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文化力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先进文化力建设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先进文化力建设指导意见

篇1

[关键词]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创新

[作者简介]徐令(1971-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 南京 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篇2

(1)坚持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教育的灵魂,要利用网络新媒体,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育人功能,浓厚文化传承和创新氛围,推动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鼓励行业、企业与学校通过股份制合作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或专业教学联盟等,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衔接。力争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同步,实习与就业一体。做到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双制培养等多种形式,努力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校企双制”的新型办学制度。

(3)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训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传媒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推行模块化、项目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改革方式。实行学分制,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可采取弹性学制。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双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硕士学习,安排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生产、实践。建立师德考核激励机制和师德建设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增设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5)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参与机制建立由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省级世界技能大赛工作机制,加快制定培养世界通用技能人才的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接轨。依托国家示范、省级示范优秀职业院校,分类、分区域建立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承担选手集训、人员选拔、大赛指导专家培养、承接国内、国际技能大赛等职责,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二、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增强办学实力,突出办学特色

(1)加强招生工作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劳动力需求,搭建招生宣传工作网络,建立招生信息员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进一步加大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力度,重点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招生即招工的订单培养,以企业定向培养、企业冠名班等形式建立生源基地,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2)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巩固和提高就业率和体面、高薪就业和创业比例。强化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和信息功能,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要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

(3)落实毕业生待遇按照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用工监督监察力度,坚决纠正用工通过劳务派遣的问题,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需要国家层面设计改革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让每个人都有人才出彩的机会。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军队士官、基层公务员招收对象范围,相关待遇参照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执行。

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政策措施

(1)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技工教育的比例。积极筹措专项资金,支持技工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将技工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照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相当、技工学校与中职学校相当的原则,提高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基本标准。落实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确保学校人员工资足额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2)完善学生助学体系健全和完善技工教育“贷、奖、助、补、减、免”助学体系。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享受高等学校奖学金政策和助学贷款政策,优秀学生颁发省政府奖学金,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逐步实行技工教育免学费制度,技师、高技、技工学生中,农村和县镇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受免学费上学政策,按照在校生10%的比例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

(3)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高技能人才需要校企合作培养,要推进学校和企业产学研深度结合,把校企合作税收激励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培养人才。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支付的报酬等支出,在应纳税额中扣除。鼓励学校引进企业或经营三产服务公司,吸收学生勤工俭学,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保证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分担部分教学成本开支,降低实训教学消耗,相关收入免征营业税。职业学校设立的实习工厂免征营业税。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指导意见推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

(4)实施示范建设工程围绕区域现代产业布局,以国家重点技师学院建设为契机,通过竞争性答辩、评审,重点扶持建设3-5所国家和10所省级重点示范技师学院,努力打造集高技能人才培养研修、技能大师技能研发授业、技术工艺发明创新、职业标准研发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技师学院,并由省财政按照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

四、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技工院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1)规范学校管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家致力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技工教育虽然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和实习教学的突出优势,但学校管理方面还比较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技工院校的主管部门,要争取政策支持,协调教育教学资源,指导技工院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分支———技工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健全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优劳优酬、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2)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广泛宣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依法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采取技能补贴、技能津贴、技能奖励等措施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技能,有利于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篇3

20多年来,江苏广电网络经历了由各市、县分散建设运营向实施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组建江苏有线,“全省一张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转变,由模拟向数字、有线电视专网向综合信息业务网的转型,正呈现出渠道多元化、终端多样化、收视互动化、应用跨屏化、操作智能化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进行SWOT分析,可以归纳出江苏有线的五大优势、四大不足、三大机遇、三大威胁。

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广电网络具有政治属性和公益属性,是新闻宣传的主要载体、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主要渠道,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支持。二是用户优势。江苏有线拥有2000多万户用户,为全国第一大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用户认可度高,互联网入口价值高。三是网络优势。网络覆盖全省城乡,城市管网资源丰富,网络可管、可控、可信、可扩展,安全性高。四是视频业务优势。网络适合传输视频,高清、超高清视频传输相对竞争对手有比较优势。五是资本优势。江苏有线2015年4月28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运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公司资本充裕、负债率低,市值位居广电网络上市公司第一。

劣势。一是战略规划不足。长期开展有线电视专网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规划缺乏,发展方向不是很明晰。二是市场运营能力不足。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品牌管理等价值链各环节均需要加强,尚未形成新业态新业务规模化发展的运营模式。三是人才支撑不足。视频技术类业务人才相对竞争对手较为丰富,但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经营人才紧缺。四综合业务支撑能力不足。互联网出口受制于电信运营商,无线覆盖能力不足。

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大幅提升。随着“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推进,潜在市场空间大幅提升,业务发展方向多元化,文化娱乐及信息消费持续增长,大市场前景向好。二是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为广电网络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三是产业整合机会显现。随着技术演进不断加快,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云”(云计算、大数据)、“网”(互联网、物联网)、“端”(用户终端)新基础设施,广电网络由“网”向“云”、“端”实施前向或后向整合的机会显现,可通过拓展产业链做大做强。

威胁。一是强大竞争对手介入。“互联网+”、“三网融合”使各运营商之间面临着更为直接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运营管理、有线无线综合覆盖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二是替代品抢占市场。在基础电视业务方面,IPTV和OTT服务提供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展开竞争,形成对电视客户的分流。三是市场增长率下降。传统电视业务对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的粘度在下降,电视开机率下降,用户流失加剧。

综合上述分析,在“互联网+”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江苏有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核心能力,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和弥补能力缺口,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智能电视的主导者、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改革创新的践行者。

一、以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为着力点,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电网络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按照“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要求,紧紧围绕切实做好党委政府宣传载体的要求、先进文化传播载体的要求,在推进广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主战线的作用,大力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要提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能力,加强对融合业务内容的审核、智能终端的管理,确保广大用户享受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及信息服务。要健全完善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将网络安全作为广电网络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网络监测监管、安全防护等方面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应用,建立广电网络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切实保障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渠道安全、应用安全。

二、以提供多样化专业极致的视频服务为核心,做智能电视的主导者。视频服务是广电网络的核心服务,入户率及用户认可度高,相对其他运营商有较大优势。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加快推进“高清江苏”工程,普及推广高清互动终端,努力使高清互动终端达到千万级规模,强化4K超高清等视听内容汇集,完成超过10万小时的超高清内容引入。同时,顺应信息服务多样化的趋势,提供上网浏览、信息咨询、上传下载、家居控制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服务,使数字电视成为人民群众信息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真正成为家庭的娱乐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

