准达105元,分别名列全省第三和第四位;全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口208万,人均6元的专项保障资金落实到位;结合行政区域调整,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工作,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其中市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积极推进城市卫生支农、“手拉手”结对帮扶工作,下派585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完成62名乡镇卫生机构管理干部、108名骨干人员及1641名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名列全省第一;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万多户、茅山老区困难群众饮用水改造3000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超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要求。

(二)城市社区卫生扎实推进。出台《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考核暂行办法》及考核细则,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票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区卫生资源布局,积极推进原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转型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有效整合城市卫生服务资源。全市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服务站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覆盖面居全省第二。社区诊疗人数占总诊疗人数40%,较去年增加5%。天宁区、戚墅堰区两区申报“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8家单位申报“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

(三)“五小行业”管理逐步规范。按照“五小”行业长效管理要求,抓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监督指导、联合整治等重点环节。逐路、逐街、逐弄对“五小”单位全面摸底调查,建立管理台帐。统一制定“五小”行业卫生条件标准,下发1.8万册“五小”行业卫生知识手册,组织全市卫生检查员、“五小”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免费开展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开发“五小”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实时、动态、网络化管理。钟楼区在市“五小”行业的长效管理工作评比中名列第一。全市“五小”行业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从44.5%上升到97.01%,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普遍改善。“五小”行业的整治效果得到了卫生部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加大。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报告传染病比去年同期下降1.56%。开展艾滋病等感染状况基线调查,干预高危人群,实施免费美沙酮维持门诊。以抓好“五率”相关技术指标为工作重点,肺结核病防治网络进一步健全,肺结核新发涂阳病人任务完成数全省第一。大力开展查螺、灭螺工作,制订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实施“蓝天计划免疫”工程,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计免服务。出台《常州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常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全国第19个爱卫月和全省第11个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全市无偿献血率达100%,成份输血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武进区横林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实现了我市国家卫生镇零的突破。市区及金坛、溧阳两辖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暗访复审。

(五)卫生监督执法规范有效。扎实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全市食堂和县城以上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7%,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率为100%,基本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命名食品卫生A级信誉度单位50多个。全市各类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检查覆盖率达100%。较好完成全市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重大节日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任务。将妇幼卫生监督执法纳入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大力开展“两禁止”专项治理工作。行政许可案卷在全市检查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行政服务中心卫生窗口评为“优秀窗口”。组织第二周期医疗 机构诚信评价活动,建立医疗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按照《20__年常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年检查医疗机构809家次,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100多份,行政处罚17家。严格执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认真清理整顿违规医疗广告,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审核和。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督查组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六)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健全和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强化高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实施通用名处方,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层层开展护理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着力提高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对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门诊病历、药品处方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价。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34所一级医院通过规范化检验科合格单位评审。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成三级甲等妇保院。部分局属医院开展电子病历应用试点工作,市直单位均建成独立网站,医保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加强医院技防设施建设,建立远程巡检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建成“120”急救预先告知系统,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医患纠纷沟通中心,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矛盾。举办创建平安医院暨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市综治委在我局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平安医院创建成果,推进平安常州建设。

(七)科教兴医工作成果丰硕。全年科技立项128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项,首次获卫生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获新技术引进奖48项(省厅18项,市级30项),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获奖数在全省各地市位居首位。卫生科研成果连续3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SCI杂志收录论文10余篇,中华医学系列论文达50余篇。人才培养喜结硕果。2名医学专业人才列入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市100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队伍中,卫生局占21名,其中1人进入领军型人才行列,实现了卫生系统在该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上零的突破;8人获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举办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7项,完成率95%以上;完 成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基地申报和确认;启动应用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系统;常州卫校升格为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国家职业教育护理实训中心”。市医学会组织各类专业学术年会、大型学术报告会30场。市医科所新办《卫生领导决策参考》,出具查新报告102篇。国际间卫生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法、德、美、日等多家世界先进的医疗机构建立医学研究中心和合作中心。

