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篇1

一、土地整理与土地优化配置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国土资源部在借鉴海内外土地整理的概念的基础上,将土地整理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效

土地整理主要针对改变沟河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不配套的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可以极大地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地类一致、高低一致的田块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面积;合理配套的田间排灌渠系可提高输水和排水能力,降低输水过程中损失,提高农田防洪抗涝能力;贯通田间的机耕路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延伸了农民到田头工作的出行距离。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耕地面积减少趋势

土地整理净增耕地的来源主要有:

第一,农田整理通过归并畸零不整的农田、田坎、沟渠和田间道路,使其成为单块较大的农田,即可新增不少有效耕地面积。据调查,农田通过整理一般都能新增5%-10%的耕地面积,仅此一项整理最终完成后,就可新增耕地面积近666.7万公顷。

第二,村庄土地整理。若按国家《村镇规划标准》的上限指标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计算,即使到达人口高峰年时,农村建设用地还可以腾出近680万公顷土地,若50%能恢复为农田,可增加耕地340万公顷。

第三,工矿废弃地及灾毁地复垦整理。我国目前因开采矿产资源造成塌陷、挖损、压占、破坏废弃的土地约280万公顷,按33%复垦率训滇,通过复垦整理土地可增加耕地93.3万公顷。通过三项土地整理可增加耕地1100万公顷,从耕地数量上一定程序上保证了我国人口高峰年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三)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现阶段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体现在土地整理中,也从单纯地增加耕地面积转为改善农村的整体风貌。如重视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树种选择考虑防风与美观兼顾;实行殡葬改革,进行坟墓迁移,进行集中统一安置;对农民新村进行统一规划,将改善农民居住水平与提高建设用地率相结合;保护水体不受影响,并在外河两侧进行河堤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和居住安全。

(四)土地整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我国近七成人生活在农村,据测算,农民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农民手中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农村地区,土地整理是集田、水、路、林、村于一身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土地建设活动。两者的目标大体一致,具体实践中也互相促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功不可没,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和重要支撑。

二、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整理理论缺乏,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不够

土地整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土地整理的科学体系尚不够健全,缺乏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土地整理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在几十年的土地整理实践中,关于如何整理,土地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虽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工作有的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有的是借鉴生态学的原理,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思想,整理过程也缺乏严格的规范,揭示的不是整体整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操作体系,造成土地整理的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等一系列问题。如大多数地方在没有编制土地整理规划情况下就已开展了土地整理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使各地土地整理工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土地整理有待发展形成其自身的科学理论基础。

(二)政府官员片面追求形象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强

第一,将土地整理等同于土地平整。时下,土地整理形象工程的政绩标志在地方官员的心里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土地整理为了一味追求政绩,一些领导超前意识特别强,不论自然条件如何,均要求农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大量的土地平整工程费用占去了土地整理费用的一半以上,也缺乏土地整理方面的专家,误将土地整理等同于土地平整。

第二,片面地追求数量,忽视了对质量的重视。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大量的开发整理土地,而结果是很多地区整理出的耕地质量低劣,即新开垦的耕地质量远低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普遍存在政府对土地整理的目标过分强调数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质量的提高。由于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制约,很多地方开展土地整理只是为了完成折抵建设占用的耕地的任务,责任心不强,造成许多不能增加耕地面积而能提高耕地质量的整理项目如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开展,甚至整理后的耕地质量也难以保证。还有部分原因是:建设占用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质量高、投入多、设施好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大多是边远地区的耕地,质量较差。数量能持平,其生产能力已经下降,开发补充少,我国耕地生产能力下降更多。

(三)土地权属紊乱,整理时纠纷不断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制度历经变迁,当前,相当一部分为农用地的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实际使用者与登记的使用者不一致,有些甚至根本未进行过确权登记。有些土地使用证记载的权属界线模糊,不能准确反映权属界址,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带来增值收益,造成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偶尔造成冲突。很多情况下,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农村土地权属问题难以得到确认,而且农民往往不具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当土地整理完成后,双方对各自取得权利义务理解不一致,导致纠纷不断。农民在维护自己权益方面力不从心,不能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四)土地整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土地整理需要投入较大数量的资金,尽管国家实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制度,但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实践中土地整理大多体现为政府行为,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匾乏,土地整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许多地方财政普遍吃紧,没有固定的投资来源,使得政府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运作上发生困难,没有可靠资金保障土地整理顺利进行下去。

(五)土地整理政策法规缺乏配套,权属调整难以进行

土地整理必然涉及土地类型、数量、用途等要素的变更,有时还会发生跨权属单位的土地置换,这就涉及单位之间土地权属的重新调整、补偿,于是,清理和明确土地权属关系、避免权属纠纷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比较分散,土地整理整理的过程中势必会打破现有的土地权属界限,较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还可能需要在村民组之间协调。但是农村现行下耕地承包经营合同三十年不变,使土地调整难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原则、程序、方法、异议处理和权属调整后土地分配与确权落实等情况,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给予保障,以便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护农村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迄今为止尚未颂布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将土地资源保护看成是如何实现土地资源在时间上的最佳配置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其发表于1978年的著作《土地资源经济学》中,把土地资源分为四大类型:流量资源、存量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巴洛维教授认为,“只要管理得当,大多数土地资源可以长期利用,并得以保持其生产力,因此,这类资源的保护问题是一个最有效利用资源而同时保护长期生产力的问题。

(一)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通过合理地规划选址、确定项目,可增加大量的耕地。周村区通过农田整理、废弃砖场复垦、退园还耕、未利用土地开发、村庄整理等形式,共增加耕地面积8239.27亩,扭转了多年来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

