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经济地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经济地理学

篇1

【关键词】心理学;道路;绿地景观;应用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人们相互接触的必经场所,是人们渴求交往的最终归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偌大的一个广场几乎没有几个人在那里活动,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交通堵塞;道路两旁的绿地建设很多都没人使用。导致这样的现象,多是由于设计师在设计中忽略“人性”的因素所造成的。

因此,如何才能够使城市道路绿地发挥它最有效的功能,就需要把环境心理学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相结合起来,调查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准确把握人们在道路绿地环境刺激下能够产生的心理反应,并从中寻找他们中的规律,然后把它运用于设计之中,因地制宜,设计出人性化的道路绿地环境景观。

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2.我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汽车也随之迅速增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使得城市的交通网络以及类型越来越复杂,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尾气对人体会产生慢性危害,而且城市中的尘埃到处飞扬也不利于人们的生活,然而,过去人们在道路两旁植的绿化树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城市交通的发展。

所谓的街道绿化,就是在街道两旁种了许多树,花,草,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来调节城市的环境,降低大气污染,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等,使人们有一个舒适安逸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城市绿化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而发展,基本上做到了绿化发展与道路发展同时并进。绿化方法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随之变化,与以往单一的在路边植树不同的是,在现在的街道旁边,基本上做到一年四季都会有绿树,有些城市甚至做到四季有花,道路常绿。比如在广西的南宁,被评为“绿城”,“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在南宁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高大茂盛的热带水果树,还有绿油油的灌木树,还有四季常开的花卉,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绿地的生态效果。

3.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的主要骨架是由城市道路构成,它是城市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创造良好的适合人居的环境,这样不仅增强城市的印象性,城市的形象综合价值还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的本质是协调城市文化、生态、物理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然而,一个城市的特有的气质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上,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水平。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是一个城市发达的高度概括。

例如,新加坡是亚洲的一个岛国,位于马来亚半岛南端,它的总面积约646平方公里,北面通过柔弗海峡与马来西亚相连,南面是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岛屿遥遥相对。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知名的花园城市,从上个世界60年代起,新加坡结合市区重建计划逐步建设并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了今日具有完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体系的一个生态良好的热带城市风貌。

然而,在新加坡,它的公园体系由公园串联网络、邻里公园、和区域公园组成,规划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城市设计者根据人口分布的状况和城市设计的要求,新加坡在八十年代增加自然保护区、沙滩、海岸线和公园,以创造热带岛屿的环境。目前,新加坡公园总面积约256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4平方米,公园网络已初步形成,维持了城市生态的平衡。在城市中心区,绿地广场、邻里公园、区域公园布局均衡,这样既满足了人们聚会、休闲、锻炼等活动的需求,也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景观。

4.在现实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景观有如下三大体系应用:城市道路体系、城市公园体系、城市广场体系。在各个体系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何为安全,顾名思义即为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安全,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安全第一”这个准则。道路绿化需要符合的要求有:符合车辆行驶视线不被阻挡和和净化空气的要求,在设计道路绿地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绿地要遮阳挡荫、防止眩目、减尘、降低噪音等功能; 当人们进入一个区域,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人们的五官感受来接受环境的信息,并且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把周围的绿地环境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整体的影响。人们通过环境知觉来初步感受和评价道路绿地景观,人类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但是人们也要有自己广阔的自由空间。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概念是由环境心理学家曾提出的。居住中心、公园、城市广场绿地等,在广场上要添加能够更大面积遮阳的树木,草坪要向城市居民全面开放,草坪单单只有草,还要添加遮阳避雨的地方,比如小凉亭之类的建筑,在生活区绿地中的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尽量按照具有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等来选择。

5.环境心理学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心理学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好环境心理学才能更好的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才能使我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得到发展。在将来,城市建设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建设城市: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相信只要人们科学的应用环境心理学建设城市,城市将会变得更加人性化。环境的综合体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景观,设计师应该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感受,设计出符合人们愿望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这样才能促进人们的活动持续有效的发展,体现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6.结语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人们在一个城市里对绿地建设,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个性,而且随着绿地的建设,也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多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从这里体现出来了。使道路绿地环境人性化将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认真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未来使用者将如何使用并评价道路绿地,把环境心理学所学得的研究资料转化成设计思路,这样才能做出最有效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任倩岚,蒋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

篇2

本节内容标准为“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江苏省根据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将教学要求解读为两条基本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内容要求看,重在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分异规律和表现明显的纬度地区以及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对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有一定了解,但不作为一个系统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过程要求看,强调“分析”,即要求提供典型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能力要求看,突出“运用”,即提供相应地理材料,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释相应地理现象。

二、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第三单元第一节。从本课的标题看,教材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二是“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两部分内容结构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学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基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教材首先介绍地域差异的成因和主要表现,并指出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普遍存在。接着,教材给出自然带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受纬度因素影响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位置影响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带性。随后讲述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既是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内容的补充,又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打下基础。最后设计一个活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参考。

