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进出口;检验监管;包装检验

[中图分类号]F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41-03

[作者简介]董新蕾(198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一、前言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及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为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的新职能,切实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于2011年12月30日将《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部分商品调入法检目录,要求各检验检疫机构于2012年2月1日起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检验监管。2012年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30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出入境报检及检验有关新要求,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开始正式实行检验。

二、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内容

(一)受理范围

受理报检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应是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中的品种。

(二)报检审核资料

报检审核的单据除《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要求的单据外,还包括下列材料:

1.进口报检

(1)进口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中文安全数据单(MSDS)、危险公示标签的样本;(3)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2.出口报检

(1)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结果单》(散装货物除外);(3)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4)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样本(如是外文样本,应当提供对应的中文翻译件);(5)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三)检验内容

1.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报检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报检货物中是否随附中文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中文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所用包装,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检验货物的包装型式、包装类别、包装规格、单件质量、包装标记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与报检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检验货物的包装方式、包装使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对出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货物中是否随附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按照海运、空运、汽车和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危险货物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

3.检验依据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按照以下要求实施检验监管:(1)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口产品适用);(2)国际公约、国际规则、条约、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3)输入国家或者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出口产品适用);(4)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技术规范、标准;(5)贸易合同或信用证注明的高于以上规定的技术要求。

三、新规实施以来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检目录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范围不一致

按照文件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范围依据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法检目录),2012年最新法检目录调整最大的变化是将160个涉及危险化学品的HS编码列入法检,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62个HS编码检验检疫类别进行调整。现行有效的法检目录内包含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远小于《危险化学品名录》,对属于法检目录同时也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无可厚非,但《危险化学品名录》内、法检目录外的进口危险化学品实际上并不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出口危险化学品也只需实施包装的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无须进行产品检验。这就导致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检验范围不一致。

(二)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与包装使用鉴定分两次进行

按照规定,出口危险化学品除了需要进行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品质、数量、重量等项目检验外,其包装还应按照海运、空运、汽车、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和《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但在很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实施产品检验和包装鉴定的并不是一个部门,导致企业出口一批危险化学品时需要向两个部门申请检验鉴定,延长通关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商检成本,如果两个部门的要求不一致,企业便会无所适从。

(三)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不一致

目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审核出口企业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时大多采信以上实验室出具的报告,但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内容不一致。大多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对危险货物的分类依据《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TDG)进行,侧重于货物包装运输;仅有极少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同时包含GHS分类,从危险化学品生命全周期考虑其危险特性。二是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结果不一致。以活性碳(HS编码:3802109000)为例,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其危险货物编号42521,UN编号1362,应为4.2类自热物质,但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显示该物质为非危险品,企业据此申报为普通货物,造成逃漏检验。其他诸如油墨、硅铁和乳酸亚铁等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结果也不一致。

(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编制质量不高

新要求很大的一个变化是要求企业报检时提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样本,目前企业制作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企业自行组织人员编制;二是企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三是企业付费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编制。第一种途径由于企业大多缺乏了解GHS及相关文件要求的人员,编制过程随意,大多草草应付了事;第二种途径受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局限,掌握的尺度不一致,各地制作的样版也不尽相同;只有第三种途径编制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质量比较有保证,但由于费用偏高,中小企业普遍不愿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导致企业实际使用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可信度较低,篡改、缺项现象时有发生,不能真实表达危险品的危险公示信息。

(五)出口逐批检验模式不适应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法检目录》的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即根据企业类别和产品的风险分级确定检验监管方式。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又规定:列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剧毒化学品目录》等的商品及其包装按照严密监管方式进行检验监管,《法检目录》内的危险化学品大多在此列,应采用严密监管方式,这就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此类企业实施严格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其出口的危险化学品实施逐批检验,随着危险化学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逐批检验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出口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六)危险化学品的瞒报、误报、漏报时有发生

危险化学品作为普通货物出运既有监管机构自身检验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危险品托运人和货代公司瞒报、误报的原因。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可能未考虑到某些物质可能带有的危险性凭经验把危险货物误判为普通货物,如钢屑,本身是普通货物,但因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切屑油,而使钢屑上沾有油类物质,从而成为易自燃固体而变成危险品。

四、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工作建议

(一)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是尽快制定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工作规范,把国务院591号令和国家质检总局30号公告落实到每个关键点,明确监管范围、检验内容、检验依据、不合格处置和处罚等工作重点,统一检验依据,统一原始记录,统一证稿格式,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监管工作,保证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研究创新监管模式,探究分类管理、风险分析、电子监管和诚信管理等业务创新成果在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中的应用,构建既能确保安全又能便利企业的适应危险化学品外贸状况的监管模式。三是加强业务创新,将危险品分类鉴定、安全数据单和危险公示标签的预审查环节放在企业出口之前进行,对企业出口的同一批次货物中包装使用鉴定和法定检验同步进行,做到一次报检、一次抽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计收费、一次签证放行,缩短检验流程,减少通关费用。

(二)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化学品分类鉴别与评估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使其能够分别按照TDG和GHS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定级检测,同时可进行必须的危险化学品理化项目的检测;二是深入研究检测方法,组织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攻关和检测方法开发,力争尽早覆盖我国主要大宗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鉴定。三是探索快速检测手段,在确保检测质量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检测,保证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快速通关。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检测实验室发挥保障质量安全的有效作用。五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认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打破GHS全球实施后引发的技术壁垒。

(三)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专业性强,产品风险高,安全技术要求高且检验监管责任大,只有检验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规避检验环节的风险,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2012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等文件、GHS制度及国外危险化学品技术贸易措施的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业务学习和业务讨论,以过硬的业务素质武装自己,切实提升检验监管能力。同时还要对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报检公司进行培训和重点政策讲解,明确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职责,统一做法,理顺危险化学品相关业务流程,引导企业诚信自律。

(四)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增强责任意识

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将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的职责赋予了检验检疫机构,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适应,严格执行新要求。一是加强学习,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各相关企业要认真学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企业自身进出口产品情况,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进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顺利进出口;三是加强沟通配合。要积极配合检验检疫的施检和管理,加强与外方、货代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生产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展开;四是不断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和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充分发挥质量主体作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力保诚信,严抓质量。建议企业加强与国外供应商的联系沟通,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我国最新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输出产品中随附安全数据单和粘贴危险公示标签。

(五)完善标准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质检、环保、安监、公安、交通等监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但目前这些法规、标准还不能做到产业链各环节间全覆盖,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既给不法企业有空可钻、有机可乘,也给守法企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需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兵.推进GHS在中国的贯彻执行[J].中国标准化,2011(7):87-90.

