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网格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6 17:2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保网格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保网格化管理

篇1

一、网格化管理情况

确定了由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为双网格长的二级网格化监管机制,根据实际将开发区划分为5个区片,由各副主任、各局办负责人共计10人担任二级分网格长,4区、8村为三级网格,由20名三级分网格长带领5名专职网格员、62名兼职网格员负责分包区域疫情防控工作。

二、机制建立情况

结合实际建全了《开发区疫情防控排查日报制度》、《开发区疫情防控研判制度》等制度,确定了《开发区网格化监管名单》、《开发区企业、村监管名单》,进一步明确分工,厘清职责,压实责任。

三、疫情防控开展情况

(一)疫情防控指挥机制建立情况。为加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发区按照班子成员分工,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细化了医疗救助劝导、应急处置、督导检查等七个小组,研究、协调全区各企业、村疫情防控及应急突况。

(二)重点人员来泊返泊排查管控情况。按照“一村一图一表”,对全区企业和村外来返乡人员进行滚动排查,共排查出中高风险地区返泊人员86人,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确保不漏一人。建立重点人员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严格落实“二包一”责任制,并动态管理,返泊人员86人现已全部解除隔离。

(三)控制人员聚集和流动情况。通过横幅、微信、倡议书、大喇叭广播等宣传途径,从强化个人防护、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劝导民众不外出、不聚集、在外亲友就地过年等宣传引导入手,扎紧企业、村疫情防线。期间缓办红事5起,简办红白事各1起。

篇2

前几年去庐山旅游,一开始我的感觉跟我之前听到这两个字以及我看到这个图象的感觉不一样,在半山腰虽然有亲身的体会,但是这个时候我认为还没完全知道庐山全部的内涵,因为古人有一句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我登到1474米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山顶回望的时候,我才对庐山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叫“会凌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我想说销售管理也一样,只有当你登顶后才发现原来上去的山路很多条,这个时候你才能发现哪一条路最近,哪里的风景最漂亮!

常言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顺,顺则强”,在5年前很多医药企业只注重宏观的招商管理,其实招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这么多年大家几乎都知道了,比如一说到OTC,什么人都可以给你讲几天,说到RX,一定张口闭口就给你谈专业化之类什么的。但是当你真正管理过几百上千人的队伍,操作过几个亿的产品之后发现,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微观管理,深入微观。《招商网格化1+9专业管理》就是源自我从事多年医药管理中不断登高发现,微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所以招商的管理方向我认为也应该从宏观到微观,深入微观,当然前提是你真正懂得宏观。在实战中我把招商分为OTC与处方药两块系统,在每一系统版块里面全方位的微观网格化专业管理,越来越细化,从而避免了一般招商公司的粗放式管理,从做不深做不透到精细化。

如何使处方药招商企业招商每年高增长或翻番?我首创的《招商网格化1+9专业管理》就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从宏观到微观、深入微观的一种管理转变,使招商企业每年高增长或翻番,让医药招商企业真正实现一年底价增加几千万上亿不再是梦想!我按照网格化专业管理分解为:储备客户、医院指标分解、市场分类管理、业务员专业管理、商考核管理、基层市场操作、窜货管理、学术推广等网格板块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所有的东西“窥一斑而见全豹”,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处方药招商企业本身就是做好两个客户即可,一个就是政府机构,一个就是商。而政府机构这个客户又是制药企业产品资质优化最最重要的因素,没有竞争到产品资格,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做好政府事务公关工作才是应对医药政策变化基本手段及有效方法,伴随着医药改革的加剧,各种政策不断出台,也给企业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府事务增添了诸多的难度,企业只有一个法则,有困难也要上,没办法想办法也要上。 2010年以来,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医药行业面对的成本压力日益凸显出来,同时,药监部门基本药物电子码监督管理、新GMP标准出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覆盖、国家基药招标采购指导意见及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出台、药品招标安徽模式和重庆模式为价就市竞争;物价部门在医保目录品种降价、国家及地方版药品定价机制出台,让医药企业明显感觉到新医改带来的挑战和冲击。如何整合各种资源来应对未来风险是处方药招商企业每个管理者、市场销售人员应该思考和探索的,企业的操盘手更应该正视国家的政策变化,打好组合拳。

现在优秀的处方药招商企业的政府事务操作已经由操作平台向运营平台转换,原先很多企业是办事员与办事员、商与商的竞争,现在逐步变为团队与团队的竞争,公司平台与公司平台的竞争,政府事务的核心已经形成战略化、科学化、系统化、全员化、区域化。

一、政府事务的组织机构及职能定位

政府事务部的战略管理定义:企业明确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处方药制药企业要充分整合公司资源,政府事务部要在核心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整合中央与地方政府资源,中央辐射地方,地方配合中央,这才有利于整合资源并服务于销售,同时,在省级还需要完善以省总为政府事务联系人制度,强化省总为地方政府事务工作(招标、物价、医保)第一责任人的考核机制。

政府事务部管理到底应该管什么内容?怎样管理?目前多数国内制药企业只是将这个部门的功能集中在政府资源的争取上,定义于政府事务工作就是请客吃饭,还有企业在平时不注意建立这个系统,遇到问题就知道用钱摆平……总之,可以看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政府事务的规范化和认识程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应该做哪些事情呢?第一要做好国家层面政府事务关系建立与维护,建立与维护国家卫生部、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事务工作;第二要做好地方政府事务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形成全国性的地方政府事务网络;第三要通过国家政府事务辐射地方政府事务网络,形成以政府事务部为核心,国家、地方相结合的立体公共网络,提高产品竞争资格,为市场销售提供强力支持;第四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为公司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

相对于战略层面理论中的产品力、研发力、创新力、品牌力来说,“政府事务关系”可以说是整合这些资源并发挥综合优势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在企业产品力和研发力的相对优势确立后,建立一支省级政府事务公关资源相结合、稳定高效、高素质的政府事务省级管理队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但是很多处方药招商型企业由于企业营运模式及历史原因,省级政府事务工作非常薄弱,因此,在强化省总职能同时,需要尽快加强对省总政府事务联系人培训及业务指导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政府事务工作对销售会有一个非常好促进作用,不能处理好政府事务关系会对销售产生非常大负面影响,或对企业(品牌)产生重大影响!换言之,也取决于经营者的态度和战略观念,如果观念不能扭转,其他一切都是苍白。

从营销角度来说,不论是自建队伍、区域招商或混合式的营销模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产品价格管理”、“医保目录管理”(国家及省基本药物目录、社区目录、新农合目录、定点直采目录、市级重点或慢性病用药目录等)、“公关事件风险管理”应该是政府事务部最核心的部门职能和工作内容。

二、省级政府事务是核心

省级政府事务联系人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标准则依不同的营销模式而定,一些企业的销售队伍省总重点在“产品不良反应及质量风险管理”上;其实真正的招商型企业的省总应重点应定位在“投标率”、“中标率”、“价格平均下降指数”上;传统的OTC或普药企业的省总应定为在基本药物采购、基药物价上。而“企业所在省份政府事务公关工作”、“国家及区域核心产品医保目录增补及维护数量”、“地方基药增补”、“新农合目录”、“特殊质量风险处理成功与否”、“预算费用使用合理性及监督管理”、“政策研究及风险预估分析”等内容务必由企业总部的商业政府事务部人员来进行管理。

