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文化的核心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文化的核心意义

篇1

【关键词】酒店文化 建设核心 以人为本 人性化管理

一、酒店文化中的人本内涵

酒店文化,是中外宾客在酒店中感受到的文化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在酒店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以饭店经营理念和饭店精神为核心,以特色经营为基础,以标记性文化载体和超前产品为形式,在对员工、客人及社区公众的人文关怀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是酒店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

酒店文化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其结构层次的划分,学者们有的将其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三个层次,也有的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其中“表层物质文化,包括饭店员工的风貌、酒店景观、饭店用品和产品文化,它是饭店文化的外资表现;浅层行为文化,主要包括员工礼仪、饭店的经营活动、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企业制度、领导制度和组织机构;核心层精神文化,包括员工文化素质、核心理念、管理思想、思想模式”等。

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管是三层,还是四层的结构体系,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笔者认为四个层次的划分相对有序而细致地区分了酒店文化由表及里的内涵,在酒店文化概念的这四个层面中,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本内涵,贯穿着酒店文化的表象及内核,成为最为核心的内涵。酒店员工是酒店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饭店的主体服务力量,他们既是酒店文化建设的客体对象,同时也是酒店文化建设的主体实施者,是酒店形象与价值的体现,是酒店文化的灵魂。

二、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特质

1.酒店管理者强烈的人本思想

“员工第一”的思想理念是成功酒店的企业文化中最显著的一个特质。对于酒店管理者而言,在思想意识里明白:我们不能单单要求我们的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要想顾客满意,只有酒店内部的员工满意了,他们才会竭诚为顾客提供“五星级服务”。

2.人才是酒店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酒店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酒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酒店管理者要爱才、识才、容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酒店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以人为本的酒店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是成功酒店管理者的共识。

3.人性化的酒店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的运行,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人性化的文化管理被视为酒店管理的最高境界。

酒店人性化的文化管理,在酒店形成一种有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挖掘员工潜力的民主、自由的气氛,让员工生活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员工更容易表现出难以置信的良好精神状态,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

三、建设“以人为本”酒店文化的措施

1.积极合作,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酒店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和工作氛围,对于员工而言就如同作物良好的土壤,它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员工的合作精神,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增强酒店的凝聚力。每一位员工进入这个氛围里很自然地会受到熏陶和教化,产生一种从善如流的心态,发自内心遵从它﹑喜欢它,并以它为楷模和标准来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给人一种潜在的动力,催人奋进。大家团结协作,并自觉通过努力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

2.尊重员工,营造快乐工作氛围

尊重是沟通的主题,而关注则是尊重的体现,快乐的工作氛围不仅能够使员工的服务态度更加热情,也能够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非常重视员工感受,认为“一切从人做起”是提供良好服务的保障。香格里拉有非常的漂亮员工区,餐厅豪华、时尚,而且带有文化气息,还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香格人家”。这看上去不像是员工餐厅,很像是待客区的艺术餐厅。总经理认为:优雅舒适的环境,可以使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的员工每天都能在一个极其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一点正是他和饭店管理层的追求所在。

3.信任员工,给予员工充分授权

古语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员工授权,让他们放开手脚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尽情地把工作才能发挥好,这是对酒店员工信任的最好诠释。如果员工在服务中需要层层汇报才能解决问题,一会影响工作效率,二会影响员工的情绪,抑制员工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里兹•卡尔顿的首席执行官霍斯特•舒尔茨先生坚信员工的重要性,他表示应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员工。饭店规定所有员工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高达2000美元的金额来处理顾客投诉和纠正错误。这一权利下放的做法是对员工充分的信任,给予了员工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4.多元培训,提供员工发展空间

培训员工是建设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的关键环节。多元化地培训员工,可以增强酒店员工服务过程中的信心,使员工面对任何情形都能得心应手。理性的员工总会挑选那些能资助自己终身学习、给予各种培训,从而促使自己事业发展的工作氛围的企业。对一线员工认真选拔和良好培训,给予他们解决顾客问题的自由,奖励他们良好的表现,甚至是给予确保完成任务的责任,都能使他们产生高度的自信和满意度。

通过多元的培训,员工可以掌握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随着他们的能力提高,管理者就可以把一些责任和做决定的权力下放给一线员工,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感受到他们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赵志磊李华.饭店文化[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4.