篇2

一、全南县城中村的现状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1057个村民小组。大部分城中村集中在县城周边规划区内的金龙镇、城厢镇等两个乡镇。

(一)主要特点

一是城中村面积大人口多。全南县城中村共涉及金龙镇河背村等9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其中:处于县城建成区,已经完全没有农业耕地的一类村庄有46个村小组,村民约1745户,人口约6280人;处于县城建成区周边,还有少量农业耕地的二类村庄有10个村小组,村民约376户,人口约1456人;处于县城建成区郊区,还有较多农业耕地的三类村庄有37个村小组,村民约1546户,人口5772人。

二是经济发展基础弱。目前,县城建成区内的许多城中村,为了县城的发展,已将大部分赖以生存的土地奉献给了县城建设,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这就使得这些村委既没有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又失掉了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导致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失地农民没有就业保障,群众生活水平日益下降。

三是社会保障待遇低。县城建成区内的村民大部分仍然为农业户籍,由于大部分农用地已被征收,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边缘群体,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

四是群众生存环境差。城中村范围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生活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堆放、道路交通不畅。城中村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建设年代久远,大多数已成为危房,严重危及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城中村范围缺少公建或公益设施,给群众的居住、出行、休闲带来较大不便,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与党的“十”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要求不相符。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土地“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土地问题事关规划、拆迁和安置补偿等问题,涉及村民的根本利益,是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公认的“瓶颈”问题。因“城中村”现有村落的房屋建筑密度大,道路体系凌乱且宽度小仅容人行通过,城中村改造必然需增加村庄建设用地,一方面由于村庄周围少部分空地均为村民个人所有,村集体基本上无自留地,新增建设用地必须从村民之中征收,相当多的村民对失去自留地后的就业、经济收入等问题十分担忧,在实际土地征收中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村民原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小不一,如对城中村进行整体拆迁改造,部分村民不愿腾让宅基地,要求拆一补一予以安置,使得原本就不足的建设用地难以满足安置要求。

二是农村传统的居住理念阻碍居住方式的转变。许多村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把“单家独院、有天有地”视为理想居家。他们对新颖、集约化的多层住宅怀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在新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生活不能适应。

三是城中村改造中的违章建筑处理问题。由于村庄内的违章建筑大多为乱搭乱建,对村庄原有布局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如对城中村整体改造,必定涉及到违章建筑的拆除和补偿问题;对一部分保留的违章建筑户在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按照“一户一宅”宅基地的规定必须收回原老宅基地,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原老宅基地难以收回,造成土地资源分配不公平,对城中村整体改造工作造成较大的阻碍。

二、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实行城中村改造是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抢抓政策机遇、借势城市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推动城镇化建设提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县城城市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县的对外窗口。而城中村的存在直接影响县城形象,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全县的形象,影响着全县经济的发展。所以积极稳妥地解决城中村问题,促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直接融入城市,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高效利用土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目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地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县城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城市的发展正逐渐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城中村,盘活效益低下的城中村土地,腾出更多建设用地,缓解土地供求紧张矛盾,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科学合理的城中村改造,将会大大促进城市土地潜力的提高,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通过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和改造,会使原来的城中村融入县城,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筑密度大,居住环境脏、乱、差,生产生活质量低劣等问题,改造后配套绿化、休闲、健身、环卫、物业等基础设施,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村民居住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共享县城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提升县城形象,促进招商引资。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村建新村,拆平房建楼房,更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是通过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将落后的村庄建设成为凸现城市现代化气息的文明社区,将会变成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扮靓县城,提升县城品位,使县城容貌得到显著改观,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城市现代魅力进一步显现。这样以来,县城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必将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城中村自身发展。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城中村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化发展也需要城中村在环境卫生、城建、治安等方面向社会化转变,需要村民向市民转变。对城中村改造,将其城市化,是城中村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一次机遇,也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发展还是从城中村自身发展来看,目前的存在形式都有其严重弊端,如果不加以改造,必然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三、城中村改造模式探讨

在调研过程中,由于各“城中村”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房屋状况等情况不同,经听取较大多数村民及有关乡镇的意见建议,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模式进行改造较为合理。

(一)拆旧建新型。即在政府引导下,由村委会组织,由村民自行筹资建设,完成原有旧房拆除,在原宅基地上回迁建设的全部工作。拆旧建新改造模式的优点有:一是不需增加村庄建设用地,村民按原有宅基地面积进行重建;二是不改变村民原有的“生存、生产、生活”模式;三是该改造村民普遍较愿意接受,实施难度相对较小。存在的缺点有:一是由于保持村庄原有建筑布局,村庄道路、排水等设施用地维持原貌,对于布局凌乱的村庄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村民居住环境,出现仅有新村没有新貌;二是部分宅基地面积小的村民,由于满足不了新建宅基地的需求,对改造缺乏积极性。拆旧建新改造模式仅适用于村庄建筑布局较为整齐,原有村庄道路满足要求的村落。

(二)原址重建型。即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对原有村落进行整体拆除,在不严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对原有宅基地重新合理分配给村民自行进行房屋建设。其优点有:一是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村民居住和生活条件;二是不改变村民原有“生存、生产、生活”模式。存在的缺点有:一是需要得到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同意全面拆除;二是对村庄无房户、多房户的宅基地合理分配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模式适用于村庄规模小,原有村庄用地面积满足村庄整体新建规划用地需求的村庄。

(三)原址商业开发型。即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对原有村落进行整体拆除,在不严重违反规划的前提下,对原有宅基地在满足规划条件下进行多层住宅或专业市场建设,由村民按原房屋面积比例进行分配。其优点有:一是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村民居住和生活条件;二是对有条件的村庄,可利用地理优势,开发商品住宅或商业店面,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失地村民的经济来源问题。存在的缺点有:一是需要得到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同意房屋全面拆除;二是所建房屋为多层住宅或专业市场,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此模式适用于原有村民接受居住多层住宅方式的转变,村庄位于县城中心区域或靠近主要道路附近,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路段。

(四)异地新建型。即在原有村庄附近另行征收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用于城中村改造用地。其优点有: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村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存在的缺点是:必须解决新建村庄建设用地问题。此模式适用于:一是户数较少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将其并入附近较大规模的村庄进行改造;二是对原有村庄建筑密度大,实行拆旧建新、原址重建等改造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的村庄,对一部分村民进行易地建设,腾让出的宅基地由国土部门收回,用于安置另一部分村民的改建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五)新征预留型。即政府在征收集体土地中,按照所征农用地面积的10%左右留做村庄建设用地,其余征为国有。块内土地除优先安置原“城中村”范围内村民,剩余土地按照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进行商品房开发,办理土地证和房屋产权证。其优点有:对有条件的村庄,可利用地理优势,建设商业店面,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失地村民的经济来源问题;存在的缺点是:已完成土地征用的村庄村民意见较大,可能要求政府按相同条件解决。此模式适用于目前还保留有较多农业耕作的村庄。

