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思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马克思毕业论文

篇1

1、公共课考3~5门左右,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的。一般理工类的专业还会增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科目的考试,偏应用性质的专业还会开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者《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2、专业课考8~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如法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

3、换考课程考3~5门左右。换考课程:换考课程是指英语自学难度大的考生不考英语二而多考几门其他课程替代英语二的学分,一般是考3到5门课程。

4、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一般不计学分,是自己自考所有课程的总结,就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一个论文命题并展开论文,一般是毕业前的最后一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马克思;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

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兰省的特利尔城,生长在开明的家庭,从小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教育。1835年8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写下了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青年马克思以冷静考察的视角,展现其立志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和价值理想。从发展历程的其他著作看,《考虑》虽然没有严密的理论论证、严谨的篇章结构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却以青年的热情、犀利的文笔、高远的志向、澎湃的热情阐述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指明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文章对改变当代存在着理想缺失和信仰失落的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定位导航作用,尤其是从事基层农村工作的青年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如何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合理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启示

从对《考虑》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村官应严肃思考和认真权衡的内容之一是影响职业规划的主客观因素。

首先,从主观因素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在择业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主观愿望有清醒的判断。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调查分析看,部分青年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这是我国当下困扰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于个体规划的错误认知往往来自于青年大学生的虚荣心、狂热、冲动和幻想。假象直接干扰和误导了青年人做出正确的规划。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在规划职业时,“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热情的东西”。马克思也指出,“不仅虚荣心能够引起对某种职业的突然的热情,而且我们也许会用自己的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虽然这些是很光辉的,但是它不能持久,甚至会“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理智无法支配它,从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要认真、冷静地思索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没有被以上所述的主观上的错误认知所蒙蔽和干扰,如果有,青年人应该在择业时,竭力排除这种主观上的干扰,不从一时的感情出发,不从虚荣心出发,更不要从名利出发,而应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真正使我们感兴趣的职业。

其次,从客观因素分析,在严肃思考的基础上排除了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后,当代青年大学生还应认真分析职业规划的客观可能性。马克思在《考虑》中提醒青年人规划职业时要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是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这实际上是告诫青年规划职业时要立足与社会现实坚实的土壤,而不能靠冲动和幻想。只有结合主客观条件,才能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变得高尚,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尊严。马克思在《考虑》中阐述青年择业观时还带有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烙印,但决不能把马克思对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的先天限制性解读为宿命论或抹杀人选择职业的能动性。从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的文本中,不难看出他在《考虑》中所论述的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实际,实质上已经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

二、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理想的启示

对职业理想的确定除了有内在自由的要求,有严肃独立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目的和目标的确定。什么才是真正使人伟大的职业理想呢?马克思回答,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个人的自由与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价值实现。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代大学生村官的自由和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选择和从事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目标,高尚的职业目标不仅能够使个体克服基层工作中各种非马克思思想的障碍,而且使个体获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所带来的自身的幸福感。

尽管《考虑》中的思想带着浓厚的抽象人本主义色彩,但字里行间表现出了马克思为自己的理想而自豪、为自己的幸福属于千万人而快乐、为自己的理想而崇高。正是有了“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才能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有四十年完成《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与矛盾,指出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正是“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有尊严的职业”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村官选择基层就业并扎根农村面临着诸多职业困惑。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定位究竟该怎么抉择呢?大学生村官是不是有尊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官实践岗位上该如何有尊严的工作呢?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首先,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从事“有尊严的职业”与否的判断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定位。认为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跳板的职业定位,必定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村官“尊严”持无所谓态度的群体,也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一些大学生对村官的存在脱离了唯物史观的标准,以唯心主义的价值取舍为依据,以主观臆断取代对大村官“尊严”的理性思考。判断职业是否是“有尊严的职业”的标准理所当然的坚持实践的本体论的观点,即“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选择了“有尊严的”大学生村官却放弃了“有尊严的”实践,源自对自身能力的错误估计。在《考虑》中,马克思写到“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的职业热情和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参加到基层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却放弃了对职业尊严的追求和思考。仅以“工薪待遇”或“职业地位”否定了自身价值,并以此产生了对村官职业尊严的蔑视和遗弃,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对职业定位的错位和扭曲。马克思认为,“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塑造着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是决定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内在和本质的因素。大学生村官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是选择有尊严的职业和有尊严的工作的重要职业思想。

四、“最深刻的信念”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启示

职业信念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没有职业信念的实践活动无法抵御和克服各种职业困惑和阻碍,也最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04页)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可见,坚定的职业信念对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首先,“最深刻的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各种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形成高尚的职业精神。“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大学生村官如何调试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落差、如何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自我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次,“最深刻的信念”有利于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敬业精神是对公民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基本要求。职业信念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尊严的深度思考,职业信念决定了职业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有助于提升和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实践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5.

[2]陈玉君,黄利秀.青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1(5).

[3]蒙云龙.论青年走出选择职业困惑的路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篇3

论文关键词:中产阶级,国民学历构成,就业人口学历构成

 

一、问题意识

来源于英语的“MiddleClass”在中文当中衍生出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间阶级、中产阶级等相似的概念。阶级的划分标准,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1而学术界对中间阶层(中产阶层)的界定,有侧重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侧重于以收入和财产为标准的经济角度的,有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地位界定的2,而对中间阶层(阶级)和中产阶层(阶级)所涉及的阶级与阶层一般也并没有严格区分。本文不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主要指日本二战后高度经济成长期和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所谓“新中产阶级”(也叫新中间阶层或新中产阶层)。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高度经济成长期,直到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为止,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质增长率在年均10%左右,国民生活得以提高,形成“一亿总中流”的社会。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持续发展至今,国民生活亦得以改善。而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在中国复兴以来,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研究就成为社会学界的热点。抛开对“中产阶级”和“中产阶层”的严格区分,中国究竟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呢?

