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概述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工作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火力发电领域的发展进程,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对于电力资源质量的需求上也是日益增多,但是,目前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在对于自身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期望为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在对于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相关的策略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火力发电;安全生产;有效管理;实施策略;分析概述
0前言
目前,我国在不断的加大对于火力发电厂今后发展的重视度,所以,相关的火力发电厂在进行日常发电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工作,是处于一个完善、安全、持续的状态下来进行发电的。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激发相关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思维意识,并提升对其工作的积极性。
1目前,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在安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概述
1.1缺乏一个完善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机制
在整个火力发电厂在日常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是没有及时的制定出一个具有完善、有效、合理性的安全监督工作机制系统的,而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当中的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自身的素质水平上普遍是较低的状态,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于在火力发电厂日常运用过程当中所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从而严重的疏忽了根据安全生产需求对于监管工作的重视度,这样也就降低了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在整个火力发电厂安全监督上的巨大作用力度。而树立一个良好的监督全过程的责任意识,这也就使得在出现某些问题之后,才来对其进行调查,严重的导致了责任划分的不明确性,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执行惩罚工作的困难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着火力发电厂自身的经济利益[1]。
1.2缺乏相对的安全思维意识
目前,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没有加强对于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重视度,而这也就严重的导致了出现影响我国火力发电厂安全的相关问题,而针对于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缺乏一个相对的安全思维意识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火力发电厂内部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有加强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能够将其真正的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当中,而这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出现较多影响火力发电厂整体安全的问题;(2)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活动的特点来进行相关的监督活动,而一旦发现问题之后,就会导致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够马上对其进行解决,甚至没有办法制定出一个较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这些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2]。
2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概述
2.1制定一个较为完善、有效合理的责任制度
整个火力发电厂的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执行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制定一个较为完善、有效合理的责任制度的重视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提升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水平。首先,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先制定一个较为完善、有效合理的管理体系,并且,使火力发电厂相关管理人员,都能够严格的按照这个管理体系来进行工作,从而在有效的确保了整个火力发电厂日常的安全生产活动上,都是满足于标准的状态的。在此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于结合我国现存有安全法律条规的重视度,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火力发电厂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水平[3]。此外,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还一定要加强对于事故通报工作制度的重视度,真正的确保没通过一次火力发电厂安全事故,都能够有效的提升相关员工自身的安全思维意识,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相关的安全知识,投入到日常的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中去[4]。
2.2加强对于标准化作业的重视度
在对整个火力发电厂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内部相关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增强对于安全作业的重视度,这样也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便于后续相关执行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有效展开。火力发电厂内部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使其真正的能够利用自身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从而有效的减少火力发电厂发生安全问题事故的频率。与此同时,在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要加强制定安全管理方式的重视度,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技能水平,进而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设定作业的标准,大力的引进国外一些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一些新兴的相关技术,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也很好的降低火力发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而这也是需要火力发电厂内部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从而才能够有效地确保管理工作的效率[5]。
3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我国各个火力发电厂真正的加强对于自身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自身安全管理的效率水平。
参考文献:
[1]殷卫华,潘建忠,杨钦.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J].通讯世界,2016(18):168-169.
[2]黄亚强,崔浩,刘云燕.依靠群众加强技术管理为安全生产而奋斗(程明升副部长在全国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议上的总结发言摘要)[J].中国水利,1959(13):3-4.
[3]陈晓东,雒钺逢.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137.
