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值管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施工计划;控制管理
一、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在选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按照施工过程的合同施工顺序及组织施工的原则,用横道图和网络图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主要作用有:
(1)保证在工期内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任务。
(2)确定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持续时间及相互衔接,合理配合关系。
(3)为编制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4)是编制季、月、旬生产作业计划的基础。
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
(1)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图以及其他技术资料。
(2)施工组织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有关规定。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4)劳动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
(5)工期要求及开竣工日期。
(6)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等资源及成品、半成品的供应情况,分包单位情况等。
(7)其他有关要求和资料。
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不仅仅是以上几条,应该更准确的说是以下5条:一是本项目的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计划值中工期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开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二是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明确了施工部署与施工组织的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所以它是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所以既得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又要满足企业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四是项目设计进度计划。施工离不了图纸资料,只有让施工进度计划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才能根据每部分的图纸资料、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五是项目内部材料设备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要与有关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的供应计划相协调。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材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条件,辅助生产能力等,最后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经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列出所出现的约束条件,明确影响工期的因素,为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
工程施工进度是针对建筑施工阶段、按照工作内容、施工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项目总工期目标及可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原则编制好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其付诸实施工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至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在工程开工之后,应该对整个工程进行专业分析,监理工程分项的月、旬进度控制图表,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旬进度进行监控。图表最好采用直观反映工程进度的形式,这样在出现差距时才能及时发现并向承包人发出进度缓慢信号,要求承包人采取措施,加快进度。如果承包人实际的施工进度确实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竣工日期,则要求承包人尽快的调整进度计划,另外承包人要每月按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和现金流动计划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报表,它由两项资料组成:一是工程现金流动计划图,二是工程实施计划条形图。由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报业主,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管理团队和组织机构。只有拥有了成功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目标及一流的企业文化,再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才能组织发展成功的项目。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许多建设者参与的共同体,这就需要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推诿扯皮。
(3)制定一个确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进度检查、评审。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手续的办理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
三、进度控制的调整
在项目执行中,由于人、材、机的变化以及不可抗力的天气或业主主观因素的改变等,都将会对计划的实施带来障碍。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1)关键线路调整,当关键线路上的某项的工程无法按规定完成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调整计划或制定新的计划。但由于这种调整非常困难,往往承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在非关键线路上,看非关键线路上是否有提前量,但是并不能把这种提前量赋予关键线路上,二是只能把非关键线路上的人员、机械调整到关键线路上,以改变关键线路上的时间。即使非关键线路上有提前量,当人员机械不符合现场情况时,承包人也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满足计划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是承包人主观上想延长时间,也往往由于施工工序的衔接、工艺流程、工序安排顺序、工作场地及作业面大小等问题,也使其无法达成愿望,从而给计划的实施带来问题,所以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有无受影响,并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个别情况除要求承包人执行周报、月报外,必要时与承包人开碰头会,以便解决计划受阻的有关问题。
(2)非关键线路的调整。当在非关键线路上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别时,需局部调整计划,也可延长一定的时间,但不能影响到关键线路,更不能拖延竣工日期。
