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出境旅游;现状;对策;趋势
赤峰出境旅游迅速发展是继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发展的一大补充,也是赤峰市旅游全面健康发展的标志,同时也符合“发展出境旅游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本人曾在赤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对赤峰居民出境相关问题做了相关问卷调查,结合赤峰市唯一一家具有出境旅行社资质的赤峰国旅提供的资料,发展赤峰地区出境旅游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一、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赤峰出境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
因为赤峰出境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旅游管理部门在出境旅游的发展策略上都是采用适度发展原则,适度发展原则的长久发展可能会导致整个赤峰出境旅游市场不具有一个良好的规范环境。出境旅游的利润空间相对高于国内旅游,利益驱动将会使一些不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铤而走险,打着出境游的牌子招揽客户,再拼到北京的其他旅行社,这样极有可能会导致游客的利益无保障,旅游投诉信息无法及时处理,旅游市场的混乱发展。
(二)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缺乏
游客在选择出境旅游的方式上,大多数游客还是会选择跟随旅行社作为旅游中介者,安排好吃住行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但是由于赤峰只有赤峰国旅一家具有出境旅游资质,所以很多旅游信息的获取还存在继续完善的必要。
(三)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品种类比较单调
由于赤峰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数量有限,出境旅游人数虽然在逐年增加中,但是出境旅游的线路相对国内旅游产品而言,旅游产品的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大多数产品采用常规行程,个性化,人性化的旅游产品比较缺乏,出境游客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小。
(四)出境游组团社的软件设施相对薄弱
赤峰具有组织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都是按照严格的审核后通过的,所以赤峰具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只有赤峰国旅一家,但是从事出境旅游的相关领队和工作人员仍然不能满足出境团队的需求,所以赤峰国旅就不能保证每一个团队都会派遣专职领队,使得部分出境团队的服务质量不能保证。
(五)“带薪休假”的落实困难
因为赤峰大部分企业是私企,很多企业均采取基本工资加绩效的工资标准,很多职工在面对生活等多方面压力情况下,主动放弃带薪休假的福利待遇。更有很多企业单位设法规避带薪休假,让很多弱势劳动力为了保全工作,不得不放弃自己应得的福利待遇,所以在“带薪休假”的实施上比较困难。
二、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逐渐规范赤峰出境旅游市场
赤峰政府针对出境旅游市场现状,应逐渐力求规范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将赤峰出境旅游战 略由“适度发展”政策调整为“规范发展”,才能适应赤峰出境游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加强了对赤峰出境旅游发展的指导性。赤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与工商等部门密切合作,定期对赤峰旅行社进行审核检查,对无出境资质和非法经营出境旅游的旅行社严厉打击。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倡导诚信旅游;企业要提供质价相符的产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对赤峰旅游者开展宣传活动,要游客树立成熟的消费观念。
(二)旅行社在完善现有旅游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
赤峰国旅提供的出境旅游产品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同一条线路的产品有点单一,渐渐不能满足赤峰出境市场的需求,应该设计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来满足市场要求,例如新婚蜜月游,美食探险游,奢华购物游等一些人性化的旅游产品。无论是传统旅游线路还是新开发的旅游线路,赤峰的市场上都急需用一些个性化的特色线路,按照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推销和宣传。
(三)赤峰旅游管理部门对经营出境的旅行社进行培训和考核
出境旅游不同于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出境旅游所到目的地的国情文化、语言环境都与国内不同,对于旅游者而言,完全是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因此想要保障赤峰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能够顺利完成旅游活动,赤峰的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赤峰国旅的出境领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定期考核,提高每一位领队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要求赤峰国旅必须为每一个出境团队派有专职领队,负责协调和监督旅游行程的执行状况。同时还应该对赤峰国旅采集的目的地国家的地接社进行必要的审核,这样赤峰的出境游客才能在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游览的更满意、更舒适。
(四)政府对“带薪休假”的落实
虽然《劳动法》在1995年就规定了“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制度”,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还不具备执行带薪休假的条件和办法。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实施,同年9月《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公布,由于赤峰属于二三线城市,很多政策落实还不是很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逐步需要逐渐落实到位。
三、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我们在对于赤峰出境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展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需要慎重分析其问题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需要客观分析出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对旅游相关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赤峰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加,购物消费逐渐增多
随着赤峰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提高生活质量,而出国旅游恰好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式,同时这也带动了游客的购物消费。
(二)赤峰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逐渐发生转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转变的消费观念,直接引导因私旅游冲破长期封闭。随着2013年严格限制公费出游,公费出境比例更是日渐减少,赤峰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逐渐发生着转变。
(三)赤峰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面增加
对赤峰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逐年增加,2010年台湾也对赤峰地区开放了入台资格,这样包括东南亚、韩国、日本、巴厘岛等地都逐渐被赤峰居民所采纳为出境的旅游目的地。
(四)赤峰出境旅游的秩序将进一步改善
由于赤峰出境旅游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很多法规和标准都不够完善,但是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和《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等相关法规的出台,赤峰出境旅游市场的秩序也将逐渐走向规范。
赤峰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将使赤峰出境旅游健康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目前对赤峰出境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研究还存在许多薄弱地方,但是随着相应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及执行,获取旅游信息渠道的完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旅游阅历的丰富,赤峰出境旅游将日益走上正轨,并且将稳步增长。(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收入;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而旅游能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所以近几年国内外旅游市场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湖南省也将旅游业确定为本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湖南省的就业人数的增加,还为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一、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这两个总量指标出发来看近几年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1.湖南省旅游人数
近年来,湖南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009年湖南省接待游客总数为16065.03 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5934.16万人次,国外游客130.87万人次;2010年接待游客总计20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8%,其中国内游客20397万人次,同比增长28%,国外游客190万人次,同比增长45%;2011年湖南省接待游客总数上升至25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几乎是2005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的4倍,其中国内游客25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4%,境外游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接待游客人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速较快都在20%以上,其中国内旅游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增长趋势较好,而相对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则增长缓慢,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湖南省旅游收入
近年来,湖南省旅游收入也是呈上涨趋势。2009年湖南省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总计1099.47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7.43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6.73亿美元;2010年旅游总收入上升至1425.8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30%,旅游外汇收入9.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78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5%,旅游外汇收入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旅游收入逐年增加,为湖南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99.%,由此可知湖南省的旅游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内旅游市场,而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相对国内旅游发展速度来说相对较慢。
虽然总体而言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在全国来讲都是较快,但是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二、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
