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

篇1

(征求意见稿)

 

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北海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当前巩固拓展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工作的通知》(桂开办发〔2021〕7号)、《自治区扶贫办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明确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开办发〔2021〕9号)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为推进我区脱贫攻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以奖代补项目实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奖补的对象

自主发展或实质性参与特色优势产业达到奖补标准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2016—2020年脱贫户。

二、奖补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产业融合情况等因素,立足区、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际,对海城区“5+2”中的“5”产业、赤西村“3+1”中的“3”产业进行奖补,“3”从“5”中选定,其他村级参照赤西村执行。

(二)聚焦精准巩固拓展。瞄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2016-2020年脱贫户,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实行差异化奖补,分类制定奖补标准,让奖补对象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增收。

(三)坚持公开透明诚信。实行分级公示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奖补对象参与“五统一”(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合作生产经营和新型业态发展,不断提高信用自觉,树立诚信勤劳的导向。

三、奖补的资金来源

产业奖补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已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奖补项目不予重复奖补。

四、奖补产业项目范围

赤西村村级特色产业:花生大豆、鸡、豆类;

军屯村村级特色产业:瓜类、鸡、花生大豆;

开江村村级特色产业:鸡、瓜类、豆类;

翁山村村级特色产业:瓜类、花生大豆、豆类;

驿马村村级特色产业:鸡、叶菜类、花生大豆。

五、奖补的限额和标准

(一)奖补的限额。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每户每年产业项目奖补资金累计不超过5000元、2016-2020年脱贫户每户每年产业项目奖补资金累计不超过4000元。对前几年中、长期产业跨度到2021年的,2021年继续按自治区原定的有关标准给予后续奖补,并计入最高限额。对于2021年新发展中、长期产业的,一次性给予奖补。

(二)奖补的标准。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奖补标准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附件1)执行。

2016—2020年脱贫户:支持2016—20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对扩大规模达到标准和“从劣变优”部分进行奖补。

1.支持扩大规模。发展产业规模达到《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中对应产业最低奖补规模1.5倍的,经过验收合格后,单位补助标准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执行。

2.鼓励“从劣变优”。“从劣变优”主要有3个条件,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即可:奖补对象在已发展产业的基础上,一是通过抚育、低改、品种改良、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生态养殖、绿色健康等升级发展提质增效;二是在产业地实施设施类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并达到对应的补助要求;三是加入农业产业生产“五统一”(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一体化服务并签订合同。单位补助标准按照《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中的单位补助标准60%执行。

六、奖补申请流程

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第一步:奖补对象申报项目计划。奖补对象根据各村奖补产业项目范围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附件1)、《2016-2020年脱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附件2)产业目录,提出项目计划申请,填写《    街道    村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表》(附件3),由村委会汇总后,向街道办事处申报并提交本村《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附件4)。街道办事处需在5日内组织街道、村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对项目计划的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核实。核实后在自然村、行政村、街道公示(可同步公示)10天无异议后,并将项目计划以正式文件并附《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附件4)报区项目主管部门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审批。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和答复,并报区财政局和区扶贫移民局备案。脱贫户确实无法按照项目计划实施的可申请调整一次项目计划,由街道办事处向区项目主管部门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申请调整,经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审批通过后可实施。各街道办事处需要调整项目计划资金的,需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区财政局按区人民政府批复的资金调整计划调整项目资金。

第二步:奖补对象申请验收。奖补对象实施完成特色产业,经该户帮扶联系人和村干部现场核实后,由帮扶联系人协助向村委会提出验收申请,提交《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申请表》(附件7)(完善至帮扶联系人签署意见)、奖补对象身份证复印件、“一卡通”账户复印件和项目前期相片。村委会协助提供相关材料并汇总后,报街道办事处,具体所需材料包括:

1.《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申请表》(附件7);

2.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导出打印脱贫户的基础信息表、边缘易致贫户信息对照表;

3.身份证复印件、“一卡通”账户复印件、项目前期相片。

以上材料均需村委会盖章。

第三步:组织验收。对申报并实施完成的项目,由街道办事处组织街道、村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组成验收组对申请项目进行实地核实、逐户验收,区产业开发专责小组随机抽检。街道办事处填写《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汇总表》(附件9)后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审核。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审核后报送区人民政府批准。验收步骤如下:

(一)材料核验。核验项目验收所需材料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是否与原件相符。

(二)现场核实。现场拍摄申请人持项目牌近、远两张照片(项目牌注明申请人所在村及小组、申请人姓名、产业地点、产业名称、产业规模、验收时间)。近照,要求能清晰辨认申请人外貌、项目牌信息及产业情况。远照,尽量以突出标识为背景,便于识别产业整体规模和实施地点。现场核验产业规模、确认是否符合补助要求。

(三)签署意见。奖补材料合规、真实、完整,产业符合补助要求的,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人员签署验收意见。

第四步:公告公示。验收结果经区人民政府审批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栏等宣传媒介,在区、街道、村委和自然村四级进行公示(可同步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内容包括奖补对象、产业品种、产业规模、实施地点、补助标准、奖补金额、举报电话等。对于公示期内群众反映有异议的项目,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负责组织调查核实整改,并将调查核实后的情况重新报区人民政府审批,重新公示。

第五步:资金拨付。对验收合格并经四级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汇总完善《2021年度第X批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清单》(附件13),填写《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详见附件12)上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组织复核相关材料合格后,由街道办事处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直接向区财政局申请。区财政局审批下达资金完结后,由街道办事处通过“一卡通”账户发给奖补对象,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保留请款材料复印件(含相关电子版)作记账凭证。

第六步:项目实施完成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栏等宣传媒介,在区、街道、村委和自然村四级进行项目完成公告(可同步公告)。内容包括奖补对象、产业品种、产业规模、实施地点、补助标准、奖补金额、举报电话等。

七、报账办法

实行街道报账制,报账材料(复印件)需报送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备案一份。具体清单如下:

1.《    街道    村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表》(附件3);

2.《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附件4)

3.《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申请表》(附件7)

4.《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汇总表》(附件9)

5.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表;

6.奖补对象身份证复印件;

7.奖补对象一卡通账号复印件;

8.项目前期相片、验收现场照片和其他需要佐证的材料;

9.公示公告相片;

10.《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附件12);

11.《2021年度第X批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清单》(附件13)。

八、相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政策宣传。区、街道和村委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网站、微信等多种类型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产业奖补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及时公告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完善管理服务。区、街道要建立以奖代补项目管理服务制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到项目点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疾病防控、生产发展等关键难题,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奖补项目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与奖补对象签订订单、产品包销合同,解决销路问题。

(三)强化监督指导。奖补对象对申报材料、实施项目的真实准确性负责,如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资金行为的,按规定取消奖补资格、追回财政资金,对第一次虚报冒领奖补资金的,自核实确认虚报之日起1年内不得享受产业以奖代补等产业方面的帮扶政策;对第二次虚报冒领奖补资金的,今后不得再享受产业以奖代补等产业方面的帮扶政策。区、街道和村委工作人员在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过程中,存在优亲厚友、明知奖补对象虚报而批准并造成恶劣影响等违纪违法问题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

 

附件:

1.《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

2.《2016-2020年脱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

3.《     街道   村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表》

4.《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

5.《公示》(村委、自然村同步公示模板)

6.《公示》(街道公示模板)

7.《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申请表》

8.《    街道    村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汇总

表》

9.《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汇总表》

10.《公示》(验收村委、自然村同步公示模板)

11.《公示》(验收街道公示模板)

12.《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

13.《2021年度第XX批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清单》

14.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完成公告(村委、自然村同步公告模板)

15.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完成公告(街道公告模板)

16.部分海城区特色产业目录说明

 

附件1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特色产业项目分类奖补标准

序号

产业名称

单位

种植年限

单位补助标准(元)

补助要求

单户单位规模

要求

1

花生大豆

 

1200

保持常规种植有效株数85%以上,管理正常少杂草、无严重病虫害,植株生长正常。验收时成活率达90%。

1亩以上(含)

2

瓜类

 

900

保持常规种植有效株数85%以上,管理正常少杂草,无严重病虫害,植株生长正常。验收时成活率达90%。

2亩以上(含)

3

豆类

 

900

保持常规种植有效株数85%以上,管理正常少杂草,无严重病虫害,植株生长正常。验收时成活率达90%。

2亩以上(含)

4

叶菜类

 

1000

保持常规种植有效株数85%以上,管理正常少杂草,无严重病虫害,植株生长正常。验收时成活率达90%。

1亩以上(含)

5

 

15

平均个体重1公斤以上或饲养日龄1个月以上,验收时成活率达90%。

30羽以上(含)

 

附件2

 

公   示

(村委、自然村同步公示模板)

 

现将    街道    村2021年拟上报的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第  批)资金予以公示(内容详见附件),公示期为10天(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以下部门提出意见。公示期满,如无异议,公示内容即按程序上报。

投诉监督单位名称和地址:XXX村委,XXXXX(地址)

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全国扶贫监督举报电话:12317

 

附件:     街道     村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

 

 

XX村民委员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公   示

(街道模板)

 

现将    街道2021年拟上报的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

(第    批)资金予以公示(内容详见附件),公示期为10天(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以下部门提出意见。公示期满,如无异议,公示内容即按程序上报。

投诉监督单位名称和地址:XXX街道办事处,XXXXX(地址)

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全国扶贫监督举报电话:12317

 

附件:    街道2021年特色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计划申报汇总表

 

 

篇2

    市人民政府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确定的推动“一城两区”建设,带动“三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人大、政协“两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截止六月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910万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增加增长15.9%。其中财政本级收入为50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8亿元,同比增长29.65%。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5.4亿元,比年初增长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0.3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二、主要工作运行情况(一)围绕“一城两区”建设,大力开展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工作。上半年,我们积极而为,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围绕“一城两区”规划布局,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为了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了计经局的招商引资职能,在计经局设置了工业项目办、能源交通项目办、农业、生态经济、扶贫项目办、城乡建设项目办和社会事业项目办等五个副局级项目办公室,强化了项目策划和项目包装,以实现信息搜集、招商洽谈、项目论证、立项批复、资金争取和项目建设于一体。二是大力开展展会经济,组团参加了“中国十一届食博会”。我市参展商品有49个系列、500余种,盛大酒业有限公司、绿宝酱菜、九郊新立肉食加工厂、田野泉酿造有限公司、锦牛米业等企业进行了签约,实际签约销售额3740万元,签约金额占**市签约项目总额的60%。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支持。在营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基础上,我市又优选10个项目,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赴京开展了大量协调工作。光大实业集团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集团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计委验收,可望年内争取到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金支持。跨海药业的中药现代化项目、天王药业项目、建邦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金锣扩建项目等也已通过省、市计委评估并上报国家计委,有望进入国家第三批支持计划。截止6月末,全市共引进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56个,计划投资总额86.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9亿元。其中建成投产的67个,完成投资21.3亿元;续建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47.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0.3亿元;今年新建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17.8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4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引进、在建、续建的重点项目主要有:A市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肉类深加工项目。今年2月,市政府与山东金锣集团签订了年屠宰、加工生猪300万头、鸡4500万只的肉类食品深加工项目合同。项目计划总投资10.3亿元,该工程已于5月1日开始土建施工,预计年末主体工程完工,计划明年6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3.9亿元、利税2.3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6000多个,安置当地职工3000多人。吉林天景10万吨营养鲜玉米扩建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7.6亿元、利税1.3亿元。目前该项目土地已征完,近期将开工建设。**海波尔生物制药项目。项目总投资2.4亿元。主要产品为重组人工干扰素a2b注射液及丙型肝炎疫苗。达产后,可年创产值70亿元,利税7亿元。目前到位资金1200万元。工程已完成了主体车间的大部分土建工程,路桥及附属工程也全面展开。广泽乳业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已到位资金3000万元。卡伦、其塔木、纪家分别建设三处千头奶牛养殖场,基本建设已经完成。A市市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该项目为华达水泥厂在营城异地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达产后年可创产值1.2亿元。项目已到位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部分基础工程。新星建材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100万元。三个系列产品生产线已启动试生产,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080万元、利税1133万元。英俊速冻食品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吉林省林业厅平地植参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300万元。目前已栽参3公顷,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平地植参空白。**市胜利机械设备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000万元,征地已完成,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500万元、利税950万元。6万吨大米出口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进行大米生产加工及出口,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利税3700万元。目前厂房改造维修基本完成。营城矿业项目。项目总投资6080万元,项目包括A市立井、吉林宏达胶囊厂、建新膨润土化工厂等12个二级企业,今年计划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000万元。该项目已到位资金3800万元。3000万盒方便米饭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610万元,年生产方便米饭3000万盒,目前到位资金900万元,现已全面开工建设。铁安预制件项目。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1000万元。今年扩大投资50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利税360万元。跨海制药续建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35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改造,到位资金3900万元,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亚东H钢续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达产后,可年产1.5万吨H钢,创产值6500万元、利税1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到位资金1900万元,计划年内建成投产。新港湾度假村续建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额1500万元、利税450万元。已到位资金3500万元,主楼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高档装修。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林源实业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XX万元,现已到位资金800万元。A市市货运场站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年末交付使用。华正PIC祖代种猪扩繁项目。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后年可饲养5000头父母代种猪,带动农户1500户。目前路、水、电及征地工作基本完成,七月中旬全面开工,年底投入使用。在谈项目主要有:A市120万千瓦热电厂项目。今年我们从电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电力、煤炭资源配置情况的角度向省市积极争取,得到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和认可,并成立了由省领导任组长的A市电厂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中国华能集团对A市电厂项目

