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
结合开学初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为每位同学增加施测16PF或者SCL-90。将测试结果分为四类:1.严重,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严重级别时,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部门联系,做进一步诊断或转介专业机构。2.中度,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平时重点关注。3.轻度,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轻度的学生,平时积极关注,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4.无明显显示,对于该部分学生可以放松关注。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家庭出生背景,心理测试试题,问题学生登记表,问题学生帮教记录,异常行为记载表等。
二、建立班委预警机制
(一)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职位
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按心理委员与学生比例为1:15的比例设置。心理委员按主动报名,民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名额不足时,可以由主要班委干部兼任。评奖评优可以向心理委员倾斜,以调动心理委员主动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
(二)建立心理委员汇报制度
按实际情况对班级中心理测试结果严重程度合理搭配分组。心理委员每天了解小组成员的心理动态,实行日报制。一旦发现有学生异样行为的产生(如情绪变化,夜不归寝,连续旷课等),心理委员及时上报辅导员,辅导员收到报告后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做出初步诊断,对于轻微者及时疏导,对于严重者及时上报学校心理咨询部门,并配合相关人员做好咨询方案和咨询活动。
(三)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交流培训会
每周星期天下午心理委员相聚一起,以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自己新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向辅导员请教遇到的问题,辅导员就心理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培训,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辅导员及时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及时将解决方法告知心理委员。
三、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每学期就大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举行一至两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就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解和自我预防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
(一)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基本产生原理。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前因的,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和身边的潜在心理问题。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的效果。
(二)让学生学会简单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技巧。心里预防和干预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个人,效果不明显,对于一些隐性的心理问题需要同宿舍的同学,或者他的朋友才能发现。教会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技巧,可以大大缓解班主任的压力,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控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四、关注特殊群体
对于易感人群,高度关注。调查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缺乏信任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现象;贫困学生比较缺乏自信,会因攀比心理走向极端;留守儿童较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独生子女性格孤傲,争强好胜,攻击心理较强。另外,对于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后,要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同时安排心理委员对其秘密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应定期与其谈心,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五、关注各年级阶段的心理变化
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 心理干预 原则 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干预,是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针对有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和心理纠正,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引导学生恢复自信心,提高耐挫力,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数学课堂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教师以理论为指导,应用性研究为主,强调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把理论与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发展性原则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中应以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主导,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数学心理发展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并尽可能开发其潜能。
(三)预防性原则
教师对初中生可能出现的数学学习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防患于未然,尽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学生的产生。我们说的预防并不是简单的“堵”,而是对那些已有轻微症状的学生尽早“救助”,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疏导性原则
教师在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基础上,力求抓住“火候”,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变单纯“我讲你听”的方法为对话及其他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注意谈话的环境和方式,善于把握不同类型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最佳心态环境中受到教育。
(五)差异性原则
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生活经历,他们的能力、需要、兴趣、经验及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发展上具有独特性。因此,教师要用不同的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培养每个学生的健康心理提供帮助。
二、初中数学课堂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
(一)课前了解,防患未然
农村初中有少数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心理上隐藏着某些问题,他们的身心健康处于边缘状态,某些特定的外部诱因可能引爆这些潜在的问题。在平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与家长、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在心理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觉醒,自我发泄,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尽快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走出阴影,早日融入和谐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二)课中关注,辅导矫正
针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和调查了解,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教育和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恢复自信,激发学习热情。笔者曾将5种心理干预法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行为模式的形成有不小的帮助。
1.关爱法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其感觉受到被关注。例如,我班的小何由于父亲病逝,母亲再婚,再婚的家庭不是那么和谐,大人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闹,打架,造成其课上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在课堂上发呆等。笔者了解情况后就在课堂上格外关注他,如走近他,翻翻他的笔记,轻轻敲几下他的课桌,或用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回归课堂。
2.有意法
表现好的学生大多相同,表现差的学生却各有原因。教师为了帮助那些有学习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找回自信,提高成绩,笔者常常有意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基本题,并在他们完成后及时给予很高的评价,让他们感觉有所作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3.减负法
有些学生厌学,怕学,是因为其本身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学习进度慢,常常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完成作业。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做到突出重点,分化难点,让他们每天都有所得,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恢复信心。
4.激励法
教师对于问题学生,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而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抓住机会当场表扬,让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能得到其他学生更多的关注,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状态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各方面的比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回自信。
5.冷处理法
现在的学生心理复杂,而那些问题学生的心理更复杂。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不当表现时,教师不能有过激反应。只要这些学生不影响上课,有时教师可与他们用眼神交流,当堂不做处理,而是通过神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加以纠正。
(三)课后跟踪,积极疏导
篇3
师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多项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可能会发展为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精神疾患。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要想解决师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对二者共同干预,营造舒适的校园心理环境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保障职业教育质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我国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结果均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郑延芳等运用SCL-90问卷调查195名高职教师,结果显示,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等学校。一项2013年调查的河南省6所高职院校584名教师的研究中,高职教师的心理异常人数比例高达52.3%,特别是焦虑、强迫、敌对、偏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校教师的常模(P