省级政府事务要设立项目管理制度,特别是项目风险管理是适合政府事务公关的管理要求。政府事务公关管理不同于销售和产品管理,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一特点只有用项目管理才能在企业现有资源内很好地解决政府事务,化解大多数制药企业重结果、轻过程所带来的风险。

每一次招投标或增补目录等施行开始前都应该成立项目,项目管理应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协调人,明确项目目标、项目预算,奖励标准,尤其要细化到项目前、项目中和项目后的风险评估,依风险的级别和内容来有的放矢地管理项目内容,如“流标”、“弃标”及“未中标”、“低价中标风险”、“低于企业要求的价格备案”等等。在项目里面每个人都要对每一件招投标事业弄清楚原因,比如一个限价的原因有可能是5点原因:国家层面限价、省内限价、省外限价、专家议价或几省平均价,如果市场人员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现价,就会做无用功,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南辕北辙。 政府事务是系统工程,要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做到疏而不漏,紧密把好政府关。

三、整合和利用客户政府事务资源

处方药招商型企业政府事务更离不开地方客户的支持,做政府事务公关管理,VIP客户资源的管理是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VIP客户在当地有十分丰富社会资源并形成了一定关系网络,尤其在药品招投标、物价方面关系网络就更强,2008年前各地药品招标及物价备案基本上都是以当地商业单位为主体进行,在地方卫生、物价、医保、药监、行业协会等资源是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在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合理合法的申诉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商业客户资源是企业能否做好地方政府事务重点与关键。

省级政府事务联系人对于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及工作流程,需要清晰明了,应该多通过正常渠道与政府人员进行沟通,如参加各种政府及行业协会举办的会议等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化,各种政策出台都会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声音,如何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申请到合理合法的利益将变得越来越现实。提前预知风险、获得企业应得的政策资源也越来越透明化和规范化,暗箱操作的风险今后将越来越大。

四、政府事务公关工作费用管理

费用是实施政府事务公关工作的基础保障,公关费用管理是政府事务公关管理中最难管理一个环节,“钱多不一定能办好事”!如何来鉴定钱多钱少,与项目难易程度、关系深浅、参与早晚、是否找对人员等有关,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是直接运作还是利用资源完成,当然,既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直接参与政府公益活动来进行资金投入,也可以将政府管理职能的提升作为合作契机。同时,随着资金链成本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交易费用、申报差别定价(单独定价)资料的准备、医保申报资料等各种基本费用都需要有合理支出,都需要合理统筹。当然,日常逢年过节沟通交往的费用也是必须要有保障的,否则政府事务公关工作将会是一句空话。

五、政府事务信息化管理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适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改造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过程。 对于集中招标采购投标报价、议价与配送商选择,医保品种价格申报,医保目录、基药目录与新农合目录的增补与调整及质量风险的处置,每一项都涉及企业的核心利益,很多时候还必须经过老板的确定才行。目前很多企业地方信息资源分散、整合力度差、传递慢,需要加快完善省级政府事务联系人通过信息收集,在第一时间向商业政府事务部专递,通过政府事务管理的信息情报系统,充分利用情报价值,合理的分析、评估、分类,并分级传递决策,意义重大,能让公司最高领导者及时准确地知晓行业政策的风险和趋势。

六、政府事务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方面为日常考核。可以在年初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各级目标责任考核书为标准。

篇3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是安阳市文峰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社区根据一定的面积划分出若干等份,每个等份就像网格一样,每个网格还有个管理员,这个小格子里的居民有什么事都可以找这个管理员。

安阳是中国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名城。近年来,这座古都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遇到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诸多问题。经过详细调研,安阳市领导决定以下属“文峰区”为试点,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作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提高政府对民众的服务效率。

安阳市文峰区委托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符合安阳市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并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信息化运作系统。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分别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站、室、组四级平台,并且在四级平台上建立四级信息网络;网格一级的管理员直接配备“社管通”,对于排查出的重大或突发事件,可以直报区中心,提高了基层排查、上报、处置问题的效率,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运作;信息系统采集了大量的基层基础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改变了过去各个部门单独采集、各自录入的方式,发挥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基层党建、维稳、治安、民生等工作的效率。

随着“社会管理创新”被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也随之出现,从而支撑各级政府去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河南省安阳市就是最早采用软件信息系统来提升社会管理效率的地方政府之一,并确确实实为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社会管理软件”的出现

河南省安阳市是在2012年直接部署的社会化管理软件。然而在部署社会化管理软件的基层政府当中,更多的是从城市管理过渡到社会管理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开发和应用社会管理软件的过程在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

近几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通过创建“数字东胜”模式和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开创了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数字东胜”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单位,将市区划分为42个责任网格,将管理对象按7大类、95小类、10.5万个部件和6大类、55小类事件录入城市管理系统,每个责任区域都有专门监督员进行巡查,将发现的问题上报监督评价中心。目前,东胜区街路上每一个井盖、路灯、垃圾箱、建筑物等基础设施,都有了数字身份证和责任单位归属地。乱搭乱建、垃圾渣土、绿地缺失、路面破损、施工扰民等问题得到有效监控。“数字东胜”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各类管理案件15万余件。

在这个过程里,东胜区还不断普及惠民便民项目的应用,营造社会管理创新氛围。东胜区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积极创建“数字社区”。以镇、街道为单位划分出15个一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84个二级网格,再将小区、楼院、商圈划分成486个小网格。在网格内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责任捆绑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党支部书记、民警、物业人员等网格七员和社区轮值服务队伍,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同时,各街道社区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社区网格QQ居民信息平台、2212345居民热线服务、一键式呼叫服务、社区网络服务、市民卡服务等,为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东胜区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其实从2004年就开始了。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2009年东胜区实施“数字城管”工程,运行三年多以来积累了一些社会管理创新服务的经验。藉此,东胜区委、政府在2012年成立了东胜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以“服务周到化、联系普遍化、行为归属化、管理扁平化”为理念;以“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为目标;以“网格化、物业化、技术化、精细化”为内容,全社会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采用信息化手段之前,等很多社会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周时间,通过采用社会管理软件,五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在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问题上,效率大大提升。

社会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那么,何为“社会管理软件”?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能够体现并支撑社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能够提供完整、准确、实时的数据与信息,为社会管理机构和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业务辅助的软件产品或以之为核心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称之为‘社会管理软件’。”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介绍说,“社会管理软件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管理软件、群众权益维护管理软件、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软件、安全生产管理软件、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管理软件、社会治安防控管理软件、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软件和社区管理软件等。”

社会管理软件的市场进展

赛迪智库将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划归得比较宽泛,其中包含了社会组织管理软件(包括社会组织专用财务管理软件、社会组织信息共享系统)。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应该集中在一些点上,不能太过庞杂。无论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如何定义,从数字城管软件衍生而来的网格化社会管理软件都被认为是社会管理软件的核心内容之一。参与到这个领域里的企业包括数字政通、国研科技等。

