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6: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空间结构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空间结构论文

篇1

关键词:空间结构结构艺术

一、前言

当世界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就可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活动空间的不断改善与扩充。远古伊始,人类或挖洞穴居、或构木为巢,仅是为争取胜一个生存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懂得运用各种材料建造出更牢固、更舒适的空间。从古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到当今英国正在兴建的“千年穹顶”,其直径由42m扩大到320m,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20世纪人类的活动更加走向开放,人们已不再闭关自守,而是不断扩大国与国、洲与洲以至全世界范围的交流。这种需求必然会影响人类建设的格局。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体育比赛无异是一种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因此,奥林匹克体育竞赛馆、世界杯足球比赛场……就在世界各地堀起。学术、文化、艺术与商业上的交流促使一些大城市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会议展览中心,此外,各种临时性与永久性的博览会,也要求提供上万平方米的面积。为了进行交流,人们要更多地乖坐飞机旅行,20世纪是喷气式客机的世纪,因而大规模的候机大厅与飞机库就在本世纪诞生。这些建筑都有毫无例外地要求一个大的活动空间,因而跨度大、自重轻、造型富于变化就成为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有时还要求所围护的空间能够随时开启与闭合。纵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三维的空间结构是最能满足以上要求的,往往成为众多结构方案中的首选。[1、2]

在人类古老的建筑中早就已经出现了空间结构的痕迹,例如我国半坡遗址的居屋就是一个原始的空间骨架,而北美印第安人从他们始祖继承下来的棚屋,其以枝条搭成的穹顶与现代网壳则有惊人的类似.其后,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所出现的教堂建筑,以砖石构成的穹顶虽然又厚又重,但在某种程度上仍体现了空间作用.然而现代空间结构的出现,应该从20世纪初期兴建的钢筋混凝土薄壳算起,这应该道德归功于先进建筑材料—钢铁与混凝土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百废待兴,大量的建筑使空间结构走向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50年代后期以杆件组成的空间网格结构崭露头角,其中平板形的称为网架,曲面形的称为网壳.这种结构的杆件以钢、木或铝合金制成,通过节点组合成网状结构.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以受拉来主要受力特征的张拉结构,起初有以钢索承重的悬索结构,其后则有以合成材料制成建筑织物来受力的膜结构.就结构自重而言,从砖石穹顶的6400㎏/㎡减少到膜结构的10㎏/㎡,说明了建筑结构飞跃的进步.因此,空间结构已成为本世纪建筑结构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发展领域之一.

空间结构建造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建筑技术的水平,一些规模宏大、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大型空间结构也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与机场的大规模建筑中采用了不少引人注目功能的要求.集中反映了当今的世界潮流,下面拟就体育建筑中采用空间结构后些典型工程加以评述,并对中国今后空间结构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二、当代工程进展

体育建筑一直是空间结构应用的广泛领域,其中网架又是在早期建造得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6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育馆采用的网架结构启发下,中国用自己的力量设计与建造了首都体育馆.当时加州大学体育馆的尺寸是91m×122m,采用正放四角锥网架,而首都体育馆的尺寸则是99m×112m,采用两向正交斜放网架.这个大跨度网架的成功兴建大大推动了网架在体育建筑中的应用,此后一些省市的主体育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采用网架结构.1990年北京为亚运会所建设的13项大中型体育馆中,就有半数以上采用了网架结构,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近年来,可能由于平板型网架的外形过于单调,失去了建筑师们的偏爱.另外,由于计算机的迅猛发民展使曲面形网壳的设计与制作大为方便,因而在体育建筑中网壳的应用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穹顶几乎风靡了日本全国.

穹顶(dome)就其原意来说是一个半圆形的顶盖,而用网壳建造穹顶并非新事,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工程师施威德勒(Schwedler)就发明了一种肋环斜杆型的网壳,这种以他名字命名的网壳一直在圆形屋顶的建设流传。70年代美国休斯顿的宇宙穹顶(Astrodome)和新奥尔良的超级穹顶(Superdome)也分别以196m和207m的直径保持了多年的网壳大跨度记录。90年代这种穹顶在日本得到了振兴,其名称为被音译为“多姆”(卜-),其外形也不限制为圆形了。一些城市的体育馆都有被称为“多姆”,象大阪、名古屋、大馆、熊本以及札幌、仙台等地已建成或准备兴建的“多姆”就不下二来个。这种穹顶的特点是,不仅可以用作体育比赛,还可以用作多种文化活动与展览的场所,这正符合了人们要求交流的需要,同时在建筑与结构上也有所创新.

日本名古屋穹顶(图1)是当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网壳。该体育馆整个圆形建筑的直径为229.6m,支承在看台框架柱顶的屋盖直径则有187.2m,采用以钢管构成的三向网格.每个节点上都有六根杆件相交,采用直径为1.45m的加肋圆环,钢管杆件与圆环焊接,成为能承受轴向力与弯矩的刚性节点.由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穹顶的单层网壳(直径93.5m)在1961年的一次暴风雪后出现过倒塌事故,大跨度的单层网壳一直被视为.名古屋穹顶之所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与科研工作分不开的.在设计中曾对各种荷载情况以及抗震、稳定与施工过程中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大阪穹顶的中间部分是直径为134m的双层网壳,周围与宽16m的Y形钢框架相连接,形成直径为166m的圆形顶盖.整个网壳通过受拉环支承在九层高的框架上.如图2所示,大阪穹顶在建筑上有一些特色,首先是在框架顶部建造了一圈作为商业与文化娱乐用的拱形“节日大厅”,宛如浮云环绕着穹顶.此外,穹顶上部的顶棚可以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譬如体育比赛时,顶棚向上升高,形成宽敞的空间,而举行文艺演出时,顶棚可以下调,以增强音响效果。

