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学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16 11:4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生态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的恶化、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社会栋梁,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自觉践行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既是实现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的抚育就没有人类社会。伴随着历史从农业社会演变到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影响越来越剧烈和深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温室效应、土壤荒漠化、水污染等。当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内涵
生态价值观是指通过人们直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间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所反映出来的价值意识。这种价值意识从根本上支配着人的行为,制约着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生态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观,它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共识:第一,地球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多样性神圣不可侵犯;第二,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三,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
相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环保口号喊得比较多,行动比较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念淡漠
高校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很多还停留在概念和认识上。知道环境保护的大体内涵,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诸如每年世界环境保护的主题、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等具体问题,不知晓的大有人在。基于环境保护基础认识的缺失,许多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价值观念淡漠,处于待建立的状态。有些人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态价值观,但是认识不深,价值评判不甚明了,对于日常行为的指导不强,导致大学生整体表现出来的环境保护素质不高,体现在行动上主要是浪费资源和高消费。
2.环保行为功利化,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的环保行动大多出现在各种宣传活动上。比如,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为了活动而环保,而在生活中仍然出手阔绰地使用资源。比如,大量使用纸张、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垃圾袋等一次性用品,长流水的水龙头,寝室内的长明灯等等,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环境保护理念没有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延伸到生活中指导实践。
3.部分大学生浪费行为突出
大学校园内,部分大学生浪费行为突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浪费现象:第一类,饮食上的浪费。食堂里随处可见没有吃完的餐食,宿舍里堆积如山的零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瞠目。第二类,个人生活用品的浪费。在日常用品例如牙膏、牙刷、纸巾、笔、笔记本、草稿纸等的使用中,不注意节约,牙膏还有半只就扔掉,牙刷用了1个月就换掉,上洗手间时超过正常需要额度地使用卫生纸,草稿纸写了几个字就扔掉等等。在穿戴用品的使用上不注意节约,鞋子坏了不拿去修,而是直接买新的。衣服穿几次旧了、褪色了,就要换新的。第三类,消费活动中的浪费。在部分大学生中,超前消费、名牌消费、攀比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的消费比比皆是。鞋子要穿耐克,衣服要穿阿迪,手机要用iPhone 等等,让收入不高的家长苦不堪言。第四类是人际交往中的浪费行为。大学是小社会,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增加感情,偶尔互赠礼品,或者请同学吃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同学显然超过了限度。部分大学生过生日请同学吃饭,花掉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为和女朋友煲电话粥,每月手机话费超100元。第五类是对于公用资源的浪费。教室里的长明灯,盥洗间里长流水的水龙头,夏天教室里始终转着的风扇等。部分大学生主人公意识淡薄,认为公共资源的浪费与自己没有直接利益联系,经常采取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的态度,导致数额巨大的浪费。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成因分析
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态价值观念淡漠、环境保护行为功利化、浪费突出等现象,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教育原因以及家庭原因。
1.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并未形成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已于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虽然对国家、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作出了界定,但针对普通公民如何保护环境、每个人所肩负的责任,只做了笼统的要求。“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行为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普通公民由于其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活工作环境等的差异,对保护环境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高有低。每个公民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对于生活方式是否低碳环保的理解和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国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并未形成。
2.学校教育中系统生态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接受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熏陶,惟独缺少系统的生态知识学习。生态教育的内容零星散落于思想品德教育、两课、国情和省情教育中,内容少、知识点分散。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钻研考试科目才是王道,生态教育不受重视。同时,有别于其他基础性、意识领域的学科,生态教育没有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点散落于其他学科之中,没有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渠道不一,或从书本,或从宣传活动,或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中。所接受的生态教育的质量良莠不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停留在了解一些基础常识的浅层次,难以内化为价值观,外化输出为环境保护行为。
3.家庭环保教育的“弱视”不可小觑
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舒适的环境、方便的设施、随手可取的物质给予我们极大的满足,但对水的无节制使用、长明灯长开不关、随意倒掉的食物等,这些随之而来的浪费随处可见。据统计,城区人口每人每天制造的垃圾约1.2公斤,一家按3口人计算,一个家庭每天制造垃圾约3.6公斤,一年约3.6×365=1314公斤。现代家庭大多是“核心家庭”,孩子在家庭中居于核心地位,家庭对子女在物质上的满足是不遗余力的。不断购买的新衣服,堆积如山的玩具和电子产品,各种昂贵的“营养食品”等等,家长给予子女在物质上极大的满足,不仅造成过度消费,同时也让轻易得到物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和节约。由于自小养成的阔绰的生活习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很难坚持节俭、环保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四、如何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环保宣传深入人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指导下,完善环境保护各专门领域的立法;增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可操作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和约束公众的行为。一位先哲曾经说过:道德的本质是生命间的和谐,生态道德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类在经历了温室效应、沙尘暴、水资源短缺、雾霾天气等生态危机后,逐渐认识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通过政策、教科书和报纸、广电、杂志、网络等媒体,深入浅出、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脑髓,植入心田,才有可能促使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可持续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学校教育中生态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主阵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应加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教育,使其认识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二,在大学公共课程设置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的比重。让在校大学生接受更加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升生态教育素养,形成正确的生态环保价值观。第三,在传统“德智体美劳”考评体系中加入对“环境保护”素养的考量,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评指标,从制度上引导大学生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3.在家庭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环保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是于细微处见神奇。通过上述法律、制度、道德、媒体、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引导家人尤其是大学生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在身边的小事中践行环保誓言,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减少白色垃圾污染,节约食物,节俭衣着,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践行者。
地球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法律、制度、宣传、教育、家庭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自觉践行环保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56679.htm.
