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保险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指出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险种单一、保费过高、供给主体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商业保险补救占比非常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 。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我国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的,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城市保险市场相比,尤其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对保险的需求相比,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目前,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 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 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 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1.2 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 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 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 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 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 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 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务, 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2 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对策
完善的保险市场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本要素和生产要素。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 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人, 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 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拓展农业保险市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下足功夫。
2.1 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农业保险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再生产问题,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把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放在一起考虑。对于农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保险只能排在较后的位置。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可以通过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来培育农村保险消费者了,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手段很多,例如组织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讲解等等,让广大农民真正的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宣传保险,促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2.2 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2.3 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应该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给予一定的地方性的税收优惠, 在鼓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 让利部分所得给广大投保户, 适当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费率, 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外, 各地应逐步加大金融保险行业的开放步伐, 还要积极吸引专业的农村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业务。毕竟, 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积极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政策、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给予农业保险的扶持。同时继续推进科技兴农、减负减税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物质层面为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霄震. 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J]. 浙江金融,2007(12)。
[2] 曹凤鸣. 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 2007 (9)。
篇2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以来,河北省农业保险整体发展状况有所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2009年参保农户632.79余万户,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发生农业保险赔款4亿元,受益农户48.56万户,保险保障功能初步发挥[1]。通过表1的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呈上升趋势,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重非常小,且成小幅下降的趋势。就河北省而言,2008年以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虽然保持着18%左右的稳步增长,但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较低,始终维持在4%左右[2]。此外,笔者根据河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与河北乡村人口总数计算得出河北农业保险密度,即平均每个农村人口为转嫁农业风险所支付的保险费,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河北农村人口人均保费成上升趋势,农业保险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提升,但绝对值偏小,2011年仅为21元。
2存在的问题
保险供给不足。截止2011年,河北省共有24家财产保险经营主体,仅有三家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农业保险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试点险种为主,如奶牛、能繁母猪、玉米、小麦、棉花保险,且按“低保障、广覆盖”来确定保障水平,比如小麦按每亩保险金额300元;奶牛按每头保险金额5000元,一旦受灾,农民最高也只能获得基本的成本补偿,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在保险责任上,主要承担风灾和雹灾对投保种植物造成的损失;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导致投保的养殖个体的直接死亡,而普遍存在的旱灾,病虫灾害等均不在保障范围之内[3]。
有效需求不足。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农业保险推进比较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农民购买力不足,投保意识差。在2007年至2010年,河北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由4293.4元增加到5858.0元,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3%,农民生活水平仍处在较低水平阶段,即使有参保意愿,也缺乏实际购买力[4]。此外,中国农户普遍存在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偏低,靠天吃饭的同时,更多依赖政府的农业补贴和农业救济。
技术有限及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河北省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险种类型少,保障范围小及理赔成本高等方面。2009年河北省共承保农业保险金额119.83亿元,保险费收入5.57亿元,赔款支出3.99亿元,保额损失率为3.33%,保险赔付率71.63%。河北省曾出台农业保险相关补贴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试点,保费由农户承担20%,各级财政承担80%,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上的财政补贴比例较高[4]。然而,河北省政府的经济实力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地区出现财政困难,财政补贴很难及时到位,从而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开展。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然而针对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研究较少,一直没有形成有效成熟的发展模式。
