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篇1

一、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一)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河西地区、中部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甘南牧区等特色产业化区域,区域布局能够结合独特的自然条件、区域特色和资源状况,区域布局合理。

(二)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10月,我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到392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65家。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质量上来看,龙头企业的的级别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甘肃省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地,产业聚集效应难以实现。生产收益率低下,一是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较低,二是对社会的资金吸引力不足,社会资本很难流入。由于分散经营,大型的机器设备无法投入使用,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生产长期处于低效率运行,加大了生产的成本。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我省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产品种类单一并且区域趋同现象严重,科技含量也不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少。其次,由于生产效率较低,生产的产品数量有限,自给自足现象依然明显。第三,农产品大多处于初级产品阶段,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农业科技发展缓慢,转化率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市场经济的生长发育还不成熟。

(三)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配套的扶持机制不健全

我省大多数地区,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与劳动的投入之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方式,从而削弱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配套的扶持机制不健全,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农业生产组织的形式、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上没有太多的支持或者支持不到位,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技术落后,配套的扶持政策不能够落实。

(四)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水土资源被挤占,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将面临日趋严峻的短缺。目前,随着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二是大量的劳动力要素流入城市,导致土地荒废;三是工业化带来的“三废”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由此可见,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十分严峻,农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

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要以创新农业科技政策为先导,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及政策环境。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梯度建设,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及相关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导管理人才和创新研发团队。再次,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放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确保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力量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后,要加快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变周期,选择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校、科研单位组建农业生产经营企业集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环型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

以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扶持和建立一批循环型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一是以现有的生产要素为基础,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色、优势产业,二是以原有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推进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等的建设。

(三)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大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关于农业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至关重要。首先,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其次,拓宽龙头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第三,为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建立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卫东,马家生.对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9,(上旬刊):214.215

[2]莫凡.《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国家发改委网站.2010.

[3]张晟.《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网易新闻中心网站.2014.

[4]李世新.《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选择》甘肃农业.2006

[5]李明芮.《白银市靖远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中国甘肃网.2014.

篇2

涪陵区的扶贫攻坚之路,正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以破解扶贫工作各个重难点环节为目标,通盘谋划、综合施策,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成体系地打通扶贫攻坚创新链条,以精准之“链”攻扶贫之“坚”,最终啃下了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为其他正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鏖战的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攻坚路径一:精准识别贫困村个性化扶贫需求,让扶贫从大水漫灌到量身定制。

外地有个村子,见邻村发展核桃奔了小康,于是也引入核桃项目。

却不想,核桃品质和邻村差了十万八千里。

为何?

原来,两村虽相互接壤,却因处在同一山脉两侧,气候并不相同――临村气候干燥,因此核桃品质上乘;这个村气候湿润、缺少日照,因此核桃也就肉质稀松。

这个故事说明,精准扶贫的要义之一,就是不能“一视同仁”。同样是贫困村,其资源禀赋、贫困程度、扶贫潜力却各有不同,如果在扶贫工作中“一视同仁”,势必造成大水漫灌的窘境,虚耗资源不说,脱贫也难显成效;相反,只有准确识别每个贫困村的个性化脱贫需求,才能精准施策、顺利脱贫。

在中央和市委“六个精准”导向下,涪陵创新推出“四定四评”精准识别标准体系,按照致贫原因、资源禀赋、产业潜力等不同指标,将贫困村划分为三类,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规划,从而实现了扶贫资源的“精确投放”。这是涪陵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前提。

攻坚路径二:注重对脱贫生态环境的综合改造,通过补齐地区生产力“短板”,助推大面积自主脱贫。

非洲国家马里的北部名城通布图,在古代凭借从其境内穿过的跨国商道,成为一个繁华城市。

近代以后,通布图经济迅速萎靡,沦为贫困地区。

这是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亚非商道改了道。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贫富,自有其“生态环境”。

因此,在扶贫攻坚中,一定要注意改善“脱贫生态环境”。

打赢扶贫攻坚战,涪陵除按照“解八难”“建八有”的贫困村脱贫标准进行建设外,还围绕扶贫产业发展需要,确立了1222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帮助相当一部分贫困户走上自主脱贫的小康路。

攻坚路径三:深化产业项目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让项目红利深度互惠。

对贫困群众而言,一些扶贫产业项目催生的增收比较有限――要么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要么进入产业务工获得工资。这就限制了产业项目的持续成长,也导致其拉动贫困群众增收乏力。

涪陵的办法是建立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和贫困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在扶贫攻坚中,涪陵积极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民生政策“抱团”,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进一步扩大农业基地和园区规模,增加贫困户租金、入股分红、务工等收入,推动成熟产业项目和贫困人群深度融合。这就改变了以往产业项目对贫困群众增收的单一拉动,形成了可以持续稳定增长的复合型增收模式。