(八)中医中药事业传承发扬。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开展首批市级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7名学术继承人顺利出师,评选并命名12位首批市级乡镇名中医。确认一批常州地区的孟河医派再传弟子,成功举办“孟河医派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学习班”。2个专科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专科列入省级中医示范专科建设项目。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组织农村中医人员参加临床进修及专科学历教育。天宁区雕庄和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基建投资总额4.45亿元、建筑面积14. 4万平方米 。金坛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主体封顶,武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主楼、辅房均已封顶,武进中医医院急诊楼扩建工程开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完成主体框架结顶,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内装饰进入尾声,市二院(阳湖医院)开工建设,市四院(新北医院)奠基,市中医医院门诊病房楼、市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基本完成外装饰。

(十)卫生行风建设继续深化。深入开展以践行新时期医德医风规范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医德,弘扬新风,廉洁从业,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养成。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以“关爱民生,真心惠民”为主题的“满意杯”优质服务竞赛,六大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召开卫生系统行风建设理论研讨暨工作推进会,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关于建立健全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工作意见》,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回头看”。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例、门诊医疗费用增长、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增幅等控制指标,推行药品网上采购和集中招标采购,共采购中标药品5.3亿元,让利患者9179万余元;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和“责 任 医师回访制”,加强沟通,接受监督。在全市20__年度“评议机关”中,卫生局的综合满意度比上年增加近十个百分点。

回顾一年来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我们始终把加快卫生基本现代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既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改善条件;又努力增强综合实力,充实内涵。医疗机构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就医环境日益改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今年卫生资源实行了战略性调整,位于我市南北两翼的两座基本现代化医院相继奠基、开工,必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优先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工作,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中医与西医之间、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调发展,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级财政补助水平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20元,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均6元和12元标准的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三是始终坚持和谐发展不放松。我们始终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 实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广泛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位领导、同志们,去年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局党委和行政,向各级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卫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改革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形势还比较严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医患矛盾还较突出,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必须更加扎实有效;医院管理还有较多的薄弱环节,卫生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强化。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加压鼓劲,凝心聚力,精心谋划20__年重点工作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市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并组织试点之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政府责任,努力实现基本医疗卫生覆盖城乡居民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诊疗水平

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在落实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明确社区卫生机构用房验收、使用、管理的操作程序和具体办法,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政策落到实处;明确公共卫生补助经费的筹资标准,加大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经费投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政策,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降低参保人员门诊自付比例;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性质和编制,为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全面开展 全科 医师、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实现培训率100%的目标。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实现城市卫生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全覆盖。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为依托,开展计生技术服务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变治疗为主为治疗与预防、保健并重,积极提供从生命孕育、出生成长直至终老的连续性健康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的建档率达到80%以上,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率达到42%以上。创建一批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北区、钟楼区、戚区积极创建省社区卫生先进区,戚区作为省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认真做好各项试点工作。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严格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项目实行准入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监管评价、专业评价、社区评价和社会监督等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作用,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力争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加强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在稳定现有筹资机制及参保比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基金来源渠道和增长机制,科学确定支付形式,努力扩大受益面,提高补偿率。今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135元。各级财政资助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20元,住院补偿率35%以上,基金结余率10%以下。

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结合去年行政区划调整,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加强镇村卫生机构特别是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适宜新项目、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提高乡镇卫生院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今年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达到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新标准,新创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各级政府维护农民健康的责任,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按人均不低于8元标准筹集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全面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服务等三大类8个项目的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高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改进管理模式,开展督导检查,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村居民满意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机制,落实扶持政策,保证经费投入,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在岗乡村医生、鼓励专业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卫生支农、城乡“手拉手”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年内完成培训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人员50名,农村 全科 医师400名,社区护士和乡村医生600名。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提高卫生应急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信息监测、职业病危害监测报告及各项专病报告系统,加强疫情分析和监控,不断提高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和专家库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积极做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及时受理突发事件举报投诉。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公共场所和农民工集中场所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守住通江河道,围歼内陆钉螺,综合治理江滩,压缩有螺面积,确保完成各项血防任务。加强结核病防治“五率”相关技术方案的贯彻落实,强化病人发现、报告、登记、治疗、管理等各项措施,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与治愈率。加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肠道门诊的监督指导。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规范,重视流动人口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儿童计免疫苗接种率达标。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五小行业”长效管理为抓手,将工作重点从证照管理向单位内外环境、卫生设施管理转移,工作范围由城市街道向农村乡镇覆盖,努力形成常州特色。以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为基础,加大对食堂、餐饮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巩固食堂和餐饮单位“四个100%,一个95%”整治成果。以学校食品卫生监管为重点,防止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发生。以“职业危害预评价”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大职业病危害行业的监管力度。以《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组织专项监督活动,严厉打击公立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以及社会医疗机构和 民营医疗机构超范围行医、聘用非卫技人员等违法行为。贯彻落实《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广告成品审查,加强对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的监管。以即将出台的《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为依据,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

