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和数字资产的关系

篇1

数字银行的最初形态是直销银行。直销银行不依赖于传统零售银行的物理网点和柜台渠道,主要通过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为客户远程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直销银行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较强的独立性,超越了电子银行的渠道范畴,成为单独的业务运营主体,实现了零售银行从网点分销到线上直销的渠道变革。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直销银行比传统零售银行的产品更简单,服务更便捷,价格更优惠,因此有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直销银行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银行,数字银行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再造银行业的运营体系,从根本上实现商业银行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的转型。目前,数字银行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经营环境、金融功能、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还没有成熟或定型,和理想的数字银行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根据金融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数字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数字银行的经营环境

数字银行是在新经济和新金融环境下运营的新型银行。新经济条件下,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个人数据成为生产资料,数据资产在资产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新经济催生新金融为之服务,综合交易账户和法定数字货币是新金融最终形成的主要标志。

个人数据驱动的“新经济”正式确立

“新经济”理论在美国诞生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质疑和批判。在当今的在线社会,由于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便利性大幅提高,互联网在全球大规模使用并普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留下了大数据沉淀,自然沉淀的数据成为生产资料。以公共服务的形式在云端对大数据进行计算,数据变得有价值、可利用。有了互联网这项基础设施,数据这项生产资料,计算这项公共服务,“新经济”才名副其实地得以确立。

“新经济”在数理环境下运行,依托于网络平台及其账户体系,边际交易成本趋近于零,交易效率有超过生产效率的趋势。相应地,经济活动的中心逐渐从生产转向交易,经济主体也从生产主体(企业)转向交易主体(个人或家庭)。“新经济”是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济形态,在微观上则表现为数据驱动的企业业务流程。比如,阿里、腾讯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便是以平台上沉淀下来的个人数据为核心,开展相应的电商、社交网络、搜索以及衍生场景金融服务。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个人数据――一种新资产的崛起》报告,将个人数据作为“最新的经济资源”,列为“新的资产类别”。专利、文艺品等人类高智力成果都已实现资产化,在新经济时代,个人大数据等低智力成果也会实现资产化。包括个人数据在内的数据资产规模呈指数级膨胀,在资产结构中逐步超越了权益性资产和实体性资产,资源稀缺性在新经济中将不再是中心议题。

账户与货币革命推动形成新金融

新经济必然有新金融为之服务,金融根植于货币,新的账户和货币形态是新金融的标志。新经济时代,网络账户是用户连接互联网的通行证,是包含用户信息价值和货币价值等个人数据的综合载体。网络账户集成了用户货币资产和金融资产,不仅能够集成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还能提供内生于网络交易的一站式集成金融服务,成为用户货币活动的大本营。中国的网络账户服务于网络交易,并衍生出支付结算和理财等金融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交易的支付结算主要由信用卡承担,并未衍生出大规模的银行账户之外的网络支付账户。目前,我国的银行账户依托于银行柜台开立,没有网络交易的基因或场景。银行账户与网络支付账户一样,都有向综合交易账户发展的趋势。

账户与货币具有天然的联系,账户革命必然伴随着货币革命。货币形态由纸币演化到电子货币之后,不同层次的货币实现了快速、低成本相互转化,现金、活期存款等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幅减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姆斯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各种类型的资产都将有可能用来结账,成为货币。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金融产品(或投资品)逐渐具有类似传统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即金融产品货币化。比如,在中国引发互联网金融热潮的余额宝等“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实际上就是基金货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支付和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分布式记账技术解决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实现了价值的点对点传输,进一步弱化了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强化了其价值尺度职能。数字货币是新经济中的账户货币,未来的数字货币就是一种价值符号、一个精密的记账系统。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将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数字货币后,提供货币流通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

数字银行的金融功能

现代金融功能理论认为,金融系统具有六项基本功能,即资源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提供价格信息,以及储备资源和所有权分割,创造激励机制。数字银行不仅发挥信用中介功能,还将以市场信用和信息中介功能为主,朝综合化方向发展。

从信用中介到信息中介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商业银行凭借长期积累的信用优势、信息优势和资产转换能力,承担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风险管理和货币创造等金融中介功能。其中,信用中介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这是因为银行经营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了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大幅提升了交易的可能性。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新经济确立后,数字技术削弱了银行信用中介职能赖以生存的基础,拥有丰富账户数据的网络平台已经在一些领域替代了这一职能。银行的存款资金被大量分流,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而这些冲击的实质是信息和数据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逐步弱化,而信息中介职能逐步强化。商业银行要巩固和发展中介功能,需要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升级。最终的理想状态是,数字银行提供交易撮合和风险管理等信息服务,不再需要资本来充当风险缓冲,从而,基于信用中介的利差收入下降,基于信息中介的服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在数字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由信用中介转型为信息中介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主要依靠电子渠道和自助渠道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直销银行。直销银行是数字银行的初期形态,银行的资金端实现了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更加安全便捷地满足了长尾客户长期被压抑的投资需求。第二阶段,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基于数据获取资产的数字银行产生了,银行的资产端实现了移动化、数字化转型,为客户提供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嵌入式场景金融服务,融资的成本降低了,流程简化了,风险透明了,如中国的微众银行、美国的Simple定位为平台中介,连接借贷双方,提供风险管理和贷款管理服务,就是信息中介的雏形。第三阶段,当远程开户得以实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法定数字货币在全社会普遍推广,社会征信体系发展完善,数字银行也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这时,银行将突破信用中介模式下风险偏好、资本约束和运营模式等约束,主要作为信息中介连接资金端和资产端,双方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直接借贷和收益权转让两种模式。数字银行将通过融合了各类金融账户和生活场景账户的统一综合账户,为客户提供资源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财富管理)和价格信息。

从银行信用到市场信用

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市场信用相继出现,至今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银行信用通过存贷款机制延伸出货币创造功能,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几乎成为唯一的信用机制。新金融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突破了银行信用,展现了市场信用的巨大魅力。这是因为,互联网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拓展了交易可能性边界,改变了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本身就可以定义为“金融市场”,并趋向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中介或市场情形。所以,新金融是资本市场对银行信用“脱媒”以来的第二次“脱媒”,第一次脱媒主要在传统银行的资源配置即融资功能方面,第二次脱媒则在支付结算、风险管理和价格信息提供职能方面。数字银行作为新金融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承担了中介和市场职能。一方面,突破了传统银行信用对财务报表的依赖,侧重于观测和计算在线交易行为数据,更加依赖于数据驱动的“市场”信用。另一方面,数字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等传统影子银行模式开展货币转移型信用活动,通过交易资产、同业资产、投资资产等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影子”模式开展货币创造型信用活动,这些在本质上都是市场信用。数字银行的市场信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客户提供个人数据资产(含数字货币)和债权类资产交易,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价格信息。一是个人数据资产交易。如前所述,新经济的资产结构中,数据资产将超越权益性资产。当前,个人数据产权不清,谁采集谁拥有,数据管理分散、混乱,数据开放、流通困难。个人数据资产与货币资产都是个人财产,当法律明确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后,底忠行便能解决交易规则和定价等问题,通过建立个人大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系统,提供数据确权、汇聚、管理、交易与增值服务。二是债权类资产交易。在我国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公司和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将发挥直接融资工具的作用,直接向企业和居民销售。数字银行的发展方向则是进行债券的发行销售、信息披露、市场询价和债券交易等。同时,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以外的场外债权资本市场,大量信用评级在2A以下的企业有融资需求,数字银行将承担这类非标准债权资产及其证券化工具(含理财业务)的发行、交易和流转,成为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三是提供价格信息。这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功能,展现了信息中介和市场信用的交易中介职能。数字银行提供资金价格和资产价格,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最优的基于完全竞争的竞价机制。这种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了传统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约束问题,丰富和完善了传统金融的“价格信息提供”功能。

结语

数字银行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新经济而兴起,是直销银行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实现了零售银行从网点分销到线上直销的渠道变革,而且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再造银行业的运营体系。新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从企业这个生产主体转向个人或家庭这个交易主体,个人数据实现资产化,数据资产超越权益性资产,在资产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数据成为生产资料。当前,承载个人大数据的网络综合交易账户逐渐孕育成熟,当法定数字货币在全社会普遍发行、推广的时候,新金融格局便最终成型。

