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见闻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0:1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学见闻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开学第一天,我起床连忙洗漱后换上校服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一来到教室,就见到了许多同学在自已的座位上谈论自已在寒假里的趣事,过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我赶快进了教室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了下来也和同学们谈起了自已的趣事。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进了教室和大家打了招呼,就开起了班会,要注意安全,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要天天向上,勤奋努力,争取拿比个学期还要好的成绩,千万不要落后。这次回来学校,听说学校要建一座综合楼,听说综合楼有五层,里面有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真的好期待啊!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加油,我相信自已!
广东省恩平县海外联谊学校二年级:吴林宇
作文 zuowenku.net
篇2
[关键词]家乡文化 作文教学 隐性资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笔者积极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使作文教学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发扬古代圣贤勇于创造的优良传统,发挥“地方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土壤”。
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家乡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物品和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和文化底蕴,都值得广大学生去了解和探索。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他们由热爱自己的家乡到热爱自己的祖国,并将这种真情实感自觉地在自己的习作流露出来。
临沂不仅是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文化重要根据地,更是现代化经济腾飞的鲁南新星。我校所在地古称琅琊古城,山水隽永,民风淳朴。在这种古朴的琅琊文化的影响下,这里原始遗风千姿百态,民俗事象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可利用价值。
(一)一路走来一路歌――彰显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了解家乡的秀美,充分利用家乡的旅游资源,我们开展了“亲近家乡的山和水”的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利用春游、假期去蒙山、天然地下画廊等地旅游,并用摄像、图画、习作等表达对美好家乡的热爱。沂水县城西南20公里院东头乡留虎峪村,那里的留虎洞洞外有崖壁石林,有板栗园、果园近百亩,林木茂密,生态环境优美。洞内各种溶蚀形态,琳琅满目,有的如大肚弥勒佛,憨态可掬;有的如观音菩萨,形象逼真;有的如群象迁徙,栩栩如生;有的如群龟入海,惟妙惟肖,极具观赏价值。溶洞顶壁上淅出的石花、乳珊瑚,团团簇簇,晶莹剔透,令人目不暇接。学生在此心旷神怡,赞叹不已;去诸葛亮故里、王羲之故居与历代名士神交,让学生知道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为自己是临沂人而感到骄傲,立志努力学习,为家乡、为祖国增辉;参观孟良崮战役遗址,参观华东革命烈士幕,凭吊家乡的革命战斗遗址,聆听发生在家乡的革命战斗故事,使学生懂得:正是因为有了这无数的烈士,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决心继承遗志、发奋学习,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总之,在轻松、愉快的参观、旅游过程中,学生亲身领略了旖旎的风光和浓郁的乡情,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历史变革和灿烂文化,对家乡的挚爱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增强,流露于自己的习作当中。
篇3
一、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的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到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学语文是顺应儿童天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春之韵”的开设,把学生带入了万花筒般的农村生活中。“作文源于生活”,在这里学生领略到了小鱼的自由、鸟儿的乐趣、春耕的忙碌与喜悦,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和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有意识地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落日出;指导学生“寻找春天”,要求他们寻找新颖、独特的题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愉快地参与这项活动。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开阔了视野,克服了习惯性思维方法,不满足于常规的象征性的春景。他们敏锐地发现可以从各个侧面反映春天,有“鸭先知”“花满蹊”“割马兰”,还有浅浅河水的小河流、卸下冬装的小伙伴……
二、综合实践活动放飞了学生的写作思绪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灵活多样。它解放了孩子们的脚,解放了孩子们的心。它比一般的课具有更大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作文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后,学生在这里不仅能用眼看,用鼻闻,还能用手摸,用嘴问。
一系列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如“拉响了绿色的手风琴”“五彩缤纷的风筝”“走进蔬菜王国”“兵器与中国”“圆圆的月亮”……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描写的作文内容趋于丰富多彩。作文中星期天捉迷藏、钓鱼、钓龙虾这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在下降。结合这些活动课,学生们写出了《我理想中的果树》《“走,我们去放风筝”》《我――红花草的一生》《嫦娥奔月后传》等一系列优秀作文。一些语文基础扎实的学生不再满足常规的写作形式,开始尝试使用倒叙、插叙、补叙,甚至有学生用稚嫩的笔用小诗、儿歌、童话更形象地表现生活。可见,在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想、所感后,学生作文中描写生活的面更广了,进而能写出闪耀着个性和创新火花的作文来。
三、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总是对作文最头疼,其作文也大多是言之无物、空洞无味,主要原因是缺少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下笔如有神”,就必须使他们有丰富的生活实践。
在学习了《云雀的心愿》后,我们知道了现在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正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地球,还要使地球成为一个绿洲,学完课文后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一方面动员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森林、沙漠、洪水的知识,一方面让大家在植树、护树的过程中调查家乡人民的绿化环境。学生在看到东安这个江苏省卫生乡镇清水绿野时,感到欣慰之际,也会为有些人破坏家乡的绿化资源而感到深深的痛恨。我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引导他们用笔写下心中的所思所想,写下自己的气愤、呼吁或者建议等等,投寄给有关管理部门或新闻单位。在这个过程,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小结,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还经历了从学到做、从读到写、从课本到实践的学习的过程,也经历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环保意识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写作也成了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也变得愿写、要写和乐写!
