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

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初中生;羞怯;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羞怯是指在人际情境下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对他人评价的担忧引发的不自在的情感和行为倾向[1]。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婴儿后期(2~4岁)就应形成自主性,战胜羞怯。如果过了这个时期还因为羞怯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则会形成社交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体验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羞怯的个体由于不敢表达自己,易被同伴排斥,在班集体里难以找到归属感,因而易长期处于烦恼、压抑、孤独的心境,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见,羞怯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积极心理学认为,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不仅包括传统心理学对人性消极一面的关注,通过对心理疾病的修复来使人达到心理健康,更应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挖掘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达到自身潜力的充分开发,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生活。

国内已有对羞怯的干预研究表明,以心理成长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方案是改善大学生羞怯的有效方式[3]。遗憾的是,已有研究缺乏对初中生团体辅导效果的验证,而且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的发展性辅导研究甚少[4]。本研究将尝试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团体心理辅导中,探讨其对初中生羞怯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对象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取安徽省淮南市某中学羞怯水平较高的学生30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6人;对照组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

2. 研究工具

羞怯量表:该量表由Cheek和Buss修订,共13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羞怯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α的值为0.90,条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39,45天重测信度为0.88。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王极盛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性、心理不平衡性10个维度,共6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团体辅导活动效果调查表:该调查表由黄月霞编制,由6个单选题目和3个开放式问题组成,Cronbach’α的值为0.75。

3. 研究方法

实验组成员参与每周1次,每次1.5小时,共7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处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为创始、过渡、工作、结束4个阶段[5],采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设计,以“去问题化”的视角看待每一个成员,从积极认知、积极品质、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四个方面对成员进行干预,以达到他们潜能的最大发挥。具体活动设置见表1。

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三、研究结果

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羞怯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各个维度及总均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的差异比较

表3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羞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3.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成员自评

表4显示,所有成员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都是比较满意的,没有人对团体辅导做出否定评价,都喜欢参加本次团体辅导,认为参加此次团辅增加了对自己和别人的了解,使自己更能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并能够将所学到的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愿意介绍别人参加这个团体。

调查表还包括三个开放式问题,分别对“我最喜欢心理辅导哪一点”“我最不喜欢心理辅导哪一点”“从辅导活动中我学到了什么”这三个问题加以回答。在“喜欢心理辅导哪一点”上,成员谈到喜欢的是团体辅导的氛围,这么多人可以在一起讨论,有辅导老师的指导,团体游戏活动非常有趣,并且认识了新朋友。在“最不喜欢心理辅导哪一点”上,成员谈到活动太短,希望能多开展几次,每次时间再长点。成员在回答“从辅导活动中的收获”时,谈到了敢于主动开口讲话,不像以前那么担心了,学会了更乐观地看待问题,知道了怎样和别人交往等。

四、讨论

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干预下,被试降低了羞怯水平,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性。对实验组在干预前后取得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支持方面,团体辅导方案坚持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以心理资本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以“去问题化”的视角看待每一位成员,促进他们的积极成长,重视从他们身上挖掘优势。每一次辅导所设计的各种积极心理小练习,比如“优点轰炸”“快乐回忆”等,都有助于成员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设计方面,团辅方案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活动注重趣味生动性,各个活动又遵循着由浅入深的自然发展。被试都是有着同样羞怯现象的学生,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产生一种“原来他人和我一样”的感觉,有利于共同探讨所面临的问题,开展交流,这样团体凝聚力也就提高了。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氛围营造方面,始终坚持开放性、包容性、支持性。羞怯个体内心渴望与别人交流,但羞于情感表露,压抑了自己的自然情感。而在团体中,历经7次的团体辅导过程,成员之间相互熟悉,能够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自我表露更加自然。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对氛围的营造尤佳,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一个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宣泄情感、互相支持的互动平台,从而能帮助成员在团队支持中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6]。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羞怯的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也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很好的启发,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方法。

[1]王晓乐.初中生自尊、羞怯与生活适应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6.

[2]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216-217.

[3]焦小燕,盖笑松.成长小组活动改善大学生羞怯症状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53-657.

[4]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97-402.

篇2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问题阐述

人际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国内外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交往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

团体辅导也可译为小组辅导、集体咨询等。加兹达、邓肯和梅多斯(Gazda,Duncan&Meadows,1967)认为:团体辅导是一个动力人际过程,以意识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核心,具有多种治疗功能:导向现实、疏泄、互信、关心、了解、接纳和支持。由于团体辅导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训练,既能解决目前因心理辅导教师少而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困境,又能发挥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其效果已为国内外诸多心理学研究者所证实。

本研究选取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困扰的初中生为被试群体,以团体咨询理论与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为依据设计团体辅导方案,使用标准化心理测量、个案分析和团体过程分析的方法,从团体辅导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评估。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学教授邬庆祥制定的《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共36道题目)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共28道题目)作为测量工具,作为前测筛选被试与后测考察辅导效果之用。题目用“是”“否”回答。

《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配备标准答案,将学生的回答比对标准答案进行评分计分,总分越高,表明学生人际关系越好;30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很好;25~29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好;19~24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一般;15~18分之间表示人际关系较差;15分以下表示人际关系很差。

《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问卷》则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总分越低,表明同学关系越好:0~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较少;9~14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与朋友相处困扰严重。

2.被试选取。选取研究者所在初中的全体初二学生(共96人)为测试对象,通过《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进行前测,共筛选出10名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困扰的学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4名,这些被试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一般人际关系》得分处于24分以下,即一般人际关系处于一般及以下;(2)《同学关系测验问卷》得分处于9分以上,即与朋友相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3)经与班主任沟通,确认其在班级的人际交往状况不令人满意。

为了更好地引导被试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活跃辅导氛围,树立学习典范,研究者安排2名(1男1女)学生加入被试小组。他们在前测中未表现人际交往困扰,师生反映其人际交往状况较佳。他们在前后测中的得分不参与数据统计。

三、研究过程

1.前测及研究准备。前测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名被试,并选出2名人际交往较佳的学生,共同组成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少数相互认识,大多数并不认识。

由于研究者之一(徐艳)为该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为了防止被试对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存在“我的人际交往有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成员”的误解,被试选定后,研究者与被试逐一交谈,帮助其了解团体辅导的目的、过程及效用,打消被试的抵触与排斥情绪。

2.制定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团体辅导方案时,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因素考虑:

(1)由于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很多,一些因素如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人生经历相对来说较难控制和改变。因此,本研究选取认知、情感因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训练。基本的研究假设:通过对被试的认知、情感因素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干预,改进其人际交往能力。认知方面涉及以下内容:帮助被试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树立人际交往中的合理信念和健康的交往心态,学习交往技巧;情感方面,降低被试的社交焦虑程度,了解合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与作用。

(2)选取指导性的心理咨询理论。为使咨询在一个学期内取得最佳效果,本研究尽量利用各种心理咨询理论的优势。本次团体辅导采用以下观念为咨询的理论基础:心理分析理论的无意识和早年经历会影响当前行为,在团体辅导中多次启发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早年经历;理性情绪疗法和相互作用理论较为简单易懂,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仍然比较艰深,因此,研究者将此进行改造,在《合理表达》一课中,结合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遇到的人际交往困境及相关情绪,通过帮助其合理表达化解困扰;根据强化原理,在团体辅导中适时适量使用表扬、鼓励、现场反馈等方法强化成员良好的交往行为。在整个咨询中,始终贯穿罗杰斯的无条件关注和共情,同时通过挑战、面质等督促成员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等。