通过比较文献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焦虑、抑郁、人际敏感、躯体化等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和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1.2 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引起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总结归纳为以下四条: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有研究[3]表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佳、职业压力较大,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部分通过工作状态来实现。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教师减轻职业压力,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应从多个角度采取对策:①学校方面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促进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团队,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采取对策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完善激励手段;营造和谐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②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③提供更多途径促进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试能力。
1.3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多是以问卷的形式量化监测,反映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理论性的干预对策。而国外学者做了许多有关教师适应性、职业效能感、人际关系等的研究,研究方向更加全面、细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机制也更加明确。国外学者在心理干预方面,已经将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作为整个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方案措施。我国对于对策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或进行经验分析,缺少实践应用研究,无法探究其科学性和适合性,很难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因此,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和维护措施的研究,如开展心理辅导研究、干预性实验研究、干预效果的对比研究等。
2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2.1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研究文献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自卑、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方面,不同的研究样本其结果可能不甚一致。一项对1971名高职学生进行SCL-90测试的结果显示:心理有问题学生占5.89%,筛选心理问题学生样本,发现位于前五位的症状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5]。
也有研究指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400名高职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敌对、躯体化等因子得分上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和全国常模,心理问题按比例大小依次为:焦虑、偏执、强迫、人际敏感、躯体化[6]。
2.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学校、家庭、个人及社会四方面因素。国内也有学者开展更加细致的研究,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人格特征、体育活动等的相关性。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模式尚在探索构建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匮乏,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l:5000的师生比。另外,兼职心理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机会甚少。加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研究对于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针对学校和个人因素。我国已有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且重在预防的理论指导思想。在干预措施上开始尝试通过体验式教学、团体辅导和网络心理教育等方式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的潜能,如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剧等,同时辅以专题讲座、个别心理咨询等进行多层面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
2.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较多也更具体,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结果更具可信性,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比高职教师更细致深入,已经有比较具体的干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如团体辅导、网络教育等。但是这些干预途径依赖于专业心理教师,并没有发挥全员参与教育的强大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心理教师严重不足,只能在个别班级试点进行,难以进行全院推广。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 策略
[作者简介]余彬(1971- ),女,江苏南京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贵州 贵阳 550008)陈新宇(1958- ),男,贵州大方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75-02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贫困生人数比例相比,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占有更大比例,伴随经济贫困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在近些年日益凸显,有资料表明,普通高校心理问题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年更是达到了30%左右,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人数比例尤甚,达到38%左右。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贫困生要面对更多来自经济、就业及家庭环境压力。因此,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隶属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范畴;另一方面,作为特殊人群,又有其自身特点。对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解决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困扰。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利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调查对象为贵州部分高职院校2010、2011级学生,共计2780人,有效问卷2649份,问卷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1542人,女生1107人。本测试共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况、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
调查数据显示,被测学生中有心理问题人数为440人,其中贫困生188人(75名男生,113名女生),占心理问题学生的42.7%(如表1)。
从以上测试结果可知,贫困生在SCL-90测试中除抑郁外的8个因子均分都高于心理问题学生均分,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性、敌对、精神病性的3个因子明显高于心理问题学生均分。心理问题学生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在有心理困扰的贫困男生75人中,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26名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34.67%(如表2)。
因子分≤3为轻度症状;≤4因子分>3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
在心理困扰的人员113名贫困女生中,其中44名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占参加测验人员总人数的38.94%(如表3)。
由表2、表3可知,在有心理困扰的男生和女生中,贫困生有中度心理困扰的比例较高,均超过30%,其中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基本上接近40%。所测试贫困生中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精神病性,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成因
1.社会环境方面。首先,高职贫困生,往往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社会部分人群对贫困家庭的偏见或同情都会给贫困生带来压力。其次,大学生中不良的消费攀比心理,以及社会上“物质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也给高职贫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此外,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高职贫困生对高薪酬的渴望与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的矛盾,以及社会转型期间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公平竞争现象,都易使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2.学校环境。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高职贫困生多来自农村,大学适应期所体验到的新旧环境落差较大,自身素质与来自城市家境较好的学生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不利于贫困生对新环境进行自我认知与调整。同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数量缺乏,尽管2011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规定“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但是不少高职院校未达到最低标准。因此高职贫困生出现的认知偏差往往没有专业人员及时给予调整疏导,从而使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轻微心理困扰向中度、重度发展,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3.家庭环境。心理学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可能是他所成长的家庭出了问题。”临床心理学家崔永华说,一个孩子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大多是儿童时期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在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的一个折射。贫困大学生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并且受到家庭教养理念及教育方式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且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式使这些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中一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使他们无法快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中去,常常有自惭形秽、孤独、焦虑、抑郁之感。
4.个人因素。有些高职贫困生不能正确分析自身贫困的原因,把贫困原因归结为命运问题、社会的不公,把贫困看成是苦难或难以承受的挫折,生活态度消极,尤其是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巨大反差时,往往引起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强烈的振荡,有些人开始不断怀疑、否定自己,甚至对社会和他人产生认知偏差,出现轻度心理困扰甚至心理失调与心理疾病。