数字银行是在新经济、新金融环境下运营的新型银行形态,将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从银行信用向市场信用发展。一方面,数字银行将承担信息中介功能,主要提供交易撮合和风险管理等信息服务,基于信息中介的服务收入将贡献大部分利润。向信息中介转型将经历三个阶段,包括资金端线上化的直销银行阶段、资产端线上化的数字银行初期以及完全成为信用中介的数字银行成熟期。另一方面,数字银行将发挥市场信用功能,依赖于互联网上沉淀的个人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并通过资产证券化、同业和投资资产等模式开展市场信用活动,为客户提供个人数据资产和债权类资产交易,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价格信息。

篇2

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加快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及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广播影视数字化政策的要求。

2. 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将带动国内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将真正形成以数字电视应用为龙头的新的文化娱乐消费热点,带动我国数字电视元器件、机顶盒、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电视应用软件、数字电视内容供应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构筑新型的数字电视价值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机构预测,随着我国广电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将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2. 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是新时期加快自身发展、安全播出的要求

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使数字电视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电视的革命性浪潮正席卷而来,数字电视最终取代模拟电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几年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了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时间表,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电视用户增长迅速,数字电视新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05年,全球数字电视观众将达6.25亿,数字电视市场将达1000亿美元,电视服务费、视频游戏、以数字电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的年收入将达600亿美元,电视商务的年收入将达到450亿美元。

传统电信业经过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后持续高速发展,并不断开辟宽带、短信、彩信、移动接入等新业务,网络融合的速度加快。

我国几亿台电视机和近1亿有线电视用户还只接收公共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的服务格局基本没有变化,与电信业不断开拓新业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积极采用数字电视技术,逐步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不仅仅是广电系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加扰技术,对于安全播出、安全传输,防止非法信号入侵,维持社会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

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是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城市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大力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广、普及数字电视应用,不但可以向市民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的节目服务,还可以提供信息资讯、数据服务等现代信息业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投资环境,营造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和文化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创造国际化的人文环境,提高国际影响力。

二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主要任务

在有线电视网络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战略,涉及到网络、技术平台、业务形态、平移策略、运营支撑体系等方面。

1. HFC网络升级、改造

有线电视网络是网络运营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来临的时候,网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现在,国内网络运营商建设的HFC网络,其传输带宽大部分为550、750、860MHz三种,传输的模拟电视节目数约在30~50套之间。按照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规范,其上/下行频点分割为65MHz,除去过渡带和预留的调频广播频段,实际下行传输带宽应从110MHz(Z-1)开始,如果考虑到个别干扰严重的增补频道、Cable Modem宽带接入占用的频道、无线开路电视传播干扰(同频干扰)的频道不能使用,网络实际有效可用带宽将进一步减少。

另外,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时,考虑到资金、人力、物力、时效等因素,可行的办法是以HFC网络的光节点和住宅小区为单位分阶段进行,如果HFC网络未改造,每个光节点的用户规模较大,“模转数”割接时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用户的群情反映可能会影响数字化的顺利进行。

因此,从平移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平移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网络改造,把HFC网络升级为支持数字化业务的网络。

2. 构建数字电视服务平台

按照总局建设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要求,网络运营商需按照广电行业标准,国家、国际标准以及总局八项行业暂行技术要求等技术规范,建立数字电视服务平台,面向市场,开展接入服务。

服务平台是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平台,是获取业务收益的技术基础,通常由有线数字电视总前端、分前端以及连接总前端和分前端的传输链路、系统管理和监控、运营支持系统等部分组成。总前端预留接口连接国家数字电视传输平台,接收来自国家(省)级节目平台的数字电视信号,用户管理系统提供通用网络接口,与上级监管平台连接。

服务平台应依据先进性、标准化与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可扩展性设计和建设,既支持数字音视频业务,又支持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适应用户个性化服务的要求。

根据网络运营商所辖网络的用户规模、用户增长预测或城乡电视机拥有量等因素选择条件接收系统(CAS)和用户管理系统(SMS)的实际服务容量,避免因CAS和SMS的软/硬件能力不足影响平移或重复投资。

3. 建立可运营、管理的业务形态

平移的目标是实现有线网络数字化,这就意味着需逐渐终止模拟电视传送业务,把现行传送的模拟电视节目转移到数字电视服务平台,继续保持原模拟电视的业务形态不变,这也是平移后的基本业务形态。基本的业务只是基本数字音视频业务,体现电视的公益性,其实也是网络运营商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体现。该业务不能按照市场的规则和运营商的意愿实施相应的市场策略,但可管理、可单独打包、加扰控制、申请服务价格等。

除了体现电视公益性的基本业务之外,应根据发展阶段,逐步建立可运营、可管理的其他业务形态,如分门别类的付费电视节目(包)、付费音频节目(包)。体现数字化时代的其他业务如电子节目指南(EPG)、准视频点播(NVOD)、增强型电视、多媒体杂志、天气、证券、教育、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综合信息业务将作为下一步发展方向,也作为新的亮点以其个性化的服务价值带动音视频业务的消费,在业务逐步成熟后将分离为独立收费的新业务产品。

数字电视的普及,为付费电视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大量的潜在客户群。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业务形态,有利于运营商获取增值的业务收益,也是数字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基于数字电视平台的广告系统,把数字电视作为一个承载媒体,定时、定点广告。这是另一类有意义的业务形态。

4. 制定整体平移策略

在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数字化传输、停止模拟信号传输

后,要给用户继续提供服务,机顶盒是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同HFC网络的其他网络部件一样,机顶盒是网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制定平移策略时,关键是机顶盒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何种渠道投放到用户家庭,以及以什么方式、多长时间回收机顶盒等设备的投资。通常有几种方式:

(1)免费安装方式。该方式由运营商集中采购,免费为每个用户安装1台机顶盒,通过权限控制和业务管理维持原有的节目数量和内容不变,网络维护费暂时不变,通过按机收费杜绝模拟时代的盗看现象,开展付费电视业务获取增值收益。用户需要的第二台机顶盒需自行购买。

(2)增加网络维护费方式。该方式类似第一种方式,也是免费为用户安装,但节目内容和数量适当增加,网络维护费适当增加,以新增的网络维护费和付费电视业务获取增值收益。

(3)融资平移方式。通过银行买方信贷或第三方投资等方式融资购买机顶盒,或机顶盒厂家出资提供机顶盒,免费向用户安装,节目内容和数量适当增加,网络维护费适当增加,以新增的网络维护费和付费电视业务获取增值收益。获取的增值收益逐月或逐年返还投资方。

(4)设备押金方式。该方式由运营商集中采购机顶盒为用户安装,资产归运营商所有,通过权限控制和业务管理维持原有的节目数量和内容不变,网络维护费暂时不变,用户通过设备押金领用机顶盒,运营商通过设备使用费和付费电视业务获取增值收益。

(5)预交收视费方式。该方式以付费电视频道为基础,用户预交2~3年的收视费后,免费为用户安装机顶盒,用预交的收视费抵扣运营商采购机顶盒的费用。该方式的前提是用户对付费电视节目有充分的购买兴趣。

不论何种方式,运营商都需获得平移后的增值收益。没有增值收益,巨大的服务平台、机顶盒等设备的投资无法回收,不能持续、稳定、优质地向用户提供服务,运营商也无法维持正常的良性运作。

平移策略的制定还需考虑政策、法律、民情、舆论等各个方面,必须是根本性的、基本能贯穿始终的、可操作的,避免前后政策的不一致造成市场的动荡。由点及面、先易后难、由新住宅区到旧住宅区,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层层推进。

整体平移不仅仅是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大计,不仅仅需要运营商大力贯彻执行,同时还需要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上游的节目和内容供应、下游的终端设备供应等)的有力配合,大家共同来做好这块大蛋糕,共同分享数字电视的市场成果。

5. 完善网络维护和服务体系

建立数字电视用户管理和服务新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有线电视的用户管理和服务模式,借鉴电信行业的服务体系和经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以业务品种为基本单位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针对用户选择的业务,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计费体系。把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手段始终作为长期的重要工作。

建立新型维护体系和维护制度,就近为用户提供线路维护、安装、故障处理、迁移等全天候服务。条件成熟时,逐步使维护工作社会化,通过市场调节作用,降低维护的单位成本。

在服务区域内建立和完善营业网络,通过内部网络,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和银行结算体系,通过Call Center和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业务咨询、费用查询、业务更改、用户信息更改、故障申报与处理、派单返单、数据维护、账单投递等候服务。