(二)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提高农业用地质量

整理后的土地质量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用地整理都以建设标准农田为目标,实现“田成方、渠相连、林成行、路相通”,建设用地整理以达到可耕地状态为基本要求,实施分步实施。

整理前田块布局率乱,影响作物的光照、通风。同时,田块中田埂、沟渠等数量较多,通过土地整理,对沟渠、田埂重新进行规划布局,不仅提高沟渠的质量标准,而且提高了土地的可利用率。整理中还增加了田间道路,为农业机械作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优化建设用地结构

相对于城镇用地而言,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用地呈现出较粗放的土地利用水平。通过土地整理,将一些闲置、废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重新进行整理,将新建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可降低占地面积,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将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在建设用地内部的比例下降。

(四)实现土地用途分区的布局优化

对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作为一类基本农田加以保护,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实现对基本农田的动态管理。通过土地整理农业用地区逐渐连片成方,取得了规模效益,也能从一定程度阻止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和“摊大饼”发展。一些项目区在实施后都树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埋设了界桩,起到了保护基本农田和农业用地的警示作用。

篇2

【关键字】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决策系统

一、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发展背景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对科学有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外存在着大量的关于如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研究,不少学者分别从配置理论、方法等角度进行过探讨,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设置。本文参考相关资料,提出了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以便于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等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随之而起的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凸现。在此背景下,Mumford 和 Steiner 等学者提出的适宜土地利用模式逐渐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途径是基于对资源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分析,按照“适地适用”的原则将不同土地分配到不同的适宜土地利用类型上。

二、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方法综述

(一)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热点问题

1、 研究区域问题 从当前研究的热点区域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多于经济落后地区,城市地区多于农村地区,缺乏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而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则更具实际意义,今后应加强研究区域空间上的平衡。

2、 优化配置机理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尚存在不合理性。现行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并建立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但目前,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政府力量对土地市场干预过多;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多管理缺位,导致土地隐性市场的出现,同时具体的管理手段低效,使得土地市场呈现僵化和无序并存的状态。

3、 公平与效率兼顾问题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核心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最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土地资源的配置既包括全国区域内的土地资源配置,也包括同一个区域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国家在制定土地资源配置政策时,应该既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又兼顾到地方利益;既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兼顾配置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注意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实现这种公平与效率将是优化配置研究中的重要难点。

4、 结构平衡与优化措施问题 农业生产和建设用地扩展等引起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如何界定合理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体现为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比例)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中的热点,所以土地资源配置不仅要关注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更要关注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5、技术与方法问题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当前对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内涵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土地利用配置动因机制研究尚显不够。目前的研究进展还停留在对策性的分析上,缺乏定量的分析,难以为指导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提供较好的方案成果,在实践研究中相关研究的方法模型系统、定量化技术实现、过程与结果可视化等方面仍需要加强。

(二)土地利用优化决策内涵

建立一个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应注意只注重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或片面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力争达到三个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土地开发利用的良好近期效益有利于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而长远利益才能使土地开发具有后劲和增强应变能力。因此,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通过制定土地开发利用优化规划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在建立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决策系统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各片土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投资效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根据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内部受益率最高或偿还周期最短的原则来择优选择开发方案和引进投入资金。

4、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结合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利益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项目,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开发模式要反映在系统的内容结构和外部的功能上,因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时间上的安排,也是空间上的优化。

(三)土地利用优化决策方法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科学有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3S”技术发展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决策过程中分析空间数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将数学方法和GIS功能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成为相关人员的研究热点,推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研究的发展。Wang Xinhao等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与GIS相结合建立了GIS/IFMOP综合模型,研究在流域尺度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该模型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出未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再用GIS模型将结果配置到合适的空间位置。这种模型有利于环境规划和管理者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Fuhu Ren构建了GIWIN-LRA模型,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将GIS的功能与决策过程结合起来,使空间数据可以通过GIS的技术功能直接服务于土地资源的管理者。Jerry M.Faris构建的ULAM模型是将土地资源配置模型与运输模型结合起来,主要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目的是实现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的自动化配置过程。此外,Chuvieco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与GIS模型结合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在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将GIS技术和多种优化模型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土地资源空间的优化配置。郑新奇等通过对耕地质量的适宜性评价,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不同耕地质量中的种植结构进行面积控制,借助Arc/Info和MapInfo等工具实现耕地优化配置的自动化,使原来停留在理论探讨上的土地优化配置问题在方法论上有了补充;阎弘文和温熙胜先后将RS和GIS技术运用到土地优化配置中,首先利用RS航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并对土地质量进行适宜性评价,在获得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城市各用地类型的面积进行优化计算,最后在GIS支持下实现各类用地空间的优化配置。

三、土地利用优化性决策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预测模型、模拟模型、将实践经验与数学规划模型混合的复合模型、大系统模型等运用于预测系统,并对相关算法进行研究,形成一些有特色的建模技巧、理论和方法,建立滩涂优化规划一体化决策系统,从而实现土地规划决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规划决策可靠性,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胡业翠,刘彦随,邓旭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51-57.

[2] 刘彦随.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J].地理学报,2001,56(4):426-436.

