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数字鸿沟特征属性

一、数字鸿沟概念界定

数字鸿沟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是,追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理论,则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知识沟理论。

数字鸿沟本身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跨学科性。数字鸿沟涉及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2)动态性。数字鸿沟研究的ICT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电报、电话到互联网,从拨号网络到发达国家的宽带上网,数字鸿沟的范畴在不断发生变化;(3)综合性。人们必须从多个视角来描述数字鸿沟,因为数字鸿沟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为数字鸿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数字鸿沟具有的特征,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数字鸿沟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上来讲,数字鸿沟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其中,狭义的概念强调时效性,主要针对目前互联网这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普及和扩散问题,强调数字鸿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均衡,表现为各个主体在信息通信技术拥有数量上的差异,强调“硬”鸿沟;广义的概念则将数字鸿沟的范畴扩大化,将“数字”泛指信息通信技术,从信息化的广度来理解数字鸿沟的动态性和综合性,强调“硬”鸿沟和“软”鸿沟两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鸿沟的属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后,本文归纳数字鸿沟具有如下的基本属性。

1.技术属性

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早期的电报、电话、传真等基础技术,到目前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而不断缩小,但是新的技术差距又不断出现,说明数字鸿沟的研究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造成的。就像20世纪80年代强调电话接入的差距一样,当前的数字鸿沟主要针对互联网接入,关注不同地区、种族、年龄、收入之间在互联网接入水平上的差距,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互联网宽带接入上的差距。

因此说,只要客体目标在变动,技术水平的差距持续存在,数字鸿沟的技术属性使数字鸿沟同时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发展形态。不同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普及都遵循S型增长曲线,其中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传统ICT的普及过程,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ICT正处在快速增长期。这种技术扩散的变化趋势对数字鸿沟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很大的影响。

2.社会属性

数字鸿沟同时表现出社会性。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个人和群体是否能够访问和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体现了社会包容和数字民主,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导致部分弱势群体的边缘化。ICT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传统家庭的看法,决定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计算机不再与计算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经由电脑网络相连时,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将产生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网络生存观的并存与冲突。

3.经济属性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传统的技术差距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延伸,这些差距与信息经济特征与规律的融合和发展,将对微观个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它的经济意义。在2002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研究者就曾经直接将数字鸿沟等同为经济鸿沟。

从ICT本身的经济特征来看,互联网为代表的ICT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和特征,表现出网络外部性、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等特点,对于各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从经济视角考虑,消除数字鸿沟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主的ICT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宏观上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数字鸿沟的特殊性正在于将工业化中的物质财富差距延伸到信息化时代中的数字财富差距,又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差距。

4.知识属性

从狭义概念上看,数字鸿沟表现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不同主体中的普及和使用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溯源于知识沟和信息沟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沟现象。信息通信技术只是承载知识的工具,数字鸿沟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发现、获取、理解、吸收和应用上的差距。在新经济形态中,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技术上的优势,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导致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始终是不断变动的目标。因此,数字鸿沟更多地表现为创建知识、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等能力上的差距。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鸿沟是技术鸿沟,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影响其普及和扩散;从社会层面看,数字鸿沟就是社会鸿沟,是传统社会分化现象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从经济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经济鸿沟,不仅仅是各主体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在网络经济中的体现,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恶化;从知识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知识鸿沟,是不同群体在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卢斯夏诺•弗兰克:数字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J].与现实,2003,(5)

篇2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判定;升级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087-03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升级研究”(批准号:JDR2006024)

[作者简介] 蒋苏月,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胡绪华,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苏 镇江 212016)

传统制造业是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提出的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传统制造业的内涵不同。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但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一批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制造产业正在步入传统行业的行列。在此情形下,准确的判定江苏传统制造业的涵盖范围,明确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推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成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江苏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江苏传统制造业的判定

江苏是经济大省,行业门类众多,且很多行业具有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特征,因此要准确的圈定江苏传统制造业并非易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别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二是处于由成熟期向衰退期转变,产品销售利税率、劳动生产率低;三是面广量大,仍然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支柱,且占有较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为准确判定江苏传统制造业的所涵盖的范围,本文首先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将高新技术产业剔除,然后本着科学性、典型性、操作性、认知性的原则,对照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特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传统制造业涵盖的行业门类。

根据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加工制造业一共分为30大门类。为使聚类分析的统计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比性,本文首先要剔除高新技术行业和特殊行业,明确考核样本的范畴。比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其在劳动生产率、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故直接将其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类别,从样本集合中剔除。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专卖体制,其经济指标与其他行业可比性较差,在此将其样本集合中剔除。2006年规模以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总产值仅有35.46亿元,占加工制造业总产值的0.09%,工业增加值也不过9.91亿元,占全省加工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0.1%,不具有江苏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因此也从样本集合中剔除,最终确定考核的样本为22个。

按照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本文建立了一套能够反映传统制造业典型特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个数、所容纳的就业人口数量、劳动生产率、销售利税率四个方面。根据多元统计的基本思想,具有相同典型特征的产业通过统计聚类分析必然会聚到同一类别,以此来确定传统制造业包含的门类。根据上文确定的四个指标的亲疏程度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22个行业样本进行聚类(样本数据来源于200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聚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因为传统制造业所融入的高新垄断技术较少,比较容易进入,且容纳了大量的低层次的劳动力,故通常其企业的数量较多、从业人数多、劳动生产率较低、销售利税率较低。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1.第一类别涵盖了8个部门,全省共拥有9142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吸纳劳动力237人,而另外两个部门的平均就业人口为173人/单位,反映第一类别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2.第一类别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21万元/人,其他两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1.13万元/人,反映主要吸纳了低层次的社会劳动力,具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3.第一类别平均销售利税率为6.16%,另外两部门平均销售利税率为8.43%,反映其获利能力低于对比类别。总体来看,第一类别8个部门具有显著的传统产业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单位数量多,产业规模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在此将它们确定为江苏省传统制造业。

二、江苏传统制造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江苏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传统制造业仍将得到足够的重视,认真正确地分析江苏传统制造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促进传统制造业的顺利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江苏传统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科技含量低。江苏传统制造产业在诸多产品(如:纱、布、化学纤维等)的加工制造中拥有较为明显的产量优势,但也面临着科技含量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自主创造的产品少、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等方面,以致产品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旧比较突出,一方面,中低档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许多产品出现大量的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市场上急需的高档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2006年江苏全省新产品实现的产值仅为2086.83亿元,只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3.27万的6.38%,可见,江苏通过研发和创新所形成的新产品产出水平还较低,也表明江苏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更新步伐尚显滞缓,产品设计中的技术含量也较低。