低文盲率体现的是教育的广度国民学历构成,而体现教育高度与深度的则为国民的学历水平。在产业社会不断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中,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产出,维持支撑产业结构的人才的基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试从国民学历构成和就业人口学历构成展开论述。

二、高度成长期日本国民的学历结构和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

1、高度成长期日本国民的学历结构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毕业论文格式。二战后,对旧有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扫除了军国主义,实现了教育民主化,使得日本的教育重新走上正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腾飞,教育也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在这个时期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为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不同层次的、足够的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日本社会中间阶层的形成,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1955~70年,日本高中毕业人数从71.6万人增加至140.6万人,增加了大约2倍,短期大学毕业人数从 2.8万人增至 11.5万人,增加了4.1倍,大学毕业人数从 9.5万人增加至 24.1万人增加了 2.5倍。 在此期间,日本的教育水平在资本主义各国中仅次于美国居于第2位。

大学及高等专科学校在学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日本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意大利

1960

0.7

1.8

0.5

0.5

0.6

0.4

1965

1.1

2.8

0.4

0.7

1.0

0.6

1970

1.6

4.1

1.0

0.8

篇4

本论文探讨了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人力资源成本的经济实质、及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对象及处理措施。

一、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

首先,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为资产,而传统会计则作为费用。所以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确认人力资源是否是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据此定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因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的;而且,人力资源的成本,即企业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支出都是能够以货币计量的;还有,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一旦劳动者被企业雇佣,他的劳动力事实上就已经为企业所控制,在劳动契约解除以前,劳动者不能再自由地向他人出售劳动力,特别是正常上班时间,劳动者的时间和所做的事都不能为自己所控制。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其次,人力资源应属企业的无形资产。因为,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具有无实物形态、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而持有、可以在一个以上的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人力资源符合上述定义和特征:人力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人力资产本质上是指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潜力,这种能力、潜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人力资产是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管理的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投资的受益期通常在一个会计期间以上,服务期低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员工的工资等支出一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予以资本化;人力资产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是很难估计的,另外,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大,使人力资产的受益期事实上也很难确定。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应属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经济实质

马克思指出:“按本文由收集整理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减去剩余价值,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上耗去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只是补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商品的成本价格。”在这里,被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的“成本格”的那部分商品价值,指的就是商品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作为一种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在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把握上,要注意两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基本的经营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商品,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同时要以产品的销售收入抵偿自己在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所支出的各种劳动耗费,并取得盈利。人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指主要研究有关人力资源投资支人力资源会计论文出的计量、核算和报告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目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在经济工作中起到愈来愈大的作用。

但二者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二者都是市场经济,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价值、成本、利润等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只是它们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有所不同。二是人力资源成本与一般商品成本有很大区别。一般商品的理论成本由两部分组成:(1)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2)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因此,一般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可以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所耗费的资金总和”。但人力资源与之不同,它在使用过程中为商品创造了价值,也为自身创造了价值,但其本身不仅不会发生耗费,而且还会增值。综上所述,可以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为商品创造的价值和为自身创造的价值的货币体现,即企业在取得和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对象及处理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也就是人力资源成本包括的内容,即企业为取得和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招聘、录用、教育、培训、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和管理等的费用和支出。与其他资产成本的分类相似,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

1.人力资源历史成本,它是指已经发生的现实成本,伴随着人力资源的获得、拥有、使用、安置和流动,所发生的实际费用,它可以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进行记录和核算,它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在初期,要经常进行人力资源的购入和更替,为此企业所支付的全部价值,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②人力资源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会消耗掉许多费用,即要为其载体支付工资薪金、津贴和各种福利费用,这些构成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目前人力资源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③为了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使他们适应新形式下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支付培

训和继续教育等费用,这些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篇5

2.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赵宏伟,ZhaoHongwoi

3.普通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究孟光,王伟,MengGuang,WangWei

4.浅谈农业院校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冯江,郑先哲,刘建禹,FengJiang,ZhengXianzhe,LiuJianyu

5.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郭丽华,张贵学,GuoLihua,ZhangGuixue

6.高校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思考张玲,ZhangLing

7.关于高校创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思考王艳红,高越山,张索坤,宋跃芬,WangYanhong,GaoYueshan,ZhangSuokun,SongYuefen

8.浅谈独立学院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韩瑞斌,HanRuibin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初探程镝,ChengDi

10.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率分率分析王金媛,WangJinyuan

11.中小型民营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刘禹,LiuYu

12.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张秀英,李艳华,陈雪英,ZhangXiuying,LiYanhua,ChenXueying

13.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任永泰,葛家麒,李放歌,RenYongtai,GeJiaqi,LiFangge

14.浅谈外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王希悦,WangXiyue

15.远程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几点思考韩英,HanYing

16.基本原理课改革实效性的思考王传玲,WangChuanling

17.浅谈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因素李丽瑶,LiLiyao

18.浅谈翻译教学中音韵审美的几个要素李忠霞,金英

19.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邢金阁,张宏伟,XingJingo,ZhangHongwei

20.论多媒体技术在家畜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作用高利,肖建华,范宏刚,马海鹍,王洪斌,GaoLi,Xiaodianhua,FanHonggang,MaHaikun,WangHongbin