三、高职学院贫困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本世纪以来,国家陆续颁布系列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均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容乐观,有些高职院校未能正式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教师竟有70%以上不具备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具备的学历和资格;有些高职院校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列入医务人员,这些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被边缘化,打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一个系列课程,必修课程在大一开设,大二、大三应根据学生特点及师资情况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可以将课堂讲解、问题情境设置、心理剧表演、心理行为训练等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心理调适与认知矫正,自觉主动地接受心理教育与行为训练。
3.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学校对入学新生可以使用SCL-90、UPI、EPQ量表对学生的个性能力、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基本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利用背景信息调查,尤其关注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遏制心理问题的发展。
4.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系部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共同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及时了解关注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对待已经具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制订合理的干预、辅导方案。针对可能存在隐蔽性、不主动问询的学生,要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适时监控和跟踪,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个别特殊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帮助。
5.个人应采取的调适措施。(1)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高职贫困生应客观面对贫困,并能利用贫困的挫折价值,培养自己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对于贫困导致的压力,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努力发展健康自我意识,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2)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宿和爱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对于贫困生来说克服消极心理,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刘凤华.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空泛
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缺乏实效性。因为此项工作同学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算学校的重点工作,更多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文件上和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专业队伍建设、设施配套等具体行动中,投入不够。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成为了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但大部分辅导员在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中知识不足,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对待大学生出现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时,用一些大道理去说教或灌输,缺乏心理咨询的技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专业队伍不齐整
许多高校缺乏一支专业素质过硬、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化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自身品德和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有些高校配备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但整体上存在专业化水平不理想、工作质量不高、数量不够、队伍不稳定等问题[1]。
3、关注对象过于局限
一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因是认为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适用范围也仅局限于心理疾病方面,将主要的时间、精力、财力放在已经出现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一小部分学生身上,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人看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完善这类学生的人格,对人格缺陷的学生进行一种心理救助。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弱化了功能。我们知道,需要心理引导及需要有效的人格塑造的是大多数学生。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现在的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理论研究也因此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议论多;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2]。这都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5、缺少家庭教育的合作
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单边作战,不过学校也已经意识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家庭对学生的熏陶、教育绝不亚于学校的作用。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将大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内高校刚开始起步,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不够成熟阶段。因此,需不断加强探讨和研究,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教育观念需转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必须转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针对少部分问题学生,而不是针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少数甚至是个别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咨询、辅导和治疗。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的整体教育中,它不是一个部门或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任务。
2、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的严重不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障碍。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师资数量的不足,二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限[3]。作为高校应吸收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及其他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例如辅导员,平时工作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他们也需要接受心理学的相关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最新的咨询技术和咨询理论,提升自身工作业务水平,这样方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心理健康的课程建设
高校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生活、情感、就业及环境适应等方面问题,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然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完善,主要是以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开展,本人认为,把心理健康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学分,这样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4]。如果高校不具备某些条件,可以系统地开设一些讲座和选修课。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电子版及纸质版的档案均便于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整体的心理状况,高校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同学可以进行集中讲座,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5、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新生刚入校期间,高校应该利用专业的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且对于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援。此外,高校应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抓基层,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以及反馈制度等,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5]。
6、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动静结合,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便形成一种奋进、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积极的氛围影响之中。高校可以利用校广播台、橱窗、校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周宣传活动等,同时可以开辟心理网站,设立网上信箱,比较灵活、及时、平等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由此创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6]。它可以使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从而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障碍。
7、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民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判断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以及对一些不良的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等。
8、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理论建设需立足工作实际,注重实际调查分析,通过研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带动和指导工作的开展,探索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目前国内很多课题的研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令我们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科学认识,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教育工作者须认真思考,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和新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
[2]朱爱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3):95-97.
