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篇1

关键词:刑事和解;渊源;理论基础;被害人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265-02

一、刑事和解产生的背景

(一)被害人学的产生以及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

被害人学起源于18世纪中叶,但是作为刑事诉讼中主要角色的被害人,并未收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使得对被害人学的研究一直专注于犯罪行为和犯罪人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被害人被忽视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刑事被害人才逐渐成为被害人学的研究对象 [1]。在弹劾式的诉讼中,被害人拥有广泛的权利,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封建纠问式的诉讼中,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享有的广泛权利被国家权利所取代。现代诉讼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以犯罪为本位,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在犯罪行为中受到直接损害的被害人居于次席。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被害人要求刑事程序保护的呼声高涨,其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被称为“恢复被害人权利”的活动得到迅速发展 [2]。

(二)监禁、矫正政策的失败

被害人保护思潮的不断发展,要求保护被害人自身权益的呼声高涨。同时,针对加害人的监禁、矫正政策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监狱人口的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监狱的收容能力,而政府设立的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的各种矫正措施也都没有取得成功,使得罪犯在监禁释放后再犯的比例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使用监禁这种刑罚改造罪犯、复归社会产生疑惑。

(三)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

同监禁、矫正政策相伴随而来的是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以国家追诉为标志的刑事司法模式和以监禁刑为中心的刑罚结构带来的严重后果。监狱人口不断增加,使得政府不得不加大在狱舍建设方面的开支,甚至有些地方在狱舍建设方面的开支已经超过了教育经费。

二、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各地的实践

2002年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出台《轻伤害案件处理程序实施规则》以及2003年7月北京市政法委《关于北京市政法机关办理轻伤害案件工作研讨会纪要》中说明在确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害案件,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的,在双方自愿,加害人以全部或部分承担赔偿费用的可以适用刑事和解。

2004年厦门市集美区公、检、法院研究出台《关于办理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的会议纪要(试行)》,同样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且情节轻微的轻伤害案件,在双方自愿和解,已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且履行损害赔偿义务,危害不大的可以适用。

2005年安徽省公安厅会同省高法、省检共同出台《办理故意伤害案(轻伤)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也规定因民间纠纷直接引起的故意伤害案件,在双方自愿和解,双方就民事赔偿形成书面协议并以执行,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已经消除的可以适用。

2006年7月,烟台市委政法委下发《关于推行平和司法程序的实施意见》,对轻伤害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轻罪案件,在双方自愿,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初犯、偶犯,已如实供认犯罪事实,有悔罪表示,并处于有效控制之中,而且加害人在当地有固定住所或固定职业,有明确的受害人可以适用刑事和解。

首先,在起源方面就有所差异。恢复性司法是国外一项刑事司法改革运动,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北美,作为一种后主义的法律思潮,它是建立在对传统刑事法制度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并且十分强调社区的参与。而中国的刑事和解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末期以赎金代替复仇的纠纷解决方式上和现代的许多制度均带有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印记。其次,国外的恢复性司法是以社区作为一个基本的被害人,但是在中国刑事和解并没有社区的充分展示。再次,恢复性司法强调的是一种交流、沟通、对话,达到心理的恢复;但是在中国以国家为本位的刑事司法结构中,这一点并没有显现。最后,恢复性司法体现的是同侦查、、一审、二审乃至执行阶段全方位的、各方的参与,而且方式多种多样,非常灵活。但是,目前中国的刑事和解更多的还是围绕着赔偿问题[3]。

三、中国构建刑事和解的设计

在中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刑事和解制度,单纯的法律移植并不可取,应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刑事和解制度。首先,我认为民众关于刑事和解的认识并不多,甚至是没有,因而对刑事和解很多看法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有失偏颇的。有些人认为,刑事和解给有钱人提供了拿钱买命的机会使得穷人和富人在法律面前不平等了。中国社会经已发展并不很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使得民众对于刑罚产生不公正感[4]。其次,民众的普遍观念并没有完全接受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概念,社会舆论等方面在发生某一案件时,考虑最多的还是对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这就是说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是以国家为本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刑事和解的基础是个人本位,这就与中国司法机关的刑罚观念和国家追诉理念相冲突。最后,民众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普法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被害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后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就是说公民的权利意识并不健全,而我们想要建立完整的刑事和解制度,一个健全的公民权利意识至关重要。

(一)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构建的基础

首先,即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和”思想,中国自古代以来,一直都在提倡与人交往应该“以和为贵”,这就为中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与环境。其次,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构建和谐社会,司法系统也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中有宽,宽中有严,宽严有度,宽严审时,不再一味的借助高压、监禁等方式来解决刑事犯罪问题。最后,当今国际的潮流一直在推行轻型化,此时在中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也是顺应国际潮流。