篇4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短短的四节班课会,令我深深地感受到梦想的力量。
片中讲述了李连杰、马云、杨孟衡、刘伟等人为了实现梦想的感人故事。他们那种不放弃、坚持的理念令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杨孟衡哥哥。小时候,他因触碰高压电导致双臂高位截肢,长大后,他特别喜欢体育,爱上了游泳,梦想能成为奥运冠军。尽管他每天刻苦训练,比别人付出双倍的辛苦,但在选拔赛中落选了,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但很快,孟衡哥哥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坚持学习,因为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同声翻译家。
看完了杨孟衡的故事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书法家。在少年宫参加书法班学习时,只有三分钟热度,每当遇到写不好的时候,就想放弃。与孟衡哥哥相比,真是羞愧啊。他身残志坚,为了自己的梦想,克服一切困难,凭着坚韧不拨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正如马云叔叔所说的那样:“梦想永远跟眼泪和汗水在一起的,假如梦想离开了汗水和眼泪,那就变成乱想、变成空想。”
今后,我一定要以孟衡哥哥为榜样,认真练习书法,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退缩,坚持自己的梦想。以恒心为友,以耐心为兄弟,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弃,那么,我相信,有一天我的梦想也能成真!
广东广州西关实验小学六年级:罗炜禧
篇5
[关键词]社会实践 高校教育 新时期 文科学生
[作者简介]申红星(1978- ),男,河南辉县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4(2014)20-0161-02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在文科学生中纷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文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起到社会实践一般意义上的功效,而且对高校文科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价值。本文拟围绕社会调查对高校文科学生的功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文科学生的能力水平,强化当代高校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调查实践对新时期高校文科学生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增强其研究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收集本学科研究资料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潮流是跨学科的融合研究,很多人文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其研究视野不再拘泥于本学科的研究领域,而是提倡跨越学科的界限。而开展这些人文学科的研究,不约而同地提倡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当中获取本学科的研究资料。例如,历史学研究主张改变过去研究大多集中在帝王将相以及少数的精英人物身上的状况,提倡研究“来自下层的历史”,关注普通民众的历史。而开展这些内容的研究,仅仅依靠传统的官方史书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资料来源,将历史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满足史学研究视角转换的需要。同样,社会学研究也常常需要运用到历史方法和跨文化的比较方法,需要与历史学、文化学等密切结合。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区之中,到村落田野之中,收集一些地方性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政府档案、统计资料、族谱、碑刻、民间文书等文献资料,而且包括通过访谈获取的口碑资料。这种通过社会调查获取资料的方法,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如顾颉刚、梁方仲、等,已经广泛使用。当前在文科学生教育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必为高校文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实现学术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社会,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
现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兼具一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文科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实践机会相对不多。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让他们走出校园更好地感知社会,特别是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在高校文科学生学习中涉及很多资料理解问题,对于来自社会的资料的理解除了有一定的文献功底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例如,历史学专业涉及对基层民间社会资料的理解,如明清的保甲、里甲,民国时期的各种慈善组织、公共组织等资料;社会学专业涉及对档案资料等的理解。尤其是一些从乡土社会中收集到的地方性社会资料,只有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才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寻找地方性材料是第二位的,更好地理解、感知、解读这些来自社会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
在对高校文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位论文的指导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当前高校文科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方面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位论文如何选题。很多文科学生普遍反映很难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不得不选择一些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题目,造成“炒冷饭”的选题现象。论文选题面临种种困难,必然会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导致很多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例如,当前历史研究的趋势已不再是开展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宏大叙事研究,而是强调日益精细、日益细致的区域个案研究,提倡“以小见大”,关注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社会实践之中有取之不尽的历史研究资料,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必将在很大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与创新能力。