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好处

篇1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

结合教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1)主体和主导的关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2)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是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篇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每年假期,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科技扶贫、社会服务、支教、社会走访等活动,了解国情,锻炼素质,增长才干,弥补学校教育不足。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把时代精神和科学技术传递给工人、农民、厂矿企业,达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

应该说,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帮助他们尽快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合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时间过短。由于课业设置方面原因,学期中没有太多可支配时间,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寒暑假进行。由于中国传统习俗,春节讲究团圆,学生寒假期间没有充足时间做其它事,实际造成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时间过于集中,实践安排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实践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熟悉相关行业规程,很多用人单位也不敢把核心工作交给他们,只是派给一些打杂的差事,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东西。

(二)学生对社会实践意义认识不足,存在着应付交差

的心态。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缺乏对社会和前途的独立判断。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带给他们的深远影响和辐射效应,抱有应付学校和交差了事的心态,不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去锻炼学习,更不能体会实践带给他们的真正提高。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时候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实施和后期总结之上,缺乏前期的教育动员,没有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把这项活动重视起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学校和实践单位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随意性比较大。现在各学校一般都是团委主抓社会实践工作。在确定实践单位的过程中需要和地方沟通协调。但是由于团组织都是隶属于各级党委之下,团组织之间缺乏制度保障,遇到问题时缺乏有力的解决办法,从而影响了社会实践的统筹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各学校往往只能利用私下关系进行协调,随意性比较大。

(四)社会实践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影响了实践效果的

达成。很多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缺乏理性分析,没有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践计划,出现文科和理科、农村和城市学生都开展同样活动的情况,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发挥专业优势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实际锻炼效果也大打折扣。

(五)社会实践法律法规不健全,参与单位存在后顾之忧。目前关于社会实践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社会实践中如果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意外情况,学校和实践单位都缺乏处理相关事宜的法律依据,各方都存在很大思想顾虑。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学生无法和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保障合同,遇到问题无法保障切身利益。实践单位怕承担责任,也对实践学生抱有抵触心理。

改进的意见

社会层面

党政部门充分重视,成立教育主导,相关部门参与

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是一个牵涉多个部门的复杂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责任,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须齐抓共管,立体整合。在中国的体制下,没有党政部门的统筹协调,单靠学校或教育部门推进,会碰到很多阻力,往往导致工作停滞于表面,组织者最后只能草草了事,大大地阻碍了实践效果的达成。

增加实践时间,保证实践效果。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大部分时间限制在课堂,实践时间短暂,效果难于达成。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就此展开调研,适当延长假期时间,让学生多和社会接触,把课堂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实践有法可依,顺

利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是目前社会实践遇到的重要阻碍。学生没有办法和用人单位签订规范合同,如果遇到法律纠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在这方面,有些地区已经先行试点,比如2004年4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社会实践中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在法律保护下健康开展,全国其它地区也应该结合本地特点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

加强宣传,提高实践单位接受大学生的积极性。各部

门要加大对实践单位的宣传力度,引导他们认识接受学生参加实践对于企业的综合营销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说:“采取实习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被聘员工的素质,实际降低了公司的用人成本。”由于中国的教育现状,高分和名校都不是很能靠得住,而招聘过程往往时间较短,很难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通过让学生参加实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办法,实际上降低了选拔人才的成本。同时要让用人单位看到,年轻人的加入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动力。比如,当年宝马公司的无级变速箱就是由实习生发明的。其次,接纳实践学生,还有用人成本低廉和增加企业知名度等好处,通过这些有效的宣传,逐步打消用人单位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中来。

学校层面

认清自身特点,增加制定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学

校要做好充分调研,从本校学生的专业、生源和实际能力出发,制定既有利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特长,又对实践单位有切实帮助的实践主题。比如,文科学生可以多组织他们到文化单位担任讲解员或档案整理等工作,理科生则要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到工厂企业一线实习,使他们能够把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方式。