三、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一般方法,并且掌握了组成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尤其是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的掌握非常有利于学生新课的学习,并且高一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分析和推理能力,对地理景观具有一定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视野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教师的讲授来了解地理景观,所以对一些地理景观图片还不能识别,所以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景观图片来辅助课堂教学,并做适当的引导。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构建师生民主、平等和互动的交互式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和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地理景观图片和图表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了解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理景观图片和图表的分析,自主探究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分异规律和表现明显的纬度地区;了解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因地制宜的分析方法和空间定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和辩证唯物主义观,能够因地制宜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

七、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对鲁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的完整课时设计,教师按照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及地理新课改精神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教师“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差异是绝对的,而统一是相对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这一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分析现实地理问题。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的常用方法,选择比较区域,在空间尺度上要有可比性。教师本着“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案例设计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以“学”、“问”为中心预设,并促成学习中动态问题的有机生成和机智化解。这是本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亮点。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10例子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低钠血症的症状特点,正确补液、补钠及早期进行饮食干预。结果 除2例自动出院外,余7例经限水、补钠、激素治疗后全部治愈;另有1例经早期饮食干预后未发生低钠血症。结论 早期增加钠的摄入可以有效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出现低钠血症后正确补钠,监测血浆电解质和血浆渗量的变化、尿量和尿钠的改变,正确补液、补钠及早期进行饮食干预,可以及时纠正低钠血症。

【关键词】 颈髓损伤 低钠血症 护理

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文南报道其发生率为45%-77.8%[1],早期发生率高于褥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三大并发症。由于临床认识不足,易发生言听计从和漏诊。我院2006年8月-2007年3月收治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0例,现将有关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25-54岁,平均36.2岁。脊髓损伤部位:C3-4者1例,C4-5者3例,C5-6者4例,C7者2例。单纯骨折3例,骨折合并陪位2例,单纯脱位2例,无骨折脱位3例。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发生低钠血症时间为伤后3-11d。低血钠持续时间3-18d。伴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6例。本组有9例患者未经早期干预均发生低钠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后将期归类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5例,脑耗盐综合征4例。除2例自动出院外,余7例经限水、补钠、激素治疗后全部治愈;另有1例经早期饮食干预后未发生低钠血症。本组患者伤后至住院时间为1~3d。5例表现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2例烦躁,其他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本组患者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血钠为112~135mmol/L,其中Frankel分级A型患者有3例血钠<120mmol/L;尿钠为92~167mmol/L,血浆渗量(Posm)<250mOsm/kg,最低者为223mOsm/kg。

2、观察与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低钠血症是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其症状因血钠水平发展速度不同而不同。血钠在125~130mmol/L之间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低于125mmol/L之间时,神经精神症状将占优势。未经治疗的重症低钠血症死亡率很高,缓慢发生的低钠血症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护士应掌握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密切观察病情,提高对低钠血症的认识,警惕其发生。同时还要了解颈髓损伤的程度、Frankel分级、有无合并伤、有无发热,以便预测低钠血症的可能。颈髓损伤重,伴发热者更容易发生低钠血症。

2.2 监测血和尿的生化改变 定时监测血和尿电解质、渗透压、尿量、尿比重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血Na+、血K+、血CI-及Posm是了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可靠指标;尿Na+ 配合提供补钠的相关信息。护士需准确留取尿标本,记录24h出入量,以指导医生进行液体治疗。临床所见的低钠血症最早在伤后3d出现,因此伤后3d起监测血电解质,如有条件每天监测。血钠可以在数天内急剧下降,并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本组有1例患者血Na+ 为142mmkl/L,且没有任何低钠症状,血Na+ 在2d内即下降了30mmol/L,并出现嗜睡和全身疼痛。观察尿钠改变对判断是否出现低钠血症是有利的[2],有条件者在伤后2d即应检查尿Na+ 、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变化。

2.3 正确掌握限水、补钠的治疗原则 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治疗上采取限水、补钠的原则。

严重低钠时给予高渗出盐水静脉滴注或氯化钠胶囊口服,同时可使用速尿或甘露醇利尿。水摄入量限制在1000~1500ml/d。严重低钠时则应予补钠治疗,可采用深静脉泵入同渗盐水。要求护士掌握补钠速度,血Na+ 浓度升高的速度不宜超过8mmol/L/d,补钠剂量及速度切忌过大、过快。对于急性低钠血症患者,最初治疗的数小时内,按每小时2mmol/L的速度提高血钠浓度,直至症状改善。 5(5):193-196.