攻坚路径四:高度重视长效帮扶机制建设,构筑防返贫安全保障网。

“你最怕什么?”一次采访时,记者曾这样询问一名贫困户。

“最怕好不容易脱了贫,结果因为一场水灾、一场大病就返了贫。”贫困户说。

这个担心,正是扶贫攻坚必须攻克的最后一道难关。

篇3

兴村路径之一:规划先行

承德周台子是河北名村的突出代表,其可贵之处在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矢志不移,创造了山区农村发展的奇迹。

许多名村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规划是实现名村产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村庄和谐的前提条件。村庄带头人不仅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规划,还要从产业、人才、村貌方面规划。

村的带头人要考虑:究竟引导农民做些什么。名村带头人都擅长规划,对将来做什么、怎么做都有长远规划,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带头人必须学会因地制宜。

村官应具有这样的观念:竞争意识,保持积极心态;创新意识,探索新的致富途径;合作意识,发挥自身长处,结合别人长处,让自己更强大;管理意识,将效率发挥出来;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

产业规划要注重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须从低效、高能耗、低附加值向高效、生态、高附加值发展,小农经济须向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创造经济价值须与提供生态服务并重。

工业规划须注意工业建设与配套设施、人居环境相匹配,避免资源浪费。

农村人才规划包括基础教育、培育后备人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对人力资源应加以系统性开发,同时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村容整治须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宜人居;避免重复建设,不加重农民负担。

兴村路径之二:一村一品

许多河北名村的崛起是依托产业立村——利用本地独特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而获利,俗称“一村一品”。

面临国外质优价低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农业生产资源缺乏等压力,传统农业模式下农产品种类少、销路窄、价格低的局面已显疲态。一些村庄探索提高农业竞争力、开发特色产品,生产内容发生巨变,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业。

由于市场需求较少,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各异,会存在市场风险,必须充分评估,对行业状况及市场需求作精细判断,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注重发挥科技、信息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力。

兴村路径之三:工业立村

邯郸磁山二街的发展实践表明,村庄以工业为主导产业,依据所在位置及资本、资源条件,以工业化对本地资源进行加工,获得高效益,会明显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农村工业的发展可以深度利用农村土地、人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工业产业涉及轻工、冶金、煤炭、建材、机械等,好的地理位置能助其获得市场、信息、资本,成功的工业型村庄往往如此。

兴村路径之四:依托生态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是现实的要求。

名村根据各自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效益实现模式,应用科技方法,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能源循环利用、农业生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减少、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林木覆盖率提高。相关生产形式如立体种植养殖、绿色种养,废弃物得以综合利用,避免污染物过度排放,能带来多重效益。

兴村路径之五:服务取胜

依据村庄的地理、资源、产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村的主导产业。

适当的位置及资源优势是做服务的基础。服务城市是以劳动力流动为基础,家政、餐饮、建筑等劳务输出为形式;服务商贸是依托城郊结合位置,兴办市场来为城乡提供商贸、物流服务;服务景区是围绕景区提供住宿、商品服务;运输经纪服务是为农产品供应与消费提供商贸经纪、物流服务,起沟通与桥梁作用。

当某个区域的经济比较繁荣、经济状况较好时,服务模式才可能得到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服务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兴村路径之六:有机整合

名村发展需要资金、技术、管理,对于根基薄弱的村庄,这些要素的整合并不容易。

名村发展过程中对于这些要素的整合可以为其他村提供借鉴。王营村算好六笔细账,实行六个统一,就成功突破了新民居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

名村获取资金的方式有:民间渠道——民间借贷、合作入股、成立资金互助社,这涉及合法性及风险;社会渠道——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个人、集体通过扶持或联合创业进行资金投入;银行渠道——国家涉农金融政策日趋完善,村获得贷款的难度明显降低;政府渠道——政府对村及具体项目给予扶持,投放一定数额的资金;企业渠道——村企合作。

技术获取途径包括:附近产业发展成熟的地区,技术也成熟,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能了解到有关技术,这是捷径;科研机构作为技术来源,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其研发的技术往往处于该领域前沿地位;民间某些传统技术也有实际意义,发掘并发扬之,能实现其效益。

村历来具有传统的管理方式,血缘、地缘都是联系的桥梁,并且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代颇具效率,但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方式与农业生产已大不同,需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这就要求平衡乡情与效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出去的主要是优质劳动力。鉴于此,必须注重发挥现有优质劳动力的积极性,选择适合村庄发展的路径。或以骨干分子为带头人,整合劳动力,形成合力;或一部分人先发展,进而形成吸纳效应。城市化是大趋势,但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应以就地转移为主,返乡创业的成功者已不少,随着留村劳动力与打工返乡者有机融合,村将获取来自多个方面的信息,可望争取到更多利益。

兴村路径之七:组织起来

篇4

一、西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一)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概念由工业产业而来,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被译为文化工业或文化产业。西方学者对文化产业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标准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再生产、流通以及分配的产业的总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化手段矸⒄刮幕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其外延进一步扩大,从高科技向传统文化转向,包含着如文化旅游等。