四、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与建议

对县城城中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是县城建设扩容提质的重要方面,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做美做精县城,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城中村改造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深化理念。城中村改造表面上是一个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组织变革问题。城中村改造的本质是经济耕作方式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身份的变更,建筑形态的变化是这种经济形式变化带来的一种表象而已。实践中由于对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这种艰巨性和关联性认识不足,往往简单地着眼于建筑形式的变化而忽视了对经济耕作方式的变革,结果改造工作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旧的问题一边在解决,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政府规划在执行中往往走样,致使改造效果有时不理想,有时一改再改,造成很大的浪费。城中村改造的实质就是要改掉城中村,让村庄与城市融为一体。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民变居民、村庄变社区、集体土地变国有土地、集体经济转为混合经济”。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城市规划、土地制度、组织形式、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时努力,需要民政、劳动、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各个部门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城中村改造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城中村改造组织领导,成立县级层面的城中村改造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城中村改造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和措施,协调解决城中村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造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拓宽思路,探索模式。城中村改造是一项艰巨任务,要根据城中村不同实际确立合理的改造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改造,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审批改造一个,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保证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与社会和谐稳定。城中村改造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合理调配,兼顾中长期发展,实行“一村一案”。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城郊结合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改造和自行改造。

篇3

关键词: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14-02

一、村庄改造的内涵界定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村庄改造已经是其中核心和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对如何理解村庄改造的内涵,还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人们所看到的相关报道和现实场景涵盖了村庄改造的很多方面,如“都市村庄”改造、“撤乡并屯”“旧村治理”等等,都是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阐述的村庄改造的概念,没有从全方位把握村庄改造的内涵。事实上,村庄改造需要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理解,前者是将村庄改造界定为政府对其所辖自然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体改善的具体行为;后者是将村庄改造定义为村庄依据自组织力量或者社会力量改善原有的村庄居住条件,目的是提高所在乡村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口就业、转变乡风文明,共建社会和谐的相关活动。本文正是在狭义的村庄改造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万宝新村村庄改造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村庄改造的特点:一是前瞻性。村庄改造必须制定科学的改造规划,满足农村未来发展的基本需要,不能限于短期效益的得失。尤其是在村庄的空间结构布局、设施完备程度等方面必须具有前瞻性,给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适宜性。村庄改造必须符合实际,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特征,不能脱离当地事情,要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和意愿。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盲目。三是阶段性。村庄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需要遵照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建设阶段有步骤有秩序的实现。

二、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村庄改造的认识不够

实现村庄改造的整体目标,村庄改造的前期规划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许多村庄改造中出现的问题都和村庄改造规划制定的不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最主要的是,对村庄改造的前期规划在改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忽略了规划的编制应当以群众意愿为基础。村庄改造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技术人员和村民的意见,因为村民是村庄改造的最直接的受益者,群众的愿望和意见直接影响着改造工程的效果,因此不能忽略群众的态度,否则就会出现村民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消极抵制,使规划执行产生障碍。二是忽略了村庄改造规划应有的严肃性。村庄改造规划必须在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指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遵循在村庄新建住房确定地点的时候三方同在的原则,保障规划的执行有效性。但是目前仍存在着村民擅自建房,违反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不严肃现象。三是忽略了规划执行的村民积极性。缺乏一系列的激励办法,对于严格执行规划的村民应给与奖励。对于集约节约用地的村民给与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奖励。充分提高村民执行规划进行新房建设村庄改造的积极性。

(二)资金渠道比较单一

由于村庄改造的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要么是村民自筹,要么是村集体自筹,要么是上级政府拨付,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制定优越的招商引资政策,使得开发商看不到投资的利益,应当引导有实力的开发商出资进行村庄改造,给予相应的开发优惠政策。政府没有形成较强的融资能力,开发商不敢轻易进行村庄改造投资。二是缺少社会资金筹措的相应机制,使得社会融资能力无法实现,缺少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的捐赠。在吸引民间资金方面不能形成有力的激励机制,没有足够的政府宣传。三是缺少吸引商业银行的机制。没有建立比较宽泛的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缺少专项资金的投入,未能形成多元化的建设基金。因此,村庄改造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

(三)村民参与机制不健全

村民是村庄改造的最大受益者,村民的对村庄改造的要求和意愿直接影响着村庄改造的最终效果。如果不能采纳村民的意见,不能充分了解村庄所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发展规划、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制定的改造规划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实际的适用性,改造工程实施也会出现各种障碍,限制了村庄改造的顺利进行。出现村民对村庄改造理解上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村庄改造过程中村民没有足够的参与空间,不能很好的表达自身意愿,对村庄的规划制定无法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村民参与机制,在进行村庄改造时,没有对村庄改造的规划、拆迁、资金等方面对村民进行详细的解读,村民无法正确的对村庄改造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好处进行理解。因而出现了政府村庄改造工作与村民的意识有了不一致,使得村民的意愿无法表达,政府也不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规划,改造工作就会脱离实际。

三、推进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的主要措施

(一)对村庄改造规划进行科学论证

万宝新村的改造活动,是为了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布局,使村庄能更加适合城市发展,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美化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因而在规划的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必须杜绝各类问题的出现,保证村庄改造规划的科学性,让改造工作有目标有秩序的进行,让村民满意。在对村庄规划进行论证过程中要做到“三要”:

第一,要看村庄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能因地制宜。对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考核。能不能有利于村民生产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否使土地更为集约,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能否适应地方风俗和习惯,适应地域的环境及气候的要求,体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因此,需要综合论证村庄规划满足地域区位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的程度。

第二,要看是否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是否征询社会意见。制定规划的人员应当包括不同层面的人员,如村民、设计专家、基层干部等。应成立村庄改造规划制定机构。组织机构成员要认真解读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法规要求,以及村庄规划设计上的基础知识;实地调研,了解村庄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土壤特点以及其他自然情况,形成详细的调研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核对;借鉴成功的村庄改造示范村的经验、做法,吸取有利于本村的内容;采纳村民的合理建议,听取专家的观点,征询各界的意见。这些工作不但有助于了解村庄实际,而且是形成科学的村庄改造规划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在论证过程中,看规划是否尊重了专家的意见,是否征询了各界的建议,是否采纳了相关资料。既要保持必要的超前性,又要符合地方实际,切忌不切实际的照抄。既要保证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又要顾及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以及相关设施的综合改造。