加强前期教育和资源整合。社会实践效果差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学生从思想上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人到心不到,敷衍了事。教育工作具有自身规律,工作对象是思想活跃的青年人,要和他们从心里达成共识,调动主观能动性。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进入正式工作前的实战培训。学校要在社会实践之前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为后期的社会实践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学校也要充分预期到实践过程中的物质需要,争取在实践之前就统一筹备,发放给各实践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院校 医

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68-0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训练和检验其临床基本技能,也能够解决当前医学教学中的一些矛盾,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社会实践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真正有意义、有效果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良好平台,能够有力地推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很好地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没有将社会实践内容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相结合,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学习缺乏有效联系

第一,不能有效地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该活动未能与医学专业学习有效联系。如志愿者到老人康乐园、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开展打扫卫生、陪伴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等活动,到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到社区开展挂职活动等,这些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不同程度地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受到了教育,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将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渗透到活动中,没能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

第二,不能将医学生的社会调查与专业学习相互融合。以往很多社会调查,大部分通过参观、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进行,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但调查内容很少涉及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就容易造成社会实践调研环节与医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而医学生的社会调查与专业学习脱节,就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刚开始时兴趣盎然,几天后便感到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改善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笔者所在学校的新生入学调查中,关于“您想通过哪种途径培养您的实践能力”的问题,75.7%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见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活动。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则更能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开展关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合、新医改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时,或者在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规划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军史馆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医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其学习动力,使其树立奉献社会的理想。

第二,发挥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众多,笔者所在学校的团委统计数据显示,60%以上的学生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医学生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是医学知识技能的延伸运用,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提升能力的实战训练,能够让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引导医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开展敬老、帮困、助残服务,到公共场所义务讲解医学常识,义诊和禁毒防艾宣传等。这些活动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医学生投身到社区和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社会融为一体,在为老百姓服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民生和社会的了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激发热爱广大群众的高尚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大地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结合起来

第一,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青年志愿者活动本身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非常有价值的实践过程,可以让医学生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被社会和人民需要的自豪感,让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得到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向相关专业、行业渗透,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让医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充分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与医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六一儿童节、“世界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医学生到敬老院、农村、社区、儿童福利院开展健康咨询、口腔健康检查、禁毒防艾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奉献精神。二是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挂职锻炼,让青年志愿者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为老百姓服务。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团组织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挂职锻炼时应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开展禁毒防艾、卫生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医学专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医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和才干,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假期医学见习活动。每年暑假以集中或分散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系、部组织医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一系列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诊、禁毒防艾宣传、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带有浓郁医学特色的文艺表演和调研等活动。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以下效果:为村民和儿童开展健康体检,使医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健康体检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让学生观察专业课教师为村民诊断及在教师指导下为村民量血压等,加深学生对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认识,并提高其操作能力,为其今后临床实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教师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村民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医德医风教育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求学生在寒暑假到家乡医疗机构如卫生院、诊所、药店等开展为期两周以上的见习活动,使他们在为病人和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才干。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书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实践中的得与失。学生回校后,学校及时组织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第三,将医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为了便于经常性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将专业实践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即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常规教学环节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并规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操作中,可结合医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事实践教学;契约化运作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整合社会和校园等各方面资源,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沟通、协调,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医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实践保障。同时,制定关于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安排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完善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各项制度。这样既可以克服医学生社会实践的随意性和间断性,又可以解决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规范性不强的问题,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并存的模式下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快速的时期,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急需能力强、素质好的医疗卫生人才,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改善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以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袅,孙靖靖.浅谈医学生医德信念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

[2]葛茂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医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3]姜保志.创造自我,奉献人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谷松岭.医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2)

篇4

    (一)专业定位不准。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不能准确定位,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知识为主,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能和市场就业需要相联系,导致毕业生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上,如中外文学、古代汉语等,而对符合时下潮流并且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如公关礼仪、现代办公技术、网络编辑学等则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虽然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好处,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方向的选择则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教学方式滞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学科建设当中,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由于学科内容的原因,课堂上很难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味的理论灌输使课堂变得沉闷乏味,造成教师积极授课,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很大的约束。