湖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南有衡山北有洞庭湖,这也是近几年游客人数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在资源开发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缺乏规划,湖南省旅游景点数量很多,但大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尤其是一些地方只顾地方利益而不顾全局,导致全省旅游景点的开发没有统一规划,整体优势得不到体现;其次是盲目开发,近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尤其是一些本来落后贫困的地区因为开发旅游而富裕起来,使得很多地区、部门都开始盲目开发旅游,而不顾本地区的实际状况,造成很多旅游项目建成后入不敷出,严重浪费资源。最后是后期管理不到位,许多旅游景点在后期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虽然吸引了大批量游客,创造了巨额的产值,但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这种只顾一时之利的做法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旅游品牌建设落后
湖南省旅游品牌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旅游品牌定位不清,湖南省旅游景点数量很多,但普遍质量不高,在旅游品牌打造上缺乏创新,很多旅游品牌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很难在同类型的景区中脱颖而出。其次旅游品牌影响力不足,近几年湖南省虽然已开始注重旅游品牌建设,但成效不大,影响力不足,广告投放少,营销方式单一,目前除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这个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知名度外,其他旅游景点的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旅游需求的增加,一些旅游景点导游收取回扣,店主以假冒真,以次充好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湖南旅游景点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些景区尤其是知名品牌的旅游地,虽有优美的风光如果没有与此相配套的优良服务也是枉然,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史极为重要的。
4.相关产业发展不足
旅游业发展是否好,不仅看景点的建设,配套产业发展的好坏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而湖南省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比如在吃方面,湖南的小吃很有特色,但不集中未形成规模;在购物方面,缺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住方面,酒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这些都会影响湖南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上海市 体育旅游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103-04
1 前言
上海,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国际大都市,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来上海的游客中,旅游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正由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地向观光、度假、会展、商务、休闲等多种旅游方式转化。体育旅游,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旅游方式,一种新型休闲生活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那么,目前上海的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呢?在上海市体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有哪些问题呢?这些都是上海市打造国际大都市历史发展时期必须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上海市民的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对策进行专题研究,探讨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积极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旅游消费,从而为有关部门对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2 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现状
2.1 迅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为上海体育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而这为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基本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国际旅游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增幅超过全球同期平均水平。中国已成为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一切,成为上海发展体育旅游市场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旅游经济圈是上海发展体育旅游市场的雄厚基础
2.2.1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民最富庶的经济地区。构成了我国“外通大洋、内连腹地”两个辅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和中国第一、世界第六大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圈中的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近几年经济呈几何级数递增,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圈是以中国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为背景,以独具江南特色、兼具现代化都市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良好的旅游服务和方便的旅游交通为基础的中国最具吸引力、发展潜力最大的旅游经济圈。经济发达的优势为长三角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发展体育旅游,交通为先。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已形成了便捷的通达条件,“三小时旅游交通圈”业已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以及上海拥有的73条国际航线和江浙沪星罗棋布的国内航线等使广大游客到长江三角洲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为体育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完善的旅游基础和良好的服务水平以及便利的交通,才能为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随着长三角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长三角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2.2.3 长江三角洲的体育旅游优势
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上海的大都市旅游令人神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闻名中外。长江三角洲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积淀,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实为江南锦绣之地。三地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很强,组织化程度高,为体育旅游圈的构建提供了前提条件。长江三角洲是开发体育旅游较早的地区,而且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规模逐步扩大,持续性好,已经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国际知名品牌。
2.2.4 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政府部门已经启动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2003年9月13日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体育事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构建长三角体育圈,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体育局在杭州召开建设长三角体育圈首次联席会议,并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3省市之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意向书。其中建立“环太湖体育圈”的目标是在太湖沿岸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创建一个跨省市、跨地区、跨行业的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文化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旅游人群及普通市民广泛参与的、各具特色的较大规模的体育产业。以“太湖山水、桥岛风光、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逐步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体育旅游圈”。
2.3 发达的上海旅游业和雄厚的上海经济基础是进一步发展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直接保障
经国家统计局联审通过,2011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9195.6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4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7927.8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2.86亿元,增长9.6%。2011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比重为7.5%。2011年,上海人均GDP为12784美元,而按照世界旅游组织(0MT)的统计,当一地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开始发展国内旅游,当某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国际旅游中的出境旅游开始快速发展,而当一地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在当地居民的消费中,其消费价格弹性不断地下降,而旅游消费在消费中的必要性不断地上升,旅游消费将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项主要消费。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2年上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本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9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5%。
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至2012年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27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55家,四星级宾馆66家,三星级宾馆108家,二星级宾馆48家,一星级宾馆l家。旅行社1183家。A级旅游景点82家。其中,5A级景点3家,4A级景点4l家。红色旅游基地34个。其中,全国红色旅游基地9个。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800.4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5093.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1495.91万人次,增长5.7%。本地旅游者13597.78万人次,增长11.4%。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224.39亿元,增长15.7%。
发达的上海旅游业和雄厚的上海经济基础成为上海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直接保障。
2.4 上海体育旅游的基础显示了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
自1990年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东亚运动会以来,上海连续举办了多项国际、洲际体育运动大赛。如世界中学生运动会、首届亚太地区特奥、世界健美锦标赛、首届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ATP网球大奖赛、大师杯网球赛等多项国际重大赛事,这些大赛的成功举办,在世界上树立了良好的上海体育运动形象,赢得了国际体坛的广泛赞誉,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也为上海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自2004年起,上海举办了更高层次的一系列世界体育大赛。如2004年以来的上海F1大奖赛,2005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07年的世界特殊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足球赛,2010年的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2011年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等。