(二)加害方与被害方自行和解的模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嫌疑人、被告人在认罪悔过的前提下,与被害人自行协商,就经济赔偿书达成书面协议,使得被害方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和解模式在轻伤害案件中是比较常见的,双方当事人通常也都有自行达成和解的强烈愿望。检察院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为双方传达意愿,提供履行和解的场所并作见证即可。对于和解协议中主要内容是什么,双方如何达成协议检察机关并不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应注意一点:能否作为免除刑事责任的依据,取决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最终决定。司法调解模式,这是一种最早出现的刑事和解模式,指司法人员通过与加害方、被害方的沟通、交流、教育、劝解工作,说服双方就经济赔偿标准、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协议,从而促使被害方放弃追究刑事责任的纠纷解决方式[5]。此种模式中,司法人员主要针对有调节基础的案件,积极主动的进行各种调解工作,帮助双方协调沟通,进行法律层面的批评教育,对赔偿问题进行劝导并劝说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帮助求学的学生继续求学、工作者可以继续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是公检法机关对于那些加害方与被害方具有和解意愿的轻伤害案件,委托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对于经过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可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这种调解模式引进了中立机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调停人。为了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派那些专职调节委员负责轻伤害案件的调解工作,还调派受过法律专业教育、具有法律工作经历或者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基层法律工作者来任职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就是在经济赔偿数额方面对双方进行劝导,最终能够达成协议。

四、结论

刑事和解这一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律思潮,虽然在西方国家有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制度,但对于中国来说仍是新兴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看法也不尽相同。不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还是世界轻型化的趋势来看,刑事和解给中国的司法改革提供一个选择。但是,我们在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应该建立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刑事和解,对于西方经验教训我们应该借鉴,但不是盲目,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同样,刑事和解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刑事司法,所以不能盲目地扩大刑事和解的对象和范围,还应该保证刑罚的必定性。但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必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1]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评价[J].现代法学,2001,(1).

[2]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纲论[J].政治与法律,2003,(3).

[3]马静华,罗宁.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J].福建高等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篇2

关键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措施

Abstract: the hospital sewage, apart from ordinary life sewage outside, still part of the wastewater produced for medical treatmen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water quality of the water of the request, unifies the related design code, some of the hospital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of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and potential design is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Keywords: hospital sewage disposal; Process; Measures designe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医院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的达标排放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解氧化法,也可根据要求在前段或后端加上物化法综合处理。

一、医院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及设计原理

医院综合污水排放一般分成两部分:其一为一般生活污水,其二为医疗废水,一般有相关病床以及医疗实验所产生的废水。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工艺一般分为三级,不同的医院根据国家要求采用不同等级:一级为隔渣、调节;二级为生化降解;三级为接触消毒、过滤。医院废水一级处理主要通过格栅将污水中的动植物油和固体垃圾去除,通过调节池调节水量、调整水质;二级生化降解主要是A/O生物降解处理工艺,通过接触反应,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指标有效的降低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是对医院污水中的大量细菌进行有效灭菌处理,通过控制接触消毒时间和投加药剂方式,将细菌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使过滤系统的出水保证达到水质要求。

医院污水三级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医院污水 化粪池 集水池 消毒接触池 排入市政

二级处理基本工艺流程

医院污水化粪池 集水池 生化曝气池 沉淀池 消毒接触池 排入市政

其中污水排放的水质的设计参数可以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进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含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消毒装置、污泥池、风机房等,既可建于地面,也可以深埋地下。

二、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1、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范围:一般从自污水自流进入处理设施调节池,至污水过滤处理后达标排放。系统内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自控等专业的设计。

2、设计依据主要有:①建设单位提供的水质、水情等资料;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④《医院综合排放标准》;⑤《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等。

3、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原则有:①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污水排放满足排放要求;②因地制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减少用电设备及仪表监测,减少日常维护工作;③采用成熟稳定的工艺、设备及优质、稳定的产品、材料,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④优化设计、布局合理、降低噪声、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三、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选址及隔离要求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站址的选择应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排出口位置、环境卫生要求、风向、工程地质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而隔离要求有:①位置应设在医院建筑物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②应与病房、居民区等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设绿化防护带或隔离带。③应设围墙或封闭设施,其高度不宜小于2.5m;④应留有扩建的可能;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⑤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便于污水排放和污泥贮运。

四、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难点及措施

1、化粪池优化设计:污水中含有粪便、泥沙、纸巾等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化粪池的作用就是阻截、沉淀这些物质,而后定期清掏。目前化粪池已广泛应用于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为改善化粪池出水水质,提高消毒效果,生活废水和医疗洗涤水应经筛网拦截杂物。用作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的化粪池要比用于一般的生活污水处理的化粪池有效容积大2~3倍。一般规定,化粪池的容积按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不小于36小时计算。

2、格栅设计:格栅是拦截大颗粒的悬浮物质和切碎凝聚的软体物质,如纸屑、破布和食物残渣等等。为了防止水泵和管道阻塞,必须在污水处理系统和水泵前宜设置格栅,格栅井与调节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3、集水池设计:水池的功能是调解处理水量和水质的不均匀性。据调查,医院的高峰负荷出现时,污水最高污染浓度往往同时出现,因此设置集水池可降低处理设备的容量和电耗。医院污水处理应按有效容积按日处理水量的30~40%计算设置集水池作为连续运行需要。间歇运行时,有效容积按工艺运行周期计算。