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实施“母子幸福工程”,围绕母子保健相关工作指标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继续推进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创建工作。加强医疗机构产科质量管理,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有效控制死亡率。加强“一法两规”宣传,坚决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贯彻实施《常州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常州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为重点,组建市、区两级爱卫义务监督员队伍,对全市的环境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除害防病及健康教育等进行监督检查。以农村环境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加大农村改厕工作推进力度,全年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6.19万户,使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率达86.7%以上。以“健康常州社区行”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促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群众

1.深化卫生改革,着力创新体制与机制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明确政府与所属医疗机构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为核心,以确立公立医院的事业法人经营主体地位为关键,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改革探索,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院长的责权利,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医疗卫生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建立相应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完善《市直单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公开招录实施办法》,总结经验,规范程序,统一招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完成市直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广泛征求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真正体现岗位的专业水平、工作量、风险和责任。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强化基础制度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依法执业,规范从医。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医院运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使各项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强化培训考核管理。以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为载体,加强对医院服务质量、安全绩效的监督评价,提升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20__年等级医院评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甲等医院占同级医院的80%以上。组织健康教育、临床用药、心理疏导、急救知识以及医学领域新知识、新进展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强化“三基”理论与实际操作考核,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理论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根据患者的需求,加强过程与环节的质量控制,改进和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操作,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强化财经收费管理。严格执行物价政策,全面实施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和患者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及时处理违规投诉。进一步加强医院经济核算,细化医院预算编制,完善部门预算执行,规范医院内部分配和经济管理工作流程。强化血液和急救管理。全面完成无偿献血任务,实现无偿献血率100%,其中固定无偿献血人数占40%以上。成分输血比例保持在99%以上,确保临床供血及时、安全。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应急能力和救治水平,进一步完善“120”预先告知系统,有效急救应答率100%。推进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的动态管理,努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不断扩大专科知名度,提升专科水平。年内力争新创2—3个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保持40个以上,确保省内重点专科排名第四。推进平安医院创建。积极探索医疗责任保险,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在全市全面推行医患沟通书面告知。探索医患纠纷调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常州一院、武进人民医院作为省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试点单位,要着重加强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等重点部位的医疗安全管理。

3.实施“科教兴医”战略,提高医学科研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巩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引智发展的思路,在更广的领域内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重点科研项目对卫生科技工作的引导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卫生科研能力。年内力争市级以上科研立项3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医学新技术引进30项,获奖15项。启动卫生青年科技计划项目5—10项,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扶持,储备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卫生人才市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增加人才总量的同时,重点引进成熟型学科带头人、海外留学回归人员、技术骨干和紧缺型人才,不断优化卫生人才结构。进一步加强省“333工程”、市“831工程”、“青蓝工程”、“百名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完成情况的督查、评估、考核工作,提升全市卫技人员的学历层次,为我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完成市医学重点学科周期建设的基础上,确认首批市重点学科,建立重点学科每二年一次的复评机制。启动第二批市重点医学实验室建设,制订医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引导实验室开展高新技术应用和基础研究、卫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使其成为全市卫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4.坚持中西并重,弘扬传统医学