建议及创新
1探寻适合发展的模式和制度
河北农业保险业务主要以政策性试点为主,占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的九成以上。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模式,国家财政及政策支持都是其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各具特色,为河北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比如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推行的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安信模式”;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推行的围绕和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安华模式”;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创立在四川推行的“安盟模式”依靠强大的网络、资金、丰富的农险经验和管理优势占领市场。根据河北省经济环境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发展农业保险要依托地方政府,在农村基层建立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同时以商业保险为辅,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和制度。
2完善经营技术手段
加强险种开发技术,开发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创新适应农村需要的保险产品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基础。协调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不断扩大现有政策性险种的覆盖面,提高奶牛、能繁母猪、玉米、棉花、小麦等已有险种的覆盖率;在地方财政有实力,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增加财政补贴险种。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针对特色经济农作物加大险种开发力度,比如辣椒种植、塑料大棚蔬菜保险等,带动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5]。同时,探索开展销售渠道创新,加强与农经站,防疫站等农村基层组织及合作社的联系,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使农民真正了解产品,提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
提高风险保障范围,探索巨灾风险管理技术从近几年河北省受灾情况来看,旱灾是其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扩大保险保障范围,必须探寻有效的风险转移途径。通常可以通过再保险和保险风险证券化转移承保的巨灾风险。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接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自1996年第一份巨灾债券发行以来,截止到2011年巨灾债券的累积发行量已超出376亿美元。从巨灾债券覆盖的风险来看,美国以飓风为主导,其次为地震、欧洲主要为风灾[5]。相比我国,一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详尽的历年灾害数据,巨灾再保险产品匮乏,农业保险承保人分保难、成本高;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正式启动保险风险证券化,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途径有限。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开发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巨灾债券产品,利用再保险向国际保险市场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势在必行[6]。
提高理赔效率,加强保险理赔技术创新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有所欠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对保险的理解和信任程度有限,因此发展农业保险首先要建立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将保险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一线,尤其重视理赔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聘请有经验的农业工作人员担任查勘定损工作,深入灾情现场,保证定损准确性,提高农民对理赔结果的信服度。其次,引进先进的保险理赔技术,降低理赔成本,控制道德风险。近年来一些国家推出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就是一个理赔技术的创新。农作物产量通常与天气情况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降雨量多或少都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变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就是针对天气变量导致产量下降的情况予以赔付。以小麦干旱指数为例,用降雨量评估干旱程度[6]。假定保险责任是在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不足80mm且在40~80mm时,每个保险单位赔付30元/mm;降雨量小于40mm时,保险金额为3000元。假定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为70mm时,每个保险单位赔付额为(80-70)×30,即300元;当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为30mm时,则为3000元。由于补偿并不取决于实际损失,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易于控制。在承保、理赔环节所需信息简单且易于获得,降低了经营成本。此外,指数保险合同具有标准化和透明性的特征,很容易在二级市场流通[6]。
3开展业务创新,加快发展步伐
价格及收入保险创新。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了农户收益的不确定性和生产决策的难度,缺少价格风险管理成为一些农户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传统上农产品价格被认为是不可保风险,这是由于价格波动无法通过统计进行科学测算,难以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美国于1996年推出了有政府补贴支持的联邦农作物保险产品。即参保农户在种植前选择一个收入保险项目和赔付率,如果收获后的实际收入小于预期收入和赔付率的乘积,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差额部分。在美国,2006年收入保险所覆盖的农作物面积占全部政府支持保险项目所覆盖农作物面积的比例从10年前的7%上升到57%。法国安盟保险2010年结合资本市场工具开发出同时支持自然灾害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的市场化收入保险产品[1]。根据各地区的历史产量、期货市场价格与历史价格确定农作物保险价格,结合承保的土地面积,承担保险责任。无论是因自然灾害或是价格波动导致农作物收入减少,均可获得保险补偿。
订单农业保险创新。订单农业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在产前签署定单合约,农民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把产品销售在产前完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稳定农民收入。但在实践中,当遇到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我国订单农业履约率偏低。若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利用保险公司在承保农作物保险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财产保险的优势,可为双方履约提供保障。2012年3月8日,国家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龙头企业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为农产品出口提供风险保障[6]。
篇3
(一)保险金额实行封顶的保险政策,最高理赔额度小,不足以弥补投入的成本如:农业保险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保险条款”第六条“保险金额按全省不同作物投入的平均生产成本确定。玉米为3000元/公顷;水稻为4000元/公顷;大豆为2500元/公顷”。经调查,现在种植玉米、水稻、大豆每公顷生产成本均高于保险条款中所列举的数额。如种植玉米成本约6000元/公顷,水稻成本约8000元/公顷。最高赔付不足以弥补投入的成本。
(二)承保率低农业保险只能承保二轮承包土地种植面积的50%,另一部分土地不能参与投保,从而不能享受农业保险的保障。因榆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的落后县(市),其财政收入少,地方财政收入只能补贴土地种植面积的50%。经调查,2012年榆树市投保土地面积只占全辖耕地总面积的45.4%,投保总户数只占全辖总户数的45.1%。名称投保土地数量占耕地总面积的比(%)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自交保费保险。