4、生化曝气池:除在集水池进行预曝气,外采用生化曝气池设计,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形式是医院污水处理的最重要方式。生化处理措施按照供氧情况可以分为3种: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及兼氧生物处理。医院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不断向混合液进行人工曝气,供给微生物所必需的氧,并对混合液起搅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防止沉降,并使氧和混合液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5、沉淀池设计:沉淀池是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固体残渣沉淀并使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设施,沉淀可分为原水中不加混凝剂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剂沉淀两种,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应用的大都为自然沉淀。沉淀池的实际采用应根据处理站建筑高度、处理水量、占地面积及与其他构筑物的关系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来说,污水处理量小于20m3/h时,沉淀池宜设备化,池型宜为竖流式或斜板沉淀池。污水处理量大于20m3/h时,沉淀池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型宜为竖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6、消毒接触池设计:消毒接触池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剂后,使污水与消毒剂充分混合接触,保证需要的消毒时间,达到消毒效果。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

常用的氯消毒接触池有如下要求:消毒接触池的容积应考虑最大小时水量、接触时间和污泥沉积等因素。传染病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5h,综合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h。当处理流程为重力自排式时,污水量应按最大小时污水量计算,当采用污水泵提升时,污水量应按水泵实际小时排水量计算。连续式消毒的接触池有效容积为污水部分容积和污泥部分容积之和。间歇式消毒式,接触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确定,一般宜为调节池容积的1/2。接触消毒池一般分为两格,每格容积为总容积的一半。接触池的水流槽宽度和高度比不宜大于1:1.2,长度和宽度比不宜小于20:1。接触池出口应设取样口。

7、通风设备设计: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风机房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因此运行时基本无噪声。一般采用二台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30000小时左右。当污水断流时,风机能自动间歇运行,以保护生物膜的正常生长。风机的控制柜应有过流、缺相、过压等故障情况的自动保护功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医院的污水排放流程工艺设计出现了一体化处理设备,他们将流程工艺进行浓缩压制,能满足一般小型医院的排水要求。而中型以上的医院,则必须采用规范的污水处理工艺,将系统各部位组件的工作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污水排放的有效控制,避免水质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J].环境,2006年52期

篇3

关键词:职务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建设

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是――由于 “就业率”是考核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导致高职院校过分重视专业素养,忽视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的录用更趋理性,在选拔人才时更加科学,职务分析理论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培养发展、薪酬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因此更注重学生专业基础上的综合素质能力。由于培养理念上的偏差,导致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职位上无论从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是技术革新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出现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对口工作,要么频繁跳槽,而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招不到满意学生的怪象。公共基础课包括社会科学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和社会实践课,其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即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尤其是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即职业能力的分层化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更好满足企业“岗位零磨合”和长足发展的需求。

职位分析理论下的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现状

1.企业职务分析工作不完善,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职务即工作,是指同类职务或岗位的总称。职务分析一般包括职位本身、人员特征及该类职位群发展的空间等信息内容,我国目前还缺乏完整的职务分析信息系统,由于无据可依,导致用人单位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偏差,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就业时大部分进入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缺乏规范的用工制度,再加上二者的信息不对称,出现高职学生对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之甚少,对所受教育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用人单位也认为学生对职位所需要的能力了解太少、核心能力储存不够。另外,这些用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正处在发展阶段,特别需要跨职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员工,这正是当前高职毕业生所欠缺的。承担这些素质培训和养成的正是公共基础课程,但事实上, 由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归属于基础部、社科部等,面对学校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很难做到针对特定职业群,建立不同的课程体系,因此,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

2.学生学习功利性强,对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认可度低,学习动机薄弱

从高校自身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越演越烈,特别是以就业率为衡量学校好差的标准,使得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功利化思想日益加重,直接表现为重专业技术,轻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因其教育效果的滞后性)。

从教育对象方面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偏多,由于家庭因素,这些学生一般思维活跃,对父母的依赖程度高;从生源角度来看,由于存在单招、注册入学、高考等多种形式的入学方式,导致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意志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许多方面与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对这些学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决定着毕业后的饭碗;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可有可无,对以后的就业影响不大,在这中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在加上许多基础课程本身无亮点和特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从而大大削弱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效果。

3.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的渗透性和专业化程度不够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基础课,其目的都是为学生以后就业和发展提供服务的,因此,两者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相互渗透。可事实是由于专业老师与基础课程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加上社会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偏见和漠视,导致学生所学课程处于孤立状态,不能有效整合,从而降低了公共课服务专业课的功能。

4.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生涯规划等课程则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直接对将来职务选择及发展产生影响,这类公共基础课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国际环境的价值多元化,使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受到冲击与挑战,仅仅依靠基础课老师简单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大学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对初、高中来说,业余时间要充裕得多,充分利用这一阵营,开展各种创业大赛、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会工作、单位实习等活动,充实和提高学生意义重大。但事实上,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公共基础课程老师走进院系参与的程度不高,从而丧失了课堂之外教育学生的机会。