除了在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上强大优势之外,上海还具有丰富的都市体育旅游资源,如已经建成或在建的体育旅游设施有东方绿洲、淀山湖水上运动场、闵行体育公园、F1赛车场、室内滑冰场等几个体育旅游的项目,并形成自己的多项体育旅游知名品牌。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正以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突破口、以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开拓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
3 目前上海体育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上海体育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3.1 体育旅游的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选择较为狭隘,主要集中在休闲体育旅游和观赏重大体育赛事方面
我们将体育旅游者的出游项目分为观赏重大体育赛事、参与群众性体育旅游赛事和参与休闲型体育项目这三大类,根据体育旅游出游者的出游项目选择调查,其统计结果显示选择参与休闲型体育项目的旅游者数量占第一位,选择观赏重大体育赛事的旅游者数量占第二位,选择参与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旅游者占第三位。说明在体育旅游项目选择中,参与休闲型的项目最受旅游者喜欢。(见表1)
3.2 体育旅游的消费不高,与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消费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调查,大部分体育旅游者每次出游的人均消费主要集中在100元/次-500元/次和1501元/次-2000元/次这两个层次,尚未出游而准备出游者,其预期消费甚至更低,这说明,体育旅游者的出游消费属于中、低档次的消费。而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消费的预期普遍在2500元/次以上,属于中、高档次的消费,因此,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存在着需求与供给在结构上的矛盾。(见图1)
3.3 消费者对体育旅游有一定的认识误区
根据调查,人们尚未参加体育旅游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觉得体育旅游太累、没有兴趣和工作太忙等几个方面。这说明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需要我们在市场的开拓和市场的培育方面,花费大力气。(见图2)
3.4 体育旅游在上海整个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低
在被调查的旅游公司中,开展体育旅游业务的公司数量很少,仅占所调查公司的六分之一。而在开展体育旅游业务的公司中,体育旅游业务在整个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很小,没有一家旅游公司的体育旅游业务超过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0%,这说明没有一家旅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体育旅游,也说明体育旅游在上海整个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当的低。这也不利于上海体育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
3.5 市场需求不大,缺乏相关人手和经验,阻碍了体育旅游业务的发展
在对旅游公司的调查中,对于为何没有开展体育旅游业务,答案主要集中在市场需求不大和缺乏相关人手经验方面。这说明,培育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是进一步开发体育旅游的当务之急。(见表2)
3.6 旅游公司对于自身独立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缺乏信心,更愿意承接他人组成的体育旅游团队,以减少市场投入的风险
根据调查,除了上海春秋旅游公司之外,上海一般的旅游公司在销售体育旅游产品时,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承接旅游批发商组团和网络销售。这说明,上海的一般旅游公司由于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对于自身独立开拓体育旅游市场缺乏信心,更愿意承接他人组成的体育旅游团队,以减少市场投入的风险。而只有上海春秋有所例外,他们既愿意承接批发商组团,也愿意自己独立组团。这说明上海春秋旅游公司对上海体育旅游市场已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并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见表3)
4 结论
篇4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以至很长时间里,都是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的吸引了外商的投资建厂,慢慢地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工厂,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和创造了大量的原始资金积累,其实这是借助了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近些年以来,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25%,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11.30%,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间就有1个老年人,我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已经步入到老龄化社会,解决好老年人的问题,让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充实、快乐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课题以云南省旅游市场中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本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元化的民族资源为研究基础,以最终制定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文献资料为目标,以此为云南省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一、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数量规模
据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的抽样结果,在2011年,我国城镇的各个年龄段的国内旅游出游者中,25-34岁出游人数最多,占出游总人次的32.6%,14岁以下占4.6%,15-24岁占14.5%,35-44岁占20.9%,45-64岁占21.1%,65岁以上占6.3%,到2012年城镇居民出游65岁及以上所占总人数比重是6.8%,与2011年相比提升0.5个百分点。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011年45岁及以上出游人数占总人数的总和达到27.4%,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为主要的出游群体,并且相信之后这个群体比例还会逐年增高。
(二)消费水平
据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的抽样结果,在2011年,城镇居民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情况,按年龄分,25-34岁的游客人均花费高达1311.5元,35-44岁的人均花费1288.7元,45-64岁的人均花费1115.1元,15-24岁的人均花费908.7元,65岁及以上的人均花费706.1元,总的看来45岁及以上的人均花费总数已达到1821.2元,这个数额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虽然老年人对旅游产品价格敏感,旅游花费精打细算,但老年人的旅游消费潜力不容轻视。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 年就增加到8353 亿元,2020 年为28145 亿元,2030 年为73219 亿元。所以许多经济基础好的老年人往往选择昂贵的航空和游船作为出游方式,从而给旅游业带来高额利润。
二、云南省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云南旅游市场发展火热,云南省老年旅游市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海外老年旅游市场和国内老年旅游市场。
(一)国外旅游市场入境旅游人数规模大、收入增多
目前西方许多国家都进入到老年型国家,西方老年群体自我养生、休闲旅游意识比较强,喜爱自己组织旅行。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4)统计可知,2013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构成中65岁以上占总人数的5.9%,45-64岁占36.2%,可以看出2013年入境外国游客中45岁以上这个消费群体大概占总人数的42.1%,其中2012年-2013年主要城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中,2013年昆明市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0338万美元,相比2012年的33863万美元,增长了19.1%。
(二)云南旅游市场对国内老年旅游市场吸引力大
为了这次课题研究,前期通过发放问卷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一部分调查问卷发放到云南省省外,面向的问卷调查人群是郑州市老年退休职工艺术活动团体的老年人,总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所得:其中近期有出行计划的总共是126人,这126人中愿意来云南旅行的有73人,有出行计划的是167人,其中愿意来云南旅游的有85人,没有出行计划的是33人,其中询问想到云南哪些地方进行旅行,主要选择的是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主要出游目的,他们选择的是休闲娱乐、感受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通过对这200位老年人的调研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全面性、总结性的结论,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省外的老年群体是对云南有所了解的,很多人是愿意到云南来旅游休闲度假的。因此可以看出云南省有着独特的环境优势能够吸引外省的老年群体来云南旅游的。
三、云南发展老年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云南省发展老年旅游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禀赋好、多样性强、聚合度高。在云南这片海拔从76.4米到6740米的地域上,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在人文资源方面,云南有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服饰和村舍建筑。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为云南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资源基础。
(二)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与全国许多地方因气候制约,在一年之中只有半年或者几个月适宜发展旅游业不同,云南可以全天候地发展旅游业,这是云南一个很大的优势。云南生态条件很好,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的美誉,是我国国家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此外云南还有大片的天然湿地、草场。这样优越的气候条件会受到更多有养生康健、躲避北方冬季严寒需求的老年人喜爱。
(三)发展基础好,软件和硬件都有明显改善和提升。云南是旅游业发展最早起步的省份之一,截至2009年,云南机场数量达到12个,航线达到236条,并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大中城市的干线网络和以昆明为中心、连接省内与周边省际的支线网络,以及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和地区的航线网络。云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12公里。此外,云南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接待服务体系较为完整,为新时期云南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良好的旅游设施建设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越便捷的旅游环境。
四、老年人旅游的消费特征