第三,要看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只有符合地方的实际,详细的进行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区域的地理本质,才符合规划的要求。要基于村民主体意愿制定村庄规划,转变村民的思维,了解村民意愿,宣传村庄改造的好处,实现和谐的土地治理、房屋动迁。让村民明确村庄改造可以促进村庄的优化布局,带动产业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二)建立多元的筹资渠道

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政府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范围,从政府的角度解决村庄改造资金问题。对村庄改造的资金投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符合地区实际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进行村庄改造投资。政府还应当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的扶持,提高国际援助基金的扶助作用。政府要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解决村民贷款的困难。

鼓励银行业以及保险业对村庄改造进行资金投放,创新不同模式的信用保险,完善专项资金使用机制,对村庄改造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挖掘社会资金力量,参与村庄改造,积极尝试社会化筹资模式,提高区域招商能力,激励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会群众进行投资,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对村庄改造的资金效用。可以尝试以开发商为主导的村庄改造形式,可以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也可以村庄与开发商联合、政府与开发商联合的形式进行资金筹措。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关于村庄改造的法律,不同的地区在执行村庄改造中,拆迁标准不一致,拆迁的安置补偿标准也不一致,有些标准因人而异,缺乏统一规范,在运作中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政府没有规范的村庄拆迁的标准条例,执行效果差,致使拆迁的成本不断提高。村民也无法依据相应的法律依据来维护利益,出现村庄拆迁的补偿及安置上的矛盾,出现不和谐的现象。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完善村庄改造中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村庄改造环境:一方面,完善农村的宅基地流转机制。结合物权法的要求,创新村民对其所有房屋与房屋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权利,放宽宅基地流转的限制,改变只能在同一集体内流转的规定,从政策的层面扩展其灵活性,让其向所有的村民开放。减少村民在房屋及宅基地前期投资的损失,提高宅基地有序流转。进而推进村庄改造进程。另一方面,完善村庄改造拆迁法规条例。政府基于城镇拆迁政策、土地征用补偿政策,建立村庄拆迁改造的标准性政策法规。对村庄改造的拆迁补偿及安置标准进行规范,推进村庄改造拆迁的顺利实现。结合当前村庄实际,政府应调整对村庄拆迁的补偿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村庄改造的的整理效果。完善拆迁执法,强化对违规占用土地的执法,为村庄改造创设优越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芳秦.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庄改造与土地集约利用[J].魅力中国,2009,(3).

篇4

【关键词】新农村;村镇规划;作用;对策

新农村即乡村(村镇),它包括建制镇、乡以及村庄。早在20世纪中期,我国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再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议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虽然提法一样,但内涵更为丰富与全面,同时,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行。显然,新农村的建设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物质方面的建设,而是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全方位的建设。而村镇规划体系作为指导新农村规划的依据,不仅包含了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同样还包含了规划编制与技术方法等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村镇体系趋于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不仅使村镇规划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同样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的到来,促使我们用区域整体发展的眼光来关注新农村的规划,改变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模式。

一、我国村镇规划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体系为镇总体规划的内容,是村镇体系的一部分。然而,专门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研究较少,其中对于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研究了影响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要素,提出了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规划标准建议的原则、体系规模的分级,在人口方面的建议标准规模规划的相关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的分级标准和村庄规模的合理化指标,并论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区域村镇体系性质的界定和村镇体系组织结构的主流模式。我国村镇规划工作整体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规划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

在规划过程中,一些村镇规划没有标准的编制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

1.2编制的规划质量相对较差

编制规划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编制乡、镇域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时,在空间上,缺乏区域的、整体的观点,存在就村镇论村镇的现象;在时间上,对规划的动态连续性把握不够,规划缺少应有的弹性;规划文本和图纸较简单,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规划在与上一层次的规划衔接方面存在不协调,或缺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

二、新农村规划与村镇体系矛盾的分析

2.1与镇域、村镇体系划分

依据矛盾的产生,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一是乡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空间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镇域内既存在一个中心也存在多个中心,这就使只存在一个乡镇村体系的,不能适应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行政级别方面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农村规划实践的需要;二是对新农村规划实践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诸多问题,特别是与城镇化目标相违背,不能引导农村城镇化,而建设新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它需要规划先行,这就导致了新农村规划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

2.2村镇规划中村镇矛盾的解决思路

首先,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空间呈现多中心的情况,对具有支持乡村腹地作用的村镇进行明确定位,建议将其规划标准提升到镇区的高度,促进城镇化,并对这类村镇的选取提出可行性的评定标准;其次,针对中心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镇域镇村体系的层次结构进行优化,提出层次结构由镇区及村庄组成的构想,并建议选择一批具有乡村腹地作用的村庄与集镇作为副中心,进行重点建设,从均衡发展走向重点建设;再次,在总结上述两个矛盾的基础上,对新农村规划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最后,上诉两个矛盾看似独立,却存在内在的联系,镇域镇村体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自身处于不断的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其划分依据还是层次结构的组成,均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我国现有国情,选择适用于各区域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和谐发展。

2.3我国乡村建设的经典范例

在我国,存在节地效果不明显、物业管理观念淡薄、农民市民化进展缓慢等问题,农村居民对居住地选择的优先次序大致为本村―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农民对于迁村并点的认同度很低。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现有政策下,农民居民点归并到新的居民点在实际推行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如农民即使搬到中心村,也不愿意放弃老宅,土地集约化难以实现,宅基地复垦困难等诸多问题。从上述的实践经验来看,人们己经开始对中心村建设进行反思,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最早开始进行中心村建设实践的区域,但对大都市边缘山区的中心村建设情况缺乏研究。

三、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的必要性

3.1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目的在于避免犯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错误。

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再城乡一体化的三部曲,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曾经为城市中心的复兴付出巨大代价。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完全可以避免先集中、后疏散的曲折发展过程,应当建立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的城镇化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城、镇、村,构建高效的城乡一体化体系。

3.2我国面临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有选择的发展一批具有潜力的村庄、传统集市所在地,实现一部分农民就地或就近转移。总之,村镇体系应当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构建强有力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各个节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村镇规划体系作为城镇体系的延伸,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系统。由于村镇体系不仅对新农村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财政的投放。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构建合理的镇域镇村体系,不仅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更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年庆,吴国玺.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521-524.

[2]申建勤,王利娅. 关于我国村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12.

[3]陈永林,陈晓强. 新农村建设对赣南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J]. 农业考古,2007,06:227-229.