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以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开展中医药特色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和省级中医示范专科建设,新建5个市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加 强中 医师承工作。发挥老中医传帮带作用,开展第二批市级老中医(包括孟河名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遴选一批指导老 师和学术继承人。通过“读经典、跟名师、上临床”,组织实施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一批优秀中医临床骨干人才。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积极推广省级30项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确保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推广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达80%,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率达60%。适宜技术使用率逐步达到60%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率达80%,村卫生室的医生培训率达60%。建设一批农村中医工作示范乡镇建设试点单位,确定一批农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成2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推进基本建设,改善服务环境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卫生“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方便群众就医。金坛市人民医院综合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武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竣工交付使用,武进中医医院急诊楼改扩建工程完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移建工程开工建设。钟楼区疾控中心新大楼投入使用。戚区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市一院门急诊大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三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竣工交付使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医院)建设项目裙楼主体结束,进入装饰、水电安装阶段;主、辅楼主体框架封顶。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北医院)建设项目一期力争主体结顶。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牢固树立卫生信息化带动卫生现代化的观念,加大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按照《常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着手建设常州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卫生数据中心以及信息中心机房、数据库、视频会议中心。做好电子病历的选型、试点等工作。在完成1—2家医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局属医疗机构逐步推广使用。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以市为单位,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在城市社区逐步推广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三)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塑造廉洁高效卫生行业新形象

篇8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1

  来到新的环境,我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中的一次转变,是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更是从单纯的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转变。对于一个新上岗的员工来说上岗之前有很多情况需要去熟悉,去适应,所幸医院给我们这些新的成员提供yqxw.bid/一次宝贵的培训机会。参加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岗前培训中,我对成都三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医院的发展史到医院的现况、医院的办院宗旨、服务理念、硬件设施、行为规范等都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运用、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及防范、院内感染等相关知识,了解到了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要融人集体,要先了解这个集体的文化。

  在培训中,燕院长要求我们对待工作要勤奋、对待组织要敬业、对待上级要诚信、对待自己要自信。他剖析得非常透彻,发人深醒,不由地想起大学老师对我说的:作为医生,一定要手勤、口勤、眼勤、脑勤,要有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忠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好得服务于病人。做任何事要做得最好很难,但我们要力求做得更好。

  在今后的从医路上,我们要以优秀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为三院尽一份力,成为一位当之无愧的医务人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与规程,规范我们的行为,促进人员的管理。医生工作职责为我们明确了工作内容与责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责任心,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临床工作中各项基本操作要求的学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操作。通过各部门领导对各自部门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工作中各部门的操作程序,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执行依据,为临床工作带来便利。

  我们医院一直坚持“服务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今天的规模是几代医人的努力,今天我们能有机会在这样的医院工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需要释放激情与创新,坚持走救死扶伤的道路。今年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年,我们作为新职工加入,力争起添砖加瓦的作用,为医院发展作更大的努力,

