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6: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主义;唯物史观;人道尺度;历史尺度
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在的理论来源,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当中,思想家对市民社会、对资本主义奴役制度的批判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最终都陷入了抽象人道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一方面,他们根据理性预设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并将其作为人道尺度衡量现实,从而得出现实“不合理”的批判性结论;另一方面,当他们想使异化现实“恢复”到理性状态时,又不得不诉诸哲学家的道德呼吁和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总之,从 “破”到“立”,旧哲学的方法论皆走不出抽象人道尺度的窠臼。
只有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哲学革命之后,被世代进步思想家孜孜以求的人道尺度,才真正填平了应然与实然的鸿沟,找到了理想现实化的道路。抽象的“理性”并不能实现世界的大同,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是无产阶级依据历史规律改造世界,解放自身,从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实质称为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所谓人道尺度,是应然、规范、价值性范畴,主张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其最初产生时直接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受奴役、受剥削的现实;所谓历史尺度,是实然、事实、真理性范畴,即科学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从而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选择、塑造理想生活。可见,历史尺度作为对抽象人道尺度的扬弃,内在地包含了人文关怀,是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
唯物史观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代思想成果的创造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系统,梳理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史,我们才能看到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生成过程。
二、历史观的历史演进——唯物史观的动态生成
的历史观经历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其唯物史观又经历了提出、运用、发展诸阶段。
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1842—1844年),由于现实力量的介入和思想内部的矛盾,马克思开始了其世界观转变的艰巨过程。在 1843年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从市民社会划分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并且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把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形式视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或“人的本质的客观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国家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在次年写就的《巴黎手稿》中,马克思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思想。异化理论的隐性前提,是预设一个永恒不变的人之本性,当现实与该预设不符甚至相悖时,则为异化状态。异化的扬弃就是人向本来面目的复归。可见,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仍未脱离近代的人本学模式。所以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之前,马克思所持的历史观本质上仍旧是唯心史观。但是,从1843年开始的、在《巴黎手稿》中全面展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却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提供了思想策源地。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篇论著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唯物史观已经形成。在从旧世界观向新世界观的跃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转折,并不是法国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所称的神秘的“断裂”,而是马克思在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情境下,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实践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概括之后指出,这是他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在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总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所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因此,对于初创时期的唯物史观,我们有必要分两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唯物史观的提出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使得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成为方法论上的现实;第二,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所生成的基本原理,是以科学假说的形态出现的,必须要在实践中予以求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著《资本论》正是这一的思想实验室。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直到1883年去世为止,历时整整40年。如上文所述,唯物史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的结果”,唯物史观的证明和运用,更是在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具体展开、实现的。《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资本论》的哲学意义首先在于,它把唯物史观作为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实现了这一目的,从而使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得到较为充分而严格的验证。因此,列宁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说,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对于这一论述,我们同样要作辩证理解: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得到了确证;另一方面,需要反思或深入思考的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主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的成果,然而,从本质上是西欧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理论出发,能否推演出普适性的历史规律?相信科学研究、拒斥抽象思辨的马克思在晚年正是陷入了这一沉思,而作为其思考成果的则是《古代社会史笔记》。马克思晚年的学术变化,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马克思毕生的心血之作《资本论》,其后两卷却被马克思搁置不发,在他逝世之后才由恩格斯整理出版,而从这两卷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手稿并不完整,《资本论》并未杀青,他就已经转移了思考重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第二,虽然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原始社会问题,但在晚年他却投入了异常巨大的研究精力,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第三,马克思把视阈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探讨落后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问题,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上三点,值得每一位力图从生成、变化的发展立场来理解哲学的研究者的重视与反思。如果说,在唯物史观的初创阶段,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假说,在唯物史观的求证和运用阶段,证明了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真理性的话,那么,在唯物史观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重点研究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的时期,唯物史观已经在自觉反思其方法论和具体原理的双重向度。这是因为,马克思在《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研究思路依然坚持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指向性,但在得出的具体结论中已有了重大突破,即打破了把西欧社会发展线索作为普遍历史规律的隐蔽归纳。
篇2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民法理论的几个不足透析
立法者和执法者的主观思想状态不无意义。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经济关系反映为法原则,也同样必然使这种关系倒置过来。这种反映的发生过程,是活动者所意识不到的;法学家以为他是凭着先验的原理来活动,然而这只不过是经济的反映而已。这样一来,一切都倒置过来了。而这种颠倒—它在被认清以前是构成我们称之为思想观点的东西的—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它,我以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我们还是引用恩格斯所举的、在民法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继承权为例来说明民法与经济的关系。他说:“以家庭的同一发展阶段为前提的继承权的基础就是经济的。尽管如此,也很难证明:例如在英国立遗嘱的绝对自由,在法国对这种自由的严格限制,在一切细节上都只是出于经济的原因。但是二者都反过来对经济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二者都对财产的分配有影响。”。由上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法与经济的关系,是由静态关系到动态关系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某些机械地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的认识,某些割裂民法与经济的联系,或者颠倒二者的关系,把法看成独立的内在之物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和法律(尾法当然占重要地位)、法律和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法律的发展除了与经济和其他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外,还必须保持自身体系内部的和谐一致。这个问题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已深入分析过,前已提及。所以,我们在弄清这些关系之后,也同时要看到民法的外部关系和作用,要研究民法自身运动的规律,兼及这些与外部的相互关系,才能对其本质与作用有较全面的认识。
一百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从法的一般理论到民法理论,作出如上述的精辟论断,至今读起来犹觉获益非浅。究其原因,是他们并不仅就法律现象作出某种解释,而是对其本质和作用进行深入而透彻的考察和研究,找到了物质生活关系这一深刻的根源,又进一步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由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而能够系统而全面地给出法科学和民法科学的基本原理。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国际社会已非百年前可比,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状况也大大变化,法科学包括民法科学也有所发展;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揭示了民法的本质和作用;所以在当今时代用以考察和研究民法问题仍不失为有力的工具。在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形的法学理论和学说都没能完满解释法的本质和作用,当然也没法对民法间题作出任何说明。诸如社会学法学派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或效果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影响,然而并没能从根本上说明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联系和相互影响,表面的、片断的理解最终要导致不正确的结论。至于象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继承黑格尔关于法是文明现象的观点,提出法律准则是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的文明条件确定的;心理法学派将法的基础最终归结为心理因素,则是走得更远了。古典自然法学派从人的理性、人性、人的权利去强调私有财产权和契约自由等等,则纯粹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说教,披上“学说”外衣而已。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专门就民法理论写过着作,上述基本原理大都散见于一些论文中,但是,并不失其理论的完整性。