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产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城市产业分析

篇1

关键词 :综合绩效评价;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灰色层次分析;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 IES)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包含自然生态系统,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以人类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系统[1]。产业生态系统概念最早由Hall等提出[2],随后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该领域得到各国众多学者的关注[3]。

目前,产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区域产业群落发展起来的生态产业园区[4]。全世界现在已经有超过12 000 个工业园[5],其中只有很少的工业园正在向着生态产业园区的方向发展。国际上, 丹麦的卡伦堡产业聚合体作为产业生态学的经典案例已被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熟知[6]。我国现有工业园超过6 000个,自2000 年以来开始推进工业园的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目前,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已有30个[7]。

然而,产业生态系统不应仅仅局限于企业与工业园层次。一个城市拥有多种产业,并通过各种物质流或能量流的联系构成了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城市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比工业园面积更大、产业门类更加复杂和人口更多的特点。目前,对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主要还是用模糊数学的方法[8-12]。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某指标确定不同类的隶属函数,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法确定指标分类。例如,周文华、王如松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取了48个指标对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度做了综合评价[13];颜文涛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自然与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做了综合评价,以判断城市属于哪一个评价类[14]。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根据最大隶属度分类的问题是隶属函数的确定比较困难。若就一种标准来确定隶属函数往往主观性较大,若考虑多方面因素或征求多个专家意见,则同一指标的多个隶属函数之间不能很好地复合。而灰色层次分析法在评价时不需要对每个评价指标的每种分类都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只需给出一个评价等级,而且这个评价等级的划分是咨询多位专家得到的结果。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隶属函数确定的困难以及客观性不强这两个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层次灰色分析的方法,在指标分类时取9个专家的打分,然后在评价阶段应用灰数和白化权数等方法综合体现9个专家的打分对综合评价值的影响。这样不仅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而且不用再针对每个指标的各个级别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简化了评价过程。

1 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在针对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上,本文主要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要能全面反映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二是简化性,要使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单,以利于操作。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本文把相关指标体系分为3类,即:产业经济状况指标;社会状况指标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标。

其中,产业经济状况的指标有8个,即:GDP(亿元)、人均GDP(万元/人)、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m3)。

社会状况的指标有5个,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服务类支出占居民总支出比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失业率(%)。

耿?涌等: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期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有7个,即:SO2年均值(mg/m3)、CO2年均值(mg/m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交通干线噪声均值(分贝)、污水处理率(%)、城市绿地面积(hm2) 、绿化覆盖率(%)。

2 层次灰色评价分析

2.1 层次灰色评价法指标层次

按照层次灰色评价分析法,我们把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如图1。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15],对多个评价目标按属性不同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目标层(W),准则层(Ui,i=1,2,3)和指标层(Vij, i=1,2,3 j=1,2,…,ni)的形式排列形成一个三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n1=8,n2=5,n3=7。

S代表受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U代表准则层指标Ui所组成的集合,记为U={U1,U2,U3};Vi(i=1,2,3)代表指标层指标Vij所组成的集合,记为Vi={Vi1 ,Vi2 , … ,Vin}。

2.2 层次灰色评价法步骤

1)确定评价指标Ui和Vij的权重

按上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指标赋权步骤对各指标赋权。

设Ui(i=1,2,3)的权重分配为ai(i=1,2,3),各指标权重集为A=(a1,a2,a3),且满足ai≥0,∑3i=1ai=1;指标层Vij(i=1,2,3;j=1,2,…,ni)的权重分配为aij(i=1,2,3;j=1,2,…,ni),各指标权重集Ai=(ai1,ai2,…,aini),且满足aij≥0,∑nij=1aij=1。

2)组织评价专家评分

设评价专家的序号为m,m=1,2,…,p,即有p个打分专家。组织p个打分专家根据各指标实测值和专业经验对个评价指标按评价等级进行打分,并填写专家评分表。

3) 求评价样本矩阵

根据评价专家评价结果,即根据第m个评价专家对受评对象某指标Vij给出的评分dijm,求得受评对象的评价样本矩阵D:

视实际评价问题分析确定。分析上述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决定采用四个评价灰类,灰类序号为e,e=1,2,3,4,分别表示“优”、“良”、“中”、“差”。其相应的灰数和白化权函数如下。

第四灰类“差”(e=4),设定灰数4∈[0,1,2],白化权函数为f3(如图2(d)),表达式为f4(dijm)=1,dijm∈[0,1]

2-dijm,dijm∈[1,2]

0,dijm[0,2]5)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评价指标Vij,Vij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记为xije;Vij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记为xij。则有

6)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所有评价专家就评价指标Vij,对受评对象主张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rije,则有:xije=xijexij

考虑到评价灰类有4个:e=1,2,3,4,便有受评对象的评价指标Vij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rij:

rij=(rij1,rrj2,rrj3,rrj4)

从而得到受评对象的Vi所属指标Vij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Ri:

若rij中第q个权数最大,即rijq=max(rij1,rij2,rij3,rij4),则评价指标Vij属于第q个评估灰类。

7)对指标层Vi作综合评价

对指标层Vi作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结果可记为Bi,则有:

Bi=Ai•Ri=(bi1,bi2,bi3,bi4)

8)对准则层U作综合评价

由指标层Vi的综合评价结果Bi,得准则层U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矩阵R:

于是,对准则层U作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结果记为B,则有:

B=A•R=(b1,b2,b3,b4)

9)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B,可以按取最大原则确定受评对象所属灰度等级,也可先求出综合评价值

S=B•CT

其中,C为各灰等级按“灰水平”赋值形成的向量,本文中设为C=(4,3,2,1)。

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值S,参考灰类等级对受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10)对受评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作综合评价

本文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级。一级对应的评价结果介于3.319 1与3.60;评价结果为3.110 8到3.319 1之间为二级;三级为2.943 4到3.110 8之间;2.7693到2.943 4之间为四级。

3 案例研究――大连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根据上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按照上述10个步骤,现在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城市 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

1)取得各个指标的实测值,然后选取9位评价专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2)用层次分析法(AHP)中的指标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Ui和Vij的权重:

3)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评价指标V11,受评指标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x11e:

e=1 x111=f1(1.5)+f1(2)+f1(3)+…+f1(2)=0.375+0.5+0.75+…+0.5=5.125

e=2 x112=f2(1.5)+f2(2)+f2(3)+…+f2(2)=0.5+0.666 7+1+…+0.666 7=6.8333

同理,e=3 x113=7.25;e=4 x114=0.5。

受评指标V11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x11=5.125+6.833 3+7.25+0.5=19.708 3。同理,可以得到其他指标的灰色评价系数和总灰色评价数。

4)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e=1 r111=5.125/19.708 3=0.2600 e=2 r112=6.833 3/19.708 3=0.346 7

e=3 r113=7.25/19.708 3=0.3679 e=4 r114=0.5/19.708 3=0.025 4

所以受评指标V11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r11=(0.2591,0.3467,0.3679,0.0254)。

同理可得到其他指标的灰色评价权向量(见表1),由向量可组成V1,V2,V3,V4对应的权矩阵R1,R2,R3,R4。

表1 指标评分及灰色权向量表

8)结果分析

从最终评价结果来看,大连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为二级。相当于其各项指标值均介于3到3.5之间。

分别分析各个子系统,根据其灰色评价权系数,每个子系统都评价为二级,表明大连市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及环境子系统发展比较均衡。下面分别分析各子系统:

产业经济系统中的总体指标和分产业指标的评价结果较好,基本都为一级,这说明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较好。然而,经济效率状况中的两个指标,“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的灰色评价权系数基本相当,大约处于优与良之间,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求大连市在资源、能源利用发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循环经济的大力推广是解决经济效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社会状况中的多项指标的评价权系数确定的评价等级都为良。然而反映社会公平与文化娱乐发展的两项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的评价等级为中。反映了大连市在社会发展方面的两项重要的问题。对政府来说,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以及文教方面的投入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生态环境状况中的指标中,除了城市绿化方面评价为优外,其他的指标大部分评价都为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目前,大连市在建设生态市方针的指导下已经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生态环境费用占GDP2%-3%相比,大连市还应该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投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从以上评价结果来看,大连市经济总量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如何让经济效率、社会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总量的发展保持同步是大连市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在保持快速发展GDP等相关经济总量指标的同时,大连市政府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从而使产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个系统保持和谐发展,这也是大连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

4 结 论

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对它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以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灰色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并以大连市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相比目前通用的模糊数学等评价方法,层次灰色分析法主要有两个优点:1.层次灰色分析法不需要对每个评价指标的每种分类都确定相应的隶属函数,相对简便可行;2.层次灰色分析法在分析中综合考虑了多位专家对某指标分类的意见,客观性较强,避免了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确定相对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经纬,蒋菊生,阚丽艳. 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18-219. [Dong Jingwei, Jiang Jusheng and Kan Yanli. A Primary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 Health[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23):218-219.]

[2]Hall C A S, Cleveland C J, and Kaufmann, R Energy and Resource Quality: The Ecology of the Economic Process [M]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86.

[3]邓华.中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Deng Hua. A Study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system's Stability [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

[4]宋涛,郑挺国,韩良,佟连军,赵妍. 两类典型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模与比较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444-447. [Song Tao, Zheng Tingguo, Han Liang, Tong Lianjun, Zhao Yan. A Comparison Study on Modeling Two Typical Industrial Ecosystems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6(24):444-447.]

[5]R Cote. 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 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8,6:181-188.

[6]Graedel T E, Allenby B R. 施涵译. 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Graedel T.E, Allenby B.R. Industrial Ecology [M], translated by Shi Han.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RC. A Colle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industrial Planning[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8]顾江. 生态系统稳定性统计模型分析运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98-100. [Gu Jiang. Statistical Mode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Stability[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2001,1:98-100.]

[9]AnjarKatrin Fleig. Ecoindustrial Parks A Strategy Towards Industri al Ecology in Developing and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Z]. Eschborn, Germany :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TZ) GmbH ,2000.

