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一、引言
电力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安全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由于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极高的风险,这对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术水平具有严格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
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仍旧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导致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并且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用以支撑,这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性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从源头处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这既满足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同时又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1]。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对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规避,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对管理组织进行完善
作为提高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对管理组织进行完善在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所应用的方案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进行一定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所对应的工作内容,对目标合理与否进行准确的评估,可以说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案可以对接下来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对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在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实现各个工作阶段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效果。
(二)撰写相关体系的文件
由于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是随着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撰写与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都能够及时的解决。文件内容包括该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后续跟进等,并且定期进行总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企业今后的生产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以最快的速度对解决方法进行制定,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工作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2]。
(三)对文件进行贯彻落实
在文件撰写的工作结束后,就需要相关企业为文件内容的贯彻落实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加深工作人员对执行文件内容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文件内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对生产风险进行评估
对生产风险进行评估一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安全事故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准确识别,这个步骤也是风险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对这一步骤进行严格的落实,就无法对相应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控制;第二步,对该危害所具有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一步的意义在于对电力企业能否承受该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第三步,根据以上两个步骤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和解决[3]。
(五)对生产风险进行控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在对自身的生产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均存在漏洞,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其变得更加规范迫在眉睫。在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时,应当从内容、步骤、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着手,以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起将风险管理的过程和结果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系,例如,对进行电力作业的现场进行全程跟进风险管理的体系,或是对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文化进行控制的体系等。
(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作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不断提高。针对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的方向主要为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以及人员培训几个方面,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培训的内容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不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邀请专家前来指导以及组织员工定期前往培训机构等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并且保证培训工作的最终成果。四、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以电力为首的诸多企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想要以当今的社会背景为推动力,使企业自身得到长足的进步,就需要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规避的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施云峰 李沛 雷占军 单位:国网西宁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邱细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5.
篇2
1.当前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由于电力企业中的电力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开展工作时要有细心和耐心,在供电系统运行的检修维护工作中,可以认真的落实现场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规范,尤其是重点部位的检修,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并贯穿于全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忽视了安全生产的原则,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的指导,就会使得整个工作开展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进而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对于电力供电服务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当前很多电力企业中,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开展的危险性认知不清晰,对管理的重点部位不明确,导致工作开展中安全意识的缺乏。
1.2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所谓的惯性违章行为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中出现的习以为常的违章操作。一般来说,这种性质的习惯性违章操作主要有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等与实际的规范性要求不相符,这种惯性的违章行为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此外,电力管理的指挥人员指挥不当,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都会导致电力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检修需要临时停电时,没有按照规范性的要求来进行,很多工作人员在还没有断电和验电时就已开始了操作,这种马虎行为也是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一种,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
1.3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够
当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管理工作的开展时,过于偏重大型作业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上没有严格的落实,导致很多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标准和制度依据。此外,对于工作中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也很混乱,现使用的很多安全工器具质量并不满足实际工作开展的要求,电力企业也在制度上没有对其有一个明确的检修制度以及更新换代制度,很多性能已经损坏的工器具已经处于超期使用的状态,同时电力企业对各个环节上的管理工作开展也没有一个严明的制度规定,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没有制度上的支持,这就对电力管理中安全生产带来很多的潜在隐患。