根据数字电视业务的特点和付费电视节目的不断增加,用户的个性化特点将不断体现,用户集中管理的技术风险和负荷越来越大。为了降低运营风险,提高效率,增加运营管理的灵活性,便于业务管理和用户服务,可采用分级的业务管理方式。

三 外部条件和政策支持

1. 政府主导,社会支持

电视及其宣传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大事,从模拟电视走向数字电视,从公益事业逐步走向公益性付费电视,从单业务向多业务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关系到国内电视产业在数字化网络的技术变革中,从内容、制作、传输、接收及其相关的软、硬件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明确本地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实施步骤、停播模拟有线电视的时间表,公告市民,使数字电视深入人心,积极推动以数字电视应用为龙头的国内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2. 立法促进数字电视发展

同电力、电信等社会基础行业一样,把有线数字电视及其网络纳入国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之中,并给予立法保护,不断促进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家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数字电视必将取代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竞争最前沿和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在目前有利的优势条件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数字电视强国,建议把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及其相关产业纳入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并对该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性贴息的融资支持,从根本上扶持国内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3. 建立新型的数字电视资费政策

数字电视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数字电视节目画面更清晰、节目更丰富、使用更方便,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都有更高的技术要求。用户收看数字电视节目、享受数字电视新业务,必须要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终端(即机顶盒)才能实现。通过机顶盒和数字电视加扰和业务控制系统,能对所有业务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推广、普及数字电视应用必须建立相应的资费体系。

篇3

随着媒体资料信息存储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各类电视节目不再以传统的磁带方式保存,而代之以更便于保存的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存储相比磁带存储体现了很多优势,最主要的是数字化存储便于复制和保存,对于价值很高的媒体资产还可以进行长期保真。因此,需要重点发展的是信息数字化存储手段来解决传统磁带存储技术和传输方式的局限性,以数字化手段来促进媒体资产的存储、管理以及应用等。

1.媒体资产管理的定义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MAM (Media Asset Management)是对各类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以及设备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MAM基于信息数字化存储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电视台众多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解决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工作流程管理问题,系统将为媒体资产的使用者提供访问内容的简便方法,以便高效地保存和利用媒体资产。

2.媒资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随着广电业务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面向电视台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这些面向电视音像节目资料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从应用模式上主要分为以下的三种典型模式。

(1)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三种应用模式及特点

内容库管理模式:MAM的最基本形态。由于磁带寿命有限,以往保存在磁带上的大量有价值的视音频资料需要抢救,对视音频及其他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进行编目管理并分类归档保存,对媒体资产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对资料的保存、查找和再利用。电视台对这种模式的应用是建立可进行检索和调用的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化资料库。这种模式的视音频资料存储管理系统承担着电视台内部的资料保存和再利用业务,在资料的再利用模式上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并由此带来对系统在检索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

内容共享的生产模式:随着非编设备和技术的全面普及进而出现的生产制作平台模式,通过网络,各个非编站点可以共享媒体资源库内资源,进行在线编辑。电视台对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新闻非编制作。内容共享型的MAM主要服务于电视台的各个业务系统,包括节目后期制作、播出等,在内容共享型系统中,面向各个业务系统的存储服务和数据再利用是这类系统的重点,因此在系统间数据交换、格式互转、效率等要求相对较多而且数据再利用以跨系统数据交换共享为主要目的。

资产库管理模式:随着现代管理水平的发展,不仅要内容管理、生产要求,而且要满足节目流通的要求。MAM既是内部的内容管理、生产制作、播出的平台,也是对外信息、节目运营的平台,通过围绕媒体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保存,协调内部、内外之间的关系,有效进行资源调配,安排节目生产、播出、交换等,实现以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战略。通过多方面的应用,并参与对网络、对市场、对客户资源管理,通过无形商品的市场流通,在流通中产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附加利益。

(2)电视台媒资管理的现状

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真正有独特价值、有长久意义的资产是它在长期的新闻采访和节目制作过程中积累的节目和素材资料。随着电视台不断提高的节目数量、资料积累的日益丰富,对媒体资料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由原始的资料管理的磁带模式提升实现了媒体资料管理的系统化、数字化、网络化。如何管理和保存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单位需要使用以及需要积累的有价值的视音频节目素材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存储介质和存储格式的局限性,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存储空间,完好地保存和再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素材和现有素材,成为建设媒体资产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电视台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电视台的媒体资产应该在存储与管理的同时尽量实现其价值,应该可以实现用户的实时调用,就这点需求来说,电视台的媒体资产管理应该在保证其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用户能够对于媒体资产进行检索与下载等,这是实现高效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3.电视台媒资管理发展趋势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发展的新的阶段,实现其数字化管理是必然的,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广播电视台的运营成本,也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对于媒体资产长期有效保真保存,关于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而言,应该做到一下两方面。

一方面,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应该按照系统的功能分为如下几个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转码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编目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提取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审核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检索模块,媒体资产信息的点播模块等。诸多模块的建立可以保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有效的解决媒体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的系统也应该成为日常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系统的核心系统,应该非常重视该类系统的建设。

另一方面,各个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其实际出发,搭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媒体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只有满足自己日常实际运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无论如何,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是大势所趋,每个电视台应该积极向这方面发展,设计合理的信息系统架构,把系统规划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些都对电视台的长远发展、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随着信息水平的发展,媒体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每个电台电视台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电台电视台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建设,以尽快实现对媒体资产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还应该在建设信息化存储的基础上搭建具有扩展性的业务平台,使得媒体资产的价值能够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崔屹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媒体资产管理创新——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的发展历程[J].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1(1).

[2]严威,谢烁. 电视媒体资产管理外包决策研究[J]. 电视研究,2011(5).

[3]张洪英. 从公共服务的视角谈媒体资产管理[J].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1(1).

篇4

产业创新将创造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

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时代出版传媒公司董事长王亚非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出版产业创新由初期转企改制的宏观体制创新,进入微观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新阶段。从转企改制启动到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的全面完成,从一两家出版企业上市过程的步步惊心和上市后的全国惊叹,到众多文化企业大举登“市”的见怪不怪,出版产业创新正是在发展难度的不断加大中迎难而上。出版产业化的命题不仅是理解、适应、模仿经济发展的市场、资本和商业机制,更要率先探索、创造充分体现文化创意内核、引领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产业增长模式。出版要下最大的力气彻底摆脱传统出版“社”而非“企”的老路,下最大的决心放弃照搬其他经济产业的陷阱,全面探索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文化产业的运用和分配,大力挖掘、创新文化的创意力、嫁接力、整合力和增值力,在文化和市场、文化和资本、文化和技术、文化和企业、文化和商业上创造出全新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策划和研发机制、商业模式、产业链结构和发展大战略,靠创意和创造打造精品、运营产品、做强主业、做大产业。

周文:

集团发展中主业与多元的关系

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在接受《出版广角》记者采访时说:出版文化企业,做的是经世致用的事业,理当志存高远,不忘责任和勇于担当。我理解,主业这个大概念本身包含多元的内涵。发展多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主业,必须助力主业的发展,而不是与主业愈行愈远。因此,既不能在发展多元的同时衰落主业,旁落作为主业应有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也不能人为地用主业去对抗多元。新闻出版总署提倡重点建设出版传媒集团,“传媒”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与之相伴相生的数字出版、影视演出、艺术品投资、文化地产等领域,我理解也应属主业的范畴。只把主业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狭义的主业,不能说与时俱进,还多少显得有些迂阔。对股份公司而言,集团要增资扩股,保持国有资产控股的地位,发展多元、孵化项目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我认为应该以宽容、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主业和多元的关系。

张洪波:

数字出版产业链环节尚处分割状态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接受《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传统出版社、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产业的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这些传统产业内容和传播方式数字化之后,需要形成突破行业限制的新型管理和服务体系,对数字版权进行集中管理,应重点发展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支持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尽快发展起来,为权利人和产业服务。这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针对不同作品应尽快建立一个或几个完整、权威的国家级基础数字版权内容数据中心,承载全国范围内的数字版权内容数据库建设、著作权登记与查询、著作权交易管理与备案等功能。这个数据中心应该与现有的版权登记机构、版权集体管理机构、出版行业协会等建立紧密的业务联系,是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数字出版企业不但应该有版权意识,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尊重数字内容提供方的合法权益,要遵循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保护基本原则,让创作、生产数字内容的著作权人得到合理尊重、合理回报和有效保护,是平台方、渠道运营商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在利益分配上,数字版权使用者也要充分考虑著作权人的收益,不能让著作权人只付出没回报。