2.投入产出比低下。多年来,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相对于投资规模而言,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苏南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是因为投资效率高,而主要是因为投资规模较大。在投资规模偏小的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因此,争取投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增加了地区之间的矛盾。资金流入的减缓趋势,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别是对工业及出口将产生直接影响。“十五”期间,江苏全省GDP从2000年的855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3万亿元,增长了2.14倍,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从2000年的299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740亿元,增长了2.92倍,呈现出了明显的资金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传统制造业作为江苏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点,是江苏省产业投资的重点之一,高投入低产出特征显著。

3.产业布局不科学。江苏各地传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内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各地在自然条件上较为相似,矿产资源和原材料都相对缺乏,因而在工业发展方面,以外来资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加工工业普遍较为发达,且各个地区产业发展往往自成体系,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未能形成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没有发挥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和区域内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比较优势,最终导致企业在低档次、同类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表现在产成品库存增加、企业效益下滑、应对反倾销压力加大。如在纺织及纺织服装两个行业中,江苏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723个,容纳了166万劳动力,但如此众多的企业中,名牌企业并不多,大多从事出口服装业务的企业或产业集镇,只不过是国外品牌的加工基地,而且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厂商之间竞相压价,不仅利润微薄,还时常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

三、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传统制造业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们的发展将直接影响了江苏经济的走势,也决定了其必将成为江苏省战略调整发展的重点。根据前文的分析,结合江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江苏传统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推进江苏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几点建议。

1.培育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对集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审视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其关键要素会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形成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它的效应是上下左右四处展现的,不断激发集群内各产业的升级;另外,产业集群也有助于克服产业内在僵化、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进而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竞争升级。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为江苏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江苏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培育战略,尽快实现打造100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全面促进江苏传统制造业的升级。

2.拓宽融资渠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也会产生一定的转换成本。为缓解技术创新和传统制造业改造中的资金瓶颈,应该为之提供一套手段广泛的融资体系。

江苏在传统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可通过改革风险资本的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加强政府扶持性融资,除对传统制造业相关技术创新的科研项目及其研究给予更多的财政资助外,可以从财政中划拨政府专项基金,对传统制造业改造中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小额优惠贷款,或对其进行补贴。加强银行的信贷融资,注重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发,调整信贷资金布局,增强政策,依据产业政策加大政策性信贷业务力度,可设立面向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的专项信贷基金,并对企业获取信贷提供更多便利。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鼓励民间资本通过采取招标、参股、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单独组建或与地方政府共同组建)等多种渠道渗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3.推进技术创新。“新增长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告诉了我们,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前景,技术进步成为其中的“内生变量”,这一结论的背后也蕴藏着自主创新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每一次科技革命在诞生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致使一部分产业因技术退化及其含量下降而显现出“传统”的特性,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必须要解决好新技术要素的来源问题。针对当前江苏传统制造业产品陈旧、档次低下的突出问题,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成为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中的当务之急。走出现有江苏传统制造业发展中后劲不足的困境,实现从“加工制造”到“自主创造”的转变,要从传统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技术的创新着手,通过提高技术扩散和整合能力来提高传统产业的升级能力。

一方面要鼓励引导传统企业树立技术创新的意识,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借助行业协会、科技服务中心等组织的中介和协调,基于市场机制和契约约束,与高新技术产业创建合作研发机制,力求为传统制造业孵化出一批新一代的拳头产品。

4.加强信息化改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于江苏的传统制造业来说,改造升级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与新兴主流产业之间进行交流协作的障碍,保持并提升与主流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可增加85%的经济效益。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也是淡化产业传统色彩、增强产业时代气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率效益的重要路径。因此,加强信息化改造也将成为促进江苏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改造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企业各项活动效率的过程。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优化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二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要发展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信息技术装备、软件及服务,实现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在网络环境基础下的企业数字化。

5.推进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是促进新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战略任务。企业的成功最根本的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人才的拥有比资金的投入和市场的占有更为重要。

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就是人才。江苏是人才云集的省份,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海内外高级人才主要的流向地之一。但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还明显不足,加强人才的培育和留用依然是江苏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为此,在保持江苏高校人才培养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推进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加大面向企业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实践的人才引进、培养,增强针对性,缩短适应期。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江苏省统计局.200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王雨生.中国典型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之路[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

篇3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总指数(ISI)达到0.4712,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一年提高1.68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进程中。2007~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9.16%。

依据信息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重点对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等维度,以信息社会指数的标准评价体系考察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

走向知识型经济

知识型经济发展是第一项测评指数,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以及人力资源情况,来反映信息社会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013年,全国共有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等5个省份、以及深圳、广州、南京、无锡、杭州、西安、济南等20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20个信息社会指数超过0.6,也就是说,已经了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其中,青岛、宁波、太原、镇江、长沙等5个城市首次进入,北京、上海仍处于领跑地位。

从测评报告测算的指标中可以看出,使用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来进行综合,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转换为人均收入,这个更能反映当地实际富裕状况的测算,反而比使用GDP指标的测算结果更趋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政绩考核注重GDP,取得了丰硕成绩。但是,近年来GDP导向引发了一些问题。从理论上讲,在资源性城市或国有经济发达地区,会出现国有企业收入转移或财政收入转移等问题,导致GDP并不是与完全与当地富裕程度挂钩;另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可以跨越国境分解情况下,外向型程度高的城市的GDP很大部分是境外公司创造的。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GDP指标的重要性正逐步下降,甚至出现了GDP和人们富裕程度关联度弱化现象。对此,十报告明确提出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的战略目标。对于一国或一省而言,GDP或许意义更大,但是对于一座城市,老百姓的收入体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研究员表示,“山东东营的GDP得分大幅高于济南、青岛――2010年东营人均GDP116404元,济南、青岛分别为57947、65812。如果采用人均GDP指标,东营知识型经济指数、信息社会指数将大幅提升,信息社会指数将达到0.4800,仅次于大连0.4823,处于三省45市的第二位。但是,我们发现在其它三级指标得分上,东营并没有表现出与第二位相符的数据。此外,还发现:东营的人均收入反而低于济南、青岛。在使用人均收入后,例如东营各项三级指标排位基本稳定,总排名也下降到第6位。”

其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程度,决定着该地区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快慢与稳定,服务业尤其是包括信息服务业在内的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地区在研发、创新和能效方面的发展情况,创新能力的建设,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是知识性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代表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知识型经济领域,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09%。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厦门、东莞依靠产业结构带动转型的代表。

近年来,随着区域分工合作的深入发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深,东部地区信息社会发展的板块效应开始出现。中西部地区普遍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全国进入信息社会的23个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中有20个城市位于东部三大区域,占比约为87%。

