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状
城市化的推进引起了一系列人口急剧增长、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一些极具破坏城市开发性的行为不断发生,比如生产生活的污水的乱排乱放,垃圾的随处堆积,水环境被随意的填埋、污染,这些行为都直接使水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潭活水变成发臭的死水; 现代的防洪措施也改变了河床的形态和水文规律,使河道消失;不合理的修建水库,使河岸自身的水量调节能力变弱,使流域自然生态功能失调,破坏了相关的生态系统平衡。
二、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存在问题
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塘是以某种水生植物占绝对优势而组成的特殊水生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水生植物群落的阻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以及植物体的吸收、积累等作用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而人工湿地系统是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又一发展方向,由于建造和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效果好,且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在国外,这些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处理于市政、工业、农业和城市暴雨径流废水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国内却还处于起步阶段。
总的来说,目前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而本土水生植物的诸多优势可以弥补目前水生植物多样性。其次,某些水生植物如凤眼莲、千蕨菜等具有高入侵性,容易抢占其它物种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再者水生植物配置只片面地追求艺术美感,往往忽略了植物群落生态学、微观生态学等角度来考虑植物与植物间的搭配是否合理,这个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环境中的净化修复作用
植物修复是指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就是以水生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水生植物或其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清除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一种环境生物技术。
在自然界中最好的水净化莫过于通过自然的沙石和水生动植物的相互作用。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净化水体,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让“死水”变成“活水”。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绿色技术。
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修复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富集、吸附、沉降、过滤及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并且多种水生植物的组合作用对水体环境的修复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只要求水质的PH值为6~8,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N、P及微量元素,是再生能力很强的绿色能源植物,在生活污水或养殖业排放的污水中可以更加速生长。水生植物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草茂盛则水质清澈,水产丰盛,水体生态稳定;缺乏水草则水质浑浊,水产缺乏,水体生态不稳定。
四、水体净化植物选择的主要原则
1.适地适种
利用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使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是它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将人类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外。 同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背景,存在地域的差异和特殊性等,因此优先选用本土植物, 慎重引入外来植物, 避免引发生物安全性问题。
2.具有抗逆性
由于水生的植物根系长期浸泡在水中并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 因此, 选用的水生植物应具有抗逆性,即耐污能力, 耐盐能力, 抗冻、抗热能力, 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物种, 有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3.净化能力强
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和非离子氨等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水生植物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 因此选择选用根系发达、茎叶茂密的植物,一方面是植物的生物量较大, 另一方面是植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较高。
4.观赏性
水体是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择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植物,通过合理的群落配置,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环境优雅的湿地植物景观。
5.综合利用价值高
资源化程度高,即植物便于再利用,如作饲料、肥料、沼气、药材等。
五、结束语
对于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普遍认为漂浮植物吸收能力强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最差。利用水生植物对被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吸收、分解,并通过不同的水生植物及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的水体,可是污染水体得到有效地净化并能保持水体纯净,而且净化效果稳定,所以在污水净化修复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微生物的组合来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慈维顺.芦苇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天津农林科技.2011
【2】周晓慧,许伟,高慧.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应用.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
篇2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全面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使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为产生的破坏无法避免,但是对破坏以后的合理生态进行修复却是可以的。对河流的生态进行破坏以后的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耗费巨大的工程,如果修复好了,又具有重大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河流的各项功能,还能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等等,对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的修复,显得十分的必要。
