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论述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的论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字技术是指通过对0和1两个数字的应用,进一步完成数字编码,并利用诸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通信卫星设备等,从而达到传输及处理信息的一种技术。数字技术涵盖诸多,如数字编码、数字传输以及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等均属于数字技术的范畴。数字技术能够使数字实现信息化,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又会将数字技术成为数码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数字技术加以应用,便是通过数字信息传达环境设计中需要描述的图、文及声像等。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或方法。将数字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能够体现出先进的设计风格,显然这将是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必然趋势。
2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
(1)设计师理念的更新。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设计师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并且会在以往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数字技术,从而进行全新的尝试。对于设计师来说,为了使数字技术能够合理、有效地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也对自身又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数字技术的应用必须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艺术设计及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要充分解决传统设计观念与现代设计观念之间存在的矛盾。这样,数字技术才能够顺利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应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属于艺术及科学两者的有机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与相关技术的融入是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性的。数字技术的融入,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同时也丰富了设计内涵,使得设
计的美观、舒适感及艺术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重视社会中新技术的出现,认清新技术的价值作用及优势,充分利用,方能使设计效果更加优化,更具艺术感及层次感。(2)数字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步伐加快。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突出的,利用数字技术能够对文字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也可以对图形及图像进行有效处理,与传统模式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极为不同的。对于一些刚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的人而言,能够很好地应用数字技术,并且传达出很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数字技术的融入使得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得到有效加快。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的,我们知道传统模式下的环艺设计采取手工绘图的发光法的,这样修改起来就显得较为麻烦,而用数字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绘图便能够使后期设计修改更为简单,并且还使得设计更加精准、规范,进一步为设计艺术效果的完美传达提供了有效依据。
(3)数字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速度得到有效加快。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能够使图像声音及文字以数字的形式传达出来,这样便能够为设计者构象及方案的成立提供便利。并且还方便设计的修改。数字技术通过部分先进的图形展现技术,让技术和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仪器,从而使数字技术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通过与传统白描及渲染等技巧的融合,数字技术更加具备表现力及感染力,从而使环境艺术作用更具层次感及优越感。大致上分析,数字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速度得到有效加快,改善了传统手工绘图难以修改的缺陷,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4)数字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在市场的竞争力度得到有效增强。数字技术中的图文、声像等信息均是一类以数据格式存储的数字文件,通过对有关图形软件的应用,便能够对这些数字文件进行有效转换,用户便能够将这些数字格式的文件调出来,并进行加工处理,进一步使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数字技术,能够使设计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减低设计错误率,使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使设计作品在同类设计作品中的竞争力度得到有效增强。充分融入数字技术,对作品的复制拷贝也是极为便利的,同一类稳健能够进行反复印刷及打印,不会导致文件受到损坏,很好地保护了文件的质量。与此同时,通过与网络互交技术及信息传输技术的融合,还能够实现远程文件共享,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大致上分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能够使设计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提高业主的满意度,从而赢取业主的充分信任。
3结语
篇2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2-0101-0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证券化被誉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Leon T.KendMl,1996)。它是将不流动的金融资产转化成流动的资本市场证券(Austin和Zissu,2000)。
本文从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等方面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一)改变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结构效率
Hirshleifer(2001)认为,随着证券化的发展,引起了金融的脱媒,关系融资在向资本市场转变,银行与公开市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增加,但资本市场融资不能完全取代银行媒介融资。Levis(2001)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善的,那么市场将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市场的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银行能够弥补市场的不完善,从而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市场发达的工业国,如美国,其证券化程度就很高,金融系统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透明度不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其金融系统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这与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关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与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哪个效率更高,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应该同时提高银行与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2)认为,证券化将借款人和贷款的最终使用者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降低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中介功能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张超英(2002)提出,金融体系的重要宏观角色在于有效配置资源。证券化对金融体系演进的影响是深刻的。证券化是银行配置与证券配置的有机结合,通过证券化金融技术的作用实现贷款债权这一非证券的证券化,使贷款债权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由流动性的零区域进入非零区域。朱华培(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在美国迅速发展,导致传统信贷机构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促进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业务的拓展,如银行机构可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业务中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创始或服务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或信用额度等信用服务等。
(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
姜建清(2004)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给那些数目众多的愿意和能够承担风险的社会个体,从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避免由社会全体成员来承担无收益的风险。另外,投资者、中介机构等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贷资产的尽职调查、信息披露过程中,相当于将银行信贷过程中一些隐蔽的风险透明化和公开化。这种“风险的外部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和防范暗箱操作,进一步降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解决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金融稳定。IMF(2006)研究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信用衍生工具的采用,促使银行信用风险在更为多样化的投资者当中分布。这些机构乃至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冲击面前的脆弱性有所减少,这有助于加强金融稳定。葛奇(2008)认为,证券化实现了从银行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融资市场化更均衡地分散了银行的风险,避免风险过于集中于具有系统特性的大型银行,大大减少了金融系统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2、资产证券化与金融不稳定
最早提出证券化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存在重大隐患的是Kaufman(1999),他指出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导致过度的信用创造、造成流动性错觉、减少储蓄机构的作用、导致金融机构监督贷款激励的弱化,并且对一国的金融政策造成不利的影响。但由于证券化出现以来,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以Kaufman等提出的质疑也就被社会所忽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家开始注意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能给宏观经济和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1)资产证券化对金融风险的传递和扩张
金融创新的最初本意是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合适的金融投资者,以达到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次贷危机的教训恰恰说明:如果风险没有转移到合适的交易对手那里,那么这种分险还是存在于金融体系当中,并没有消逝。对于宏观经济来说,风险可能不断累积,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瑞斯勃格(2007)认为,原则上信用风险转移导致风险更有效地分担,但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且往往是转移到未受监管的市场,透明度反而降低,容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方风险。孙立坚(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细分化带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结果是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王志刚(2008)认为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基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信用中介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起一分散”(O-riginate-distribute)模式。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约束,“高回报”成为大家共同瞩目的焦点,其对应的“高风险”几乎被所有的参与者无意忽略或有意隐去。陈颖等(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机制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弹性,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金