篇5

近年来,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农村的园林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也在加速推进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改变了村容村貌,发挥了林业应有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园林绿化工作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注重农舍、通村公路、公共场所的建设,粉刷墙体,建造广场,增加体育健身器材,忽视了造林绿化在改善人居环境、净化美化环境、营造温馨优美的村容村貌方面所起的作用,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村庄缺乏系统的绿化美化,还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损坏了田园风光[1]。

1.2 绿化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仿照城市建设中的绿化方式,建设花坛、大量种植草坪等,违背自然规律,引进名贵苗木,对一些苗木强制造形,片面追求高档次的园林基础建设,没有处理好乔、灌、草的合理结构,造成绿化效果没有城市园林建设的精美,也少了乡村文明的简洁自然,既非城市,又非农村的“四不像”景象,浪费了国家资金,加重了农民负担,挫伤了广大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1.3 绿化形式和树本文由收集整理种选择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绿化形式单一,品种单调,缺少大型树木。村庄绿化结构、类型简单粗放,景观效果差,树木多为经济树种,结构单一,既不能遮荫,又没有生态效益。

1.4 绿化培育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多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般对前期的造林绿化工作都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施工,统一树种,统一栽植,统一验收。而对后期的培育管护,也就是植树完成以后的工作,一般都不会再统一管理,而是交由农户自行管理。这样若干年后,绿化效果就千差万别,有的农户绿化培育管护效果较好,有的较差,有的甚至把当初的绿化成果破坏殆尽,严重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2]。

2 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园林绿化工作的建议

2.1 充分认识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园林绿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白其能够显著提高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对陶冶情操,建设文明乡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园林绿化工作以自然村为绿化单元,以农舍、道路等为载体的绿化活动,应注重村庄周围林木环境、道路林荫、庭院美化,创造美观的人居环境,使农民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这是新农村建设中绿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1)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周围大环境相协调,突出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按照村庄的总体规划,突出农村特色,展示农家田园风格形式,充分利用树木、花草的自然美营造村庄的景观美。要根据村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选择绿化苗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各类树木花草的自然属性,进行合理搭配。乡土树种是当地特有树种,经过多年环境考验和自然淘汰,能适应当地气候、水土条件,抗逆性强,应做为首选。一定要突出绿化的乡土特色,要使绿化做到有特点和特色,以创造良好的绿化效果[3]。

(2)优化绿化结构,注重实际效果。在村庄周围、公路两侧要多栽植高大乔木,合理搭配部分灌木,实现合理混交,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维护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河流渠道绿化应选择喜水耐湿、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树种,农村庭院绿化多选择有花有果、有经济价值和观赏效果的苗木。在村内的公共场所多选择彩叶苗木,最大限度营造景观效果。要注意把绿化和实用效果结合起来,做到既绿化美化,又非常实用。

2.3 加强绿化后期管理工作

对于植树完成后的苗木培育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集体组织统一管理,不能为了省事省钱而划归农户进行管理。要继续做到统一施肥,统一灌水,统一修剪,统一造型,统一防治病虫害,从而达到当初设计的绿化效果。

篇6

【关键词】村镇规划;村镇建设;宏观调控

村镇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和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村镇土地,协调村镇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一、存在的问题

1、村镇规划设计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村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2、村镇的规划与建设、管理相对薄弱

相对于城市规划,村镇的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均较为薄弱。一般村镇编制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即使编制了规划,也常常因为农村土地政策的约束、土地调整的困难而难以实施。此外,由于涉农收费逐步取消,村镇管理实际上已实行零收费,目前村镇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硬件和人员已难以管理到位。因此,村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投入不足,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体制之间还难以协调配合,严重影响规划意图的贯彻和规划有效实施。村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水平都与城市规划相距甚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编制,做好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

二、解决对策

1、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在村镇规划编制资金上,要实行市、镇、村以及挂钩单位共同筹措的办法解决村庄规划经费问题,采取镇、村自筹为主、挂钩单位扶持和市政府奖励为辅的方式,落实村庄规划编制资金。在村庄规划工作开展初期,许多村庄积极性不高,规划意识淡薄,个别村庄还有抵触情绪,对规划的实施效果也存在消极的观望态度。应由上级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督察组和服务组,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了解村民的想法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换位思考,对村民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做好相应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并从一些做的较好的村庄入手,努力打开工作的局面,使村镇规划相关工作能尽早到位,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村镇规划不能死板的执行条规,要通过实地调查,对每个村庄的自然特征、产业特色、历史文脉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再结合村民代表的意愿,充分征求乡镇的意见,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几个轮回的研究,确定规划方向,以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程序上,制定了初步成果村庄汇报—修改—专家评审—修改—成果汇报的编制流程,村镇、国土、建设、文化、农业等部门的广泛参与,保障规划的全面和完整性。在规划成果上,涵盖了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技术规范和农村建房户型指导内容,使村庄规划能在村庄建设和管理上得到充分落实,让村镇规划从专业规范回归到农村建设具体层面上来,让村庄规划得到村民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分类指导村镇规划设计工作

村镇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依托、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发展上应摆脱框框,重视地方特色与地方资源的规划,发挥村镇本身特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多功能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强村镇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新农村建设。应大力扶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如地处相对偏远,远离中心城区和各村镇的区域中心,现已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对周边村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此类乡镇在规划建设上应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对于近城区的郊区镇应尽早纳入城区管理。目前虽是建制镇,但已基本与城区相连,此类乡镇不能再按建制镇来相对独立地规划建设,而应及早纳入城区,按城市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使之功能定位、设施配套与城区相衔接。特别是对于中心城区与组群之间的村镇建设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今天的村镇就是明天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应尽快专项编制中心城区与周边组群之间的区间规划,合理引导区间村镇的规划建设,切实避免造成重复建设或影响城区功能布局等现象的发生。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适当控制其发展,积极引导其向中心镇、中心村发展。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村人口根据其经济实力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正不同程度的向中心城镇、城市聚集,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村庄人口规模正在逐步减缩。在这种情况下,在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同时,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原则上不再编制规划,不再审批规划,适当控制其建设活动。停止镇区居民分散建设住宅,停止地处偏远基础较差村庄的住宅建设。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结合旧村改造进行迁村并点,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必须致力于促进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建立中心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中心城镇经济的全面振兴。