从数字城管到社会管理创新

数字政通是做数字城管起家的。2003年,北京市东城区要在全国第一个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数字政通承接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后来成了国家重点示范项目,被中办、国办、住建部多次推广。这直接触发了住建部在随后的2005年~2008年连续三批在全国共选取了51个城市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城市。在这50多个试点城市当中,数字政通为其中的30多个城市建了数字城管系统,这为数字政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1个城市的试点成功之后,住建部呼吁全国有条件的城市都可以推广和实施数字城管。

数字政通的数字城管系统有十几大类的功能,从城市部件,小到灯杆、井盖,大到城市公用建筑、立交桥,到各种突发事件,包括流动人口、污染监测、交通疏导等,都会在系统中涉及,形成完整的监督、执法管理流程。其中,已经包含了一些社会管理的内容。

当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出现,相关部门要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社会管理领域,而网格化管理的数字城事管理理念又非常适合于社会管理。因此,数字政通就顺理成章地将数字城管的软件功能进行扩展,应用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开发了社会管理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政通的第一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是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提供网格化管理系统,这个项目是在2010年启动的;随后又在2011年建立了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2012年,社会管理的项目多了起来,截至目前,数字政通一共参与建设了7个项目,其中包含河南安阳、湖北荆门、广西鱼峰区等地市、区的社会管理项目。

7个项目相对数字政通一年做的一百多个数字城市管理项目来说,还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说明社会管理软件的市场已经进入萌芽状态,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虽然在数字政通内部将“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作为不同的软件产品分别进行研发,但在整个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来看,两者都属于社会管理软件的范畴。甚至在资本市场上,数字政通被投资者定义为政改概念股,认为数字政通的业务发展与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息息相关。

“今年前三季度,数字政通在经济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40%~50%的涨幅,”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鲁闽说,“有这样的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包括数字城管在内的社会管理软件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政府对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加了,市场需求越来越多,项目内容越来越丰富、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公司才会有比较好的业绩表现。”

从专项到集成

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科软也做了很多项目。“中科软除了做金融的客户之外,主要是做政务信息化。在我们的业务中,有40%与社会管理软件有关。”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介绍说,“政府有很多职能部门,比如财税、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我们认为,政府部门用来对内部服务的软件不属于社会管理软件的范畴,而对外、对公众服务的软件则属于这个范畴。”

“原来中科软做的政府职能项目都有一定的专属性,公安只做公安,质检只做质检,卫生只做卫生,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提出之后,项目之间有了一定的集成性,需要信息共享,要制定数据的交换格式,制定标准,这是未来的方向。此外,政府服务公众的水平也要提高。这些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循序渐进地做。”

对中科软来说,过去的项目是分项去做的,针对社会管理软件概念的提出,中科软会将相似的软件产品进行梳理,重新归类和定义软件产品。左春认为,社会管理软件的概念出现之后,政府部门会更多关注这个领域,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会有所增加。

从纵向到横向

做社会管理项目,太极公司的优势是从上往下延伸,而不是从基层做起。“我们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与公共安全、卫生、民政等有关的系统,国务院应急平台、平安北京顶层设计、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民政部低保系统就是太极在做,包括北京市奥运安保(警务)指挥系统;二是电子政务领域,与服务群众有关的项目。具体说比如智慧北京的顶层设计、北京市政务资源交换目录、北京市物联网支撑平台等,其中牵扯到数据交换,牵扯到政府的联合审批,因为这其中都有为基层群众服务的问题。”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海东介绍说,“虽然太极做的项目大多是纵向的,但最终都会向下、向基层延伸,比如公安系统会延伸到派出所,政府系统也许会延伸到居委会。社会管理软件是面向基层的,横向连接的,所以怎样将纵向的系统与横向的社会管理软件相对接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如果基层的数据采集上来了,但是无法跟上面的垂直系统对接,那这个系统也不好使。”

太极公司正在做北京、重庆、广州等城市的智慧/平安城市项目,数字/智慧城市的设计其实有很大一块就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这是太极公司目前比较重视的潜在市场,太极公司内部也叫做“数字社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公安、民政、卫生等系统,一个城市也许就能卖一套;但每个城市社区、街道办的数量是庞大的,因此社会管理软件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社会管理软件面临的问题

在社会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与产业化资源分散。

安晖认为,无论是政府应用,还是企业研发,目前都还处于自发阶段。企业未将社会管理软件作为单独产品体系和发展的重点,只进行了初步研发;地方政府很少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只是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性采购或委托当地中小企业进行开发,无助于产品体系的建立。

数字政通邱鲁闽认为:“现阶段,社会管理软件项目小而散,如何找到比较合适的客户——主管这件事的人就不容易。即便找到了,他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另外,基层单位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也不高,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这都是社会管理软件推广的难题。”

“这个市场前景比较好,但是项目主体比较分散,项目规模也比较小,所以这个市场会怎么演进目前还看不太清楚,”太极周海东说道,“我不太认为会形成一个铁板一块的统一市场,几家大企业全部垄断,可能会有众多的中小型方案商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

产品功能性能参差不齐,产品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对社会管理软件还缺少统一的功能、性能规定与标准,加之相当多的地方是委托企业进行定制化开发,因此不同产品在功能、性能方面差别较大,既不利于社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更大区域内社会管理工作的统一开展。”安晖说,“目前的社会管理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多仅限于信息的采集、存储、查询功能和业务处理,尚无法支持多源信息整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数据分析挖掘、网络信息跟踪分析等需要,难以满足对社会管理工作更高更新的要求。”

牵涉部门太多,协同工作有障碍。

“社会管理软件的应用推进在名义上是经信委主导的,但是牵涉的部门太多了,有市政、公安、综治办、流管办、司法局、局等,主导部门推进也很难。加之当前各层级政府部门使用的软件不一,社会管理软件接口不标准,数据格式不一致,使得信息共享面临阻碍,产生了新的信息孤岛,难以满足跨地区、跨部门统一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缺少评价体系。

邱鲁闽认为与数字城管相比,社会管理软件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怎么评价一个社会管理软件项目有没有用?现在还没有特别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城市管理领域已经有了评价标准,比如城市管理问题每天的案件上报率、解决问题的平均时间、有效处理结案的数量,这是经过七八年的运转以后形成的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来评价社会管理系统带来的效果?这个小区怎么更和谐了?邻里的关系如何更融洽了?这些评价指标还有待于我们逐步摸索,逐步细化,提炼出评价的指标。”

策略和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管理软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对社会管理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统筹规划设计,引导社会管理软件发展。

社会管理软件的研发应用与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需要包括社会管理、软件行业管理在内的相关政府部门一道,加强社会管理软件业务需求和产业需求调研梳理,做好社会管理软件体系设计和功能设计,并从政策、标准、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社会管理软件的发展与应用。

