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

篇1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

各区(县)政府负责本辖区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预防控制规划。社区委员会应当加强本辖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机构应当将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作为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宣传咨询、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活动。

卫生、公安、司法、民政、宗教、旅游、外贸、劳动、人事、财政、教育、文明办、计生委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团体必须按照《办法》的要求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要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和考核机制,定期对重点部门落实艾滋病、性病防治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与市级综合目标挂钩。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负责对本系统的联系人群进行宣传教育。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进行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教育,要增强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有效性。

市属新闻单位要用维、汉两种语言文字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推广无偿献血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宣传质量,扩大覆盖面。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应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作为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单位标准之一,引导和组织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要在全市各中学推广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把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各职业培训机构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开设专题讲座。

公安、司法、民政、交通等部门要在救助、收容教育、戒毒、劳教和服刑人员中采取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措施和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并对流动人口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

卫生部门要通过医疗机构对就诊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为全市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宣传材料、业务指导和师资力量。

三、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性病的危害

(一)宾馆、公共洗浴场所、游泳池、美容美发店、歌舞厅等服务、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使用的物品,应当为一次性使用物品,确需使用非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前应当严格消毒,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提供顾客。

上述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当接受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梅毒和艾滋病,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二)大力提倡与推广使用安全套,完善营销机制。在全市提供住宿和娱乐服务的场所逐步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在车站、机场、旅游区等流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逐步配备安全套发售装置,实行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免费发放为辅的办法。有条件的宾馆或服务场所经营者可将安全套作为一次性洗浴用品免费配置或有偿提供。

(三)针对吸毒人群,可开展以家庭为基础减少危害干预和推行针具交换干预工作。在吸毒人员较集中的社区及其医疗机构内设立针具交换点,免费提供清洁针具,也可招募志愿者在社区发放针具。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待成熟后推广。另外,在公安和卫生部门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下,提倡药物维持治疗。

四、加强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的管理,防止医源性传播

要大力推行无偿献血工作,严厉打击违法采集血液和原料血浆行为。市血液中心及下属血液制品生产部门要加强血源管理,认真做好献血人员艾滋病的监测工作,确保血液与血液制品的安全,杜绝因献血和输血造成的艾滋病传播。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艾滋病的医源性传播。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公共服务场所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责任者,依法严肃查处。

五、规范性病诊疗市场,减少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从事艾滋病、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及职业人员应当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及《**市整顿性病诊疗市场技术与执业标准》取得相应的资质和执业资格。卫生行政部门继续对性病专科门诊进行专项治理,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持证上岗,逐步规范性病诊疗市场,控制性病的快速增长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六、开展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

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是各级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决杜绝推诿艾滋病病人就诊的现象,不得将感染者或病人的姓名、住址、病史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要逐步建立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体系,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关怀项目,动员全社会努力营造关心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社会氛围。

七、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疫情报告系统

要不断完善艾滋病监测系统,改善监测设备和技术条件,扩大监测范围,为科学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和评价效果提供依据。医疗机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发现疑似艾滋病和性病病人及时报告。

八、加强艾滋病、性病防治队伍建设和知识技能培训

要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和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检测检验、采供血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热爱本职工作的专业防治队伍。

九、制定和完善艾滋病、性病防治的相关政策

加快研究和制定高危人群的干预政策,适时制定与防治工作相适宜的地方性法规,确保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篇2

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项整治活动,把加强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组织专门人员,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研究制订了《**区卫生系统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卫生系统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完善监管措施。同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备了具体工作人员。区卫生局将药械市场整顿工作纳入了人口与计生工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之中,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整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区卫生局召开专题会议,布置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区卫生监督局为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责任单位,开展医疗机构计划生育药械使用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思想认识,并要求开展本单位自查自纠。各单位也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三、突出工作重点,严格依法管理

1、加强B超管理,严格出生比例。加强对B超机使用的监管力度,对辖区内医疗市场B超机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B超机使用和审批登记备案制度,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落实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在各医疗单位的B超室、妇产科及计划生育技术室悬挂省人大常委会修订的《规定》,制定张贴“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认真落实B超机使用双人工作制度、工作室进入许可制度;进一步开展了对B超机人员的选用和培训工作,落实了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全区从未出现一例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现象,出生婴儿性别比始终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8月,区卫生局联合区计生局对全区医疗机构B超使用情况、妊娠药物管理情况、流引产审批把关等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共检查区直医疗卫生单位3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镇卫生院2家,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全区通报,促进了工作开展。

篇3

以全区2013年公共卫生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完善体系、健全机制、提升能力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切实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推进,促进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慢性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有新加强,急性传染病监测及应急处置水平有新提高,健康教育和卫生监测能力有新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基本实现。

(二)主要工作指标:

1.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下,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突发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率达100%。

2.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率≥80%,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报告规范达标率≥85%。

3.新生儿预防接种建证率≥95%,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原五苗种常规疫苗及无细胞百白破、麻疹类疫苗免费接种率≥95%,扩大免疫规划其他新增疫苗接种率≥90%,目标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率≥95%,全区50%的预防接种门诊达到规范化建设合格标准。

4.结核病DOTS策略覆盖率保持100%,转诊率达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0%以上;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达100%,孕产妇HIV抗体筛查率达95%以上,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80%以上;查螺灭螺任务全面完成,晚期血吸虫病人规范救治率达100%。

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50%,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0%,健康体检表完整率≥8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均达60%以上。

6.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感染危险因素和放射卫生监测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达50%以上,完成接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5000人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内涵建设

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以落实人员配置、完善设备设施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规范项目管理办公室管理和项目指导办公室设置。以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职责。以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全区慢性病指导体系建设,统筹开展乡镇卫生院慢性病保健室规范建设,启动实施区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完善服务功能、落实部门职责为重点,加强职业危害监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疾控中心职业危害监测服务能力,促进职业危害监测工作的落实。以强化人员资质、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全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接种门诊(点)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以强化管理、健全机制为重点,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力建设。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基础,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重点疾病基础知识为重点,采用专题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组织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促进乡、村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以打造全科疾控为工作目标,加强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慢性病等临床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区疾控中心全科团队的技术指导能力。坚持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快全区疾控人才队伍培养,充实发展公共卫生队伍。

3.深入推进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活动。修订完善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科室创建达标活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切实提高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4.坚持绩效考核评估制度。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版)》为蓝本,组织开展新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培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促进工作落实。系统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规范整理,及时录入上传,确保疾控绩效考核工作切实落实并卓有成效。

(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工作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组织管理、绩效考核和技术指导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综合推进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扩面提质,老年人体检表完整率、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及相关要求。

(三)巩固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认真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实施卫生部-比尔盖茨结核病综合防治项目,巩固完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工作机制,规范结核病诊疗程序,严格肺结核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落实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和社会救助政策,促进结核病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

2.认真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强化提高艾滋病主动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质量,严格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实施,切实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服务,完成小溪塔、三斗坪、乐天溪、龙泉、黄花、下堡坪等6个乡镇(街道)艾滋病检测点资质认证工作。

3.认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血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区血地办管规范理。组织召开全区血防工作会议,落实人员培训。组织开展三峡坝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鸦鹊岭镇田畈村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全面落实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改水改孳、晚血病人救治工作任务。