三、结语

通过对我国目前村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村镇规划的原则,并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村镇规划应改变传统观念,继续深化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并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使村镇规划确实对村镇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宅基地虽然单户面积不大,但总面积非常大,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多,很多地方农村个人违法违规建房用地总面积不亚于项目违法建设用地面积。因此,农村宅基地管理比较棘手,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建房布局散乱。近年来大多数农户建房都不在乡村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在选址和建筑规模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见缝插针,哪里地势好、交通方便、位置优越或者是“风水好”就在哪里建,造成新房旧宅斑驳错杂,房子大小、高矮参差不齐,形状不规则,巷道不通畅,有的连巷道都没有,极为混乱。从而在通行、通风、采光、排水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邻里矛盾纠纷多,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村民为了寻找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到村庄建新房,有的甚至“开天窗”,把房子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央,出现“修建一座楼,损坏一片田”的现象。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影响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还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违法占地屡禁不止。从调查了解发现,农村个人违法违规占地建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未批先建。二是少批多占。三是一户多宅。村民建新房后未拆旧房,也不愿拆旧房,有的邻居跟他买他都不卖。旧房有的闲置,有的堆放杂物,有的则让老人“坚守阵地”,“一户两宅”、“一户多宅”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异地建房。就是指不在批准地点建房,批甲地建乙地。

(三)监督管理困难重重。农村宅基地监督管理的困难有以下方面:一是涉及面广,群众不配合。。二是监督人员少,经费保障少。三是执法程序复杂,执行难到位。按规定,农村个人建房执法只适用一般程序,办案程序复杂,调查取证难,时间长,成本高,办一个违法地占案子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一年办不了几个案。案子办完之后执行起来又次不是件容易的事,阻力大、成本高。在拆除非法占地兴建的房屋时威胁或殴打执法人员、拆除后全家住到国土局(所)或者是上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所工作实际及经验,经过认真思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群众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对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做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向广大农村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群众对规范宅基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常怀“命根”意识,把保护耕地作为自觉行动,努力做保护耕地和抵制破坏耕地行为的带头人和主人翁。同时还要加强乡镇和村组干部的培训,要通过他们直接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增强守土有责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村、组干部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编制并严格执行科学的村庄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从严控制宅基地用地规模和布局。一要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二要村庄建设规划要与当前农民建房实际需求相结合。三要着重解决农村个人建房规划区内的土地承包经营问题。在土地发包时,各村组都要将宅基地规划区的土地预留出来,作为机动地,按年发包。

篇8

关键词:农村规划;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79-02

1 我国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首先,有的规划是多年前编制的,没有预计到村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后来也没有及时修订,明显滞后于村庄发展的需要。其次,有的规划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结果丧失了农村的地方风格。此外,以往农村规划不全面。有的规划仅有建房规划,缺乏交通、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对于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等更是很少涉及到,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农村所必需的。

1.2 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乏

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其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普遍缺乏,用地结构失衡。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娱乐、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1.3 农村生态环境普遍堪忧

目前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农村,农业污染非常突出,包括肥料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化肥中的部分成分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大气,部分成分随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体,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耕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2 我国农村规划建设问题的内在成因

2.1 农村规划建设中思想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此外,基层方面把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村庄村貌建设,变成了拆旧房、建新房等简单建筑行为。

2.2 农村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政府对农村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往往将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再者,农民增收缓慢,也限制了规划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在长期二元结构下,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编制规划的经费,限制了规划编制的启动以及后期建设的顺利展开。

2.3 农村规划建设缺乏公众有效参与

传统的农村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使得规划不能体现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村庄规划中即使存在公共参与,也只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仅停留在有限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较低层次上。首先,公众参与范围小、广度和深度不够,较少涉及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等深层问题。其次,目前的技术手段多为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地选择和规划成果展示,它们仅被作为辅助设计手段,起不到协调、平衡作用。

2.4 农村规划建设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多年来的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旧的建设由于缺乏后期资金投入尚未完成,加之新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十分庞大,对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试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解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至今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3 政策建议

3.1 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措施

农村规划建设不仅受到村庄周边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农村规划建设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统筹规划,才能统筹协调村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政府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地域资源经济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效益,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村庄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3.2 大力引导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地方的农村面貌与农村发展直接体现了领导部门对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决策水平,规划管理部门应从长远、社会各个方面考虑,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不要盲目建设与急于求成。同时,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违背农民意愿的建设应坚决制止、追究责任。此外,政府应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立足于公共利益,注重每一项规划措施的社会效益。

3.3 不断提高农民参与规划的水平

农民是农村规划和建设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必须争取到农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提高村民的决策参与度,充分调动村民贯彻落实各项决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农民参与村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赋予农民一定的决定权,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4 制定长远的农村规划建设方案

农村规划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引领农村规划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为此,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界定建筑和建设标准,防止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其次,农村规划一定要量力而行。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分步实施。

参考文献

[1]沈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探[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2).

[2]李铜山,陈明星. 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3).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不断降低,而耕地面积却持续减少,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地的整理工作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在现实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在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对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状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运用工程技术调整土地产权,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并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活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是指从宏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进行调整以及从微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内部结构、布局进行综合调整。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容来看,包含着调整土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两方面内容。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极其稀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以增加农村耕地面积,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目前,我国各地在居民点用地整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就。

如,北京地区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运作”的模式。具体而言:从操作层面上看,是通过对旧镇村拆迁改造,让农民住楼房,节约出大量的村镇建设用地,然后通过土地流转,把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村镇的二三产业,集约利用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这种做法综合利用了村庄集体建设用地,保护了耕地;而且流转使农民自身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得到体现。另外,二三产业的引进使农民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收入有所增加。

江苏在土地整理方面,大力推行集约用地,并进行大规模的并村运动及由国土资源部主导进行的村庄整理与城镇用地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对项目区内村庄撤并和对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增加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推动了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的进一步建设。

在我国的其他省份,如山东、安徽、吉林等地,也已着手开展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在方式上,这些地区大多采取了村庄内部整理、村庄合并、农民社区及城镇化、向中心村集中以及就地安置等的模式,整理工作成果显著,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的问题

(一)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缺失。在宅基地方面,国家层面上没有一个单一的、完善的宅基地管理法规,尤其有关宅基地的产权问题及流转制度等深层次方面的相关政策较少,导致在宅基地管理上形成了政策的真空;在涉及到旧城镇的改造方面,虽然国家已出台了一些关于小城镇建设和城镇改造的文件,但由于旧村镇改造中审批复杂、收费项目繁多,目前的政策无法涵盖。另外,从用地整理的现状可以看出,有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并不符合现行的土地政策与法规。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诸多学科,如土地方面、经济核算、社会学方面等等,且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经济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和区位理论等都将在整理工作中体现。而在土地整理中,关于这些方面,还没有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顾此失彼,不利于农村整理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国东西部农村的经济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在中西部地区并不适用。