(3)两名研究者都具有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长期的中学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进行过多次调查和整理,采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的《心理健康学本》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综合团体辅导的理论,对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完善。

3.实施团体辅导。由于初二处于初中阶段的转折期,课务安排相对较紧,本次团体辅导只能利用每周拓展课或午休的1个小时开展,除去期中期末考试的相关时间,共开展8周,一共8次、8个小时。

每次团体辅导结束之后,教师提供课堂反馈单,要求成员对辅导效果进行书面的反馈,以此强化课堂效果。此反馈包含成员对团体辅导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成长的评价。

4.实施后测。团体辅导结束后,仍采用《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作为测量工具,对12位成员进行后测。由于距前测整整一个学期(5个月),可忽略记忆效应。

5.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只统计10名筛选出来的成员,2名人际交往较好的成员不参与本次统计分析)。整理和分析每位成员每次辅导后的反馈记录,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

1.《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统计结果

表2的数据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10名成员在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依据《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的评分标准,本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提高初中生一般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效果。

2.《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统计结果

表3的数据显示,经过人际交往团体辅导,10名成员在同学关系测验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P<0.05)。依据《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的评分标准,本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提高初中生同学交往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成员的课堂反馈示例

单元主题为“朋友,你好”,设计的问题为:你记住了几位朋友的名字?本次活动对你与朋友认识有什么益处?

成员反馈:串名字游戏一下就让我记住了大家的名字,而且听到别的同学说出我的名字和爱好时,心里很开心。以后我也会注意记别人的名字,因为这会让对方觉得受到关注而开心。

单元主题为“组建团队”,设计的问题为:谈谈你在《诺亚方舟》游戏中最大的感受。

成员反馈:我们这次的游戏没有成功,我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们确实付出了努力,也想了很多办法,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队员之间还太拘谨,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团队帮助的力量,我相信下一次一定能成功!

单元主题为“学会倾听”,设计的问题为:在本课中你学会了哪些人际交往应该具备的知识?你准备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使用这些技巧吗?理由是什么?

成员反馈:要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诉说,与人谈话时不要打断对方。要耐心地听完,并作出表示。这些技巧很重要,做到这几点,一定能与他人很好地交往。

单元主题为“学会宽容”,设计的问题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的?你准备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如何宽容待人?

成员反馈:用宽容的话语总比尖酸刻薄的话给予他人的伤害要小得多,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不可以一味地纵容,这样只能让他人觉得犯了错就一定会得到原谅。

注:12位成员都有即时的课堂反馈,限于篇幅,只选择其中1~2位成员呈现。

4.个案分析

成员A:男,性格腼腆,人际关系不佳。在团体辅导中非常投入,没有一次缺席,每次发言都坦诚开放,敢于袒露和剖析自己,在“大方赞出来”的课中,得到团体成员的一致赞扬,班主任反映其变化很大。

成员B:女,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同学关系不好,为此常常困扰。由于本次团体辅导直接切中其需求,加上其本身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资质也较好,因此每次辅导都很投入,发言积极而有质量,课堂反馈也很有质量。师生对她的变化反映非常好。

五、讨论

1.本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综合《中学生一般人际关系测验》和《中学生同学关系测验》的前后测数据,参加辅导的10名中学生在一般人际关系方面有显著的提高(P<0.001),在同学关系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P<0.05)。综合成员的课堂即时反馈,本次团体辅导能够帮助成员从自身的人际关系出发,结合辅导内容,认真思考人际关系,坦诚解剖自己。同时,课堂即时反馈起到了即时强化、巩固课堂效果的作用。综合两个典型个案及其师生评价,成员自我改变意愿强烈、投入度高,且积极思考,这说明本次辅导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本次团体辅导取得积极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具有独特的优势

团体辅导对于改善人际交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交往机会,因此,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不良的人。

(2)团体成员的主动发展意愿是辅导成功的基石

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一样,需要成员具备主动发展意愿与积极投入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辅导前辅导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动员工作,并且加入两位人际交往良好的成员活跃和引导气氛,因此本次团体辅导中,12位成员没有一位缺席过,上课非常积极投入,每次团体辅导之后也都认真填写课堂反馈,并且表示很期待下一次的辅导。因为有这样的主动意愿与投入精神,才保证了团体辅导的良好效果。

(3)团体辅导方案的针对性是辅导取得效果的保障

参与本次团体辅导的两位教师都具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验,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能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等有一定的把握,也积累了一些资料,因此设计出来的团体辅导内容,从团体辅导的理论和中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采用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堂强化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进行现场强化,保障即时效果,从根本上保障了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辅导课堂上,依据辅导内容的进程及成员的表现,辅导教师的无条件关注、共情、挑战、面质以及及时反馈、强化等咨询技巧的合理使用,也保证了辅导内容的有效使用。

2.本团体辅导方案的不足

(1)时间安排。由于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不便安排辅导,因此我们选定辅导教师(徐艳)所在的初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但初二处于初中转折期,课程种类较多,教学安排紧张,因此8次团体辅导只能利用拓展课或午休时间开展,每次团体辅导之后,成员和辅导教师便又要匆匆赶去上课,师生都比较辛苦。如果能有更为宽松的时间和条件,本次辅导将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篇3

关键词: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初中生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认为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课程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我们各部门的压力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

国内首位将职业规划指导引入到中学课堂的北京人大附中专职职业规划师、北京前方导航教育公司首席专家吴志兰女士认为:“一种观念的转变,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倘若在初中阶段就引导孩子对兴趣、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了解,进一步认知和探索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和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解决大学毕业后的择业和就业问题就会容易很多。

在我国,孩子们一般是在十二、三岁开始上初中,到十四、五岁初中毕业。处于自我独立意识增强心理断乳期的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链条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他们对职业世界探索需求,引导他们认清自我,培养对待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意识,掌握搜集整合筛选评估所获得资料的方法,了解社会市场对职业需求变化,对外在环境与工作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初中毕业后马上就业或者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好积极的准备,必将成为初中阶段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要务。

目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是被忽略的。很多包括一些教师也认为读出好成绩是头等大事,选择职业是大学毕业之后的事情,过早地涉猎职业的事情耽误孩子学习,在中小学就关注职业方面的教育未免早了点。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法规和系统要求满足中小学生早期职业认知的需求,更不要提及指导学生进行未来职业规划的具体标准。近些年一些南方沿海地区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但大多数学校仍都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职业成熟度是个人职业发展状况与其职业发展阶段需相互对应,处在探索阶段的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将会包括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两个方面。职业成熟度是一个动态的与“心理成熟度”和“个人准备程度”密切相关的概念。职业生涯辅导是建立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特点优势、兴趣、潜能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未来人生及其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规划更好地安排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金河学校初中三年级学生。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职业成熟度分数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身体健康,有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愿望者;(2)能主动和他人交流、愿意将一些感受同他人分享者;(3)能够按时参加每次团体活动。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有:(1)性格内向不愿同其他成员分享交流者;(2)不能保证足够时间参与者;(3)不愿意尊从活动安排者。经过面谈筛选初三男女各12名学生参加,将入选学生按班级分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

2.研究干预阶段

2.1确定团体辅导时间、地点和道具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最后两节课,持续4周共8次辅导活动。地点选在金河学校五楼多媒体教室,后备场地为三楼小会议室。彩笔、学生胸卡、白纸、影音设备等。

2.2优化干预方案

干预人员系研究者本人,对教育学、团体心理学领域有广泛的涉猎,具有中学教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有一定咨询工作经验,能够准确掌握实验伦理原则。干预主题在初步了解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况状和与参加实验的同学们的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基础上确定,确定研究目标通过八个主题开展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活动,自编团体辅导方案——我们从这里起航!