给予了高度关注,前期派专家组来A市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决定开发热电厂项目。同时根据龙家堡5亿吨煤田储量,要进一步研究煤电联营的可行性。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正在由东北电力设计院编制初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华能集团近期将与省政府签订开发合同。电厂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年并网发电60亿度,年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6亿元。“十一五”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十二五”新增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达到240万千瓦。(二)围绕“四个一”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3.3万公顷,预计粮食总产量可实现20亿斤,比去年增加8亿斤,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粮食生产优质高效。重点推广了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玉米螟综合防治、抗旱保水、测土施肥、种子磁化、机械节水播种等10多项新技术。实施“四个一”工程,强力突破畜牧业发展。以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户种一亩饲料地,一户建一个青黄贮饲料窖,一户确定一个饲养主业,一户纯收入一万元)为重点,促进畜牧业超常规发展。一是加强了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强化防疫工作。解决了队伍建设、防疫费收缴、防检疫工作机制等问题。今年初,在禽流感防治工作中,投入150多万元购买了消毒药品和设备,实现了免疫接种、场舍消毒、监测监控、封闭饲养4个百分百,把禽流感防治工作与富民强市结合起来、与畜牧事业改革结合起来、与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实现了防治禽流感和畜牧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共发放扶持畜牧业贷款达2.1亿元,对养殖业予以资金支持。今年3月份,**市启动了扶持养殖规模户和牧业小区贷款贴息政策,我市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新增加投贷5000万元,对“两牛一鹅”实行贴息贷款扶持。到六月末,已建设“四个一”工程标准社349个、饲养户1500多户。全市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20个,新建畜舍50多万平方米。全市生猪发展到65万头、存栏3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1%、29%;黄牛发展到23万头,存栏1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3%、17%;鹅发展到80万只,比去年增加30万只,增长42%;奶牛存栏1000头,比去年增加500头。各类规模饲养户达到1.43万户,比去年增加3710户,增长34%。围绕效益发展特色经济,系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是重点实施芸豆基地、苗木基地、中药材果品基地、瓜菜基地、绿色大米基地、粘玉米基地等六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芸豆生产面积达到1万公顷、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到1万公顷、中药材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果品生产面积达到5500公顷、瓜菜生产面积达到1.5万公顷,种植绿色水稻1.67万公顷、粘玉米1000公顷、饲用玉米200公顷。二是完善和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坚持实施“十、百、万”工程建设,重点进行了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今年新建种植业园区112个,养殖业园区20个。实施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工作。春季造林共完成119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新造面积400公顷,重造面积73公顷;“三北四期”工程造林新造面积488公顷,补造面积84公顷;更新造林150公顷。共植树455万株。以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半年,投资70万元完成饮马河灌区城区段护砌工程;投资90万元新打人饮抗旱井17眼;投资780万元新打大豆轮作区抗旱井172眼;投资50万元维修饮马河堤防排涝工程。严格按政策办事,把各项补贴兑现到户。今年国家实施了“一免三补”

   

篇3

一、着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有力、有序、有效的原则推进投资工作。

1?郾突出实施“三个一批”项目。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关键是要加快政府主导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组织实施《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确保完成政府主导性投资1838亿元。加快宁杭客专、沪杭客专、杭州铁路东站扩建、北仑电厂三期、国华宁海电厂二期、川气东送、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沪杭客专、金温铁路扩能改造、九景衢铁路、杭长客专及三门核电、乐清电厂二期、嘉兴电厂三期、舟山电厂二期扩建、绍兴滨海电厂等项目。二是加快上报一批。要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实施《浙江省2009年上报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加速37个、总投资达4877亿元的交通、能源、水利和产业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同时,积极沟通衔接,做好上报项目的催批工作。尤其要加快梅山保税港集装箱码头、凉潭铁矿石码头、丽龙庆高速龙泉至庆元段、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白沙关段、龙游核电、LNG接收站、台州炼化一体等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前期准备一批。要树立战略眼光,创新前期工作理念,着手准备2010年以后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充足的项目储备。启动全省核电场址资源踏勘和储备,以及近海风电场前期工作。

2?郾拓展融资渠道。重点要做好争取、引进和协调3篇文章。一是积极争取国债和企业债券。大力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各类中央投资资金,力争今年发行企业债券200亿元,缓解重大项目的资金压力。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资本,积极开展股权投资基金筹建工作。二是积极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促进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对接,落实银团贷款,保证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建设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融资试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稳妥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等优惠贷款。配合有关方面继续做好与央企的合作工作。

3?郾加强协调推进工作。一是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组织实施2009年重点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投资计划约1000亿元,建成投产约60项。二是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做到有部署、有责任、有检查。坚持重点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推进力度。特别要完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推进情况的考评,加强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主动与省级部门及市、县政府协调,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与资金、土地等要素联动制度,着力攻克重点项目政策处理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土地、环保、规划等审批事项的联动审批,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内部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切实提高项目审批的效率,形成全社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重大项目稽察工作。

二、着力推进产业优化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是增强我省经济整体素质、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紧迫任务。

1?郾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要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一是要认真落实规划和政策。按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的要求,编制实施《2009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深化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以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六个一批”工作。树立一批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业联动发展的典型,建成一批示范性强、支撑作用大的服务业项目,做强一批现代服务企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服务业品牌,推进一批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三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做到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合力开创服务业工作的新局面。

2?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突出重大工业项目、高技术产业和开发区(园区)几个重点。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钢铁、船舶、汽车、装备、石化和化工、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振兴规划,抓好2009―2011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争取我省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列入国家振兴规划。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力争目前正在推进的重大石化、造船、钢铁结构调整、汽车整车等项目有新的突破。三是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指导,及时了解进度,发现问题,协调推进,真正发挥基地的集聚发展效应。牵头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形成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会同科技等部门,加快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四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充分利用有效资产,稳定生产和就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对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的企业,在项目核准、用地、信贷、税收、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予以支持。

3?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重点抓好粮食产量大县和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对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钱塘江干堤和浙东标准海塘等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钦寸水库、朱溪水库、好溪水利枢纽、方溪水库、嵊泗中心渔港、闲林水库等前期工作。抓好防洪排涝、引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围垦、大渔湾等滩涂围垦工程的前期工作。

4?郾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一是重点围绕循环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启动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循环经济先进市县和示范单位的评选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循环经济统计制度。二是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推进省内电厂脱硝工程建设。落实企业购买节能设备和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加强脱硫电价监管,完善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牵头加大太湖治理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着重抓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的实施方案的深化和项目的前期工作;研究提出太湖治理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组织实施《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督促各地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落实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的政策,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切实履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抓紧制定中长期改革规划,尽早出台年度改革意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郾继续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2008―2009年试点第一阶段目标,排出一批改革项目,扎扎实实推进。杭州市重点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新城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四改联动”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嘉兴市、义乌市重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新型户籍制度改革、农合联组织组建与运行、扩权强镇等改革。温州市、台州市重点推进公平市场准入、金融组织和融资产品创新、海域和滩涂开发利用机制、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等改革。

2?郾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业发展体制改革,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努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二是以农村种养业大户和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三是探索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四是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融合”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支农惠农长效投入机制;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中心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把中心镇培育成为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战略节点。

3?郾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以理顺职能为关键,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提高行政运行效能。二是以减少行政层级、探索“扁平化”管理为导向,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三是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市、县联动清理和规范工作,继续推进市级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制,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4?郾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是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开展企业股权质押、无形资产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住房、土地承包权、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二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闲置土地加快开发利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非经营性用地有偿出让制度。三是构筑要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格局,实施燃油税改革,推进环境资源有偿取得和公开交易市场化进程改革,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经济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

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抓好开发区(园区)等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的改造提升。做好梅山保税港、杭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及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陆口岸物流中心等各类功能性园区的设立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境外资源类项目。全面贯彻实施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实施我省相应的推进意见和方案。全面落实“200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和要求,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建立统一开放的政策体制环境。

四、着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民生。

要分解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工作责任和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重点社会项目建设步伐。

1?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列入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4类保障性安居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多渠道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郾加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启动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5类重大生态环保项目。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协同建设等部门,加快县级和100个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网管项目建设,加快建成我省环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

3?郾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项目建设。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区省市两级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设施支持力度,促进教育硬件设施均等化。抓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重点中医院建设,重点推进25个欠发达县县级医院、69个乡镇卫生院、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卫生统筹协调发展步伐。抓好省十二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整合我省旅游资源,加强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促进红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新亮点。

4?郾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做好“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设施条件,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

5?郾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扶贫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尤其要加强规划指导,抓好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编制,做好援建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继续做好“”、“援疆”工作,特别要抓好支援项目和资金的落实。

五、着力做好三大形势分析和“十二五”规划等研究编制工作,立足当前,谋划长远

1?郾加强经济、社会、改革三大形势分析。2009年我省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攻坚难度更大,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要健全三大形势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力争做到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工作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2?郾加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参与国家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衔接,争取有利定位;加快编制完成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二是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采取选聘、委托和自主研究等方式开展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尽早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三是继续深化规划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分类管理、全程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市县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在规划理念、内涵、方法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推进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流域规划综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推进规划立法进程,启动《规划管理条例》调研起草工作。

篇4

1.基本情况

1.1项目库编号

    YPHX21-02

1.2项目名称

    庭院蔬菜育苗项目

1.3项目主管单位

岳普湖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负责人:阿布力米提·阿不拉(13565670733)

1.4项目实施单位

岳普湖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负责人:阿布力米提·阿不拉(13565670733)

1.5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6项目类别

产业增收类

1.7 项目建设内容

    针对农户庭院拱棚、院内发展种植茄果类蔬菜进行集中统一育苗,其中:辣椒苗184万株、西红柿苗128万株、茄子苗88万株,受益41926人(10000户),实施“一村一品”种植要求,每户补助单一蔬菜苗子400株。

1.8项目补助标准

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专项脱贫巩固资金,根据“两上两下”,摸底调查,各乡镇按照农业农村局实施方案要求核实上报农户信息台账,庭院茄果类蔬菜受益41926人(10000户),每户单一蔬菜品种补助400株,单个价标准:辣椒苗每株0.45元,西红柿苗每株0.6元,茄子苗每株0.4元。

1.9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开始时间2021年3月,建设完成时间2021年10月,项目建设期限为各类蔬菜育苗种植至采收上市。

1.10项目建设地点及基本情况

岳普湖县行政区域辖五乡四镇,93个行政村,一个农垦集团。岳普湖县地处喀什平原中部,海拔高程相对较低,地势上呈“锅底”,土壤盐碱偏重,季节性缺水严重,地表植被稀疏,自然环境恶劣。几十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辛勤耕耘,开拓出百万亩良田,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正朝向高质高效方面迈进。随着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实施,当地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制约因素正在逐渐缩小,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使得农户生产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项目建设地点覆盖岳普湖镇、岳普湖乡、色也克乡、也克先拜巴扎镇、艾西曼镇、阿其克乡、铁热木镇、巴依阿瓦提乡和阿洪鲁库木乡9个乡镇10000户农户。

辣椒苗4600户184万株,其中:岳普湖镇150户6万株,岳普湖乡600户24万株,也克先拜巴扎镇625户25万株,艾西曼镇750户30万株,色也克乡95户37万株,阿其克乡700户28万株,铁热木镇550户22万株,巴依阿瓦提乡200户8万株,阿洪鲁库木乡100户4万株;西红柿苗3200户128万株,其中:岳普湖镇100户4万株,岳普湖乡425户17万株,也克先拜巴扎镇425户17万株,艾西曼镇500户20万株,色也克乡650户26万株,阿其克乡500户20万株,铁热木镇375户15万株,巴依阿瓦提乡150户6万株,阿洪鲁库木乡75户3万株;茄子苗2200户88万株,其中:岳普湖镇75户3万株,岳普湖乡275户11万株,也克先拜巴扎镇300户12万株,艾西曼镇350户14万株,色也克乡450户18万株,阿其克乡325户13万株,铁热木镇275户11万株,巴依阿瓦提乡100户4万株,阿洪鲁库木乡50户2万株。

2.项目立项情况

    2.1项目建设依据

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居住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庭院经济建设指导意见》的具体体现,实现庭院人均增收500元目标的具体举措。对改变农村农民传统生活方式,推进现代文明生活。