(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许多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日本政府于1995年提出“文化立国”,其动漫产业在较短时间内领先世界水平。美国的电影产业迅速扩大,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影输出国,2011年美国国内及境外的票房收入共计103多亿美元,整个电影产业产值高达600多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产值90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就业人员人均出口额高出韩国全国所有行业人均出口额的6倍。法国借助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2005年,法国在世界旅游组织评选出的“2004全球十大旅游地排行榜”位居第一。各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主要借助于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

(三)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范围的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随势启动,但由于我国疆土广阔,东西部地区因基础条件和发展历史的差异,经济发展区别较大,文化产业路径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借助良好的现代科技发展电子及动漫产业,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等多种资源。

随着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消费,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前现代的文化存在,也被卷入到这场文化消费之中,这一方面给西南地区带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但西南民族文化如何资本化,是一个有挑战的命题,围绕这个文化经济学命题已经有多重理论研究,并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探索。西南所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全球多元文化的有益补充,其多样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均符合深度旅游开发对文化的需求,也符合现代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诉求。顺应文化发展的要求与旅游发展内在动力的趋势,西南民族文化产业必然走出民族文化旅游之路径。

二、西南三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

西南地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多来自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民族习俗,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西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亮点,也是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旅游业尚处在初始阶段,旅游层次较低。人们旅游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自然风景之上,旅游目的地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名山大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开发注重地域性、文化性和体验性。旅游热点逐渐从过去的大城市风光、风景名胜区转向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好、人文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以优美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民族文化旅游地。

(一)摇曳生姿的云南风情小镇旅游

云南省在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围绕云南多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将云南特有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1999年昆明借助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机遇,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使得国内旅游的热点从过去的大都市和传统的风景名胜地区,开始转向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云南。云南旅游界提出的“七彩云南”宣传口号,涵盖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色,彰显了云南旅游的独特风貌,它包括“热带雨林、贝叶文化、苍山洱海、南诏文化,玉龙泸沽、东巴文化、香格里拉、雪域文化”等,体现出云南多种民族文化传承与自然生态结合的优势特点。

在众多的旅游小镇中,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最先引人瞩目的是丽江古镇,由丽江古镇辐射带动了云南一系列的风情小镇文化旅游,这些风情小镇旅游都依托浓郁的民族特色,提炼富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性的元素,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形象,充分表现出与传统风光游所不同的民族文化魅力。丽江古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将古老神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从历史的沉寂中打捞出来,通过一系列的挖掘、保护、提炼等手段,以不同的产品形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云南富有民族文化的风情小镇比比皆是,共同营造出一个“七彩云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如大理主要是以深厚的南诏文化吸引着人们,还有独特的白族文化,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泸沽湖的摩梭习俗,都展示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鲜明的民族特色,吸引众多国内外的旅游者,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人们愿意重复地游览,比如丽江、比如大理、比如泸沽湖,它能满足现代都市人们对于淳朴民风的热爱与简单生活的追求。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运作,取决于充分运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将其资本化,也取决于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从而走出了一条独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路径,这些事实证明,民族文化旅游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运作的最佳模式,被美誉为“云南模式”。

(二)绝美山水中的广西古镇民俗旅游

广西以漓江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秀丽怡人,孕育着丰富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一个个民俗古镇,这些古镇依山傍水,古韵犹存,散发着历史的幽香和民俗的魅力。

广西的古镇民俗旅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内涵资源独特。如黄姚古镇,曾是古代著名的商业河埠,有着近千年历史。古镇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江水蜿蜒穿镇而过,古镇水榭楼台、寺观庙社,掩映在参天古树、依依垂柳中,有着古雅神秘的氛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在木头窗户上还留着一个圆孔,曾经是打烊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杨美古镇,三面环江,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商埠码头、清代市场管理条例碑、清代村规民约碑、梁烈亚故居等30多处遗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从高处往下鸟瞰,古镇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古建筑群画。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处的丹洲古镇,在明清时期,曾一时成为方圆百里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丹洲四面环水,山怀水抱,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一颗翡翠。风格独特的众多明清古建筑群、其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光彩夺目。 旧州古镇,有“壮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除了古建筑和传奇故事之外,还有浓郁的壮族风情和绣球一条街:古镇500多户人家,家家绣织壮族吉祥物――绣球,代代相传,生意十分红火。绣球是广西十分独特、十分珍贵、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旷远古拙的贵州村寨旅游

贵州的民俗旅游,起源于乡村旅游,贵州是在全国最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早在2004年第一届乡村旅游旅游论坛之后,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标准与贵州的实际情况,普查了有代表性的村寨200多个,形成了贵州乡村旅游村寨名录。