融工具风险计量和定价机制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增强了金融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性,并加速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风险传递,使风险识别与计量更加复杂。在“反复中介化”(Reinter-mediation)的金融交易链条中,最终投资者与初始债务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金融工具的索偿权传递链条越来越长,市场参与者更加依赖于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放松了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风险转移机制的有效性。但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转移是不充分的,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系统性影响不仅没有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过程中被显著放大。杜厚文等(2008)认为,在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并不是在充分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收益,而是企图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环节来获得酬金。结果,信用风险分散变成风险防范缺失,出现了危机沿着利益链条节节扩散的局面。李征(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仅是一个“风险接力游戏”,其自身不可能减少系统内风险,相反,在单个市场主体风险降低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分乐观和对于原始信用风险防范意识的弱化,很可能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证券化过程中的低金融成本是以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为代价。白钦先等(2009)在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化过程中,各类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行为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金融产品不断吸纳各种风险并不断地将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名义上、表面上的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押后,都是以未来风险加大甚至系统风险提升为代价的。
(2)证券化产生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1)宏观金融结构失衡,产生资产价格泡沫
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使得其价值完全脱离原有的基础,宏观金融结构的倒“金字塔”特征突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严重脱离,导致大量资本从事非生产性投资,加大经济的波动。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来流动性较弱的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逐渐纳入到广义货币的范畴,这将对货币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流动性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前,主要的几个发达经济长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出现过剩,过剩的资金一方面涌入实体经济,抬高物价,较高的通货膨胀不利于金融的稳定;另一方面,资金可能流向金融市场并在其内部形成“体内循环”,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的不稳定。Bofio和Lowe(2002)认为资产价格的繁荣与破产、迅速的信用扩张和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增加了未来金融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3)从制度性层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原因,认为激励结构、缺乏稳健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市场子结构存在的缺陷等因素是使资产价格的波动进一步转化为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2)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与金融不稳定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个主要负面的影响是使得金融监管的复杂度和难度提高,尤其是银行的风险更隐蔽,并且银行可能会追逐风险(Dionnet和Harchaoui,1999;Jones,2000)。现有的巴塞尔资本协定对各项资产或业务所设定的风险权值与实际的风险往往并不相称,从而给银行提供了“监管资本套利”的空间。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会在同一风险权值的各类资产中选择保留实际风险较高的资产,而将实际风险较低的资产实行证券化,使其脱离资产负债表。这在事实上促使银行追逐风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
1、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
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通过金融体系发挥作用。Goldsmith(1993)指出,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存在、性质以及相对规模体现了一国的金融结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可以描述为:微观金融结构的协调优化各种金融融资比例的优化直接间接融资结构体系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优化资源与风险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
所以,当资产证券化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时,对经济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张超英(2002)认为,抵押支持证券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流动化,这有利于降低住宅抵押贷款要求对银行自有资本消耗的压力,也使得银行回避持有风险,扩大资金来源,从而调节金融支持的潜能和金融运行的效率,最终保持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保中(2005)认为,证券化为非流动资产提供了一个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强,形成资产的不断循环,必然会对经济实体的赢利形成倍数效应。现实的例子:2001年IT泡沫破灭后,为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到2004年美国连续三年的低利息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01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速比同期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房价累计增幅达80%左右。也就是在这期间,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发展迅速,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的GDP年增长率接近4%。
反之,当资产证券化带来金融风险,使得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时,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典型的实例。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是一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金融危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商业银行被迫启动“去标杆化”过程,产生惜贷行为,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另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巨大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徐克恩等2008;张明,2008)。并且由于次贷危机涉及复杂的利益供应链,投资银行的高杠杆效应,加重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2、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周期
关于证券化与经济周期间关系,主要是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证券化活动的情况。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定论。Stanton(1998)实证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及私营企业经营不景气时期,证券化增长较快。Kuttner(2000)比较了ABS(资产支持债券)相对增长和商业周期银行贷款,发现如果银行使用证券化来避免货币政策对其贷款供给的影响,那么ABS的规模变化将与货币政策目标发生方向相反的变化。Estrella(2002)指出,家庭住房抵押证券化在经济衰退时期趋于减少。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银行通过大规模的使用证券化,发放更多的贷款,在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这种效应会增强。
(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进而改变着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和机制。
在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Feeney(1995)提出,由于货币政策大多是直接通过银行体系发生作用的,而证券化改变了这个体系结构,因此,证券化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Bernanke和Mlhov(1995)、Gertler和Lown(20001、Boivin和Giannoni(2002,20031等研究发现,在1980年以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或物价的影响效果,远远低于在1980年以前的影响效果。巧合的是,上述研究所发现的美国货币政策效果开始减弱的20世纪80年代,也正好是美国资产证券化迅速发展的年代。McCarthy和Peach(2002)运用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VAR),以1986年为分界点,将1975-1985年作为资产证券化尚未发展时期,1986-2000年为资产证券化发展时期,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反应较为敏感,而后期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减弱。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三方面来分析。
1、信贷渠道
Kuttner(2000)通过比较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相对增长率,得出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此消彼长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结论。SeHon(2002)认为,证券化贷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与其他存款机构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这样当货币当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这些机构就更少受到资金成本及资金获得性的制约。Altunbas,Gamba-corta和Marques(2007)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增强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转移而改变了信贷市场的作用,银行的经营模式由“购买一持有”模式向“发起一重组一销售”模式转化,这可能改变银行的特性,如规模、流动性、监管资本要求等。并采用1999年以来欧元区大约300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信息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证券化降低了银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这主要是通过两方面途径实现的:一方面,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降低了银行在货币紧缩时对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把其自身的一部分信贷风险转移给市场,降低了监管资本的要求,这一资本的释放使得银行能提供的资金进一步增加。
2、利率渠道
Kolari,Fraser和Anafi(1998)的研究发现抵押贷款利率随着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的增长而下降,两者之间成负相关。Heuson,Passmore和Sparks(2000)认为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和证券化增长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双向的。
利率传导途径认为,名义利率变化影响公司的边际融资成本,而这却取决于官方利率向市场利率或是贷款利率的传递。SeHon(2002)研究发现,达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可能比达不到证券化资格的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联系更紧密。因为抵押支持证券必须与市场上其他类似证券竞争定价,抵押贷款利率也就必须对这些证券的市场利率变化做出反应。结果,由于证券化,货币政策对抵押贷款利率的可能影响,就一半决定于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般能力,一半决定于其对抵押贷款的放贷方的资金成本与资金获得性的直接影响。
Estrella(2002)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联邦基金利率的改变对美国实际产出以及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有随资产证券化发展降低,而抵押贷款利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敏感度上升。Estrella认为虽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证券化而下降了,但这一下降并不是与抵押利率直接价格效应相联系的,而可能更多的是与它对货币供应量或信贷供应的影响有关。
张超英(2003)认为,证券化使得货币需求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提高,并且利率期限结构形成一个紧密联结体系,从而使得央行通过操作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的实际效果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变得更有效。
3、资产价格渠道
金融资产价格渠道一般包括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即托宾q效应和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反映金融资产价格与实际投资之间的联系机制。当利率下降,股票投资活跃,企业市场值增加会推动扩大生产投资。财富效应则是利率变动造成相关资产价格变化,进而影响居民的财富状态,并间接地影响其消费与投资支出。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快,容易放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使得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加强。
二、简要述评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镜”,结合以上对于“资产证券化宏观经济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得出以下启示,以期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推进有所裨益。