2.2立项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

为41926人(10000户)乡村振兴人口育优良品种蔬菜苗400万株,其中:辣椒苗184万株、西红柿苗128万株、茄子苗88万株,实施“一村一品”种植要求,每户补助单一蔬菜苗子400株。

项目资金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94.8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专项脱贫巩固资金。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项目建设是调优岳普湖县农业农产经济与发展。多年以来,岳普湖县蔬菜产业发展滞后,长期处于短板产业,目前的设施农业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居民日常食用蔬菜问题,一直以来全县蔬菜主要供应途径,项目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二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并在市场引导和扶持作用下形成农户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蔬菜产业链形成和产业化发展。

2.4综合条件评价

项目建设地为各乡镇农户拱棚或院内用地,多为多年种植的熟地,可满足茄果类蔬菜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加之实行“一村一品”种植要求,便于统一措施和产品收购。

3.项目设计(设计或技术方案)

3.1项目设计(技术依据)

育苗蔬菜2月播种育苗,采用72穴基质育苗,苗龄45天左右,3月下旬开始移栽,先拱棚后露地。

3.2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投资设计等明细资料

庭院茄果类蔬菜,补助户数10000户(41926人),每户按“一村一品”种植要求补助400株,育苗总数400万株,其中:辣椒苗184万株、西红柿苗128万株、茄子苗88万株。

4.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4.1项目总投资

根据扶贫项目“两上两下”建设要求,建设地乡镇上报庭院蔬菜种植户10000户(41926人),按照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补助标准,每户补助400株,采用集中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总投资194.8万元。

4.2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94.8万元。本项目资金134.8万元为财政专项脱贫巩固资金,其他涉农整合资金60万元。

    4.3资金使用和管理

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新财扶〔2017〕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新财脱贫组〔2019〕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岳普湖县农业农村局依据项目计划和实施进度,提出支付申请并提供相关真实、合规的证明材料,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经审核后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的规定和程序及时支付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到育苗企业。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严禁虚列支出、以拨代支虚增项目进度。项目资金支付后,在审计或检查中发现资金使用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及时追回、收回。对资金使用严格监管,防止资金使用不精准、虚报冒领。为加快资金支出进度,扶贫项目可实行预付款制,项目实的依据、计划、实施进度分析,提出一次性支付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

5.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5.1组织领导机构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压实各方责任,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牵头县领导:  玉山江·卡斯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实施责任人:  阿布力米提·阿不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项目成员单位:杨青仓(岳普湖镇党委书记)

              汤建荣(岳普湖乡党委书记)

              周连华(也克先拜巴扎镇党委书记)

              苏海彦(县委常委、艾西曼镇党委书记)

              路勇军(色也克乡党委书记)

              张庆国(阿其克乡党委书记)

              王方来(铁热木镇党委书记)

              李  刚(巴依阿瓦提乡党委书记)

              王继刚(阿洪鲁库木乡党委书记)

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种植业科。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搜集种植信息,组织开展项目招投标及开展育苗工作安排,组织苗木发放及定植技术指导。各乡镇负责精准上报受益户信息,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按种植技术和定植技术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种植质量和种植成活率,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实施单位与建设乡镇共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5.2技术保障措施

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种植技术措施,并在种植关键节点有效开展现场技术服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5.3项目管理、监督检查制度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新扶贫领字〔2017〕39号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该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全面推行项目建设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扶贫资产公开公示、定期巡查、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等检查机制,对项目经营运行、收益分配、后期管护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保障扶贫资产安全有效。

    5.4验收管理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新扶贫领字〔2017〕3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项目竣工验收制度,遵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按照村、乡、县三个级别逐级开展验收工作。

    5.5运营模式和运营管理

该项目为入户类补助项目,育成苗发放以村为单位,由项目实施单位向育苗企业提供各村用苗数量,各乡镇领取蔬菜苗时提供村委会、乡镇负责领导签字盖章有享受蔬菜苗补助的农户信息的明细表,蔬菜苗发至农户手中后,由享受苗木补助的农户自主种植管理,产品收获后农户可自主食用或交售给收购企业获得种植收入。

5.6带贫减贫益贫机制

项目补助对象可以为岳普湖县农户,在整个项目运行管理期间受益户广泛参与,项目档案管理中明确反映受益户名单及产量收益明细。

6.项目实施进度

    6.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月,完成项目所有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包括实施方案编制和批复,并完成组织招投标。

2月,加强育苗期管理,培育壮苗,督促各乡镇落实大田蔬菜种植面积并提供受益农户信息。

3月,完成苗木发放、定植工作,成立技术指导组开展种植技术服务指导。

4月,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力度,组织开展享受苗木补助农户技术培训,科学指导病虫害防治。

5月,继续加大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力度,组织开展享受补助农户技术培训,科学管理,指导病虫害防治。

6月,做好成熟期技术指导服务,防治中后期死秧,确保成熟,提高商品性,做好收益台账登记。

6.2招标方案

严格按政府采购规定程序办理,科学制定招标技术参数,明确招标范围,按照县财政职能股室批复的招标方式组织招标,同时认真履行好程序,确保公平、公正。

6.3项目公告公示

项目实施严格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新扶贫领字〔2017〕3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实施办法》(〔2018〕27号等文件精神,按事前、事中、事后做好项目公示公告,公示公告以信息公开的方式在建设乡镇公示栏上进行。

7.项目绩效目标及效益分析

7.1年度目标

7.1.1项目覆盖情况

为岳普湖县农户庭院拱棚、院内发展种植茄果类蔬菜进行统一育苗,其中:为4600户农户育辣椒苗1840000株;为3200户农户育西红柿苗1280000株;为2200户农户育茄子苗880000株。 按照“一村一品”的种植要求,对每户补助单一蔬菜苗400株。项目覆盖受益乡村振兴人口数不少于41926人(10000户)。项目可实现户均增收500元,带动增加乡村振兴人口全年总收入不少于500万元。保障项目受益期限不少于1年。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7.2经济效益

7.2.2直接效益

按照确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本项目受益人数41926人(10000户),引导和激发农户种植蔬菜积极性,丰富我县蔬菜品类,增加农户增收渠道,通过育苗提高农户蔬菜种植效益,可实现户均增收500元,本项目2021年度可实现增收共计500万元。

7.2.3间接效益

部分满足自食需要,减轻了农户户生活支出,还可部分满足市场对各类蔬菜的消费需求,丰富了市场蔬菜品种,有利于平衡市场蔬菜物价,减轻消费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7.3社会效益

本项目覆盖乡村振兴人口数41926人,通过项目实施,在10000户(41926人)直接受益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下,辐射全县农户,农户内生动力得以增强;有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使更多的农户种植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7.4生态效益

无。

7.5可持续性影响

本项目直接受益户为10000户(41926人),若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覆盖更多的农户,实现的经济总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并可提高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保障项目受益期限不少于1年。

8.风险分析

8.1主要风险因素

本项目实施主要风险因素是管理不善、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的病害(死秧),会造成预期效益目标无法实现。

8.2防范化解措施

防范化解风险的主要措施是高垄栽培,合理灌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同时,技术服务指导措施到位,提前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附件:庭院蔬菜育苗项目村级分布汇总表

 

序号

乡镇

受益户数

苗子株数

蔬菜苗数量(株)

备注

辣椒

西红柿

茄子

株数

受益户数

株数

受益户数

株数

受益户数

1

岳普湖镇

1

112

44800

 

 

40000

100

4800

12

 

2

岳普湖镇

2

63

25200

 

 

 

 

25200

63

 

3

岳普湖镇

3

150

60000

60000

150

 

 

 

 

 

4

岳普湖乡

1

224

89600

 

 

89600

224

 

 

 

5

岳普湖乡

2

105

42000

42000

105

 

 

 

 

 

6

岳普湖乡

3

182

72800

 

 

72800

182

 

 

 

7

岳普湖乡

4

70

28000

28000

70

 

 

 

 

 

8

岳普湖乡

5

128

51200

51200

128

 

 

 

 

 

9

岳普湖乡

6

158

63200

63200

158

 

 

 

 

 

10

岳普湖乡

7

149

59600

 

 

 

 

59600

149

 

11

岳普湖乡

8

144

57600

7200

18

 

 

50400

126

 

12

岳普湖乡

9

140

56000

48400

121

7600

19

 

 

 

13

也克先拜巴扎镇

1

111

44400

44400

111

 

 

 

 

 

14

也克先拜巴扎镇

2

73

29200

 

 

29200

73

 

 

 

15

也克先拜巴扎镇

3

70

28000

 

 

 

 

28000

70

 

16

也克先拜巴扎镇

4

67

26800

 

 

2800

7

24000

60

 

17

也克先拜巴扎镇

5

158

63200

63200

158

 

 

 

 

 

18

也克先拜巴扎镇

6

72

28800

28800

72

 

 

 

 

 

19

也克先拜巴扎镇

7

77

30800

 

 

30800

77

 

 

 

20

也克先拜巴扎镇

8

105

42000

6400

16

 

 

35600

89

 

21

也克先拜巴扎镇

9

150

60000

 

 

60000

150

 

 

 

22

也克先拜巴扎镇

10

85

34000

34000

85

 

 

 

 

 

23

也克先拜巴扎镇

11

83

33200

33200

83

 

 

 

 

 

24

也克先拜巴扎镇

12

118

47200

 

 

47200

118

 

 

 

25

也克先拜巴扎镇

13

81

32400

 

 

 

 

32400

81

 

26

也克先拜巴扎镇

14

100

40000

40000

100

 

 

 

 

 

27

艾西曼镇

1

126

50400

 

 

50400

126

 

 

 

28

艾西曼镇

2

97

38800

 

 

 

 

38800

97

 

29

艾西曼镇

3

107

42800

42800

107

 

 

 

 

 

30

艾西曼镇

4

203

81200

81200

203

 

 

 

 

 

31

艾西曼镇

5

180

72000

 

 

72000

180

 

 

 

32

艾西曼镇

6

253

101200

101200

253

 

 

 

 

 

33

艾西曼镇

7

143

57200

57200

143

 

 

 

 

 

34

艾西曼镇

8

231

92400

17600

44

44000

110

30800

77

 

35

艾西曼镇

9

176

70400

 

 

 

 

70400

176

 

36

艾西曼镇

10

84

33600

 

 

33600

84

 

 

 

37

色也克乡

1

79

31600

31600

79

 

 

 

 

 

38

色也克乡

2

258

103200

103200

258

 

 

 

 

 

39

色也克乡

3

91

36400

36400

91

 

 

 

 

 

40

色也克乡

4

173

69200

69200

173

 

 

 

 

 

41

色也克乡

5

121

48400

 

 

48400

121

 

 

 

42

色也克乡

6

203

81200

 

 

 

 

81200

203

 

43

色也克乡

7

145

58000

 

 

 

 

58000

145

 

44

色也克乡

8

104

41600

41600

104

 

 

 

 

 

45

色也克乡

9

220

88000

88000

220

 

 

 

 

 

46

色也克乡

10

102

40800

 

 

 

 

40800

102

 

47

色也克乡

11

146

58400

 

 

58400

146

 

 

 

48

色也克乡

12

201

80400

 

 

80400

201

 

 

 

49

色也克乡

13

83

33200

 

 

33200

83

 

 

 

50

色也克乡

14

99

39600

 

 

39600

99

 

 

 

51

阿其克乡

1

70

28000

 

 

28000

70

 

 

 

52

阿其克乡

2

80

32000

 

 

32000

80

 

 

 

53

阿其克乡

3

80

32000

 

 

32000

80

 

 

 

54

阿其克乡

4

90

36000

 

 

36000

90

 

 

 

55

阿其克乡

5

180

72000

 

 

72000

180

 

 

 

56

阿其克乡

6

90

36000

36000

90

 

 

 

 

 

57

阿其克乡

7

60

24000

24000

60

 

 

 

 

 

58

阿其克乡

8

150

60000

60000

150

 

 

 

 

 

59

阿其克乡

9

60

24000

24000

60

 

 

 

 

 

60

阿其克乡

10

70

28000

28000

70

 

 

 

 

 

61

阿其克乡

11

100

40000

40000

100

 

 

 

 

 

62

阿其克乡

12

170

68000

68000

170

 

 

 

 

 

63

阿其克乡

13

125

50000

 

 

 

 

50000

125

 

64

阿其克乡

14

100

40000

 

 

 

 

40000

100

 

65

阿其克乡

15

50

20000

 

 

 

 

20000

50

 

66

阿其克乡

16

50

20000

 

 

 

 

20000

50

 

67

铁热木镇

1

95

38000

38000

95

 

 

 

 

 

68

铁热木镇

2

50

20000

 

 

 

 

20000

50

 

69

铁热木镇

3

89

35600

 

 

35600

89

 

 

 

70

铁热木镇

4

110

44000

44000

110

 

 

 

 

 

71

铁热木镇

5

71

28400

 

 

 

 

28400

71

 

72

铁热木镇

6

80

32000

 

 

 

 

32000

80

 

73

铁热木镇

7

90

36000

 

 

