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

篇1

【关键词】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现场施工勘察

0 引言

在地下工程勘察工作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现场地下工程施工勘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环节所得的成果不仅可实现对既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围岩级别与工程地质特点的验证、修正与补充,而且还能为后续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划分围岩级别、支护设计以及修正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现场地下工程勘察中有关围岩分级的方法、确定围岩分级的因素以及现场施工勘察三个方面对地下工程施工勘察进行了介绍。

1 围岩分级方法

国内外现行相关规范标准中多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划分岩体等级。实际工作中多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常来讲,定性分级主观经验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不确定性相对较大;定量分级通过一系列的检测试验手段获取围岩特定参数值(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点荷载强度指数以及岩体波速等),并利用获取的参数值计算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进而根据规范规定的标准确定围岩的等级,这种方法相对定性分级更加科学合理,但是该方法所取芯样数量是有限的、取样质量上也存在差异,有限数量的芯样无法全面地反映整个场地岩体的特征,此外,实践中大量的取芯试验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试验时效性也无法满足;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围岩分级方法则实现了定性分级与定量分级方法的优势融合:一方面,借助于实践经验进行定性描述;另一方面,对岩体中典型的节理、断层以及岩脉开展适当的量测,同时结合岩体钻探相关参数等资料,综合确定围岩的等级,采用这种方法确定围岩等级更为准确可靠。

2 确定围岩分级的因素

2.1 岩石的坚硬程度

岩石的坚硬程度是岩石轴向承压能力大小的反映。由不同矿物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岩石,其岩石抵抗轴压破坏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当前,国内以岩石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依据将岩石坚硬程度划分为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与极软岩5个等级。

2.2 岩石风化程度

岩石风化程度被作为围岩分级中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岩石受风化破坏的严重程度,将会对岩体坚硬性与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

2.3 岩体的完整性

岩体的完整性意义重大,其直接决定了围岩的稳定性,是岩体基本质量的重要控制因素。实践证明,岩体内断层发育状况、风化程度以及节理等均对该因素有着重要影响。

2.4 构造发育情况

岩体构造发育情况是控制岩体基本质量的另一大主因,其对前述三大因素均有最直接的影响。常见的岩体构造形式有断层及破碎带、节理与裂隙及岩脉。

2.5 地下水

一般情况下,岩体中破碎带、节理以及裂隙等处均会赋存有一定量的地表渗入水。当地下工程开挖洞室后,岩体中原有的破碎带、节理以及裂隙等与洞室连通,上述水体将会沿着通道流出,在岩体中形成大小不等的出水点。根据地下水出水实际状况,可将其状态分为:滴水、淋雨状出水、渗水、涌水和喷射状出水。

2.6 地应力

伴随着复杂的地质变化,地壳物质由于受到地质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逐渐产生内应力效应,即为地应力。地应力是天然应力,它客观地存在于未受工程扰动影响的岩体内部,也被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在地下工程岩体开挖过程中,围岩由于岩体应力释放而出现岩爆、掉块以及剥落等现象。

3 现场施工勘察

在实施现场施工勘察工作时,勘察人员应同步绘制写实草图。现场勘察工作完成后,需在内业整理的基础上分别以边墙以及跨度、里程或坐标为纵横轴编制洞室展开图,逐段确定围岩级别,最后撰写文字报告。对于单洞室地下工程,可按照围岩级别、洞室几何边界条件等因素,采用图表形式作围岩稳定性评价,进而提出与洞室使用功能相一致的施工合理化建议

3.1 必要性

在既有地质勘察报告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地下工程现场施工勘察意义很大。一方面,其实现了对前期原地质勘察报告的验证;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工程既有地质资料。

3.2 针对性

现场施工勘察的基本任务是对围岩分级,但是这并不是其唯一的任务。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勘察技术人员还应针对一些特殊地质区域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针对易塌方地段提出洞室布局调整方案、支护方案及相应参数;针对围岩中风化程度较高、断层节理发育明显的危险区域,提出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合理化应对措施等。

3.3 时效性

地下工程现场施工勘察在洞室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参建各方应当高度重视现场施工勘察人员给出的建议,保证工程经济性的同时,不降低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科学合理性。

4 结语

实践证明,针对地下工程开展现场施工勘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其实现了对前期原地质勘察报告的验证,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工程既有地质资料;另一方面,其也是保证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承满.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8,11(10):28-29.