(一)协调微观效率与宏观稳定间的矛盾,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现代微观资源配置方式与宏观金融稳定之间容易出现矛盾,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合成谬误”,使得政策当局陷入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例如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的同时,放大了货币流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影响宏观金融的稳定;金融机构利用财务杠杆,在微观上提高了获利能力,而在宏观上则会扩大信用规模,促使信用膨胀,加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微观金融单个机构,从微观层面看是审慎合理的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可能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
这一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带来巨大的挑战,政策当局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研究单个市场参与者的集体行为和市场动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减少冲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如系统性风险监管理论框架应考虑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特别是关注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后果的关联性,而不单单把宏观数据加进预警指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建立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强调价格稳定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的稳定。中央银行应该将“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在货币政策中前瞻性地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建立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相关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对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均衡的政策反应,政策的干预应该是对称的。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金融系统的清偿力时,应该放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明显不可持续地被抬高时(甚至是逐渐而不是立即伴随着通货膨胀压力时),信贷增长过快,中央银行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的信用控制。
(三)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规范,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金融创新仍需继续推进,但同时,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加强对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等。
篇3
中国古典文化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给文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先秦两汉时期,秦始皇将竹子从山西的云岗引种到咸阳的宫廷园林之中,修建了“虚明台”,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对诸君子的喜爱之情;到“竹林七贤”“子猷爱竹”及“竹林高士”等文人的喜爱,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经历了秦汉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明清成熟期,人们开始对竹资源的各种价值进行挖掘利用。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既富有山水画境的自然美,又蕴含文化的人文美,形成了环境设计中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竹文化与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相匹配,又与园林设计的自然美相贴切,符合造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是古往今来园林中很好的绿化植物。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对象很多,像地形、水体、植物等,而竹资源便是植物设计中的一类。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无论是室内装潢、竹盆景,还是室外景观观赏、绿化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等方面,都离不开竹资源。
二、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竹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既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摆放在室内,也可以作为设计材料出现在庭院园林之中,尤其是在庭院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当然,竹资源不仅被我国的文人雅士所喜爱,也逐渐被西方人士所喜爱。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园林更多注重理性,侧重在对竹子材料属性方面,以及如何与科学、艺术相结合等。
1.完善园区环境。
当然,这里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作为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四季常绿、姿态优雅,可以较好地提升园区的人文环境,让人联想到竹子的高洁品质,诗词颂赋。在完善自然环境方面,竹叶面积较大,四季常青,光合作用和净化空气能力比其他树种强,竹林可减轻阳光的辐射强度,抵抗紫外线,净化空气,且具有吸附粉尘和有毒气体、降低气温和噪音的作用。
2.呈现结构美。
竹资源符合力学要求的统一、均衡、序列等结构,能在结构中体现结构美。竹材有其独特的韵味,各种捆扎、穿插使得细节精美简洁。竹资源材质可弯曲,运用于大跨度的拱中,既是结构,又是装饰,本身的结构美代替了装饰美。而且竹材颜色清淡,使得结构性较为轻盈,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
3.完善地形。
竹资源可以与任何地形相结合,将地形的缺陷很好地掩饰,呈现空间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用竹资源使地形呈现高低起伏,可以增强地形的空间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竹资源种类繁多,高大型、粗壮型、精小型,可以完善地形上的缺陷,增强空间效果。
4.呈现空间感。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有“梧竹幽居”“竹径通幽”“竹廊扶翠”等竹景观特点。所以我们在设计竹林栽植方式时,可以选取面植、线植以及带状的列植等不同栽植方式,使其呈现较强的空间感。如在景区栽种竹林,可考虑景区的实际特点,采用竹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呈现空间感;或是根据不同的地形,选用各种高度的竹类,形成参差不齐的绿篱,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强其观赏特点。
5.柔化线条及氛围。
在亭、堂、楼、榭附近,栽种相当规模的竹子,既能与水色相容,调节区域色调,又能打破周围的寂静、单调氛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在空间上与周边景物的颜色相融合,增强空间感,从而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此外,竹林具有庞大的地下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防震等方面具有超强的能力,可以在城市中形成生态系统和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结语
篇4
艺术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艺术的发展更是经济繁荣的力量所促使,事实证明,艺术从其产生到发展到现在的丰富多彩,都与经济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经济对艺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为艺术提供着物质资源、“人”资源以及整个社会“人”的意识资源三个方面。
一、经济为艺术提供物质资源
这里所指的物质资源,是指与艺术活动有关的一切物质材料的构建。
众所周知,音乐的乐谱乐器、绘画的笔墨纸砚,设计的工具材料等等都需要有经济来源,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持续不断地创新发明活动,也极大地改进了艺术创作的每个方面,使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更完美的效果。
例如,在音乐的复制方面,我们取得了从矿石收音机和爱迪生的滚筒唱机到密纹唱片和数码录音的进步,这是整个音乐创作中所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物质资源带来的力量是不可磨灭的。在建筑方面,物质资源同样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密切联系,通过功能表达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它需要通过运用大量投资、材料和劳动方能实现。建筑是实用的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作为物质产品,体现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其视觉形象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因此,建筑作品的经济性和艺术性就成为不可分隔的有机联系……所有的支撑着艺术发展的这一切物质载体,都是在经济发展的这个大洪流中留下的产物。
著名作家王宏甲曾经阐述到经济对音乐的重要性:“当我坐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看大厅内36尊金色的音乐女神像神采奕奕,高悬的水晶吊灯和琳琅满目的水晶壁灯把大厅照耀得金碧辉煌,三层看台2000张金色皮椅座无虚席,几千朵鲜花把冬季的金色大厅装点得溢彩流芳,我开始意识到,没有相当的经济繁荣,就不可能有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艺术,也不可能培养出大量的欣赏音乐的耳朵。”(注:参见王宏甲《音乐与经济》一文,《中关村》,2005年第9期。)
二、经济为艺术提供“人”资源
这里所指的“人”的资源就是指整个艺术活动中的一切有生命的“人”,包括创作家、表演家、出版商以及接受者。他们是艺术发展的主体,共同支撑着整个艺术活动的循环进行。
创作家是艺术活动中的第一个环节的主体,可以说,他们创作着艺术、决定着艺术的发展内容和方向。然而,在他们受培养时期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资和艺术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他们创作时期不仅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还需要有进行一系列创作的条件。这些教育和条件都是与经济紧密地相联在一起的。
与绘画、设计、建筑等各类形态静止的艺术相比,音乐有其自身更独特的特点,它具有流动性、表演性,所以,在音乐中,又多出一个“表演”程序。表演家是展现艺术品的一个主体,他的表演同创作家的创作一样,也都需要一定的经济作支持,并且,创作家往往同时又是表演家。
出版商是整个艺术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主体,起着重要的媒介、传导的作用,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艺术作品的呈现和流传,是与他们录制、制作、拍摄、出版等工作分不开的,然而,这些工作也同样需要有深厚的经济作后盾。尤其在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下,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质量愈来愈受到发行量、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接受者是艺术活动中的第三个环节主体,也是前面两个主体得以有意义存在的保障,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接受者的需求是创作者和出版商具体工作实施的来源,艺术的接受在潜在的意义上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因为,“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而且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收与消费过程。”)参见王宏建著《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28页。)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绎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接受者去欣赏去消费,只有他们认可了,作品才算最终的成功。”
可见,接受者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没有资金的支持,他们就难以进入剧场、音乐厅、展览厅……进行最直接的艺术作品欣赏,或者就只能购买廉价的唱片、盗版的书画,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各艺术家的精美大作。
总之,不管是艺术活动过程中哪个环节的“人”,他都离不开经济的莫大支持。
三、经济为艺术提供“意识”资源
21世纪是最激进的变革的世纪,经济的高度繁荣带来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节奏的巨大改变,人们在基本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求,追求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注重情感、崇尚人性,呼唤高雅情趣,呼唤高品位,要求艺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传统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与现代生活节奏不合拍。作曲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为了更符合大众的口味,就改变以往的作曲方式,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艺术语言与形态的探索中,在作品中加入新的语言、新的技巧、新的创作理念。
篇5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加快了电子商务经济融入群众生活的步伐。近年来,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电子商务经济占中国市场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经济是世界经济体争相进入的新领域。电子商务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将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市场平台来完成交易。电子商务有着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其安全性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障,所以电子商务的水平也是我国网络信息化水平的展现。
一、电子商务的兴起