36000

90

 

 

 

74

铁热木镇

8

70

28000

 

 

28000

70

 

 

 

75

铁热木镇

9

78

31200

31200

78

 

 

 

 

 

76

铁热木镇

10

130

52000

52000

130

 

 

 

 

 

77

铁热木镇

11

122

48800

48800

122

 

 

 

 

 

78

铁热木镇

12

75

30000

 

 

400

1

29600

74

 

79

铁热木镇

13

65

26000

 

 

26000

65

 

 

 

80

铁热木镇

14

75

30000

6000

15

24000

60

 

 

 

81

巴依阿瓦提乡

1

11

4400

 

 

 

 

4400

11

 

82

巴依阿瓦提乡

2

130

52000

 

 

52000

130

 

 

 

83

巴依阿瓦提乡

3

70

28000

 

 

 

 

28000

70

 

84

巴依阿瓦提乡

5

19

7600

 

 

 

 

7600

19

 

85

巴依阿瓦提乡

4

20

8000

 

 

8000

20

 

 

 

86

巴依阿瓦提乡

6

100

40000

40000

100

 

 

 

 

 

87

巴依阿瓦提乡

9

100

40000

40000

100

 

 

 

 

 

88

阿洪鲁库木乡

1

97

38800

30000

75

 

 

8800

22

 

89

阿洪鲁库木乡

2

52

20800

10000

25

6000

15

4800

12

 

90

阿洪鲁库木乡

3

47

18800

 

 

14800

37

4000

10

 

91

阿洪鲁库木乡

4

29

11600

 

 

9200

23

2400

6

 

合计

10000

4000000

1840000

4600

1280000

3200

880000

2200

篇5

1.1项目名称

**市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

1.2.1**市黄牛良种繁育场:隶属于**市畜牧局,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又名**市黄牛研究所,国家级重点种畜场。主要开展**牛的良种繁育、品种选育及良种推广工作,国家“948”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场现有干部职工×××名,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人员×××人,其中研究员×××人,高级师×××人,中级职称×××人,专职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人。法人代表:王冠立。

1.2.2**市种公牛站:**市种公牛站隶属于市畜牧兽医工作站,1998年经农业部验收成为国家级种公牛站。现有职工×××人,其中技术人员×××人,其中研究员×××人,高级师×××人,中级职称×××人。固定资产×××余万元,主要开展牛冷冻、胚胎移植技术的生产、推广、研究工作。法人代表:王玉海。

1.2.3

**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隶属于**市商业贸易局,省、市确定的**市肉牛加工龙头企业,中一型企业。工程总体规划有屠宰、分割、冷藏、风味肉制品、生化制药、炼油、血粉、制草、皮件、骨胶、动物性饲料、牛毛加工、3000头规模育肥基地等×××个内容。目前,年生产能力达日宰黄牛300头,年产分割肉12000吨。由于种种原因,其它项目内容仅完成了基础建设而被迫停建。公司为国家出口食品注册厂,拥有国内一流的生产线及工艺流程,具备独立、完善的肉品检测手段,享有进出口业务自营权。产品主要销往伊朗、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企业观有职工×××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占地面积3.×××万m2。企业法人代表:王相国。

1.3项目建设内容

1.3.1**黄牛良种繁育体系:以**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市种公牛站两个国家级种畜禽场(站)为龙头,以重点县(市、区)为基础,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l.3.1.1扩建**市良种繁育场和**市种公牛站。使良种核心群扩大到420头,其中采精公牛达到45头。进一步完善配套冻精生产、检测设备;建立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优质肉牛胚胎,加快优质肉牛的繁育速度。同时,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优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供种供精能力。

1.3.1.2**肉牛品系培育及推广。利用德国黄牛进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以场站为龙头,以唐河县等六个肉牛生产县(市)为基础,以邓州市为重点,建立开放式育种体

系,利用德国黄牛冻精进行全面杂交改良和导血育种,培育**牛肉用新品系,年开展良种登记10000头,年肉牛改良×××万头。

1.3.2肉牛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市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唐河县、新野县、方城县、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建设×××万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发展1200×××个5畜位肉牛育肥户及×××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个100畜位育肥场。同时,搞好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以市种公牛站、市黄牛场为龙头,搞好肉牛生产改良规划、技术推广工作,尤其要试验、推广种草养畜和优质牧草营养成份测定技术。

1.3.3肉牛系列加工项目:以**黄牛系列清真食品集团为龙头,组织实施。主要包括2000吨高低温冷库建设;年产成品14220吨的风味熟肉制品深加工以及骨制系列食品、酶化血粉、牛百叶、牛肚等牛副产品精深加工;生化制药、制革、皮件等后续产品加工。

1.4投资构成:该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其个申请省、市财政扶持解决×××万元,贷款400×××万元,自筹×××万元。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和宝贵的畜产资源。自“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黄牛的开发利用及保种育种工作,坚持把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快速发展。至2000年底,全市黄牛饲养量达395.×××万头,其中存栏272.×××万头,占全省的×××、全国的×××,牛肉产量15.×××万吨,存、出栏及牛肉产量均居**省首位,畜牧业产值达82.1亿天,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全市十三县市区均被省定为中原肉牛开发基地,×××个县市被农业部批准为秸秆养牛示范县,已建成国家级肉牛丰收计划

县×××个,商品牛基地县市×××个,全市规模育肥场达×××个,养牛专业户、专业村分别达×××户、×××个、屠宰加工企业×××家,活牛交易市场×××个,产供销一条龙、贸二牧一体化的养牛业产业化雏形基本形成。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黄牛以其身躯高大、耐粗饲、肉皮品质俱优、饲养数量多而位居全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首。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优质高档牛肉可以节汇创汇,因此,搞好**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2.2.2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的转变,亩阳黄牛生长速度慢、商品率低、后躯不丰满等缺点已不适应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需要,从全省杂交改良情况来看,**黄牛是最优秀的母本,是其它品种无法替代的基础群体。因此,立足**黄牛品种资源,搞好**牛的开发利用,建设**优质肉

牛生产和加工基地,符合我市实际,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2.2.3**黄牛虽然是我国优良的地方良种,但与国外肉牛相比,饲料报酬、屠宰率、产肉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小差距。因此,通过**优质肉牛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一定可以促进我市科研、生产机构利用我市丰富的**黄午品种资源,尽快培育出

**牛肉用新品系,填补我国肉牛品种空白,从而带动肉牛产业

的快速发展。

2.2.4尽管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养牛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肉牛业还远未成为一项体系健全的产业。如肉牛生产,我市年出栏的数量虽然不少,但称得上优质肉牛的数量则极少,除出口的活牛外,出栏牛胴体体重偏低,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下,养牛业效益不够理想。因此,在我市实施优质肉牛生产

和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我市黄牛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

篇6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结构调整 经济复苏

中图分类号: F81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9-015-06

一、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

2009年1月-8月,我国经济在多个领域出现回暖迹象,增速下滑势头得到扭转,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比一季度高出1.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025亿元、70,070亿元和57,767亿元,同比增长3.8%、6.6%和8.3%。

(一)经济先行指标呈现积极变化,预示经济出现回暖趋势

1.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明显。自2008年11月38.8%的最低点后,反映企业家对未来判断的PMI连续7个月回升,2009年7月份PMI达到53.3%,已连续5个月超过50%的分界线。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生产、购进价格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并超过50%。

2.煤电、钢铁、汽车产量先后触底回升,生产回暖态势明朗。从主要工业品产量看,原煤、钢材和汽车产量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先后触底回升。1月份-7月份,原煤16.1亿吨,增长8.9%;钢材37,784万吨,增长7.6%;汽车731万辆,增长20.7%。发电量19,780.4亿千瓦时,虽然同比下降0.7%,但发电量增速在6月份已由负转正。在上述指标回暖的情况下,作为GDP重要先行指标的工业增加值1月份-7月同比增长7.5%,比上年同期回落8.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生产回升趋势逐渐明朗。

(二)需求内热外冷,内需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加快。1月份-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5,932亿元,同比增长32.9%,高于去年同期5.6个百分点:虽然7月份投资增速回落至30.0%,仍处于历史高位。房地产投资呈加快发展趋势。1月份-7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720亿元,增长11.6%,比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从投资结构上看,一是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加快并超过中央项目。7月份,地方项目投资累计增长33.7%,连续4个月高于中央项目投资。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增长动力。1月份-7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41,192亿元,增长40.1%,连续7个月高出总投资增速。三是民间投资有所启动。1月份-7月份国有与民间投资增速差额分别是15.3、14.8、14.0、8.5、13.2和8.4个百分点,呈收窄趋势。四是基建、民生投资增速较快。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4%,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

2.国内消费保持稳定增长。1月份-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48亿元,同比增长15.0%,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其中,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37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月回落8.1个百分点,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在“家电下乡”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推动下,截至7月末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2,021亿元,同比增长16.2%,比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2个百分点。

3.进出口持续低迷。1月份-7月份,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未见好转,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持续负增长,以及由此而不断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我国外贸出口的难度大大超出年初预计。截至7月末,进出口总额11,467亿美元,同比下降22.7%;其中,出口6,271亿美元,下降22.0%;进口5,196亿美元,下降23.6%,累计贸易顺差10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4%。7月份出口总额1054亿美元,同比下降22.7%,降幅比6月份增大了1.4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长10.4%,仍处于底部震荡阶段。外需放缓加剧了我国出口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还影响部分出口行业的就业与收入。

(三)物价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但通缩风险正在减轻

1.生产物价指数PPI延续跌势。受2008年基数较高和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PPI同比降幅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从1月份的-3.3%扩大到7月份的-8.2%,连续负增长显示出企业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仍然比较艰难。

2.消费物价指数CPI跌势减缓。自今年2月份以来,CPI持续下降,2月份-7月份分别为-1.6%、-1.2%、-1.5%、-1.4%、-1.7%和-1.8%;但环比已结束自3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由6月的-0.5%回升至7月的0.0%。CPI持续下跌的原因,一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持续下跌,而猪肉价格在我国CPI中所占权重较大;二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一般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但随着翘尾因素负效应逐渐减轻,以及持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CPI 下降幅度正在逐步缩窄。

(四)金融系统运行稳定,流动性充裕

1.货币供应快速增长,M2和M1之间的增速差额逐渐回落。今年以来,M1、M2一直维持较高增速。7月末,M2余额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比上年末加快10.6个百分点;M1余额19.6万亿元,增长26.4%,加快17.3个百分点。M2减M1的增速差额在今年1月份冲高后逐渐回落,反映经济景气程度和企业活跃程度有所上升。

2.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变化值得关注。在经济转暖、房地产回暖和季末考核压力等多因素推动下,1月份-6月份信贷超预期增长,共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引起多方关注。但7月份信贷规模大幅下降,仅新增3559亿元,此次回落是季节调整和政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控的综合结果。从贷款结构上看,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在2月冲高到45.5%后,已回落至7月的负增长,表明信贷增长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但有关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以项目贷款形式贷给了地方投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长期化、集中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有所暴露,国内经济运行正处于敏感时期和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复苏的缓慢过程和艰难程度。

(一)外部经济具有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外部动力不足

从各主要经济体来看,一是美国经济回暖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美国1季度GDP数据出现结构性缓和,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4季度的-6.3%收窄至-6.1%。但是,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资产和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给下半年的复苏带来不确定性。二是欧元区和英国经济仍无见底迹象,复苏进程可能滞后于美国。欧元区1季度GDP同比下降4.6%,6月份通胀率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按年率计算为-0.1%,失业率由3月的8.9%急升至5月的9.5%。三是日本经济和金融机构虽然没有受到次级贷款的直接冲击,但是多年积存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将使日本经济短期内难见复苏迹象。在全球需求不足和投资前景不佳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难以单独实现快速复苏。

(二)货币总量偏多,M2增速和名义GDP增速背离严重

当前,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差额显著扩大,由去年4季度的8.82个百分点陡升至今年2季度的20.6个百分点。M2增速显著超过GDP增速的现象表明,部分新增贷款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而是滞留在了金融体系中。主要原因是,上半年经济下滑的形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自主投资需求,尤其是大量新增贷款贷给了资金缺口较小甚至没有缺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项目资源有限和边际投资效益递减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将贷款投向楼市和股市,导致货币供应流向虚拟经济,势必推高资产价格。目前,贷款增加过多、投资增速过快等现象正在催生资产价格通胀预期,有可能导致股票与房地产价格进一步加速上涨,并在远期引发通胀风险。截至2009年8月20日,上证综指涨幅近54.9%;同时,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地价屡创新高。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问题仍较突出

经济结构不合理始终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突出表现为内外需不平衡和产能过剩对经济平稳增长的制约。一是过去几年,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但也占用了社会大量资源。在目前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经济平稳增长,政府面临较大的扩大内需压力。二是经济下滑和一些地方的盲目刺激政策共同加剧产能过剩。以钢铁行业为例,2008年全国的生产能力为6.6亿吨,预计2009年需求是4.7亿吨,过剩已接近2亿吨,而一些地方仍然盲目上马钢铁项目,特别是一些小钢厂小高炉开始死灰复燃,加剧了产能过剩。此外,水泥、铝业、汽车等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制约行业回暖。