三、以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领域为抓手,做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不断突破广电网络发展边界,丰富产业内涵,延伸产业价值,拓展产业领域。深入研究“互联网+”11项重点行动,积极寻找产业发展机遇。聚焦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工程,加快建设高带宽、集中管控、智能调度、差异化服务的骨干网,以有线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三位一体”的“智慧江苏”创新服务新模式,重点建设“智慧江苏”广电创新服务示范平台和省、市、县三级广电智慧云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多个智能行业示范应用,规模化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发展。

四、以全面推广云媒体电视为重点,做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树立业务开发合作共赢理念,从以自我开发为主逐步转向专注提供开放的、低门槛的开发平台和环境,汇聚社会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完善云媒体电视平台,建成具备提供200套高清(含3D、4K)、500套标清电视节目接收处理和大容量信息交换、分发能力的全业务智能云媒体平台,完成云媒体平台省、市、县三级部署,推进持续创新,实现云媒体电视内容及业务的跨区域、跨网络、跨终端的传输运行和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云媒体电视业务体系和产品品牌。

篇4

中国美术馆座落于北京五四大街,西邻的发源地――北大红楼,西南与汇集了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的故宫博物院相呼应。它以搜集、收藏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及民间美术作品,并以对它们进行研究、保管、保护、陈列展示和宣传推广为重点,同时,举办短期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中外美术作品展览、进行国内外美术交流、建立近现代美术史及美术家艺术档案、编辑出版藏品画集及研究著述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在中国美术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与时俱进,迎接时代挑战

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级造型艺术博物馆,于1963年正式向社会开放。四十多年来,它为美术作品搜集、保护、宣传,美术学术研究,以及国内外美术交流等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如今,它已成为馆藏六万余件、推介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代表性作品、承接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艺术展览、进行高层次学术研讨活动的国内最高级别艺术殿堂,并达到国际A级标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气势飞速发展,中国美术馆肩负着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的重任,面临全新的挑战。

面对时代的浪潮,中国美术馆审时度势,深刻地认识到,已经沿用了四十年的体制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无法适应。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才能引领健康进步的艺术思潮与美术创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呐喊助威;只有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品位高尚的精神食粮,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风尚;只有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才能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国家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活力,打造国家美术馆的品牌形象。

如今,中国美术馆建设工程一期业已完毕,现有馆舍26479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22379平方米,画库4100平方米,展览面积8800平方米,共计21个展厅,建筑结构、功能、内饰均有很大的改善。二期扩建工程正积极筹备上马。二期工程的启动,关系着中国美术馆发展的未来,它将是中国美术馆摆脱现有馆舍规模偏小、功能不全的局限,一跃而达到与文化大国身份相称的国际级艺术博物馆的目标。站在中国美术事业浪潮之巅,修葺一新的中国美术馆将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谋发展。

苦练内功,夯实快速发展基础

万事万物,内因皆为根本。中国美术馆意识到,要想迎接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馆内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以及技术手段等都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中国美术馆强化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业务工作流程与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完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措施;加强岗位培训,树立主人翁意识,倡导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风尚;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建立起高效、灵活、畅通的管理运行机制。

针对现有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力量薄弱且分布不均,外事、社会教育和事业发展、产业开发方面缺少专门人才等问题,中国美术馆采取开门办馆的方针,集众家智慧,丰富办馆经验,组建多个专家委员会,为美术馆的各项事业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意见;重视优秀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引进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并结合外派骨干进修等途径,提高高学历人才比重,优化人才结构;同时重视现有在职人员的素质提高,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同时,启动包括收藏、展览研究、数字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内容在内的中国美术馆藏品数字化信息工程,解决好藏品标准化录入,完成藏品数据库工程建设,实现管理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

丰富馆藏,构建国家级艺术殿堂

如果说美术馆是艺术殿堂的话,那么,馆藏的美术作品无疑是这个殿堂的灵魂。能否拥有数量丰富、质量精湛的展藏品,能否组织策划一批高水准的学术展览和广受欢迎的艺术精品展是体现美术馆实力和地位的主要表征。在中国美术馆四十余年的历程中,收藏了大量国内外艺术家的杰作,既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面貌,又不乏珍贵的惊世之作。陈师曾的《北京风俗》组画、齐白石的410幅杰作、黄宾虹、李可染的山水、蒋兆和的《流民图》等,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早期油画家吴法鼎、冯钢百、关紫兰、张弦、陈抱一、王悦之、司徒乔、唐小禾以及稍后董希文、吴作人、罗工柳、吴冠中、冯法祀等人的作品,为中国美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等大众美术作品,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普通百姓的大智与大雅。

中国美术馆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充分重视馆藏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不断提高馆藏水准;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注重对代表时代风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美术精品,特别是20世纪大师级的优秀作品的及时入藏,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在丰富、雄厚馆藏的基础上,让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内涵不断得以升华,更好地发挥美术馆应有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传播知识与美育的作用。

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理念

历史证明,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艺术即如影随形,成为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即使在炮火轰鸣、满目疮痍的年代,中华大地上的平民百姓、名家才俊仍以他们的骨气和才气描绘出我们民族的脊梁。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艺术的需求空前膨胀。中国美术馆,作为宣传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潮流的重要阵地,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观念,为公众提供好精神食粮,为社会做好文化后勤。

针对广大美术工作者,中国美术馆努力实现展览工作的一条龙服务,为美术创作、陈列提供便捷的服务和良好的氛围;针对广大美术爱好者和普通群众,中国美术馆加强美育普及、公共服务推广,为公众提供欣赏美术、了解美术的广阔平台;此外,中国美术馆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增设人性化服务设施与内容,逐步实现藏品数字化,艺术档案、图书资料的电脑咨询和自动化服务,开通中国美术馆网,通过网络手段把中国美术馆的诸多功能、职能、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处理予以,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的服务。