[2]马林.地下工程施工勘察分析[J].工程勘察,2010,(S1):57-58.

[3]杨凤伟,王剑锋.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几点认识[J].安徽建筑,2015(3):32-33.

篇2

【关键词】赋存条件、补径排条件、渗透系数、腐蚀性、抗浮水位

地下水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地下水既作为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性状与力学性能,又作为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地下水会对岩土体及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作用以及对工程施工带来各种问题,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时,应着眼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提供地下水的完整资料,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工程措施。

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地下水分赋存条件、补径排条件;岩土层渗透系数的测定与求值;地下水腐蚀性测定分析;地下水变化幅度测定;提供抗浮设防水位;最后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等。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岩土工程勘察现场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地下水分类、赋存条件、补径排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搜集资料和勘察工作,掌握下列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和赋存状态;主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区域性气候资料,如年降水量蒸发量及其变化和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近 3~5 年最高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中的水。所谓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是指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据此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区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补给与排泄是指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于外界进行水量、能量和盐量交换的环节。径流是指水层或含水系统内部进行水量和盐量积累和运输的过程。这三个环节决定地下水水量、水质和水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2.地下水位测定

地下水位测定所应用的水位计类型可测试精度和要求选用测钟、电池水位计或自动水位记录仪。地下水位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岩土工程勘察中,凡遇含水地层时,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可在钻孔或探井内直接量测初见水位和静止水位。

(2)静止水位的量测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其稳定时间按含水地层的渗透性确定,需要时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静止水位。

(3)当采用泥浆钻进时,测水位前应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地层中20cm或洗孔后量测。 (4)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必要时应采取止水措施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5)量测读数至厘米,误差不得大于±3cm。

3.岩土层渗透系数的测定与求值

岩土层渗透系数测定是勘察现场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岩土层渗透系数是分析不同降水方法的重要指标,岩土层渗透系数的取值不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岩土工程的整体设计。例如在岩土工程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工程的进行需要开挖深基坑并且需要降水,因此渗透系数的作用就会显得越来越大并且其适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在岩土层渗透系数的求值过程中,如果岩土工程施工人员采用的是现场注水实验和室内实验则其所得到的结果通常不能令人满意并且会存在较大误差。除此之外,虽然野外试验所得到的岩土层渗透数据较为准确,但是这一试验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施工经费,因此在岩土工程的勘察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的勘察现场施工人员在对岩土层渗透系数进行测定与求值过程中应当注重采取适当的方法并对室内试验、注水试验和野外试验进行合理的比较与分析,从而更好的寻找最佳的岩土层渗透系数的测定与求值方法。

4.地下水腐蚀性测定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时,除按含水层埋藏条件划分地下水类型、测定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评价地下水的动力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之外,由于地下水中所含的侵蚀性CO2、SO24-、CI-、H+等介质对混凝土结构物和钢结构及设备的腐蚀破坏也是比较明显的,故在工程上要对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建筑工程的基础通常都埋于地下,周围的土和地下水中的有害离子成分,会对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产生腐蚀作用。这种腐蚀作用对建筑材料的危害很大,尽管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到水和土对建筑物的腐蚀作用,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仍然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严重时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当基础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温度影响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规范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而在勘察中,除对有足够经验和充分资料的地区可以不进行水、土腐蚀性评价外,其他地区均应采取水、土试样,进行腐蚀性分析。

5.提供抗浮设防水位

抗浮设防水位应由勘察单位提供。综合建筑基础埋置深度、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状态、含水层分布、区域性气候资料、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等,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需要明确的是,在有渗流时,地下水的水头宜通过渗流计算进行分析评价;对节理不发育的岩体宜通过实测数据确定,有确切经验时可根据经验确定。