  通过为次岗前培训,我还认识到在医院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关系融洽,将有利于医嘱、护嘱的执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建立良好的工作与人际关系对我们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做到微笑是最基本的,‘微笑可以给病人带来温暖、安慰和希望;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对病人予以宽容,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要好好用 所学去实践,真心地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2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德国心内科专科医生技术全面!是真正的专科培训!心血管专科涉及很多专科检查,如: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运动平板、动态血压、食道超声检查、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心脏CT等,在德国医院这些检查均由心血管医生本人亲自操作并书写报告。而不是像国内分散由各个技术人员分别检查,专科医生最后再做综合评价。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专科检查得到主管医生亲自操作并系统分析,有利于实时掌握患者全面情况,大大提高相关疾病的检出率,也使得专科医生得到全面的技术训练。例如,余教授除了负责要每周的查房外,还要亲自负责患者入院后的所有检查及治疗:包括术前谈话、做食道超声(TEE)或普通心脏彩超、介入手术、手术报告;同时还亲自参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血等检查结果的分析,并撰写报告。每一个专科医生几乎可以独立完成所有涉及心血管科的专业检查和治疗,德国医生几近全能而专业的临床技能让人佩服!当然,在介入诊疗方面,每个医生也有自己的强项,有的侧重冠脉,有的侧重电生理。大家分工明确,合作有序。同时由于信息系统的完善,他们随时调阅患者的所有就诊资料,很多书写资料系格式化,这为他们高效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德国很少看到国内常见的厚厚的病历本,每次查房记录大约手写的3—4行字,住院病程病历记录简单,但是出院记录详细,包括入院情况、治疗情况、出院后注意事项,同时出院记录会传给患者的私人医生或社区医生一份,以备查阅。德国每个科室匹配有秘书,部分文字工作由秘书完成,所有专科医生工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病人相关的临床工作,各尽其职,各尽其责,真正在以病人为中心,这与国内医生埋头苦写病程记录,少有时间管理病人有明显差别。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对德国人的专业严谨体会深刻!例如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与高效精确,所有做左心耳封堵术都必须严格按照指南规程做气管插管麻醉、术前术中术后食道超声检查!从不因为熟练了或省事而省略任何一道程序!而仅仅为了确保房间隔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失误,就有五道程序: DSA不同透视、食道超声检查、声学造影检查、左右心房的压力监测、血气监测等,每一个患者每一步骤雷打不动,一丝不苟的完成,做到万无一失。而国内很多医院可能只是第一程序,凭经验行事。而这种规范严谨的操作对于初学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有一胸闷不适患者,入院后先行冠脉造影无问题,再行左室造影也未见异常,再行主动脉瓣双侧测压及右心导管检查,血气检查,还是没有发现病变。最后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最终患者得到确诊。这个病人要在国内,恐怕能做到第二第三步就不错了。对于冠脉狭窄病人是否植入支架的问题,他们常规应用压力导丝进行iFR或FFR测定,达到相关的客观标准才会植入支架! 就是这样,德国医生对每个疾病、每个操作都严格按操作流程、临床规范严谨的去做,避免漏诊失误及过度医疗,使得患者的疗效得到保证、真正体现了病人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余教授常说,“做介入手术就像足球运动员踢球,虽然都在踢球,却有国家队和业余队之分,做杰出国家队队员是每个球员的梦想,做严谨创新的大师级医生应该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余教授所在的团队的这种追求严谨极致的精神,给我留下极深印象!

  流畅的工作流程 科室合作紧密

  结合我们医院心血管介入手术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我主要在心血管介入室学习。走入心血管介入室,所有物件归位合理、配件放置有序,操作手术做起来得心应手!房间布局合理,还配有谈话室、咖啡间,整个介入室让人爽心悦目!而尤其让我惊奇的是介入室的流畅的工作流程,每个病人来到介入室便进入了一系列规范有序的流程服务,而最能体现流程通畅与否的恐怕要算是急诊PCI手术了!对于急诊心梗患者来说,打通血管是需要争分夺秒了!而这家医院对急诊PCI手术的快速反应和操作速度也令人惊奇!大多数患者有社区医生电话通知专科医生,导管室马上按程序启动,导管室护士医生技术娴熟,患者入院不到60分钟即可植入支架、开通血管。我见到一例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前后不到20分钟!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恐怕在急诊科挂号输上液体也要20分钟吧?这种快速反应没有快捷绿色通道的畅通流程和高超的介入技术水平是达不到的!

  有时,心血管介入涉及多个科室,例如植入心脏除颤器、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等,涉及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则心血管医生与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一道协同手术。外科医生严格的无菌医师,精细的血管缝合技术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完美。麻醉医生全面生命安全支持技术,保证了手术的高效、安全。有时一天一个导管室有10余台手术,护士医生分工明确,反应迅速,两台手术之间接台衔接紧凑,效率极高。

  术业有专攻 顶尖技术立足世界

  在德国,很少有像国内样大而全的多至几千张病床综合医院,大多是小而精的医院即专科医院。别小看这些小医院,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顶尖技术所在地。而在Lichtenfels医院,余教授引领的左心耳封堵术就是这样一项全球领先技术!对于房颤患者,防止血栓形成和脱落到脑部,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内容。左心耳为脑部主要来源之一,为防止血栓,传统的抗凝治疗存在局限性。对于部分不能长期有效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公认的有效方法,目前已进入德国医保目录。在Lichtenfels 医院,众多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就在这里完成,同时每天还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治。至20xx年初以来,在余教授的传授下,国内多家医院相继开展该技术。由于我国为脑卒中大国,房颤病人众多,这一技术将有光明前景。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3

  经过三年时间的全科医生培训班的学习,我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它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来维护与促进健康。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是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