丰富软件种类,打造安全可靠的软件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管理的工作内容日益多样复杂,对社会管理软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社会管理软件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企业与社会管理部门、机构加强交流沟通,结合业务需要开发更多更好的适用软件产品,并与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研发相结合,打造安全、可靠的社会管理软件体系和解决方案。

加强创新研发,增强社会管理软件功能。

一方面,面向社会管理信息海量化、多结构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多源信息整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数据分析挖掘、网络信息跟踪分析、工作流、业务流程迁移等相关技术研发,不断提升社会管理软件功能性能。另一方面,要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GIS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与社会管理软件结合,使之适应社会管理机构分散化、信息多源化、办公移动化等特点,支撑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

加快标准制定,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共享。

以加快相关部门单位和各地区间社会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畅通社会管理业务流程为目标,做好社会管理软件产品标准及数据标准的制定,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同时加快社会管理软件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定与应用,保证人民群众、单位组织的信息在受限范围内使用,保证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速应用推广,不断完善提高软件质量。

坚持应用和创新双轮驱动,在鼓励企业加快研发、不断提升软件质量的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区域)或部门组织开展试点示范,通过实践反馈增强产品的易用性、互动性,提升软件质量。

资源整合,提高产品企业竞争能力。

整合市场和产业资源,支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研发高质量的社会管理软件,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政府采购方面,应逐渐淘汰功能不强的定制化软件,采用基于统一标准的品牌软件产品。

篇4

一、完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后,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工作上依靠并关心退休人员;二是责任到位,建立健全管理服务责任体系,对一些伤、病、残、孤等特困退休人员,建立包干联系责任制,平时及时走访慰问,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困难;三是服务到位,退休人员进入社区管理服务后,因此,我们坚持做到“三上门”、“三必访”,为退休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

二、强化基础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建设

我们将退管中心转入的退休人员进行编号,建立基础台帐,同时在转入社区后对退休人员全部上门走访,走访率100%,了解人员基本情况,对接收的退休人员实行了信息核查制度,并发放管理服务证.并将其填入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信息库,从而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遵守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水平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积极、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努力做到“三心”——暖人心,得人心,知人心。及时向他们宣传解答劳动保障方面的政策,让他们了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我们的服务内容.除对社区退休人员基本走访外,还分别对70岁以上高龄和孤寡人员每3个月进行上门走访1次,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情况,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及时讲解和解决.

四、大力开展退管活动

计划在年度开展退休人员端午节包粽子活动,在重阳节来临之前举办一次退休人员重阳节座谈会,继续组建退休人员老年舞蹈队,参加各项退休人员活动,让退休人员过一个丰富的退休生活。

五、完成其他上级部门安排的事项

篇5

一、引进人才,落实人才强区战略

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工作中,他紧扣区实际,积极调研、果断引进,为区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一是深入实际调研。为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区实际,达到用人单位满意,他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全区11个镇、街道,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办法,进行调研,先后发放各类问卷3000余份,召开座谈会30余场次,切实摸清了各单位的人才需求意向。二是科学实施招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科学制订招聘方案,采取笔试、面试、政治考察、体检等办法,面向全国高校,从5000余名应试者中,招录优秀人才361名,是近几年来全区一次性引进人才最多的。三是积极主动服务。为使引进的人才融入工作,为我所用,他提出了“以服务拴人心、以服务促成才”的工作思路,积极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各种服务,帮助解决了住房、看病等实际问题110余个,为他们服务区、建设区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统筹城乡,促进群众就业创业

工作中,他努力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就业政策,开发公益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开展技能鉴定、争创充分就业社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先后发放再就业补贴资金30余万元,为73名下岗失业人员和24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提供了小额担保贷款1455万元,为1744名就业困难对象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开发公益性岗位1314个,培训城乡劳动者5628人;开展了16个工种1251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有力地提高了辖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2008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62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6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2860人,完成再就业培训4680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721人,劳动保障示范社区创建率达标率90%以上,64个社区达到省定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实现了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4%,远远低于市定目标4%。

三、扩大覆盖,完善居民社保体系

工作中,他以扩大社会保障工作的覆盖面为抓手,推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扩大社保工作在学生中的覆盖面。投入97万元,对中小学生参保进行补贴,免去了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每人18元制卡费,减轻了家长的负担;针对学校怕担风险,嫌麻烦的实际,在学校设点办理,方便了学校。在这些措施地推动下,区中小学生参保人数名列全市前茅。二是扩大社保工作在老年人中的覆盖面。为实现居民“老有所养”,他带领全局同志,采取深入宣传、上门服务、集中办理等措施,为8358位老人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登记。三是扩大社保工作在破产企业退休人员中的覆盖面。为使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病有所医”,他带领全局上下,深入企业、厂矿、社区进行走访登记,采集信息。目前下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就绪,年内可望享受到医保待遇。四是扩大社保工作在在职干部职工中的覆盖面。积极筹措资金100万元,在全省首家实现全市医保联网,使区近万名干部职工持医保卡可在全市医院药店看病、购药,充分享受全市优质的医疗资源。2008年。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缴费职工人数3100人,征缴金额4723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累计参保职工达1738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03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54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3万人。

篇6

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头雁”、“火车头”作用,积极在深化认识、深入调研、统筹调度上表率示范,推动以上率下、形成合力,全县形成“党政领导带头谋改革、部门乡镇合力抓改革、社会各界参与助改革”的良好格局。

率先突破树典范

2014年,印江自治县坚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重点在创优返乡创业环境、推行并联审批、规范自由裁量权、实施整村脱贫上先行先试,实现率先突破。

倾心构筑创业就业“雁归巢”。全县按照“引雁归、留雁驻、助雁强、推雁飞、让雁领”的思路,探索建立“雁归工程”新机制,出台系列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发放雁归人员创业贷款3500万元,开展雁归人员创业就业培训3200人次,塑造了新业乡田华忠、中坝乡陈仁杰等雁归创业带富典型。

精心制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具书”。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规范行政”要求,在“法治印江”建设上改革创新、率先突破。对照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和裁量事实,把30个行政执法部门的3086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逐一进行细化、量化成8047种违法情形、8047种处罚基准,汇编成6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工具书”。通过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强化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推动各执法单位按照“工具书”对号入座、规范执法,有效杜绝了办关系案、罚“态度款”等行为,最大限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力助推了依法治县工作,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科学绘制并联审批“流程图”。对全县32个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甄别,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58项。对全部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流程再造,逐项设计流程图示。投资类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从原来的至少50个工作日压缩为最多15个工作日,审批项目涉及的申请条件由800多项减少到435项,最大限度压缩了流程和条件,提升了行政效能。

聚力打造整村脱贫“样板村”。 全年共整合各类资金2435万元,集中打造了17个试点村,以峨岭镇大石村为代表的首批“整村脱贫”试点村正逐步向小康村迈进。

经济起跑加速度

印江自治县坚持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围绕“三措并举”、“四化进程”,着力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特色城镇等领域改革上下功夫。