[2]吴萍,苏勤.饭店文化的构成特征及其管理功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5(4).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相互关系;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1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40-02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企业文化有着丰富内涵,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方面,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以及文化管理3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第一,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两者关系而言,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当现代企业诞生时,企业管理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是经验管理,企业管理者采用外部激励、外部控制的方式,通过控制人的行为来实现企业管理。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壮大,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企业管理模式从人治开始向法治过渡。随着“社会人”理论的发展,企业管理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人”不仅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求,还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社会人”假设将企业管理带入到企业文化建设阶段。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来源于社会文化,又高于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但不是简单地将社会文化在企业中机械地反映出来,而是通过对社会文化中符合企业客观要求的部分转换成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与之前的企业管理的本质不同是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文化管理作为新型企业管理理论,是站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发展起来的,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

第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原生意义来说,二者均是以企业作为基本载体,离开企业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失去了价值。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目标相同,它们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以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从两者的作用对象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最终都落实到人,即企业员工。只有通过对员工的管理,才能实现管理企业的根本目标。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而企业文化的发展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形式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三、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后,企业文化日益受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也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典型。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对企业文化认识狭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统一性,而是将企业文化简单归结为一些文体活动,或者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简单等同起来。这使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止于形式层面,没有达到融入企业管理的层次。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化。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致使照搬照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式,没有从基本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缺乏创新、脱离实际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促进企业管理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将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首先,为员工解决吃、住、行等生活基本问题;其次,建立良好的培训及岗位指导系统,注重收集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回复,对采纳的建议应有奖励制度。企业还应经常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令员工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总之,以人为本就是想员工之所想,尽可能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

第二,重视无形资产。现代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已经成为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之外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注重对无形资产的培养,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应将“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塑造形象、开拓市场,将信誉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以诚信作为企业的竞争力,努力提高企业形象。

第三,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随着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企业文化要形成一种促进全体员工不断创新的氛围。要不断吸取先进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以先进的思想政治觉悟武装员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的新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倡导学习的企业文化,鼓励学习、奖励创新。

第四,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忽略基本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状大,就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安排。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创新的高度,建立一整套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动力甚至压力的体制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建立完善诚信、公平、公正的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并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因此,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差异性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制度影响和制约着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需要通过企业制度来加以规范,企业制度也需要企业文化来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总之,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依据企业文化精神,建立健全基本的诚信、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企业文化作用价值观的导向,又有企业制度的规范,从而在道德与制度两个方面相互呼应,共同为企业的根本利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德.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金占明.企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崇学文.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机遇和挑战[J].工会论坛,2003,(02).

[5] 孙云环.企业文化是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J].科技向导,2010,(07).

[6] 李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深层体现[J].现代焊接,2007,(11).

[7] 金思宇.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2,(07).

[8] 陈燕芬.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09).

篇3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起源国和传播中心。中国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丰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随之复兴,茶马古道等传统文化的复兴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近年来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民宿也在改进和升级,民宿主们对民宿的设计往往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酝酿,赋予其能够令人感同身受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情怀。然而,环境影响人,学会通过研究顾客对环境的感受能更好地对民宿做出设计。因此,本文将探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设计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

(一)环境心理和定向

定向是一个人进入到某一个环境时的第一行为需要。定向包含了地点定向问题(如“我在哪里?”)和功能定向问题(如“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两个问题。当顾客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顾客可以利用空间线索和以往的经验获来确定他们在哪里,他们将要去哪里,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果陌生环境里不存在空间线索或者无法利用先前的经验,会导致定向力障碍,顾客有可能产生紧张、焦虑和无助等消极情绪。RichardE.Wener认为服务环境中的定向力障碍可以通过合并以下各项的设施设计来减弱:先前经验、设计的易读性和定向帮助。

通过规划设施,特许的服务已经有效的消除了定向力障碍带来的焦虑,,所以,顾客确切的知道该做什么。而在设施设计的帮助下,定向也能使顾客穿越空间进行观察,如银行宾馆布局常采用在入口处设置中厅的形式,使整个空间可以一眼被看到并表达出它的概念,这种布局也易于让顾客通过观察他人的活动以获得行为方面的线索。

