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管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勤管理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后勤管理分析

篇1

关键词:边检机关;后勤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立足实际,深入分析公安工作发展态势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基础信息化建设”作为“四项建设”之首,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推动边检工作长足发展的有力抓手。这就要求边检机关在研究谋划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理解什么是“基础信息化建设”,切实找准“从哪里入手”“从何处突破”的问题,以服务边检事业发展为根本,紧密结合创新发展战略,扎扎实实地把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的后勤工作抓紧抓好。本文从边检后勤部门工作实际出发,以“基础信息化建设”要求为引领,对创新后勤管理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以信息化建设贯穿边检机关后勤管理工作全局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公安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对于公安工作而言,“大数据”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对数据的交换、整合、分析和利用,带来“大信息”“大发展”“大服务”“大实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部党委作出推进“四项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基础信息化是支撑、警务实战化是方向、执法规范化是基准、队伍正规化是根本,四者相辅相成。这标志着公安基础信息化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1]。边检机关后勤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做实后勤基础信息化工作、全力实施后勤管理大数据战略摆在重要位置。

(二)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保障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的要求

后勤信息化是公安边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只有把后勤管理工作与基础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贯穿边检机关后勤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全面打牢“四项建设”各项工作基础,更新理念,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积极探索适应边检工作需求的后勤信息化之路,才能顺势而为、掌握主动,使后勤工作始终与边检中心工作相协调、相适应,才能为扎实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三)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后勤工作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要求

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后勤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它将后勤保障力量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一体,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整合条块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高效而准确地筹划和使用各种资源,提供适时、适地、适量、适配的资金装备保障,用最小保障资源满足最大保障需求,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最佳保障效益。后勤信息化的实现,推动边检机关后勤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多元化创新发展,对于改善和优化后勤系统行政效率、提高后勤部门现代化工作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围绕“信息后勤、智能后勤”推进后勤管理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

所谓“后勤管理信息化”,就是围绕“信息后勤、智能后勤”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建立集“管理、展现、分析、研判”四位一体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实现数据管理的跨部门、跨职能、跨空间的“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最终达到优化整合和灵活多维的后勤管理工作目标。

(一)确立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建设目标

1.实现优化整合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作为后勤工作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在“强力整合、资源优化”工作思路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分析和使用各类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局、反应快速、组织协调、运转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其信息资源的核心是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现有各类业务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库(如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政府采购、被装管理、后勤保障队伍、车辆维护保养、仓储物资管理等数据),还有一部分是现有业务软件系统中不存在,通过自行收集整理后储存下来的数据(如民警健康、能源消耗、土地房屋、警械装备、基建维修、物业管理等数据);辅助数据库则可视作基础数据库的延伸,其数据资源包括在后勤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解决各种突发事件需要预先标绘制作的当地边检口岸重点分布图、警力分布图、应急设备分布图和地方安保力量信息,以及当地采购机构、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信息。2.实现灵活多维为更好地实现工作衔接和联通共享,系统根据不同的任务分工和不同的关注点,将横向、纵向不同层级人员纳入系统用户范围,实现不同层级多用户、不同权限的多维操作。每个用户可依据工作职责查看本级权限内的图形和数据(如边防检查总站用户可查看全总站数据,总站所属各边检站用户可查看本单位数据和系统公开数据),同一层级用户又可按工作需求查看各类相关信息(如财务管理人员可查看经费管理类、能源消耗类和政府采购类数据,资产装备管理人员可查看固定资产类和应急储备物资类数据)。同时,系统根据用户的工作需求和职责权限,设计合适的图表来显示想要了解的具体指标,一个图形可以反映多种指标,一种指标也可以由多个图形显示。不同用户可自行定制个性化的显示方式,将关注的指标放到选择的图表中。用户登录后即可直观监测自己所关心的业务指标,并通过钻取式挖掘,查找更加详细的指标数据,便于用户及时掌握和发现问题所在,进行高效决策。

(二)构建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整体框架

(如图1所示)1.建立系统基本模块依据后勤功能设计分析,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至少应该包括政府采购管理、仓储物资管理、车辆管理、应急保障联动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被装管理、基础建设管理等模块。系统模块设计上既要满足机关内部组织的保障需要,又要满足与外部组织联网的需要,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信息系统建设与边检后勤工作实际的整合匹配情况。(1)政府采购管理。应着力推进政府采购精细化管理,制定采购执行标准化流程,建立采购前、采购中和采购后三个阶段“流程管理节点控制”模式[2],定期公布采购政策、管理措施、采购项目执行信息等内容。建立不同采购类别的采购资源库,坚持信息公开化,设置考评制度,不断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参与到总站经济活动中。采购结束后则要注意与固定资产管理、仓储物资管理等模块的协同衔接。(2)仓储物资管理。应实现采购环节、进货入库、库存管理、补货出货处理及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流程控制。需着力推进仓储物资中低值易耗品管理软件的开发,管理好办公和食堂用低值物资。该模块要求对仓库中各类物资进行详细统计、存储,建立安全准确、更新及时的信息源。特别是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的管理上,品种和数量除了符合警用装备定型列装要求外,还要加强与相关执法单位的联系沟通(如执法记录仪的配备),根据需求确定配备标准,避免出现同一系统内部各单位采购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一致的状况。(3)车辆管理。应实现车辆购置、油料采购、维修保养等环节的流程控制。特别是在车辆日常使用管理过程中,为解决人工统计录入周期长、易产生误差等问题,可以开发使用新的车辆信息采集手段,如使用车载信息采集设备。每次车辆加油后,由驾驶员将有关数据通过车载设备实时录入,车辆每次返场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行驶里程、油耗等信息传输至系统前端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对车辆行驶里程、油料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分析研判。(4)应急保障联动管理。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满足一线实战需求上,做好各类应急装备、设备、物品的储备,并视情建立稳定可靠的应急供应服务网络,确保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可迅速协调各方力量,有效调动应急资源,使边检后勤保障在服务突发警务中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3]。同时,应着重解决装备培训和训练相对滞后,重配备、轻佩带、轻管理等问题,将警械装备管理流程延伸到装备使用培训和训练、装备使用反馈,甚至装备研发和引进等环节。(5)预算管理。通过业务流程梳理,使预算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精细化。它把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改进和提高的管理模式在系统中予以固化,整合构建全面预算体系。该模块实现财务核算数据和预算数据的集成统一,完成与财务系统平台的共享和传递,并提供各项功能灵活搭建各类分析报表,提升报表质量和效率,形成完整、及时、准确的专业化预算管理分析体系,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依据,满足业务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6)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申购、审批、查询、维修、变更、调拨、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利用资产号和折旧计算值跟踪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把固定资产信息输入到该模块,方便地查询及打印固定资产信息、进行阶段性处理,生成年度及相关财务报表等,其中的很多环节都应设置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定量控制指标。(7)被装管理。被装管理应重点实现民警职工着装号型变更统计的自动化管理及与厂家数据交互传输管理,以及服装的进出库、返修、换号、品调等管理,并使模块各项功能覆盖计划、预算、统计、生产、发放各个环节。(8)基础建设管理。基础建设有三大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这三大目标是个完整的整体,并且都需要密切跟踪基建全过程予以实现。因此,基础建设流程管理应针对以上三大目标分别展开,流程控制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实现管理透明化。2.确定系统分析类别系统事先将后勤保障信息按“人”“财”“物”“组织”“事件”五要素建立主题数据库。通过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等技术,根据人员、经费、实物、组织、事件五类指标体系建立数据主题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各种常见图表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形象、直观的查询结果展示,并根据管理深度,提供钻取式查询。(1)人员类别分析。主要对民警个人基本信息、被装信息、资产配备信息、驾驶证信息等进行展现与查询。(2)经费类别分析。主要对各类经费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和节能减排执行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3)实物类别分析。主要对实物资产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包括国有资产信息、装备信息、车辆信息、警械信息、土地房屋信息、电梯/变配电通用设备信息等。(4)组织类别分析。主要对后勤保障部门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民警分工、人员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立功受奖、学历专业、业务培训、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展现和分析。(5)事件类别分析。主要对卫生绿化物业管理情况、车辆维护保养情况、应急物资和联动机制保障情况、基础建设和维修工程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