走向世界,打造国际品牌

艺术无国界!相反,艺术以其特殊的形式,越过语言障碍,穿梭时空,成为不同民族间情感与心灵交流的纽带。在我国全面开放,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中国美术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中外美术交流的重任,通过美术这扇窗口让国人看到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近年来,美术馆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美术,同时也记住了中国美术馆这个响亮的名字。自1975年中国美术馆藏品首次赴西德展出以来,至今出访已近三十次,其间小型展示及国际间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在国际上树立了国家馆的形象及信誉,为宣传中国艺术、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做出重要贡献。

篇5

1.1增强认知自觉。

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干部员工自主创造、长期积累的独特性资源,对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虽然不能代替各项具体工作,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推动。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不仅是因为油田的各项工作与文化融合越来越深,更重要的是油田干部员工的文化自觉越来越强。这种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油田领导不断适时提出文化新战略,特别是根据党的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对胜利文化进行整合创新,提出“培育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企业文化”,丰富了胜利文化内涵,赋予了文化建设新使命。

1.2培育先进文化理念。

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才有创新的企业文化。而要保持理念领先,须克服认知障碍,以先进理念丰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胜利油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石化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凝练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和“想胜利油田好,为胜利油田好”等核心文化理念,成为胜利人的思想基因和主流价值。

1.3打造“文化动车组”。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调动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企业领导者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信念和追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主导带动作用。其次是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职能部门把企业文化思想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方案,进行组织、综合、协调和指导,发挥好承启上下、联动左右的枢纽作用。第三是激发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吸引力,发挥首创精神,创造基层文化。从而形成“文化动车组”,力量组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动力系统,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2指令性与指导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令性,一般是指上级部门对文化工作的部署规划和企业领导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导性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体现着机关部门的职能责任和工作作风。指令性与指导性的统一,也是统筹策划与执行落实的统一,是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统一,既要强化指令性部署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又要增强指导性工作的协调性和服务性。

2.1科学决策号令畅行。

科学决策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既顺乎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大势,又要尊重企业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出台的文件规定令行禁止,发出的领导号令掷地有声,给下级下属的指令清晰明白、准确无误,执行起来才会“不动摇、不变通、不走样”。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于2009年底出台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党组领导对加强和推进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油田历任领导都很重视胜利文化建设工作,在每年的油田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上都对文化建设做出部署安排,2014年油田领导要求“突出抓好观念引导”、“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维护企业形象”,对此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和执行的有效性。

2.2注重策划加强协调。

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从事务主义向更加注重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方法指导上转变,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企业文化建设参与者众、涉及面广,牵头部门重在搞好策划设计,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创建评选活动,筹划举办培训研讨和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廉洁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社区文化等专项文化研究和建设,提高各项工作的文化含量,推进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协调抓好EAP员工帮助计划的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平台和有效载体。

2.3指导创建特色文化。

一些大中型企业下属单位众多,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文化也往往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必须尊重差异、多为下属单位提供指导服务,总结宣传特色文化创建经验。如胜利油田黄河钻井五公司的“钻头文化”,河口采油四矿的“大北文化”,都是干部员工自主创造、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文化,都是提升油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头活水。上级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洞悉员工群众的文化需求,保护和激发基层干部员工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尊重干部员工的文化创造精神,针对各业务板块和行业队种的不同情况,指导创建模块化的文化样式。

3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

规范性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走向制度化的必然要求;示范性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典型亮点和标杆模板的集中体现。规范性与示范性的统一,也是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统一,是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的统一。其要旨,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典型带动,把标杆变成标准,把示范变成规范,形成点高面广格局,推动持续稳定发展。

3.1统一标准、规范要求。

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主流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的顶层设计中,必须明确提出统一性的规范要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正从规范使用企业标识、统一企业形象入手,建立完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胜利油田作为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必须和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在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总体框架下加强胜利文化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在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专业重组、推进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发挥主流文化的规范和整合功能,增强胜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一步抓好中国石化标识的规范使用,持续推进油气生产现场标准化建设,形成具有胜利特色的形象标准体系。

3.2张扬个性、丰富共性。

共性文化体现战略性、主导性和整合性,个性文化体现差异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共性规范个性,个性丰富共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突出共性,兼容个性”,即坚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尊重不同企业的差异性,培育和塑造符合企业实际的单位文化,实现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胜利油田总结归纳的文化建设“四个要素”(共同的愿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制度规范,共同的行为习惯),在2008年10月集团公司“三基”工作座谈会上,被提升为中国石化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胜利文化的发展导向,如“文化向战略层面提升”、“文化向企业管理渗透”、“文化向班组岗位下沉”,在2012年3月集团公司党建工作会议上,被提升为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在胜利油田内部,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许多二级和基层单位在胜利文化的框架下创建个性张扬、特色鲜明的基层文化。基层干部员工总结提炼的“咱们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为油井负责一辈子”等很多格言文化,被提升为胜利文化新理念。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基层干部员工的文化创造并吸收基层文化的丰厚养料,胜利文化建设才能保持生机活力。

3.3抓点带面、整体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有典型才会呈亮点,有先进才能树标杆。企业的先进群体和典型人物都是企业精神的化身,都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体现,对于干部员工具有最切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胜利油田的文化沃土使典型喷涌、英雄辈出,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新时期石油工人的楷模代旭升等重大先进典型,已成为镌刻在胜利丰碑上的文化符号;“胜利井下”、“胜利设计”等专业品牌和系列技术品牌,以及华八井、营二井、孤东海堤、垦东12、老168海油陆采平台等文化窗口阵地,也已成为展示实力形象的胜利名片。在赋予老典型新内涵的同时,要更多地发现、培育新典型、新亮点,通过抓点带面,提高整体水平。

4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直接性,是每时每刻的言谈举止,是立竿见影的即时感受,是现场体验的氛围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间接性,是春风化雨的润物无声,是久久为功的韧性坚守,是潜移默化的习惯养成。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也是有形化与无形化的统一,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4.1强化现场即时感受。

文化氛围的现场感受往往通过一些细节或情节直接反映出来。文化仪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具有突出的象征性和感染力。如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从1993年就打入蒙古国、土库曼斯坦等外部市场,每次将士出征,公司都举行隆重的欢送和授旗仪式,每当将士凯旋,公司领导都高接远迎,举行庆功仪式,使公司上下受到感染和激励,成为井下铁军队伍的集结号。有些单位设计制作的文化吉祥物,如胜利发电厂的小鹿亮亮,可触摸拥抱,增强了亲和力。