职位分析理论下的高职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策略

1.建立以职务分析为中心的高职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做规范的职务分析,其真正目的是使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在培养方向上有据可依,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类似美国《职位名称词典》的专业职业分析大全。加之中小型企业本身人员少、精力有限,也不可能主动去做职务分析,在此情况下,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可根据各学院的教学大纲为依托,针对高职学生“应用型”这一特点,按照“必需、够用为度”对内容进行选择,不必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通过优化整合,组成若干个模块。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修养模块、职业素质模块、心理教育模块、组织管理模块、科学文化艺术模块等,而每个模块又由若干课程组成。例如思想道德修养模块,一般由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组成,这是所有学生的必修模块,各高职院校还可根据情况增加专业讲座、社会调查和实践项目等选修模块,一来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关心的共性和经常出现的问题运用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提高课程的感染力。二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不同课程进行组合,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要求达到的学分即可。

在教师的配备上,为了更好的体现专业针对性,可采用专业融合、专兼结合(社会上职称高,工作经验丰富)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社科部老师与各院系进行双向选择,让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参与到院系的专业建设中,从而加深对专业的了解,使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内容适应专业需求。

2.以需求为契机,以效用为导向,提升学生对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认可度

进入高职院校,学生一般由两种需求:一是就业,二是通过“专接本”、“专升本”来达到升学意愿,前者为主。针对就业欲望强烈的学生,在激发学生认可公共基础课的动机方面,可通过职业素质模块加以体现和进行。首先,利用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对相关职位群及发展状况作为关注点。由于学生认知层面的缺陷,导致目前高职学生就业需求中,浅层利益占到主导地位,多数学生只关注眼前利益,而对深层利益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业能力则重视不够。因此,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可组织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调查、讲座、单位回访、往届成功校友访谈等形式对职位进行分析,特别是社会对学生软实力(除专业技能以外的素质)的要求,然后对比将来的职业方向,通过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找出差距,进行反思,制定出自己的各阶段学习目标。指导老师则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化形式进行跟踪(可把同一类学生进行归类),利用档案袋手段(对学生进步、个人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进行记录)进行评价和反馈。档案袋以个体为单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其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来安排课程模块的先后顺序。如对新生要注意职业生涯规划的先行,通过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二、三年级学生通过心理教育模块,调整部分学生的失落情绪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通过这些方式,满足不同专业和年级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对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认可度。

3.建立教学共同体,提高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化服务水平

教师素质决定着学生素质。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无论从内容目标的选择、还是教学计划实施,在其教育效果上,教师业务水平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当今教育背景下的社会科学基础课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业务素质外,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院系的专业建设和社会调查,从职位分析入手,用社科专业的“眼光”审视该职位从事和发展体系,剖析其整个过程,从中剥离出与公共基础课相关的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教学,有的涉及整个教学过程的,还需得到专业老师的支持。例如,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我管理能力;如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结合专业来进行阐述,专业老师在授课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更全面、更系统的进行辅佐,通过社科专业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力。

4.探索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途径,完善课内到课外的教学体系

社科类公共基础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与学生相关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提高课堂教育的吸引力。在教学模式上,可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活动三块互动对接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教师在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实际,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形式,找出贴近学生的典型案例,展开讨论,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践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方案及操作细则。如对职位的认知、对职业道德的理解等,可先安排在学生专业实习中进行,社科老师可通过与专业老师沟通,对职位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汇总,同时罗列出该职位对人才关键能力的变化要求,通过影视观摩形式进行展现,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

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街区;建筑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一般对单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明确,成为了指导单地块建筑设计方案的依据,在城市建设实践中,上述指标显然对三维形态上的控制力度不够。在一些特定区域,例如中央商务区,地块基本分割成八至十亩的小地块,编制城市设计来指导单地块的建筑设计成了规划管理部门的共识,2000年后,中国城市设计研究开始关注城市设计的实效性和基础理论,[1]其中重庆市规划局在城区范围内共委托编制了城市设计项目35项,部分成果明确地纳入到法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说明近年来政府及行政管理机构已非常重视城市设计的编制。[2]

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一期街区城市设计于2008年由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完成,规划管理部门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1)的基础上,以此街区城市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对单地块建筑设计进行规划审查,目前,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一期街区已初具雏形。以上述项目为例,对街区城市设计的构思与实际实施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调查与分析,论证街区城市设计的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更有效的为未来街区城市设计工作寻求相关的启示。

(1)根据开发需要重新划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地块偏大,考虑开发需要,将地块分成相对独立的六个小地块,每个地块面积在十亩左右。(2)共享庭院绿地:在两个街坊中,利用临城市道路布置建筑,形成共享的庭院绿地。(3)基座与塔楼控制:保持主楼落地并在临红谷五路和规划路形成连续的街墙,塔楼维持2个高度,守住地块四周。

1.2 合理组织各类交通流线

为避免不同开发单元无序的面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该城市设计对车行交通进行了统一组织,地块周边只开设了六个出入口,平均每个地块设置一个开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减少了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1.3 统一街区的建筑形式(图3)