在这次问卷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年人的交谈,发现老年群体有着这些显著的特征,首先,进行问卷询问时,老年人开始时都会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般不会跟你交谈,但是通过你的细心解释和说明来意之后,一旦取得他们的信任,老年人就会很容易信任你,并且很愿意跟你多交谈,其实这一点是在说明老年人由于他们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他们会对你开始时产生防备,但是通过他们的判断之后发现你可以信任,那么他们就会喜欢跟你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老年群体其实是喜欢与人交谈的,但是平时可能子女工作忙陪伴的时间少,自己退休之后又不能很快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因此慢慢地不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但是一旦有机会让他们打开心扉,他们就会很快的融入进来。这样就显示出老年旅游的一个特点,作为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必须能够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老年人慢慢地适应,不要让老年人有陌生的感觉,不要有孤独感,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其次,在进行问卷调研时,笔者发现有些老年人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好了,或者听力不好,这些都是由于上了年纪之后,老年人身体的自然表现,这时就不能因为老年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放弃一个调研对象,那么将会怎样做呢,这时就需要慢下来,我会坐在他们身边,看不清的我会给他们读其中的内容,听不到的,我会大点声慢慢地同他们交谈,这种效果是很好的,他们会感觉到你的亲近,同时又会很愿意同你进行交谈。因此,发展老年旅游市场的时候,一定要有周到的服务,一定要分析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
老年人消费的特征来自自身的生活经历、心理、生理状况、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旅游消费相关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实性消费特征
求实性消费特征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产品的适用性;服务的可靠性;价格的合理性。在日常生活中尽管老年人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有很大差异,但求实消费是多数老年人的基本心态,老年人消费一般要求方便适用、安全舒适、有益健康等,而对新颖性、趋时性无过高要求。对服务的求实性表现为对服务要求可靠、及时、方便,能消除不安全感。对价格的求实表现为要求物美价廉,在我国节俭传统的影响下,老年人对价格一般较为敏感。
(二)补偿性消费特征
补偿性消费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性消费,它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自我修饰。在消费中表现为用现代消费水平对过去消费的一种追忆和比较,比较的结果大多是对过去生活某些方面感到不足和遗憾,而当生活水平较高或时间充裕时,对过去遗憾和不满的补偿往往成为他们的消费追求,这部分消费者基本上是老年人。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巨大变化,所以老年人补偿性消费特征在现阶段表现最为明显。
(三)怀旧性消费特征
老年人怀旧性消费特征既是对以往的追忆,又是对新生活方式较少了解和难以接受的反映。人到老年后,其行为表现往往是:怀旧和沿袭旧俗的心态大于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其生理和心理基础在于:老年人学习能力弱,对过去的远期追忆深刻,而对当今的近期记忆弱化。因此在消费中,老年人往往对传统产品、怀旧产品情有独钟。
(四)安全性消费特征
老年群体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体质、体力相对要弱一些,在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因此,对于组织者来说,单单是给每位游客购买保险还远远不够,还应对他们予以多方面的善意的安全提醒,并且在旅游的过程中,对于他们的食宿、行程都必须做出符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安排,防患于未然。
篇5
关键词:奉化;国内旅游;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9-02
一、奉化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区南面,全市陆地面积1 2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地貌构成“七山二水一分田”,东部为沿海,中部是平原,西部乃山地。一流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一直是奉化发展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奉化旅游产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旅游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游客接待量1 00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05亿元,同比2005年456.25万的接待人次和15.33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7.04%和26.67%,游客接待总量稳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
然而,作为旅游大市的奉化,仍然面临着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整合不足、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强、旅游企业自身缺乏竞争力等问题。现对奉化国内旅游市场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为进一步开拓奉化国内旅游市场提供参考。
二、奉化国内旅游市场特征
该调查问卷主要集中在奉化溪口镇旅游景区、奉化市区及宁波市区人群流动密集点进行发放,调查共发放问卷3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84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87%。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和外地游客、本地居民、外来人员等。在完成数据收集之后利用SPSS17.0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总结奉化国内旅游市场特征。
(一)以短途市场为主,自驾游市场潜力大
调查显示,浙江省内是奉化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共有54%的调查样本来自浙江省内;同时,省外客源地主要是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此外,也有少量来自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游客。由此可见,奉化旅游客源市场中大部分游客来自浙江省内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周边省份,均属于短途出行;而珠三角、港澳台以及海外等地区的中长途市场则未得到良好拓展,这都与奉化的旅游交通状况、旅游宣传效应、旅游者出游时间、消费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
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达72%的游客愿意选择自驾车作为自己出行奉化的方式。因此,奉化发展自驾旅游的潜力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已经从大众化进入个性化阶段,游客越来越在意旅游的个性化和自由度,而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有条件采取自驾作为旅游方式。
(二)以短期停留为主,游客消费水平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奉化一般一次旅游活动时间持续在2—3天的人数占大多数,达到47%;其次是驻留天数为1天的游客,有40%。可见,大多数的旅游者将奉化旅游看做1—3天的短期旅游。奉化旅游深度开发不足、休闲项目与度假设施不丰富是造成游客在奉化短期停留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安排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有效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而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通过对在奉化旅游期间总消费(不含住宿费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游客在旅游消费上持理性态度。游客旅游期间总消费包括交通费用、门票费用、餐饮费用以及购物费用、娱乐费用、休闲费用等。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多为省内游客,因此,其交通费用并不占据大头;在现场调查中,有不少游客反映溪口雪窦山风景区的门票费用偏高。因此,剔除这两项费用后可以发现,奉化游客的消费处于中低等水平,高消费的游客较少,这与之前游客收入水平的调查情况一致。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商品缺乏创新、高端休闲项目乏善可陈等是造成该种现象的部分原因。
(三)智慧旅游前景看好,滨海旅游潜力无限
在对游客对于奉化旅游形象认知调研中发现,游客对于奉化打造“智慧”与“滨海”型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度较高。这说明,游客对于智慧旅游与滨海旅游的兴趣很高,并认可奉化具备打造成智慧与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
为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进程,“智慧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在调查中也发现,游客普遍认为奉化具有发展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智慧旅游工程的打造将深化游客的互动体验并更有效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游客们也比较期待奉化能够建设成为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因此,奉化努力发展智慧旅游已是大势所趋,这必将使奉化旅游业发展成为游客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目前,滨海旅游是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沿海岸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岸生活则代表着国际化的居住方式和潮流。
在奉化象山港湾北岸,背山面海,阳光充足,拥有未经开发的曲折多姿的63公里原生态岸线,被形象地称为“阳光海湾”。丰富的沿岸海岛、生态海岸、滩涂湿地及自然山景、渔乡特色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使得奉化具备成为国际级滨海度假区的开发条件。调查发现,大部分游客对奉化美丽的滨海景色与海岸风光表示认可;同时,认为奉化具有开发滨海度假、海上运动及海洋旅游的巨大潜力。被誉为“中国巴厘岛”的“阳光海湾”项目是目前华东地区休闲旅游单体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促使奉化成为真正的宁波“滨海客厅”,从而大大提升奉化乃至整个宁波旅游的国际化程度。
三、奉化国内旅游开发策略
(一)整合资源,合理规划
奉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但是长期以来,奉化旅游一直局限于溪口,滕头生态旅游区、弥勒文化佛教胜地以及东部滨海地区的旅游潜力始终没有很好地加以挖掘,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转变为观光、休闲、专项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复合型多元产品体系势在必行。
因此,奉化旅游产业在项目规划中要形成以溪口镇为主的民国文化板块,以弥勒大佛景区、岳林寺等为主的佛教文化板块,以滕头生态景区等为主的生态板块,以水蜜桃节、草莓节、桃花笔会、海洋文化节等为主的节会板块等,在发展中实现成熟板块带动新生板块的发展,实现奉化旅游的华丽转变与成功转型。
(二)产品创新,产业融合
奉化旅游休闲产业的经济规模较小,产业体系有待提升和延展,休闲产品种类不丰富;度假产业深化程度不够,对相关产业带动性作用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造成游客在奉化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产业拉动效应不显著。
因此,在现有产品与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导向,结合奉化旅游发展实际,培育发展以滨海度假、康体保健、汽车露营、温泉疗养等为特色的旅游新业态,建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养生、商务会议等为主的复合型、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加强旅游产业与农林、商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统筹协调,拓宽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与新空间,实现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三)科技引进,人才保障
结合现代旅游需求,大力推行智慧旅游,引入无线信息岛,发展旅游物联网,充分利用奉化资源打造房车露营地、自驾游营地、海洋度假、生态养生等新型旅游形式。目前,支撑智慧旅游的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有关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打造智慧旅游的时机已经到来。智慧旅游通过基于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换,能够让游客的旅游过程更顺畅,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品质保障。
奉化旅游人才短缺,体现在导游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短缺,且投资商的旅游专业知识欠缺,旅游市场营销人才和旅游科技人才稀缺。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奉化旅游人才发展的专业化、系统化。
结语