[4]吴严,李倩.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5(07):122.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首先,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较少,导致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其次,我国信息安全管理片面注重技术层面的维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主要采取被动手段,科学性不高,不能实现全面性管理,而且一些高层领导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偏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1策划准备
在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计划的制定、相关培训安排、组织调研活动、职责划分等内容。
2.2确定范围
根据组织中IT技术水平、信息资产、工作人员等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安全范围,既可以选择部分区域,也可选择整个区域。确定合理的安全范围后,信息的安全管理更加方便。
2.3风险评估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要做好信息处理、存储等工作的安全性调查,预测可能发生的危害信息安全性的事件,并对可能性危害事件会造成的影响做出判断,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做好信息风险管理工作。
2.4建立框架
要完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信息安全管理框架的建立,这就需要我们要做到全方面考虑,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组织特点、技术水平等条件建立相应的信息清单,对信息管理做好风险分析、需求分析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5文件编写
要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还需要对范围确定、安全方针、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相应的文件编写,建立各种文档,为风险管理、体系改进等工作提供依据。
2.6体系运行
以上步骤完成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开始运行。在运行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体系运作力度,使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旦发现体系存在问题,要尽快找出解决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7体系审核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主要是对体系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两种方式对体系的运行及相关文件进行全方面检查。其中内部审核主要是组织内部的自我审核,外部审核主要由外部相应的组织对体系进行检查,通过内外审核进一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性。
三、总结
篇3
本文以《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为题,首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相关策略,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坚强建筑施工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工作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建筑施工管理是关系这建筑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关键,建筑施工管理得越好,其工作效率就越高,建筑施工管理得越差,则工作效率就越低。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基于此,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探讨
1 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概述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有力保障。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来看,需要相关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需要有人进行施工操作,需要大量的材料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有效地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它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对于其它的管理而言,作为建筑施工,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建筑的种类来看,是多样化的,规模大小不同,施工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特别是天气的影响,常常需要多个工种进行交叉作业,施工技术多种多样,各个环节、工序需要进行紧密衔接样。要达到这些要求,都需要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才能确保施工按照程序规范有序地实施,也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预期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效益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大量的新的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新的材料和设备也不断涌现出来,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施工工程中,同时,一些新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出现。这些新建筑工程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要求更高,装修方式更加富有创意,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时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站在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程情况了解不够,对准备工作缺乏足够地重视
一是对施工操作要求、图纸、技术规范等缺乏全面地了解,对关于工程的设计、质量要求等存在着不甚了解的情况。二是对于施工顺序、方法、措施、进度以及值得关注的关键个环节和部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只注重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而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往往不够重视,以至于难以掌握工程的真实情况,这样就很难对工程实行有效地管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误。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严重制约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
二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施工安全问题、质量隐患问题,出现大量的返工返修现象,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度,严重地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相关策略
(一)全面把握工程情况,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全面了解施工操作要求、图纸、技术规范等,对关于工程的设计、质量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于施工顺序、方法、措施、进度以及值得关注的关键个环节和部位应该了然于胸。三是除了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以外,还应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进一步熟悉工程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工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便于更好地创新工作方法。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提高施工效率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得科学有效,能够有力地促进工程的质量的提高,助推工程顺利高效地实施,减少因施工安全而造成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首要的管理任务来抓。一是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二是将安全管理纳入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中,实行严格的奖励和处罚制度,以规范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的从业行为。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原则,加大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把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将资料检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作为施工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不可盲目求快,不可忽视细节。对于管理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该积极听取,并及时整改到位。对于施工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的,也应该予以一定的处罚。三是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相关人员的薪资待遇、岗位调整、奖金福利等联系起来,对于安全意识强,没有出现任何安全失误的相关人员应该在薪资待遇、岗位调整、奖金福利等方面予以倾斜,以奖励其安全工作成绩,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组织管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一是在管理建筑工地时,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这样才能提高团队施工的工作效率。作为管理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规范。二是加强对员工施工的组织管理。只有每一个员工的施工行为得到有效地规范,才能够尽可能地使返工、返修等现象得到最大限度地控制,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引进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设备、采用新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涉及的项目繁多、周期长、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管理的重要现实意义,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施工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水平,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建筑施工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太中.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究