澳大利亚悉尼市为主办2000年的奥运会而兴建了一系列体育场馆[3].其中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与用作球类比赛的展览馆采用了材料各异的网壳结构.水上运动中心的屋盖净跨67m,采用带拉杆的圆柱形网壳(图3).钢管杆件沿斜向布置并将推力传给边桁架,沿纵向每隔25m设一道加劲拱形桁架.这样形成的受力体系是:重力荷载由带拉杆的网壳拱肋承受,而稳定性与抗弯刚度则由加劲桁架提供.该馆的一个特点是奥运会期间可向外增设8000个座位,为此沿一侧纵墙设置了一榀净跨140m的拱形立体桁架,其斜杆用来悬吊网壳屋盖并防止拱的侧向压屈。

皇家农学会的展览馆在奥运会期间用作排球、手球与羽毛球比赛之用,包括一个直径100m的圆球形网壳与三个跨度为67m,矩形平面的圆柱形网.两个网壳均为单层,采用三角形网格.杆件为胶合木梁,两端以钢节点连接,可承受压力与弯矩.如此大跨度的单层网壳,稳定性是结构设计上的主要考虑,三角形网格就可提供较强的剪切刚度防止局部失稳.此外圆球壳采用较大的矢高一35m,圆柱壳则每隔3m6加设V形桁架相连系.胶合木梁的杆件稳定性则以固定在梁顶部的连续圆钢管檩条来保证。

由于建筑织物这一新型材料的出现,使膜结构逐渐得到了应用。当代日本的穹顶开始于东京的后乐园球场。这个直径204m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以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维持屋盖的安全。在此之间,美国的一些气承式空气膜结构体育馆曾多次发生事故。因此这个机械、电子与土建相结合的智能建筑多少消除了人们的担心,也使日本建设省下决心批准这种空气膜结构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然而,曾几何时,昂贵的运转与维持费用又使后乐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以致日本以后的穹顶大多采用空间网格结构来支承膜屋面。

位于日本雪国秋田“空中穹顶”建于1990年,当时是仅次于后乐园的大型室内运动场。建筑切取球体的一部分,长边为130m,短边为100m,高30m,采用骨架支承膜结构(图4)。屋盖的格构式空间拱系沿长向为空腹拱、沿短向为钢管拱,交点为刚接。沿长向还设置钢索,以便对膜面施加张力,从而在屋面上形成V形槽沟,使雪易于滑落。另外利用紧贴膜面的钢管拱作为通道,向其中送暖风,对屋盖起融雪作用。屋面膜材为单层玻璃纤维织物涂敷特氟隆。这是位于寒冷地区的体育馆采用大跨度膜结构的成功范例。同样位于秋田的大馆穹顶,其屋面也采用了V形膜面,但为双层,支承骨架则是胶合木拱。这个平面为卵形的网壳(178m×157m)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当地生产的木材,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穹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大跨度网壳采用了木结构,一方面是利用木材便于受压的特点,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绿色建筑”的潮流所驱使。

日本熊本公园体育场,不像东京后乐园那样采用全封闭的气承式空气膜结构,而是在主屋盖部分采用了杂交索加强双层气承式空气膜结构,其基本设计思想是使屋盖像浮云一样覆盖在大地上。双层空气膜结构直径为107m,中心部分设置了高14m的圆锥形钢结构中心环。中心环与周围的环状桁架之间由上下各48根钢索连接并覆盖以膜材,完工后向双层膜中加压,以保持其设计开头结构体系和双层空气膜的构成如图5所示。熊本穹顶是由传统的气胀式空气膜结构和车轮型索结构复而成。钢索不仅是作为膜的加强材料,也是主要的承重结构,形成了融合两种特色的杂交结构。

70年代,美国盖格尔总结了气承式空气膜结构的经验教训,在已故著名结构专家富勒创始的“张拉整体”(Tensegrity)体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以索、膜与压杆组成的“索穹顶”设计,荷载从中心受拉环通过一系列幅射状脊索、受拉环索与斜拉索,传到周围的受压圈梁上。这种结构成功地被用在1986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的体操馆与击剑馆上,其直径分别为120m与93m。其后索穹顶得到了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用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红鸟体育馆(椭圆形91m×77m)、台湾桃园体育馆(直径136m)以及佛罗里达的太阳海岸穹顶等工程其中跨度最大的是太阳海岸穹顶(图6),由于直径达210m,设置了四道受拉环索,为了满足棒球比赛的要求,屋盖倾斜为6°,最高点离地面68m,使空间符合飞球的射线。玻璃纤维膜材敷设在主结构的脊索与幅射状的谷索之间,后者将膜材下压并张紧,同时也便于排水。

美国李维也继承了“张拉整体”的构想,并采用了富勒以三角形为基础的屋盖体系,开始称为“双曲抛物面一张拉整体穹顶”,以后注册“腾星”(Tenstar)穹顶,其处女代表作就是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奥运会主馆—佐治亚穹顶。这个尺寸为235m×186m的拟椭圆形索膜结构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穹顶的上索网采用三角形网格,膜采用菱形单元以便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双曲抛物面。以后这种穹顶又用于阿根廷的拉普拉达体育场,平面由两个重叠的圆(直径为85m,圆心相距48m)组成,具有双峰的外形。两个腾星穹顶支承在看台顶部周边三角形桁架和中间钢拱架上。屋面采用22%透光率的新型织物,加上周边开敞和良好的通风系统,使得草坪得以生长。