(二)茶文化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拥有4000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加工手法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清茶和黄茶六大类。我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以茶为载体传播不同相关文化。其既是一种上层文化,又是多民族、多层次的大众文化,是各阶层、各职业以及国家的文化纽带。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不仅仅用于冲泡引用,在综合利用茶资源以及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逐步深入。

(三)民宿及其发展现状

《浙江省民宿管理办法》首次给民宿一个定义:民宿是指经营者利用农村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旅游经营方式,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提供餐饮住宿的接待场所。定义中强调“农村”和“乡村”,也许指出了与主题酒店等其他类型的酒店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茶文化元素可以与民宿结合,一是因为民宿多在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景观等原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再者民宿更有“情怀”的存在,二是因为茶文化并不是遥远的事物,只是被现代人遗忘了一段时间,茶文化的传承更多地需要依靠茶园、茶山或原汁原味的东西,那么这样一来,“情怀”和原汁原味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和装饰,民宿里有情怀的宿主和个性的装饰颇具吸引力。然而,颇具情怀的民宿屡屡亏损甚至倒闭。情怀体现的前提必须是住宿和休息那功能能够得到预约和满足。所以,在目前阶段,相比情怀的温暖,外观和空间的设计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更能影响消费者决策。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的影响分析

定向是人到陌生环境的第一行为需要,因此,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更应该注重设施设计,以下从设计定位、功能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影响。

(一)设计定位

正如陆羽所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优秀茶树种多集中于我国的南方,民宿以“茶文化”为主题,应该将市场和资源结合,综合分析民宿的区位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特征,赋予不同的茶文化内涵。比如安溪因铁观音而闻名,可将主题细分为铁观音文化,融合铁观音的发展历史、茶叶加工、茶的种植采摘和茶艺等方面的特色内容。另外,民宿主应该对某种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懂茶爱茶,才能将茶文化的内涵更好地表现在民宿中。

(二)功能空间

在功能空间上主要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公共空间、观赏空间、餐饮空间和住宿空间。以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主题为例,民宿的公共空间相对较小,走廊或阁楼等可以作为铁观音茶文化的展示区域和装饰元素米恶化空间。观赏空间可用于茶艺表演及器乐等演出。餐饮空间可以作为体验茶文化的区域,设置茶艺教学区域,让顾客亲身学习茶艺技术和泡茶方法,还有制茶品茶区域,提供DIY茶点,让歌顾客亲身感受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兰花香”。至于民宿的住宿空间,同样小规模但可以很精致。房间可以很小,10平米左右,但是要有自己独立的门和观景阳台。

三、基于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研究

环境心理和定向是人的第一行为需要,环境心理和定向对以茶文化主题的民宿设计风格影响不大,主要是在细节方面影响较多,在设计时要对目标市场的这个需要进行调研,了解目标市场在环境心理和定向的习惯要求期望,从而对民宿的设计进行调整。在参考其它文献资料以及实際体验后,总结该民宿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并且从区位和功能空间两个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实际中的应用。

(一)设计理念

1.简约自然:对旅客而言,民宿应该是一个能使旅客放松身心,摆脱城市喧嚣、事业压力和信息繁冗,达到旅游度假的目的的地方。不需要太多传统酒店豪华的装饰,正如茶汤的本质就是水,清澈自然。

2.人性化:比起民宿主的情怀更重要的可能是细节,周到的室内细节更能体现民宿主的用心和民宿的人性化。民宿主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需求,考虑到客人的饮食,在房间的桌子上,民宿主人可以备上一套茶具和茶叶(茶叶根据客人喜好和健康状况赠予),自制的茶点和果脯;考虑到客人需要存储物品,民宿里会有专用的带密码的储物箱,箱子设计感十足,与茶有关,如果客人要也可以作为卖品,出售给客人。

3.本土化:前文中提到民宿的区位选择必须有市场和自然资源,民宿的设施和传播的文化也该符合所在地的特征。假设要在安溪建立一家以“铁观音茶文化”為主题的民宿(据笔者调查,目前为止安溪并没有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民宿设计要体现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具体到实践中应该落实到每个特定的区域。比如一个茶叶包,一个门把手、一个指示牌、一个垃圾桶、一副餐具,都可能成为文化的符号。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是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在用文化符号抽象地描述铁观音时,应该归纳成系统的文化符号,用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符号或艺术概念对细节进行包装,会显得相对和谐。