2.3干预实施过程

本研究干预具体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评估期、介绍期、活动期、评价期。评估期:研究者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参与实验学生的讲述,告之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地点,签订团体知情同意书。介绍期:将团体辅导的性质、活动方式、次数、结束时间告之学生,介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与学生保持顺畅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认可与配合,此期在干预第一周完成。活动期:领导者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使得团体活动有效运作,调动所有成员积极参与。评价期:使用《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对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测;通过与干预前调查数据比较来探讨团体方案对提升职业成熟度的效果,同时为促使活动目标实现,在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及时反馈,干预结束后收集成员自我总结,干预结束两个月后进行追踪测试评估探讨团体辅导干预持续效果。

3.研究评价阶段

3.1实验组成员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估分析

3.1.1实验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各个维度的前测值和后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在处理后独立性、职业世界知识、职业决策态度与处理前有显著差异,职业成熟总分、自信心、职业自我知识、职业决策知识指标与前测相比差异极显著。

3.1.2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试差值比较

实验组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决策知识以及自信心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动性、独立性、稳定性、职业自我知识和成熟度总分的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功利性和决策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度效果较为明显。

3.1.3讨论

实验组职业世界知识和职业决策知识和自信心变化值与控制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动性、独立性、稳定性、职业自我知识和成熟度总分的变化值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本次团体辅导的重点为接受悦纳自我、增强自信、激发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中穿插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讲授和讨论,成员对自己未来发展产生积极期待,初步制定职业生涯定向;另一方面,团体辅导活动中的信任温暖的氛围让成员敞开心扉大胆探讨解决问题办法,还有快乐热身运动和情境模仿促使学生全情投入活动中,活动感悟颇多,并能将活动中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之中。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功利性和决策态度”两个维度上前后测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原因是功利性和决策态度受现实社会影响长期形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而我们只提供8周团体辅导,想在短时间内仅仅通过团体辅导途径来改变其决策态度和功利性,是非常有难度的。

3.2.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中期评估结果与分析

团体成员对自我的表现都比较满意,遵守团体的契约状况良好。但仍有14.15%的报告未能注意自己对团体指导者的反应,29.67%的成员可能会标定自己和他人,51.78%的成员会询问别人的问题和给予他们忠告。这些表现和他们的年龄特征分不开,因此会自然地带入团体中。在第五次会面是通过和成员探讨这些行为表现,在后续的活动中有较大改善。

3.3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结束效果评估分析

通过《团体咨询效果评估表》中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回答,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成熟度有较大的提高。83.27%成员表示对职业生涯选择更有信心,他们明确了到清晰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80%成员初步形成了暂定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其实初中生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等各个方面都还未定型,团体辅导真正能帮助他们的是激发职业生涯意识,拓宽职业世界的视野,培养进行职业生涯抉择的能力,而形成真正的职业选择只是次要的,目前也只是暂时的或者大方面的选择,不可能具体细化,通过团体职业生涯辅导所有成员对自己的未来生涯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合理的抉择。

3.4实验组追踪性评估结果与分析

对照组并没一直处在自然学习状态中,在取得对照组后测数据后,为对照组和未参加团体辅导的同学们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指导,所以在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干预研究结束两个月后,只对实验组被试采用问卷调查进行了追踪性评估。将实验组后测数据与追踪数据进行T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团体职业生涯辅导产生了长期效果,效果得到了维持。

3.5小结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初中生能否升到上一级学校学习是老师和家长最密切关注的,他们多数认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太早,职业选择和初中生距离还很遥远。职业价值观、职业自信心、职业兴趣等内部因素也是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却是关系到学生职业抉择、未来规划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专业职业指导人员的关注。而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不仅仅只针对初中学生,可应用到不同年级学生,重视学生早期职业观念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形式,职业生涯辅导再早也不为晚。

真诚和谐的团体氛围有助于成员共同分享和思考,都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的成员们,希望对自我有更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想借助外界的力量解决自己在职业规划中的困惑,使自己更加成熟。

活动形式多样,各种咨询理论综合应用,职业生涯团体是各种咨询理论综合应用的结果,比如接受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的指导,营造真诚、和谐、信任、不评判的团体氛围;职业生涯团体活动形式多样,有活泼的热身活动、个人思考、团体分享、集体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单纯课程讲授所带来的被动和疲乏感,让成员感到新奇,提升和维持成员参与团体的热情和动机,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4.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策略

4.1自我探索与自我提高

一方面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做一些自我探索性的测验,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等有所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发现和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比如让学生在一些校内部门团委、阅览室、接待室等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自己组织校园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汇报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在中学校园内的深入开展。

4.2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初中阶段,以探索和计划为主,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与任务,促使他们对自我进行了解,以及对职业世界的认知和提高职业决策能力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特色发展课程,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组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意识,增强自信心。学校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推荐职业生涯方面书籍杂志或者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发展趋势,了解未来想从事职业的相关技能要求,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环境因素相结合,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掘地方资源,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职业生涯教育。对职业生涯问题进行交流,还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他们自己从事的职业,回答学生关心的职业问题,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和对职业生涯设计意义的认识。学校有必要针对性地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及时提供职业生涯咨询,同时加强抗挫折的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初中生职业成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学校开展以学生为本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不只是专业职业生涯辅导人员努力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进来,为促进学生职业成熟做出更大的贡献。

4.3家校合作,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

家长本身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关注一些社会上的职业信息,有机会带着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孩子职业世界的认识范围。学校组织学生进入实际职业场所比如工厂、企业、机关、社区等进行考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各种工作的特质以及工作者角色,试探自己是否喜欢未来想从事的工作中工作者的状态。实践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和生活,提高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志兰.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1-290.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70.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79.

篇4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需要策略;讨论问题策略;情景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

0013-03

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助人自助。也就是说:团体心理辅导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必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引导学生学习调适自我。笔者担任了近五年的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师,认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一、心理需要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如果真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那么其有效性必然显著提高。因为心理需要会引发学生接受他人帮助与指导的动机。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操纵或诱导学生去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找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激励他们,这是最重要的。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每学年伊始,笔者都要在任课的班级中组织一次覆盖全员的调查,了解学生“最大的烦恼与困惑”。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除了学生不必署名之外,笔者还直接下发与收缴问卷调查表,不经其他任何教师之手。

经过这几年的归纳梳理,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需要大致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与自我认知。笔者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一些专题辅导活动。由于话题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比如,笔者的一堂“男孩与女孩”辅导课,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有位班主任要求笔者再到他们班级开一节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辅导课,原来这个班级新近出现了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

这件事情使笔者意识到辅导活动的主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一定要按需施教。

心理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师一定不要刻板地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辅导,否则便是无的放矢,对牛弹琴。人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团体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活动,专题的动态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题中之义。当然,这向辅导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积极的正面引导。