[2]程国斌,张延红,李松田.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6):187-189.
[3]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JaHh4SWYYMDlDgfUEYzbWbzU343ywVqogmNwU9lMkNDwvKOGgfeCdfik1Cw5JFLfKFuVmEuuGT1UOhuKeqorDK.
[4]梅宏.论我国生态保护立法及其完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9-55.
[5]杨平.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109-116.
[6]孙芬,曹杰.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思路[J].学习与探索,2011(6):151-153.
[7]察凤娥.生态文明呼唤生态道德文化建设[J].科技与生活,2010(18).
[8]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renyushengtaihuanjing/docc/wenmingbrow.asp-id=1522&classid=59.html.
[9]徐向上.试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第10卷第2期:27-30.
篇2
一、进行情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情感教育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是情感教育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根据一节生物学知识进行准确的情感升华。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中,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和细胞的衰老机制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在情感上对衰老这一必然过程产生共鸣,进一步呼吁学生学会关爱老人、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意识。
2. 情感教育时间的选择。情感教育一般可以作为导入设计在课的开头,也可以贯穿在整个生物课堂中,还可以设计在课的结尾处,作为一种情感的升华。情感教育时间的选择是在内容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
3. 情感教育方式的选择。选择正确的手段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正确的手段能创设出使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情境。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中,进行情感升华时运用了诗歌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还有影视教学法等。
4. 情感教育人为因素的考虑。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认识生命过程中会有情感上的变化,及时进行情感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加之,情感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这是情感教育必须考虑的人为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由于现如今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显得有些凌乱、不系统,教师要对显性和隐性的情感教育素材进行整理与补充,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
二、结合例子谈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应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3节的内容。作为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可以为我们认识生命过程奠定基础。首先,以一段视频《女人的一生》为导入,视频展示一个女人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用视频让学生感受人从出生到死亡那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生命历程,可以说这是情感教育的开端。生物界的正常现象包括生长和衰老、出生和死亡、生物的个体与作为组成生物个体的细胞均是如此,以此将课过渡到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并用教具草履虫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就等于个体的衰老。紧接着给出一则实验资料:在体外培养、分裂50次左右即停止分裂的人体细胞,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胞在有限的分裂过程当中逐渐衰老。既然组成个体的细胞的普遍衰老引起了生物个体的衰老,那细胞衰老又有哪些特征呢?让学生进行联想分析,联想自己家中老人与自己,说出老年人在外貌上的特征。得出结论:外貌特征表现为――脸上有皱纹、头发变白、有老年斑。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观察能力,并能更好地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以及衰老机制和原理。设问:从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细胞衰老的过程不可避免,也会使个体在外貌上出现相应的特征而影响美观,比如老年斑,但我们可以预防老年斑提前出现。请同学们思考,应如何用科学的方式预防老年斑提前出现呢?进而得出结论:日常生活中应调整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多吃新鲜果蔬,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在中午12点~14点这个时间段内晒太阳。另外,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正确的生活习惯是延缓人体衰老的必要保证。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问:老人家除了上述的特征,还有哪些特征表现呢?回答:走路很缓慢、爱唠叨、健忘等。接下来:老人家有这么多衰老的特征,我们能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呢?不能。一家敬老院的墙上有(下这么一段文字: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教你洗脸、挤牙膏、穿衣服、系扣子、绑鞋带、梳头发,教会你很多为人的道理。所以……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忘记系扣子、绑鞋带、想不起很多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在你慢慢长大的同时,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紧紧握住他们微颤的双手,在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陪他们慢慢地走,好似……好似当年你小的时候一样,他们牵着你慢慢地走。
通过一段真挚感人的文字的朗诵,配之以一段同样感人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人来世上是偶然,走向衰老却是必然。倡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关爱社会上的老人等,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让学生认同个体的衰老是一个必然过程,从而树立主动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学会关爱身边的老人,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最终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
2. 情感教育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作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以情感和生活为主线,结合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的科学知识,有效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思考身边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用课堂中已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普遍的生物现象,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首尾呼应,课前通过具体的数字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生其实是一个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生命历程,为结尾倡导关爱老人做了预设和铺垫,在情感这条主线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以一家敬老院墙上的文字朗诵呼吁关爱老人,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有效地促进了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用最朴实的文字达成的情感教育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总之,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很多内容都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沃土。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与达成。
参考文献:
[1]康连凤.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叶鹏海.高中生物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杜会红.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4]杨广军.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生态文化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3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创新,我国原有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其管理模式必须发生改变,从过去的科学化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过去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不利于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知识的掌握,没有和环境的生态保护形成融合性。加入生态文化元素的大学生文化教育和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科学合理化。有利于我国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 基于生态文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管理模式建设的意义
1.让我国的大学加入到国际名校的队伍
目前我国的大学建设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教育知识水平都和国际知名大学存在显著的差距。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求我国的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套路,闭门造车,以培养出适合国际需要的新型人才。国际上对拥有生态文化知识的新型大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很多知名大学如剑桥、哈佛都已经在学校广泛开展了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而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放在国际的大舞台上,努力认识差距,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作为21世纪的大学校园需要有多元化的文化,掌握和了解更全面的知识信息,可以充分利用好国际教育行业的先进教学方法和资料,以及成功案例,应用到我国的大学教育中。
2.可以加强大学的社会响应
当今时代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努力走向社会的中央,而不是仅停留在边缘。大学从为经济服务的机构转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机构。大学生在拥有扎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求在校园中寻找生态文化因子。大学要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扩张到为社会服务的层面,积极融入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学以致用。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一个拥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出色动手实践能力的优秀综合型人才。