工程进度涉及到业主和承包人的重大利益,是合同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管理及调整,一般都把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间的平衡作为控制进度和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简介:
篇2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
篇3
关键字: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隐患管理
中图分类号:O6-3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全高效地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加了石化工业相关的技术与石化装置等相关设备的负担,只有综合把握生产质量与效率,同时注重生产中的所有细节问题,才能有效保障石油化工产业在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石化装置的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等设备,有着易燃易爆且高温高压的特点,尤其需要注重对这方面的检验与管理,但传统的管理中,只注重对设备本体的检查与管理,忽略了与液位计、压力表以及控制手阀等附件连接的小接管的管理,由于接管直径较小,尤其在检验及管理等方面极易被忽略,致使生产过程中出现小接管连接不紧固而发生泄漏等问题,为安全高效地生产造成极大隐患。
1、小接管方面的隐患与常见问题
所谓小接管,是指连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排气阀、压力表、热电偶及液位计等相关附件的小直径接管,小接管管壁较薄,其应用范围为第一道阀门内,小接管为盲端,内无介质流动。小接管方面存在的隐患与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接管设计方面。在设计中,筒体与接管的焊接为D类焊缝,若DN小于250,则接管没有对焊缝内部质量探伤的要求,而若DN在250或之上,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接管有明确探伤要求。压力管道相关的规程中,重点监管内容并不包括DN小于25的接管,所以设计阶段,几乎没有对接管焊缝的检验、接管腐蚀裕量与压力容器本体的匹配度等的监管。
(2)小接管制造方面。制造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为,无法保证与筒体焊接的焊缝质量。通常,可通过UT或是RT等方法对压力容器筒体的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探伤,而且纵、环焊缝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且焊接质量可靠,而筒体与小接管的焊接为承插角焊缝,一般通过人工焊接而非自动化焊接,使得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并且缺乏成熟系统的承插角焊缝内部质量的探伤方法。
(3)小接管运行方面。运行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内部介质腐蚀与外腐蚀等,在同样介质腐蚀环境下,小接管由于管壁较薄,在腐蚀一定厚度且加上振动等外力作用下,会比压力容器本体先开裂或是发生泄漏。而外腐蚀方面,若保温接管与铁皮焊接不牢,则接管根部会由于水分渗入而因其潮湿腐蚀。另外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接管容易被忽略或是没有及时清除施工留下的盲头而形成盲端等问题。
(4)小接管检验方面。由于无法进行对小接管内部的整体宏观检验,在实际检验与管理中,总是忽略对小接管的检验,检验方法也较少,尤其是对接管根部探头的检验,由于监测难度较大又最易减薄,检测时的忽略,为安全生产埋下很大隐患。还有接管与法兰对接焊缝的检验受到加强筋板与法兰颈等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及其他存在风险的部位由于各方面限制而无法检验,都为小接管的整体检验与管理造成很大障碍,为生产事故的发生埋下许多安全隐患。
2、对小接管的有效管理
要加强对小接管的检验与有效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加强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管理。首先,小接管设计时,应从小接管腐蚀裕量与设计强度为切入点进行管壁厚度设计,提高接管与压力容器筒体的匹配度。其次,焊缝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接管与法兰为一体的整体加工件来解决,确保生产过程中无泄漏发生。将筒体与小直径接管的承插角焊缝结构通过接管繁衍结构的加工而转换为对接焊缝,为焊缝内部质量探伤奠定基础,且对于不同的筒体与管沿对接部位曲率,可通过筒体平滑过渡与打磨来实现,为防止小接管泄漏而引发安全事故做好充足准备。而需要与法兰对接的较大直径接管的焊缝,可通过超声波或射线等进行无损检测,为焊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以免生产过程中才发现质量问题与缺陷,为生产运行及有效的检修造成很大困难。并且,对于有振动的机组,如往复机等,与小接管连接的相关附件所形成的悬臂结构会产生振动疲劳,需要通过加强接管与法兰焊缝来进行接管加固设计,而常规设计的焊缝应力集中点会因振动疲劳而产生裂纹,为安全生产埋下极大隐患。对此,可利用集筋板、接管与法兰为一体的立式筋板来进行焊接,提高抗疲劳程度,为延长小接管的使用寿命及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2)强化对小接管的日常检验、维修与管理。对小接管的日常检修与管理,是加强综合管理的重要途径,而在对小接管的日常管理中,首先要注意建立健全小接管台账,对其进行合理编号并绘制必要的单线图,对小接管日常的腐蚀情况等定期检查与监测,并将其备案归档,为日后的检修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其次,要加强对管道盲头及小接管的日常检查,施工留下的盲头因没有及时清除而会形成盲端,进而引发腐蚀泄漏,对此,必须及时进行检查与排除,消除管道盲头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且,部分小接管有腐蚀性介质,需要定期定点对其进行壁厚检测,尤其是对处于水平位置的接管的检测,要注意对容易忽略的截面底部进行检测,然后将最薄点坐标尺寸在检测报告图样中详尽注明。同时,采取有效的小接管根部防腐施工措施,以免受位置或支架限制而防腐施工难度较大的小接管根部影响到后续生产运行,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以说,小接管根部防腐措施是整个设备防腐过程中的重点。而且,小接管在生产运行中由于腐蚀等原因受损而无法满足继续生产要求,应根据合理的更换施工方案,及时更换受损小接管,并对更换下的小接管症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故障档案,为往后的检修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依据。另外,要注重停工检验,在装置停工检修时,同时进行小接管的检验与维修,尤其要注意对极易忽略部位的检修,以免埋下生产的安全隐患。对于那些受各方面不同原因限制而无法精准检测的部分,可通过具体的使用时间与使用状况,或结合摇动、锤击等一些有效的原始方法进行检查,确保小接管与根部焊接质量良好,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结束语
综述,对连接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相关附件的小直径接管的管理,解决了小接管常见的隐患及问题,可以综合提高对石化装置的管理,有效防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泄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为实现石化工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创造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石油化工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辰生.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焊接技术的新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
[2]王映.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管理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3]刘民.石化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小接管隐患及管理[J].石油化工设备,2012(3).