以上几点鉴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勘察人员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重视程度。除通过宏观资料收集、预设长期观察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渗流分析、室内试验等,满足勘察规范对地下水的要求外,尚应:第一,严格遵守稳定水位的量测时间,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 0.5h,对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8h,并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水位;第二,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应采用套管隔水,抽干孔内存水,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进行水位观测。因采用泥浆护壁影响地下水位观测时,可在场地范围内另外布置若干专用的地下水位观测孔,这些钻孔可改用套管护壁。更多可行性方法望大家在满足规范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多多探讨研究。以便我们为设计和施工提供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

总体而言,在岩土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全面有效的考虑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问题,对其进一步进行有力的查明,并且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以及影像做好进一步的评价,而且对于预防以及处理措施的建议更是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907-2005);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篇3

关键词:工程勘察;质量;对策

一、目前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勘察设计市场仍较为混乱

无证、超资质勘察设计、挂靠现象仍然存在;勘察队伍过剩,造成过度竞争,相互压价,导致勘察成果质量差、勘察手段单一、数据不全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业主为减少工程投资,不考虑工程质量,强行削减钻探工程量,未达到规范要求,极易造成工程安全隐患;个别地方总体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2、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实施仍有一定的阻力

目前绝大多数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均对审查机构的审查质量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认为确实为他们把好了勘察、设计质量关;但也有少数建设单位对实施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同时由于目前部分地方的勘察设计质量还不甚令人满意,施工图审查一次性通过率太低,设计单位修改图纸耗时过多,耽误了审查时间,延长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耐心做好对甲方的解释工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勘察设计单位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提高设计质量,同时努力提高施工图审查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施工图审查的社会效益。

3、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阻力较大

一是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涉及财政、税务、社保等多个部门相关的法规存在较多矛盾,协调工作困难,阻力较大。二是一些大的勘察设计单位成立时间较长,历史问题较多,改革难度较大,甚至有些勘察设计单位领导安于现状,不愿改制,或在改制工作中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即“知难而退”。

二、提高工程勘察质量的对策

(一)积极推进和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1、要积极全面实施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审查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着手准备在推广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我们要着重在规范审查管理制度和加强服务上下功夫,一是改进内部运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程序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的时间都比规定的时限缩短了将近一半,适应了工程建设的需要;二是建立问题工程审查协调会制度,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召集审图机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协调解决;三是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实施施工图审查制度,能够大大促进勘察设计质量的提高,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审图机构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安全性审查的同时,还从经济及技术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要扩大中心城区施工图审查的业务范围。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一段时间后,认真总结经验,争取把装饰工程和给排水、路桥等市政工程项目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范围。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勘察的现场监管,采取现场跟踪监理或复钻抽查的办法,确保勘察质量。

2、要以施工图审查为动力,认真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一是要杜绝挂靠;二是要完善校审制度,落实责任;三是要组织建筑师、结构师、工程师学习建筑管理法规、技术规范标准,熟悉强制性规范,做到熟练运用;四是对审图机构反馈意见要认真对待,作为总结经验、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不同看法可提出商榷,协商解决;五是要加强勘察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程。

3、要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优质服务,认真做好审图工作。要配齐各专业所需审图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客观科学地进行审图,对勘察设计单位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取,商榷解决,妥善处理。对审图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定期汇报审图工作的总体情况。

4、各主管部门要以审图为手段,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一是要加强对审图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二是定期通报审图工作情况,总结梳理审查中发现的质量通病,形成技术指导意见下发到各勘察设计单位,促进勘察设计质量的提高;三是做好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对审图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并登记为不良记录,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二)制定相关制度,完善质量管理

1 、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勘察项目质量

规章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石,建议制定一系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工程测量专业技术管理规定》、《科研管理规定及科研成果评审办法》、《勘察工程质量事故等级的划分及处理办法》等,明确质量责任,强化质量监管机制,严格实施质量奖惩制度,对每项工程都纳入制度管理。

2、制定作业指导文件,确保项目工序质量

对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测试、工程测量和岩土工程施工专业都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对关键岗位、工程勘察项目的主要工序都作了具体规定。总之,要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过程检查,建立防控体系