中国的电子商务最早开始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经历了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三个阶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电子商务开始初步实施,数据交换是当时主要形式。2002年中国正式开始发展电子商务经济,在2007年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开始兴起,直到当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具阶段,电子商务是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业务扩展或是商业信息交流的工具,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为其进行商业活动带来便利。在渠道阶段,中国的网上用户日益增多,随之电子商务交易更加频繁,电子商务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和个人的一种新兴交易渠道,如网店、电子银行的出现。在基础设施阶段,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并有着方便快捷的优点,市场经济结构、群众消费习惯和企业营销策略都会被影响。很多企业开始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网络交易的持续升温,电子商务逐渐发展成熟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电子商务经济体开始兴起。很多传统行业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型。电子商务从萌芽到发展,再到现在日益成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前景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阿里巴巴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在“双十一”期间内创造了上亿元的交易额,体现出了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也日益剧烈,为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电子商务使得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密切,增强了两者之间合作,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跨界发展
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并进行跨界经营,这对我国传统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跨界经营和产业链的扩展是当下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重点在于金融业、广告业和物流业的发展,也能达到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宣传效果,促进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跨境发展
网络的全球化发展快速并日益成熟,这对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产生了直接影响,国内许多跨境电子商务开始兴起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跨境电子商务有着全球化程度高、经营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如海外代购的形式,网民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商家所提供的商品信息来选择商品,就可以足不出户便能购买到国外的商品,这种形式新颖、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子商务模式有着很大的商业前景,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会有着很大的优势,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大数据精细化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要涉及范围广,在后期的发展更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服务的完善。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用户、商家、产品信息进行收集,再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归类,来为用户提供更为详尽的商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服务,是今后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商家能在众多电子商务企业中占据商机的可行办法。
(四)移动终端形式的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并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手机的普及,手机4G网络升级,由此可见,在移动终端领路内来发展电子商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五)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加强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在线支付已经成为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屡见不鲜,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漏洞,为了电子商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安全需要不断加强。一方面要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的安全管理,引用先进技术来维持网络安全。另一方面要对网民普及网络防范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保证了电子商务的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电子商务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6
关键词:竞争力; 资源; 能力
竞争力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应用最新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理论的综合的应用科学体系, 主要涉及3 个方面的问题: ① 竞争优势之源是什么, 即什么带来了竞争优势; ② 竞争优势之“源”是通过什么样方式表现出来的, 即“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 ③ 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即要回答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
竞争力理论存在于经济学与企业战略管理两大研究领域。经济学侧重于对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 从理论上探究什么是竞争优势之源; 而战略管理理论,则主要从企业经营实践角度出发, 为经营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从历史发展看, 竞争力理论可以归纳成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 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理论、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理论和基于评价方法的竞争力理论5 个方面。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 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 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内在成长理论, 进而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 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此进行理论综述, 以期为竞争力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资源与能力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 A , 1925) 所提倡的企业内部成长观点和他所提出的企业知识基础理论。他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企业内部出现新的协调问题, 因而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 企业内部会发生伴随生产进程的公开知识积累, 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同时每个行业是由一系列异质企业所组成的, 单个企业的成长、衰退是经常性的, 但一个行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张伯伦(Chamberlin E, 1933 ) 和罗宾逊(Robinson, 1934 ) 重点研究了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认为, 特有的资产或能力是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并获取经济租金的重要因素。钱柏林列举了企业的几种关键资源, 如技术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管理者独立工作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商标和专利等, 被广为引用。
后马歇尔主义者佩罗丝(Penrose E, 1959) 提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极大地发展了马歇尔“内部经济”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是一个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内部存在着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 而且这种知识积累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 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 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
理查德森(Richardson GB, 1972) 把注意力集中于马歇尔的“外部”问题, 提出企业间协调的知识基础理论, 补充了科斯和威廉姆森关于市场与企业相互替代的交易费用理论, 同时又发展了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合作和关系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组织方式, 是因为企业的内部组织从根本上说是协调“互补性活动”的结果。合作性协调的基本内涵是协调企业各方的能力。组织间协调是界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种协调机制, 协调需要的专门能力是通过逐渐学习积累的。
“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在20 世纪80 年代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战略管理领域及企业理论界、产业经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成为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
1984 年, 随着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 B ) 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企业资源学说(Aresou rce2based view of the f irm ) ”一文, 企业能力理论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 这两个流派都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基础上, 并为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深入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一派是资源基础理论, 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 另一派则延续能力理论对于企业能力的关注, 提出了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学说, 我们称之为能力学派。
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 包括有形资源如设备、厂房、人员、土地和资金等及无形资源如商标、公司形象和文化等。在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 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所以赢利, 是因为企业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 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具有的有价值性、稀缺性、知识性和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 可以产生成本低或差异化高的产品, 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竞争力就是这些特殊的资源。因此,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内部, 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稀缺的、非常难于模仿的和高效的专有资源; 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 可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不断形成和这些专有优势资源的不断使用。
科利斯(Co llis D J , 1995 ) 和蒙哥马利(Mon tgom ery, 1995) 在“资源竞争: 90 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 企业资源观是建立在波特的竞争策略与核心能力竞争两种策略方法基础上的。企业是实体资产、无形资产及能力三大素质的组合, 企业的资产与能力决定企业的效率与成效, 拥有最佳且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成功。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 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重点就是一家企业的资源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左右企业的表现。有竞争价值的企业资源(有形、无形、能力) 与基本市场力量的动态相互作用(表现为稀有性、专用性、需求性) , 决定某一资源或能力的价值。
尽管同属于资源学派, 但他们对于资源所包含内容的不同理解, 又形成了不同的资源观。普拉哈拉德(P rahalad C K, 1990) 等人认为竞争资源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因而他们认为协调与有机结合的学识是主要资源, 能力与知识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都被视为一般资源; 巴尼(Barney J B, 1991) 也认为能力与资源是同一回事,企业的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另外, 还有一种资源观是将社会资本纳入其中。他们认为, 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收益。