    (四)评价标准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党员录取、优秀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都是依据学习成绩,而对于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就业导向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教学方法的措施

    学生就业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的就业方向,为学生就业指明方向,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力争使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专业在新形势下发挥新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新的活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行。

    (一)鼓励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就业有导向作用,可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中,以讲座、宣讲等形式丰富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使他们的就业能力更专业化、系统化,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指正,帮助学生把自身个性特点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和误区,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范畴,从就业和创业两方面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丰富理论内容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课堂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使他们的个性和潜质都能得到挖掘和展现。

篇5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

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

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无聊”一族 :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2.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调查结果分析:

篇6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社会实践的教学,应当运用不受课时限制进行传帮带教授的方法。直接参与是学生与传媒单位联系,在传媒单位工作进行的实践活动;间接参与是指学生不定期地在传媒单位进行现场了解和观摩,或进行一些活动的参与;个人创作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选择的创作。

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传授,对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活动都会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必须把个别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将个别辅导出现的问题,在集中辅导中举一反三,让亲历创作的同学自己谈体会,教师做解答,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集中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的理想状态,是到相关单位进行长期的,固定的实习。按照影视传媒单位所需进行实践教学,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的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既可以减少影视传媒单位的负担又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创作完成后,再撰写论文,利用创作过程中的积累和体会,理论结合实际,取到一个好的效果。不提倡集体创作。集体创作不能体现个人的真实水平和综合能力,再说,电视创作在电视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编导合一是电视创作的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原则和指导思想,社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如下:实践种类:直接创作实践;间接创作实践;个人创作实践。介入传媒单位工作,在传媒单位工作常态中实践;跟随影视剧组进行创作实践;直接进入社会挖掘生活,进行个人创作实践;寻求专家指导,获取创作经验;进入其他高校再学习,在学习中取长补短。

必须提交相应的DV作品,DV创作分三个阶段进行。构思阶段:要求创作同学先采访,然后在集中辅导课上给所有同学“讲故事”,遵循“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的原则,自己不感动,大家不感动,DV创作就不进行。DV创作阶段:在DV创作中定期检查素材,不能形成电视语言的画面,要重新补拍。DV创作编辑阶段:要检查画面构图的合理性、时空结构的合理性、画面色调的统一性,画面语言的完整性。最后以作品为背景撰写论文。

实践活动成绩从四个角度考评,从拍摄画面;画面编辑;全片时空效果;从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故事性在全片中的体现程度去考评。符合要求者为及格,获得4个学分。目前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环节集中体现在“一案一例教学方式”,即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内容进行分别指导,但这种指导一定是在全体同学都在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提高同学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的分辨能力,了解处理不同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篇7

一、练就一套专业技能,以扎实的技术立足社会

一是调整、优化专业发展方向。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入手,学院秉持“立足信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针,根据自身实际,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紧贴行业企业需求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截至目前,学院新增了航空服务、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生化制药技术等8个专业方向,专业总数达到44个。学院的专业发展紧跟地方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紧随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学院坚持“三进三出”和“五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实践活动的规范性、持续性出发,力争每个专业要有几个与行业、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学院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30多个,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人民医院、信阳市中心医院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多个。学院注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本着社会与学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的原则,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确保基地作用持续发挥。近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办学声誉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被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培育两项基本素养,以全优的形象展示自我

一是明确办学理念,强化人文关怀。学院秉承“厚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结合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现在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上,加强办学思想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创造性地汲取符合时代特色的养分,依此促进科学教育的人文化,使学生不仅掌握科学本身,而且还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怎样合理地运用科学造福人类。

