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实用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自动化实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属于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结合了多种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功能,可以实现电气系统的整体的自动化调节,还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非常有利于整体电气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为整体电气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维护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从电气自动化以及电气工程的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最后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自动化属于整体电气工程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身影,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也已经成为了支持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当中,电气工程一直属于备受关注的一项领域。同时该领域的科学技术探索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在我国的电气工程进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崛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2.1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当前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广泛应用,小到我们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有家庭电路自动化应用技术,大到国家航空航天自动化应用科技。电气自动化的系统构成首先需要进行信号传输和部件连接,可以在便捷的操作后直接完成电气设备信息录入,之后就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信号处理,完成信号内容输出。在该过程中需要将微型电子计算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实现信息的自动录入和系统分析,继而可以得到准确率较高的反馈信息。还可以依据微型计算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判断整体电气工程运作状况,了解存在的误差,还可以全面控制和掌握内部的系统运作。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控制和操作更加凸显出了人性设计特点,可以进一步适应电气自动化的进步和发展要求。2.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形式电气工程中的电网调度属于一个重要的应用范例,通过电网调度和系统配置的整体控制,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实现功能最大化,这也更加符合电网运行的要求。可以维护电网的整体安全运行,此外,还需要关注电力资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分析和检测,不断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维护好系统的动态检测水平。通过各类数据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有效排除存在的潜在故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发电厂的发电检测控制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发送多种检测信号,引入计算机装置,实现信息处理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完美融合。变动站的自动化控制属于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应用形式,变电站当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可以取代目前的人工系统操作,加强整体的变电站电气技术控制能力,实现变电站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所以,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变电产品控制,由此可以对整体状况进行一个全面了解,发挥积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如下。首先,突破了传统的电磁装置功能限制,实现了高效计算机控制,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传递。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3.1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也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重点问题。常规电气设备当中,无论是变电器还是断路器,都需要时时的设备部件运行状态检测,以此来保障对突发状况有效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在进行电气设备数据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技术使用风险进行及时了解,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对策,进一步防止可能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是对电气工程的未来智能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电气系统在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同时,需要关注该技术在其他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了解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在整体设备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地位。3.2电气自动化有利于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充分体现出智能化技术发展模式存在的突出特点,而且这也属于在电气工程技术应用中不可代替的重要优势。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生存应用逐步拓展到了多个热门生产加工行业和领域,同时也是我国电气信息领域多年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技术学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未来工业进步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分支,在整体国民经济生存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们国家经济的日益腾飞,电力系统不断的成长完善,电气工程在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电能资源的同时,它的自动化进程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进步已经开始取得了新的成果,带动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整体的电气工程系统当中实现了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充分了解电气系统构成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研究电气自动化的检测优势和对电气工程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鉴.论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2):156-157.
[2]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9(09):136-137.
[3]董娜,李函霖.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5,11(07):103-104.
[4]侯碧菲.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发展空间与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
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分层模式;电子工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66
1 电气自动化概述
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要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处理信息、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在电气控制中,在电气设备出现异常要立即进行处理,在系统出现问题警告时,监控人员通过电子设备掌握数据,采用适当的方法,电气设备相关自动装置在控制安全性上相当灵敏而且反应速度快。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让设备运行的效率不断提升生产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劳动力在电气自动化中得到了解放,电气自动化在劳动资料劳动成本以及劳动时间上生产资料的运用上都起到了显著作用。对单位整体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工作管理更加安全,使安全事故降到最低,p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单位员工人身安全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保障,企业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监控、跟踪控制、整理信息等设备数据更加详尽,省去了很多人工操作的过程,系统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准确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发现设备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及早发现故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使得安全系数更高更精准,同时也为维修准备了第一手材料,加速维修的进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让设备的价值得以提升,为行业相通形成纽带使电气设备厂能够有相对更加完善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当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对单位的经营与发展过程能更好的监督、控制,同时,电气自动化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资料、资源受到更好的监控,使得成本更加合理,加大了资源的使用价值对经济方面起到了节约的作用。