21.包装设计诉求对象的潜意识消费心理分析张建设,ZhangJianshe

22.微观潜意识维度的包装设计诉求策略分析刘杨,LiuYang

23.中西方艺术精神异同的比较与研究卞晓丹,BianXiaodan

24.关于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的演奏分析及探讨朱文婕,ZhuWenjie

25.探讨素描与设计结合的"二位一体"教学理念孙博,SunBo

26.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容性探究邹春玲,梁英吉

27.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浅论杜威关于哲学价值意义的新概念范传鸿,FanChuanhong

28.母语干扰对中日同形词理解与翻译的影响王映哲,笠原(竹田)ゅぅ子,WangYingzhe,KasaharaTakadaYuko

29.略论马克思哲学的人学观汝秀梅,RuXiumei

30.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与乔丹的"人生姿态"何大军,HeDajun

31.批判性思维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杨莉萍,韩光,YangLiping,HanGuang

32.柏拉图《理想国》道德教育思想阐释张静怡,姜华,ZhangJingyi,JiangHua

33.刍议管理的伦理化宰亮,ZaiLiang

34.试论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后现代意蕴詹敬秋,ZhanJingqiu

35.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潘湘波,徐梅,PanXiangbo,XuMei

36.国际私法教学方法初探孙碧涛,SunBitao

1.传承东农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在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李庆章,LiQiangzhang

2.大家、大师、大业构成大学发展的基础——记东北农业大学60年办学历程徐建成,XuJiancheng

3.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分析周慧秋,ZhouHuiqiu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史元,ShiYuan

5.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问题研究刘萍,LiuPing

6.地方政府推进农户清洁生产的行为研究陈红,ChenHong

7.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光,刘韬,SuGuang,LiuTao

8.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及对策研究王磊,索志林,WangLei,SuoZhilin

9.关于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对策的思考相征,范亚东,XiangZheng,FanYadong

10.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李长才,LiChangcai

11.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郑世民,刘超男,高雪丽,杨丽萍,ZhengShimin,LiuChaonan,GaoXueli,YangLiping

12.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创新——"内外双修"知行并进教学体系焦冶,JiaoYie

13.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徐雅琴,白靖文,王丽波,XuYaqin,BaiJingwen,WangLibo

14.关于创新实践教学大平台的构建张伟,李荣军,李晴,ZhangWei,LiRongjun,LiQing

15.果酒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张秀玲,王鹏,李良,ZhangXiuling,WangPeng,LiHang

16.提高设施园艺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刘守伟,吴凤芝,王丽丽,陈克农,LiuShouwei,WuFengzhi,WangLili,ChenKenong

17.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艾军,AiJun

18.兽医内科学本科教学思路和方式创新的探讨李艳飞,王国卿,徐世文,李金龙,LiYanfei,WangGuoqing,XuShiwen,LiJinglongHttP://

19.广告文案教学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李阿嫱,张帆,MaRongzhen,LiAqiang,ZhangFan,MaRongzhen

20.关于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管理的思考高庆玉,张丙秀,GaoQingyu,ZhangBingxiu

21.菲智力因素与俄语教学崔丽莹,CuiLiying

22.汉语修饰性数词动态对等及文化内涵量化重构肖彦,XiaoYan

23.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春梅,赵宏伟,龚振平,MaChunmei,ZhaoHongwei,GongZhenping

24.独立学院人文课程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金长城,JinChangcheng

25.关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思考李晓兰,周双,LiXiaolan,ZhouShuang

篇6

关键词:音乐;研究生;高校;学校管理

一、什么是音乐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英文为“Postgraduate”,在我国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研究生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普通民众习惯将硕士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生称为“博士”。本文以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进行分析。

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按照学籍管理的不同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研究生按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脱产(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

音乐专业硕士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与本科一样,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学制一般为2到3年,其中学术型硕士多数都是3年,也有2年半的。一般来讲,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实习和求职。专业型硕士多数是两年。许多学校都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按照规定,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二、音乐专业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很多高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时常把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混淆,这既不利于理论发展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参与管理与自我管理的主要区别是:管理对象不同。学生自我管理的对象就是自身事务,其在传统上是由学校、教师所管理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而学生参与管理,其对象就不仅仅是自身事务,还包括与学生权益直接相关的学校事务,例如教学安排、教师评价等,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与学生权益没有直接关系的学校事务,例如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管理等。那么,作为音乐专业的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可以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的沟通能力

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研究生毕业后必然会走向社会,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工作可以协调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加强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

2.可以丰富音乐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阅历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每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都不相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与中学相比,每个人都相对独立。在这里每个人用自己有限的金钱和社会关系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甚至争取自身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各种关系的复杂性。大学里各种职位是有区别的,例如:给校报投稿会得到稿费;当学生会干部会享受各类补助和奖励的优先机遇;参与社团、工作室的学生,有了在社会中寻找更多生存资源的能力。作为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平时把大多数的时间放在练琴和学习上,造成与社会的接触不够,因此,在研究生阶段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为毕业后进入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

3.研究生参与管理相对于本科生的优势

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支持者的一个理由是,当代大学生已经比较成熟和老练。反对者则认为,大学生依然不够成熟,他们还年轻,生活经历有限,行为具有多变性,容易走极端,不善于兼顾平衡。笔者认为:就本科生而言,反对派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本科生毕竟刚迈入成年期,在知识、经验、心理等诸多方面并未成熟,因而让本科生广泛地参与高校管理,确是一件值得慎重考虑之事。但是,研究生则不同。研究生经历了本科阶段(博士研究生还经历了硕士阶段),不仅心智更加成熟、知识更加丰富,而且社会阅历和经验也较本科生有优势,同时,对学校管理也了解的更多,如果他们不读研究生,就已经在社会上承担一份工作了,因而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高校管理,从参与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上看,比本科生更加合适。