4.2注重潜在习惯养成。

中国石化《员工守则》、《安全生产令》要求的基本从业行为的养成,胜利油田倡导的“人人遵章守纪,事事讲求精细,时时注重创新,处处体现和谐”共同行为规范的践行,都需要这样的“韧性战斗”和铁杵磨针之功。特别是对企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使其内化为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4.3立足眼前着眼长远。

企业文化建设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要做好眼前的事情,把上级领导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好、切实执行好,立竿见影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和荣誉,让领导满意更加重视,员工信服积极参与。取得眼前的阶段性成果,可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一个立足点、附着点和支撑点,为长远谋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胜利油田坚持“立足眼前出成果,着眼长远抓规划”,从2003年起制定实施了四个胜利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导向,把长期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推动胜利文化建设扎实有效运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间接性和长期性,要求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而是要知常守道,执着坚守。

5实践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是把抽象变具体、把精神变物质的本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把文化做实管用的成果检验。实践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也是目的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5.1丰富文化创建载体。

胜利油田不断加强文化载体阵地建设,创新运用了长廊文化、车厢文化、公寓文化、食堂文化等多种文化样式,编辑出版了《胜利文化建设读本》《胜利文化手册》等一批文化丛书,打造形成了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并创新和丰富了文化新载体,巩固和拓展网络媒体新阵地,试点和推广应用EAP(员工帮助计划)新工具,形成优化集成、同台共建的新格局。

5.2促进文化优势转化。

胜利文化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其对石油石化优良传统的创新性继承,对本体文化丰富提升的内生性发展,对外来优秀文化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成为胜利油田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要策划设计和推进实施文化优势转化工程,培植丰厚肥沃的文化土壤,坚守坚如磐石的价值信念,建强精干担当的人才队伍,优化创建活动的组织运行,促进文化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3建立文化考评机制。

篇6

一、深刻认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改革起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如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一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日益明显,甚至阻碍了现阶段其他改革继续向深层次推进。诸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薄弱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并日渐突出,关键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只有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正确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环境,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制度基础。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全面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把握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要全面把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加快转变职能,推动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务求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切实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筹划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政府运行机制创新、行政权力监督等诸多内容。同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改革的总体研究和统筹规划。

要对一些全局性、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切实解决改革中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要统筹处理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适时推进和深化改革,把着力点放在亟待解决并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上,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在认真总结历次改革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上下功夫,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意见和建议。要按照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要求,提出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和途径,研究各层级政府的功能定位,明确不同层级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要按照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的要求,提出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整合优化政府机构、科学配置人员编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解决机构设置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按照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的要求,研究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推行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等方面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不断探索统筹协调深化改革的工作机制。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深入研究,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分解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具体分工和时限要求,为稳步有序推进改革创造条件。

三、着力做好当前各项改革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革有一个由易到难、由点及面、梯次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切入点。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做好各项机构改革工作。

认真组织实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去年8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央编委随即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这次改革,立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和强化责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今年我省将组织实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一是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目前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要按照中央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真正把不该管的事项转移出去。同时,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二是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目前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问题较多,有的是分工不明确,有的是执行中走了样,严重影响了政府协调运转和行政效能。各地要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切实解决机构设置过多、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要合理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明确和强化责任。要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四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坚决贯彻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格执行政

府机构限额、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得突破”的规定,精简和综合设置部门内设机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篇7

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经济建设。一是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交通运输、大型电力、燃气、水务、石油石化及先进制造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垄断性行业和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如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签署了总额183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一期工程《金融服务合作协议》、3亿美元的《外汇贷款合同》,成为我行迄今为止单个授信金额最大的项目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国家或省级立项的风力发电、城市污水处理、火力发电环保改造等高新技术项目,通过品种安排、项目预审、“绿色通道”等途径,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控制国家限制的小化工、小化纤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快实施对落后产能及落后生产工艺企业的退出: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贷款审批的重要参考因素.实行“政策合规”和“环保达标”一票否决制提高“理想之家”零售贷款产品标准化处理网点数量占比.优化“直客式”住房按揭业务流程.与省内12家知名房产中介机构联合营销.有效促进零售贷款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居民住宅等合理消费需求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引导企业使用新型金融工具。积极推介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现金管理、企业财务顾问及法人账户透支业务等新型、有特色的融资产品。如为恒逸集团、横店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其中与恒逸集团签订的资金融资顾问协议开创了全国中行系统先河:第一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信托计划——浙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信托计划.为该公司筹集资金2.89亿元:与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开展资产业务合作.由我行为企业出具融资性保函,南中银香港上海分行向企业发放贷款2O多亿元三是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网络和外汇优势.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全面服务,配合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外汇避险”、“外汇理财”等产品,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先后与米兰、东京、卢森堡、法兰克福等海外分行签订海外代付业务协议2亿美元,与米兰、法兰克福、东京分行签订3.5亿美元的“保付达”融资业务合作协议四是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丁程。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小企业贷款的试点行.我行积极支持省内资金实力强、业务潜力大、产品市场好及信用体系高的优质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难问题。针对小企业“短、频、快”的特点,创新开展存货质押及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在公司业务部设立了小企业事业部.由专业人员审核小企业融资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融资需求.一般在2—3天内完成审批。截至2007年末.我行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23.30%;外汇各项贷款新增7,5亿美元.列四大行之首。

深化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加强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完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通过制订年度授信政策指导意见.明晰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行业风险分析及政策导向;以“实用、适用、实效”为目标,分区域推进辖内授信指引的制订丁作.明确区域内授信业务发展方向和重口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曾小平点。进一步提高集中审批工作质效,制订《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授信集中审批实施细则》.配套制订了评审会实施细则、零售贷款集中审批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优先评审BBB级以上、1亿元以下大额授信客户,保障集中审批流程的高质高效。积极创新授信执行工作,以“固基础、强管理、精细化、促发展”为工作指引,加强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档案、押品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加大清收处嚣力度,有效防范了授信操作风险、避免了不良资产反弹年末.我行不良资产余额比年初下降7.60亿元,综合不良率下降0.71个百分点.达到了“双降”目标。