(四)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1.规范开展急性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开展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分析能力建设,促进预测预警干预措施的落实,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事件。充分调动和发挥医疗机构积极性,不断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霍乱、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学校等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妥善处置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

2.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达标活动,稳定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免疫预防接种安全行动,全面推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接种点周(旬、月)接种制度,坚持落实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报告与调查处置,维持无脊灰状态。组织落实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3.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深入推进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卫生应急网络体系,组织开展人员培训演练,完成预案修订,落实物资储备,争创全国卫生应急管理示范区。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节假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和救灾防病工作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继续开展应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降低风险。

篇4

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工作取得的成绩

1.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有所提高。200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环境。2008年12月至今,争取了清水江、腻脚、曰者卫生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下达建设面积1900平方米,总投资222万元,实际建筑面积3074平方米,总投资331.38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6万元,省级配套16万元,自筹109.368万元。中央补助部分资金全部到位,地方配套部分尚未到位。目前,清水江、腻脚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现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曰者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建设项目于9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同时,还完成了1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楼建设设备配套工作,配送医疗设备179件,总投资175.04万元;村卫生室配送价值37.23万元的基本医疗设施设备,预计12底完成41个村卫生室的设备配套工作。

3.中医药力度进一步加大。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发改、经济商务、科技、农业、林业、招商、食药监、工商、银行、医院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2009年县人民政府己将中医药工作列入财政预算。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良好。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惠民工程稳步实施。2009年,全县共有农业人口数43180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362325人,参合率为83.91%,应筹集参合资金3623.25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724.65万元,中央、省级补助资金2898.6万元。目前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到账2536.28万元(中央补助到账资金1086.98万元,省级补助到账资金1449.30万元),加上农民个人缴费724.65万元,共有到账基金3260.93万元,中央补助基金尚未到位362.32万元。2009年1至10月全县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共有603662人次,住院补偿29293人次(含住院分娩补偿2433人次),门诊补偿574398人次(含妇女病普查23735人次),参合受益率168.18%。全县补偿总金额3564.1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2256.25万元(含住院分娩补偿101.74万元),人均住院补偿0.077万元,住院受益率8.09%,住院补偿占补偿总金额的63.3%;门诊补偿金额1307.92万元,门诊受益率158.53%,门诊补偿总额占全县补偿总金额的36.70%。资金使用率达98.05%。

5.药品配送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巩固医疗机构“药品统一竞价采购,统一配送”工作。按照《××县药品统一配送实施方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考核标准》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管理办法》,各定点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按时上报药品采购审批表,经县药品采购中心审批后按时反馈到三家中标公司进行药品采购配送工作。1-10月份,全县共审批标内数量41720个次品种,标外7380个次品种,配送进药资金2098.93万元。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力度,规范统一进药渠道,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全县总体药品价格明显得到降低,为缓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献血法》及云南省《实施意见》和文山州《实施办法》进一步得得到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及云南省《实施意见》和文山州《实施办法》,确保用血安全。1-11月,全县共完成无偿献血278450ml,占全年任务数的79.56%。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按照《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合理安全用血,未发生一起用血事故。4月19日,组织了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中医等有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21人,深入温浏乡坝达村民委开展了巡回医疗,共免费诊治各类病人37人,咨询361人,测血压113人,展出宣传画44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180份,受宣教6000余人。

7.社区卫生服务正有序开展之中。我县己出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报上级审批,待审批后组织实施。同时县级己按人均3元配套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由锦屏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家庭健康档案,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8.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认真组织各医疗机构医疗法律法规和普法的学习,强化痕迹管理,全面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医疗安全。1-10月份,未发生医疗事故。同时,依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医疗市场秩序活动。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共监督检查食品、公共场所、学校、饮用水、放射、职业卫生1350余户(家)次。二是严格落实“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截止10月底,对餐饮单位、37所学校、幼儿园、医院食堂“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率均达100%。三是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共督促检查个体医疗机构17户,自行歇业3户,变更名称3户,限期整改5户,查获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给予处罚1户,罚款500元。在各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密切配合下,加强对医疗市场巡查,取缔无证镶牙14摊次,查获非法行医并给予立案查处1户,罚款12000元。四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质量。截至9月底,共办理行政审批788件,其中,食品卫生许可证634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4件,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663人。受理护士执业注册换证申请304人,护士首次注册28人。受理执业医师注册29人,其中:变更执业地点3人,遗失补办2人,首次注册24人。办理医疗执业证(即上岗证)704人。发放《医师资格证书》19份。

9.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格按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1—11月份共处置公共卫生事件22起,发病108人,死亡5人(菌子中毒1起,死亡1人;食物中毒1起,死亡3人;狂犬病疫情1起,死亡1人),其中:16起为食物中毒事件、6起为传染病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标准3起,分别是平寨乡共设村张朝应1户发生菌子中毒,死亡1人;树皮乡白色菇陈金魁1户发生食物中毒,死亡3人;天星乡布红村完小发生1起2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均给予及时有效处置,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10.鼠疫、霍乱、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与计划免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10月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941例,发病率为203.66/十万,与去年同期(854)相比上升10.19%。完成剖鼠386只,占任务数的85.78%,蚤鉴定及培养113份,正向血液试验94份,结果均为阴性;对城区6个固定霍乱监测点采集腹泻病人粪便标本8份,污水监测85份,结果均为阴性;对19个脊灰疫情报告点和哨点医院监测,未发现afp病例。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初诊病人1445例,应查痰744例,实查痰744例。完成项目管理病人238例。加大计划免疫工作力度,以村为单位冷链运转9轮次,报告接种率为:卡介苗90.25%、脊灰疫苗97.92%、百白破98.54%、麻疹疫苗99.59%、乙肝疫苗90.25%、乙脑疫苗97.66%、a群流脑疫苗96.04%。新建和补建卡3644人。认真开展春秋季灭鼠蚤工作,组织全县12个乡镇42个村民委73620户,配制和投放毒饵36889.24公斤,使用大功达28公斤,对18个疫点3832户开展灭蚤33.26万平方米。对双龙营、新店、腻脚、八道哨进行灭前、灭后效果监测,结果分别为:灭前室内鼠密度为1.67,室外为4.67;灭后室内鼠密度为1.11,室外为0.87;灭前蚤指数为0.044,灭后为0.007。

11.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10月,住院分娩率为79.52%,与上年同期相比,住院分娩率上升17.68%;孕产妇死亡5例,死亡率77.28/十万;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婴儿死亡63例,死亡率为7.74‰;5岁以下儿童死亡70例,死亡率为10.82‰;实施贫困孕产妇救助3930人,发放救助资金1206507元。以贯彻落实新农合制度为契机,深入开展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健康教育和免费住院分娩等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2.认真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麻风病防治工作坚持以宣传开路、联合化疗为中心,发现病人为重点,加大麻风病防治工作力度,1-10月,共发现麻风病患者18例,均及时给予联合化疗,规则服药治疗率达100%,收集并上报性病疫情69例。其中hiv阳性7例、淋病23例、尖锐湿疣2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8例、生殖器疱疹4例、软下疳1例。组织乡镇卫生院防疫专兼职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麻风病防治知识2次共370人。