1.改善河流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河道治理利用河流的相关规律、河道的规律,从河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的调整水流的位置,改善水流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保证河流的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但是,在河道治理的同时极其容易造成只注意治理而忽视了河道治理的同时河流生态的保护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这种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使得河流内部生物的多样性变化,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城市的正常供水补给受到威胁,河流沿岸的气候产生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曾经的美丽景色不复存在。
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可以恢复河流曾经的活力,改善被破坏的河流的生态,还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人们在看到了河流生态遭受到的破坏,体验到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开始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开始审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对河流生态修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破坏了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2.保证河流的功能,促使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河流进行治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河流发挥它的最大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航运、灌溉、防洪、供水等等。治理可以使得河流达到这些要求,而要如何保持这些功能的长时间、不打折扣的发挥,生态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同时重视河流生态的修复不仅对合理发挥功能无害,相反是大有裨益的。河流生态修复了,从灌溉的角度来说,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能保证灌溉。从防洪的角度来说,既满足了河流航运的要求,又不至于在雨水多的时候,无法承担排水压力。洪水来了,因为生态比较好,植被覆盖有保证,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如果河流不仅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还不能减少灾难的发生,更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改善、修复河流的生态,在保证河流最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促使河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正是治理河道所期望的。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河道修复不像一般的建筑施工过程那样比较容易掌握,而是一个涉及各种地形地貌、弯曲的河道、变化的河床、已有跨河桥梁、取水建筑物、河道旁的植被等等一个立体的工程。所以要修复好河流的生态,要先规划好河道治理的标准和规模,再进行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还要从多方面探讨修复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1.河道、河床修复,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
现代的河道治理一般都是运用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材料来进行河道的治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固然的坚实有力,但换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河道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是难以改道的。在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道的修复指的就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一般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不是笔直的。蜿蜒曲折的河道可以使得水流的流速不同,流速不同自然的水体流动就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水体流动是十分的有利于合理的生物的多样性的,这对修复河流的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2]。同样,在河道治理当中,修复河床也要体现对修复河流生态的意义。河床是河流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河堤不仅可以防洪,还能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息繁衍。
修复河流的生态就是要使河流的生态回到曾经那个多样性的面貌,而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河道、河床治理的时候就要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生态的问题,在治理的时候就着手于恢复,一举两得。
2.缓冲带修复,降低河流的压力
河流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脱离于陆地之外的一个存在,河流和陆地之间有一个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把河流和陆地紧紧地联系起来。河流的生态破坏包括缓冲带的破坏,缓冲带一般是由河边湿地,河谷等组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流缓冲带的修复,这对修复河流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在河流的两个岸边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专门设立一个足够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作用在平时显现不出来,一旦洪水发生,它不仅可以起到减弱洪水冲击的作用,还能把洪水分蓄一部分出来,大大降低了河流的压力。缓冲带承担着给河流降压的作用,还发挥着维持河流生态多样性的作用,它的湿地、河谷等等可以给生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还能净化河流的水质,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3.植被景观修复,保持生态平衡
过去一直认为,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指植被的修复,今天虽然人们的认识已经发生极大的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植被的修复在合理生态的修复当中还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破坏的植被导致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报复,在治理河道的时候,修复破坏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在科技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善于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修复被破坏的植被,使得植被的覆盖能够恢复,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植被覆盖水平。植被的修复、恢复可以极大的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可减小洪水的峰值,有利于河道的畅通,是一种根本的、生态的治理方法。植被恢复了,毫无疑问的将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有益,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一直以来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3]。