三、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源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局限性, 以科斯(Coase R H, 1937) 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分析单元扩展到所有企业, 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 提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理论等。然而, 现代企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 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具有独特的“生产特征”; 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实践活动中一些重要现象, 如企业运用外部资源从事过度负债经营活动。
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同时源于主流管理理论的缺憾。管理学发展历程中, 18 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末期强调经验管理, 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信奉科学管理,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20 世纪70 年代崇尚战略管理。到20 世纪80 年代初,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的主流理论。然而, 波特5 种竞争力模型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 他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没有很好地站在企业成长的角度, 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指导企业竞争力的实践中仍显得乏力。
为此, 一批企业理论和战略管理研究学者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 寻求一种全新的理论, 以更好地说明: 企业是什么?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 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研究者把归宿点归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 , 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 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 ) 应运而生。
能力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 并使其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 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 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 认为企业中蕴涵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 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能力观有3 层含义: ① 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力, 其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 ② 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③ 企业的能力储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 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理论、动力能力理论以及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等。
1. 核心能力理论
普拉哈拉德(P rahalad C K) 和哈默(Ham el G)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长期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他们认为核心能力(co re competence)“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分为3 种主要类型: ① 市场通路能力, 包括品牌发展管理、市场营销、分销与后勤、技术支持等, 帮助企业尽可能贴近顾客; ② 与诚信有关的能力, 如质量管理、产品时间周期、供货的及时性和存货管理等能力, 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快、更具柔性和可靠性; ③与功能有关的能力, 包括能够使企业提供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及能够提供使顾客获得与众不同利益的产品的各项技术。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珍贵(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异质(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其他企业无法获得的)、难以替代(没有战略性等价物) 的标准时, 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在核心能力的管理方面有4 个关键任务, 即选择核心能力、构造核心能力、配置核心能力和保护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①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 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 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 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
期根本性战略。
关于核心能力与其他战略观点的联系,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但不是所有竞争优势都是核心能力; 产业竞争的观点着重于终端的产品或服务, 而能力的观点着重于潜在后面的能力; 市场位势竞争策略分析的是终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问题, 核心能力分析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 以产品特性为定义单位的战略业务单元, 限制了发掘潜在机会的视野, 而核心能力有助于发现进入新领域的机会和有效资源配置; 传统市场份额主要是指品牌份额与终端产品份额, 核心能力份额虽不好测量, 但可以通过核心产品份额来研究。核心产品介于能力与终端产品之间, 建立核心产品份额是建立核心能力份额的途径之一。
2. 基础能力理论
桑切斯(Sanchez R ) 和黑恩(Heene A ) 等人在核心能力基础上, 提出综合动力性的、系统性的、认知性的和整体性的能力概念, 把基础能力作为研究竞争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能力是为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协同各种资源配置的组织能力, 即能力的“知识观” ( knowledge-based view ) 或知识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能力理论认为作为战略变化动力的管理者认知和组织学习的能力, 决定了个体企业的资源禀赋与决定工业结构的资源积累禀赋;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关键资源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的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强化企业的能力有两种途径: 能力的构建(使现存资产与能力获得数量变化的过程) 与能力的杠杆作用(运用现有能力满足现有或新的市场机会)。
基础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把能力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来管理, 重视企业网络和联盟的作用, 快速配置临时资源链以获得短期市场机会的竞争优势。基础能力理论认为产业组织理论、基础资源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均提出了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企业不应仅仅被描写为原有经济实体或资源的积累体, 而应被看做是一个有适应能力和变异的有机体, 一个有自我组织能力的系统。组织的一致性就是对作为系统的企业所有要素进行排队组合, 创造出在全企业得到支持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
基础能力理论提出能力的动力性。能力的动力性是环境与组织的变化与共同进化的动态性, 是形成能力和基础能力理论的主题, 其分析包括企业内人员与团队的相互作用、企业与企业外资源提供者的相互作用、企业与顾客的相互作用、竞争对手与竞争伙伴的相互关系。复杂动态的环境造成了不确定性, 使管理者的认知产生了局限性。管理者的认知差异反应在制定目标与整合、配置资源的差异, 进而使拥有和使用相同资源的企业出现能力的差异。要对复杂且具有差异的实现战略目标的资源从整体上进行管理, 实现对能力构建和发挥能力的杠杆作用。知识与技能资源是关键的变量资源, 企业学习及获得新能力的能力对在动态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动力能力理论
提斯(Teece D T , 1997) 提出了动力能力理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能力理论关于能力动力性思想的进一步的延伸。提斯认为资源和能力并非是一个分析性的问题, 资源是“粘性的”( sticky) , 企业所拥有的特异资源并非能随意改变或更新, 而是依赖路径演化。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4 个层次: 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公共知识, 这是企业的基础, 但由于非企业专有, 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战略要素; 企业的专有资产, 如商业秘密、生产秘诀和特殊的生产工艺等, 由于融入了企业的无形知识, 因而非常难以复制和模仿; 将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专有资产有机地整合起来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这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专有活动, 使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 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与竞争对手比有显著优势的能力, 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对于目前激烈变化的环境来讲, 能力也必须不断地创新, 企业动力能力就成为最关键的能力。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为适应目前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 企业必须不断获取、整合, 具有能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的能力。动力能力可以在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 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动力功能理论分析的单元不仅是笼统的资源, 而且是有利于维持动力功能的组织过程专有资产状况和获得资源与能力的路径。
4. 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
波士顿顾问咨询公司的斯托克(Stalk G, 1992)和舒尔曼(Schulman L E, 1992) 等人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 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 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 企业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 如新产品的实现, 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 从营销、订货, 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 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因此, 尽管各个部门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但是关键在于管理这些流程, 使之成为竞争能力。管理者应把自己的管理重点放在支持这些能力的基本设施以及员工的培训上。企业为培养这种能力, 必须考虑以下4 个原则: ① 公司战略的基础不是产品和服务, 而是业务流程; ② 竞争的成功取决于将公司的关键流程转换为能为顾客提供较高价值的战略能力; ③ 公司通过对支持基本设施做战略投资来获得这些能力, 这些设施连接传统的战略经营单位和部门, 并超越了这些单位和部门; ④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来协调部门。
四、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异同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 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 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 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优势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企业间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在本质上有差异, 有些企业可以依靠特殊资源和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从而建立和维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 积累和利用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资源和组织能力来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两派都认为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建立是一种动态性机制。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巩固、创新和变革, 同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形成、积累、维持和淘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边界, 即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角化程度, 是由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决定的。
基于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两派都试图打开企业这个“黑箱”, 但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 二者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资源学派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 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总之,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尚需进一步接受和综合其他的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从企业外部实证和经验模型, 与更多的企业内部研究结果进行综合, 要联系实际对决策、能力的建设、资源的配置、知识的创造及其他企业的关键的过程进行研究。特别要重点研究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及能力理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 of Economics [M]. London: Macmillan,1925.