(二)环境心理和定向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1.区位:据研究环境心理学的专家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自然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基本态度共同决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休闲作为见证社会变化的一个载体和象征,已经突出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城市人群会倾向于选择近郊民宿躲避生活压力。这就要求民宿多依托于自然人文价值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福建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安徽有黄山毛峰,浙江有西湖龙井,这些优质茶叶品种的产地周围必定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

2.功能空间:赋予茶文化内涵的民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可持续发展。满足游客对于地域传统文化的渴望,又不使当地居民产生排斥,传承民宿地域文化,并对紫色和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因为该主题的民宿更多地需要依山傍水,处于乡村之间,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最终村庄已经形成的建筑、街道的脉络,在不影响拆迁重建、不毁坏农田和森林的情况下,建设本土化的民宿。总而言之,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建筑外形和空间设计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体育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具备激发灵感的力量,体育有着团聚社会人群的独特功效,是无可替代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种团聚社会人群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苦苦探寻的真谛,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能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群众体育的兴起,社区体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社区体育文化也逐渐成为凝聚社区群众的向心力,成为社区群众沟通、交流的内驱力,在为社区群众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体育文化及其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将社区体育文化传播有效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充分挖掘社区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社区体育及其发展

(一)社区体育定义

社区体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发展强壮,主要是指以基层社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基础,惠及社区全体成员,且满足社区成员体育需求,密切社区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可以说,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社区体育与城镇化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可以说,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而社区体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群众的精神面貌及生活质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社区体育与体育强国

从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至今,体育强国一直是几代中国人不懈追求的梦想。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后奥运时代已经到来,“人文奥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众所周知,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各项体育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因此,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并使体育运动的成果能够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求,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既是群众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体育强国的核心要义。而社区体育恰恰能够满足最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拓展了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一)社区体育文化

社区体育文化是在社区体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且为社区广大群众接受的一系列价值观的总和。就内容而言,主要分为社区w育物质文化、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社区体育管理文化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就自然而言地成为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社区体育文化以“和谐”为中心,辐射物质、精神、管理等方面,从而形成完善的社区体育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社区体育文化传播的群众性和大众化

随着全社会体育意识的崛起以及体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展现个人生活方式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体育也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社区体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在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灵活性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共鸣。通过社区体育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扩大其社会认知度,探索社区体育文化传播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形成思想共识。

三、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社区体育增强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

以社区体育为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凝聚社区正能量,以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增强社区群众的心理认同感。因此,社区体育在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备承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同时,在社区体育开展实践中,具有涉及面广,参与群众多的特点,可以说,社区体育是接地气、贴民心的典型,社区体育将全民健身运动进行有机结合,找准时代的对接点,能够与群众产生共鸣,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体现到社区体育的宣传报道之中,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结合起来。

(二)社区体育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

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社区体育实践精神的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在实际工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社区体育点点滴滴的实践之中,融入社区体育的宣传、组织、实施等具体过程之中。应该说,社区体育精神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具有内在一致性。用社区体育的凝聚力、创造力,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从而以社区体育为载体,满足大家的生活需要,促进社区每一个人的完善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

(三)社区体育文化中蕴藏着无穷的“和谐”正能量

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体育继承了体育精神的真谛,同时又拓展了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社区体育文化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兴起的新型文化类型,是体育强国战略下的必然产物,从而使社区体育文化传播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体育要充分发挥其本身具有的功能,进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文化建设,传播社区体育文化中所具有的“和谐”正能量。

四、社区体育文化传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社区体育的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社区体育来源于群众的体育实践,因此形成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社区体育文化。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具有全局意义,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跨界整合,融合发展。2015年1月20日在南京召开的国家体育总局全国群体工作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要求,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10年左右的时间(2025年)增长到5亿,占人口总数1/3以上。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人心,以群众喜闻乐见体育活动为抓手,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外化为群众耳熟能详的肢体语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社区体育参与者。

(二)社区体育的规则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众所周知,规则是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公平性。各项体育活动都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当然社区体育也不例外。社区体育规则作为广义的制度不断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核,是社区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使体育的规则意识在民众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中成为约定俗成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进而探索规则意识与法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供保障机制。

(三)社区体育文化承载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脉搏

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常规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具有内在生命力。正如所说:“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化与常规化之中,而社区体育文化正是时代的产物,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播则承载着时展的脉搏,同时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很好的模拟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其发展的速度和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营造社会氛围的功能。