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以及民风民俗问题,这些素材经过分析、提炼,都可成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现实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家的情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一般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社会实践、田野调查,或开展问卷调查,或集中收集政府档案、统计材料、族谱、碑刻、往来书信、契约等地方性资料,并进行访谈。对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可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家乡所在地的了解,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淳朴情感。同时,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与社会接触,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认识社会现实,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而为其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非常必要,其作用也十分重要。然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社会调查之前,应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开展社会调查工作,不是盲目地开展,而是应有一整套的计划和实施方针。首先,要求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之前,对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准备。其次,在明确社会实践地点之后、实践活动真正开展之前,认真阅读与此地点相关的社会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相关档案资料等。再次,开展社会调查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器材的准备。如前所述,进行社会调查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收集地方性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口碑资料,这就需要准备一些必不可少的现代器材,诸如数码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电子器材,应将其充好电源、调试完毕、妥善准备。最后,开展社会学方面的社会实践,需要尽早开展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以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用。总之,社会调查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异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的正常开展以及调查的效果与质量。
(二)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调查记录尽量全面、完整
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值得高校文科学生注意。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比如,对一个村落开展调查,需要我们收集一些访谈资料,那么究竟应选择哪些人进行采访呢?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上了年纪的、有一定文化知识、当地消息灵通的人进行采访。因为这些人在当地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当地的了解相对较多。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学生还应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让陌生人愿意敞开心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采访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认真记录,对于采访的时间、地点、内容都应认真加以记录,最好能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应尽可能全面、详细、完整。如对调查的确切时间,调查的事件、人物、结果等的记录,都应非常完整。因为这些调查都是不可回续的,不可能等到调查结束之后,发现有缺漏的地方再回去补救。所以,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三)在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应迅速做好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需要对此次社会实践及时做出总结,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是在对社会某一专题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实践报告兼具实践性和告知性,结构应完整、严谨,论述的语言也应严密、精练。一般来说,在社会调查完成之后,应立即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刚结束之时,自己的直观感受最为真实,很多社会实践中的认识也最为深刻,此时进行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时效性最强,记录也最为完整,不会有太大的疏漏。否则,若是在实践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再去撰写社会实践报告,那么很多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认识等都会或多或少地遗忘或缺失,留下很多的缺憾。
在当前高校教育日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无论是对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还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时,应注意一定的策略与方式。在调查活动开展之前、过程之中以及之后,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而言,需要与时俱进,在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紧跟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潮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果条件成熟,教师最好能亲自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实践活动的结果,真正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
篇6
2018年小升初英语作文的汇总我们去玩足球_450字Myself_400字
开学见闻_300字
最有趣的事_300字
交通安全_600字
自我介绍_550字
我的妈妈_650字
快乐周末_750字
My Dream_200字
My Pet Dog_250字
My School_300字
I like banana_150字
My Little World_200字
My English classroom_450字
篇7