(三)资金的缺乏阻碍着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进程,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利进行的保障,农村再建房、旧房、空心村的改造都需要资金的扶持。在现实中,居民点开发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乡镇及区级政府主导的,而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存在于乡镇的企业数量少,绝大多数村庄也没有集体企业的状况,造成集体获得收入的渠道单一,农民自身进行出资、投工、投劳可能性又较小,因此,资金筹集工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理工作的进程。

(四)缺乏专业的土地整理技术队伍,基层整理工作无序。土地整理工作技术性较强,从现状来看,没有一套系统的整理工作方法及程序,从事整理工作的人员多为行政人员,多数没有专门的资质,无法明确理解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涵,随意性较大,致使在整理中,前后期工作不连续;而且在整理中,往往单纯关注闲置的或不合理的用地及超标用地,并没有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现象。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管理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行政政策及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需要现行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未来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针对目前整理工作的现状,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宅基地方面,完善宅基地的流转政策。正确的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民筹集进城资本,有利于人口迁移,为农村居民点整理腾出空间。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宅基地属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这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模糊,所有权难以得到体现。而对于个人而言,人们往往认为宅基地是一种私有财产,可以继承,即使闲置、抛荒。别人也无权过问。所以,导致宅基地产权不明晰,宅基地无法流转。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也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来限制农村的这种行为,导致大量旧宅基地的闲置、抛荒。因此,在现实工作中,要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对宅基地进行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宅基地流转政策,使产权得到明晰。首先,对那些已经在城市或小城镇落户的居民实行宅基地有偿回收政策,避免宅基地的闲置;其次,对那些在农村有几处宅基地,却闲置不用,而且严重违反国家宅基地使用标准的本地居民,要征收超标准使用费,促使其放弃多占用的宅基地:对于那些在农村且愿意放弃自己的宅基地的,要由集体经济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最终使农村宅基地得以合理流转。

土地规划及农村自留地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另外,当地政府可以将土地整理的年度计划纳入到年度考核目标中,利用行政权力督促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进度。

总之,只有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用地的

整理,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并出台可操作的土地政策措施,才能贯彻执行好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工作,最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系统综合的理论体系,指导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特殊性,既不同于一般的农地整理,也不同于城市土地整理,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已逐步提高,发展了诸多的理论,但是由于涉及科目众多,往往难以兼顾,所以应组织专门的土地方面的专业人才及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精英,集中探讨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地整理、村庄规划、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景观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综合的理论体系。

另外,除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外,在土地整理内部,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在机理研究也有待加强,如产权制度、流转制度等深层次的问题、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整理后的村庄合理规划、配套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等等,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形成规范性的整理标准和项目管理规范以及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指导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进行。

(三)拓展多方面融资渠道,保障资金筹集。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从拆迁、平整、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到新居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资金是一个核心因素,从前面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资金的筹集渠道不畅将制约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制约整理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

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可以尝试从国家、集体、个人等三方面集资。国家及集体方面的出资占大部分,如70%以上,体现国家财政的公共性,居民点的基础配套设施由市、县两级政府进行适当的资助,另外的资金从耕地占用税、农业开发基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渠道筹集:个人方面,个体经济出资筹集一部分,并与整理后的土地利益分配相联系,农民个人承担重建房的资金,国家要根据农民实际建房需要,随时为农民办理土地占用等有关手续。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为做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工作打下基础。

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如北京地区的农村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运作”的模式,让企业参与进来,协助发展二三产业,这样既可以缓解资金筹集的压力,也充分利用了整理出来的土地,缓解了农民的就业压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而且政府和市场密切结合将更为有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扩展。

篇10

【关键词】古建筑 建筑防火 消防安全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郑营村位于石屏县城西北部,距县城约10公里。根据消防队现有车辆、道路情况、出警速度、车流量等情况,从石屏县公安消防大队经G323国道、乡村道路到郑营村大约需要30分钟至45分钟。

1.2 地质条件

宝秀镇位于小江断裂带边缘,小江断裂是川滇活动地块和稳定的扬子地块边界,它北起滇川边界金沙江的巧家县北,向南经东川、宜良、通海、建水,最后并入红河断裂,走向近南北,平均水平滑移速率10mm/s。1500年以来,仅在小江断裂的云南段上就发生10多次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1799年石屏宝秀7.0级地震,1887年12月16日石屏7.0级地震。

1.3 气象条件

石屏县地处东经102。24至102。24、 ,北纬23。44至23。44、。郑营海拔约1400米,南面山地,北面宝秀坝子,年平均气温18.2℃,年降水量898.4毫米。气候宜人。常年刮西南风或者东南风,风力微弱,偶尔达到3到4级。5月到9月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

1.4 建筑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呈现闭、密、叠的特征,属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为三级或四级。郑营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为明清时期至民国年间的园林式村落。村内有“三街九巷”,为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全村有清代建筑2座,民国建筑258座,古井34口。其中陈氏宗祠、郑氏宗祠和陈氏民居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郑营村民居房屋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方位皆坐南朝北。陈氏宗祠建于1925年,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其房屋特点皆为木石结构,走马转角楼式四合院。郑营村祠堂,从祠门进去依次为石桥、莲池、中殿、正殿。中殿、正殿前院子两侧均建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

1.5 村庄规划

村镇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火灾隐患严重。村民的“小家”与村庄的“大家”反差强烈,村委会除了每月70元的工作经费外,毫无收入来源,要做事就得四处“化缘”,村民家中现代化,村子仍有脏乱差。农民长期养成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或在住宅周围建垃圾坑、堆放柴火、违章烧草积肥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给防火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1.6 人口信息

郑营村委会辖郑营、张本寨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该村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934户,有乡村人口2976人,现有劳动力人口1880人,有近70%的人员在外打工。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4人(占劳动力的21.3%),在省内务工345人,到省外务工49人。劳动力大量外出,居住人群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用火、控火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大大降低了村庄在处理火灾事故中的能力。

2 存在问题

2.1 自然条件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气象、地质条件复杂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严峻考验。雷击。郑营古建筑选址依山就势,建位于山脊或山坡之上,其结构独特,分布较广,周围没有高大建筑,5—9月份,常伴有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容易引发雷击,古建筑没有防雷措施,从而容易引起火灾。石屏县古建筑曾有遭雷击记载,“焕文塔原塔为六角七层,高19米,青石结构,塔内仅有方木斜塔,人不能上去。咸丰七年(1857年),因雷击,塔顶三层倾塌,州人用青砖补砌。”