二 基于生态文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管理模式建设的有效方法
1.增加相关的生态文化课程,提升教学水平
我国现有的课程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课程体系,在科学上可以说是比较系统化的,专业性分类也比较强,有一定的强化学生科技知识能力的作用,但是这对于现代大学培育出新型的符合国家和国际需要的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优化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增加相应的生态文化课程,并且要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让学生引起重视和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大学生的课程安排还存在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不平等对待的现象,这对我国的大学教育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要彻底改革现有的大学生课程结构,改变以前那种零碎,没有目的性的选修课模式,相应的增加两门对我国现有大学生教育有很好帮助的课程,分别是自然与生态环境和人文科学,同时要适当地增加人文教育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分量。不仅要保证课程总科目的数量,还要大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把特色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不是简单地把这两门学科添加到课程体系中就可以的,还要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并努力提高质量。
学校的社团是多式多样的,如何最大化地发挥一个社团的作用,必须制定好相应的社团管理优化,对其中作用不大的社团进行改革,节约经费,合理分配到一些重点、需要的社团上。可以组建人文社团和自然与生态研究社团,在学校组织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其中,培养他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教育和管理体制
做任何的一项改革工作,首先一定要建立好相应的合理的保障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同样的,基于生态文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更不能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有效协调和加强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领导组织等,以便顺利完成我国生态文化的大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建立计划方案的保障制度,按照教育部的相关需求及我国高校现有的素质教育任务安排,制定出符合生态文化标准的新型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解决方法、基本的需要和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等等。这是从制度准则上有效保证新型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其次,从上层领导的组织安排工作入手,给予强有力的核心保障。只有上层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才能有效带动下面的老师和学生引起重视,才能够根据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专业的分类对待,有着不一样的基本要求,相互之间协调统一,充分调动起所有人的改革积极性,认真对待生态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实施。要求务必切实认真地实施好,不能马虎作假。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个院校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和其他部门如教务部等穿行、协调统一,努力解决好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最后,从物质补助上给予帮助,做好切实的工作。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项新教育的改革或者规章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财政方面的支出。把生态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和管理方式中也离不开财政的帮助。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硬件改造和实施,如增置新的相关书籍、组织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校文化环境的管理工作等。除了硬件方面的改造,同样必须加强软件方面的升级。对于软件方面,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根本保障,必须加强老师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也可以招录一些相关专业的优秀老师,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储备。只有合格优秀的老师才能培育出专业技能强的学生,所以必须实施快捷有效的方法,提高现在学校老师的生态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3.设置相关的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提供一定的奖励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核心的一项工作。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出老师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设置合理的奖励方式。如把生态文化的教学工作是否按照要求顺利开展,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相关专业老师的业绩考核准则之一。将学生的个人素质考核及对生态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关联到学生的期末成绩以及奖学金评定机制中,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老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同学们努力在课堂上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对生态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实践,有效地保证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这样能为我国培养出有文化知识和动手能力,综合素质高,拥有生态文化素质的新型人才。
三 结束语
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很大的改革。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管理工作从以前单一的科技知识方面增加了基于生态文化的要素,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只要努力落实好这些改革方法和措施,一定可以早日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福S.论大学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80-01
毫无疑问,是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所进行的新课程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的学科中,其在保持总体有序落实的前提下会各有侧重,比如英语学科可能更侧重“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物理学科可能更侧重“过程与方法”………
一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1.会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果着眼于目前,会让学生情通理顺地自觉地进入学习、探究的专注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不仅是乐事,而且会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会把通过学习、探索当成实现其价值的手段。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学生欣欣然进入乐学之境。如果着眼于长远,在政治课堂上培养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明确的价值观,会成为学生日后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器、方向盘,会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会使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口福。教师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其价值实现是直接相连的,教师的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当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收获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时,正是其进入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收获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之时,而这种状况会带给教师极大的满足感。而且,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使教育教学过程由师生间的智力交往过程转化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诚至纯状态下的自然渗透、影响,这种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时才能体验到,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体验。
3.会使新课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的灵魂,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会使学生收获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教师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政治新课程更会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迷人的魅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既然政治新课程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就要进一步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1.开放、生成,让教学精彩起来。开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 为达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地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例如,在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就可以首先设计一个能让学生“开放”的问题:分析日本肆意歪曲事实、篡改教科书的事实。这个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充分地袒露其情感与态度。接着教师就可适时创造“生成”的条件,问题:日本为什么不能像德国那样放下历史包袱,正视历史事实?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分组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创造性的想法,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就会“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2.合作、互动,教学生动起来。