2.4 早期干预饮食,预防低钠血症发生 增加钠的摄入量是预防低钠血症的重要措施。早期没有出现低钠血症时不限制液体量,但适当增加钠盐摄入,饮用含盐菜汤、汤料或口服补液盐,摄入含钠盐高的食物,或给予氯化钠胶囊口服。从入院第2d起,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在15g以上,同时禁饮或少饮白开水,对预防低钠血症有一定疗效。

3、讨论

正常成人Na生理需要量是4.5g/d,颈髓损伤的患者在盐摄入或补给正常的情况下可出现低血钠和高尿钠。低钠血症,尤其是急性严重低钠血症可以引起脑缺血,严重者可以导致脑疝甚至死亡,应当引起临床护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尿潴留而保留尿管,为了预防泌尿系感染及结石,伤后常嘱患者多饮水;同时,截瘫平面以下排汗功能丧失,机体不能靠蒸发散热,患者常出现发热以及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而不能正常进食,均需静脉补充液体,如不及时补充钠盐,极易发生低钠血症。有人报道FrankelA型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100%[3],也有人认为,伴有发热的颈髓损伤更易发生低钠血症[4],提示我们对完全性颈髓损伤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低钠血症的发生,对发热者更应注意。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不仅是Frankel-A型颈髓损伤极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往往难以纠正。关于其发生机制有两种理论解释: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脑耗盐综合征。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是在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瘫痪状态时,由于失去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的控制或因各种病理原因直接刺激下丘脑,使机体内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而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而脑耗盐综合征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肾脏神经调节障碍,导致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肾性失钠。两者在临床上都以低血钠、低血渗透压以及所造成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主要区别在于血容量及钠代谢的变化上: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患者血容量增加,钠代谢平衡或稍偏正平衡;CSWS患者血容量减少,钠代谢呈负平衡,尿量及内排出增多,血浆中尿素氮、肌酐含量增高。这两种综合征发生机制不同,治疗方式迥异。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治疗以限制水摄入为主,适当补充高渗盐水,其他也可采用速尿、尿素等治疗;而CSWS的治疗则以积极补充高渗出或等渗盐水为主,另外可使用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等,过分限制水的摄入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死亡。

等渗盐水不宜作为SIADH补钠液体,虽然它可使血钠暂时小幅升高,但输入的钠盐很快经肾脏排泄,而水分仍留在体内而加重低钠血症。所以在急性颈髓损伤伴有低钠血症时,一般用高渗盐补钠。在补钠的同时也一定要限制水的摄入[5]。早期进行饮食干预,增加钠的摄入量,对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参 考 文 献

[1]Peruzzi WT,Shapiro BA,Meyer P RJr,et al.Hyponatremia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Crit Care Med,1994,22(2):252-258.

[2]Daaboul J,Steinbok P.Abnormalities of water metabolism after surgery for optic/chiasmatic astrocytomas in children[j].Pediater Neurosorgery,1998,28(4):181-185.

[3]王瑞,赵斌,李青.急性颈髓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23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1,17(10):608-609.

篇4

本节课内容虽说难点不多,但知识点零散,因而在教学处理上一直是教师们感觉比较难的,教学时往往依据教材泛泛而谈,未能深究与活用教材,学生对此课题兴趣不大,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兴修水库(即改变局部地区水文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蓄洪、发电、发展航运事业,但在修水库过程中也改变了地形、土壤等要素的条件,威胁到许多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有弊,要综合考虑。

篇5

本文重点谈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原则、方法及研究途径,既是对本课题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地理教育同仁的一个汇报。

课题实验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特点,归纳出环境教育的6个原则,在环境教育教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在符合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环境教育方和有效的途径,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原则

1.1客观性原则。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所选择的资料、案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现实世界真实的反映。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感情,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符。选择的数据、材料只有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危机切实存在,有了危机感,他们就会油然而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遵循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还要遵循教育学的相关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我们一定要保证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问题要表述准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首先要保证内容合理,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顺利开展。

1. 3指导性原则。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学生提出一些研究课题可供选择,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定时反馈,以便教师能更好地进行反思和对活动进行合适的调整,从而使环境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防止学生出现盲目性或有一点成绩就骄傲的情况,要让他们及时的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使环境教育活动不断地接近制定的教育目标,最终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4主体探究原则。我国新一轮课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去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环境教育中,主体探究更为必要,学生只有在对自然不断的探究中,才‘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才会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学生们想去保护环境的意识才会更为强烈。因此,主体探究是推进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僵乏,他们会不断地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能力在活动中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1.5由浅入深原则。由于学生在初中对地理课并不是很重视,社会实践经验也很少,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都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先讲授相关知识,例如先找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说明、分析,再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法。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做社会调研,调研的时候也要由浅入深,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的方法,使学生自身的能力逐步的提高,从而自觉地改进学习。

1. 6创新发展原则

在地理课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同,探究方式不同,其学习结果和对知识的掌握必然也会有所不同。但值得欣慰的是,每次社会实践后,学生总会提出一些新的思想,可以说,这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对环境问题更为深刻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看清身边的环境问题,在全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全新的并且正确有效的举措,推动环境教育的实施。

二、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于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环境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2. 1课堂渗透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着丰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环境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还涉及到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等。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要从地理学科特色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把环境教育落实到实处。课堂渗透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相关知识,教学效率较高.