1.4责任制缺乏落实
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上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并高效落实,这也是电力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而当前电力企业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上的岗位职责并没有得到落实,对于安全职责依然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进行实际的正确执行,落实不到位,这就导致了工作中很多安全隐患的产生,尤其是细节工作上,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电力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的策略
2.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贯穿全过程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工作开展中树立安全意识,强化预防安全事故的思想意识,并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有利环境。此外,还要在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建设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工作的具体开展中按照标准的流程要求合理进行,并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众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最大程度的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
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关键环节的人员,要对其操作行为习惯进行纠正改善,使之养成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定期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标准化的考核,对存在的不规范处进行及时的纠正改善,尤其是对于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特点的安全事故要认真分析,从其中的操作行为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改进,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进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
首先,要对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的健全,并把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工作的细节上入手,加强责任制的落实,同时对于安全生产的各个工器具也要有正确的管理,定期对工器具的使用状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出现严重损坏的器具要及时的更新换代,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为安全生产工器具的原因所出现的安全事故。此外,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也要明确,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制定详细严明的奖惩制度,并在工作开展的全过程进行落实,特别是对于关键环节上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的增强员工的岗位责任心,明确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以规范标准的操作来完成任务并对存在的惯性违章行为及时纠正,从而强化责任制,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3.结语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enterpri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very difficult to pipe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personne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wide, the whole process, all-round good grasp of power production safety.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on the safety of power prod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power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31 F2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
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比较规范,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存在习惯性违章、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法律、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习惯性违章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几乎每起事故都有习惯性违章的因素,究其原因是职工素质较差,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一旦发生事故,后悔莫及。等事故处理好以后,另外事故中又会重演上述情形,可谓习惯性违章相当顽固,必须认真分析,长期对策,方可见效。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缺乏法律也同样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国家电力法几经周折至今百唤不出,给电力部门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外来破坏事故,处理中缺乏法律依据,都是以罚代法,威慑力不够,屡处屡犯已是家常便饭,对电力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个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怎能没有法律保障呢!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管理。首先,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党政工相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相结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对电力安全生产大开绿灯,使电力安全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环节,均要严格规范,以电力安全为主线,明确安全职责,做到未雨绸缪,安全生产就会有坚强可靠的基础,收到安全无事故的效果。再次,全系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部门尤为重要。发供用当中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篇4
关键词:送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
作者简介:裴景峰(1975-),男,辽宁朝阳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工程师。(辽宁 朝阳 1220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79-02
送电系统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网安全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送电安全基础的不断夯实,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送电系统安全形势也已趋于稳定,为公司实现安全年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持续改进送电安全生产工作,开阔更广泛、更全面的视野,从专业角度出发,在阅读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送电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送电系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不完全统计,供电企业送电人身伤亡事故占全部人身事故的30%左右,仅少于配电人身事故,其中各类触电造成的人身事故占送电人身事故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送电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隐患,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送电管理模式不统一
由于送电管理模式不同,引发了衔接协调困难、管理程序不顺畅等问题。安全生产管理难以形成规范和达到统一,安全隐患增多。如个别供电公司按专业成立了送电运行工区和送电检修工区两个相对独立的二级机构,在运行中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当然,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其遗留问题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另外,送电系统混岗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送电施工企业,混岗现象还很普遍,极易造成安全责任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目前送电系统混岗工作具有普遍性与多样化,如部分供电公司存在集体职工与送电职工混岗,在班组中长期从事送电运行检修工作,甚至有的担当班组长、工作负责人。
2.送电一线生产人员普遍缺乏
根据地区乃至全省的普遍情况来看,缺乏送电人员的原因:一是部分送电职工从送电岗位转到其他岗位工作,但占据送电岗指标。二是有10%的人员因年龄偏大或身体疾病只能从事较简单工作。三是近几年送电系统职工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期,年轻职工工作技能和经验不足,工程验收和日常设备巡视质量不高。一线人员偏少造成送电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健康水平下降,事故隐患越积越多,成为安全管理的潜在风险。
3.送电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一是送电设备管理不到位。存在没有按规定周期进行预试、检修的情况。有的检修预试周期过长,有的随机安排,缺乏系统性。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或考核机制执行不严格,导致不能按周进行设备巡视,或对送电系统的运行设备是否良好,是否满足安全稳定运行不了解。