莫少清:

篇5

今天,全球的企业都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一种新的经济资产,是捕捉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的数字基础。另外,数字化的力量正在改写客户的期望:他们不仅希望能随时随地访问商家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还期待在各种渠道体验商家提供的统一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不喜欢商家仅把他们视为顾客,而是更愿意商家能够认识他、了解他,获悉他的喜好和需求,并与他保持个性化的关系――知道他们想买什么、目的是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并为他重新设计端到端的客户体验。

对商家来说,与客户保持这样的个性化关系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在前端进行前线业务数字化的转型,即重新构思有关人与公司、机构和政府进行联系、交易和交往的方式的一切事情,并重新构想他们如何创造相互价值。而前者的实现,需要在后端借助全整合企业模式,从根本上转变基础设施,以支持前线业务数字化,使企业转变为整合、弹性和简洁的运作模式。 前线业务数字化,实现服务个性化

在我们看来,客户对前线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是,如何管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如何管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与其他机构进行联络,从而把客户视作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具体个人,通过个性化的模式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IBM估计,前线业务数字化市场将以大约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7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包括智慧商务、移动、社交和业务分析。在这方面IBM的解决方案是,先帮助客户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战略,利用数字、移动和社交方面的洞察,发现未来的增长机会和新的商业价值的途经。然后,再帮助客户进行所有的渠道的整合,为客户建立最好的营销能力,以挖掘对客户的洞察力――了解他们的客户在思考什么、需要什么,更好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之后,再通过一套系统或流程,让他们在前端更好地与客户进行互动。

美国大师赛(Masters)已经在数字渠道整合上受益。IBM作为大师赛赞助商之一,帮助他们整合了各渠道资源,并针对用户设备进行内容定制,人们不但可以从多个平台上看到这些高清视频直播频道资源,观看精选球员和球洞的所有击球,甚至通过微博来跟踪这位年轻高尔夫球手的最新动态。全新的数字渠道整合带来了良好效果,数据显示,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大师赛共计产生2.14亿的页面浏览量,占所有数字渠道总浏览量的63%,同比增长21%。 全整合企业,提升企业再现代化能力

前线业务数字化的基础是能够加速增长、提高生产力和促进变革的全整合企业,全整合企业是中国企业再现代化的关键途径。

中国很多公司虽然从单一地域单一运作模式,发展到多地域集团管理,却没有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域、跨部门协作整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整合企业能够使得企业加强全国范围内的业务协同,通过企业“后台”整合,统一标准的流程,集中与共享资源实现有力的管控,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我们建议,中国企业在思考全球整合企业战略时,不管是向海外拓展、区域性发展或是全国发展,都需要这样的整合,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信息及分析方法,在全组织范围内更快更好地做出决策。

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是用于管理数字媒体内容的系统软件,其关注的是对于文本文档,音视频,图像,数据库和网页等信息的科学化管理,是一种以WEB服务器后端应用为基础的软件系统。处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实现对于信息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利用效益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积极对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途径进行探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概况

数字媒体是指数字化内容的产品,是在网络技术基础上,通过健全服务系统实现终端和用户之间的信息联通,并且有着传播者多样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渠道互动性强,受传者个性化明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去了解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给予用户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辐射到信息服务,广告通信,传播娱乐,影视动画,出版教育等领域的信息管理性系统平台。

二、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思路

1.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在非结构化和数据信息内容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用户对于数据信息内容的处理,往往都需要在完整的管理系统平台上进行。因此,积极对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作为早期媒体资产形式,可以在统一管理的环境下,实现各种内容的聚集,分类,存储,转码,。其二,以元数据操作为基本手段,去发挥数字媒体技术的效能,就需要处理好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作,在内容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媒体资源的创建过程,存储过程,检索过程也会发生变化。其三,数字媒体的发展,需要健全的配套技术体系,尤其在数字媒体内容管理相关理论不健全的背景下,高度重视数字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2.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概述

(1)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开发目标

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需要系统开发工具和目标,需要设计规范和标准,需要系统设计理念。详细来讲,首先,选择系统开发工具,确定平台开发的基本目标。一般情况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管理平台重要部分的再次提取;其二,管理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工作;其三,以Spring框架为基础的,模块融合过程;其四,最终框架的构建。希望在上述设计步骤的基础上,使得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以下效能:首先,具备良好的系统框架平台,表现出低耦合,分层处理和模块化的特点;其次,表现出良好测试结构,保证能够对于测试用例完美适应;再者,在J2EE构架思想基础上实现框架平台构建,并且展现出组建化,重用性强的特点;最后,保证接口良好,发挥系统框架平台的效能,即使面对不同的接口,也可以保证过数据输入和输出过程的顺利进行。

(2)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规范和标准

首先,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过程中,以Spring配置文件为框架,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融合。一般情况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主配置文件;其二,数据源和配置;其三,javabean配置;其四,CXF框架Webservice;其五,日志框架配置。其次,还需要注意命名规范的问题,主要涉及到类别,接口,方法,JAR和包的命名规范。对于类别和接口的命名,会选择以驼峰命名的方式来进行;对于方法的命名,也会选择驼峰命名的方式;对于JAR包主要会选择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命名。再者,关注类与方法设计规范。立足面向对象的基本设计思维,做好自己的处理,展现出类之间的依赖关系,从接口方式和解耦的角度入手去进行处理,对于可重用的逻辑,以方法来进行封装,避免出现重复逻辑的情况。

3.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

从系统分层架构来讲,主要涉及到接口层,服务层次,数据层,基础架构层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体结构。整个内容管理平台是在J2EE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其中运用到很多这样的设计模式,对于实现内容管理平台效能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如下的几个模块:其一,基础接口模块,关注的是现有数据结构访问;其二,日志接口和事件发送模块,关注的是运行过程中的日志跟踪,为后期的开发工作打下基础;其三,协议转换模块,作为管理平台的核心部分,其关注的是交互过程中的信息转换,是信息出库的过程;其四,临时实体处理模块,关注的是实体的各项操作,转换,保存工作;其五,系统注册服务,关注但是数字媒体内容管理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动问题,保证系统注册服务的合理性,是实现其最大效能的关键所在;其六,流程处理模块,是以FIFLOW为基础的,关注的是文本接口不同方法的采用,保证形成有序的运行流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入手,要想切实发挥其效能,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本着效益为先的基本理念,积极使用先进的技术工具,科学设计规划,保证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能够在提升信息管理工作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设计经验的积累,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的效能将会不断展现出来。(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参考文献:

[1] 姜波,杨青. 基于XML的文档内容管理系统研究和实现[J]. 软件导刊. 2009(03)

篇7

一、确认概念的发展

在财务会计的发展中,对比其他三个会计程序,确认(recognition)这个会计程序和概念出现最迟。美国AICPA所属APB于1970年10月发表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中才提出确认及其包括的内容。这份报告说:“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费用及收益———与第三章讨论的经济资源、经济义务、剩余权益及它们的变动有关。在财务会计中(请注意,这里不限于财务报表),并非所有经济资源与义务及其变动都被确认与计量(to be recognized and measured in financialaccounting)”。[1]130该报告还首次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是确认的广泛标准(froad crileria),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The basicfeatures)则是补充因素(additional factors)。APBstatement No.4还认为,权责发生制会计(accrualaccounting)是现代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础。普遍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包括初始记录(针对资产与负债)、实现(针对收入)、三种费用确认(针对与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与收入有关但需间接摊配的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的本期期间损失)等原则。[1]144在APB提出若干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初始记录原则。该报告特别指出:“资产与负债的初始记录原则在财务会计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决定⑴进入会计程序的数据;⑵作出会计分录的时点;⑶通常要予以记录的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数额。[1]145在报告的这段描述中,除⑶是指计量外,⑴⑵都是对确认来说的。报告在第7章176段更详细地通过操作来阐述所谓确认的程序。这操作,本文把它归纳为,确认这一程序是为了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当一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应作为会计决策的三个问题:

第一,通过选择和分析与判断,决定该项交易或事项应否由财务会计来记录和报告;

第二,如已判断应由财务会计处理,应随后决定何时记录;

第三,在作出上述判断的同时,应考虑如何计量、如何记录和如何报告(信息传递)。

上述三个问题“(应否”、“何时”和“如何”)及其解决的全过程是广义的确认概念(或程序)。由于我们已承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仅指通过财务报告传递会计信息)是相对独立的三个程序,则狭义的确认概念应仅指应否记录与报告(即第一个问题)和何时记录与报告(即第二个问题)而排除第三个问题。