(三)理赔额度小,投保回报率低当前农业保险的保额较低,已经跟不上近年物价上涨的趋势,相对于受灾损失,其赔付金额占比较低。而政府又未出台相关提高保险金额及相应配套补贴的措施,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经调查,2012年榆树市安华农业保险有限公司受理玉米投保6.7万公顷,理赔金额1,979万元,平均每公顷理赔293元,但玉米每公顷实际受损近5,000元,每公顷理赔额只占受损额的5.9%,投保理赔回报率较低。
(四)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小,责任界定难农业保险只对暴雨、洪水、内涝、雹灾、旱灾、冰冻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未将病虫害等列入保险条款,保险责任范围小。如2012年榆树市辖区三个乡镇发生粘虫灾害,涉及玉米90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76万元,未能得到保险赔偿。另外,从目前农业保险理赔案件反映的问题看,受灾方与赔偿方在责任范围、损失程度上的界定很难达成一致,特别是农业的灾害损失程度界定比较难。
对策建议
(一)提高保险金额,达到提高保险赔付额的目的近年来,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种植成本。如每公顷玉米的种植成本由2008年的4,000元上涨到现在的6,000元。所以应提高保险金额,以达到保险赔付的最大化,减轻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变现有部分承保的现状,逐步实现100%投保一是实行提高财政补贴的比例,主要是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补贴比例;二是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建立包括中央、省、市(县)多级农业保险准备金,专款专用,以解决农业保险资金不足的问题,逐步提高投保比例。
(三)量化规范农业保险理赔查勘定损技术现行的农作物受灾理赔查勘定损技术,主要依赖于农技人员的目测、主观分析,加之与镇村干部的协调以及与农户的协商,定损没有过硬的指标对照,只能粗略定性,难以准确量化,易出现理赔纠纷,应制定统一标准。
篇4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篇5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指出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险种单一、保费过高、供给主体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商业保险补救占比非常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1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我国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的,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城市保险市场相比,尤其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对保险的需求相比,农村保险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目前,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农村保险种类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1.2保险费用标准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务,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2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对策
完善的保险市场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本要素和生产要素。一个保险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保险人,也需要理性的投保人,农业保险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拓展农业保险市场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下足功夫。
2.1培育农业保险市场上的消费者
农业保险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再生产问题,更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问题,这与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把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放在一起考虑。对于农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要,所以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业保险只能排在较后的位置。当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便可以通过普及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意识来培育农村保险消费者了,这其中可采用的方法手段很多,例如组织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讲解等等,让广大农民真正的了解保险、认识保险、购买保险、宣传保险,促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超级秘书网
2.2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2.3扶持保险公司发展
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大,所以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应该对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给予一定的地方性的税收优惠,在鼓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让利部分所得给广大投保户,适当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费率,增加农业保险供给。另外,各地应逐步加大金融保险行业的开放步伐,还要积极吸引专业的农村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业务。毕竟,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积极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政策、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给予农业保险的扶持。同时继续推进科技兴农、减负减税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物质层面为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霄震.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J].浙江金融,2007(12)。
[2]曹凤鸣.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7(9)。
篇6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风险管理;补贴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56-04
农业属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尽管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但自然风险仍能对农业产业及生产者造成较大威胁。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能够补偿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的农业生产损失,从而起到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农业灾害频繁发生且类型多样,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有效规避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保险十分必要。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保险。截至2012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40.6亿元,为1.83亿农户提供9006亿元风险保障,向2818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48.2亿元。本文结合对北京市和吉林省部分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情况的调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施行六年以来,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及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顺利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一、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情况