二是送电设备维护改造不到位。受供电可靠性的制约,老旧设备改造进度也受到一定影响。送电设备老旧,故障频繁,除上述提到的管理模式、人员缺乏等因素外,还存在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三是设计产品施工质量把关不到位。送电设计源头仍然存在安全考虑不周到,不按设计标准施工或随意改变设计标准施工,以及采购的设备品种多、厂家杂、档次低、制造工艺差、质量不好等问题。
四是送电基础资料管理不扎实。送电基础图纸资料不全,记录不规范,特别是“三图”不一致且与实际不符,制图不规范统一。主要体现在:设备变动后图纸资料修改不及时,没有考核机制;设备产权不清,维护界限不明确,新设备投运后资料移交滞后,新建工程竣工图和变更单不全。
4.送电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
一是各送电专业的“春、秋检”检修计划不细不实。计划粗略、内容针对性差、计划不周密、重复停电和临时停电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五查”活动在大部分单位没有真正开展,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两措”计划未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缺乏针对性,落实不到位,未实现闭环管理,存在计划空洞,内容形式化,没有责任人、检查人和验收人,有的甚至未分解到班组,没有完成情况汇总等。
二是从事故通报中可以看出,部分单位安全生产分析会主要领导不到位,记录的内容空洞、不真实,班组安全活动会开展不均衡,活动内容编写现象严重。偏远地区送电岗位仍存在无票作业或使用旧的工作票、修理票作业,还有的根本不按《安规》要求执行,我行我素,安全隐患多、漏洞大。
三是送电检修工作现场疏于管理,部分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感觉较好,仅凭经验工作的问题突出。个别基层供电分公司安全管理网架虽然建立齐全,但安全监察职能履行不到位,班组安全员责任意识不强,各级生产人员还没有真正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没有做到安全责任的到岗到位。
5.外包、多经企业的安全管理放松、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放松对多经、外包等施工单位在所辖电力设备上作业的安全管理,如安全措施布置不到位、不全面,作业现场应设围栏而不设,不戴安全帽进入作业现场,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或有指导书(卡)却执行不到位,作业指导书(卡)编写简单,不能起到指导作业现场工作的作用,甚至有的施工队伍不知道标准化作业是什么,不着装作业,安全工器具不试验等,安全管理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也反映出供电公司对外包、多经企业施工队伍要求不严,管理不细,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外包队伍与主业队伍有临时混岗作业的现象;二是外包队伍临时雇工现象普遍存在,内部安全技能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三是以包代管的现象还不能杜绝,现场管理安全措施不全,违章较多;四是在入网队伍资质审查、安全培训上力度不够,没有规避安全责任风险的意识。
6.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
一是在“两票”执行上不规范、不严格,源头违章现象严重。现场检查工作票上作业简图绘制随意,有的甚至不绘制作业简图;有的工作票未许可就开工,有的工作票未终结就操作送电,工作票上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签名存在代签和事后补签的现象,工作票和作业指导书(卡)上所填写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不执行,有的作业现场应布置安全技术措施,包括现场补充安全措施,工作票或作业指导书(卡)未填写注明,反映出现场勘察制度执行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作票列写工作班成员与实际人数不符或签名人数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未注明原因。操作票存在前后操作内容顺序颠倒,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全,执行的操作票操作人和监护人未签名,操作时间未填写等。
二是个别单位还存在两级调度许可管理程序不清。工作许可程序不顺,操作程序较乱,与管理模式多样化有关。许可的方式较多,有的调度下令给操作人员操作开关,再下令给作业班挂接地线,将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职责分开,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2.4.2条的规定。
三是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到位。作业现场还反映出对标准化作业的抵触情绪,以及不正确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的未按现场作业实际和危险点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的无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就流入作业现场执行,有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基本是复制的样本、套话、原则话,对作业现场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是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到位。“两票”使用管理上存在违章现象,反映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安全管理粗放,使很多不合格的“两票”流入作业现场,作业现场安全监察不细、不实,走过场现象较为普遍。
7.安全工器具、带电作业工器具使用、配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
一是乱放严重。安全工器具的存放保管未全部做到专库专柜,还存在随意乱放,试验过与未试验放在一起,合格与不合格或报废放在一起,安全工器具与材料、施工工具放在一起。有的单位带电作业工器具平时放在车内,与其他物品混放。
二是配备数量不足。个别单位班组所配置的安全工器具,安全劳动保护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数量不足。
三是外出作业混装问题未解决。目前安全工器具使用、保管的薄弱环节是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实现可靠保管,大多是与物品、材料混装,工器具磨损、损坏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建立台帐、未能健全管理细则,使其在无控状态下运行。
8.安全培训深度、广度不够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一线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止人身伤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对员工安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深层次的管理培训未到位。如“两措”计划应如何执行和分解落实,事故快报、通报如何学习,怎样举一反三、查找管理隐患,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哪些,违章作业怎样区别等。
二、送电系统安全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1.深化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继续深化责任制落实,督促标准化作业的执行,以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加强送电安全基础管理,抓住送电安全薄弱环节和漏洞,加大整改力度,杜绝“春、秋检”、外包、外协工程施工、送电运行检修、季节性工作中的人身伤亡事故。
2.深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结合送电专业的特殊性,通过调查研究,细化、完善送电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投入使用,不断完善《送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继续加强送电专业安全教育培训
应根据培训安排计划把送电系统培训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辽宁省电力公司新修编的《送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送电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安全管理责任,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等内容。适时开展送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培训,组织学员到送电安全管理水平好的单位参观学习。
4.加强送电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依据检查调研情况,加大整改力度,重点整治送电保修、郊县区偏远综合供电所的送电安全工作,监督、指导基层供电分公司的安全监察管理工作。
5.尽快解决混岗问题
目前各种类型的混岗作业还较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当发生生产事故时处理较困难。建议各供电公司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制定可操作的办法,解决混岗问题带来的多重负面效应,同时解决当前基层单位实际从事送电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
篇5
关键词:风险 体系 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45-0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南方电网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贯彻落实“南网方略”和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安全型企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形成自我检测、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县级供电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
难点一: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识不足,认为对安全生产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对体系建设工作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难点二:各专业部门错误认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安全监察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不自主开展所管辖专业范围内的体系建设,被动等待安监部门的工作安排。