在所有的体育建筑中,体育场可说是变化最大的,也最富有特点。最初的体育场不过是一片没有遮蔽的露天场地,周围设置了一些看台,以后勤部部分看台上加了挑蓬,其悬挑的跨度不过十来米。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不但悬挑跨度越来越大,覆盖的范围也发展到了全部看台,仅留下了中央的一部分露天比赛场。然而,体育场的发展并未到此为止,中间部分的顶盖还能做成晴天开敞、雨天遮蔽的开闭结构,以至体育场和体育馆之间已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了。

近代体育场的兴起首先要归功于世界杯足球赛,因为每次比赛都要在若干个城市的足球场上进行角逐,像1990年世界杯赛在意大利举行,就新建或改建(加盖)了11座体育场。其中罗马奥运会体育场原建于1960年,平面尺寸为308m×237m,改建时采用了以幅射状索桁架与受拉内环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悬挑跨主工业区50m。新建的巴里足球与田径场则以成对的悬挑箱形钢拱作为承重结构,最大悬挑跨度为26m。两者都采用涂敷特氟隆的玻璃纤维布作为屋面。

此外,世界上一些主要城市也都需要一个达到国际标准、观众席在3万人以上的体育场。正因为这个原因,香港在1994年对原有的露天下政府大球场进行扩建,将观众席增加至4万。由于现存的钢筋混凝土看台已不堪重负,在结构布置上另辟蹊径,即沿球场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来承担部分屋盖重量。拱与看台边梁之间架设曲线形立体桁架,其上铺以膜材,形成折线形屋面。钢拱跨度为240m,矢高50m,采用3.m5方形截面.立体桁架的跨度在4m0至55m之间,为三角形截面,高3.5m桁架之间设有谷索用来张紧膜材(图7).

作为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悉尼,理所当然地需要建设一座大型体育场,其设计规模为8万人,奥运会期间可扩充到11万人.结构布置类似香港体育场,也是沿长向设置两铰落地拱,跨度达290m,但看台屋盖则是采用了两片新月形的双曲抛物面网壳,这样的几何造型更美观,同时双曲面也能发挥其空间作用.钢拱为三角形截面的格构式桁架,最大高度12.m,每个网壳覆盖了大约220m×70m的面积,为双层铰接,最大厚度4.5m,网格尺寸为10m,网壳上覆盖以半透明的聚碳酸脂屋面板。

作为采用膜结构的挑蓬来说,以受拉内环、索桁架与受压圈梁相组合的结构体系是一种适宜的选型.1990年罗马奥运会体育场扩建,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为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原有体育场改建都采用了这种形式.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为英联邦运动会新建了一个10万人体育场,其平面尺寸为286m×255.6m,看台的挑蓬跨度达66.5m.和前两个体育场不同的是它的受拉内环做成双层,上下索之间以高18~20m的钢柱相连系,周围的受压圈梁则为Ф1400㎜×35㎜的钢管.在受拉内环与圈梁之间有36榀幅射状的索桁架,其上设置了带拉杆的钢管拱,拱与拱之间可形成马鞍形膜屋面,膜材采用了聚氯乙烯树脂,外加一层含氟高分子的保护层。

三、中国的发展水平与前景

自从50年以来,中国在空间结构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工程应用或理论研究方面均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网架结构的应用范围与面积已位居世界各国前列,像首都体育馆上上海体育馆这样万人级的体育馆仍是大跨度网架结构中的佼佼者,近年来网壳结构逐渐兴起,在体育馆建设中颇有取代网架之势。天津市体育馆的双层球形网壳,直径有135m,黑龙江速滑馆的主体结构采用由中央圆柱面与两端半圆球面组成的双层网壳,其轮廓尺寸为86.2m×191.2m.中国的悬索结构早在60年代即已起步[4],当时曾建造了直径94m的圆形双层悬索,用于北京工人体育馆.其后在安徽体育馆等工程上采用的横向加劲悬索体系,以及在吉林滑冰馆采用的空间双层索系,都体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相形之下,同属于张拉体系的膜结构,在中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最近建成的上海体育场马鞍形看台挑蓬,采用悬挑钢桁架覆以伞形膜材,是中国的第一个大跨度膜结构,虽然其技术与材料主要还依靠国外,但对中国膜结构的发展必然将起推动作用.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在制定空间结构技术规范的工作上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有关薄壳、网架、网壳、悬索等的规程与标准,有的已经颁发,有的正在编制,这些技术文件是中国在空间领域内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结晶.

展望未来,中国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阔步前进,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建设更多的体育、展览、会议和机场建筑.这将为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机会.经验证明,为了推动应用,相应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这些工作也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以冀空间结构不断获得理论储备[5].根据国外的经验,还有两个薄弱环节严重地影响着中国空间结构的向前发展,即结构形式和结构防护,必需及早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空间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形式的多样化.然而,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往往是被动地去满足建筑师所提出的建筑造型,而不是在设计一开始就主动地参与确定形式,这对于初始形状不确定的张拉结构就更不合理了,决定结构形式不仅要依靠设计者的直觉和灵感,也要更多地采用理性的科学方法.近年来在国外已出现了好几种“工具”可用来研究结构形式.