团体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要少指导、不说教,因为它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但是,少指导不是不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否定的是将教师的指导置于辅导活动的核心地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尽可能少地运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要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暗示的、启发性的辅导形式。团体心理辅导旨在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一定要从正面、积极方向予以引领。如笔者在第二次组织“青春期性教育”大型团体辅导活动时,以台湾张华葆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情爱是香醇的烈酒,那么友爱就是清淡的白开水,每个人都幻想情爱的来临,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白开水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恩物。”学生们听了报以会心的笑容。

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喜好纳入辅导活动,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体现。

初中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趣味性”尤为注重,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正是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如笔者在介绍“暗示效应”时,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例举了一些运用“暗示”的商业广告词,并且让学生讨论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个情景: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意中人非常紧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紧张,不紧张”,结果在作自我介绍时,他声音颤抖地说:“我叫不紧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明白了运用暗示调节自我的一个窍门――要用积极的话语,避免用消极的词汇。

二、讨论问题策略

讨论要有个合适的话题。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或矫正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讨论不起来。笔者曾以“抵御诱惑”为主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讨论“中学生面临的诱惑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来抵御诱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认为“问题比较低级,不值得一说”,还有的在课堂上故意调侃。当时,因特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女粉丝追刘德华家破人亡,而初中生里也有追星一族。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饶有兴趣地搜集资料,介绍网上帖子,陈述自己观点,展开热烈的辩论,“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实现了“生命的涌动”。随着讨论的深入,很自然地触及到“抵御诱惑”的话题。

这个案例使笔者认识到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是有条件的。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来源于真实生活。

讨论的话题应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而且话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此外,教师提问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比如“你对女粉丝追刘德华事件了解多少?”“女粉丝事件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更有思辨性。因为提问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知道了什么,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从而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深刻地反省自我,最终接近合理的解释。

其次,有些讨论需要基于资料。

对有的主题讨论来说,资料不是可有可无,搜集资料非常重要。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往往出乎教师意料。在讨论“女粉丝事件”之前,笔者让学生从多种媒体中搜集资料,在课堂交流时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使用这些资料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充分运用资料的讨论比较容易成功。此外,在讨论中,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民主气氛的建设,让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自由表达、坚持和改变自己的想法,尊重不同的意见。

再次,讨论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备课时,教师应当精心预设讨论的切入口――心理学视角。比如“女粉丝的心智是否正常”,“什么是人的合理需要”,等等。让学生针对此陈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并回答反方的质疑,尝试探索各种各样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

三、情景体验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团体辅导应该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产生“个人意义”,而不是抽象的学生整体。否则,团体心理辅导便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笔者理解的“个人意义”是指学生对辅导产生“有启发”或者“有用”的感觉,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尽管辅导的“个人意义”创建并非坦途,可也并不是崎岖难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心理辅导只有让学生发生了实际的情绪体验,体验者确实受到了感动,才可能产生实际的情感与认知变化。笔者曾经在一次团体辅导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学生分角色表演以下故事:一位母亲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儿子“不听话”的种种表现,儿子则痛陈母亲的“专制”与“固执”。心理咨询师给母子俩分别答疑解惑。

一位颇有“个性”的学生自告奋勇扮演“儿子”。表演可谓惟妙惟肖,因为这个角色太像生活中的“他”了。笔者随后让他先后饰演母亲与心理咨询师,使其重新进行角色体验与换位思考。这位学生是嘻嘻哈哈上台,下台时脸色却严肃起来。一段日子后,笔者听班主任说,那个学生现在很少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了。

这件事情激起了笔者的教育灵感,笔者随后在初二年级16个班级中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情景剧,并择其优者拍摄成像。在组织落实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体验”在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中所具有的独特鲜明的魅力。

体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有时,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只是被动甚至消极地参与教师预设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教育价值不大。而学生自导自演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尤其是那些取材于校园的原创作品,再现了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在多次排练中,因为每一次表演角色不同,所以感情不同、感悟不同,打开的意义境界不同。学生在多次体验中,心灵受到触动甚至震动。比如情景剧《团员》说的是初二学生们都渴望早日加入共青团,但团组织只能逐步吸收优秀学生入团,这在学生们中间引发了不小的震荡:谁能成为第一批团员呢?为什么?这种题材对学生而言富有吸引力,他们感到亲切、亲近,促进了情感体验,矫正了认知缺陷,从而体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团体辅导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校园心理情景剧营造了一个以情感为线索的体验场。这种体验场其实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这种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能给学生带来真切的情绪感受,最终诱发和唤醒某种心理体验。特别是扮(下转第17页)(上接第14页)演各种角色的学生演员,他们的体验比一般学生往往更深刻。因为,真正的体验需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英国当代心悟训练专家大卫・冯塔纳语)。初中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情景剧参与性很强,他们常自觉自愿地进入一种体验的最佳“准备状态”,全身心地投入角色表演。表演使学生的体验得到了提升或感染,这种感悟也许正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其次,心理情景剧让广大学生置身“局”中。体验,按其存在形态分类,可分为“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身置身于一定情境中并有所体验。所谓“想验”,是指体验者借助别人的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体验。大多数的学生在观看心理情景剧时,虽然没有一个所谓的心理辅导“指引者”显身出来进行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却通过移情有所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体验。特别是那些演员非常投入、感情非常真挚的情景剧,很成功地进入了观众体验的“心境”。虽然体验的内涵和境界各人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观众还是收获了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体悟。

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可以视为教师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措施,它主要从形而下的、微观的、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和行动方案。当然,作为方法而存在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决不是一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活动的实施策略是多元的。从理论上说,各种心理辅导策略虽然在性质上可能有差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是交错融合的。比如,情景体验策略可以运用于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校园心理情景剧满足了师生的艺术审美需要,体现了心理需要策略。不仅如此,校园心理情景剧还可以设计为A、B局,甚至台上台下互动,体现了讨论问题的策略。

篇5

关键词:心理沟通;德育;人文关怀;班主任;心理健康;自我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人们认可。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统领着整个班级的学习节奏、活动氛围,承担着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角色,决定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程度。班主任的举手投足,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与学生真诚互动、友善沟通。要针对当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有感情、有内涵的教学情境,搭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桥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初中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初中生是备受宠爱的一代,他们在几辈人的呵护下成长,自我意识较强,实际锻炼机会较少,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脆弱问题。一些初中生耐挫力不足,在学习、生活中稍遇困难便难以承受,情绪低落;一些初中生爱冲动,人际关系相对紧张,思想情绪波动较大;还有一些初中生对事物的看法及处理方法有时比较偏激,莽撞行事,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注重心理沟通,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德育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说教阶段,形式单一,心理辅导内容不全面,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重视德育实践及内化。同时,教师的德育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未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而影响到实际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班主任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一些新型的人文关怀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通过加强心理沟通,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人,让学生具备完整的人格,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从而在校园里快乐成长。(1)要注重提高自我修养,扮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如果要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则班主任必须和蔼可亲,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喜怒无常或暴躁乖戾的性格,将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看来,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及维护者,班主任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德育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宗旨就是尊重每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春天般温暖。班主任不但是传授课本知识的人,也是开导学生的心理导师,要注重提高自我修养,扮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班主任要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悦纳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等级观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不断激励学困生向前奔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要进行耐心的、科学的研究,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充满爱心地与学生促膝交谈,真心地与学生交朋友,设身处地地和学生探讨问题的症结。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德育方案,寻求有效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灰暗的心理世界。比如,初中生群体中出现的早恋、网瘾等现象,班主任不可用强硬的手段进行管、卡、压,而应该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与学生多多沟通,查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委婉地指出早恋、网瘾等不良习惯对学习的严重影响,教育学生如何对待初中阶段的早恋、网瘾现象,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3)辐射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管理,实现德育目标。德育单靠学校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注重开展隐性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影响,取长补短,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适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思想道德状况,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要友好协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各部门要真正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纯净社会风气,消除社会陋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每个成年人都要有善心,坚守良知,自觉遵规守纪,为孩子们竖起道德标杆。

三、结束语

在德育工作中,心理沟通是重心,也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桥梁。注重心理沟通,能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要通过心理沟通,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遵纪守法,具备现代人的道德观及风险意识,培养坚强的毅力,勇于承担责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彩萍.心理沟通———德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J].教学与管理,2003(09).