2.2材料阅读法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非常丰富,几乎每课都有提供给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料,并且大都是从学生身边挖掘的素材,因此实用价值很高,如:

阅读资料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当前中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此我们必须直视一种潜在的威胁。通过阅读这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的匾乏,真正认识到水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价值,以及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保护淡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煤炭的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活在“煤都”抚顺的同学们是十分熟悉的,他们有着切身感受。在讲述煤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时应结合抚顺的实例来加以理解,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给学生树立一种“在生活中学地理,在学地理的过程中学会生活”的观念。

2.3案例分析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每单元至少有一个案例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表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难度。近年来发生的与本案例相似的事件较多,教师可对该案例进行补充,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类似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展学生对石油泄漏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多种危害的认识,石油污染会对海洋生物造成重创,而且影响是长期的。

篇6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一、着眼于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寻找激发学困生思维措施的着手点

初中地理学困生与其他学科学困生有很多共性特征,也有因为学科特点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地理学困生多为学习行为困难学生,他们大多数并不是智力水平低,有些学困生还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的行为习惯差,单就课堂学习来讲,上课时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不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与学的和谐、有效地思维互动,他们在课堂上只是付出了与学习优等学生同样的时间代价。当然,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心理特征首先表现为消极的学习心理,对待学习无所谓。造成学困生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学困生是凭兴趣学习,如果他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不感兴趣,随之便是上课时思绪分散,注意力不能够高度集中,思维不能紧跟课堂上思维互动的节奏,形成了形式上“参与了”,而事实上“参与少”的现象。可见,有限的学习时间相对少于其他同学,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困难的部分原因,而对学习不感兴趣又是其参与学习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针对学困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只要学困生上课时将心思都用在了课堂上,学困生学习问题的解决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但是,想要这部分学生的心思始终全部放在课堂上却并不太容易。就学困生而言,他们学习的意志力较差,认知的内驱力较弱,其内驱力的持续性也较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不强。教师需要不断地、递进式激发其附属的、潜在的内驱力,以保存其内驱力的持续性,促进其将附属的内驱力内化为认知的内驱力。这样,随着激发措施的步步递进式实施,学困生认知内驱力必然逐步增强,学困生的思维也必然循序递进。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地理信息的分析、提取,地理概念的确切表述,地理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归纳、综合等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的内驱力持续在较高的激活水平。

二、创设多层次问题情境,缓梯度激发学困生思维

在全面了解并把握了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执教者才可以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各因素进行“激学”前的准备,确立相应的“激学”措施。对此,教师要精心对问题层次进行缓梯度设计。精心进行母问题情境中的子问题情境的设计,尤其要恰当地创设好初级阶段的问题情境,初级问题情境(也可称为初级台阶)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学困生思维,在此基础上逐步创设中级、高级直至终极台阶。需要注意的是,由初级台阶到高一级台阶,再到更高一级台阶的坡度要缓,这样才适合学困生的思维步伐(因为学困生的思维基础一般较差),这样才有利于学困生拾阶而上(即符合学困生的思维节奏)。再者,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把导学案内容设计成由易到难、多层次、阶梯式、循序渐进的层次问题组合,且与课堂教学进程同步。由于提高学困生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此,笔者仅在本人实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层面上,例谈多层次问题的创设及针对学困生思维的缓梯度激发措施的实施。

例谈1:

在“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学初期,针对学困生实施缓梯度激发其思维动机和思维潜能: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有关地球运动的一些什么知识?你能知道有关地球运动的哪些知识?” ……

启动学困生直觉思维:大屏幕演示动画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第一个缓台阶)激发学困生形象思维:“通过认真观看大屏幕上的动画,同学们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困生认真观察,(有的学困生不禁低声赞叹)非常兴奋(思维动机产生了)。

(第二个缓台阶)乘势进一步激发:“你们发现了什么?”且限时回答。(开放式问题促使学困生思维发散,限时思考能激发学生敏捷性思维)

有的学困生回答:“地球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而且倾斜着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了一周的同时自身也转动了很多周”。(思维潜能出现了)

(第三个缓台阶)乘势再进一步激发:“通过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动画,现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问题?”(激发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

(终极台阶)学困生提出了问题:“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变化呢?”“地球为什么按照一个方向转动?”“为什么地球倾斜着绕着太阳转?”“画面上显示的春夏秋冬是怎样产生的?”……(思维潜能显著)

随着由易到难、多层次问题的依次出现,学困生的思维动机愈加强烈,思维潜能愈加明显,思维发散愈加活跃。

例谈2:

关于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的缓梯度激发思维举例: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第一个缓台阶)运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激发思维:“如果地球是透明体,那会怎样呢?”有的学困生想了片刻,说到:“有的地方的人会低头看太阳”。(笑声)

(第二个缓台阶)乘势由正向追问:“如果地球不是透明体,太阳光照射地球时又会怎样呢?”(学生思考)教师就势演示多媒体动画:大屏幕呈现静态的、阳光照射下的地球画面,此时画面上地球朝向阳光的一半是白天,背向阳光的一半是黑夜。看完画面,很多学困生就不禁连连点头,似乎在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形象思维能力显现)

(终极台阶)学困生准确表述问题答案。

例谈3:

关于学习难点的缓梯度激发思维举例:

大屏幕呈现初级问题:“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产生并变化的呢?”