宝秀镇位于小江断裂带边缘,地震可能性存在。地震过程中,火源无法控制,容易引起火灾。

2.2 古建筑防火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火灾后果的严重性

古建筑火灾的危险性极大。古建筑的木材用量非常大,平均木材量为每平方米使用1立方米木材,而现代建筑则要求每平方米不超过20千克木材的火灾负荷量,如果以630千克每立方米木材算,现代建筑中木材用量为每立方米木材使用0.03立方米。对比之下,古建筑的平均负荷量是现代建筑的33倍。由此可见,古建筑火灾的危险性极大。

轰燃迅速、扑救困难。建筑选材范围不广,以石、砖、木为主体,郑营古建筑以砖、木为主打材料。木及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木质干燥含水量低,古建筑内层层叠架的斗拱、藻井和不同形状的门窗等,使古建筑的表面积增大。借助于这些构件所形成的巨大表面,极易出现轰燃和大面积燃烧,且烟雾生成量大。古建筑殿堂内净高9米以上,受房屋布局,结构影响,消防车充实水柱射流容易被阻挡,难以达到起火点,屋面斜坡形状,射流达到屋面马上下流,扑救难度大,灭火效果差。

建筑密集,防火间距不足。宗祠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庭院中厅廊坊相互联通,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廊坊就成为了火灾蔓延通道。郑营村建筑连串,连片布置,庭院相连,一旦起火,容易通过直接延烧、热辐射、飞火等方式蔓延和扩散,容易出现“火烧连营”的局面。

2.3 村庄规划滞后、社会管理松散,不利于灭火救援的组织

郑营村的火灾隐患与村庄规划滞后有很大关系。消防通道不能满足要求。郑营村宗祠道路除宽2.2米至3.5米的主道外,其余街巷弯曲,道路狭窄,常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祠堂周围布局有很多严重隐患的民宅,民宅与祠堂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村庄各类各种场所交替布置,布局混乱,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村民安全意识淡薄。古老的村规民约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新的村民自治规则尚未制定,乡村社会管理出现真空,给防火工作带来诸多影响。村民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违章使用明火、小孩玩火、纵火等现象突出,加之,易燃物品多,产生火灾的因素众多,预防困难。在社会管理松散的特殊时期,郑营村旅游业渐渐兴起,给防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游人吸烟,露天烧烤饮食、新建餐馆的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增大。

2.4 灭火救援力量薄弱

义务消防队建设不规范。第一,人员消防业务素质低。由于精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义务消防队员素质不高。第二,人员在位率不高。义务消防队员仍承担着家庭事务,灭火救援只是兼职。第三,人员训练不到位。第四,人员处置火灾事故能力比较低。火灾是小概率事件,平时缺乏实战演练,遇到突发大火,义务消防队起到作用仍十分有限。

消防大队力量有限。消防大队现有两辆消防车,10名战士,负责石屏县3037平方公里,7镇2乡30余万人口的消防安全保护任务,在面对乡镇木结构建筑大火时,只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控制木结构火势蔓延,无法迅速扑灭木建筑大火。

2.5 消防设施无法满足灭火需求

郑营古文物建筑群虽然设置了部分室外消火栓,但是设施与生活用水互联,水压及用水量无法满足消防灭火要求。由于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所以一支19㎜(毫米)口径直流水枪控制火灾面积按照30㎡(平方米)估算,火灾猛烈阶段,过火面积往往在150平方米左右,需水枪数量在5支以上,消防实际用水量在30L/S(升/秒)以上,现有消防设备根本满足不了消防用水量。

2.6 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经费投入机制不畅

郑营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瑰宝,保护古建筑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事业,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长久的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3 对策建议

在诸多危及古建筑安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最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是火灾。我们如何防控火灾呢?

3.1 指导思想

灭火救援时间仓促,立足“防于先”,“控于后”。消防大队需要约35分钟才能到达郑营村。一般松木在发生火灾是燃烧速度为每分钟两厘米,木质结构建筑在起火后,如果在15到20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扑救,即会出现大面积燃烧,温度高达800到1000摄氏度。一旦发生火灾,古建筑将损毁,郑营村古建筑的保护必须立足于“防”。

3.2 建议和意见

3.2.1 推进村庄规划

政府要加强对古建筑村落规划,在消防安全方面,提请政府进行旅游景区古建筑村落的村庄规划。包括电器线路改造、消防车道建设、消防水池建设、破损老房屋的拆迁改造。重点解决消防装备、消防设施、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功能布局等问题。

3.2.2 创新防火举措,提高古建筑消防安全条件

针对古建筑消防设施不足问题,结合《宝秀镇古文物消防工程》提出五点建议。在不影响古建筑风貌的情况下,安装消防给水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雷电防护装置等消防安全设备和器材。第一,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内外结合,由于该建筑无人居住和值守,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等装置应设置于建筑,并应采用功率高、讯响强度大的声光报警装置(如工业用),覆盖主要村道,以确保报警在第一时间为周围群众所知,同时将消防控制中心集约至一处以便管理,需长期有人值守。第二,建立消防水池。石屏宝秀镇古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图中规划有三个消防水池,均建立在地势低洼处,消防水泵用电保障要求较高。目前,石屏县郑营村尚未达到此供电要求,况且水泵房后期维护需要大量经费支持,根据郑营村依山而建的实际情况,从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建议:在村后山上与村内高差50--60m范围建设不低于200m3高位水池,水池设计液位报警装置,敷设管径DN100以上的供水管网,可确保郑营村内消防管道保持常压,足够的消防供水。第三,保证祠堂内水池常年满水。第四,考虑保护古建筑原有风貌和灭火实际需要,建议适当控制室内消火栓的设置数量。消火栓属于供水装置,自身并无扑救火灾的能力,灭火由使用水枪的人来完成。陈氏宗祠和郑氏宗祠进深分别为52m、33m,基本都属于两只水枪的控制范围内,建议仅在建筑的前后门处设置室外消火栓,并于消火栓周围适当处放置水枪水带,以便取拿灭火。第五,应当加强雷电防御工作,避免文物单位因遭受雷击而导致火灾事故,对宗祠或者周围较高房屋增加有效的避雷装置,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定期对文物单位的雷电防护装置进行检测。

针对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建议:逐步拆除古建筑周围私搭乱建的房屋,确保6m防火间距,对于古建筑周围的杂草枯树予以剪除。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建议:对房沿外露椽子,在不影响建筑整体外观的情况下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保护;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建议取消文物建筑内的繁杂线路,对于必须设置的应采用穿铁管的方式保护。同时在村内划定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对于古建筑上风方向50m和下风方向30m的范围应设置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逐步将在郑氏宗祠内居住的村民迁出,保证宗祠内疏散通道、前后门畅通。

3.2.3 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和群防群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