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分层模式是电气自动化监控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分层模式就是在分离的设计方式上设置监控、保护。在生产中设置的生产活动如光纤、电缆以及通信信息管理等相关的机械设备,然后把将这些设备所整理出来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相关程序进行传达分析数据。指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各个网络层以及间隔层“网络层”和“间隔层”的相关数据与信息,在通过集中模式把自动技术比较强的信号转变成为较弱信号传输到管控中心建立各级各层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所有的设备的操控。
间隔层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监控模式中是对一次设备检测与保护的配置。间隔层控制保证了实际生产中用电系统的绝对安全性,是稳定高效生产下一项重要技术。对于这项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有灵活性,可靠性。实际生活中通信网络技术都是利用电缆光纤通信结合完成的,它影响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作,还影响着电监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属于一项关键性的技术。监控主站技术指在生产活动中利用站级监控管理层的监控技术实现对所有电器设备的综合监控。多个发动机组是由多个单一的发电动组和,共同发挥效力完成工作的。
4 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发展情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所需要的条件不断增加,电气系统是繁杂,电气自动化装置都是分开的自动化点很多,控制范围让维护和检修产生很大问题和阻碍。电气自动化的改进与创新层出不穷,多种程序下相对比较出更出色的软件系统,使用一致的检验标准,让电气自动化更具备实际应用的功能并相对稳定。电气自动化技术记录着自动化装置检验维修数据,装置的情况以及工作进度。自动化软件系统的更新中让自动化装置更趋于完善系统化,为电气自动化发展增强了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强能,促使其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体系中信息交流与控制软件多方面作用而成的先进自动化体系,使电气自动化飞速发展着。自动化配置对于单位非常重要,并且所安置地方不统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这些装置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促使自动化装置不断得到优化,这是网络技术也要不断地求新,不断的完善以达到电气自动化体系的需求。怎样优化电气自动化体系要以信息为依据为根本,推动电厂电气自动化体系的发展。
将来各种行业都要依赖于电气自动化,这是一种社会和时代趋势,实用性显然相当重要。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和探索,以电气自动化在工作过程中所记录的数据为基准,要推动自动化发展,那么实用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力求不断深入和发展提高起。信息共享的方式是自动化体系交流的根本。
5 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
在使用自动化系统时一般会使事故得到分析与记录,但是由于不同电子设备内存不一样,对设备有着不同的影响,数据记载与实际有偏差,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要想办法使之不重复的收集信号。使信号系统精练,数据精准。在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用时电源设置使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而在外部监控管系统采用双电源,这些都是按照国标运用的。
监控、测量与保护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包含的内容。那么更高更精准的信息收集,才能保证实用功能不受限制,这就需要采取分层分布进行系统监控检测。监控技术与相关系统数据转换过程中,让企业电气系统更有益于生产活动的有效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主要是单元制内容发展。当前企业对于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强烈需求,使现代厂电气自动化正在向更精、更高、更远的道路发展,单元制的高度集中应用提高了单元控制需求,从而大大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与管理方面的能力。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技术不断创新使监控同步得以展现。在机组分析、汇总中展现完整的数据信息,让机组得到最大化发挥作用,是系统控制功能效果。单元化让信息的收集与提供更加便利,增强了对企业机械系统管理,使工作效率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系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自动化电气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当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尚未达到全通信电气操控还需要硬接线。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行趋于更加安全和稳定。在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运行中,需要采取相应有效的保护策略,让电气系统的整体保护功能得到提升。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单元制为主要内容,不断向前更完善的发展。
6 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够帮助企业形成发展模式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的有效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给社会的腾飞、企业的深入进步带来了深远影响。企业对生产线电气自动化在测控仪表加入相关电子器,测控数据。各个设备对信息的处理各不相同,导致了标准不一无法获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因此出现了开放式平台。以往企业依赖人工操作,人力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如今,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被应用到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对于生产所用的机械设备精密控制,精确记录相关数据,这大大加快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技术分析;措施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强和较繁琐的工程,为了方便电力系统的顺畅运行提供优质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快速提升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水平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同时,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相应的应用软件的设计出台也需要相应跟进。
一、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在8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计算机功能非常简单以及硬件限制,出现了简单的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当时的电力系统工作不会很复杂,电网规模也不是很大,使用者处于经验型阶段。随着国家对电力发展的关注与投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不断的提高与趋于成熟,到了21世纪以后,计算机技术飞速的发展,电力电力电气自动化系统正逐渐采用多种智能化技术,其方向就是智能化系统。由于中国地域面积非常大,整个电网的规模也非常大,并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电网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大。目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能够实现“五遥”(遥调、遥测、遥控、遥信、遥视)功能,并随着电力系统各环节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完善,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系统可以采集存储的电网数据越来越多,在这些基本功能之上,许多高级功能也在不断的应用以及扩展,而高级功能的使用,使其从经验型度阶段发展到分析型阶段,为电力人员分析电网提供了可靠手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很多科研单位不断和电力主管部门实现合作与配合,一些新的设备以及技术被逐步的引入到现代的电力系统发展中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针对不同级别的系统系统,重点关心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
二、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分析
1、调度技术
在电网的调度中心,设有电网实现调度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心工作服务站、显示器、服务器以及受电力专用局域网调控的下属发电厂、变电站所、调控中心等部门和设备。电网实现调度电气自动化主要就是可以实现在电力的传输以及生产过程中,对于相关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监控等起到自动调控、整个系统估计、安发电负荷的控制、全运行的相关分析及市场对电力需求的情况等问题。在县域一级,电网的自动调控水平以及规模相对于上一级而已要小一些,大部选择普通的或者商用的计算机及相关网络设备,而且在服务器等设备和系统的选择和使用上。地区的电网自动调控主要是针对各级的进行安全性、实时性的监控,变电站所、进行配电的网络设备,而无法对发电厂实现调控。到地区的电网自动调控系统,则主要是面向大中型城市的电网运营,它在调控的范围和功能上要大于县域一级,而同时小于省级。
2、补偿技术