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生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天价酒席现身饭店”与“一个亿万富翁简朴的家庭生活”两则材料,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或家庭消费的实际展开讨论,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可适时地呈现如下问题以引起互动:为什么会产生挥霍浪费的现象?浪费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扩大内需和家庭消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举措?这样的问题会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预期消费与超前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过苦日子、奢侈挥霍的关系”的辩论,以此构建适度消费、科学消费、艰苦奋斗的意义。同时推出扩展性问题:饭店推出“打包”措施有什么意义?学校为什么会对学生的穿着打扮做出一些规定?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3.尊重学生、鼓励创新,让评价多元起来。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往往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治课的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实际上,政治课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过程,是其生命价值的成长过程,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性得以逐渐展开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评价就应更关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评价就更应多元起来。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生态型 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
篇6
公元16世纪以前,已有关于生态学知识的记载,但没有形成系统、成文的科学。生物一出现就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这种关系,积累了有关生物习性和生态特征的生态学知识。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的《管子・地员》中叙述了植物分布的生态现象: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性质有关,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各不相同;植物的分布与地势的高低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4类。之后出现了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均记述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公元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生态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在学科理论、方法和结构上并不成熟。
曾被推举为第一个现代化学家的波义耳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魏德诺在《草学基础》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气候、水分与高山深谷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这本已表现出近代植物地理学的雏形,说明了近代植物地理学的种属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三个部分(李继侗,1958)。1807年德国植物学家洪堡在《植物地理学知识》一书中,提出植物群落、群落外貌等概念,并结合气候和地理因子描述了物种的分布规律。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学家开展了环境诱导生态变异的实验生态学工作。1866年,海克尔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定义了生态学。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明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作者本人改写,改名为《植物生态学》),和1898年德国施姆普的《植物地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生态学已作为一门生物科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
三、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大量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20世纪50?60年代,传统生态学开始向现代生态学过渡。
动物生态学方面,主要是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群落学和种群研究,尤其是种群调节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1937年,我国费鸿年的《动物生态学纲要》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动物生态学著作;1949年,阿里等合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植物生态学方面,主要研究生理生态与群落生态。
这一时期,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生态学由植物群落研究向生态系统研究方向迈进。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生态学发展史上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有了最基本的发展,如埃尔顿的能量金字塔和林德曼的生物营养及十分之一定律。基本的生物生态学学科体系已建立,欧德姆在《生态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四、现代生态学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生态学蓬勃发展。生态学的定义也由“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视点,研究生物多样性各种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生物生态学发展到关心人类未来的科W;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的渗透,使生态学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部门走向综合与交叉;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态学获得了新的研究条件。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1)生态系统生态学
国际生物学计划(IBP,1964-1974)是有97个国家参加,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资源利用和管理等7个领域的生物科学中空前浩大的计划,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其研究重在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演变、调控的机制及其空间格局、尺度特征、评估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尺度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等。
(2)系统生态学
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是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它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欧德姆甚至称其为生态学发展中的革命。Patten等(1971)的《生态学中的系统分析和模拟》、Smith(1975)的《生态学模型》,Jorgenson(1983,1988)的《生态模型法原理》和H. Odum(1983)的《系统生态学引论》等为这方面的主要专著。
(3)群落生态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群落生态学有明显发展,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如 Strong等(1984)的《生态群落》、Gee等(1987)的《群落的组织》和Hastings(1988)的《群落生态学》文集。Tilman(1982,1988)则从植物资源竞争模型研究开始探讨群落结构理论,如《资源竞争与植物群落》和《植物对策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Cohen的《食物网和生态位空间》(1978)、《群落食物网:资料和理论》(1990)和Pimm的《食物网》(1982)等著作,使食物网理论有明显发展,特别是提出一些统计规律和预测模型(如级联模型cascade model)。Schoener(1986)则明确提出《群落生态学的机理性研究:一种新还原论?》。
(4)应用生态学
上世o70年代以来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结合。生态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相结合,是70年代后期应用生态学最重要的领域。主要著作如:Anderson(1981)的《环境科学用的生态学》,Park(1980)的《生态学与环境管理》、Polunin(1986)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IUCN(1980)的《世界保护对策: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等。
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生态学。虽然这是还未成熟的学科,但国内外都给以相当重视。它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的过程与经济过程相互作用方式、调节机制及其经济价值的体现。
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我国在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上广为群众按受,创造了许多不同形式,已引起国际上重视,虽然其理论发展还落后于实践。Mitsch(1989)等的《生态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
人类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虽然70年代已有人类生态学专著出现,如 Sargent(1974)、Ehrlich(1973)和 Smith(1976),以后有Clapham(1981)的《人类生态系统》,但尚未见公认而比较系统的专著。马世骏(1983)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人类生态系统很接近,而前苏联的《社会生态学》(马尔科夫,1989)大致与人类生态学相一致。人类生态学近年主要研究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不同类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健康、区域自然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从涉及人类和动物公共卫生实践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城乡发展统筹规划等各个接点,应用生态系统原则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此外,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应用的重要领域。
(5)恢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近年在森林、草地、土壤、湿地、矿区、农业、城市等退化生态系统及极端退化生境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保护生物学主要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起源/维持/丧失、编目与分类、监测/保护/恢复/持续利用,目前进展较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和保护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宏生态学、谱系生物地理学、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NA条形码技术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编目/监测等。