[3]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6,(1):140-142.
[4]林琳,刘伟佳.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43-645.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兼职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15-02
高校班主任是以班为单位教育者和领导者,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2]。兼职班主任是近年来各高校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缓解专职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学生创新和职业规划能力,改善班风学风的一项重要学生管理措施。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主要负有在思想、学习、生活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3]。兼职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主职工作,如何在兼职的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班级主旨作用对班级良好风气形成及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 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主职工作和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矛盾。班主任主职是学校的教辅人员,从事普通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部分兼职班主任主职工作压力大、投入时间精力多,对班主任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当面对主职和兼职发生矛盾时,只能以放弃兼职班主任工作的耐心管理为代价,造成班主任工作效果差、甚至存在疏于管理的现状。有的虽有心管理,却由于失去教育和管理的最佳时机,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重大管理漏洞。
(2)学生多级管理之间的矛盾。高校班主任与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本质区别。中小学学生以班主任管理为主,但在高校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只起到辅助作用,班级以辅导员管理为主、结合相关职能处室(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管理。学生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往往会有“都管又都不管”的感觉。譬如,当专职辅导员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而兼职班主任鼓励学生学业为重时,有的学生就会有困惑。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对班主任工作不予以支持。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相关部门职责及规定政策不明确也会造成管理的误差。
(3)学生对班主任高水平管理的需求和班主任培训滞后的矛盾。学生渴望最有知识、最有能力、最具有管理水平的老师成为他们的班主任,但现实中有许多兼职班主任老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由于是兼职工作,相关的培训及待遇都远远不及专职。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在同一学校同一学院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平行班级管理不同,学生对管理的不理解和心理落差。
2 高校兼职班主任制度建设
(1)完善班主任选聘工作。选聘工作压力相对较小、责任心强的教辅人员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往届优秀班主任采取相应机制挽留,避免优秀班主任人员流失。对于已经选聘的班主任也应进行及时跟踪考核,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工作效果差的班主任应及时跟踪培训,培训不合格的班主任应及时解聘。建立完善选聘和解聘的工作机制,实行兼职班主任资格制度。
(2)健全统一学生管理体制。针对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学校应多宣传班主任管理制度,各级管理都应与班主任管理衔接,避免班主任管理被架空的尴尬局面。班主任上岗前进行培训,上岗后的班主任应印发各种学生管理相关政策手册方便班主任查询。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班主任应协同辅导员起到主导作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专职辅导员为主,班主任缺乏相应权限,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也失去管理的权威性。在多级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应协调和支持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也应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班主任管理以关心为主,多和学生打成一片,主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动态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问题,将可能存在的问题消化在萌芽阶段,避免学生的简单问题极端化造成恶劣后果。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最佳模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只有在学生中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班主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而其余各部门工作由于涉及学生人数众多,则是制度管理为主。这样学生才能在宽严相济、制度化和生活化相结合的模式下健康成长。
(3)进行班主任培训和考核。针对兼职班主任水平不够的问题,应多开展培训和考核以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建设。目前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制度还不完善。兼职班主任工作体系应建立兼职班主任岗前岗中的培训工作,建立班主任资格档案,具备资格的教辅人员才能上岗成为兼职班主任。同时,应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全面考核,进行监督和奖励机制。譬如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和反馈,对于管理效果好的进行奖励,对于学生评价低的班主任进行考察监督,考察确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惩罚或撤销资格。目前所采取的班主任考核办法多是数量化指标,但数量化指标往往不能真正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工作成效。最后造成学生认可的老师领导不认可,领导认可的老师学生不认可。班主任工作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数量指标为辅,在学生评价基础上进行合理考察和监督。这样也更有利于吸引具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人员到兼职班主任队伍。
3 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重点
(1)加强大一班风学风管理。高校中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主要在大一,因此刚入学的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级风气中学风则为重中之重,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才能将生活的中心放在学习上,其他上网游戏的问题就会降低发生几率。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班级中个人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定位和正确人生目标,相反在不良班级风气影响下会有更多学生形成游戏成瘾打架斗殴等不良习气,引发更严重问题。在入学初期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方法主要为班主任的引导,除了语言教育外,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譬如了解成功学长的活动,帮助学生成为科研或实验室助手,促进学生与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等方法都会收到较好成效。