[10]Sumita Majumdar. Developing an Ecoindustrial Park in the Lloydminster Area [D]. Ottawa, C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of Scie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Calgary ,2001.

[11]武春友,邓华,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5):20-25. [Wu Chunyou, Deng Hua, Duan Ning.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Ecosystem[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 15(5):20-25.]

[12]董经纬,蒋菊生,蒋利军. 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 2008, 39(3):401-405. [Dong Jingwei, Jiang Jusheng and Jiang Lijun. Health Assessment of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Ecosystem in Hainan [J].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2008, 39(3):401-405.]

[13]周文华,王如松. 基于熵权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学报, 2005, 25(12):3244-3251. [Zhou Wenhua and Wang Rusong. An Entropy Weight Approach on Evaluating Bejing Urban Ecosystem Health through Fuzzy Synthetic Assess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5,25(12):3244-3251.]

[14]颜文涛.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8):137-145. [Yan Wentao. A model on Evaluating the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ttribute and its Applic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7,(8):137-145.]

[15]赵焕臣等. 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Zhao Huanchen, et 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Bejing: Science Press,1986.]

[16]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Deng Julong. The Grey System Theory [M].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2.]

[17]胡笙煌. 主观指标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16(1):12-20. [Hu Shenghuang. A Multilevel Grey Evaluation Method on Subjective Indicators [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96,16(1):12-20.]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of Cities,Integrative Industries

Based on Gray Hierarchy Analysis

GENG Yong1 WANG Jun2

(1.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enyang Liaoning 110016,China;

2.Institute for Eco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China)

篇2

关键词:生态视角;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新城之一,以“城市生态区和生态化商务城”作为发展战略,既能治理浐河、灞河污染,极大改善西安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扩容,缓解西安区域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压力;又能形成集生态、商务、景观、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宜居宜创业的城市新区和区域新增长极。研究浐灞生态区的空间发展模式对浐灞生态区的功能和空间结构优化以及西安城市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生态城市美国加州伯克利、典型生态型新城美国欧文、国内生态新城上海崇明及深圳华侨城的发展过程,对其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生态型新城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启动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稳定期四个阶段。据此,结合西安浐灞生态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其发展阶段作出分析。

1发展阶段划分

1.1启动期

浐灞生态区2004年成立至2008年底,区域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整,道路、给排水、电力、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个阶段是其启动期。

在启动期内,区域地价、房地产价格价格低于西安市平均价格,没有显示出生态新区的优势,区域常住人口结构单一且数量远未达到近期规划目标人口,区域价值低,还处于奠定基础、树立品牌的低区域价值阶段。

1.2成长期

浐灞生态区2009年至今,欧亚经济论坛、广运潭生态景观区、商务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基本已投入正常运营使用,新区行政管理步入正轨,土地储备、价格等各项指标皆能反映浐灞生态优势,浐灞生态区已进入成长期。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召开,2011年7月,浐灞生态区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的开发区,为中西部区域加快城市生态建设进程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目前已引进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7家,引进海航集团、中国银行等中国500强企业6家,其他重点产业项目40余,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

该阶段,浐灞新区功能逐步完善,产业、人口、房地产开发等相关指标逐步正常,并逐步增长。

图1浐灞生态区发展阶段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启动期(2004-2008)特征

2.1完善发展规划

浐灞生态区2004年成立至2008年底,区域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整。

表1浐灞生态区规划制定

资料来源:《西安年鉴》

2.2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浐灞生态区成立时间较短,人口、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浐灞本身没有雄厚的第二产业基础,这决定了其生活业短期内较难快速发展。

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浐灞生态区起步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先行建设,投入大,道路交通建设及城市市政设施建设迅速完善,为区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2浐灞生态区基础设施建设一览表

资料来源:《西安年鉴》

2.4土地开发速度及地价稳步增长

2004-2008年,浐灞区域以修复生态、修建道路为主,生态意向初步显现,房地产供应未最大化利用生态价值;重大项目均开工建设。区域内的供应以小高层、高层产品为主,主要吸引东郊的城市外溢改善型客户。

表3 土地管理情况

资料来源:《西安年鉴》

3成长期(2009—至今)特征

3.1经济迅速增长

表5浐灞生态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资料来源:《西安年鉴》

图2浐灞生态区各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趋势分析图

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自绘

图3西安各新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析图

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自绘

由以上分析得知,浐灞生态区自2009年至2011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横向对比,在西安市7个开发区中,浐灞生态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直在前三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为浐灞生态区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2产业发展已现雏形

西安浐灞生态区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已现雏形;但总体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竞争优势仍不明显,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发展环境仍需改善。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生态商务区、总部商务区、休闲旅游集聚区、国际会展集聚区、商务集聚区、物流商务区、科教商务区、创意产业服务区、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等现代服务业集群项目建设目前全面突破,投入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和推介工作成效显著。

3.3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城市道路网已成形。

表6 基础设施建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3.4土地开发量价增长迅速,房地产产业迅速发展

浐灞生态区截至2010年12月20日土地供应量达到271万㎡,接近09年供应量的两倍,伴随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今年土地楼板价达到929元/㎡,同比上涨47%。目前,随着浐灞金融商务区的加速实现,独拥大量生态资源的浐灞生态区已成为众多实力开发商的必争之地,地价涨幅加快。

4小结

通过对浐灞生态区经济发展情况、土地管理情况、城市建设情况的梳理分析,浐灞生态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在启动期(2004-2008)内,区域地价、房地产价格价格低于西安市平均价格,没有显示出生态新区的优势,区域常住人口结构单一且数量远未达到近期规划目标人口,区域价值低,还处于奠定基础、树立品牌的低区域价值阶段。

浐灞生态区目前处于成长期(2009-至今),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人口、产业将迅速发展,为浐灞生态区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米婧.西安浐灞低碳区建设的政策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陈怀平,刘吉发,金栋昌.新时期行政区与开发区融合发展的理性思考——基于西安市雁塔区与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02)

王长寿,李荃.后世园效应与浐灞生态区发展探究[J].现代商业,2007 (05)

篇3

2011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课题(2011ZC24)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信息熵权TOPSIS法评价浙江省域11地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及优劣势,结果表明11地市根据竞争力水平可分为四个梯队,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联合度不高;省域产业基础和环境已初具规模,但产业化运作水平有待提高,应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水平,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产业特色城市群,依托长三角都市圈加快实现从资源大省到产业大省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信息熵权 TOPSIS法 城市 旅游产业竞争力 浙江省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国务院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2年我国以近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居全球第三,对世界旅游市场贡献率超过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772万人次,居世界第三。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队伍意味着中国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职工带薪休闲制度,《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兴盛,而另一方面各个城市旅游产业也面临着最为直接的挑战。如何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并就城市之间区域合作共同提升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各个省市旅游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进行概念界定:皮尔斯(1997)、哈特森(2000)、哈桑恩(2000)、德威尔(2000)等人分别从市场、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以及影响因素等视角进行定义,强调其综合性、环境性及可持续发展性。国内学者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入研究,21世纪以后更多关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界定,如陈建斌(2001)、易丽蓉(2007)、王传超(2011)等均对其进行定义并做相关研究。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领域,国外学者针对某一特定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则倾向于构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或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如苏伟忠(2003)指出其指标体系包括表层的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的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内因层的旅游要素竞争力。王晓娜(2007)指出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基础因素(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区位)、核心因素(旅游产品、产业发展潜力、市场影响力、形象吸引力、管理协调力)和宏观环境因素(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武传表(2009)从综合经济实力、旅游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状况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定量比较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方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系统动力学分析法等。德尔菲法、AHP法、IPA法无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容量有较高要求,聚类分析不能充分体现类内的细节差异。本文采用信息熵权TOPSIS法剖析浙江省域11个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各指标优劣势,谋求城市合作共同提升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实证研究

(一)理论基础

信息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各评价指标数值变异程度所反映的信息量大小确定权数,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小,熵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所以熵值可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权重也越大;反之亦然。

TOPSIS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由Hwang.C.L和Yoon.K于1981年首次提出。利用评价对象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判断评价对象优劣进而排序。通常理想解由所有属性最佳值组成,负理想解由所有属性最差值组成。TOPSIS法灵活方便,计算简洁明了,是较为客观和便于使用的一种客观评价方法。

(二) 数学模型

1.建立评价矩阵。建立一个m(城市个数)行×n(最低层指标数)列的评价矩阵A=(xij)m×n,其中xij为指标实际值。

2. 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差法对A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矩阵B=(x′ij)m×n。当指标为正时,x′ij=(xij-minxij)/(maxxij-minxij)(1≤j≤n);当指标为负时,x′ij=(maxxij-xij)/(maxxij-minxij)(1≤j≤n);maxxij和minxij为各j列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

3.计算信息熵Ej:

(i=1,2,…,m;j=1,2,…,n),其中。

4.计算指标差异度系数Fj=1-Ej(j=1,2,…,n) 。

5.计算信息熵权数。

6.确定理想解G+和负理想解G-。将标准化矩阵B=(x′ij)m×n中各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组成理想解G+和负理想解G-。

G+=(maxxi1,maxxi2,…,maxxin)(i=1,2,…,m)

G-=(minxi1,minxi2,…,minxin)(i=1,2,…,m)

7.采用加权欧氏距离公式计算各评价对象与G+和G-之间的距离di+,di-。

8.计算综合评价值:Ci=di-/(di-+di+)(i=1,2,…,m)。

9.根据Ci大小降序排序,获得所研究对象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

(三) 竞争力评价

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评价数据代表性、全面性和可获得性原则,从旅游产业业绩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和支撑竞争力三个层面,选取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浙江省11地市2012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获得指标体系权数,具体如表1所示。

一级指标权数中,资源竞争力>支撑竞争力>业绩竞争力,尤其是业绩竞争力权数较低,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基础和环境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经营业绩欠佳,需积极转变产业运营方式,提升产业绩效水平,努力从资源大省转变为产业大省。