[2]柯晓扬,林琳.沟通说服与德育对象的态度改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篇6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观与社会观也正在建立,在这个关键时期,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途径单一。初中德育工作还停留在说教的水平,并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说教仅仅能够让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有所进步,不能推动他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进步,道德认知并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如果还停留在说教式的教育观念上就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班主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很多初中班主任都是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进行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当做一门课来进行教学的,甚至有些班主任将自己读书期间受到的德育工作带到现代社会的德育工作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产生逆反情绪。班主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导致初中学生普遍抵制德育教育,教师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转变班主任的德育观念。德育观念是影响德育工作的深层次原因,班主任要避免重智轻德的思想,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重新审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要树立新的德育观,狠抓现代教育思想与德育理论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与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等各方面密切配合,定期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最新状态,形成合力。为学生家长提供学生成长的信息,通过家庭的力量促进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同时也通过学生来影响家长,不断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实现德育教学更广泛的辐射。

2.扩展德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德育工作取得时效性的保证,教学内容不仅要切合德育教学的纲要也要结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初中德育重点在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公民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内容要满足时展的精神,同时也要尊重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如公民教育中主要围绕公民意识、公民道德、文明行为等方面展开,通过知识的宣传,事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直线上升,为我们的社会敲响了警钟,很多青少年都是法盲,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无知而走上歧途,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进行普法的学习和宣传。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告诉同学们哪些是违法行为,让他们明白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健康也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初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老师要重视初中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疏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3.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德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施效果,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避免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底下爱听不听的情况,要让学生在参与中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自我的认知。还可以进行一些案例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那些优秀青年的品质。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合二者之力进行德育教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只有将家庭的力量与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要重视隐性教育,除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外还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他的学科之中、活动之中。如可以将德育课与语文课相结合,作为一门人文教学性学科,语文也承担了一部分德育教育的任务,可以通过一些课文的学习来教育同学们遵守诚信之道、忠孝之道。

篇7

中心词:心理初中学生素质教育城市

一:调查的目的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学生的学习心里及现存的问题。解决城市初中学生的学习心里及现存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对象

调查对象:六盘水市四中初中学生

一般对象:初一,初二,初三

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和随机抽样,在六盘水市四中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80份收回65份,回收率为81.25%.

四:调查时间

2018年9-11月

五:调查内容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学生的学习心方面。在此共设计15个问题,12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具体内容见调查问卷及报告。

从而得出城市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分析:

六:调查结果分析

1.城市初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

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观不同,具有明显的厌学心理,学习欲望不强,没有学习兴趣。但也有部分初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一部分初中学生认为现在课程设置存在一系列问题。

大部分初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观,有6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2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高中或中专。仅有9%的学生没有考虑。同时城市初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着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经济与教育相联系,其中有59%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24%的学生认为是初中毕业生挣钱多。其中11%的学生认为小学生挣钱多。有6%的学生认为是文盲挣钱多。

现在城市初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学课程理念,有的学生认为现在课程存在的问题特别严重。有55%的学生认为现在课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选修。其中40%的认为现在教学注重学科而轻活动,而只有5%的认为现在课程设置没有存在问题。

具有明显的厌学心理,学习欲望不强,无学习兴趣,调查表明,完全不讨厌上学的初一占51.6%,初二占37.3%,初三占33.7%。认为乐在其中的初一占53.7%,初二占41.5%,初三占63.7%,其余则认为学习“很苦很累”或“无可奈何”,喜欢现行学习方式的占32%,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城市初中教学学生中,半数以上不喜欢现行的学习方案。

2.城市初中生的学习态度

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有15%的学生学习热情度处于中等,有16%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高中,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占相当数额。并且在调查中还发现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一是与教育者密切联系,二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三是与公共性密切相连。79%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的热爱度高,而对学习性强的科目。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敢兴趣。有69%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生活几乎没用”。

3城市初中生的学习要求。

现在许多学生都认识素质教育,他们都认为素质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有8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教导,同时有76%的学生希望在劳动技能和活动课上学到较多和实用性强的技能知识,其中,有63%的学生希望学校让学生在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学习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毕业后有53%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6%的学生选择就业,11%的学生还没有考虑。

4城市初中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

城市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自认为经济条件好和我们大家都是初中毕业的

七:当前城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虽很多学生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为现代社会是人际关系极为复杂,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从而使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转为另外另外两个特点: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想结合,增加更多的实用术。虽然初中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趋于成熟,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学识的不足,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所以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从当今严峻的就业来看,不仅中专生就是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这一现象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

八: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当前城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城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从而使他们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学科课程。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但有更多的人责处于失业状态,从而淡化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3.科技创新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使一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时代。从而使很大一部分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使生存的前提。从而在学习中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忽视了学科性较强的学科课程。

4.家庭的影响

当前城市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的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只顾享受。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

在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从科技、经济、文化和教育政治等来衡量的。“科协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各国发展的主题。而作为21世纪年轻一代,责要要求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懂科学、懂技术的社会主义公民。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上述能力,那将无法立足于现代社会。面对科技发达,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从而又使许多初中生导致了学习的懒惰、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等。面对此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

1.加强道德规范的制定,宣传和教化工作,用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道德良心。落实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上。让学生学会求真、学会至善、学会爱美。从而使学生皆知、皆信、皆行。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道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2.作为教师要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解放。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展先进文化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学习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他们借以滋生的土壤,从而消除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

3.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扩招的合理性、科学性。现代社会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解。

4.开设心理辅导班: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

篇8

关键词 中职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 团体辅导

在我国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中,相当大的部分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留守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问题突出的特殊群体。经调查,我所任教的中职学校现有留守学生比例高达学生总数的50%左右,我所带的班级共有41名学生,其中25人的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外地打工,而且在省外打工的居多。中职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加上代养人文化素质不高、教育方法简单,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缺乏家庭教育、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里,其中很多人在学业、品行、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当前,各种社会力量都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和报道,因此,“留守儿童”成为这一时期的热点词汇。然而,在不同概念的字面表达上,曾出现过“留守少年”、“空巢儿童”、“留守学生”、“留守孩子”等不同的称呼。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6~12岁为儿童期,12岁到18岁为青少年期,其中14、15岁~17、18岁也可称为青年早期,而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5~18岁之间,已不属于儿童期范畴。因此,本文把研究对象称之为“留守学生”,而非“留守儿童”。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正在经历留守生活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而忽视了对处于15~18岁留守学生的研究,这不能不算是一种缺失。