三、总结

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高等院校培养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音乐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具有较强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主要从什么是音乐专业研究生、音乐专业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程.《心中的祖国―音乐与文学作品欣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月版

[2]孙涛、崔伟.高师音乐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改革探索[J].大家.2010年10期

[3]王志良.关于研究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篇7

[关键词] 级差地租城市土地地租曲线原理边际产出递减性原理旧城改造

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大量外资引进,使我国旧城改造获得了新的动力和契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旧城改造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投机性,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一、旧城改造面临的问题

旧城改造的目的是减少人口、改善交通和居住环境,但开发商往往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而片面地进行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开发,改造越改越乱,人口越改越多,交通越改越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布局混乱,商业中心区单一。旧城改造的核心内容是调整用地功能,优化土地配置。旧城中心区是发展商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优良地段。在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工业夹杂于旧城区内,严重浪费土地,污染环境;旧城区商业和办公、居住用地比例也不合理;次一级的商业中心在大多数城市尚未形成,使得旧城规模无序和无限制的“摊大饼式”扩大,各种矛盾交杂,旧城改造陷入困境。

2.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趋势明显。旧城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人口疏散、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等等。在市场经济中,城市再开发只有在建筑、出售或租赁新场地所得收入超过土地征用、场地清除和建设的成本时才是可能的,基于这一利益动机,目前我国的旧城改造多趋于高密度开发,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往往又脱离市场需求,使城市某些内型的商品房供过于求,造成商品房大量空置。许多住房困难户得不到适用住房,这既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育,又造成大量资金的积压。

3.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越改越差。旧城改造的目的之一是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但我国目前的旧城改造中却出现了越改越乱、越改越差的局面。旧城区商品房的高密度开发,不仅使得人口过度密集,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也使社区结构衰退,很多旧区动迁的居民被暂时或长期安置在远离原住区的地方,由于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对社会稳定带来了危险。同时,大面积的旧城改造中“建设性”破坏现象也日益突出,建设项目任意选址、定随意改变规划确定的建筑密度、容积率、高度控制等指标,在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违反规划大拆大迁、甚至随意拆除或任意改建已经明确需要保护的建筑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开发商从经济利益出发,而损害城市的历史风貌,使历史文化特色丧失。

二、级差地租理论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

1.城市级差地租的产生。级差地租是由经营较优的土地而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那部分超额利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认为级差地租的存在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由自然条件和投资不同而产生的生产率的差别;二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三是以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前提的所有权的垄断,并且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城市土地位置的差别带来的收益的差别,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带来的收益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由位置较好的土地的稀缺性产生的经营权的垄断也是客观存在的,与特定社会经济制度没有关系,他们是由于土地这一特殊的生产要素的特点决定的。此外,社会注意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土地的私有制,但并没有消灭土地所有权。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土地公有制只是土地土地所有制的一种类型,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取消。而且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是分离的,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都是如此。因为国家土地的 所有者只有一个――国家。国家以行政划拨的方式供给土地是一种两权分离的形式,以批租、零租的方式供给土地也是一种两权分离的形式。因此,城市级差地租存在的三个条件在我国全部都具备,从而城市级差地租的存在也就具有客观必然性。

2.城市级差地租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1)城市土地地租曲线原理的应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的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时,总是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意愿支付最高租金者得之。而不同的使用者对于城市不同区位上的土地所给出的投标租金是不同的。当然不论选址在投标租金曲线上的哪一点,企业的获利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商业单位处于对位置的敏感性最强,故其用地的投标租金曲线最陡;居住单位对位置的敏感性较弱,投标租金曲线也较缓;制造业单位则居于二者之间。根据城市土地地租曲线原理,在同一地块上安置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不同的产出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规律厂作用下,在城市空间上由于各产业支付高低悬殊的级差地租的能力有别就会自动地形成一种产业的布局方式,从而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土地潜在的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利用这一原理,城市规划不宜过多干预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因为地租原理最终会租金城市自动产生合理的布局。(2)边际产出递减性原理的应用。所谓“边际产出递减”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指在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某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限度后,其边际产量会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对于城市土地来说,边际产出递减表现在对土地的使用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根据这一原理对土地的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对某一个地块有一个最佳的容积率指标,对土地的投资越接近该容积率值,利润越高,而超过该容积率值时利润就逐渐降低。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考虑,一定的地内建筑面积越少,环境就越好,如果建筑面积太多,环境必然不好,只能以降价来弥补,因此经济效益必然低下。所以,任何过度开发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3)利用级差地租调节旧城区产业用地和城区改造的合理布局。按照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观点,级差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马克思所说的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在城市中都是存在的。级差地租I是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的各类土地上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这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城市中,土地的收益主要不是来自于土地的直接生产品,所以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不直接产生影响。在城市中,经营者的超额利润主要与土地的地理位置及土地上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关,从城市工业看,占有较好土地进行生产可以节省交通运输费用。运用较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获得较多的级差收益;从城市商业看,占有较好的地段,可以实现较多的营业额,并且降低各项商业流通费用,实现较多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应该作为级差地租上缴给土地的所有者。鉴于此,城市工商业级差地租就成为城市级差地租的主要来源,而商业级差地租更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级差地租的典型形态,城市中其他用地的级差地租就必须由它来调节。具体说,就是以商业级差地租作为城市各地带中的统一级差地租,由市中心地带到边缘地带,逐带递减。其道理可用下图加以说明。