(2)注重班委成员的选择和培养。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只有上有辅导员及学院领导支持、下有班级班委支持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除了和辅导员建立有效沟通外,班委的选择对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班委可以帮助班主任完成许多调查工作,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能调动全班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但不能胜任的班委则使班级成为一盘散沙,班主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设想往往无法有效落实。同样一个班委团体,班主任的培养和管理方式也会对班委工作效果产生影响。过于严厉的班主任会让班委成员产生恐惧,班委成员会尽可能少与班主任接触,造成信息沟通不良,班级管理受影响。过于宽松的班主任会让班委觉得班级管理随意,班委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得不到学习和提高,班级处于管理不力。因此,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和班委的协作至关重要,班主任应多与班委沟通,并在班委开展班级活动过程中注重班委个人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及协调能力的提高。班委成员能力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进入班级管理。
(3)加强班级评奖评优、贫困补助等评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性。班级的各种评奖评优及贫困补助评选工作会涉及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处理得当的班主任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处理不当的班主任则无法顺利开展班级的其余工作,因此,班主任应对各种评选工作引起足够重视。班主任应在各项评选工作前向学生公布评选的标准和评选方法;评选过程中尊重学生意见和建议,避免主观判断的干扰;评选结果及时向学生公示;公示期内鼓励不同意见同学提出不同意见,对于存不同意见的评选结果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尽最大可能做到各类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4)关注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及心理问题学生并采取积极帮助措施。
①贫困学生的思想动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自从马加爵事件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是高校特殊群体,班主任更应该对他们更多关心和照顾。首先,各项贫困补助的评定必须确保能发到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手中。正常国家优惠政策不能照顾到的贫困学生很难心悦诚服服从和支持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因此,如果班里贫困学生并不多,则“宁可不补,不能乱补”,一定要严格贫困学生的标准,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尚可生活支出大的学生要及时筛查,否则会给贫困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其次,注重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家庭经济困难是历史社会地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责任不在学生本人,如何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信心、建立自强不息的人生信条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再次,应在班级中建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体制,使贫困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如班主任出资或募资建立班级“温馨基金”,供学生拆借解决学生暂时生活困难。此外,班级里还应该建立特殊学生的特殊关照机制。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和心理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较大的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需要班主任调动全班同学对特殊群体进行关照。班主任和同班同学的照顾和关心会在经济上生活上缓解他们的困难状况、心理上给他们温暖的支持,有利于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形成健康积极阳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判断。
②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和监督机制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一名学习困难学生会影响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更影响班级平均成绩和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评价。高校学生不存在智力问题,学习困难更多是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抵触逆反心理,甚至部分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班主任应先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问题和状况,然后针对各自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家长并不了解,应及时和家长建立联系,主动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在家长协助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学生可制定班级帮扶计划,调动学习方法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③心理问题学生的沟通工作需要长期持续进行[4]。学生在学校期间面对各种学习压力和未来的就业压力,而心理问题学生往往还面临家庭问题。如何稳定心理问题学生的情绪、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而班主任工作占主导。班主任应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潜在成因,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法。轻微的心理问题可于班里多留心观察,平时班主任多进行情感联系和沟通工作,对其进行影响和疏导;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应联系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老师帮助下改善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咨询老师无法处理的应及时送心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状况应和家庭保持联系,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5)注重学生职业规划和就职培训工作。
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很多就业压力和职业困惑,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选择未来的职业目标。班主任应通过学习了解当前职业动态和往届本专业就业方向,对学生进行相应引导。特别是当遇到职业困惑学生前来咨询时,要耐心细致解答,针对每一位学生自身情况给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方面会对学生起到帮助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便于以后开展其他班主任工作。在策划的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班主任还可以组织搜集就职培训及面试的相关电子及纸质资料,如向高年级学生介绍求职网站、求职电子资料和视频,提供求职面试相关书籍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水平和能力。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能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性,使学生褪去稚气尽快成熟起来。
总之,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是需要付出耐心、信心、恒心和爱心的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校兼职班主任制度,才能更好提高兼职班主任工作水平,使该项制度惠及更多高校学子。
参考文献
[1] 罗海.学分制下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2):86-88.
[2] 于蕾艳,綦耀光,刘峰.高等教育中的班主任体制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37-38.