13.爱国卫生运动和改水改厕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月9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城区县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农民等20000余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出动大小车辆18辆,清除垃圾废物200余吨,清除卫生死角16处。省、州下达的改厕任务625座正实施中,目前已完成489座,其余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14.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2009年1-10月,共选送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人员42人到省、州、县业务进修学习,175人次参加省、州、县业务培训学习,其中:乡镇选送到县级进修30人,参加省州县相关业务培训56人次;县级选送到省、州进修学习14人,参加省州业务培训人119人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150人。开展乡村医生视频培训320人。安排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12人。组织申报副高3人,招考聘用1名执业医师到舍得卫生院工作。通过采取以学历教育、资格考试、职称晋升、临床进修培训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中层干部管理人才库、人才流动工作机制等多种形式,乡(镇)卫生院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业务总收入达938万元,与上年同期(575万元)相比增长了63.13%;县医院业务总收入3438.78万元,比上年同期(2450.96万元)相比增长了40.30%;中医院业务总收入381.55万元,比上年同期(288.69万元)增长了32.17%;妇幼保健院业务总收入269.97万元,比上年同期(78.19万元)增长了244.89%。

15.精神文明建设及医德医风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1-10月,为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采取了以会代训、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努力做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人文服务,全面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先后制定了《××县卫生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方案》、《卫生系统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县卫生工作奖惩实施办法》等制度,并印发到各医疗卫生单位贯彻执行,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深入对乡镇进行了调研,调整了两个卫生院的领导班子,并充实部分卫生院的班子成员,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保障行政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县卫生局首次举行了卫生行政处罚听证会,县政府法制办、县纪委领导亲临指导,逐步规范了依法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卫生局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学习指导组的领导、指导帮助下,结合实际,精心组织,严格依照三个阶段各个环节各项规定动作的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召开1次动员会,组织集中学习9次43个学时,收集党员干部心得体会146篇,悬挂宣传布标3幅,出宣传墙报2期,报送学习简报22期。深入开展基层调研10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9条,形成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各2份,收集县属医疗卫生单位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各5份。开展征求意见2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1次,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余份,设立征求意见箱1个,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征求系统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16.积极发展红十字会员及志愿工作者。2008年县编委已下××县红十字会单列文件,但现在尚未落实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2009年,全县共发展了红十字会会员1200名;发展红十字会志愿者50名。

17.积极开展红十字、救护等工作。4月28日,为加强现场救护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县红会派出2名具有资历的专家对云南省文山电力××分公司55人进行了为期1天的现场救护知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8.加大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1-10月,共组织人员上街开展宣传244次,发放宣传资料128654份,受益人口达231680人,开展入户宣传57849户。开展电视宣传1543次,广播宣传112次。开展防艾知识普及培训35次,培训人员2595人。开展自愿检测466人,占任务数500人的93.2%,阳性40人,阳性率为8.58%。其中:吸毒人员检测56人,阳性9人,阳性率为16.07%;性病人员检测30人,阳性1人;女性性工作者检测71人,阳性0人;其它人员检测309人,阳性30人,阳性率为9.7%。开展孕产妇检测5459人,占任务数5000人的109.18%,检出阳性10人,阳性率为0.18%。开展婚姻登记检测1638人,占任务数1600人的102.38%,无阳性。发放安全套172804只,其中,星级宾馆摆放3268只,使用3268只,娱乐场所摆放855只,使用520只,育龄人群发放109360只。在外展服务中,为吸毒人员发放安全套2898只,感染者及病人家庭发放2370只,女性性工作者发放84260只。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为接受治疗者提供有效的维持治疗和健康教育,现累计入组人数146人,维持治疗人数73人,脱失73人,脱失率50%,使用美沙酮1096186毫升。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截止9月底,共累计入组治疗103人,现有86人正在治疗,死亡15人,退出治疗2人。加强孕产妇艾滋病筛查工作,共筛查5459名孕产妇,检出hiv阳性者10例,对9例实施母婴阻断。

(二)工作经验

1.县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各项卫生工作,加强对各项卫生工作的领导,是有效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2.建立健全卫生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相关卫生工作制度,明确职责,措施落实到位是开展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必备条件。

3.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工作,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是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质基础。

4.加强与部门沟通协作是做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基础。

5.做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是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也是展现工作取得成绩的载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紧缺、总量不足。按云计社会[2001]1199号《关于印发云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全县应配置卫技人员1199人,实有编制845人,现有职工806人,缺编354人,缺员393人,且学历层次低、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艾滋病防治服务需求。二是县、乡(镇)合管办属纯事业机构,无经费来源,体制不健全,工作人员晋职晋升困难,加之工作量大,致使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不稳定,影响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三是艾滋病防治、宣传经费紧缺,部门协调力度不够,致使艾滋病防治工作难以得到全面开展。四是由工作经费、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五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传染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六是红十会机构虽然县编委已下单列文件,尚未落实机构及人员等工作,致使红会工作正常难以开展,无偿献血任务艰巨。

三、2010年的工作思路、主要任务、措施及建议

2010年全县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不断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省、州工作安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推进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公共卫生六大专项等卫生改革工作。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时机,争取政府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城区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和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县医院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龙头作用。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基金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群众受益水平为重点,强化新农合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篇5

近年来我区部分单位在票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用自制票据收费、用收费票据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费、超范围使用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对外收费、财政票据填写不规范、不按规定缴销财政票据及使用财政票据资金不按规定缴存财政专户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单位财务收支正常管理和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区财政票据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发〔20*〕42号)精神,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区财政票据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财政票据是指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和发放,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执收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征收或者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社会团体收取会费,以及上述执收单位进行财务往来结算等应当使用财政票据的财务行为时,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具的收款或缴款凭证。

财政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银行政府非税收入业务的重要凭证,是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二、票据必须由独立核算的、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专职财会人员的执收单位购领,执收单位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必须向缴款义务人出具并规范填开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不出具财政票据或填开不规范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财务部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三、财政票据分为*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医疗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往来结算票据、其他财政票据等。各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如下:

(一)*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非税收入票据),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行政权利、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政府非税收入时开具的收款凭证。

(二)医疗票据,适用于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取得收入时开具的收款凭证。

(三)社会团体会费收据,适用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发生暂收暂付、代收代付及单位内部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

(四)其他财政票据,适用于除上述票据外按规定应当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

四、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收款收据管理的通知》(*财规发〔2*0〕1027号)收款收据只能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款项的结算。凡用收款收据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经营服务性收费以及其他应使用税务票据的收费,被收款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付款,单位财务部门一律不得将收款收据作为报销凭证。

五、财政票据实行凭证购领、分次限量、核旧领新的领购制度。执收单位首次购领财政票据时,需先办理《财政票据购领证》,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征收或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依据及其他需要购领财政票据的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如项目和标准文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单位介绍信等),填写《财政票据购领证申请表》,经财政部门审查符合规定的,发给《财政票据购领证》(以下简称《购领证》),执收单位凭《购领证》购领财政票据。执收单位再次购领财政票据,出示《购领证》和本次购领票据申请,并提交上次票据使用情况包括票据的册数、号码、收取资金的数额等,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并确定应当缴纳的政府非税收入已按规定解缴到财政部门设立的汇缴结算户后,财政部门将已审核核销的联归档保存,票据存根退回单位保存,按核旧领新原则发放财政票据,要坚持票款同行,以票管收,严禁各单位隐匿各项收入或坐收坐支;对审核不合格的,财政部门应查明原因、责任,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撤销、改组、合并或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已被取消的执收单位,应当到同级财政部门办理《购领证》的变更或注销手续。执收单位购领后尚未使用的已取消非税收入项目或明文规定已规定废止的票据,由执收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销毁。执收单位不得继续使用已经废止的财政票据,禁止擅自转让、销毁财政票据的《购领证》。