新学期马上开始了,部分学生仍沉迷于吃和玩的假期生活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学生将会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影响学习。笔者逐步摸索出一套开学“收心”妙招,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提前准备 安生心
提前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交流假期见闻、相关的影视剧、旅游之后的风土人情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习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二、制订计划,增信心
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较为集中的收心教育;也可采用与个别同学谈心、交流的方式,进行收心教育。如学习目标的制订,一定要可操作、可检查,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切忌好高骛远,无法落实。
三、组建班委,聚人心
建立新的班级组织,完善各项班级制度,也可以凝聚班级人心,在开学初可以通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新的班级领导班子,同时明确各位小干部的职责,完善“值日班长”制度,通过这些小助手,监督学生的行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尽快进入积极、有序、健康的学习状态中。
四、活动开展促收心
1.假期作业展 开学初举办假期作业展评。把教室布置成假期作业展厅,把假期中学生的作业分类进行展出,学生们走进教室就能欣赏到大家假期中的作业。
2.写字竞技场 评完最佳作业之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活动,评出小小书法家和最佳书法团队。
3.作文大比拼 学生每天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交流彼此在假期的见闻。遇见了什么印象深刻的人,发生了什么意义重大的事;看了什么有趣的书,欣赏了什么精彩的电视节目;还有特殊的网络经历以及不同寻常的旅游心得。
山东枣庄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韩 涛
低年级教师更要讲究批评艺术
教师有责任也有权利对学生进行批评引导,但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注意形象思维以故事创设情境来完成批评艺术。我班有个男孩喜欢课间吃零食,经常把桌椅和地面弄得脏兮兮的,值日生多次向我反映情况。我并没有对他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因为他自尊心强,有时家长责备几句他都哭。于是我在班会上讲了个故事:“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小猫,每天都吃零食。可是它不太讲究卫生,把吃剩的零食弄得到处都是。难道那只小猫想用零食喂老鼠吗?否则干嘛弄得到处都是零食呀!”我的话让那个男孩不好意思,但他懂了,并且与大家一起笑了。
以学生自身的进步之处来批评学生自身的退步之处。我应该用学生自身的进步之处来点亮激励他的退步之处或不足之处。例如,今天某位同学的作业完成得漫不经心,我可以拿出他完成质量高的作业激励他,并使他明白漫不经心的坏处;他值日做得不认真,我可以夸夸他上次值日打扫得很彻底,并让他选择哪一种坏境更好呢?这样做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自身便有很多不错的品质或能力,只要保持发扬下去就是进步,否则便是退步。
批评过后教师要主动找机会抽时间与学生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的默契与认同将会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会打消学生对教师可能存在的误解与疑虑。如果老师感到自己的某次批评艺术不到位,并有可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达成,那么游戏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因为学生会把在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对你的信任与好感扩展到其他方面。
佳木斯市松北小学 徐 霆
“教学后记”的三种写法
一、加批注
“加批注”是写教后记最常用的、简便可行的方法。可从教的方面加批注。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学生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而另一次提问,学生却困惑不解。我们可在问题旁边分别加上这样的批注:“巧设疑难,造成了悬念,学生思维很活跃。”也可从学的方面加批注。
二、记实录
课堂上有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话、学生争论、评议探究等令人回味的情况,选择教例片段及时记下来,能为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具体的材料。
三、写感悟
篇8
记得二??八年九月九日,是我们刚上一年级开学后第一个星期日,老师就要求我们读故事写一句话感受。我当时写的一句话感受是:课外书我最爱读论语和千字文。由此以后,一直写到现在,已写完九本共一百八十多篇日记和读后感了。
刚开始,同学们自选书目自立题目。后来老师定书目定题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皇帝的新装”、“我们是属鼠班”等读后感。
寒署假里,老师要求我们学会干各种家务活,然后写感受。要求我们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有关的风俗民情写日记、写旅游见闻。我先后写了“擦地板”、“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大学印象”、“我家有盆木芙蓉”等十几篇日记或感受。
现在,老师又要求我们写“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观后感、“拔河比赛”有感,根据“四好少年”标准创作童谣或诗歌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老师的“规矩”下,我一路写来,以由一句话写到了“快乐的节日”、“可爱的小乌龟”“我们是一棵棵小树”、“秋游随想·有关太岁的传说”等多篇日记和读后感。老师的这些铺垫,足以使我们走向作文的漫长之路。
篇9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住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课程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如《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其中提到了想象作文,修改后的西师大教版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想象作文的练习。小学生富有想象和幻想,写想象作文他们的心理特征。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累,人胆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但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浇开学生的想象之花呢?走进生活.创设情境同样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通过这一方面的努力.我们发现低段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得浓厚了,对同一册教材的20片语文课文,学生喜爱率也由学期初的35.3%上升到学期结束的83.6%。100%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95%的学生喜欢在语文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另外5%的学生有时喜欢发言,能够让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爱上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