在下图中,假设城市的范围是从A到B,有两家商业企业X和Y。它们开始时按照称呼司规划的均衡布局原则分别被放在AB线段的四分点位置上,占有等量的AM段市场与BM段市场。此时视为最佳均衡模式。但出于追求更大利润的目的,X悄悄地向Y移动直到C点,以图使市场份额从二分之一变成四分之三,此时Y必然作出反应,报复性地向X靠拢,并进一步占据D的位置,而X不甘示弱,继续向Y靠拢――于是最后,X和Y都落到了AB段的中点M ,其市场覆盖面都是100%,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对于X和Y这种市场分配是皆大欢喜;而城市中心区也在M点形成,并吸引更多的商业企业向它聚集。当然,城市中心区的形成决非简单地由商业竞争造成的,它会受到城市地租尤其是级差地租的有力约束。

级差地租II是指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等量投资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对于较肥沃的土地,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把大量资本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城市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也可以取得超额利润,这种连续追加投资主要体现在土地上的高层建筑物上。在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段追加投资形成高层建筑,可以给土地经营者带来超额利润,而在地理位置较差的地段修建高层建筑,则未必能给土地经营者带来超额利润。因此,这部分超额利润源自于经营者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应作为级差地租II上缴给土地所有者。级差地租II使旧城区可以通过追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来增加收益。

三、旧城改造的对策研究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级差地租对旧城区的改造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大的,要改变我国旧城改造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要在发挥级差地租指导作用的同时,加强对旧城改造的调控,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旧城区用地功能,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根据级差地租原理,调整旧区用地结构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心区土地的区位效应。商业、服务业需要在中心区聚集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商业和服务业也有能力支付中心地高额地租。而处于市中心或繁华地带的居住区和工厂应调整到中心区以外。在住房商品化条件下,中下收入的家庭难以负担中心区昂贵的地租,会转移到市内租金较低的非中心区。工厂(尤其是污染性)应通过改、并、迁等方式空置出其用的,迁到城市,那里地价较低,空间回旋余地打,更适宜工厂的发展。通过调整旧城区用地结构,可以极大提高旧城区的环境效益。

2.降低旧城区开发强度,改善旧城区环境。旧城改造应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综合开发方法,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这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要搞好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只有交通运输发展上去,才能分散城市工业,实现工业合理布局。交通是实现城市更新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注重对文物古迹、景观特色、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经济效益的长期稳定实现。

3.发展卫星城,严格控制旧城区规模恶性膨胀。旧城区的昂贵地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阻碍其本身的发展,东京和香港就是前车之鉴。级差地租不仅存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位上,也存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一般而言,大中城市的级差地租II总要高于小城镇,这样会形成一种排斥力,将那些占地过大或经济效益不是很好的劳动密集性企业推向周围的地价相对较低的小城镇。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大规模城市的过度膨胀;另一方面也推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

4.以人为本,进行旧城改造。“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这里的人实际上是广义的,它是管理者、使用者(居住者)和经营者的总称。旧城改造是与全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息息相关的,因为它的发展最终是人的需要来推动。旧城改造是一项全社会范围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人民自身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要求,更是经济生活的重要成分。对旧城改造的方式要充分发挥“人性化”特色,考虑各地段的民俗民情,做好改造区动迁居民的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旧城改造地满意度。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地方是许多城市提出的口号,在社会主义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城市地租理论,为合理规划城市用地、规范建设项目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壮昌:论城市级差地租[J].当代经济研究,1995(1)

[3]易松厚:地租理论及其在广州市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优秀硕博士毕业论文,2002.11

[4]李靖: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兼论小城镇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

篇8

【关键词】 学术不端 行为 社会根源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总编张月红曾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某期刊检测出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并由此在国内外引起热议。之前,她也曾在国内某学术刊物上提到“中国学术论文单篇引用率在50个国家中排名第42,我们的科研经费年年递增,论文产出世界第二,但是目前中国科研跟随远远大于创新”。2010年1月,医学界权威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科学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称井冈山大学大规模造假事件令人失望,呼吁中国采取行动打击学术造假。2010年9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联名在《科学》上撰文,质疑目前国内科研基金分配存在体制和文化缺陷。“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及其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已成为国内公开的秘密。

其实,为了规范学术研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我国陆陆续续制定了许多法规,比如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2004)和《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2005)、科技部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7)、中科院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7)等等,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学术不端行为为什么仍然屡禁不止?这是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的。

一、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潜在原因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僵化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天马行空般自由思考的能力。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接受的常常是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循规蹈矩地死记硬背,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传统文化中尊重师长的观点进一步固化了这种方式,学生不善于质疑或反驳老师的观点,与此同时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国内名校考来的高才生在一次开卷考试的时候,大部分的答案引用了老师的内容,因为他觉得老师的话都很经典。结果,老师要把学生开除。有个中国去的访问学者知道后对美国老师说,“为什么学生不抄别人而抄你的呢?”因为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把老师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是受鼓励的。

其次,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行政化弊端迫使各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规模化,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助推器。近年来,在争相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氛围中,专科院校提出“升本”,本科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单一的文科院校或理科院校向综合型院校发展,而实现目标的部分条件包括在SCI、EI、南大版、北大版等核心与非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多少论文、有多少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多少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这些被当作衡量学校师资水平、办学质量以及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些标准直接关系到各高校的排名,继而影响着高校的招生、就业、项目、资金等重大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各个高校之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日益趋同,各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日益趋同,忽视了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的差异。部分科研能力不足的教师不是出于学术兴趣,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差事,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学术研究日益功利化、短期化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重要推手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变革不断涌现的关键时期,人们把功利实惠的市场规则推广到方方面面,渗透至学术领域,功利浮躁的不良学术风气逐渐蔓延,在学术研究上也走向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机会主义道路,日益功利化和短期化。