三、结语
认识到了问题就要积极的去解决,即使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也要积极的探索、实践。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是顺应时展的,虽然至今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重要性已经体现了出来。合理的生态修复是一个长过程的修复,涉及面广、问题多,比较复杂。虽然如此,进行积极的探讨,找到修复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对河流的生态进行修复,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吴波,明海涛,王哲.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修复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53-01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四、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
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呗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近年来,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热点领域。然而,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制定远远落后于修复方法的研究,这就很难说清楚环境修复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认为是清洁的。
在世界范围内,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刚刚制定玩土壤修复标准。从总体上来看,各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均大大滞后于其大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各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工作,又大大滞后于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监理工作。
我国在土壤修复效果的评价中,一直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但是依据背景值建立的土壤质量标准并没有给出土壤的去染污允许值,这样对于有一定吸纳污染物能力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浪费。
目前,理论和技术上可行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酶学修复、动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各种联合修复等几大类。有些修复技术已经进入现场应用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然而,无论是化学修复、物理修复还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去点,都不能对环境污染进行根治。只有对污染环境实施生态修复,才能彻底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从而最为有效地阻止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五、生态修复―实施与研究展望
在眼前的格局下,可持续发展不失为当代人的一种既明智又沉重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已开始正视目前所处的困境。显而易见,倒退回去,甘于守贫,不仅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丝毫无补,反而加剧生态失衡;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只能在麻木中葬送自己。唯有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寓环境治理于发展之中,才是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长治久安的最终出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四、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
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呗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篇5
关键词:底栖动物;受损水体;生物修复;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52;Q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51001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动态
随着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修复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治理的热点和富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是21世纪环境技术的主攻方向之一[1]。近年来生物修复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得到各国学者和环保部门的认可,而且引起产业界的普遍关注,生物修复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年均增长15%[2]。生物修复在控制外来污染物质的同时,可以有效调控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恢复生态系统的缓冲和抗干扰功能,是环境治理的最佳途径[3]。
水体生物修复包括原地生物修复(in-situ bioremediation)、异地生物修复(ex-situ bioremediation)和复合生物修复(associated bioremediation)。原地生物修复尽量保持水体的自然环境条件,又可分为原地自然修复和原位工程修复。在原地自然修复中,主要利用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在原地工程修复中,加入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或加入人工培养的特殊微生物来提高生物活性,加快修复速度。原地生物修复的成本低廉但效果不够理想,可用于大规模、低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4]。在异地生物修复中,将污染基质运走进行集约化的生物修复,主要用于水体疏浚后的底泥二次处理。这种修复的效果更加理想但经济成本相对高昂,可用于小规模、重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在复合生物修复中,原地生物修复与异地生物修复优势互补,越来越多地用于不同水体的环境治理中。
微生物常常用于水体生物修复。微生物在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获得能源和碳源,在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产生的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厌氧和好氧生化过程,化学污染物被逐步降解,最后成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无机态营养元素。但由于污染现场环境中经常存在溶解氧(或其他电子受体)不足、营养盐缺乏、高效微生物生长缓慢、微生物的生物量小且难于收集、不能降解重金属、对污染底质不适用等限制性因素,微生物技术在原位生物修复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底栖动物修复受损水体的优势