“留守”的概念目前多指“农村留守儿童”,又多以“留在户籍所在地”、“留在家乡”来限定。而我校位于城市,是一所寄宿制中职学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他们大多为农村户口,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着长久的留守经历,众所周知,这种童年期的留守经历对他们中职生涯的成长,乃至一生的成长,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我校还有部分来自城市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也因经商、异地工作等原因长期在外,而把孩子留给父母中的一方或其它代养人照看。即使在各种假期返家,他们也很难见到父母。因此,中职生的生存状态不管是从过去还是现在的角度来看,大都处于留守状态。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对中职学校留守学生群体的研究。

一、中职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

(1)价值观模糊。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下,留守学生耳濡目染的同时,却又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及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文化和越轨行为很容易被缺乏正确判断力的学生接受,造成价值观上的模糊。表现为:不愿意接受正面教育,缺乏理想和追求,是非观不清晰,不辨真假,盲从等。

(2)性格缺陷。由于父母打工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和转折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代养人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养能力的限制,对留守学生不敢管、不会管,采取的是保护的、溺爱的、过度照顾的、忽视的、拒绝教养的态度,而父母在外地管不了、舍不得管,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厌学。大部分中职留守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学业不佳者,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学习能力低下。农村家长由于长年在外务工,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祖辈监护,这些人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差距,与留守生思想观念差异很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此大部分留守学生无明确的目的性、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旷课、上课睡觉、讲话、作业不交、考试不及格、作弊等时有发生。即使班主任及时向家长反馈,无奈家长“天高皇帝远”,无法直接干预,因此学生有恃无恐。

(4)情感缺失。融洽甜蜜的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经常性的亲情交流,对学生良好情感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进行正常的亲情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因而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情感。

(5)品行障碍。中职学生存在的行为问题,主要有逃避,攻击,,团伙,逆反等。其中在留守学生中较普遍的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留守学生由于没有家长的约束,以及从小缺乏家庭理财方面的知识教育,花钱无节制。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留守学生,习惯了高消费之后,一旦生活费花完,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可能产生偷窃心理,甚至敲诈、搜身等犯罪行为。

(6)人际交往不良。据了解,留守学生的父母由于时空的阻隔,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有限的沟通也仅限于学习成绩,精神和心灵的交流甚少,这也与父母情感表达能力有限有一定关系。长此以往,留守学生逐渐产生了严重的失落心理,并且习得了不良的沟通模式,表现为:不爱交谈、不愿交往,他们往往封闭起自己的内心世界,胆小拘谨,沉默寡言,为人处事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远离人群,体会不到集体的快乐。有的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交往障碍,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存在较低的社会支持利用度,习惯采用退避、幻想等非合理化的应对方式来面对人际挫折情境。

二、针对中职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个案咨询一样,都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经常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团体辅导经济而高效,感染力强,效果易巩固。利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解决中职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早期,是个性完善的重要时期,是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充分重视其负性心理和行为的矫正,以期寻求正向的心理发展。我校留守学生较多,他们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十分相似,彼此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和慰藉。因此,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团体辅导,让他们共同面对自己的问题,必然会取得好的效果。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们彼此分享快乐、分担困惑,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反思,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三、开展团体辅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设计完整的团体辅导方案是团体辅导成功的基础。首先是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弄清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学生要特别关注这种经历所对其个人造成的影响。二是要进行团体性质分析,根据年龄、性别、留守经历、人际关系状况、在校所学专业等现实因素,找出团体的同质性,招募或联络相关学生作为团体成员,建立同质性较高的关系团体,为设计主题活动奠定基础。三是进行团体目标分析,从而确定团体活动性质、目的和任务,为团体活动寻找合适的理论依据,确定团体活动的主题。四是设计和开展团体活动,要为团体命定一个合适的名称,确定团体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步骤、方法等,吸引团体成员参与。五是做好分享和巩固设计,通过结束性活动避免成员的团体依赖情绪,通过填写评价量表评估和跟踪观察团体活动成果,以及后续的团体成员日常的相互联络和互相帮助,进一步巩固团体辅导的成果。

(2)开展主题活动是团体辅导的核心。留守学生存在的成长困境和教育问题,大部分只是一般性的心理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可根据中职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开展人际沟通、团队合作、价值观培养、自我认知等成长性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

(3)做好结束性团体活动并对效果进行评估,是团体辅导的必要环节和自然延伸。在活动结束时,一是要设计和开展好结束性游戏或活动,以解除学生可能产生的对团体的依赖心理,让他们回归日常的集体生活。二是填写“成员评量表”,让成员对活动经验进行理性的反思,交流心理体验和成长经历,从而形成合理的认知。此表也是教师评估团体活动成果的重要依据。三是鼓励团体成员在后续的生活过程中要继续保持联系,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四是进行适当的个案咨询和个体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团体活动中获得的心理经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要解决中职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针对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中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中职学校学生工作者需要掌握的重要的工作技能。

篇9

里约奥运火了傅园慧,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运动员面对奥运成绩的一种轻盈的态度。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背负祖国的重任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以至于只要没拿金牌,即使拿了银牌铜牌,都觉得愧对祖国和人民。运动员的心态变了,祖国人民的心态也变了,变得更宽容,对运动员更多的是祝福和心疼,而少了苛责与苛求。

同样,对待今日的中学生,我们也呼唤这样轻盈的心态,期待一个更包容的社会。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孩子因无力承受考试失利而放弃生命的例子。毫无疑问,他们脆弱,他们承受的压力太大。举世瞩目的运动员们已经获得了这种宽松环境,我们年轻的孩子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们,早上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也该拥有这样轻盈的心态,去面对他们还没有怎样开展的人生。

竞技体育:从残酷到温情的转变

傅园慧在女子两百米混合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对自己的成绩,她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完全没有人们通常期待选手会表现的谦虚和谨慎。当被问到对第二天的比赛是否充满希望时,她又说:“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完全省去了“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套话。网友因此调侃说,傅园慧是“一个被游泳事业耽误了前程的段子手”。她夸张的表情和坦诚有趣的说话方式被大家誉为是“体育界清新脱俗的一股泥石流”。宁泽涛在100米自由泳预赛中,小组排第六,第14名晋级半决赛后接受采访:

记者:是不是状态不好?宁:没有没有,就是这个状态。

记者:是不是没发挥好?宁:不是不是,就这个水平。

记者:是不是没适应好?宁:没有没有,适应得挺好的。

记者:之前你胃疼,现在是不是不舒服?宁:没有没有,状态挺好的。

……

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要求运动员追求金牌,竞技体育就是要拿金牌,否则竞技体育的意义何在?但如果我们过于“唯金牌论”,就会给运动员太大的压力。

相似的例子,刘翔当年称霸110米栏,打破了黄种人进不了前八的魔咒。各种世界大赛赢了三十多次,国人却只记得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失利。大家都说,要是刘翔的失利发生在本届奥运会,一定不会受到那么多的指责。对比孙杨在他占有统治地位的1500米比赛甚至没能进入决赛的表现,国人更多的是惋惜和安慰。

1984年奥运会夺得6枚奖牌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因为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没有赢得奖牌而遭到尖刻的批评。但是,2016年没能获得金牌的射击选手杜丽和易思玲却在国内得到鼓励。

无疑,今日的运动员们更本真,更真实,更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再需要背负一个国家的重量,不再是金牌机器,不需要在镜头面前一本正经地“光荣正确”,而国人也更充满温情与宽容。

传统学子:不堪重负的现状

根据中国儿童中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5.2%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就像一朵邪恶之花,成为很多青少年逃避现实、解决问题的最后出路。