(三)确定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研判功能

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在全面覆盖和展现后勤业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管理中需重点监控的内容,通过要素点设置、临界值驱动、信息碰撞等手段,建立完善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和预警信息机制,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日常管理与决策提供灵敏的分析和评估,进而推动后勤保障信息化从常态管理到深度应用的跨越式转变。1.对系统信息动态进行预警(1)系统运行预警。通过对每日系统数据同步、数据备份、信息交换、模型计算、数据库服务进行监控,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信息系统运行异常预警。(2)综合研判预警。通过对数据流转及碰撞情况进行监控,为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决策层提供预警。例如,为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固定资产月份结转后实物账与财务账数据异常预警、预算执行进度预警、逾期付款预警、资产报废预警、资产配发使用前入库审核预警、警用处突应急装备维护保养预警;为车辆管理人员提供车辆报废预警、车辆年检预警、车辆保险到期预警;为通用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电梯/变配电设备维修合同预警、年检预警、达到报废年限预警、大修预警;为民警健康管理部门提供体检率预警、体检异常预警等。2.对后勤保障效益进行分析(1)总结性评估分析。总结性评估是对保障的结果所作的总结、鉴定和评价,它重点关注的是保障行为的效果,是事后评估。它以后勤保障行为的各构成要素,结合专家经验和解析模型,对保障效能进行分析评估,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矩阵法等方法实现。通过总结性评估分析,可以认识到在处理事件中保障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2)预测性评估分析。预测性评估是在组织保障行为前,以保障方案和计划为依据,充分考虑保障行为可能受到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保障效能进行分析评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方法实现。通过预测性评估分析,将对在工作中实施精确后勤保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边检机关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解决信息资源采集问题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是边检后勤信息化的支撑和保证。在信息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和控制方面存在着不足,严重阻碍了后勤信息化建设向前推进的步伐。具体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不全面,该采集的信息没有采集,该录入的信息没有录入;二是信息采集质量不高,采集和录入的信息项目不全、格式不一,系统中不完整信息、错误信息甚至垃圾信息大量存在;三是信息采集不及时,不注重信息采集的时效性,信息录入和更新不及时,该录不录、该撤不撤,无法保证系统信息准确、完整、鲜活[4]。因此,必须强化后勤基础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的采集,严格按照“服务一线”“数质并重”“管用实用”原则,有针对性地海量采集、录入信息,坚决杜绝信息张冠李戴,坚决杜绝重复信息、残缺信息,确保信息采集工作完善规范。

(二)必须解决数据“关联孤岛”问题

在信息整合共享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牵头,大多数单位尚未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和平台,其信息数据仍停留在自主采集层面,难度大、整合度低。在后勤业务数据方面,纵向数据开放度低,上级公安机关掌握的数据资源尚未完全对下开放,还是以简单查询为主,无法综合应用;横向数据流通性差,政工、边检等部门业务数据各自为阵、无法流通,交互应用支撑力不强;后勤内部系统中,由于以功能为主进行分工设计,各职能口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导致后勤管理数据条块分割。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建设目标就是要彻底改变“信息孤岛”状况,通过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信息管理链,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统计,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组合查询共享。

(三)必须解决信息分析应用问题

如今,绝大部分民警已经具备了利用信息系统录入、查询的能力。但是,不少民警缺乏提炼、应用信息的敏锐分辨能力和全面掌控能力,经验和水平有待提高,应用手段有待丰富;信息应用专门人员缺乏,专门人才多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的信息应用工作更多的只是信息预警或者事后分析,对实时性、深层次、连续性调研工作做得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服务保障不力。在大数据背景下,边检后勤部门必须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以提升工作预见力,并依托专题调研,深入研究信息的整合利用率、覆盖率和精准度,实现对数据、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的融合处理、比对、辨析,用最大化的精确分析评估提升整个边检后勤系统的保障力。

(四)必须解决技术基础薄弱问题

较其他业务领域而言,边检机关后勤管理领域高新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大多仅仅是建立起局部的相对成熟的软件管理系统。由于硬件设施及技术力量的限制,后勤信息管理平台功能的拓展存在一定的瓶颈,整体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今后,新建或改建后勤应用系统时,要有整体规划,按照“公安云”技术体系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区分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直接购买、自主开发、合作研发“三结合”形式进行。其实,信息化技术开发并非难事,难的是开发后系统运行与后勤工作的适应性、不断升级的可能性以及共享平台的推广性,要尽可能地避免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注重保证技术力量的相对一致、互联互通和兼具个性,逐步实现顶层设计与中层对接,中层对接与底层衔接,根据不同需求,分期分批搭积木式地建成信息化综合平台。

作者:刘汪敏 单位:同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参考文献:

[1]殷实.浅谈大数据与公安基础信息化[EB/OL].(2014-11-25).