(四)新增信贷集中化和长期化问题突出,金融体系风险值得关注

2009年以来,新增信贷主要流向了与政府投资相关的项目,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等领域。由于这些项目借款额度大、期限长,信贷长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贷向政府信用支撑的客户集中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中长期贷款占比显著上升,银行资产错配问题突出。同时,考虑到信贷集中化趋势、部分贷款流向股市或楼市、产能过剩格局未有根本性改变等因素,新增信贷成为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并有可能发展为系统性风险。

(五)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弱,政府投资能否带动民间投资尚存疑问

一是政府投资存在预算约束压力。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中各地方项目的启动,各地投融资平台债务显著增加,地方财政隐性债务加重。银行贷款大多被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经济回报率较低,若我国经济无法较快复苏,以土地、税费为抵押举债的地方政府将面临偿还风险。二是新增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占比大幅下降,反映了本次在政府投资拉动下的信贷扩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此外,人均消费支出和消费者信心下降反映出的最终产品需求不足和信心不振,企业利润负增长等不确定因素都将拖累民间投资的回暖。如果民间投资不能在政府投资退出时顺利跟进,则可能导致我国经济“二次探底”。

三、下一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前一阶段,我国经济复苏的趋势已基本确立,下一阶段,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出口降幅有望收窄,高速增长的投资和稳定的消费需求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综合考虑社会总供求各项因素和上年基数,经济增速将逐季上升,全年GDP增长8%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一)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季提高

从投资先行指标来看,一是具有领先特征的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增速正处于高位。2009年1月份-7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25,899亿元,同比增长36.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5,567亿元,同比增长83.1%,预示了下半年投资的强劲势头。二是企业产成品“去库存化”阶段性结束。在今年2月和5月,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累计增长率已逐步下降为11.7%和4.2%,表明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已经基本结束。

从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来看,一是政府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以及5月末国务院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将刺激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企业投资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二是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回暖,在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同时,还会带动上下游诸多产业的投资需求。

(二)消费增长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受益于“家电下乡”和其他税费优惠的刺激政策,消费在前一阶段实际增速稳中有升的基础上,下一阶段仍将保持稳定态势,但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一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受经济增长减速影响,企业利润大幅度滑坡,失业上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普遍持有谨慎预期。二是促进消费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比如,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政府投资仍有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因此,在短期内,居民消费需求难以担起扩大内需的重任,但随着各项消费刺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下半年消费增长有望保持稳定。

(三)出口下降趋势难改,但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8%的目标难以实现。下半年,世界经济尚无根本性好转的迹象,主要经济体实现复苏的不确定性较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与我国出口产品具有竞争关系的印度、巴西、泰国等竞相采取贬值策略,短期内外部需求仍难以明显改善。同时,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据较大优势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出口份额已很高,再提高出口份额较为困难。

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为了刺激出口,我国实施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等诸多政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虽然出口总额受外需低迷影响大幅下滑,但降幅小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降幅,出口市场份额明显上升,由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2%提高至14%。下一阶段,随着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贸易融资、出口保险等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出口降幅有望逐步减小。此外,部分国家经济有望触底回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外部需求环境。

(四)市场流动性充足,但信贷高增长趋势不会持续

在经历了上一阶段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之后,目前,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存量较多。考虑到货币政策仍是在适度宽松的政策下有所微调,预计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仍将充足。但是,信贷高速增长将不再持续,7月份信贷的大幅回落已体现了这一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全年上半年信贷超预期增长,上半年共新增7.37万亿,已完成今年信贷目标。二是随着信贷的高速增长,不良贷款的风险在增加,在资本充足率和信贷资产质量的双重约束下,银行将放慢信贷投放。三是项目资源逐渐减少,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项目基本上马,下半年信贷需求也在降低。

四、政策建议

为了维护好当前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势头,下一阶段应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稳定政策节奏,把握政策灵活度,将政策着力点从危机应对逐渐转向可持续的经济复苏,避免为追求高增长率而忽视经济结构调整。

(一)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以结构调整为重心,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复苏

1.促进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前一阶段经济初步回暖,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主要作用,下一阶段,要保持经济持续复苏、避免“滞胀”,财政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弱,同时更要突出重点。一是通过政府投资引导自主创新、节能减排、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将政府投资集中于公共财政或准公共财政领域,避免挤出私人部门投资。三是对创新、创业型和技术开发型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在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改资金、贴息贷款等使用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

2.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是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是扩大农村消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等农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二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投入。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改善民生的领域倾斜,在拉动投资、刺激经济的同时,促进经济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灵活把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度,减少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中长期不确定因素

一是货币政策要回归适度宽松,转向追求可持续的信贷增长。信贷的过快增长必然伴随着未来信贷增速短期内的明显回落,以及由此推动的经济增长明显回落。把握好货币和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通过微调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和防范通胀的平衡点。二是信贷政策应与政府投资政策相配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三是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服务和支持,在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信贷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

(三)积极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财政、金融风险

一是防范地方财政赤字风险。对地方财政承担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债务、中央的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进行跟踪分析,督促地方建立还贷准备金。二是注意防范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风险。强调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考核,防止金融机构过分追求短期利润而影响长期稳健经营,促进信贷均衡投放。同时,密切跟踪信贷资金运行,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和房地产等资本市场。

(四)稳步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在金融服务、交通运输、港口机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媒体娱乐等服务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三是研究打破铁路、电信、盐业等行业国有垄断格局的可行性,尝试引入竞争机制,释放民间投资活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7

一、深化对工业在市域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

根据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市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0个亿,比2002年翻一番;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00亿,比2002年翻两番。这就要求工业要大上,工业增加值到2007年和2018年必须达到4.1亿和8.4亿。工业起决定作用,前推一产,后拉三产,工业是经济工作的纲。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后,为我市工业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市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薄弱差距在工业,出路和希望也在于工业。全市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一切工作围绕工业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要赶超全省经济强县(市),我们必须抓工业。近几年来,在几届班子、几级班子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富锦工业经济摆脱了亏损下滑的被动局面。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了整体扭亏,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2001年和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分别实现25万元、549万元、584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整体增盈的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工业刚刚处于恢复性增长时期,与全省经济强县(市)相比,我们的工业仍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9亿元,在全省各县(市)中排名第32位,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全省27位。

我市与经济强县(市)相比,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展慢。200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排全省前5名的市县分别是阿城市、尚志市、肇东市、双城市、呼兰县,县域综合实力前5名的,除呼兰县排第6位外,阿城市、双城市、肇东市、尚志市都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工业强的市(县),其综合实力也强。肇东市经济发展得益于市内有11个工业大项目支撑,其中超亿元3项,超5,000万元3项。安达市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但它的发展主要依赖农产品加工业的拉动,2001年安达市工业指标综合排名列绥化市第1位。全省其他几个翻身的县市,都是靠大的工业项目带动。肇东靠的是金玉,双城靠的是雀巢,杜蒙靠的是伊利等乳品业。因此,我们要赶超全省经济强县(市),必须加快工业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尽快把工业培育成为立市主导产业。

(二)要实现财政增收,由大县变强县,必须抓工业。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整体扭亏,但对财政的贡献率并没有明显提高。1999年至2002年税金分别实现2,882万元、2,100万元、2,253万元、2,317万元,农业税2001年实现2,352万元,2002年费改税后,农业税实现3,626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高出工业税收36个百分点。2001年、2002年个体工商税收分别实现2,513万元和2,627万元,也略高于工业税收。这种多年徘徊的“三分天下”的税收格局,从客观上反映了我市一产不强、二产短腿、三产增长乏力的现实。大家知道,农业是相对稳定的产业,每年税收增长幅度不大。第三产业要大发展有个条件限制:城市规模要达到15万人到20万人以上。我市现有10万城镇人口,发展第三产业短期内没有太大空间。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只有发展工业。从2002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排在全省前5名的阿城、呼兰、双城、肇东,其县(市)级一般预算收入也都排在全省前5名,尤其是杜蒙,前些年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近两年靠搞奶业和小油田开发翻了身。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伊利集团现在投资已经达到5个亿,财政收入已由2000年的4,000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个亿。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工业强,其财政收入就高。所以,从增加财政收入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必须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三)要提高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抓工业。从农业上看,我市是以生产原粮为主的农业大市,种植业发达,加工业落后,尤其缺少农产品加工龙头的支撑。从工业上看,2002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共36户,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6户。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23户,停产、关停企业13户。受多种因素制约,停产、关停的企业启动无望,破产无门;部分生产经营型企业举步维艰,勉强维持开工生产;全市工业经济仅靠机械、电力、啤酒、制药等骨干企业支撑。而且,多数国有企业设备、工艺老化,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发展后劲不足。从第三产业上看,服务业发展速度慢,没有发挥出三江平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总体上,我市经济运行质量并不高,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三次产业上来讲,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的发展,农业不会上到一定的层次;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将失去它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现实,我们必须抓好工业,一切要围绕工业抓。就农业来说,就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工业抓农业。通过抓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经济总量。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要围绕工业抓,重点发展为工业配套和服务的第三产业,支持民营企业以股份合作、租赁、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转制,推进国企改革。围绕工业抓招商引资,以企业招商为主体,储备一批新兴工业项目,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加快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容纳众多劳动力就业的有实力的企业群体,打牢经济发展基础。

(四)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必须抓工业。当前,全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亟待提高。一方面,人民群众收入低、就业难。200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列全省第1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第11位,与发达市县比存在很大差距。全市企业下岗职工已达7,913人,目前仍有6,065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城市人居环境急需提升。近几年,我市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现代化城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急需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还是要发展工业。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工业富市”思想,把工业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增强工业对扩大就业、增加财力的拉动作用。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抓工业项目开发,建立节能节材型工业生产体系,推进科技进步;要加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推动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要大上有利于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业项目,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明确我市工业的主导产业和主攻方向,大力培植立市骨干企业,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全省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会议和佳木斯市委常委会议精神,按照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调整,发展壮大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轻化工业,努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新格局,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全力打造实业富锦、生态富锦、信誉富锦和文化富锦,为富锦先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双翻番,工业总产值实现29.2亿元,年均增长42%;工业增加值实现4.1亿元,年均增长27.9%;利税总额实现2.9亿元,年均增长58%。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壮大和发展机械工业。我市机械工业企业相对数量多、规模大、组建较早,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当前,我们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搭上机械工业快车,加快机械工业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化生产,努力形成竞争强势,进一步做强、做精、做大我市机械工业。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机械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以组建现代企业大集团为目标,加快钢圈、拖拉机、农机具、起重机等行业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要压缩小拖、扩大钢圈、增加起重,壮大机械工业。钢圈生产要以年产200万只为目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拖拉机生产要压缩低档小拖生产量,增加高档及中马力产品生产能力。起重机生产要面向电站、一重、军事航天、钢铁产业、化工矿山等行业,进一步扩展销售市场。要经过几年的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供应全国的新型农机具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机械工业优势整合。凯马富拖、凯马车轮、起重等机械工业企业要深化和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凯马富拖为龙头、钢圈制造业为主业、起重设备研发升级能力强的机械工业企业集团。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凯马车轮公司通过政府支持、金融部门政策优惠和争取国省贴息贷款的方式,盘活闲置资产。

(二)整合风电和热电工业。热电和风电是我市优势产业,要逐步做大、做强,实现电力工业跨越发展。一是加快热电和风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争取启动第二热电厂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1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2004年年末竣工投产。二期工程2006年开始实施,2007年末可竣工投产。两期工程投产达效后,年可新增装机容量2.4万千瓦,新增发电量1亿千瓦时,新增供热能力115万平方米。风电建设项目也要争取尽快竣工,早日并网发电。风电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1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0年11月实施,2004年6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将于2004年10月实施,2005年12月投产。两期工程竣工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1亿千瓦时。风电、热电并网投产后,不但能满足富锦人民生产生活用电,还能造福于周边市县。二是整合电力工业,组建电力工业集团。第二热电厂建成投产后,我市两个热电厂要以资本为纽带,与华富风力发电公司进行优化组合,组建电力工业集团。借助集团优势,提升我市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三)大上农产品加工业。我市是农业大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要以原粮加工转化为突破口,以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重点抓好“稻、麦、豆”和“肉、乳、经(经济作物)”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项目,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原粮转化。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依托15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及国有农场大豆生产基地,年形成6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对九三制粉、金锣油脂等一批粮食加工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升级改造。依托灌渠年发展绿色水稻50万吨,形成年加工能力25万吨以上。对九、龙丰、天元等稻米加工企业进行整合,筹建米业集团,统一全市稻米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吸引外商和本市有识之士入园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园区要坚持硬软件建设同步推进,一方面要搞好“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已出台的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有关文件精神,对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大力兴办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原粮过腹加工增值。积极争取大庆东北亚集团到我市建设