篇7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干预方法
当前,许多职业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提上日程,有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去主动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学校,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和专业设备,很多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除了一个牌子,什么也没有。当前许多学校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许多误区。
一、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主要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学课。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通过考试来测试其结果。枯燥的讲解,单调的测试,深奥的知识体系,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效果适得其反。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听听讲座或设立咨询室。听讲座设立咨询室,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措施,但一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在一个学期中听几次讲座或虚设心理咨询室,用从事教育管理的行政干部充当咨询人员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对行政干部有种自然的畏惧情绪,而行政干部在进行所谓的心理干预时,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咨询”变成了“训斥”,有些学校学生戏称“心理咨询室”为“心理摧残室”,畏之如虎。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治疗。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起到了消极暗示的负面作用,引起学生恐慌和压抑。其实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是对环境适应不良,而非心理疾病。
以上三种是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地“对症下药”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对中职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方法
1.设立家长学校,促进家庭环境的改变。家庭因素在中职生心理问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良家庭教育和教养方式是孩子产生不良心理的温床。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学生。有数据表明,不完整家庭和不和睦家庭气氛,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这类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照顾,缺乏家庭的温暖,容易出现打架斗殴、破坏课堂纪律、抽烟、喝酒等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等知识的讲解,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好老师”、“知心人”。对于单亲家庭或孤儿以及留守学生,学校应该整理编册,定期对这些孩子进行家访和关怀,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校园内可以建立“青春序语”、“悄悄话信箱”、“网上心灵驿站”等沟通渠道。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投稿或登陆校园网的心灵驿站,专职教师通过读取来信或网上聊天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设立心理健康宣传栏,栏目内容即有剪辑资料、学生撰写的文章、特邀教师撰稿等。同时,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和竞赛,树立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开展运动会、技能大赛;组织歌舞、演讲、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组建文学社、书法协会、广播站、小记者站等学生组织。
3.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最容易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人。因此,学校要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对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读书沙龙等方式,不断促进班主任的成长,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第一任“心理老师”和最初的“心理问题干预者”。此外,班主任也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用科学知识去引导学生。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适应中职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指导学生学会对情绪与情感进行自我调适,懂得情绪的转移、升华,适当的宣泄,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冲动与盲目行为;培养学生坚强与自信、诚实与勇敢等性格特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对毕业生开设职业心理指导课。针对学生面临的实习与工作的特点介绍择业经验,如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历程、成功人士艰难就业路等。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绪体验,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5.注重非正式群体心理辅导。中职校心理问题学生普遍耐挫折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合作性较差,出现种种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就会自发“抱团”,组成非正式群体,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但不成熟的心理又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加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老师和学生组建群体心理辅导小组,大家在平等的氛围中倾诉,将开心的、不开心的事讲出来,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每个成员既能诉说自己的“不幸”,又可以帮别人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使全体成员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每一个学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切不可把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都难于胜任的“闲人”派作此项工作。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和干预,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叶青.城乡结合部中职生良好伙伴关系构建研究[J].教师,2015(11):9-10
篇8
一、案例概述
学生A,大学一年级,在校园内被车辆刮伤,随即去往市三甲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为:胸部软组织有轻微拉伤,其他无碍。在之后一天内,学生A两次要求到医院查看,态度强烈,安慰无效,两次均得到相同诊断:胸部软组织有轻微拉伤,其他无碍。事件过程中,学生的表情、情绪、言语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感,心理上处于过度戒备状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紧急措施:
一是与其父母沟通。在事故发生当天已将情况向其母亲说明的情况下,再次向其母亲说明三点问题:一是孩子已经到医院检查三次,诊断结果一致,消除学生家长的担忧;二是已在交警大队备案,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学校和老师会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如果出现任何后续问题,都有证可查;三是向其说明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希望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疏导。
二是与其宿舍学生沟通。通过分析该事件中学生A的言行举止,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性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必定存在一些语言行为特征上的表现,经过与其宿舍同学的沟通了解,学生A基本不和舍友们交流,喜欢独来独往,除上课基本不与班级同学接触,有时宿舍同学主动和其交流,她也不愿意和对方交流,宿舍内公用的写字桌也是独占一块,不允许其他同学在上面摆放物品,对别人表现的总是很谨慎,充满戒备情绪。但是,学生A与其一名高中同学似乎关系不错,有时会电话联系。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初步判断,学生A尽管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具有倾诉的渠道,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是需要高度关注,及时疏导。据此判断做出以下安排:在A受伤调理期间,宿舍学生要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例如帮助其打开水、买饭以及辅导功课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其感受宿舍同学的关心与温暖,从而逐渐消除人际交往障碍,缓解戒备情绪。
二、问题分析