五、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一)社区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

社区居住的不仅有成年人,青少年也往往是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利用节假日,青少年和家人参与社区体育,可以是对学校体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同时,社区同家庭紧密相联,可以说,家庭是构成社区的细胞。由此,通过社区体育的开展可以将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起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效结合,在社区体育的事件过程中,结合时代精神,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改革创新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将社会与校园融为一体,从而将广大的青少年与社会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二)以学校体育为载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规化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2014年2月,在索契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要把每个人的梦和“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国梦”。而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培养青少年的个人梦,就得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系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承载着“中国梦”的学校体育活动成为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以“全民健身运动”的国家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在连接学校、家庭之间的积极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将在社区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和谐、友好等道德L尚广泛传播,并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融入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心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常规化。从而真正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解红晖,金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6,(05).

[2]周永奇.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3]邵锦梅,李雷.体育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

[4]纪飞凤.社区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

[5]刘晓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解读之“和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0).

[6]李鸿江.体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北京教育,2014,(08).

篇5

游走于商海与国学之间

中年的洪炜在事业上仍算不上成功人士,他把自己定位于“传统文化推广者”。他重点推广和倡导的是两汉时期的礼仪文化。

洪炜如一条鱼,游走于商海和国学文化之间。做公司运营总监,他把所有的业务活动都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办私塾,他给孩子们穿上汉服,以儒学为教育理念,开发启蒙孩子,培养他们从小“知礼”“懂礼”;他做公益,仍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出现为了饰演古代帝王,他蓄了胡子,每每身着一袭汉服出现在活动现场,那君临天下的威武,总能惊艳全场。

洪炜和所有的现代文明人士一样,崇尚两汉文化,因为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自汉高祖刘邦出生至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无不以“礼”字贯穿其中。

“重兴中国,再造华夏,我们必须从根开始;我们不能眼看着祖先传下的精神家园在我们手中一年年沦陷。”洪炜喜欢孩子,与小孩子天天打交道时,他还没有当爸爸,那时他开了一个儿童摄影室,专门给小朋友拍写真。后来他开办私塾,与这段为孩子“服务”的工作经历不无联系。

2005年,洪炜的摄影室开在西安纺织城。有一次,来了一个长得像年画上喜娃娃一样的小朋友,他给“喜娃娃”穿上了汉服,可爱的小娃娃一颦一笑憨态可掬,照片洗出来,竟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从此,洪炜在摄影室以汉服为主题,吸引来了很多孩子妈妈。

来的年轻妈妈多了,便有人提议,别总是给孩子拍汉服写真,也可以给大人拍呀。由拍汉服写真,洪炜加入了西安汉服社,参与的多了,他萌生了做汉文化推广的念头。

因拆迁,洪炜的摄影室开不成了,这正遂了洪炜的愿望,关掉摄影室,洪炜开始了他的推广汉文化之旅。

2011年,洪炜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投资,成立陕西盛世长安礼物发展责任有限公司,经营传统工艺品、文化艺术品、投资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等。恰逢这年4月西安举办世园会,踌躇满志的几个年轻人来一个大手笔,一下子投入200万元人民币,制作了一批“长安礼物”,小试牛刀便出师不利,200万元血本无归。公司受创,朋友灰心,洪炜决定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做运营总监。

洪炜改变思路,另辟蹊径,由汉服文化入手,做汉服婚礼、会展,为客户策划各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活动。本来的初衷是力挽狂澜,拯救公司,没有想到,却一头扎进了以“礼”为元素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他把传统文化和商业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倡导“礼”,重塑礼仪之邦

洪炜主持操办的第一场大型汉式集体婚礼是在2012年“五一”劳动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对新人,以屹立600余年的古城墙为证,在南门瓮城许下幸福盟约。

新人男戴冠冕,女佩钗环,身着红色宽袍大袖的汉式婚礼礼服,在赞礼官带领下,依次进行沃盥、对席、同牢、合卺、三拜执手礼等一系列程序。所有的礼仪包括现场布置都仿照了汉时古法,典礼上还用到了几案、铜盆、锦囊、葫芦杯等汉时器具,整个婚典过程隆重庄严。这场婚礼完全遵循汉式风格,规模在中国尚属首次。