二级指标资源竞争力权数中,资源禀赋>接待能力>人力资源,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以资源禀赋取胜。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不能一味凭借资源优势,发达完善的产业接待能力和人才储备是旅游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重要因素,浙江省旅游产业需从产业化和人才化视角加以整体提升。支撑竞争力权数中,生态环境>信息交通支持>经济环境,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资源取胜,应注意产业大环境塑造,加强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重视经济环境与旅游产业互动关系,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格局。

经过信息熵权TOPSIS法计算获得浙江省11地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值(2011年),如表2所示。

在11个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中,C杭州=0.8191>0.8,位于第一梯队;0.8>C≥0.4为第二梯队,宁波、金华、温州分别位列第2-4位;0.4 >C≥0.3为第三梯队,绍兴、台州、衢州、嘉兴、湖州、舟山分别位列第5-10位;0.3>C≥0.2为第四梯队,丽水位于第11位。总体而言,省域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旅游辐射网络化程度较低,资源和客源共享度较弱,区域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区域联合发展水平不高,合作绩效尚不理想。

杭州竞争力排名居首位,除“信息交通支持”位列第3外,其余指标均列首位,说明杭州在“邮电业务和交通运输支持”方面有所欠缺,“智慧城市”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宁波竞争力排名第2,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其城市交通物流网络发达、信息化普及程度较好,“智慧城市”建设初具规模,但生态环境需进一步改进。

金华竞争力排名第3,除“生态环境”指标位列第2,其他指标均落后于总排名,尤其是“接待能力”和“人力资源”位列第8。金华是浙中地区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肩负着扩散辐射浙中旅游产业经济的重任,而金华素以自然山水、宗教朝圣、古婺文化、影视文化、商贸购物、温泉养生特色著称,但是整体经营业绩、接待能力、人力资源及经济支持力度需进一步提升,应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完善产业设施建设,重视人才科技支撑,拓展产品营销市场,提升产业影响力,构建“浙中最佳休闲旅游中心城市”。

温州竞争力排名第4,其“信息交通支持”指标位列第2,“接待能力”位列第3,“业绩竞争力”、“资源禀赋”、“经济环境”位列第4,“人力资源”位列第5,“生态环境”居于末位。温州是典型的商业城市,以自然山水见长,景区面积广、密度大,资源优势显著,经济基础好,交通条件改善,接待设施及业绩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但同时传统粗放型生产加工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旅游产业生态建设及人才引进开发是产业转型提升关键。

绍兴竞争力排名第5,其“业绩竞争力”、“人力资源”指标位列第3,“接待能力”位列第4,“资源禀赋”、“经济环境”位列第5,“信息交通支持”位列第6,“生态环境”位列第9。绍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城市形象定位不清晰、宣传不到位,只关注景区建设,未能深入开发民俗风情、文化旅游产品,导致产业一直以来“吃老本”;而城市化建设中环境问题凸显,水资源遭到破坏,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受到影响,投资环境缺乏、现代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绍兴旅游产业未能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

台州竞争力排名第6,除“信息交通支持”和“生态环境”位列第4外,“业绩竞争力”位列第7,“资源禀赋”、“经济环境”位列第8,“接待能力”、“人力资源”位列第10。台州是浙江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商贸经济发达,以宗教文化、海洋海岛生态资源著称,交通网络发达,但是产业环境尚未成熟,基础设施有数量上的递增,但集团化产业化运营程度不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缓,科技人力资源水平较低。

衢州竞争力排名第7,除“资源禀赋”位列第3,其他指标排名均落后于总排名,尤其是“业绩竞争力”和“经济环境”列于末位。衢州生态资源良好,自然遗产众多,民间资源丰厚,资源禀赋较高,但经济环境、交通条件相对滞后,产业始终处于“散、弱、小”状态,景区分散、规模小、人力资源水平较低、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融合度较弱,急需加强产业开发力度,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规划生态养生度假旅游产品。

嘉兴竞争力排名第8,除“人力资源”位列第4较为突出外,其他指标排名均在第6、7位。嘉兴是浙北交通枢纽,历史悠久,已基本形成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潮、湖、河、海、古镇为特色的江南水乡旅游胜地,跨海大桥和沪宁高铁的兴建、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毗邻为嘉兴旅游业带来生机,但产业基础薄弱,景区联动功能不强,整体形象宣传力度较弱,接待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产业始终处于“温吞水”状态,急需提升整体品牌力,应以乌镇、西塘古镇为笼头带动区域旅游产业联动,提升整体实力。

湖州竞争力排名第9,除“接待能力”和“生态环境”位列第5外,“人力资源”位列第6,其余指标排名与总排名相一致。湖州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闻名,自然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产业起步较晚,形象定位不明确,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经济支撑环境尚未成熟,投资融资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合力兴旅氛围有待加强。

舟山竞争力排名第10,除“经济环境”位列第3,“生态环境”位列第6,“信息交通支持”位列第8,“业绩竞争力”、“资源禀赋”位列第10,“接待能力”、“人力资源”位列末位。舟山拥有独特丰富的海洋海岛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地位突出,但受到区位条件、资源丰度及经济水平限制,旅游产业未能做大做强,接待设施和人力资源水平有限,业绩竞争力低下。

丽水竞争力排名末位,“接待能力”位列第6,“人力资源”位列第7,“业绩竞争力”位列第8,“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位列第10,“资源禀赋”、“信息交通支持”列于末位。丽水素有“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之称,旅游资源品位高、垄断性强,但丰度欠缺,且受到经济、区位条件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弱,交通可进入性差,专业人才缺乏,配套设施落后,产业竞争力低下。

(四)相应的解决对策

明确省域各城市产业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以杭州为中心,宁波、金华、温州为副中心,各级城市为支撑的省域旅游产业城市群体系,依托长三角都市圈积极谋求省域间合作,共同参与长三角旅游产业群总体战略规划。将杭州培育成为省域高端旅游产品供给和国际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并带动周边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全面辐射和扩散产业经济联动效应;提升宁波、金华、温州在浙东、浙中、浙南城市群产业中心功能,充分发挥第二梯队城市联结带动作用;增强第三、四梯队城市旅游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能力,加强公共设施、景区景点规划构建,提高服务接待水平,通过与高校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合作体系。

以资源特色和区位交通为纽带,形成产业特色城市群合力营销。利用宁波、温州、台州、舟山浙东沿海区位优势,开发以生态休闲为主,山海风光、宗教朝觐、滨海休闲、海洋海岛、度假会展等区域联合品牌;利用浙北嘉兴、湖州、绍兴“水乡古镇”地域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开发水乡民俗风情精品,构建长三角都市群“水乡古镇休闲基地”;利用衢州、丽水优良自然山水资源,开发山水度假型和乡村休闲型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浙南生态休闲旅游区,区域联合共同提升省域产业竞争力。

结论

信息熵权TOPSIS法是一种客观赋权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于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拓展了该研究领域评价方法。本文针对浙江省域11地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明显、城市联合水平不高、产业化运作尚未成熟等现状,提出了解决方案:应积极以资源特色和区位交通为纽带形成产业特色城市群合力营销,依托长三角都市圈平台更好融入产业群网络体系,实现从资源大省到产业大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综合新华社.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昨天 到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N].东南商报,2013-2-19

2.Pearce petitive Destination Analysis in Southeast Asia[J].Journal fo Travel Research,1997,35(4)

3.D Hartserre A.Lessons in Managed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Foxwoods Casino Resort[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

4.Hassan Salah S.Determinants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n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3)

5.Dwyer L,Forsyth THP,Rao P.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A Compaorisons of 19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

6.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7.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

8.王传超.山西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1

9.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18(3)

10.王晓娜.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我国沿海旅游城市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7

11.武传表,王辉.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 (4)

12.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3)

13.Qu HL,Li L,Gilder Kei Tat Chu.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ong Kong a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estination in Southeast Asia[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6)

14.张梦.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5.李雪.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16.张洪,顾朝林,张燕.基于IEW & 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地理,2009(12)

17.舒波,郝美梅.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旅游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9)

18.http:///wiki/熵/.

19.Hwang C.L.& 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Spring-verlag,Berlin,1981

篇4

关键词:SWOT模型;无锡;特色生态小镇;战略环境分析

中图分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一直立足自身历史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尤以苏南模式为甚。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经济模式暴露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少创新等问题,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色小镇”战略应运提出。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人口密集的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空间平台。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1)产业强劲。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必须明确,定位最有基础、特色和潜力的主导产业,寻求可持续发展[1]。(2)功能多样。特色小镇主张产业、城镇、人居、文化“四位一体”,产业、旅游、社区、文化等多种功能聚合发展,有机统一[2]。(3)机制灵活。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城镇成长的需求,推动小镇开展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和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二、特色生态小镇的界定

特色生态小镇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历史文化传统,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市场消费热点为导向,注重乡镇经济建设的系统性,构建定位清晰、特色明显、相互依存和促进的生态产业体系,是种植、养殖、旅游、休闲、文化一体的生态产业群。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三、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战略环境分析

SWOT模型是结合内外部因素的战略分析模型,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战略进行分析。本文将借助SWOT模型,对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进行战略分析。

1.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外部机遇

(1)政策引导积极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格局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同年10月14日,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江苏省7个小镇上榜。据报道,住建部还将研究探讨金融扶持政策,为深化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居住人口、镇容镇貌都有较大幅度提升[3]。

2016年7月,江苏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2020年前,力争形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小镇和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

(2)产业转型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首创苏南模式,乡镇政府主导资源组织与配置,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到了60%,这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1.0。1995年起,苏南乡镇企业迎来了产权制度改革,对大、中、小、微、盈、亏企业进行转制,改制后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2.0。而当前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的多方面综合转型,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将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3.0版。

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要突破以往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乏创新力的局限,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居民生活紧密联系,“产城人文”一体,谋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无锡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基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从本质上看,也是顺应无锡经济发展演变、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