[2]闵国涛.公安后勤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警务流程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篇2

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国家电力公司对本身体系的革新与建设也在不断努力发展中,这不仅给电力单位带来全新的工作机遇,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电网公司的不断发展就对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所以,通过对电力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客观要求相结合,增强电力企业单位后勤管理的分析研究势不可挡。

关键词: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市场化;研究

随着国家电力公司自身体系建设的努力发展,给电力企业单位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为保证电力企业能跟随时展潮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实施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革新,并为电力企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提供舒适、高能的工作环境,以便来进行安全、稳固的生产[1]。

1电力企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的现状

(1)后勤管理的特性。1)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特性就是服务,在某些程度上是后勤实行管理的关键性任务。电力企业单位的后勤服务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生产在后勤方面做好管理的保证工作,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电力顺利有序的进行生产。同时,确保各项服务贯彻落实和工作可以落实在实处、督促工作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提升,因此,只有努力做好后勤管理服务,才能保证电力企业顺利的进行生产和运转。此外,后勤服务应该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方位以及多角度的服务,对整个电力企业单位在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后勤服务基本上就是保障企业常规的生产和运转的。所以,电力企业单位后勤服务的实质就是为企业单位、员工和整个电网事业服务。2)保障性能。电力企业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在某些程度上能够为电力生产提供保障,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保障性能便显得特别重要,而企业生产往往会忽视这一性能。一般情况下,一件小事便能够将保障性能显现出来,而这种不起眼小事往往会对整个电力企业单位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后勤管理服务的综合的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任何失误无论大小都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进步造成不能估计的严重后果。(2)信息化体系的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所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多,增强电力企业单位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是调解企业内部一切业务相互关系的关键所在,其所包含的范围是整个企业一切部门[2]。所以,在电力对产品信息实行统一规划以及宣传的过程中有效避免造成任何不必需的重复建设,后勤管理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贡献各种资源,将多余的信息删除掉,进而最大极限地保证数据源的可靠精确性。(3)流程化体系的建设。目前大部分电力公司广泛采取传统分散型的管理手段。后勤部门不仅要对电力公司负责也要对用电业主负责。而且,受诸多因素干涉以及控制的影响,后勤部门的职能通常会被分散进行,不仅难以实现和谐指挥以及统一筹划,而且在发现问题之后相互推脱的现象时有发生。

2改进策略

(1)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服务的强化标准。电力公司后勤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撑标准是以公司规定的统一化准则体系作为支撑。1)电力业要依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将制定好的后勤准则制度工作进行全面启动,通过加强标准意识、加强后勤强化标准建设的有效推广,进而促进后勤管理各项工作与技术、各项工作标准以及管理业务的高度接轨。2)建立和完善系统化、多角度、全面位的后勤管理体系、全面涵盖各项工作标准和技术管理的相关准则。3)将集约管理取代分散管理。将精益管理取代粗放管理[3],在此背景下后勤组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重要全面的服务保障和优秀的服务,完成对后勤能源资源的有效调整,进而加强电力企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电力公司要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增强信息化建设。1)管理设施资产必须严格依照一室一档的规定对后勤设施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同时,由于这种模式有利于将设施和房间直观清楚形象的在管理工作人员的面前展现出来,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房间设备进行清点和查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清点后勤设施工作质量的提高,还能够最大极限地促进设施资产信息准确性的提升。2)对相应的机关事务实施综合性全面管理手段,如会议、安保、保洁、外卖以及绿化等。对其进行综合性全面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管理效果、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施展后勤管理在保障方面以及服务方面的性能。3)增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对客户、车辆以及保安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而为电力公司提供安定、安全、可靠以及安静的工作环境。(3)注重后勤人才队伍的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优秀人才是企业进行科学全面管理以及后勤管理市场化的关键所在。所以,企业要提升培养后勤人才的认识,通过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培养其成为优异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主见以及有创新精神的全面人才,进而为现代化电力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4)设立一定的奖励和考评标准。一定奖励和考评标准的设立,对于公司及时发现处理后勤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利于企业彻底解决问题并有效的进行整治与改革。然而,就目前电力公司工作进行的实际情况,其考评绩效以然存在极大的缺陷。1)不断加强评估员工绩效的工作。电力公司应该依据后勤组的实际需求,通过平衡计分卡合理科学的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后勤管理服务市场化的进展。2)良好奖励机制的设立能够调动员工的自觉积极性。企业奖励员工的方法主要分为物质以及精神两种。通过平衡计分卡能够科学的考核职工的绩效,并将绩效纳入职工的工资中,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在给予职工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给予其精神奖励,促进企业单位后勤管理市场化的发展。

3结束语

由此可见,本文通过对当前电力公司后勤管理服务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从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体制的强化标准、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重视后勤部门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设立一定的奖励和考评标准等方面给予了完善电力公司后勤管理服务市场化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谭云曼.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电力企业后勤管理[J].通讯世界,2017(05).

[2]曹雪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79.

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管理干部素质;干部培训

伴随着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理念、目标、内涵等也需要作出相适应的调整。而在这其中,对于后勤管理干部素质、能力、思想等创新化、常态化、发展化培训与提升必将成为现代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基础与核心。但鉴于培训理念、机制、体系、目标、人才、环境、课程设计等多维度的问题,造成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培训工作开展的效能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基于培训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有效的规避和解决,便成为当前后勤管理培训工作所需要探究的重点事项。

1现代后勤管理工作对管理干部素质的发展性要求

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正朝着安全化、服务化、信息化、绿色化、社会化等的方向不断地改革与进步,而其是否能够为高校和学生的现实及发展性需要提供多维的服务保障,管理者应当具有:(1)开放的管理格局和整体的发展观念。以在社会巨大变革和快速发展的当下,努力吸收并转化新知识、新成果和新技术,实现管理与现实发展需求的高度迎合。(2)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质。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发展方向,不断做到政治路线、思想追求、心态调整、责任树立、目标实现上的积极与正面,并达到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正确引导。(3)管理、服务以及自我学习提升的主动性;优秀的执行力、沟通力、协调力和创新力;能够正确处理好权利、责任与学生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在细节把控、后勤文化多样创设以及学习型组织及氛围的构建中起到一定的推动助力。(4)消防安全等安全管理的意识与能力、绿色发展意识、信息化管理素养及能力等。由此可见,当代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对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具有多层面、多角度、深入化和发展化的需求特点,那么对于管理干部的培训也就成为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必须予以重视和创新的关键性问题。