[2] Chanberlin, Edward H.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
[3] Penrose E. The Theory of the Grow th of the Firm [M]. New York: Wiley, 1959.
[4] Richardson G B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J]. Economic Journal, 1972 (82) : 21—29.
[5] Wernerfelt B. A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12 (5) : 89—96.
[6] Collis, D J , Cynthis M. Competing on resource strategy in the 1990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5, 7 (8) : 26—36.
[7]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0, 5 (6) : 89—98.
[8]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 65—75.
[9] Porter, Michael 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Macmillan Business, 1998.
[10] Stewart T A. Brainpower: how intellectual copital is becoming america's most valuable asset [J]. Fortune, 1991, 6 (3) : 44—60.
[11] Edvinsson L , Sullivan P. Developing a model fo 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J]. EuropeanManagement Journal, 1996,14 (4) : 56—68.
[12] Sanchez R, Heene A. Managing Articu lated Knowledge in Comp etence2B ased Comp etition [M]. Ch 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13] Teece D J , P isano G, Shuen A. Dynam 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 trateg ic M anag em ent, 1997, 18 ( 7) : 23—36.
篇7
【关键词】信息素养;视音频教材;数字化;实施环境;要求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尤其随着无线网的建设、E—Learning的开展,视音频信息在计算机网上的共享显得愈来愈重要。常见的视音频教育信息主要有各学科电视教材、校园专题、素材、名师介绍、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课外知识、外语教学、校园广播新闻等。在技术上,有线电视网、有线广播、计算机网络可以用一根线连通,形成“校园一线通”。同时从国内外在视听觉教育理论(如视觉思维、视觉素养)的研究中看出,视音频信息在不仅是对文字信息的补充,而且也是通过对视听觉信息的观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学习视听觉材料的能力。从一些课程(如语言类、技能类、示范类等课程)的教学要求上来看,这些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视音频信息的补充,而要实现学生随意的播控,只有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来实现。但是将所有视音频教材转换为数字信息在网上传输,是一件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西部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表面上看,西部中小学学生E—Learning的不足,主要表现在E—Learning环境的构建上,西部E—Learning环境的构建即表现在硬件的缺乏,也表现在视音频信息的数字化、师生信息素养的不足上,而从根本上来说是师生信息素养的欠缺和数字视音频教育信息的严重匮乏。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数字环境中养成。为此笔者认为在E—Learning的构建中,应尽最大可能的构建校园数字视音频信息。
一、视音频教材数字化是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形成关键
视音频教材的数字化有利于培养师生信息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在1989年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个人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也被翻译为信息文化,但素养与文化意义相差很大。在不同时期信息素养称呼不同,如“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电视素养(TV Literacy)”、“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iteracy)”等。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AECT)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美国中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 1 \* GB3 ①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 2 \* GB3 ②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 3 \* GB3 ③能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 4 \* GB3 ④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自己需要的信息; = 5 \* GB3 ⑤能欣赏鉴别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 6 \* GB3 ⑥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作到最好; = 7 \* GB3 ⑦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 8 \* GB3 ⑧能遵守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 = 9 \* GB3 ⑨在探求和创建信息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且与团队协作。
教育部在2004年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初稿)》中,对信息素养的解释是“广义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个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能指信息能力”;并提出:“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我国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师生目前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同时,从大、中、小学生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上来看,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如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差,信息伦理道德低下,信息法律差。当然,各地恶劣的信息环境,也是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教育及社会信息化的到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刻不容缓,然而,从当前一些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来看,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还仅仅局限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根本谈不上开展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
目前中小学校园数字教育信息的内容单一化,影响了师生信息素养的后天发展。在构建校园数字化环境时,由于受到书本信息和网络速度的影响,造成大多数人认为网络信息以文本信息为主,而轻视了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各级学校教育中,条条框框上墙进网、政策法规见于红头文件。而视音频信息,尤其是推动情感教育的视音频信息很难与师生见面。同时,在E—Learning教育实施中,视音频信息不仅是对文本信息的补充,也不仅是文本对图片或视频信息的说明,在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图形信息和文本信息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为此,加快音视频教材数字化建设,无疑会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会推动师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而师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又有利于E—Learning的发展和创新。
二、构建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的环境
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技术资源环境建设和潜件建设,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缺少任何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都难以实现。技术资源建设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硬件建设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电视教材、电视节目、录音教材的建设等。潜件主要是思想、方法、理论的建设等。
1.视音频设备的数字化
视音频设备包括录像机、采集卡、视频/音频压缩卡、录音机等。选择电视设备应考虑的因素有:
= 1 \* GB3 ①图像质量:决定电视节目图像质量的主要的是录像机,当前国内使用磁带录像机的主要记录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VHS,DV,DVCam,DVCpro,Betacam等。VHS节目源主要集中在教学片(带)上,扫描线在300线以下。还有部分节目源为VCD盘片,扫描线在288线以下。少数是数字节目(如校园新闻、专题介绍、个人专访等)。尤其校园网在组建ATM传输信息时应当考虑校园视音频教材的数字化。
在数字化过程中,先把采集自录像机、摄像机或其他信号源的模拟视音频信号经过图像卡、声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即A/D转换),再经过数字压缩后形成数据流存储到硬盘中。若使用的是数字录像机,采集时不需要经过A/D转换,可直接采集数字信号到硬盘。
信息采集完毕后,然后按创作人员的创作意图运用非编软件对存储在硬盘中的视频、图像、音频等各种数据进行编辑,加上动画、字幕、特技等综合处理,并根据需要生成一定视频格式,同时保存在磁盘中。目前市场上经常被采用的非线性采集卡有:AVID、Velocity、Digisuite LE、DVRexRT、DVRexRTPro、DVStorm、RT2000、TAGAR 3000、DV500、DC30。在购买非线性设备时就要考虑和自己录像机格式的匹配问题。事实上,每种采集卡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有自己特别适用的设备,在选择时,应根据已有的信息源选择采集设备。同时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发展,各种非线性设备开放性和兼容性增加。所谓开放性就是录像机可与各种非线性设备连接,兼容性就是档次较高的数字录像机向下兼容。
视音频信息采集过程中,采集卡的取样比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压缩时由于压缩的比例、格式的不同,同样会造成信息的丢失。因此在最后处理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校园视听设备应目前由模拟——半模拟向全数字化过渡。全数字化从拍摄、节目编制、演播室系统、播出系统均为数字化。
= 2 \* GB3 ②设备标准接口技术:不同压缩标准需要相应的数据接口来传输,同时配合也密切。目前常见的有串行数据分量接口(SDI)、IEEE-1394接口、四倍速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
= 3 \* GB3 ③常用数据压缩标准:视音频压缩的目的就是舍弃不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以人耳和眼系统的分辨能力来考虑的,是人的视听觉一般感受不到的损失。目前在电视领域中,通常采用的M-JPEG和MPEG压缩标准。JPEG为主要用于静止图像的压缩,M-JPEG是JPEG在视频方面的应用,需要的带宽和空间较大。MPEG是视频的压缩,常用的是MPEG-2压缩标准。MPEG-2压缩带宽和空间小于M-JPEG。
④网上传输的流信息主要有视频流和音频流。视音频教材数字化最好生成流媒体(Stream media),常见的流格式有*.asf、*.rm、*.ra、*.qt、*.swf等类型,而常用的是.rm格式,通常采用Real Player播放器播放的。在生成流格式的时候,一定要将珍贵素材(或节目)另转换为*.avi格式。AVI文件的数据量大,占空间多,计算机读取费时,视音频信息转换成.avi格式主要是为了保存资料,而不是为了在网上传递。
2.软件环境的数字化
视音频教材库的数字化建设:视音频信息库由于设备的原因,目前仍旧是以盘带的方式保存,要传递这种信息必须利用电视网或广播等形式,盘带信息不利于信息的流通。而要做到视音频教材在计算机网上流通,一定要将盘带上的节目保存到计算机上。可根据需要将节目进行分类保存,如按学科教学节目、校友风采、校园名师、校园新闻、地方特色、环境建设、运动会、学生活动等分类。
3.人力资源