网络化社会和数字化生活

网络化社会和数字化生活是报告中的两个重要的测算领域。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层出不穷,信息产品应用门槛降低,数字化生活日益丰富,是2013年信息社会的利好趋势。2013年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广东的网络化社会指数超过0.6,排在前6位。之后依次是辽宁、福建、吉林、山东、河北等省。不过,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数字化生活和网络化社会对全国信息社会指数提升的贡献最高,贡献率分别达到45.74%、34.88%,是信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得到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需要从社会的视角考察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反映信息社会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包容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居民个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反映信息技术在居民中的扩散和普及程度。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城乡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异大小,以及社会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程度,都影响着网络化社会的进程。

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是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宽带中国”布局下,信息基础设施接入不断完善;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下不断增强的信息产品支付能力;以及随着信息产品应用门槛降低,不断提升的信息产品普及率都是全国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信息产品“用得上”。2013年中国网络化社会指数达到0.5250,同比增长8.64%。2007-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8.39%。对于西部地区,2013年广西、青海、宁夏、新疆网络化社会指数有所上升。不过,整体来讲,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全国数字包容状况,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篇4

巨大的中美数字鸿沟

众所周知,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美国《侨报》发表文章,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当今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数字化”程度作了对比。文章说,截至2000年年中,中国的电脑拥有量为1590万台,平均每万人88台。美国的电脑拥有量为1.6亿台,平均每万人拥有近5000台,是中国每万人拥有量的57倍。1995年底,美国网民数量为600多万人。2000年7月,美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1.37亿人,占全美总人口的一半。199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为8万人,2000年7月中国CNNIC的数据称,中国网民数量为1690万,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八十分之一。

一些学者尝试建立信息化指数模型来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据相关计算,1985年中国的信息化指数为37.88,预计2000年达到145.3,而美国1977年的指数已经是1006.9。

数字鸿沟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著名IT评论家胡泳认为,数字化经济本身造成一些输家也造就一些赢家,这种输赢的差距表现在一个国家之外,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技术进步与发展方面的鸿沟。如果新技术造就赢家和输家,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在新的秩序中输掉所有的东西。还有论者认为,数字化生存我们已到被淘汰边缘。数字鸿沟的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到90%多比1%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存在一个“沟籍”的问题,不是球籍,是沟籍。事实表明,中美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如果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将会使中美之间已经存在的科技、工业、农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有可能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在网络经济中,中国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7年前,当美国政府大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我们就已迅速跟进。那么,在不到10年的时期内,中美之间为何会产生如此惊人的数字鸿沟?对此,学术界和IT业界众说纷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由国家、社会之间整体实力的差距所形成。

天极网总裁李志高认为,数字鸿沟和数字方面的差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是信息技术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牵扯到包括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不足和资金、文化,还有就业、生活质量等与整体社会水平相关的问题。

第二、企业层次的信息化水平太低。

方正公司副总经理宋建东认为,利用网络技术不是取决于企业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内功,尤其是企业的组织架构、岗位分析和业务流程。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跨越数字鸿沟。

第三、资本市场对于消除或者扩张鸿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方兴东认为,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支持还远远不够。互联网最需要的是风险投资的支持。美国风险资金投入互联网的有400多亿美元,中国投入互联网的所有资本加起来估计还不到40亿人民币。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1999年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价值是1.3万亿美元。加上风险投资的400亿美元,这就是美国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根本。中国如果没有这两块投入的话,根本就没法进行。

第四、缺少从事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在发展网络经济上,我们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制约,从“软件”上看,我们的信用卡体系还不发达,持卡人还很少,相关的金融服务保障和法律保障还非常欠缺;从“硬件”上看,我们的批发、零售业本身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邮购、“目录购物”还非常不发达,因此能在网上交易的种类、规模就会非常有限,如何保证送货就更是问题。

第五、制度上的障碍。

北京大家教授周其仁认为,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经济缺乏清楚、明确和简明的规制框架,这是发展网络经济的主要障碍。一些行政部门在没有法律根据的情况下,任意扩大规制权限,导致混乱、多部门无明确规则的管制,这将使中国失去发展网络经济最可贵的时机,在亚洲和全球竞争中落伍。

上述观点各自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中美数字鸿沟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剖析,充分揭示了中美数字鸿沟形势的严峻性。但是,它们没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因素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哪一种因素是消除中美数字鸿沟的最佳突破口?

根据第一种观点,数字鸿沟的产生,是由于中美两国在国家之间和社会之间的整体实力存在着巨大差距,而整体实力之间的差距是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得以缩短的。这是否意味着,中美数字鸿沟将会经历很长时间才能消除?果真如此的话,现有的数字鸿沟将会进一步扩大两国的整体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其余几种观点,无论是企业的信息化问题、资本市场问题、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问题,还是制度性障碍问题,最终都要归结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等待呢,还是积极行动起来?是等待条件成熟呢,还是积极创造条件?这些,都与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网络经济是一场革命,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任何一场革命的起点,都是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没有牛顿的科学思想的流行,就不会有产业革命;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当新的思想观念逐步取得领导地位时,人民群众中蕴含着的巨大潜力就会爆发出来,一切障碍和限制就会在人们的积极努力下迅速地被冲跨。

笔者认为,美国在网络经济上的国际领先地位,首先来自观念上的领先。政府、国会和美国民众,都对新经济持欢迎态度,都对其革命性意义予以充分肯定。中国与美国目前的最大差距,其实还是观念上的差距。如果中国从政府到民众都对网络经济在观念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由政府牵头,从制度创新开始,对发展网络经济的各种限制条件予以坚决、彻底的消除,中国的网络经济就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就能在更短时间内实现。

中国面临观念革命

持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能与网络经济的革命性要求相适应?中美两国在思想观念上主要存在哪些差异?这些,就是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数字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风险观念、动态观念、人才观念等六个方面的观念革命,应是消除中美数字鸿沟的逻辑起点。

■数字观念: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经济的革命性意义。对于未来任何一个传统领域,互联网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如果我们在网络经济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中国未来的命运。

网络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互联性。互联性大大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使社会分工水平产生了飞跃,给市场和经济活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可将之称作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将随着网络的扩张而日益显示出更大的威力。互联性和网络效应对网络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之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它们包括快捷性、全球性、对称性、虚拟性、模糊性、知识性、复杂性、垄断性和公平性等。我们必须迅速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以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

■时间观念:由于网络经济的快捷性特征,使得时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产品生命周期迅速缩短,一种产品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天内变成主流化的产品,又可能在几个月内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网络经济中强调要快速反应、抢占先机。从企业角度来说,不是大企业吃掉小企业,而是反应敏捷的企业吃掉反应迟钝的企业。从国家角度来说,不是大国吃掉小国、强国吃掉弱国,而是反应敏捷的国家吃掉反应迟钝的国家。

例如,美国政府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80年代处于竞争劣势的美国,在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星。北欧和日本在移动通信上先于美国一步,在未来的移动商务经济中将占据领导地位。又如,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实力上说,印度均不如中国。但由于印度政府抢先一步对网络经济采取积极扶持政策,使得印度无论在高速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等关键领域上都领先于中国。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国内软件业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印度IT出口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远东经济评论》甚至暗示,如果中印之间在IT产业上的差距继续扩大下去,未来亚太地区将不是以中国为中心,而很可能会是以印度为中心。