(一)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2013年5月,我们分别对北京市、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和部分农户进行调研。其中,北京市地区的调研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针对规模种植户和养殖户及保险公司的调研,重点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态度、需求及保险公司的利益诉求。二是对农业保险公司的调研,了解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如天气、价格等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况。北京市于2007年制定了《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开始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当年,全市共开办了针对玉米、小麦、种猪、生猪、奶牛、西瓜、苹果、梨、桃等农作物的15个险种。按照规定,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市政府承担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承担保费的20%~30%不等。此外,财政还给予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公司10%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2011年,北京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进行规划并规范补贴资金使用。截至2012年,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9.4亿元,保险金额达498.6亿元,参保农户达113.4万户。
吉林省的调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向相关农业保险公司了解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二是对当地4个村的部分村民进行风险偏好实验测试,重点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风险、指数保险等的认知,并通过实验分析农户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参保决策行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风险系数高,2007年制定了《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始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在该方案中,规定了政府补贴方案,即中央财政补贴25%、省财政补贴25%、试点县(市、区)政府和龙头企业补贴30%、参保农户承担20%。截至2012年,吉林省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达201万户,保费收入达8.36亿元,达到吉林省农业保险的最高值。
(二)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
1 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明显。农业保险对分散农户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作用十分明显。如,2012年夏天,北京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减少了农户的灾害损失。据统计,本次灾害保险公司向农户支付赔偿达6538万元,对于帮助农民及时恢复农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吉林省2012年发生大面积风灾,对当地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造成大面积损害。但由于农民及时得到保险理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失造成的危害程度。据调查,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积极效果更加肯定。规模种植户和养殖户投入较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严重,而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其损失程度。
2 补贴对推动农户参保、保险公司开展农保业务发挥了较好作用。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来推动其发展。据调查,北京市和吉林省各级政府的补贴比例均高达80%,农民只承担剩余的20%,这对农民积极参保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享受补贴政策已成为很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险业务的直接动因。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在一些地区,农业保险业务已成为当地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
3 农户具有一定参保意识,农业大户对农险需求强烈。在政府和保险公司的积极宣传、周边参保户的有效示范、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大部分农户参保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参保抵御灾害成为农民风险管理的重要选择。同时,在保费承担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农户而言,支付能力已经不再成为其参保的重要约束条件,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对于规模经营户而言,其面临受灾经济损失的风险与普通农户相比更为突出,所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调查中,很多规模经营户认为,即使政府补贴比例下降,甚至完全取消,他们仍然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今后,随着农业经营模式的加速转变,一方面政府逐步退出补贴领域或改变补贴重点,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商业性农业保险的转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创新开发产品,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的需求。而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将更加强烈且多样化。
4 农户对市场风险类农险产品需求强烈。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与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产品和投入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在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情况下,控制价格波动风险,稳定收益预期,成为农户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风险越发突出,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已经由收回基本的生产成本转向确保获取稳定利润。调查发现,基于产量的成本保险已不能满足农户更高的保障需求,相比较而言,农户对“保价格、保利润”的农险产品更感兴趣。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补贴政策不完善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第一,补贴的长效机制不清晰。即使在2013年3月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中,也未能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农业保险的补贴机制,从而造成对补贴的预期模糊。第二,对补贴政策可能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估计不够。如,补贴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对非补贴性产品的创新性研究不够,而只能被补贴政策左右,这将导致产品研发无法与农户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第三,一些地区为顺应国家鼓励规模经营的政策,将政策性农业保险过分倾向于规模经营农户,而将小规模经营户排除在农险之外,导致小规模经营户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有效风险保障。
(二)部分地区补贴配套资金不足
目前,农险补贴多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摊,如吉林省的农业保险补贴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市县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理论上,这种制度设计对强化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补贴资金的多元化,具有多种优势。但在现实中,对地方财力不足的地区,农险补贴加重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这种制度设计已经成为提高该地区农险覆盖率的掣肘。调查发现,有些地方政府限于自身财力,为减少财政负担,对地方配套规模做出限制,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参保规模的扩大。农险补贴政策的初衷是稳定农业主产区经营户的收入,但在地方配套补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发展差距,这种制度设计需要适度改进。
(三)保险公司对政府补贴过度依赖
农业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面临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影响。一方面,面临降低较高的经营成本的现实困难。目前,保险公司大多经营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产品的承保和理赔对象一般要细化到农户,这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成本通过费率进一步转嫁到农户身上,有可能降低农户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面对农户强烈的需求推动,很多农户对农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责任等表现出强烈的创新要求,希望通过创新充分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即使没有补贴,其购买需求也十分强烈。可见,保险公司和农户都有强烈的创新产品需求,但在保险公司的成本压力下,大部分保险公司只能开展获得补贴的产品或对其相关产品进行创新,对无法获得补贴的产品,保险公司缺乏开发动力。