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安全运营。进一步完善职能管理、合规控制、内部稽核三道防线组织开展“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年”活动.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在行内7个业务条线试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的推广工作.对辖内660家基层机构的业务经营权限、经营范围和内控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摸底、风险排序.实施业务经理派驻制,启动基层机构负责人合规履职评价工作.梳理所有业务系统柜员权限.提高基层机构整体内控水平:梳理规章制度300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5000余次,同时加强非现场监控和检查做好反洗钱工作抓好案件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做好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构建职责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开展网点金融安全评估达标活动.推进监控联网建设:守押社会化和金库集中工作取得了突破。已连续三年无“四类案件”、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提升队伍素质.建设先进文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系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有力促进了队伍建设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辖内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建成率分别达91%和90%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奥运服务月”活动.组织以奥运为主题的服务竞赛,服务改进效果明显.在总行文明优质服务作全面检查中获满分。

2008年.中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金融强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加强内部机制创新和业务产品创新,调整业务、客户、货币三三大结构,深化制度化建设、系统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抓住机遇、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一、夯实经营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涵育发展原动力夯实产品、客户、网点三大基础。一是完善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夯实产品基础.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开发和推广产品.利用合适的产品去营销客户和抢占市场;二是完善客户准人退出机制.夯实客户基础.巩固核心客户,拓展重点客户,扩大基本客户群.实施客户分类管理和分层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回报的最大化;三是优化服务渠道机制.夯实网点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以网点转型为抓手,合理规划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和服务界面,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达到“人尽其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文化引导,增强员工投身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物尽其用”进一步探索与创新财务资源配置途径.完善业务激励分配机)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机制,推进经济资本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使用的边际收益.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多劳多得”。加大对重点业务的激励力度,充分体现“多挣、多花、多贡献”的原则,强化绩效观念,用机制保障联动营销、捆绑营销.同时关注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短期行为。

加强创新实践。抓好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抓好内部改革创新,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机制的转变、流程的整合等;抓好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创新。通过理念、管理、产品及营销的创新,推动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协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行将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经营计划为:人民币存款增长20.97%,人民币贷款增长13.58%.外汇贷款增长11.98%,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长39.33%,本外币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继续实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货币结构”的调整。在公司业务领域.重点服务我行重点支持类行业客户,积极拓展适度支持类行业客户.坚持退出“三高过剩”行业以及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不高的企业:在个人金融领域.以优质客户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行电子银行服务:在金融机构领域.以总行级客户和浙江省内重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大力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做大中间业务和做实负债业务为工作重心.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改善业务结构、平衡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予以狠抓。

坚持“四个协调”发展一是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平稳发展对公业务,改进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加快发展对私业务,稳步提高对私业务的收益贡献度。加强公司、资金、国际结算、个人金融、银行卡等业务线的联动和交叉销售。二是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稳健发展资产业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积极发展负债业务,正确认识其基础性作用.确保平稳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收费领域.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贡献度三是本币和外币业务协调发展。既要巩固外币业务这一传统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又要抓好人民币业务这一关键.提高利润水平、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四是各地区协调发展。做大一类地区.提高一类地区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做强二类地区.提高二类地区在全辖的整体贡献率:做精三类地区.注重内涵式发展.以质取胜。

篇8

那我们就从1985年3月的研讨开始说起。

区情认识的雏形

为了对区情有更清晰的认识,1985年3月区政府召开了“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讨论会”。研讨会上形成了对西城区最初的认识:西城区地处首都中心,是中央首脑机关重要办公区,是展现文明古都和文化名城风貌的重点地区,也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西城区在首都发展格局中的这一特定地位,决定了西城区的主体功能是为中央首脑机关正常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服务,为工作和生活在西城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首都和外地来京的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同时,区委区政府认为西城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首都中心地区的城市性质和主体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发展能力不足、发展结构不够合理之间的矛盾。西城区的建设,必须在大力提高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调整发展结构,使西城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更加充分地体现首都中心地区城市性质和主体功能。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十年。这一关键时期,似乎也注定了西城发展的不平凡。1988年区委区政府组成了西城区近中期发展研究课题组,启动了对近中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之后形成了以《西城区近中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为主的系列报告。

系列报告对西城区的战略地位有了新的认识:西城区作为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重要载体,是西城区发展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它决定着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格局。

1991年2月西城区召开了第十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有一部分介绍了区情,即“正确认识区情,选择相应的发展途径”:西城区是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区内众多的文物古迹及重要设施,全面展示了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文化名城的特点。辖区内全国性大公司、金融机构和繁华商业区,充分发挥了北京作为综合产业城市的多种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

这种区情给予了西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地理位置优越,长远开发潜力很大;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比较发达,发展城市流通产业前景广阔;中央、市属单位众多,是区内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普通教育基础深厚,为培养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力很大。这也为西城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繁荣西单、发展西城” 充分发挥商业优势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掀起我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西单地区作为北京市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也是西城区发展商业、繁荣经济、涵养税源、保证财政收入的重要地区。无疑,在发展西单商业街的过程中,西城区并没有让这样的机会从眼前溜走,而是适时制定了“繁荣西单、发展西城”的战略规划:以繁荣西单为重点,带动“三海六街”及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各个街区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全区经济的繁荣。

说干就干。不久西城区开始了对西单商业街的改造。

改造范围南起宣武门,北至灵境胡同,全长1700米,以西单路口分为南北两段,改造的重点是北段的西单北大街东西两侧。改造的目标是把西单路口至灵境胡同区段,建成多功能的市级综合性商业中心;把西四和新街口地区,建成以饮食、百货中型门店为主的商业中心;把其余地段,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将西单地区建成为首都繁华的现代化商业中心。

“繁荣西单、发展西城”紧紧抓住了优先发展当时西城区的支柱产业即以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且在保持和发展商业服务业特有优势的同时,又积极发展了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把西城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大力发展五业、重点建设五街”

由点到线统筹全局发展

十几年的发展使得西城区的产业结构已趋于合理,1998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85%,在第三产业中,商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区批发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22亿元。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文化市场初具规模,已形成娱乐、音像、书刊、印刷四大门类,拥有各类文化企业1225家。旅游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配套接待能力。国家机关直属、市属、区属、民办咨询机构600多家,拥有宏观决策、投资、技术等多种门类,信息咨询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同时西城区也面临新的发展问题:产业结构中优势产业相对单一,能够支撑财政收入的产业比较弱,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文化、旅游、科技信息等资源丰富,但产业化程度很低。如何挖掘优势产业及资源潜力,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面向新世纪的主导产业成为摆在当时区政府面前的难题。

