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在线课堂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在线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在线课堂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对称性;简单性;统一性;数学美

亚里士多德曾说:“虽然数学没有具体提到美,但美和数学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感性和理性的呈现,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把握对称性、简单性、统一性等数学美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使初中数学充满美的因素。

一、数学具有美观的对称性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变得复杂一些,深奥一些,如果学生无法好好吸收数学知识,那么就不利于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为了学生能好好学习和吸收所学知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欲望,学习数学。众所周知,具有对称性的东西总是招人喜爱,例如五角星、正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不仅在数学领域中出现频繁,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在数学领域中证明,在生活领域中运用。几何图形具有对称性的数学美。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利用几何的数学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画出几个具有对称性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来说是否对称,如果是又从何处体现。由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例题证明来解答学生疑惑。当学生学会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几个不规则图形来告诉学生外形美观不一定是正确的,对称要用美学观点猜测和认识数学规律,再进行证明和检查。这说明美观的对称性不仅需要通过眼睛判断,还要通过实践证明。通过几何来传递对称美,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轻松欢快的感觉,这就是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具有对称性的东西总会让人多看几眼,多思考几秒。如此美观的对称性强化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数学具有美好的简单性

面对一件事物,所有人都希望简单处理,而不是复杂化,使其增加困难。说话是一门艺术,复杂东西简单化是最好不过,我们的数学学习也应该如此,也可以把看起来很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数学知识理论在学生看来都是复杂枯燥的,教师要想让学生改变这种观点,可以指导学生把复杂的知识理论简单化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文字转化成字母图形等形式,使其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材中等腰三角形性质写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如果单用文字叙述或许很多学生看不懂,但教师在讲解这一性质时把文字转化成图形和字母的方式表达就很明显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举一反三很快就能学会这个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于数学的其他知识点,这样学生眼里的数学不再枯燥复杂而是有趣神秘,数学理论充分体现的简单美好,体现数学简单性的魅力,把复杂的数学理论简单化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

三、数学具有美妙的统一性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不停地探索和补充数学理论,使之能够正确、完整,也许这就是数学的最高品质和数学者的最高精神境界。所谓的“统一性”不过是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构成的一致性,统一美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是最广泛的,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整合,并有机联系在一起,发现其中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握和学习。例如,在初一数学教材中第二章“有理数”的学习中,教材中引入负数的学习和我们小学数学正数、零的学习得到了统一,他们统一称为代数。课堂上教师把这些知识点统一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明白代数在这一章的重要性。美妙的统一性在我们的数学学习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知道统一性的美妙之处并充分结合运用。

在初中数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的数学之美是非常重要的,初中作为我们学习的中期阶段,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初中对学生数学美知识运用的奠定,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向我们传授的对称性、简单性、统一性等数学美的理念,让我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美,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爱上数学并运用于生活中,为未来的社会添光加彩。

参考文献:

[1]魏均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8).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52-02

影响数学学习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求知欲望、意志力、动机和兴趣、自信心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用数学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兴趣,用巧妙地课堂教学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但是现在的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研究表明:被动接受的知识易遗忘,不能灵活的应用;而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易记忆,易灵活的应用于实践中去。应用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者的转变,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独特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特点,我们在考虑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时,重点应研究四个方面:①科学安排一节课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性;②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适当“逼迫”学生产生“头脑风暴”;③精心设计安排练习,灵活运用获得的知识;④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进行各种认识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而电教手段的应用,可以节约传统的板书、画图等的时间,从时间上使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变长”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提供图像、动画等,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教学重点、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时,我就会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作用。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其重点是:通过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两个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此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用用多媒体显示:画出一个角与已知的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然后在这个角的两边分别截取两条线段与已知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连接成三角形,最后把这个三角形与已知的三角形放在一起,看是否重合。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上述方法再做一遍,结果当然是肯定的。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对此类题目的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会得心应手。

4.利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使练习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时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电教手段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反复练习等,从而提高课堂练习效率。同时,为我们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体现教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是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与形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函数部分,既利用代数的性质研究相应的图像,使图像及其研究实现了“代数法”;反之,又给代数问题以几何解释,用图像反映代数问题的直观意义。函数的另一特点是把曲线看作点按一定的条件运用的集合,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它的性质,所以具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初中美术;体现方式