难点三:由于大部分原有制度不能满足体系的要求,由此带来新旧管理标准、制度交替,各级单位需要对标准逐一进行消化,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对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难点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确保推进工作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要确保推进的质量。
2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面临难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将影响到体系推进工作的进程及在基层运转的质量。通过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落实分工,使各专业部门自主开展体系建设;做好“二次”策划,正确引导员工执行管理标准;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等对策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文化培育,提高员工对体系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管理者的理解、重视是推进体系建设的保证,员工的参与是体系落地生根的基础。
(1)要充分发挥“有感领导”作用。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体系,在各类会议上讲体系知识、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定期深入班组调研体系建设情况等,让员工体会到领导对体系建设的重视,为员工树立榜样,感染和带动员工参与体系建设。
(2)要促进全员参与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各单位内训师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体系知识宣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系知识测试,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引导员工正确、深入理解推进体系建设的意义。
指导班组持续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员工参加班前班后会、班组周安全活动、月度会议等各种会议介绍体系知识、本单位的体系运转情况、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结合班组内部的工作分工,引导员工熟悉、理解与工作相关的管理标准,使每个员工成为所管类别的专家;鼓励员工主动收集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进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促使安全风险控制思维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2.2 落实职责分工,促进体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作业/办公环境管理、生产管理、生产用具、职业健康、培训等方方面面,与各专业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在推进体系建设的初期就要对体系各要素与原有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进行梳理,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明确各要素的归口管理部门及职责分工,由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落实责任,自主将体系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保证体系的落地,避免出现“两张皮”。
2.3 成立骨干队伍,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为帮助各级员工正确理解、执行体系,建立由体系推进办人员、职能部门专责到供电所安全管理人员及供电所专业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分层级和专业的“四级”体系建设骨干队伍。按照专业管理的原则,实施区局职能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供电所专业部门,供电所专业部门直接管理对口专业班组的模式,各层级骨干负责统筹、指导、检查好自己管理领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这批骨干不断地进行深化辅导,提高其对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培养出一批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骨干队伍,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体系深化,确保体系落地不走样。
2.4 做好“二次”策划,指导员工正确执行管理标准
体系建设过程中,为规范管理,带来大量制度、标准的更新。为使员工能正确地执行各项标准,从面确保管理标准落地不走样,需各专业结合日常工作特点,做好管理标准落地的“二次”策划。首先是明晰管理标准的牵头部门,其次是梳理出职能部门、供电所、班组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完成标志及管理标准执行过程记录的保存形式等,将管理标准化繁为简,使员工清楚了解自己在体系建设中的位置、负责的工作以及如何完成等,提高管理标准的执行力和依从性,促使体系运转常态化。
2.5 完善过程监控,扎实推动体系工作开展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统一指导、质量进度控制、沟通协调、联合检查、考核激励等“五大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促进和指导体系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体系思想、方法、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指导。制订工作方案,对各单位推进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年度、月度工作计划,统一指导各部门、供电所推进体系建设工作。
(2)质量进度控制。定期跟进各单位的体系建设情况、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计划完成情况实行“红、黄、绿”横道图评价制度,监督实施效果,确保各项工作进度清晰、可控。
(3)沟通协调。以月度会议、体系建设简报、现场辅导计划为沟通载体,了解基层单位体系建设情况、掌握体系动态、协调解决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持续进行现场辅导、解答释疑。
(4)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开展阶段性自查自纠工作,不定期检查各单位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依从性,对工作计划、改进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得分较低的薄弱要素,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防范不符合项重复出现,形成持续改进的态势。
(5)绩效考核激励。利用绩效合约的经济手段,推进体系深化。在绩效合约中,对于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归口管理的要素在外部审核中所得分值情况分别给予加、减处理,迫使职能部门加快推进体系建设;对于供电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部考评,各供电所的各要素执行情况进行评分,得分排名靠后的将被扣绩效分,排名靠前将获得相应的奖分。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基层单位的潜力,逐步实现你追我赶的体系建设良好局面。
3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支撑体系运转的“四大机制一系统”落地情况
3.1 安全区代表巡查机制
建立起责任区域的自我检查机制,安全区代表每月踏踏实实对所管辖区域安健环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如实记录体系运转中,责任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作业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跟踪其改进和完善的情况,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持续改进。
3.2 事件报告与分析机制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按时按质开展故障调查,对事件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系统原因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制定、执行、跟进障碍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推动障碍管理实现闭环。对未构成事故的不符合事件实施管理,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和实现事故的预防性管理积累基础数据、明确改进方向,防范同类型事故、障碍的重复发生。
3.3 任务观察机制
对安全生产作业活动实施任务观察,收集管理和作业活动中人员行为、作业方法、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跟踪员工接受培训后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效果。通过所收集问题的统计分析与改进,为规范员工行为习惯、收集培训需求、完善作业方法和管理标准提供依据。
3.4 审核机制
根据体系内审、外审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按照改进计划开展整改工作,及时跟进完成情况和效果,实现持续改进。
3.5 纠正与与预防系统
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通过安全区代表巡查、任务观察、体系审核、日常检查和事故/事件报告等机制,纳入纠正与预防系统,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改进措施、落实责任单位/人员、工作要求、完成时间,预防和控制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四大机制一系统”的运转,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体系的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为工作习惯。
4 持续改进,全面提升体系建设水平
4.1 持续开展体系改进工作
按照体系PDCA闭环管理的思路,回顾每年内审,外审等审核情况、体系运转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改进工作,定期跟进、回顾改进工作情况及效果,以确保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4.2 总结归纳,全面提升各单位体系建设水平
对各单位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总结提炼各单位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亮点,形成并固化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做法,通过组织供电所、班组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试点单位召开现场会等方式方法及时向其他的供电所、班组推广,全面提升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在县级供电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其相应的对策,总结了体系建设的经验。