■创新观念:在市场变化迅速的情况下,企业要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并不断主动淘汰自己的产品。创新与灵活性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有了创新和灵活性,一个小企业可以迅速成长为大企业。失去了创新和灵活性,一个大企业可能会迅速走向衰败。

在美国,创新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人以能够独树一帜、充分表现自己而自豪,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美国在知识产权法规的制订方面和执行方面的严格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政府、企业和大学也积极为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历届政府都在科研开发方面给予企业和技术研究部门较多的资助,在制订经济政策方面也更多地向那些教育部门和科研机构倾斜。美国巴尔蒂莫大学经济学家ZoltanAcs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是我们的创新能力”。

中国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在创新方面的阻力较大,特别是长期推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较大的安全感和僵化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创新观念大为削弱,人们的创新能力不可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至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成就主要来自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模仿,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有人将中国的互联网称作“互抄网”,成千上万个网站提供的内容大同小异。中国电脑市场国有品牌的占有率在提高,但技术含量并未提高,大多数电脑公司从事的是散件装配。如果长此下去,中国的网络经济如何能繁荣?

■风险观念:在网络经济中,正反馈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互联性、由于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人们之间产生了频繁、迅速、剧烈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不断强化的正反馈机制。最初发生的一件偶然事件,会由于正反馈作用而不断扩大其影响,使细微的差别最终演变成巨大的鸿沟,甚至会导致系统的崩溃。这就是网络经济大起大落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就使网络经济既存在巨大的收益,又存在巨大的风险。

中国网络经济兴盛时,热浪铺天盖地;网络经济低落时,处处寒气逼人。人们刚刚为巨大的收益而陶醉,随即就被巨大的风险所击倒。美国的情况却完全不同,无论网络经济是冷是热,美国投资者的反应都比较冷静,没有出现极度狂热或极度恐惧的状态。正是中国在风险观念上的巨大落差,导致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发展的支持程度远远落后于美国。

■人才观念:如果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使资本第一次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性要素的话,计算机和互联网则第一次使信息和知识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性要素。

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上,也反映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上一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更重要。由快捷性带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有形资产迅速贬值,甚至会变得毫无用处。相反,无形资产在越来越多的商务中成为主体,它由品牌、良好的客户关系、雇员的才能、业务流程与系统的内在经验等组成,对企业附加价值的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来说,人才和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使网络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人力资本创造性的发挥建立起必要的组织制度和其他社会文化条件。

篇5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Teaching

MEI Yuan, GUO Shansh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Librar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From the date of birth, computer is destined to become a cre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man who has mastered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grasped the golden key to the door of the century. the basic framework of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decided by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o,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omputer teaching quality and adapt to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ew time.

Key wordscomputer; teaching; importance

目前,我国各种层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都把计算机课程列为必修课,因为不管是在业者还是待业者,如果不熟知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势必就将成为新一代“文盲”。但是,反观计算机高等教育的现状,又不能不令人担忧:学员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无论在宽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很难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以致用人单位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学员自身也不满意。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就在于多数计算机教育仍是沿袭工业时代的传统模式,而未能与知识经济时代同步。本文就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1 知识经济时代离不开计算机教学

1.1 计算机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1)计算机的发明与发展是人类知识的结晶。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它不仅仅是科学家简单的劳动的产物,更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更新周期短,功能日趋丰富完善,机型千差万别又极具个性化,所有这一切技术成果,都离不开思想的产儿――“知识”二字。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计算机技术促成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尽管目前人们对知识经济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但谁也不能否认知识经济的内核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方式。进一步讲,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表现为数字技术的生产力和网络技术的生产关系。在非计算机时代,人类活动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而不是知识,即知识的地位是低层次的、附属性的。而在计算机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的智慧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这一时代又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是高层次的、主导性的,这也就必然促成经济型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而知识经济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基本框架都是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度决定的,所以离开计算机,空谈知识经济是毫无意义的。

1.2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

新时代下,大多数经济活动是围绕计算机为中心而发展开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它可以用来解决航天、军事、气象、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等复杂的计算问题;也可以有效合理管理企事业单位财务、人事、工资等数据;也可以实现机械加工、产品检测方面的自动控制;也可以模拟人脑,完成某些人工智能活动,如机器人、CAD、CAM等;它还可以通过联网,实现全球个人通信。

2 计算机教育方略

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从以下方面具体体现:

2.1 师生关系的改善

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模式,克服教学氛围中的思想教条,提倡师生人格平等。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组织者、知识传授者、形象塑造者和学生技能培养的引导者,而不能成为驾驭学生言行的执鞭人、课堂中的绝对权威和控制学生成绩的主宰者。教师应该是学生良师益友,而不能成为学生的对立面,否则教学活动就要失谐。

2.2 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思维方式的转变。努力纠正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不断开发右脑的思维功能。这是因为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计算机技术本身是由0、1所派生出的模块化的框架知识体系,如程序流程图、桌面、窗口、菜单等概念。右脑思维是开放式的、创造性的,应大力提倡运用。

教学方法的改变。坚决杜绝灌输式,即一味按照教学计划,不看对象、不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而单方面施教的方式。应针对不同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下转第89页)(上接第47页)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譬如,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该做到三点:一题多解(师生探讨);趣味程序练习(寓教于乐);应用程序的开发(有奖竞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励学员成才。古语云:“数子不过,不如奖子一功。”学员基础差是个事实,也不否认个别学员混文凭的思想,但教师不能放弃“教书育人”的大原则。对待学员,要善于鼓励,不能因为所谓的“笨”而放弃努力。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潜意识,关键在于引导。

2.3 提倡全面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纯知识化的。从教育的大目标来看,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渗透德、智、体、美、技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计算机课程内涵十分丰富,教学实践中,可以按以下要点贯彻这一思想:

2.3.1 德育的渗透

DOS命令――对与错,选择人生的红绿灯。

文字录入――由慢到快,体验人生的艰辛和曲折。

程序设计――成功与失败,享受人生的乐趣,磨练人的意志。

软件――真与伪,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病毒――破坏,医治丑陋的心灵。

窗口――变化,扩大人的视野,舒展博大的胸怀。

2.3.2 智育的渗透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流动的技术,学习也相应地成为动态过程。如果要成为计算机优秀人才,智力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智力的培养有两个要素:第一,留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营造右脑思维的环境。比如,在讲解五笔字根的记忆方法时,不要向学员推荐“顺口溜”,更不能把字根与字母的对应关系强记下来,而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方块)和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规律(图形),在大脑中形成视觉反映,教学效果就会炯然不同,而且不易遗忘。