一、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初中美术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适应风云变幻的教育发展形势。教育的基础学科就包括了美术教育,对此,美术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可能的办法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连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己就是“美术课堂的主人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去。美术传统模式转变为创新模式就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时代的课题。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体会到乐趣并且自觉地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美术教学的模式。

二、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创新集中体现

(1)从

兴趣着手。古往今来,大人物所创造的成功,其根本来源就是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铺垫,就如同炒菜不放盐一样,过程就会枯燥无比。同样记忆也来自于兴趣,如果对一件事物不感兴趣的话,人的大脑是无法记住这件事物的。应把学生置于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作为牵引,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融入到美术学习之中。这样即使学生的画看起来颜色和比例不是那么协调,但它切实地表达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对世界的感悟。虽然作品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这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带来的鼓舞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学生对美术的探索就会变得自然和合理,并以更加浓厚的兴趣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

(2)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多媒体的出现,使初中美术教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画面和教材内的内容几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教学课程中的较抽象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老师教学的内容和真实作品的面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拥有广阔的思维、广泛的视野,同时,其思维定式也将被打破,一些平常觉得难的地方也会逐渐融会贯通。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美术内涵,实现教学者的教学目标。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还较弱,多媒体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比如给学生看一幅描绘春天的作品,结合教材内容,用多媒体工具将这幅作品再现出来,这样自然而然的,学生脑海里就会描画出春天的景色,就会画出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门非常特别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审美能力。独特的线条和充满各种生活气息的鲜活画面,不仅能使学生享受到美,还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并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利用课外时间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并让其投入到社会当中,让学生从中国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创作,这样他们的审美能力就会渐渐地提高,他们创造出来的美术场景就是生动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爱慕从而去追求它,这样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如果让欣赏美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的话,那么教师的目的就可以说是达到了,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就会是适合学生的。

综上所述,创新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的广泛利用是无法更改的潮流,是美术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课题,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新型的美术教育方式会使得创造力重新回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应学会放手,试着让学生自由地在美术创造出来的美丽环境中行进,一步一个脚印,真正给学生带来开放、快乐、生动的全新教学模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永强.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19.

篇4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物理课堂 教学环节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已进入很多学校,多媒体教学也进入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由于我校物理教师积极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十多年来,我们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想和技术,蕴育长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象高峡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遏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师中的普及应用,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教学相长,有些学生创造的课件,充满了新意,令教师都感到十分惊奇。多媒体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它既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也能为应试教育服务。多媒体能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是师生共渡的生命过程,再好的教师,再好的课堂,由于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教学过程,用粉笔和黑板会显得缺乏生气和苍白无力。多媒体课件由于它的可选择性和良好的交互功能,为每一位教师独立自主地上课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师生共同参与多媒体教学,不仅产生了物化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勇于进取、不断探索的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而这正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新授课前的导入,目的是回忆与新课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导入内容一般不需要保留在黑板上这时可利用多媒体,因多媒体有再现性:设置返回按钮,退出后可重新返回,所以多媒体可以随时提取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沟通彼此知识间的联系,既节省板书时间,又不占板面。对于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来说,受他们的生活阅历的限制,某些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只是在头脑中有很粗浅的认识,情境不够完整,细节不够丰富。而且自然界的现象,又有很多不可能直接在物理课堂上原样展示。而应用课件的手段,可以生动、丰富地虚拟情境,可以用电脑展示静态的文字、画面。还可以展示动态的录像片段、动画片段,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来发现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在生活、自然情境中发现有趣的物理问题。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讲授新课,突破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提供有指导性的画面,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形象的说明道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大气压强”这堂课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一般 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 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 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 概念的理解。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擦黑板的不方便,为课堂教学增加知识容量,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达标测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探索精神