通常采取低压无功的补偿技术,通过单一信号的采集,更多的借助三相的电容器,实现共补的目标。此种补偿技术比较适合干负荷为三相的负载情况,运用补偿技术中前提是负载客户为大用电户,假定三相的负荷为平衡的,能够有效实现过补或者欠补的目标,但是,容易发生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不到位的情况,那么就会造成电力系统的补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此时对干电力系统的线损无法实现有效补偿。有的时候才去的是无功控制策略,通过物理控制电力系统的手段,重点将电压、功率、无功电流等方面统筹考虑,将投切方式转换为循环投切或者编码投切等方式,此种方式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电压之间平衡,因此此种补偿技术更多的适应于控制物理量。对于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于无功电力系统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长,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需要电力方面的电子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成熟的技术为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电网中的提升技术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积极采用微处理器等诸多方式,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以及光电技术的设计等方式,针对检测信号的回路和操作驱动的回路,促进传统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模式被可比编辑的计算机程序所代替,来分析和淘汰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过程中的二次回路问题,达到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的目的,最终促使常规机电领域的继电器和控制回路整体构造的简化和流畅。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是通常采取的技术分析因素,积极采取科技领域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重点围绕将实现电气自动化,努力实现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络工作的融合,努力将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设备有机联系起来。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具有网络化的特点,例如,在电力系统设计中的二次设备,重点包含继电保护、测量控制、同期操作等多种装置,并且通过高速网络通信实现设备和装置之间的有效连接和采用,进而取代了常规装置存在的重复现场接口的现象,努力实现有限优质资源的共享目的。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升技术具有电气自动化的特点,重点瞄准本地监控之中的自动装置的设计,以及调度联系远动装置的设计,网络化特征是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优化的必经阶段。目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生产领域的运行已经实现了数据和记录统计的“无纸化”办公,确保在电力系统系统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应急应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及时提出故障分析和解决故障的办法,可以第一时间查出故障的原因,进一步显示出电力系统系统集成的较高效益。
4、应用技术
电力系统的使用中存在着有很多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通过电力系统的电缆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有机联系,两者之间的安装要相距几十米甚至到上百米的距离。电力的一次智能设备主要指设备在结构的设计上会将二次的设备功能进行局部或者完全的实现,通常所说的一次的设备进行自我保护和测量的功能,智能开关、开关柜、变电站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样就可以将部分电力电缆资源节省下来。同时,一次智能发备存在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因为外界强大磁场的非正常干扰,会出现电流断开,影响系统正常运转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常态的检测针对电力一次的智能设备,其中主要包括断路器、对开关、汽轮机、变压器、发电机等相关设备的检测。通过这种实时性的检测,作为排除故障及维护的参考资料,可以将各种设备的运转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从而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年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加强系统的使用率。
三、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就得愈来愈重要,当然,随着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因素也相应的存在,合理的解决电力系统中自动化安全运行问题,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电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立辉.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
篇4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新技术;电网调度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快速高效自动控制技术
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通特定的数据信息对相应的设备做出操作指令,发出的操作指令是能够即时到达的,由于如果设备不同的话,其设备的地址代码也不同,因而发出的指令十分准确,确保了精确操作,比起人工操作来说发生错误操作的概率是十分低的,因此该系统的操作是快速高效的自动控制技术,并且该自动控制技术具有十分良好的交互功能,其所具有的交互功能能够和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信息的反馈,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控制的精确和快速高效。
2、便于实现全过程全时段监控
自动控制技术的优势除了快速高效和精确之外,还十分便于实现全过程的全时段监控。人们所实施的电气工程是全天候24小时均需要不间断运行的,按照人们平常积累的经验来进行分析,在深夜等管理的盲区容易导致管理的疏忽,是电气故障的多发时段和区域,在这些容易发生故障的多发时段和区域,人们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难以实现全程的有效的监控的。而数字化的自动控制技术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可以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时段的监控,从而避免故障的发生,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高效、实时的控制和调配。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智能化、最优化、协调化、适应化、区域化发展。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保证了控制操作的高可靠性。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电气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面临着空前的变革。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将迅速进入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推动电气系统监测的发展,也会推动电气系统控制向更高水平发展。
1、电气系统的智能控制
智能电网技术是对技术的全面控制,在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智能电网技术有效结合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等,促使新型电网结构的形成。同时涵盖发电、调度、配电等多个环节,将计算机技术的高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并为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及调度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种智能电网结构较为灵活,也是今后电网系统的重要内容。其作用为对布局不平衡矛盾进行有效缓和,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并扩大电网规模。
2、FACTS和DFACTS
各种FACTS装置的共同特点是: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快速开关作用和所组成逆变器的逆变作用。ASVC是包含了FACTS装置的各种核心技术且结构比较简单的一种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C由二相逆变器和并联电容器构成,其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与所接电网的三相电压同步。它不仅可校正稳态运行电压,而且可以在故障后的恢复期间稳定电压,因此对电网电压的控制能力很强。与旋转同步调相机相比,ASVC的调节范围大,反应速度快,不会发生响应迟缓,没有转动设备的机械惯性、机械损耗和旋转噪声,并且因为ASVC是一种固态装置,所以能响应网络中的暂态也能响应稳态变化,因此其控制能力大大优于同步调相机。
DFACTS是指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它是Hingorani于1988年针对配电网中供电质量提出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对供电质量的各种问题采用综合的解决办法,在配电网和大量商业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电力电子控制器。
3、电气工程中变电站的自动化
电气工程中的变电站应用的是自动化技术,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取代人工操作、人工监视和电话通讯,并根据相应的情况来加强对变电站的监控能力,并且还可以实现在变电站上运行的水平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这也就是说,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就是为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来监视变电站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完成有效地控制。该自动化的特点有:以全微机化的设备来代替以前使用的电磁装置,并实现计算机屏幕化操作上的监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运行的管理和统计记录,是利用计算机电缆来代替电力信号的电缆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电气工程中变电站自动化是电力现代生产中一项不可获取的部分,也是因为可以很好的满足变电站中的各项操作任务而成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有效提高电气技术是确保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通过国家扶持与大力倡导,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电气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实现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必须不断完善电气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这也是我国电气技术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康涛.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1)