奶牛高科技示范加工基地,创造条件建设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市奶牛养殖业发展和奶站建设。前三年大力实施养奶牛、建奶站计划,奶牛一年发展一万头,后三年上龙头加工企业。加快市食品公司生猪、白鹅生产线升级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与希波集团的合作,争取肉羊屠宰场项目落户我市,进一步拉动我市肉牛、肉羊生产。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手工副业,提高经济作物生产加工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手工副业生产,鼓励兴办农产品分类、保鲜、储藏和包装业,加工生产草编、柳编、苇编等特色产品,以此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

(四)有重点地发展轻化工业。化工建材、轻工食品、纺织、制药业是我市工业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重点要围绕橡胶、制药、制酒等企业上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啤酒、橡胶等企业要巩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的密切合作关系,研究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橡胶有限公司的橡胶系列短纤维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抓紧建立一条年产600吨共沉法预处理短纤维生产线,扩建D法预处理短纤维生产规模,力争年产达到700吨。温春制药富锦分公司要以解决项目资金、技术为重点,加快引联步伐。白酒厂要积极争取与外埠大企业集团的挂靠联合,依托外埠企业优势,恢复“卧虎泉”、“千杯少”等白酒品牌,争取早日启动生产。

三、强化各项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好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确保实现我市工业总量扩张和整体素质提升

振兴市域工业,实现工业总量扩张和整体素质提升,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化措施,积极推进,重点突破,努力把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以优势产品量的增加为牵动,实现重点企业跨越式发展,构建富锦工业的新优势。富拖、热电、起重、啤酒等规模以上工业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抓工业首先要抓好重点企业的发展。当前要抓重点企业优势产品的规模扩大来拉动企业扩张和产量的增长。一是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扩大规模生产,实现企业扩张。凯马车轮公司、橡胶公司要搭上汽车行业升温快车,加快扩建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凯马富拖要加快产品创新,研制新型农机具,推广技术先进、操作简便的农机产品,尽快形成批量生产,抢占市场份额。起重机要加快产品研发升级,扩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规模。要抓住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加大奶业产业化推进力度,力争两年实现零的突破,高速扩张。二是抓好产品结构调整,打造名牌产品。凯马富拖产品结构要由原来单一生产小型拖拉机向批量规模生产新型农机具调整,打出新的凯马富拖品牌。凯马车轮在扩大钢圈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升级,争取尽快打出一两个国内知名的钢圈产品,提升钢圈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整合品牌,打造一两个具有富锦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三是强化市场营销。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另一方面,要采取建立网点、直销等多种形式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合作,建立稳固的购销关系。金锣集团、九三麦业、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巩固与基地的产业链条,建设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啤酒、白酒、制药和橡胶等轻化工要瞄准国内外市场,抢占产品市场,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引入民营,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深化改革是推进工业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通过改革,引入民营,推进优势企业的布局调整,激发企业活力。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彻底。现有36户市属以上工业企业有16户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改制面仅为44%。除已经完成引联挂靠的凯马富拖、凯马车轮、制药厂等几户企业外,多数企业只在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并没有触及产权这一实质问题。对此,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按照“结合实际,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循序渐进”的原则,争取成熟一个、改革一个、成功一个。我市工业企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有三种改革方式。一类企业是指资产评估后大于负债而且净资产较大、生产经营稳定、效益较好、职工对企业发展信心较大的企业。可通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整合国有资产,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由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经营,提升政府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实行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重点抓好热电、起重和钢圈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二类企业是指资产评估后与债务相当的生产经营企业。重点应在卸掉债务包袱上下功夫,可通过积极协商债权银行,采取历史贷款核销处理等方式进行合理缩水,同时将企业的国有资产“零价”出让给企业,然后再将净资产对内量化给职工,实现职工身份置换。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原性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明晰,权责分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彻底走向市场。对部分企业也可一步到位地转制为民营企业。三类企业是指严重资不抵债、长期关停或停产、无法启动的企业。可采取破产和出售等改革措施,在妥善安置职工前提下,使企业彻底退出市场,把有经济使用价值的资产重新配置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经营主体,进行开发改造,实现低成本扩张。

(三)大力招商引资,挖掘和组织社会资源,加大投入。要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必须保证必要的投入。当前,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资本运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投入。据初步测算,电力工业的发展至少投入3个亿。在企业自身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省电力公司和金融部门贷款投入,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农产品加工的投入、种养以农民自筹和信贷投入为主,加工的投入就是要坚持政策投入扶龙头、改造企业壮龙头、对外招商引龙头,实现投入的多元化。一是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增加投入。把关停企业现有的厂区、厂房和可利用的固定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投放到已明确的四大主导产业上来,实现资源优化重组。二是招商引资增加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外力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热电公司要加强与中泰凯马集团的合作,争取加入大集团,与大集团实现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互补。三是向上争取资金增加投入。要积极争取国省在大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对已纳入国家和省立项批准的项目,要争取资金早日到位,尽快施工;对争取纳入计划的项目要继续做好工作,尽快争取立项,特别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项目,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四是争取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投入和化解不良资产。对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要争取银行贷款解决企业扩张和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按照打造信誉富锦的总体要求,开展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经济计划和粮食等企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各金融机构、工商、两税及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各类信用咨询中心,组建信用担保公司。制定信用评定办法,使更多的企业获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地方发展我发展的思想,积极运用各项优惠政策调整信贷结构化解不良资产,大力支持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积极为重点企业和大项目建设投放信贷资金。

篇8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农业生产稳定,短期刺激农村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2009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购买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国内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粮食价格的稳定也有力地支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467亿斤,比去年增产52亿斤,增长2.2%,连续6年增产。

“四万亿”投资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相继实施对农村消费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上半年县及县级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比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长已经连续6个月快于城市消费增长。农村消费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刺激内需的短期政策效应,而非农民增收效应。目前,在农民所有收入中,来自大农业概念的人均纯收入实际上只占总收入的50%。除此之外,工资性收入大概是38―39%。其他是转移性收入,包括政府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农民自己的财产性收入,约占7%和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外部需求不景气、企业生产减少、岗位减少,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难度很大。

(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工业经济扭转了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6月份当月增幅达到10.7%。轻、重工业增速同步回升。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3个行业下降。

企业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善,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减少2517亿元,下降22.9%,降幅比1―2月缩小14.4个百分点。此外,企业亏损面有所收窄。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23%,比1―2月缩小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34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比1―2月回落22.3个百分点。

反映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超过50%的扩张线,表明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6%,比去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41.4%,继续引领和推动投资高增长。

1―5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同比增长95.9%,增速比1―4月份加快5.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对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先导作用,意味着未来投资高增长仍将持续。

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强劲。上半年,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8.1%,增速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2.1%,增速同比加快13.5个百分点。

(四)消费增长平稳,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根据商务部监测,5月份千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速度比4月份加快了4.2个百分点。

汽车消费强劲反弹成为2009年上半年消费领域的一大亮点。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2.39万辆和494.62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74%和14.03%,比1―4月的增幅分别提高了4.6和4.77个百分点。2009年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同比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增长率达30%左右。汽车产销连续三个月在超过百万辆的水平上运行,创历史纪录。

中国人民银行第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关键字:实际利用外资 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比上季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上季下降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表明伴随着居民收入减少范围的逐渐扩大和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感受,城镇居民消费更加谨慎。

(五)外贸出口持续下滑,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持续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1.8%,进口同比下降25.4%。剔除价格因素,出口实际下降18.1%,进口下降9.9%。

从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看,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下降更为明显。1―4月,我国与欧盟贸易额下降21%;与美国贸易额下降16.2%;与日本贸易额下降23.8%。但我国与东盟、韩国、台湾地区、印度、俄罗斯、巴西贸易额分别下降了27.1%、28.1%、40%、30.4%、41.6%和25.4%。

新出口订单指数通常可以用做反应出口形势变化的一个先行指标,2009年以来,新出口订单指数保持了持续回升的趋势,稳步接近扩张的临界点。根据2006―2009年数据,计算得到的出口增长率与新出口表定单指数的相关系数表明,二者时间变化的时滞效应约为3个月。按照这样的判断,下半年我国出口进一步下滑的空间不大。

当前我国出口压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形势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一些国家正在滑向更深的危机,全球经济回升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再现小幅升值趋势削弱了我国产品价格竞争优势。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03%,对欧元升值0.7%,对日元升值6.29%。三是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导致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例如,美国通过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727条款规定任何拨款不得用于进口中国的禽肉产品,与此前的“购买国货”条款相比,该条款直接针对中国,并通过限制政府经费用途的方式从源头上干预国际贸易。

(六)物价保持低位运行,通缩压力逐步缓解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1%,上年同期为上涨7.9%。CPI连续5个月负增长,6月份,CPI同比下降1.7%, 环比下降0.3%。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上年同期为上涨7.6%。 PPI连续6个月负增长。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7.8%,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放大。

物价低位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同期价格水平较高。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仍处在低位,但国内宽松的货币投放以及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扬,都将会对CPI和PPI的走势形成拉动作用。

(七)货币供应量持续充裕,贷款大量增加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货币供应量持续充裕,贷款大量增加。

2009年6月末,M2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和一季度分别高10.6个和3.0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4.8%,比上年和一季度分别高15.7个和7.8个百分点,达到1995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M0同比增长11.5%。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4%,增幅比上年末高15.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元。从贷款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大,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1%,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比例有所下降,从2月份45.6%的最高位逐渐下降到6月的不足1%。目前票据融资占比的回归表明越来越多的信贷资金开始流入实体经济,这将有助于实体经济触底回升。

(八)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恢复,收支压力依然很大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同比下降2.4%。自2008年10月份以来,财政收入在连续7个月下降后,5、6月份开始恢复增长,增速分别达到4.8%和19.6%。全国财政支出28902.56 亿元,完成预算的37.9%,比去年同期增加6020.54亿元,增长26.3%。

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财政收支压力更多地体现在财政收入增长下降:一是财政收入来源减少。由于工业制造业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直接导致工业规模的萎缩,进而影响到税收乃至财政收成。二是政策性减收增多。扩内需、保增长,我国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出口退税。三是去年基数比高。四是PPI、CPI双下降,相应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减少。

二、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与预测

当前经济运行既有向上的动力,同时也有向下的因素。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但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因此,对于经济走势的判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

(一)注意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

马里兰大学的莱因哈特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罗格夫在对近年来发生的包括“美国经济危机(1929)”、“西班牙经济危机(1977)”、“日本经济危机(1992)”等在内的14起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重大金融危机都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生产和就业下滑以及政府债务的上升,危机造成产出(人均GDP)下滑平均持续1.9年左右,房价下滑平均持续6年左右,股价下滑平均持续3.4年,失业下滑平均持续4.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经历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三次冲击。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回落(GDP增长下降1.5个百分点),1999年经济增长延续下滑态势(GDP增长下降0.2个百分点),2000年、2001年经济开始稳步复苏,到2002年回复到9.1%的较高增长水平。事实上,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要充分认识到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二)注意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决定后期经济复苏会不会有所反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经济走势。目前世界经济很难说是否见底,美国商务部6月24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计算下降5.5%,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欧盟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下降4.8%,是自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表明欧元区经济衰退程度加深。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日本经济较前一季度下降4.0%,折合成年率则下降15.2%,均创历史最大降幅记录。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如果没有明显转好,我国外需就无法拉动,外贸经济也就不可能真正回暖。

(三)注意支撑经济进入合理增长区间的动力是否可持续

当前投资增长表现出两个特点:

1、与中央投资强劲相比,地方配套困难

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的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短期保增长、长期扩内需和调结构的预期政策目标,关键在于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激励措施。目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的投资规划基本可以迅速贯彻和实施。这样,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地方和社会投资配套机制。审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具体落实中,中央投资资金到位率94.01%,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只有47.98%。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可能导致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或者已开工的项目进展缓慢,使新增投资项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财政”遇到了困难。随着经济下滑,房地产市场萎靡导致的土地转让收入下降,使得地方财政难以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目前我国的地方和社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配套投融资机制。现行《预算法》等法律限制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发行债券、市场借贷,因此地方政府只能依靠规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税收返还等预算外资金以及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配套投资。如果没有配套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确保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到位,那么,中央投资一方面可能不足以引导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等预期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威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以及在长期内抑制居民消费能力。

2、与国有投资快速增长相比,民间投资尚未有效激活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上半年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1.4%,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高7.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政府投资起着先导作用,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有效激活。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国家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不容易达到。民间投资多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建筑、 房地产等一般竞争性行业。近期的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意愿不足的局面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房地产投资为例,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只有9.9%。民间投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不足,大量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门槛仍然太高,民间投资很难涉足。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基本得到了抑制,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运行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结合模型计算,我们预测,全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09年可以实现8%的增长目标。具体预测结果见表1。

三、宏观调控的方向及其政策建议

保增长仍然是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避免急于求成,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处理好当前保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宏观调控更要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积极推进和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同时做好政策储备,从容应对国际和国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调整投资结构,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投资适度地快速增长