(3)城市病对社会发展的困扰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拥堵治理损耗资源;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加大生活压力,降低幸福感和自身价值感,城市负担加剧、居民健康受损。

发生城市病的大多是单中心、并且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这些城市竞争力虽强,但城市病也同样严重。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无锡列为Ⅱ型大城市,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106》,将无锡列为2015年度十大宜居城市,但2016年以来房价上涨、交通拥堵较以往明显加剧。

探索中小城市培育、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功能,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人口和资源压力。

(4)先进的科技支撑

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民众获得先进技术和新知识的成本降低,普通民众在农业资源开发中开始借鉴和使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并积极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境交流,为生态小镇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从促进发展的外在工具,成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与工业以及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整合。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作为产业、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有机载体,在先进技术推动下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提升。

篇5

关键词:产业转型;生态城市;藕合关系

生态城市:就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产业:生产相似的或相同的产品的一系列企业的集合。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

一、城市发展与产业的藕合关系

1、产业分工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和分工有着直接的关系。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剩余物资集中交换,形成了城市雏形。随着非农产业的不断增长,产业逐渐细分,经济总量增加,城市也随之而发展壮大。工业化加快城市发展,人们迅速向城市聚集,形成城市化。城市化带来的大量人口,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形成,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分工。所以,城市与产业分工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的,产业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城市发展也促进了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与城市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规模,而城市规模又反过来影响市场规模,从而对产业分工形成影响。

2、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藕合关系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产业链相关企业在特定空间地域内的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这些企业间具有较强的共性或互补性,可以共同使用相应的配套与公共设施。同时,地理上的相近,能有效的扩大产业在区域的影响力,有效地配置资源,吸引劳动力。城市化,也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的过程。具体反映在:一、体现在从事的产业活动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二、体现在人地域空间上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产业聚集和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

(1)特定城市的市场潜在规模。当特定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长时,它需要更多的物资,包括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城市及周边为满足这种需求,会加大生产或通过物资流通来满足,也即扩大了特定城市工业、商业的潜在市场。

(2)产业集聚形成的大规模市场能节约成本有效降低费用。产业集聚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使大规模专业化生产获取的经济效益成为可能。如果市场狭小,规模效益、集聚效益都不能得到体现,商品小订单必须支付高额的设计、模具及运输费用。

(3)相似产业在空间地域的集聚,有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原材料集中供给,更有利于产品集中推销与运输。如重矿工业需要大量用电,重化工业需要环保设施配套,而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公共配套解决,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成本。

(4)产业集聚有利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提供了大量职位,对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大量工作岗位和相似的工作能力需求,满足了就业与竞争双方面的要求。吸引有才能企业家、营销人才、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5)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城市,有助于资本动作及资金的快速流动。因此金融行业发育完善,机构条件更为优越,在筹措资金与管理投资方面能提供快快速而有效的帮助,对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6)同小城市相比,由产业集聚形成的大城市能经常提供范围更为广泛的公共服务设施,如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娱乐、社交设施,更繁荣的商业,而这些优良的条件给予人们更大的吸引力和梦想中的发展空间。

(7)大城市迅捷的交通、巨大的信息流,无不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企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活力与税收,也为城市发展,完善和更新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的藕合关系分析

1、产业分工与集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基础

城市化过程实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产业逐步分工,二、三产业空间地域(城市)集聚的过程。在西方,城市的形成基于产业的分工与交易的需求。而在我国,“城”源于防卫,体现为君王的政治军事需求而形成的人口聚集;“市”源于产品交换的需求。而城市的真正发展,源于经济的外部性成本节约,进而促使第二、第三产业的细分与聚集。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业机会,带来城市的繁荣与兴旺。

产业分工形成专门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专业化的规模城市曾经代表着高效率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向。有着明显专门化烙印的城市不断涌现。如底特律的汽车城,义乌的小商品城,攀枝花的钢铁城市等。

专业化分工的城市,在产业发展良好时,竞争力总是远高于分工不明确或者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城市,在产业处于上升期时,城市发展迅速。但专业化过强的城市由于产业单一,会出现结构性缺陷。如重工业城市,劳动力对男性的需求远高于女性,会形成人口结构失衡。更为严重的是,当资源枯竭或者产业衰退、转型时,会带来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波动。

2、物质能量代谢是城市产业运作的基础

城市产业运作的实质是物质和能量从资源系统经过产业系统,再到环境系统的代谢过程。因此,分析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是理解城市产业运行的基础[1]。

城市中的产业循环过程实质是将原材料、能源转化为产品和废弃物的“生产”和“代谢”过程。可类似地把产业生态系统化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居民和政府)、“分解者”(原生产企业或者专门的回收企业)和外部环境(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四部分。由资源(原材料、能源)到消耗品(生产性消耗和生活性消耗)和废弃物,代表着产业的运转与经济的循环。从资源的消耗品类和物资的流向、流量,可以分析城市产业偏好、城市经济状况及规模。

3、基于代谢过程的产业转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传统的工业产业,带来大量的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建设生态文明,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传统的产业转型与优化思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减少第二产业,加强第三产业;2)转移淘汰污染严重的产业,通过贸易来实现产品需求。事实上,这样的解决途径是不可行的。因为:首先,第二产业只会出现全球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而不会绝对淘汰。其结果只能是这里干净了另一处污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都无可避免地遭遇环境问题;第二,全球城市不可能都为金融中心或商业中心,只依靠第一、三产业生存发展,而从根本上摈弃第二产业;第三,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程序不可逾越。第四,由于技术和经济的优劣势,在全球分工格局当中,不可能所有城市都处于高端。所以,贸易只是改变了产业所影响的对象,而不能改变全球资源和环境状况。

因此,重视技术提高,重视节能与环保,彻底改变产业运作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实现产业生产与运作的转型,建立环境友好的城市工业体系,增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实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必然性选择。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结合,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盲目发展产业,提高经济总量的大城市发展战略,缺乏产业支撑,通过大量征收农民土地,发展房地产,强逼农民进城的城市化政策,使城市化进程很难真正得到实现。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使城市与产业发展协调,相互适应相互支撑。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通过产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系统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型才能得以保证。(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联合基金项目《贵州生态大省建设中的产业支撑研究》部

参考文献:

篇6

 

豫南和皖北县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结合各县域优势产业和资源特殊性,提出淮河经济走廊建设应打通东西向水道、构建绿色生态农业走廊、促成资源型工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等建议。

 

引言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间,流域内经济发展落后,处于周边五大经济带的“虹吸”范围内。在此背景下,以经济走廊的模式进行沿淮的生态经济建设方案得到了皖、苏、豫等政府的积极性响应,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随之孕育而生。该战略以淮河为依托,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落脚点,着力构建淮河黄金水道、淮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沿淮工业特色产业基地,以“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来推动淮河流域经济转型升级。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概念,首次在2011年由中国工程院专家在“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研究课题中被提出。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了《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推动我国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将最终成果——《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

 

流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无疑对加快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核心城市的信息产业经济发展问题[1],对县域经济关注不足,而淮河流域广大农村地域欠发达。本文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共27个县区)的经济指标作为空间统计的数据源,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对走廊县域间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流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范围界定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包含自然地域、经济区划、“一带三核多节点”空间组织战略等多维度考量,但目前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范围是流域尺度还是干流尺度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在发展初期经济走廊应归于干流尺度。首先,从空间区位层面上说一带三核多节点发展模式中,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所涵盖的节点城市多位于淮河干流两侧。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淮河流域处于经济“洼地”的位置,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无论对削弱经济“虹吸”作用,还是对寻找区域内部源动力都大有裨益。在行政区划方面,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能够减少跨省合作带来的阻力,对走廊产业的耦合趋向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在发展初期应是一个以信阳、蚌埠和淮安为核心,以淮河主干道周边县区为节点,跨豫皖苏三省的经济“干线”。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

 

分析27个核心城市2013年GDP值,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内经济发展状况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东北高、西北低,并沿淮河干流逐渐递变的特点。走廊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阜南县与洪泽县相差38 815元。从产业结构特征上来看,走廊内各县域产业结构特征有较大差异。信阳的固始、阜南、横川等县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六安和淮南的霍邱、颍上、凤台等县第二产业比重均远超平均水平,凤台甚至达到67%。

 

而处于淮河下游苏北城市,如盱眙、泗洪、大丰等县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由此可得出,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从一定程度上说,空间的邻接使得邻近区域具有共同的发展资源,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也趋于同构[2]。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空间差异。大体上看,淮河上游豫南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中游皖北矿藏资源丰富,又是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他区域。下游苏北通过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占比较高。尽管上、中和下游河段县域产业结构大多数以“二、三、一”为主,但豫南和皖北的第一产业占比均未降至20%以下。按照库兹涅茨理论[3],工业发展阶段仍旧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则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区县的生产水平在空间上的联系,利用Moran散点图表现空间联系的全局指数和局部指数计算结果[4]。在绘制的Moran散点图中,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分布的点数明显多于二、四象限,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节点城市基于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方式主要是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位于第一象限的大多是三大核心城市(信阳、蚌埠、淮安)的下辖区县或位于其附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走廊“一带三核多节点”模式规划的合理性。

 

同时,处于第三象限的区县位于经济走廊的中下游地区,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可知该区域存在农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凤台和桐柏县位于第四象限,两地人均GDP显著高于周边区县,二者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3%、67%、21%和14%、64%、22%,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凤台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电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附加值链。桐柏是淮河的源头,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拥有丰富的矿藏,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新引进招商项目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两者人均GDP的比较优势,主要基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县域产业关联特征

 