(四)部分农户保险认知程度较低
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保险认知是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重要基础。…调查发现,少数农民对农业保险功能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对现有农险产品不能每年获得理赔仍心存芥蒂。在保险功能方面,少数农户往往将保险看作储蓄,认为交了保费每年都应获得收益,而对保险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基本功能认识不够。因此,在连续多年未发生理赔情形下,少数农户认为保险是浪费钱而停止续保。在理赔方面,有些农户认为理赔赔付较低、启动条件高、手续繁杂,出现参保意愿下降、甚至放弃投保的现象。而一旦发生灾害,农民将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完善补贴政策长效机制,注重补贴政策的地区平衡
应基于农业发展远景,对农险补贴政策支持的方向、重点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并完善农险补贴政策的长效机制,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激励的有效性。一是完善农险补贴政策考核监督制度,建立补贴绩效评价机制。做好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核查工作,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补贴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适时调整补贴的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需要紧密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户需求,将补贴重点从现有的保费直接补贴转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应用补贴,从而在确保农险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持市场发展的活力。三是,注重补贴政策实施的平衡性。中央政府需要重点理顺主产区和主销区、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与农产品消费地之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利益主体的合作,加大对主产区、欠发达地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险补贴的力度,提升这些地区农户的风险保障水平。
(二)根据不同需求扩大保险的险种
在有效发挥补贴政策激励效果和资金撬动作用的同时,密切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态。一是积极探索商业性农业保险新产品的开发与试点。考虑到部分规模经营户对农业保险的强烈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性农业保险产品,在增强保险公司业务新增长点的同时,满足农户多层次需求。二是创新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不同经营主体的农险产品。随着小农经营向大规模生产经营方式的加速转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加速形成,抓住各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开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成为保险公司扩大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方向。三是在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可保风险和可保对象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更加合理地分步分类拓展风险责任范围。
(三)加大指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
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成本较高,并且无法满足农户对风险保障的多层次需求。指数保险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方向。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创新发展,其将损害程度指数化,并以该指数为基础设计保险合同。指数保险根据区域内平均产量或其他指标与设计的指数进行对比来决定是否赔付,其触发机制简单、承保手续简化,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过程的交易成本较低,能有效减少保险公司面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为了抵御农产品市场风险也需要保险公司基于指数保险设计包括价格保险、利润保险在内的新产品,以有效满足农户的进一步需求。
篇7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发展模式 对策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自然灾害对其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仍滞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险业发展的步伐,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河南省自1951年开始利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风险,1982年开始尝试商业化经营,1984年全省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业务开始全面发展。种植业除棉花、烟叶两个险种外,还开办了林木火灾、水稻、花生、果木、塑料大棚以及小麦收获保险等险种;养殖业开办了生猪、养鸡、奶牛、养鱼、养兔、养鹿、养貂等牲畜保险业务。1998年后,河南省农业保险和全国其他地区农业保险一样,急剧萎缩。2003—2005年期间,中国人保在南阳、商丘、周口和新乡等地区开展了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种植保险,但因赔付率高达87%,严重影响了其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积极性。2006年年底,全省人均保费0.83元,农业保险收入呈负增长趋势,除小麦火灾保险、农房保险以及列入农业保险的变压器保险外,其他险种基本停办。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了《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保障范围覆盖种养两业,拉开了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序幕。同年,河南省农业保险的金额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了28倍,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177倍,赔款支出同比增长了30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10年8月,河南省推出了《2010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对政策性农险承保品种、金额、责任、费率、范围、保险经营方式、财政补贴、风险控制、业务操作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农业保险承保品种包括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烟叶、肉鸡等,在保险金额上,水稻由每亩保额258元调整为263元,每亩保费仍为15元,玉米由每亩保额190元调整为192元,每亩保费仍为11元,棉花由每亩保额216元调整为26元,每亩保费由13元调整为16元;在保险责任方面,洪水、暴雨、旱灾、风灾、冻灾等巨灾风险都属于可保范围。养殖业的保险责任则包括自然灾害重、大病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致的直接死亡。另外,2010年河南省在洛阳和驻马店两市新增了小麦保险试点,以后将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开。
近几年,河南省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对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业保险的规模还远远跟不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1、供给和需求的双向不足,使得农业保险发展艰难
从供给上来看,首先,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率的特点,使得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很少。如2005年中国人保在部分地市开展了棉花、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种植保险,但因赔付率达到87%,使得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开展农业保险。在河南承保农业保险的公司仅有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其次,险种不足。2010年河南省农业保险承保品种仅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烟叶、肉鸡等,与河南省这个农业大省涉及的农作物品种相比,农业保险的品种少,责任范围小,保额低。