为保障工程勘察项目的产品质量,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加强各专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力度,各单位要组织制定《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测试和工程测量专业生产过程质量检查控制办法》。切实加强各专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保证工程勘察项目的产品质量。检查控制的重点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创优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工程项目,新地区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等的过程质量。

1、过程质量检查内容

对接受任务和编制勘察纲要、 野外作业过程、土工试验、测试仪器、现场安装及测试过程、资料分析和编写报告等作了具体检查规定,尤其强调现场作业检查。

2、过程质量控制

1) 过程质量通报制度

技术质量部对各专业上报的检查记录表和跟踪验证记录表、过程质量检查分析报告,每月汇总,并在每月一次的生产经营例会上通报。

2) 质量跟踪验证制度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除检查时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外,还适时跟踪验证,进行效果检查,并举一反三。

(四)技术与劳务尽快分离

《管理办法》第八条指出:”工程勘察单位内部要实行技术、劳务分离,劳务工作逐步社会化,并由技术部门指导、监督劳务工作,确保野外工程质量,保证量测、记录和取样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工程勘察是对地下目的物进行调查探测,提交的是非直观性的信息产品,勘察成果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勘察职工的工作态度。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勘察职工的价值取向、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部分职工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工作责任感。有些质量问题的形成,不是职工们在技术上不懂,而是明明知道该怎样做而不去这样做,另搞一套。就拿取土样来说吧,或许是由于工期紧张,或许是钻进较困难而图省事,有时钻机工人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一次取上几个样,一个样算本孔的,别的样留作它用;由于项目负责人和钻机人员是一家子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因此当钻机人员不按质量要求操作时,技术人员也碍于情面,予以默许。因而,将技术与劳务分开是完全必要的。

(五)必须按勘察规律办事

《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指出:”工程勘察单位应当按照勘察工作规律办事,有权柜绝用户提出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不合理要求,有权提出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合理工期和合理价格。”

压价竞争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勘察市场的一个大问题,要搞好质量管理,首先应该让市场规范起来,不然的话,“低廉的价格+紧缩的工期=合格的产品?”这种等式很难成立。商海中有句话叫做“千做万做,亏本不做”,业主把价格压得低低的,勘察方只能在减少工作量上做文章。该钻的孔减少数量,或者改成简易孔,取土样的数量也压缩了。前面谈的取土样“投机取巧”的情况还算是取了样的,有的干脆就不取样,而从以往的勘察资料数据库中”克隆”出这次的勘察成果。笔者在工作中还碰到过几次私人老板盖厂房,要我凭”丰富的经验”,不做野外工作就给他们”编造”一份勘察报告以应付建设部门的事。出人意外的是也有让我们抬高价格的,条件是把其中很大一部分返还给他们,为了要多收费,勘察中就要超过规范的规定多打孔或打深孔,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质量不合格的表现。

在勘察工期方面,大多数业主不清楚勘察是由众多工序组成,而是凭他们的主观意愿,说几天要资料就得几天给,弄得勘察方从野外作业开始就抢时间,内业整理资料时更是手忙脚乱,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对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就象学生考试似的在短时间内把答卷急匆匆地赶出来,有时就导致忙中出错,酿成质量事故。

勘察市场上这些违背勘察规律的行为,已引起了建设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依据《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制裁业主的恶性压价和勘察设计企业之间的压价竞争。压价一次,处罚一次;压价第二次吊销资质;谁举报,奖励谁。二是在建设程序上把关,在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等环节上作必要的检验。对这一点,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来,如在合同的备案时,不只是盖个图章就算了,而是要认真看一看,过问一下是怎么个情况,有没有问题?另外,各地勘察协会应借鉴国外或港台的有益经验,在规范行业的市场行为,维护勘察方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总之,办法总是有的,只要政府职能部门真正下了决心,使勘察市场在价格管理等环节上走上正规,勘察行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也就好抓了。

三、结语

工程勘察产品质量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与勘察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有关,也与勘察市场的外部环境关联。勘察市场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既有从业队伍参差不齐,又有业主行为缺乏约束;既有市场竞争恶性压价,又有现场质量真假难辨。因此,净化勘察市场环境、增加约束力、提高诚信度,也是提高工程勘察质量面临的一大课题。要严禁私人勘察、无证挂靠、出卖图签、越级勘察、私拉外单位人员勘察等违规现象。对经过核查确实有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将按法规进行严肃处罚,并同单位资质年检、升级及今后注册岩土工程师的个人执业资格考核挂钩。对勘察设计单位及个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档案记录,保证勘察设计行业的规范。

参考文献:

[1] 胡茂焱.抓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工程勘察施工业的发展.中国地质.1998(2).