二是改革教育体制,优化课程设置。学院积极探索和建立集素质培养、技能训练、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艺术装潢设计专业和护理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2个专业成为省级教改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学前教育4个专业成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新设置、调整、整合的课程,学院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幅度改革,突出“科学性”和“人文性”。此外,学院还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公共选修课将人文精神渗透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是营造育人环境,提倡实践精神。学院努力完善各种实验设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科技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真正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纳入素质教育和学院的整体规划中。学院还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审美,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曾多次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生联合会评为河南省“三下乡”和“四个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两项基本素养的培育,对学院毕业生出国深造和就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至今已有上百人出国就业,他们品学兼优,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树立国人形象增光添彩。

三、提升三种职业精神,以卓越的操守赢得认可

一是重视素质培养,提升爱岗敬业精神。对入校后的新生,针对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让学生明白爱岗敬业是从业者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是从业者事业成功的关键。学院时常组织优秀毕业生代表为新生作报告,利用学校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专业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本专业的热爱,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切身体会爱岗敬业精神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拥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把理论和技能结合起来、把规范和要求体现出来,做到人和工作合二为一、技能和情感合二为一、个人和集体合二为一。学院先后为新县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信阳鸡公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旅游企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50多名。

篇8

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教育部改革,以全新的办学机制、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9月,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共287所,广东省占17所。在学科设置方面,该类学校主要以学生择业和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普遍开设外语类、计算机类、经贸与财会类、工商管理类等热门学科,在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中有8所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各院校在开设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同时,也组织开设了实验课和相关实践环节。

一、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验课较少,实验室相对缺乏

从实验课的开设情况方面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课为电子政务、公务员写作、社会调查与研究等课程,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集中体现为课堂讲解,注重对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从实验室建设情况来看,目前广东省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独立学院中,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建立了行政管理专业独立的实验室,大多数学校将计算机实验室取代了专业实验室。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该实验室的使用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等课堂教学上,为方便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这些模拟实验室在课后开放较少,以致学生课后无法对这些设备和软件进行使用。

(二)校内实践少,专业实习效果欠佳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践主要来源于通过参加团学组织和社团活动,积累管理经验,其他实践机会则相对较少,学生校内专业实习效果欠佳。通常学校将学生安排到各行政部门进行实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班,实习时间不集中,且用人部门很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培训,常常安排实习学生做一些打扫卫生、收发文件等琐碎事务,因此实习效果不理想。

(三)校外实践缺乏专业指导

大部分学生选择校外兼职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但据调查,学生兼职主要还是以赚外快为主,很少有人考虑兼职的行业是否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关。多数学生选择在快餐店、快递公司、通讯公司兼职;而从事的岗位也多为服务员、派单员、营业员等。也有部分同学选择做义工,重在体验生活,丰富自身经历。学生在选择校外实习或兼职的过程中,基本很少考虑自身所学专业,更加缺乏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实践教学的意识较模糊

目前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其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仍然主要停留在原来的理论教学模式上。虽然基本所有专业都有实验课的开设,但总体而言专业实践课程都相对较少。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而言,仅仅开设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等实践课程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有人将实验课与实践教学混为一谈,忽视实践教学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人认为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理工科技术类专业,认为文科专业,尤其是行政管理专业采取实践教学是没有必要的,这明显忽略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

(二)校内实习针对性不强,实践效果不明显

行政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主要是将学生安排在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协助相关老师完成各项事务。通常而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相关部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因课程的安排问题,实习生很难集中时间进行实习,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实习者很难受到一些列的相关培训,也难以被相关委以重任,而更多的是协助处理相关琐碎事务。这一方面降低学生对校内实习的兴趣,还可能对自身专业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学生的实习效果,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三)校外实践缺乏指导,实践基地形同虚设

为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般独立院校都会积极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学生校外实践形式和实践单位一般都是自己找,缺乏统一的安排和指导。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扩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范围,但其局限在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相对较低。

此外,许多独立学院也开始着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在基地建设之初,的确能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实习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经费的支撑,也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基地培训出一批实习生又不能为自己所用,长此以往必然加重基地负担,导致其缩减实习生数量,甚至不愿再招实习生。实践基地形同虚设。