2后勤管理干部培养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

2.1培训主题设置盲目,缺乏科学目标体系的一体统筹。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培训为了达到对干部素质培育的全面性,会在培训期间设置多个培训主题与课程的组织与设计,以便在1~2天的培训时间内达到消防等安全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公文写作等职业技能的塑造以及思政党建方面素养的时代化提升等多层素质培育的一体涵盖。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培训内容的现实指导性价值难以在简短的课程时间得到有效的铺开与发挥,其在内涵的挖掘与能力的塑造上无法实现深入化的探究、互动与追踪,而培训目标的宽泛化更让学员无所是从,在管理与自我能力水平提升上缺乏必要的目标性引导,培训存在着低效与低质的弊端。2.2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和时展的关联度不足。当前的培训工作在内容上的组织、素材上的选用以及目标上的引导,课程的内容往往呈现出理论机械化、标准套用化弊端。[1]缺乏与干部工作实际的立体连接,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关键点、主要问题和发展痛点把握不足,对时展的趋势解读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更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的变革缺乏动态的追踪。因而在培训中难以有效调动学员认知、情感和态度上的充分认同,不仅带来学员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理解力和掌握力的弱化,导致学员对于培训价值认识度的缺乏,还有可能造成学员在现实管理工作中落入形式主义和思维定式的窠臼。2.3培训组织形式单一,学员能动性发挥不足。当前的培训工作往往以传统而集中的培训会议形式进行开展,组织形式单一而机械。培训讲师主导培训过程,学员被动学习与接收,讲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有机的互动、合作和交流,培训课程组织氛围沉闷,学员的能动思维、认知情感和能力技能在课程中无法得到交流性互补和互激发,组织者和培训者也难以就学员互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解答,进而造成学员学习效能与培训组织优化提升的困难。

3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水平的具体对策

3.1建立科学的培训目标发展体系,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培训工作需要实现工作实际、人员、环境、时间等的一体统筹,高校应当结合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实际,制定整体化的培训发展目标和考核评价机制,并根据管理工作阶段化发展中的突出性问题,基于高校现代化改革推进思路的深化指导,制定出分阶段、分层次、有目的、可联结、能追踪的培训目标发展体系。该体系首先应当实现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以更好地将思政党建、管理业务、服务素养、安全能力等的培训有机分配于各个培训的发展阶段之中,避免一个培训阶段中内容的泛化性全面涵盖。其次,结合阶段的发展目标、内容的制定、培训组织的现实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时安排,并适当增加在当下具有现实发展与指导意义课程内容的组织时长;如果需要在一次培训组织中实现多个内容的一体涵盖,就将培训安排在时间相对宽裕时段,进而达到思政党建、业务分类培训、消防安全培训等培训事项的分别开展(思政党建为第一天,业务分类培训为第二天,消防培训与演练以及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与考核为第三天),以为各个培训工作内涵的深入挖掘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3.2优化内容组织,提升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和发展性。管理干部培训的内容应结合高校后勤管理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问题进行合理的课程组织。[2]其培训的素材,使用的案例、方法论的提出,都应当有机反映学员的工作现实,变纯理论指导为现实的发展探究与理论深化的有机结合:思政党建要结合时政与社会热点进行先进思想与理论的深入解读;公文写作等管理业务技能要结合现实中暴露的问题及先进实施理念进行有机的指导;公寓管理与学生服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变化进行多维的解析;消防安全、绿色管理等要从实践能力演练指导中予以有效深化,以此才能带来培训工作效能与价值的全面提升。3.3多样化培训组织形式,注重互动培训的价值。培训工作高校提升的核心在于对学员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因此,在培训组织形式一定要突破机械化、被动化的窠臼,将传统集中的培训会议形式与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培训、情境演练能力深化培训、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培训、工作现场问题挖掘与指导培训、校外交流与参观培训等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带来学员能动性全面激发之下培训效果的全面提升。

4结论

为了给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管理队伍保障,就需要从目标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培训内容的实践化发展以及组织形式的创新化提升等方面,实现管理干部素质培养的多维度深化,以为精细化、服务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春霞.高校后勤员工培训现状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5):115-116.

篇4

(一)背景

医院后勤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医院的保障和支持系统,协助医院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医院后勤社会化被越来越多的医院视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必由之路。后勤社会化就是将医院后勤部门独立出来,单独成立自负盈亏、自谋生路的公司,通过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或是与社会企业合作,将服务外包给社会企业进行管理。

(二)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概念

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医院后勤工作者首先需要更新对医院后勤管理的观念,其中包括领导阶层的观念更新和众多后勤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通过转变观念,跟上时代,见诸行动。不可以把知识经济的新标签贴在旧的思路和行为模式上。对此需要相关人员了解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概念。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概念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得到启示。其内涵是指医院后勤通过内化社会先进企业(机构、团队、组织等)的管理理念、方法、价值态度等,以此来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和差距,同时要开始进行改革,使其渐渐达到甚至超越社会同行业水平的自我完善过程。所以,把医院后勤服务项目外包给社会,或是简单地将后勤部门从医院独立出来都不是真正的社会化;唯独努力开拓创新,密切关注医院后勤服务的投入与产出,实现后勤现代化、科学化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才算作真正的社会化。

二、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所谓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各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主要靠社会上的第三产业提供,靠价值规律来调节,以商品交换的形式为各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有利于卫生产业化的发展

人们长期以来都认为卫生事业是属于公益性质的,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但是,以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卫生事业既具有公益性质,又有产业性质。要想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提高它的产业化能力。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一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新发展形式,有利于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医院物质资源的运用效率

医院的后勤服务体系比较庞大,各项巨额开支、各种闲置的储存物资和经费,都可以节约下来用于医疗第一线的发展。医院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就是通过计算成本和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使医院后勤的物力、财力加速运转,产生效益,从而使医院后勤服务方面的资产都得到合理利用。