以现代农业转型为方向做大主导产业。按照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围绕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仓促物流、市场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专门招商,先后引进梵净山翠峰集团、增荣茶叶机械制造公司等龙头企业落户茶叶示范园区,总投资达7.5亿元。在木黄镇建设涵盖交易区、物流配送区、保鲜仓储区、综合服务区的食用菌交易中心,形成完整的供应链。2014年全县共种植食用菌7000万棒,实现产值4.5亿元。

以创新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产业高地。创新经开区建设、招商、运营和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招商引资企业物流运输补贴试行办法,为园区内从事鞋业生产、电子产品、服装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物流运输补贴资金200万余元,有效助推以广东海威特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凯奇、洲联等8家电子企业落户,预计可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以城镇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的城镇规划模式和小城镇“五个一”建设模式,将农村纳入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实现城镇规划高起点、城镇建设高质量、城镇管理高水平的“三高”目标。

以激活市场经济为支撑突破发展瓶颈。助推国有控股公司做强做大,组建城投集团公司,名下注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科辉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美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3个子公司,兼并县建筑公司,整合专项资金注入城司,增加了公司资本金和现金流量,提高了公司在银行的信用等级和贷款承载力。

回应期盼顺民意

印江自治县坚持把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症结问题、瓶颈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要改革内容,通过解决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

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明确选人用人“风向标”。围绕“不唯分、不唯票、不唯GDP、不唯年龄”的选拔干部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探索“五选、五不选、五比选”的用人导向。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降低重大决策风险。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规划建设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和风险评估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窗,派工作人员进驻,负责风险评估的咨询、指导、初审和备案工作,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

成立第三方调解机构化解医疗纠纷。针对医患纠纷越演越烈,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问题,成立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医疗专家库和法律专家库,落实办公阵地建设,抽调专门人员进驻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医患纠纷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2%。

职能转变增效能

印江自治县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提高工作效能和加快工作节奏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推进乡镇体制机制转型升级。在17个乡镇成立规划委员会,统一指导、协调、监督乡镇规划管理工作,推进乡镇建设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实行“区办合一”,将新寨乡小云、黔溪等5个村和朗溪镇大尧、张家等4个村划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辖。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升行政效能。以规范机构设置为关键,本着“相对合理”的原则,做到部分机构与职能的调整既符合上级要求,又满足政府工作的实际需要,将政府原来涉及的35个工作部门精简优化为24个,形成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职责,增强政府执行力。

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群众零距离。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构成相似”的原则以及区域面积和人口密度,把位于县城区的城南、城中、城北3个社区,科学划分为20个网格。整合资源在每一个网格区域内设立网格办公室,组建“一格八员”服务管理团队,实现社区“网格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的办事效率。

开辟致富新路径

印江自治县始终注重以改革促民生,统筹均衡配置城乡资源,创新低保、扶贫、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和效益。

探索“两项制度”衔接完善民生之依。17个乡镇各明确1个试点村,以精准扶贫贫困户建档立卡审批数据为标准,对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衔接对象户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帮扶主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帮扶措施,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为主、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从县财政扶贫资金中专门安排每村15万元的“两项制度”衔接专项资金。

篇7

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完成了签状指标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浑河商务城和临空国际城”的战略构想,优化发展环境,为“一轴一线两带

三区”服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劳动保障事业工作思路

2011年我们将立足劳动保障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围绕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谐”,着力抓好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出主意、解难题,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树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为苏家屯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2011年工作目标

(二)就业技能培训操作规范,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60人;

(三)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50人,带动就业3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当年到期回收率不低于95%

(四)加强就业基础管理,启动实施《就业失业登记证》制度。年内完成《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换发工作,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享受“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全部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适应《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就业、失业登记全省范围内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确保统一软件的应用和本地区相关硬件设备的配备。

(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达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乡镇、村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率达到100%。

(六)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全覆盖;按照人社部关于建立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的要求,及时上传规定的数据信息和空岗信息。

(七)启动开展劳动监察“两网化”

管理工作

(八)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偿还率98%以上,不发生新的拖欠,全部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的长效机制;受理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九)企业职工综合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

(十)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不低于4030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低于38062人;工伤保险人数不低于677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不低于15800人。

(十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个人缴费记录见帐率达到100%。

(十四)调节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充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1、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做到统一样式上墙悬挂。健全平台业务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服务行为规范等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要求、办事时限、承办人、负责人、咨询电话等。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投诉。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基础数据,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农业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参保人员、企业退休人员、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等现有台帐和数据库,研究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提高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2、以大项目为依托,扩大就业渠道。

依托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继续盯住我区新项目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库与岗位信息库、企业招用工与劳动部门兑现优惠政策有效对接,努力实现在项目立项、开工、竣工的同时,签订用工协议、上岗培训协议和劳动合同。提供优惠用工政策和跟进服务,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求职就业,主动为重大项目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就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投资项目拉动就业的效应。预计一季度实现实名制就业完成2900人,其中城镇实名制就业1550人,农村转移输出13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3、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围绕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政策带动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通过给予创业补助、给予创业培训补贴、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创业载体发展、继续延伸就业载体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带动更多

人就业。一季度预计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10人,带动就业60人。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扩大宣传渠道,加强对新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深挖现有资源,不断拓宽再就业培训人员覆盖面。加强与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联合,增加培训种类,不断提高失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定单式培训服务,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按照项目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有的开展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为重大项目提供适合专业的人力资源前期培养和储备,提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层次。一季度预计开办培训班2个,培训9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436人。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1、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我们将继续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各项措施,特别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扩面工作的重点,对有扩面可能的单位进行集中扩面,继续深挖潜力。充分利用基层社会保障平台,对辖区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帐,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动扩面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适时根据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措施,调整政策,使此项工作更加完善规范。一季度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征缴达到800万元。按照区政府指标提出的任务指标不断扩大医保范围,预计一季度全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846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不低于38062人。

2、做好被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目前我区被征地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造成就业率低,没有收入来源。我们将针对他们开展实用的技能培训,适时组织培训,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3、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制度的落实到位和紧密衔接,切实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三)、构建和谐劳动

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实现“网格化网络化”建设。

抓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重点做好用人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做到网格内用人单位数、职工人数、合同签订、参保缴费及工资支付等情况“五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2、劳动争议仲裁全面推进“实体化”建设。

以实体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提升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尤其是建立健全多渠道、开放式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按照“以调为主,以裁为辅”的原则,努力谋求和谐仲裁的社会效果。调解仲裁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0%以上。

3、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

加强农民工维权中心建设,与各部门联动,加大对欠薪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环境。完善农民工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善待、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管理,实现电算化管理。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

四、下阶段工作举措

2011年的我局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努力完成好一季度目标过程中,要积极规划二季度重点工作,保证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平稳的发展。

一是围绕今年中心工作,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严格执行用工登记备案制度,坚决取缔私自招用工行为,主动加强与大中型企业沟通联系,及时做好区内大项目用工的信息收集,搞好用工对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专业性招聘会与综合性招聘会相结合、城镇安置就业与农村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篇8