三、广东省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整改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办院校还是独立学院,都应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有机结合、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应该相互补充和完善,并被同等的对待。

行政管理专业是个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专业,如何在原有实验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理论层次,这才是实践教学真正要达到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之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政府机关事务实习、社会调查实习、电子政务实习,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二)广泛开展校内实习,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而言,其本身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而在校内其实有很多部门都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例如团委、图书馆、后勤等部门。可以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教研室,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分批输送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同时,利用教研室师资力量,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升华理论基础。

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各专业特色,通过模拟经济社会环境、各行业运行环境,创建跨专业校内综合实训平台,让各专业学生分别模拟各行业员工,推动平台有序运作。如此将专业理论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机制

篇9

1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性教学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强调“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产学研结合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具体要求。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在产学研结合这一环节上都做得相当成功,我国在这方面也在逐步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企业不断增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的不断丰富,但农业的经营思想和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农林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加强科研和教育的双向交流。开办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尽量加强教学与生产实际、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使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农业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现状及缺陷。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目的。

2007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本科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是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加大专业硬件投入,要求担任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师积极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加强与有关企业联系及合作,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培养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2通过社会实践和科研学术活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实践性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科研实践、情景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5个阶段。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学术活动能将不同阶段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性研究。

2.1教学活动组织环节

(1)学生自由组成4~5人的团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自由选题,并撰写申请书。申请书按照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格式,分为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创新性和经费预算。由于具有社会实践的功能,申请书中增加了技术可行性和风险性分析这部分内容。

(2)申请书以作业形式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申请书的情况审批后,组织相关学生团队进行讨论。好的项目争取和相关企业、村委会等部门取得联系,然后进行类似实习的方式推进该研究活动。

(3)各团队针对申请书研究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并在期末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答辩。答辩过程中其他学生每人至少提一个问题,从而达到双向互动的目的。

2.2教学活动效果分析

从这几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此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领导力均有很大好处。专业与社会实践是一项重要的模拟实践活动,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加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目前由于条件所限,实践性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这就导致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出现。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性教学应当与相关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东北农业大学的经验,即“班村共建”的措施。东北农业大学最初是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推广到全校百余个班级,成为该校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载体。

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1通过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当前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方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1)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重视概率论与统计等基础课的开设,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财务及统计软件,熟练分析各种规律,迅速生成报表,并撰写报告。(2)增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各种创业模拟活动,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3)增强学生全球化观念。专门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既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还能培养学生全球化观念,把自己放在全球农业经济中来思考和观察问题,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10

1 生源质量下降是高职辅导员成为多面手的迫切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学校是完成教学管理与服务育人的重要机构,努力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育人水平、道德引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是当代高职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生源不断增加,每个辅导员管理着200多名学生,并且辅导员大部分是80后的年轻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与预期有落差又是客观现实,因此辅导员面临极大挑战,使高职院校辅导员成为各类学生良师益友的多面手是形势所迫和客观要求。

1.1 高职学校学生生源质量的现状

高职院校是在本世纪初初步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经过专家评估、教学改革,但由于教学投入资金不足,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岗位需要,社会认可度较低。

第一,生源萎缩,报到率低是很多学校的痼疾。据统计,一大部分的高职学校新生一次性的报到率不到2/3,内陆城市很多高职院校这一现象尤其突出,补录也不能完成,招生任务学校走入恶性循环。

第二,录取分数较低,生源质量下降。我国高职院校的录取层次靠后,导致考生分数较低,生源质量差。因此国家批准了相关院校可以单独招生,这些学生除了成绩差以外,的确存在很多不足,给教学管理与服务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第三,调换专业与退学数量增加。由于专业生源不足,个别专业招生不满,还有个别专业生源过剩的现象。学生若是不被自己所报的第一专业录取,到校后从众心理要求转专业的现象极为常见,学校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这些学生就会选择退学,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