其实因考试失利心理亚健康这回事,原因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心理承受力差;二是家庭学校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使得他们感到考试失利后无法面对;三是社会舆论环境对高分、状元的推崇,使得考生觉得考试成为了华山一条路,从这条路上掉下去后就掉入了深渊。

青少年处在个性塑形中,情绪、行为、认知都有明显的不稳定性。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而家长、老师一些不经意的话语、成人世界看似平常的遭遇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几岁的初中生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发育远远不够。考试失利不是主因,复习阶段的重压、父母的叮咛、考试前的焦虑,在找不到情感安慰和解决之道时,就容易做出冲动选择。作为父母,不要过分夸大考试的影响力,应多与孩子交流,聊聊兴趣爱好。

简单粗暴的训斥往往只是初中生走上绝路的诱因,在此之前他可能经常被批评,长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自我质疑中。有些初中生长期接受正面教育,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学好。当不断遭遇挫折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他们质疑自己。此时,老师或家长如果不能换位思考,而是单纯责骂或严格管教,甚至质疑孩子不努力,他们便极易在冲动下酿成恶果。

方案:让年轻的“花朵”自在绽放

心理承受能力差只因一颗“草莓心”

所谓“草莓心”,就是说,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和耐挫力方面的教育,提升初中生能屈能伸、豁达健壮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可在中考和“升学率崇拜”的挤压中,很多家长和学校,还是将心理发展意识忘掉了。初中生根本就不懂得最起码的情绪处理技巧,学校也从来没有专门开设此类心理课程,以致他们遇到一点挫折和不愉快,情绪反应就非常极端,手足无措,陷入亚健康状态中,无法自拔。

教育不能忽视学生心理辅导

在考试之前,学校更多的是在关注每个学生的成绩进步与否;老师也只是更多地在想尽办法去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试卷上的分数,而家长更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做好“后勤工作”。这一系列的强烈关注,归结起来只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就反映了,学校、老师以及家长都把关注度放在了取得高分上,却忽略了育人这一更加重要的方面。

考试失利学生更需学校的鼓励和心理疏导

如果说落榜是一次失利,那么站直了别趴下就是一次胜利――别小看这个胜利,也许它正是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落榜了,别趴下,也需要母校的鼓励。作为母校,理应在第一时间与落榜考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在这个时候,他们比那些高分考生更需得到母校的关爱。

考试失利≠人生失败

考生要从人生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待中考,不可将考试看作是唯一的人生梦想、唯一的成功通道。一个人一生的社会价值如何,不是取决于他在考试时考取的分数,而是取决于他的人生发展和社会贡献。正如心理专家所言,如果把考试看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事情,不允许自己失败,要求过于绝对化,甚至把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看成是一个终极目的,对人生的发展是很危险的。

考试失利后“看不开”的现象,多年来一直没有断过。毫无疑问,心理卫生专家的话是对的。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上不了大学,只要自己肯努力奋斗,照样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每年的考试过后,状元博得无数喝彩和掌声,而落榜者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不能不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太多地关心表面的成绩,而很少深入孩子的内心,只落下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独自承受失意的煎熬。

考试失利便无力承受是教育之殇

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讲优胜劣汰,却忽视人文关怀,特别是中考这样重要的节点,往往是成功者受到极高的热捧,而失败者却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怎么能不让人心凉。加上平时学习的不得法、不努力,带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懊悔。当下的教育被金钱所左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一些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学生为了上学而欠下许多金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缺失,梦既破灭之后自然就转不过弯。

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孩子,大部分的记忆与锤炼,都在校园的围墙之内,心灵的涵养,心理的培育,是教育所必须担当的职守;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或许,我们的教育丢失得太多,考试、升学、分数填满了校园,分数之外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少不更事的孩子自己去扛。

结语:

篇10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A,九年级学生,十五岁,独生子。父母在其九岁时离异。上初中前随父生活,之后随母生活。

小A因足球训练的事冒犯了班主任,被学校政教处勒令回家反省。其母为此事已奔波多天,心力憔悴,故联系我为小A做心理辅导。

二、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搜集来访者资料。

1. 师生冲突资料

足球是小A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准备市里的足球比赛,近两周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他都到操场上训练。本周一下午,班主任在班上通知他训练取消。小A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用手指着班主任责问为什么。他的举动让班主任感觉到不舒服,随即对他说:没有必要告诉你理由,就是不让你去训练了。小A听了非常生气,握紧拳头,离开座位,直往班主任面前冲。小A说,当时他只是想问班主任理由,]有想打她的意思,但是班主任却误会了他,以为要打她。半小时后,小A接到政教处通知:停课回家反思。

2. 家庭状况资料

父母离异后,小A跟随父亲生活,母亲另购房居住。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百依百顺。小A在学校犯了错误,也是母亲前去处理。父亲不关心他的学习,也不到学校去。祖父母经常在小A面前说他母亲坏话。起初小A维护母亲,都会遭到他们的呵斥。有一次,他们又说母亲坏话,小A双手握拳,怒目相对。祖母感受到了小A的愤怒,说自己和爷爷以后不会再说了。此后果然没有再说。

第一次辅导结束时,小A对我说:老师您一直耐心地听我讲话,一点都没有批评我,我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感谢了小A对我的肯定,但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所以,按照常规做法,我决定在第二次辅导时,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和他商定辅导目标和辅导方案。

第二次辅导:交流探讨特殊信息。

辅导一开始,我正准备和小A讨论辅导方案,谁知他提出要求,说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老师听着就可以了。我没想到小A会有这个请求,但考虑到他的倾诉愿望特别强烈,我当即答应他。在倾听过程中,我对小A有了更多了解。

1. 捕捉到特殊信息

小A说,在七年级初,班主任对他很好,安排他做体育委员,他也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职责。虽然后来因为班委调整,他没有再申请连任,但是依然很关心班上的体育工作。在上八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里参加军训时,他所在班的教官安排他担任两个职务:饭桌桌长和宿舍舍长。小A说,他在部队里很有成就感,做起事情来很带劲。说到这里,小A又回忆起了更多的往事。在七年级开学后的第三天,他和班主任发生口角,母亲到校赔礼道歉。几天之后,班主任安排他做了体育委员。在部队军训的第一天,他坚决不执行教官的命令,惹教官生气。班主任为此事和教官作了沟通,很快,他就被安排担任了上述两个职务。

听到这里,我发现,加上九年级这一次,小A在初中已经有三次在进入一个新集体后,和班主任、教官发生冲突,而且在前两次还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这让我提高了警觉。因此,我就追问起他在小学和八年级的情况。他告诉我在五、六年级的开学初,都和班上同学发生过冲突。班主任通知了妈妈,妈妈到校处理后,班主任就没有再追究什么,后来还对他更关心一些了。八年级和七年级是同一个班主任,没有发生冲突。

2. 反馈信息,交流冲突的获益

他终于倾诉结束了,我倒了一杯茶给他,让他稍微休息一下。而我自己则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画了下面这张表格(见表1)。我要把我捕捉到的特殊信息反馈给他。

我把表格递给小A,请他看一看,并布置给他一个任务:看完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分钟过去了,小A抬头问我:老师,这有问题吗?

我说:每次只要你与他人发生冲突,你就会从中得到“好处”,除了九年级的这一次。

小A听得有点懵了,说怎么会有好处呢,他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啊?