1984年12月,美国FASB颁布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第一次对确认给出定义“确认是一个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在一个主体中正式记录(formally recording)或计入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process)。确认包括一个项目同时用文字和数字的描述,并将其总数包括于财务报表的总计之中。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来说,确认不仅包括各该项目取得或发展时的记录,而且还要记录以后的变化,包括从财务报表中由于变化的结果取消它。[2]FASB在说明确认的定义时明确确认是指交易或事项对财务报表要素发生的影响,先正式进行记录,再或把记录的结果,汇总计入财务报表。记录和列报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不论记录或列报都要同时用文字和数字(即货币金额)予以描述。其所以要用数字(金额)来描述,是由于交易和事项对一个企业资源及其主权的变动最终要综合反映在财务报表各项要素的总计之中。

FASB在说明“财务状况变动”时,在Con.5的注释别提到APB Statement No.4第10段:“通过财务会计程序,一个企业经济活动的错综复杂的影响,便被累积、分析、量化、分类、记录、汇总并作为两类基本类型的信息予以报告:⑴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⑵某一期间财务状况的变化。”这一段说明了:日常会计处理(运用复式记账机制和账户体系)与财务报表的编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记录阶段是列报的基础,并且是列报资料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来源。

FASB对于确认的观点,在APB的认识基础上,不仅有上述发展,而且还指出就资产或负债项目(要素)而言,作为一个过程的确认,除初始确认(initialrecognition)初始记录(initial recording)外,可能还有后续确认(subsequent recognition,例如其价值的增减变动)与终止确认(de recognition,例如一个企业已失去了对某项资产的控制)。

二、对确认概念的全面认识

从1970年APB statement No.4关于确认的描述到1984年FASB在其CON No.5中给出确认的定义,把应予确认的资产或负债项目分为初始确认(初始记录)、后续确认(后续计量)和终止(报销)确认并提出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等四项确认的基本标准。[2]通过14个年度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我们对确认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化的理解。根据不同的视角,即按照不同的分类,确认应当从三个方面去观察。

篇8

[关键词]智慧电站;技术架构平台;电力市场;运营成本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化、数字化电厂也成为大势所趋。数字化智慧电站是指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评估和优化,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化智慧电站的标志是全面采用DCS、SIS、MIS、仿真机和三维设计等技术,清楚掌握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人工干预、及时准确地采集生产过程数据,从而科学地制订生产计划,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国电宿迁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应用,全面实现建设数字化智慧型电站的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是根据宿迁“数字化智慧型电站”各职能部门的配置及业务范围搭建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的智慧型、数字化、大数据分析的管控平台。

国电宿迁数字化智慧电站管控平台采用集中管控模式,子系统均可独自运行,在管控平台上实现统一控制,各职能部门所需实现的功能通过三层数据网络进行分层数据传输、组态,最终在信息平台上得以体现。管控平台将各子系统打通,实现数据统一编码存储,便于一键调用。坚持方案总体原则,搭建大集中的过程控制系统层,集成生产实时数据和管理关系数据的数据层。

在数据中心建立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门户的建设,将各功能模块集成到企业的信息门户内,实现应用系统的统一人口,并实现内容、应用的整合展现,大数据的检索查询,结合安全防护体系,进行单点登陆和安全集成。

企业数据中心下辖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智慧决策三块,采集生产和经营各类参数(利润、负荷、厂用电、水、汽等),以扁平化图形及数字展示日发电量、日供电煤耗、日入炉表单、日发电厂用电率等相关数据,与智慧决策模块内提供的设计参数和先进工艺对比,进行决策方式优化调整。可以按照不同区域以及设备划分,关键数据实时追踪、实时报警,建立决策库。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决策供判断和分析,并引入行业(煤、电等)市场行情参数,提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建议。

数据中心开发手机APP,实现第一时间的移动办公审批,并推送生产经营数据。为智慧电站网络安全考虑,采用EasyConnect深信服远程应用解决方案将智慧电站所有业务系统及应用轻松迁移至移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手机、PAD等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开展业务。平台连通网络传真机,实现移动传真办公,并支持一键转发至QQ、微信等,尽享移动业务带来的便利与效率。

针对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的资产管理,其核心内容是企业资产(主要对象是企业设备)使用过程的维护、维修管理,核心目标是设备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效益及投资回报率。

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信息管控平台系统是以设备为主线,制定统一标准的KKS编码、物资编码及固定资产编码,实现三码联动,全面贯穿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以设备管理、检修维护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运行管理、对标管理等业务模块为核心,实现生产MIS与物资管理系统的共存、互联,将企业资产从“计划-采购-接收-验收-入库-库存管理-领用出库-安装使用-维修养护-替换报废”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以“三码联动”规则充分全面地实现整个资产管理系统中各个业务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数据共享,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对企业的资产使用提供决策数据支持。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除了原有的人与人的通信外,更大量的人与物(机器及数据中心)的通信,而且通信的时间长度、带宽需求也变得更长和更不确定。电厂整体网络主体架构采用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接入网技术,该技术已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领域广泛使用。

EPON是几个最佳的技术和网络结构的结合,以以太网为载体,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下行速率目前可达到1Gbit/s,上行以突发的以太网包方式发送数据流。另外,EPON也提供较为完善运行维护和管理(OAM)功能。EPON技术和现有的设备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而且EPON还可以轻松实现带宽10Gbit/s的平滑升级。和传统的以太网相比,EPON主要增加了两部分功能:位于媒体接人控制(MAC)层之下的仿真子层和被作为MAC层一部分的多点控制协议(MPCP)。仿真子层使得下面的点到多点网络在协议上层看来像是多个点到点链路,这一点是通过在每一个分组的开始加上逻辑链路标识(LLID)以取代2个字节的前导来实现的。

具体到电厂的实际业务可以用一个核心、分散部署、多层防护来概括,结合EPON技术本身的技术优势以及特性,实现物理层、业务层、逻辑层等多个数据链的统一整合,整体系统从整体性、灵活性、经济性上达到了目前技术条件下最好的平衡。

一个核心是指智能电厂核心网络设备及中枢网络链路,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路由器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设备,核心设备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及扩展性,可通过更换业务背板及插槽支持更高的网络速率及更先进的功能,在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满足了作为整个网络核心节点的性能需求,为智慧电站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直接与核心设备进行连接的是其他中枢网络,如VPN专线、公司及集团专线等。在核心网络的周围,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散部署,通过ODN及ONU设备与OLT进行连接,所有子系统,包括门禁、视频监控、一卡通、办公网络及电话等都可以做到独立运行并由核心设备统一分配管理,兼顾了各系统的可用性和管理便捷度。使用EPON接入网技术,各级系统在进行业务扩展、增设子系统的时候,都可以充分利用EPON技术的特性,通过简单地增加一些ONU和尾纤材料,可以随意灵活吧按照需求调整系统承载能力或者接入新需求。

网络信息安全是数字化智慧电站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下,优选的信息安全节约方案应该兼顾成本、效率、性能等几个方面,不应该影响正常的业务进行,也不应该成为整体网络的瓶颈,同时能充分保证信息安全。所以在原有生产网络的横向隔离、纵向加密的主流思想下,智慧电站在EPON网络架构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业务特点和控制点分布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做到了核心防火、分级加密,下层系统绝不会因为自身的异常影响到上层设备,同时各级网络设备.VIAN进行了技术隔离,所有设备通过中心交换设备进行中转,做到了信息可控,各子系统的业务数据完全整合人中心节点,最大化进行了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

在已有的网络架构上,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充分利用先进的理念和网络技术进行了业务流的数据整合。对生产区域进行分散部署无线热点纳入集控统一管理,可以容纳多种智慧电站手持设备,生产业务数据可及时地自动传人系统,效率和及时性有了质的飞跃,安全性和数据准确性的参照等级远高于传统电厂的数据中转途径甚至是各种人工手段。对于过于分散控制点数据采集,灵活运用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各大运营商的数据网进行传输,不仅解决了以往这部分数据点无法与系统连接的弊端而且还做到了成本低、扩展性好。

