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汇报演讲稿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汇报演讲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 存在不足 推进实践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首始课程。开设“基础”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合格的大学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指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基础”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直接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得到感性的再教育,主体能力得以优化。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已经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基础”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四是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五是让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六是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2.“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基础”课实践教学已经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但是随着“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某些问题依然困扰“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无论是学生和教师,还是学校和社会力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二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高职院校不遵循“双赢”原则,只考虑社会实践基地能否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是否得到切实的锻炼,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失去外部的支持;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教学基地,这就造成教师和学生需要花很大力气四处奔波寻找实践教学场所。三是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由社团、学生会发起的社会实践,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参加。“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有机会参加的。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是实践教学难以全面有效展开的原因之一。四是社会实践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教学性、寒暑假性、勤工助学、学生自发性的特点,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和“基础”课的社会实践尚未接轨,还处于一种各做各的状态。五是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缺乏相应的条件和经费等原因,一些“基础”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时,更倾向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而很少使用更贴近社会的实践形式。百闻不如一见,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只有限度地进行着,其深度不够。六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由于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基础”课实践教学很难持久、深入地开展,流于形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我国“基础”课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对实施实践教学没有硬性要求,对学时、学分等都缺少相应的规定。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或流于形式。第二,人力、财力投入不足。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扩招速度较快,而相应的资金、设备、实践场地无法保证,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第三,各方面力量重视均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组成的复杂活动。无论是领导者与组织者,还是实施者与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影响和制约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探索
为改变我院“基础”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局面,本课题组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新的方式,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1.设立适合大班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重在积极开拓创新,根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设置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创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以团队为组织,以专题为内容,最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合一、课内与课外合一、适合大班教学的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
2.建立新的教学目标。
围绕学生应具备的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等诸多能力加以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
3.以小组为单位,摸索“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模式。
实践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大班型授课,而现实中教学资源有限,很难实现小班型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有一次参与研究性学习和上台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在本学期第一次课上,任课教师作如下七大步骤策划:一是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每班级按人数自由搭配,组建八个研究性学习团队,以培养学生集体主队合作的能力。二是选择任务。每个学习团队任意选择八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自助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三是资料收集。每个团队根据所选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主题撰写。主题的撰写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多种格式,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五是汇报准备。在汇报中要求使用PPT,部分学生不会做PPT,如何制作、如何操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培养学生处理困难的能力。六是主题汇报。每次上课留下30分钟的时间作为课堂实践教学,各班派出一个学习团队作代表,以同一个主题作汇报(6分钟为宜),进行PK,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自我展现意识。七是评分与总结。在团队汇报后,老师与学生评委评分、教师点评和鼓励并指导后面的团队操作。做到成果展示在课堂功夫施展在课外,以培养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
4.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精心设计成果展示。
(1)“学习汇报书”,学习汇报书是每个团队根据选择的主题学习性调查研究,经调查结果以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形式展现的纸质报告书。
(2)“团队亮相”,要求每个团队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展示自己的队名、口号甚至是logo,还可以用各种形式展示团队成员的风格和特长。
(3)“现场汇报”,把主题的研究成果以多种形式,如论文、演讲稿、散文、议论文、诗歌、心得等格式,做成PPT与大家分享。
(4)“活动感悟”,要求每个团队以简洁的语言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感触,如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遇到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解决后的心态等等。
5.以学生为服务主体,精细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团队主题汇报的成绩,作为“基础”课的平时成绩的一半,总分为100分,此分数在学生总评中按20%计算,该团队成员成绩共享,此成绩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
“学习汇报书”、“团队亮相”、“现场汇报”、“活动感悟”四项的分值比为3∶2∶4∶1。
参考文献:
[1]程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4.
[2]徐倩.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报(汉字综合版),2001(6).
[3]柳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5:41.
[4]郭纯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2008(5),6.