篇5
摘要:随着煤矿企业高速发展,自动化调试技术逐渐运用在机械电气设备中,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在进行设备管理中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故障维护也更加及时。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在煤矿机电设备运用中,其运行效率和性能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高效而自动化的设备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防止各类安全隐患发生,所以,在煤矿企业中运用自动化的调试技术可以提高设备性能,具有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应用
1中国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1.1采掘设备与其它辅助设备的发展
在煤矿采掘设备运行中,主要采用的是电力牵引方式,这种方式在采掘设备上广泛运用,电机运用了横向装置,而且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其容量也在增大,功率也越来越大,电机的牵引功率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了315kW。随着各项技术进步,在电机运行中,交流电牵引的方式越来越常见,而且其工作效率得到稳步提升,在操作人员维护设备时,维护时间和成本都在下降,由于设备具有良好的抗污能力,所以设备不需要经常维护。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各类自动化的诊断技术运用其中,操作人员通过运用传感技术,可以直接控制设备,不需要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由于煤矿生产量比较大,这就需要可以承载较大的负荷,一些发达国家在使用电牵引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双速电机,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效率,而且实现全程监控。在采掘过程中,液压支架良好的抗压能力可以实现自动化电液控制,而且其压力不断增大,使设备可及时得到电液,提高支架的移动速度。
1.2中国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调试技术的现状
中国煤矿机械设备充分运用了自动化调试技术,但是中国在采用这项技术中,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中国装机功率有待提高,而且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还不是特别高,很多设备需要采用发达国家研制的,中国还不具备制作先进设备的能力。中国煤矿机械自动化调试技术还在不断探索,所以,在实际煤矿生产中还没得到广泛运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输机之间不能良好地衔接,而且液压支架移动能力不足。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意义和控制模式
2.1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重要性
传统调试方法在实践中更简便,而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得到更好地应用,但是,传统调试方法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而且调试效率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新型调试技术使各类机械的操作变得简单,而且在人工操作过程中,各项调试工作更加容易执行,减少人力资源,在调试中,避免产生安全隐患,运用了新科技实现了对一些新型设备的调试。
2.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控制模式
在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过程中,要遏制质量问题的产生,在对电气设备安装中,应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并且分析实际工作动态,在煤矿实际生产中,要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并且在现场调试中要尽量提高效率,管理企业相关设备,整顿管理方案。在现场施工中,应该落实好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步骤井然有序。
3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配套措施
3.1规范机电设备调试和移交
在设备调试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完成各项资质审查工作后,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在调试之前,签订调试合同,在调试过程中,一切操作按照合同执行,调试单位应该向煤矿企业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一般情况下,调试单位要先进行静态调试,在确保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进行动态检测,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设备调试,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在对设备进行检修中,不能采用通电检修的方式,以免给维修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在通电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故障范围扩大,使维修更加困难。
3.2建立运行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规范
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后,应该判断故障位置,调试人员在分析故障中,应该结合生产实际,不能仅分析表面现象,应该对整个机械系统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排除法,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调试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要对电路进行分析,可以先根据经验,诊断设备常见故障,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检修中,应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这些检修的方法可以提高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并且维修人员可以不断总结故障类型,以便在今后的设备检修中更快地找出故障。
4煤矿机械的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的应用
4.1项目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主要收集煤矿企业信息,然后对生产进行实时管理,通过分析生产时间、生产质量和成本等,评估生产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和效率管理,可以在生产周期内进行全面管理,科学评估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管理效果。
4.2员工管理系统
员工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员工的招聘进行管理,而且员工在工作中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系统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管理,为员工制定成长档案,从而根据员工技术掌握的情况制定相关规划,实现相应目标。而且,在这项系统的运用中,可以分析员工的技术情况,实现了员工长远的发展,使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4.3设备调试和移交系统
为了确保机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调试,应该建立设备的调试和移交的管理系统,这项系统使调试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煤矿企业应该分析招标企业,确保其可以满足各项要求,设备在运行中,应该做好维修工作,否则,设备发生故障后,势必会导致工作的效率降低。所以,在维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分析本质问题,可以使用单相实验法和三相实验法结合的方式,分析设备电流值的差别,并且分析设备之间的相位差。
4.4检测控制系统
检测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固有经验,分析一些常见的故障,然后运用程序设计的方式,将其编写到程序中,设备就可以接收自动化的检测,按照设备运行的参数分析,当数据出现异常后,则设备出现故障,这样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及时解除故障。这个系统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数据获取,这个部分主要是收集故障部位数据,分析温度、湿度等数据;数据通信,这个部分是将收集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然后直接传输到总数据库中,然后对数据进行监测;视频监控模块,采用视频的方式将数据及时显示出来;智能预测模块,主要是采用神经网络的方式评估数据,在进行设备调试过程中,这些数据可以为调试人员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5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调试需要建立在选择性以及灵敏性等众多要求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系统更加安全的运行,同时保证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调试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简便的调试方式,主要是为了降低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促进机电系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雄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5:141-142.
[2]康旭花.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应用及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6,04:62-63.