篇9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器人;电机;传感器;大数据

DIO:10.3969/j.issn.1005-5517.2016.2.003

2016年智能机器前景预测

智能机器的各种功能已足够稳定与透明,各企业可以尝试着利用智能机器以创造商业价值。智能机器领域的商业投资将快速增长,其中以收入增长与运营效率为投资重点。到2020年,智能机器将成为30%以上首席信息官的五大投资优先领域之一

Gartner研究副总裁暨杰出分析师Whit Andrews,Gartner研究副总裁暨院士级分析师Tom Austin,Gartner研究总监刘轶认为,以下三大发展趋势将促使智能机器未来5年内更广泛、经济和高效地应用在各个领域

1.全新处理硬件;

2.更强大的算法;

3.海量数据。

智能机器的种类及其相关商业案例正在不断丰富,这表明了智能机器解决各种工作难题的商机正在真实而快速地增长。有效识别这些机会将大大促进智能机器发展计划的商业投资。

预计在5年以上的时间内有望为企业带来最大收益的技术包括:智能顾问、智能机器人、商业无人航空器(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以及虚拟个人助理。

智能机器的使用通常依赖于改变现有的IT系统与工具接口。因此,首席信息官、IT领导者与战略规划部门应提前规划智能机器开发、使用、持续支持与维护的相关成本以及为智能机器部署而变革现有IT基础架构。

此外,首席信息官们还需预测一系列组织问题。智能机器由多种资产组成,所有这些资产需要统筹管理。这些资产可能属于不同的所有人,有着与所有人业务系统主要目的相关的不同优先级别。

到2020年,首席财务官必须处理由智能机器数据以及“算法业务”衍生的估值问题

由智能机器引擎主动收集、交付信息及洞察结果的技术正在促进从人类生成信息资产到机器生成信息资产的转变。而这些资产包括:新内容、分析与业务流程知识本体、知识产权。

智能机器将完善和推进被称之为“算法业务”的新型业务模式。

这是一种涉及到大量互联、各类关系及动态洞察的经济形态,它基于以算法形式呈现的连接、大数据和新知识产权来支持行动。

智能机器技术遍布多个市场,因此没有单独的“智能机器市场”;相反,它是面向广泛应用案例的综合市场。

智能机器的崛起与其他发展趋势相辅相成,并必将与这些趋势共同颠覆我们的业务方式。新兴的算法业务即是其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它将带动能够产生新收入的新业务模式,借助算法充分利用大量与互联和关系有关的大数据的动态洞察结果。此类业务模式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将各种技术与智能机器的服务结合在一起。

同时,有关此类服务的知识产权有望产生大量或永久性收入流,因为知识产权可以依法获得专利,从而提升价值.

未来5年,首席财务官将面临解决这些新资产结构经济问题的压力。

到2018年,全球300多万劳动者将接受“机器主管”的监督

监督职责将逐渐转变为基于与产出和客户评价直接挂钩的绩效指标来监督员工的工作。

“零工经济”――劳动者为短期合同而展开竞争而非为了薪水工作,正在让企业通过结构化、细分任务等形式获得大量人才。

机器主管将直接根据劳动者的业绩数据和自身能力从中获取洞察力,这一功能人类可能无法企及或者无法快速实现。

智能机器技术与服务目前已实现了商业化,并展示出部分关键属性,包括:

轻松应对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并基于学习能力形成假设条件。

检验这些假设条件,得出具体的概率性结论。

针对具体任务环境形成超出许多行业观察家所预泗的理解力。

机器主管将日益充当决策人的角色,而以往这些决策只由人类管理者制定。

注重绩效评估、激励与支付的商业流程外包商将开发出智能机器“承包管理者”,专门用于评估和监督特殊类别的劳动者。

随着智能机器成为分析绩效的主要工具,劳动者绩效评估将变得更加精细。

针对此类评估的反应也将随之变得灵活和个性化。2016年工业4.0技术动向

制造业和库存管理正向着智能化过渡。例如低功耗连接、嵌入式处理和嵌入式感测等推动智能化过渡的技术已经在提供低功耗、智能网络互联感测解决方案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为了实现工业4.0更加广泛和快速的部署,安全性和可靠性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诸如湿度、温度和压力感测等多模式感测解决方案经常被集成在许多工业和楼字自动化系统中。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到最终的能量采集,超低功耗是关键所在。正是因为有了高效的电源管理和信号链技术,我们才得以实现少于1微瓦的待机功率以及低于100nA的睡眠模式电流。包括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内的集成式超声波和毫米波感测解决方案能够在流量计量、诊断和很多其它工业应用中提供全新的多模式功能。工业4.0值得关注

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趋势

英飞凌作为德国工业4.0的创始成员和工业4.0的积极倡导者,与其他成员一起负责工业4.0标准化的制定,特别是工业4.0场景下的核心器件和技术的研发。

从技术角度看,智能制造的核心是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在工业的应用,所以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技术趋势会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同时,互联网和物联网在促进智能制造整合价值链的过程中,其核心部分还是为制造过程服务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资源利用。这样制造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机器和机器交互、物料和机器交互、机器和环境交互等技术成为必然,并已经逐渐成熟和进行尝试。工业4.0的参考架构和软件模型也已经,相信不久就会有基于参考架构的应用实例出现。

为了符合个性化制造的要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和设计及制造的系统的结合度现在越来越紧密,这将成为一个趋势。智能化制造还会推动制造大数据分析来更好地为经营决策和质量控制服务。

英飞凌的特色技术和产品

英飞凌在智能制造领域和工业4.0领域有独到的技术.英飞凌不光有高效能的电机马达驱动芯片、还有微控制芯片、高性能传感器等成熟领先的产品。针对工业4.0,或者更广的物联网环境,我们一直认为安全是一个重要并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开发并提供了世界领先的基于硬件的安全芯片解决方案服务于工业控制安全和物联网安全。

例如,针对工业智慧人一机、机一机等接口的发展,我们推出了高精度的3D磁性传感器。通过检测x、y和z方向的磁场,传感器能够可靠地感测三维、线性和旋转运动.所采用的数字12C接口可在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实现快速双向通信.适合于需要快速三维、角度测量或低功耗的应用。

最近我们也推出了3D图像传感器,英飞凌全新的传感器新技术不仅帮助3D摄像头实现了具有真实感的成像功能,还能识别手势及面部表情。如在医疗检测仪器中,可帮助医生无需触碰电脑显示屏,查看病人的检测数据;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可主动获取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判断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在驾驶员面露疲倦时,给予及时的警示,当车辆处于即将与其他车辆碰擦的危险时及时刹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工业场景中帮助人通过手势控制机器及虚拟现实应用。

电机需要精确位置控制及电流控制

智能制造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若干的技术应用。从电机控制的角度来看,节能、高效、精准、互通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趋势。

在伺服控制中,高精度电流和电压检测可提高速度和扭矩控制性能,要求12位及以上的性能的多通道ADC;ADI具有业界领先的ADC技术,包括了隔离ADC产品,它们可以很好地满足高精度控制的要求。ADI可以提供高精度RDC来满足使用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场合。从优先考虑安全和保护的角度,信号采样和功率器件驱动应采用隔离技术,ADI公司的iCoupler数字隔离器产品可满足高压安全隔离要求。在工业应用的设计中,IC产品需要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高的可靠性。普通的交流感应电机向永磁同步电机转变已是大势所趋,要求系统设计师能提供更高效率和更灵活的算法。

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迅速增长

据Gartner,物联网(IoT)是2015最热门的技术。与此相关的话题大多聚焦在消费类应用,如智能家居、车联网和消费类可穿戴应用(如腕带运动追踪器)。然而,物联网的工业分支(也称作智能制造业)对于商业和社会经济层面的潜在影响将最终超越消费类应用。智能制造业的变革将改变众多产业,包括制造业、油气行业、农业、矿业、运输及保健行业。上述产业的总和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智能制造的本质意味着收集并利用机器和传感器生成的大量数据,以优化生产运营。这将影响众多系统设计,包括工厂车间的设备(系统)、通信集线器和控制器本身的设计。

智能制造趋势

智能传感器、分布式控制和复杂的安全软件是智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因素。Maxim Integrated的芯片适用于诸多自动化系统和传感器,因而我们对于自动化系统架构的演进如何支持工业IoT有独特的理解。

制造业系统发展的关键趋势是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的迅速增长。

普适测量。传感器及其接口的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制造商能够对更多变量和数据类型进行追踪。

分布式控制。将过程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移近至被控机器,打破控制瓶颈,提高生产吞吐率和灵活性。

智能制造业正在经历工厂自动化传感器领域数字IO-Link标准的爆发性增长。IO-Link协议是第一个开放的、低成本、点对点串行通信标准,基于全球标准化I/O技术(IEC 61131-9)。该协议适用于任何位置的PLC和传感器以及/或执行器之间的通信.