如果对之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这些基本原理豁然可见。本文仅作些初步探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法的本质和作用等的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民法的认识停留在固定的观念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罗马法的评价着重在它促进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有的立法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对民法的把握成功地起到发展生产的作用,这丝毫不意味着主张墨守成规,这和人文主义法学派认为罗马法的人类法律的基本渊源毫无共同之处。我国近十年民法理论研究较为活跃,注意到了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但也受到某些机械观念的影响。民法理论并不限于经典作家对民法的直接论述,而应包括他们对商品经济的有关论述,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掌握民法的某些基本原理。马克思曾经指出,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要使民法促进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就要知道民法共有的、抽象的范畴,也要知道特殊的、具体的范畴。所以,我们应开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民法表现形式,要借鉴有用的经验也不能囿于陈规。在民法与经济法的划分与关系上花太大力气,甚至把两者对立起来,只能妨碍各自的发展。现在有了《民法通则》,但它不是民法的唯一表现形式,某些配套法规尚胭如,这使调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造成一些困难。例如,对民事主体(经济法律关系本质上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定,作为法人的公司就必须有公司法,但却迟迟未出台。《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也制定得太晚,虽然在此之前有过一些工商企业和公司的管理规定,但都不过是解决登记程序而已。然而实体规定一什么是公司、应具备什么设立条件,其组织、营运、解散等等却没有,只有登记程序规定是不能遏止种种不合法公司的。当前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要用行政命令,也要用法律形式,尤其不应忽视民法形式,当然也不排斥行政、经济法律形式。近几年国家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通知或指示已不只一次,为什么仍未收效?无法可依,尤其是民法形式的忽视,是原因之一。如果不加快公司立法,五花八门的所谓公司、行政性公司和劣质公司还会变相出现。会司立法使它能在经济活动中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出现,促进其积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关于民法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问题上,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似较易被理解,而同时调整某些非商品经济关系,曾不被人理解。殊不知民法同时调整某些非商品经济关系并非缺点,而是它的优点,结合调整方法,正是注意到两种关系的有机联系,从对财产关系的调整出发,可使和谐一致。因为经济关系最终要落到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上。
所以,恩格斯以继承权为例,指出像遗嘱的立法方式即使有绝对自由和严格限制的区别,却都因其对财产分配有影响而反过来对经济起到作用。众所周知,封建土地所有制上产生的继承制度对该所有制的作用是显然的。拘泥于法的部门划分或法的调整对象的绝对单一化而忘却法的目的和作用,就可能贬低民法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开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民法表现形式。民法对经济关系的反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注意到经济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作用,而未充分认识民法对之的调整作用,尤其是对民法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法(作用方式)。这指的是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民法可以其特有的调整方法从另一个方面对经济关系调整,以与经济法协调;一是民法对非商品经济关系的调整,由于其与商品经济关系的有机联系而在调整经济关系上达到和谐一致”。前者必须完善民事基本法规,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民法通则》,同时应重视配套法规。例如民法上担保法律制度对商事活动或经济法律关系的调整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现实要求。有关的基本规定仅见于《民法通则》的个别条文,巫应有专门法规以便为经济法中的特别规定提供基础。例如,国际惯例中担保贷款采持续性担保(ContinuingGuarantee),在不超过担保额度和期限的条件下,主合同(原合问,变更不必一一经担保人同意,这既为商业活动提供迅速方便又不失担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境内机构提供外汇担保的暂行管理办法》直到前年仍规定值权人与债务人“如未经担保人同意修改原合同,担保人的担保义务将自行解除”,未能区分民事与商事的不同特点,原因之一在于民法特有的对经济作用未能在立法上得到体现。后者必须来个观念上的改变,即认为民事仅仅是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即以婚姻家庭的法律调整状况来说,几年来出现的“第三者插足”现象,其对社会的、经济的、秩序的影响,虽说是潜在的、间接的却是不可忽视的。在运用民法的反作用原理时要兼顾及这二个方面。公司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出现使得近代商品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法律给以承认而规范之,使它发挥积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作用。在西方国家是通过被视为民法特别法或商法的公司法来实现的。这是例证。关于反作用的方式,恩格斯已指出三种情况,第三种方式可能产生第一或第二两种效果之一。这都不意味着反作用的作用方式的消极意义。我国因贬治以前的“管”、“卡”而走向放任,几至失控。事实上,限制不等于不是积极作用,放任也未必都起积极作用。外国民商法中某些规定是放中有管,恰到好处,值得借鉴。而近年来在立法中未恰当掌握反作用原理,出现一些弊端,如企业承包、租赁经营问题则应引以为戒。作为思想理论体系对社会科学包括法学的指导意义,由上述关于民法学基本理论的介绍可见一斑。本文仅就其中一些问题作初步探究,旨在抛传引玉。
篇3
论文摘要:在宗教学领域里,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宗教观中的优秀成果,并克服了其旧有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科学的阐明了宗教产生的要源及本质,从而实现了宗教批判的革命转向。本文试从二者宗教思想的区别中,说明马克思在宗教批判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思想。在宗教问题上,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为马克思开辟了宗教批判的新方向,使得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彻底地在宗教学领域内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人本主义哲学依据进行了批判,可以说,马克思对于宗教的批判远远的超越了费尔巴哈,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上对宗教的本质作出了深刻的解释。
一、宗教批判的依据—对于人的思考
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哲学基础是其人本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正是从此入手指出,费尔巴哈的主要缺陷就是他把人从社会中孤立出来,看作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仅把人看作是生物学上的人,而没有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费尔巴哈却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考察宗教,假定出抽象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类的共同性。费尔巴哈在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之后,就停下了脚步,他既没有进一步揭示出宗教产生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马克思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依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己或者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于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的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这里,马克思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宗教的功绩,又指明了他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因而不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的缺陷,并且进而得出新结论。由于马克思正确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找到了宗教产生的深刻社会原因,就为自己的宗教思想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从而远远超在费尔巴哈前面去。
二、宗教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对宗教产生的根源也作了进一步的挖掘,他认为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真正根源不是人们的愚昧和无知,而是产生愚昧和无知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费尔巴哈强调的“感性的人”不同,马克思始终把感性活动作为人本质的基础,人们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从事生产活动,才能充分地享受自己的“类生活”。然而,事实上自从私有制产生以来人就不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去自由地从事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带有强制性。于是,劳动与人相异化,而私有财产正是这种异化的产物。“这种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马克思同意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本质的异化”的界定,但对于“异化”的理解却是大不相同。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源当然是异化,但这种异化绝不是象费尔巴哈所认为的那样发生在人的精神领域,而是发生在生产领域中劳动的异化。而宗教虽然不象劳动产品那样直接由生产过程产生,但它却是使私有财产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是异化生产的附产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专门论述了宗教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生产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宗教真正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异化的发生,而其前提却是现实的生产活动领域中发生了异化,即类生产活动被异化为私有财产的生产活动。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在人本身中去寻找,必须以人构成的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单靠纯粹的理论批判是不行的。只有进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宗教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可见马克思通过宗教批判得出的鲜明的革命结论,是费尔巴哈所望尘莫及的。
三、宗教的社会功能
篇4
论文摘要: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基础理论及缺陷,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
自经济学产生以来价值与价格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就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理论界也是争议纷纷。回首过去由于长时期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人们凭借强大的科学与技术力量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这使得森林迅速消失水资源污染严重生物种类急剧锐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经济增长难以持久。严酷的事实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建立新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是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效用价值论认为人的欲望及满足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包括价值论在内的一切经济分析的出发点。效用是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价值则是人对物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评价。另外,只有与人的欲望相比稀缺的物品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效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稀缺性是价值的前提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般的规律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