导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建设,市政工程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和发展。然而,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问题的存在。这对市政工程的优质高效施工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就必须做好其安全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对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1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范围内,为群众提供道路桥梁、隧道河流、地铁轨道、污水垃圾处理等各类建筑物、设备和构筑物,并根据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危害极大。市政工程项目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管理工作重、责任重。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高、任务重、分支多等特点。为保证施工质量、效率和进度,减少施工过程中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的影响,施工前后的安全工作应综合考虑。
1.1 建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感,加强现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2 规范施工,减少施工中的违法行为。
1.3 提前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 28001-2009 )形成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HSE管理体系,实现体系化,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定科学与合理的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可减少各类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安全管理渗透到项目建设的各环节中,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难点概述
2.1 施工项目过于复杂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包含多种施工类型,具体施工中也存在诸多变量。此外,在市政工程建设中还将受到交通、周边建筑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选择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对于过于复杂的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必须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城市规划要求和气候特点等。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雇佣部分农民工进行工程的具体建设。但这些农民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太弱,一些施工人员仍然依靠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开展工作,导致工程的施工规范无法落实。另外,不少农民工自控能力差,加上缺乏工作经验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市政工程总承包企业还应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施工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施工意识,按照各项规范开展工作,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落实。
2.3 管理模式不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近年来也采用了EPC系统,这导致了许多承包商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在不同承包商的施工过程中,只有少数技术人员能够监督和配合,各施工环节的协调程度不够。另外,一些分包商为了提高施工进度会盲目施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施工过程中会埋下一些隐患,威胁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
2.4 复杂施工方法
由于建筑设计图纸的多样性,有必要根据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选择多样化的施工方法。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高空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对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外,还要避免工程施工对路边行人安全的影响。由于市政工程施工区域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远远高于一般工程。施工结束后,管理人员应能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标准,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善造成的施工事故。
3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岗位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要严格考核项目中的特种施工人员,营造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合规氛围,提高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起重工具和各种安全工具的维护管理,防止因施工设备故障造成的不安全情况。此外,要积极做好安全检查,大力开展安全分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生产现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最后,要注重对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3.2 优化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建筑市场监管
针对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市部门要根据市场实际进一步加强相关安全管理部门的严格性和权威性,推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向科学方向转变,并使施工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发挥作用。当前工程建设存在诸多违规行为,必须加强对市政工程市场的监管,优化工程价格体系,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建设单位行为规范化,促进市政工程项目有序实施。
3.3 严格控制市政工程施工图质量
以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质量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风险。在本工程的初步勘察设计工作中,应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在充分掌握市政工程建设区地形、水文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前提下,要提前调查项目实施区域,绘制科学有效的施工图。
3.4 加强工程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建设阶段是市政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市政工程建设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项目监理人员要以监理制度为基准,确保监督管理有序。发现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违规行为或其他与质量要求不符的地方,应及时处理,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此外,要严格监督管理市政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此外,要确保项目现场安全防护工具和检测仪器的资质,不时更新或改造老化生产设备,加强日常维护管理,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安全隐患,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建设单位也要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下做好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工程建设的全面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施工效益。本研究还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结合以往的施工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探析[J]. 王静华,武远. 居舍. 2018(13).
[2]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 宋永琪.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2).
[3]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区别[J]. 高敏. 门窗. 2013(09).