我继续说道:你得到的好处很多,一是,你没有被班主任、班长批评,因此每次在做错事后,都能软着陆。二是,你不用亲自去摆平这件事,因为有妈妈、班主任处理,你不用去向别人道歉,也不会丢面子。三是,他们还会“奖赏”你的行为。你看,五、六年级班主任对你更好了一些,七年级班主任安排你做体育委员,教官还安排你担任了两个职务。刚才你说的时候,老师看得出来你很享受他们对你好给你带来的美好感觉。只是,这一次出乎你的意料,你非但没有得到“奖赏”,还被重重地惩罚。

听了我的话,小A点头称是,说自己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想。

我试探性地问他:“你是不是很希望别人关心你?”

小A迟疑了一会儿,点点头,小声说:“我爸从来不管我,也不肯定我,而他们则会给我。”片刻之后,他又说,“班主任突然在课堂上宣布取消训练,我特别生气,不让训练就算了,还不让我知道原因,我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我觉得她不但不关心我,还鄙视我。”

说到这里,小A又向我描述了他当时的情绪:非常愤怒,双手拳头握得很紧,脸上的皮肤也热了起来。

3. 征求意见,了解母亲的动机

从与小A的会谈中,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除了军训那一次,他的母亲每次都介入到儿子的冲突处理中去,我很想知道小A对此事的看法。

小A说,他都习惯了,反正爸爸也不去,只好让妈妈去处理,妈妈处理好了就会通知他可以上学去了。小A的回答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只要犯了错,都会被妈妈狠狠地教训,有时甚至是被打一顿。小A的母亲如此宽容,真是出乎我的意料,难道就没有责备过小A,让小A反省过?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小A想了一会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妈妈一次都没有责备过他,对他非常好。

这让我更加奇怪,小A母亲的行为到底出自何种原因?我决定在第三次辅导时,和他母亲做一个深度的交流。在本次辅导结束时,我征求了小A 的意见,小A表示同意。辅导结束后,我又和小A母亲作了电话沟通,她也同意了。

第三次辅导:促成母子深度连接。

1. 无条件爱的背后是深深的愧疚

小A母子如约来到了心理辅导室。我们的谈话才开始一点点,小A的母亲便失声痛哭起来。小A被母亲的表现吓着了,他慌忙拿起纸巾要给妈妈擦眼泪。我小声地阻止了他,并带他到隔壁的房间。他坐立不安,问我怎么办。我安慰他:“你妈妈需要宣泄,这么长时间以来,她很辛苦。”我们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着隔壁小A的母亲的动静。她的声音,从大哭到小声啜泣,再到抽噎,最后,她把门打开,喊我们进去。此时,她的情绪稳定了很多。我们的谈话继续进行。

小A的母亲说,自从离异后,就感觉特别对不起小A。当初选错了人,让小A没有温暖的家庭;离异时,又把监护权给了他父亲。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忧虑和愧疚之中,所以,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只要他喜欢,自己就尽力满足;只要他受到委屈,就是当牛做马也要帮他理顺。

我在一旁听着小A母亲的话,不胜唏嘘。这么多年,也会接触到一些家长,也倾听过他们的心声,知道他们为孩子全心付出背后的辛劳。但是,小A母亲却是我看到的最为特殊的一个,她是带着如此大的愧疚对孩子无条件地付出,又承担着所有的委屈。

2. 真诚的道歉让母亲泪流不止

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母亲这么多心里话,小A表现得既温顺又不安,一会儿给母亲擦擦眼泪,一会儿又搂一下母亲的肩膀,一会儿又低下头作思考状。他说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母亲对自己的宠爱,心安理得地接受她对自己的好,真的没有想过,母亲心中会有这么大的委屈。

接着,他当着我的面,给母亲郑重道歉。看着孩子如此懂事,小A的母亲又泪流不止。母子的手握在一起,辅导室一片安静。

第四次辅导:与过去连接,纾解困扰。

第四次辅导是小A独自前来。此时他已回校继续上学。他的检讨书获得了政教处的认可,班主任也接纳了他。

我问小A:这一个星期来有什么感受?他说感觉自己忽然长大了,懂事了,以后要承担起责任来,不能让妈妈再伤心。

这次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和小A讨论他表达愤怒情绪的方式的内在动因。他问我,他表达愤怒的行为与他阻止祖父母的方式是不是存在关联?

我点头,并表达了我的看法: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突然出现的,都有个形成过程。在当时,你做出那个行为,主要动机是维护妈妈的利益。你采取的行动起到了作用,自然会提高你对这个行为的认可度,并逐渐内化成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的自我保护行为。这次,班主任宣布取消训练,在你看来,不仅“侵犯”了你的利益,更没有让你得到你想要的关心,所以,你便下意识地用你以往形成的模式来表达情绪和态度。

小A很认真地听我把话讲完,又有点焦虑地问我,会不会改不掉了?我回答他,放心好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这种模式的形成原因,未来处理自我关系的能力也会增强的。

小A还对我说,回学校的这几天,班主任对他不理不睬,他很难受,也担心班主任会对他有成见。我能理解小A的担忧,并询问他以后准备如何跟班主任相处:他说低调做人,不o班主任添麻烦。小A的反省很好,而我也及时向他介绍了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无论是谁,当面对一个很愤怒的人时,都会有班主任这样的本能反应,他(她)会因为感觉到自己要被攻击,而拒绝和对方交流,以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状态。当时你的表现,很容易激发班主任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反应。她心有余悸,不能一下子把自己调回到和你进行正常师生交往的模式。希望你能换位思考,理解班主任的感受。

第四次辅导结束时,小A说以后他不来了,九年级学习很紧张,他想好好学习。我点头同意。

三、辅导反思

虽然辅导工作结束了,但这个个案还是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觉得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小A的师生冲突。

1. 直接原因:班主任取消足球训练

足球是小A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从功利角度看,他可以参加市里的比赛,有机会获得荣誉;从体验角度看,他非常享受足球,在训练中可以获得愉悦感。因此,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的事突然被取消,即意味着他功利上的潜在获益和体验上的愉悦感被剥夺了。这导致他在表达愤怒时,只有情绪,没有理性,使师生对话迅速升级为师生冲突。

2. 间接原因:过往的获益、惩罚不对等

在历次冲突中,小A不需要付出任何违纪成本,相反,还能得到特意的关照和“奖励”。这些可以给小A带来所需要的关注,也会让小A认为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却无法促成小A进行自我反省,也无法引起他深度考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因为没有惩罚。在学校教育中,小A班主任和教官的做法也具有普遍性。比如,一个学生上课会讲话,那就安排他(她)做分管纪律的班委;一个学生卫生意识不强,就安排他(她)做分管卫生的班委。从德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背景下,就需要调整思路,从心理的角度来帮助诸如小A这样的学生建立合理的、理性的认知。

3. 根本原因:在别人的关心中看到自己的存在

小A成长于一个特殊的家庭。对他来说,父亲虽然在那里,但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他。而在内心深处,他是非常需要这份关心的。所以,无论是小学班主任,还是初中班主任,又或是那位教官,都是他潜意识里理想的父亲载体:温和、宽厚,容易沟通,宽容他犯下的小错误,无条件地爱他。这些特殊的“父亲”,再加上对他无微不至的母亲,会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完整的、得到疼爱的小孩。

两个星期后,我打电话给小A的母亲,追访小A的情况。她告诉我,小A最近学习很认真,看到他这样,自己心里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