篇2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变量问题;控制措施

从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方面来分析,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结构设计的影响已超出总工程造价的50%以上;而从建筑结构设计周期来分析,其阶段的设计周期仅占总工程建设周期的20%,可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对总工程造价的影响有多大。就现阶段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来看,值得建筑企业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合理。

1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

1.1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基本概念。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程规划以及结构设计环节非常重要,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围绕核心,从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充分显示出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予以有效的施工方案实现施工顺利、成本合理的目的,这样对工程造价来说也能够提高控制能力。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满足建筑方案要求,确保建筑项目整体设计合理,以达到建筑工程竣工后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目标,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决策、设计等各环节投入成本的总额度。1.2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工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建筑工程中技术与经济两个元素从对立的走向转变成统一走向的过程,目的是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能力的同时,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在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成本投入环节非常多,在经过合理规划后,并取得决策确认,就可以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对工程造价的了解与分析,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影响关系非常明显,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影响率。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好坏的影响非常大。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变量问题

2.1工程造价机构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就当前建筑项目设计中,结构设计环节至关重要,相应的工程造价结构配置也需要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而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结构造价控制机构配置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总工程造价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处于平等关系,甚至还有很多建筑工程中对工程造价部门的存在不够重视,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与执行部门,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权限与独立性问题、部门地位问题、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导致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居多,就拿独立性问题来说,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极容易发生后续工程造价的问题与误差,导致资金投入过大,浪费情况居多,不合理利用成本现象普遍,最后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加大的问题。2.2控制造价环节缺乏执行力所引起的变量问题。执行力是一个任务是否能够有效完成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其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也一样重要,而现阶段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执行力严重缺乏,部分建筑企业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也没有意识到造价控制的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总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上仍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不具备科学性,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也不够认真,造价控制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待审核与验证,进而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2.3缺乏准确的目标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环节中工程造价过程缺少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控制重要因素,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意味着工程造价控制处于盲目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级不负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施工企业在确定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目标时,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目标,不能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对工程造价目标的一致性十分不利,降低后期施工工作的完成效率。

3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制定一个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一般是采用制定方案的初步估算来制定所谓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的初步目标,对于包含具体技术设计的建筑工程将使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对于没有具体技术应用的建筑则可以不经过修改直接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3.2完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是有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需要保障已经制定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要完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整的执行下去,其次要建立一套合理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奖惩分明,最后是要明确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各阶段的目标和具体责任人,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最有力的保障。3.3合理选择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采用价值工程的数据信息来对工程价值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使用限额设计的方式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规范化。尽管限额设计的方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在设计阶段的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管理以及设计概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者运算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合理性。3.4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数字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十分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数字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了无限的上升空间,要合理使用现在互联网中庞大的信息资源,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研究专门的工程造价控制的计算机软件仍是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方式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数字化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必然会提高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质量和控制效率。

尽管各大施工企业都具备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定的问题,要加强行业交流和技术水平的探讨,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科学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聂鸿魁 单位:秦皇岛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篇3

本文就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t has fast construction, good quality, seismic performance advantages, but du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gligence of quality problem also it is often see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reinforced concrete honeycomb, surface voids, displacement; void, exposed reinforcement;The frame structure quality problems causes and hazard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 Key words ]: concrete; frame; problem;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节点处梁端部钢筋过密

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 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握裹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

1.2 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

1.3 梁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梁上部形成通常裂缝。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4 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 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 25mm和 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

1.5 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筋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起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梁瑞部位的钢筋数量;

1.6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受力钢筋尽量均匀布置,保证钢筋间距满足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多肢箍的梁中,一定要先确定主筋的位置,再根据主筋的正确位置来确定箍筋的几何尺寸。

2、钢筋位移

钢筋位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墙板双排钢筋有效间距缩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墙、柱竖向钢筋整体偏移,造成上层结构模板、钢筋施工困难、楼板上层负加筋水平间距偏差过大等问题。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或马镫铁)厚度尺寸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施工中可在市场购买成品或现场预制,垫块(或马镫铁)应按规范要求的间距均匀地安放在受力主筋上,并加以可靠的固定。

(2)为保证墙板双排钢筋的有效截面,一般设计中都设有梅花形布置拉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牢固。

(3)在剪力墙模板支护时,应设置贯穿墙板的水平短撑筋,墙板上、下口各设一道,中间部分根据墙板高度、宽度增设,撑筋间距不大于1m为宜,撑筋长度等于墙板厚度,与墙板双排主筋点焊固定,以固定墙板筋的间距、位置并可兼作混凝土墙支模板时控制截面尺寸之用。

篇4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篇5

>> 多中心结构:我国特大城市的未来形态 我国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研究 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举措 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生态文明视野下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优化 未来的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理论探讨 “两规”协调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划定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路径研究 特大城市的门槛 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提升金融辐射力路径选择研究 我国特大城市CBD建设投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研究 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 美国特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启示 “减量发展”:中国特大城市的新信号 建设重庆特大城市的几个重点 宝鸡建设特大城市的战略构想 特大城市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 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 乌尔帝国阿马尔辛王的贡牲中心结构和总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年7月2日。

Garreau J.,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 New York: Doubleday, 1991.

[美]爱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张莉:《尔湾:解读美国后大都市时代城市发展》,《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第3期,第80~84页。

[英]彼得・霍尔、凯西・佩恩著:《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罗震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孙斌栋、魏旭红、王婷:《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地理科学》,2015年第4期,第402~409页。

[美]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Fujita M, Ogawa H., "Multiple equilibria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nonmono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2(2), pp.161-196.

Lee B, Gordon P.,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46th Annual Meetings of the West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at Newport Beach, CA. 2007.

Meijers E J, Burger M J.,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0(6), pp.1383-1402.

孙斌栋、张婷麟:《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区尺度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13年。

孙斌栋、李琬:《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地理科学》,待发表。

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论争》,《城市问题》,2008年第1期,第35~37页。

孙斌栋、涂婷、石巍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海案例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第63~69页。

Bindong Sun, Zhou He, Tinglin Zhang, et. al. "Urban Commuting Duration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ation, forthcoming.