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启动直觉思维)

(第一个缓台阶)激发学困生思维:“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否垂直?”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不垂直。”

(第二个缓台阶)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把地球仪放垂直,使地轴与地球公转面垂直,并且使地球绕太阳转动。演示动画的同时激发学困生思维:“如果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面是垂直的(成90度角),太阳光始终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 有的学困生认真观察,思考片刻后回答:“太阳光始终直射赤道。”

(第三个缓台阶)乘势追问:“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时,太阳光始终直射赤道说明了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并讨论后,运用储备的知识回答:“说明了地球上任何地点的气温不变化。” ……

(第四个缓台阶)乘势再追问:“如果某地气温终年不变,该地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吗?”学生根据直觉思维回答:“气温终年不变,冬冷夏热,春夏秋冬四季也当然不会变化。”

(第五个缓台阶)乘势继续追问:“现在的事实确实是春夏秋冬四季在不断变化着,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再次认真地观察并讨论后回答:“说明了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

(第六个缓台阶)乘势进一步再追问:“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呢?”

(向终极台阶推一推)提示学生并动画验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终极台阶)认真讨论后达成共识并得出结论: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这样会使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南北半球气温不断地变化,导致春夏秋冬四季也不断变化。……

透过这些教学实例可见,遵循学困生群体的认知规律,根据学困生个体的身心特点、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技能,迎合学困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新颖、趣味、典型的阶梯式坡度问题情境,激发起他们的思维动机和思维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奋点,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这是激活学困生思维的前提。当学困生的思维动机、思维潜能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学习情境的愉悦氛围为拓宽他们的思路奠定了情感基础,小坡度的开放问题为他们深入地探究奠定了思维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题引领、层层设疑(且将疑问设在思路容易堵塞处)、层层深入、步步引思、递进,给学生提供登高的台阶,引导他们一步步不断地想,再想……由此使激发学困生思维的每一步措施都恰当地作用在他们思维发散的“火候”上,形成学困生与同学、与教师多向思维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动态互动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进行选择、决策,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他们的思维过程沿台阶一步一步地走到高处,一步步得到明晰与深化。当学困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不畅、思绪不能及时延伸,陷入思维的迷途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启迪,引导他们疏通思路,走出迷途;当学困生遇到困难问题,思路严重受阻,面对困难问题有畏难情绪,近乎产生放弃心理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困生当前的思维状态,及时抓住他们当前的思维心理,并及时分析、整合各种思维信息,采取相应的引导、疏导或帮助的措施,促使他们梳理思绪、疏导思路,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定势性等思维习惯,以迎难而上,产生思路的转移和思绪的跃进,使他们的思维向深处良性发展,走出思维的困境、走完思维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篇8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环境检测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国内有116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此专业。根据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两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专业皆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这样的专业调整背景下,新疆农业大学立足于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如何重新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成为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内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初设立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但从新疆农业大学开设多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该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乍一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会感觉该专业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囊括多个专业领域、学生就业去向定位多方向,优势体现非常明显。但正是这些“优势”导致该专业发展至今弊端和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难以明确、专业缺乏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规划、评价、决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定位过于宽泛,要求学生兼具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致使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也使学校面临着专业难以准确定位、难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学生面临着什么都需要学、却什么都学不精的尴尬困境。

(二)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口径太宽、学生业务培养目标过于多元化,导致该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该专业学生要求毕业后能够胜任规划、环保、国土、测绘、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科研、教学、技术等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方面,而目前惯行的本科专业(学分制)四年制难以保证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设置,其结果只能是学生学而不精,形成专业不“专”的窘境。

新疆农业大学依托自己的学科背景,在2012级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的专业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与规划、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测量学、地理数学方法、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等。从设置的这些课程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囊括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方面,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杂乱无特色,重点不突出,在社会上找不到完全与之匹配的部门、行业。可见,按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来全方位设置课程并不符合科学发展原理与规律,也违背市场规律,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市场需求与相应的行业部门,有的放矢。

(三)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毕业生多从事与其专业不符的职业,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排名第八,对口率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专业口径太宽,学生学的杂而不精,似乎什么都会又都不会,社会上也没有完全匹配的部门、行业,导致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难以认可并接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而用人单位更愿意吸纳与其完全对口的专业的学生,例如,规划部门愿意吸收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环保部门愿意吸收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国土部门愿意吸收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的学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前述诸多专业的学生相比几乎毫无专业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很低。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学科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带来的机遇