现代教学不仅讲求高质量的“讲”,更讲求高效率的“练”,多媒体具有高效性,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达标手段。对于判断改错题、填表揭示规律题、看图列式题、课外思维发散题等,若使用多媒体实可拓展视野,增强观察效果,同时还可独立操作多媒体,增长了学生使用电脑的技能。传统教学的反馈形式通常是板演、课练或提问,这样的反馈缺乏多向性和高效率,利用多媒体反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电脑上演算,可以及时反馈和批评,使尽量多的同学得到尝试的机会。众多教师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的达标测评可使课堂效率提高到传统课堂的两倍多。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具有新奇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材料,可以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包括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提示过程等,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并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相对运动的内容我们即可应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境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把存在于头脑中的想象情境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利用动态的变化,立体的感觉表达出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意境,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教师运用高新技术,其本身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求知欲的启发和最好的榜样。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多媒体展现的物理过程和控制条件下形成的物理变化以及通过三维立体图像展现的物理情境都会给同学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与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可能,效果自不待言。

总之,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不论是有形教学资源还是无形教学资源,都是学生认识的媒介,它们对学生的学习都能起到辅助作用,各有优劣。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使用的“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篇5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1.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不足

1.1 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状况下,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在对知识的接收上表现的过于被动。这样一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书本,学生每天都是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学习,再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存在着大量枯燥的理论、定义与数学公式,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之下,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1.2 教学资源的限制

在大多数学校,初中数学的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教室,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存在着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仍然停留在课本、作业、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而这些教学资料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所学习的内容、供学生练习的习题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在匮乏的教学资源之下,学生的知识面往往较为狭窄,所掌握的内容往往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成绩的进步。而如果在课堂上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则会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1.3 信息技术不足或利用程度不高

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当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仍然没有配备较为齐全的信息教学设备。而正是信息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仅仅只能通过口述、粉笔与黑板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来,由于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学生的吸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又会对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尤其是对于教龄较大的一些教师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或者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不高,即使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只是偶尔使用,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并不是很高。

2.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建议

2.1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通过理论的讲解来传授数学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工具也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仅仅只有书本、黑板、粉笔等。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丰富性与有趣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吸收效果与学习兴趣造成消极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来说,它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定义、公式运用丰富有趣的方式进行呈现,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吸收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垂线"这一课时,教师若一味的讲解垂线的定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混淆概念。而如果可以对多媒体投影进行有效的利用,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垂线图形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图片中画出相应的垂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结合垂线的相关定义进行解释说明。这种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吸收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

2.2 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活动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有时间、地点与教学资源等。而正是这些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将思维发散开来,久而久之便思维僵化,缺乏探索能力。而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则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避免。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教学网站,将重要的数学教材与资料以课件的形式上传到这一教学网站当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做好为学习课程的预习工作、了解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等。除此之外,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线向老师提问,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在线解答,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提出疑问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之中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散,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探索精神。同时,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2.3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数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逻辑性强、理论性强等。在课堂之上,教师受到数学科目本身特点的束缚,难以将课上得丰富多彩,教学课堂往往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而多媒体的应用,在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局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不足,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限制、信息技术不足或利用程度不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三个角度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篇6

一、利用微视频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视频主要是以教学应用、学习为主要目的,通过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方式讲解知识点。这种微视频技术可以打破教师课堂主宰的局面,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课件,包括课前预习、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三大板块,难度逐级增加,内容层层递进,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层次练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视频技术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二、利用微视频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构建

一、问题提出

从2001年开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基础教育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作为基础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数学课程也不例外。新课改倡导初中数学课程应该从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出发,通过科学启发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数学课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使教学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灌输式”教学方法。许多数学教师上课唯一目的便是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解题,可以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至于学生提出问题、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则是无关紧要的。长此以往,课堂成了教师训练学生解题技能的场所,学生成了教师灌输解题程序的容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减弱。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寻找一条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一条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全新思路,显现了摆脱教育困境的一线曙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是由数学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同时也适应了学生知识生成的需要。可以说,初中数学教学的特殊规律,使得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式虽然是在近代才得以提出,但是其主体思想源自古代。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先哲孔子便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下之意是指,非要等到学生出于这种“如饥似渴”、迫切要求解决自己难题时候,才给与启发引导,这就是启发教学的艺术。在西方,启发式教学也有一定的渊源,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开创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苏格拉底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问答的方法探求真理,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要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教师只是起到产婆的作用。现代启发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的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智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总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凡属使用得体、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本质的因素,即不是依靠灌注,而是较好地发挥了启发性的作用。启发性既要贯穿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也要指导数学课各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考察,它可以说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所以说,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是完成现代化教学任务的一般方法,又是综合了各种具体教学法、结合了多种教育学思想特点的一种教学论思想。