学校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技术人员、学科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人力资源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学校建设的后劲、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人力资源指导着视音频教材的制作、开发、研究、应用。视音频教材制作人员应是新观念、新技术的支持下的创造型、智能型人才。
4.潜件环境
视音频教材的潜件建设关系到其形成、利用、流通,同时也是推动对视音频教材的重要性、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的认识,通过建设还可推动教师应用技能、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的提高。
由于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同时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全校信息技术课程和校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使用、维护,以及校园网的构建设计和网页的制作更新,而普通教师又缺乏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成本和压力不应过分下放到学校层面。为此,建议提高设备和资源的易用性,避免为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设置“技术门槛儿”。高等学校的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有线广播电台、外语调频广播台,应相互协调、资源优化,形成“校园一线通”,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同时可以降低建设费用、管理维护费用和减少各种人员数量。
三、构建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的实施环境要求
1.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数字化的视音频教材必须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使思想、行为和观点受到启迪、陶冶,为培养良好的世界观服务。
2.网络化: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运行的目的是在校园计算机网络中流通。校园网是将行政事务管理、教学服务、信息管理、学校宣传、科研管理、图书服务、后勤服务、招生就业、校园新闻等各类信息连接起来,实现各类信息之间的交换和共享。同时校园网的内容还包括与Internet、天网、城域网等的互联。由此导致校园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使各级各类信息完全共享。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网是学生了解外界知识和校园信息的平台,也是提高学生对自己学校教师再认识和接纳的窗口。
3.数字化:将校园视音频教材中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以一定的格式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保存、传播、再现。
4.智能化:搜索的智能化。智能化指建立和创造智能化的教与学系统、教与学环境。未来的学习者将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建立以个性化为中心的新的学习模式。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智能化工具(手段),个别化、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如独立地获取、加工、处理、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5.标准化:视音频教材要以一定的格式录入、存储、传播并呈现,这样制作时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存储费用,传递时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范围,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为智能化和交互化提供保障。
6.灵活性:灵活性指制作者修改、添加、更新、上传视音频教材,方便灵活,并且不损坏原来的数字化节目。
7.适应性:指数字化的视音频教材能够适应不同播放器、不同图像质量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等资源。
四、结束语
在中小学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科学的论证,综合分析。制定短、中、长期规划,以实现最佳过渡。在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硬件与软件更新换代,同时不要等待发展成熟之后再备鞍上马。校园视音频数字化,对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参考文献】
[1]郭炳.多媒体流技术在网络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3(22)
[2]刘怀林、郭国胜编著.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7月
[3]黄宁宁主编.多媒体素材制作与网页编辑[M] [M] [M].北京:人[M][M]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0月
[4] Tere′Parnell著.郑岩、郑义、彭程等译.构建高速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 媒体和技术;情境学习;数字化校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58-02
1 时代背景
媒体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好像孪生兄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特别是对信息化社会中所衍生的“数字土著”们,媒体与技术对他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每一次媒体变化,随之而来就是技术的变革;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媒体却又是日新月异。它们不断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最终改变人类的学习和认知。
对于科学技术而言,从最初西方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原子时代的整个发展历程,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观已经不陌生了。而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的确确又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 H M)是当代系统论述媒体问题的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曾经在《理解媒体:人体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一书中提出三个关于媒体的观点:首先是媒体就是信息;其次,他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此外,他认为媒体有凉热之分[1]。这些观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过强烈轰动,尤其是第二个观点,正如他告诫人们:“现在充分认识人体延伸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对他们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的需要,1993年9月,美国政府推出一项引人瞩目的高科技系统工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实质就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祝智庭,2001)[2]。这之后美国先后四次“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反映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计划)、学习资源建设(2000年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2005年计划)和促进教育变革(2010年计划)的发展途径。直到今天,这项巨大的工程已经开始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成为了载体与典范,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最好的方式(图、文、声、像、数并茂)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2 教育媒体多样化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到新颖的教学设计,都是不断地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而逐步向前发展的。从最初视觉教育、再到视听教育、以及视听传播和现代教育技术,对媒体的正确使用逐渐成为合理使用教学模式的关键。在诸多经典视听教育的研究者和研究文献中,前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主席戴尔及其名著《教学中的试听方法》描述的“经验之塔(the cone of experience)”是当时以及后来试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如图1所示,“经验之塔”提出了视觉教具层级分类模型的发展,它将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各种经验依照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说明人类学习经验可以由“塔”底部做的经验,再到中部“观察经验”,最终能上升到顶部“抽象的经验”,甚至发展到最简单的语词或数字符号的布鲁斯・乔伊斯等人在其《教学模式》(Models of Teaching)中的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3]
总得来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促使教育功能良好地发挥作用。换言之,是对具有特定教育目标的教育任务,找出现存的教育媒体的优化选择和组合的问题。一般说来,按照教育媒体使用的物理特性,它分成五大类:
第一类是所谓传统常规教育媒体,有印刷材料、图片、黑板、实物和模型等;
第二大类是所谓的光学投影教育媒体,主要指幻灯、投影和电影;
第三类是所谓的电声教育媒体,主要指扩音、无线电收音、录音等;
第四类是所谓的电视教育媒体,包括电视接收和监视、电视和摄像等;
第五类是所谓的计算机教育媒体,有程序学习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计算机教育网络。
现在的应用主要是将计算机与前述各类媒体的功能都整合起来,构成多媒体教学系统。
3 情境学习理论
对情境理论要从生态心理学和人类学两种视角下来进行分析。Young(1993)和Greeno(1998)曾讨论过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原则,那就是,人的头脑中存在无需中介性变量的直接感知;其次,作为对结构主义的二元论和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的补充,人们提出了功能主义,它假定心智状态作为系统一个功能而存在;最后,关键是系统的组织方式,而不是组成系统的材料,因而使系统(不一定是人脑)可以产生心智状态(Fordor,1994)[4]。
一般说来,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探究式和情境式这三种。那么,在情境学习理论下如何来引导教学模式正常地运行呢?例如,当代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知识载体的自由学习模式,它强调的是有机体―环境之间存在交互和互惠的关系。应用到学习理论,就是莱夫和温格的合法边缘参与(Lave和Wenger,1991)。这种假设也更加说明了媒体是传递信息载体,同时媒体也是人体延伸,特别是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尤为突出。因此,以现代化媒体为载体的数字化技术无疑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关注的焦点。
4 数字化校园
中国国内的数字化模式,主要是用技术创造和支持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和高效开发,来完成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是以网络为载体,将多媒体信息资源处理为数字资源,同时开发和利用其数字资源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来源于“E-Campus(数码校园)”,要求网络基础、环境(设备、教案等)、资源(图书、课件)和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全部数字化。在数字校园这四大系中,应用支持系统是校园数字化的核心[5]。目前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始研发基于最新、最具发展前景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云计算,建设基于云环境中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与此同时新的尝试已经开始。由于手机通信已经发展到4G时代,它在传输声音和数据上大大超过前代,同时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线漫游。正是新通信技术的革新,使新的传播媒体也迅速进入校园及社会方方面面,如微信。特别是高校已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数字化社区的组成部分。
5 结束语
从2005年开始,中国绝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最基础的信息应用技术建设,直到今天,数字化校园已经开始同教学和管理活动融为一体。但是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却没因此止步,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仍然处于不断的变革中。整个社会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实现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对任何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已经不再是梦想。与此同时,任何媒体和技术都有自己特定的周期,可以称作冷热媒体与新旧技术的交互,但是整个周期内人们使用他们所积累的经验都是十分宝贵的。在新的周期内,新的技术和新的媒体如何支持中国现代化进程稳步前进,是值得继续深思的。