产业优化无疑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最好选择。在优化中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在1999年初召开的西城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五业,重点建设五街的战略思路。

大力发展五业,就是要大力发展商业(包括传统服务业、餐饮业)等优势传统行业,提高其知识含量和现代化水平;鼓励和扶持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科技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发展金融业服务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形成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框架。

重点建设五街就是将经济发展与城市形态建设相结合,在实施“繁荣西单、发展西城”战略规划和深度开发建设十个商业街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能够代表西城区形象、经济活动集中、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又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西单商业街(宣武门至新街口豁口)、金融街、阜成门至景山文化旅游街、平安大街和西长安街。

围绕发展“五业”的目标,全区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大了资金投入,加强了政策引导,强化了宏观管理,提高了经济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区经济实力。“五街”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区位优势,与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和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深度开发了土地资源,以街带片,逐步形成了规模,加快了城市面貌的改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六个功能街区

2005年5月,北京市《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出台,西城区人民政府根据此前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并结合自身的区域特点和整体优势,选出了6个资源优势集中、特色突出、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街区,从而拉开了6大功能街区建设的大幕:建成西单现代商业中心区、基本建成北京金融街、塑造西外地区新形象、基本完成德外地区改造、加快开发阜景文化旅游街、深度开发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

“三区”战略新发展

“三区”战略是西城区为了抓住北京“举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大历史性机遇,在2004年初召开的区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和环境优区的战略,其目的是力争把西城区建成体现中国特色、首都气派、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

实施“三区”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和谐。实施经济强区,无疑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功能街区建设和发展为主导,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实施文化兴区是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战略发展的高度传承历史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质,弘扬人文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更加融合。

实施环境优区,就是要把环境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环境,以环境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增强城市魅力与活力。

借力“十二五”规划 建设“四个示范区”

2010年4月7日,市委书记刘淇等市领导来到西城调研,提出了把西城建设成为 “四个服务”的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示范区和社会和谐的示范区。这样的建议也成为了未来西城的发展方向。在谋划“十二五”规划时,西城区将着眼点放在了全面推进四个示范区的建设上。

建设率先实现“三个北京”目标的示范区。区长张建东说:“抓住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契机,深入落实‘三个北京’的发展理念,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把握创新驱动、在‘发展’上出实效、在‘方式’上探寻可行之路,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优势资源聚集,等等;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国际化、高端化、集约化、优质化的发展方向谋划和推动区域发展;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金融街和文保区保护性改造试点两大关键问题,完善城市功能形态、提升城市价值,更好地体现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城市魅力。

打造以高端金融中心功能为主导的世界城市重要核心功能区。西城区将在深入挖掘区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资源观和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高端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以现代金融为核心的低碳型现代高端服务业,并形成对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金融业特色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总部集聚功能,强化总部配套服务功能,构建服务全球的商务支撑体系,引入更多的世界知名跨国企业总部,做强做大高端总部经济;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大力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产业增长潜力大、关联辐射效应广、能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主干产业,重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确保区域经济增长活力;加速对接国际先进领域,提升对外经济拓展能级,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提升金融创新国际影响;并将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支撑作为保障,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筑人才高地。

篇9

摘要资本运作主要指是运用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传媒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它是很艰难健康持续发展的,因此必须用资本运作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现状和困境,结合我国大力度扶持传媒产业政策来探讨传媒业资本运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利用资本运作更好地促进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关键词传媒产业资本运作现状趋势

传媒资本运作就是使传媒公司的经营性资产资本化,通过资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交易、转让等途径,完善传媒资源配置,扩张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提高竞争力。但我国传媒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本文结合了我国传媒业资本运作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为传媒企业提高竞争力以及扩大规模提供依据。

一、我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传媒产业将成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201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进一步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业,正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型朝阳产业。2011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交互竞争、相互促进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爆炸性增长。传统媒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多元化发展、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传媒产业成为我国扶持文化产业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进入历史性的高速发展时期。尽管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占经济产量比例较大的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传媒产业占经济产量比例还是偏小,制约我国传媒产业的瓶颈较多,其中传媒产业的资本运作模式和途径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

众所周知,资本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具有转化和驱动功能的、不可或缺的经济能源,尤其是在经济、市场、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一定程度上,资本对企业持续高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获得资本吸纳的能力,并持续优化资本结构,可以形成规模优势,为争夺与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实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保障。资本运作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基金投资和上市。

首先是国内商业银行授信一定的额度直接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这成为我国一段时期传媒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如《成都商报》曾经获得5亿元的额度,《贵阳日报》为3亿元,《哈尔滨日报》为5亿元。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加大对传媒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但银行对一些中小企业的有贷款偏见,加上我国传媒企业普遍规模小,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贷款少、贷款限制条件多的现状,往往难以用于长期投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传媒产业健康发展。

其次,通过市场运作获得国内业外资金,具有如下优势:第一可提高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竞争力;第二是强化财务杠杆的作用,对现有资产进行盘活;第三是推动传媒业的改革创新,从而促进新型传媒业务的发展和媒介之间融合。如今国内已拥有十来个文化产业基金,设立与募集的文化产业基金数额已超过300亿人民币。其方式主要有:一种是合作经营,即传媒行业采用各种方式,通过转让发行权、频道或者广告权等来换取资金的注入,或者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合作。这种方式较为普遍,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下一步是传媒企业的子公司直接上市,这样可公开募集资金,但程序很复杂,且较为困难。然后是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媒体通过子公司获得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对其进行重组,进入证券市场,这样就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融资渠道。如《成都商报》旗下的博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了已上市公司四川电器的2000万股国有股,从而成为四川电器的最大股东。最后是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的商业模式来吸纳资金。如《人民日报》的子报《证券时报》与已上市公司振华科技进行合作即采用的这种方式。

最后一种方式也是每个传媒企业的梦想――“上市”,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实现企业上市目标。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已经通过产业振兴规划,指出要降低准入门槛,吸收更多的资本进入政策所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如乐视网(300104)、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广电信息(600637)、中原出版传媒借壳入主ST鑫安而变为大地传媒(000719),新传媒(601801)、中南传媒(601098)、凤凰传媒(600928)等传统传媒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2012年,新华网、人民网计划在上海交易所IPO,此外还有北方网、大众网等将陆续登陆A股。