篇4
关键词:土地规划指标;市场机制;管理模式
1 前言
不同地区土地需求压力空间分布不均,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还原土地真实价值,对于调控企业的用地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以期为国家制定新的规划指标市场管理机制提供借鉴。
2 土地规划指标管理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势在必行
2.1 通过耕地补充易地调剂,实现省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自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以来,各地区粮食的自给自足变成了一个政策目标,结果导致原本为非粮食作物产品的地区,被迫将大量的山林或者草场改种粮食作物。这样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草场沙化。因此,要求各市、各区建设占用耕地做到占地平衡是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
2.2 实施基本农田省内异地代保,统筹区域发展 近些年来,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城市用地必然会侵蚀部分农业用地,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基本目标的转变不是意味着需要减少耕地和粮食生产要素的供给,而是应该储备耕地,并通过适宜的粮食政策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农田污染严重,完全达不到基本农田标准。因此,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国家宏观控制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思路,在省内实施基本农田的异地保护政策。
2.3 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区域调剂,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原本推行耕地、实施农田用地代保是为了协调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趋增这一矛盾,但由于各地区因为地域等条件,特点不尽相同,因此特殊地区还得特殊对待。在前两轮的规划分配中,政府明显用牺牲落后地区的发展权来偏袒经济发达地区,如苏南某些市县分配的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就明显小于后备资源比较充分的苏北某些市县。这样不仅导致区域发展失衡,还会致使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引入市场机制来协调规划指标的分配,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
3 宏观调控下规划指标管理的市场机制运作探讨
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与稀缺性等,决定了土地配置关系到各产业配置及国民经济发展,土地配置不能离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然而土地、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与建设用地指标又都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分配为主下达的,一切资源配置都由政府来进行调控,土地当然也不例外。
3.1 耕地补充异地调剂和基本农田的异地代保 苏南、苏北和苏中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确保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全省基本农田总量和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富余指标的市县把多余的指标投入到市场,通过经济手段、货币形式来进行指标交易,再加上政府针对各县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这样才可能使三个地区都能完成政府所规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
3.2 建设用地指标区域调剂 一切稀缺资源比如土地,优化配置的必要途径是流动和转让,将现有的、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生产因素的各项土地控制指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其流动和转让来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允许经过市级和县级整理出来的耕地通过省级政府同意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出来的耕地可以按照要求全部置换为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允许有剩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市县和需要农用地转用指标的市县之间进行指标交易。这两项交易顺利执行的前提是:作为交易的主体,省政府应享有对下级政府能否进行指标交易的许可权,可直接控制到县级,享有县与县、县与市以及市与市之间的交易许可权,县级以下政府不得进行交易。任何两个政府之间进行指标交易,需通过该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准备相应材料,交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定,审核过后便可以进行交易。交易档案文件在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以便通过对交易的控制实现奖惩。
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省政府享有分配下级政府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权利。从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系统中得出各市县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劣状况,并根据优劣状况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在保障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这些原则下,采用宏观政策加以调节,促使各地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资源互补、收益共享,有利于调动市县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避免造成区域的发展失衡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从而达到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土地需求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区域调剂,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及趋势的分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规划指标交易的管理模式,并对具体做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区域发展失衡状况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实现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的统筹。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文化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进行的活动,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涵着对人性的握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构成要素主体,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的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一项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等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种管理理论的诞生,都和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步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朱仁显(2003)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季萍(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对组织文化进行的管理;同年,孙鹤娟(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从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罗登远(2005)认为文化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来进行管理的,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刘德忠(2006)认为,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同时,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到:“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1997)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管理思想史中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相互交织着沿着人的系统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家西斯克也曾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提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和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和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自身服务的系统。