三、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创新

(一)通过后勤经营化管理理念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从服务业角度来看,后勤部门不是纯粹的保障单位,它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产品与服务的输出,为医院的医疗活动提供保障,与之相对应的就有成本和价格,即医院后勤管理是针对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行管理和经营。医院后勤管理经营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服务对象和顾客需求,通过设定工时测量、工种的动作标准化、流程合理化等多种岗位,进行绩效管理,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流程也更加顺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节约了物力和人力资源。

2.对医院的运行成本进行合理计划、使用和控制,以此达到增加医院的收益。

3.医院后勤中有收入的服务项目,例如停车场、餐饮、消毒供应。通过提高这些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适当的扩大规模也可以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的经营目的。

(二)医院后勤进行科学化管理

把经营化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把后勤部门当作一个真正的企业来经营,并在后勤管理中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文化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把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作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流程改进、制度创新、技术升级的项目;2.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完善的后勤各项工作与考核制度,奖勤罚懒;3.加强成本控制,做足精细化管理,比如洗衣房设备及附属设施可以交给专业洗涤中心服务,环境绿化可以交给社会绿化部门进行服务,膳食服务采取市场经营的方式,增加食物品种,改变售卖方式;4.建立配套的成本收入核算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5.基础数据的完善与管理;6.通过经营数据和基础数据,分析盈亏平衡点,以此作为科学依据进行管理与决策。

(三)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实行“内嵌”、“包外”的模式

1.“包外”即“走出去”。当后勤服务的成本、质量、效率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并且医院后勤自身业务需求量足够,成本效益分析也很合理,这时医院后勤业务就可以实现自主经营管理,同时可以扩大产能,延伸服务范围,扩大产品数量,在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它同业者的成本支出,减少各自的浪费,提高双方的收益,达到多赢的局面。这种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同时合理使用已有的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实现规模化效应的管理方式,被称为“包外”服务。医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经营,使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结构合理,产品也具备良好的竞争力,这样既可以保障医院自身的需求,又充分享用了社会资源,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好。

2.“请进来”的“外包”,即医院后勤部门主动寻求与社会企业合作。如果医院后勤管理水平较差,成本支出较大,甚至需要通过降低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时,主动选择一个价格适宜,质量稳定,管理先进的公司来承担部分后勤业务,同时积极向引进来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这种方式称为“内嵌式”服务,不能将它等同于简单的外包服务。内嵌式服务的选择必须经过了严格的投资效益分析和损益平衡点测算。吸收社会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让“引进来”的企业不只是发挥本身的服务功能,还带动整个系统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医院后勤社会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链中的重要环节,医院的后勤工作也是全院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科学合理地管理好后勤工作,能保障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后勤部门无论是选择自主管理,还是选择外包服务,只有运用经营化的管理理念,把信息技术与后勤管理相结合,使后勤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才可以真正地实现社会化,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服务效率并保障服务质量,更好地迎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来平,孔秋枫.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监督与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06).

[2]韦来平,母国华.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现行模式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03).

[3]石骥,傅良韬,陈亮.推行全成本核算建设节约型医院[J].西南国防医药,2007(06).

[4]曹兆俊,曹振君,曹耀天.医院后勤服务成本核算的方法及作用[J].现代商业,2008(35).

[5]肖平,刘颜,田怀谷,方豪,蔡志明,卢祖询.现代医院后勤社会化外包战略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02).

篇5

[摘 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医疗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院医疗设施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这也要求医院基建的时候做好管理工作,解决后勤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将后勤基建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 医院;后勤基建;管理;问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55

[中D分类号] R197.3;TU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06- 02

0 引 言

医院进行后勤基建管理的目的便是为了帮助医院扩大医疗业务、增强医院医疗保证的设备设置,做好科研工作。所以,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医院后勤基建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策略解决问题。

1 医院基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而在建筑中医院建筑工程项目本身便是复杂多样的,不但需要建设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术技能比较高,还要求其职业道德素养比较高。但是就现在而言,基建管理人员往往都不是专业出身,专业知识储备方面较差,在医院基建的过程中,不但无法将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很难胜任自己的职位,想做到专业化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并且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本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医院基建项目在工程进度、资金投入以及安全质量等方面控制的力度较差,直接导致了医院基建无法实现其目标。

(2)基建财务管理比较薄弱。首先,医院基建资金投入和资金短缺存在一定的矛盾。现在很多医院都存在就诊难和住院难的问题,这也将这种矛盾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医院环境设置无法很好的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所以,医院在基建方面的投入也需要加大。 其次,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时候,很多医院对其不够重视,不但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比较少,其业务能力也比较差,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完整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比如,很多医院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管理工作,仅仅将其看成成本会计核算,并且在使用基建项目资金的时候,计划欠缺,资金周转受限等。

(3)对基建工程设计不够重视。工程设计对于项目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不但会影响到项目的顺利进行,还会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医院基建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就现在的工程设计而言,绝大多数的设计方案并没有引起医院的重视。往往在选定设计方法后便进行初步设计。而初步设计对整个项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但是我国医院基建设计单位往往会选择招投标的方法,这也导致了最终选择的设计方案不够公平和公正。

2 优化医院后勤基建管理的策略

(1)重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首先,在选拔管理人员的时候,必须严格,不但要求其能够掌握基本的建筑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理论,还需要其能够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其次,基建管理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这便要求基建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必须重视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培训,给管理人员提供机会进行沟通,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确保其在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能够抵抗不良风气,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事。

(2)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医院后勤基建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重视后勤基建工程审计,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办事,确保最后的审计报告真正的合理科学。其次,在基建项目竣工后,需要及时返还履约保证金,返还时间是合同约定时间或者是项目验收合格的时间。若是一再的不还,不但会导致相关单位出现损失,还会增加收回的难度,为了确保履约保证金能够及时地收回,便必须及时地清理账目。

(3)重视基建工程设计环节的优化。首先需要严格要求管理人员,确保其能够很好的掌握设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了解整个工程,将自己的监督作用发挥出来。其次,需要重视工程设计。不但需要分类整理工艺、功能布局以及相关的工程数据,还需要在方案完成后,邀请专业人员来研究其可行性,确保得出的方案是最优的。最后,在设计结束后,还应该选择水平比较高的团队来施工,并做好技术性的符合,确保所有项目都是合理科学的。