说启发式课堂教学方法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这表明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各种各样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实质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说启发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还明确告诉我们,在讨论教学方法之时,绝不能只讨论这样那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方法,而忘却了至关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如果离开了启发式这个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或者基本的指导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离开了实质,单纯地运用这样的形式,那样的方法,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即使看起来花样翻新,课堂热闹,但是对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全然无用,那同“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三、初中数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构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启发式教学。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那些途径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1.因人循序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候应该注意初中生的整体特点。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理解、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才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将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启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2.善用时机

实践证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实际,有利于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心灵的乐曲,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讲课节奏、留有学生思考余地,善于运用时机。原则上说,当学生积极要求解决自己所带有的问题,但又难以解决,表现出迫切地期望解决问题时,才是启发最佳的时机,才是需要点拨的时候。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时。我先通过复习等腰三角形性质,使学生明白: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设问,反过来,能否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这时学生会好奇,便会积极思考,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后发现结论。

3.内外结合

课堂是启发式教学开展的主阵地,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多给学生一点主动权和独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设想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一员。此外,启发式教学还应该重视课外教学,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也可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形成一种正态良性的互动循环。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我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某商店以64元卖出一件衣服,盈利了60%,问该件衣服进价是多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星火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台灯,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亏情况如何?”这样的问题设计紧密联系实际,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问题本质,从而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4.精选实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思维,必须有可供思维的材料。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思维,离开适当的材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会枯竭、停滞的。脱离实际,没有感性材料作为基础的课堂讲授,是违背学生认识规律,因而是不会有启发性的。但当前各种辅导用书、视频资料汗牛充栋,如何在这些资料中精选实例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候不加选择,各种素材堆积在一起,杂乱无章,同样是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所列举事例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第一,举例要有典型性。所谓的典型性,是指对同类事物的代表性。典型事例能集中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即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他们确切地揭示所要阐明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实质。这对于调动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关内容时,很多教师常常感觉到很抽象,难以充分的讲解。鉴于此,我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由此引申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存在吗?第二,存不存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学生就有争议了,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必须拿出证据,因而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调动了。这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四根长度为4厘米、5厘米、9厘米、11厘米的四根木条,让学生任意拿出三个来拼成三角形。通过这个典型的事例,学生们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三条线段可能围不成一个三角形。接下来,通过我的分析讲解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第二,举例要有趣味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举例的趣味性,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仍然怀有一定的童趣,并且对于形象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在讲授课程中,可以选择来自于实际生活,具有趣味性的例子进行教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授“直线”一课时,学生对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种简单而抽象的概念没有太多的印象,甚至与“直线公理”相混淆。于是我列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加以讲授,穿珠子时,穿在线上的珠子是“点在直线上”;散落在一旁的珠子是“点在直线外”;汽车在马路上跑是“点在直线上”;出事了开到田里去了是“点在直线外”等等。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例子列举,学生深受启发,并且对于学习几何也充满了兴趣,学习兴趣高涨。

5.养成气质

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研究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启发式教学较为核心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经验的人,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几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可见,有时将问题合理地转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措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要想实现自我启发、自我提问的目的,这需要过程、时间和空间,需要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理论和实践做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数学概念的学与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凌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启发学生提问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 叶小英.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4] 杨 超.浅谈初中数学的启发式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1

[5] 谢应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篇8

关键词:应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改革之下,很多教师对合作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被广泛使用。在数学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关键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一、初中数学教学使用合作学习的意义

1.目前国内初中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技能相对比较缺乏,对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很多相关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合作教学在未来的教学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对合作学习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加入合作学习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挑战,不但符合当代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今后教学的发展需求,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2.在传统教学当中,通常采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模式,对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给予忽视,即便有些教师对这个现象给予关注,可是大部分都是采取批评的态度,认为这种互动对课堂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也是普遍存在的。不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是逐渐转变为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不应该只是对学习成绩给予重视,而忽略教学的情意功能。相关学者认为只有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成绩提高。如果学生被迫进行学习,那么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合作学习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课堂教学充满情意色彩。