第四,招考分离,学校面临的是生死存亡。2017年以后,高职院校全面实行单独招生,与国家高考录取彻底分离。那时候学生群体与现在比会出现更大的质量下降,如果不潜心研究教学改革,若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才,学校会出现剧烈的恶性循环,最后关门停业。

1.2 生源质量下降的后续影响

首先,生源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其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录取参差不齐,课堂秩序紊乱、旷课迟到、夜不归宿、酗酒滋事等现象频繁出现。对于一线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第三,就业质量与社会声誉下降。社会企业招聘需要的是人才,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是人才会高薪养你;不是人才,卷铺盖走人。如果学校不下真功夫、不下大力气,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才,学校的社会声誉下降是绕不过去的。

1.3 提高学生素质对辅导员成为多面手成为迫切要求

辅导员,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埋怨只能让时间流逝,埋怨只能让事业荒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因此辅导员应当补充正能量,增长才干,应对好各类学生才是根本。

2 实践育人实施是高职辅导员成为多面手的必备素质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长才干,只有辅导员带头或者与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进行良好的指导,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实践育人的多面手。

2.1 辅导员要广交朋友。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结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接受锻炼。为此辅导员要广交各界朋友,才能实现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多条渠道。

2.2 辅导员要全方位考核学生实践成果。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了多少难题,转化成为多少成果,是否得到了所在地的认同等因素作为考核手段,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力。为此辅导员要建立评价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机制。

2.3 把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有机结合。辅导员在社会实践中要参与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整个社会实践的过程,尤其是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岗位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乐于为民服务,树立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为此,辅导员不论自己所学是何种专业,必须熟悉学生的专业知识。

3 高站位、入基层是培养辅导员成为多面手的途径

3.1 辅导员用心做好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习伙伴

辅导员不讲专业课,没有专业老师的天然威信,但是良好的服务,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恰恰比其他老师得天独厚,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学习,修炼自己,完善自己。

第一,揣摩学生心理,因势利导。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面对新的环境带来的问题,学生更是倾向于从他们同一代人那里寻找生活的经验,因为这些经验来得更真切,更有效。因此,辅导员要经常性的与班团干部了解学生动态,把正确的导向通过学生身边的人去灌输影响。

第二,加强与专业老师的沟通。辅导员要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注重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也会发现辅导员的良苦用心和刻意追求,觉得你是他学习的伴侣,切忌墨守成规,而使他们产生叛逆情绪,最终远离抛弃辅导员。

第三,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辅导员必须建立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多年积累的人脉和招聘企业库,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的新人才质量观。

3.2 辅导员真心成为大学生的工作帮手和人生导师

第一,组建战斗力与凝聚力强大的学生干部队伍。辅导员要通过查档案、善观察建立各种学生组织,把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当作锻炼提升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平台,当作施展特长促进成才的舞台,给予热情支持和极大关注。

第二,直接问题不纠缠、原则问题不放过,让学生在工作中锻炼提高。学生干部确定之后,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授方法,传规范,重点作反复培训,做竞技场上的裁判和评分员,做场外指导,让学生在一次次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磨砺,在实践中塑造自己,培养自己。

第三,让更多的学生锻炼提高,使多数人得到锻炼。学生干部实行一人一职,不搞兼职,一方面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岗位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学习,一年级担任所在班的班干部和系级干事得到锻炼,优秀者推选担任系级学生干部职务,系级学生干部优秀者推选担任校级学生干部职务。

3.3 辅导员体贴关心学生做好大学生的生活益友

第一,以兄弟姐妹的情怀热爱学生。首先,辅导员使学生感受到亲情和友爱,形成一种新的归属。其次,辅导员要与家长良好沟通,共同促进孩子成长,以增强高校教育的效果。再次,辅导员要像家长兄弟姐妹一样,设身处地的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岗敬业。辅导员要以默默奉献、忘我牺牲精神感染学生,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团结互助,锐意进取,支持、鼓励大学生创造自己的新生活,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