七、执收单位要严格财政票据的入库、使用、缴销等有关手续。购领财政票据入库时,要认真登记财政票据分类帐,及时反映财政票据入库时间、实物数量、起讫号码等。有关人员必须签字盖章,入库手续必须齐全。使用、缴销财政票据时,要认真登记财政票据分类总帐或使用明细帐,及时反映领用时间、使用数量、起讫号码、使用人、缴销人、缴销金额等。对作废的财政票据要全联、全套保存,并予以明确记栽。对票据的购领各部门、各单位凭《武汉市财政票据购领证》购领财政票据并实行“验旧换新”制度。

八、执收单位已开具的财政票据,应完善保管,保管期一般应为五年。个别用量大的财政票据存放五年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适当缩短保存期限,保存期需要量销毁的票据,由有关部门或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管理机构核准后销毁。

九、财政票据或购领证发生遗失,各部门、单位应及时书面报告原发放财政票据的财政部门,并由该单位在传播媒介上公告声明作废。

十、对具有下列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和国务院、财政部财政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擅自印刷财政票据,或者伪造、违规使用财政票据防伪专用品的;

(二)未按规定使用财政票据、财政票据监制章,或者使用废止财政票据的;

(三)擅自转借、转让、代开、买卖、销毁、涂改财政票据的;

(四)利用财政票据违规收费的;

(五)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等其他票据互相串用的;

(六)因管理不善,丢失、毁损财政票据并造成重大损失的;

(七)不按规定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不按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

篇6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市下达目标工作

一是卫生厕所改造。组织相关人员赴花溪区进行了参观学习,召开了动员会,将目标进行了分解。目前已完成3100余口,其余已全面开工;二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已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召开了培训会,于5月18日开始实施;三是合医工作。参合率达202242人,参合率达96.17%。1—5月共为参合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093.99万元;四是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80%以上。我局决定将永靖镇卫生院设置为永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永靖镇北居委、南居委、铁路新村居委,小寨坝镇的黑神庙居委、磷兴园居委,温泉镇的石头田居委、西洋居委,养龙司乡的养龙司居委,九庄镇的新街居委设置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已向市局申报,待批准后执行;五是大力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全面落实惠民医疗政策。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已为192名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10.15万元。

(二)实事办理工作

一是县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的修建已完成部分拆迁和招投标工作;二是县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已完成15层主体工程建设;三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工作,目前已印刷健康档案下发到乡镇并开展健康档案的建立。

(三)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以不同形式组织开展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在元旦春节、“3·15”消费者日、五一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到街头开展宣传、接受群众咨询、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等活动。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

二是加强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1、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对全县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开展了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培训各类食品从业人员1250人次。2、大力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在“3•15”消费者日及“4•25”等宣传活动中,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发放食品卫生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食品卫生知识咨询2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对学校环境卫生、学校食堂及学校周围饮食店、副食店进行重点整顿。对学校食堂及其周围饮食、副食店进行了2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检查学校食堂95户次。

四是加强餐饮具消毒卫生监督管理。按照《贵阳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管理办法》,开展全县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治,要求达不到自行消毒条件的单位必须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严肃查处自洗餐具及混用餐具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自行消毒户的监督管理,对自行消毒户餐具洗消间卫生、餐具消毒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每月对其消毒餐具抽样送检一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单位依法处理。要求自行消毒户每月向疾控部门送检一次,并提供检验合格报告。半年共检查餐饮单位200余户,查处违法经营户12户次,取消自行消毒户5户,责令整改4户次,处以罚款3户,罚款1500元。

五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1、对辖区内理发美容业、公共浴室、宾馆旅社、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共检查126户次,监督覆盖率达100%。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开展监督监测,共抽检样品95件次,合格95件次,合格率100%;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205人次。2、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要求,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工作,各公共场所必须达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C级以上才能申办卫生许可证。3、加强小公共场所的专项整治。根据创卫卫生标准和要求,今年以来开展了对小理发美容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的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其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公共用品消毒等卫生改造工作。共开展公共场所整改106户,目前已达标准的有44户,对未达标的单位我所将继续督促整改。

六是抓好传染病的管理。1、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对县医院、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半年来共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35户次,个体诊所20户次,对发现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2、加强对县单采血浆公司的采供血管理,对供浆员体检情况、实验室管理情况、采血室采浆情况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提出书面整改意见。

七是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对全县10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和2家纯净水生产厂家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对未按规定开展生活饮用水消毒管理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半年来开展检查供水单位50户次,责令整改3户次。

八是做好医疗机构监督工作。医政、卫生监督按工作职责开展了对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监督工作。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计免工作。1、“4.25”免疫规划知识宣传:4月25日我中心与县卫生局、永靖镇卫生院在县工商局门口设置咨询服务点,开展了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4.25全国计免宣传日”宣传咨询活动。据统计本次宣传活动,共10人参加,出动宣传车1辆,发放自印资料5400余份,接受咨询90人次。本次的宣传活动还邀请了县电视台、息烽宣传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2、基础免疫接种:上半年完成了6次常规免疫接种,据统计,全县应种麻风538人次,实种382人次,接种率为71.0%;麻腮风应种1802人次,实种1703人次,接种率为94.5%;卡介苗应种1704人次,实种1640人次,接种率为96.2%;乙肝苗应种3812人次,实种3652人次,接种率为95.8%(其中首针及时接种应种871人次,实种817人次,接种率为94.7%);脊灰苗应种5319人次,实种5160人次,接种率为97%,其中初种脊灰苗应种3944人次,实种3819人次,接种率为96.8%,4岁组加强应种1375人次,实种1341人次,接种率为97.5%;百白破应种5820人次,实种5512人次,接种率为95%,其中初种应种4583人次,实种4310人次,接种率为96.4%,次年加强应种1247人次,实种1202人次,接种率为95.4%;白破二联加强应种159人次,实种146人次,接种率为920%;流脑应种3160人次,实种3005人次,接种率为95.1%,其中初种应种2110人次,实种1974人次,接种率为93%,加强接种应种1050人次,实种1031人次,接种率为98.2%;乙脑应种2242人次,实种2096人次,接种率为93.5%,其中初种应种1583人次,实种1507人次,接种率为95.2%,加强应种759人次,实种589人次,接种率为78%。2、计免针对传染病的监测:1-12月共报告疑似麻疹2例,1例为成年人、1例为儿童,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做了个案调查,采集血清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查,麻疹抗体为阳性,确诊为麻疹病例。

二是疫情管理工作。1、为了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第37号令,加强我县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县卫生局于3月中旬组织有县属各医疗单位、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疫情管理人员及各乡(镇)分管乡(镇)长40余人参加的2010年疫情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对2010年的疫情管理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对肠道门诊的设置作了安排。2、对县医院、县中医院AFP、麻疹监测一次,监测中仅发现了2例疑似麻疹病例;每两月对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每季度对十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登记进行查阅,第一季度总计查出3例漏报病例和15例迟报病例。3、每天定时对各医疗单位上报的疫情进行审核,并每月进行疫情分析,10日前出一期疫情简报,截止到2010年6月20日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累计356例,发病率为142.29/10万,死亡3例(其中乙肝1例、肺结核2例),病死率为0.84%。356例病人中,病毒性肝炎70例、麻疹2例、菌痢13例、肺结核228例、伤寒+副伤寒5例、新生儿破伤风1例、猩红热5例、淋病6例、梅毒26例。上半年报告HIV感染者2例。