分析走廊相关城市的优势产业和资源特征,并结合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发现城市间的资源相似导致产业同构,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呈现块状发展的模式。区域内城市依靠相似资源而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使供给侧难以转型升级,成本梯度效益无法实现,也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比较优势而陷入盲目降低成本的恶性循环。因此,依托走廊内的优势稀缺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并对其进行有序的整合,横、纵向扩宽,加深产业链,是提高产业协同能力,刺激走廊内GDP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成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桐柏的天然碱储量丰富,居亚洲第一,利用此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以此吸引龙头企业迁入。颍上县和凤台县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依靠淮南、蚌埠两市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焦油技术与下游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业达成产业关联。洪泽县及周边地区岩盐储备居世界首位,发展盐化工产业极具比较优势,与煤炭、石灰石资源对接可以进行烯烃生产。此外,淮安和盐城承接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丰富经济走廊内的产业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构建东西交通通道,充分发挥水道航运价值

 

从整体视角来看,流域内南北向交通较为便利,在京广、京九、京沪三条铁路的引导下,区域内的经济纵向流明显强于横向流。东西向水运通道联系较少,使得走廊上、中、下游各县域的发展相对孤立,且水平不一。因此,加快规划走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建设,充分发挥淮河各支流及下游水网的航运功能,对于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横、纵向扩宽产业链条,疏通资本流动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优势互补,积极打造生态农业走廊

 

淮河流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一产业在县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比大,但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因此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打造一条以高品质、绿色生产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走廊对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阳市地处走廊上游是全国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始、光山等县有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优质粮油的生产地。处于走廊下游的盱眙、洪泽、涟水、沭阳等县建有国家农业示范区,是优质蔬菜和花卉的供应地,上下游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调节生产模式,建立畅通的销售平台,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协调发展。同时促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将第一产业推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引导资源型工业向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走廊中游的凤台、颍上等县的煤炭、化工等工业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地区坏境容量要求较高等问题。立足于经济走廊生态发展的要求,发展清洁型、效益型工业是未来相关产业的转型方向。相关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为经济规模效益充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引导煤炭资源与走廊内的岩盐结合,倡导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生产方式,扩宽产业链上下游的耦合面,从根本上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

 

(四)调节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条

 

走廊内城市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普遍,集中表现为各县域发展相似甚至相同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诸如建材、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具有效益好、附加值大特点。虽然在短期内该类产业会成为一些县域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审视,产业同构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收益负增长等严重后果。为此,政府需要立足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有计划地引导该类产业进行有序转移或改组,同时结合产业链条上的“疏松点”,有目的地引进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循序渐进地解决产业同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篇7

关键词:绍兴;低碳;城市规划

Shaox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ities, the city of culture and leisure, livable city "road to green urban design and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Ma Baoying

Abstract: The low-carbon industries, land layout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analysis Shaox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ities, the city of culture and leisure, livable city "green urban design and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the road.

Key words: Shaoxing;low carbon;urban planning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GDP的增长,也是日益加重的环境负担,如何应对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上兴起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各个城市纷纷提出城市建设目标,力求通过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环境危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地处这一区域的绍兴市,正处于城市化速度加快时期同样面临着环境困境,2010年1月,绍兴市政府提出《关于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实施意见》,阐述了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及保障机制等,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绍兴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是立足绍兴实际作出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举措。

1.绍兴市自然环境与城市现状分析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境域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这些河流湖泊多具有蓄洪、排涝、灌溉、拒咸、通航和养殖等功能。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这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奠定了具有地域特色空间形态的基础。

绍兴城市用地布局为“组团定向开敞式发展布局”,基本形成“一心、三片、三楔”的空间结构。“一心”: 由镜湖生态绿心(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它南部的镜湖新区共同组成的区域;“三片”:越城片区、柯桥片区和袍江片区;“三楔”: 北部镜湖绿楔、西南部鉴湖绿楔和东部湿地绿楔。组团片区的形成,有利于疏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更好保护绍兴古城,但三片区域相距较远,对于城市交通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

目前,绍兴市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由于资源能源匮乏,能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能源消耗对外依存度很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主要以纺织印染、化工建材、热电等高能耗产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虽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城市结构不够合理,旅游文化并未得到深层次挖掘,生态建设有待提高。

2.“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背景下绍兴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特色产业城市,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健康制造业,培育特色产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休闲城市,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观光度假于一体,古城、水城、名城交相辉映的特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

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立足于绍兴现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绿色科技产业,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明智选择。

低碳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必然要改变以往粗放的增长模式,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以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低碳城市建设从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规划、交通规划、能源规划、绿色环境等方面,改善城市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

3.绍兴绿色城市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实现“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这一城市建设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低碳产业

首先,低碳产业要立足于本地的自然条件(如资源、交通、气候等)。在产业选择上切忌好高骛远、刻意求新,背离自身的自然条件去追求产业创新,那无异于缘木求鱼。例如,风能是无污染的产业,但绍兴地区风力资源不足,就不能重点发展风能,可以重点考虑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如低碳环保的水上交通、充分运用水的自洁能力,建立新型湿地污水处理厂等。

其次是现有产业的升级,如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要做好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三是重点发展无污染产业,如服务业、文化型产业。绍兴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的积淀,挖掘潜力巨大,但却没有真正形成产业,文化界鲜有特色创业项目,目前需要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吸引旅游、餐饮、艺术、印刷、动漫、影视等项目创新创业,使得文化界的人士从到绍兴旅游转变成为到绍兴发展,实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发掘古城文化特色,创建文化休闲城市。

3.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实践证明,低碳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以短路径、功能混合和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形态为特征的,因为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度可以确保高效率地使用城市设施,混合使用土地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使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路程变短,可以大大减少能量消耗并减少污染。

绍兴市区目前已形成越城片区、柯桥片区和袍江片区三个组团,每个组团各有不同的主要功能,越城片区作为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完整,主要以居住休闲为主,柯桥和袍江以工业为主,大大小小的工厂聚集,污染较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居住环境差,这些成为一部分居住在越城、工作在柯桥、袍江的主要原因。而三个组团间距离较远,只能以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公交系统不完善,加大了私人汽车的使用量,从而增加了出行成本和污染源。

篇8

生态城市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工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也是最易产生污染的区域。生态工业区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工业区规划建设要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生态工业区规划建设全过程,是建成生态城市的保证。

1工业区规划走向生态化

生态工业区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提出的。生态工业区规划从最初运用生态学原理,发展到现在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生产过程生态等综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形成了生态工业区的规划体系。生态工业区规划具有综合性和极大的研究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模式。工业是城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又往往是城市污染源的主要产生地,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建成生态工业区。

生态工业区规划的目的,是使工业区各系统之间得到协调平衡,即使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达到最佳,这实际上也是生态城市的目标。

因为生态学的原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应用于生态工业区规划的各个环节。况且,生态工业区规划也是多目标的,这些目标的确定,其实施过程的措施及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何规划,无论称为生态工业区规划还是应用了生态原理的工业用地布局规划,都不可能将与工业相关的事物全部包揽,其规划深度也不可能无限。就生态工业区规划与传统工业区规划的关系,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其一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工业区规划,规划过程和阶段仍用现行模式和程序;其二是将生态工业区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与其他城市规划专项并列,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下一个层次的规划;其三是用生态工业区规划取代现行的工业区布局规划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区规划来讲,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工业区发展战略问题、确定工业区性质和规模、合理布局各项用地、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等。这些合理布局、合理规模和性质等要求,就是生态工业区规划的要求。实际上,现行工业区规划已在某些方面应用了生态工业区规划的原理。我们可以说,生态工业区规划与现行工业区规划具有一致性,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规划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地域范围等方面。而其不同点则主要是规划核心、规划原理及方法、规划内容等。

将生态工业区规划的原理用于现行的工业区规划,这显然是可行的。实际上,我们也在努力这样做。但现行工业区规划如何应用生态原理,哪些方面应用,应用深度如何,都尚无具体规定,这种应用也尚在探讨中。而且,在现行工业区规划的框架下,各个阶段完全用生态学原理,也是不可能的。

2生态工业区规划

2.1生态工业区内涵

生态工业区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下,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产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利用资源的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网,将工业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工业区的污染物“零排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形成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内的各种产业,不受产业生产方式和行政边界的限制,在原料供应、产品分配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共同享有同等权力,以获得共同发展的机会。其采用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直接运用工业生态学的生态管理模式。它不仅是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现代化发展对生产的现实要求,是工业生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区才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的工业区。

2.2规划原则

2.2.1工业副产品要能交换共生

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为理论指导,遵循物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致力于企业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

建立工业系统“食物链网”,即工业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企业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模式,使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信息的共生关联,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园区内不同产业间的共生。

2.2.2空间布局要合理

以精明增长为规划布局理念,深入分析园区产业结构特性、生产工艺等,合理进行功能组合与用地布局。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用。工业区空间布局以“集中、集聚、集约”为目标,实现精明增长。

“集中”要体现精明增长,即以精明增长理念为指导,在县域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园区用地,内部实现不同功能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的再集中。同时,生活居住功能向生活核心区集聚,在生活居住区内部大力推行用地的内涵化发展和高密度增长。

“集聚”即体现有机集中,即以发展产业集群为导向,在充分尊重工业园区现状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各产业循环体系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产业区与生活居住组团的相互影响与联系等,实现产业的集群化布局。同时,保留城市生态敏感区,设置城市生态景观廊道,避免各产业组团的过分集中,实现“大分散,小集聚”。

“集约”是实现紧凑工业区,工业区现状用地尽量占用不宜耕种的土地,变废地为宝地。转变传统的土地开发方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容积率,生产区提倡建设多层标准式厂房,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生活居住区将住宅、商业、办公、公建、公园等设施紧凑布局,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居住的多样性需求。

2.2.3要以人为本

在工业区建筑、景观、文化等方面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以景观生态原理为设计理念,以满足人的需要为首要原则,创造一个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的宜居性新型工业区。

2.3生态工业区评价与目标

生态工业区一般都是在现有工业区基础上规划建设的,所以,生态工业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分析现状基础条件,只有在现状条件十分清晰的条件下,才能做出最符合规划对象,科学合理的生态工业区规划。

2.3.1生态资源多样化评价

利用生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的基本原理、概念,从栖息地分析、自然服务的角度,对工业区及周边区域进行生态资源分析、得出重要的生态资源空间分布,为生态系统规划提供基础。重点分析的生态资源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和人文资源等。