传媒企业能够通过企业资本运作,将企业做大做强,而上市就是重要途径。上市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带来大量资金,二是优化公司内部结构,三是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加无形资产;四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激励机制。目前国内传媒行业上市的渠道重要是在国内 A股上市(含创业板)以及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上市渠道。

二、资本运作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传媒企业资本运营现状,结合我国对文化传媒产业的重视,我国传媒企业将面临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保障和提升主流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能力,是许多主流媒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以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电信平台和广电平台为主要依托的新媒体行业日新月异。传媒企业的文化特征更加明显,整个行业的内容、服务、渠道、资源整合将持续增强。因此,传媒业资本运营方式和环境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朝以下趋势发展。

第一,在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策略的扶持下,国家对传媒业的大力支持将使传媒企业的贷款环境将有所改善,信贷数额将显著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传媒企业一方面要抓住历史机遇,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治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诚信才会有更好的贷款环境。

第二,在市场体系下,直接融资及其市场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融资是传媒企业的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状下,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的传媒企业,取得了筹集资金的平等权利和机会。通过直接融资,打破了不同所有制和行政地域分割所造成的壁垒,使资金在流动中不断优化组合,促进传媒业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提高。

第三,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跨业的并购、联盟,从外部获得更多的资源,为更广泛的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和完善产业链提供了可能。因此,传媒企业会进一步加大重组兼并的力度,通过重组兼并实现传媒企业集团,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本实力,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力。

第四,随着传媒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例不断加大,巨大的市场空间造就巨大的投资机会,银行投资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与传媒企业的合作会更广泛、更深入,通过合作、参股、控股等资本运作形式来筹集资金成为一种更重要的资本运营方式。

第五,传媒企业的上市会规范化、制度化,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到的资金所占的比例会增大。企业资本运营方式多样化,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本价值,减少资本运营成本,增加连续盈利能力。

一个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是资本运营水平,传媒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缺乏有效的资本运作将难以发展。企业上市将于今年来临,同时并购整合以及板块扩容也将成为其关键词。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很多高科技产品得以涌现,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以及网络视频等。而对于国内传媒企业而言,通过上市融资从而借助我国资本市场,投入到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和运营当中,有效提升企业新媒体业务技术服务以及营销能力,构建出新媒体产业链,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将会成为战略转型的必要路径。

总结:传媒业是具有高回报率的朝阳产业,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推动下, 资本运营是其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现今中国传媒业已经进入了资本运营的实践当中,并且不断在调整和适应我国市场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融资渠道变得多样化,跨地区与跨媒体的合作经营对我国传媒业的资本运营大有裨益。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发展必然也会存在问题,因此资本运作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传媒业只有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才能为我国传媒业资本运作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妍,莫林虎.默多克新闻集团资本运营对中国媒业的启示.金融经济.2010(6).

[2]张锐.中国传媒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声屏世界.2012(3).

[3]王尊长.中国传媒业外资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湖南大学:传播学.2008.

篇10

一、充分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河南农业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生产经营规模太小。河南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居住分散,不利于非农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要靠多数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来解决,而不能靠在农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因为在农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必然导致非农产业的布局分散,这种布局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符合非农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河南过去在分散发展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应当吸取。究其原因,就是不按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办事,凭主观愿望想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在农村就地实现富裕。所谓规律和趋势,就是把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减少农民数量,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其中的主线就是农民向城镇的持续稳定转移,就是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是农村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从短期内的静止状态看,城乡关系是一种统筹关系;从长远的动态发展趋势看,城乡关系是一种消长关系。除了城中村、城郊村、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村之外,绝大多数农村将随着农民向城镇的持续稳定转移而缩小乃至消亡,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逐步走上专业化、标准化的规模经营之路,而不是普遍的兼业经营,这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创造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二是分散型农业人多地少,比较效益低,种粮收益低,多数小规模种粮农户必然向城镇转移;三是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在非农产业无基础、条件差的农村分散发展,成本高、风险大、速度低、效益差,在非农产业有基础、条件好的城镇规模发展,成本低、风险小、速度高、效益好。村庄的规模小,改善民生的成本就高。相比之下,城镇由于规模较大,非农就业岗位比较多,增加收入比较容易,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生产生活的条件比较好,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较强。

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成正比,即城市化率越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就越高;城市化率越低,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就越低。2010年河南的城镇化率为38.8%,比全国平均水平49.68%低10.88个百分点;同期河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6%,比全国平均水平43%低14.4个百分点。这二者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主要是城镇化率低导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低。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要求看,通过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生活要比让农民在农村就地改善生活条件成本低、效益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句口号,更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揭示了发展规律和趋势。

二、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工业化主导与城镇化引领的关系,必须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一方面,城镇是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工业要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依托城镇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建设发展产业集聚区,吸引企业集中、要素集聚,需要城市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金融、商贸、物流等方面的支持。筑巢引风,这个“巢”只有依城而筑,才能有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引得来“凤”。例如富士康人驻河南,首先选择郑州作为落脚点,就是因为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基础设施条件好,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比较高,有利于企业发展。在沿海和境外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的大背景下,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目前河南有100多个产业集聚区,总体来看,离中心城市越近发展就越快,离中心城市越远发展就越慢。

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必须注重产业支撑。农民向城镇转移,前提条件是城镇有收入较高的就业岗位。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由于产业支撑乏力、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导致出现较大规模的贫民窟,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也因为失业率高而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的产业发展问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产城融合。

三、重点发展各级中心城市

从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发展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城市群。首先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然后是中心城市的产业、人口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形成与中心城市密切联系的卫星城、新城区,进而形成都市区。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吸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最终形成城市群。