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截止到2010年6月20日,我县今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01例(其中轻症病例496例、重症病例5例),发病率为200.25/10万,无死亡。

三是监测检验工作。完成从业人员体检1790人次,检出不合格人次3人,完成职业卫生体检677人,检出职业禁忌人员20人;采取生活饮用水水样156份,其中完成国家级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和省级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的采样监测,共检测56份水样,每个水样检测20个项目;检测县自来水公司水样30份,乡镇水样50份,委托水样20份。完成公共场所监测138户,监测合格率97%。共完成228份碘盐样品的采样检测,合格率100%。完成HIV高危人群及在押人员的HIV初筛324人,检出阳性3人。

四是慢性病工作。1、结核病防治工作:完成对243例病人的诊疗工作,其中,初治涂阳53例,复治涂阳12例,重症涂阴14例,其他涂阴164例(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和肺外结核),分别完成任务的80.3%、57.1%、87.5%、47.7%,均按项目要求进行管理和治疗。2、地方病防治工作:5月完成了对居民户288户的碘盐采样工作。3、麻风病防治工作:管理了3例麻风病人,并对5户麻风病致残家庭进行了慰问活动。4、完成驾驶员体检3931人。

五是健教工作。开展了上街下乡宣传活动8次,其中包括“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3.24”结核宣传,“4.25”预防接种宣传,“5.15”碘缺乏病宣传,创卫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所有宣传活动共计发放自编的各种宣传资料41400份;出健康教育宣传专栏4期,宣传内容有“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春季如何预防传染病”、“如何预防高血压”、“如何预防冠心病”、“创卫健康知识”等。半年来中心自出资金编印了4种宣传资料共25000份,共计发放了46000份,转发了各种宣传资料16000份。出健康教育宣传专栏4期,宣传内容有“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春季如何预防传染病”、“如何预防高血压”、“如何预防冠心病”、“创卫健康知识”等。举办健康教育培训会4次,其中有“健康教育常规培训”、“农村改水改厕健康知识培训”、“除四害技术培训”、“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等;培训人次120人。

六是艾滋病防治工作。1、宣传:上半年共印制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10000份和定制了10万个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纸杯,发放到各乡镇卫生院及公共娱乐场所。2、公共场安全套发放:1-6月共发放安全套15650个。3、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1-6月共监测服务小姐25人,未检测出HIV感染者。4、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监测:我中心每月一次,对县看守所被监督管人员免疫进行艾滋病监测,1-6月共监测157人,未检测出HIV感染者。

(五)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1.截止2010年3月份,按妇幼卫生工作“3+1”模式统计,我县共有产妇总数1227人,活产总数1236人,其中新法接生1232人,住院分娩有1181人,住院分娩率为95。55%,住院分娩贫困救助407人,发放救助金108563元;产前建卡1225人,建卡率为99。92%,产前检查1225人,产前检查率为99。11%,产后访视1208人,产后访视率为97。73%,孕三月早检1213人,早检率为98。14%,系统管理1194人,系管率为96。60%。

2、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⑴叶酸项目工作。2001年3月19日,全县启动了叶酸项目工作,发放各宣传资料20000余册,印制固定标语181条。到目前共发放叶酸片人片。

⑵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工作。按照省市的要求,我县已制定方案下发,并按照上级的要求实行月报制度。到5月底,全县农村孕产妇1428人,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254人,得到补助的孕产妇1031人。

⑶“降消”项目工作。按照市卫生局的意见,继续施行中央转移支付我县的“降肖”项目工作,到5月底,全县共出生活产儿1236人,补助孕产妇1031人,发放补助资金47。08万元。

5、“两死亡”监测和出生缺陷工作

半年来,我县加大了对农村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把低智力孕妇、癫痫孕妇等纳入管理视线,加强监测,动员其住院分娩,抢救孕产妇5人次,抢救成功4人次。半年来发生2例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20例。死亡率为16。18‰,婴儿死亡16例,死亡率为12。94‰,新生儿死亡7例;发现出生缺陷儿童4例。

6、督导及培训工作

为了更好地搞好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妇幼三级网络(尤其是基层网底)的建设,县乡两级妇幼卫生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乡村进行了督导,半年累计督导120人次;参加省市的县乡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32人次。通过培训县乡两级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为进一步搞好妇幼卫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县爱卫办结合“卫生与秩序”、“整脏治乱”、“三创一办”、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还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卫生系统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除四害”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四害”密度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二是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开展控烟活动;三是结合“三创一办”工作继续搞好全县环境卫生工作,今年,我县重点加强了对公共厕所、城郊结合、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合创卫和卫生工作实际,在“创卫”工作宣传栏内定期刊出相关内容,同时爱卫办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专项卫生大检查活动,加大了对各单位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了“创卫”工作顺利开展。

(七)加强医政工作管理

一是继续开展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根据质量管理指南,结合息烽实际拟定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由县医院负责组织实施考核。按规定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合理诊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精麻药品管理工作。全县10家使用品和的医疗机构实施网络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和品督导检查,严格按照“五专”进行管理,防止药品经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三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审核、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规定及时办理全县医师、护士、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及注册管理工作,坚决杜绝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严格做到依法聘任,防止弄虚作假。四是加强“B”超检查管理,开展“B”超诊断专业的医护人员必须注册在本机构并获得“B”超相关的合格证明,严禁医疗机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施行14周以上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及取环、取皮埋等恢复生育手术。全县有9家医疗机构设有“B”超检查,均通过市级相关培训。五是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工作。截止到2010年6月,我局共受理处理医疗纠纷6起,经双方自愿协商解决。六是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及业务水平,完成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项目培训任务,督促完成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完成。七是做好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组织医政、卫生监督人员到县医院、中医院及十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监督检查,要求各医疗单位按要求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八)其它工作完成情况

1、卫生应急工作。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按照全县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并调整组织机构,切实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定期组织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着力抓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是取暖器电源检查、复印机等;同时组织人员对全县重点消防单位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进行了监督检查,要求在做好群众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3、维稳、工作。上半年共收到件5件,均派人进行了调查,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进行了答复,登记率和处理率均达100%。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本系统干部职工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治理有关政策的学习,完成综治和依法治理工作任务。

5、元—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

8、按时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今年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之年,加之我局人少事多,工作开展极为被动。

二是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分布不合理。受编制限制,调配难度大,村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导致村医积极性不高,卫生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息烽县情的改革之路。

(二)加快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卫生资源整体形象。认真抓好县医院、县中医院等卫生重大项目建设,通过项目打造,逐步改变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面貌,为加快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推力。

(三)全力开展民生工作,让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管理及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传染病监测、疫情评估和预防控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五)规范卫生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依法做好各类日常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加大打击无证行医与整治医疗服务市场力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六)加大爱卫工作力度,抓好居民院落整治及除四害工作。进一步加快“创卫”工作各项指标的建设力度,确保“创卫”各项指标的完成。