1986年,我国人事部门开始进行职称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国务院批准设置了21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到目前为止,国家共建立了29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教育、科学、文化、医疗、卫生等很多机构都需要进行职称评定,评定的条件都跟在不同级别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挂钩,而职称又同工资、津贴挂钩。全国范围内逐渐出现了 “全民学术”的热潮,随着教育系统扩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能否取得与挂钩,“全民学术”的热潮愈演愈烈。这种职称评定、证书获取,考核机制的周期性,必然导致学术研究的短期化。很难想象花了二十余年才完成《资本论》的马克思,在现行中国的环境下能否特立独行。

为应付职称与考核所需,以求在短期内取得规模效应,学术研究被异化为“学术生产”,厚积薄发的研究过程被异化为立竿见影的生产过程,因此,违背学术研究复杂严谨、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而竭尽所能东拼西凑,不择手段获取项目,四处挂名编著学术垃圾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刊物的办刊者也不再坚持学术标准和学术公正,不以学术质量和原创水平而以职位高低、关系亲疏、出价高低来决定论著或成果是否发表或出版,使得学术期刊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全民学术”的热潮并没真正带来学术研究的繁荣。医疗系统的一位老医生感叹:“现在能的医生越来越多,而真正能把病看好的医生却越来越少”,原因是 “许多学历很高,论文数量可观的博士不会看病,而那些诊疗经验丰富,深受患者喜爱的医生却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而在晋升的路上屡屡受挫。”另据报道,“2009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经突飞猛进到11.2万篇,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大陆出版的科技期刊数量大约有5000种,也位居世界前列。与强大的论文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期刊数量不相称的是,中国在国际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期刊并不多。近年在乌利希期刊指南所收录的全球两万三千多份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中,美国的学术期刊占了 34%,中国的期刊大约只占到2%。”

学问不只是做出来的,也是教出来的。正如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所说,“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尚缺乏正规的、系统的、严格的学术训练,尚不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概念系统、背景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的自我意识,尚未实现对‘学术’和‘学问’的认同”。由此可见,从事学术研究需要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可在学术功利化不断膨胀的今天,现实情况却是,硕士生、博士生与其导师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变成了“打工仔”与“老板”的关系,“老板”忙着跑项目,然后分包给“打工仔”,获取项目经费,真正用于学术指导的时间屈指可数,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了。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术环境恶化是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土壤

首先,不恰当的学术评价与考核机制加剧了学术环境的恶化。现行学术评价与考核机制下,学术研究发生异化,学术功利性取向占据主导地位,完全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乐趣,背离了学术研究的本来目标发展与创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说,“我参加国内科学项目的评审。无一不是这样:被评审的都知道评审专家。电话、短信到处飞,要求照顾。”“很多院士不是不想主持公道,但是架不住人情。”适当的考核压力有助于发挥学术主体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但超负荷的压力却可能会带来焦虑感、挫败感、职业倦怠,甚至学术不端行为。

其次,对学术不端行为熟视无睹使学术不端行为得到蔓延。兰德认为现代社会存在“灰色道德崇拜”。在道德上不追求善,只是追求一种恶的回避,害怕自己被烙上黑的污名,只追求道德的灰色区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给学生下发问卷,如果发现身边的老师或同学有学术不端行为,会怎么做。结果是,63.3%的学生选择“私下跟他讲讲”;28.8%的学生表示“不会向任何人提及”;只有7.38%的学生选择举报。当毕业论文仅被看作是一种不得不走的仪式,当指导者指而不导、评审者评而不审早已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当学术和生存变成了可交换的等式,可以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得到评所谓的“学术成果”,当学术不端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还会有几人能够独善其身呢?这将是对学术研究的致命伤害。

此外,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从主观上来看,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还不强,从客观上来说,维护学术诚信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论文、课题代做、教授抄袭、博导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刘延玲:“一稿多投”的背后[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1).

[2] 孙正聿:学风委第二组讨论情况汇报[EB/OL].http:///webgate/CmdNews-Detail?newsId=7144,2007-11-14.

篇9

【关键词】数量经济研究;成果;质量

伴随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Engle)和英国人克里夫W.J・格兰杰(Clive W.J.Granger),加之大批定量研究软件的出现,国内数量经济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然而,目前数量经济研究的现状,既不利于全面提升数量经济研究成果的质量。也不利于数量经济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该到关注数量经济研究成果质量的时候了。

一、数量经济研究必须以定性理论研究为基础,否则数量经济研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成为统计学家之前,首先是一位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税赋论》(1662年),对当时英国社会经济问题的揭示、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从具体统计资料寻找经济产生的自然基础,为其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成为统计学的创始人,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算术”之父。我国已故的著名统计学家钱伯海,首先是一位研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专家,正是由于他对国民经济理论的长期探索,才能够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也才能够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内部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如果对定性理论研究不足的情况下研究数量经济,只能导致数量分析过程机械化、研究分析结论简单化、研究分析目的盲目化、研究结构模式化,进而使数量经济研究成为空中楼阁。

二、数量方法应用的有效性是基于应用者对数量方法的系统性掌握

随着各类分析软件的出现,使得数量方法的应用由繁锁变得简单,促进了数量方法的应用普及。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有:部分研究者在对数量方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套用软件,结果大大弱化了数量方法的分析效果。例如,有些研究者者竟然用统计量与显著水平比较来判断是否接受或拒绝原假设;有些研究者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对同一模型中的各参数采用不同的显著水平检验,但并未解释其合理性,结果使本不应该通过检验的变量系数通过了检验;有些研究者在进行主成份和聚类分析选择分析指标时未遵循相应的原则,如弱相关原则,且缺少检验环节;有些学者在做时间序列分析时,目标不明,盲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总之,有些学者之所以在对数量方法了解不深的情况下使用数量方法是出于迎合数量研究的潮流。事实上,数量方法的应用对学者的要求非常高:首先研究者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其次要掌握其应用条件以及应用范围,再次要能够与研究对象有机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