这种功能强大的点对点协议基于成熟的3线连接。理解IO-Link通信的最好方式是将其理解成传感器领域的USB――非常容易使用和部署,并且能够提供来自于智能传感器的智能数据。

Maxim的技术能够助力上述新型系统的发展。图1所示的传感器是Maxim认为迄今业界最小的IO-Link环境光传感器,可以读取颜色值并通过IO-Link连接发送信息。整个系统只有回形针大小。

另外一个重要趋势是这些外型日益缩小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电源系统设计必须具备超高效率,因为系统无法承受额外的散热。

Maxim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创新设计提供品类众多的电源调节器,可实现超高电源转Q效率(宽负载电流范围内高于90%)。这些器件集成众多分立元件,如FET、肖特基二极管等,提供超小占位面积的封装.我们认为我们具备品类全面的同步电压调节器――这类器件在工业系统中几乎无所不在在50mA至5A负载电流范围内实现高于90%的效率。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对元件需求提升

中国的智能制造开始出现大规模扩张态势。这一发展形势的推动因素包括自动化制造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为这一发展提供支持的零配件以及电子制造的大规模生态系统。同时,人工成本持续攀升,这也推动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尤其是对机器人生产的需求。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0FR)预计,2018年全球所安b的工业机器人中,中国将占有1/3。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己飙升至大约57.000台――上升了56%。

中国的机器人行业还将在中国政府发起的新一轮竞争攻势“中国制造2025”中实现更多发展,获益良多。据IFR预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数字有望继续飙升,到2018年将总计达到大约15万台。

莫仕(Molex)提供的众多连接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Flamar定制电缆。该款产品性能好,韧性强,多芯布线,经久耐用,适用于传感器、测量、控制、机器人以及机器驱动。传感器电缆可支持重量、温度、压力、流动状态、液位、振动及位移方面的测量。

另外,智能制造通过部署“智能”设备,使灵活且自我设置的无线“网眼式”网络实现灵活移动、微型化及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最优生产效率。对于这类工业自动化,Molex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天线。目前的Molex标准天线系列适用于通过ISM和蜂窝频段实现机器-对-机器(M2M)沟通,同时也适用于Wi-Fi各种应用”

工业大数据的未来:从智能终端设备到企业系统

随着传感和网络连接技术的普及,在系统中添加测量功能从未如此简单和经济。在这个工程和测量数据爆炸的时代,如果企业没有制定稳妥的数据管理战略,几年后他们将无法有效应对和管理所有的数据。因此,一流的测量和分析解决方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能:1.终端分析,2.智能企业管理和分析。

将测量分析推向智能终端

过去十年来,数据采集设备和传感器的智能功能快速增加,而且变得更加分散,处理元件也放置在更靠近传感器的位置。如果看一下ARM、Intel和Xilinx等公司的最新芯片和IP所集成的采集系统和节点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但是除了测量设备更加智能之外,传感器同样也日益智能化,智能传感器将传感器、信号调理、嵌入式处理器和数字接口/总线集成到一个极其小巧的封装或系统中。

鉴于这一趋势,现在许多应用都强调了边缘设备的智能化和高级信号处理。在资产监控应用中,传统的测量系统将每个数据点记录到磁盘上,即使所测量的物理现象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行为。这将导致所部署的系统会产生数干兆字节甚至数万亿字节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线下筛选。

由于处理在更加靠近传感器的位置进行,测量系统软件必须有助于在边缘设备上高效地进行分析。未来基于终端的系统软件需要能够快速配置和管理成千上万个联网的测量设备,并在这些节点上进行大量分析和信号处理。展望未来,企业必须过渡到更加智能且基于软件的测量节点,才能跟上模拟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速度。

更智能的企业管理和分析

采集智能系统的数据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将数据传送到企业系统来有效地管理和整合数据以及进行大规模分析。一个来源于多工程数据的企业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正确的人员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中两个主要的考量因素是能否正确地归档数据以及更智能地进行分析。

正确地归档数据

为了准确地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集应包含一致的元数据或描述性信息来解释测试数据被保存的原因。元数据包含的信息包括测试设置、测试结果、测量单位等。据IDC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司仅对22%的采集数据进行文档记录,而实际上能够进行分析的数据平均只有5%。因此还有许多可能非常重要的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重视将元数据标准化的公司将能够实现更高程度的数据分析自动化,从而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是在开始进行元数据标准化之前,工程师必须首先在哪些元数据对分析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一流的公司通常会有一个项目规范来定义所采集的元数据的命名和属性。应用程序应该在采集时试图记录尽可能多的已定义属性。但是在采集数据之后,许多公司会通过运行自动检查和插入缺少的属性来添加数据属性。比如,捷豹路虎对元数据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查,并在一年内开发和实现了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以前该公司仅能分析10%的数据,预计接下来这类数据将可达到惊人的95%。元数据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应用一致的自动化分析来匹配已定义的属性。

更智能的分析

根据Frost&Sullivan市场调查公司2015年9月对全球测试与测量大数据分析市场报告指出,如果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测试中,产品开发成本将可减少近25%,运营成本将可减少近20%,维护成本将可降低50%。由于大模拟数据是增长最快且数量最庞大的数据类型,寻找新的相关性并预测未来行为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为了研究、设计和验证目的而进行测量的公司需要大大优化采集和分析边缘设备数据的方式,并在企业内部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来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越早这样做,就能够越早利用更精准的数据获得更大回报。

感言

正如惠普企业超大型主机服务器和物联网系统总经理和副总裁Tom Bradicich所说:“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分析和其他工业解决方案对于解决工业大数据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测量节点提供在线数据分析,从而更快速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在是时候通过大数据获得更多信息了。”

NI分布式了业大数据系统

大数据可以分成数字和模拟数据两大类。数字数据又可以分成结构化数据(如来自企业应用程序的数据)或非结构化数据(例如通过Twitter或Facebook等社交媒体产生的数据)。另一方面,模拟数据是指工程(由工业系统产生)和环境数据(例如射频、光和温度数据以及自宇宙形成至今产生的数据),这类数据可使用传感器测量,并使用模数转Q器来数字化,以便进一步挖掘和分析。NI产品(CompactDAQ、PXI、CompactRIO和WSN)能够用于模拟物联网/M2M网关,用以采集、汇总和数字化模拟数据。此外,NI还推出了InsightCMEnterprise套件,提供了基础设施/云层的数据管理和传输、数据分析和系统管理软件,以便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总之,这些产品形成了强大的平台来构建用于工业物联网的大“模拟”数据系统。

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测试设备及系统

篇10

【关键词】:财务人员 财务工作 基本功

众所周知,财务工作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是具体琐碎的活,所有事务都与个、十、百、千……或1、2、3、4……等数字相关,即所谓的和数字打交道,用数据说话。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人员,手头离不开单据,而以下几大基本功则是必须具备的。

一、有序整理会计凭证

财务的记账过程,就是一个对单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定性的过程。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在财务上反映为单据的书面记载。单据的填写和单位的各个部门有关,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对单据的使用、填开等做出详尽的要求。而对单据的整理等工作,则是财务人员必须谙熟的基本功之一。

1、 会计凭证的分类

会计凭证主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常用原始凭证有因具体业务发生所开具或收到的发票、各单位自制的入(出)库单、工资表以及印制填写的费用报销单、支出凭单、借款单等。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凭证。

2、 原始凭证的粘贴要求

财务部负责人应制定并规范单位财务制度,事先派专业人员指导各部门对各类票据正确填开。原始票据的粘贴是一项日常化的工作,所有票据一般使用液体胶水粘牢左方的票头,把发票纸张大小相同、票面金额相同的粘在一起,多张纸张小的先粘贴到印制的报销单据粘贴单上,从右至左,两张票据不完全重合,便于翻找核对金额。

3、 记账凭证的整理要求

一笔款项在支付或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票据传递到财务记账人员手中,出纳据以记账并做到日清月结,负责编制记账凭证的财务人员检查单据是否保持完好、整齐,对经济业务性质相同的归放在一张记账凭证里,并予以编号。