篇7

[关键词]社会资本;医院管理;办医模式

1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通常指的是资本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社会团体,国外组织等,是与政府所有相对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总称,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国家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中指出,社会资本是指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但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1]。由此,我们认为,非政府所有的资本,即可认为是社会资本。在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之前,社会资本早已参与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投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医疗卫生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其内在的社会公益性、高技术性、人才培养周期长等的特点与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快速回报的特点相冲突,所以社会资本在办医方面本身就有较大的风险,同时我国传统的医疗机构都是由政府举办,社会资本要进入分一杯羹也将面临着重重挑战。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社会资本办医才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将由社会资本举办的或者管理运行中有社会资本参与的医疗机构都纳入社会办医的范围中。

2社会资本办医主要类型

参考世界银行对社会办医的分类标准[2],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该文按照资本所有权、机构经营管理权、商业风险等,将社会资本办医的模式进行分类。

2.1独立经营模式

独立经营模式是指医疗机构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全部归社会资本所有,并且社会资本独自承担其运营中的所有风险。该模式包括由社会资本独立举办的医疗机构,也包括初始为公立,后来因为多种原因由社会资本全盘接管的医院等机构。该模式对社会资本的要求较高,需要其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以及较为强大的管理经营能力。宿迁医改就是独立经营模式成功案例。1996年宿迁建市之初,医疗资源几乎为零,公立医院职工工资拖欠严重。在此背景下,政府将全部医院卖出,全市医院由社会资本接盘经营发展。到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资产达到160亿,增长32倍;医院数量达到226家,较之前增加81家;医疗人才也由8000人增长至31000余人;很多大型手术都可以在当地开展,较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的社会资本办医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太过注重于高利润的服务,结果既没有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还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最终群众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信任度下降。

2.2管理外包模式

有的公立医院因管理不善,业绩不佳,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来提高经营绩效;有的政府长期财政吃紧,很难拿出足够的经费维持公立医院的运转,管理外包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产生。该模式保留政府对医院的所有权,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医院的经营管理权转让给社会资本,也被称作委托管理模式[3]。该模式主要是将社会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团队运作模式引入医院,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社会资本收取一定比例的托管费用。该模式特点是所有权不变,只是转让了机构的经营管理权,双方共同承担运营风险。台湾万芳医院就是典型的管理外包模式。万芳医院由政府建成后,由于政府财政预算非常紧张,就将其委托给私立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台北医学大学托管万芳医院后,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实现收支平衡,三年还清欠款并实现盈利,现在万芳医院每年不仅为政府节省五亿新台币开支,还会每年向政府上交3500万新台币。由于万芳医院的巨大成功,后来新北市建立双和医院,当地居民强烈要求由台北医学大学投资经营。台北医学大学凭借着托管万芳医院实现了医院与大学的共同发展。在这个模式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所有权不变,所以医院还是公立的,就要保持医院的公益性,但是经营管理权转让给了社会资本,其运行管理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逐利性,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性与逐利性的关系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产生后续的问题。

2.3服务外包模式

服务外包模式是指医院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医院的非核心业务,如药品供应、器械供应、后勤服务等外包给企业或者相关的服务商,节省医院的管理运营成本,提高效率[4]。在这个过程中,医院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只是将部分非核心服务外包出去。上海市仁济南院药品供应链服务外包项目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医院将药品供应链服务外包给上药控股、国药控股两家国内大型药企,将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引进医院,并由企业配备全套的设备,技术以及仓库物流。外包一年后,医院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病人排队取药时间大幅缩短;医院药品仓库进行整合,节省了空间,提高了配置效率;临床药师,药剂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临床药学服务,仁济南院的服务外包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功。

2.4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5]。公立医院拥有品牌,强大的医疗队伍,而这些都是社会办医所缺乏的。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允许社会办医疗机构使用公立医院的品牌,并向其提供技术,人员培训等的支持。该模式中社会资本拥有医院的所有权,拥有全部或部分的经营管理权,并承担了所有的投资和商业风险。“新海淀妇幼保健院”的建立就属于特许经营模式。2015年,海淀区公共委和卫计委,首都医疗集团,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共同签署特许经营合作协议,规定在不改变老妇幼保健院隶属关系的基础上,首都医疗集团可以使用其品牌,老妇幼保健院为首都医疗集团提供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另一个案例就是北京安贞医院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将于2019年以“特许经营”方式新建安贞国际医院[6]。目前特许经营模式在医疗行业实施较少,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但可以设想的是,在双方合作中,社会资本依靠公立医院的品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招揽病人前来就诊,但公立医院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品牌价值不受损失;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社会资本是否还要依托公立医院的品牌,双方合作该如何继续,都是未来将要面临的问题。并且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特许经营主要集中在一些医疗水平很高的单位,这些单位自身发展非常好,结果导致供不应求,然后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特许经营。在这种条件下,特许经营模式的推广就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2.5股份制合作模式

股份制合作模式是指在一家医院中,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出资,双方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医院发展。该模式下的一部分是公立医院改革改制时,社会资本进入并持有部分股份,政府在医院中仍保留了一定的所有权;另一部分是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新建医院。该模式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共同所有,其相应的投资风险和商业风险等也共同承担[7]。汕尾市政府与中信医疗进行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政府持股40%,中信医疗持股60%,由公司统一管理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实施三年后,两所人民医院收入年增长率在25%以上,妇幼保健院收入增长更是高达56%,员工收入不断增加,员工满意度不断提升,该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

3社会资本办医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在不同的办医模式下,社会资本对医疗机构的自主权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多元化的办医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充分调动起医疗机构的积极性,避免了医疗服务垄断下的低效率、不积极的问题,生产服务效率会比较高[8];社会资本办医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有利于做好自身的宣传,增加门诊量,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对社会而言,社会资本办医增加了医疗服务的供给,虽然现状还是供不应求,但是还是缓解了一部分压力,也使相当数量的人群可以接受医疗卫生服务[9];因为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总是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政府负担会越来越重,社会资本办医减少了政府负担医院的运营成本,减轻了财政负担;这样做还有利于获得政府支持,还有想要进入卫生领域的社会资本的支持,有利于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0];市场化运营还会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更大程度地使用社会资源,这样会降低成本;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办医会提高医院内外信任度,首先对内提高了薪酬待遇水平,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热情,对外宣传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相比以往的“口口相传”极大地提高了影响能力[11]。

3.2消极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办医还不成熟,也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资本参与办医,就要承担相应的运营风险,但有的资本实力以及承受风险能力的不足,就会很难进入办医领域[12];对社会而言,社会资本办医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其收费可能比较高,加之现实情况是供不应求,所以人均医疗费用应该会上涨,因其追求效率,或许会以质量为代价,这样医疗服务质量有时就难以保证,增加了医疗风险[8];对政府而言,增加了监管的成本,也加大了购买医疗服务的成本;社会资本办医现在法律还不完善,有些时候行走在灰色地带,有政策的风险[13];社会资本办医追求利益与医院的公益性相矛盾,如果不能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损害医院的公益性,这样会降低公众对医院的社会认同[12,14]。

篇8

关键词:社会组织;参与;梅毒;干预

1 目的

2015年我们开展高危人群梅毒综合干预试点工作,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开展行为干预服务时,通过发放宣传单、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以提高知晓率。在对暗、男男者进行艾滋病检测时,对3个月中没有做梅毒检测的目标人群同时进行梅毒的筛查;在干预工作中发现的梅毒血清学阳性的疑似梅毒患者,在做好登记的同时,通过同伴教育员“一带一”的方法,转介至规定医院进一步确诊和处理,确保转介成功率。