奉化溪口景区“一轮独大”的局面几十年没有太大改变;旅游产出从客源结构和消费结构上来看多年变化不大,始终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旅游市场面临来自周边城市以及省内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奉化旅游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各方面全方位的整体发展,在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全面提升奉化旅游的质量、水平、档次、品位,努力将奉化建设成为宁波都市圈智能型的休闲度假胜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1] 赖胜强,唐雪梅,朱敏.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6):68-75.
[2] 刘丽娟.秦皇岛国内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市场开拓研究[J].中国商贸,2011,(3):171-172.
[3] 卢明强,陈丽军.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市场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23-7225.
[4] 舒卫英.商贸旅游发展路径探析——以奉化市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5-8.
[5] 陈少春.奉化:做深做活休闲度假旅游文章[J].政策瞭望,2006,(2).
篇6
关键字: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管理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它以其强劲的需求、快速的增长和广阔的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来看,旅游活动被定位为经济性质是在改革开放后,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旅游产业布局是在那个时间才开始的。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接待人次持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日益提高。但是,我国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比如空间布局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东部旅游业比中、西部旅游业发达,旅游生产要素更集中地分布在城市、热点景区以及区位条件好的景区等等。人们在旅游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对其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制定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和监督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以此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发展政策是指国家针对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其总体目标是追求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最大化[1]。
一.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由过去传统的“北美到西欧、欧洲到美国”两大主流,逐渐东移到亚太地区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使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旅游业新兴增长地区。而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板块。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繁荣,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主体。 特别是我国传统节假日的调整,黄金周和传统佳节的明确定位,使得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将更加兴旺,国内旅游需求将呈现阶段性跳跃的趋势。另外,我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国内旅游需求旺盛的重要原因。旅游是高层次活动,因而对居民收入有一定要求,而从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来看,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时代也已经来临。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矛盾统一体,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良好状态的出现,必然会有与之相应的庞大的旅游市场供给群体的产生。在国内旅游业发展经历萌芽、发展、壮大之后,目前,全国有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先后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来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行政区作为区域经济、政治的统一体,事实上导致了国内旅游业的竞争加剧、旅游客源市场分割,无论是针对国际客源市场,还是国内客源市场,省区等行政单位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出现旅游供给大于旅游需求的情况下,这种行政区经济间的竞争态势会日益激烈。
(二)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旅游业在近10年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整体素质来看,尤其是与国际旅游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差距较为明显。我国是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区域之间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外在表现出来的旅游开发程度及影响都不尽相同。
其次,我国对不同区域所给予的政策扶持不尽一致,造成一部分区域的旅游业起步较早,而有些地区旅游开发本身就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平衡。
第三,旅游人才开发不够科学。目前从业的旅游管理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出身,即便是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也缺乏实践经验,这也是导致我国区域旅游市场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第四,政府引导不力。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的新建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但由于地方政府眼光所限或者缺乏胆识,导致很多旅游项目没法投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
最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稳定资金来源,而我国金融机构对该类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很多银行或者机构投资者对区域性旅游企业的投资前景不看好,导致好的旅游项目得不到合理的支持,最终只能放弃或者被拖延。这样也大大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与其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区域旅游的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以此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进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政府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扮演着倡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是主体推动力,从而形成并确立了各行政区政府在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核心主体地位。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良好设想,就其合作目的而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行政性力量基于对旅游市场规范的共识, 扫除制度性壁垒,促进区域内部旅游业要素的流动,实现旅游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旅游经济共同体。
由于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起着主体作用,以及现阶段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制度障碍,各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共享区域旅游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坚持平等、互利、政府主导、市场合作等原则,以利益为纽带,以共赢为目的,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加快政府行政职能转变,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挖掘各行政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切实打造区域旅游业的整体优势,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区域旅游市场体系,实现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一体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与管理之间的作用
正是由于旅游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因此,旅游发展政策的好坏就会对旅游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各国制定旅游发展政策既有产业政策的一般原因,又有基于该国国情、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特殊原因。但是对于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大都依据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这三个依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政策,进而对区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做出政策性的指导。同时,在对旅游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有些情况政策无法给予指导,那么,就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政策及时地做出调整变化,以应对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快速、稳步、健康的发展。
例如,我国1999年推出黄金周的假日旅游政策,至今经历了13年。在13年里,我国的假日旅游市场逐渐培育起来,成为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中的热点,其政策的影响力可谓非常深远。假日旅游强大的产业关联与带动功能,直接促进了交通和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活跃了整个消费市场,为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打开了一个新闸门。不过,黄金周的集中放假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掀起了要不要取消假日旅游的讨论。2010年8月份,广东省探索的弹性黄金周制度给其它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旅游发展政策没有永久的,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时的做出调整,才能正确地指导区域旅游经济的管理,更好地为旅游发展服务。
三.在区域旅游管理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几点
(一)探讨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内在规律性
我们知道,旅游业是为旅游活动服务的产业,它伴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的出现而出现,旅游生产要素的布局就是为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旅游活动的流向及流量决定了旅游要素布局的方向和数量。因此,旅游活动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存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必将通过某种传导机制发生作用。有学者认为,区位指向性、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和政府行为是联系旅游活动和旅游要素空间布局的纽带,它们同时存在,在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其地位不同,几者的综合作用即形成了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态。