从需求上看,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农民认为“入不入都可”。一项对河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51户农户中,28.3%的农户认为没必要,仅12.4%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购买农业保险,还有59.4%的农户认为无所谓。这主要是因为农户普遍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不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传统的农村救济与农业补贴让农民形成了一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他们认为,当发生灾害事故时,不参加农业保险同样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保障,即使购买了农业保险产品,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也未必比未参保的人从政府获得的救济多,这样,农户对参与农业保险就没有了积极性。其次,由于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大,导致其参保费率也较高,如一些地区农作物保险的费率高达10%。农民想参加保险,但交不起保险费;农民能接受的保险价格,保险公司又赔不起。这样,参保的农户越少,保险费率就越高。
供给和需求的双向不足,使得农业保险“投保越多、费用越低、保障越足”的保险原理难以正常发挥,农业保险业务必然会日趋萎缩。
2、无效的农业保险持续经营模式
1991年河南省一度走在了国内农业保险的前列,创造了农村互助统筹保险模式,曾在国内很多省市推广,但这种模式并没能延续下来。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实际上是一种互助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所筹集资金的结余及增值作为全体会员的风险准备金,借助农民自身的经济能力解决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属于农民互助互济性质的保险组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农村互助保险中既是设计者,也是组织、推广和具体经办者,同时承担了30%的分保和后盾工作。由于农村互助统筹保险具有非盈利、便于统筹核算、理赔简便等优点,政府对这一模式大力支持并免征了全部税费,这是农村互助统筹保险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农业保险复杂、赔付率较高,199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业化以后,其对农业保险30%的分保失去了积极性,同时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将农业统筹保险的收费和乱收费项目混为一谈,导致资金无法筹集,再加上河南省取消了农业保险处,农村互助统筹保险失去了组织依靠,从而导致这种保险形式的“流产”。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保险的经营仍没有有效的经营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经济的发展。
篇8
一、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概述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发展休闲农业,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服务设施,例如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能够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化体系,促进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现阶段国情,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还有无形的产品,即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发展下的休闲农业,既能够弥补传统农业产品单一、粗放型的不足,又可以避免片面追求高经济效益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端,有利于我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开展休闲农业的地区,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很多地区在引入了商业投资之后,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青山绿水和环境本来的特色,生态与资源都遭到破坏。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盲目开发使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已经开展的一些旅游区、保护区中,根据科学检测,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的仅占20%,游客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都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第二,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健全,保护的对象范围也比较狭窄,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也起不到明显的作用,从开发前的规划,到执行中的标准,再到司法救济的途径都存在缺陷,对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不能够充分达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国内外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法律是人类通过比较后选择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资源保护措施。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我国目前已经有了相关的政策指引,如《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农业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其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特色农(牧、渔)业游等;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改善住宿、餐饮、娱乐、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服务设施,使休闲场所和卫生条件达到公共卫生标准。
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利用土地。其次,我国《环境保护法》(1989)对保护农村环境做出了基本规定;《农业法》(2001)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做出了专章规定等。再次,行政法规。主要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这里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国外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些优秀的经验成果,鲜明的对比之下,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以日本发展休闲农业之路为例。自1992年,日本绿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就已经兴起。其绿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政府积极倡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第二,既有法律保障,也有财政预算的支持。第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第四,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和当地的农业特色,不过分关注经济利益。日本政府逐步确立了绿色休闲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了通过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框架。在每五年修订一次的“粮食、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及其实施计划中将绿色休闲农业作为国家基本国策。 此外,日本各地存在着一些民间组织,比如绿色观光推进协议会等,致力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团体,政府会对其进行管理以及必要的支持。日本的绿色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发展方式,这与我国单一的重视经济利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有本质区别。
可见,我国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是不够健全的。首先,有关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没有完整、专门的针对休闲农业的法律文件,只是结合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传统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来提供有限的制度保障。在立法层面,主要规定了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对于政府、企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环境生态保护责任方面规定的比较少。在执法层面,缺乏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相关的规划做出之后,具体如何执行如何让操作却缺乏实际的规定。其次,缺乏高效、系统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对于一个区域的休闲农业的管理,往往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管理机构,比如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而这些部门各自都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重点,无法实现统一并且高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环境与生态的破坏。