通过分析A同学在该事件中的言语行为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笔者认为她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戒备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对别人存在不信任感,不能够顺畅的与人交往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环境以及教育环境改变对其产生的影响,根源在于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家庭环境影响:A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经济上不富裕,其父亲不善言辞但非常严厉,在家庭生活中基本不与孩子交流,遇到问题总是一顿责骂,对女孩有一定的歧视,表现出很典型的农村家庭男性专制特质,因此也造成该同学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导致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以前,该同学一直在离家不是很远的农村及乡镇学校读书,地域语言环境与家庭所处的环境一致,所在学校的同学绝大部分是来自与其相同的家庭环境,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处于从小习惯的,比较熟悉的,较为适应的一种环境。然而,进入大学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地域语言发生改变,而且学校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周围的同学不仅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来自不同环境的家庭,专业老师的授课及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来自外部的教育环境的变化给该同学带来了很大内在的心理冲击,使其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感,出现了心理过度戒备方面的问题,外在的表征为人际交往障碍。
三、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第一时间采取的紧急措施,针对此类学生心理上的过度戒备,对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疏导:
第一,帮助当事人建立与外界的沟通桥梁,增强与外界的信任和联系,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关心与谈心,消除当事人与辅导员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当事人更多的关心,例如每日一条短信,内容不限,包含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积极促进熟悉感的形成,消除辅导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同时,经常性的与其进行谈心,了解当事人的一些想法、关心的话题,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了解其进入大学以前的生活状况,包括父母家庭、学校同学、亲戚朋友等,给当事人讲解一些人际关系处理方法,陪同其一起与宿舍同学、班委进行交流,同时,也让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辅导员老师的班级工作情况,努力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消除当事人对辅导员老师的戒备心理,产生信任感。二是帮助当事人与其宿舍同学融洽相处,从宿舍中获取与人交往的途径、技巧,建立自信。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发挥宿舍成员的力量,发动宿舍同学积极与其交流,每日生活中的嘘寒问暖,一起在餐厅或宿舍用餐,一起去上课或自习,一同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问题,一起参加班级或学校活动等等,同时提醒宿舍同学一定要尊重、理解当事人,从而帮助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适应到大学的生活学习中来,消除心理上的戒备状态,减轻人际交往障碍。三是充分发挥班级这个学校单元的作用,使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学会与人相处,消除戒备心理,改善心理环境。辅导员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干部积极主动地与当事人交流交往。在组织班级活动中,主动邀请当事人参与,同时安排到一个活动小组,带动当事人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促使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消除其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从而解除内心的戒备状态,能够从容地应对与别人的沟通交流。
第二,辅导员老师要定期与当事人的父母沟通,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要定期向其父母通报当事人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学习状况、与同学们相处的状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同时了解当事人进入大学前的一些生活学习交友状况,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向当事人父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有促进意义的建议,例如父母每周与其通一次电话、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与孩子一起分担成长的困难等。
第三,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帮助当事人做一些规划安排,并达成教育契约。可以鼓励或要求当事人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借阅包括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人推荐的或者同学们最近都在读的图书,并写一点读书体会或感触;每周与其父母通一次电话,讲一件学校发生的事情;每周与宿舍同学一起用三次餐,一起上三次自习课、班级活动必须参加等,对这些安排要达成教育契约,做好监督和辅助,保证当事人能够顺利完成。待情况好转后,辅导员老师可以逐渐加大当事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当事人自己提出心理状态改善方案,并督促其完成。
篇9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数学 课堂教学 心理干预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里的人外出打工已成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社会关注的对象,“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氛围不良,导致了这部分孩子的心理或有缺陷,或霸气,或内心孤僻;在学校里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数学对理解的要求不断加大,成绩可能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他们矫正、排解、救助,就可能诱发不良的外显行为,例如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故意说话、不集中精力学习,就像到了电影院看电影――高兴时多看两眼,不高兴就睡觉;课后不能认真做作业,不能及时复习巩固,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数学课堂心理干预是指:“数学教师,围绕培养学生成功的心理素质为总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挫败感、自卑感和获得性无助感等消极心态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引导学生恢复自信心,提高挫折耐受力,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
2运用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2.1实践性原则
以理论为指导,应用性研究为主,强调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把理论与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不断探索,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2发展性原则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应以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主导,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数学心理发展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并尽可能开发其潜能。
2.3预防性原则
对初中生可能出现的数学学习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防患于未然,尽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学生的产生。但是我们说预防并不是简单的“堵”,而是对那些已有“轻微”症状的学生尽早“救助”,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总之预防重于治疗。
2.4疏导性原则
在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基础上,力求抓住“火候”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变单纯“我讲你听”的方法为对话及其他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注意环境和方式,善于把握不同类型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最佳心态环境中受到教育。
2.5差异性原则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别差异。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生活经历,他们的能力、需要、兴趣、经验及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发展上具有独特性。因此,要用不同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促进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健康心理形成提供帮助。
3课堂上进行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
(1)课前了解,防患未然。
(2)课中关注,辅导矫正。
(3)课后跟踪,积极疏导。