理论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经济增长与投资有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效率同投资的模式及效率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特别有效地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潜力的作用,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乃至经济发展方式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要继续坚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

要引导、鼓励增加民间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政策环境。

要加大政府财政性的公共投资,并充分利用好财政的公共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政府积极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才能改变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改变拉动内需单纯依靠增加投资的方式,实现投资消费双拉动,并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偏高消费偏低这一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矛盾。

(二)通过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有机配合有效地拉动消费需求

经济理论和我国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繁荣期,经济增长能够带动消费需求的稳步提高,而在经济衰退期,消费需求很难成为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因此,在积极落实汽车家电下乡,城市家电以旧换新等短期刺激消费需求政策的同时,更要注重中长期提高消费需求的机制设计,为扩大消费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一是促进就业和创业。继续实行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居民创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尤其是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公共教育卫生服务,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三是改变收入分配结构。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深化改革,打破垄断,形成有效的公平竞争机制。

(三)统筹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把稳定外需,稳定出口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出口政策的选择上,正确使用出口退税的政策杠杆。刺激出口增长的路径依赖是上调出口退税率和放松出口退税政策,但是这种惯性选择要考虑财政合理负担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定位,不可滥用,否则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对进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清理和调整外贸政策,改善贸易条件。要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要充分运用国际通行的财税政策支持出口;适度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要改善对进出口的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出口信贷;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要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鼓励出口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此外,要努力扩大进口,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增加关键零部件元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

(四)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处理好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关系

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中长期可能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尽管今年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3%以内,但是如果考虑到银行不良资产、社会保障的欠债,地方政府债务积累等问题,财政潜在问题还是值得高度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政府的财政负担之间的关系。

要确保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用于重大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防止低水准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有效发挥引导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

要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国债规模的控制,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监管,保持国债的合理规模和结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严禁违规减免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决不能因财政收入下降而收过头税增加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

(五)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程中,处理好放松信贷和防止潜在的金融风险的关系

要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和指导,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

要改善金融服务,稳定和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篇9

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主要得益于渔业产量较快增长、畜牧业降幅收窄、种植业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9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72元,同比增长9.3%。

1、种植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早稻面积为15.8万亩,增幅2.2%。春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 “三增”,其中,春粮面积同比增长1.5%,单产增长18.26%、总产增长19.6%。全市蔬菜瓜果面积66.2万亩,呈现面积略减、产量增、效益增的态势。上半年种植业总体呈现增产增效,主要得益于天气利好。

2、畜牧业生产持续下滑。受小型畜禽养殖场关闭和存栏下滑的双重影响,我市畜牧业生产仍呈下滑态势,但降幅继续收窄。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95万吨,同比下降7.28%,降幅较去年同期缩小3.5个百分点。禽蛋产量2.83万吨,同比下降12.91%;牛奶产量1.66万吨,同比增长21.77%。生猪生产形势较好,猪肉价格强势反弹,涨幅超过30%,创下三年新高,目前每头猪盈利约一两百元,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猪肉价格上涨或预示着物价经过一段时期的低位盘整后开始出现走高苗头。

3、林特生产有升有降。茶叶呈现量质双增,产量2125吨,同比增13.1%,产值5.4亿元,同比增7.2%,高档名茶价格平均下降10%左右。樱花、红枫等较大规格常规苗木,量价齐跌,行情继续走低。受外贸形势影响,竹笋价格大幅下降,产量大幅上升,实现产值7.2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枇杷、杨梅量减价升。水蜜桃、葡萄等受“灿鸿”台风的影响损失惨重,大幅减产。

4、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1-6月水产品总产量40.65万吨,同比增长4.3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2.83万吨,占生产总量一半以上;海水养殖产量12.71万吨,同比增长1.03%;淡水产品产量3.48万吨,同比减幅1.83%。从渔业生产效益来看,经济鱼类占比有所回升、柴油和钢材价格下降明显、水产品价格总体上涨,渔民收入总体有所增加。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欧元和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1-5月,全市水产品出口总量7.06万吨,出口额16.84万元,同比分别减少17%和15.2%。

5、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我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72元,同比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8579元,占比58.1%;经营性收入4314元,占比29.2%;财产性收入483元,占比3.3%;转移性收入1396元,占比9.5%。从占比看,工资性收入仍占大头,上半年得益于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就业形势较好,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财产性收入占比偏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增幅来看,转移性收入增幅达20.3%,主要是中央已下达我市和我市自主安排的政策性农业农村补贴补助资金1.7亿元左右。

上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出现下滑。上半年,我市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8.1%,近三年来首次跌破60%。主要原因是当前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企业投资意愿下滑,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需求下降。据我市小微工业企业监测系统分析,全市七成以上企业反映用工不紧张,比上季度增加10个百分点。反映用工需求增加的仅占23.17%,比上个季度减少13.2个百分点。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幅度较大,这种情况是实施小微企业监测以来首次出现。可能预示着当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低迷状况,已经影响到劳动力就业,需要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台风灾害对全年农业生产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今年7月初的“灿鸿”台风造成我市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占全市总损失的67%。尤其是水蜜桃、葡萄、西瓜、梨等水果种植户损失惨重。受“灿鸿”台风影响,预计三季度农民收入和农业增加值将出现增幅下降趋势,要完成年初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增加值增长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民收入增长10%的目标难度进一步增加。

(一)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速

1、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计划新建现代农业园区35个,上半年有5个项目通过验收,累计达到128个;计划新建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目前在建和建成的总面积达45万亩。推进农村土地流状和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5.9%,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7.3%。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上半年已建立7家示范基地,林业园区项目计划立项8个。着力推进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累计取缔涉渔“三无”船舶3491艘,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涉渔“三无”船舶取缔任务。完成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57万亩,占年度计划75%。1-6月,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共接待游客148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实现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0.04%,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省率先出台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职业

经理人)认定管理办法,__县和慈溪市成为国家级试点县。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各类农民培训4.11万人次,新增农村实用人才6464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51.3%和64.6%。2、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80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约46.2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7%。“治水强基”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7.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3%。推进农业“两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今年已建设完成2.5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完成农村河道疏浚210公里、整治140公里,分别占年度目标的70%和93%。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完成28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70%。全市围垦工程在建项目7个,完成投资3.3亿元,圈围面积约3400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机插率近80%,机械化烘干能力13500吨位,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4%,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我市实际生产远洋渔船总数25艘,比上年增加9艘,总功率和总吨位分别达到32341千瓦和24731吨。全力优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3、农业科技支撑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更大,上半年共申报国家、部、市级项目36项,已立项30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果蔬绿色化学防腐剂研发与应用”正式立项,实现我市此类项目“零”的突破。现代种业发展态势良好,甬优538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超级稻推广品种,累计已有4个超级稻品种。甬榨5号打破榨菜亩产和单个重两项浙江省吉尼斯纪录。粮食高产能力提升明显,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甬优538等9个水稻品种列入全省性主导品种,落实超高产百亩示范方100多个,推广面积超420万亩。大力推广“万元地”与“粮经结合”等高效种植模式,上半年引进新品种206个、推广主导农作物品种35个、主推技术10项,创建“粮经结合”示范点5个,落实“万元地”面积17.5万亩。完成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__岱衢族大黄鱼良种场建设,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重点星火计划项目1项。

4、为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388家,平均每个涉农乡镇3.2个,居全国领先水平。“三位一体”新型供销服务网络日益健全,新增专业合作社联合社8家,累计16家,余姚市率先实现基层供销社乡镇全覆盖。全市域农村电商网络渐趋成形。出资1000万元成立__供销电商公司,现已成为淘宝大学全国首批22家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之一。淘宝“特色中国·__馆”上半年实现总销售额7000万元,累计突破1.2亿元,居淘宝特色中国市级馆第一。金融支农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市农信担保公司上半年担保余额8200万元,累计为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担保5.6亿元。全市开设有财政保费补贴的主要险种25个、附加险5个,上半年全市投保4.38万户次,保险金额25.39亿元,赔款2226户次、1975.14万元,在险种数量、参保人数、保险责任等方面均居全省第一。

5、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最高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市肉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查处违法行为22起。推进标准化生产,承办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半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2个,累计达到1158个、产地面积190万亩。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上半年市级以上共抽检农产品2250批次,总体合格率98.3%。已完成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706家,新增生态消纳地14万亩;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要求,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建成1个市级、5个县级处理厂和115个收集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化化肥、农药“双控减量”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0万亩,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6.2万亩,非化学防治面积50万亩次以上。

(二)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1、深入实施“三村一线”创建。今年全市计划创建全面小康村45个,培育中心村18个、特色村30个、精品线8条。计划于10月份在____乡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精心筹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明确从2015年起,用3年时间,市财政每年落实保护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今年上报的省第三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与市确定的5个试点村落已实现有效对接。积极扩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启动实施试点村4个。

2、强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新建770个村、受益28万户”的年度任务不动摇,确保保质保量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在工程进度方面,截止6月底,共有781个村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占省任务102%;各县(市)区全部完成主要管材采购;598个村完成建筑施工招标,占省任务78%;532个村已经进场施工,占省任务69%,工作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各县(市)区已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约21.2亿元。

3、有序推进农房“两改”。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过渡期内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力度和方法上作适当调整,侧重于执行和兑现好现有政策,做好不同区域农房改造建设政策的衔接以及在建项目的实施完成和扫尾工作。全年计划新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2万户,完成改建面积300万平方米。上半年全市投入资金50.4亿元,开工改造6.5万户,其中完工1.7万户,完成改建面积258.5 万平方米,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3.47%和86.17%。

4、继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力度。高度重视生态示范创建,上半年建成2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__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现场验收、__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全市累计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4个(__、__、__、__)、生态乡镇96个、生态村2个。四明山区域毁林开垦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森林生态修复工作同步展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4%。继续开展大规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总计放流3亿多尾,全市完成人工放流4.1亿尾。

(三)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1、全面提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思路谋划,突出改革发展主题,围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目标,启动“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思路研究。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纳入全市改革大局,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相关项目任务写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2015年度全市重点改革项目清单》、《__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以及《2015年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中,增强推动合力。推动政策出台,协调各职能部门加快制定出台12+7配套政策。上半年已有《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__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等政策出台。对还未出台配套政策牵头部门,加强协调对接,争取配套政策尽早出台,形成1+X政策体系。抓住国务院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机遇,及早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调研土地制度改革。鼓励改革试点,对慈溪市农村合作经济体制创新试验、__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两个试点进行深入调研指导。继续推动25个试点乡镇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试点乡镇的引领作用。

2、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关于推进__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上半年新增股改村社170个,累计达到2154个,占村社总数的76.2%,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深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村经济合作社实行公司化改造或终止退出,已在六个区分别选择一个村社进行改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定__区作为试点县整区推进,其他涉农县(市)区各确定1个乡镇试点。

(四)农村民生水平切实提升

1、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路网、水网、环境卫生网进一步健全。全市农村公路网密度达99.6公里/百平方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6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加快实施农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上半年全市年度计划的92个农饮水项目已有51个开工建设(其中38个基本完工),完成镇村联网管道74公里,村内管网152公里,配套净化消毒设备116台(套),完成小型水源工程建设28处,受益人口6.72万人,占计划的52%;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工作,农村饮用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8.8%。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7%,“一把扫帚扫城乡”的城乡一体环境保洁制度逐步在全市推广。

2、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1万人,其中享受人数74.6万人,市级统筹区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90元/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一体、标准一致”,市六区为660元,今年待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将再提高8%以上;全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813元,其中财政补助586.7元,参合率为98.3%,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3、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市级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用于相对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的生产帮扶,今年实施生产性扶持项目36个、来料加工项目16个,分别安排资金688万元和312万元。2015年继续启动实施“16+3”区域66个村整治建设,安排资金9900万元,计划完成下山移民2523户、6873人,实现低收入农户增收目标15%以上。截止6月底,已完成危旧房拆除23.6万平方米,占计划的92%,新建安置房0.93万平方米,占计划的55.1%,完成投资1亿元,占计划的50.5%,实现时间过半进度过半。完成下山移民1332户,占年度计划的52.8%,其中四明山区域813户,占年度计划的67.2%。低收入农户实现现金收入5890元,收入绝对值排名全省第一,较去年同期5131元增长14.8%。拨付村级集体经济运行补差208个村共679万元,实施集体经济项目23个,共安排资金821万元,惠及40个村。研究新形势下新一轮扶持政策,完成“十三五”下山移民规划制定。全面贯彻落实好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的意见,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村级正常运行经费、下山移民等补偿,另安排1亿元用于两市一区旅游和林业项目建设。

下阶段全市“三农”工作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的目标,始终坚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不动摇,强化深度谋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切实抓好防汛防台及其他灾害性气候应急工作