2.3.2生态过程与生态敏感性评价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和城市规划是生态规划研究的核心。在工业区规划中,如何维护工业区内部、工业区与周边的生态过程,保障物质流、能量流的连续性,维护现有优势的格局,是生态过程分析的重要意义。

水平生态过程分析是指发生在不同的土地利用单元或生态系统之间,包括风、水、土和其他物质的流动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关系的分析。水的生态过程贯穿了工业区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

垂直生态过程分析是指发生在某一土地利用单元或生态系统的内部,利用土地单元本身的土壤、植被、水、动物等资源特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垂直生态过程的应用表现为生态敏感性分析,即生态系统的抗扰动性。

2.3.3生态工业区规划的目标

工业区的规划要三大体系协调,即产业循环体系、空间布局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协调。规划通过三大体系内部以及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的互促共生。

生态工业区规划要调整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就要淘汰污染企业。要优化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对污染严重、能耗高、效益差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使生产工艺能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产品质量居全国领先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还要提高工厂的生产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能耗、物耗明显降低。

工业布局的调整,要走集中治理污染的道路。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方针,加快工业的重新布局。乡镇工业要着重建设工业小区,避免分散的面污染。在工业区的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做好环境保护等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创建清洁优美的工厂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态工业区要现代化管理,要对所有的企业进行梳理,排查出重点工厂,尤其是对污染严重的电镀、造纸、漂染、化工等行业的企业,要限期治理,并加强现场监督执法,实现生态工业区规划建设目标,完善各类治理设施,保持环境质量优势。

生态工业区要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按照清洁生产的涵义,通过改革工艺,更新设备,使用替代产品等,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把污染物质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在清洁能源方面,除推广秸秆代煤技术外,尽可能多的利用新能源。在清洁生产过程方面,实施清洁生产,使工厂的环境保护达到生态工业区的要求。

2.4生态工业区生态环境规划

2.4.1用生态网格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

基于网格计算的生态承载力分析,能够将宏观的单一的生态承载力数据转化为微观的生态承载力指数空间分布,从而为生态工业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该方法是将分析区域划分为1公里的网格进行分析研究。

对规划区内每个网格内部的土地进行分类面积统计,并转化为生物生产性面积,从而得到全区生态承载力的分布。如某工业区从生态承载能力分布上看,高生态承载能力地区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该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用地组合;而其他地区由于建筑用地占据较大比重,使得其具有较高的人口承载能力,但处于不平衡状态。

2.4.2工业区环境的生态结构与功能

根据工业区周边环境(如沿河、环山、水系等)的自然生态格局以及城镇的分布特点,以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分析、生态承载力分析为基础,确定以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廊道、生态开发区、生态修复区为主要功能区划原则,对工业区周边进行合理生态功能区划,提出合理的生态体系结构。

2.4.3工业区环境连接带绿道网络系统

工业区应规划环境绿道。绿道是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指自然形成或人工栽植的绿带,如河流、山谷构成的绿化较好的廊道。也指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连接带地区,山水景观格局优良,具备良好的绿道构建基础。以主体水系网络构建区域主、次绿道,以城市交通线防护绿带和水系防护绿带作为城市生态隔离廊道,构建连接带绿道系统。

工业区绿道是城市绿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作为河流廊道是构建工业绿道系统(或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关键部分,它是连接绿道系统的主轴。

建立区域生态廊道。区域生态廊道应有区域道路贯穿,道路与区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相衔接。建立绿道与绿道,绿道与区域河流廊道形成的区域绿道骨架。

2.5 生态工业区废物生态排放

2.5.1生产活动废弃物排放处理

生态工业区废弃物是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城市中以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居多。因此,在人类活动废弃物排放与处理系统中,至少应包括三个因子,其一为废气因子,其二为废水因子,其三为固体废弃物因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经济支柱是工业。就是说,城市的生产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要控制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对城市的污染,首先要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因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开放系统,市区还原功能差,要与附近区域结合才能实现生态平衡。由此出发,将三废产生多的企业布置在城市下游,减少与其他城市活动的交叉和影响,城市中心则以第三产业为主,是减少城市污染的措施之一。工业区内部的生态布局要按生态学“食物链原理”,即“放牧食物链”和“腐屑食物链”原理布置工业,要研究工业生产的工序和各工业的原料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使工序、原料、产品、废弃物有联系的工业组成一个生态工业系统,重组后的生态工业区应保证上一个工厂生产的初级产品在下一个工厂进行深加工;上一个工厂的废料、废弃物成为下一个工厂的原料或配料,形成合理的工业“食物链”,变单一利用资源的工业为综合利用资源的生态工业系统,以最少的“异化”换取最大的“同化”,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2.5.2废水废气排放

不仅要控制其排放浓度和总量,还要考虑工业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总含量,要保证工业区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空气难与外界交换时,不致对人和生物产生危害。

废水的排放,不仅要考虑对所规划工业区不产生危害,对下游城市、下游农业也不能产生危害,这就要求废水的排放必须达标,特别是一些含有重金属及其他难以无害化还原分解物质的废水,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对地下水及河流造成长期危害。在世界水资源越来越缺少的情况下,对废水深度处理实现循环利用、首先是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非常重要。作为生态工业区,其水循环利用不应少于90%。

2.5.3固体废弃物排放

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侧重点是再生利用,例如生态工业链中的粉煤灰用作制造砌体等建筑材料、矿渣制作水泥等,都是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例子。小城市的生活垃圾,一般是卫生填埋或焚烧,但其填埋必须注意防渗和远离城市,并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焚烧的同时制砖或提取其他副产品的试验在各地也有不少,也将成为垃圾生态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发电供热和分拣焚烧将是垃圾生态处理的方向。工业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其化学、物理特性,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

3生态工业区布局

3.1工业区的生态布局

生态工业区布局大都是在原有工业区布局基础上的改造,需要生态城市的支持。对于资源环境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以资源消耗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方式的地区,就需要引入循环经济的与生态工业的理念,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里程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明显,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的阶段。

通过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引入,通过废弃物资源化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削减污染物排放在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废物利用降低成本来提高经济竞争力,最终促进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发展战略需要从产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链两个维度进行研究。

产业研究的两个维度中,生态产业的发展主要分为厂商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园共生和生态城市共生群落三个层次。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因素后,产业发展既要通过专门化的分工与生产业的发展来有力的促进产业合作互补,促进能源原材料业和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梯度升级,同时也要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内部产业循环。

生态工业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总体要求,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分步实施”,积极招商,大力实施基础建设。实现通信便捷、电力充足、用地高效、道路宽敞、环境优美,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在发展工业园区时,充分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系统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生产系统要尽可能封闭,以防止能源或有用材料的流失。工业生态学的根本特征是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鼓励更高的环境与经济效率。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体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即按照“新开采的资源资源生产产品消费排放废品”的顺序进行开发生产。

“减量、再用、循环”是循环经济理论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针对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循环”的关键是输出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建设工业园区,要借用“工业生物群落”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种群总是依据一定特性的组成关系才能组成。对此,我们可以把这一思想扩展到生态工业区布局中去,寻求确定“恰当的”,即最优化的工业活动组合。比如,与其单独建造一个蔗糖厂,从一开始就应该设想一个联合企业,以便与蔗糖生产有关的物质、能源流都得到最优化利用。也就是说,为使不同的甘蔗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就至少需要建立一个造纸厂、一个制糖厂和一个热电厂。正是以这种方式,我们可构想诸如“纸浆—造纸”、“肥料—水泥”、“炼钢—肥料—水泥”等一类的联合体。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农、工、贸一体化、农业产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在实现一体化的经营过程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是乡村工副业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可利用乡村众多的优势,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起点,推行鸡粪喂猪、猪粪化沼气、沼渣养鱼及其他形式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后逐步开展深加工和精加工,进而大量出口,形成多家骨干企业,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工业生态学为生态企业发展提供了根据效益和成本来决定工艺的新思路,强调废物交易、再循环,是物耗最少化的系统。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以城乡结合为思路,以种植、养殖、加工、工业和服务等多产业、多组分密切联系、合理耦合,系统良性循环为主的现代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促进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3.2生态工业区产业链

工业布局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成本优势、物流中转优势等。以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为契机,以清洁生产的生态型工业为主线,努力发展高附加值、充分就业的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工业区的建设,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相统一,推行绿色清洁工业,淘汰劣势产业和污染型工业,建立行业准入目录机制。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自然资源优势型的绿色加工业;(2)重点发展具有良好环境指向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程、新材料工程和精密仪器、仪表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3)相应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型工业,例如:服装服饰业、仪器加工制造业等;(4)突出推进循环经济型企业和零排放生产方式的企业先行发展。同时,应重视从生产工艺和手段方面来区分鼓励产业、限制产业和禁止产业,要杜绝污染企业进入。要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越性,利用风力、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无污染新能源对环境与生态保护的作用。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在丝纺织业、化肥制造等行业推广使用无毒害原料、溶剂、催化剂等新工艺,代替传统轻度污染的工艺。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工艺改造、生产技术手段的提升,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采用对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减少废水排放,改善脏乱差的生产环境。建材业要以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为导向,代替可造成污染的产品。

提升工业区链网结构。链网结构既可用于加大多种产品集成的柔性,又可形成紧密型的生态网络。如利用磷石膏分解技术,可把磷肥厂、水泥厂、高硫煤厂和硫酸厂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生态网络”,有效地解决磷石膏污染问题,又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废气废渣收集技术,将铅锌冶炼厂、建材厂的废气废渣用于制造硫酸、水泥等。

建立资源的循环共生共用系统。在企业中采用高效率、低物耗和能耗的技术,打破传统产业技术部门的分割,形成产业与企业之间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不仅在各分行业工业区内部,整个工业区也要尽最大可能建立资源共生共用系统。