篇3

关键词:土地市场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模型;结果

前言: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对土地这一基础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根据土地资源的性质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使用的宏观调控,都将土地资源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单纯的增加城市土地使用面积已经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方面展开了探讨,希望对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及经济的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土地市场发展及土地集约利用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在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竞争当中的过程中,国内经济水平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土地市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已经不再处于初步的建立阶段,而是正式迈入了发展模式中。整体观察我国土地资源市场的变化,该市场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初步阶段以对土地使用费用进行征收为主,发展阶段以有偿使用为主,而现阶段正处于完善土地市场时期。我国未进行改革开放时,人们是可以对土地进行无条件、无限制使用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颁发了《企业法》等条款,出现了对外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用这一现象,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开始出现。而我国的土地使用税相关规定是于1988年发行的,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应用挂牌及拍卖等方式来规定土地使用权,这就导致划拨土里的现象增加,当地政府开始失去土地划拨的权利转而增加对城市土地的保护工作。这样一个漫长的土地市场变化过程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的土地价格不停上涨,也是我国对土地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因,各地区的土地集约水平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都展开了对土地资源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在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市场发展问题上基本可以达成一致。即在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土地市场的发展,该市场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将土地价值显化,促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最终将促进是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功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现阶段我国土地正处于一个市场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程度将造成不一样的资源配置及资源利用成果,然而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市场发展过程,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在一定市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定模型并经过计算最终得出统计结果的方式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1]。

二、设定模型及结果统计

(一)设定模型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是导致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呈现出同原来不同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也受到了影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充分运用,首先要对土地市场发展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本文采用模型设计的方式对此展开详细的探讨。例如在INLit=c+B1LMit+B2Lait+B3Kit+vit当中,地区用i表示,期间用t表示,INLit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某地区的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而某期间内某区域的土地市场会程度、资本存量及当地就业人数则应用LMit、Kit和Lait来表示,其中误差值为vit[2]。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观察到,土地市场化水平、劳动力及资本存量等内容是能够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重要影响的,另外还包含了一定的不可预知影响条件,如地区、时间和一些不可预知因素等。而该模型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够将这些不可预知的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体现和处理。

(二)结果统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问题,同时研究出了多种模型和计算方法,本文在对以上模型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Eviews7.0方法,在比较研究固定及随机效应以后,可以详细分析土地计量问题[3]。在这种情况下,将固定效益模型应用到本文的计算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该模型能够不受时间的限制有效控制区域土地资源计算,并且还能够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变换进行充分的展现。本文在进行故事的过程中应用了小二乘法这一手段,通过计算能够对百分之五左右的变量进行充分的检验,同时可以促使R2达到百分之八十八。种种迹象表明,该模型拥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也因此可以说明该模型具有被投入实际应用的可能。

在该模型下,能够充分说明正相关关系存在于土地市场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之间,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导致土地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节,不断促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是显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研究越来越多的状况下,该结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截止到2008年,在该模型的显示下,我国土地资源市场化水平每发生一个百分点的提高,就会提升约1.5亿元每平方米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4]。

结论: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土地市场不断壮大,对我国土地的集约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现阶段研究并应用科学的模型,展开对土地市场同集约利用之间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提供的模型当中,通过精确计算充分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我国只有对土地资源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掌握,才能够更有效的制定土地政策,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价值。(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2]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随着随着台儿庄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1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2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3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

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3.1 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3.1.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3.1.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3.2 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3.2.1 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3.2.2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3 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4 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土地储备制度法律动因法律原则法律性质

一、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动因之探源

(一)土地资源自身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矛盾是催生土地储备法律规范的沃土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1]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而不可再生,不能为人类所无限度的利用的一种自然属性。土地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之需求而言的。依西方经济学观点,一种资源的稀缺性乃是源于其不可再生性,如土地、淡水、矿物、石油、天然气等;而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这种消耗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而呈上升之势。以我国为例,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则以每年2.%的速度递减。[2]这样,土地资源自身的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客观上要求在土地上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秩序性规范——法律规范,一方面以之确定土地权利之归属和流转,另一方面,据以规制各种对土地资源进行破坏与浪费的非理,以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开发与利用。土地储备法律规范正是这种社会客观需要催生之必然结果。

(二)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储备法律制度产生的制度动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亚当.斯密语),为实现其自身利益之最大化倾力而为。同样地,由于市场主体利益的非一致性,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形成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反,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甚至是无政府主义的不良后果。为了矫正私利主体的各种非理,国家(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之统治体)必须运用其认为可行的统治方法予以规制。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如价格、利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的调节,一方面使社会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趋于平衡,另一方面则使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结构达到平衡,从而令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土地储备制度产生极为重要的一个法律制度动因即是:顺应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用制度的法律化规制土地市场,使土地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用。

(三)土地价值的可估算性及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是土地储备法律制度诞生的现实动因

土地作为一种典型地不动产,总是固定在地球表面某一确定的经纬度上。与地理学上的土地概念不同,[3]法学上的土地是指能为人类所控制、利用并借以创造财富的陆地地表。随之科技的进步,现代人对土地的利用越来越走向集约化,土地的价值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相应的,人们对土地价值的评估和测算也日趋精密与完善。正是土地价值的这种可估算性及人们利用土地创造财富的逐利心理,推动着土地储备法律制度这一调整市场主体合理、有序利用土地的规范的产生。

二、土地储备制度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之彰显

(一)合法运作原则

合法运作原则是指土地储备制度地运作必须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符合法律法规地规定,不得在法律法规之外运行。当前,由于全国性统一的法律规范的缺位,各个实现土地储备制度的地方政府都是依照本地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规章运行;对于具体的制度及运作行为,尚有许多属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态,如储备中心的法律地位及职权职责、纳入储备的土地范围、储备土地的出让方式等。因此,加快土地储备相关制度的立法,使其在法律规范范围内有序运作无疑意义重大。

(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土地储备法律制度的构建须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是指土地资源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合理、有效的流动和配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土地所有权公有制度,因此,现实可供自由配置的只能是土地他物权,即土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土地用益物权方面,应当重点抓土地用途管制和权利的自由流转,使土地效用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土地担保物权方面,则着眼于担保主体及相关第三人权利义务的界清,以切实发挥土地在债权担保中的作用。土地储备制度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应当采用拍卖出让形式,减少、消灭协议出让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出让真正走向市场化、规范化。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面临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这两大社会失衡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其核心思想在于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平和泛爱的责任感去准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作出每一个行为与抉择时,不仅要考虑本代人的利益平衡,而且要考虑到代际人的利益平衡,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在现在与将来的高效、持续发展。[4]土地储备制度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地的收购、储备与使用权移转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利用的矛盾,考虑基于土地的社会经济长远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协调,避免盲目放地等政府短期行为。