如前所述,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多年以来,各地各高校都面临着许多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学生就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代码: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070503)两个专业。此次学科与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帮助该新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明晰了未来城乡规划教育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用地理学理论统筹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成为了新专业的具体内涵。这正好适应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性发展趋势,也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定位上更加细化、明确,承担起了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明确了该新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使得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与优势,优选特色方向,显得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新疆农业大学就优选和确定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掌握基础人文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精通基础城乡规划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以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新专业方向确立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再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调整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改善了原专业学生学而不精以及专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境况,使得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也有了更加对口和明确的用人单位,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面临机遇的同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在学时有限前提下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等。各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优势,并以此组织教育实践,实现规划人才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基于以上问题兼顾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疆农业大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业务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协同攻关能力;外语要达到能较顺利地查阅外文期刊以及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

(三)课程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综合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主要的理论教学环节,构成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基础。除了提升基础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思政、大学英语、高数、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和普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之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主要还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具体课程主要是结合学校的学科背景与社会需求设定。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生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地统计学、遥感概论、地图学、城市地理学、地理数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及专业限定选修课主要有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源调查与评价、居住区规划与设计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任意选修课主要包括维吾尔口语、专业英语、建筑美学、新疆地理与旅游资源概论、矿产资源管理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城市规划制图技术、公文写作、专业文献检索以及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撰写方法。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课堂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及社会搭建起一个桥梁与平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和设计4个环节。其中,课堂实验根据各门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习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实习、遥感实习、地图学实习、土地利用与规划实习、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习,前三者各一周、后两者各两周;专业实习为校外城乡规划综合实习,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学年初始;此外,还有8周的毕业实习和累计10周的专业文献综述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时进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宗旨。

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则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训练(包括公益劳动与支农劳动)、社会实践(含社会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出台了《新疆农业大学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类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支农劳动获奖,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组织的各类公共考试,职业资格与技能认证考核,阅读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目、学术论文,以及听取学术报告与专题讲座等,取得成绩者,由学校认可并以学分形式记载在学生学习档案中,要求至少应取得8个学分(其中非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至少2学分),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综上,新疆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重在明确专业内涵与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当然,新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新疆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也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在今后还将历经一个不断反馈与修正完善的过程。

结语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并进行的学科和专业调整,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承办高校及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训,结合社会需求,重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专业竞争力,促进新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城乡规划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中国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排行榜[N].网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华,张勇,刘雪艳.专业调整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4-137,156.

[4]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2-25.

篇9

一、全国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办学情况

目前全国10所开设资环专业的财经院校总体情况是,有2所处于沿海发达地区,3所处于中部地区,5所处于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开办资环专业的时间比理工院校要晚,山西财大、江西财大和重庆工商大学都是2002年批准、2003年才开始招生的,而浙江财院和兰州商学院都是2006年才开始招生。在招生类别上,除浙江财院、广东商学院、江西财大和贵州财院4所院校文理兼招外,其他6所院校都只招理科生,这反映了资环专业的理科属性。在年招生规模上,近年来,10所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年招生在30~60人之间的较少,如河南财大年招生110~120人,浙江财院在35人左右,广东商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年计划招生90人,贵州财大2011年为108人,其他5所院校在40~60人之间。从办学条件分析,只有个别学校有明确的专业特色,如云南财大以“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为专业方向。在主要专业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院校除按要求设置了资环专业的基本课程外,还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但将经济和资环结合的课程不多(见表1)。在实践教学环节和条件方面,实践教学一般都包含实验课程、室外实习,有的还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实验条件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针对单门课程的实验室和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综合实验室(见表2),但一般都数量不多。

二、财经院校和同区域其他高校资环专业办学情况对比

为了实施差异和错位竞争,进一步办好财经院校的资环专业,需要结合财经院校的地域特征,对比分析财经院校和所处同一地区其他类型高校资环专业办学的差异。限于篇幅,这里以甘肃省的相关高校为例。目前,开办资环专业的在甘高校有6所,其中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层次,陇东学院2010年才新增,故这两所学校不作对比。在考察的4所在甘高校中,作为综合性院校的兰州大学开办时间最早,在1998年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就开办了;西北师大和甘肃农大先后在2001年、2003年开办;兰州商学院较晚,2006年才招生。从最近几年的招生规模看,兰州大学走精小化道路,年招生数在25~35人之间,其他3院校基本都在50人左右。从招生种类看,除西北师大文理兼收外,其他都只招理科。从办学条件分析,在学科背景上,兰州大学和西北师大都以地学为背景,甘肃农大以农学为背景,兰州商学院以财经为背景。在学科门类的组成体系上,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地理科学类有三个,即地理科学、资环和GIS。兰州大学和西北师大地理科学类三个专业都有,且开办了与资环相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甘肃农大地理类的开办两个,另外开了一个相关的环境类专业,而兰州商学院只开办了一个。在专业方向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兰州商学院以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专业方向,其他三所高校该专业重点方向都放在“规划”上(见表3)。其中,兰州大学在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向基础上,拟增加“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并作为重点和特色方向[3]。在实践教学环节和条件方面,兰州商学院明显不足,在实验项目开设数、专业实习体系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尚待继续努力的空间(见表4)。