篇2
一、七彩课程,精彩缤纷。(以部分经典课程为例)
1、普通话(闫国平):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纠正同学们普通话发音的一些问题,包括卷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这个课程得到孩子们极大的欢迎,因为当地普通话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足,很多时候都是在用潮汕话等方言交流,练习不够是主要的问题,因此闫国平同学的此次课程也只是一个引子,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让同学们做更多普通话练习。
2、手语(吴金桦):手语的课程的开设在学院的其他义教点一直都很成功,因此我们想把它作为一个经典课程来设立,为以后的课程树立一个模板。金桦的课程在第一天的七年级班因为经验不足,显得内容不是很充实,但是在后来的第二天加上了感恩的心故事和新手语动作的解说,一下子就让课堂更加生动起来,而且,老师上课时候的处理突况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这个课程建议发展为系列课程。
3、生活常识(巫君志):生活常识课的准备不是非常充分,但是,君志的课程以气氛轻松活泼取胜,很得到七年级孩子们的欢迎。说明一个老师上课的风格很大程度影响到上课的效果。课程可以改进的一个地方在后来的总结会上提到过:建议可以用一些生动的实验或者实物带到课堂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和了解知识。
4、英语角(林娉婷、黄敏慧):英语角的教学主要以日常生活英语及一些英语应用为核心。用轻松简单的自我英语介绍为开始后,我们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拥有非常优秀口语的同学。课程有一个比较的教训在于上课的老师说话的声音一定要够响亮,这样才能够让同学们更加集中精力,提高上课的效果。
5、沟通与交流(郭玉苗):这个课程内容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依旧被评为最成功的课程之一,原因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生活串联得非常棒,因此很打动人。在第二天的日记反馈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这个课程感触很深,比如很多孩子提到与自己父母关系的改善与自我与人交往的反思。这些为接下来家访与班级建设都提供了很多很深层的隐性信息。
6、带动唱(钟裕华):带动唱是一个调动气氛的课程,本来是想用小班教学的方式来教会孩子们进行带动唱的创作。但是因为实际情况的改变,后来变成了孩子们当堂课程的创作。课程主要的亮点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不足也很明显就是时间控制不够好,导致当天很多家长催,也是我们的一个时间控制上的提醒。
7、心理课程(陈晓鹏):晓鹏的课程准备比较充分,助教也安排的比较充分,课程进行的比较顺利。这是一个亟需的课程,因为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对于为孩子们树立过关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所以这个课程也建议做一个系列的课程,从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作为切入点,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二、欢快活动,青春活力。
活动时间安排:每天下午及最后的周五上午。
活动包括:话剧表演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
1、话剧比赛:实行分组队员入主形式让孩子们与队员一齐写剧本,制作道具,安排角色,自导自演等。话剧效果普遍反应很好。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让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在活动中开始勇敢的表现自己,用自己的想法去诠释角色。在他们的日记中有很明显的体现,这样的效果让我们欣喜。话剧表演我们做得不足的地方是在于剧本素材的准备上显得过于单一,6组节目中有5组是以西游记为题材,不够丰富。建议可以应用不通的元素,可以中西结合,让活动更加多彩一些。
2、趣味运动会:我们的项目包含有:趣味接力(吃西瓜、蛙跳、跳绳等五关);毽球接力;背靠背夹气球;灌篮大赛;凑钱比赛;五人六足等。整个比赛的目的在于凝集班级的战斗力,加深第一天的班级建设成果。活动当天有些混乱,学生纪律没有我们设想的好,这为第三天我们的班级建设埋下了伏笔。
3、演讲比赛:实行自由报名的形式,总共报名上场的学生有31名。同学们演讲的问题集中在语言表达不够清晰,动作及演讲稿的脱稿等方面。不过这次演讲比赛设置的关键是提高胆量。不少同学是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勇敢的突破自己的心里障碍成为很多同学日记里的心声。
这样的活动建议以后在设置的时候可以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可以很好的呼应活动,使得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我的班级,我来建设。
班级建设分为:班级口号,班名,班级LOGO、班规等的确立。
班级建设以一个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由班主任和班级助教一起参加。首先以班级小组讨论确立本小组的成果,再进行班级的竞争与确立。整个过程也是班主任与孩子们初步建立信任和树立威信的过程。七年级相对于八年级来说进程比较缓慢,但是后来的成果也是非常的丰硕。最后,两个班分别设计出了版权独有的logo和口号,分别是勇毅班和启迹班。班级建设的一个很大的漏洞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之间也是不太熟悉的,互相之间的熟络也显得很重要,如果同学之间沟通不够,剩下的班级活动会比较吃力。
四、开心家访,攒足感动。
家访在张总精心安排下在两个村的7个同学家展开。加上第一天的一个同学共8位同学。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同学;家庭经济生活情况等。家访过程中发现,学生同家长之间往往沟通不多,通常都存在这代沟,许多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太严厉,而家长又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双方的误解也很多。所以,这次家访我们也尽量鼓励学生同家长多沟通交流。家访部分建议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家访档案,可以为以后的义教提供实用的资料。覆盖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建一个学员档案是我们家访的终极目标。
五、团队建设,患难与共。
1、每天晚上七点整,二楼临时会议室,我们十四个队员和大师姐超莹一定会准时开始一天的课程活动总结。
2、例会由队长主持,包括当天上课主讲课程回顾,助教体会,班主任班级事务汇报,后勤组,教研组工作报告等部分。
3、第一次会议时候就确立了:有效会议,会议记录,发言要求等基本原则。
-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
- 下一篇: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