台风“灿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阶段,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农口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应对,将工作重点放到修复灾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上来,坚决打赢“灿鸿”灾后救助战。7月15日起,我市全面进入台汛期,全市上下要力求做到“三保”(保主要道路畅通;保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安全;保通讯、电视等敏感部门安全)、“三预”(预测得到、预报得准、预警到位)、“三到位”(党员干部人员到位、抢险救灾物资到位、互帮互助温暖到位)。

(二)切实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

要把整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按照经营规模化、主体法人化、产业市场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五化”的要求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一要在“供”字上做好文章。着力抓好粮食安全保障及农产品供给,确保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09万亩、总产量79万吨,新建标准化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新建现代农业园区30个的目标任务。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鼓励整村、整组连片集中委托土地流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的目标。二要在“转”字上做好文章。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建设施大棚200万平方,创建农机示范社15家、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1个。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肥药双控与减量。深化渔业“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生态养殖、标准化池塘改造,鼓励发展现代化专业远洋渔船。三要在“安”字上做好文章。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推进绿剑3+X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管理,保证农业标准化水平达到60%以上。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更严标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合格证明管理制度。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四要在“实”字上做好文章。大力实施“治水强基”行动计划,围绕完成水利投资80亿元,力争90亿元的目标。以新开工项目为重点,倒排时间,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切实做好质量与安全管控工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及早完成新增旱涝保收面积6万亩,扩大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喷微灌面积4万亩的任务。五要

在“优”字上做好文章。全力优化为农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资金互助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完善农产品产销合作平台,积极发展连锁店、直营店、配送中心,提速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三)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着力于谋划“十三五”美丽乡村规划,市委农办进行深入调研,组织力量编制《提升农村品质,建设美丽__——农村品质提升行动(2015-2017)》,目前已完成初稿。提出了近期和远期两大目标。主要任务是实施6大行动,21项工程。一是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农村环境集中清理工程,重点开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丢乱扔”集中整治。实施农村环境长效保洁工程,树立“建管并举”理念,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洁网。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程,到2017年,全市200个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美丽庭院扩面推广工程。清理庭院内外积存垃圾,整理庭院内外杂物,绿化美化庭院内外环境。二是美丽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实施美丽乡村示范镇乡培育创建工程,每年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10个。市政府以奖代补予以扶持(800万元/镇)。实施美丽乡村风景线培育创建工程,全市每年筛选确定重点培育风景线10条,市政府以奖代补予以扶助(1000万元/条)。实施美丽乡村精品村培育创建工程。每年评选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区域协调发展工程。继续实施“16+3”地区村庄整治提升政策,每年完成下山移民1600户左右。三是农村安居美居行动。实施农民改善型住房工程。落实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加大财政支持,对连片联户改建翻建达到一定规模,给予基础设施大配套补助(每年1万户,每户补5000元)。实施美丽宜居(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实施农村住房集聚工程。四是农村生态环境行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任务。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到2017年,全市“三河”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实施村庄绿化彩化工程,加快推进“森林__”建设,提高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交通主干线两侧的绿化彩化水平。五是农村交通道路及基础设施行动。实施农村道路提标升级工程,进一步完善村道路网结构,提高村道密度,配套建设消防通道,增加停车泊位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覆盖率。实施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打通服务农村电力用户“最后一公里”。六是农村公共服务行动。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工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综治、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集约进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工程,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布局调整,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在实现农村养老、低保、医疗城乡制度并轨的基础上,推动保障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

篇10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及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旅游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将旅游业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强调和坚持“四大发展战略”:一是旅游业必须紧紧服务于三峡移民、库区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二是旅游业必须成为直辖市提升品位、完善功能、树立形象的重要承载者。三是旅游业必须成为加速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促进力量。四是旅游业必须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

在上述战略性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把旅游业作为振兴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旅游业是三峡库区具有资源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是解决三峡产业空心化、库区移民问题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应该明确将其培育成为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1、明确把旅游业作为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围绕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配套,应享受国家对三峡库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和重庆市的优惠政策。

2、坚持三峡旅游品牌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加强与湖北省共建大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加强对重庆市内各区县市开发三峡旅游产品的统筹协调;加强对外宣传促销的统一性,避免宣传战和促销战。

3、坚持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要加强对库区丰都、奉节等县部分搬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复建工程;加强沿江城市各自特色的建设(如云阳奇石园、奉节白帝城、大昌新镇等),尤其是对沿江一侧和码头的设计和建造;新开发的旅游区点,要以国家六部委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具体旅游开发项目也要规划先行。

4、加强对三峡游船和码头的改造提升

要加快对三峡游轮的升级换代,积极发展豪华游轮、普通游船、快速游船、会务游船、小型观光游船等的内河游船产品系列;合理布局适应不同类型游船停泊的3000吨位和500吨位级旅游客运码头,重点抓好万州江南、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巫山小三峡等旅游客运码头建设,完善码头上下客船及船岸衔接等配套设施。

5、加强对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推动长江三峡沿线特色城镇建设,力争做到“一县一风格”、“一镇一特色”;加强退耕还林和生态绿化,加强对库区环境的治理,加强对库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6、加强对库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

旅游业要享受与库区其他主导产业平等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库区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的使用,要与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相统一;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保证,旅游企业与生产企业水、电、气应做到同价;推动各地的三峡对口支援中将旅游作为专项支援内容。

(二)把旅游业作为强化直辖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旅游业是城市都市化、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城市品牌、推动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素质、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重庆市要把旅游业作为强化直辖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1、把建设旅游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重庆市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直辖意识”,把建设旅游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建设大重庆与发展大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重庆尽快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的强力增长极。

2、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

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要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予以鼓励和扶持。要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旅游社会功能,就业功能、拉动功能。

3、加强城市功能提升与旅游发展的结合

要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桥涵隧洞、立交桥、城市广场、夜间照明灯饰、城市绿化、生活垃圾处理等;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旅游功能,例如,中英文对照的道路指示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地图广告牌、旅游信息服务电话、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要争取创造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例如,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对交通占道、马路市场、违章建筑、破损广告等的治理;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整治,例如,治安、经营、欺诈、文明礼貌。

4、加强城市旅游产业体系的培育

一是要大力推进城市中心商业游憩区的建设。二是积极开发环城市旅游休闲带。要重庆周边“一圈”旅游产品的开发,挖掘主城区、近远郊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包括观光、度假、休闲、特种旅游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加强三峡库区县城复合旅游产品群的建设。争取把重庆主城区和三峡县城培育成为旅游企业总部集聚区、分支机构分布区、结算中心、企业第二总部等。

(三)把旅游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力

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千百万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促进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发展旅游可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地位,增添农业经济的附加值,提高农村综合经济效益;旅游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便捷途径,可以为农民创造长效增收机制,通过旅游脱贫的农民几乎不再返贫;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农村文明进步,所有发展旅游的农村乡镇普遍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参与旅游的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1、要加强对农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农村旅游资源与“三农”紧密相融、互为表里,要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三农”旅游资源的价值,及时开发确已具备条件的旅游资源;要树立“严格保护,科学利用”的开发理念,保护古镇古村、特色民居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协调“三农”旅游资源与其它方式的开发利用关系,避免因统筹不够而造成旅游资源破坏;要坚持节约办旅游的指导思想,指导农民用好发展旅游的每分钱,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因走弯路而劳民伤财。

2、要加强对农村旅游的分类指导

农村旅游产品并不等同于“农家乐”,而是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重庆市应该立足三峡库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特色,建立和完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对于各种方式的“农家乐”,要倡导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营造高尚文明的休闲氛围,突出经营的特色化、服务的规范化;对于高科、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搞好旅游服务的综合配套,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防止产品同质化和雷同化;对于现代新农村、古老村镇、生态村庄、民族村寨等,要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的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对于近年来新兴的“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的要求,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争取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与此同时,要立足当地的农业、林业、渔业、工副业等优势,积极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例如,三峡石、乌江石、竹编、木雕、漆器等农副土特产品,做大做强农村旅游产业。

3、要加强对农村旅游的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

要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突出的功能,把发展旅游作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解决库区和广大农村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政策上和资金投入上,要充分发挥和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争取扶持“三农”建设的各类资金用于农村旅游,争取享受扶持库区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重点项目纳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保证信贷规模,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要依靠和发挥市场渠道的融资作用,争取商业银行支持农村旅游小额贷款;要把农村旅游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推动建立金融投资与乡村旅游沟通与协作的平台。

4、要加强基础建设和市场促销

要根据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国家骨干路网和乡村公路建设,重点解决“断头路”和景区直线公路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的电水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建设;要加强农村旅游市场的培育,支持以旅行社、乡村旅游景点等旅游企业加强市场促销,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城镇居民、大中学生、海外旅游者到农村旅游,争取使乡村旅游在大中城市成为比较热销的旅游产品;认真研究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探讨农村旅游与都市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蓝色旅游等的结合,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四)把打造区域旅游精品作为工作重点

重庆市“*”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开发旅游名品和新品,形成以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商务会展、都市旅游和复合型旅游为新增长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1、提升“三峡旅游”

要坚持不懈地完善、提升和创新三峡旅游品牌。三峡旅游是我国最早向海外旅游市场推出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重庆市的主打旅游产品。三峡大坝建设以后,对三峡景观和三峡旅游带来了明显影响,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世界大江大河的游览中,长江三峡游仍是最为壮观的,对潜在旅游者充满了魅力;三峡大坝蓄水以后,高峡出平湖和众多新生景观,对“回头客”也增添了许多新奇。因此,三峡是重庆旅游产品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把握和适应三峡旅游的最新特点。随着三峡水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三峡沿岸交通体系的改善,三峡旅游的传统线路、游览方式、旅游业态都在改变,出现了多点游、多种游、多集散中心,加剧了三峡产品的关联度、组合度和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三峡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三峡旅游宣传的统一化和持续化,坚持在完善主题形象宣传促销的基础上,开发丰富多彩的三峡旅游产品,坚决避免以邻为壑、以零代整、分段开发雷同小产品等做法。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峡旅游产品。在深化传统三峡观光游同时,大力发展游船休闲游和库区陆路游;加强小三峡、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名山等传统旅游资源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三峡历史文化长廊建设,提升三峡文化旅游形象;结合库区移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充分挖掘三峡沿线及腹地旅游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和复合型专项特色旅游新品。

2、充实“都市旅游”

明确形象,发挥特色。要进一步明确“山城都市”的城市形象,这是与国内三大直辖市和国际大都市相比较的一个突出特色,突出重庆的山城、江城、古城、不夜城等特色;挖掘多种文化汇聚的特色,利用好政府“陪都”的地利优势,开发以现代史、民国史、抗战史为内容的旅游产品;加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城市一日游产品;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将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职能,交给旅游局一并承担,争取城市形象与旅游形象宣传效益的最大化。

文化先行,突出商务。要做足做够文化的文章,以文化统领都市旅游,以地方特色提升都市旅游,充分挖掘重庆市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抗战风云”为主线的“陪都文化”旅游,以巴渝和三峡地区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以“美景、美食、美女”为吸引物的现代都市文化旅游。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商务中心的优势,把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列为城市旅游发展的重点,要根据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建设与直辖市水平相一致的大型会展场馆、商务宾馆、高尔夫球场、旅游休闲娱乐设施。

都市辐射,品牌主导。要充分发挥重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近郊以温泉湖泊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带的开发,加强对主城周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全面提升,尽快形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有影响的“一环四区”旅游品牌(西部大足石刻群、北部合川钓鱼城、东部武隆地质公园、南部渝南山林),争取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现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隆武县天坑三硚,要加强各项后续工作;对于合川县的钓鱼城,应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加强航空,培育市场。目前,重庆市的国内外航线航班严重不足,既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不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要有紧迫感地切实加强航空口岸建设,千方百计打开连接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周边国家和欧美国家的航线,增加至港澳地区的航班。尽快增开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昆明等客源市场的航班,加强与周边省会和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的连线,培育西南的航空中心枢纽,使重庆市成为我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

3、培育“乌江画廊”

以“乌江画廊、武陵仙山、世外桃源、民族风情”为主题形象,以乌江水道为主轴,武陵山为载体,民族风情为内涵,渝怀铁路和渝长高速公路为纽带,着重开发和推出乌江画廊旅游线路。

重点打造沿线的天生三桥、芙蓉洞和芙蓉江、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公园,乌江画廊等旅游景观;开发土、苗民族民俗风情。

加强乌江画廊旅游延伸线路的开发,将梵净山、遵义赤水、凤凰古城、张家界等周边著名景点连成一条精品旅游线。

抓好旅游公路及渝怀铁路的衔接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抓紧黔江支线机场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三大旅游板块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要注意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各区县市要根据各自特点,避免同质发展,低水平重复。按照“资源分类、产品分级、市场分层、服务分等”的思路,突出资源的核心优势与市场的针对性,指导市内各地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把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建立省际旅游无障碍大通道。加强旅游重庆市与周边各省市和市内各区县间的旅游区域合作,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局面。清理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按照旅游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交通贯通、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全面实施渝鄂、豫川黔旅游经济合作协议,加强跨省旅游经济协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的联袂开发,强化旅游品牌的联合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共建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