动物修复具有其他修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成本较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浓度;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和二次污染;可应用于其它技术难以使用的场合;可同时修复受损底质和水体[5]。在动物修复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土壤动物对污染土壤的修复,通过动物的生化变异来判断土壤污染状况,或者直接将土壤动物(如蚯蚓、线虫等)饲养在污染基质中进行研究。某些土壤动物能吸收、富集和分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代谢作用将部分农药转化为低毒或无毒产物。另外,土壤中还生存着蜘蛛、线虫、蜈蚣、螨、跳虫等大量小型动物,对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也有很强的富集和分解作用,使部分污染物脱离土壤。蚯蚓是土壤中最常见的杂食性环节动物,养殖蚯蚓可实现污水的土地处理并减少人工土滤床的有机质积累,目前该法已在法国、智利和国内成功进行了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的应用。
动物修复技术已在一些水体进行试验和应用。很多底栖动物具有较强的过滤能力、耐污能力、富集能力和分解能力,能有效吸收和转化重金属、氮磷及其它水体污染物。如河蚬是世界广布和常见的大型底栖动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贝类,对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反应敏感,对中、低浓度的污染物则具有相当强的蓄积能力,其体内的浓度与水环境中的浓度、暴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河蚬不仅是水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而且是污染水体的修复生物。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揭示净化过程的生理生化机理,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资源化利用的底栖动物进行水体修复,合理构建群落,达到养殖、净水双赢[6]。
底栖动物在冬季生长缓慢,但仍具有一定的水体净化能力。底栖动物虽然生活在水体底部,但可在水体的中部和上部进行笼养或吊养,从而发挥立体净化作用。将底栖动物与多种水生植物组成复合生态系统,可发挥不同水生生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在治理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时独具优势。但这种复合修复技术还处于室内模拟和围隔试验阶段,实际应用范围有限,急需对相关的放养技术、物种组合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回收及加工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6]。作为水生生物净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栖动物分布广、种类多、食性杂,从水体中大量摄取营养物质、积累污染物质,可与其它多种净化措施加以组合形成高效的复合净化系统,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毒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显示出可观的应用前景[7]。底栖动物在污染物的代谢、迁移和转化,生态环境修复,生境稳定和系统平衡中扮演的角色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8]。
3 展望
由于生物修复技术只有30多年的发展,因此还有一些不成熟之处。该项技术目前仅应用于局部水体,往往只能施用某个单项净化方法,还不能把多种修复技术进行叠加形成复合净化体系。生物自身固有的特点也使生物净化技术在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例如,生物生长发育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修复对象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生物的成长和成熟需要特定的生命周期,耗时较长;某种生物只能吸收、富集、分解、转化特定种类的污染物;生物对于某些难降解的污染物无能为力[9]。随着有毒化学物质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多种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协同作用,单一毒理试验结果无法客观反映出污染物共存对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真实危害,因此要加强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才能有效实现生物修复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Coates J D,Anderson R T.Emerging techniques for anaerobic bi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J].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00,18(10):408-412.
[2]陈芳艳,唐玉斌.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1):133-135.
[3] Chapin III F S,Walker B H,Hobbs R J,et al.Biotic control over the function of ecosystem[J].Science,1997,277(5325):500-504.
[4]焦燕,金文标,赵庆良,等.异位/原位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受污染河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1):59-62.
[5]滑丽萍,郝红,李贵宝,等.河湖底泥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利 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3(2):124-129.
[6]陈玉霞,卢晓明,何岩,等.底栖软体动物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净化技术,2010,29(1):5-8.
[7]全为民,沈新强,严力蛟.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57-61.
[8]戴纪翠,倪晋仁.底栖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生态环境,2008,17(6):2107-2111.
篇6
关键词:河道; 生态修复; 探索
中图分类号: 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什么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助于适当的人工措施,加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功能,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水、河流的利用研究和开发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水污染情况的加剧,水的生态修复学研究才被提上日程。
河道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消除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西方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和日本在河道修复研究起步较早。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八项措施:
恢复缓冲带;
重建植被;
修复马蹄形湿地;
降低边坡;
重塑弯曲河谷;
修复浅滩和深塘;
修复水边湿地;
修复河塘。