篇6

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参与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校的后勤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与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后勤管理是整个学校教学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保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在后勤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于这种育人功能进行强化,也有利于推进教学的发展与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后勤管理具有物质基础与保障的地位作用,也就是说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与成长环境,进而对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有着直接的作用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后勤管理新思路分析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是建立在原有的学校后勤管理方法与模式制约下,为了避免其对学校教学开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与改进方法措施。因此,要想实现对于学校后勤管理新思路的分析与研究,首先需要对于学校后勤管理中原有的方法模式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1当前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开展与实施的具体情况,多数学校都存在有以下问题。首先,学校的后勤管理比较松散,表现为部分学校后勤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制度不完善,整体管理比较松散。L匕如,在对于学生的就餐管理中存在的就餐乱插队以及饭菜质量差等,都是学校后勤管理松散的直接表现。其次,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表现为一些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缺乏,素质与知识水平不高,部分学校领导老师看不起后勤人员,主要表现在教不好书的安排到后勤,伤残的安排到后勤,也就是说多余的无能力的人员都往后勤送,加之领导、教工子女、各种关系人员居多等等,对后勤工作开展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再次,学校后勤管理的经费紧缺,导致后勤管理不良循环的局面出现,学校后勤管理开展中,一旦出现经费紧缺,很容易对后勤管理的开展以及各项工作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影响范围与程度也比较大。

2.2学校后勤管理的新思路

根据上述学校后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情况,在进行后勤管理开展与实施中,为了创新后勤管理的新思路,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首先,需要对学校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注意建立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各项安全预案,以应对后勤管理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情况,进行及时与妥善的解决处理,保证后勤管理安全稳定与正常运行开展。学校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安全预案建立和健全,第一步要在后勤管理中实行后勤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与公物损坏维修制度,并且在后勤管理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注重对于学校师生的安全管理,进行重大事件的安全预案制定,提升师生的安全应急能力,以实现后勤管理的完善与提升。

其次,在学校的后勤管理开展中,还应加强后勤管理的学习,在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基础上,提高后勤管理的工作水平。由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并且涉及人员众多,因此,在后勤管理实施中,应对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与内容进行改进,提升对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管物发放、维修保养层面上,而应扩展到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和进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配合上,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业务训练与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最后,创新学校后勤管理的工作思路,还需要对后勤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操作实施进行规范,同时注意优化学校的后勤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后勤管理的思路进行创新,推动后勤管理发展提升。

3.结束语

篇7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充分重视高校后勤服务的特殊性。各高校可以稳妥地对发展较为成熟的社会服务业开放校内市场,加快与学校后勤服务实体规范地、彻底地分离。后勤企业要逐步增强实力,成为产权清晰的股份制独立法人实体,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高校后勤的改革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重大改革工程,它将高校后勤引入到市场机制中去,使得后勤资源的规模、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进步。高校后勤如果作为一个企业的话,其最终目的就是营利,其财务管理始终以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为目标;如果作为非营利组织,它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社会为公众服务,那么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使有限的资金有效的完成最大的社会功效。因此,高校后勤一方面有着为社会服务的性质,又有着独立经营、独立营利的企业化性质,它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应该执行企业化的财务管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兼备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性质。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般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是每股盈余最大化,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高校后勤这个具有企业以及社会服务双重性质的经济实体,它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复杂性。高校后勤作为社会服务性机构,它服务于高校师生员工,其财务运行和管理中要注重优质低价、服务育人、保本经营的公益性;同时它也是一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它的财务管理有着追求经济效益的性质。所以,在我国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许多高校后勤对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明确,不是太注重它的社会效益、忽视其经济效益,就是太注重它的经济效益、否定它的社会效益。2.产权不明晰。我国高校后勤所拥有的资产实际上其所有权是归国家所有,占有权为学校所有,经营权为后勤本身所有,并且其经营权并不完全,受着合同、协议的限制。也就是说,高校后勤并没有独立的财产权。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就无法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没有自己的法人代表,没有资格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从而,我国高校后勤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有真正的法人地位。而这种代表后勤法人地位的仍是学校,学校对于后勤的财务管理仍然承担者最终的责任义务。名义上后勤跟学校相互独立,实际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其产权并没有划分清楚。这种状态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后勤管理人员缺乏对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的义务和动力。3.高校后勤权责利不清楚。高校后勤的资产大多是高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划拨给后勤的,除了学生公寓的建设引入大量的校外资本外,大多数后勤资产都有高校出资建设的。后勤经济实体一般为国有独资公司或者是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有些高校后勤并没有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其注册资本多为虚拟资本,甚至存在借用学校流动资金注册等情况,其注资多半为负债,一旦后勤遇到风险或资不抵债,学校仍负有偿还债务的无限责任。所以说,高校后勤权责利问题上不太清晰。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财务管理应采取的策略分析

篇8

一、企业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后勤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概况来说,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企业的后勤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直接物质化生产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具体包括:供应、贮存、运输、组织等多个环节和流程;其次,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提供所需的物质服务。由此可知,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的现状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出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开始逐渐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也就是说,传统的、大包大揽式的后勤管理模式开始越来越少见,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开始逐渐的被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企业管理流程所替代。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据分析是因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科学和完善,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开始逐渐的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很多民营企业中,专门的后勤管理部门开始越来越少见。但是,这种现象并不代表着在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已经不重要了,与此相反,恰恰是因为在新形势下,后勤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才出现了目前这种传统的、大包大揽式的后勤管理模式开始减少,而专业后勤管理模式开始发展的大趋势,才更加凸显了企业后勤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到人才的竞争上,这一点在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后勤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却发现,目前我国后勤管理系统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还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企业都忽略了后勤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以至于因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了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所拥有的企业类型和企业数量开始越来越多,而各个企业因受各自员工数量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以及企业性质的不同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时也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然而,虽然说各个企业选择符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的、差异化的企业后勤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目前我国企业后勤管理在出现了明显差异化的同时,还相应的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开展后勤管理工作时,都以此企业的特殊性为借口存在着随意发挥的现象,以至于影响了企业后勤管理的水平,特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这种问题的影响更为严重,一定要注意规避。

三、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在开展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改革和创新。

要在新形势下科学的开展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改变传统的、因循守旧的工作观念,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拓宽视野、增长经验,树立新的企业后勤管理理念。例如:改变传统的纯粹管理的理念,处理好管理与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改变只盯着本单位后勤建设的单一做法,促进企业后勤管理向社会化、企业化转变的进程等等,均是企业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重视改革和创新的典型做法。