推进城市化,首先要在做大做强现有中心城市上下工夫,而不是增加城市的数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产业结构层次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城市越小,经济效益越低,产业结构层次越低,创新能力越弱。1000只小舢板的战斗力不如一艘航空母舰,一群绵羊斗不过一头狮子,200个5万人口的小城镇,其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远不如一个1000万人口的大都市。大城市的服务业高度发达,农村的服务业很不发达,根本原因就在于城市是大规模集中,农村是小规模分散。一般认为,20万人口规模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临界规模,就像原子弹的爆炸原理一样,要想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核爆炸的目的,核材料的体积必须达到临界体积。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超过20万以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20万人以下的城市第三产业很难有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这样。例如很多大城市都在修建地铁,而在农村建地铁的几乎没有。很明显,在规模小、人口分散的农村建地铁很不经济。因为修建地铁每公里成本高达5亿元,运营的盈亏临界点为每小时3万人左右的客流量,中小城市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量,农村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在农村强行建设地铁必然亏损。所以,国务院明确规定人口规模300万人、年GDPl000亿元、年财政收入100亿元、每小时客流量3万人以上的城市才能建设地铁。这不是对农村、农民不公平,而是尊重规律。同理,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等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城市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效率就越高。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长阳县上世纪90年代提出“把教育办在贫困农民的家

门口”,让贫困农民的孩子“人人有学上,个个有课桌”。他们多方筹资在县里的贫困村办了73所希望小学,现在已有50多所被废弃,剩下的也因学生少、规模小而生存艰难。与此相反,河南省平舆县集中在城镇兴建寄宿制学校,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好。如果我们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在郑汴新区建设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内的中原教育基地,在其周边配套建设教育住宅小区,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生前来接受教育,吸引相关人员在当地租房、买房,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

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看,首先是尽快做大做强龙头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是目前我国的三大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的突出标志就是拥有大而强的龙头城市,长三角有上海,珠三角有香港、深圳、广州,环渤海有北京、天津。武汉之所以被国务院认定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主要原因还是它规模大、实力强。相比之下,中原经济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龙头城市规模小、辐射半径小。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郑州首先要崛起、振兴,做大做强。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当务之急是做大做强龙头城市。如果郑州都市区能够达到2000万人口规模,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其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周边地区的向心力就会相应增强。河南省辖市的平均规模大于湖北,城镇人口也远远多于湖北,但国务院仍然把武汉定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根本原因就是河南的城镇体系不合理,导致省会郑州规模太小、实力太弱。

前不久我带队去贵州、广西学习考察,感受颇深。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倾全省之力建设大贵阳,要把贵阳打造成为1000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个数字接近贵州全省常住人口的1/3。一个贵阳市规划建设5个新城区,要以贵阳的发展带动黔中经济区乃至贵州全省的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支持贵阳发展的工作会议,建设用地指标、环境容量、大项目均向贵阳倾斜。广西高度重视城市的规划建设,南宁、北海城市新区道路红线很宽,道路中间的绿化带在10米以上,这就为以后的道路拓宽预留了空间,他们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郑州出现堵车等城市病,不是因为城市规模太大了,城市化速度太快了,而是因为城市规划水平太低了,规划思想过于保守,远远滞后于城市化的要求。如果十几年前,我们就按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河南的发展趋势,预见到郑州将成为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太都市,汽车将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从而设置足够宽的道路红线,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预留足够的停车场,今天的郑州决不会这么堵。所以,我们决不能因为出现了“城市病”就放弃发展大都市,而是要通过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来防治“城市病”,用发展的眼光面对前进中的问题。拉美、南亚等一些国家出现的“城市病”,均与其规划建设管理不力、产业支撑乏力、缺乏城乡科学统筹有关。只要我们重视产业支撑,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科学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有序持续稳定转移,就能够防治“城市病”。

其次是做大做强其他省辖市,再次是县级市、县城,最后是特色产业乡镇。产业和人口,能够集中到郑州的,不要分散到其他省辖市;能够集中到省辖市的,不要分散到县级市和县城;能够集中到县级市和县城的,不要分散到乡镇。

四、把统筹城乡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上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产业集群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上减少农民。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促进耕地向留下来的农民集中,逐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放在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上,通过转移让多数农民实现非农就业,尽快增加收入,过上城市生活,以更低的成本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

在农民不断减少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土地整治复耕,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提供条件。要与建设用地规划相适应,制定、落实土地整治复耕规划,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复耕宜农土地,使农村耕地增加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城市周边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城乡耕地占补平衡。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的机遇,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以化解先复耕后占用的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非农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村镇,农民可以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建设新农村社区节约土地。而那些离城镇比较远、非农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比较差的村镇,应当引导、帮助农民异地转移,主要是向郑州都市区、其他省辖市、县级市、县城和特色产业乡镇转移,不宜过度强调就地就近转移。如果不加区别地强调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必然导致非农产业分散发展,这与非农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趋势相背离,不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结构升级。有个省辖市提出要规划建设1050个新农村社区,给每个远离城市的新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这个设想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要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分散建设产业集聚区,投资来源、能否持续发展都是问题。

在城市化速度的问题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河南“十一五”期间年均1.7个百分点的城市化速度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日本1949年至1959年城市化速度年均2.9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城市化速度最高达到3个百分点,韩国1960年到1990年年均城市化速度为1.8个百分点。韩国崛起的主要经验是大集团带动的工业化和大城市带动的城市化,而不是新村建设,中国学习韩国的新村建设是舍本逐末,学错了地方。

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恒久的良知

写下这个题目,我突然想起一句有关钻石的广告语:“钻石恒长久,世代永留存。”所谓钻石,应该是石头的一种。那么,为什么钻石能够恒长久,其他的诸多石头不能恒长久呢?其答案尽人皆知,因为钻石坚硬、纯洁、晶莹,有一种灿然锐利的光芒。钻石一般不大,但其品质高贵且不艳丽,可以与人类稀有的精神互映,因此才得以世代永留存。与之相应,在人类诸多精神品质中,也有一些钻石级的精神,雷锋精神,应属其中之一。

会不会有人这样想呢?我想会有。

我的这种想法近来得到实际的印证。报载,雷锋的故乡长沙市决定把雷锋精神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名片永久传承。这事是做对了,有远见。长沙是人文荟萃之地,有名望有高贵品质的历代人物应该不少,为什么要把雷锋精神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名片呢?我想,这与时代的需求有关,但绝对不可能仅仅是因了时代的需求。对此,长沙人是怎么想的,不好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长沙人肯定想通了雷锋精神的宝贵。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中的钻石,也应是人类精神品质中的钻石,可以永久留存。

那么,雷锋精神的哪些品质似钻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