篇6

关键词: 满堂红脚手架 ;高空散装方式 ;主、副桁架 ;水平剪力撑安装

中图分类号: TU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由于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施工周期短等等优点,且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钢网架、钢屋架等大跨度空间结构技术的出现,过去露天的体育场地逐步被室内体育场馆所代替,从而使人们的体育活动免受天气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室内体育场馆也出现在了学校的基础设施中,本文主要介绍天津某中学体育馆工程练习场上空钢结构采光屋面钢屋架安装。

2工程概况

下面我们以某中学体育馆工程为例,深度解析跨度钢结构屋架安装技术,对大跨度钢结构屋架安装的特点和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讨论。此工程为地上两层建筑形式,首层层高 4.5m,檐口高度 21.8m,是一个集健身厅、网球馆、羽毛球馆及综合比赛大厅为一体的综合体育场馆,首层为健身厅,二层包括网球馆、羽毛球馆及综合比赛大厅。其中练习场综合比赛大厅为该体育馆最大场馆,建筑平面尺寸为 42×52 m,屋面采用钢屋架保温彩钢板采光屋面,屋面两侧沿 42 m跨度方向设置两条主排水天沟,屋面顶部沿 52m 跨度方向设置10条次排水天沟。钢屋架由6道主桁架、15 道副桁架和 28 个水平剪力撑三部分组成,主桁架采用 Q235-B 无缝钢管焊接而成,钢管截面规格主要为φ325×10、φ89~305×10,结构形式为两坡,副桁架采用 Q235-B 高频焊接钢管,截面规格主要为φ89×4、φ60×4,副桁架与主桁架采用高强螺栓成垂直方向连接,水平剪力撑采用φ20 圆钢制作,整个钢屋架支撑于比赛大厅周边框柱上,框柱柱顶预设钢埋件,钢屋架支座位于主桁架两端。屋面板采用 100mm 厚岩棉夹芯彩钢板材,屋面上设置全隐框采光天窗。

3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由于施工现场无整体或滑移吊装条件,屋架采用高空散装方式安装,安装操作平台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整个屋面系统的安装程序如下:体育馆练习场比赛大厅屋架支撑框柱施工、柱顶预设钢埋件―钢构件预制―主、副桁架安装―水平剪力撑安装―钢檩条安装―二次涂漆―屋面彩钢板安装―屋面采光玻璃窗安装―包角、披水、打胶施工。

4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4.1.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

根据钢屋架的结构形式,和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等等,施工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安装平台。满堂红脚手架既是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同时在主桁架安装过程中也起到临时支撑主桁架作用,脚手架的搭设形式必须通过设计计算。

考虑运动馆,体育场二层,满堂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一楼平板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了100%,下部钢管模板支撑已拆除,因此首层梁板是否能够支撑上部满堂红脚手架体需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钢屋架安装满堂红脚手架立杆对首层楼面产生的荷载为 2.65 KN/m2,而体育馆比赛大厅楼面的均布活荷载设计标准值为4 KN/m2,因此体育馆首层梁板能够承受上部脚手架产生的荷载。脚手架搭设施工中严格遵守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板按照支撑架体的平面尺寸满铺。

4.2主、副桁架安装

主、副桁架安装是整个施工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结构屋架安装的成功与否也体现在这个环节上。整个屋架安装过程中被视为相邻的两个主桁架副桁架,主桁架安装启动安装程序从一个侧面进入安装顺序。安装前,应复校框柱柱顶埋件轴线、标高各项数据,并标注在框柱柱顶表面上。柱顶埋件标高误差较大的采用垫平钢板找平。主桁架长 52 m,施工采用高空拼装法进行安装。相邻主桁架间副桁架采取加工厂预制,运至施工现场后吊装运至相邻主桁架间采用高强螺栓与主桁架固定方式进行安装。

主、副桁架安装应充分分析钢结构本身它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空间结构的优势,还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于预制和安装等特点,安装步骤如下:(1)采用塔吊将预制的主桁架组成钢管吊装至脚手架安装平台上;(2)安装主桁架支座:(3)将桁架下弦组成钢管点焊对接定位;(4)点焊安装连接桁架上、下弦且与下弦垂直的钢管;(5)点焊安装桁架上弦钢管;(6)点焊安装桁架斜撑钢管;(7)按照上述步骤点焊安装相邻主桁架;(8)在主桁架上焊接主、副桁架连接板;(9)吊装相邻主桁架间副桁架;(10)满焊主桁架各组成钢管接点;(11)点焊安装下一个相邻主桁架。整个安装过程按照上述步骤从屋面一端沿 42m 跨度方向顺序推进。施工中采用千斤顶调整桁架的水平、垂直度及同心度。在桁架的拼装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桁架支撑点的位移情况,保证网架的拼装精度。为消除桁架整体向下挠度,桁架拼装时每道钢管对接焊缝向上提 5-10%,以补偿桁架整体向下挠度。

4.3水平剪力撑安装

水平剪力撑采用φ20 圆钢制作,长度为 10 m 左右,安装采用分段加工现场对接焊接,焊接后进行纠直并对焊缝进行打磨。拉索结构预应力的控制对安装位置的精度影响很大,张拉过程中,整体的控制尤为重要,需用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两种交叉进行,从而保证安装位置的正确。同方向的拉索,张拉应力应保持一致,张拉时使用扭力扳手按计算值逐级施力。

5结束语

经过现场的精心组织体育馆练习场比赛大厅钢屋架安装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屋面板的安装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屋面最终安装完毕后很好的实现了设计使用功能,屋面防水、排水无渗漏现象。

参考文献

[1]刘佳坤,肖建春,马克俭.太阳辐射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2]张其林,陈鲁,朱丙虎,李大林.大跨度空间结构健康监测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1(04).

[3]沈欣欣,周满意.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简析[J]..科技资讯,2011(16).