篇5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电力行业的公用性和电力系统的同时性,决定了电网事故的影响大、速度快和产生后果严重三个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网安全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所谓的“安全管理”是指利用现存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有力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进而消除影响安全的因素,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发电厂是一种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其生产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各种能量交换与转换的形式较多,电磁能的瞬变与暂态特性,即无形又快速;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多;高速旋转机械多;在各项生产环节均潜伏着特点不同、程度不同的危险性,这些危险有些是直接危及到人身的,有些会直接危及到设备,必须对其各项流程的各项环节加以有效控制,遏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交直流混合运行、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大规模电源的陆续建成投运,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加大,供电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强。
供电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进行贯彻,避免出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目前在国内某些供电企业中虽然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事故隐患和违章操作情况并没有减少,这对企业的生产是非常不利的。在很多的企业中,安全第一只是一个口号,员工在思想意识上根本就没有进行强化。在供电企业生产中没有将预防为主的意识进行强化,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时候还是停留在事故发生以后再去处理的阶段,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预防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出现安全事故就表示着企业要承担很多的损失,但是安全事故可以进行事先的预防,可以避免供电企业遭受很大的损失,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员工受到伤害。
(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从整体上看,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是在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展的,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电网结构非常薄弱,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是要有基础进行支持的,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安全,因此电网的情况无疑会限制供电企业的发展速度,间接也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供电企业内部也存在着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管理者并没有完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的投入和运用,而及时提升安全管理,对现场运行和生产技术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也不能及时完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不及时调整,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
(三)安全管理不到位。
供电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人负责的情况,也会经常出现有人进行负责但是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很大的阻碍。在供电企业中,负责进行安全管理的部门设置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多部门、多人进行管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同无人管理没有多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在自己部门职权范围内,越位情况的出现对企业部门间的沟通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我国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存在着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情况,在很多时候,企业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活动在开始之初往往有个很好的开始的,但到最后却不了了之,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一种虚设的行为。
(四)安全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仍不完善,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有时会重科技理论的学习轻视业务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工作现场的自我保护意识技能。另外,对于员工安全培训后应达到的水平没有统一标准,且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统一语言,没有统一标准,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培训效果较差,不具有实效性。
三、供电企业完善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对员工行为的安全管理。
1、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所谓安全素质就是对事故的预测、预防、处理和控制的管理能力。安全素质越高,避免事故的能力就越强,出现事故的几率就越低。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这种能力。因而,供电企业应尽快建立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学习型组织,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员工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团队和个人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一是供电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和驾驭安全局面的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的安全监督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管理和安全监督水平,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培训、咨询、隐患整改等方面的指导,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抓好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加快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推进标准化作业培训。
3、打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往往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长远的意义。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融合,是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之后,提炼出来的群体先进意识。科学、整体的具有鲜明供电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它所确立的一系列强制与倡导的行为准则都具有规范职工行为的功能。
(二)强化对设备及技术的安全管理。
1、强化对设备系统的监测能力。一是加强人员对设备系统巡视检查的力度,发现异常、缺陷及时处理,以防设备系统不安全状态扩大;二是增加设备系统科技监测项目和内容,提高对设备系统不安全状态的预测和诊断能力;三是加强对设备系统缺陷、异常、隐患及不安全状态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及时找准原因,想出对策,避免事故的发生。
2、强化设备系统的工艺水平,设备系统的设计、安装、检修工艺均属于设备的质量问题。如果设备系统中存在工艺质量问题,就等于存在着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就等于存在着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可能。因此,必须把提高设备系统的工艺水平当作重要的安全管理项目来抓,确保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供电企业严把设备招标、选型、安装、检修验收关,严防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电网运行,给电网和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三)强化对供电环境的安全管理。
1、强化对工作场所的清理检查,对所有工作场所和行人、车辆通过的工作路线,都要责任到人,由责任人负责日常环境清理检查工作,对直观的危险部位、危险点、危险物品、危险因素负责组织、处理和统计;对隐患由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测试、分析登记,并做好预防措施。
2、强化实施危险点预测预控措施,危险点预测预控是指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在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中,电业职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它的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作业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强化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
1、严格安全责任制,不断深化措施落实。各级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真正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每位企业员工,并阶段性、有计划的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要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谁组织,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并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完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项反违章活动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电网安全生产不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必须切实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执行到位,将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的现代生产安全管理。