篇6
【关键词】电气 火灾 保护 技术
中图分类号:S972.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发生电气火灾高居火灾事故总数的首位,约占总数的30%左右,在电气火灾中,电气短路引起的火灾事故又占一半以上。电气短路一般有两类:一是带电导体(相线和中性线)间的短路,由导体间直接接触,如相与相之间、相与N线之间短路,短路点往往被高温熔焊的金属短路,称为金属性短路;另一是带电导体对地的短路,大都是以电弧为通路的电弧性短路。
1.电气失火的特点
过去普遍认为,电气间短路引起的火灾大多由带电导体间的短路所造成,由于短路电流大,可用带短路保护的断路器和熔断器来防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大多数的短路火灾是由接地短路故障产生的电弧或电火花所引起。前者短路电流以千安计,金属线芯产生高温以至炽热,绝缘被剧烈氧化而自燃,火灾危险甚大,但金属性短路产生的大短路电流,能使断路器瞬时动作切断电源,火灾往往得以避免。后者因短路电流受阻抗影响,电弧长时间延续,而电弧引起的局部温度可高达3000—4000℃,很容易烤燃附近可燃物质引起火灾,又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一般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所以电弧性短路引起火灾危险远大于金属性短路。
在接地故障回路全为金属导体的TN-C-S系统,其导电性能不良失去接地保护并不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故工作中不易发现。但一旦发生接地故障,由于短路电流小,不能使断路器动作,而导致上述电弧性短路的发生。至于TT系统,其接地故障回路内串有电源的接地保护和设备外壳的接地保护,两个接地电阻造成回路本身的阻抗就很大,更易发生电弧性短路。由上可知,接地故障的回路阻抗大,使它易以电弧短路的形式出现,这也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容易导致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力线路受机械损伤而发生短路,如当导线与金属管道构件接触而无套管保护时,长期磨擦使绝缘损坏,这种短路多为单相接地故障造成,易发生电弧性短路。
当线路因过负荷使绝缘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绝缘老化加速使绝缘水平降至规定值以下,如果没有外因触发,短路一般还不会发生。如果有外因触发,如雷电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邻近大功率设备的操作过电压以及变电所高电压侧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等,则在此大幅值过电压冲击下,老化的绝缘将被击穿而弧光短路。
2.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
一般的低压断路器主要针对电力线路和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因此其额定动作电流较大,而接地故障引起的接地短路电流较小,一般不足以使断路器动作跳闸,因此低压断路器不能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而只有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在过电流断路器不动作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切断故障电路,防止电气火灾。
应用剩余电流断路器来防止电气火灾,必须正确选择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在有火灾危险的场所,要防止故障电流引起火灾,必须在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500mA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或装设绝缘监察装置,在绝缘故障时发出警报。
采用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500mA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可以在出现引燃火灾所需的能量前,就发出警报或断开电路排除故障。为防止电弧性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在线路上装用带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是一项重要的防火灾措施。其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对建筑物的电弧性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进行防范。为切断建筑物内的电弧性大多接地故障,在电源进线端也应装用剩余电流断路器。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了每幢住宅楼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带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明确规定。因多数用户不懂得用电安全知识,又无专业电工进行维护管理,住宅电气火灾发生较多。据近年统计,我国住宅电气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这一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线处安装带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剩余电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低压断路器,不仅可以保护线路、保护设备,而且还可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
3.电气自动保护设备
3.1正确应用防电气火灾的断路器
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是在现行普通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基础上,配置一个具有与外界温度呈同步单调变化的感温元件——热敏电阻。断路器内部有相应的电子电路相配合,当外界环境温度异常升高,超过了一定正常温度值后(这个温度值范围定义为额定动作温度),电子线路自动驱动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的主触头脱扣器,将断路器负载侧线路分断,防止负载侧的线路和设备发生电气火灾,并造成进一步的短路事故发生。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在规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以下,不论时间多长,都不会导致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动作,即为额定不动作温度。额定不动作温度,保证了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不致因正常环境温度升高或意外热源的偶然影响而产生误动作,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
由此可知,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要达到对火灾作出正确的反应,最主要的是在安装时,要保证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上的热敏元件,即火灾感测探头,能直接感测到需要进行监测空间的温度变化。探头正前方不得有影响温度直接对其进行辐射传递的物体。如果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安装在照明箱内,而被监测区域的温度变化,不能被断路器上的火灾感温探头直接监测到,则达不到实现火灾自动保护的作用。
3.2防电气火灾断路器主要功能
普通断路器功能。正常用电时,对受控线路进行人工闭合和分断电源操作。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当断路器所在位置(分体型为被探头监测位置)一旦发生火灾,环境温度异常升高,该断路器的感温探头在感测到所处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整定温度后,自动将受控线路电源切断,防止火灾扩大范围,并为灭火行动提供电气方面的安全保障,防止灭火人员发生电击后的二次伤害事故。
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所控制的线路负荷超过额定值,发生超载时,断路器将适时自动分断,切断受控线路的电流。防止因其发热而引起线路火灾。
短路保护功能。当电气火灾自动保护断路器所控制的线路发生意外短路事故,该断路器将在0.2s时间内分断,切断受控线路的电源,防止短路事故引发火灾事故。
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当受控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绝缘损坏,产生对地故障或有人员发生单相电击事故(注:相间漏电和电击不能保护)时,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功能型断路器自动切断受控线路电源,避免对人身生命造成危害,并防止此类剩余电流引起电气火灾的可能性。
3.3适用场所
电气火灾自动保护型断路器根据其使用类别、使用方式、所控制线路的相数以及被控制对象、性质分别按如下情况进行分类。
(1)按使用类别分:按使用类别可分为家用及类似场所和工业及类似场所两大类。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额定电流≤63A,代号为B。适用于家庭住宅、办公室及类似场所。
工业及类似场所;额定电流≤630A,代号为M。
适用于工厂、商场等用电量较大的场所。
篇7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业电气自动化
工业电气自动化就是将各种电子电机网络等技术于一体,并且应用于工业企业使其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技术。当今随着网络技术、电子通讯工具、终端技术和个人小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从当前的形式来看,工业电气自动化正在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广泛式、创新化以及开发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概述
可控编程控制器是将原来的控制技术继电器和现在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整合为一的,现在化的控制技术。这种技术专门用于工业企业的控制管理,可以说它是当今信息与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产物,是当代工业企业发展进步的又一助动力。
2. 1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又称PLC,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7年颁发的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第三稿中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国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2.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从采样的输入、程序的执行和输出刷新系统三个方面,来系统全面的阐述一下PLC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1)采样的输入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PLC采用的采集数据的读取方法是扫面,并且将扫描获得的数据存放在读入/读出的成像区域内相应的储存单元中。输