目前,我们国家经过一些地区对河道生态修复研究和探索,概括了两大类河道生态修复的措施:一类是植物保护法,一类是植物保护同工程技术措施相结合。我国的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仍然是在初始阶段,缺乏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生态恢复研究,更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学习的理论作指导。
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江苏省赣榆县大概有15条河流,在这15条河流中沭河、朱吉河、沙汪河、龙王河这四条河流污染严重。龙王河、沙王河水的质量更是没有达到灌溉农田的程度,几乎寸草不生的河道,各种生物几乎灭绝。因此近些年来,江苏省开始全面进行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利用这样的时机,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探索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采取那些技术措施,才能既保护河堤坡体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又改善水质,同时提高河流的生物种群,也提高河道其自我净化功能。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关系,保持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本文以青口河为载体,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思维构思。
工程调查青口河是赣榆县代表河流之一,全长64公里,在赣榆县长47.5公里,通过赣榆县县城,整个流域面积493平方公里,经过丘陵面积267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约2140立方米/秒。这条河流经区域85%的为山区,地面落差为150米以上,上游河道宽度200〜500米,比降1/400〜1/600的比例;下游河道宽60〜80米,比降7/10,000;滩面完整,为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市区内均为水泥路;河坡滩面以下为砌筑的用于保护的坡面,缺乏植被生长的土壤养分状况。下游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土壤,土壤含盐量为0.4%〜0.7%,及其不利于生长植物和动物的繁衍。
河流生态恢复的原则
1自然性原则我们不可能把这条河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但是在河道生态修复时我们尽量模拟自然的状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体措施如:
使用抛石、木桩等护坡固堤;
在河堤上使用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
创建合适生物栖息之地;
增设鱼道;
调整河道结构;
浅滩和沙洲的恢复等。
2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为原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对污水处理厂难以处理或处理成本较高的污染物有效果的控制,同时要具有景观效果,并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具体措施如下:
因地制宜地发展池塘、人工湿地、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
注重河岸植被建设;
河流生态走廊建设;
治理与控制河堤的水土流失;
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
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
河道生态恢复技术设计构想1基本思路根据青口河,地理位置和特点,对河流生态修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复:
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后,既不能影响整个河道的行洪能力,还要在不破坏原坡面的情况下进行生态修复;
对河堤及滩面进行修复时,应选择快速覆盖,根系发达、抗冲刷能力强,适应本地区的乔、灌、草种;
岸坡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应考虑到防水浪冲刷及适合鱼巢的功能,同时对消落带植物的选择要重点考虑;
对河道整体结构的调整要回归自然,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和深塘,修复河边湿地;
在不同河段内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以分解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液,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
对沿线的污水口截流分流,使污水雨水分流,杜绝污水入河;
在物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适宜本地区气候环境,同时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抗逆性好,管理粗放,植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环保效果好,能有效地消除油污、烟尘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种类。
2生态修复技术
总结制定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修复方案后得出: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该“尊重自然”、“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思路。在保证水利工程正常作用的前提下,修复河道结构、恢复河道生态平衡功能。使退化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达到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上,中游的河流的特点及整改措施:
上、中游段, 按照“谁承包,谁管理、收益”的原则,签定承包合同。
上游和中游的河流情况:
河面较宽,
有不少浅滩,深塘等,
具体措施为:
采取疏通河道中泓;
修复浅滩、深塘水边湿地;
重塑弯曲河谷等工程措施,
调整河道结构。
植被措施布设为,
河堤、滩面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主要栽植杨树、水杉、板栗、银杏。
堤肩以银杏、水杉间种,间距4 米,滩面及内外堤坡栽植杨树、板栗,
河道水面放养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
在浅水区、湿地区种植湿生植物,草种选择菖蒲、水葱、扁杆草、、毛莨等。
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河道内部生物系统和相邻生物系统之间的所有产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动态互动。
河道生态恢复的真正意义应是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保证护堤、疏通河道,使河道平衡和谐发展;使水、土壤、生物,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恢复河道景观效果,而且恢复河道的自我修复功能;还应恢复被污染的河水,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此文只是以一条河流为范例进行分析,其他河流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也应从植被措施、工程措施、水产养殖、生物多样化这些技术入手。