(四)土地使用权竞争性出让原则

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土地之后,一方面需要进行土地的储备,以对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须对其储备的土地进行使用权的有偿出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过程中,应当坚持竞争性出让原则,严格控制非竞争性出让即协议出让的数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各个主体通过竞争这一法则实现优胜劣汰。因此,让资源同有优势﹑有实力的投资者配置﹐是市场经济的要义﹐让最有实力的开发商得到最好土地的最公平的方法即是竞争。与拍卖、招标、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出让土地,较之协议出让既有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效,又可减少暗箱操作,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五)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是指在土地储备制度的整个运作流程及其价值取向上,当出现政府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一致的情形时,应当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应当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这是其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笔者认为,所谓的社会效益,是指符合整个社会、社区的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可增进其福利的一种权利与利益分配状态。社会效益追根到底是人权的利益化,或称利益化了的社会民众整体的生存权、发展权。其在本质上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进行土地收购时,应当在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不得侵犯被收购者及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获得土地收益之后,对盈余资金的投向应当有严格的用途管制,尽量往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方面倾斜。

三、土地收购与储备法律性质之剖析

(一)行政行为说(强制论)

行政行为说认为,在土地储备、收购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属于行政法律行为,而被收购土地的一方当事人为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说又可分为两种:其一,认为土地收购与储备行为于双方当事人而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土地收购是政府的权利,对被收购方讲是对国家的义务,收购是一种行政行为,收购价格不必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宏观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这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二,认为属于国家对土地收购的“强制性买卖”关系,该学说承认土地收购双方存在“买卖关系”,但这种“买卖关系”是强制性的,表现在收购与否由政府决定,收购价格由地价评估机构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并由土地行政部门确认,而不由原土地使用者自由要价。“强制性买卖”关系有如下性质:①土地统一收购属于政府的特有权力;②土地统一收购权力是用于公共目的;③行使土地统一收购权力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

(二)民事行为说(自由论)

持民事行为说者认为,收购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买卖关系”,即政府及其授权委托的土地收购机构与被收购单位或个人是平等的经济主体,是否收购及收购的价格均由双方在自愿、公平、有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自由协商决定。[5]依次观点,实施土地储备的政府或其授权机构就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开发公司,它仅能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微观目标,而土地储备制度的宏观的社会、经济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区分说

区分说是在对民事行为说与行政行为说进行研究、筛选的基础上,认为此二者皆有失偏颇,而主张应当视政府在收购时的不同身份来确定收购行为性质的一种折中观点。具体而言,该学说认为:

政府主体身份表现在国有土地上是双重的,它既是土地所有者代表,又是行政管理者。作为所有者代表,政府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便是其行使所有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政府与国土使用权的受让人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作为行政管理者,政府享有对土地的财产权力,这种权力是与服从相对于,与强制划等号的。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权源于宪法赋予的政府的经济管理权。政府行使经济管理权的前提和目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政府在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进行单向收购时,具有强制性。

笔者认为,土地收购从本质上讲属经济法律行为。因为,首先,对土地的收购、储备体现了国家对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国家借以干预社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次,收购行为本身既是政府的经济职权,即政府有权依法对符合规定的土地进行收购,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拒绝收购,同时,它又是政府的经济职责,即政府对符合收购条件的土地必须进行收购,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出让,收购行为是职权与职责的有机统一;再次,“强制”与“自由”仅仅是内在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法律行为性质本身,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看到国家在土地储备制度当中的宏观调控与积极干预,因而都流于片面。

*作者简介:王保信(1977—),男,广东揭阳人,西南政法大学2001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2]钱铭.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展望.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第1期。

[3]一般认为,地理学上的土地概念为“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及其附属的内陆水域和滩涂等”,见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10月版,318。

[4]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7。

[5]吴东仙、罗思荣.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思考.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5),32。

OntheLegalPrincipleofLandStorageSystem

WangBao-xin

篇6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土地利用资源效率

1.旧城改造应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城市化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这既是一个将固化在农村土地上的劳动力释放出来促使其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福利全面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事实上,城市化不但意味着各种经济要素向城市的聚集,更包含着要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深层次含义。其中包括城市居民对住房条件、居住环境、文化娱乐、交通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的多方位要求。人们这种对较高精神、物资享受的追求,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致使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大,城市土地供给面临巨大压力。

城市土地是农村土地发展而来的,但是,把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土地并不是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惟一途径。特别是在我国土地资源稀缺性特征显著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忽视城市

面积的绝对扩张与保护土地资源这一土地利用根本原则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等环境因素的恶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清晰地显示出来,同时也警告我们不能以损害人类未来发展权为代价来片面追求现期的经济增长,而应当以审慎的态度来确定城市化的步伐,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及其扩张速度。

2.旧城改造应体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深层含义

城市土地供给的增长可以通过外延扩张和内涵扩大两种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前提和指南,我们应当特别强调集约使用城市土地,即将重点放在增加城市土地的有效供给而不是城市土地供给绝对数量的增长上。以“拆、改、留”为其基本手段的旧城改造工作事实上也是城市原有土地资源利用模式和途径不断改变,利用效率不断得以提高的过程。的确,旧城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拆、改、留”,但实际上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并且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如前所述,旧城改造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而与此同时,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使土地资本的增值又为旧城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城市土地是最重要的国有资产,因此,政府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经营,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同时使土地资源实现最大化的资产价值。如果将