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是旅游要素在空间内的配置。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要素空间配置的手段。区位指向性、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是市场手段,政府行为是计划手段。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区位指向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点; 集聚机制使旅游产业向“点”以某种方式集聚,形成了旅游活动频繁发生的中心;扩散机制使旅游产业向区域分散,区域旅游由此平衡发展。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同时存在。政府行为在现阶段对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影响重大 它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力补充。
(二)加强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中,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市场化改革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在不同区域旅游业发展及其相应的社会经济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我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商务、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落后地区虽然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旅游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所以,政府在促进落后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加强这些地区的对外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显得更为重要。
(三)充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旅游是集休闲、商务、科学研究、健体、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高层次社会活动。它对促进人们观念更新、社会科学知识积累、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最初旅游活动只是外事,与百姓无关。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三十几年来,旅游业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对它的关注发生了根本变化。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中国居民的基本需求。旅游业发展对人们生活质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所以深化旅游活动的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以促进现代休闲旅游活动的纵深发展,应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和核心内容。
四.小结
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需符合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根据发展目标的确立调整或补充原有的产业政策。我国目前旅游产业政策法规从框架到具体政策条例都很不完善,面对新的形势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政策和相关措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旅游相关部门应针对旅游产业政策协调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2
[2]郝索.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J].旅游学刊,2001,2:19-25
[3]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6-29
[4]冯晓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硕士论文)[D].新疆:新疆大学,2004,14-29
[5]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篇7
关键词: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52-02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轨迹,世界旅游市场出现新格局,打破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东亚经济的崛起,为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转移创造了经济平台。东亚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世界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14.2%上升为2020年的27.3%,超过美洲(2020年为17.8%),位居世界第二。欧、美主宰世界旅游市场的局面已被打破,全球旅游市场已形成欧、亚、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近日,全球商务旅行协会最新报告称,中国将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商务旅游大国。中国商务旅游产业将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加17%和21%的利润,商务旅行费用将分别增加至2 020亿美元及2 450亿美元。而美国2011年的商务旅游产业额为2 500亿美元。该报告预测,在未来两年,中国至少2 / 3的经济增长来自旅游业。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新兴产业之一。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部门,被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它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而发展起来。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创收、为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
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低品质化,就如同快餐。它仅仅只能满足国人对于旅游的“饥饿”感并不能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应可以大大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旅行社那样仅仅只是一个旅游服务型的中介公司,往往为了一个团队的顺利出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机构,尤其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旅行社的体系更为脆弱。根本不能在服务行业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也就是由于这些现状导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
虽然现在旅游业处在这样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但是中国旅游业依然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而导致国民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更渴求精神上的愉悦,而这些需求必定是旅游业来帮助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其次,旅游行业因其涉及面宽泛、对国家经济提升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并且是绿色环保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越来越重视。
二、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中国旅游业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2)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4)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5)由于中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
三、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入境旅游的经济总量已步入世界旅游大国行列,并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国内旅游也以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飞速发展,尤其是21世纪以后,随着假日旅游的迅速崛起,更加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很不够,一些标志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指标还很弱小,这反映了中国旅游业现阶段规模与效益的不对称,这也正是我们与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差距所在。
2.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这里所说的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从中国国情和旅游业特点归纳的,不是针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泛泛而言的,也是其他国家一般所不具备的或不够明显的。(1)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齐全,富有较高的吸引力。(2)旅游基础设施规模初具,产业要素较为齐备,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 WTO1996 年的年度报告,2020 年,全球将接待 16 亿国际旅游者,旅游消费将达到 2 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35% 和 6.7%,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 3% 的增长率。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也将成为名列世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在国内旅游方面,发达国家已经近于饱和状态,亚洲等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地区,届时,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人数之比将保持在 10∶1,旅游消费比例将保持在 3 或 4∶1 的水平。可以预见,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劣势。中国旅游经济总量虽在世界排位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就很强。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劣势主要有:(1)粗放型发展的格局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很好,但由于缺乏有效和有机的协调机制,限制了发展旅游的整体效益的发挥。(3)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4)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层次较低。中国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品位,但由于规划、策划和开发水平不高,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使中国很大一部分传统观光型景区的资源品位、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深入挖掘。
四、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要提升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就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方式如下:(1)充分利用和整合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实现资源集约优化利用。(2)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国际旅游服务业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3)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延长旅游服务贸易的产业链,加强配套设施建设。(4)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服务质量,增强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5)熟知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和中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充分把握加入WTO后给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提供的机遇。(6)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国家的旅游政策以及有关制度是发展旅游业的保障。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它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0,(5).
[2]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2.
[3] 孙夏.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外资,2009,(6).
[4] 魏小民,韩建.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0.