由此,教育管理系统中人的系统作用可见一斑,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管理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人的能动特征,是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教育系统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系统与物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1.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需求对于客体的总的看法。文化管理要求组织中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依靠组织价值观的引导而整合,从而构建属于该组织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情感的驱使,为了更有效地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并较好地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建立组织共同价值观,把现在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凝聚成一个组织,促使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统一,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即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冲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为各自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经验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各自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性成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是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也就没有代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2.以刚柔相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部组织
文化管理注重柔性管理,也就是软管理,但是对于软要素的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对硬管理即刚性管理的忽视。所谓软要素指的是管理活动诸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相关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曾经对管理中的要素进行过分类。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策略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软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次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均,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的人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人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相应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校管理更需要的是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相结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管理。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因此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管理也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要排斥硬管理,它并不反对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相反的,软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硬管理也需要管理中软要素的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等院校的规章制度内化成为内部组织的自愿和自觉行动。
3.以教育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势必就得要认清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需要以及对客体事物及其属性的认知这三个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多年来在对待评价结果上已经非常习惯将注意力集中于办学档次上,极少关注于评估结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不用提到有所强调或者是作出一定的引导描述和说明。“世界(事物)就是它向我们显示的那个样子,世界(事物)的意义,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才能‘读懂’”,而且必须去“体验”这个“世界(事物)”。如“‘科教兴国’所反映的是教育对‘兴国’的价值,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发展‘科教’。发展‘科教’的一切行为是否有价值,只能以‘科教’本身的需要来判断”。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从高等教育管理原始就具备的教育性视觉出发,以具有人性的生命价值体为主体去评判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这就是一种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评价思维方式。这种评价的立足点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出发,注重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要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自身的价值体现,从而对现实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往往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份等因素而影响了被管理者的行为,甚至还会由此抑制被管理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是多重的,在实践活动体系中,评价活动的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发现价值,把握其属性和功能是否符合或部分符合高等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的价值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85-87.
[2]刘德忠.文化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7.
[3]Roland S.Barth.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5(8):6-11.
[4]孔杰,曾维和.非盈利组织的文化管理及机制转换[J].学术研究,2004,(11):84-88.
[5]孙健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6]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
[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
[8]吴礼民.论管理机制与创新[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4):41-44.
[9]彼德斯・华特曼著,尉蛟译.追求卓越[M].台北:长河出版社,1974.31.
[10]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
篇6
关键词:职业倦怠;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09-01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困扰着学校的发展。据笔者多年思考探究,造成职业倦怠的主因就是“被动”,被动的来源是管理者统得过死、管得过宽。用行政手段“前面领着,后面催着”似乎固化成教师管理的全部要义,管理者不但盯着结果,还统治着过程与手段,课堂有模式,教研有范式,管理有程式。作为教师就会削弱主动工作的热情。教师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着“中国知识分子心态”,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在没人支使的情况下做起事来才会尽心尽力。从促进教师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出发,有必要建立优化教师评价管理机制,从而推动教师的自主成长。
一、建立基于质量目标管理的工作业绩评价机制
基于质量目标管理的工作业绩评价机制,淡化过程控制,只考核结果“做得怎么样”,给予教师“做什么,怎么做”的自,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鼓励教师的首创精神。遵照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完善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设置教学、育人、管理、个性发展、集体活动、家校共育、文化建设七项一级质量指标。教学质量考核课堂学习、阶段测试、读书素养;育人质量考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管理质量考核班级管理;个性发展考核活动与实践课(社团建设)质量;各项指标均是通过学生的成就反观教师的业绩。
在设计这套评价体系时,重点体现了以下原则:
1.综合性:体现大质量观,剔除惟教学成绩说话的偏颇观念。
2.实效性:通过结果看过程,通过学生看老师,靠实绩说话。
3.激励性:除了重视综合质量评价,各个单项的质量评价也会作为教师工作业绩的依据。
4.发展性:在横向对比的基础上,给予客观原因造成基础较弱的团队或个人一定鼓励加分措施,力求促进公平。
5.等级化:各项结果根据得分区间划分等次然后赋分,剔除因为追求精细化、极致化管理挫伤多数人积极性的风险。