根据效用价值论的观点,自然资源显然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其数量的有限对人类需要的无限性是稀缺的于是自然资源有价值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了而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资源的价格也自然成为西方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即那些可以用自然力来保持或增加储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地、江河湖泊等,只要合理利用,不使其过量消耗.都可以自己生产自己,不断地通过循环或繁殖,无穷尽地存续下去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即那些没有自我繁殖能力的资源如石油煤炭等。下面就分别探讨这两类自然资源的价格决定问题。
1.可再生资源—以土地为例
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厂商决定其需求量时.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一定会选择收益最大时的数量,也就是土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数量。这里土地的边际成本用地租来衡量,而边际收益即边际收益产品"MRP ",是指厂商多投入一单位土地给他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在数值上等于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 "(增加一单位产品出售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与土地的边际产品“MP ""(增加一单位土地投入带来的产量的增量)的乘积。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存在,MP是递减的,而MR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有可能是不变或递减的.但并不影响MRP的变化趋势—递减的。根据地租与边际收益产品的关系,可大致得到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见图1日为地租Q为土地数量,需求曲线为)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土地存量在短时期难以变化,加之土地所有者保留自用土地的数量比例甚小(原因是自用给其带来的效用较小)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土地的总供给基本不受地租的影响(见图1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Q时的地租为PI。就某一特定位置、类型的土地数量来说,供给量的确相对固定但不同地段的土地租金是有所差别的,形成了所谓的级差地租。从图中土地市场均衡地租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土地边际生产力的提高(如土地由种植水稻改为建造高级写字楼;土地上投入资本的增多;位置的差异等原因)土地产出品价格的不同都会使土地的需求曲线位置不同(虚线表示)加之土地供给量的有限性产生了不同的地租。
2.不可再生资源—以石油为例
不可再生资源是一种可耗竭的资源它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也就是现在的生产会减少未来的存量。因此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中要加入稀缺性成本。与可再生资源一样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它的可供开采量却不断减少。一般而言石油的开采成本在油田新开采时较低随着开采的深入其成本会不断提高,所以价格的上升才会激励资源所有者去开采更多的产量。这里用石油开采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其供给状况(边际成本是资源所有者提供一单位产量所付出的成本增量),但要注意边际成本曲线代表的供给曲线“S ""还不是真正的供给曲线。原因是资源的不断开采,使其越稀缺.价格会越高,要使资源所有者放弃未来可能获得的更高收益.就必须支付比实际开采成本更高的价格,即要加入稀缺性成本.S"曲线与S曲线的垂直距离就是稀缺性成本,由此,不可再生资源的市场价格要略高为尸。 由上可看到,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定价王里论主要是供求平衡基础上的边际成本定价
二、马克思的自然资源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据此.马克思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这句话说明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的自然资源不存在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然而,人们一旦对原生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它就应该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人们要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就得占有资源无论以何种手段为人所用都一定是劳动过程既有改变物质形态的具体的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的付出所以自然资源上的劳动的凝结形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这是符合劳动创造价值基本原理的。
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片面理解出现了“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对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但应澄清的是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不应成为其无价格的依据资源无价不能归咎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分析价值的表现形式时指出货币出现以前文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而货币产生以后文换价值就转化为价格『即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马克思从未说过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能有价格就不能采用商品的形式。例如“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的货币表现之间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出卖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的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在这里价格表现是虚幻的。“另夕卜马克思在解释土地价格时认为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任何价值那么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本身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这些都表明马克思认为没有人类劳动附着的原生自然资源是有价格,无价值的这种价格是“想象的价格”“虚幻的价格”是由于它的稀少性、垄断性和不可或缺性或由一些非常偶然的情况决定的。
由上可看到马克思关于自然资源是否有价值是分情况而论的而自然资源的价格也至少取决于两方面:投入开发的劳动(或资本)形成的价值从而决定的价格和自然资源所有权引起的价格。
三、结束语
按照效用价值论自然资源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其的主观评价—效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具备所谓人们心理的满足而赋予的虚幻的价值。另夕卜效用价值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是市场中单个的经济人行为。由于自然资源功能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使得大多自然资源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进入市场,所以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手段分析自然资源问题。
篇5
关 键 词:学生 问题 议论 重点
政治课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吸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这是我们要探索的新课题。下面谈谈我采用“读一议一讲一练”教学方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读是基础一环,重在培养阅读能力
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把每单元第一课时交给学生,由他们独立阅读课文。(二)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一般要读四遍,每遍的要求是:第一遍,了解全貌,粗知大意;第二遍,了解结构,分析层次;第三遍,把握要点,记录问题;第四遍,把握内在联系。(三)印发读书提要。读书提要力求紧扣教材,简明扼要,眉目清晰,富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思考线索。(四)读书提要附设提问题专页。供学生读第三、四遍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学生在每个单元第一课时的阅读,既主动而又有所遵循,精力集中,每次都提出大量有价值的问题,如:“哲学=世界观?”“为什么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呢?…‘只有学好哲学才能学好其他科学吗?…“只有学好各门具体科学才能学好哲学吗?”“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使人类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哲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三者有何内在联系?”等等。这样的读书活动,由于发现了问题,唤起了求知的渴望,因而赢得了良好的精神状态。
议是关键一环,重在培养论证能力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对阅读后所提问题的理解程度也定然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此问题困惑不解,但对彼问题已较明确;若这时由教师一一作答,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且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为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抓紧这一大好时机组织学生议论,充分发挥“集思”的作用,并借此着力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具体做法是:
首先拟好课堂议论题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筛选辑录,作为课堂议论题目,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以读议小组为单位议论,并注意使议论重点围绕教材重点。
其次,提出明确的议论要求。以读议小组为单位的议论,是学生的自治活动,必须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否则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对读议小组组长的要求是:学习要先行一步,取得领导权;在议论开始时作引导性发言;调节议论的方向和节奏,不使偏离课文,不致乱说一气;把议论中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随时记录下来。
第三,指导议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议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理论进行分析;恰当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及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论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论点。
第四,组织好对重点问题的全班讨论。在小组议论的基础上,可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性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组织好全班讨论的关键是保证讨论题目的质量。讨论题目必须从学生中来,并在学生中有两种以上不同见解,这是学生对讨论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讨论题目必须同教材的重点或难点相吻合,以保证学生通过讨论有较大收获。教师必须直接参加讨论,引而不发,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画龙点睛。
这样的议论活动,既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讲是主导一环,重在培养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在议论之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些仍未能很好解决,有的还悬而未决。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普遍不易理解的难点。如:世界观;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等等。关于这些问题,他们迫切希望老师给予讲解。到这时才真正达到了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成熟了。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一线”上。所谓“三点”,是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即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所谓“一线”,指前后各节之间和基本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是指由学生提出、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如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时,我们抓的兴奋点是:“有的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鬼神观念何处来? 若无鬼神为何会有鬼神之说?”在深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作品中的鬼神形象是作家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艺术化的产物;作为迷信观念的鬼神,则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反映,但无论怎样歪曲都不能离开客观事物凭空捏造。这样,学生对“人类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外部世界”的结论更加深信不疑。
每当讲到一个兴奋点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这时教师的讲解会给学生留下特别鲜明的印象。