近年来针对这些村寨的历史遗存和民俗特点,培育出具有贵州文化特色的村寨旅游模式。贵州的民俗旅游有着不同于云南、广西的特点,特殊的地质地貌构建了贵州民俗旅游的独特生态景观,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奇山秀水、飞瀑异洞,成为典型的喀斯特王国。由于特殊地貌的割裂,导致文化的多样性,贵州文化有“千岛文化”的别称,“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形成许多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走进村寨,依然会透过服饰、建筑和风俗,发现汉晋遗风、唐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近年来,安顺的天龙囤堡,西江苗寨、朗德苗寨、肇兴侗寨、岜沙、占里,黎平侗寨等村寨,以其神奇古老的民族文化、淳朴原生的生活形态,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贵州村寨旅游的名片,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多彩贵州已成为一张有贵州村寨特色的旅游名片和文化名片。贵州民俗村寨旅游同时还善善于围绕世界自然遗产比如荔波景区,世界知名景区黄果树,依托大量的外来和本省游客市场,结合民俗文化,形成了演艺娱乐、民族工艺品、民俗村、会展、影视休闲等相关的产业。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篇6

关键词: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产业化;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01

当今社会的主要威胁,挑战,当属全球气候变暖。追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最主要的应当是碳的排放。所以,如何减少碳的排放,如何发展低碳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同时实现低碳产品产业化。发展低碳产业的过程中,低碳技术能够自然而然的被推进,产业化过程也会自然地被推进,所以,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最主要的就是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比拟的关键作用,我们应当把握发展低碳产业的内涵。

首先来说一说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概念,内涵,及实践方面的研究。

(1)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概念。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是英国的首相布莱尔,他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指出: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使用较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学者认为实现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改善能源的结构问题,提高其效率。为了使能源能够更高效的利用,我们必须实现技术的革新。依赖政府的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逐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化,并开展一场重大的能源革命。有些学者认为实现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能源消费方式,它将逐渐改变之前的现代工业文明,使国家的发展方向转变为生态发展和生态文明。有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为了大大地减少一些高碳能源的利用,比如煤炭和石油。减低了这些高碳能源,我们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低污染的经济。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铭记低碳经济的全球性,综合性以及战略性。它的确立能够改善气候的变化,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改变消费的方式来减少能源的排放。其他学者则认为,低碳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生存观的转变,观念的改变才能使能源问题真正得到改善。

(1)低碳经济的实践方面的研究。有许多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实践研究。他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的是来自加拿大的生态学家。他主要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此后,来源于物理学的脱钩理论被提出,并且由外国的学者将其延伸到了经济范畴。后来,美国的恶学者发展出来了EKC假说,通过演变模拟,给经济发展,环境的污染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依据。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例如英国,瑞典,德国的一些社区都走在世界前列。他们都在交通方面,垃圾的有效处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产业的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对策,这些对策能够有效地在减少能源耗费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实现低碳,高效。这些措施在我国还没有完整地被实施。但近年来,我国也在低碳社区,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低碳之路正在稳步进行。在我国,实施低碳产业比较好的当属中新天津生态城。它已经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中新天津生态城也将带领我国其他地区,将低碳经济更好的发展,在它的带领下,我国的另外两所城市,上海和保定,也将沿着它的脚步,继续推进低碳经济的实施。

(3)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研究。我们应当逐渐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地创新,同时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技术上,应当主要研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收集,存储,反复利用以及新科技的开发。有学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大力限制高碳的行业继续发展,不允许高碳行业进入市场,同时开展一些有特征的低碳行业。其次,原有的高碳行业主要是化石能源行业,我们应当树立低碳意识,降低对它的依赖程度,树立走生态高效的新观念。同时,大力开展低碳行业,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展低碳化的城市系统,使群众的生活空间处于低碳化。在城市中,大量种植树木以及其他植物,使其吸收二氧化碳,达到生物固碳的目的。部分学者认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不能过于盲目地调整结构,由于我国的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调整的范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所以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新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或者提高效率上。

再来谈一谈低碳产业,低碳产业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行业本身含碳量较低,不需要施加外力使其低碳化;其次,有些行业含碳量很高但实施了低碳化的转化,这些行业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了低碳化的指标,转入低碳领域。低碳产业的特征最基本的当属低碳化,低碳化是入门的基本条件。其次,它有产业化的特征,这种特征是该产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更好地发展低碳产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虽然在初期需要政府的帮助,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要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的自我循环。同时,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分工细致,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保证低碳产业能够持续的良好发展,以此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低碳产业的发展,笔者将提出个人的对策:首先,鼓励低碳经济自主研发,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致力于研发新科技,主要以降低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科技为主,同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按照我国法律的要求,制定一些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制定相关污染的控制标准;应当建立低碳城市标准体系。政府应当不断设立标准,包括低碳的交通,建筑和其他产品的碳排放的标准,并积极给予补贴;制定清洁生产体系,使各种低碳的技术都符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最后,制定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战略和详细的发展布局,使得低碳产业可以深入操作,可以更好的实行。相信在我国的政府和相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低碳产业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顺。

参考文献:

[1]陈迎,潘家华,庄贵阳.斯特恩报告及其对后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114-119.