这看作是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与城市持续发展如何达到最佳融合的~种描述,那么旧城改造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旧城改造的顺利实施能够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土地资产的整体价值,而土地升值又能为旧城改造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城市的土地。政府通过出让城市建设用地得到的土地收益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3.旧城改造应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旧城改造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客观存在着相互推进的辩证关系。但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并非必然,其关键在于旧城改造的模式和道路的选择。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风貌的差异,旧城改造的实施步骤不是惟一的,但是基本的人文思想和环保理念则是应当共同遵循的。因此,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注意的:

3.1旧城改造是否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旧城改造工程浩大,更直接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城市更新的问题,往往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形态的更新,还会引发其后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旧城改造必须兼具前瞻性和科学性,至少做到一、二十年都不落后,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具体地说,应当高起点、高标准地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完善环境设计和空间设计,特别要注意保护国土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如对交通条件、停车场面积等有关标准要严格控制;对重要街道和路段临街建筑的容积率要严格控制;确保临街及街心花园绿地面积;有关电、水等管网及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要一步到位等,要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旧城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为今后城市的长远发展预留足够空间,这既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通过优化城市土地的经济地理区位从而确保城市土地资产不断增值的必要条件。

3.2旧城改造中政府管理能力是否不断增强

在旧城改造中政府是否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旧城改造的成败不仅是规划与建设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城市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旧城改造在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区位可以优化,也可以劣化,政府管理的缺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旧城改造所导致的土地区位的优化。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根本前提,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忽视政府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引导和科学管理。

3.3旧城改造是否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相结合

我们应当迸一步拓宽视野,将旧城改造工作与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城市的科学合理布局结合起来,通过城市的延伸来减轻1日城的超载负荷,旧城改造和保护的工作才能够更容易、更健康地施行。为了全面提升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做好旧城改造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城市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同时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延伸和扩展工作,使新区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新兴城区。当然,为了保护十分珍贵的耕地资源,新区建设应当从前期论证开始就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事实上,新区建设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宏伟的蓝图,最先进的理念、最前沿的技术将能够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3.4旧城改造中是否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持及振兴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遵守旧城保护的要求,延续城市整体特色,而不应该一味提高建筑高度和强度,对旧城传统风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风景名胜区域的设计,既要与整体规划相一致,又要突出个性和品位,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这不仅是一个人文层面的概念,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在旧城改造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且还应当避免大规模的拆旧建新对旧城风貌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对于历史悠久的城市而言,要注意对地方特色建筑形式的保护和发扬。经济全球化并非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独具个性、风格和魅力的城市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3.5旧城改造中是否体现了充分的人文关怀老城区地处城市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寸土寸金。

因此,将这些拆迁空出的核心地段重新开发,政府则获得数目可观的土地出让金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在这种拆迁方式中,经济效益较低的居住用地提升为更具有市场回报的商业用地。但是,旧城改造的选择不能够单纯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导向,城市政府应当拿出更大的气魄来,将其中部分土地用于绿化和城市公园等的建设。这既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居民充分的人文关怀,实际上还包含着长远的经济利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做法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7

关键词:市场 配置资源 决定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64-0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即便如此,我国市场改革问题仍需继续推进,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等作为后续改进的重点内容,加快建设公平有序、开放统一市场体系的脚步,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我党早在十四大中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切目标,着重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十四大中提到的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且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起来。但是,当前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的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内,重要产品的价格、投资等问题仍旧需听从政府的统一决策,政府配置资源依旧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必须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者间的关系,降低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力度。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往往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极易增加行政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问题,还容易滋生腐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不同职能要求,政府部门要尽量缩小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优化工作和市场监督工作,最大程度上维持市场的发展秩序,保障经济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开性,使市场在其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清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

要想最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对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工作,尽量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为建立开放统一、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而奋斗。

自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稳步提升,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也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各类地方保护制度和市场贸易壁垒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它们往往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制定偏激的地方规则,以挑剔外地商品的质量、实行多头执法等地方保护主义为手段,极大地阻碍了本地市场商品多元化、规范化发展。体制和制度也是导致多地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的主要原因。偏激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要建立起开放高效、优势互补的全国统一市场。

三、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力度

建设统一的开放市场,净化市场环境,在社会主义体制变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吗,土地资源使用越来越紧张,供不应求的市场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深化市场要素,进行市场改革,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科学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体系建设存在一定难度,在这种形式下,要明确市场要素,从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角度出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一定要注重协调统一发展,注重开发农村土地资源,城镇化逐渐推进的情况下,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推行“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情况下,一定要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这样更加有利于挖掘更加丰富的土地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水平,最终,建立现代化的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打破行业垄断局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公平、公正是市场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当前我国的还未形成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得国内市场中一些领域进入市场的门槛高度出现差异。在同一行业中,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就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能获得更多来自国家的财政扶持、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等支持举措。为了有效降低两者间的差距,就要依靠法律和制度的力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性,打破行业垄断局面,尽量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要建立起开放、统一、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还要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的干预活动,明确政府和市场两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要求,政府部门要尽量缩小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优化工作和市场监督工作。不仅如此,偏激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严重阻碍着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想消除市场壁垒,就要采取强制的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早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韩俊,任兴洲.着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11)

篇8

关键词:供给侧;土地宏观调控;战略;设计

一、 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供给有效性,实现要素最优配置,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在面临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等存量矛盾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不仅是从要素领域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内容的延伸和聚焦,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之举。对于土地宏观调控来说,发挥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注重提升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实施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土地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内涵

土地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国家以土地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措施和政策,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环节。土地宏观调控集中体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国家意志,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对土地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统筹优化,从而实现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实现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公平基础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来看,就是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统筹协调能力,处理好政府主导规划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系,加强规划的制度供给,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设计