三、保护和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律思考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大部分跟不上休闲农业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首先,将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定纳入立法计划。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借鉴国外优秀的成果,结合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已有法律进行修改;其次,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状况,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关条例,比如制定地方农业环境标准和农村生活垃圾防治的具体办法,从而形成有层次的、原则和措施相结合的法律体系。再次,我国须制定一部专门的保障休闲农业发展的法律,确定休闲农业利益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权责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等多方面因素,逐步改变政策、法规体系滞后的局面。
第二,完善休闲农业的法律管理、监督体制。法律保障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执法和监督工作的开展,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实际效果。执法,主要涉及到执法部门的设立与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监督,要求建立一定的监督机构和广泛的监督渠道并赋予一定职权,对立法、执法以及具体的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规划到建设再到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存在多个部门的职责分配不清,造成交叉管理的现象,设立一个专门负责休闲农业发展管理的部门,有助于建立职责明晰的管理体制,以达到综合协调的效果。在世界很多发达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有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如美国于1916年通过了关于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法案,使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需要加大并强化管理、监督部门的职能。在实践中,环保部门需要根据本地区农业环境的实际情况,明确当地环境的承受能力,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积极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解决,引导休闲农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前进。
第三,积极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政府需要结合农业环境保护的实际特点,大力宣传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及法律知识,使人们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开展休闲农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紧密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只有环境保护好,生态保持相应的平衡,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走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要重视和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注重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及时进行农村环境的影响评价,有利于遏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篇9
关键词:农业保险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于1982年正式恢复,由于缺乏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主要走商业化的道路,在经历了几年运行之后,不断萎缩。2004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和黑龙江阳光等农业保险公司相继获批成立,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2006年,全国多数省市区采取多种模式和渠道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论文百事通2007年,中央财政注入10亿元资金于首批被列为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的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六个省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目前仍是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正式制度的创建问题并没有解决。
二、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与问题
(一)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及经验
1、“以险养险”的大农险模式
保险公司不但经营农业保险,而且经营农民健康保险、农民财产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一系列事关“三农”问题的保险业务,在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实现以赔付率较低的险种(如住房险)养赔付率较高的险种(如种植业险)。这种模式以上海、吉林为代表。
上海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以险养险,即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商业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上海模式是目前运行较好的农业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其它地区很难复制。
2、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黑龙江省的阳光农业保险公司是一家“相互制”性质的保险公司。该公司在日常运营中较重视投保人的利益,且名义上不通过公司的对外经营获取利润,所以保险公司的规模和资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旦出现灾年,保险公司需赔付的资金较多,而且需要得到赔付通常都是参保的农民。只靠参保农民之间筹措的资金,明显不足以满足高赔付资金的要求。资金受限是相互制保险模式的保障能力比其他类型的农业保险弱的原因。
3、以“共保”为主的浙江模式
2006年,浙江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采取“互助合作”和“共保经营”两种模式。共保经营是主体模式,由省内10家商业保险公司组建成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以“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为管理核算制度共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共保”模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应对罕见巨灾和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可以降低独家公司承保的风险,提高应对巨灾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但存在试点的区域过小,无法在空间上分散风险的问题。
4、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四川省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自办的代办模式。试点地区政府均采取以财政奖励代替补贴的政策,即农户可在投保后可持相关证明到有关部门领取保费补贴,为保费补贴的及时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种模式实施中,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意识较浓。保险公司一方面愿意积极参与试点,把试点作为抢滩农村巨大市场的契机;但另一方面又想把试点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客观上造成了保险产品单
一、条款不尽科学合理。
(二)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补贴问题
从长期来看,要发展农业保险,无论采取上述何种农险模式,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补贴,只能起到有限的保障作用。在浙江、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雄厚,而农业占地区GDP的比重较小,无论采用“共保体”模式,还是实行“大农险”模式,政府补贴充足,能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补贴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农民购买力与购买愿望较低的问题