二、合作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采取小组互动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进行分组,在分组当中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互动教学。分析以后要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温习,使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合理的讨论,并且能够得出正确答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把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2.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当中竞争方式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例如,数学课程当中的公式就非常重要,其中有其列法和解题方法。所以,教师要根据上述内容采用竞争模式来进行合作学习。采取这种方法,首先要合理有效地分组,分组完成以后,教师根据方程标题来给予分析竞争,看各个小组解析方程的时间多少,进而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这个教学当中,各个小组在解析方程的时候由于需求会产生一种互动,并且在互动当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同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使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3.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当中得以使用,数学作为使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就更加需要使用。教师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以外的生活当中得以运用。更为关键的是,教师采用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互动学习,使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清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之下的一种关键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教学当中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在互动当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突出教师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不可动摇,对于教师所讲的一切,学生都不敢质疑,导致有些学生有问题也不敢多问,在数学的学习中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而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打破这种现象,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入,在数学学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初中数学教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情境教学、多项思维导入、生活情境、提问策略等相关知识的导入,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有所熟悉,所以对事物的学习能力引入更多的个性化思维,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如“平行线”这一概念的引入,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学生了解的是数学概念,对其属性和基本的应用了解不到,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运用相关的情境引入,学生对平行线有立体的认识渠道就会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发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究

(1)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运用与以往不同的思维方式。正面的思维方式的运用策略是根据已知得到答案,但是逆向的思维方式是通过答案找到要推导的已知条件。两者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字思维的敏感度,同时逆向思维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2)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小明和妈妈晚上去散步,15分钟后达到小姨家,小姨家和他们家的距离是900米,妈妈中途回家,小明和小姨玩了30分钟以后也回家,在20分钟以后到家,要求在线面直角坐标中表示出离家时间和距离的相互关系。先对几何图形开展直观分析,因为几何图形的很多已知条件能够通过图像转化,所以通过图像的直观分析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到题目中要推断出来的位置条件,同时运用代数的抽象分析和逻辑性开展推导,可以避免几何的直观性所带来的约束,同时突出数形结合的优势。

3.提问教学策略的引入

初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学生能够得到的提问锻炼机会很少,教师适当的时候要给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供主动提问的机会。学生缺乏机会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所以对待事物的整体感知度不是很高,问题也想得不够深入,很浅显。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师生关系不平等和教学氛围不合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和学生接触,尽量和学生保持平等地位,这样学生才能够把自己的疑问勇于提给教师,教师初期开展提问教学的时候运用讨论式教法方法,可减少学生的恐惧感。学生应把提问当成日常学习环节中的一部分,不要当成生活的负担。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多媒体整合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速度的不断加快,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中学阶段的教学课程中。在整个过程中,中学教育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重点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我国的教育部门明确表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①。”为了能够尽快的达成这一教育目标,国家政府在最近几年来拿出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来支持中小学院校校园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的建设与购买,为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深入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制作数学课程的教学课件,一方面可以有效满足于初中生的好奇心与喜爱新鲜事物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有声有色且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由教育者所创设的各类教学活动中。

2.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重束缚,大大提升数学教育者的教学灵活性。由于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去主动的观察和验证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3.有利于师生协作式学习的开展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认知水平来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教育者也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加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当前的授课重点与教学模式,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企及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数学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授课质量与教学课件的优劣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教育者在对数学课程的教学课件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课件内容布局的合理性,要让整个界面看起来非常的简洁大方且清晰明了。一般情况下,很多教育者都为了能够让课件内容看起来更加的丰富,都会选择在其中加入一些与授课内容并没有多大关联性的图片和动画,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让整堂课程看起来毫无重点可言,给人带来一种花哨无实之感②。

信息技术的应用着实对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调整好信息技术与课程重点之间的关系比重,并且要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推进。

2.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教育者应当去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正面价值,要尽可能的避免过分夸大新信息技术教学作用的现象出现。在针对数学课件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将声音信息、图形信息以及动画信息巧妙的整合到一起,在着重凸显出数学知识重点的基础之上确保教学情境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那些抽象化的理论性数学概念直观性的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数学教育者还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机密结合,要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来对课堂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均得到较好的锻炼。

例如在针对“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这一课程展开课程设计时,虽然在教材中能够从多个不同的方向来看到画面展示,但是学生却很难将不同方向看到的视图想象成为一个完整的立体图形。教育者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课件中从物体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时,应利用光束来表现视线,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图形的形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