水污染环境的治理是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最棘手,最有难度的一项工程。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泄,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目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在仅仅靠人工干预的措施治理河道水污染,这样对水环境的恢复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河流生态修复后的水生系统的稳定性管理技术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产养殖废水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污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生物修复根据所利用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生态修复、微生物修复四类。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土壤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和大气生物修复。而由于生物修复的实施方法不同,又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水。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1.2 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区域范围广,使用面积大等特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中的所有污染物,并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水产养殖的最主要危害,但传统的加注新水、曝气、漂白粉或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脱氮效果并不理想[2]。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稳定塘法等生物处理法存在或伴有污泥产生、反应启动慢、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氨氮污染的处理上被广泛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2.1 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净水微生物)在池塘连续养殖情况下,能清除因池塘长时间养殖水域底部积累的大量残余饲料、排泄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 硫化氢等),使之最终分解为CO2、碳酸盐、硫酸盐等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并且能为环境中的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繁殖。这些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为池塘内底栖动物、水产养殖动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迅速生长。同时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池内形成优势种,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
2.2 生物对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
2.2.1 微生物对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的修复
在一般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细菌的含量很低。因此,研究开发硝化细菌的快速富集培养技术,提高硝化细菌的产率,对氨氮污染水体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现实中,硝化过程主要由自养菌完成,但异养菌也可以参与硝化;氨氧化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在厌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胡宝兰、郑平在Anammox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fion)反应器中分离了6株好氧氨氧化菌,它们不仅具有好氧氨氧化菌的典型特征,而且将其置于厌氧条件下培养也有厌氧氨氧化能力。Robertson和Van Neil分离的Psendomonasspp1、Alcaligenes faecalis和Thiosphaerapantotropha菌株,既表现为好氧反硝化,同时也具有异养硝化能力,因此,Robertson提出了好氧反硝化和异养硝化的工作模型,直接把氨转化为最终的气态产物。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5]。此外,应用属于放线菌的诺卡氏菌属、浮游植物的大型绿藻、席藻、螺旋藻和小球藻以及大型水生植物的伊乐藻、轮叶黑藻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
2.2.2 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的修复
水生植物修复是生物方法和生态方法中的通用技术。水生植物按生态类型,可分为沉水植物、飘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利用特定技术,还可以将浮游藻类、陆生植物应用于养殖水体修复中。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筛选出了一些优势种。植物系统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根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植物的吸附、过滤和沉淀作用,植物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以及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来调节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作用来完成的。其具有以下优势:净化所需的能源由光合作用提供;许多植物具有美学价值,能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植物可被收割和利用,创造新的价值;能固定土壤或底泥中的水分,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散;为降解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水生植物庞大的根系为细菌提供多样性的生境,植物可输送氧气至根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好氧呼吸。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态浮床技术等。
2.2.3 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水生动物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吸收和利用。研究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过程中,除了考虑对藻类等浮游植物进行防治,对浮游动物的防治也不能忽视。防治浮游动物繁盛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养鳙鱼,而鲢鱼的放养通常是为了消除浮游植物。鲢鳙的放养量以及如何搭配亦值得研究。鲢鳙混养时,鲢鱼大量摄取浮游植物,从而抑制了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如果鳙鱼的数量放养过多,鳙鱼就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生物量受到抑制,放养太少,不能充分利用饵料而影响其产量。合理搭配鲢鳙的放养数量,可充分利用天然饵料,从而减少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这样既可治理水体的富营养化,又可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生物修复技术。武汉东湖的围隔试验证明了链鱼和鳙鱼能有效控制蓝藻水华,并指出当放养的鲢鱼和鳙鱼的有效生物量达到46~50 g/m2时,可有效地抑制水华的发生。
3 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的腾飞、人口的膨胀、资源的短缺、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技术的环境保护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科技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秀敏等.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2007(16).
[2]李谷等.硝化细菌富集方法的研究[J]. 淡水渔业,2000(9).