每个单位从管理角度出发,在核算各项支出时一般会分部门核算,在填制记账凭证前,可以将同一部门的相关单据搁放在一起,简化工作量。

记账凭证编制完成后,负责凭证审核岗位的财务人员对每张凭证逐一审核。记账凭证的打印一般在凭证审核完成之后,连续打印,使用专用配套纸张。打印后与对应的原始凭证粘贴在一起,注意一般是将左上角粘牢即可,不必将纸张左侧全部粘紧,对于原始凭证较多的,可以不进行粘贴,折叠整齐,顺序放置,然后用回形针别紧,装订时再一并装订。

二、熟练操作应用计算机

当前,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及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推行,一些传统的计算工具已逐步被淘汰,计算机已广泛运用在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办公软件特别是财务软件的熟练操作,是财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二。

(一) 、办公软件是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实务操作中,Word 、Excel 、PowerPoint成为工作的主要手段,Word 是现代办公中使用最多的字处理软件,满足对各种文档的处理要求。Excel电子表格发挥着极大的计算、排序、汇总等功能,给会计的核算职能带来极大方便。利用PowerPoint可以创建展示演示文稿。

(二)、财务软件是财务人员重要的工作工具。

财务软件不仅提高了财务人员账务处理速度,优化了工作质量,同时还满足信息使用者查询、输出等需求,其信息量的扩充也是不可比拟的。财务软件的操作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财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软件,熟悉总账管理、库存管理、往来款管理、报表、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

1、总账管理

总账管理适应于进行凭证处理、账簿管理、个人往来款管理、部门管理、项目核算和出纳管理等。

(1)、在开始使用总账系统前,先进行初始设置,包括会计科目、外币设置、期初余额、凭证类别、结算方式、分类定义、编码档案、自定义等,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录入记账凭证,单位财务主管或指定人员进行审核凭证,月末记账,系统自动完成期间损益结转等业务。

(2)、个人往来主要进行个人借款、还款管理工作,通过个人借款明细账及时了解个人借款情况,实施控制与清欠。

(3)、部门核算做到会计业务以部门为单位归集,通过各部门费用收支情况,及时控制各部门费用的支出,财务人员应进行部门收支分析,为部门考核提供依据。

(4)、项目核算可以反映出现金流量的走势,也是月末生成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

(5)、出纳管理详细核算货币资金账务情况,为出纳人员提供了一个办公环境,完成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提供银行对账单的录入、查询等功能。

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适应于对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进行供销存核算与管理。许多企业如商品零售业、制造业存货的数量与品种繁多,对存货实行严谨科学的管理是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一方面对实物进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供销存管理体系,从账面上进行核算、控制、监督,为实现账实相符提供可信的依据。当发生存货的购入、领出、调拨、报废、赠予等业务时,按原始入库单、出库单等记载的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录入到库存模块中,该模块也具有强大的计算、查询等功能,提供存货的进销存完整信息。

依实际情况的不同,有的单位对于库存管理不是由财务软件来实现,而是采用符合单位管理需要的其他管理软件、ERP系统来完成,其职能和财务软件是一致的。

3、往来款管理

往来款管理适应于对与本公司有经济活动业务关系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往来款项,主要通过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来核算。初始设置时,将此类科目设置为客户或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建立客户及供应商档案,每笔往来业务发生时,录入相应的辅助核算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定期与往来单位核对账目,及时核实往来款项的最新情况。

4、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和上述的总账管理相辅相成,总账系统提供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月末,完成凭证记账、损益类结转的月末处理后,进入报表管理系统,打开报表表格,进行数据关键字录入,系统经过数据计算整理完毕即生成基本财务报表。注意报表需要在计算机硬盘形成电子表格,打开报表管理系统中查找出对应的路径。

5、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等数据的核算与管理,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原值变化、使用部门变化等。系统启用前,对资产类别、增减方式、使用状况、折旧方法等进行初始设置。购置固定资产时,以每一项资产名称录入固定资产卡片,详细录入其类别、名称型号、原值、使用部门、折旧年限等信息,这一步骤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这一模块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录入的原始卡片应准确无误。系统具有自动计提折旧的功能,生成折旧分配凭证,它可以通过记账凭证的形式传输到总账系统。

三、做帐踏实及时

做账,通俗的说,就是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下来,会计电算化的做账过程,即为录入记账凭证的过程。在实行计算机处理账务后,记账凭证成为电子账薄的来源和生成账薄的依据。

在实务操作时,财务人员直接在计算机上使用财务软件,填制记账凭证的基点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每一张原始凭证应该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财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记账凭证是总账系统的起点,也是所有查询数据的最主要的一个来源。在录入凭证时,需要根据每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来确定对应的会计科目,这就是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了。各单位还会根据管理需要,在财务软件初始化过程中,设置科目辅助或备查内容,如果组成分录的科目有辅助核算属性,财务软件系统提示输入辅助明细内容,如现金、银行存款的现金流量的项目核算,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的部门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的客户及供应商往来核算,这些内容在录入分录时都需要输入相关的信息。

做账基本功,和前面提到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基本功,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并且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完成做账工作。

四、查帐、找错严谨审慎

财务工作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财务体系、财务制度都具有严谨性,数字与数字之间存在许多勾稽关系,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是对财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做账过程中,一处差错往往会导致另一处差错,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查账、找错的基本功。

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查帐、汇总等方式将所需数据统计出来,并将需要的发生项找出来。俗话说:“做账容易查账难”。避免账务差错的产生,可以先从做账及时性着手,对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等资金类账户,做到日清月结,每日核对账款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对于月末汇总的如原材料出库单、库存商品出库单等,在输入各管理软件或表格时,记载日期、单据号等原始信息,便于日后查找,对单据数量较多的分次分批输入和核对,减少初次录入时产生的差错。出现差错当月及时查找,缩小范围, 找出重点,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不断的总结,收集和积累经验。

五、编报报表完整及时报表是数字的最后输出工具,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报表了解整个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财务软件的报表模块已经实现了强大的制作表格、数据运算、图形制作、打印等功能。在总账模块中通过编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月末结账等环节后生成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除通用财经报表之外,各单位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内部报表体系,具体核算考核资金、费用、成本等各指标的执行及绩效情况,财务人员必须有敏感的数字概念,具备编制报表的能力,并且真正的理解其含义,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六、数据分析科学有效数据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过去和现在有关经营业绩、分配、筹资、投资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考虑到现实状况,对未来财务活动进行预测。报表里的每一个数据,都反映出一个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指标分析包含有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应收账款资产总额比、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综合反映应收账款规模和周转速度、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发展能力。

财务指标是数字化的一种方式,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其含义,理解其表达的动态过程或趋势,并且注意其时效性。这既是提升财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是发挥财务工作管理职能的要求。

七、装订保管会计档案不容忽视1、凭证的装订与保管会计凭证是单位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凭证一般以月为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对每月的会计凭证及时装订,以便于查找与保存。凭证装订的时间一般在当月结帐工作完成后,不应积攒甚至杂乱的堆放。

各单位应配备财务装订用工具,如装订机、装订线、装订针等,也可以使用重型订书机,使用比较简单方便、省时。凭证的装订有配套的凭证封面、封底、包角,装订前的一些准备性日常工作也不要忽视,日常保持凭证存放整齐有序,每月在编制凭证的同时,根据凭证编号大体分册,用大铁夹或长尾夹稳固下来,便于装订成册。

装订时,把当月全部凭证做个估算,大约平均分成多少册合适?将封面、记账凭证、封底、包角放好,反复罗列检查是否整齐有序,然后用重型订书机将左上角订牢,包好包角,完成装订。最后把封面凭证起止日期、册数、凭证号数等等相关内容填写完整,加盖公章。

2、账簿的装订与保管日前,手工账簿已越来越少的发挥其作用,财务软件的功能使凭证在录入后自动生成了帐薄。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每月打印,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可以以年度为单位,打印成纸制账簿,装订成册保存。

3、财务报告类的装订与保管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也是会计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类报表在编制完成时应做好电子文件存档工作,同时根据需要打印纸制报表,按报表所属期间、性质做好分类保管。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合同文件等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经济合同比如单位购销合同等,是财务收付款的重要依据,归属财务人员负责保管的,应认真保存,对履行完毕的合同分门别类做好保存。财务人员还应做好单位财务文件的保管工作,明确保管人员及场所,定期整理立卷,装订成册。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经济科学出版社

2 、樊行健、熊哲玲,2006,《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2008,用友软件使用手册,用友普及型ERP-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