篇8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国内旅游收入;检验;建议
[作者简介] 张杨玉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 F590.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3-0010-0003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消费需求总量迅速增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将达到19.82亿人次,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年出游1.5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亿元,相当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7%左右,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推出,使得国民的非工作时间更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旅游资源供给充足。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事实也证明了我国旅游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旅游业研究
叶银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旅游业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以及闲暇时间三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法定节假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均可带动旅游业收入增长。王鑫(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则认为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物价水平上升或下降将对总收入带来影响。故在该模型中引入旅游价格指数P 这个变量,探究P对旅游总收入Y 的影响,并且将旅游业发展状况和旅行者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从得到的检验结果看,旅游价格指数和旅游从业人员人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收入。
从现有文献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旅游业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笔者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选取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每年旅游人次为变量,并且加入了旅游从业人员人数、全国的旅行社数量以及星级酒店数量这两个变量,探究这些因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继而对旅游行业的投资方向提出建议。
三、影响旅游业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是影响各行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旅游业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还是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就越小,人们在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越大。
旅行人数以及人次。庞大的旅游人数以及旅游人次是直接有效拉动旅游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可以用国内游客年均人次为解释变量;旅游花费。消费者是否愿意旅行要受到旅游成本的影响,可以采用旅游人均花费为解释变量。
旅游业发展状况。
在此选取全国旅行社数量这一前人没有引用过的数据,作为代表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变量,而饭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将星级酒店数量也加入到模型中。
根据经济学知识,X1与X2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先对X1与X2进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做X1与X2 的散点图,初步判断它们高度相关;再对X1 ,X2做OLS估计,发现它们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且通过F,t检验。因此暂删去X2,初步建立回归模型:Y=β0+β1X1+β3X3+β4X4+β5X5+β6
X6+μ。利用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到结果可决系数较高,F值远大于临界值,方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但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条件下,X1,X5,X6的系数回归效果不显著。
再分别将Y与X1,X5,X6进行简单一元回归,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1 对旅游收入Y影响较大(这也与实际经验相符);而X5,X6 的拟合优度较差,且t检验中回归效果不显著。将Y与lnX6 进行简单回归检验后,决定把X6剔除。
继续Y与X1,X3,X4,X5进行回归,发现R2和F值均较大,但X1的t统计量绝对值较小,系数估计值符号也不合理,因此,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
根据研究经验,将模型进行对数变换,变为:lnY=β0+β1 lnx1+β3 lnx3 +β4 lnx4 +β5 lnx5 +μ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变量的相关系数仍然较大,所以,用逐步回归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分别做lnY对lnx1,lnx3,lnx4,lnx5 的一元回归,发现lnX1的可决系数R2最大,以lnX1为基础,依次加入其他变量,发现加入lnX4后可决系数有所改进,且F检验、t检验结果显著;而加入lnX3和 lnX5 后,模型开始出现多重共线性。在模型lnY=β0+β1lnX1+β4lnX4+μ 中分别加入lnX3,lnX5进行检验,发现加入lnX5后的模型t检验效果要好一些,将lnX3剔除。对于lnX5,虽然t检验结果显著性不高,但lnX5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造成的,而且多重共线性是变量的基本特征,实际经济问题中,完全不相关的变量几乎不存在;且加入lnX5后再加入其他变量R2 既没得到改善,也没有使统计量更显著,所以保留lnX5。新的估计模型为:lnY=-4.245408+0.908708lnX1+0.823159lnX4-0.091014lnX5。
异方差的检验和消除:
利用图示法初步判断随即项存在异方差,以下用怀特法进行检验:构建辅助回归模型ei2=α0+α1lnX1+α2lnX2+α3lnX3+α4(lnX1)2 +α5(lnX2)2+α6(lnX3)2+α7lnX1*lnX2+α8lnX2
*lnX3+α9lnX1*lnX3+ν 模型的自由度为10-1=9。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查χ分布表得临界值16.919。用Eviews软件进行怀特检验,得nR2=15.77894
自相关性的检验和消除:
利用DW检验法,对新估计的模型进行OLS估计得DW=1.920885,对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查DW统计分布的临界值表(样本容量n=18,解释变量个数k=3)得dL=0.933 dU=1.696。因为 dU
lnY=-4.245408+0.908708lnX1+0.823159lnX4
-0.091014lnX5
经济意义检验。由最后样本模型推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增加0.9087 单位;人均花费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增加0.8232 单位;全国旅行社数量的对数每增加一单位,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对数相对减少0.0910单位。由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居民消费水平越高,旅游需求就越大,旅游收入就相应增加;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旅游花费上升,旅游收入总量定会上升,模型估计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对于lnX5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值,笔者也认为是合理的,原因如下:在旅行社数量较少,旅游需求较大,供不应求时,旅行社数量的增加会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但当旅行社增加到一定数量,处于饱和状态时,一味的盲目扩张反而会加剧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结构分配不合理,不利于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最终使旅游收入减少。因此,参数结果为负数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参数的绝对值较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大。
四、对策与建议
由模型估计结果得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最直接。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以为旅游消费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旅游是综合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消费关联性,可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更多收益机会。
(一)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
1. 规范旅游消费市场。影响旅游消费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旅游消费市场缺少规范,旅游业服务质量不高。2.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法律约束,加强从业者的自律和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素养,构建公平、合理、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3. 整合旅游资源。目前旅游业的粗放增长使得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很多地方政府人为分割旅游资源的现象。须加快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加大整合旅游资源的力度,建立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机制。
(二)切实加强旅游业管理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旅行社的增加并不一定使旅游收入增加,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才是重要的,因此,对旅游从业者应从自身着手,做到:1 . 设计合理的消费产品。可以把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扩大旅游消费的社会参与面。2. 提高营销意识。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旅游业同样如此,整个旅游行业的营销意识普遍不强,营销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旅游营销意识。要想扩大收入,必须加强营销,使更多的人进行旅游消费。3. 提高旅游消费的透明度。信息不对称是旅游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必须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的透明度,减少消费过程的随意性,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维护旅游服务的形象,使消费者高高兴兴参与,明明白白消费。
(三)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服务素质,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水平,以此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旅游消费质量。只有充分认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才能使我国旅游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我国旅行社行业规模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6,(6).
[2]叶银丹.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企业报道,2012,(4).
[3]王鑫.关于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时代金融,2011,(2).
[4]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8~2008).国家旅游局官网[EB/OL].