[4]闫翔宇,陈志华.柱间支撑对大跨度空间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J].空间结构,2010(03).

[5]王帆,杨叔庸,肖德宝,等.索结构施工监控中的索力测试方法研究[J].空间结构,2010(03).

[6]赵基达,钱基宏,宋涛,等.我国空间结构技术进展与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结构,2011(11).

篇7

关键词:沈阳都市区;新城镇建设;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城镇建设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

1.1新城镇建设的发展

为满足城市空间的外溢拓展,新城镇的开发建设行为逐渐在城市化地区展开。城市在形成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出人口、经济活动聚集地,但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人口过度拥挤、用地紧张。开始出现城市聚集不经济的现象,进而伴随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居住生活环境差、道路交通拥堵、城市地价飞涨、城市内部的劳动力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些将会使城市的竞争力急剧下降。随后,城市核心区的部分生产性经济活动和产业人口便开始向中心城区的迁移,在区域中呈现出空间景观的大范围集聚,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呈现出小范围的扩散现象,从而形成了大城市的扩展区。在大城市的扩展区内部,功能产业与空间结构将不断的进行磨合性的调整,并逐渐的走向专业化、特色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高端服务业向城市核心区集聚,城市周边形成以工业、居住、科研生产等为主导功能的城市节点,这些节点与城市核心区之间常以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相连,逐渐形成在功能互相补充、地域特色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

新城镇开发建设是依托城市空间扩展演化而形成,主要是以集聚新的或城市核心区外溢的功能形成的城市节点,它能疏散城市核心区过度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能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使都市区的城市化区域空间布局更为均衡。

1.2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都市区的支撑结构是整个都市区的框架体系,利用新城镇建设方式调整或改进都市区的支撑结构,促进都市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对都市区的整体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协调,这些一直是国外都市区建设新城镇的根本思想。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支撑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城镇建设立足区域角度,构建都市区发展的整体框架,有利于都市区支撑结构的形成,通过不同区位的新城镇建设,促使交通条件不发达的区域开发区域性的交通,构建整体性的都市区交通网络,达到对都市区支撑结构的优化;二是新城镇建设的需要重大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进行相关的匹配和布局,能促使原来过度集中在城市公共设施在形成新的聚集,促使新的发展极核的形成,从而对都市区内的重大基础设施或公共设施在区域内的空间布局更加均衡,提升区域整体基础设施配套格局。

二.沈阳市新城镇建设及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2.1沈阳市新城镇建设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依托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兴起

这个阶段建设的新城镇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部分,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扩充区,与老城区相比有一定的吸引力,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它们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与老城区较近且缺乏绿化等的分隔,各个组团随着城市空间的外扩出现用地膨胀现象,城市与组团间或组团之间出现相互连接成片的蔓延发展,造成比较混乱的多中心和“摊大饼”的局面。

(2)第二阶段:依托城市郊区化兴起

这个阶段的新城建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由于建设时间较短,配套设施未完全构建完成,新城的人气尚不足,新城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城市原有的内外二元化问题和建设低效蔓延的问题依然存在,新城镇也没有明显的起到积聚核心的作用,高素质人群和户籍人口仍然在城市内集中。

(3)第三阶段:依托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塑造、传统城镇基础和大型项目的入驻兴起

该阶段提出的新城镇目前正由规划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由于整个都市区正经历了全面发展提升,所以这个阶段的新城镇是在前两个阶段新城发展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具有传统城镇基础的“点”,且土地存量较充足的地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对象,旨在通过高标准建设,通过重点提升这些区域来实现消除城乡内外二元化的战略目标、满足城市新的发展需求以及优化都市区空间结构。后文将根据其发展目标进行全面分析。

2.2沈阳市新城镇建设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通过各条城镇发展带上的新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高效的配套设施标准和合理的居住空间模式,达到能够辐射影响都市区的其他区域,建设成为都市区中心城市的次级服务中心,形成都市区范围的四级城镇体系的三级中心集聚点,成为完善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极核点,最终形成“核心城市-中心城市-新城-新镇”的四级城镇中心体系。核心城市是整个都市区大区域范围的金融保险、商务商贸、信息产业、文化中心和行政办公等综合型的区域中心,并依托其巨大的规模效应,最终成为东北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地、极具中国北方特色都市区城镇群的全球城;中心城市是次级的区域中心,承担核心城市的次级的金融、商贸、信息、商业、文化和行政等职能,都市区的次级区域集聚中心;新城承担中心城市区域的综合服务职能,并发展部分市级和区域性的专项服务职能,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中心;新镇是小区域范围的综合服务中心,是组团型的服务中心,作为组织小范围内的社区生活与服务的重要单元,个别的镇级组团中心还可以承担更大范围内的专业服务功能。

通过在都市区核心城市沈阳的布局建设新城镇,使核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扩大了三倍,在核心城市空间增长的同时,也在整个都市区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使核心城市成为都市区的极核,更加强调了在空间结构中核心作用。

三.基于沈阳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新城镇建设策略

策略一:通过布局综合化、多样化的新城镇,提升总体职能,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展,分别为新城镇的建设注重发展生产关联性不同的产业,促进都市区产业发展调控;提高城镇独立性,吸纳外迁产业,为核心城市产业升级提供空间;发展多样化新城镇,提高都市区整体的功能综合化。

策略二:通过强调各条轴线的职能差异性,避免趋同化导致的无序竞争,主要从沈辽鞍营轴线强调产业改造升级,保证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沈阜发展轴注重新能源发展,强调发展初期的新型尝试;沈本发展轴优先生态型产业,保持轴线优越的生态环境;沈抚、沈铁注重同城化建设五条轴带进行实施。

策略三:通过提高交通效率,构筑城际交通骨架,丰富交通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整体结构升级,加强要素流动,突出现代经济与都市区密切联系的高效交通;弱化城际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区别,构筑都市区空间层次内的城际交通骨架;通过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丰富交通结构层次。

四.小节

本论文在分析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与新城镇开发建设的文献和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对基于沈阳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下新城镇建设整体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重点从物质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剖析,提出物质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和地区发展策略,而在现实都市区空间的不断演变和不断变化的地区发展中,还需要全面研究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口老龄化、物联网络等等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基于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指导新城镇规划建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加强和整合,应该注重更多的定量研究,但由于所学尚浅,该研究所集合的相关学科和方法不尽全。

参考文献

[1]杨波.迎接城市区域化的春天.中国城市经济,2004,01:6-10.