图3 统一街区的建筑形式

为形成统一的效果,在城市设计中,注重对建筑形式的统一,以期呈现一定的群体体量感。

(1)塔楼落地:塔楼直接落地,裙房形成连续街墙效果。(2)统一的凸窗效果:整体风格为现代风格,细部上,凸窗采用统一的形式,丰富立面效果。(3)顶部构架等造型一致:顶部构架采用空构架的形式,不安装百叶。(4)塔楼与裙房采用一体的装饰风格:采用上下一体的设计手法,裙房选材与塔楼一致,均为浅黄色涂料。

2 项目建设案例与城市设计的比较与分析

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图4),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关程序报规划管理部门,部门单体进行了调整,与城市设计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

2.1 比较

(1)街区空间的构建基本贯彻城市设计思路.总部基地一期项目是按照六个地块进行出让的,各地块开发单位在城市设计的指

图5 总部基地一期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3)街区建筑立面形式进行了调整

城市设计在考虑整体风格时,强调了采用浅黄色统一色调的要求,但六个地块的开发单位为彰显自身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色彩与局部造型的调整,并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审批。具体来说,有以下调整:整体色彩由统一的浅黄色调整为米黄与深灰色调为主;部分项目主出入口及顶部等造型进行了丰富,强调了个性;凸窗等统一形式部分变更成幕墙。(图6)

2.2 调查与分析

总部基地一期是南昌市中央商务区城市管理中第一例利用城市设计进行项目指引的项目,在项目单体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以及实施过程中,规划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均比较关注,也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为能够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分析该案例,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均为专业技

具体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衔接。

3.1 街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首先,在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的城市设计中,考虑到项目的整体性,在交通上、底层商铺、骑楼等设置中,将整个地块连为一体,但规划二路在红谷滩区域内是横贯整个中心区,承担了大量的车行交通,并不允许行人的频繁跨越,从人行考虑,南北两个大地块是很难在空间上连为一体的。

另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项目地块东侧为商务用地,西侧为居住用地,所以临红谷五路要求设置连续骑楼界面,而西侧不作要求。而城市设计要求东西两侧临城市道路均设置连续骑楼界面,在实际运营中,西侧商业价值并不大。

综合来看,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并不密切,对地块周边的交通、业态形式调查不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3.2 街区城市设计与各地块建筑设计的关系

为实现城市面貌的统一性,街区城市设计对各地块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城市空间的建构对该项目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保证了项目实施中,城市群体的统一性,但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在色彩、立面形式上太过单一,六个地块没有任何标识性,缺乏对建筑的驾驭能力。所以在各地块出让后,各开发单位只能在统一的高度、主楼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在顶部造型、色彩关系、立面形式上各自突出特点,顺应市场需求。

另外,各建筑的朝向为充分考虑到气候等因素,存在东西向建筑,在实际运营中,并不利于节能。

街区城市设计应达到什么深度,其对建筑设计的指引是否具备控制性,涉及到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3.3 街区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中,为项目设置了内部共享的庭院空间,考虑该项目容量较大,地下设置了两层地下室,相应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较多,在实际运转中,共享庭院周边内部道路基本被机动车占据,人行很难进入共享庭院,而该项目统一的连续骑楼有条件实现二层或三层的人行联系廊道,并设置共享的灰空间。由此可见,街区城市设计如何与景观设计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图1:源自南昌市城乡规划局《中央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

图2:源自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2008

图3:源自同图2

图4:源自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调整》,2011

图5:源自南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红谷滩总部基地项目交通影响评价》,2008

参考文献

[1]余柏椿,《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8(08)

篇5

1、城乡规划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营造美好人居的重要领域。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建筑类专业,所属学科是工学“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它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空间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物质空间为核心,以城乡土地使用为对象,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建设实施的管理,实现城乡发展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

3、城乡规划专业的主要领域涵盖城乡物质环境空间形态的控制与引导、土地使用与开发、道路与交通、市政与服务设施、住房与社区、生态控制与环境保护、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地域文化与城乡风貌、防灾减灾与卫生规划等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城乡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专项规划。

4、主要课程: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城市旅游与 游憩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曲靖市 区域规划城市特色 特色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 A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它以跨行政区的经济联系紧密地区为对象,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2]。区域规划不同于经济区划和城市规划。它是以经济区范围为主体的规划,因此,经济区划是区域规划的依据和基础,而区域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前提和依据[3]。区域规划是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部分,中国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4]。

1 区域规划研究的概况

1.1 研究背景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层,对区域规划都越来越重视,这种重视的基础在于区域规划的优势,基于以上分析的区域规划的重要性,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九龙山--越州段)沿线区域规划为例,探讨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分析得出案例区域规划落实了曲靖市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凸显以山水为主要脉络的城乡历史和文化记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切实改善民生。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总结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的工作经验,促进各方面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去谋划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使得区域内各类开发建设行为在区域规划的统筹安排和综合调控下,合理、有序、健康、协调发展。

作为有效保护控制城乡居民点周边的自然山体、河流水系,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典型示范区,南盘江沿线成为了具有良好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文化效益和产业效益的城市生态涵养区、城市休闲功能区、城乡文化记忆带和区域旅游功能区,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概况

2.1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理念

规划的核心理念表述为“山水承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文化先导

以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为指引,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特色彰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展示曲靖独特的聚落形成与生长特征;