篇9
论文关键词:贵州,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对策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具体应用。从经济角度讲,其优势表现在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势。电子商务应用于旅游业中,有利于扩大旅游市场,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应用于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就提出“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电子商务应用于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就业。电子商务导致的专业化程度增加和旅游市场扩大,不但会使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还可带动其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可带动其他产业增加5个就业机会。
旅游业作为贵州省大力培育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为加快旅游经济发展,200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曾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对贵州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明确指示:“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要建立旅游信息网络查询系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贵州旅游信息网,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国际国内旅游预订网”。截止2008年底,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19.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1.8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19.55%。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贵州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措施不但直接影响着其自身未来的发展,甚至影响着整个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对其展开研究也有着更为典型和现实的意义。
二、贵州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贵州旅游电子商务背景考察
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孤立,对于欠发达地区,除该区域旅游业发达外,还必须有一个良好政策环境。
1999年底至2000年初,我国政府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伴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号令,西部越来越多的旅游社、旅游公司、酒店开始寻觅网络商机。
2001年初,国家旅游局启动了“金旅工程”,该工程将实现政府旅游管理电子化和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内外旅游信息资源,力争在3至5年内建设和完善政
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和面向旅游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
2002年1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的战略决策,指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贵州旅游信息网,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国际国内旅游预订网,这为贵州旅游产业拉开了信息化的序幕,随后各类旅游网站开始纷纷建立。
2.旅游企业网站建设调查
笔者调查时发现目前还没有相关公开资料,材料很难搜集,只得借助旅游网址收录网站。我们以“旅游网址”为关键字,在雅虎搜索引擎中搜寻出旅游网址收录网站,然后在各个收录网站中检索出贵州旅游企业网站并使用Onenote随时记录,最后用Excel进行汇总整理。
旅游企业网站是由旅游企业直接开发、建设的网站,我们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户外运动网站、旅行社网站、酒店宾馆网站、景区景点网站,资料搜集整理如下表:
贵州旅游企业网站一览表
网站名称
网址
建立时间
类型
起点拓展
http://qd179.com/
2001.10
户外运动
贵州风行户外旅游网
http://fxclub.net/
2003.9
户外运动
自然之子——资讯中心
http://gztx.org/
2004.6
户外运动
江秋行摄
http://jqxs.net/
2007.11
户外运动
贵州山野风情旅游有限公司
http://shanye123.com/
窗体顶端
2003.9 窗体底端
户外运动
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
http://tp600.com/
2004.2
景区景点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http://hgscn.com/
2004.5
景区景点
中国·丹霞谷
http://danxiagu.com/
窗体顶端
2004.9 窗体底端
景区景点
贵阳市黔灵公园
http://qlpark.cn/
2004.10
景区景点
龙宫风景区
http://china-longgong.com/
2005.2
景区景点
贵州龙博物馆
http://gzlong.org/
2006.8
景区景点
紫云格凸河风景区
http://getu.com.cn
2006.9
景区景点
遵义赤水旅游信息网
http://cslyw.com/
2007.1
景区景点
贵州栢顿酒店
http://trade-pointhotel.com/
2001.8
酒店宾馆
贵阳华美达神奇大酒店
http://ramadaplazagy.com/
2006.9
酒店宾馆
贵州省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
http://gzcyts.com/
2002.8
旅行社
贵州海外旅游总公司
http://gzotc.com/
2004.3
旅行社
窗体顶端
贵阳国际旅行社 窗体底端
http://gylxs.com/
2004.4
旅行社
贵州中国国际旅行社
http://gzcits.com/
2004.11
旅行社
贵州国际旅行社
http://gzfree.net/
窗体顶端
2006.3 窗体底端
旅行社
贵州中国旅行社
http://gzcts.cn/
2006.7
旅行社
贵阳中国旅行社
http://gycts.cn/
2008.9
旅行社
贵州龙禧旅行社
http://gzlxly.com/
窗体顶端
篇10
关键词: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金华市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1 金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金华市实施了“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区域联合,规范管理”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始终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旅游业在金华市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此同时,浙江省各地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华市旅游业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首先,游客中省外游客占20%,省内游客占21%,本市旅客占59%,基本上处在金华人游金华的地区性旅游发展阶段。其次,旅游资源的综合搭配开发不合理,旅游资源总体形象不明确,促销力度不够,客源市场狭小。第三,旅游业缺乏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精品。金华有着丰富的高品位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但目前景点内容单调,雷同现象普遍,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旅游王牌产品,旅游产品品位低,不能给游客留下鲜明的印象。尽管区域内各旅游景点综合实力较强,但不同旅游景点之间相互联系的开发和研究存在明显不足。
2 金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有“竞争战略之父”之称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战略》(1990)中提出了“波特钻石模型”竞争力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由该国国内四个要素的组合所决定的。这四个要素分别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另外,机遇和政府行为对国际竞争力也有重要影响。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是国家产业竞争理论,但对研究区域旅游竞争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波特竞争力优势理论,结合金华市旅游业现状,对金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作一个分析。
2.1 要素条件
金华市作为浙江省旅游副中心,拥有十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在2004年进行的一次旅游资源普查中,金华市单体数量为1949个,占全省总数的9.22%;其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为381个,五级单体为24个,位居全省第二位。金华市资源平均品质较高,等级结构合理,分布密度较为平均。虽然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景观、遗址遗迹景观、建筑设施景观、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大类均有分布,但是分类差别较为明显。优良级单体分布同样较为平均,8个大类中全部都有优良级单体。分类构成上优良级单体中同样存在“建筑与设施”类超过总数一半的现象,其它分类结构与全部单体分布情况类似。
2.2 需求条件
据统计,金华市旅游市场客源大,辐射面广。但庞大的旅游客流并不能掩盖浙中旅游发展水平与杭州等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首先,国内旅游者不成熟,需求层次较低。其次,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第三,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比例失调,说明对国际旅游的吸引力较低,当地旅游资源或产品知名度不高。第四,旅行社的组织化程度低,行业管理不规范,旅游企业中普遍缺乏创新。要改变浙中旅游业需求条件方面的不足,应当积极培育旅游消费市场,开发新的旅游产品,特别是体验式的度假旅游产品和能带动产业链强劲发展的商务旅游产品,培养一支成熟的、高质量的旅游消费群体。
2.3 相关及支撑产业
2.3.1 区位条件
从区位条件看,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浙赣铁路横贯其中,位于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为中心的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的南翼。长三角城市区域既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是我国国内旅游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海外旅游客源的首选入境地,金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优越的区位条件。
2.3.2 交通条件
从交通条件看,金华市是中国陆路交通的主枢纽之一,已经基本形成以浙赣铁路、金温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330国道、03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金华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对相对分散景区的整合和旅游线路组织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3.3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各个领域中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其应用水平成为旅游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这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的营销方式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地区旅游行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尚处于初级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应用水平较低,传统的经营管理、营销模式和手段将面临信息化技术应用带来的强大冲击。
2.3.4 产业集群
依托区域内产业集群,金华市有一批著名的专业商贸市场脱颖而出,如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永康五金城。而产业集群与商贸业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金华市会展业的兴起,如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一批品牌展会,创造了众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无限投资创业的商机。与此同时,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新型业态的现代商贸业,在浙中大地涌动。
2.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综观金华市旅游企业,多数缺乏战略的指导,即使少数企业制订了旅游企业发展战略,但并没有有效地组织实施战略。其次,金华市旅游企业结构仍然是小、散、弱,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现代制度。国内竞争和区域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金华市旅游产业虽然竞争空前激烈,但竞争形式却是无序竞争,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打价格战,旅游行业不遵守行业竞争规则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不仅没有提高金华市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削弱了金华市旅游的竞争力。当然,金华市旅游企业竞争不规范与整个中国旅游业的商业环境不无关系,需要我国政府加大旅游立法及对旅游业竞争环境的整治力度。
- 上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 下一篇:计划生育存在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