(一)制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

1、积极推进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根据《省人民政府政府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贯彻意见》。通过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就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等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截至10月底,我区新增就业岗位5527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5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09%;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0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43%;免费职业介绍221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了解返乡农民工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局3月份分别在返乡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清水街道富强村和联盟村举办了两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专题座谈会,对他们所提出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为转变部分待业人员的就业观念,我局于4月份分别在官陡街道和清水街道举办了两场“***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指导讲座”,积极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

3、多渠道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双向选择平台。今年以来,我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场。在***区两院广场举办了“***区20**年新春大型专场招聘会”;**街道分别组织了两场“迎新春”招聘会;官陡街道举办了“春风送岗位”招聘会;湾里街道分别举办了“迎三八,送岗位”招聘会和“失地农民专场招聘会”;清水街道举办了“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在新奥文体广场举办了“***区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8场招聘会共联系了14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服装加工、机械制造、市场营销、保洁绿化、家政服务、企业管理等6900余个就业岗位,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达4490余人。

4、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为帮助创业人员增强创业信心,提升创业能力和理念,减少创业风险,上半年我区共举办11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有志于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330人,在全市率先完成年初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我区在**家苑又新建了一条创业街,以满足创业需求。该创业街总投资170余万元,建筑面积约3000㎡,一期50间门面房已交付使用,二期25间门面房正在招租。这些门面房将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入驻创业,并享受房租费、水电费补贴,3年内免缴物业费、卫生费、治安费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5、全力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为个人创业和企业融资提供贴息政策。为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帮助企业走出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困境,截止10月底,我区已发放23笔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共计115万元;对12家企业2465万元贷款进行了贴息认定。两年内对上述2580万元贷款约贴息150万元,累计完成市下达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的215%。我区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贴息政策,为辖区内个人创业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统筹城乡就业,认真做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管理工作。为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区对失业登记人员及时发放了《**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录入我市就业管理系统。有利于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全面的就业帮扶和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截止10月底,我区已发放《**省就业失业登记证》1555本。

(二)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1、五大保险保持良好的扩面态势。五大保险参保良好,参保人数都有一定增长。截止目前,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27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63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5267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5069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24386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83万人。各类保险均完成了市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

2、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落实好此项工作,我局早谋划、早实施,于5月12日召开了我区城镇居民医保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同时印发了5万份参保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及参保医保卡。要求以社区为平台,广泛宣传,简化程序,方便百姓,使城镇居民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9.83万人。

3、认真开展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补贴资格认证和调标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补贴待遇发放管理,堵塞虚报、冒领漏洞,防止基金流失,我局从2月10日至3月10日对全区领取基本养老补贴待遇的5897名被征地农民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资格认证工作。为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区建立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对年老体弱、患病及行动不便的人员,派人上门办理了认证。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确保不漏一人。对认证审核后合格的人员名单及时张榜公示,其中5747通过了认证,有52人未参加认证,对98人死亡及其他情况进行了核减,确保了基金安全。对享受遗属补贴人员进行清理,对16名不符合政策人员进行核减。

有条不紊地完成了6589名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调标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由每月158元提高到168元。

4、认真开展退休人员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进一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为准确掌握退休人员信息,确保对退休人员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我局从上半年开始对全区12384名退休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息采集和核对工作,现已对11567名退休人员进行了信息采集与核对。并将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基本信息库已经全部建立,并建立了患重大疾病、高龄、特困退休人员档案,为其提供专门的生活帮助和慰问活动。为方便与退休人员联系、沟通,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我区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化管理联系卡,做到了“一人一卡”。目前我区已有6个社区被授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示范社区。

5、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督查力度,认真开展外伤医保病人的调查核审工作。我局通过不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现场检查,规范和整顿了2家医疗机构,要求严格按照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程序操作。同时,为了方便清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就近就医,经过现场调研,经报市局审批通过了王拐卫生院、仁济医院纳入***市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年度内对96位外伤或有疑问的参保病人进行调查,共查出4人不符合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条件,不予支付。

(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

1、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为使企业违法违规情况早发现、早处置,努力推进监察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作用,使简单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实施网格化监督,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控,动态掌握企业的用工状态,从而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截止10月份,我局累计受理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71件,为758名劳动者挽回拖欠工资、社会保险费等各类经济损失达124余万元。

2、进一步拓展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将劳动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把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强化基层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不断健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争议处理调解网络,各街道已全部建立社区(村)基层调解组织,将劳动关系矛盾和劳动争议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截止10月底,我局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0件,已结案104件,16件正在办理。

3、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程序,提高认定工作质量。我局制订规范了工伤认定相关办法,依法规范操作程序,严把工作质量关。同时,针对我区工伤易发的重点地域、企业、行业、人群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加大工伤保险条例的宣传,探求工伤预防及善后处理的办法。截止10月底,我局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60件,作出工伤认定137件,不予认定2件,其它均在办理过程中。

4、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今年,我局工作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范,明确了“分级管理、归口办理”的工作原则。截至10月底,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0余件,均已办结,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其它工作

1、政务公开,网上公布5类保障人群名单。为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公开、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我局对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人员、领取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人员、新参保单位和裁员10人以上单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鉴定名单等5类保障群体在区政府网站上定期进行

公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完成区劳动服务公司的改制工作。根据区政府会议纪要要求,区劳动服务公司资产于今年2月13日在区国资委的监督下移交给了区建司,债权债务的清理由区建司负责。对该公司职工公积金的缴纳违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一次性收回多缴公积金63520.8元。对另两位职工公积金违规缴纳问题,已通过本人申请在其养老金中按月扣回。目前,该公司的身份转换金和应补发的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改制工作全面结束。我局已将该单位自成立以来至20**年的所有档案整体移交给区档案局。

篇9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责任医生;医疗体制改革;健康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112-02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after health care reform, discusses on a series of the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difficulties of going to see doctors, the expensive on medication, and give the suggestions: such as giving better medical service, especially for family doctor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Family doctor;Medical reform;Health

2009年国家正式启动的新的医疗制度改革方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医疗体系最基础的单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对于基础病、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患者提供基础的诊疗服务。2013年,天津市将控制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纳入20项民心工程中,工程要求对3.2万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说明天津市已将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上议事日程,逐步使家庭责任医生担当健康守门人角色,将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家庭医生式服务是社区卫生在新医改背景下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1]。通过全科医生给予社区居民诊疗服务,使社区居民能逐步享受经济、适宜、连续、全程的健康照顾服务[2]。现就如何有效实施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制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

1 从社会角度,提高对社区医院的关注度

1.1 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软硬件投入,给予家庭责任医生政策倾斜

各级政府应当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3]。政府首先应尽量提高社区医院的硬件水平,这是开展一切诊疗工作的前提。在当今医疗水平飞速提高的情况下,各项检查设备和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重要依据,硬件设备变得尤为重要。其次,医疗环境也是吸引患者的因素,环境干净整齐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医疗秩序。除了硬件的投入,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是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给予社区医院工作人员政策倾斜:在薪酬待遇和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上给予照顾;医学高校增加对社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设置专业课程定向培养。