(2)有机生长

以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保护为原则,探索曲靖以生态和谐为先导的“有机生长”方式;

(3)产城共荣

以产业提升和人口流动引导为基础,实现曲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共荣”。以城市文化特色为先导,以生态保护的有机生长为前提,以产城共荣为支撑,使规划区成为曲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示范区[5]。

2.2 区域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层次

南盘江沿线区域规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镇区规划、村庄规划三个层次。区域总体规划范围位于曲靖市中心城区东侧,以东外环和沾潦公路为东界,南至越州工业园区,西侧以曲靖-陆良和曲靖-胜境关高速公路为界,北至九龙山,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6]。

2.3 区域规划的技术路线

规划基于对南盘江沿线区域现存的主要问题与规划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分三个层次展开,实现了规划策略到规划措施的落实。

第一层次:规划策略研究通过三个关键途径,实现对空间、功能两个决定性要素的规划策略研究。城市特色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前提、产业布局是支撑。从历史观出发,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从全面的生态安全评估出发,为规划选址与利用策划提供安全前提;从全局观出发,从更大空间范围考虑规划地段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二层次:系统方案落实对第一层次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落实。包括空间结构、用地系统、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绿地系统、生态系统、总体城市设计、公用设施、综合防灾等方面的规划建议与控制内容。

第三层次:城市设计与策划以特色空间为骨架,构建城市设计体系。确定规划区内重要的片区、路径、节点,以及其指标控制体系。并对重要节点进行修规深度的城市设计及策划[7]。

3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特色的关联

3.1 城市特色引导规划重点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个根本认识,曲靖的区域规划将城市特色和特色空间规划作为项目核心的工作内容,并在这一工作的指引下,完成新型城镇化思想指导下的城镇空间整合、人口引导、资源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曲靖及规划区城市特色的挖掘,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城市特色和生态要求,提出曲靖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产业提升转型的具体策略,区域交通策略,镇区的规模及功能引导,村庄改造整理策略,重要节点的设计与策划等重点任务。

4曲靖市南盘江区域城市特色的研究

4.1 城市特色与特色空间

4.1.1城市特色的基础理论

城市特色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经济等条件下形成的。一般一个城市的特色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包括多个层次的内容。城市特色可以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类型。有形要素就是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固化的物质因素,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城市的空间结构、街区肌理与建筑风格、重要地标与历史遗存和要素、园林景观等。无形要素包括文学、历史、戏曲、方言、宗教、风俗、节庆、饮食等[8]。

4.1.2特色空间反映城市特色

从感知的角度,城市只有两部分,一部分空间经常也易于被人们感知,另一部分空间不经常也不易于被人们感知。人们经常能够感知到的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绿化设施、商业活力发达的地段,我们称之为特定意图区,特定意图区体现着城市最主要的特色。我们把各种特定意图区的集合称为特色空间;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城市部分,不能成为体现城市特征主要载体,我们称之为普遍空间[9]。

4.2 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很多城市区域规划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城市的文脉难以延续,城市空间和管理割裂,产业缺乏统筹布局,传统聚落风貌异化,城市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差等问题[10]。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城市发展为生态环境健康友好,历史文化延续,形态清晰、空间有序的布局合理的优良宜居城市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关键(图1)。

图1 区域规划应用城市特色技术路线框架图

5结语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规划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尽管我国区域规划已经有了不少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空间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城市特色的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为例,以城市特色的分析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区域规划的方法。作为滇东门户的曲靖,自然地理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历史地位较高,文化类型独特。曲靖拥有独特的山水格局与营城特色,南盘江源头马雄山还具有“一水滴三江”的罕见自然景观[11],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在旅游方面凸显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曲靖市以南盘江为纽带、多组团分隔互联的传统生态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53~154.

[2]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83~84.

[3]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 1997,52(1): 1~10.

[4] 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 2000,20(1): 1~6.

[5] 杨朝俊,龚金才.新编曲靖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35~36.

[6] 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48~52.

[7] 庄拯.新设地级市――曲靖[J].城市规划通讯, 1998,05(3)

[8] 吴伟.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3~26.

[9] 顾朝林.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278~286.

篇7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理工科的教学质量。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随着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成立,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的出台,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育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和调整。对于地方高等院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将是地方院校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队伍培养、认知调研能力培养,以及各类设计课程案例点的选择等各方面密切与地方相结合。系统挖掘武陵山地区建筑、村落、城镇等特色,并将其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教学各个方面。同时,与地区相关设计和管理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探索出一套具有湖北民族学院特色、武陵山地域特点、能充分凸显地方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1 城市新区

关于城市新区的具体概念在学术上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就其建设城市新区,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CUDI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超曾指出,城市新区是指在旧有城市区,规划新建具备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新型城市景观,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城市功能为主导的新城区。城市新区具有其独立性,但同时又依托于城市整体,这样的形式使城市新区与旧城区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形成相辅相成的状态。

城市新区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区,在地域空间上有着相对明确的发展界限,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上,都存在被认同的界线,是城市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城市旧城区往往拥有珍贵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而城市新区的发展,往往处于未开发区域,其发展结构还处于模糊化,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新区的建设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促进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与城市旧城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旧城对其提供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支持,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需通过合理发展城市新区,才能促进旧城经济的发展。