篇8

第一,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不要超越常识或者专业知识,否则,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研究结果是根据直觉创造出来的。

第二,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不要简单的重复结果,或者从结论内容中提炼没有意义的文字。

第三,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注意提出的建议不要不痛不痒,这样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文字,会降低整篇论文的说服力。

这三个问题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的现象,展示部分结果的写作范围,具体如下:

结语    

历史街区是社会的、公共的、居民共享的空间,是具有着特殊历史资源与背景的现代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各种元素和涵义,面临着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空间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到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展现福州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窗口,在空间形态的处理上不但要符合形式美原则,满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还应注意与人文生活相融合,反映出地域特色。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是历史街区古为今用成败的关键,三坊七巷在此过程中确实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南后街路面较宽,沿街两侧出檐较浅,围合感稍弱;沿街商铺高度基本一致缺少高低变化;现代商业元素偏重,传统业态稍弱;街道与店面连接的无障碍设施有待完善。    

(2)坊巷内以会堂馆所为主要业态,部分私人经营的会所和办公场所的开放性偏弱,部分留守原居民的私宅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使参观的流线出现断点,人们被拒之门外,不免扫兴。公共休闲空间多沿墙布置较为局促,绿化面积不足。      

篇9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理论体系形成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推导出区域工业活动空间分布模式,从而揭示了工业经济空间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区位理论由农业扩展到了工业。这种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不仅为其他区位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考察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性理论和模式。

伴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问题成为一些学者研究区位理论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地区的城镇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区域城市分布是具有等级序列的,在空间上是呈蜂窝状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是一个正六边形,而每一个顶点又是次一级的中心,形成区域城镇体系的正六边形空间结构模式。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符合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廖什(A .Losch)于1940年发表代表作《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在垄断资本条件下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为背景来建立自己的区位理论的。他创立需求圆锥体学说,把价格与消费量的比例关系与市场区联系起来,求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在继承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并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在市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也是正六边形的空间结构形态,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费特(Frank A.Fetter)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形成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英国学者罗斯特朗(E.M..Rawstron)和美国学者史密斯(David Smith)提出和完善了赢利边际区位理论;俄林(Ohlin,B.G.)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作探讨,建立了关于地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一般区位理论等。区位理论在美国区域经济学界的大为风行,不仅成为50年代后计量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复杂和运用,使区位理论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区位理论。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boudeville)将区域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扩张型产业,它通过区域影响诱发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发展过程应当理解为“一连串的不平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国家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Polarzation Ef

fects)和“涓滴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s)概念,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缪尔达尔(Myrdal,C)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则提出“回流效应”(back

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概念来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并提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基本思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形成“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和萧条为代价的”,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是“趋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1966年,弗里德曼(Friedman,J.R)将中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空间演变的分析中,提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模型。他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并认为,区域经济逐渐向空间一体化方向发展,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导致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改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机制来实现。1965年,威廉姆逊(J・G・Williamsonl)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通过实证分析也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进一步反映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针对以前片面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布局的做法进行反思,开始将效率放到突出地位,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和法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网络发展模式等,为我国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其理论核心均集中于区域经济是如何集聚和分异问题,而众多学者建立和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又是我们分析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过程的影响,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在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逐步均衡化的目的。显然,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从综合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和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2)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区域各类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提出和完善了众多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城市圈层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等,广泛运用于各种区域经济规划中。(4)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分析方法由以往的基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数学分析,进入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阶段。

三、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完善

空间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为标志。所谓CP模型即“中心――”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cost)”。 中心―模型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产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 即当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越多,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产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原先两个互相对称的地区发生转变,起初某个地区的微弱优势不断积累,最终使该地区变成产业集聚中心,另一个地区变成非产业化的。中心―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猜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在核心―模型中,三种基本效应组成了该模型的基本机制:一是“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需求效应(demand effect)或称市场进入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其含义是指垄断竞争厂商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出售其产品。二是“价格指数效应”,即实际收入效应(real income effect)或称生活成本效应(cost of living effect),其含义是指厂商的区位选择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商品(这里指制造品)一般来说比其它地区要便宜一些。这是因为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本地居民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三是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 即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其含义是指随着企业在中心城市的不断集聚,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减少了利润,由此可能会有企业重新选择区位,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搬迁到腹地。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且相互促进;而后一种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厂商的空间扩散。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的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的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显然,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结构,如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藤田(Fujita.M)通过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引入了人口增长变量,构建了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变形中心地体系,随着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轴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点-轴”型多城市空间结构等。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伴随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和1991年保罗・史鲁格曼(Krugman)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两篇文献问世,产业集群的研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集群理论也才回归主流经济学之中。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克鲁格曼建立了产业集群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此前提假设下,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空间聚集。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我国,王缉慈教授2001年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并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机理,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又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完善和演变机制的充实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使空间视角研究经济纳入主流经济学范畴。(2)在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发展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理论,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展理论,使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3)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 与RS 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飞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33-71

[2] 李金滟等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经济学动态》2008.11.