三、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办学存在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从全国10所财经高校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看,似乎囊括了资环专业涉及的资源、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人才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业人才,创业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等几大类上。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广而不精,宽而不专”的尴尬。在专业办学特色上,一些院校注重规划特别是城市规划,也有偏重旅游开发规划管理。例如,广东商学院设置了城乡规划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灾害经济两个专业方向;云南财经以空间信息,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为专业方向,实际执行后者;兰州商学院以环境治理与保护为方向。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院校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见表5)。但是,有明确专业方向的财经院校资环专业,与其他类型高校的资环专业相比,没有凸显地域性和财经性的大学科背景,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二)实践环节不强,竞争能力不高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环专业就业对口率为44%,是就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本科专业之一,列倒数第八[4]。这一数据是从整体上反映各类学科背景资环专业的情况,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就业情况没有专门的统计,不过,据行内初步了解,相比理工院校同类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更不如人意。这与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薄弱不无关系。资环专业作为理工专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理工院校相比,财经院校在实验条件和实践平台,实践环节所占总学分的比例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理财”结合不紧,专业优势不彰从一些财经院校资环专业毕业生的去向看,从事与财经学科背景有关的销售、物流、会计和法律等行业的工作占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财经院校的资环等理工专业,不能纯姓“理工”,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比较其他类型院校的资环专业,综合性大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优势明显;师范类和地矿类院校的地学有较厚的学科基础,大多侧重规划本身也有比较优势;财经类院校的比较优势只能在经、管、文、法上,但目前一些财经院校的资环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构成等方面,作为理科的资环专业和财经院校的大学科背景的“理财”结合上不够紧密,以致专业优势不够明显。

四、财经院校资环专业的办学对策

(一)找准目标定位,优化培养方案毫无疑问,财经院校的主要资源和重点以优势的经济、管理为主,资环作为理工专业处于边缘。如何将这种边缘专业办出特色和办出水平,关键在于找准目标定位。特色的内涵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财经院校理工专业尽管占据比例不大,但理工类专业在整个学校的学科体系中,具有配合优势学科、拓展学科增长点的作用。基于此,财经院校资环专业要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就要走“理财”结合的道路,依托学校的经济、管理优势学科,遵循该专业综合性和边缘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借鉴吸收同类财经院校的办学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同一区域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以兰州商学院资环专业为例,笔者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如下(见表6)。

篇10

一、内容概要

该书集沈满洪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的七个课题为一体,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着力探究水源配置的若干关键问题,将各章分别命名为“生态文明论”、“水源保护论”、“生态补偿论”、“综合利用论”、“节约用水论”、“协调发展论”、“政策创新论”。各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水源配置的理论体系。

作为我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主编的《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论丛》中的一册,作者开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概括出水源配置的三种管理模式:着重于挖掘水源开发潜力,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供给的水源供给管理模式;着重于提高水源利用效率,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的水源需求管理模式;着重于降低市场主体间水源效率差异,发挥市场配置功能的水源贸易管理模式。

围绕这三种水源管理模式,该书以跨越晋冀鲁豫四省的漳卫南运河、横跨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温州市文成县的珊溪水库、丽水市青田县的滩坑水库为典型案例,借助供给-需求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源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着重解决了水源如何严格保护、水源如何跨界配置、水源如何综合利用、水源如何节约集约、水政策如何创新突破等重大问题。

二、基本特征

1.实践性。该书以我国水源配置的现实为研究起点,以解决水源配置的具体问题为落脚点,现实指导性强。该书在研究理念上特别强调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既注重下游地区的用水权益,又注重上游地区的发展权益,提出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均衡的指导原则;在流域协调发展研究中,既注重水源区的主体功能规划,也注重流域间的产业转型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该书提出了大量具体而富有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对于滩坑水库水源综合利用,不仅论证了水源配置的具体可行方案,提出了与温州开展水权交易的对策,还就方案设计了详细的指导意见与实施步骤;对于浙江省的节水制度,提出短期以水价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为重点,中期以节水监督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为重点,长期以水权交易制度、循环用水制度等为重点的实施意见。

2.综合性。从理论来源上,该书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源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确保了全书的立论基础。从研究方法上,既注重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关系分析等定性分析,又注重生态补偿金额测算等定量分析;既注重新古典经济学成本-收益方法的运用,又注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需求-供给思路的运用;既注重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等纯事实叙述和科学预测的实证分析,又注重回答“应该怎么样”的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从研究内容上,该书能够统筹源头水源保护与末端水污染管理,统筹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统筹流域内水环境保护与区域间水源配置,统筹水源的保护性开发与水环境的综合性治理。