体系建设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提升的过程,需要广大领导、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推进过程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不断探索,迎难而上。只有把体系的思想、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篇6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接轨
现阶段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力供应也是非常紧张,保证电力单位的生产稳定、电网的运行安全以及电力工程的建设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逐渐建立一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并且正在逐步的展开应用,在未来实现“零事故、零职业病、零伤亡”的安全目标已经不再是空想。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的就是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而构建的,其主要涵盖了四个要素:输入、过程、输出以及反馈。其管理核心就是致使发生事故的源头,也就是危险源,主要就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评价,以此来实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其与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的原理是一致的。其系统运行的模式主要是应用了PDCA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策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以及改进阶段。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评价工作是展开实施运行,开展事故控制的起步。相应的安全法规与相关标准是为了给相应的组织生产提供相关的行为准则。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落实其相应的管理方案,进而减小组织生产的风险,达到相应的绩效要求,促进组织生产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在开展相应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对组织内部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职责的确定,其是确保组织生产能够安全运行的有力依据。要想落实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工作,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完善的安全意识与能力,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就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以及经验来获取或者判定。对于组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而言,一定要利用相关的运行控制程序或者应急准备、响应的相关程序予以控制。要加强对组织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展开定期的监测。开展相关审核工作的目的就是检查体系的落实情况,是否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以及实施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的完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开展定期的评审工作,其主要就是为了保证体系长期的有效性、充分性以及适用性,进而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2 电力传统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差异
电力传统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由此可以看出,一定要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新理念展开一定的认识,进而端正态度展开积极正确的措施,更好的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2.1 转变管理思想
在管理思想上由国家主义转变为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太过注重国家取得的相关利益,将个人利益进行了削弱,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人才是发展的首位,一定要确保人的健康与安全,并且提升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尽可能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
2.2 转变管理方式
传统的管理方式就是分别而治的行政管理,应当将其转变为体系管理方面上来。分别而治的管理方式就是分开来管理,没有形成动态循环以及体系的管理模式,因此,一定要坚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思想,实现组织生产的系统化目标。
2.3 转变思维方式
由下达伤亡指标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零事故”的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伤亡指标的下达均使“三违”现象合法化,进而为相关事故负责人摆脱责任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并且相关伤亡指标的确定也是缺少科学依据予以支持的,在理论上而言,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任何安全隐患也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一定要树立预防所有事故的安全意识,进而建立“零事故”的新思维理念。
2.4 转变指导方针
由安全检查转变为积极预防与风险评估的指导方针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是一种事先对组织生产风险展开分析,明确其生产活动可能会带来的危害以及后果,进而采取相应可控的防范措施以及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手段,对于风险的评价一定要有前瞻性与预见性,针对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变化,对相应的风险展开实时的评价,之后针对工程项目的应急方案与风险管理等内容,细化并且补充实施的相关管理程序。
2.5 转变领导职能
由领导发号施令转变为领导以身作则、兑现承若以及发挥表率作用方面上来,在职业体系中所注重的领导职能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实现完善安全绩效的诺言。
2.6 转变监督机制
以前实施的是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一定要对其展开相应的转变,实现异体监督管理机制。在职业管理体系当中所注重的就是监督与审核的独立性,通过异体监督机制的落实,逐渐健全相关的约束机制,建立异体监督机制的管理权威,进而使组织生产的管理工作达标、监督到位以及责任到位。
3 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接轨
3.1 强调科学务实
根据电力单位目前的发展情况,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工作经验,控制好与文化建设以及标准化管理之间的差异,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参与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其成为发展的永恒动力。现阶段,大部分电力施工单位实行的都是“三标一体”的认证程序,在建立相关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虚假之处,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整体与重点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换汤不换药、坑害组织生产的情况,应当在促进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顾全大局。职业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对于危险源的辨识要针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工作部门以及工作场所,一切从组织的整体出发,将管理工作的重点设置在事故预防方面。
3.3 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管理体系之间的整合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文化含量也就预示着企业没有了发展的前途,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不能离开企业文化的建设,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是现代企业精神、形象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这也与电力行业的双文明建设、建立学习型企业以及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不谋而合。
3.4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与难点也就是人权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所注重的就是意识、能力、培训以及工作人员的参与、交流与协作。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当建立并且维持一套执行程序,以此来实现相关风险与管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参与性,并且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文件形式表达,明确工作人员的管理权利,其与工会以及职工代表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应用在现代的电力企业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进而逐步形成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此项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电力行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乐小华.分析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要素与途径[J].科技与生活,2010(17).