第二,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

要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思想品德素质。企业后勤管理者的思想品德素质实际上指的就是后勤管理者在日常的后勤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特征。思想品德素质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对于企业后勤管理人员来说同样如此,后勤管理者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秉承“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的基本准则,才能够更好的做好后勤工作。具体来说,企业后勤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的是后勤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注意承担其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在工作中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为先,坚持认真、诚实、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来开展工作。而要实现这一点,不但要在选拔企业后勤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德才兼备的基本原则,还要注意定期的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以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

其次,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知识素质。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得以凸显,同样也在现代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企业后勤管理者只有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更好的推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进度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在开展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文化素质,还要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自然科学素质和社会科学素质,以确保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且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鼓励和督促其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以促进其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促进自身的发展。

最后,注意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企业后勤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不但是后勤管理者整个素质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素质,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企业后勤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能力素质,才能够更好的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和决策,以确保日常后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而要提升企业后勤管理者的能力素质,则要注意从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其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

第三,重视企业后勤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问题。

要重视企业后勤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问题,首先要注意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后勤部门业务流程目录。通过后勤部门业务流程目录的制定,系统、全面的对企业后勤管理所需要涉及的业务进行科学的划分。例如:可以分为保洁管理、维修管理以及会务管理等等。而所划分出的每一个类别又可以根据其所包括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划分为诸多的二级流程等等,以便管理和执行起来更为方便、规范。

其次,还要注意对企业后勤管理业务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在开展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往往多而繁复,因此,只有对通过科学的梳理理清其逻辑关系和处理顺序,才能够更好的明确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流程。具体来说,在针对企业后勤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时,可以根据后勤管理业务流程的管理目标,对每个业务流程的起点和终点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如:可以根据业务流程的起点和终点来全面的分析此业务的主责岗位是哪个、配合部门是哪个、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标准是什么、实施的证据是什么等等,并据此,在理顺业务流程的同时,让后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规章制度更为生动、具体、形象。

篇9

论文摘要: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是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目前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内容与特点,以及目前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主要方法,并对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主要趋势进行了探讨。

1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医院后勤设备是保障医、教、研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医院基础质量的基本要素。它不仅具有为医疗活动提供条件保障的能力,而且还有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能力。因此搞好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发挥后勤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医、教、研服务,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服务,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院后勤设备的范围,主要有供水设备(包括上水,下水和污水处理等设备)、供电设备(包括变压器、配电、自备发电机组等设备)、供热设备(包括锅炉及其配套设备等)、供冷设备(包括制冷,空调及其配套设备等)及医疗气体、净化、通讯/声像、洗涤、交通运输等各项设备。

医院后勤设备的特点主要有:

1.1 保障性医院后勤是医院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医疗业务活动提供条件保障,属于医院的支持系统。因此医院后勤设备管理应树立整体性观念,即树立以医疗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服务于医疗和病人的需要作为它的管理目标。后勤设备保障性高,要能满足医院随机性、时限性、应急性特点的客观要求。从保障性高这一特点出发,在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上要求做到:

①医院后勤各项设备的配置应与医院的任务,规模,科室设置和诊疗需要相适应;②医院后勤设备的配置除考虑保证正常需要外,尚应考虑应急储备条件,如应有备用发电机组,备用上水、储水设施,备用锅炉等;③要有一支训练有素,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维修,又能作出快速反应投人急修的工程技术队伍;④应当建立和健全值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坚守岗位,随叫随到。

1.2 技术性

要改变长期以来认为后勤部门是一个非技术性部门的陈旧观念。医院后勤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性、专业性。如医院的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采暖制冷系统、供氧供气系统、传呼系统、采光照明系统、空调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消防系统等各项设备管理,无不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电气、机械、建筑、自动化、卫生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因此要做好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如果没有一支多学科的工程技术队伍,难以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技术性这一特点出发要求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上做到:①要重视建设一支工程技术队伍。这支队伍在智力结构上要具有适应医院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在智能结构上要重视动手能力,在人员结构上要注意高、中、初级比例适当,即不但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也要有各类中专、技校的中级技术员和各种工种的熟练工人,只有人员结构合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②要重视后勤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保证后勤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

1.3 安全可靠性

医院后勤设备影响面大,因此安全要求高。如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气安全、锅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不仅关系到全院正常工作的运行,而且关系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这一特点出发,在管理上要求做到:①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安全操作教育;②后勤各项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修,均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标准;③要建立定期维修、检查制度,以保证各项设备的完好性。如建立设备的保养制度和“四定”制度(定岗位职责,定操作规程,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1.4 经济性

医院后勤设备既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又具有消耗性的一面。要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提高后勤设备的经济效益,应是后勤设备的一个管理目标。为此,要求做到:①要加强设备的计划配置和合理配置,避免由于配置不当而造成大机小用或闲置不用;②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或增加必要的附属设施,做到一机多用,挖掘设备的潜在功能,如锅炉系统增加余热利用的附属装置后,可以充分利用余热水,即可解决沐浴用水;③要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提高设备的自然寿命,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④要重视节约能源,节约燃料和原材料,节约业务费岗出,尽可能地减少投入,降低医疗成本。

2 目前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主要方法

事实上,医院后勤设备管理与圆疗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应该是近似的。由于我国有些医院的后勤设备不在医疗设备管理科室管理,而单独成立后勤设备科或机械动力科管理,因此往往医疗设备的一套管理体制无法在后勤设备管理上得到实施。鉴于医院后勤设备对全医院医疗的保障作用,因此这些设备的管理同样应强调安全、可靠和有效性,只不过后勤设备安全保障的具体手段不同而已。如后勤设备中的锅炉,氧气/氢气等危险气体的输送、存储设备都需要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制冷设备(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系统的设备均需要实行设备的预防维修,以确保设备一直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这些后勤设备的预防维修中也应包含计量(如压力锅炉的压力表、氧气瓶压力表等)、定期检测、外观检查、日常点检等手段,当然后勤设备的定期检测方法与医疗设备有所不同,医疗设备强调安全与性能检测,而一般后勤设备强调故障的诊断检测。

3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趋势

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是医院后勤工作的一部分,经过近几年来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尝试,医院的后勤设备管理模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3.1 “剥离”模式