(作者:湘潭大学MBA,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面顶板;安全管理问题;途径
由于煤矿井下开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开采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而作为引发矿难事故原因之一的采面顶板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采面顶板事故一旦发生,不仅给矿井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威胁到大量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煤矿井下开采中的采面顶板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还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井下采面顶板管理工作的概述
由于采煤工作面随着开采工作的推进,采面顶板的状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即采面顶板的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为其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采面顶板的安全管理常常通过现场控制,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通常在采面顶板发生事故之前会有一定的预兆,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导致事故的产生。根据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事前预兆来判断事故的发生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人员的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
1.1 采面顶板的预兆
①要注意当顶板发生断裂时往往会发出比较清脆的响声,而岩层和老顶分离断裂则会发出较为沉闷的声音,一旦人工顶板有碎石和煤渣持续掉落,则说明冒顶事故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应该及时撤离或采取补救措施。
②要分辨地质构造造成的顶面裂缝,通常可在裂缝中镶入楔子,以检验是否由地质构造引起采面顶板裂缝。
③通过击打法来判断顶板发生的脱离现象。
1.2 支护的变化
通常在发生采面顶板事故前,支柱或支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如果单体液压支柱的损坏程度明显要比平常大,这就说明大型的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3 煤层壁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采面顶板等大型事故发生前,矿井的压力将会突然增大,开采的煤层煤质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变得柔软,使得在开采时更容易、更省力,这就意味着采面顶板事故将要发生。
在进行煤矿井下开采中采面顶板的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利用上述事故发生的预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或撤离,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2 采面顶板事故原因的分析
由于矿井下的开采环境复杂,受限于开采空间,造成采面顶板事故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2.1 客观方面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煤矿区原本地质结构引起的,如在开采过程中遇到断层等地质因素,其中地质的破碎带下的采面顶板事故最容易发生,这方面只能不断的提高预测预报技术,尽可能的避免开采此类地质结构的煤层。
2.2 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这主要与管理制度和开采人员的工艺技能,安全意识、处理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有关,导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而监督检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恪尽职守导致检查制度缺乏执行力,也是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选择合适的支护,大大降低了支护对采面板顶的支撑作用。此外,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按照既定的规范顺序进行开采,对岩层的爆破方法不科学等也会导致采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3 加强煤矿井下开采中采面顶板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开采工作人员的工艺技术
煤矿企业要对开采人员定期培训,对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考核机制,督促工作人员不断的进行自我提高,培养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按照既定的标准规范操作,可以设置树立榜样,评选优秀员工等奖惩方法来激励施工人员。
3.2 加深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理念的认识
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是保证井下安全作业的关键环节:
①要求在每次作业后,管理人员都要对现场的整体情况进行一次排查了解,并做好记录,以便交接班的班组能够全面的了解现场的情况,节省工作时间,也为突发状况提供可靠地信息支持。
②要求井下开采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认真的完成每一道工序,保证开采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对支护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3.3 合理的选择支护方式
合理、科学的选择支护方式是进行采面顶板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在选择支护时需要考虑支护在工作时的阻力和支撑力,要根据开采工作的实际高度、顶板的变化幅度和工作面在控顶距离内顶板的沉降来确定支护形式。此外还应该考虑到煤层的储藏的结构以及防滑防倒等因素。其次,巷道支护的确定。通常需要根据整个采面顶板的稳定程度来确定开采通道的支护方式,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护采面顶部不会往下串矸石。
3.4 对地质构造带进行特殊支护
①提高地质预测预报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进行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对煤矿的地质构造带进行全面的掌握,充分了解地质状况,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②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在预知的可能出现事故的地质构造带做好防护措施,现场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事故,并且要求安管人员全程参与到现场管理当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篇7
所谓的风险管理,其实就是管理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危险发生时可能带来的各项损失。风险管理的宗旨在于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将已经发生了的危险的破坏性降到最低。从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电力调度工作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安全性、稳定性的管理。
既然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指的是对可能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产生危害的易变性因素的管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就需要至少经过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风险辨认。风险辨认的对象是不确定因素。对电力系统自身中诸如对外界影响的抵抗力、外界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干扰性因素等内容进行辨认。并最终形成风险辨认的条目表。其次是风险评估。在通过风险辨认工作获取到风险种类的目录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不同的风险种类所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工作应该重视量的衡定。比如某一台特定发电机组在发生故障时,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和供电区域造成的巨大的损害,但是这种损害必须是用经济单位来衡量的。最后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风险控制工作是在经过了形成风险种类目录、初步掌握风险性因素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之后,借助相关的制度、设备等形成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2 我国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现状
2.1 我国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工作成果斐然
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和支撑,历来被电力行业各个部门高度重视,并通过及时对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借鉴先进电力调度技术提高电力调度工作安全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成各级统一的调度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度等方式对调度工作中的风险性因素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最终取得了显著地实绩:我国电力运行系统日渐稳定,供电和输电机组设备先进,效率,调度工作的安全性被极大巩固和完善。
2.2 我国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工作仍存上升空间