[2]孙跃年.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J].江苏科技信息,2009(06).
篇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电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在电力供应过程中,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水电厂能否安全、平稳发展,同时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居民生活有条不紊,成为所有水电厂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主要任务。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水电厂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的进行分析,针对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管理现象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确保水电厂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水电厂;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水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水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水电厂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水电投资多元化,然而随着能源供需缺口的不断扩大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尤其是中小型水电站的发展。近年来水电厂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水电站基础性工作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水电厂进行高效、科学的安全管理,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地运行,成为水电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电厂安全管理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社会的稳定。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坚持安全安全发展的理念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基本要求。人们的安全发展意识、人本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范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提高水电厂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水电厂的稳定、和谐发展。
3水电厂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3.1注重水电生产、安全管理认识不足
水电厂重生产轻安全管理现象的存在是困扰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市场需要不断增加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非常迫切,水电厂生产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水电厂部分员工往往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生产一线,很多企业存在注重水电生产、轻视安全管理的问题。放松了安全生产,致使安全管理不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供水、供电任务的顺利完成埋下隐患,严重威胁到了水电厂的安全稳定生产。
3.2水电厂生产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电厂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是水电厂运行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水电厂部分员工在从事生产时,存在对生产设备的检修质量不高,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生产中现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由于机械设备是电力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是保证水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规范地执行生产现场操作规范决定着水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
3.3安全教育培训环节薄弱
由于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并不能给水电企业带来快速的经济效益,导致一些电力生产企业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积极性不高,整体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在任何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人,很多水电厂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生产现场人员对水电生产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水电厂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4水电厂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4.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政策
加强水电厂安全管理的首要措施是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在水电厂的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的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电厂安全生产是顺利完成日益增长的供水、供需求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需要水电厂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实际工作情况,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落实水电厂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将故障和事故消除在隐患阶段。
4.2加强对运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考核
随着大量的机电设备在水电厂中得以应用,应以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为目标,水电厂的运营管理中应该不断的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对水电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人性化的考核机制,落实各级人员的权责和义务。同时,需要确保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和新设备、新技术相匹配,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各种性能的了解。必须建立全面的安全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 ,杜绝为违章现象,提高运行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产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运行人员对故障、事故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理能力,适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4.3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巡检等工作
水电厂经营时间过长,往往会出现设备老化、设备部件容易损坏的现象,设备状态分析是水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是状态检修的基础。为了确保水电厂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水电厂运营的安全可靠,不断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水电厂定期做好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巡检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时刻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需要对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形成分析报告,为设备检修和运行方式提供充分的依据。
5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电力系统中,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营直接决定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安全管理是水电厂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做好水电厂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只有不断深化安全意识,严格制定并落实生产现场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建立积极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做好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水电厂的高效管理,消除水电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创造条件,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启卷,南海鹏.水电厂自动运行[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张东栋,寿攀.水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 254-255.