2 方法

2.1制定项目方案、确定干预人群 襄阳自由G地工作组从2006年开始在市疾控中心、国家社会动员项目办、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在本地区开展男男人群同伴教育、安全套推广等高危行为干预活动,并提供性病、艾滋病咨询转介服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方案对工作组及疾控中心的职责进行了分工,疾控中心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实施、督导、资料的审核;现场调查工具、资料准备和保管;采集血样的检测及保存。高危人群同伴教育员负责暗、男男者试点的工作实施、资料的收集;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梅毒阳性的转介等。

2.2加强梅毒培训,奠定干预基础 为了保障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在全市防艾工作会、部门协调会等会议中,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法规、关键人物等开展梅毒综合外展干预工作的政策倡导,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形成良好的支持平台,有力地推动我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综合干预工作。

针对同伴教育员工作任务量大,不易集中的问题,结合外展干预工作的特点,采用了“理论培训-现场示范-针对性的循环培训”模式来不断提高外展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娱乐场所,现场示范在外展工作时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再针对STD/HIV 相关知识及常用的干预策略,结合各自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指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制作宣传材料,宣传梅毒防治 制作性病、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折页10000份,印制梅毒防治宣传画500份。准备通过襄阳紫薇园健康咨询工作室和襄阳自由G地工作组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时进行发放。

我们发动同伴教育员和男男人群志愿者在男男者同志圈内进行宣传,并建立QQ群以群聊的方式进行咨询和宣传,将梅毒防治知识挂在QQ群里进行宣传。

2.4确定就诊医院,确保成功转介 襄阳市城区有艾滋病梅毒筛查能力的医院有20余家,为了方便高危人群梅毒检测阳性人员的转介,我们根据梅毒规范化医疗服务基本要求及考核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工作经验选定襄阳市疾控中心皮肤病防治所、襄阳市中心医院(地处襄城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处樊城区)为转介医院。这3家单位在人员、设置及设施、药物、实验室等方面均符合梅毒规范化医疗服务基本要求。有独立的性病诊室,能够保证一对一的医疗服务,能够保证患者的隐私,有男、女患者检查床及相应的一次性检查用品。至少开展一种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一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有近1年的实验室质控记录,实验室应有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等。

2.5项目开展情况

2.5.1根据我们的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疾控中心给予技术、经费等方面支持的模式,疾控中心负责对工作组同伴教育员的隐私予以保密;对同伴教育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当同伴教育员履行工作职责后,评估后付给同伴教育员外展工作补助费,其它费用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合理支持;对同伴教育员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培训;指导同伴教育员工作,并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为高危人群提供优质性病诊疗转介服务;对工作突出的同伴员给予奖励。

2.5.2工作组同伴教育员在同伴中交流安全套正确使用技巧,倡导安全,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宣传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2015年在暗中发放宣传资料3636份,在男男人群中发放宣传资料1070份。到娱乐场所张贴梅毒防治宣传画500份。

3 结果

3.1已完成男男人群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147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0.48岁;文化程度已高中以上为主占87.07%(128/147);第一次发生时年龄14~30岁,平均20.82岁;最近一次发生时使用安全套占65.31%(96/147);接受过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55.1%(81/147),接受过安全套发57.82%(85/147),接受过同伴性病艾滋病教育的68.71%(101/147),做过梅毒的化验检查的36.73%(54/147)。

3.2在监测147例中发现梅毒阳性5例,均已通过同伴教育员“一带一”的方法成功转介到疾控中心皮防门诊。梅毒阳性转介率和成功转介率为100%。

3.3提高了娱乐场所的干预覆盖面,通过社会组织参与梅毒干预和疾控中心干预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梅毒干预的覆盖率,由2007年的68.3%上升到2015年的96.5%。

4 讨论

4.1高危人群干预在一些项目结束后,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由于经费的原因:①影响工作组同伴教育员的工作积极性。②造成监测覆盖面不足,目前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仅限于艾滋病哨点监测、主动监测的人群,每年大约能保证2000人左右。建议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促使工作顺利开展。

篇9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上升较快。在江苏2016年1~9月的新增艾滋病例中,青年学生、60岁以上人群中艾滋病毒抗体阳性者呈逐年增多趋势。据江苏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还锡萍介绍,近几年间,江苏新发现的15~24岁艾滋病患者超2 000例,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数量上升最快。15~24岁青年从2011年将近400例到2015年将近800例。自称为学生的比例从2011年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5%左右。

其中,男男人群感染率持续偏高,在该所对100多名有过男男、艾滋检测为阴性结果的人调查显示,超过40%的男男初次发生在进入大学以前。

还锡萍介绍,江苏全省最小的14岁半是初中阶段。在初中阶段,完成第一次男男占3.6%;高中阶段,完成第一次男男的是16%多一点;高三暑假到大一,21%的人完成了第一次男男。

还锡萍指出:“高考结束到进入大学的那个暑假,是一个易感染时期,需要特别注意。”高考那个暑假,父母亲都说爱干什么干什么,出去玩吧,出去放松吧。孩子去探索,去网约,就开始了第一次男男,有一些孩子,一次就变成了阳性,也有一些孩子在入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是阳性了。

2015年,江苏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曾选择江苏省5所大学对3 22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同学对安全重视不足,有57.6%的大学生表示购买安全套时会感到紧张。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第一次时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达六成,50%的人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这些“冒险”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还锡萍指出,艾滋病是一系列错误行为的结果,如果有不安全的,不知道自己用安全套,得艾滋病的概率就会高。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达,网购产品渠道的畅通,加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铺天盖地,都给男男提供了便利。专家指出,艾滋病的防治要从小抓起,家长和社会也需要给孩子的性教育“补补课”。

还锡萍表示,家长是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我国大部分孩子12岁进入发育阶段,这时一定要跟孩子谈心,不仅仅涉及生理结构,还要涉及性的道德,性的魅力。在现在网约攻势强烈的情况下,如何对不安全的性说不,如何警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好,忽略孩子心理深层次的需求。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逐年增多,因此,江苏地区正在试点高校遏制艾滋病的方案。江苏省疾控中心团队将进入高校,对大学辅导员展开相关培训。

山东青岛2016年新发的艾滋病病人中,青年学生占到了6.6%,上升至第四位。大学校园“防艾”工作迎来新挑战,青岛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主任姜珍霞强调,欧洲很多国家的人不管有没有高危都常规的三个月检测一次。呼吁同学们,尤其是有过高危的同学都应该及时地去进行检测。(摘自央广网)

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通知》有关要点解读如下。

问题一:为什么要出台《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文件?

答: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为做好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部门间疫情信息沟通不畅、部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问题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就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合作?

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健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机制,共同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制定防控对策与措施。疫情通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护感染学生的个人隐私。

问题三:如何提高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

答:一是重申了初中及以上各学段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以及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的要求,强调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将性道德、性责任、拒绝和预防不安全作为教育重点。二是要发挥家长、学生、青年志愿者、教学研究机构及行业学会在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将学生参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统筹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在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支持。三是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_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问题四:如何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行为干预服务?