二、建立基于自主发展提升的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在以往管理中,学校习惯于把教师培训、研究等工作确定为“必修课”,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集体备课变成了集体分课,教研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上交的论文多数来源于网络复制……这样使得大量工作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协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的专属成长规划,变“必修”为“自修”,形成激励自主发展的专业素质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的现状和发展愿景,学校制定教师专业素质层级评价标准,设置待合格级、合格级、优秀级、示范级、首席级五个层级和一个特殊专家级,作为目标供每个教师个体自主攀升。
在它的牵引下,设计具有宽泛选择性的流程:
1.评定合格级教师:首先每个专任教师就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基础情况制定个人专属成长规划,凡是完成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成长规划阶段目标的均评定为合格级教师。
2.评定优秀级教师:制定优秀级教师评定标准,标准中设计的都是具有创新性、研究型、示范意义的项目。在获评合格级的基础上,每学年评定一次。
3.评定示范级教师:连续两个学年评定为优秀级的教师,直接认定。
4.首席级教师:按照工作类别在示范级教师中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认定。
5.特殊专家级教师:是在某个领域有特殊的专长,能在该领域发挥示范引领和培训他人作用的人才,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认定。
三、构建以“自主”为内涵评价管理的保障体系
(一)通过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保证评价管理的激励性
工作业绩和专业素质评价的结果通过积分,作为购置专属办公设备、获得参加奖励性培训机会的依据。对工作业绩突出或专业素质提升效果较好的教师,召开表彰会、颁发奖励证书,利用校园网、校讯通、校报进行宣传。为了在专业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加速名师成长,为获评示范级以上的教师定制专用胸牌,优先获得更高层级的学术交流权、竞赛参与权、学习考察权等。为获评首席级和特殊专家级的教师建立个人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平台,为其一切学术发展和课题攻坚需要提供充分的条件支持。
(二)通过管理过程的民主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实施以自主为内涵的评价管理,是建立在民主思想基础上的,从民主意愿出发形成并在民主管理过程中落实。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采取“委员会制”是个不错的选择。成立校务决策委员会用以建立可行的规划、公平的制度;成立学术管理委员会用以评估教师的业绩、素质的发展;成立日常委员会用以保证正常的秩序、稳定的环境。
以“自主”为内涵的评价管理机制变革,是以焕发每个个体发展动力为目的的变革。通过实施改变教师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消除职业倦怠,改变学校的文化生态,让自主成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传递影响所有学生,最终实现将自主的理念植根于全体师生的灵魂深处。
篇7
关键词: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资本的经济时代,它把知识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的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不管是传统的经济体制,还是知识经济体系,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那么,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该如何创新企业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是将知识作为主要的生产力,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就需要对知识进行识别、收集、开发和分解,进而进行储存和利用,通过智慧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来说,知识管理是促进经济时展的动力,那么提高知识的生产力,优化企业管理系统,就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前提。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向知识转化,企业发展的重点不再是经济资源,更多的是依赖知识资源。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只重视对物力生产资源的管理,生产资源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材料以及自然资源等,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并不重视,弱化了人的主动性。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不在一线作业的一些管理企业,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要求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弹性非常大。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为企业的员工创设一个平等、自愿交流以及知识共享的工作环境,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将知识作为主要的发展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生产方法发生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提高生产数量,增加生产总值,而是在注重生产过程的过程中,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这些新型的网络经营模式以及虚拟企业,给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带来了冲击。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措施
近些年,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逐渐走向成熟阶段,企业管理系统的外界环境,已经走向完善,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对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一)提高优化企业管理的意识
一定程度上来说,管理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对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优化管理已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管理模式,已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此外,优化管理系统,创新管理模式,是企业创新技术的重要部分,只有企业优化管理系统,才可以保证技术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1]
(二)重视企业管理的特点,优化管理成果
企业管理成果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其不是由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来决定的,而是由一个大的群体,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决定的。由此来看,优化企业管理后,管理成果所体现的价值也具有一定的间接性。企业在优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对管理结果的模糊性,会造成企业对自身管理的特点认识不清。这对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管理特点,重视管理成果。
(三)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在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重点,已经不是经济资源,更多的是依赖知识资源,重视人力的作用。由此来看,员工就是优化企业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企业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管理已经由物向人转化,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这种管理目标的转化,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知识经济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员工具有好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有较强的主动性,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二是,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自身要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且能在企业发展中,激发员工工作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这也是优化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2]
(四)让企业家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企业经理,都可以被定义为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对市场经济形势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才可以被定义为企业家。实际严格来说,企业的管理是由经理来进行的,但是优化管理系统的工作,却是由企业家来进行的,企业家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优化的重要方面。