战略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背景。

(1)经济新常态背景。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已不复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GDP增速水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经济下行压力并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高效型增长转变,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然对土地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服务化、社会信息化、人口城镇化、产业高端化与发展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推M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为稳增长提供基础保障。

(2)区域协调发展背景。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新的战略支撑,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主要力量,有利于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需要完善相关领域的制度供给,相应地调整供地政策,加强区域间的新兴产业用地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和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建设为主要载体,把握新常态下的土地资源供需形势,通过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国土制度改革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涉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以及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这五个方面。对于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讲,就是要主动适应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形势要求,统筹考量土地利用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增加规划制度供给的同时严格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通过改革创新把握土地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时序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原则。

(1)服务大局原则。土地宏观调控属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将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 “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深度融合,与国土资源改革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土地宏观调控的统筹管控能力。

(2)超前谋划原则。超前谋划就是要处理好土地宏观调控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关系,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从短期来看就是要积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从长期来看要立足于未来,逐步实现规划蓝图的发展内容。

(3)节约集约原则。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内涵挖潜等措施,促进土地利用综合化、减量化、集约化,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4)改革创新原则。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要围绕加快职能转变,推动土地宏观调控相关审批事项整合,同时并积极开展“多规”试点,促进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构建空间规划体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可操作、便实施的规划基础。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功能。

(1)宏观调控功能。土地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在通过严格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在增加规划制度供给的同时处理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提供规划保障。

(2)规划引导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引导功能体现在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把握规划的宏观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特征,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数量、空间和时序要求有机结合,同时守住基本农田以及生态保护两条红线,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城乡统筹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城乡统筹功能体现在通过保障城乡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在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需求的情况下,促进土地在城乡实现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效率提高和空间释放。同时,进一步完善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宏观调控制度,促进城乡土地要素能进行合理的流动。

(4)创新驱动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创新驱动功能体现在通过创新激发需求进而促进有效供给,通过改革创新把握土地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时序要求,实行规划和管理创新,促进合理用地、人口资源疏解、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提升,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目标。

(1)具有前瞻性的未来型战略目标。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侧重于对未来土地利用的引导,其本质是前瞻性的未来型规划。必然要立意于未来才能体现规划的价值和主导地位。改革目标和规划蓝图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动态调整,逐步实现最终的宏观规划目标。

(2)具有弹性的开放型战略目标。土地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开放型的战略,必须从区域性的宏观战略视角统筹考虑系统内外的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交换和变化规律,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做出科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动态指导性。

(3)具有导向性的资源兼资产型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地域目标不尽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兼顾土地作为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土地作为资产的社会经济属性,要统筹考虑土地的“资源型”兼“资产型”特点,合理地配置好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4)具有市场性的调控型战略目标。市场调配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但市场存在一定盲目性,在经济下行压力过大时,通过增加有效土地供给、刺激土地需求以适当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反之则减少土地供给量抑制土地需求以调整经济发展步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动态要求引导用地需求预期。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任务。

(1)向可持续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是土地宏观调控需要考虑的内容,应做到土地资源配置方向应与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质量应与济可行性、生产稳定性、生态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的综合匹配程度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时序应与土地开发利用的时序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区域应与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一致。

(2)向市场配置资源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干预土地利用的手段,应处理好政府规划与市场的关系,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在土地资源配置中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发挥着调节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作用。

(3)向城l统筹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土地宏观调控是城乡统筹的抓手和平台,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机制。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整合和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潜力,促进土地利用在规划分配过程中不断优化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

(4)向多规融合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多规融合”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目标一致性和协调性的考虑,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必须通过探索跨区域的统一规划与协同管控机制,实现功能联动、产业对接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建立统一、高效、可持续的空间规划体系。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措施。

(1)强化土地规划管控,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生态空间建设力度,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数量、空间和时序要求有机结合,以土地宏观调控为“底盘”,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2)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节约与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一体化治理,进一步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城镇更新工程、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

(3)积极推动城乡统筹,构建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数量、空间与时间关系,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4)释放红利,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调整产业用地政策,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消除土地价格扭曲,探索征地与农转用审批实质性分离的制度设计,优化审批程序,降低土地使用成本,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四、 结论

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市场运行的重要手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模糊,就会使土地宏观调控浮于形式,起不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目的。本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内涵进行了诠释,并从背景、原则、功能、目标、任务以及措施这6个方面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阐述,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

参考文献:

[1] 王兴,杜新波,杨景胜.土地宏观调控的机制框架与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2):57-62.

[2] 严金明.新形势下土地规划转型发展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6,(1):37-42.

[3] 肖金成.实施新发展战略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3,(4):27-29.

[4] 陈建华,薛丽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Z):79-81.

[5] 严金明,刘杰.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2):4-9.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用地规划统筹研究”(项目号:2015016)。

篇9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资源利用;合理配置

《荀子》中提出“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土地作为“衣食之源”、“民用财用之源”的社会属性使之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合理、充分的利用土地并使之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划的重要目标。然而,正如土地流转并非简单的对土地资源经济绩效产生作用,还需要关注其对各类社会目标所产生的对应性影响。如关注财产分配和生产的平衡性、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和生活乐趣等。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资源经济学研究需要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各类现实条件、经济效果、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现代化开发等层面进行战略的设计和构建。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利用

土地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享有社会属性。就其自然属性而言,短时期内土地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人类必须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又导致土地的经济特性成为土地流转运作的追求重点。就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利用范畴而言,农村土地的博大辽阔一方面奠定了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长期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大背景下所出现的粗放式经营,也导致我国土地需求总量与土地供给总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这种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所引发的系列土地经济问题,决定了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得到国家宏观调控、规划、监督和管理。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历史来看,粗放经济和集约利用两种运作模式的单独、混合式应用操作过程,无不揭示着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方式和该历史时代的科学技术、社会条件等密切相关。然而无论使用何种应用模式,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和应用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保障农村土地的开发和应用可达到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这即是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流转两者关系以资源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相对明晰化的界定。