(6)产业生态学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3-02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地列入国家建设的总布局中。这是党和国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与时俱进认识的新成果,也是党做出的理性选择。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2]。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是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念的转变。生态文明的构建,在本质上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变革与成熟[3],而成熟的生态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产生深刻、持续的推动作用。
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紧密,因为生态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态环境结合紧密的学科,关注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兴趣、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逐步形成生态观。因此,高校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可以成为一个宣传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的阵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下,如何使生态学课程教学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使之在传播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生态学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人类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等方面。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生态学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因而生态学课程内容及其教学也在为了适应这种形式而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
2.1 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生态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面大、应用范围宽的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但是传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比重过大。随着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需求,生态学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如,为生态专业型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4]、为进行综合素质及创新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5,6]、为加强学生的独立能力而进行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7]等,这些实践都为生态学课程教学为适应时代需求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2 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学课程也在逐步调整教学目标和方向。生态学课程教学除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外,还尝试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原则等融入生态意识的培养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不仅能掌握基本生态学原理、更具有“可持续发展”信念、价值观和能力的和的新人。因此,生态学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生态理论和生态知识,还包括培养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等。如,通过生态系统物质及能量流动模型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生态哲学观、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投身第二课堂以实现对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8]等。
2.3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课程教学改革尝试较少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十将其列入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这种价值观只有被人们所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最终成为公民的自身行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的关于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生态教学改革尝试。如,朱慧等(2008)提出通过案例教学、主题活动开展、生态知识拓展、野外实践四大措施来增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以使生态学课程教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然而,明确地提出在生态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尝试却很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改革生态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之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是生态学教育工作者责任和使命。
3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顺应党在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要求,并基于上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已有的研究,本文将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试图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知识、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等进行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切实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3.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将生态知识传授与生态德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学生只有扎实地学习和掌握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理念,才能更好地实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入地讲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并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道德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以达到知识传授与生态德育相结合。
3.2 拓展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以及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先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也同样破坏严重,人类的生存收到了威胁。明确这一事实,唤起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前提。如,在课堂讲授“环境”、“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等概念后,组织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实际的调研、观察等活动,了解大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农药化肥污染、工业污染、城市交通污染等,体验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3.3 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意识
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价值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而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界的水、空气、山脉、矿藏、森林等是大自然对人类无偿的馈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自身的价值,更不会有价格。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把人看做是宇宙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之外的存在物只具有相对于人的需要的工具价值,导致了人对自然的滥用和生态危机。这是因为人们容易认同的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价值,并为此价值而忽略或损害社会的、潜在的、长久的价值。譬如,人们只看到办个化工厂,立即财源滚滚但却忽视化工污染对生物和人们的危害。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就在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态环境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生态体验式教学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构成的整体性生态情境中, 通过师生的生态体验和交往互动, 不断确立学生的生态价值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价值认知、生态价值情感、生态价值意志、生态价值实践能力和生态智慧境界,以养成具有良好生态人格的一种生态价值教学活动。
3.4 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
工业文明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不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出众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绿色消费应运而生。促成生态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制度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三项核心任务之一。因此,生态学课程教学在介绍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绿色产品知识的同时,应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如,举办“绿色产品知识竞赛”、“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大赛”及到相关单位进行实践等,树立学生过简朴的、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文明生活的观念。此外,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等,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文明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4 结语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在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探索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使生态学课程在传授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本文提出通过课堂教学内容优化、知识拓展、体验式教学模式和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的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生态危机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3): 16-18.