三、结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要想优化管理系统,还需从提高优化企业管理的意识、优化管理成果、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让企业家成为企业的管理者等几方面来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天辉,孙会良.制度创新与规范化管理[J].中国企业报,2015,3(29):16-17.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基础管理 立行之本 当务之急 重点内容
基础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根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内金融业繁荣昌盛,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为刺激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无限活力。然而,在各项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内部基础管理严重弱化,与业务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给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带来新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切实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一、强化基础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基础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当前,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作为商业银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任务是强化基础管理,夯实发展根基。过去,如果说银行管理存在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诸多方面,那么,基础管理薄弱就是“软肋”,这不仅影响科学发展要求的落实,甚至威胁到银行的生存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因此,基础管理不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要下实功夫、下苦功夫,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不是某个部门抓,而是要整体联动,齐抓共管。不是出了问题才抓,而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是阶段性地抓,而是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只有积极投身于基础管理工作之中,强化打基础、夯基础意识,认真抓好基础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才能为科学发展打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强化基础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基础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根本性要素,是支撑银行稳步发展的基石,只有打好基础,立足长远,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经营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把强化基础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彻底转变落后经营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陈旧工作习惯,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才能为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基础管理是加强风险控制的有力举措
从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从2006年山东德州建行刁娜案件到2007年河北邯郸农行金库被盗案件,虽然直接起因、案发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即基础管理不实。近几年,国内金融形势总体稳定,虽然金融大案要案和重大风险事件呈下降趋势,但商业银行内部突发性违规事件时有发生,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仍然存在,业务运行过程潜伏着诸多风险因素,虽然都持续开展了基础管理系列活动,但收效甚微,发展根基还没有真正夯实,需要继续下大力气狠抓各项制度落实,堵塞各种漏洞,消除各种隐患,继续夯实管理基础。因为,强化基础管理是控制各类风险的最有效形式。
(四)强化基础管理是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当前,银行之间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业务竞争逐步转向了基础管理、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的竞争,其中,基础管理至关重要。因为,优秀的员工队伍、良好的企业文化出自于良好的管理,而良好的管理是业务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把打基础作为银行和个人的共同责任,通过打牢基础,实现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只有把基础管理水平提上来,才能打造出领先同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五)强化基础管理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保障
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由虚拟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来自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方面的压力明显加大。虽然没有西方商业银行那样的切肤之痛,没有走到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但能否成功战胜危机,安全、平稳、健康的走下去,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要抵御风险,必须抓住根本,切实强身健体。世界金融危机启示我们,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而没有坚实基础的发展是盲目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要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着力强化基础管理,打牢基础,提升能力,在“危险”中找准“机遇”,在规避风险中健康发展。
总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商业银行必须坚持把全面基础管理作为紧要任务、重要前提和安身立命之本,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才能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支持。
二、当前基础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控体系、创新企业文化等措施,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各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但基于“高速度、高增长、高指标”的压力,各级机构在基础管理上有所放松,管理意识减弱、管理能力下降、管理方法滞后、管理成效甚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旧习显得较为突出,内部管理“虚多实少”,发展跟基很不牢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不清晰
在争份额、抢市场、拼速度的大环境下,少数经营管理者对基础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部分员工岗位尽职意识不强,对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工作粗心、经营粗放,普遍存在轻管理、轻规范、轻质量的现象。
篇9
自20世纪初知识管理这一新的概念被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重塑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有力途径[1-2]。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作为企业关键性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未来价值之所在。企业成功推行知识管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组织文化是影响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时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知识管理这一战略的实施。本文重点讨论基于企业组织文化类型的知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概述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Catherine ,Tomas,and etc. (2009)【Alavi, M., &Leidner, D. E. (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is Quarterly, 25(1), 107-136.】。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管理、应用、创新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建其核心能力的关键所在。Alavi andLeidner(2001) 在其研究中表明一个企业的知识资产能为企业产生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公司有效整合,储备及传播现有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其建立知识型资产竞争优势的基础【 Alavi, M., &Leidner, D. E. (2001). 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 Mis Quarterly, 25(1), 107-136.】。