电力调度工作中安全管理的最大威胁就是调度工作本身的瞬时性和不可逆转性。这种特定的工作特质注定了电力调度工作的风险管理是一项永无止境,必须时刻关注的重大课题。从当前我国电力调度风险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在以下两个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上升空间:首先是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中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力调度工作虽然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极大便利,但是人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也是关键性因素。然而当前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由于习惯了日常倒闸、供电、放电等常规工作内容,而往往忽略了对电力系统的认真钻研,降低了自己发现危险和应对危机的素质与能力。其次是电力系统本身也存在问题。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仍然存在着电力运输通道单一,甚至造假的现象,这种单通道的存在造成了电力调度工作难度的倍增。此外,电力系统中预警信号灯过多,一些无用的灯光信号往往混淆了安全管理人员对危险性信号的判断。此外,我国基本建设完成了对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电力调度信息网络使用的是三层桥式分段网络或者是MIS网络,这些技术短板容易造成信息系统较为脆弱,进而产生威胁性因素。
3 关于强化电力调度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3.1 建设高度统一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前文提到,电力调度工作的特征是突发性和瞬间性。往往危机在刹那间产生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扩散到整个电力系统,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十分必要。当可能导致风险的易变性因素出现时,能够通过严密的防护措施进行规避和报警。即使无法避免,危机爆发,也能够通过严格、高效的应急机制将损失控制到最小。比如建立微机防误闭锁、电力机组实时监控系统、各层级统一的电力调度信息平台等都是极为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手段。
3.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电力调度工作团队
风险管理是一项体系性工程和课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执行者。这样一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在诸如华北电力大学等知名学府中选拨专业人才、对既有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严谨的企业文化,将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借助文化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等方式来建立。此外,组织定期的危机、事故处理和应对演练也是极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之一。
3.3 对当前的电力市场进行充分的预估
电力系统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电力市场,因此,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样对电力系统的运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考察电力市场情况时,不能片面重视市场可能对供电系统提出的最大要求,而同时要注意电力系统可能产生的电量饱和情况。毕竟,特定区域内电量太多或者太少都可能对服务与这个地区的特定的电力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这就要求风险管理工作提前做好电力市场的预估工作。
4 结语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运行;安全管理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迅速增大,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建筑业历来都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虽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较过去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较其他行业,其管理仍然相对落后,频发的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运行及管理,全方位着手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的原则
建筑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政策、安全计划和安全措施,全面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影响安全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1)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指的是人心理上的具有的能够影响安全生产的性格、气质和情绪等;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视觉、听觉、体能、年龄以及疾病等不适合工作或者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是指人的知识技能、专业资格、应变能力等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影响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违规、违章操作等,包括错误操作,违章、违规作业,错误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工具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物体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物品缺少或者有缺陷,缺乏防护装置或者防护装置有缺陷,施工现场场地环境不良,现场场地布置杂乱无章,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装置,噪声刺耳,粉尘飞扬等。
(3)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在人员的管理上失误、在物的管理上的失误和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在人员的管理上的失误,是指在相关人的教育、培训、命令和角色的安排等方面的失误;在物的管理上的失误,是指在技术、设计、结构等的缺陷,作业环境缺陷,防护用品缺陷等;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是指在工艺上、程序上、规程上的管理失误、以及在安全监控、事故防范、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失误。
4、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关系到广大建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为了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确保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免受损失。必须针对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1)制定安全政策、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安全方针,搞好安全生产。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保证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的发展,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安全管理总原则下,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政策。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要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要求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预评价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权责分明。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承包,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责任制落实。从严处理那些,严重渎职、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者,不得姑息迁就,从组织上入手加强安全管理。
(3)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在公司安全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严格按照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环节及危险因素,从技术及管理上入手,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计划,做好应急预案。
(4)实施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实施包括常规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及公司章程,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既定的安全生产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突发应急事件,开展应急演练,保障应急措施的可行、有效,保证安全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5)考核安全管理成果。针对常规安全运行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情况,考查安全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将安全管理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考核。
(6)评价安全管理绩效。通过量化考核结果,分析安全管理措施的优缺点,并对管理过程中的人员、设备、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管理效果,寻找管理漏洞,为下一步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指导。
5、结论
安全运行及管理,必须在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符合标准要求。要认真做好本项目各类人员的安全思想、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等措施,认真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要落实隐患整改,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所必需资金的足额投入。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同事认真做好对事故现场的保护,防止现场破坏影响事故调查以及次生事故的发生,并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科技资讯,2007(12).