答:一是各地疾控机构要合理设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二是学校要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联系方式,引导有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学生主动进行检测。三是学校、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要为有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学生及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行为干预、告知、随访管理及抗病毒治疗等服务。

篇10

第一条为了确保血液安全,规范血站执业行为,促进血站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第三条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

特殊血站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卫生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第四条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设立。

血站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卫生部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全国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规划的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第六条卫生部主管全国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鼓励和支持开展血液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以及与临床输血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一般血站管理

第一节设置、职责与执业登记

第八条血液中心应当设置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三)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

(四)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

(五)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

(六)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血液中心应当具有较高综合质量评价的技术能力。

第九条中心血站应当设置在设区的市。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

(三)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

(四)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第十条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内。其主要职责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业务指导等工作。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血站,并报卫生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明确辖区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血站的职责;根据实际供血距离与能力等情况,负责划定血站采供血服务区域,采供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血站与单采血浆站不得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统一规划、设置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实施。

第十三条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没有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血活动。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第十四条血站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必须填写《血站执业登记申请书》。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血站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技术部门,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审查,并提交技术审查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专家或者技术部门的技术审查报告后二十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执业登记,发给卫生部统一样式的《血站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执业登记:

(一)《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

(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技术审查不合格的;

(三)血液质量检测结果不合格的。

执业登记机关对审核不合格、不予执业登记的,将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并提交《血站再次执业登记申请书》及《血站执业许可证》。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血站业务开展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继续执业。未通过审核的,责令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审核不合格的,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手续或者被注销《血站执业许可证》的血站,不得继续执业。

第十七条血站因采供血需要,在规定的服务区域内设置分支机构,应当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固定采血点(室)或者流动采血车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为保证辖区内临床用血需要,血站可以设置储血点储存血液。储血点应当具备必要的储存条件,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根据规划予以撤销的血站,应当在撤销后十五日内向执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执业登记。逾期不办理的,由执业登记机关依程序予以注销,并收回《血站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和全套印章。

第二节执业

第十九条血站执业,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条血站应当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制定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计划,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第二十一条血站应当开展无偿献血宣传。

血站开展献血者招募,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第二十二条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

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严禁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血站不得采集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

第二十三条献血者应当按照要求出示真实的身份证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冒名顶替者献血。

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

第二十五条血站应当建立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的报告工作程序、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

第二十六条血站开展采供血业务应当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规范和标准。

血站应当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采供血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第二十七条血站工作人员应当符合岗位执业资格的规定,并接受血液安全和业务岗位培训与考核,领取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

岗位培训与考核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血站各业务岗位工作记录应当内容真实、项目完整、格式规范、字迹清楚、记录及时,有操作者签名。

记录内容需要更改时,应当保持原记录内容清晰可辨,注明更改内容、原因和日期,并在更改处签名。

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十年,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血站应当保证所采集的血液由具有血液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血站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血站应当制定实验室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制度,确保试剂、卫生器材、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达到预期效果。

血站的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和设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第三十一条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与全血有效期相同;血清(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第三十二条血站应当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血站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做好记录与签字,避免交叉感染。

第三十三条血站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血液的包装、储存、运输应当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血液包装袋上应当标明:

(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二)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

(三)血型;

(四)血液品种;

(五)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

(六)有效日期及时间;

(七)储存条件。

第三十五条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其品种、规格、数量、活性、血型无差错;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第三十六条血站应当建立质量投诉、不良反应监测和血液收回制度。

第三十七条血站应当加强对其所设储血点的质量监督,确保储存条件,保证血液储存质量;按照临床需要进行血液储存和调换。

第三十八条血站使用的药品、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卫生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血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采供血机构统计报表,及时准确上报。

第四十条血站应当制定紧急灾害应急预案,并从血源、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保证预案的实施。在紧急灾害发生时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四十一条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因科研或者特殊需要而进行血液调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出于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目的,需要向中国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血液及特殊血液成分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十二条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血站剩余成分血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

第四十三条血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报废血处理和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保密性弃血处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血站剩余成分血浆以及因科研或者特殊需要用血而进行的调配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无偿献血者用血返还费用,血站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章特殊血站管理

第四十五条卫生部根据全国人口分布、卫生资源、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等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设置规划和原则。

国家不批准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

第四十六条申请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初审后报卫生部。

卫生部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设置审批按照申请的先后次序进行。

第四十七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卫生部制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审查及执业验收。审查合格的,发给《血站执业许可证》,并注明开展的业务。《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未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等业务。

第四十八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在《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后继续执业的,应当在《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向原执业登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再次执业登记手续。

第四十九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章第二节一般血站的执业要求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等执业;

(二)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的采集必须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关要求,并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必须与捐献者签署经执业登记机关审核的知情同意书;

(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只能向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和基础,并装备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的无菌病房和其它必须设施的医疗机构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四)出于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目的,必须向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办理手续;

(五)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必须用于临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活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临床用血储存、配送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二)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血站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辖区内血站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采供血质量的不定期抽检;

(四)对辖区内临床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五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无偿献血者的招募、采血、供血活动予以支持、指导。

第五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的血站执行有关规定情况和无偿献血比例、采供血服务质量、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综合质量评价技术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及监督检查,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将结果上报,同时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三条卫生部定期对血液中心执行有关规定情况和无偿献血比例、采供血服务质量、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综合质量评价技术能力等情况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及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索取有关资料,血站不得隐瞒、阻碍或者拒绝。

卫生行政部门对血站提供的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或者超越职权批准血站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和血站设置规划的,不予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批准其设置、执业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三)对血站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血站监督管理的举报、投诉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和投诉人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五十七条国家实行血液质量监测、检定制度,对血站质量管理、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实行技术评审制度,具体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五十八条血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一)《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再次执业登记的;

(二)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开展采供血工作的。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非法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二)已被注消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三)已取得设置批准但尚未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即开展采供血活动,或者《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四)租用、借用、出租、出借、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第六十条血站出售无偿献血血液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血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执业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的;

(二)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关岗位执业资格或者未经执业注册而从事采供血工作的;

(三)血液检测实验室未取得相应资格即进行检测的;

(四)擅自采集原料血浆、买卖血液的;

(五)采集血液前,未按照国家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检测的;

(六)采集冒名顶替者、健康检查不合格者血液以及超量、频繁采集血液的;

(七)违反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的;

(八)采血前未向献血者、特殊血液成分捐赠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的;

(九)擅自涂改、毁损或者不按规定保存工作记录的;

(十)使用的药品、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卫生器材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十一)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器材的;

(十二)对检测不合格或者报废的血液,未按有关规定处理的;

(十三)未经批准擅自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血液的;

(十四)未经批准向境外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者特殊血液成分的;

(十五)未按规定保存血液标本的;

(十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违反有关技术规范的。

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第六十三条血站违反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据《献血法》、《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的程序审查而使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得到许可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在许可审批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对符合条件的设置及执业登记申请不予受理的;

(五)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许可决定的;

(六)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在执行本办法过程中,存在,,,索贿受贿等行为的。

第六章附则

第六十五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血液,是指全血、血液成分和特殊血液成分。

脐带血,是指与孕妇和新生儿血容量和血循环无关的,由新生儿脐带扎断后的远端所采集的胎盘血。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指以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目的,具有采集、处理、保存和提供造血干细胞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研究实力的特殊血站。

第六十六条本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的血站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九个月内,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