因此,知识管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热门的研究领域,吕双在研究中提到,中国在知识管理领域发文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中国知识管理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吕双. (2012). 国际知识管理研究的领域分析Ⅰ:基于知识地图的聚类分析. 情报杂志, 31(2), 118-123.】。在这众多研究中 ,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组织文化概述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Scott-Findlay香农和埃斯塔布鲁克(2006)指出,这些价值观和信仰会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Scott-Findlay Shannon, Estabrooks Carole A., 2006.”Mapping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in nursing. In: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6(5): 498-513.】,也可能影响组织的管理系统。Rahmati、DarouianAhmadinia(2012)文化的类型分为树类型,是疏远了文化,民主文化,分别和敌对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角色,他们将影响员工参与和可用的策略对员工【.Rahmati, V., Darouian, S., &Ahmadinia, H. (2012). A Review on Effect of Culture,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Behavior on Organizations.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 Applied Sciences, 6(3), 128-135.】。
篇10
关键词: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护理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已不再局限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是更加关注生命健康,越来越重视疾病的发展模式与饮食习惯的相关,饮食的高度重视这一点在临床消化内科患者中表现尤为突出[1]。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是导致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平衡饮食,合理营养对治疗与预防消化内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消化内科的饮食指导尚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强化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拓宽知识视野与加强针对性的营养护理[2],是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康复保障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满足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患者的营养与康复得到保障,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2016年期间对我院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为胃肠疾病患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急性胃炎、肠预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31.3±5.7)岁,病程为1~40年,文化程度不等,主要有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患者意识、智力均正常,均为自愿参加调查活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的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观察组:在观察组给予优先的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指导。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全面及时了解患者的营养健康知识需求,可通过调查问卷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了解患者对当前护理工作的不满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针对患者的营养健康需求与建议,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营养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尽早恢复健康。(2)配备营养科室。有关调查研究表明[3],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建立营养科室,也没有配备营养师,而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合理、科学、全面的制定饮食计划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消化内科配备营养科室势在必行,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营养知识培训以达到全面了解营养健康知识,能独立为患者解决饮食健康问题,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同时,为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与观念,主管部门还应定期组织营养知识培训,选派护理人员到有关机构进行营养知识学习等,以达到全面系统的掌握营养学的指导技能。日常查房中,负责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为患者制定或更改饮食计划,评价营养计划效果。(3)定制健康教育目标。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关键因素在于缺少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了解相关疾病的治疗,因此影响了日常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定期有计划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与指导,为患者讲授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授教形式进行专业的营养健康知识宣教,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与治疗[4]。当患者对疾病与形成正确认识后,其消积应对疾病的态度也会有很好转变。同时,还应为患者制定切合实际、可行的健康教育目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与调节疾病和饮食的水平。(4)指导营养及护理。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有专业营养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从而全面、系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与饮食需求,以进行科学、全面指导。工作中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改善传统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相处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态评价与评估,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乐观的面对疾病。工作中应重视护理服务治疗,保障患者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3.1营养状态评估
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进行分级[5],MNA评分≥24分为营养良好;MNA评分17.0~23.5分者为营养不良;MNA评分<17.0分者为营养低下,其中又通过换算标准身高的百分比来确定营养低下的严重程度分级,而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轻度:85%~90%,中度:75%~85%,严重75%。
1.3.2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营养知识宣教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
经营养知识宣教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患者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营养相关行业越来越收到广大中国同胞的欢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也有了相应改善,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尤其是对于消化内科患者来说,其对营养健康知识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流质、软食、半流质的浅层知识面已不再能满足其对营养健康知识的需求[6]。因此,系统、全面、科学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与指导,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营养健康知识需求,将营养计划渗透到患者的日常治疗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贞萍 单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肖琼怡,郭致平,殷芳,等.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6(8):491-493.
[2]张凤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4):75.
[3]刘湘华.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22):67-68.
[4]刘敏.浅议内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287-288.
- 上一篇: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
- 下一篇:履职主要情况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