篇8
1.1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管理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生产环节的事,需要全体的配合,需要人人负责。所以在企业内部想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生产责任制度,具体到人、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坚持治本原则,将应对措施以及日常的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对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处理,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以此保证生产安全水平的有效提高。
1.2完善检查制度。一些安全事故大多是高破坏性的突发事故,但是这种事故都会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所预兆,因此生产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保证检查制度完善健全,并加强详查力度,规范研究的进行日常巡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摒除安全隐患,就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的安全水平。
1.3加强人员培训。人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才能够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通过对管理人员责任心以及综合素养的培训,提升管理质量,并定期进行岗位的考核与监察,确保运行管理人员能够依照安全法规、技能进行操作。
1.4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电力改革不断深入使得现在的法律法规有些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电力发展形式以及体制,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并且在进行电力相关法律的编制中,电监会应当听取电力企业意见,以实际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以及日常监管力度,将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内容,保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电力企业有法必依。
1.5提高监管水平。电力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要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电力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要把维护好春节期间的电力安全生产只需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潜在的风险问题要抓紧解决,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监管工作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供需紧缺的情况下,要有限保证重点区域、重要用户和居民用电,确保电力的有序供应。
1.6强化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标准化作业反违章,程序化作业防事故”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宗旨。要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大框架下,构建地方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和要求融入到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去,打理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安全管理得到落实,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7增强监督力度。细节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必须被重点落实的关键。日常管理中必须从细节入手,抓紧每一个细节的监察工作,将每一项安全检查任务落到实处。按照规范流程以及规范要求进行每一步操作;针对常见的事故,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将安全生产放到工作守卫。保证安全投入能够满足要求,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不断改善基础生产条件,以及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确保各项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2结语
篇9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新形势;安全培训
0引言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收益,更是与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紧紧相连。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资源需求量日益提升,进而显现出很多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新形势下电力生产环节中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电力产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在于发电、送电、配电、变电站四个方面[1]。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能保证电力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电力行业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主要指在整个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职工人员没有伤亡情况发生,没有电网设备的损坏造成的任何事故,保证人员、电力系统和设备都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电力生产系统涵盖内容较多,包含发电、配电、送电、用电等各个环节。而电力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科学有效地管理这些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电力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①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可以保证电力的日常供应、社会的日常生产所需,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②电力的安全生产可以使电力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保证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减少电力设备的各种维修费用,推动企业发展处于安全可靠的环境中。③电力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电力企业、社会用户以及其他行业的运行,比如国际边防、医院、通信以及交通等,有的行业离开电力供应会立马瘫痪,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安全损失。因此,无论电力企业本身还是社会各行各业,管理好电力的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违规作业危害性认识程度不高
目前,有些电力企业的高层以及操作人员并没有正视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也没有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漏洞,在各电力企业中经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无证操作情况,一些简单的电力机械工作或者检查维修工作,会招聘临时工完成工作,而临时工人普遍没有正规的工作证,甚至可能没有经过专业安全的上岗培训;在电力系统开始运转之前,管理者一般不会对其正常状态以及模拟故障状态进行全面实验和研究,导致很多突发状况的危害性无法显露出来。
2.2安全管理职责重视度不足
从当下电力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人们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表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制定了各自适应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责任也逐渐合理、明确。但从实际运营来看,很多企业依旧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形式化严重,没有付出足够人力、精力、财力来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甚至,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认为在当今智能电力系统下,电力潜在安全问题不会有大概率发生,没有进行全面深度的试验研究,对突发危险没有提前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的发生了电力系统意外事故,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检查出故障的原因。电力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有匹配的生产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管理不会为电力企业直接创造价值,但又碍于社会对电力安全的关注,所以有些企业往往只要求了安全生产,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这样并没有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没有强制性的政策监督,也没有专门的设备检测维修人员和风险预估人员,以至于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等都没有达到国家要求。
2.3管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行业的创新进展,人们对电力安全生产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企业根据新时代下电力生产要求,改革优化了部分管理制度,详细电力企业或者工程业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管理制度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工作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现实中的管理体系还需要与实际经验结合,只有进一步补充改善管理体系,规划出合理、高效的管理内容,各项制度的作用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依旧欠缺一些合理规划。
3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发展路径
3.1规范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应顺应时展潮流,及时优化电力安全生产制度,并利用实践之中员工反馈的建议来规范制度内容。整个企业自上而下需要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相关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将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任务主要归于该部门员工,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上,以此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实际成效[3]。电力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也要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安全、规范工作习惯。
3.2提升监督管理水平
安全是任何行业有效生产、创造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每逢特殊时间段,社会民众对电力的需求会呈现出固定特点,为此,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在春节期间,居民用电需求大量上升,且处于关键时期,各大电力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加派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电力系统生产设备和输送设备,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开展全面安全检修任务,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电力正常供应。现实电力生产过程中,监督部门也要提高电力生产监管水平,定期检查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安全管理与使用。
3.3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
在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保持精力集中,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企业要在工作中固定时间举办安全知识教育讲堂,开展电力安全保护竞赛,通过实践强化员工自身电力生产工作技能和安全防护能力。为员工分配合理的安全防护工具,确保人身安全。根据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的记录,监督检查部门及时发现员工不当的操作和排查时的疏忽,对于员工在电力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防护问题或者生产知识技术问题,及时进行讲解与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自身过硬的安全技能。
3.4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各个行业中技术水平均得以提升,促进了企业前进的脚步。电力安全生产领域,也有很多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电力设备应运而生。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电力生产方面应结合当下时展趋势,引进创新技术,并根据电力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有效调整。例如在管理系统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根据对设备的在线检测和远程监控协助管理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如果电力生产期间发生了人员或设备安全事故,监督人员也能尽快检查出问题所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新的管理方法和高科技设备的引进,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有利条件[4]。
4结语
各个电力企业要想做到理想的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生产管理体系与监督管理制度,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及每位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落实下去,同时定期安排电力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强化生产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检修维护能力,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社会用电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来源。
参考文献:
[1]黄剑.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9):31-32.