2.3.3 体育的渗透

上机操作,强调坐姿、指法。实习课后,要求学生整理机器、打扫机房卫生。

2.3.4 美育的渗透

程序结构――感受事物的变化,体会自然界的严谨与和谐。高级语言――架设人与机器沟通的桥梁,遥想心“芯”相印的美好情趣。软件开发――探寻奥秘,体验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和快乐。

篇6

关键词:人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852文献标识码: A

高技术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对信息更加依赖,指挥和协调需要信息来作保障,只有信息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地组织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近年来,各人防重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已具现代化水平。但是,还存在着认识不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笔者认为,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加快人防信息化建设,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事在必行。

面对新军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人民防空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思路还不完善,有些地方还在走不应该走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认清信息化的本质,把握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确立并坚持人民防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人防信息化基本概念

“信息化”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信息化是指信息和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程度,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

国家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

人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着眼信息化人民防空的需要,以信息技术及其成果应用为动力,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指挥自动化为核心,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和利用,对人防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形成战斗力的各个环节,全面进行系统的改造,最终实现建设信息化人防、提高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民防空能力的过程。其本质是对现有人防体系的信息化变革,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装备信息化建设和战场信息建设。其根本目标是以信息化系统和装备为主要手段,以信息化人才为主体,用信息网络把各种人民防空要素联为一体,能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小型化、知识化、高效化的人防队伍。信息化人防必须具有全方位信息收集能力、大容量信息传输能力、智能化信息处理能力、联合组织指挥能力。

二、人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人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涉及范围的全局性、参与对象的广泛性、技术应用的渗透性、资源利用的共享性、发展水平的跨越性、建设过程的长期性。

人防信息化建设涉及范围的全局性是指人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是由一系列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涉及人员、装备、环境、体制编制、指挥方法、人防理论、教育训练、社会情况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人防信息化建设参与对象的广泛性是指人防信息化涉及指挥、控制、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办公、训练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人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防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单一领域的信息化,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防信息化 。所以,人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局性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和整体推进下才能完成。

人防信息化建设技术应用的渗透性是指人防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会逐步运用到编制体制、教育训练、日常管理、组织指挥等各个方面。

人防信息化建设资源利用的共享性是指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人防信息化建设必须采取资源正确、安全、实时的互通共用,达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将任意形式的信息送到任意的信息需求者手中。

人防信息化建设的跨越性是指在人防机械化改造尚未全部完成、人防指挥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为跟上时代步伐,采用跨越式方式进入信息化。

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是指人防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从发达国家来看,实现军队信息化需要30年左右时间,其他国家需要50至7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国家经济、信息化发展水平、人才结构等多个方面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有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

三、人防信息化建设尚需解决的问题

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组建人防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是我国人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建设人防信息化平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规划先行。信息化的显著特点是网络功能和系统效能,必须统一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分级形成一个完整的层级链体系,达到系统、要素、结构、层次的最佳组合。就人防系统而言,应由国家人防职能部门主导,统一制定全国人防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国家规划指导下,各级制定本级的规划,并按规划分步有序实施

(二)体制统一。战术技术体制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一致,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硬条件。这就需要国家人防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人防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规范,作为行业标准颁布执行,为各级人防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依据。

(三)网络互联。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需要整体设计,联合共建,优先发展。

(四)软硬并重。坚决克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研制开发的倾向,通用软件的研制开发由国家人防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攻关,在此基础上,地方各级人防部门组织自身需要的专用软件的研制开发,做到统分结合,使各类软件形成整体配套的系列产品,硬件和局域网络由各级人防部门自建,防止不顾经济能力一味贪大求洋,坚决杜绝各行其是在一个单位内建几套系统的做法。

(五)资源共享。要建立统一的人防信息数据库体系,抓好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编入,强化信息资源在人防系统内的使用,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

篇7

【论文摘要】是文着重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探讨;阐明新经济影响营俏创新的几个方面是本文出发点;深入论证营销创新应用—怎样“创造购物天堂”?如何“长驻于市不衰?”何以“辫证营销”?如何‘.引导营销网络化”?等,或可助新经济营销创新思路拓张。

新世纪开端,迎来了新经济的曙光,新经济有何基本特征?成为新一轮管理论坛热:新经济必有新运作规则,其对我国营销创新有何影响?构成新世纪营销新规律所在。新经济实践涉面甚广—营销创新应用如何?引人深思。

一、新经济时代经济创新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经济四要素“知识”比重在上升。传统经济包括农业和工业经济,“三要素”论源远流长,数千年倡导繁衍、耳熟能详。而作为创新要素“知识”加入,形成‘.四要素”说,多闻于世纪之交,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列为四要素之首,尤显其特性:即知识要素的充裕性①。皆因前“三要素”盛行至今已受时空限制,国界、种族、观念隔离、亦难有’‘予取于求、随之取用“之便利而显逊色。唯独知识要素,完全无上述约束,只要愿意,可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仅如过去的一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科研成果以成千上万计,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无穷财富。所以“知识要素”虽立论不久,或叫初具形态,且有转化受阻种种障碍;但其意境深远、力贯全球、活力无比,成为现代企业家,投资、生产、经营者发展战略首备之品—可示其经济创新论中位高而权重的发展趋势。

特征之二,新经济发展加快了“知识”渗透。“土地、劳力、资本“构成三要素说,②.是传统经济重要物质基础,因“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等弊端而风光难再。但.‘三要素“论完整性、严密性、系统性等经济作用亦难于被动摇。新经济发展,‘’三要素”作用在相对下降,但并非言可取代,因为知识创新威力,要通过传播渗透才能发挥出来。如知识渗透于’‘土地”要素,才会有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渗透于“劳力”,才会有劳动品质的提升,劳动效能的发挥;渗透于“资本”,才会有资本运作本质的变化或更新。同时在知识传播、渗透面前人人平等,取之容易;许多企业家,借助知识力量而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新经济的贡献。

特征之三、经济理论两大支柱面临新冲击。传统经济理论中有两大支柱说。第一支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消费者(家庭)收入受硬性约束,边际效用价值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引发需求上升;反之则下降~一衍生出需求变动规律。第二支柱“生产费用主导”论:即资源性生产费用上升,产品有利可图,供给会增加;反之则减少.一形成供给变动规律。③冲击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信息发展,使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产品价格趋低,家庭实际购买力会上升;加之发达国“财富效应”—股市上涨增加家庭虚拟收人,均冲击了家庭预算“硬性约束”论。其二、新经济中知识作用上升,厂商受资源性约束的供给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又如网络经济普及后,免费提供网络和电子邮件服务的厂商会越来越多,从而使“有服务就要收费,’等老行规老惯例受到挑战。于此,用传统供求规律,来分析未来营销行为,已难有更多意义。