[2]朱慧, 马瑞君, 邢树文, 曾宪锋, 唐为萍. 师范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与生态文明[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2: 160-161.
[3]卓越, 赵蕾.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与现实, 2007, 3: 106-111.
[4]侯颖.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读与写, 2012, 9(4): 70-71.
[5]王友保,刘高峰.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生态学教学改革[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5: 40-41.
[6]胡斌,段昌群,毛晓玲,年永梅,王跃华,王焕校.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 6(4): 315-317.
[7]章家恩,骆世明,秦钟,叶延琼,赵本良.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30-1634.
篇8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3-03
普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到广袤的宇宙、深邃的海洋,小到分子基因,处处都有人类的印记,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地球环境。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海洋垃圾、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接踵而至[2]。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学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并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动态及其调控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当前的生态学教学也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科交叉与融合[4]。生态学前沿的飞速发展对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普通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结合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针对当前生态学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本文结合学生情况及专业需求,对普通生态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为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开展生态学的教学及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5]。生态学的知识更新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仅仅依赖传统的板书和教材难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剪辑、图片、照片、动画、纪录片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听觉和视觉感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更富有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个体生态学部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其中有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等不同方式,以及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等概念,如果单纯依赖板书和老师讲授,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引入各种美丽的图片,比如有些拟态生物,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图片中或者视频中隐藏在环境中的动物;比如放映同一种鸟儿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鸟喙出现分化的照片,来表现趋异适应;通过鲸鱼和各种鱼类图片比对,表现趋同适应;图片欣赏提升感官冲击力,学生能直观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实践表明,利用剪辑的经典纪录片(如《冰冻星球》《生命》《行星海洋》等)在生态学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和编辑性等缺点,因此,要求教师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灵活结合,既要强调以老师为重心的“教”,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做到师生互动,将课堂授课变成艺术。比如讲到“逻辑斯蒂方程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果直接在PPT上放映逻辑斯蒂方程,学生难以了解该方程是如何得来的。此时结合板书,画一个圆圈代表环境容量,在圆圈里面用点代表生物增加的过程,同时列出指数增长方程及逻辑斯蒂方程的推导过程,通过板书过程的对比,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方程的由来,理解环境容量对生物种群增长的制约,并区别于指数增长方程。此时,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直观认识和理解。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提前将下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知识拓展内容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下载提前预习和学习,这将有助于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将知识点内容进一步深化。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需要意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仅是一种工具,而非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要以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教育现场综合持久的实践探索为动力[6]。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7]。生态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知识点可以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相结合,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上课,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讲课、参与研究、学科渗透交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结合案例教学。例如关于“生态入侵”的内容,事先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等告知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生态入侵的概念,课堂时间以生态入侵为专题,以福建的大米草、美国的亚洲鲤鱼、德国的大闸蟹等具体生物入侵的案例,讲授生态入侵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并引出天敌逃逸假说、空余生态位假说等学说的内容和前沿研究,引导学生就生态入侵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生态修复等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和学习,学生普遍能够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态入侵,并找到相关解决方案。老师引导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讲授“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内容时,把我国的“桑基鱼塘”“水产综合养殖技术”等养殖模式与之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明白完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增加食物链长度等,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构建新的养殖模式。
(2)教学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这就要求课题组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用科研成果反馈教学。学生课后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体会书本中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例如我们研究鱼―参―藻―贝复合养殖系统,不同生物间的搭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体利用率,这部分内容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食物网等知识点相关联,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何补充人工生态系统缺失生态位,将更多能量向人类有利的方向流动,让学生了解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3)与其他课程和学科交叉渗透。普通生态学面向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容多,面向海洋内容少,因此,课程应该和海洋环保技术、养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相互交叉渗透,在讲授陆地生态系统理论的同时,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思维转换。同时,将普通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与养殖生态学、海洋环保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应用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如海洋环保技术中的海洋溢油、污水排放、珊瑚礁破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入侵、海水酸化等一系列专题,以及养殖生态学中的环境因子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均是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具体体现,应结合普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另外,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将专家报告中的内容与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比如邀请中科院海洋所知名专家杨红生研究员做了“美丽海湾的养护与保护:现状与展望”、邀请中国海洋大学的董双林教授做了“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结与解”等专题报告,其中的生态修复、粮食危机等问题,均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息息相关,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领略了专家的思想和科研精神。
(4)与微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跳跃性,可以开展碎片式学习和跳跃式学习。因此,普通生态学的授课可以和微课程结合起来,将每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从而为课堂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可能。微课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有机结合,形成翻转课堂。
(5)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没有足够学时开设实验,为弥补不足,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课程、大学生创新立项、挑战杯、导师制等相结合。例如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有一个月的实习课程,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海区、水产养殖企业、码头等地方开展资源调查,开展资源状况评估、水质检测、浮游、底栖生物生物量及理化环境因子调查等项目,老师指导实习过程中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蓝鲸导航”导师制,每个本科生跟随一名导师开展实验研究,申报校级立项。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溢油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引起了王丽萍同学的关注,她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及跟随导师开展研究,组建团队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石油烃胁迫对海参生理响应研究”;王亚茹同学则充分认识到了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开展了水产养殖系统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并组建团队主持了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水产养殖益生菌筛选与水质效果测定”。目前,王亚茹的团队已经筛选出5株优质芽孢杆菌并保种,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材料。
三、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的成功,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8]。考核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 更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态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务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设立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平日成绩、考试成绩、考勤成绩相结合。将平日成绩比例提高到30%,包括课堂讨论、科研论文、实习报告,并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科研论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已有知识和资料的运用能力,对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的掌握程度、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由导师给出意见。在考试成绩中,加大综述题和主观题比例,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题目,以考查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需求