4循环经济体系设计

按照各工业行业在工业区循环体系中的所处的不同层次,一般可将工业区企业划分为核心行业、派生行业和纽带行业三类。

(1)核心行业是工业区生态建设的核心,产业链构建的出发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其他产业链接,构成生态工业网络体系。从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出发,并考虑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小,规划确定循环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

篇9

关键词 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产业系统;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10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18

产业发展在丰富、提高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化,产业系统对环境问题的响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生态对策来寻求对环境压力较小的发展途径。但是环境改善不会毫无附加成本地出现[1],生态对策选择需要对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相应收益的消长进行权衡判断[2]。生态效率追求以更小的环境投入获得更多的服务产出[3-4],强调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的统一[5],反映了社会福利增长与生态环境投入的脱钩关系[6],其数学表达式为经济产出与生态破坏的比值[7]。生态效率是可持续发展分析工具之一[8],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一[9],已经成为企业[10]、产业[3]、区域[11-12]、产业系统[13-14]等不同尺度上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切入点[15]。尽管生态效率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16],但是包括了可持续发展三维空间中的环境和经济两个方面[8],从技术层面指向产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较适于产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15]。对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的界定是当前生态效率研究的一个热点[12],关于二者数值的确定仍然没有统一的方法[15]。尽管单一的特定因子较为简单,但是并不具有综合性,因此整合各式各样的因子形成单一指标也就成为必要[17]。诸大建等[18]基于直接物质输入(DMI)和国内过程输出(DPO)构建生态效率指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Zhang Yan等[19]从源头循环(减少原生资源的消耗)和末端循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角度构建了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李名升等[20]对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采用加权整合的方法计算生态效率,并应用于环境压力和经济价值变化的脱钩分析。将生态效率分解为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构建模型进行发展模式的判别,以及脱钩分析等,丰富了生态效率的内涵,增强了指标的分析解释能力,对发现产业系统薄弱环节和优化产业系统运行具有直接意义,可为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指标内涵不明确,生态效率指标整合理论基础薄弱等不足。在认识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联系的基础上,本文将环境效率进一步分解为与产业系统运行过程相适应的源头循环效率、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三个指标,进而从系统整体协同视角构建整合不同过程效率的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对吉林省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质量进行分析,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充实产业生态效率研究,在实践中为区域产业发展调控提供参考。

1 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模型

1.1 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联系

资源等物质性生产要素在产业过程中实现了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的分离,相应的资源效率R和环境效率P

可以表示为产品服务价值V与资源投入量M的比值,以及产品服务价值V与污染物产生或排放量N的比值。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从源头循环(减少原生资源的消耗)和末端循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排放)的角度表征产业系统的生态效率。

对环境效率进一步分解,可得:P=V/M×M/N=R×M/N,即环境效率可以通过资源效率与单位资源环境产出的乘积表示,也表明在单位资源环境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环境效率同样可以获得与资源效率同样的提升幅度。

一般来说,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更少量的物质投入必将进一步缓解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物质减量化也是改进环境效率的间接途径,资源效率提高将带动环境效率的改善。资源效率提高不仅可以降低资源负荷,同时还能够削减环境负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源头循环的重要性,节约资源的收益会远远超过我们的期望。可见,环境效率的提高快于资源效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环境效率的提高包含了资源效率的进步,二者存在重叠的生态效率部分。在实践中如果不加区别地对比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就会较为规律地出现较高资源效率伴随较高环境效率[13]的分析结论,以及研究案例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末端治理模式,再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9-21]的发展路径判断,从而影响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1.2 环境效率指标分解

从产业过程来看,资源投入、清洁生产、末端治理都是影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重要环节,实现产业系统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的关键是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的协同进步。环境效率可以同时反映资源负荷和环境负荷的变化,通过区分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进一步从源头循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三个层面表征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水平,有利于发现进一步改进生态效率的方向,满足产业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要求。对环境效率进一步分解可得:

式中α为源头循环效率,表示单位资源的经济产出,数值越大,物质减量效果越强;β为清洁生产效率,表示单位污染产生量对应的资源投入大小,数值越大,清洁生产水平越高;λ为末端治理效率,表示单位污染排放量对应的污染产生量大小,数值越大,末端治理效果越好。

1.3 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模型

直接采用环境效率指标进行产业发展质量评价,虽然可以综合不同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信息,但是不能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生态效率变化机制,即在环境效率相同的情况下,不能进一步区别各生产环节生态效率对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贡献程度。Nieuwlaar等[22]在计算不同环保项目投入组合对环境改善的边际效益时发现,投资100万欧元,可以实现80%的环境效益,而其余20%的环境效益则需要成倍的资金投入。前端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将直接影响下一环节削减污染的压力,次级环节虽然可以同样减少环境影响,但是需要高于上级环节更大的成本。

不同生产环节提高生态效率表现出一定的优先次序,即源头循环优于清洁生产,而清洁生产又优于末端治理。尽管不同生产环节降低环境影响存在成本差异,但是单一环节也不能完全实现环境目标。源头循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既存在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生产环节也可以独立发挥改善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积极作用,三者之间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促进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提高的完整链条。因此,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度量可以从生态效率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两个方面来构建。

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主要由源头循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三个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α、β和λ来决定。由于存在量纲差异,α、β和λ不能直接进入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度量模型。为了使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具有可比性,选用计算值与相应生产环节生态效率最大值比值的方法对原始值进行标准化,表示各生产环节生态效率实际水平达到最优效率水平的程度。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3、4、5中,α′i、β′i、λ′i分别为αi、βi、λi的标准化值;αi、βi、λi分别为i研究单元在源头循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原始值;i为研究单元序号;n为研究单元总数。由αi>0、βi>0、λi>0可知α′i、β′i、λ′i的取值范围为(0,1]。

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主要从不同生产环节降低环境影响的独立性方面反映源头循环效率、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总体发展水平。这里采用算术平均值的方法表示,数学表达式为:

Li=Vi=13(α′i+β′i+λ′i)(6)

式中,Li为i研究单元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Vi为i研究单元α′i、β′i、λ′i三者的算术平均值。Li越大说明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越高,产业运行带来的环境影响越小。

对于区域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优先次序和相互联系方面,侧重于α′i、β′i、λ′i之间协调性的鉴别,反映从传统发展模式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优发展路径的接近程度。借用数理统计中的变异系数原理,同时考虑α′i、β′i、λ′i之间的集中性与离散性,采用综合值来判定评价指标之间的统计特征[24],衡量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发展质量,具体函数模型[23]如下:

式中,Qi为i研究单元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Si为i

研究单元α′i、β′i、λ′i

三者的标准差;Vi同上。变异系数

化学需氧量四类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表征产业系统运行带来的环境负荷,以吉林省全省和九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对2002-2008年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变化进行分析。不同污染物环境影响总量通过排污费计算方法取得,具体参考我国《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附件《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制定的折算系数和当量收费标准,分项计算四类污染物污染当量数,并按照各类污染物当量收费标准换算为排污费后再加和汇总。而污染物产生量采用加和污染物去除量和排放量的方法来测算。基础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吉林统计年鉴》。

根据整理后的数据计算环境效率,并进行分解,标准化后得到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指数和环境效率指数。将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指数代入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可得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指数(见表1)。

2.1 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分析

除2004-2005年外,吉林省环境效率在研究期内其他时段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源头循环效率、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而且在变化幅度和波动趋势等方面与环境效率也有着较大差别,从多方面进一步显化了环境效率变化的影响因子。具体来说,源头循环效率指数波动幅度较小,表现较为平稳,而清洁生产效率指数和末端治理效率指数变化较大,规律性较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更强的活力。对比各指数大小可以发现,历年源头循环效率指数都要小于其他二者,清洁生产效率指数在2004-2007年期间大于末端治理效率指数,投资拉动战略下产业快速扩张过程中末端治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其余年份低于后者,也说明吉林省在推进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实践中,末端治理仍是优先选择,其次为清洁生产,最后为源头循环,具有清晰的次序性。

进一步计算各市州在时间方向上的变异系数(见图1),发现区域内资源型城市,即白山市、松原市和辽源市在清洁生产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指标上的变异系数都较高,

而区域内综合型城市,如长春市、白城市、延边州,在源头循环效率指标上的变异系数分值较为突出,说明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路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型城市倾向于提高资源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变“轻”,资源型城市受自身产业结构的限制更侧重于污染产排环节使经济变“清”。可见,区域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产业特点的生态效率推进组合模式,刻意追求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直接跃进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片面的。

2.2 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分析

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映了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环境影响的总体水平,有助于判断产业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由表1可知,2002-2008年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表现出与环境效率一致的变化轨迹,即除2004-2005年外,其余时段呈稳定增长态势,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从2002年的0.40增长到2008年的0.49,增幅为23.59%,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处于脱钩状态。

从空间分异来看,研究期间吉林省各市州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波动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增长幅度较大的地区波动幅度较小,如白城市呈线性增长,而松原市为“峰―谷―峰―谷”变化,其他地区波动幅度介于二者之间。

2.3 生态效率发展质量分析

由表1可知,研究期内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在波动中趋于上升,增幅为7.19%,指标分值和增幅都普遍高于各市州水平,说明受产业结构、技术、规模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区域整体在各地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涌现出新的特征,从侧面反映了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标的空间尺度特征。对比之下,吉林省各市州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数离散程度较大,而且除白山市外其他地区增幅均小于全省水平,白城市、长春市、吉林市和辽源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缩减环境负荷相对成本呈上升态势,也说明各地区在面对发展机遇平衡经济和环境过程中的环境滞后性,区域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发展型”特征。

2.4 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从2002年的0.35上升到2008年的0.46,增幅为32.48%,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产业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其中,生态效率发展水平提高了23.59%,对生态效率进步的贡献度为72.64%,生态效率发展质量上升了7.19%,贡献度为22.14%,二者的协同贡献度为5.22%。可见,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进步仍然为生态效率发展水平驱动型,在未来发展实践中应重视生态效率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实现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从地区差异来看,吉林省各市州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并不平衡。以九个市州为样本对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变化趋势进行聚类发现,长春市为一类,吉林市和松原市为一类,其余地区可归为一类,各地区在生态效率水平和变化趋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3 结 论

(1)吉林省在推进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实践中,源头循环效率指数波动幅度较小,而清洁生产效率指数和末端治理效率指数变化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更强的活力,末端治理仍是优先选择,其次为清洁生产,最后为源头循环,具有清晰的次序性。

(2)吉林省不同类型城市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综合型城市侧重于源头循环,而资源型城市更依赖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各地区在实现环境目标过程中更倾向于在自身优势领域寻求突破。

(3)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指标反映了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环境影响的总体水平。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从2002年的0.40增长到2008年的0.49,增幅为23.59%,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处于脱钩状态。

(4)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标反映了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组合模式在实现环境目标方面的相对成本差异。研究期内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质量指数整体水平较高,而且在波动中趋于上升,增幅为7.19%。

(5)6年间吉林省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呈稳步上升态势,增幅为32.48%,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对生态效率进步的贡献度为72.64%,生态效率进步仍然为生态效率发展水平驱动型,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对生态效率发展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Quariguasi F N J, Walther G, Bloemhof J,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Eco efficiency in Logistics Network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9, 193: 670-682.