练是消化巩固一环,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首先必须明确目的,拟好题目。练习题目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抓住重点,由浅入深,精心设计。既有双基题目,又有综合题目。
我们大体上把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作为学生练习时间。印发练习专页,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练习方法。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先审题后动笔;先简单后复杂。要求练习要象考试那样严肃认真。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做基本练习,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做几道选作题,并学写哲学小论文。
篇6
关键词:科学整体方法、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科学人文学派、科学的整体发展观
在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方法引领之下,一个新的美学与哲学学派,即科学人文学派诞生了。这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全新学派,又是一个涵盖人类进步文化的、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价值指标的学派。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事实的研究上远远超越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以揭示人类生存与发展原理并构成科学发展理论为主旨的一个独特的学派。
这一学派的出现与存在,在国内酝酿了二十余年,一系列文章与著作行销国内,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曾多次交流观点并获得众多知名专家的认同或支持;只是因为传统思维方法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的严重滞后,人们无法认定它的名称与实质而已。现在依实而命名,称之为“科学人文学派”。其实质是以科学态度与方法对人类古今文明发展事实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出属于人类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美学、哲学和人文文化本质与发展规律,从而建构一个以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为核心的科学人文思想体系。科学主体论美学与科学主体论哲学是统一为一体的科学思想体系,二者都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完整事实为研究对象;但是哲
学倾向于人本身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是研究人怎样掌握世界亦即掌握世界的思维与方法的问题,而最终又回到人自身的现实生存、文化存在、创造超越与价值实现等问题上的研究;而美学则要以此为基础提升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上,建构美学价值的科学原理体系,并用于评判人类各类文明的价值。当然,这不是旧美学,而是科学主体论美学。如果说科学主体论哲学是学问的王冠,那么,科学主体论美学便是王冠上的明珠与钻石。这一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的特征是科学与人相融合的整体性和这一整体组织的历史实证性;基于此,便具有较严格的科学性、极强的现实应用性、无限的开拓性与未来发展性。
一、科学的呼唤,时代的需要
现代美学、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正在进入科学化的新里程。科学,不是随意性的、独断论的、猜测性的、工具主义的谎言或假学问,而是严格科学的与实证的、努力追求真实而具有较大完整性的学问体系。
东西方一切有科学与人文价值的文化,也必然要在新的理论高度上——即恩格斯指出的美学观与历史观的高度上汇合。这里必须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美学观是在历史发展的整体事实高度上审视人类文明现象的价值观体系。马克思认为,人类是按美的规律造形。美的规律指的是人们审美需求和审美评价的内在原理,也就是美学的科学原理;按美的规律造形,就是按美学的科学规律去创造一切文明事物,包括人自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可见,马克思是站到人类历史高度上把握审美与创造规律的,这里体现了美学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性,也体现了整体的思维方法。恩格斯的美学观同样主张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评价文学艺术作品,并认为这是最高的标准。显然,这也是在历史高度上掌握美学价值指标,在美学与历史观统一的整体高度上评价文明事物的美学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显示出他们思维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只有较完整的事实才是更为真实的,也才是更为科学的;反之也一样,凡科学的,就必须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必须是完整的。美学、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必须达到完整(相对),它们才可能是真实的与科学的。对经验(关于事实的知识)来说也一样,只有完整掌握对象而构成经验总体,才能形成科学的知识;而不完整的经验虽有部分真实性,却达不到对于对象的真知。因而,一切真知都必然是整体把握事实的完整经验或经验总体(即马克思所谓“具体总体”)。
马克思的科学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整体观点是马克思学说科学性的精髓,在社会人文学科科学化的今天,它必然要被弘扬承继;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研究成果,在日益重视科学化的当代,也必然要被吸收而融合为一体。在现代美学与历史的高度上,人类思维与思维方式达到一个新的完整高度;更为符合人类自身的学问——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也就适应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而悄然诞生。我们可以说,各门科学,特别是美学、哲学和其它人文学科的科学化,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发展的自然规定。人类科学意识呼唤各门学科的科学化,社会生活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人文意识的科学化。
可是,历史总是走着曲折的发展道路,人类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无形的网络牵制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文明进步与相反力量的矛盾对抗,这种对抗主要是自然人性的伸展力量与扭曲或异化人性的力量之间的根本对抗。自20世纪向21世纪行进的人类历史出现了新的人生矛盾和社会矛盾——即人性出现新的分裂、压抑、片面膨胀与恶化,特别是出现科学技术压迫并误导或扭曲人性等深层的精神矛盾。这主要是根源于自然人性与反自然人性力量的矛盾而出现的、科学与人本怎样统一的问题。在社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压力之下,自然人性发出了新的拯救呼唤,而倾听自然人性的代表人类良心的思维则做出了洪亮的应答——需要科学人文思想!科学的美学、哲学和真正科学的人文学科是这个时代的强烈需要!
科学与人本的分裂必须改变,不能再片面强调科学或者片面强调主体。也不能再机械地强调或人为地制造(“人为”者,伪也,亦即反自然合理性)物质与精神、世界与主体、文化与主体、科学与主体的对立。科学必须是人类主体健全发展的科学,主体必须是科学地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围绕这一核心,必须建构科学与主体、世界与精神二方面统一或从根本上亦即本源上即是同一的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和其它人文科学。自然合理的人生在根本上或本源上就体现着精神与世界的同一性;或者说,人的生存即是心物同一、精神与世界同一的运行过程;而世界与人矛盾的一面则是尚未化入人生的异己力量。违背人性自然合理性的人为事物都是人生的异己力量。西方现代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各执一端,前者抓住人生经验作为理论根基,后者抓住人的生命冲动或生命体验作为依据,将人分割为经验的人和生命冲动的人,至今难以吻合;而机械论哲学则强调心物对立、精神与世界对立,忽略了心物同一的人类生存事实,导致人与世界关系的僵化和人的封闭化,人与物失去互动互化的统一发展关系,人成为不敢大胆想象与创新的毫无价值的庸夫俗子,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人生事实!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压迫人性,使人性发生异变、扭曲和膨胀,走向自然人性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又是人性的张狂、失控、放纵和腐败堕落,走向人性的沉沦与毁灭。人生的矛盾、文化的矛盾、社会的矛盾如何解决?历史发展尖端上的科学与主体、文化与主体、世界与精神的对立如何调整?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成全了人类欲望的同时,也对人性健全发展产生了破坏性后果,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流行的旧美学和旧哲学面对这一现实已经无能为力。它们强调心物分立、主体与对象分立这一套非科学理论,导致科学与人本分立,从而促使心物关系僵化,心灵物化,主体坍塌,人性异变,生活发展迷失了方向。现代人性在呼唤,呼唤属于人的世界、属于人的科学人文,而不是撕裂人的异变力量。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对这一呼唤给予了关怀应答。
科学,应是生发于人而又回报于人的属于人的科学,而不是背离或危害人生、破坏人性完整性的科学;人性或人生的健全,应是依照对人的科学而完整的认识来设计人的健全发展和实现,而不应是异变的、扭曲的、恶性膨胀的、腐败的人性,不应是浪掷生命、庸碌无为、自暴自弃、价值虚化的人生。科学必须化入健全人生,人生必须达到科学而完整的境界。完美的科学与完美的人生应是统一实现的;二者相背则必然导致双方的共同毁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关怀人生,以实现人生和科学完满统一、健全发展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二、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应运而生
深邃而科学的学问来自广泛的采撷、冷静而执着的思考、求实与实证的反复推敲、艰苦的掘进和不懈的探索。
科学主体论美学观与哲学观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系列文章见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艰难出版《美学的反思与辨正》(云南人民出版社),美学界出现了挑战者和旧美学的终结者。书中显露着破坏伪科学的锋芒,透露出一个新的美学与哲学体系,一种符合人本身生存与发展的科学主体论美学和哲学已告诞生。但是由于文化和时代局限,人们只知道它是新体系而无法看清它的真实面貌,也就无法认定和评判它的价值,更不可能进入它所达到的科学人文境界。
显然,必须让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走向应用,才能让人们逐渐认识并理解它。1998年出版了以系统人性观为出发点研究文艺学的《文学概论》(云大出版社)和研究西方文学名著的《文学审美透视——西方文学名著的主体论批评》(四川大学出版社),形成科学主体论的文艺学和科学主体论的文学批评观。这两本书用于高等院校教学,已经发生一定影响。《文学审美透视》一书应用科学主体论美学观审视古今西方名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得出了与过去基本上不同的结论,揭示了西方文学名著的人本意义、人性意义和文化意义,透视出文学作品深层的真实意蕴。这一批评综合并超越了西方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达到一个整体批评或系统分析评价的高度,为科学主体论美学的应用奠定了应用性的基础,也即建立了应用性的支柱。2000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艺思想主流》及2002年修订后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艺思想源流——“摹仿自然”理论的发展》,从科学主体美学的深度和高度审视西方文艺思想发展,指出西方文艺思想总体上是人性文化体系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以“摹仿自然”理论为发展框架,涵盖了西方古今文艺思想并在现当代推向严格摹仿自然的新水平。这是过去西方文论研究未达到的整体认识,也是人们未注意的历史整体事实。按照这一思路研究西方文论或西方文艺思想,就可达到对西方文化与文艺思想的整体的、科学的、历史高度和美学高度上的理解与提升,看到西方文艺思想与文化思想古今一贯的涌流,从而对各个时代的文艺思想与文化思想做出历史的、科学的与现实的解读。
进入21世纪,社会历史发展需要创新,国家与民族发展需要创新,于是适应新时代创新要求的美学著作《美学思想发展主流》与《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及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创新体系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完成,也是哲学与社会科学在科学主体论思维与方法的引领下全面创新的开端。前者站到现代科学主体论美学的高度审视古今美学思想发展,从人性文化系统的整体高度和审美意识组织原理的深度上描述了美学思想发展主流,对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思想家的美学观点作了较为科学的批判或评价,特别是指出其负面影响和积极作用,从总体上把握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走向与趋势,从而指出科学主体论美学诞生的自然合理性、历史必然性和社会现实发展的应用性。同时,也从总体上否定了独断论的非科学思维和非科学的哲学与美学体系,推出一个力求符合科学人本事实的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体系。
《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一书标志着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的基本完成,也即美学发展到当代的一个科学总结。这既是美学原理体系科学化的一次尝试,又是哲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科学化的一次探索。它的科学意义、原理发现价值和体系创新程度还待人们去从原理体系中领悟;但作者站在古今文化革新的历史长流之中,看到了人类古今创新的内在必然或基本原理,也就确信自己提出的原理不仅具有美学意义,而且具有贴近人生的哲学和人文学科体系的创新意义。