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对影响学生学习
过程的有效因素进行分析,侧重于方法论和实践层面[9]。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由于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学生群体对知识的追求更多趋向趣味化、游戏化、体验式学习,并且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利用和依赖更高。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学生中“学霸”较多,多以考研为主,目标明确。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物学课程先修课程,对生态学有初步的了解。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学生群体更关注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学以致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摒弃老师高高在上的思想,与学生为友,快速记住学生姓名,利用课堂和课下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征求学生对该每堂课的认识和意见。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总之,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不应拘泥于固有的模式一成不变,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科学的自然历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国际前沿接轨,了解社会热点,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跟随时代变迁,接受新事物,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新技术,将新知识以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蔡昆争.普通生态学[J].应用生态学报,2005,(12).
[4]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5]刘纯.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0).
[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郭玉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篇9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教学方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课程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湿地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近年来该课程已成为许多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湿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运用有关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课程组根据近年来对此门课程的教学,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
1 湿地生态学课程特点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湿地”。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只有了解和认识湿地的性质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因此加强湿地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学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建筑等许多领域,如在生态建设规划、水域生态环境预警、水体生态评价与规划、园林规划与保护区设计等方面,尤其是通过湿地生物的适应、水文过程和水量预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植被演替和系统发育、生态服务评价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和工程湿地的营造等工作,对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目前湿地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湿地生态学具有整体观和系统观、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2 课程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解构
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科学严谨地指导教学,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解构也是课程组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课程组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分析和解构,突出了湿地生态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以湿地的结构、功能、评价、管理和恢复为主要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湿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原理、研究方法、应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等[1-2]。结合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完善教学大纲中有关内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为课程教案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 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已经成为诸多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案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改进和修订,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3]。
3.1 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注重选用适应教学大纲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增加许多科研前沿和社会实践的问题。目前课程组选用的教材为陆健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湿地生态学》,此教材既具有科学严密性,又深入浅出,保证了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又积极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湿地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方法论特点和应用领域[4]。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扩大知识面,课程组还选用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如吕宪国编著的相关教材[5-6]。
3.2 教学过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特别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湿地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应用来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7-9]。在教案的设计和编写中引入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动、活泼的揭示湿地生态危机的来源、内在机制和解决办法。如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即可作为经典案例进行讲解,由此而引导学生掌握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湿地的布置方式等。
3.3 教学过程中相关讨论题的设计
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全身心的投入湿地生态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同时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对知识点的理论基础了解更加深入[4]。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授课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讨论题目。可以先讨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寻找答案。
3.4 课后的课程总结
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均需要进行总结,才可以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课后的总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肯定和提炼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精彩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并找到其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改进的方法;强调课程中出现的2~3个重点内容,还可以请学生写出在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印象最深的几个,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影响,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7]。教师可以从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重点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4.1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激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障教学目标的达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去。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此目的[4,7]。如讲到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可以结合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等因素,启发学生分析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就黄河改道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很难准确的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古代民谣中“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泥”开始进行分析,突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的生态学意义,让学生了解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上升,淤泥堆积,造成的河道阻塞等问题,并由此提示在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下,黄河下游的水环境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间穿插讨论得出答案,这样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了灵活学习科学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轻松、热烈的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教学,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及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与升华。湿地的形象灵活生动,可以用不同学科的认识方法来概括和定义[4-5]。因此,在湿地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图、文、声像、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数字方式来表现,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活,生动的印象,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强、科学性强、学习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网络上大量湿地知识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如通过Google earth 观测地球上的湿地现状,包括著名的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湿地,北美洲的5大湖区湿地,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湿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湿地,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湿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类型湿地如海滨、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对不同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异质性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克服教学内容中的空间尺度差异。如在湿地生态系统介绍,湿地微生物的介绍需要利用微观摄影等技术实现,而大型植物群落的介绍往往要通过航空图片乃至卫星图片的方式展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种空间尺度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由微观向宏观系统全面的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在观看影音资料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避免学生对湿地知识的单纯表象感知,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湿地基本知识和原理有更加深化的认知;双语式教学。湿地(Wetland)本源于西方的研究,本意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m以内的海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加直接,形象的认知[10]。同时,湿地生态学的教学与国际上湿地生态的研究密不可分,应用英语教学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此外,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文件精神, 高等学校中应使5% ~10%的课程用外语授课。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相对较晚, 但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需要吸收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多选取国际上研究湿地较有影响力的杂志如《Ecology》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中的经典文章进行外语授课,既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又实现了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最先进水平的接轨,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 结合野外实践的科学考核方式