[2]龚梅.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
[3]刘伟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首先要树立安全管理新的理念,正确认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运用现代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或消除事故隐患,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投资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
1 安全管理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促进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状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生产力、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严加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例如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所用的机械设备、各种物料及周围环境等,有效地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发挥人的智慧,从而使得这些要素当中的危险状态或危险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甚至达到完全消除,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并最终使得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施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首要位置,没有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认为抓安全工作主要是质监、安监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安全行为不规范,不按程序办事,规避政府监管,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造成了建筑施工事故频发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2.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机构改革,企业改制,企业逐渐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行为主体。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有的企业虽然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仅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
2.3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其安全操作的技能水平较低,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也是极度匮乏,安全教育培训滞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尤其是施工一线从业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综合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甚至一些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2.4 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现场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没有精密结合工程实际或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能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起到应有的作用。如: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现场平网、立网材质不合格;塔吊和外用电梯使用不够规范;一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板工程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2.5 施工安全监督不到位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监督单位在人员的配置与安排上不合理,如:工程项目与人员不匹配,监督工程内容与人员所学专业不相符等等。从而不能有效开展安全监监督工作。还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施工安全管理员,对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反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有效地督促施工企业进行整改和进行整改后的验证,安全监督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
3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3.1 提高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因此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整个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质量。在实际工程中要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宣传安全保护措施,如施工通道要确保畅通,各种物料要分类放置;建筑进行全封闭保护,设置安全网和安全标志牌;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要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带等。其次要加大奖惩制度,现在一些项目负责人盲目追求生产利益,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同虚设,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奖惩制度是施工人员切实体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排除安全管理出现问题的隐患。只有重视建筑施工的安全,优质工程的建设才能有所保障,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3.2 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以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通过严格管理,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
3.3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对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定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通过培训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联系在一起,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认真为安全生产负责,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
3.4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法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为保证正常施工,需要严密的计划组织,规范的施工技术手段,加强技术操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考证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论证工作,力求做到从严从细。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3)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例如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
3.5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对施工现场强化执法检查;各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要严格执行“四不放过” 原则,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绝不手软,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手段;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范,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严格检查建筑工程设计中是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检查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4 结语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建筑业;施工安全;机械设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6-011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6.053
1 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机械设备与临时用电使用都极易造成一系列的机械伤害或触电事故等安全问题,而这些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所以建筑施工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规避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但实际上很多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识,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工期,降低了施工质量,更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科学构建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2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点与隐患问题