我国农户家庭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保费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大多缺乏为其农牧业生产项目投保的支付能力。
3、农业风险无法分散的问题
保险的大数法则,即投保主体越多,则保费越低,保障的风险也越低。农业风险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就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跨区域的保险对象同时受灾。因此,要想分散农业风险,就必须在更大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然而由于国家扶持力度有限,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尚未大面积铺开。
4、农业保险法和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
农业保险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仍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或相关的保险的实施条例。农业保险体制相关规定的缺失,使得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导致了在实际运营中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很难实现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
各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农业再保险缺失的问题。一旦巨灾发生,农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巨额索赔而存在破产的风险。国家在农业再保险领域和农业风险基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三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不相称。新晨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
(一)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农业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国家财政支持、商业化运作,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并逐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即:政府对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险业务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经营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保险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大数法则,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承保面,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在各地农业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全国建立相对统一的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篇10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对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也日益凸显。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纵深推进,我国保险竞争的主战场也将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农业保险这个新兴的广阔市场,无疑将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农业保险面临的五个发展瓶颈
农业保险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农民积极参保投保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属于政策性保险和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在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理赔等方面也更加复杂,因此,农业保险还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缺乏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顶层设计”。由于缺乏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加之中央尚无相关配套政策,到目前为止,“试验”农险的各地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疑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把农业保险试点当作一种“额外负担”。
第二,缺乏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商业模式”。农业保险与小微企业融资一样被称为“世界性难题”。与小微企业融资一样,农业保险业务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信息、风险不对称等问题。
第三,缺乏宏观政策架构和微观运行机制。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扶持,对农业保险也没有强硬的政策支持,在缺失国家、行业统一扶持政策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好看不好“行”。
第四,机构网点不匹配,产品种类不配套。到目前为止,农业保险有试点,但没有机构和网点,造成推广难。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民遭遇自然灾害后,由于没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仲裁机构,灾害损失难以确定,赔偿金额很难在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达成一致,极易出现理赔纠纷。
第五,中央、地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基层政府组织推动农业保险的费用分担无章可循。
发展农业保险的八项政策建议
要切实解决当前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农业保险赔付率高、承受风险大的实际情况,经营全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通过农业再保险对各地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给予资金扶持;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对农业保险给予经营费用补贴,对参保投保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借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六项机制”,建设农业保险的费率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运营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切实解决好政策、机制、体制、产品、营销、人员等问题。
第三,制定农业保险行业标准,研发细化农业保险产品。区分不同情况按品种分别确定理赔标准,以强制保险为主,自愿保险为辅,并切实解决勘赔定损难、无理赔标准的问题,使农业保险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服务网点,创新农保服务机制。借鉴中央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模式,国家给政策,促进大中小各类银行都争做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经验,政策到位,资源整合,机构下沉,服务网点全覆盖,全方位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第五,确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利益诱导机制,使农业保险公司有利益可图,因而愿意经营和至少能维持经营,使被保险人能够承担和接受自己所分担的费率份额,达到国家、保险人、被保险人三赢。
第六,设立巨灾风险基金,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第七,制订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制订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农业保险的高费用、高费率问题。
第八,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跨部门协调,这就需要设立农业保险管理机构,以统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新《条例》为农业保险发展破题
国务院的《农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稳定发展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据保监会数据,从2007年到2012年,农业保险共向7000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400多亿元。在《条例》出台前,这400多亿元的业务一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管理。农业保险的“蛋糕”小而精,切蛋糕的《保险法》却是把“大刀”,而《条例》是针对农业保险这一个方面,因此非常有针对性。
- 上一篇:班主任培训会议发言
- 下一篇:财务管理体系及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