1.2 舆论宣传方面,加大对社区医院的宣传

居民对全科医生的认知明显影响到社会认同度,老百姓看病首选三甲大医院,不选择社区医院,给原本定位定收疑难急症的大医院增加了很多治疗基础病的工作量,而社区医院却无人问津。所以,除了要改善社区医院的条件外,宣传也很重要,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医院首诊,确实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再去。大力宣传社区医院的优势,特别是家庭责任医生作为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给予老百姓的方便和优质服务,如社区医院提供有关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的特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点对点的系统服务吸引老百姓前来就诊。

媒体也需要正面宣传,不仅使得医学生及其家属正确看待社区全科医生的价值,而且也能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全科医生拉近与居民的距离,赢得社会认可,提升社会地位,满足获得尊重的需求[4]。

2 医院主管部门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医院就医

2.1 改变就诊模式,引导老百姓首选去社区医院就诊的思想

先基层社区医院再二、三级医院,二者间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更合理地利用不同定位的医院发挥优势特色功能。制定由基层社区医院向二、三级医院转诊患者的优先诊治制度,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就诊。使老百姓逐渐改变观念,认识到社区医院的便捷性和必要性,接受家庭责任医生的帮助和服务。

2.2 加大对口帮扶的支援力度,提高社区医生的专业技术

由三级医院的优秀医生到社区医院出诊、带教,将精湛的卫生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下级医师,从而有效地提高社区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让老百姓充分认可。医院技术水平的高超是吸引老百姓就医最好的招牌和筹码。所以帮扶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选择,这项工作也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以防止工作只浮于表面,要有一整套考核评价机制约束。同时专家走出大型医院进入社区固定坐诊,可更好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5],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型医院的门诊压力,还能让专家走进基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3 提升社会保障(险)管理水平

为什么老百姓最大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因为现有的医保系统报销比例达不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一旦有需要持续治疗或病情较重的情况,患者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大量费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困难较大。所以应当适当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在就诊医院的报销比例上要有所差别,社区卫生院比例最高,三甲医院比例最低,扩大保险报销比例的差距,使保险政策向社区医院倾斜,在患者选择医院上予以导向。也就是要加强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政策之间的衔接[6],引导居民有问题先去社区医院就诊。通过政策实施扩大社区医院的医保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优势,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连续性的观察和治疗,也使社区责任医生走进家庭,工作能深入持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得以更健康地发展[7]。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切切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注重内涵提升,要大力引进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8]。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之下,大力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是应对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一种富有效率的服务模式[9]。

3.1 以预防疾病为主

作为家庭责任医生,应当为所辖区老百姓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查体,并予以记录和分析,减少疾病的发生,给予健康指导,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健康手册,做健康宣教,了解所辖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真正履行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和使命。

3.2 明确服务范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既承担基本医疗又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0]。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和康复患者采取预约挂号,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就医流程和环境。专门设立保健门诊,对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3.3合理设置,网络化管理

以引导群众正确的健康观为方向,立体构建科学系统的家庭医生宣传网络[11]。同时合理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按照地域划分网格,定岗定人定责,把人员及工作职能下沉到网格中[12],能够责任到人,不断激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将工作的重点放到实际的老百姓健康中去,能够更好地体现家庭责任医生的优越性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3.4 完善对重点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的服务

这项举措能切实解决部分老百姓看病难的困难,特别是目前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能解决患者就医不方便出行的大问题。这是只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才能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居民更加信任医生,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并尽早康复[13],还能够强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舒心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推动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制度乃至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

总之,健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能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14]。在现今医疗卫生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大事的形势下,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从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充分运用社区卫生医院的优势,只有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才能保障所有人员的基本健康,降低全社会的疾病经济负担[15]。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有适当的卫生制度和政策提供保障,有效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配合并应当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涉及老百姓这一民生的大问题,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老百姓的呼声,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制度、流程,这项涉及到民生的伟大工程必将获得全社会的推崇。当然,这同样需要你、我、他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颖,林伟良,杜丽君,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8(8):873-875.

[2] 贺小林,梁鸿. 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6):3-8.

[3] 孙清山,刘盛男,曹思奇,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8(8):19-20.

[4] 周杨,王碧华.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生,2010,13(7):697-700.

[5] 段其义,尹青,何晓娟,等. 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1):31-33.

[6] 代涛,何平,王小万,等. 我国卫生服务资源的互动与整合[J]. 卫生经济研究,2008,(8):3-4.

[7] 潘雪凤,朱月伟. 责任医生进家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47-948.

[8] 刘元凤,荆丽梅,娄继权,等.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13,9(317):20-22.

[9] 梁鸿.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政策探索[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6):1-2.

[10] 袁改霞.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7):4044-4045.

[11] 程敏,田军.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2260-2263.

[12] 沈玉槐,王越,张智慧,等. 社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探索[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912-3913.

[13] 陈启鸿,舒展,傅家康,等. 社区卫生服务不同服务提供方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1008-1010.

[14] 邓倩. 强化中医特色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9):973-974.

篇10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清工作思路,目标任务进一步得到落实。年初起,我局在充分总结2012年工作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固强补弱,坚持从“四个一”谋划和落实2013年工作任务。一是确立一个目标。提出并确立了今年城市管理工作“一实现六进一步”的目标。“一实现”:实现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六进一步”: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升;二是完善一个计划。依据县委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及《政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城管局2013年工作计划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安排》,将全年日常管理、监察执法、环卫保洁、市政建设和管理等四大项39个分项工作内容分解到各分管领导及责任单位,明确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三是强化一项措施。强化督查工作措施,继续推进三级督查机制,定期检查督导目标任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落实一项制度。即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把各单位的工作目标考评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制定出台《县城管局2013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考核采取千分扣分制,对各单位工作考核细则和内容进一步细化,大至重点工作的落实,小至街道的每个车辆停放和每处垃圾清扫都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和扣分额度,通过局监察部门每日专职考评,每季度小结通报,进一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优化队伍管理,自身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过硬的队伍是工作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们在重视加强队伍建设中,突出三个方面优化队伍管理。

一是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在抓好常规性理论政治教育的同时,通过利用局务会、职工大会等工作例会,把立足岗位,甘于奉献的思想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推行了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和“周五局长谈心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及时解决了干部职工在工作中遇到不良思想苗头。并结合一系列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新,扎实推进省级园林和生态宜居县城创建工作”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优秀城管中队和城管队员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立足本职,为城市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二是以作风建设为根本。继续保持军事训练常态化,进一步培养干部职工纪律、服务命令意识,并依据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精神,制定出台《县城管局关于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强化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从制度严明干部职工作风纪律,树立城管良好形象。

三是以城管文化为理念。文化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我们坚持把城管文化建设作为干部职工教育的主阵地,牢固树立干部职工“快人一步,先人半拍,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的城管精神,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三八妇女节、五一文体娱乐比赛和读好书、征文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内部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强推特色活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管理年活动精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全面推进活动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我县的城市管理机制