[2]刁洪虎.新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2):261-262.
[3]廖功勇.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财讯,2019(2):188.
篇10
关键词:电力安全;改革;机制
伴随着我国电力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当前怎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力的新形势以及如何建立电力企业生产的新机制,从而更好的满足电力企业管理以及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必须要进行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我国电力安全工作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在沿用的电力体制的管理体系,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下产生的,几十年以来,经过电力企业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国的电力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丰富。但是由于其先天不足,很难适应未来电力体制的发展,急需要探讨新的发展和改革机制。首先我们要客观的对我国电力生产在安全上的工作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
1.1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电力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于电力方面法律和法规的建设。由于从一开始我国就十分的重视电力工业安全上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建国的初级阶段由于我们在电力方面的生产管理经验还比较欠缺,因此最开始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基本的措施来进行的。在后来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开始逐步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制定了一些关于电力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相关的电力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细则以及法规;并且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而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使用,更好的保证了我国的电力的安全。
1.2建成了一支具有强大能力的安全检查的队伍
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网络以及机构本身就是建立在电力安全的实践之上的。受国家经济情况的影响,我国的电力生产安全机构的发展经历了数次的起起落落,但是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以及生产的基本特点,我国电力在安全监察方面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滞过。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电力行业行进至高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危险性以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的不断增大,而事故也成为影响社会生产以及对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的电力监管部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了安全监察的队伍。
1.3逐步的对于电力生产安全监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完善
在较长时间的电力的实践和生产的过程当中,电力安全生产部门的从业人员根据多年的经验逐步的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我国电力安全发展实际情况的而且较为科学和完备的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比如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技术措施和生产组织措施等。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电力监察的相关手段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手段已经逐步的从感性以及经验的阶段逐步的转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进行安全管理的强化,更好的对于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落实,同时还提出了一整套的安全保证的相关体系,这一系列措施的应用使得我们电力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变的更加的牢固。
1.4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学科以及相关的科学理论已经逐步的形成
安全人机工程学本身结合了环境、机械以及人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能够达到人的作业活动以及作业能力的适应,并且创造出了安全、高效而且科学的相关学科。由于电力事业的安全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此过程当中发生事故可能最终会造成较强的破坏性以及危害性。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电力相关机构也开始重视对于电力技术安全的分析和研究,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的相关评价以及事故分析的相关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随着这些理论的逐步形成以及不断的发展,使其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过程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所建立和产生的新机制以及新情况
2.1对于电力的安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原本的电力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模式的使用对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力安全的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职能的转变上,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本的电力主管部门开始转型成为企业,由于原本的主管部门失去了原有的政府职能,其职责也随之而产生转变;随着电力企业以及网厂的形式不断的多样化,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要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电源以及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逐步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力生产事故的影响在不断的加深,相关事务的处理也开始像法制化的方向进行转变和发展。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我们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怎样积极的进行全新的生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安全生产的基本需求,促进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2要坚持和不断的强化安全的管理
在进行公司制的改组之后,原本的电力职能部门本身不再具有政府类型的安全监督的职能,作为企业部门,其成为法律以及政府职能监督之下的独立法人,但是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进行法制观念的强化。作为企业的法人以及各种类型的人员必须要保证职工自身的人身安全以及电网安全运行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来进行。对于设备损坏事故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事故都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2.3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订安全措施,坚持和完善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
为适合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国情,满足电力生产基本安全要求,通过几代电力职工的不懈努力,创造和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安全管理模式,如“二票三制”、“三措一案”、“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等等。这些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是目前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电力生产稳定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执行。
2.4引入和完善安全科学理论,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同其它专业学科一样,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也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我们应在坚持原有的被证明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上进一步使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如制订电力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为了减少事故发生,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推行“习惯性违章记分考核办法”,引入“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夯实我们的安全基础,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我国现已形成的电力安全管理模式基本适应电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满足电力生产需要,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生产发展,我们的安全管理也必须不断更新调整,以适应电力发展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安全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参考文献:
[1]左圆媛,张均丽.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J].河南科技,2013(10):245.
[2]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49~250.
[3]杨扬,孙宗伟.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视界,2014(22):176+264.
[4]陈旭.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