我们可以说,一个新的学术派别,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及人类文化发展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美学、哲学与人文学科的学科群体已经在中国现代文化海洋中浮升出来;也是作为一个新文化现象的事实在思想界显现出来。上述一系列书籍以一个新知体系面对世人诉说,正期待着人们按自己的本性——即人的生存、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本性去理解。在多次全国性美学会议上,这一美学—哲学体系得到了广泛交流并获得广泛支持,已产生全国性影响。而在这一系列学科的教学中,已经在省内发生了广泛影响。受教育者正在各项事业中运用科学主体论美学原理,按照人生完整健全实现的模式,科学地去设计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一个新的学术派别,通过它的载体,通过它的影响力量,证明它作为一个文化事实,确实在中国西南存在着。这一新学派——科学人文学派,具有坚强的科学性的理论支撑和人类历史事实的实证。它期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论证,也准备着迎接来自各方面的反驳与挑战。
三、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的现实意义
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是一个超越前人的、更为科学也更合乎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合理性的、真理性更高的理论体系。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理论性意义。这一体系将成为人类一切科学的始基和出发点,也会成为一切科学的归宿和凝聚点。这一体系会从深层次和高水准上为一切科学提供多方面启示、多方位视角和最高的立足点,从而对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人文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形成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各种人文学科。本学派的研究将人类生存中自发的完整性追求揭示出来,使之成为自觉的完整性追求,最终达到人类事实上的完整实现。这一完整性的模式——人类生存发展的终极模式已经在美学体系中描述出来,目的在于使人从自在生存到自觉主动地去存在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性的意义目前不可能很快获得认同;因为传统文化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之西方各派哲学思想和众多文化派别提供了多种说法和选择,人们的头脑正忙于赶热潮;还有现实利益追求的强烈性与急迫性,人们多忙于营生或获取眼下名利,不愿认真看书和坐下来思考问题,学问越做就越浮越假,这一来,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的科学理论性意义就难能被人们认识、思考、理解和认同。
科学主体论美学、哲学和各人文学科构成的科学人文理论体系,是一个合乎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事实的科学文化体系,它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历史的意义。因为它揭开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理,也就是从本源上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性或必然性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也就能运用于人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研究,并且也能运用于指导人生的科学设计、文化体系的合理建构、社会历史的发展设计和未来把握;从而达到人类生存与发展、文化体系建构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文化,避免人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混沌和发展失误,也使人生与文化探索和社会历史发展少走弯路或错路。
由于传统文化的杂驳与混乱,以及人类生存与思维的片面性,人们不可能很快走出混沌文化和片面生存,人们不可能很快看到这一科学人文理论的重要意义;但是,当代人经过自身的艰难生存和痛苦体验之后,反思自身经验,会凭自己的悟性和科学人文理论的提示,意识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科学设计的重要性,也会领悟到人的生存发展同社会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内在适应性和矛盾性,从而找到人性系统的完整健全发展与实现的规律,即科学的人道规律;这时,人们就会以此为依据去改造旧文化,改造旧的社会观念,创造适应人性系统发展的科学人文文化和科学人道社会,取得人性健全实现、社会与文化健全建构和历史健全发展的三方面互相适应的人类发展状态。这就达到了科学人道的最高境界。
虽然人类的最佳理想世界不会很快到来;但是,只要人们有了回归健全人道的信念,人生、文化、社会历史就会迅速回到健全人道上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人们就可以用合乎人道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人道社会,而不是背离人道;那么,科学人道的文化与社会的建构就会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基本完成,再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而达到越来越高的境界。这不是空想!想一想古希腊雅典社会民主政治带来的科学人文现实,人们就应该充满信心去改变目前的反科学人文现象;人们完全可以用部分地区或国家的成功为示范,带动人类社会中各民族、各国家一致地投入现代健全人道社会建构。在这方面,北欧发达国家与加拿大等国家似乎已经走在前面。从“二战”到现在,不过五十多年时间就有了这样的发展,这说明人类是充满希望的,关键在于是否回到科学人文规律上,是否回到健全人道上来。只要人们的智慧、精力、才能及现代科学技术都一致投入健全人道社会建设,那么人类智能聚合而生的神奇效应就会显示出来。如果众多人生与民族各怀异志,将人生智慧、精力、才能和科学技术用于人类之间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甚至国际战争,那么人类之间的内耗就消磨了发展的力量;这样的局面之下,经济越发达,科学越发达,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越危险。任何个人、集团与国家的发展,若不是以人类共同发展为目的,这种发展迟早会导致严重的利已主义(含国家利己主义)和对他人他国的欺侮甚至野蛮掠夺。如果人类共同发展的指标都较明确;那么,从个人到民族或国家,甚至全人类都将会出现共同发展的自觉意识,这就会出现比现在的混沌局面好得多并越来越好的社会历史面貌。
不管现状如何,人的最佳生存的追求,社会最佳结构与发展的设计,历史发展最佳道路的探索,总要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既然如此,以科学主体论美学与哲学为核心的科学人文理论就至少可以给人们的生存、文化存在、价值追求和健全发展提供参照,也为真心追求科学人文真理或完整学问的人们指点迷津;同时也为了尽快实现人生价值意识启蒙,有更多的人从价值催眠的旧文化中惊醒起来,共同追求自身科学的生存、
文化存在和超越发展,从而以文化巨人的实力支撑起社会历史的发展。这就是发展的“硬道理”,即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根本原理所在。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恩格斯《致婓—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篇7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简称SSK)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主张迅速产生了国际性影响。属于SSK流派的有爱丁堡学派、巴斯学派、巴黎学派等。一般来说,爱丁堡学派是SSK流派中发展最为成熟、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派。科学知识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自然界决定的,还是由社会决定的?按传统的看法,自然界对于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实证主义者认为来自自然界的经验事实和逻辑规则决定自然科学知识;反映论者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而社会建构论者则否定或贬低自然界的作用,夸大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科学界内外的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科学知识是由人们社会性地构造出来的,在这一构造过程中,自然界并不起什么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确实把对知识社会性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文就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渊源、理论来源和社会背景进行探析。
一、SSK产生的思想渊源
知识社会学是随着社会学的出现而产生的。“知识社会学”这一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舍勒首先提出来的,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于20世纪20年代。知识社会学的先驱是先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几位大师,首先应该追溯的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来说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知识社会决定论”的由来。著名知识社会学赫克曼对此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马克思为知识社会学给出一条基本原理,即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也给出这样的评价: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
从19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所有人都对把自然科学列入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的可能性持有异义,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的长期脱节。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科学知识),它根本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故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如宗教、意识形态等),它明显地受社会历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突出的相对性和局限性。这被称为“知识二分法”。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学及科学知识便以其效用性、严密性、权威性而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突出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地位。尤其是在科学主义者看来,科学几乎是全能的和有益无害的。正是由于这种科学观,传统的社会学家也赋予了科学的特殊的地位,传统知识社会学不去关注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仅仅限于非纯粹知识的研究,如知识社会学研究早期代表、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的社会决定”的思想,也从社会角度把思想解释为一种反映在宗教、合作机构等集体表现之中的集体现象。他认为知识是同社会秩序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种需要才从社会聚合的基本原则中产生出构成集体表征结构的精神范畴。但是关于科学知识能否进行社会学研究时,迪尔凯姆认为,有关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是可能的,但这一研究比对其他的学术活动领域的研究有较为有限的形式。原则上,我们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如何带动了科学的出现,我们可以研究科学共同体是否具有某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能够使科学方法制度化,而完全排除偏见、成见和学术歪曲;我们也可以分析科学专家的少数派观点如何被高度分化的社会中的其他方面的人所接受。但是,我们难以对科学知识提供社会学的解释,因此就其内容而言它是真实科学的,是独立于社会环境的。
对知识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长期努力的德社会学家马克斯·舍勒受的影响,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在社会存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基础上,认为科学的世界观并不能唯一逼真地描述“绝对客体”。舍勒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至尊地位提出了挑战,对两种文化之间的歧视现象表示出了强烈不满,这为日后科学知识社会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篇8
[关键词]管理干部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现今,人事行政改革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化,为了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大力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教育,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这是卫生事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卫生事业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卫生管理干部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完成的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两种。学历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应成为卫生管理教育的基础;继续教育,美国称之为“工程教育”,是提高卫生管理干部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开展卫生管理者继续教育的意义
1.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卫生管理是一门科学,属于交叉学科,涵盖在软科学内。在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管理科学同样处于知识爆炸之中,管理科学门类的不断拓展,管理科学知识的不断泛进,迫使管理者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游泳,掌握新技能。这种知识的更新,手段的长进,技能的增强,更需赖于继续“工程教育”。
2.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卫生事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的群体,属于物化性的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产力是“智力的物化”。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智慧是物质形成的具体表现。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靠的就是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教育。继续“工程教育”,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职能,促进生产力的正向发展。