入采样数据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程序使其进行后续的输出和刷新程序步骤。在这一步即使我们输人了变化状态的数据,也不会使成像区域内存放的数据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若想确保改变成像区域的数据使新的数据信息读入到存储区域,采用脉冲信号方式输人的信号必须使其宽度大于一个扫描输入周期,否则数据输入就会是失败的。
(2)执行程序阶段
在程序的执行阶段,PLC总是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对用户程序进行执行(主要采用扫描的执行方式),在执行扫面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技术总是采用一程不变的路径和步骤进行运算。扫描的路径包括用户程序的各个触电这些触电有序的组织在一起,使得扫描执行的过程总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在依次执行完用户程序的运算后得到了运算结果,依据所得出结果的指导对逻辑线圈在存放区域的状态、读入/读出成像区域的状态来执行完成刷新步骤,进一步决定要不要执行程序的处理指令。
(3)输出和刷新系统阶段
在这步骤要进行的刷新PLC所执行完的用户程序。在这一步骤的执行过程
中,系统CPU会依据读入/读出成像的对应形式、以及第一阶段录入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对其他外部设备的驱动。这一步骤是PLC技术最重要和最需要完成的任务。
2.3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特征
应用于工业企业的PLC技术可以说是是对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的一个极大
的改进和飞跃式的发展,其具有传统技术无法比较的优势和特点,其主要优势特点包括:
(1)极高的可靠性能、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可编程控制技术具有自我检测诊断能力,能够根据外部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信息的保护和修复、错误的警报、故障的检修等确保了整个程序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强大的通用性、可变的控制程序,方便使用
可编程控制器设有功能齐全的软硬件设备和功能,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用户无需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系统的改装设计就能满足其需要。并且程序的设计能够进行变换、使用户使用起来十分的简洁方便。
(3)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编程控制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不仅能够进行运算、计算、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够进行智能化的自我检测自我诊断、人机交互功
能。它不仅能够用于单个的机器控制、单条生产线的控制还可以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甚至整个工厂的控制,可谓是应用领域和范围广泛。
(4)编程简单、理解掌握容易
现在可编写控制器主要采用的编程方法是梯形图,这种图形线路清晰明了。技术人员和工人经过简单的上岗培训就能够理解并且数量的应用这一技术,进行程序的改编或控制技术的操作。
(5)体积小、功率低、质量轻
可编程控制器有占用空间小、功率和能耗低、质量轻方便挪动、易于安
装使用等优点。
三、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工业企业的应用
随着可编程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其可靠性高、应用领域广、操作简便、通用性强,价格不断降低和现在工业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PLC技术现在在工业企业中已被广泛采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其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从电力系统到水利系统再到数控系统都可以看到PLC技术的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现在新型设备的而且还可以在改造的旧设备中应用。
1.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火电系统的使用
在火电系统中要进行很多程序,诸如进行水处理、输送煤炭、煤渣的清理、灰尘的去除。在这些过程中离不开各种运行程序的控制、开关功能的控制,这些控制正是PLC技术的需求领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不仅能够控制某一运行步骤而且还能对整个火电系统进行整体的控制。例如PLC技术应用的火电系统的灰尘清除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的控制有:吹风机的风度吹风时间长度,气化风机的方向启用和关闭时间,仓泵、加热器、各种阀门和卸灰装备的开关控制,收灰机的强度和收灰管道的压力的控制。PLC技术在除系统的应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力,工作人员无需想原来那样亲临现场只需要在办公室里通过一台电脑就能观测到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然后通过互联在一起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各个部分使其保持在需要的工作状态。
2.PLC在传统的机床技术的使用
可编程控制技术在传统机床的改造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传统的由继电器控制的传统机床的功能。传统的机床系统能耗大、效率低下、故障多、维护困难等缺陷。可编程控制技术在传统机床的改造中的应用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实现了能耗低、效率高、功能和可靠性稳定等诸多优势。
四、总结
可编程控制器的智能化和通用性使得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并且能使我们的高危作业极大的减少人员的参与。可编程控制技术不仅能够降低该类行业的风险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效率和经济效益。相信该技术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文华.基于80C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10,4:9—13.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控制措施
在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输配电工程自动化对输配电工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保护,保证输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用电工程自动化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力企业输配电的自动化。为了推动电力企业输配电的高效性、经济型以及自动化,必须要加强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因此,本文主要是对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进行有效阐述,从而节约电力资源,提高输配电的水平。
1 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由于我国电力技术的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缓慢,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电力企业输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提高输配电水平。
(1)电力人员没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管理意识。在输配电过程中,电力企业大都是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输配电工作的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滞后,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电力企业中人才流动性大,专业性的输配电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调动现象,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组织结构缺乏较高的稳定性,无法进行有效的输配电管理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电力输配工作,缺乏较高的复合型技术水平。为了保证供电企业能够稳定输配电,必须要具备着科学高效的电力输配技术。然而在电力企业中,电力人才资金的短缺,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较高的电力输配技术的综合要求。这时在电力输配运行中,无法进行有效复合型技术的开发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力企业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电能损耗问题。在电力输配电管理工作中,重点管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力能源损耗。由于电力技术、电力设备、电力人员以及管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使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电能损耗问题,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2 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解决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问题
(1)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提高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电力输配,确保电力输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可以灵活方便的进行输配电管理工作,增强了工作效率。
(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具备着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有效解决输配电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性,提高输配电的科学性。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有着较高的密度性,并且也非常复杂。运用自动化运行技术时,能够简化电力运行的技术操作,对设备检修和安全管理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复合型技术水平,保证电力企业输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电气工程自动化具备的服务性和安全性。电气工程自动化输配电过程中有着严谨的操作,并且操作技能较为稳定,提高了输配电的安全性。
3 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的优势
(1)远程控制实时全程检测工作。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可以对电力输配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将输配电的运行数据、电气线路进行较为明了的显示。在输配电中出现问题后,电力自动化输配系统可以将故障点进行分析,并及时找出处理方案。