篇7

0 引言

2016年4月,德勤(Deloitte)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Council ofCompetitiveness)联合《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公布了对全球制造业分布格局、国家竞争力排名、区域制造业集群、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力量、公共政策等方面在全球企业高管中的调研结果,并对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创新、人才、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Nelson 和 Winter 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指出, 动态演化的企业和自然选择的市场机制是影响经济变迁的两个关键因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一般包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等, 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要素价格、资源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 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型升级,而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依托于微观企业变革, 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的前提,经济发展中创新驱动的立足点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正确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探索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对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

1.1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从产业结构来看,近年来,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达45.5%, 首次超过工业, 2013年、2014年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分别为48.1%和42.7%, 从投资规模看, 2002―2010 年,中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7% 下降到42%,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由49%增加到55%, 表明中国投资的重点已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凸显,“生产”、“服务化制造”、“二三产业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从制造业先进性程度看, 在2010、2013、2016年在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连续被列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但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并不等同于制造业的先进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以初级生产要素为依托,以加工贸易等方式“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但出口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中低技术产品领域,如纺织、木材、橡胶等,高技术行业,如通讯设备、光学设备等比较优势逐渐加强。随着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基础设施,近年来提出振兴制造业、向高价值先进工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中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将面临严重威胁,这也是《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预测2020年美国将取代中国成为最具竞争力制造业国家的原因。

1.2 制造业创新决定经济长期发展水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般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在欧美国家的产业发展进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印证。但是,GDP的产业构成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国产业结构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程度。工业产品由于其制造技术、工艺等的复杂性,制造能力成为解释一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重要指标,制造业,尤其是复杂制造业所反映的知识能力决定了一国的长期发展水平(Hausmann R.,C.A.Hidalgo,et al,2011; 贺俊、吕铁,2013),制造业创新决定经济长期发展水平。由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多等特征,往往是国民经济中研发活动最活跃、承载创新资源最多的经济部门。制造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来源部门,同时也是知识积累、技术扩散、应用和增强的部门(黄群慧,贺俊,2015),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载体。从技术创新来源看,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无论是技术创新投入,还是研发成果产出,制造业都承担了一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创新的应用看,制造业是将技术进步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一国的制造能力与其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Pisano(2012)等学者通过对多硅晶、锂电池、计算机、通讯等产业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行业制造业外包,导致这些领域的前沿科技和研发也在向外包所在地转移, 结果造成这些行业的技术 优势和产业竞争力逐渐丧失; 从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看,制造业通过对原材料、生产设备的供给和需求、生产工艺、产品、知识、服务而成为向其它领域传播创新的源泉。

1.3 先进制造业技术范式及产业组织形式变化

先进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以预测分析、智能互联(IOT)、高性能计算、增强现实(VR)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人才、成本控制、生产能力是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制造技术、基于可重构生产系统的柔性制造技术, 正在推动全球制造技术范式从大规模制造、模块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甚至全球化个性制造转变。从产品架构角度来看,模块化产品由于技术要素都包含在承担完整功能的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环节中,其工艺和技术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通过采用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实现模块化、柔性化和规模化兼容,进行成本创新;一些基于前沿技术的模块化产品,如通信设备、工业基础件等,以及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完善。

技术范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甚至制度系统的变革,因此,现代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改变要素的投入方式、投入结构和组织方式,并对既有的制度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进企业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方式和宏观制度环境的变革。复杂的制造技术使得产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大企业主导型和供应链主导型向产业生态型转变。产业组织的生态化使得相关主体企业的活动从“上游选择下游跟随”转变为“生态系 统中的平行互动”,生态系统中的众多中小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信息实时数据化,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递,个体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即时创新产品;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则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资源信息汇集、资源和能力整合,在多样化的技术范 式、产品范式中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展开协作生产。因此,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通过“合作竞争”、“背对背竞争”, 展开并行研发,协同生产,实现系统演化与企业个体演化的相互促进, 这种竞争与合作机制为单个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巨大激励。

2 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 其生产活动是知识吸收、积累、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中国经济转型、制造业升级最关键的因素,是“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载体。中小企业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目前占中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目前制造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人才储备少、流动性大、自身技术知识积累薄弱等问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发展路径、竞争环境等原因,缺乏自主创新动力。技术学习难度增大、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自身演化进程等因素共 同决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2.1 技术学习难度增加

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达国家间的制造技术差距逐渐缩小,技术引进难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先进国家为保持其技术优势,往往对核心技术进行“锁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制度加以保护,严格控制向其他国家的转移; 其次,作为核心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化、复杂化程度高,体现为隐含在日常程序中的“隐性知识”, 往往是难以交易、不易模仿的。当企业的制造技术所依托的知识基础具有很高的默会性和一体化特性时,这类隐形知识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隔绝机制” (Teece,2007),阻止模仿者进行知识学习和技术模仿。因此,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学习过程的特征,也决定了当个体知识积累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面临外部学习难度增加的障碍,被动走向自主创新的路径。