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卫生资源,根据各自的特长,脱离医院母体,建立经济上相对独立核算的经营服务公司或后勤服务中心。例如上海瑞金医院、金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污水处理由这样的公司负责。这种模式与改革前不同,其特点是:首先,不再是事业型后勤服务单位,而是经济上相对独立核算的社会经营实体;其次,不再是封闭的供给福利型服务模式,而是实行以合同为规范的有偿服务模式。

3.2 “托管”模式

聘请社会上专业服务有限公司。如医院以前污水处理由该医院院务部营房办管理,现委托上海西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浦南医院原先污水处理由院总务科管理,现委托光华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管理;中美儿童医学中心则采用单项目委托金桥开发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首先,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次,把社会能够承担的服务项目还给社会,依靠社会上专业服务公司的力量来改善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再次,完全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运作。

3.3 “集团化”模式

根据自愿、公平、竞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共同得益,通过资产重组,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有多家医院的后勤部门与本医院分离,原先各医院的后勤人员也从他们各自医院“剥离”出来进入新建制的公司,各医院则以付账的形式,从该公司获得多项服务。例如在污水处理服务中,上海北联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是由市七医院牵头和高桥、凌桥等5家医院的后勤部门建成的,与医院相分离的,且又与专业的经营公司共同出资、以股份制合作形式组建的公司,这些医院的污水处理交由北联综合服务公司管理。另外,还有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市胸科医院等5所医院联合组建的“上海市卫生第一物业服务中心”。这种模式的特点为:首先,是医院与社会企业联合办后勤的社会化企业,由医院产业公司与社会上专业的经营公司共同出资,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其次,是大医院和小医院联手建立的后勤服务公司。

篇10

(一)实施背景

全区现有公办学校80所(含4处教学点)、公办幼儿园140所(含9处附设班),目前共配备安保人员685人,标准要求至少需要880人,且年龄不超过50周岁。由于工资待遇偏低、聘用方式多样等原因,现安保队伍存在构成复杂、年龄偏大、流动性强、素质能力弱等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第一,人员配备数量不达标,配备率不到78%。第二,人员年龄不达标,现职人员达标者仅89人,占比不足13%。第三,聘用方式多样,涵盖了自招自聘、劳务派遣、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第四,投保问题突出,部分基层校园安保人员工资中未包含社保支出。

(二)承接教育安保服务实施计划

根据9月16日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2020年集中研究教育工作专题会精神,城发集团计划自2021年开始,利用2年的时间,对现有公办学校、幼儿园的安保业务,按照立足实际、稳妥推进、逐步接收的原则,对学校和幼儿园现有保安队伍“一校一策、重新委托”的形式,分批完成全区教育系统安保服务的承接任务。2021年完成区属学校、幼儿园安保服务的承接任务,2022年完成其他学校、幼儿园安保服务的承接任务。

(三)高质量建设教育安保服务机制

按照区领导要求,城发集团制定《安保队伍建设管理方案》(详见附件),明确安保服务组织架构和分工职责。优中选优,选聘具备安保公司丰富管理经验专业化管理人员组建管理层。充分发挥全区集中化管理优势,自上而下实施全区教育安保网格化管理,按照学校区域、合理划分片区,构建片长、队长、班长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形成“点”“线”“面”多级联动的管理机制。高标准设立安保人员选聘标准和流程,通过对原安保人员选聘、社会化招聘、委托第三方招聘等多渠道选聘安保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军事训练,从选人和育人全过程建设高素质安保队伍。建立薪酬绩效管理体系,以所属校园考核为主,健全安保人员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强化优者上、劣者下的奖惩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安保人员的配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我区校园安全提供高质量的保障服务。同时,公司通过搭建高质量安保队伍,做大、做强教育安保服务,树立行业品牌形象的同时,以此为切入点拓展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安保服务,开展系列延伸业务,如物业、餐饮等,取得收入将用于公司现代化管理和校园安保服务质量提升,反哺校园,反哺社会,实现政府、社会、校园、企业多方共赢。

(四)2021年相关经费测算

经费主要包括:1.人员薪酬:含社会保险和绩效工资(按照人均3600元/月/人核定),每年随青岛市社平工资调整,实发工资以薪酬绩效考核结果为准;2.餐费、服装费:按照18元/餐/人核定,服装按800元/人/年核定;3.运营管理费,一是管理人员费用和业务开支,包括专业管理人员的薪酬、保安队长津贴、办公设备、车辆、场地、业务培训费用等,按8%测算每年约110万元;二是缴纳相关税金,每年约83万元(按费用总额6%测算);4.安保装备,由所属学校、幼儿园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自行配备。综上,2021年财政投入合计约1576万元(测算详见附件)。原有教育安保经费由生均公用经费和财政专项补助组成,每年约755万元(按人均2600元/月测算)。现方案依法完善工资保障和社保缴纳,实施后每年增加费用约821万元。

(五)承接部分学校、幼儿园后勤管理服务

区教育体育局提出,因部分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2020年9月,区教育体育局根据工作需要临时使用了18名编外用工,主要分布在区实验幼儿园及北部分园,其中保育员5人、安保员4人、后厨辅工3人、面点师2人、卫生保健员1人、保洁1人、厨师1人、电工1人,每月劳务费合计约6.88万元(2020年9月起一直未发放劳务费,具体费用按实际为准)。为规范用工形式和劳务费支出,区政府吕永翠副区长主持召开政务专题会议(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教育体育局)进行研究。经落实,受政策限制,区级层面不能再增加编外用工的数量。该18名人员的安置问题急需妥善解决。

二、需会议研究确定事项

(一)提请区政府授权城市发展集团为全区校园安保服务的采购、管理主体,按照区教育体育局的要求,负责全区校园安保服务的运营管理。

(二)在安保服务交接工作中,对于已经签订劳务派遣或购买服务协议且尚未到期的单位,建议按照尊重历史、有序推进的原则,“成熟一家、接管一家”,相关单位妥善解决后,再交付城发集团,确保顺利衔接。对于现职安保人员录用的问题,现职安保人员中符合招聘条件的将优先录用,不符合条件者由区教育体育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做好解聘分流工作。

(三)社会稳定工作。对于原安保人员分流安置等善后工作可能引发的劳动争议、民事纠纷等不稳定因素,建议由原属街道办事处、学校、幼儿园妥善处理。区教育体育局负责局属学校、幼儿园现职安保人员的善后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街道学校、幼儿园现职安保人员的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