特征之四,“注意力”经济成主导世界潮流。象时装模特展销吸引观众注视力那样。企业发展“注意力”经济①,以招徕消费者已成新潮。新经济发展,企业.‘注意力”营销—通过网络宣传,树立企业产品形象;或经精心没计制作打扮,成为某一特定领域“霸主”;或营造购物“天堂”,成为顾客网_L之首选等,从此有了广阔天地。获得了“霸主、’地位,或有了“注意力”形象的厂商,当然能带来无限商机。而于无限商机中,孕育出主导世界潮流的许多新秀,显然又是新经济的贡献。

当然,新经济实践深人还会创造出;如能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实现价格永恒降低;“物以多为贵”;提供无限能力与机会等运作特征等。但其要求也是苛刻,甚至是残酷无情。有喻新经济如一个个竞争漩涡,稍不留神即被淹没。并非危言耸听。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几个方面

影响之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影响所及,应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理论依据是:首先,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崛起,“靠资本、拼劳力”的规模化同质营销已难于凑效,国际市场异质化营销已成新亮点。其次,新经济时代双向沟通加快,物流。商流、信息流交换频率增加,借助网络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互动营销网,为全球性或异质化营销创造了物质基础。第三,国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一条龙服务的政策导向或成功实践,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为全球化营销创新大开了方便之门等。

影响之二,市场多变数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又如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再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无形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影响之三,营销添智慧出现创新“蜂聚”期。新经济新技术风起云涌,创新的巨大动力已不局限于单项、局部性,且有成片成批的叠加效应。有专家称为创新“蜂聚““现象出现并非偶然。

从市场创新着—出现一种新技术产品后,将有一系列创新活动以招揽顾客,亦会有全新产业问世,或控制一种至几种新原材料基地;甚至出现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以巩固垄断地位,或创新垄断市场方式等。以计算机实践为例—已从单机、大型、单功能、低速度、专用机。向多机化、微型化、多功能、快速度、网络化发展。特别经营销专家或智慧营销的介人,将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性,而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实现工商交通、金融、邮电等联网后,又将派生出大批信息产业或相关产业,甚至出现产业带,产业群体、产业链条—“蜂聚”接踵而来,新经济功不可没。

影响之四。优化“系统”论可把握营销主动权。新经济信息网络化,仅是解决了“速度、效率、安全、方便”等传统贸易老大难问题,而“胜算性如何”还要靠谋略智慧,或贸易成熟性。西方诸强已有高科技7096、市场分额80%以上的竟争优势②,于中国未来营销影响探远:优化“‘系统”论或可以“系统营销”论策应,新经济条件更有可能。

首先调整营销心态:承认科技营销落后;但不甘合落后科技营销。其次,坚持市场细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国情扬长避短,瞄准高科技目标。

再次,重视消化吸收,实现高新技术第二次创业。还有,创造宽松环境,着力改善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知识产权,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打击伪劣假冒侵权行为等。还要熟悉““人世’“后的世贸规则,防止高科技贸易’‘被诈、被罚、被假”的发生等。高科技贸易复杂性,以“系统营销”论把握营销主动权,或可以消除新经济运作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新经济营销创新应用的几点思考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思考之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

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创造时空效应,产生““购物方便”感;或以产品新概念引导潮流,成为消费者“、理想产品策源地信誉”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享受,,感;还要加强公益宣传、树立绿色品牌,形成‘.热心公益、放心消费”的认同感,将“、方便、理想、享受、认同”的情感运用于营销的全过程。确立‘“购物天堂”的好环境。

思考之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或者古商邦经商理念—““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而不衰”中,悟出营销创新的灵感: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替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坚持有理做赢人,和气营出三赢家。

思考之三,坚持辩证营销立于不败之地。组大联强,固然是.‘实力、信誉”的象证在国际贸易之中亦有按资本区分信誉度—“实力论英雄”的主张。但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点。而新经济是一种突破。如’‘小吃大”、“快胜慢”、“新吃旧”等,有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规则,①,亦有喻之为新营销辩证法。

新经济时代,所以会“小吃大,,,本质是小者精悍、鳞角锋锐、触觉敏捷,开拓营销自然所向披靡;而自称大者‘为大所累笨拙不已,往往无可奈何被拖累。’‘快胜慢”。关键是““快者灵气生“,,富于灵气的营销,顺应新经济所追求的个性消费目标,慢者只能吃“剩饭,’;’‘新吃旧”,是新(潮)能主导消费意向,代表时代精神,淘汰陈旧落后者。完善此类营销辩证观,就能”劣中求强”、弃旧图新、转败为胜。

篇8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11-02

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终身教育是一个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迈向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是“全人生化、全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同构的复合型教育体系;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它包括一切教育性质、教育类别的教育形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和环节,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教育时空的扩展性。终身教育涉及人的一生,是多次性和连续性的行为,教育对象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社区、从社会到家庭,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时空体系。

(2)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终身教育涉及社会的每位成员,从儿童到老人都是施教的对象。

(3)教育领域的多元性。终身教育的办学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投入等都是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等。

(4)教育功能的双重性。终身教育的直接功能是教育人、发展人,生产精神产品;间接功能是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5)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机制灵活,方法多样,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6)教育体系的复合性。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双向而贯穿于人的全过程的教育体系,是人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客体和学习主体不断转换的关系,从而使人们获得终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

2.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和组织都具有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也是“以学习为核心,以全民为主体,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石,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为标志,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营造学习氛围为环境,以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社会发展为结果的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需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为全社会成员认同,社会的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成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组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学习的终身性。学习成为人生各个阶段以及终生不间断的学习,使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必需,使学习成为人的生存主题。

(2)学习的广泛性。社会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中广大的成年人、老年人均参与学习活动。即学习的权利人人享有并且平等,全体公民均可参与学习,使“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

(3)学习的发展性。学习和教育不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且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知识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标志着学习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手段,将持续每个个体的一生,决定着“学无止境”成为社会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并成为完美人生的过程。

(4)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者为社会的中心,学习的个体和组织构成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也就是说,学习必须以一定学习型组织为依托,开展自主学习。

(5)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根据国家、社会和个体的需求进行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并能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地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采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正规或非正规地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6)学习的时代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社会非常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得知识的创新指数和知识传播指数高于其他任何社会。同时学习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开拓创新。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1. 终身教育体系与特征,说明了终身教育的时空、对象、功能、方式、内容和手段等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发展性和社会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就是促进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真正标志。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外部支持和内在机制的完善来统一规划、管理,从而整合和统筹运用各类终身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形成教育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组合,形成“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终身教育体系将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起“教育超市”和“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 构建并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趋势,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方式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逐步由“教育化学校”转化为“学习化学校”,将由“封闭式、接受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因此,没有一个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不会形成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社会。面临现实,我国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把这一课题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要求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和部门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并逐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从而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先进学习文化为引导,以各种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为社会成员无障碍学习提供充分支持以助其全面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韩国均较早地提出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口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使得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全社会成员认同,学习已经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已成为人的

生活组成部分,社会成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成为学习型个人。这样,从个人、家庭、社会组织,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鲜明的学习理念。正确的学习导向、丰富的学习兴趣、和谐的学习环境,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成员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命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现代化社会教育发展体系的理论抽象和高度概括,是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结合中生发出来的一种理念;它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生真正价值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建立学习型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将更加凸现终身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而给终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外因力量的推动下,使学习成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和社会教育系统相统一的集合体,并不断提高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总之,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关系来看,二者虽然有着内涵和外延的区别,但同时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教育思潮,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个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漆新贵,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03,(4):49.