3.适应卫生事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卫生事业是社会经济建设总体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肩负着保证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素质的双向职能。卫生管理者,在卫生事业中居于关键部位。国外通常所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论,刚好道出管理的重要。国家、企业如此,卫生事业更不例外。根据金州区2009年卫生系统统计,现有的卫生管理干部中,通过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干部,还不到管理干部总数的一半。这样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现状,是不能承担现代化卫生管理工作重任的,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的需要。卫生管理是一门科学,卫生管理人才,具有自己的特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抵充的。它是因其管理岗位――职责范围――知识――结构――人才型所决定的。卫生管理人才,又分为行政、事业两大类。事业又分为医疗、防疫、妇幼卫生、中医中药、医学科技与医学教育的不同岗位,应配备专业对口的不同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又因能级不同,层次而异来区分。高层次管理者,离不开继续“工程教育”。高水平的科学卫生管理者,就必须经过继续“工程教育”。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为此,在卫生管理者当中,施以继续“工程教育”,便成了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继续“工程教育”的运作
继续“工程教育”包括教育对象、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
1.教育对象应当与卫生系统的医学教育保持一致。卫生管理干部继续教育要面向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管理者。在现阶段,我国宜从国家整体与卫生管理队伍的个体出发,按照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学会的要求,可因系统而异。如科技系统,为中级职称以上的,其它系统层次可向下延伸,但不能低于“士”级职称。现有卫生管理队伍大体上由学过卫生管理的,学过医学专业知识和未学过卫生管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三部分人组成。而系统学过卫生管理知识的是极少数。因此,现阶段的继续“工程教育”对象宜从在岗干部的全员中展开,在受教育面和队伍整体素质基本达标后,再分层次。
2.继续“工程教育”计划。这是对卫生管理干部实施继续“工程教育”的保证。计划制订,包括教育目标、培训宗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政策与措施保证。要分做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中短期计划是长期计划的分解,要保持统一性与连续性。注重内在联系,计划制订要科学合理,经过论证,并起到约束作用。
3.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卫生管理队伍现状的复杂性,决定了继续“工程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就总体而言,应归结为三大类。一类是管理者的共性知识。包括国家公务员的共性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理论。卫生管理方面的共性知识,如卫生管理学、医学基础知识等等。二类是卫生管理者的相关知识。包括卫生公共关系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理论学、医学美学、社会大卫生、卫生服务研究软科学与论文写作等等。三类是卫生管理者岗位的个性知识。如医院管理、中医药管理、预防管理、妇幼管理、药政管理、科技管理、医学教育管理、卫生监督管理、初级卫生保健与情报信息管理等等。四类是专业技能。如论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综合与分解、科研设计与运作、演讲与口才、调查研究能力等等。
4.继续“工程教育”手段。可以分为知识传授、实践中培养两个方面。
⑴知识传授。现阶段可按照在岗卫生管理的不同人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原则,因材实施。通过学校系统学习,短期培训及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电化教育等手段完成。
篇9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智力资本是智力劳动价值的体现?是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由于智力劳动的主导作用?社会剩余的分配应该向其所有者倾针?因而智力劳动资本化是知识经济中分配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对人类生产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劳动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全面认识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确定对智力劳动的客观评价标准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一、知识经济与智力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经济发展史。这说明劳动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劳动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劳动发展上。人类社会正是在劳动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前进的。
1.社会经济与劳动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里,把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划分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劳动状况又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脑力劳动内部复杂性又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和分化。很显然,一个软件工程师或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一个记账员的脑力劳动之间就有巨大的差别。于是有人提出了劳动系统的三层次理论(刘冠军)。该理论根据劳动复杂性程度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手工工具—体力劳动系统;机器—脑力劳动系统;信息—智力劳动系统。体力劳动是劳动者消耗体力并以手工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方式,这是人类最简单的劳动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出现并在很大范围内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社会进人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这时,人类的主要劳动方式由体力过渡到脑力。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并且在生产中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把这种高速并且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相对应的劳动方式就是智力劳动。
2.智力劳动是知识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称,是在体力和脑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人所特有的高级能力形态,创造性是其基本特征。智力劳动是人智力的支出和使用。智力劳动不同于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处在于其主要从事高级、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智力劳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资源的开发。技术资源是指各种专利、专著、发明、专有技术和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资产。(2)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是指用户群、市场行情、专业信息服务等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市场信息。(3).经营管理活动。指合理利用各种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化各生产要素配置的高级劳动。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再到智力劳动反映出人类劳动方式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也推动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演进。
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也是以劳动方式的发展为基础的。刚进入20世纪,加尔布雷斯等经济学家强调生产技术、企业家才能、创新和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在60年代,美国的马可罗普根据以知识和高科技为基础的新型产业的发展,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到了80年代,罗默明确地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当作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强调依靠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1990年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第一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从此,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并被普遍接受。
不同的经济形态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方式和核心资源地位的变化。核心资源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因稀缺性而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知识经济三个经济时代,士地、资本、智力三大基本要素的结合方式和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土地是农业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谁获得土地谁就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土地是农业经济的核心资源,农业生产也就是土地所有者雇佣农民的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的社会化大生产中,机器等固定资产投入巨大,资本因此处于核心地位,资本家支配工人的劳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过工业经济的繁荣后,资本供给日益充裕,知识、技能和私人信息等智力资源日显稀缺,而生产过程又需要大量智力资源的投入,这使得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个科技项目技术先进,的确有利可图,风险资本就会自动找上门来寻求与智力资源的合作。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劳动(智力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这反映出智力资源正取代物资资本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智力劳动从而也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要劳动方式。
智力劳动在知识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也可以从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到证明。1998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指出,其主要成员国GDP中6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政府更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经济的增长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80 % 。事实上,美国经济从1991年至今,始终保持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的温和增长。这种被称为“新经济”的现象,主要归因于智力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有效结合。这说明,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过剩资本追求高投资回报,使得风险资本的设立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使得资本对较高投资回报的追求成为可能,从而出现智力雇佣资本并且一起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也使得智力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
二、智力资本是衡量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1.智力劳动价值观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里,劳动被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需还原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这一劳动价值基本原理包含了评价多种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也反映出不同类型劳动价值存在差异的事实。对于直接劳动以外的劳动价值,马克思说:“现实的财富倒不如说是表现在已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之间惊人的不成比例上”,“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一劳动时间内,不同形式的劳动价值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一般性的直接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知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劳动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一种自然规律,他的复杂劳动价值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基本思想。