1.明确责任,完善方案。以县委办、县政府办的名义制定出台了《县城市管理年实施方案》,层层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将方案中“两项建设九项整治”90余项工作内容分解到各职能单位,明确各牵头和责任单位,制定完善了督查制度、定期调度制、责任分工和考评制度,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有力推动了活动的扎实开展。通过推动城市管理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相互推诿的局面,推进我县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城市管理年活动的宣传,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电视有影。通过县电视台创办了《城管之声》电视专栏,重点报道城市管理年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城市管理法规、曝光不文明行为等;二是报刊有文。利用《城管》简报加大对城市管理年活动的宣传,并将每期简报抄送至全县各单位,动员全县各单位参加和支持城市管理年工作;三是街头有标语。利用城区高炮广告、沿街建筑物、罗马旗杆广告栏、桥梁、交通护栏、沿街工地围墙等悬挂100多条宣传标语,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积极营造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立足本职工作,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县城市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深入巩固“治脏、治乱、治堵”工作,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重点,突出解决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立足本职工作,真正把城市管理工作融入到改善城市形象和服务群众生活当中,努力提升城市管理的服务水平。

1.推行网络化管理,市容秩序更有序。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行了网格化包干责任制,将城区分为6个管理区域,12个单元管理网格,明确每个管理区域设1个管理中队,实现了中队包片,小组包段,队员包点的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充分摸索城市管理的特点和节点,实行了错时延时制、节假日轮值制、夜间巡查制,不断强化市容秩序的监管,突出精细化管理。一是占道经营得到有效治理。取缔了主街占道经营审批项,拆除西华路、莲塘路、琴江路占道货亭8起,取缔沿街占道摊点和门店82起;投入30万元建成占地约2000多平方的东城临时农贸市场,将以往占道乱摆卖的蔬菜摊、猪肉摊、水果摊、早餐点200余个摊点引入市场,彻底解决了琴江东路占道为市的恶劣现象;按照“不扰群众,不碍交通,方便消费”的要求,强制取缔了县城居住区、公共场所12个占道夜宵摊点,并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在东城区近2万平方米的已征未建及闲置空地设立夜宵集中经营区。二是户外广告逐步规范。依据门店招牌设置“伸出一个面,下下一条线”的标准,已着手对城区6条主次街道的门店招牌设置标准进行逐个勘测,初步建立起城区各道路门店招牌设置规范活页汇编,真正让门店招牌审批标准做到有据可依;坚决取缔未批先挂、乱搭乱设户外广告的违章行为,今年5月,城管监察组织40名执法人员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先后拆除违章户外广告89起125块。三是强化道路秩序顺畅有序。今年3月和5月,县交警部门与县城管部门组建联合整治小组,分别开展两次声势较大的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连续整治时间达20余天,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查处车辆乱停放、“三超”车辆、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150余起,对交通违章行为在管理上形成高压态势,进一步改善了城区道路通行秩序。

2.加大市场化运作,环境卫生更整洁。一是继续扩充城区清扫保洁覆盖面。逐步将小街小巷、温坊工业园、琴江河约70万保洁面积纳入市场化清扫保洁范围,建立健全市场化清扫保洁监管和考评机制,落实12小时巡回保洁制,确保城区全天候保持洁净;二是不断完善环卫设施。先后投入14万购置共计100个分类式及广告式垃圾箱,更换一批受损的果皮箱,城区果皮箱设置实现全覆盖;三是强化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组建成立余土监察中队,实施跟踪管理,严格落实工地出入道路硬化和打围作业制度,加大了对超载、抛洒、违规运输处理建筑垃圾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共纠查余土运输污染200余起,处罚65起,从根本上减少了道路污染事件的发生。

3.注重高品质建设,园林绿化更宜人。今年上半年,我们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城区行道树种植和琴江公园绿化苗木补植等项目,通过更换补植沿线死株、缺株的行道树及对景观公园进行多品种搭配密植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为提升城区园林绿化管护水平,今年起,我们将新移交的城南入口景观公园、市民公园、琴江公园等13万平方米的园化绿化养护工作承包给专业园林绿护公司,通过实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达到养护效率、养护质量和城市绿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4.坚持人性化服务,市政管护更细仔。围绕方便群众,安全出行的要求,注重工作细节,防渐杜微,及时修缮受损的市政公用设施,大至受损道路的改造,小至河堤护栏的修复,避免群众出行发生的安全隐患;针对今年强降雨频繁发生,实行夜间不间断巡查,认真做好城区防汛排涝工作,及时疏通城区下水管道。今年以来,先后更新维修下水井盖80余处,交通及河堤护栏32处,新修复受损大理石人行道及机动车道路路面1000余平方米,路沿石1500余米长,疏通下水管道5000米长,总投入维修资金达10万元。

(五)强抓重点工作,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1.创园工作有序推进。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作为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年初起,我局早着手、早谋划创建工作,通过县政府办名义制定出台了《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园工作职责和分工,积极动员各单位参与创建工作。上半年,我局依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聘请交大园林专业设计公司,修编完善《县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总结我县创园工作成果,我局经多方努力,聘请电视台制作创园影象专题片。

2.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招商引资奋战60天”活动要求,我局通过多方牵线搭桥,及时把握优势,找准突破口,内引外联,积极宣传我县的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介、洽谈和引进项目。今年新引进“县利瑶服饰织造有限公司”,于1月份鉴定投资协议,注册资金300万元,3月份开始运行;引进“县百昌服饰织造有限公司”于3月份鉴定投资协议,注册资金100万元,投资总额2000万元,5月份开始运行。对已引进的企业,严格执行县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做到以法规政策规定办事,热心服务企业。今年5月,我局在得知欣盛制衣有限公司因制衣设备储气罐未安装而影响企业生产后,主动为企业联系宁都县一家安装公司为其安装设备,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3.“三送”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用心解民意。今年4月,我局组织15名“三送”干部开展为期一星期的集中走访活动,及时与他们建立帮扶结对子,真正了解每名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及时掌握群众生活实际困难,进一步增进干群关系;二是真心送温暖。积极开展春节、端午节走访慰问活动,先后局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余户,送去慰问金及物资1万余元,并为良溪村全村480余户发放价值约2多万元的蒸锅,真正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三是用心送服务。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努力协调解决。上半年,通过“三送”工作队的努力,解决了驻村农保、医保、小额贷款、低保等诉求8起,用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部分城市管理工作仍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存在多头管理、人为分权的问题,往往是“好事大家争着管、难事没人管”,大城管格局还未完成形成,个别部门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工作协调等机制,工作效率需加强,协同合力不够。

二是建设资金投入不够。受本县财政收入的限制,用于农贸市场建设、停车场、园林建设和维护、交通设施、环卫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资金和经费投入少,影响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完善。

三是商业网点规划布局不合理。县城规划区功能划分不完善,布局不合理,部分商业网点规划执行不到位。如:建材、餐饮、物流、汽修汽配、汽车美容等,直接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四是管理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如园林绿化设计、市政工程预结算、行政执法等专业人员比较紧缺,执法管理力量还较弱。

五是广大群众公共意识有待提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较大部分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公共文明意识仍较淡薄,乱扔乱倒垃圾、乱占道、乱摆卖、破坏市政园林设施和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拓宽服务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城管热线电话的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意见征询活动,积极收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