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的前提

1、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趋向性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趋向日渐明显。自从2011年开始,城镇化的推进影响下我国就业人员的76420万人中,农民工的城镇就业人员就达到25278万。如上数据表明城镇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农村土地资源分配等起到了极为明显的影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数量等的不断提升,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为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就需要立足市场规则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外出务工农民放弃的土地实施合法配置,以提升其经济收入和农用地的开发效益。从该角度而言,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基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要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势在必行,而我国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又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2、国家政策及农业硬件配套日渐完善的辅助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农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对应性土地流转试点的开拓性尝试。我国自1996年开始所进行的农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升,农村机械如大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小型拖拉机、机动脱粒机、联合收割机总量的逐步推升与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和各类现入品等的改善,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分配,为农业劳动力的节约,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运用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辅助。在农业硬件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为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运作的经验,在诸如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河南土地交易中心模式、重庆“地票”运作模式等的探索过程中,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转入多元开发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

作为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在物理数量上的有限性及市场流动过程中其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性和稀缺性,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面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质疑。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而言,财富、人口、自然资源分配的相对和谐性,肥力丰富土地的分散性和稀缺之间的矛盾,应该在农村土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合理化调整中进行解决。然而我国在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制约下,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利益体,如农户、村民委员会、基层政权、地方政府等为谋求土地出让金的最大额度,不惜使用违法手段来用地、卖地、征地,并由此导致大量的高产农田、优质土地被用于私人住宅、工业制造和商业开发等,此类现象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及耕地保护的需求被忽视。据《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耕地面积减少40.20万公顷,因农业结构优化、土地整治等增加耕地面积32.18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过度强调土地经济利益及耕地保护意识不足的前提下,导致我国耕地保护能力下降,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形式极为严峻。

2、忽视土地保护要求,农村征地的对抗性矛盾时有发生

事实上,农户借助征地可获得5%-10%的经济补偿,村级集体获得额度在补偿总额中可占25%-30%,各级部门和乡镇政府占60%-70%,此种行为导致各类投机行为的频频发生。尽管土地流转资本化会导致一些农户无法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但是借助各类维权行为,农户的征地补偿额度有可能提升。乡镇政府、村级集体为获取征地中利润额度的最大化,只是一味的鼓励农民出售土地。然而,无论农户的维权行为还是乡镇政府、村级集体的辅助征地行为,也只是从获得利润角度出发,而并非为保护土地资源。同时进行农村土地购买的一些企业为快速获取国家建设用地指标,往往采用不法手段,比如“以租代征”来获取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资源在企业主、城市商人等手中的频繁流动,往往会导致农用地“规模不经济”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目前公布的法令、决定及相关通知和我国在土地流转方面所实施的现有政策,主要以稳固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户土地承包的经营权为核心目标,无法满足土地自然属性保护的要求。

四、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流动资源配置具体措施

1、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大合理利用土地的宣传力度。

土地流转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源自土地流转程序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不具备、运作中利益主客体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就必须从土地流转程序的法制化、规范化角度出发,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并按照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对应性完善,坚决打击农用土地流动过程中的违法用地、卖地、征地行为。在严格执法方面,督管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土地流转审批行为,并要求其强化对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加强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使用制约力度,增强对农民合理进行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及引导力度等。

2、盘活土地经营运作模式,坚持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的融合性。

盘活农村土地经营运作模式需要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流转的合理化运用有效结合起来,如此既能增加农业经营助手、种粮大户等优秀人才的土地使用需求,又能提升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土地收益。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坚持土地保护和流转的融合,不得改变农业土地的用途,抵制农用地的非农化运作思想。即便在非粮食主产区也必须杜绝出现农地非商业利用要求,对于一些符合国家要求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可依据国家基本农田核销条件,以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目标为辅助,在遵从土地资源生态保护规律的基础上,兼顾农田利用和资源保护要求。然而,由于区域土地应用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在土地经营运作模式盘活的要求下,可适当调整具体运作方案,如在保障优质农田优先使用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城镇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资源。

3、立足市场规则坚持人地融合,多角度出发提升配置附加效益。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转移制度,原有的粗放型经营的不合理操作已经引发了土地利用效益的低下及各类环境失衡问题,如生态破坏、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等。然而从土地流转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市场应用价值等方面来看,只有真正实现土地与人的最佳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土地流转质量和土地资源开发的效率。同时,从市场规则角度而言,农村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只有以国内外市场运作规律为配置优化前提,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土地资本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应用为例,在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下,人类必须保证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应用,并满足土地资源开发时所提出环境、人口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新海,龚茂盛.农村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优化整合研究.青海社会科学[J].2014(01).

[2]来君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阳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3]曾超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04).