2.2 外部创新协作机制不完善, 协作效率低下

由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创新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企业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直接导致其活动主体激励不足, 从而使得产品(服务)供给不充分。同时,由于创新、研发活动本身存在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及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投入不足,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 (陈劲 等,2012,等)。当面临外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压力时,企业往往寻求外部创新资源,作为内部创新不足的补充,因此,产学研用合作、产业 创新联盟等合作创新成为企业创新不足的替代(卢仁山,2010;等)。但无论产学研用还是产业创新联盟,普遍存在各方主体联系松散、治理机制不合理、创新成果评估困难、转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何郁冰,2012;曹素璋,2010;等),制约了企业从外部寻求创新来源的效率,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科研结构、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多方协调,涉及政策层面、产业链治理层面的问题。在外部创新资源不足、技术难以外取的情况下,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成为应对外部技术和市场变革、寻求战略转型的合理选择。

2.3 企业通过知识积累形成自演化

组织是特定知识的集合。企业通过培育对知识、资源的整合能, 形成应对外部变化的适当的“自然反应”,通过知识吸收、积累、整合形成自我演化能。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一种特定的技术创新范式 , 即企业依靠能够调动的资源完成技术突破 ,并应用于特定市场、解决特定问题的活动。根据 Utterback &Abernathy的创新过程模型,组织的技术创新和演化会依次经历流动、转移、和专业化三个阶段。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专业制造,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形成改进型产品和工艺创新,逐步积累起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赶超。近四十年来,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 中小企业采用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方式,通过技术转移、模仿创新等方式逐渐完成了制造技术的“原始积累”,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学习能力,根据组织演化的一般规律,必然走上从“模仿”到“集成”和“创新”的发展过程。

3 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3.1 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从学者们对企业创新的界定来看,“创新能力”的内涵主要指企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能力”,以及对资源、市场的“组织能力”(陈劲 ,2012;吴晓波等,2009;等)。理解企业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厘清“知识创造”与 “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认知范畴的概念,而“技术”是实践范畴的概念,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技术创新是对前沿知识进行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是对知识要素的具体运用和价值实现 。“知识”具有基础性、前沿性、丰富性、产业共享性等特征,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复制、转移、重新组合形成某项新技术;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前沿知识综合运用、创造出特定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的目的不是发现前沿知识,也不在于将前沿知识转化为技术, 而是研发市场所接受的产品, 并取得收益的过程, 即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了知识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的知识产业化的过程。

企业的创新活动和能力系统包含比“技术创新”、“技术能力”更宽泛的概念。 Schumpeter(1934)在其“创造性破坏”理论中指出,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是决定和开发难以模仿的流程和路径,来支持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开发新的竞争力。该理论将“产品与服务(创新)”与“组织内部流程和路径”联系起来,指出组织内部流程在解决特定需求的技术创新中的作用。Teece(2007)的“动态能力”理论也强调组织内部流程、位势和路径在创新的环境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Nelson and Winter(1979) 开创性提出了知识与组织演化的关系,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Dosi等(2008)在技术范式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能力”拓展为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指“组织共 同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科学知识的惯例”,组织能力则被定义为“有关组织内部协调和组织间 互动的知识和惯例”, 既包含组织内部、组织间交流协调的机制,也包含决定努力程度的激励因素对“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区分,进一步阐明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 组织惯例和路径决定了企业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既 企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能力, 因此组织惯例和路径是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基础。从微观主体层面看,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能力以及互补性资源组织能力来实现竞争力提升。因此,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与技术范式、技术特点相匹配的组织能力,共同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2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特定内涵

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一个能力构筑的过程,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基于知识积累的技术能力的形成,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质是技术能力的提升,由此带来的产品、工艺上的创新(路风,2006), 以及与技术路线相适应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Figueiredo,2003,Teece,2007等)。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产业技术能力培育、与技术路线相匹配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以及制度机制的支撑和保障。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创新。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产业特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决定了现阶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 在技术能力培育方面,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明显的要素成本优势、区域产业竞争驱动的大规模投资等因素,导致中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进入模块化产品制造领域, 基于模仿创新、知识积累、产业配套等因素, 在模块化制造技术方面逐渐培育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吴晓波 等, 2009;黄群慧、贺俊, 2015)。因此,未来制造业中小企业应当基于自身技术路线和制造能力,借助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平台等渠道,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 整合外部前沿知识和核心技术,加快知识-技术-产品转化速度,充分发挥在模块化产品领域的积累的技术和制造优势,加强模块化产品架构创新和模块标准制定权,加强高端产品低成本化的成本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