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美学经济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27-8122(2012)04-0071-03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 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计、数字插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码摄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但共通点就是被大众所接受的途径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动,通过人的触摸、空间移动、声、光、电等的效果,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联系、融入、互动、转化、展现这五个阶段。首先必须有人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通过与系统和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与人的意识之间的转化,最后展现出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效果。

将当代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发展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它已不再仅仅依赖个体艺术家的才华和灵感,而是依赖整个艺术创作体系、艺术传播过程及方式、艺术媒介手法与参与方式等的全面创新。图像时代、消费时代以及“数字化生存”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实语境。

首先,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对许多人来讲,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时代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用声、光、电为载体的多媒体种,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图像、文字等这类静态印刷物中。“当代艺术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听觉的感官艺术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这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事实。”[3]

其次,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商品的价值已不只是其使用价值,人们消费商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的符号消费、仪式消费等,消费也成为艺术活动的基本方式。艺术经纪人出现后,处于艺术家和群众之间,他们了解并熟悉艺术家,懂得艺术欣赏,自身又赋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清楚明白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经验,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日渐成熟,科技的发展引起传媒形式的变化,艺术的多媒体化以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新颖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通过媒介,文化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真正可以成为艺术中的一部分。艺术传播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让人们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了艺术创作对生活的传统观念的反应。

(三)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

当今,数字媒体就像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它以IT 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极大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影视、动漫动画游戏研发、广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建筑、工业、服装等一系列的艺术设计、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装置等领域,并涉及到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4]。

首先,分解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解为三组概念,即文化、创意和产业。第一,文化(包括艺术)传播借新技术革命下的新形态媒介,提高了传播效率,又增加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并通过“点击”、“复制”等形式,扩大了传播的接受范围和接受频次,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从而,产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最重要传播特点――交互性。第二,新媒体的使用使创作者的“创意”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提高了作品“创意”的表现力。第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带来了受众的数量激增,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使文化具备成为一个产业,并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考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仍然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电影电视广告是新媒体艺术介入较快较多,也是进入大众视野最多的领域;动漫和软件开发业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和交互性更多,并且发展主要依赖新媒体技术的个性;随着人们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减少以及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日益增加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而旅游会展业,在近年来更加注重新媒体艺术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中,新媒体、声光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大量的美感体验。

三、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

首先,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诞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创意是其核心,并表现出多样性而非同质化、分众消费等诸多特点。新媒体艺术开放、自由、复制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到受众个体喜好以及内心需要的相异,在提高其自主选择权的同时,有利规避了文化产业过去成本高、风险大这一缺点,并通过技术含量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保障了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

其次,文化遗产作为地区人群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量丰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4项,另外,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1175项。物质文化遗产易被破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易保留的特点决定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而在继续承担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过程中,同时使自身被保护和保留。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功能以及数字化保存方式可以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贡献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流传。

再次,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它将过去一味依赖创作者才华和名气或者物品历史的文化商品的价值,转嫁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中,以可感互动的体验增加艺术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含金量,可以更加有力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是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提高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因此,融合新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要素的新媒体艺术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推广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载体

首先,新媒体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一种叫“体验经济”的重要载体。“体验经济”即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行为。众所周知,商品是客观存在即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会给人留下记忆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主观存在,即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身体、感情、意识上参与所获得的。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每个人的感受与商品之间的互动所得的感情[5]。在这里,大致总结了5种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情绪体验、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新媒体艺术交互、虚拟的特点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例如在四维影院中我们亲身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遥控器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打造出幻真的虚拟世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体验是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使消费者得到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其次,新媒体艺术的低门槛对于美学经济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美学经济指“立足于美学价值,通过向潜在消费群体提供审美服务产品(或将审美要素大量渗透到商品中),以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获得利润的经济形态”[6]。美学经济的题中之义是强调艺术生活化,通过将美附着在能够更多接触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商业服务,来推广美的体验,实现审美教育和审美享受的普及,从而达到文化艺术的“平民主义”,即平民美学。新媒体艺术使艺术生活化,艺术生活化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以商业形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文化语境的构建契机,就是在这样一种转向中将高雅,高端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它的光环的同时,也将它们的泛化促使形成更加公平的艺术文化共享空间,以便大众容易接受、理解这些艺术文化层面的享受,这无疑可以使社会文化更快更好地整体进步。

四、结 语

新媒体艺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多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可以尽快步入世界前列的产业类型[7]。我国在推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对新媒体艺术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200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有力地推动了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我国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超过10 分钟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 分钟以上) ,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片。国家火炬计划批复的全国唯一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这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基地还在2006年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光荣地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意基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龚小凡.关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0).

[5] 金元浦.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

[6]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融合[J].中关村,2010(11).

[7] 金元浦.新技术革命与文化产业[N].膝望新闻周刊,2004-05-24.

篇10

文章明确了地名、城市地名及地名规划等基本概念,对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同时通过对城市地名演变的规律和趋势的分析,总结出城市地名的演变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视角下城市地名规划的思路及方法,旨在为现代城市地名规划提供新思维,为城市地名的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城市地名发展演化地名规划

中图分类号:P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place nam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city cultur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urban places of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modern city to speed up in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t basic [1]. City planning of urban planning place nam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more and more be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city administration of attention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city planning and regulate the place name activities,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the serialization of city place name has become a city planning series results the main basi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place names.