[3]蒋伏心等 空间经济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经济学动态》2009.9

[4] 陈秀山等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经济学动态》2008.11

[5] 殷广卫等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成都)2010.1.

[6] 茶洪旺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学术月刊》2008.10.

[7]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杨盛标等 经济活动经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构架的逻辑基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09.6.

[9] 鲍伶俐 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 杨竹莘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与演变评析《工业技术经济》(长春)2009.8.

[11] 赵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机制的研究综述

[12] 郭腾云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地理科学进展》 2009 年第1 期

[13]耿明斋 现代空间结构理论回顾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企业活力》2005.11

篇10

关键词:地铁 北大街站 换乘标识 现状分析 改进意见

一、北大街站换乘空间结构

西安地铁现已开通1号线和2号线两条线路,北大街站是目前西安地铁网络中唯一的换乘站。该站采用十字型换乘方式,换乘形式为岛式与侧式混合。1号线侧式站台在上,设于地下二层;2号线岛式站台在下,设于地下三层;1号线与2号线的公用站厅设于地下一层。1号线与2号线的客流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连接。如图所示。

二、北大街站现有换乘标识使用状况分析

根据人们出行路线及目的地的不同,两线路之间的换乘行为包括从1号线换到2号线,从2号线换到1号线。换乘寻路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合理认知地铁的换乘空间,以实现换乘行为。

为此,笔者按照换乘行走路径,采用实地调研和随机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北大街站乘客的换乘行为与导向标识的关系。

笔者以2号线站台为起点,进行1号线往后卫寨方向的换乘寻路。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根据人们出行目的不同,换乘行为分为4种。从1号线站台层,乘扶梯或楼梯下一层进入2号线站台层,根据标识信息,选择乘坐方向完成1号线到2号线的切换。从2号线站台层,根据标识信息,选择乘坐方向,乘扶梯或楼梯上一层,进入1号线站台层,完成2号线到1号线的切换。

三、北大街站换乘标识设计现状优缺点总结

(一)优点

1.北大街站换乘标识自身设计做得比较成功。如标识形式的设计,包括版面设计、颜色对比、标识色彩等方面都找到了合适的参数设计方法。通过与乘客的随机访谈,笔者也了解到多数乘客对这些标识的可视性都比较满意。

2.换乘标识信息提供及时。标识信息主要集中在发生空间转换的位置,比如站台下客处、楼梯口处,而通过观察发现,本站每一个发生空间转换的地方基本都设有标识信息。

3.人性化设计。包括简单无装饰字体“铁路体”的应用、针对视觉障碍者的盲文设计及电子显示屏上的动态信息等。

(二)缺点

1.换乘标识上英文字体较小,不易识别,不利于国外友人方便换乘,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2.换乘标识设计在细节设计方面考虑不充分,设计形式不够规范统一。比如地铁车辆上的换乘线路图,其上的北大街站换乘符号,虽然在图形上有别于其他,但是视觉冲击力不够;字号比较小,对于视力有碍的乘客造成一定的困扰;且此处的换乘符号与其他位置的换乘符号不统一,不易识别。

3.设置不必要的标识信息,不能为乘客提供最优路径。下图是从2号线换乘1号线(往纺织城方向)的标识,图中标识显示的路线信息有左右两个方向,而笔者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从左侧方向乘车需要绕行很长一段的距离,且与乘坐二号线的乘客形成了冲突,换乘行为不便。由此看来,这一标识的设计不够简单明了,看似给出的路线充分,实则画蛇添足,甚至会给不熟悉本站空间的乘客带来恐慌感。

4.站厅内标识信息缺乏层次性,在同一视野下回看到多条不同的信息,有极大的干扰性,需要改善。

5.悬挂导向标识牌密度过大。在本站中,大大小小的悬挂导向标识牌错综复杂,密度过大,不免会增加乘客紧张、不安的情绪。

四、北大街站换乘标识改进意见

(一)换乘标识字体设计应简单明了,容易辨别

在换乘标识系统中,字体规范首先确保了导向信息内容的瞬间识别。标识选用的文字,不仅要美观醒目,更要符合规范,切忌过大或过小。宋体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文字字体,表现力强,具有特有的中国艺术字体风格,笔者建议将宋体作为地铁标识的规范字体。

此外要注意汉字与数字的紧密结合。这会给乘客带来准确的数量信息。可以借鉴香港地铁标识,以数字对站台进行编号,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完善,方便乘客换乘。

近年来,随着西安朝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趋势,更要注意标识中汉字与英文的紧密结合。英文字体的设置不宜过小,要保证乘客能方便快捷地捕捉英文信息,切忌使英文标识信息形同虚设。

(二)设置标识信息要以提供最佳路径为原则

如果到达同一目的地有多条路线可行,那么不用把每条路线都为乘客指示出来,只需为乘客指示一条最短、最合理的路线。要切实乘客考虑,既要避免乘客绕路、走弯路等,还要能够减少导向标识系统的信息量,使其更加简单明了。

(三)注重标识导向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

由于换乘站特殊的空间结构,其换乘标识的数量设置要考虑许多因素。过少少则系统不完整,给乘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数量多则信息重复,影响功能发挥,且增加运营成本造成浪费。

标识位置(特别是悬挂标识)的设置还应具有层次感,要能带给乘客轻松愉快的感觉。除外,也应考虑到其他设施的设置位置,避免与其他设施设置冲突,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地铁换乘空间人性化标识信息设计研究――以西安地铁北大街换乘站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论文,2015.

[2]吕露.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理论与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