二、开发生活素材.丰富教材内容
由于受教学时间或具他因寨的限制,再加上学生所处的地域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有的教学实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处理教材,对语文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把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如让学生来到小河边的树林里,听小河的流水声,看河面的变化:发给每个学生几粒小豆,让他们带回家悉心培育.细心观察。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感受沸腾的劳动场面:通过当一天家长,让学生如实录下农贸市场的繁杂之音...,这时学生发现,呈现在眼前的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没有生命力的几个词汇.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活。这时,耳熟能详的声音仿佛变成了一个有性格、会说话的娃娃,可以和他们对话,可以和他们游戏。学生们兴奋不已,忘记了自我。争先恐后的跑来告诉老师:“老帅.很遗憾我没有听到花开时候的笑声,但足我仿佛听见花枯要时,她伤心地哭了,雪花落下来的时候.落在了路灯的脸上,雪花感觉非常温暖,”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但会说愿写.而且如此情感丰富、颇有文采.究其原因是不仅没有脱离生活.而且积极地参与了生活,学生们说自己所见,写自己所感.自然才情满溢、美不胜收.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欣喜之余我也意识到:当我们倡导课程改革新理念,寻找语文教改出路的时候,应该把目光投向另外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一现实社会生活。
由此,我联想到日前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争论,一个想法逐渐清晰起来:生活,也许是语文教育回归的一个路标,生活是激发学生语文兴翻的源头活水。
三、重视生活实践,培养应用能力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
2.\用“迁移”培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
二、有了兴趣以后搜集素材
作文,有的学生特别是四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在两节课内完成。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各单元不同体载,确定作文范围,让学生准备几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然后在堂课内完成(事先写好的文章不算),并做到及时批改、评讲,当然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四年级和各种文体起始阶段运用。到了五、六年级就着力训练学生当堂作文的能力。通过这种过渡方法的训练,学生作文速度快、肉容丰富具体生动,作文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三、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写作文是最后常常是勉强东拼西凑出交差之作。应付了事,教师读来,深感空洞乏味,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所以除了采取事先布置写作范围这种权宜之计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广泛猎取生活素材,积累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是写作的源泉,而学生之所以作文时无话可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生活范围狭窄,在对生活素材的选取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二是对身边的人、事、景物不留心观察、感悟,视而不见。针对这些原因,首先引导学生以健康、广泛的志趣积极乐观地投入生活。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循
语文课本中有各种体裁,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我有意识地利用课文指导学生模仿。在学生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写或口述与课文相似的写景、写人等片段作文,然后与课文对照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与自己的不足,学完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用课文方法写类似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识字量少,年龄小,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果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个小故事,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深深地吸引学生。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画龙点睛》一课时,我又给学生讲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学生们听了以后,都喊着:“老师,再讲一个!再讲一个!”这时,我告诉他们:“《成语故事》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以此来打开学生的阅读之窗。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迷上故事书。这样在写――读――写的过程中,学生既把课文读透了,又能把刚刚吸收来的知识运用于写作。
五、教师“下水”,共同提高
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不仅仅是动口不动手,叫圣陶先生说过:“教游泳当然要教些游泳的道理,但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去游一阵给学生看,对学生的好处更多。”可见,作文教学中教师大胆下水,对启发学生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自身的写作水平也是一个促进。
下水方知水深浅,我在指导学生初学写作议论文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就将自己写的作文公布出来,听听学生的意见,再结合下水的体会,谈谈作文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这样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给学生以启发,我想这比随便念两篇范文给学生模仿效果要好得多。
师生共同作文,可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能使他们产生同教师比一比的念头。学生交作文后,教师就公布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对老师的文章议论一番,然后再公布几篇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们细心体会,这样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师坚持写“下水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叶老师所说的那样,“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