三、拥有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是应用数量方法的前提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宏观数据信息的来源渠道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渠道的,如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研究着自行调研的数据信息,正因为如此,各渠道来源的同类数据信息口径的一致性、可比性就面临问题。在数量研究中,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信息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存在结构性问题,如反映新事物、新情况的指标较少;传统分类项目多,新的分类少。为此,研究者不得不采用政府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问题不在采用了其他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而在于在没有在统一口径的前提下直接运用该数据,显然,分析软件不可能剔除口径不一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另外,研究者自行调研的数据质量也值得关注。数量研究方法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客观的,并能体现总体分布特征的数据。然而,有相当部分研究者自行调研所取得的数据并未很好地体现这一要求。自行调研数据的质量取决于研究者调研方案的科学性,即要明确的调研任务、目的、对象、科学的调查项目,尤其是样本点的分布要具有代表性,这一切均建立在调查者对相关背景资料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然而,有相当部分研究者由于在设计调查方案前,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所列的调查项目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所列的选项不能真实地反映被调查者真实的意愿。例如,有些研究者在调查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时,由于不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如文化素质、劳动技能、返乡前从事的职业、收入以及返乡的原因等,单方面从创业环境来设计反映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显然很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此同时,由于在发放调查问卷时,把大量问卷发放给了男性农民工,结果使问卷未能很好地体现返乡女性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事实上,男性和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是有差异的。如果政府仅根据男性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制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缺失。

四、学术期刊编辑部以及项目发包单位组成的鉴定委员会成为确保高质量数量研究成果的最后一道屏障

目前,认定一项研究成果是否成功,一是看是否在相关的学术期刊发表;二是看是否被鉴定通过。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编辑部制定的审稿制度、编辑人员的素质、鉴定部门的程序以及鉴定成员的素质均直接影响到数量研究的质量。目前,国内高水平数量研究期刊的编辑人员素质比较高,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编审程序,省以上各类数量研究项目鉴定制度比较健全。尤其是近年来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两大评价机构的建立,各类学术期刊初步形成竞争机制,为各类学术期刊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各类项目完成奖惩制度的建立,也促使更多的研究者按时、按质完成所承担的课题。然而,部分学术期刊受市场冲击,再加之审稿制度不完善,劣质稿件出现学术期刊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项目鉴定由于时间仓促,降低验收标准。

五、高质量的数量研究成果与定性研究成果一样,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考核奖励机制

学术成果的产生需要时间做保证,但没有时间约束,会导致研究期限的无限延长,这是一般意义制度设计的思维模式。实践中,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该是对学术有兴趣,且有能力完成的人,对真正搞学术研究的人而言,时间的约束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破坏正常的学术研究规律,使研究者产生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延缓有价值、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果的出现。试想如果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确定严格的研究时间,世人就不可能看到著名的《企业的性质》,该著作花费了作者十年时间。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人均具有研究兴趣以及研究能力,因此,即使制度设计者采用严厉的处罚措施,也不可能催生优秀的学术成果。就高校而言,功能一是教书育人;功能二是从事学术研究。如果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科学的制度应兼顾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而不是一刀切让所有的教师从事学术研究。再次,优秀学术成果的产生的确需要时间,为此,各类学术优秀成果的评定周期不宜短,而宜长。

六、数量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数量研究人才梯队的培养

不可否认,随着数量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数量研究人员的增加,数量研究队伍日益壮大。但仔细审视已形成的数量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很少,原创性的成果少之又少,究其根源在于数量研究梯队的培养存在缺陷,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例如,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导致相当部分的研究生在基础未夯实的情况下为而撰写论文,可想而知其论文质量。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制度安排进一步加速了浮躁的学术气氛。因此,如果在读硕士、博士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夯实基础,树立起严谨的科研作风,系统把握研究方法,找准研究方向,真正把毕业论文保质保量完成就已到了预期的目的,也才能真正为数量研究储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袁卫,关晓斌等.国际统计高等教育概览[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9).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双语教学;教学实践

1 双语教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著名的《朗曼应用语言学字典》中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在学校的教学中使用外语或第二语言[1],双语教学的形式可以是“浸入”型的,即直接完全使用外语教学;也可以是“保持”型的,即部分学科逐渐从使用学生的母语过渡到使用外语教学,但其他学科仍然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而“过渡”型是指最终从母语过渡到只用外语教学。[2]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印度、新加坡等国家不同,我们没有第二语言及其环境,母语的力量极其强大,因而对中国学生使用“保持”型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双语教学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母语,他们的英语水平不高,因而在美国他们获得的受教育的机会比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人要少得多,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如求职、融入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在1968年提出了双语教学法案[3]。与他们的目的不同,在我国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外语的听、说、读、写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提高他们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掌握国际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更好的促进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中国大学里,非英语专业的外语教学远跟不上世界经济和科技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和本科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语法、记忆英语单词、完成各种形式的英语练习,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拿到了四级、六级证书,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听不懂也说不出的情况,毕业论文中的英文摘要令人无法读懂,查阅英语文献也困难重重,这些亟待改变的现实也赋予了双语教学重大意义。因而,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环境的需要以及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此外,一门外语会给学生提供从另一个角度去感知了解世界的工具与方法,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便说过:“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