(2)及时排除故障,提高输配电工作效率。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在输配现场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自动报警。主要是由于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安设有报警装置以及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并且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能够分析和存储故障原因以及资料信息,技术人员也可以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于维修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3)优化输配环节,节约电力资源。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能够降低电力资源的损耗,优化电力输配的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科学高效的进行电网线路和设备技术的电力输配,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力资源。
4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
(1)诊断电气工程故障,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进行有效诊断。电气工程运行中,电气设备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在对电气工程故障进行诊断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精确的诊断。变压器在电气工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及时有效的诊断出故障,并将故障及时排除,可以减少变压器的损害。智能化技术在诊断变压器故障时,主要是分解变压器渗出油,在进行分解出气体后,可以将变压器故障位置和范围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在有效范围中进行排查,能够明确和找出故障位置。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电气工程故障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减少故障对电气工程的影响,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
(2)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电气工程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要有效设计电子设备。设计人员要对电气和电路知识进行掌握,同时也要有着丰富的经验。采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完成设计方案,减少电气工程设计时间,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设计质量。利用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能够有效优化设计方案,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智能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能够实现控制工作的远程化、自动操作化,同时也可以实现自主化和高效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促进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智能化技术,也拓宽了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
5 总结
电力企业输配电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意识、复合型技术,对我国输配电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企业输配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确保了输配电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智能化技术,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电力资源,促进电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供水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属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的学科里面包括不定性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学、认知科学等等。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供水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供水设备的运行故障,推动供水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对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拓展、研究和开发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技术。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组成部分,在该领域产生了各种应用设备,例如图像识别系统、语言识别系统、机器人等等。总体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是多个领域和技术的结合,可以使机械设备完成与人类智能相似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1]。
2 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控制器
不同类别的人工智能控制器需要不同的研究手段,例如遗传算法、模糊神经或者神经算法等等,本文将人工智能控制器作为非线性函数近似器进行研究,从而对人工智能进行开发和研究。与普通的函数估计其相比,人工智能非线性函数计时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其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如果使用普通的函数估计器,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供水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使用非线性函数近似解,则无需将研究对象的模型建立起来,能够对个别对象进行便利的研究,从而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供水设备中的应用。其次,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研究者可以对供水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供水设备的适应性。第三,与控制器或者普通函数估计其相比,人工智能非线性函数近似器在调节数据方面更加便利,能够对供水设备的数据进行便利的调节。第四,在设计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设计者只需获取供水设备中的数据,就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设计。在设计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只需根据其所响应的数据和语言,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设计,极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2]。
在反模糊化和模糊化的过程中,使用隶属函数、规则库、自适应性模糊神经控制器能够进行自动实时确定。
3 人工智能技术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恒压供水中的AI 人工智能调节器为例,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供水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3.1 工作原理 该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阀门、水泵、控制接触器组、AB-PLC-1756系统、AB软启动设备、AI- 808 人工智能调节器几个组成部分。由于水泵具有较大的功率,380V的低压电机5台供水,分别为2台355KW,2台220KW,1台160KW。
出水总管的压力可以由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由变送器向AI- 808 仪表进行传送,通过比较设定值,将误差的变化率和压力误差得出来。使用AB软启动设备进行降压启动,使用AB-PLC-1756系统进行机组开、停控制,及检测各仪表,利用上位机组态软件RSVIEW32对全厂生产设备进行监控,通过各监测设备在上位机人员控制调节供水压力。AB软启动设备具有软启动功能,起动加速时间不超过30秒,并具有自行调节功能。在进行起动斜坡加速时,电机压力会不断上升,当电动机的压力已经到达额定的转速状态时,软启动器的控制器就会对其进行监测,并自动将输出电压切换为全电压。如果在30秒之内电动机就已经到达了额定转速,则可以进一步缩短启动加速的时间。
3.2 控制算法 供水系统的对象还有时变成非线性环节,一些参数会出现未知式的缓慢变化,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单独使用PID 控制是不行的。因此使用改进PID和AI人工智能调节器进行模糊控制,形成双模控制算法[3]。
3.3 AI-808人工智能工业调节器 AI- 808人工智能工业调节器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模糊逻辑 PID调节的先进控制算法,能够通过模糊算法来避免PID的饱和积分。如果误差减小,则可以对PID算法进行改进,对被控对象的特征进行自动学习和记忆,从而优化控制效果。这样一来,即使对复杂的对象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控制,具有参数确定简单、精度高、无超调的优点。
3.4 可编程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是继电器类型,主要使用Micrologix系列。水泵的逻辑功能主要由PLC来完成,无需设置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模块,有力地节省了造价投资。使用AI- 808人工智能仪表来进行系统的压力闭环控制。
3.5 控制台 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模式在控制台的设计中都有所兼顾,通过手动操作来单独开启或停止每一台水泵和阀门,并通过多圈电位器来对变频器的频率进行手动调节。如果处于自动模式之下,则可以通过开关来将需要投入运行的水泵选择出来。如果某台水泵需要维修,则可以令其自动退出运行行列,不会对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4 结语
本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设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在民用供水系统和工业供水系统中都已经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已经成为了供水设备机械电气化自动控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斌.解析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J].科技传播,2014(04).