事实正是如此,科学发展到今天,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如此巨大,体力劳动和一般脑力劳动价值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微软公司在成立后二十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3000多位百万富翁。这就是智力劳动创造价值的奇迹,这在知识经济以前的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与手工工具劳动创造的价值相比,不仅仅是简单的比例关系,也不仅仅是倍数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刘冠军,1998)。我们称反映该劳动价值关系的理论为智力劳动价值观。这一理论真实地反映了智力劳动价值的大小。 2.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标准
对于复杂劳动的价值评价,其原理是还原为数量相同的简单劳动。至于复杂劳动如何换算成简单劳动,马克思讲到:“这种换算的比例是在生产背后靠社会竞争来进行,即靠市场来完成的。”智力,劳动的价值评价自然也不能例外,智力劳动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找到确认其价值大小的依据。同时,智力劳动能力又是一个人进行投资的结果。这些投资包括个人成长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经验等所有必要支出。而智力劳动能力一旦形成,基本上能够给智力劳动者带来终生收益。因此,智力劳动投资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投资结果就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支出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其成本难以有效计量。而其未来收益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才能作为评价智力劳动价值的客观标准。
目前对什么是智力资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Annire Brooking对智力资本曾给出过一个公式:企业二有形资本+智力资本。他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也是智力资本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直观体现。也有人提出,“智力资本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人头脑中的天分,技能和专业知识。”High Macdonad指出: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组织中,并能产生差异优势的知识。有人用描述的方法定义智力资本为:公司以下资源的总和(1)已积累并不断增长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才能;(2)为达到企业战略意图,运用上述知识所得的工作成果、服务和其他无形表现形式;(3)促进上述应用的联系和过程,将价值传递到市场并反馈回公司以有利于战略优势的持续的渠道(袁丽,2000)。上述对智力资本定义各异,但都认为企业的各种专利产权、员工的技能、技术、经验、有关供销的信息、经营者的管理才能等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利益的无形资源属于智力资本的范围。因此,智力资本本质上就是智力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因而智力劳动价值可以而且也只能用智力资本来衡量。
三、分配制度创新—智力劳动资本化
前面已经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智力劳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方式。这必然要求社会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对核心资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主导地位的承认和在剩余分配上向其所有者倾斜的过程(黄鹤,李仕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分配制度,自然应该体现智力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导地位,体现智力资本巨大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能力。因而其所有者应该在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剩余。实现这一途径的方法就是智力劳动资本化。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智力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产权安排过程中,必须作为企业内部资本计算进入企业的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结合构成企业全部资本参与企业生产运作和价值创造,并且和物质资本同样参与剩余分配(王珏,1998)。智力资本价值的理论基础是劳动者的工资余额,现实中智力劳动者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其创造的巨大价值并不对等,工资余额积累于企业就形成了智力资本价值的源泉。
智力劳动资本化的本质就是承认劳动者享有剩余控制权,并且依据其所拥有的份额进行剩余索取。这样,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就以资本权利为原则统一起来了,从而消除了传统产权安排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创造性地建立起劳动与资本的合作与联合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本所有权制度。智力劳动者在企业新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必要性、而劳动者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可抵押性为其拥有剩余索取权提供了可能性。智力资本的抵押性表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享有对员工智力劳动的控制权,劳动者在与企业的契约期内承担着事实上的风险,企业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因此,智力劳动资本化是风险收益安排的客观要求。
智力劳动资本化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劳动者的劳动在使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价值,即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得到的工资只是必要劳动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剩余价值理应归劳动者所有。特别是智力劳动者对社会物质文明贡献尤其巨大,把他们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化给个人并参与分配,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先富后富的发展规律。
智力劳动资本化,是对智力劳动者进行激励的最佳方式,符合经济学客观规律。任何经济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只要社会资源存在稀缺性,就需要探讨对资源的最佳利用。智力资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智力资源人格化的特点决定其最佳利用或效率只有通过有效激励才能实现,而激励的核心问题就是产权问题。智力劳动资本化的要点就是产权明晰。我国过去长期经济效率低下正是产权模糊造成的恶果。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智力劳动资本化明确界定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的所有权,提高智力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后起国家能否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
在智力劳动资本化的分配模式下,智力劳动者的收入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另一部分是资本化利得。其收入理论模型为:
智力劳动收入=工资收入+资本利得
=工资收入+智力资本x资本
利润率
篇10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塞石。那么流通和供求关系是否创造价值,流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实际上,流通和供求关系并不创造价值,供求双方讨价还价模型证明了只有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因此说,流通领城的劳动才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是一个过程。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是‘过去形态’和‘现在形态’两种方式结合进行的,即根据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价值创造,必须到工时才能实现。于是有人根据流通对商品价值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并由商品的效用以及稀缺性或供求状况约定”的复合价值理论。那么流通和供求关系是否创造价值,流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笔者就此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流通和供求关系并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在批判纽曼的“贸易使产品添加价值”观点时指出:“人们购买商品不是付两次钱:一次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一次是为了它的价值。如果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买者比对商品的卖者更有用,那么商品的货币形式对卖者比对买者就更有用。因此,供求关系不决定商品的价值。其原因在于:(l)供求关系的变动只能影响商品价格,不能影响其价值。马克思说:“在流通过程中,不生产任何价值,……如果生产的商品在出售时实现了剩余价值,那是因为剩余价值已经存在于该商品中。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动的,如果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那么这个价值就是无法确定的。恩格斯说:“要是这样,两个商品互相交换的比例,它们的价值,就纯粹是一种偶然的,从外部飞到商品上来的东西,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那样。因此不能用经常变动的供求关系来说明相对稳定的价值。(3)从单个商品的价格变动趋势来看,在抛去因货币价值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外,商品因供求变动而形成的高于价值和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其变动是趋向于价值的。(4)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最终要由价值来决定。供求关系可以影响一定时期内某个商品的价格,但是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会使价格与价值趋向于一致。因此“供求关系并不说明市场价值,而是相反,市场价值说明供求的变动。同时,从不同商品的比价关系变动来看,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动必然影响或受制于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但是只有在其内在价值变动的情况下,这种比价关系的变动才会被稳定下来,否则又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于是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价值与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它能表现价值,但不能等同于价值。交换价值是两个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那么决定这个比例的内在因素或轴心是什么?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的不充分和资本自由转移的困难,使价格信号对较大范围的生产者的大规模调节不可能实现,因此,价格上下波动的轴心就是价值量本身,即交换双方以实际所支出的劳动量来作为交换的前提;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而使利润率平均化,于是形成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时上下波动的轴心就不是价值量本身,而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生产价格;在垄断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垄断厂商为获取尽可能多的垄断利润,制定出高于其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于是价格上下波动的轴心就转化为垄断价格。无论生产价格还是垄断价格,它们本身都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其价值决定的。马克思说:“社会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又说:“利润的平均化即全部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之间的分配,和土地所有权部分地(在绝对地租的场合)对这个平均化过程造成的障碍,会使商品的起调节作用的平均价格偏离它的个别价值,这种情况也丝毫不会改变价值规律。因此,在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中,最基础最基本的是价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也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并进而决定价格。存在着土地、有价证券等有价格而无价值或价值与价格严重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不能以价格的高低来判定价值量的大小,如创新利润的获取是以产品创新实现的,但其价格不能完全归于价值,而更多的是因其创新而形成的供不应求的结果,这在知识产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流通领城 劳动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塞石。那么流通和供求关系是否创造价值,流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实际上,流通和供求关系并不创造价值,供求双方讨价还价模型证明了只有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因此说,流通领城的劳动才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