3.前瞻性。由于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广阔的研究视野以及缜密的论证手法,该书不仅提出了大量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措施,而且设计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方案。例如,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中,不仅着眼短期,也着眼中长期。提出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注重效率的指导原则、从金输入等“输血型”过渡到人力源开发等“造血型”和上游支持中下游的反补偿的补偿方式、从政府补偿过渡到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的机制选择;在水源配置的优先次序中,提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短期次序、“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中期次序、“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的长期次序;在水价制度中,提出从单一水价过渡到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这些对策既基于现实,又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望提升该书的历史价值。

三、主要创新

1.首次系统分析了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主体关系。水源保护补偿机制实质上是一种依托在水源这个客体、借助补偿费这个工具反映经济主体之间水源产权关系的经济制度。由于水源的流动性决定了其特殊的产权制度,即不同的产权隶属于不同的主体,当主体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相容时,便产生了对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的制度需求。在该机制中不同主体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使用权关系、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关系、上下游公众之间的收益权关系。理清了这些主体关系,便可以明确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作者认为,在受偿主体方面,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在水源区与中下游地区间存在着自然差异这样的“起点不公平”,肩负水源保护不同责任的“过程不公平”以及经济发展差异这样的“结果不公平”,而“过程不公平”是不能追求的,所以水源区居民是受偿主体;从效率的角度看,收入差有助于推动人口梯度转移,受偿主体不应该是水源区居民而是水源区政府。在补偿主体方面,从社会公平的视角看,下游区域政府以及受益企业是补偿主体;从效率和水源保护补偿机制本身的实现成本看,受益企业不应该成为补偿主体。而与此同时,由于流域政府间存在层层加码、讨价还价等现象,致使交易费用巨大,从而得出可能出现纯粹的“下游区域补偿上游区域得不偿失”的结论,因此补偿主体应该是流域内最高级政府。

2.首次提出全因素差异度分析法等生态补偿价值修正方法。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是生态补偿机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术研究的一大难点。然而该书作者不畏艰难,大胆创新,首次提出了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全因素差异分析法以及排污权交易法、土地损耗测算法等一系列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在全因素差异分析法中,作者把在地理位置相近、发展条件相似的水源保护区与非水源保护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全因素差异度,并且把它分解为自然区位差异度和生态保护差异度,而生态保护差异度正反映了由于特殊严格的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是应当给予特殊严格的保护区域支付的生态补偿数量。在排污权交易法中,作者指出排污权就是发展权,而上游地区由于水源保护的需要而“不作为”的直接反映就是部分排污权的丧失,通过情景分析法得出的“理论排污值”与“实际排污值”之差,即减少的污染排放量,其市场交易收益就是上游地区应该获得的生态补偿数额。在土地损耗测算法中,作者指出因水库建设而侵占的土地所减少的净收入就是水库上游地区该获取的生态补偿额度,而这种收入的减少量可以通过与水库水源之外的其他地区或者水库水源区本身作比较而获得。该书通过这些方法结合计量模型解决了相应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别棘手的“补偿多少”的问题,可为其他案例提供借鉴。

3.首次提出跨界水污染管理的组合式生态经济政策框架。跨界水污染问题由于各主体间产权不清晰、成本-收益不一致等因素,致使其一直困扰着我国流域治理实践。在本书中,作者针对漳卫南运河的环保、政府服务以及市场条件等状况,在比较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是前提,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是核心,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是补充的机制构建思路。更为重要的是指出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总体构想是:统筹解决水源和水环境问题,需要构建起“双总量控制、双有偿使用、双交易机制”的经济政策框架,其中“双”就是指水权和排污权。该经济政策框架的构建有益于更加有效地激励各跨界主体通过一级“双”市场、二级“双”市场以及三级“双”市场提高水源配置效率,逐步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由于该思路的创新性,部分成果发表在SSCI期刊《水政策》(Water Policy)上。在新安江跨界水环境共保的政策建议中,提出了“生态保护补偿-环境损害赔偿协同政策”:达到规定的环境标准给以基础性补偿,优于规定的环境标准在基础性补偿以外给以奖励性补偿,劣于规定的环境标准则要求环境损害赔偿。组合式的生态经济政策建议突破了单一政策的局限性,采取奖惩并举的手段,更加有助于实现跨界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问题评析

作为一部近40万字的专著,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

第一,课题报告痕迹依然较明显。该书各章均由独立的课题报告改编而来,尽管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修改,但为了保持原作者的本意,本书仍然具有较明显的课题报告痕迹。例如对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的重复分析问题、水源配置的系统框架没有充分展示的问题。

第二,全因素差异度法有待完善。在该书中作者提出的全因素差异度分析法因其忽略了其它因素,仅仅从目前可定量化的角度把它粗略地归于自然差异度和保护差异度,其测算出来的补偿金额将正如书中所言“是极大值”。所以为提高理论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定量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本书在生态补偿机制的金测算中结合计量模型做了不少探索,但是纵观全书仍然可以发现,定量研究还是本书的薄弱环节,众多环节还存在定量研究的空间,例如对于生态补偿金的分配依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当然,环境价值的定量研究是世界性难题,但是,还是有希望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