同年10月3日,又有一对新人在大雁塔北广场举行了“长安汉服正婚之礼”。新郎和新娘身穿汉式婚礼服真实再现了汉朝盛典婚礼,为“十一”黄金周增添了一道古典喜庆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人观看。

每次主持这样的仪式,洪炜的内心都升腾起一股神圣的责任感,他用这充满着传统文化底蕴的婚姻礼仪,尝试呼唤、回归传统,并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对民族文化的复兴有着推进作用。

祭礼也办过一次,在西安天坛举行,洪炜感悟最深。

位于西安南郊的这个天坛,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比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坛早了近一千年,堪称北京天坛的老祖宗,被史学家赞为“天下第一坛”。但因种种原因,这个北京天坛的老祖宗却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为了唤起世人的重视,2014年12月27日,洪炜协助西安汉服社,在儒士们的支持下,在天坛成功举办了陕西首届儒生甲午冬至祭礼。这次祭礼,是儒生们出于生命的信仰,有别于普通的凭吊怀古、商业表演和官方公祭,完全是国学文化者“敬天法祖、尊孔崇圣”的文化行为。

给西安市城区内几所中学举办集体成人礼,也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庆安中学是一所老军工子弟学校,该校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连着三年给学生做成人礼。成人礼,不仅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方式达不到的效果。目前,成人礼得到广泛推广,周边区、市、县的中学纷纷邀请洪炜去给主持成人礼,学生最多的一次有近千人参加。

“国学私塾,更少不了各种礼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礼教,要从小培养,开办国学私塾,一直以来是洪炜的一个理想。2014年4月,“西安艺海学堂少儿国学私塾”正式开始招生,9名3-6岁的孩子成为第一批学生。

2015年7月1日,国学私塾借夏令营开营仪式之机举办拜师礼。至此,孩子们入学已经一年多了,对尊师重道等礼仪方面已经有了感悟。

仪式上,赞者宣:“《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众学子,应外正衣冠礼仪,内正品德心灵。衣冠整,而礼仪齐,方才体悟到礼仪本于人情、整饬人际、和合天人的作用。故此请学子整衣正冠,知善明礼!”弟子洗净双手,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导;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以干腐竹代干瘦肉条表示感谢师恩心意。

从2011年开始做与礼仪有关的活动,迄今为止,洪炜共组织、参与了不下几十场礼仪,有大型祭礼、汉服集体婚礼、集体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字礼、抓周礼、宴饮礼等。

重兴礼乐中国,传承道德之基

记者:荀子有一句话叫做:“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你能谈谈对礼仪的理解吗?

洪炜: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目前来看,我们中国人普遍缺少关于“礼仪”的教育。近期媒体报道的卢浮宫水池泡脚、古神庙刻字、太平洋岛国帕劳海面漂浮的“中华”烟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免税店里随意插队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使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大大受损。文明素质和规则意识的缺失,不仅使“文明古国”在海外的形象蒙尘,在本国土上,不文明的行为也比比皆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世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礼是德的规范。“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身有礼则身修”。礼可以端正人的行为,懂得和遵守礼就可以使人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规范,从而保证德的实现。所以,要想把道德这一课补上,我们一定要有“礼”的观念和意识。

记者:你对私塾这种教育模式的理解是什么?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你对孩子的未来有规划吗?

洪炜:我做私塾教育,主要是在孩子读书识字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注重德育培养。我要孩子较晚,也想要陪伴着看他长大,把我的国学思想融入孩子的成长。我的孩子现在三岁半了,就在私塾读书,我不打算把他送进体制内教育机构,也许是一种冒险。

目前来看,我的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心性及品行都非常有益,9个全日制孩子跟外面的孩子相比较,都很知书达理。我们除了国学、琴棋书画,也开设英语、数学、语文课程。普通教育下的孩子注重的是各个科目的成绩,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学堂是引导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他们从小沉浸在国学经典之中,了解往圣先贤的哲学思想。我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高的期望值,什么清华北大的,离我们很远。我给儿子办过两次礼仪,一是弥月字礼,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礼仪,我儿子在这个礼仪上有了自己的名字:洪太阳。二是周之礼,就是咱们俗称的“抓周”。我儿子抓到了锅铲和围棋子,我就想,儿子将来做个会下围棋的厨师也不错!对孩子的教育,我的理念是,书山有路“玩”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记者:关于酒文化,能讲讲你的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