参考文献
[1]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瞿葆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
18(1):75-84.
[3]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标发展的教学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历史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历史的启蒙阶段,在将来,学生可能还会接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过于被动,只是简单地将教师所讲解的一些知识机械地记录下来,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学生学习的也只是一些“死”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历史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信息技g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初步了解。这种教学方式相较于教师拿起课本枯燥地讲解这些历史知识,显然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2.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所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核心就在于学生独立思考,知识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它都是经过缜密地思考,反复地推断才能得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一些课本上的知识,告诉学生答案和结果,而是要学会让学生思考原因,不断地去总结、探究历史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
例如,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自己去网上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一些影像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爆发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自己的探究总结出了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这比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贵有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一些知识,势必会和他们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知识等产生认知冲突,疑问自然也会产生。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产生的一些疑问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观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影视剧里播放出来的历史是不相符的。对于这些与史实不相符的影视剧,学生心里可能会有较多的疑问,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知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相关时代的影视剧,让学生分析影视剧中有哪些现象是不符合真实历史的,并讨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种质疑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但是他们的自主意识差,自控能力也不强,有不少学生可能并不会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反而是做一些对学习不利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正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将教师平时在课堂上讲解的一些知识和一些重要的课件放到自主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历史自主学习平台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5.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阅读
历史知识的学习如果仅仅是依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够学到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学生要想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就必须扩大阅读量,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学生能够阅读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自主地探索自己想要阅读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阅读量,拓宽历史视野。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对教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历史教学的长远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设计 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信息基础设施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更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文化科技实力的重要看点之一。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程起步较晚,而传统图书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光盘存储、网络等现代手段,将图书馆馆藏的印刷型、缩微型、音像等传统介质的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化、电子化的光盘文献或网络信息,并以数字资源的形式储存在特定的网站中为大众提供知识服务的图书馆,然后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经济地传播和接收,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各种知识服务。
2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首先,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新兴的信息“移植”工程,建设经验不足,加上各个学校的图书馆“各自为战”无法实现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的协调一致,数字化建设工作处于低效运行阶段。因此,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重复建设现象,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其次,学校重视不够。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硬件维护、软件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都需要一定经费维持正常运转,资金投入少难以满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导致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发展乏力。最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习新事物接受能力差,人员培训的再发展工程无法实现一体化和科学化,出现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
3 数字图书馆的设计特点
“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本地和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对系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一致性访问,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最终信息”。
3.1 信息资源数字化虚拟化
在数字化图书馆中,一切文本、数据以及语音图像等资源都是经过信息技术处理的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形成了与传统图书馆鲜明的实体差异,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是有形的图书资料转变为无形文本资源的主流形式,更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者由被动的资源管理人员转变为信息收集者、管理者与传播者,成为拥有更多受众群的社会文化工作者。
3.2 信息使用网络化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以微机、网络与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而且使用者可以在微机上通过网络登陆数字图书馆查询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因此,数字图书馆的使用者一般都来自具备一定上网能力的网民。根植于网络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成为使用者免费使用的共享资源,从而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建筑实体的束缚,走向开放、共享的网络虚拟空间,为大众提供了及时便利高效的知识服务。
3.3 信息存取方便化自由化
随着微机以及网络的普及,上网查询成为诸多网络使用者的“家常便饭”,因此,以互联网为信息传输媒介的数字图书馆具有“与生俱来”的存取优势,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对数字图书馆的现有信息资源享有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的全天服务,从而实现了信息存取的方便化自由化。
3.4 日常工作个性化专业化
“用户需求是个性化服务的原始动力,在模式内形成以用户需求为轴心的多要素跃进式增长是个性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客户就是上帝,满足客户需求是“必须的”。因此,素质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都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通过满足客户需求获得良好社会效益。
4 数字图书馆的科学建设
“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把人类社会带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4.1 信息输入
对于已有的馆藏信息如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等资源进行整理和条理化处理,分门别类地将有形的馆藏信息转变为无形的数字化信息。在馆藏信息的“移植”中工作人员要注意保障信息资源的“原封不动”,确保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4.2 资源整合
管理人员要注意整合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高度统一的信息平台,还要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使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和知识服务。所以,科学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提升查询平台的服务功能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首要原则。另外,及时取得领导重视,使领导认识数字图书馆构建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加数字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和谐发展。
4.3 人员培训
数字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科技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树立主动学习持续发展的自我提高意识,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参加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适应数字图书馆管理工作以及自身的发展。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数字图书馆的强大育人功能,积极发挥创造力,推动数字图书馆在兼收并蓄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
[2]高艳明.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图书馆工作,2012.
[3]刘剑涛.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模式[J].晋图学刊,2011.
[4]褚选玲.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若干问题[J].群文天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