在组织能力方面,与模块化产品制造相适应的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是复杂制造技术的应用,复杂制造技术使得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大企业主导逐步过渡到供应链主导、产业生态系统平台主导, 企业竞争的重点不再是规模和供应链中的位势,而是在动态环境中不断获取、形成动态能力,形成“连续的瞬时竞争优势”。企业竞争战略由“产品战略”向“平台战略”转移,运营活动的核心是向所在的产业生态系统提供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与系统中的支持性企业形成积极的互动反馈,因此,企业的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动态使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对资源的动态使用包括两个方面:资源的灵活配置,以及为达到资源的灵活配置企业在协调活动上的灵活性(卢彬彬、罗仲伟,2011),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动态配置。

4 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路径选择方面有异于大型企业。基于产业集群、价值链、产学研用、或跟随大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在具体的协作模式上,往往采用战略联盟、技 术外包、专利交易、人员流动等方式, 达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高校、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促进新技术、新知识在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之间顺畅流动。企业通过对新知识的吸收、对互补性资源的整合,逐步提升在技术、工艺、制造方面的 能力,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将外部显性知识内化为隐形知识,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小 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路径如下图所示:

自主创新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的发现、获取、转化、使用的能力,制造业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 在技术路线选择方面,基于模块化产品、大规模制造形成的知识积累和制造技术, 仍然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断积累模块化产品领域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兴工艺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制造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与服务、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会逐步加深,制造企业有发展“生产型服务”、“服务型制造”的动力和趋势,但同时也应当意识到,由于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服务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制造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将会大大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收益分配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组织能力培育方面,一方面应加强对组织内部资源的管理能力,通过加强组织结构、程序、文化等方面的动态适应能力,提高组织的柔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间关系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寻找在产业价值链、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适当位势,积极拓展与上下游合作厂商、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寻求互补性的资源,进行关键性互补资产投资,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为自主创新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

篇8

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虽已处于全国前列,但农业生态问题、产业层次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加快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根本出路在坚持“生态、节约、高效和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土地产权、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有兵团特色、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优势

兵团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组织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11年为例,当年,兵团实现农业生产总值675.85亿元,以占新疆11.98%的人口创造出占同年新疆34.56%农业总产值的业绩,棉花总产129.31万吨,占自治区的44.63%,人均棉花产量、商品率居全国第一,同时还建立了以棉花、粮食、油糖、番茄、葡萄、香梨、干果、牛羊肉、牛奶和饲草料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

通过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和加大“三大基地”建设力度等措施,充分利用和配置有限资源。兵团建设了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三大基地”,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1%;建立了2个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全国农产品示范基地。农业“十大主体技术”和精准农业六项技术对农作物增产明显;高产作物品种培育、杂交育种、育苗移栽等技术激发了农作物持续增产潜力。

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集团优势明显。兵团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的基本经营制度,提高了团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集团优势。职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扩大,收入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和服务不断完善,让职工感觉到从事农业生产是稳定体面的职业。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进程加快。目前,兵团已培育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以15户国家龙头企业为核心、54户兵团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0余户师级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兵团拥有国家农产品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6个,自治区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83个。

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态问题突出。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农业生态问题使兵团农业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明显。农资价格持续攀升,人工成本日渐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低。一些垦区无节制开采地下水,扩大耕地面积,使得水资源减少、绿洲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兵团农业经营体制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兵团现有农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下,部分团场为获取更多利益,采用提高土地承包费用和压低农产品收购价等办法,导致团场与职工的利益矛盾突出,农业经营运行效率低,直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层次较低。兵团目前面临着农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化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品牌少,优势特色产业同构、产品雷同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发展建议

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加快推进兵团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首先应改进兵团农业生产方式,规范农业生产物质投入标准。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推广,创新农业生态技术,提高农业参与主体的生态、持续发展意识,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

其次,要利用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集团化发展等有利条件,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深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不断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

篇9

[关键词] 广东 农业现代化 问题 选择

一、广东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差异较大

广东提出在2030年率先于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广东内部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东翼地区则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西翼地区总体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而粤北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则稍微落后。同时开始出现一种“马太效应”,即达标程度高的越高,达标程度低的越低。由于每个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所以要缩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地区差异,需要进行农业区域分工,建立农业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扶持力度。

2.人地矛盾突出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但同时也会使农业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向现代部门,如果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速度大于耕地减少速度,则现代部门经济的增长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广东人均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量本身较少,近20多年的发展并没有促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均耕地基本保持不变,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与耕地减少速度相当。随着广东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高速发展,人口密集,目前广东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这也直接降低农业的生产效率。

广东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1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也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广东人地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进程。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水利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农村通讯网络、农村能源利用、农村教育事业以及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足够投入,造成了农业水利设施落后,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农村交通通讯不便,制约了农村的对外交流;此外农村医疗教育事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的提高受到限制。广东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除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和珠海等少数发达城市情况较好以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2006年12月笔者曾到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龙江村进行实习调查,发现目前在村内的1768亩土地中,尚有40%的面积未建立配套灌溉系统,同时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户拥有的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比较陈旧,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产物,此外,村道公路建设滞后,农村师资力量缺乏。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农户成为了农业经营活动的主体。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生产手段、技术管理和组织销售等方面有一个高要求,而现有资源条件和制度约束决定的人均承包土地的做法,带来了规模不经济问题。农业产业化很好地解决了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它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广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快,面临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和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均等问题。总体而言,广东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农民素质不高