篇8
一、技术标准与工程规模
该工程采用国家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根据标准设置路基宽度为24.5m,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设计的载荷等级为公路-I级,其他结构物1/100,其中路基与桥梁同宽,路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其余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与要求执行。主要控制点羊街、丫口村、雷公哨、旧能、芦槎冲、蚂蝗塘。建设规模蒙自绕城高速公路羊街至鸡街段路线全长约17.51km(贯通里程),共设置特大桥1座、长1206.08m,大桥8座、长1692.56m,中桥2座、长132.16m,涵洞(通道)31道,互通式立交1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临时收费站1处,止点临时连接道1.23km。估算总投资15.99(含建设期贷款利息1.13亿元)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9136.29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1.19亿元。
二、区域地质地貌
该工程建设的地理位置处于云贵高原南部,其地貌特征主要以丘陵状地貌为主,总体的地形走向为南高北低。在位于雷公哨后山山顶海拔近1500m的地方为线路最高点,最低位置位于河流冲沟海拔1270m,整个公路的地形海拔差距适中,并且横坡以及纵坡的坡度也适宜。路线所经区域依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三种次级地貌单元构造溶蚀低中山地貌蒙自盆地是青海、四川、云南、泽塔等类型的构造裂谷盆地,北西向断层控制腐蚀的形成。盆地内第四系地层分布较厚,喀斯特碳酸盐岩地层之下的盖层发育,周围有泉水盆地或的喀斯特,季节性河流的局部分布。蒙自断陷盆地低中山区项目路线分布,位于羊街乡(路线起点)到卢查崇(K13)为二叠纪石灰岩地区部分,大部分区域地形高差、地形较缓,仅局部(雷哨山)石灰岩地区山很髙,陡峭的地形区,喀斯特不发育,只有形成喀斯特裂缝、孔隙形成的主要发展路径是洞穴的类型,所以对路线的影响不大。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杨洁侯祥山(K2+000—K2+600),部分区域地层主要是第三系半成岩作用,粘土胶结作用弱,砂质砾岩和泥灰岩分布。地质作用以水流侵蚀和构造剥蚀为主,相对高差—般小于l〇〇m。顶圆、平、开、坡相对较慢、长度短、切沟切割为浅、丘陵和冲沟覆盖的厚残坡。河流湖泊堆积地貌部分河床或盆地边缘地带,地势较低的地势、地貌地势平坦,地质作用是靠小河或蒙自断陷盆地湖边缘堆积为主,土壤表面有软土和软弱土的特性。
三、路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
展对策缺少适用于多种路域的技术体系和生态修复模式高速公路一般里程较长,要跨越多个生态地域,并且由于不同的路域自然植被以及水分和温度等地貌特征的不同,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高速公路的路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集中于地区生物多样化保护的方向,在亚热带以及热带气候中研究的内容较多。在干旱地区、石漠化地区和荒漠化地区,由于地区环境条件极差,被破坏的地表植被恢复难度非常大。研究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路域进行研究,包括植被景观的恢复以及边坡特性的研究。在结合实际的生态环境,选择较为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并且对该地区的路域生态环境形成较为成熟的生态修复模式,为类似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更加实际的参考。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简单,生态适应性差在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边坡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为植被恢复,由于通常高速公路的边坡坡度较陡,并且植被立地的范围较小,条件较差,同时也受到该地水文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所以目前高速公路在生态环境修复方面普遍存在着‘'强调短期效果、忽视长期效果”的问题,在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使用少量外来的植物进行种植,以满足验收或者交工的要求,往往不重视该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地区差异的生存性。例如在某髙速公路中,边坡种植的植被品种非常单一,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引起草坡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在高速公路路域边坡植被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研究当地的生态情况以及水文情况,然后根据生态特性选择植被,同时从抗逆性、扩展性、改善环境以及美观等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出发,选择最为合理的植物。在修复的过程中,优先选择乡土植物,这是因为长期的优胜劣汰使得乡土植物更加适合本土的生长。另外,在植被选择时,要根据当地植物的习性来选择外来的植物物种,必须要做到草、灌木以及乔本植物的相结合,其中以灌木为主,以草本植物和乔本植物为辅。配置时,要根据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群落的演替方向,确保外来植物与乡土植物在配置上更加符合演替的规律以及特征,充分合理地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先锋植物以及目标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建立更加合理的路域自然植被群落,同时缩短路域植物的演替时间,从而达到合理有效的生态系统修复。缺乏后期养护与管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一般都是在公路建设完成以后进行的,这导致了路域的生态修复工程与公路工程建设不能同步进行,使得生态系统的修复周期以及质量受到影响,也为后期的管理以及养护带来非常多的困难。
篇9
关键词: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渭县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篇10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上一篇:端午节活动策划书方案
- 下一篇:餐饮整合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