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是一个过程。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是‘过去形态’和‘现在形态’两种方式结合进行的,即根据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价值创造,必须到工时才能实现。于是有人根据流通对商品价值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并由商品的效用以及稀缺性或供求状况约定”的复合价值理论。那么流通和供求关系是否创造价值,流通中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笔者就此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流通和供求关系并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在批判纽曼的“贸易使产品添加价值”观点时指出:“人们购买商品不是付两次钱:一次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一次是为了它的价值。如果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买者比对商品的卖者更有用,那么商品的货币形式对卖者比对买者就更有用。因此,供求关系不决定商品的价值。其原因在于:(l)供求关系的变动只能影响商品价格,不能影响其价值。马克思说:“在流通过程中,不生产任何价值,……如果生产的商品在出售时实现了剩余价值,那是因为剩余价值已经存在于该商品中。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动的,如果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那么这个价值就是无法确定的。恩格斯说:“要是这样,两个商品互相交换的比例,它们的价值,就纯粹是一种偶然的,从外部飞到商品上来的东西,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那样。因此不能用经常变动的供求关系来说明相对稳定的价值。(3)从单个商品的价格变动趋势来看,在抛去因货币价值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外,商品因供求变动而形成的高于价值和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其变动是趋向于价值的。(4)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最终要由价值来决定。供求关系可以影响一定时期内某个商品的价格,但是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会使价格与价值趋向于一致。因此“供求关系并不说明市场价值,而是相反,市场价值说明供求的变动。同时,从不同商品的比价关系变动来看,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动必然影响或受制于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但是只有在其内在价值变动的情况下,这种比价关系的变动才会被稳定下来,否则又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于是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价值与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它能表现价值,但不能等同于价值。交换价值是两个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那么决定这个比例的内在因素或轴心是什么?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的不充分和资本自由转移的困难,使价格信号对较大范围的生产者的大规模调节不可能实现,因此,价格上下波动的轴心就是价值量本身,即交换双方以实际所支出的劳动量来作为交换的前提;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而使利润率平均化,于是形成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这时上下波动的轴心就不是价值量本身,而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生产价格;在垄断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垄断厂商为获取尽可能多的垄断利润,制定出高于其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于是价格上下波动的轴心就转化为垄断价格。无论生产价格还是垄断价格,它们本身都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其价值决定的。马克思说:“社会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又说:“利润的平均化即全部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之间的分配,和土地所有权部分地(在绝对地租的场合)对这个平均化过程造成的障碍,会使商品的起调节作用的平均价格偏离它的个别价值,这种情况也丝毫不会改变价值规律。因此,在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中,最基础最基本的是价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也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并进而决定价格。存在着土地、有价证券等有价格而无价值或价值与价格严重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不能以价格的高低来判定价值量的大小,如创新利润的获取是以产品创新实现的,但其价格不能完全归于价值,而更多的是因其创新而形成的供不应求的结果,这在知识产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流通过程就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而其实现程度则取决于供求关系。对于每一种具体的商品来说,价格到底是高于还是低于其价值,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而且取决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每一种商品都只能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它的价值;它是否实现它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它的价值,这取决于当时市场的状况。"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会较多地实现其内含价值;当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会低于其价值,部分价值就不会被实现。对于整个商品市场来说,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实现程度。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是由于商品供给结构的原因引起的,那就会使人们不愿购买的商品销售不出去,无法或很少实现其价值;如果是由整个市场的全面过剩所引起的,那么就会使整个市场的商品都无法完全实现其价值,而不得不全面地降价。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中,一种商品或整个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其它商品甚至整个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产生替代效应和带动效应,即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造成其它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的反向运动,甚至会带动整个市场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这就是替代效应);或者整个市场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使其中的某种商品价格趋向上升或下降(这就是带动效应)。但是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并不否定价值是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的结论,价格对价值的符合仅在于长期的平均的整体的一致,而不是要求它们的每一次具体的交换都一致、都相等。马克思说:“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出售,这个假定当然只是意味着:它们的价值是它们的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而且价格的不断涨落也是围绕这个重心来拉平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决定价格的表现,是价值的具体实现形式。
二、供求双方讨价还价模型证明了只有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由于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实际劳动耗费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生产者总摺拥有关于商品质量、功能和实际劳动耗费的更多信息,购买者就不得不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来获取关于商品实际价值的更多信息,那么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供求双方的依据和余地是多大呢?我们以如下的讨价还价模型来说明。
如图所示:我们用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Q,纵轴表示商品的价值W,或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T,同时代表商品的供给价格Ps和需求价格Pd。曲线PB代表的是购买者的个别生产时间(Producing time inpidually of the buyer,简写为PB)也就是购买者的最高支付价格;曲线PH代表的是落后企业的个别价值(producers,the highest to sell prices,简写为PH),也就是生产者的最高出售价格;曲线FS代表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Fssential value determined in working time of the society,简写为FS);曲线PL代表的是最先进企业的个别价值(producers。the lowest to sell prices,简写为PL),也就是生产者的最低出售价格。在商品的最低出售价格和最高支付价格之间是购买者和售卖者双方讨价还价的界限或范围。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所以PB,PH.FS和PL四条曲线都是向上倾斜的,说明在成本约束下,厂商的供给价格PS必须随着Q的上升而增加,消费者的需求价格Pd也在供给价格提高的情况下不得不均衡于较高的水平。同时,由于供给的时滞,使短期内的供给增加主要依靠的是低生产率企业的增加来实现的,低生产率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长,因而作为平均劳动时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不得不延长;即使在长期内,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引起了投人要素需求数量的增加,进而其价格的上升,成本增加。
二是大规模生产使人力资本成本增加(当生产规模较小时可以雇佣最熟练的工人生产,而扩大规模,就不得不雇佣部分半熟练工人,甚至一点专业知识与技能都没有的人,这就使生产者不得不承担一部分人力资源培养费用),使商品价值构成中的可变成本增大,并使商品的整个价值增大。三是在规模大到足以构成垄断的情况下,企业将不得不承担另一项费用—垄断企业的管理和垄断地位的维持费用,这实际上是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船大难调头现象。
交换基于分工,分工提高了效率,这种效率通过交换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一方面实现了交换双方的需要(使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同一使用价值的购买与自我生产的机会成本比较(价值上),获得了比较利益,马克思说:“卖葡萄酒买谷物的A,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种植谷物的B,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酿酒的A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大卫·李嘉图以其相对优势理论来说明这种效率的提高。如下表所示,葡萄牙生产单位酒和呢绒所耗费的劳动量分别是80和100人,而英国的则分别是120和90人,尽管英国没有任何贸易的绝对优势,但通过分工,英国只生产呢绒而葡萄牙只生产酒,通过交换,葡萄牙可以多获得0.31单位呢绒,英国可以多获得0.295单位的酒,交换双方都获得了比较利益。
交换过程的讨价还价实际上就是交换双方追求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效用的过程,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代价就是购买商品所支付的价格,为了降低其代价,消费者总是想把商品的购买价格压到最低的限度,但是这个限度分为两个层次,对于大多数出售者来说,总是力争以最低生产效率的企业的个别价值PH来出瞥,这就使优等和中等效率的企业都有了超额利润,为了扩大销量,他们首先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邓决定的价值为参照降低价格,部分效率最高的企业甚至可以把他的销告价格降低到先进企业的个别价值PL上,这是生产者的最低出售价格,也就是消费者的最小代价。假如消费者自己生产,由于技术、信息等各种因素限制使其生产效率最低,或者不是自己的最优生产效率,因此他判定或预期自己生产该产品的个别价值是PB,如果购买价格高于PB,就自己生产供给自己的所需。同样,供给者力争把价格提到最高,但如果超过了PB的价格水平,消费者转为自己生产,而使自己的产品无法出售出去,这就成了出售者的最高价格限制,在成本约束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供给者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出售,但如果低于邓,则使部分企业的成本无法回收而无法形成供给,他们就不得不由商品的供给者转为商品的需求者,这时又使需求的力量增大到超过了供给的力量,从而促使商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出售价格低于PL,则全社会没有任何供给。实际的交换价格越靠近PB,对生产者越有利,生产者剩余越大,反之越靠近PL,对消费者越有利,消费者剩余越大,为了使消费者剩余或生产者剩余更大,交换双方就在PL和PB之间进行讨价还价。也就是说生产者的实际劳动耗费所决定的价值和消费者预期的劳动耗费所决定的价值成为交换双方讨价还价的范围,而其实际交换价格到底停留在这个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力量,由此可见,商品的交换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基本原理贯穿于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