农业主体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新内涵的一个方面,指的是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即农民现代化。目前广东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程度为主,对于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极低,2005年仅为4.1%,而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稍高,但均未超过30%。农民素质的表现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由于接受教育程度不够或缺乏专业培训,许多农民仍然保留小农思想和封建迷信,民主法制意识比较淡泊,同时缺乏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难以摆脱陈腐落伍的传统生活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主体现代化是关键,农民素质不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大因素,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广东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回顾广东农业现代化历程,从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看,广东农业经历了从集体化到家庭承包制的转变;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选择看,广东农业经历了从机械化到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确定。总体来看,过去广东发展现代农业,基本上走的是“石油农业”的路子,即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石油制品来达到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长的目的。然而,这条“石油农业”的路子削弱了生物间有机质循环利用及有益生物的生存系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最终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不适合广东的省情,应该予以矫正。

广东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可供投放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少,同时农村落后,大量劳动力剩余,以及农民素质不高,这是广东的基本省情。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比较,广东的省情与日韩国情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结合自身情况,广东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应该是:广东农业现代化应该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走产业化道路,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牺牲和恶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农业投资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采取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区域与城乡差异。

参考文献:

篇10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

1.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201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62%,服务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正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为:一是发挥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拉动作用。重点建设金融服务、商贸和物流业等支柱行业和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二是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战略性、功能性集聚区,逐步形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三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业,将服务外包给服务业企业;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提升服务外包能级。2.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2012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2%,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4.6%。杭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做法:一是明确发展战略。在国内率先提出“服务业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将“服务经济”放在发展首要地位。二是重点领域突出发展。确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三是大力增加资金投入。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二、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分析评价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友谊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友谊县境内,与友谊县政企分设、分工管理,农场服务业包含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旅游、居民及社会福利等服务产业。近年来,农场服务业经济总量虽然逐年提高,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12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1亿元,在红兴隆管理局12个农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服务业增加值占农场GDP贡献率较小,仅为16%,从服务业内部结构和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上分析,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提升空间有限,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严重制约农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第一产业对现代服务业拉动作用不明显友谊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高,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94.6万吨,是垦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场共建设5个百亩核心区和1个万亩示范片,玉米高产创建亩产分别达到900公斤和806.1公斤。粮食产能虽大,由于企业加工技术较弱和产业链短等原因并未实现加工增值,处于初级加工状态,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与其他产业间衔接不够,导致农产品积压和过剩,严重制约了运输流通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2.现代服务业体系不完善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整体实力不强,2012年,友谊农场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三大传统服务业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42.81%,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少且多为小微企业,缺乏规模化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有带动力、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产业化水平较低、企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和规模效应不明显等因素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3.场县政企分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明显友谊农场与友谊县实行政企分设、共同管理的发展模式,公检法司和工商、交通、文教等行政部门均设在友谊县,农场无行政审批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布局和统筹发展,只有积极促进场县对话,创新场县合作机制,明确农场定位,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才能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友谊县建立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实现资源、资金、人才、信息、服务等发展要素协调互补,互利共赢。4.区域间产业与消费市场竞争以及差异化发展压力较大农场周边双鸭山市、佳木斯市和富锦市等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优于农场,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近两年来均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农场与周边县市和其他农场现代服务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深入挖掘农场自身潜力,整合要素资源,有效规避同质竞争,与富锦、双鸭山、集贤等县市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在有限的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农场下一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

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结合友谊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应以粮食和安全食品全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侧重于农业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和农业金融服务业,以两大产业引领农场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具体发展路径如下:

(一)构建“三二一”产业融合型发展模式以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生态优势和绿色农副产品规模和品牌优势,加强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安全食品精深加工以及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三次产业循环模式,建设以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粮食和安全食品加工基地—粮食和安全食品服务体系—市场终端为路径的三产融合型产业链,重点建设由一产到三产的粮食产业链和由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安全食品(以绿色果蔬和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全产业链。

(二)以物流业和金融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利用农场耕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农资、农机、农业流通、农业金融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为重要内容,培育农资流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工厂化育秧(育苗)合作社、金融合作社等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和专业化农业服务龙头企业,为农场粮食和安全食品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重点突破粮食和安全食品流通领域,以现代农业服务业引领农场产业快速发展。

(三)以农畜产业中心带动富余劳动力转移针对农场劳多地少的现状,重点发展工厂化育秧(育苗)等生产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力分流和劳动力专业化分工为途径,重点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现阶段的主要突破口是通过建设大型农畜产业中心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消耗富余劳动力,随着未来农场二、三产的不断发育,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向二、三产业分流,实现劳动力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