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优化配置;湖南省;模糊数学

一、引言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基于土地的适宜性、经济性,寻找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之匹配,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而土地利用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和进行土地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不乏一些指标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战略主题下,一些西方学者对土地的持续利用提出了衡量标准。[1]另一些学者则基于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构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区域土地生态适宜性的图件,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供必要的信息。[2,3]一些学者在分析了土地利用评价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从而为解决土地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4]一些国内学者在土地利用评价体系中提出了极限条件法模型。极限条件法是基于系统工程中的“木桶原理”,即质量最终取决于条件最差的因子的质量。[5]根据土地利用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个评价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的各个指标的实际值和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在另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提到了基于熵值法的土地利用评价。[6]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克服了主观性,是对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的良好的修正和补充。在熵值法运用的过程中,对于原始数据的收集要求较高,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数据本身的准确性。

本文综合前人研究的优势,通过arcGIS工具,收集和处理湖南省土地利用方面的相关数据,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具体表征,找出影响土地利用的重大情景要素作为指标因素。从人口、国民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化水平、交通通达度、生态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方面选取若干个指标,分别建立针对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目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分配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构成的湖南省土地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数据来源及土地类型划分

(1)研究数据来源。针对湖南省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数据来源见表1。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表1 研究数据内容以及来源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影像图片数据 1990、2000、2005、2010年份遥感TM影像数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国土规划部门、中科院遥感所

矢量已经栅格数据 湖南省省界、市界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的矢量图层和栅格数据 中国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

统计型数据 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 已经出版的湖南省统计年鉴

实际调研数据 湖南省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 湖南省国土规划部门

的TM(Thematic Mapper)遥感图片和通过TM处理工具得到的土地利用矢量图,由于矢量型数据无法在研究中直接使用,所以该种数据需要通过处理才能使用。通过ArcGIS软件的进一步操作,得到的土地利用的栅格图片;在湖南省当地实际调研得到的数据,包括交通路网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等;各年份统计年鉴数据,包括经济社会数据;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规划文件,包括重大工程项目等的规划,交通规划以及限制性开发政策;相关文献期刊中的数据等。

(2)用地类型划分。在最新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中,将土地类型分为12类,分别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所有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析都是基于这12类用地变化而来的。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农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6类。这6类用地是根据遥感图片解译得到,考虑到湖南省的省域尺度,在大约21.8万平方千米的地域上,有些用地类型如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合并为城镇建设用地,特殊用地面积相对较小,直接忽略,农业用地则包括耕地和农村的住宅用地。

三、湖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的适宜性评价的对象是土地利用的结构,重点是湖南省的城镇建设用地。目标主要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的数量、用地结构布局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的指标因子在土地利用的评价中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需要研究区域内的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斑块的面积,以及影响城镇建设用地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各类指标因子。

土地利用评价的范围很广,根据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应该尽量选择相对指标因子,采用易统计数据,用来反映出宏观省级尺度上的影响力。图1为选取的土地利用评价的指标因子。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科学性的特点,同时大部分指标在统计年鉴上都有体现,所以更易于进行评价因子的量化。

参考各方面的土地利用评价资料,按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和湖南省的实际情况,评价采用的是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每一层又分别选择出能够反映出土地利用主要特征,并且根据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取得指标层的评价指标。

图1

四、湖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

湖南省的国土规划局已经给出了的比较影响,公式1显示的是目标层的判断矩阵。目标层A:

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为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计算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得出,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其一致性指标:

引入一个度量的标准,即所谓随机一致性指标RI,通过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0.1时,基本认为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当CR<0.1时,认为该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获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随机一致性比为:

从结果分析,该层次分析排序的结果比较满意,具有一致性。所以可以认为合理地分配出了权重系数。计算出目标层的特征向量为:

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同样的方法分别处理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准则层B:

对准则层的3个判断矩阵分别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

计算特征向量得:

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为:

特征向量得:

同样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为:

特征向量得:

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为:

至此,得到所有目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系数。假设上一层次共有m个元素,用表示,层次总排序的权重用表示。下一层有n个元素,用表示,权重值用表示,总目标的权重值是B层各个元素的层次总排序权重:

根据上一步骤中计算出的目标层A和准则层B的单层次权重系数,计算出指标层C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系数。总排序权重为:

五、土地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2012年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文件中划分的评价等级水平可以分析出,2010年,湖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处于评价质量水平一级大约占22%,土地资源评价质量水平二级的数量占到全部土地资源的30%,质量水平在三级和四级的比例分别为25%和22%。那么,其中得分较高的土地资源位于的质量水平三级以上的大约占80%。这个数据表明,2010年湖南省的全部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尚可,基本达到国土资源要求的水平。但是,位于四等评价质量水平的土地资源已经占到全部资源的1/5,这说明对于湖南省的整个省域尺度上来说,土地利用的效率远远没有达到最优。根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的效率,运用规划、行政、宏观调控等手段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农村用地方面,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方式,对湖南省的优质耕地进行保护,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保障和改善。对于土地利用类型交错、地形起伏较大造成的土地斑块的分散情况,可以通过改造连接成片,使之更加有利于农村用地的集约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方面,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效果。通过政府的宏观引导,将第二产业项目向专门的开发区集中,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调整城镇周边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化地区在扩大城市建设空间的同时,要增加相应规模的人口,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减少人口规模的同时,要相应减少人口占地的规模。在环“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的同时,在湘南和湘西地区培育发展若干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人口和经济,城市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预留空间,有条件的城市要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居民点。

六、结论

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急剧扩张的时期,土地与生产生活活动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很大的挑战。因此,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空间处理工具对土地利用进行适宜性综合评价,从而为土地规划部门关于土地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矢量和统计数据选取20个指标因子,建立3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值。从结果分析得出,湖南省土地利用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

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土空间演变分析模型研究”(2012BAB11B03-0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70971002)

参考文献:

[1] Hubert N,Van Lier.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8,41(3):79-82.

[2] McHargIL . Design with Nature[J]. Doubleday,Garden City,NY,1969.

[3] D.Bhadra,A.S.P.Brandao.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Land Allocation[J].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1993(201):65.

[4] David GR.DiscussionPaper: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J]. Geoderma,1996(72):165-190.

[5] 吴倩,宋永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现状综述[J].价值工程,2009(7):140-143.

[6] 徐绍涵,朱红梅,周斯黎,曾怡乔.基于熵值法的县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耒阳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1,

9(18):3886-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