[2] 叶如棠.在第14次全国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上的总结.

[3] 黄水清.提高勘察产品质量的初步意见.西部探矿工程.2000(4).

[4] 柴寿喜,王晓燕.国外工程勘察标书的编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5(3):27-31.

[5]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57-63.

篇4

关键词: 明挖基坑;高挡墙;监控量测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南湖站~海峡站明挖基坑区间位于海峡路南侧,桃园路西侧,呈东西走向。明挖基坑区间北侧为海峡路,南侧现状为天盈地块。基坑长211m,宽15.6~21.1m,深度约5.0~14.5m,由东至西逐渐变深,为土岩混合边坡局部有回填土质,并且明挖区段内填土层中存在一定的滞水,岩层中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另外存在少量地下管线。明挖区间基坑北侧是海峡路南侧高挡墙长220m高度约11.0~15.0m,两者最短距离不足2m施工期间正常开放交通。明挖区间基坑南侧是天盈地产地块距离明挖基坑不足3m正在爆破法基础平场施工,震动干扰影响较大。基坑西南端是最深处属于回填土质,距天盈售楼部最短距离不足4m。总体来说,明挖区间基坑施工环境复杂,作业面狭小,干扰因素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多,施工难度大。因此,施工期间对高挡墙的沉降、位移的动态监控量测工作尤为重要。

2.施工方案简述

考虑到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基坑开挖前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周边建构物进行了详细的环境调查,探明基坑施工区域的地质和地下管线情况,明确现场施工敏感区并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将原设计的钻爆法施工方案改为分块机械切割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北侧高挡墙的振动干扰,同时避免施工扰民。明挖区间进行场地平整后,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对基坑西侧较深区域工作井边坡采用排桩+内支撑,其余段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板肋式锚杆挡墙,边开挖边锚喷成型。施工期间就基坑周边和高挡墙上方(海峡路南侧)布置沉降和位移监控点,进行动态监控。

3.明挖区间高挡墙监控方案

3.1监测目的

监控量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先周密计划下的一定施工期间内,在适当的位置埋设监控点并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监控量测,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获得基坑周边环境动态和支护工作的信息(数据),及时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为修正和确定支护参数以及今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类比数据。

3.2监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监测点类型和数量要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地质条件、施工特点等因素。

(2)监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上时应兼顾施工的先后顺序,确保监测点在最先施工部位起到应有的作用,以便于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便于仪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埋设监测点不得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得影响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5)施工前应布置好各监测点,开始测量时监测元件应已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6)监测点遭到破坏时,应及时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处补设监测点,保证该点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3明挖基坑监测点布置

明挖基坑区间的监控量测点是严格按照监控量测设计图规定的要求和位置布点,布点情况如下表所示:

4.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

表:监测仪器使用一览表

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要求,水平位移观测采用极坐标法和小角度法相结合进行监测。

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的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方式采用往返测量,测站观测顺序:

①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后、前、前、后;

②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前、后、后、前。

5. 技术要求

(1)明挖基坑高挡墙沉降及位移观测:监测频率为1次/3天。

(2)当监测数据超出所要求的报警值时,立即报警,并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有关方参考。

(3)其他均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要求执行。

6.监控数据汇总

表6.1高挡墙沉降监测情况总表

结语

通过制定科学施工方案和监控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和监控,顺利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各项预定目标。

1. 高挡墙沉降观测:监测过程中,三排沉降观测点沉降测量值处于正常上下波动状态,但波动范围不大,无危险预警情况。

2. 高挡墙位移观测:MW01-01号点至MW01-18号点水平位移测量值处于正常上下波动状态,但波动范围不大,无危险预警情况。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