建筑施工具有一定复杂性,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危险系数高,易发生安全事故。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发生的52起事故中,物体打击、机具伤害事故占有较大比例,其次是起重伤害、其他伤害等。建筑施工多为重体力劳动,施工人员在身体疲劳情况下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导致违规操作或错误操作,诱发安全事故。例如,2013年西安市某小区二期工程,在填方施工作业收工时发生液压夯实机侧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施工中负责人布置任务后,口头规定机械下沟后,不准将机械开上来进行加水、加油、维护,一些作业均在沟底完成。然而驾驶员并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私自将夯实机开了上来,爬坡过程中失去动力,发生下滑侧翻,驾驶员当场死亡。此外,施工中很多机械设备使用都可能诱发安全问题,而且机械伤害事故死亡率高。建筑工程中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和登高作业多,而这往往需要多人配合施工,需要指挥协调,若在交叉作业施工中存在指挥不当,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则非常容易出现各工序衔接不当,诱发安全事故,造成相互伤害。现代建筑工程中不仅存在临时用电问题,且电气工程施工越来越多,而电气安全事故可能会带来火灾隐患和触电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危害极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危险有触电伤亡、误入带动工作区间、静电处理不当、接错线等。倘若施工人员对现场电气设备运行接线方式不熟悉,误入正常运行带电间隔或核对不仔细,就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而且一些电气设备会瞬间产生大量静电对身体造成伤害,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也非常危险。可以看出建筑工程施工中危险无处不在,众多施工环节都存在危险性,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已颁布《安全生产法》,将“安全”作为社会生产第一要求和基本指标,建筑施工管理中必须对施工安全问题提高重视。从前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点与隐患问题的分析可知,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很多环境存在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中总共发生安全事故52起,造成死亡人数68人,虽然同去年相比,事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施工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必然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及效率、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对伤者家属造成巨大打击,更会引起负面社会舆论,导致名誉受损,影响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例如,2016年4月9日,南京三建有限公司承建的巷南苑小区工程施工中,在顶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发生坍塌事故,现场300多吨钢管倒塌,导致6人死亡、11人重伤、3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万。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支架固定不合理,支撑系统强度不够,存在局部失稳现象,而且模板放置方向不对,导致支撑系统承载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施工管理组织混乱,支撑系统搭设没有图纸,搭设后没有进行验收,安全管理严重失职,质量把关缺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毫无疑问,想要降低事故率,保证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4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通过前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要性的分析,不难看出做好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施工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安全管理非常有必要。业主作为建筑工程投资主体,是连接各参与方的纽带,在工程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施工承包商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然而在很多工程中,业主对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缺乏认识,往往选择逃避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对安全隐患问题视而不见。而一部分业主虽有参与施工安全管理意愿,但却缺乏安全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更没有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缺失相应安全制度,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安全管理职能。就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很少遵循《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展开安全管理,往往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更没有在现场设置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监督不到位,存在严重“重生产、轻管理”现象。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权责区分非常不明确,没有相应职能部门,安全管理目标不明确,安全管理过程不科学、不严谨、不合理。而且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多临时抽调人员展开工作,这部分人员大多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缺乏施工安全管理专业技能,自身职业能力并不满足岗位要求,无法展开高质量施工安全管理。由于缺失制度硬性约束,导致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开展中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现象非常严重,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例如:2015年10月,浙江岱山县某小区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装备,虽然安全管理人员做出口头警告,但施工人员仍拒绝佩戴安全设备,在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一步阻止的情况下,最终发生触电事故,虽然值班人员进行了及时抢救,但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不难看出该事件中,显然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尽到应尽的安全管理义务,毫无疑问安全管理效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5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从前文分析可知,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并不理想,安全管理有效性较差,安全隐患问题多,这非常不利于建筑行业和建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安全管理模式,建筑业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势在必行。下面通过三点来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5.1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业主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核心利益相关方,能够对施工承包商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业主应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想要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力度,必须构建相应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构建相应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展开规范化的安全管理,通过专职职能部门全权负责安全工作,明确安全管理权责。另外,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和策略,明确安全管理目标,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序性。此外,应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来硬性约束相关人员行为,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依据,协调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5.2 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施工复杂,涉及到的设备与工序专业性强,安全管理涵盖面广、内容多,所以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要有丰富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才能展开有效管理,保障安全管理职能的发挥。但当前很多相关人员职业技能匮乏,缺少实践经验,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应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使其掌握专业施工安全管理技能知识,为开展高质量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5.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想要真正降低事故率,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现场管理非常重要,加强现场管理势在必行。因此,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和巡视,并详细记录现场情况,从而做到有据可查,若巡视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解决,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但施工现场施工作业点多、施工作业面大、隐患问题多、监管难度非常大,所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非常有必要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使其对安全问题提高重视,自觉执行安全规定,把安全问题上升到全员参与高度。
6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性高,在很多环节中都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业主作为工程项目的利益关联方,应积极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段益庆,王菲菲.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 任敏,赵宇.基于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 付达新,李向阳.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监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 苏亚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 上一篇: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 下一篇: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