[2]Quariguasi F N J, Bloemhof Ruwaard J M, Van Nunen J A E E, et al.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ogistics Network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111:195-208.

[3]Kharel G P, Charmondusit K. Eco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Iron Rod Industry in Nepal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8, 16:1379-1387.

[4]WBCSD. Eco Efficiency: Creating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 [EB/OL]. 省略/DocRoot/BugWjalu0wHL0IMoiYDr/eco_efficiency_creating_more_value.pdf, 2000.

[5]CAP Research. A Portal on Sustainability: Definitions of Sustainability [EB/OL]. cap lmu.de/fgz/portals/sustainability/definitions.php, 2005.

[6]The 3rd Policy Consultation Forum of the Seoul Initiative Network on Green Growth. The Green Growth Approach for Climate Action [EB/OL]. 省略/download/2008/singg_cebu/Other%20Materials/The_Green_Growth_Approach_for_Climate_Action_final_draft.pdf, 2008.

[7]WBCSD. Measuring Eco efficiency: A Guide to Reporting Company Performance [EB/OL]. 省略/plugins/DocSearch/details.asp?type=DocDet&ObjectId=Mjgy, 2000.

[8]Huppes G, Ishikawa M. A Framework for Quantified Eco efficiency Analysi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 25-41.

[9]Martin W J H, Raymond P C. Counting Biodiversity Waste in Industrial Eco efficiency: Fisheries Case Stud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 348-353.

[10]Suh S, Lee K M, Ha S. Eco efficiency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Small to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 Case from South Korea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 9(4):223-240.

[11]Nigel J, Jonathan L, Murray P. Aggregate Eco efficiency Indices for New Zealand: 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73(4):293-305.

[12]Seppald J, Melanen M, Maenpiia I, et al. How Can the Eco 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 9(4):117-130.

[13]Zhang B, Bi J, Fan Z, et al. Eco efficiency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ystem in China: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8 (1-2):306-316.

[14]Reijnders L. The Factor X Debate: Setting Targets for Eco efficiency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998,2(1):13-22.

[15]吕彬,杨建新. 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J].生态学报,2006,26(11):3898-3906. [Lü Bin, Yang Jianxin. Review of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co efficiency[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26 (11):3898-3906.]

[16]Michael H H. The Failure of Eco Efficiency to Guarantee Sustainability: Future Challenges for Industrial Ecology [J]. Environmental Progress, 2004,23(47):264-270.

[17]Kobayashi Y, Kobayashi H, Hongu A, et al. A Practica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Eco efficiency Using Eco design Support Tool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131-144.

[18]诸大建,邱寿丰.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1-6. [Zhu Dajian, Qiu Shoufeng. Eco efficiency as the Appropriate Measurement of Circular Econom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16(5):1-6.]

[19]Zhang Yan, Yang Zhifeng. Eco efficiency of Urban Material Metabolism: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27(8): 3124-3131.

[20]李名升,佟连军.基于能值和物质流的吉林省生态效率研究[J].生态学报,2009,29(11):6239-6247. [Li Mingsheng, Tong Lianjun. Eco efficiency of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Energy and Material Flow[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9,29(11):6239-6247.]

[21]王飞儿,史铁锤.基于物质代谢的中国纺织业生态效率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116-120. [Wang Fei’er, Shi Tiechui. Assessment for Eco efficiency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Based on Material Metabolism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6):116-120.]

[22]Nieuwlaar E, Warringa G, Brink C, et al. Supply Curves for Eco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Using Different Weighting Method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5,9(4):85-96.

[23]杨世琦,杨正礼,高旺盛. 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J]. 生态学报,2008,28(8):4047-4056. Yang Shiqi, Yang Zhengli, Gao Wangsheng. Appraising Harmony of Regional Agricultureal System in National Scal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28(8):4047-4056.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Eco efficiency in Jilin Province

GAO Ying chun1,2 HAN Rui ling1,2 TONG Lian jun 1

(1.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index was decomposed into three components including source prevention efficiency, clea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d of pipe treatment efficiency to indicate eco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 stages, and a model of industrial system eco efficiency was proposed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industrial system eco efficiency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①End of pipe treatment was preferential, followed by and clean production and source prevention in realizing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goals in Jilin Province from 2002 to 2008.

②Different cities took different preferential choices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Jilin Province. Comprehensive cities, such as Changchun City and Baicheng City, preferred to source prevention more than others, while resource based cities including Songyuan City, Baishan City and Liaoyuan City mainly depended on clean production and end of pipe treatment. ③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ustrial eco efficiency increased from 0.40 in 2002 to 0.49 in 2008, showing a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industrial eco efficiency also showed an ascending tendency with relatively high scores, indicating the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cost was decreasing. ④Industrial eco efficiency improved steadily from 0.35 in 2002 to 0.46 in 2008, increased by 32.48%;

a contribution of 72.64% was made

篇10

【关键词】矿区采煤塌陷地;城市经济转型;发展规划探讨

淮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50年长期的资源开采与利用,使矿区、城区甚至周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也产生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淮北矿业集团在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淮北杨庄煤矿塌陷区并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从产业园区层面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如山西大同煤矿塔山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实践创造出了有名的“塔山模式”。本文针对淮北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业生态学原理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在采煤塌陷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

一、合理利用煤矿塌陷区的重大意义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淮北是我省两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境内有皖北煤电公司、淮北矿业集团20个乡镇(办事处)183个塌陷村庄,涉及人口约43万人。几十年来,淮北区域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为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二、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

(1)大面积采煤塌陷地既是淮北市特有的资源,也是类独特的生产要素。淮北市目前的塌陷复垦土地所孕育的巨大商机已引起国内外客商的极大兴趣。我们与中国中利发电厂合作共同建设了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区,已经收到较好效益。

(2)优越区位条件。淮北市是苏鲁豫皖城市群之一,最近又被国家定位为中国中部新型能源化工城市经济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资投向二三级城市的首选地区。目前依托煤炭产业优势,正着力构建全国重要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煤化工基地、火电基地、冶金用煤基地。因此在采煤塌陷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具备优越的条件。

(3)优越的产业条件。淮北市以煤为依托发展新的产业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煤化工产业,二是煤电一体化产业,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续接产业,如煤炭机械制造加工业、新型建材业等。因此,通过在采煤塌陷地进行产业集聚,具备了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

三、采煤塌陷地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途径

3.1 主导产业链的确定

在确定主导产业链时,应因地制宜,优选出突出地方产业优势或反映出园区产业建设主题的产业链。根据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优选出关键种业,也就是能源、资源和水消耗较大,废物和副产品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带动和牵制着其它企业、行业发展的重点企业。优选出关键种企业后,分析其工业代谢及补链,围绕其进行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的关键种企业是淮北矿业集团。在实践中,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主导已逐步探索出了以煤电、煤焦、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以煤矸石、煤泥利用为源头,构建煤电建材产业链。将矿区排放的大量低热值煤变成电,同时将粉煤灰变成建筑原料。

(2)以煤炭焦化为起点,构建煤炭一炼焦一焦油加工炭素产业链。

(3)以煤炭气化为起点,构建煤炭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链。如临涣焦化公司每年有大量的富余煤气,可以用焦炉煤气代替煤炭,实现年产合成氨、尿素、甲醇的生产能力。

将这3条产业链做为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链,可共同构成资源共享、产业共生、结构紧密的工业生态系统。

3.2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网模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3条主导产业链进行分析,以主导产业链所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为原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入补链企业或工厂,延伸主导产业链,构建生态产业链网。可以续接的补链主要有:煤矸石氯化铝、聚合氧化铝一净水剂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厂;新宇煤矸石专块材料厂;发电厂粉煤灰水泥厂或筑路;煤炭生产采煤塌陷地一生态农业一农产品加工业。以此为依据,瓦斯气抽采利用,由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公司施工的芦岭、海孜煤矿等60多个煤层气钻孔,充分发挥了作用,利用煤层气发电,提供居民生活用气。这项工程被列为联合国CDM项目。这样不仅化害为利,而且增强了产业链网结构,降低了产业发展风险,而且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一条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采煤塌陷地生态工业园区构建模式

鉴于淮北市相关企业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链所进行的循环经济探索与实践,在淮北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采用现有改造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即以现有的采煤企业、焦化企业、发电厂等核心余业为基础,分析园区生态产业链网模型,在园区引入相关的企业,有凤凰食品工业园、龙湖机械、医药工业园。各企业间建市废物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并对新入园企业的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等提出要求。围绕煤炭这一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修补、拓展和延伸,形成互补互动。在园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上,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不断从生态战略上对园区进行监管与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新梅.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1.7.

[2]方新本.采煤塌陷地的综台开发与协调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