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教师课后要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认真分析后制定出恰当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针对初一年级新生或假期后心理还不能调整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我们可利用家访等方式为学生排忧解难,缓解学生的焦虑、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4数学课堂教学中心理干预的“四个注重”
在实施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模式的研究中,我们要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四个注重”。
(1)注重关注心理学最新成果,准确判断、合理运用。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心理学理论资料,学习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并能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检验、探索,结合自己的教学确立子课题进行研究。
(2)注重学生集体心理素质教育,以点带面,共同进步。农村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心理辅导课,它贯彻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在课堂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烦恼的同时,不能忘记对学生集体进行,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3)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调整心态,教学相长。数学教师要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本着“诚心、热心、耐心、保密”的原则开展工作。针对农村初中生实际,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健康有益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矫正偏常心理,学会正确交往,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及自强心,培养参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渐回归心理成长的正常轨道。
(4)注重家校联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5成绩和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
(1)收集整理了有关学生数学课堂心理干预资料。做好初中生学习数学课堂心理干预,关键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资料。笔者通过外出学习,收集有关学生数学课堂心理干预理论资料,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用理论和智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积累了丰富的学生个案。我们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日常活动进行纪录,并进行分析、评估,对特殊个案实施追踪干预,形成几个具有丰富材料的个案记录,为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谈数心慌”》《焦虑性数学学习低效的临床干预》等。
篇10
如今,我校成功地探索实践出了一条“成功教育”的育人新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树立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问题学生”也能感受到深切的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积极探究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主观、客观、内在、外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问题,对症下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伟大的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教师要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作用。
1.一视同仁
正确认识“问题学生”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如此,培养良好习惯的措施才能得以奏效。教师在认识上要对“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所有学生都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一体。
2.变换角色
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师生观,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自己定位为与学生完全平等的知己式的辅导员和朋友角色。由对“问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成为“问题学生”工程的设计师,为改造“问题学生”创造环境、条件,精心设计方案,全过程管理,以达到预期目标。
3.发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问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固然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但事实上,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问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真正的主力军是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家校一体,携手共进
从中小学的成长阶段来说,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补充的延伸。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因此,转化和矫正“问题学生”,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1.言传身教
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而“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来自家庭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家长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对孩子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培养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2.协同共进,加强指导
学校要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在座谈会中,学校教师要和家长共同找原因、寻差距、求方法,与家长签订育人责任书,明确家长的职责。
三、因材施教,重点帮扶
学校要将“问题学生”的转化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成立专门的教育领导小组,全校各类人员共同架设起转化的桥梁,齐抓共管。落实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对重点“问题学生”组成帮教小组进行帮教。
1.做好帮扶计划
制订详细的帮扶计划,计划要具体、可实施。帮扶计划中要罗列清楚“问题学生”的现状、培养目标、帮教步骤、帮教措施与建议、帮教效果等,并由教导处存档。
2.做好帮扶计划登记表
学校每周至少帮扶两次并做好记录,登记表由各年级组组长保存,年级组长做好具体督察工作。
3.开设转化奖励
每学期对“问题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考核以结对帮扶活动登记表为依据,对转化工作表现突出的结对帮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结对帮扶小组。
四、循序渐进,逐步转变
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关于“问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更是要一步一步地慢慢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方法无疑会让事情事半功倍。
1.真诚期望
期望是一种特殊的鼓励。教师对“问题学生”传递自己对他的期望,实际上就是将自己对他的爱传递给他,这种爱被学生接触到,会令其自信心不断增强,与教师达成一种“你看好我,我也会表现给你看”的默契。当然,期望太高也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压力或者负担。所以,教师对“问题学生”的要求不宜太高,不要急于求成,“问题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出现反复时不能失去信心,要注重量变,因为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
2.激励
每个“问题学生”都不会是一无是处,肯定有某方面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个“闪光点”,因为“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往往可以成为他转变的源泉。根据问题学生大多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多搞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好比找到了“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问题学生身心发生良好的变化。
3.培养长期的好的习惯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给“问题学生”指定每堂课、每天、每周应该做哪几件事,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重复,而一个习惯的稳定需要90天的重复。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养成的习惯包含着长期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不需要他人的指定、督促,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用集体的力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进而“内省式”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迈出转化的关键一步。
- 上一篇:矿山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 下一篇:妇联计划生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