篇10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电力设备 保护 常规控制
前.言
近年来,我国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尤为迅猛,由于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它的发展还离不开行政和技术方面的指令性规定的发展。火力发电厂是我国电厂发电的结构之一,每年在电力生产方面创造出来的电能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电能需求,对火力发电厂技术实施调整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作。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广到火力发电厂之后,企业必须重视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率的使用性能在火力发电中的运用更为广泛,企业需顺应技术发展需要开展电气自动化研究。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针对电能、电力设备、电力技术等3个方面实施改革更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电力行业。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逐渐融为一体的趋势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引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表现为:
①提升效率。火力发电厂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电能,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条件。受早期社会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影响了火力发电厂生产效率的提升,每年企业生产电能耗损15%-30%左右。引进自动化生产技术后,电力生产效率显著改善,使得电能生产量不断增多。
②降低成本。煤、石油等原始材料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电能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会使得燃料消耗量增加,提高了火力发电的成本投资。对火力发电引进自动化技术后可保证各种燃料的充分燃烧,让原始燃料的价值得到充分运用。在实际电能生产中能显著降低成本投入而增加经济效益。
③技术革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本上是各类技术的融合体,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实用技术。把这一技术贯穿到火力发电生产中,将推动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的革新,给发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后也会促进火力发电技术的改革。
④优化资源。工业电能生产需投入各方面的资源,如:电力设备、燃烧原料、作业人员等,这些因素对电能产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后能协调好各项资源,通过人机操作模式降低生产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在自动化生产模式中也可及时发现系统故障以及时处理。
⑤整合模式。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是一体化操作,火电厂将摆脱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而实现人机操控的新局面。使用各项自动化模式后,电力企业的生产将成为融合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组合,可从多个方面促进火力发电方案的更新,实现了电能产量的增多以带动生产效益。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保护中的运用
电力保护是火电厂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也是维持生产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阶段里把电力设备与计算机或单片机有效结合,实现人机一体化的操作生产模式。从目前企业的运行状况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保护的运用主要体现在:
①联锁保护。火电厂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作业。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后可对设备实施联锁保护,见图1,当机电设备发生异常问题后可及时自动切断跳闸,把发生故障的设备或系统中断运行,防止了电力设备或系统受到损坏。
图1 联锁保护运用
②继电保护。通过计算机与继电器之间的连接,可建立一道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来调控火力发电厂的继电运行。继电器自动化保护主要根据热工参量和电气参量的限值对设备状态准确判断,同时还能结合与火电厂相配备的装置构成保护回路,为发电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装置保护。电厂生产需要用到的保护装置种类较多,如:机械的、电动的等,具备设备包括锅炉的安全门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课把这类电力装置协调搭配起来,让保护设备根据制定的电气操控指令运行,防止电力设备受到外在因素干扰。
④防雷保护。部分机电设备在电能生产中会受到雷击的干扰,出现线路烧坏、连接中断等问题,严重时可直接造成设备损坏。自动化运行模式里添加了对电力设备的保护控制,在实际生产流程里利用防雷器增强火电厂设备的抗雷击性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失。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常规控制中的运用
因火电生产是一个综合性 复杂性的控制流程,把握好常规生产控制操作是火电厂的另外一大重点内容,传统的电厂运行模式缺少必要的控制技术改革,使得很多设备在运行中难以发挥最佳性能。若能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运用到火电厂常规控制中,其显现出来的生产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①就地控制。对于一些小规模的火力发电厂而言,在具体生产控制中运用到的设备相对较少,但同样需要构建综合性的控制体系,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都是重要的设备。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把各电力装置综合运用起来,避免了设备单独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集中控制。对于规模较大、电能产量多的火电厂,厂内生产的设备数量较多,处理好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尤为关键,这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最难的一点。自动化技术能把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合理搭配组合,实现电厂的集中操作控制,促进了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
③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带动电能生产的自动化,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摆脱了人员控制设备的模式。全面自动化控制的推广,一是减少了设备运行的错误,维护了生产人员的安全;二是降低了电能生产难度,提升了企业的电能产量,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④故障控制。除了在电能生产中具备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设备故障方面的控制也能起到关键作用。技术人员可通过计算机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对火电厂各项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诊断。若是系统可自行处理小故障,自动化技术则能根据操作指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