The article made clear the place name, city place names and places such as planning basic concepts, to the city place names and the urban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to read about.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city by place of the rules and trend of evolu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places with steady change, change in the regularity of the firm.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the city planning place names thought and the methods, for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to provide a new thinking place name, city place nam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nagement to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Keywords: Urban Placename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oponymic Planning

地名是人们为了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具有信息载体、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2]。我国早期由于地名数量不多,地名取词上较多出现单字和双字,且地名命名并无太大的规律性。现代地名由“专名+通名”构成,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主要用以揭示地名所承载和表达的意义。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用以表达和描述地理实体的类型及特征,是地名中表示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类别的部分,记录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举措和设施,也体现行政管理的区划。

城市地名是一个包括地理实体名等在内的一个庞大体系,其变化往往是对城市空间、城市文化、社会政治等变迁最直接、最具体的记录,其发展演变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通常表现为对一个地方自然环境、历史事件、社会风俗、名人佚事的记录和反映。

1、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协同发展

纵观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名的变动除受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外, 城市自身建设和发展是影响其变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城市地名发展的原动力。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城、开发区、城市新区等数量和规模得到了空前增长,新建筑、新道路、新住区等城市组成要素的大量涌现,为了增强这类地物的可识别性,必然要求大量新地名的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地名在数量、类别、内涵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将发生巨大变化[3]。

2、城市地名呈现变动与稳定的演变规律

地名和其他语词口口相传、世代相因,在使用中逐渐取得习惯性和稳定性。地理区域本来没有名称,名称是人们主观赋予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人的认识也不断地变化,因此,地名在稳定性的大背景下又有变动性,而变动性中又有其稳定的元素,地名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它的发展历史。

城市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和交往而对其所在城市的地理实体赋予的名称,具有指位功能、社会功能、文化显示功能和思想传播功能[4],地名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决定了地名需要保持其稳定性。从地名的发展历史看,由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地名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尽管如此,任何时期的地名都不可能全部更改,每个时期地名的演变只能是多数继承、部分更改、少量新增。地名在发展演进的变动性背景下有其稳定性的一面。

地名是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它也在发展变化和新陈代谢。就大多数地名来说,一旦产生就能为人们使用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命名理据、文化因素及管理制度因素等的影响,地名又表现出稳定中的变动性规律。

随着交通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地图的出现使城市更为广泛的被外界所了解和应用,也给城市地名梳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化导航仪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城市地名,特别是城市道路名称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标准化、典雅化、内涵丰富化、数字化[5]。

3、地名规划

在民政部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中,将城市地名规划界定为:“在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基础上,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规范,对城市新生地名作出的科学规划” [6]。

城市地名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各类人文地理实体名称的统筹设计[7]。事实证明城市地名规划有利于加强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的地名管理,减少地名命名、更名的片面性、盲目性、局限性,克服地名重名、同音、文化含量不高等弊病,提高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对城市规划和全方位强化城市地名管理等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地名规划的雏形,不难发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对地名的统一、超前考虑和命名的影子。唐长安城以南北向的朱雀门大街为中轴线,棋盘状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形成形式上东西对称“畦分棋布”的城市街坊面貌。城中城门、街道、里坊、殿、阁、亭、馆等都有名称,且采词含义明确、用字对称且工整,与其功能、位置较为吻合,并且相邻的街道、城门、建筑等名称采词用字在含义上相互呼应。

3.1.1.古代的地名规划

资料来源:《地名规划原理》(2003)

3.1.2.近代地名规划

作为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于1930年进行了地名规划,编制了一张详细的城市道路名称规划图《首都干路定名图》,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地名规划图。规划命名了68条城市干线道路名称,并对路名系列化命名方案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部分路名以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命名,如黑龙江路、福建路、湖南路、湖北路、云南路、江苏路、广东路等等。方案于1930年10月交由城市建设部门具体实施。干路定名图上规划的68条道路名称,至今沿用的有42个。

3.1.3.现代地名规划

建国后,随着城市范围大规模、高速度扩张,城镇地名数量猛增,新旧地名更替活跃,我国少量城市进行了地名规划编制的尝试与探索,其基本特点是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编制,规划所需解决的问题也更为迫切。规划一方面按照地名规范化管理的需求,对以往零散、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差的城市地名问题进行了诊断和梳理,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新地名进行了适度超前规划;另一方面加强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以解决城市规划与地名规划、建设与命名、命名与管理三个相脱节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者对地名和文化、地名和语言、地名和历史、地名和地理等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但缺乏从多个视角对城市地名规划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创作思路采用问题导向原则,提出“释疑―摸底―明道―求解”的技术路线。

4、结语

本文以中国城市地名现状特征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地名规划的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点结论:

1、城市地名演进与城市发展具有协同共进的内在关系

城市地名演进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中求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地名发展的原动力,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地名的数量与日俱增、类别不断增加、内涵日益丰富。同时,城市地名对城市文化起到传承作用,是城市个性彰显的载体,通过对城市地名系统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 能够把握到城市发展的脉络, 感受历史的凝炼与厚重。

2、城市地名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其稳定性是相对的

1)城市地名在发展演变进程中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性。城市地名的基本功能决定城市地名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城市地名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其变动性的一面。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适应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城市地名的发展演进呈现出标准化、典雅化、内涵丰富化、数字化的趋势。

3、“专名+通名”的取词理据是现代城市地名构成的基本特点,城市专名采词来源也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展

“专名定位,通名定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新地名的主要构词特点,不仅通名划分越来越细,专名采词来源也越来越广。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地名的采词具有如下的特点:1)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类地名;2)记录历史事件和纪念历史人物类地名;3)反映古代经济、行业类地名;4)以古代官署衙门及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5)表达思想意图及美好愿望类地名;6)反映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类地名;7)以行政区名称命名;8)以名山江河命名;9)以花卉树木名称命名;10)以序数词、方位词或者某一主题进行的序列命名。

4、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实践工作中上应保持思维的多视角性[8]

1)从文化视角来看,保持城市地名的文化性是现代城市地名规划的内在要求。在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实践时,应以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为立足点,以尽量保持地名稳定性为原则,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为目标。

2)从政治视角来看,现代地名规划应该凸显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同时代的城市地名往往带有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政治色彩,当前从政治视角考虑城市地名规划时,应以体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作为时代主题,以反映经济建设、强国富民、繁荣昌盛等表达歌颂及美好愿望的词语为内容,来体现现代城市地名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

3)从经济视角来看,当前的城市地名规划,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昌盛作为规划的主题之一。通过分析城市地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城市地名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布局情况,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地名的采词范围。

4)从制度化视角来看,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应优先考虑地名管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现代城市地名规划是以地名相关的法规、规范和实施细则为方针政策和指引,以解决地名的标准化问题为目标,来构建规范化、系统性与层次化的地名规划方案,要有利于实现地名系统的系列化和地名管理的规范化。

5)从全球化视角来看,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应紧紧围绕国际大分工的发展环境,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全球化对地名规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名采词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全球化特点的地名。从全球化视角出发的地名规划有助于地名采词的多样化、丰富化,增添城市地名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王际桐.地名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2]李全茂.浅谈地名的功能[J].中国地名,2006(9).

[3]尹广.地名要体现城市品位[N].广州日报,2003-01-03.

[4]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2).

[5]浦善新.数字地名──地名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00.

[6]范今朝,黄吉燕. 城市地名规划及命名规则[J].城市问题,2005(1).

[7]褚亚平.城市规划发展不能忽略地名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