2 滨水公园

滨水公园(Citywaterfrontpark)一般会紧贴城市的海滩、河流,与水面相互连接,以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岸生态系统,使水生、陆生及两栖动物有栖息、繁衍、觅食及其藏身之所。滨水公园是城市滨水区域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水域相联接,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体的边缘,是人工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一种空间形式。在规划中将公园建造在城市的河流与海边,这一形式和一般的城市公园相比,有着很大的空间优势,它能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有灵气,也能满足市民们“亲水”的天性,提高公园及城市的魅力。同时,还能解决城市空间匮乏的问题,增加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 城市与滨水的关系

水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从我们祖先开始就傍水而居,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改变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多城市仍然依水而建,或跨江临河,或傍湖临海,吸收大自然的灵气。在我国,很多有名的城市都与水有关,如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在浦江两岸建造了浦东和浦西2块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依水而建的城市构筑了美丽的外滩景观。海南,一座被水环绕的海岛城市,美丽宜人的海边风景,打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海滨城市。不仅如此,世界各国很多城市建设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悉尼,澳大利亚著名的海滨城市,它周围环绕着许多海滩,这些临海而建设的城市大力建设滨水区域,已成为澳大利亚人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种方式。意大利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水与桥的结合构成了它独特的美,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而这里所有的景色都离不开水。除此之外,还有塞纳河畔美丽的城市巴黎、荷兰的水城阿姆斯特丹、南非的首都开普敦……

不管是国内的滨水城市,还是国外的滨水城市,从空间形态上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有沿海或沿河发展的形式,有的因为海水区域的地质条件,结合当地气候,打造了很多海滩城市,让人们在休息之余可以到海边打一场沙滩排球,或是欣赏沙滩上的美景。也有的城市依据水域地形及河道情况的不同,沿水域一侧或两侧发展,将其规划成中心商业区,如上海黄浦江,就是典型的两岸发展形式,黄浦江这条重要的水流道,将上海分为了浦东和浦西2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黄浦江以西保留了老上海的传统建筑,黄浦江以东则是打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如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等,既创造了上海著名的建筑景点,又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上海利用黄浦江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沿江对两岸的环境改造和功能的重建,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将黄浦江两岸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准的靓丽风景。

从土地使用功能上看,与滨水区域相连接的城市用地,除了规划成中心商业区外,还可以规划为城市边缘区、城市郊区及非城市化的生态保护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滨水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找出其与整个城市的关联性,切忌将滨水区域作为一个独立体进行孤立的规划。

4 城市新区滨水公园的功能

城市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水,城市的文化也与水息息相关,城市新区滨水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能小觑,一个好的城市滨水公园能有效提升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城市新区滨水公园的规划中,主要以体现生态廊道功能和旅游、游憩功能为主,创造适宜人们生活、陶冶市民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4.1 生态廊道功能

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节洪水等多功能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在城市滨水公园的建设与规划中,也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等,城市的水道系统与城市进行组合规划,串联城市中的滨水区域,成为城、乡联系的重要廊道。同时,现代城市滨水区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过滤污染物等功能,成为自然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重要渠道。

4.2 游憩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在工作之余都希望能有一个令人放松、休憩的场所,而城市滨水公园的出现,也正是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和就近旅游放松的需求。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水中划船、漂流,在岸边休闲、娱乐、摄影、野餐等,利用城市中的有利资源,充分享受城市滨水公园带来的恬静,使人们在繁杂的城市中亲水近水、可游可赏。

5 城市新区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是以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标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景观规划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需要,很多城市将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城市低碳环保的重要方式。从宏观上看,景观是当代城市建筑与景观规划的统一;从细观层面来看,景观规划不仅包括植物层次结构,而且还是植物与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使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当前社会需要,提出了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能够作为我国景观规划设计依据5个新的理论方向:

5.1 自然优先理论

自然界具有独特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也有极强的自我维持和修复能力。因此,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先的理论,在规划设计中争取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努力保护自然景观和原有森林、湖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是生态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

5.2 生态关系协调理论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都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设计生态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5.3 生物多样性理论

近年来,生态学界常以生物多样性为话题进行讨论。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中,除了考虑植物在使用上的多样化以外,为了达到园林景观的多层次化,还应该注意生物的多样性,如保育野生动物、饲养昆虫、招引鸟类等,利用生物多样性,达到提升园林景观的目的。但是,我们不能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动植物越多越好,适当管理,控制和调节生物种类密度,避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5.4 持续性理论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一些工厂废弃水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滨水环境,这也使我国很多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为了改善城市滨水区域环境,需要合理配置资源,高效利用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生态资源,推动滨水区域环境的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资源得到可持续性利用,以此为人们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5.5 针对性理论

每一个景观都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同时也反映在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上,因此,生态设计应根据某一地区特有的城市、自然景观,针对其不同的结构、功能及不同的生态过程进行合理地规划。对于这一理论,应从不同的角度因地制宜地展开分析与研究,采用不同的评价及规划,以此来体现每一个景观的特征。