2 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2.1 应用化学专业的特殊性。

应用化学专业是介于化学与化工之间的应用型理工专业,以培养理工相结合的应用型化学人才为目标[4]。专业基础课以四大化学为主,包括开设《化工原理》等化工类专业基础课,在这一点上各个学校几乎没有差别[5]。但是,就目前高校传统的分析化学体系而言,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化学专业来说,还存在一些缺陷[6]。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教学目的与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不同,作为一个强调能力和实用性的专业,分析化学众多的理论知识、过于繁琐的内容体系和应用化学专业中配置的不多的分析化学教学课时发生了矛盾。而双语教学为这种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安排自行编写外文讲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双语教学可以顺利进行,也使得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应用化学专业的需求。例如: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沉淀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在本质上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在双语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重整教学内容,将四大章节糅合成一个整体,比较相似点、对比不同点,做到触类旁通。而一些繁琐的公式对于应用化学专业可以略去推导过程只要求掌握结论,以把握实用性为主。

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是传统典型的理工科学生,根据对在校学生的调查,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较文科学生来说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化学中也引入英语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大有益处。双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英文应用能力,使得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且掌握好专业英语可以通过网络更快、更广泛地获取应用化学专业的最新知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服务。

2.2 《分析化学》课程的特殊性。

分析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内容多、知识面广的学科,众多国际通用的专业术语和标识均使用的是英语,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严密的理解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应用和创新夯实基础。分析仪器发展速度快、专业性强,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又是为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众多先进仪器使用说明和原版软件都使用英语编写,双语教学尤其是双语实验教学有助于应用化学学生掌握仪器操作,更好的提高分析化学的实用性。

3 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因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前没有经历过用英语讲解的专业课,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英语是分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是一个熟悉基本专业英语单词的过程,这个阶段应该以汉语为主,适当插入个别英语单词,在讲解到这些英语单词时语速应该放慢,且重复数次,必要时还应该讲出汉语的意思,例如应用化学常常接触的气相色谱仪,在熟悉仪器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逐一介绍仪器构造,在介绍detector时,学生可能不知道detector这个字,此时可以向学生提及detect这个动词,学生对这个词通常比较熟,是“探测”、“检测”的意思,而且通过派生词法,那么detector就是其派生词“检测器”。在碰见detector几次后,再次听到时就不需要在重复了,慢慢说出这个单词,并说出其汉语意思,在此阶段英语的量不宜超过5%。

第二阶段对英语的使用应该有所发展、有所加强,在此过程中涉及的英语单词应该增加,但重复的次数则应该有所减少,汉语的解释也应该减少,但是语速还是应该较慢,有的时候甚至使用完整英语句子,例如: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at 20 degrees Celsius per minute. Finally the temperature will reach the set-point.即:温度每分钟升高20摄氏度,最终达到设定温度。如果学生对句子不太能听懂,可以结合在实验中使用的英文原版软件,在软件的窗口上指出相应的数值与设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使用的句子,有时候也可以请学生重复英语句子,但是在此阶段的英语的分量不宜太多,最多不应超过25%。根据以往的经验,第二阶段应该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是一个不断练习与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三阶段是一个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在此阶段的讲课中往往会出现整段的英文,通常不需要重复学生就可以理解,而且学生对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表现出自信,有时他们会跃跃欲试,用英语与教师对话,这个阶段在讲一段英语的时候,还应控制语速,应该比正常语速稍慢,使用英语的分量可以在35%左右。

第四阶段是一个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讲的英语段落可以较长,语速正常,英语的份量可以在40%上下。第四阶段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的听力和口语表达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4 双语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双语教学并不排斥汉语。

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用英语来代替汉语,我们只是将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来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教学的核心是对化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如果学生对英语表达的内容的理解发生偏差,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就仍应用汉语讲清楚。

4.2 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化学概念。

关于化学概念与原理的表达,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是较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应该做到措辞合理、表达严谨,准确无误的使用化学专业用语,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语境,对学生掌握标准英语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切忌用口语很随便的来描述化学现象表达化学概念,这种口语可能是地道的英语,但用来描述化学现象、表达化学概念却并不合适,这一点上和中文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4.3 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制定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讲解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使用与之相当的单词与句型,不随意增加难以记忆的化学专用词汇,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听说上的障碍。如果不可避免,一定要多次重复,让学生增加记忆,同时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长难句,将长难句用几个简单句讲出来,一定要循序渐进以防止学生由于听不懂产生畏难和厌恶的情绪。化学分析部分涉及了分析化学的许多基础知识,因此教学中不可完全舍弃;学生未来运用到仪器分析方法的可能性很大,然而仪器分析发展迅速、种类繁多,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一一讲授,教师应通过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求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7]。

4.4 教师的语音问题。

学生不正确的外语发音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尽可能选用有外国留学背景或在国外长期工作生活的化学教师来担任双语教学,一般来说,他们的外语发音相对准确流畅,可以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示范,这对学生的外语口语大有好处。

5 结束语

在应用化学专业进行分析化学的双语教学是一项全新的尝试,这对高校分析化学教师是一项新的挑战,对应化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双语教学的成效不在于一朝一夕,只有在长期的坚持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双语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Richards J, Platt J, Weber H. Longman D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28

[2] 潘家祯.“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其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3,(3):48-51

[3] 周玉忠.美国的语言政策及双语教学简述.语言与翻译(汉文)[J]2002,72(4):26-32

[4] 钟平.高师应用化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0,01:145-146

[5] 王俊、李翠勤等.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化工高等教育 201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