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考核,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同时,基于湿地生态学的实践性特点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要,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需要改革现行考试方法,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中的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
5.1 实行教考分离,增加平时考核比重
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考核;形成平时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平时性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科学评价,对于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平时性考核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性考试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5.2 加强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和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培养学生野外观测、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基础。通过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11-14],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理性的实际技能进行掌握。既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学生可以对实践基地的生物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及分析, 可以得出该研究区域的物种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大小。通过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得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等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5.3 结合科研项目的科研能力考核
结合授课教学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了研究的相关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领域内科研的最新技术和理论[15],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湿地生态学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学科研究发展迅速,学科理论和实践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将其教授给学生值得教师们长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探索出适合课程特点、授课对象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得吃透教材、更新自己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专课专师,专师专课, 教师只有在一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授课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才能更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让新知识、新技能出现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程的教学、讨论和学科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协调一致。将湿地生态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和科学思维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了理论基础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2] 章家恩,骆世明.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J].生态科学,2012,31(4):467-472.
[3] 黄璞祎,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4):93-95.
[4] 陆健健.湿地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尹军,崔玉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 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等.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23).
[8] 华常春.环境科学教学中以湿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80-83.
[9] 崔娜娜,周申立,李传永.关于湿地生态教育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69-71.
[10] 郑忠明,陆开宏.“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66-68.
[11] 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9-142.
[12] 李全发,张杰.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129-130.
[13] 郑惠芳.鱼类生态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 sup):31-33.
[14] 徐驰,刘茂松,杨雪姣,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58-161.
篇10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教学改革 创新 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12Z-00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43-01
《环境生态学》是河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形势,强化环境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高等学校的很多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课程,进行公共选修或必修,把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手段。《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对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在高等院校中如何开设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讲由于本专业学生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又对环境保护实践缺乏感性的认识,仅依靠板书和大量的语言课程显得抽象和枯燥。另外,从以往多年的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环保技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如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对环境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够综合运用其它专业知识的进行环境规划、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增强动手能力的提高,则是《环境生态学》课程应该最为重视的内容。
2.改变学习方式,增加教学资源
针对环境生态学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太多,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所有内容难点的特点,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对教材中出现的学科间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自学能力培养的关系,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工程专业行业网站资源,扩大掌握最新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动态。积极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扩大学习范围。将主要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材料、主讲教师讲课教案、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课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环境生态学》全部课程录像等全部放在《环境生态学》教学网站上。
3.课程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创新及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本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任务领会、计划落实、展示讲解等职业能力,考查任务方案设计、生态调查、生态监测、自主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环境生态评价、生态影响分析、环境生态保护对策等问题解决及报告撰写的能力等,进行环境生态学课程实践环节建设。开展教学计划内的实习实验,包括在实验室进行的结构实验、生产实习、企业参观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记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鼓励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对一些前沿生物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增加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实际操作能力。选择性的设置一些有关生态调查、生态监测或者生态规划设计的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与技术问题的能力。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有选择的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进行参观学习。
4.开拓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
现有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单一、内容已显陈旧、重点不突出,需要加强教材建设,课题组成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突出工科特色,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编写新的《环境生态学》教材。针对生态学生物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的特点,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前沿,邀请一些著名教授和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介绍环境科学及工程的发展前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前沿技术内容教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改变考试内容,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培养,本课程的考试增加了平时成绩,作业、课堂练习、提问、辩论、讨论及其他表现机会都被列入考核范围,提高其在考核学生时所占的比重。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课程组在深入调查其它院校环境生态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现代科技发展对《环境生态学》提出的新任务,结合高等高专学校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和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形势下,紧紧围绕“育人成才”、“质量第一”的办学生命线,在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搞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李兆华.面向对象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09(4):161-163.
[2]余顺慧,程聪.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16,13934.
[3]韩玉杰.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2009(1):147.
[4]雷泽湘,谢勇.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科教文汇,2008 (2):44- 45.
[5]王红新.《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6):135-136.
[6]黄一绥.美国大学”环境生态学” 课程体系及其借鉴[J].高等理科教育,2008(4):44-46.
- 上一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 下一篇: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