5.6 综合性理论

生态设计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规划设计时,需进行多学科的了解与分析,包括生态学、生态规划、生态学家、土壤学、森林学、地理学等。另外,还需对所设计的景观结构、设计过程进行有目的性的调整,这也就要求设计师要全面、综合地去分析景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价、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影响等综合性的知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具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生态景观。

6 总结

综述全文,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自然优先原则,将生态理念引入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其次,关注城市功能,将城市建设与城市功能相融合,以便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发展。最后,关注市民的参与性。在滨水公园休闲空间与生态景观的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其美观性,还要考虑公众的参与性,使人们成为滨水公园休闲空间真正的主人,满足市民的休闲、亲水需求,使人们更多地接近自然。

参考文献

1 刘立明.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研究[D].东南大学,2004.

2 贺爽.天津城市公园景观文化特色演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3 王姣姣. 人、景观、生态[D].河北农业大学,2006.

4 曹文娜. 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性设计[D].四川大学,2007

5 龙婷.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点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篇9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原理;建筑设计;现实意义

一、《原理》课程的设置意义及现状

原理,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原理》课程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主要渠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但是,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却是一门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学说,是贫乏空洞的政治说教。由于缺乏与所学专业的必要联系,使得课程的学习单纯地只与学分的获取相挂钩。大学生内心深处对理论的诸多误解,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该课程的强烈抵触情绪。对于进入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上《原理》课更像是听天书,空洞而乏味。所以,大部分学生厌学,采取逃课或上课做其他的事情,来换取学分。

二、建筑设计与原理的关系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致发展到污染、破坏环境这些过程之后,才逐渐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和部分历史人文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设计的范畴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展。

建筑设计专业是横跨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建筑范畴。近年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公共建筑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我国虽然有大量的建筑实践,但是,建筑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由于相应理论的滞后,致使支撑建筑设计专业的理论空有其名,决策层对该专业不甚了解,这门学科也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建筑设计的宗旨是实现人居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设计只有来源于自然,顺应自然,合乎道理,才能使每个人都接受。这种设计与自然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正是原理中自然辩证法的体现。自然辩证法是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客观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运转的空间载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设计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建筑的设计思想一定要遵循自然辩证法。通过对原理的学习,了解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认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过程,培养运用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需求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才能有效去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三、自然辩证法在建筑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自然辨证观中的辨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它要求我们看事物要一分为二,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建筑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1.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是设计思维的根本出发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物质在结构上是以体系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设计一幢建筑,它不符合人类的居住要求,即为不合理的建筑,最终躲不过被拆除的命运。因此,努力在建筑结构方面实现合理并符合自然的发展,是大势所然。我们只有通过对从古至今仍保存的建筑中,发现其中建筑奥妙,合理了解建筑功能与空间和自然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产品。因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建筑要结合深层次的理念,基于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并以此作为建筑行业这一庞大系统的出发点,更加关注自然界的复杂演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尊重自然才能达到设计形式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建筑把人类居住视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集文化、科技、自然、人、结构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歌德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体现的是建筑形式的魅力,它使得建筑挣脱了传统的桎梏,达到了外在美。然而,对于一个真正从事建筑设计的人而言,则更应思索其内在的一个更高层次,努力迈向“人居环境”的领域。真正之美,即建筑是否节能、环保、具有人性化。只有做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才能符合当今建筑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尊重自然的设计,也就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揭示了地球资源枯竭,警示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这些都把设计师们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然而,自然作为物质存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着唯物主义原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建筑设计要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就需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各要素与要素、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建筑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合作与友爱的关系,从而实现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

3.合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是创造丰富建筑形式的趋势

自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它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力。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一池水塘,如果不是人工将其用水泥护衬或以化学物质维护,它便会在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并最终演化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因此与其花大力气改造,我们不如利用自然这一特性,设计一种呵护其发展的现代建筑景观。

几千年的治水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洪水这样的自然力,应因势利导而不是绝对的控制。古人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充分认识自然的能动性,用竹笼、马槎、卵石与神为约,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丰饶。所以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就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调动自然系统的能动作用,尊重大自然的自我愈合能力和自净能力,创造出丰富的建筑形式。通过生态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4.自然辩证法是设计优劣的检验标准

实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设计是基于人的生存机能,它产生于人的实际需要。我们不能把设计分开而视,即理论与实践的区别。生活实践是设计存在发展的由来,随着时代更替,只有经过生活实践,才能积聚设计的形成。设计师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展现他们之所见,表现心灵之所想。因此,创新成为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精神。我们不可能靠想象设计,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尝试,才能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向,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合理的即为存在”。设计是面向全人类的一项活动,足人类价值取向的真正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功能与形式、科学与艺术、事实与价值、传统与创新、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设计建立在符合人类功能需要上的设计。

小结

当我们将人类的设计行为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时,我们就不得不到哲学与文化等领域寻求最基本的、最准确的答案。学习原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辩证地看待事物,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专业发展也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将这种原理更深层次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使其成为我们专业的根本支柱,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篇10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9]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37(10):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